电信监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7:20:13

电信监管篇1

虽然Voip的通话质量目前尚无法与传统电话相比,但由于使用者能以远较传统电话低廉的费率拨打长途及国际电话,故伴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Voip将成为发展潮流。未来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Voip的通话质量也将会逐渐接近传统电话服务质量水平,届时将会大大冲击以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技术为主的传统电信经营者。

由于Voip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语音通信的主流,关于Voip的监管政策成为各国电信监管机构的关注议题。

从国际上看,电信市场发达国家的监管机构多年前已开始注意到Voip的发展趋势,目前关于Voip的管制主要有三种监管模式:

第一种模式放松管制型,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基于促进新技术和新业务的立场,为不妨碍互联网的发展,欧盟和美国尚未对互联网上提供的Voip服务(或称网络电话服务)进行直接管制,但都表示将密切注意其发展,必要时将其纳入电信业务管理。

欧盟和美国对Voip不实行直接管制,是与其电信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对美国和欧洲国家来讲,多年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后,固话业务市场竞争已较充分,话音业务价格已大为下降,对新进入者而言纯Voip话音业务的盈利空间不大,用户选择Voip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价格。例如,目前在芬兰,固话的包月费仅为10欧元左右,在德国提供Voip话音服务的经营者为竞争需要只能将资费定为较低的1-1.5欧分/分钟。对原有运营者,如德国电信等由于其对原有网络投资较多,也不愿意马上折旧完全用ip技术替代原有网络。据了解,多数运营商准备2008年后才开始ip网络方面的大规模投资。对于欧盟和美国而言,由于已完成了企业转型和市场转型,其发展Voip更多是技术驱动,其定位为促进宽带业务发展。

当然,这里说的不直接管制主要是指对许可和价格不管,而对涉及资源和公众利益和安全的还是管的,比如欧盟在号码使用和承担的义务方面对Voip服务实际上也是分类管理的,2005年6月3日,FCC命令要求基于Voip提供者提供增强的(ehanced)911紧急电话服务。这一决定标志着FCC在对Voip的监管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说明随着Voip的发展,对其实施一定程度的监管是必要的。当然,现阶段美国还是将Voip作为区别于传统电话而对待。其在Voip监管政策的发展动向将会对其他国家的监管政策产生示范效应。

第二种模式是适当管制型,以日本、香港及新加坡为代表,这三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分别于1998年至2000年间将Voip纳入电信业务,采取较为简单的许可方式,并对Voip进行“轻手管理”。

对于新生的事务,日本等国家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政策选择,将Voip(至少是部分形式的Voip业务)视作传统的电话服务进行管制。不过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传统的电话服务的管制也是日益放松,因此对Voip的监管可谓“轻手监管”。以日本为例,对Voip业务实施许可证制度,在提供业务前要首先获得日本总务省的许可,提供业务后需定期报告Voip收入和业务流量;对于Voip质量,日本也有一定要求。日本的Voip管制政策不同于欧盟,重要一点就是为日本的宽带用户数量巨大,Voip服务发展迅速,存在如互联互通、网络和信息安全以及用户权益保护等诸多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在日本,有1/10的家庭,即大约490万用户在使用Voip服务;相形之下,Voip的用户在法国只有22万,在德国是11万,而在英国不过5万。Voip市场规模是导致各国监管政策不同的重要因素。因此,日本等国家/地区在Voip管制上持慎重态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三种模式是严格管制。代表国家是俄罗斯。该国政府于2005年2月21日立法对ip电话服务提供商实行许可制,要求提供ip电话的公司申请许可证。有关分析认为,俄罗斯这一立法使对所谓的ip电话运营商的许可复杂化,这是政府为保护大的国有公司,限制来自独立的ip电话公司竞争的步骤之一。因为这些独立的运营商已经在蚕食原有运营商尤其是国有的长途电话垄断者oaoRostelecom的市场份额。下一步,政府还将通过一系列法规来规范ip运营商与Rostelecom的网络连接。新的法律使独立提供ip服务的运营商很难合法化,还有些运营商可能由此出局,而这些运营商在此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网络投资,支付了大额税款。俄新的立法的目的是帮助原有运营商,尤其是Rostelecom,因为它正在失去其市场份额,而政府仍希望Rostelecom保持长途电话的高资费以补贴本地电话。

不同国家对Voip的监管所持有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不同的监管理念,美国、英国强调鼓励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而俄罗斯则显得更为保守,维护传统国有运营商的利益,而日本等国则由于本国特殊的市场情况处于中间状态。这也是Voip发展中新旧两股不同势力相互争夺的缩影。

在中国,目前对于Voip还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这一方面促使一些公司在政策的空白点中寻找发展空间,开展不同形式的Voip经营,另一方面也使Voip的发展处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之中,妨碍了其健康发展。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电信运营商还是新兴互联网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经营着Voip。传统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铁通等运营商都在试验Voip。铁通希望通过Voip技术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竞争,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分别掌控南北两张固定电话网络,而双方要想进入对方的经营领地最好的办法也是拓展Voip服务,因为这样可以避免重新铺设电话网络的成本,解决入户网络垄断的问题。因此,运营商一方面害怕Voip,对其尽量采取打压的策略;另一方面,面对模糊的监管政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运营商又不得不把Voip服务作为自己的竞争武器。在Voip市场上,各种互联网新生势力希望在语音市场分得一杯羹,主营电信数据业务的互联网公司有机会进军语音市场。263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就将战略重点投放到了“多媒体综合通信新业务”上,就是通过其“e话通”多媒体即时通讯工具,可以实现pC到pC的可视通话功能。在经过一些技术升级后,还可实现pC到固定电话、到手机的通话功能。

按照我国现有立法规定,pCtophone和phonetophone属于基础电信业务,不对非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开放。而pCtopC的Voip服务,对70%以上收入都来自话音业务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个运营商来说,将有很大的影响。ip电话的出现已经让运营商的长途业务逐步衰退,Voip将会对固网运营商产生沉重打击。但作为网络资源的拥有者,电信和网通最终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还有待评估。

不过,Voip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空白市场和利润空间,Voip市场也早已暗流汹涌,相应地设备市场也是磨刀霍霍。据统计,国内已有近20家宽带电话机厂商,宽带电话机顶盒、iaD设备等技术保证了可以在宽带网络上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的结合,相关设备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上百亿元。不过,Voip的发展基于传统互联网,Voip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依赖于互联网、计算机的一项应用,而不能通过特殊的终端设备直接使用。这意味着Voip服务的潜在用户群存在一定的局限,它与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率的高低密切相关。所以,尽管在资费等方面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在保障信息安全和通话的质量等方面仍面临着重重困难,此外,Voip在投资规模、互联互通、码号资源等方面也存在不确定因素。

电信监管篇2

虽然voip的通话质量目前尚无法与传统电话相比,但由于使用者能以远较传统电话低廉的费率拨打长途及国际电话,故伴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voip将成为发展潮流。未来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voip的通话质量也将会逐渐接近传统电话服务质量水平,届时将会大大冲击以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技术为主的传统电信经营者。

由于voip在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语音通信的主流,关于voip的监管政策成为各国电信监管机构的关注议题。

从国际上看,电信市场发达国家的监管机构多年前已开始注意到voip的发展趋势,目前关于voip的管制主要有三种监管模式:

第一种模式放松管制型,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基于促进新技术和新业务的立场,为不妨碍互联网的发展,欧盟和美国尚未对互联网上提供的voip服务(或称网络电话服务)进行直接管制,但都表示将密切注意其发展,必要时将其纳入电信业务管理。

欧盟和美国对voip不实行直接管制,是与其电信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对美国和欧洲国家来讲,多年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后,固话业务市场竞争已较充分,话音业务价格已大为下降,对新进入者而言纯voip话音业务的盈利空间不大,用户选择voip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价格。例如,目前在芬兰,固话的包月费仅为10欧元左右,在德国提供voip话音服务的经营者为竞争需要只能将资费定为较低的1-1.5欧分/分钟。对原有运营者,如德国电信等由于其对原有网络投资较多,也不愿意马上折旧完全用ip技术替代原有网络。据了解,多数运营商准备2008年后才开始ip网络方面的大规模投资。对于欧盟和美国而言,由于已完成了企业转型和市场转型,其发展voip更多是技术驱动,其定位为促进宽带业务发展。

当然,这里说的不直接管制主要是指对许可和价格不管,而对涉及资源和公众利益和安全的还是管的,比如欧盟在号码使用和承担的义务方面对voip服务实际上也是分类管理的,2005年6月3日,fcc命令要求基于voip提供者提供增强的(ehanced)911紧急电话服务。这一决定标志着fcc在对voip的监管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说明随着voip的发展,对其实施一定程度的监管是必要的。当然,现阶段美国还是将voip作为区别于传统电话而对待。其在voip监管政策的发展动向将会对其他国家的监管政策产生示范效应。

第二种模式是适当管制型,以日本、香港及新加坡为代表,这三个国家/地区的政府分别于1998年至2000年间将voip纳入电信业务,采取较为简单的许可方式,并对voip进行“轻手管理”。

对于新生的事务,日本等国家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政策选择,将voip(至少是部分形式的voip业务)视作传统的电话服务进行管制。不过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传统的电话服务的管制也是日益放松,因此对voip的监管可谓“轻手监管”。以日本为例,对voip业务实施许可证制度,在提供业务前要首先获得日本总务省的许可,提供业务后需定期报告voip收入和业务流量;对于voip质量,日本也有一定要求。日本的voip管制政策不同于欧盟,重要一点就是为日本的宽带用户数量巨大,voip服务发展迅速,存在如互联互通、网络和信息安全以及用户权益保护等诸多问题的可能性较大。在日本,有1/10的家庭,即大约490万用户在使用voip服务;相形之下,voip的用户在法国只有22万,在德国是11万,而在英国不过5万。voip市场规模是导致各国监管政策不同的重要因素。因此,日本等国家/地区在voip管制上持慎重态度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三种模式是严格管制。代表国家是俄罗斯。该国政府于2005年2月21日立法对ip电话服务提供商实行许可制,要求提供ip电话的公司申请许可证。

有关分析认为,俄罗斯这一立法使对所谓的ip电话运营商的许可复杂化,这是政府为保护大的国有公司,限制来自独立的ip电话公司竞争的步骤之一。因为这些独立的运营商已经在蚕食原有运营商尤其是国有的长途电话垄断者oaorostelecom的市场份额。下一步,政府还将通过一系列法规来规范ip运营商与rostelecom的网络连接。新的法律使独立提供ip服务的运营商很难合法化,还有些运营商可能由此出局,而这些运营商在此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网络投资,支付了大额税款。俄新的立法的目的是帮助原有运营商,尤其是rostelecom,因为它正在失去其市场份额,而政府仍希望rostelecom保持长途电话的高资费以补贴本地电话。

不同国家对voip的监管所持有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不同的监管理念,美国、英国强调鼓励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发展,而俄罗斯则显得更为保守,维护传统国有运营商的利益,而日本等国则由于本国特殊的市场情况处于中间状态。这也是voip发展中新旧两股不同势力相互争夺的缩影。

在中国,目前对于voip还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这一方面促使一些公司在政策的空白点中寻找发展空间,开展不同形式的voip经营,另一方面也使voip的发展处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之中,妨碍了其健康发展。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电信运营商还是新兴互联网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经营着voip。传统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铁通等运营商都在试验voip。铁通希望通过voip技术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竞争,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分别掌控南北两张固定电话网络,而双方要想进入对方的经营领地最好的办法也是拓展voip服务,因为这样可以避免重新铺设电话网络的成本,解决入户网络垄断的问题。因此,运营商一方面害怕voip,对其尽量采取打压的策略;另一方面,面对模糊的监管政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运营商又不得不把voip服务作为自己的竞争武器。在voip市场上,各种互联网新生势力希望在语音市场分得一杯羹,主营电信数据业务的互联网公司有机会进军语音市场。263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就将战略重点投放到了“多媒体综合通信新业务”上,就是通过其“e话通”多媒体即时通讯工具,可以实现pc到pc的可视通话功能。在经过一些技术升级后,还可实现pc到固定电话、到手机的通话功能。

按照我国现有立法规定,pctophone和phonetophone属于基础电信业务,不对非基础电信业务运营商开放。而pctopc的voip服务,对70%以上收入都来自话音业务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个运营商来说,将有很大的影响。ip电话的出现已经让运营商的长途业务逐步衰退,voip将会对固网运营商产生沉重打击。但作为网络资源的拥有者,电信和网通最终会受到多大程度的影响还有待评估。

不过,voip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空白市场和利润空间,voip市场也早已暗流汹涌,相应地设备市场也是磨刀霍霍。据统计,国内已有近20家宽带电话机厂商,宽带电话机顶盒、iad设备等技术保证了可以在宽带网络上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的结合,相关设备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上百亿元。不过,voip的发展基于传统互联网,voip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是依赖于互联网、计算机的一项应用,而不能通过特殊的终端设备直接使用。这意味着voip服务的潜在用户群存在一定的局限,它与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率的高低密切相关。所以,尽管在资费等方面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在保障信息安全和通话的质量等方面仍面临着重重困难,此外,voip在投资规模、互联互通、码号资源等方面也存在不确定因素。

电信监管篇3

2014年工作进展

促进网络升级和行业转型发展成效明显。4G发展快速推进、移动用户号码携带扩大试验稳步推进、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取得新进展。到10月底我国iptV和手机电视用户分别达3255万户、5251万户。通信村村通工程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扎实推进。进一步规范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审批,完成ipv6地址编码标准制定,组织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空间规划方案研究。网站备案管理进一步加强,未备案发现能力有效提升。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7个骨干直联点已全部建成开通,目前已实现互联网互联带宽扩容776G,全国互联总带宽达到2430G。

维护市场秩序和用户权益保障工作力度加大。取消了跨地区电信业务备案核准和对设立分支机构的要求。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互联网相关业务等增值电信领域取得积极成效。截至11月底,获准从事电信业务的基础电信企业和跨地区增值电信企业共计2839家。iDC、iSp业务市场准入机制进一步完善。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加大。深入治理各类垃圾电子信息。开展“深入治理垃圾短信・净屏2014”专项行动,关闭端口超过8万个,拦截垃圾短信超过150亿条,端口类垃圾短信日均举报量下降超过80%。

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和应急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电信设施安全保护取得积极成效。1~10月全国共发案2.9万起,同比下降29.68%;经济损失2.2亿元,同比下降30.13%。通信管线清理整顿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上海亚信峰会、南京青奥会和北京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和云南鲁甸6.5级地震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任务。

2015年工作思路安排

2015年,电信管理局将围绕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宽带中国战略以及促进信息消费、建设网络强国等要求和部署,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发展、依法管理、保障安全,以提升基础管理、强化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突出抓好互联网行业管理;以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统筹4G发展、优化网络架构为重点,突出抓好网络升级发展;以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为重点,突出抓好用户权益保障;以加强应急通信保障和电信设备安全管理为重点,突出抓好网络运行安全,全面提升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工作水平,促进我国信息通信和互联网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行业管理。完善互联网行业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出台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互联网络域名、ip地址等管理办法,加紧推动新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和互联网接入服务管理办法出台。落实网络实名制和互联网基础管理,加快技术手段建设,完善系统功能,提高网络实名信息准确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坚持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并重,促进境内网站有序发展。加快推动中文域名发展,做好互联网ip地址规划,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地址资源保障。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活动。建立新业务备案管理机制,推动建设完善新业务备案管理系统,组织开展新业务甄别、指引、评估等政策研究制定。加强对新技术新业务的跟踪研究,推动、引导和规范新业务发展。按照“简政放权”、“宽进严管”的要求,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做好市场准入管理工作。完善互联网市场竞争规则,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竞争监管配套实施细则。健全互联网企业纠纷及争议的投诉举报、协商调解、专家论证、行政处理机制。加强对互联网企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测、预警与取证,严厉查处欺行霸市、恶意诋毁、强制排他等侵犯广大互联网用户和其他互联网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与涉网部门协调联动,加大违法违规网站处置力度,净化网络空间。强化移动智能终端安全管理,完善手机预置软件管理。

促进网络优化升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指导电信和广电企业按照许可范围积极开展双向进入业务,加快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国家标准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在4G发展总体部署和前期工作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继续统筹推进4G发展。深入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加快tD-Lte网络建设和4G业务发展,扩大覆盖范围,提升网络质量,更好满足用户需求。加强7个新增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的运行管理,组织做好全网优化。强化互联互通监测系统建设,加大互联带宽扩容力度,提升网间通信质量。完善互联价格形成机制,实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管理办法,持续降低网间结算价格。健全网络运行质量标准体系,加强技术监测和分析研判,研究建立网络运行质量分级评测和预警协调机制,提升网络支撑服务和调度保障能力。积极落实与周边国家基础电信设施互联互通战略,推进“一路一带”跨境通信设施布局。深入开展通信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全国95%行政村通宽带,已通电2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通电话,连片特困地区行政村基本实现互联网覆盖。

电信监管篇4

论文摘要:如今的信息经济在高科技的帮助下发展极为迅速,电信产业在这种高速发展的信息经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分别对电信监管的核心政策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建议

电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由于其在经济信息化中的特殊作用,它又是整个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赖以发展、整个社会人民生活水平赖以提高的重要基础,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电信产业监管的必要性来自于电信产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只有通过政府有效适当的监管,才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提高电信业的国际竞争力,确保国家电信安全。

一、我国电信监管政策的分析

在市场准入方面,世界各国对电信市场准入做了严格的限制。可以根据电信产业的技术经济特性以及电信市场的结构和制度条件,将电信业务分为三大类,分别制定不同的市场准入制度:过渡性许可制、许可制和取消许可制②。首先,对于基础网络的运营在一定阶段内实施许可制,将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会取消许可。其次,无线业务、频率资源在未来较长时间保持许可制,这是电信业的特性决定的。最后,增值业务属于竞争性业务,许可监管缺乏依据。许可制理论上有助于事前监管,以维护信息安全,但实际上效果有限。关键是加强事后监管。虽然市场准入政策在监管电信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经济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市场日趋复杂,电信技术不断变革,新业务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监管部门很难精确测算企业成本曲线和行业的总成本情况,更无法准确评估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因此任何的市场准入禁止或限制都会导致行政监管的效率低下。虽然可以肯定,即使完全放开市场准入,电信市场的竞争情形也是寡头垄断、替代性竞争或可竞争市场的结构形态,但是这并不表明,政府可以人为培育出“有效”的市场结构。

在电信资费方面,根据不同的电信业务,我国实施定价的政策也不同:基础电信业务自费实行政府定价、市场调节价及政府指导价。以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为主,市场调节价为辅。其中的无线寻呼和转售的基础电信业务按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在实践中,我国对电信资费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政策制定缺乏法律依据。由于缺乏根本性法律依据,电信资费政策的制定随意性较大。原邮电部既是国家邮电通信的行政管理部门,又是全国邮电企业的领导机关与经营总部,因此,在制定具体价格时,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部门利益与利润,难以想象电信价格能成为价值的客观反映。

(二)成本核算及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我国资费政策缺乏透明的成本核算及监督机制,严重偏离经济规律要求。虽然电信业的市场不断拓展,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增长,但透明的成本核算监督机制至今未能形成,致使电信价格的制定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高资费水平削弱了竞争力。由于长期实行高度行政垄断,使得高资费水平得以维系,同时也“弱化”了电信业的竞争力。

(四)电信技术进步促使监管政策改革。由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和全方位业务的开展,现行资费政策需要调整。虽然数据业务近几年来增长很快,但因受发展空间限制,特别是资费结构不合理,导致许多信息服务企业经营困难。总之,现行资费政策不利于新技术应用和新业务发展的情况非常严重。

在互联互通方面,2000年9月25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其中包括电信网互联互通的相关规则。2001年5月10日,信息产业部又正式了《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互联互通,这一规定替代了1999年的《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设计一个好的互联互通政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其核心是形成一套合理的准入和接入政策。接入政策不但要保证适当补偿原运营商,而且还要保证有效的市场准入。由于新进入者需要有很大的沉淀投资,而接入费又是盈利的决定因素,所以需要利用监管在事先确定好互联互通政策,否则,如果仅仅依靠行政力量进行事后干预,资本市场就会对这种风险做出相应的反应,假设企业必须借助资本市场融资,那么这种不确定性就会增加现有运营商的融资成本。

在普遍服务方面,电信监管政策不仅仅为了有效竞争,还为了解决普遍服务问题。我国目前所实施的通过“划片包干”的村村通电话工程,只是普遍服务政策的第一步,确切的说是部分解决了普遍接入问题。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相对粗糙,而且覆盖面远远不足。“村村通”解决的只是未通地区的电话接入问题,那么还有大量的已通的但是亏损运营的地区,普遍接入之后,还有更为艰巨的以“家家通电话”为基本特征的普遍服务问题等等。此外,普遍服务还与当前电信市场一些突出的深层次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目前没有有效普遍服务规则的情况下,在位的运营商由于地方政治压力仍然必须承担普遍服务义务(USo),而没有USo的新竞争者却可以在高盈利的地区和业务上肆无忌惮地“撇奶油”。

这种结果导致提供交叉补贴的基础越来越薄弱,普遍服务必然陷入困境。同时监管机构为了继续维持目前的普遍服务现状,又只能保持不同业务之间扭曲的资费结构,难以实施有效的资费再平衡。而这种局面又必然导致价格战、农村通信落后、消费者抱怨、不同运营商利益差距显著等等多种表面现象。

二、我国电信监管政策的创新

制定适应经济形势变化和电信产业发展趋势的监管政策,不仅对于政府尤为重要,对于电信市场主体和电信业务的消费者来说也至关重要。只有具备了科学、完善的政策依据,电信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才可以受到很好的保护,电信产业才可以健康稳步的发展。本文认为,创新电信监管政策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逐步建立对称监管模式。加入wto以后,政府制定政策及规章应遵循“对外不歧视”和“对内不歧视”的原则,营造与“国民待遇”等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公正,公平、透明度高的市场环境,中国现有的各电信运营企业,无论是在技术,资金和经营管理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优势。在这种形势下,电信不对称监管政策的弊端日益突出,电信监管应该从维持市场公平竞争的角度,思考政策控制的对称性问题。在制定市场准入、业务经营、服务质量评价和价格政策等方面保持公正和公平。在普遍服务、互联互通、资费管理等方面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市场参与者,保证主导电信企业公平地参与竞争。

(二)改变市场准入政策的制定依据,即取消基础电信企业业务限制。建议按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以是否具有网络设备和运营系统作为划分标准,进一步放宽准入监管。在未来,监管部门将取消对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业务限制。取消业务限制,是企业业务综合化、适应“三网融合”、提高竞争力、确保公平竞争的必然要求。当前受业务进入限制影响大的企业主要是几大基础运营企业,取消业务限制,使它们能相互进入对方业务领域,确保公平有效竞争,规范市场秩序。

(三)互联互通政策须促进公平竞争。即网间费用政策须公平有效,运用一切手段来激励、保障互联互通和公平竞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互联互通制度,确保电信市场公平竞争。通过电信立法确定互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最基本电信业务互联互通的法定行规,健全运营企业进行互联的法律程序和相关制度。2.确立以成本为基础的网间结算体系和合理的定价原则。应尽快采取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特别是以长期增量,即在一个足够长的期间核算业务的增量成本的结算方法,鼓励运营企业将网间互联作为一项业务看待,尽量由运营企业按照民法和合同法等自行达成协议,竞争与合作是方向,运营企业应树立竞合观念,寻求共赢之路。3.实施ip电话接入结算办法,规范ip业务市场竞争行为。应尽快调整ip业务结算办法,增加ip电话接入结算项目,平衡各相关电信运营企业的利益分配,有助于市场的理性竞争和健康发展。4.加快互联互通技术监测平台建设,建立权威的网间通信质量监测机构,从法律上赋予监测机构采集数据的法律效力,并可以直接作为判定网间通信质量的执法依据,解决电信监管和司法部门取证难的问题。同时要建立完善网间通信质量评判标准。5.尽快出台电信普遍服务基金补偿制度,公布各种基础电信业务的主导企业,以调动主导电信企业承担普遍服务的积极性,增强开展互联互通的动力;测定公布各类电信业务的平均成本(最好是最低成本),划定合理电信业务交叉补贴范围,以便及时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实行最高价格监管,规范市场运作。目前,我国的电信市场处于开放初期,电信价格和网间结算体系严重偏离成本,还没有达到有效竞争的程度,市场中还存在影响正当竞争的不利因素。一些电信运营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不惜采取低成本的营销策略进行不规范价格战,实行恶性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过早地完全实行市场定价,势必容易造成电信市场混乱,对于国家、电信企业和消费者都是不利的。因此,我国在对电信资费进行监管时,既要有上限监管,又要有下限监管,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全球电信业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加入wto后必须做到公正、公开和透明,这就要求我国加快建立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也就是说,适时采取价格上限监管政策十分必要。

电信监管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通信网管监控系统;设计原则;架构

中图分类号:F4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通信网管系统在电力企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外,为了更好地保证系统的运行,江门供电局在贯彻落实南网的规定基础上,加大对通信网管监控系统的推广力度。通信网管监控系统不仅能够对运行中的通信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方便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而且还能有效的规范网管人员对通信网管资源的整合处理流程,这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是非常有利的。

1通信网管的特点

目前,电力通信专业在电网企业中处于的辅助位置,但是对电网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越有着博大深远的影响,它们彼此相辅相成。首先,通信调度在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者,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的节约了电网的运维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要想提高,必须应用先进的技术。如今,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也就对我们的网管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电力通信网管需要把各种不同的技术与电力通信网的特色完美结合在一起,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未来对于电子通信网络技术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由于电网正在朝着智能化、数字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就对电力通信网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电子通信网络技术只有不断进步,才能适应这种状况。

现如今,通信新技术层出不穷,业务种类多样,给通信网络技术带来了考验。电力通信网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江门供电局的一些重要实时业务通道比如继电保护通道、稳控保护通道以及自动化em通道等等都是承载在它之上,所以我们对于通信网络技术的业务质量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2网管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江门电力通信网管监控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系统的完备性原则,也就是系统功能的齐全性。通信网管监控系统不仅要实现对网络的监控功能,还要能实现对资源的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需要整体运作,实现系统参数的可共享性。通信网管监控系统相当于是指挥中心,不仅能够进行监控还可以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这样一来,不管是管理层还是业务层都可以得到这些数据资源,实现系统的互连。系统的独立性是我们首要考虑的方向,因为根据传输设备的不一样,我们为了更好的区分管理,把网管系统分为中兴网管、华为网管、neC网管等,除此之外,综合数据网和调度数据网也有独立的一套网管系统,实现所有系统的独立管理,清晰明了,不容易造成误操作。系统的可扩充性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不论是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需要是可扩充的,目前系统的软件设计都是模块化的,方便了系统的功能扩充,随着系统业务量的增大,对于系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系统扩充是在所难免的。随着网络安全意识的深入人心,计算机安全也成为了我们需要考虑的一方面。我们需要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机制进行设置,避免那些非法用户的入侵,并且虽然资源实现了共享,但是也不允许员工越权操作。电力通信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涉及到的岗位非常的多,员工之间都分工明确,我们需要对系统设置一定的身份认证机制,通过认证后才能对系统进行操作。当然,我们可以对维护或者管理人员设置一定的优先机制,使他们享有优先访问系统的权利。

3通信网管监控系统设计

江门电力通信网管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大致需要四个部分,分别为网络监控,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系统管理。如图1所示:

图1系统功能结构图

3.1网络监控

网络监控系统可以对多种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比如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以及配置管理等等。拓扑管理是指资源图形化管理,它可以把各种通信网络转换为图形,以这种方式呈现给用户。这样做可以方便用户对于资源状况的了解,用户可以从图像上直观的观察到资源的分布情况。性能管理是网管监控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性能管理系统可以对系统中所有的设备进行性能的监控以及分析。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有清晰的认识,设备发生故障时也可以及时的处理,更好地保证了系统的运行。配置管理系统我们往往不太熟悉,但是它在网管系统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配置系统可以对网管系统中的所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当系统出现异常状况时,它还可以起到调整资源利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置系统管理的动态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管理设备,并且及时更新数据。故障管理系统可以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监测并且将故障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故障发生的位置以及故障的性质,大大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

3.2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设备资源进行管理,另一发面便是资源关系进行管理。它可以把各类资源按照一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系统内部的联系更加的紧密。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对各类资源的属性以及连接信息等进行有机的管理。资源管理系统还包括资源信息的维护以及资源信息的校验等功能。资源信息维护可以对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很好地维护,它所提供的资源信息的显示一般是列表式的,通过列表之间的关联到达一些属性信息和图形信息。资源信息校验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完整性,一致性等进行合理的校验,以此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3安全管理

目前网络的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黑客,病毒的出现,人们的网络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进行网络的安全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安全管理系统可以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身份验证机制来实现此种目的。此外,对于负责系统运行以及维护的人员,可以享有优先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分为报警系统以及认证系统。通过权限认证可以拒绝那些没有访问权限的用户,用户需要相应的口令才能进入系统。这些口令信息,可以在网管系统之间发送的连接信息中出现,以方便各系统间的连接交流。系统的报警功能是在发现系统存在安全隐患时才会开始工作的,比如工作人员出现一些误操作或者数据损坏之类的情况。

3.4配置管理

设备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网管功能,包括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在异常情况下对网络资源配置进行调整等,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对于配置管理而言,还需建立前相对应的资源数据库以支持其他的网管功能,如故障管理与性能管理等。对于配置管理而言,还应建立起相应的资源配置,并对其作出相应调整,其资源包括逻辑资源(如交叉连接)与物理资源(如传输终端设备、pCm设备、交换设备)。

3.5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只是网管监控系统的一个辅助系统。可以对服务器以及内存等进行监控,把设备的运行状况反馈给相关人员。

结语

网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不仅仅节约了企业的成本,并且也大大方便了企业的工作。江门供电局电力通信网监控系统的建立是广东电力企业通信网管系统的一个子集,该系统既实现了对通信设备动态的监控,也方便了网管人员整体、全面的了解设备状况,有助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和定位设备故障,保证系统的顺利运行。同时,电网系统是非常庞大的,如果单单靠人力的维护与管理,往往力不从心。为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还应加强对于企业通信网管监控系统设计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以更好地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耿芳,刘伟.电力通信网管理技术在郑州供电区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5):226-227.

[2]卢亮,雷通.南宁供电局通信网管平台一体化整合实践[J].广西电力,2012,35(1):21-24.

[3]郭春荣.试论如何强化配网管理促供电可靠性提高[J].大观周刊,2012,(43):186-187.

[4]武利军.包头供电局通信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2,14(23):61.

电信监管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用体系信用监管

电子商务中的信用在大多数网上消费者看来是动态的和变化的。信用是基于购买经历慢慢形成的。对于每个购物网站,网上消费者都是从初期的初步认知,到前期的浏览了解,然后到中期的购买尝试,最后才形成成功购买后的基本信任。这个信任度会随着成功购买经历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即网上购物商家在每个网上消费者眼中的信用随着其成功购买经历同步形成和稳定。而在信用形成的过程中,初步尝试是消费者决定信任网站最重要的一步,而网站信用一旦形成,对于保持既定购买者数量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网上消费者对商家的信用是伴随着消费过程培养出来的,同时也在心理上不断消除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

一、四种风险

1.财务风险:购买中损失金钱或者支付过多金钱的风险。消费者可能由于信用卡信息泄漏,病毒影响网站银行转账或丢失账号密码,以及购买支付后商家恶意或由于履行能力丧失导致的不发货都有可能导致消费者的财务风险。

2.业务风险:收到错误或者故障商品的风险。由于电子商务商家的物流体系不完善或者信息处理不及时等原因,可能导致消费者购买后收到错误的、延期的或者故障商品的风险。

3.社会风险:由于购买使购买者受到不好社会影响的风险。消费者可能在购买中被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由于网站数据库技术问题或者商家为了商业利益而泄漏,便存在消费者由于信息泄漏而遭到恶意侵害或者广告烦扰的社会风险。

4.物理风险:购买到对身体有害商品的风险。

二、电子商务及信用体系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环境将对信用体系的建立完善造成怎样的影响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信用体系大象无形。长期以来,对于如何规范电子商务活动,人们确立了几种基本模式,那就是技术手段、行政管理、法律制裁与信用保障。在电子商务和网络发展的初期,人们更多地偏重于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如加密、认证等安全措施,都是以技术为核心的。但很快人们就认识到了过于依赖技术手段解决电子商务中的问题存在着弊端,便开始更多地考虑行政管理和法律制裁。而信用保障与技术手段、行政管理、法律制裁相比,又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从一定意义上看,信用保障主要是创造一种可信赖的商业环境,尤其是与法律制裁相比较,它既是一种“软环境”,具有法律制裁所难以具备的防患于未然的功效,又不会面临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的交易安全性与便捷性的矛盾。电子商务的生命就在于其快速和便捷性,如果过多地利用技术手段和行政干预手段对网上交易进行管理,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性,但却恰恰限制了网络交易方便快捷的特点,使其优势丧失殆尽。所以,总的来看,在规范电子商务活动的四种主要措施中,信用体系可以说是一种最为灵活且最有可能与电子商务本身实现良性互动的规范模式,它可以无处不在却同时能做到大象无形。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由于电子商务与信用体系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它们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无缝连接,这种无缝连接所带来的效率和便捷正是电子商务所必需的。而在行政管理及法律制裁中,我们发现,要实现它们与电子商务的无缝连接还是十分困难的。

2.四种信用模式的利与弊。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经济、非接触经济,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作保证,其生存和发展都将十分困难,个人和企业的交易风险都将提高。比如,买家付款后不能及时得到商品、卖家卖出商品不能保证收到货款、商品质量问题、网上重复拍卖等等问题,都难以避免。

三、如何对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进行监管

1.监管问题是一个在制度层面上影响着电子商务在中国应用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它也如同系统支持方面的相关技术因素一样,制约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法律、道德和其他公共政策问题仍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法律和道德是所有商业环境监管部分的关键组成部分。事实上,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就是法律、道德及相关的公共政策问题。

2.法律是由政府制定的严格的法定规则,在其司法范围内监管所有公民或组织的行为。而道德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规定哪些是正确的,以及哪些是错误的。但在今天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对正确和错误的定义并不总是十分明确。正是因为电子商务开创了一系列现有法律没有调整约束到的行为空间,所以道德就在这中间扮演了一种很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灰色地带”中,一些从事电子商务的机构就需要一种自有的指导方针,来规范特定情形下行为的合理性,以此来规避一些法律问题。

电信监管篇7

[关键词]通信电源、远程监控、整流模块、通信

中图分类号:tG4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052-01

1绪论

本文集中式通信电源监控系统主要是配合未来全自动化无人值守机房设计开发的,以电信运营商网内运行的各个机型监控终端系统为主,辅以必要的远程通信设备,实现各厂家、各机型的远程集中监控。

2操作与调整

2.1开机

整流模块拆装前,应先将其输入断路器和输出断路器断开。开机顺序则是先将控制整流模块电源的输入断路器闭合,输出断路器开路。待整流模块输出电压建立之后,再将输出断路器闭合。

2.2参数设定

如整流模块所预先设定的操作参数需要调整,则可经由面板上三个按键来达到,当数台整流模块组合成系统使用时,参数设定变更应由CSU集中调设。

3整流模块的资料显示

整流模块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其液晶显示器会显示模块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主散热器温度。当整流模块操作在均充模式时,显示器会显示“eQ”;若整流模块进入限电流状态,则显示器会显示“CL”(同时点亮面板的CL黄色发光二极管)。

4SmR整流模块方块图与工作原理说明

三相380V交流电源接入整流模块之后,首先经过emi滤波电路板(eSR-48/100a-41)。主要防止整流模块受到电源内的突波电压的破坏以及将差模与共模噪声作有效的减小,以消除电源传入的高频噪声并防止模块的噪声反馈回电源中线路。

三相交流电源经三相桥式整流器整流为直流后,再送到电感及电容滤波电路板(eSR-48/100a-42)以降低交流脉动成份与提升模块的输入功率因数。整流滤波所得的直流电压约在530伏左右。

直流对直流转换电路板(eSR-48/100a-44,47)利用高频软开关零电压转换技术,即在全桥式线路上以高于40kHZ的切换频率和移相+pwn控制方式,将直流电源切换为交流脉波,再经过变压器的降压成为适当波幅的交流脉波。二次侧的交流脉波经整流二极管及输出滤波电路之后,可得到稳定的直流输出。输出电压的调整范围为40Vdc-62Vdc.

经过稳定的直流电源在送出整流模块之前再经由滤波电路板(eSR-48/100a-46)滤除共模噪声之后,输出到系统的并联铜排上。直流对直流控制电路板(eSR-48/100a-49)接受由微处理机电路送出的输出电压命令和整流二极管及输出滤波电路板(eSR-48/100a-44)回馈的电压,来控制直流对直流转换电路中各功率开关切换的时间,以控制输出电压在任何负载状况之下,均能维持稳定。

微处理机电路板(eSR-48/100a-49)除了监控整流模块本身的运转和显示运转数据在显示电路板(eSR-48/100a-48)之外,也可经由其内部的RS-485串行通信电路和监控模块通讯,将整流模块的运转状况回报到监控模块或接受监控模块所送出的命令以改变整流模块的操作状况。

风扇控制电路板(eSR-48/100a-49)可依据温度传感器电路板(eSR-48/100a-37)所送出的模块内容温度讯号及微处理机电路板所送出的命令来调整散热风扇的转速,以便能在满足模块散热需求的情况下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

5集中监控的监控模块

5.1技术参数

1)输入电压:36VDC~72VDC(48V系统)/18VDC~32VDC(24V系统)2)输入保险丝:1.33a.

5.2信号输入及输出

1)2个RS-232接口;一个接口供本地近端通讯,一个接口供远程通讯。2)内部RS-485接口;供串接整流模块用。

5.3显示与参数调整

1)4行,15个字符大型的LCD显示器2)绿色发光二极管:均充指示3)红色发光二极管:告警指示。

5.4监控功能

1)监测(遥测、遥信)项目

a.交流输入电压、电流b.直流输入电流(包括:系统及各个模块、主要负载分路)c.直流输入电压(包括:浮充、均充及浮充电压温度补偿)d.环境、蓄电池及各模块温度e.各整流模块工作状态(包括:浮充/均充状态、故障状态)f.蓄电池充放电流(包括:充放电时间、电流值容量)g.系统告警及其内容h.系统运行历史记录(包括:最大使用电流、充放电时间、停电记录、最高、最低供电记录、故障记录等)。

2)监控(遥控)项目

a.系统参数设定(包括:浮充/均充电压值、各告警保护值等)b.交流输入过电压停机c.浮充/均充转换d.整流模块的开启及切离e.告警切离(消音)f.蓄电池充放电控制。

5.5告警功能

1)告警项目

a.交流输入过电压、低电压、停电告警b.直流输出过电压、低电压告警c.负载分路、蓄电池熔断器熔断告警d.环境及蓄电池温度过高告警e.整流模块故障告警。

2)告警方式:声光告警(也可增加“Bp”机呼叫告警)

6集中监控的保护与异常告警功能

6.1输入过电压保护

交流输入电压超过内部设定值,则模块自动停机保护。当交流输入电压恢复正常之后,模块自动恢复正常。

电信监管篇8

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在电力系统的各层面深入应用,电力通信、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电力通信、信息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还是沿用电力一次管理模式中,所以,需要对其安全问题做好防范工作。文章简要从管理的完善规章制度、常用的通信、网络安全技术预防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国网通信信息安全防范

1电力通信、信息管理规章制度

1.1国网安全规章制度

目前,从国网层面对电力通信、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任然依照电力一次管理模式管理。在《国网电网公司电力安全规程》第10章“二次系统上的工作”中,提了通信系统中光纤通道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但对电力通信系统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归纳涵盖的不全面,更没有提及电力信息网络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虽然,各省、地市电力公司针对电力通信、信息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做了相关规定。但这只能在区域内应用,且各有各的的规定要求,无法提到电力行业对电力通信工作和信息网络工作要求中,体现出安全规章制度对电力通信、信息网络安全监督管理上的不完整。

1.2电力通信系统技术接入

目前,用户发电厂、变电站和用电客户的一次设备及系统,按照一次电网的相关接入规定要求,能可靠安全的并网接入国家电网系统。随之用户电力通信系统也接入电网通信系统,组成整体的电力通信网,因此,用户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到通信网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例如:2014年4月8日21时26分,750kVXX变电站华为oSn3500传输设备至330kXX变方向产生收光信号丢失告警,光路中断。致使330kVXX线两套保护通道主备通道均异常,750kVXX变至XX方向稳控业务异常。

暴露出:用户变电站所属通信、信息设备未明确设备运行维护责任主体单位,造成XX变电站通信信息设备长期处于无人运维状态,导致设备运行状况无法掌控,设备隐患缺陷不能得到及时处理,系统设备运行健康水平下降。统计该地区全网范围内尚有约70%左右的用户变、用户电站内部信息通信设备由于用户技术力量不足无法进行日常运维,并且未委托其他运维团队进行信息通信设备运维工作,对全网信息通信系统安全运行造成了隐患。

虽然,各省、地市电力公司针对电力通信、网络技术监督管理做了相关规定。但这只能在区域内应用,且各有各的的规定要求,无法提到电力行业对电力通信工作要求中,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对用户做到真正规范要求,致使电力通信网管理混乱,给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重大隐患。体现出安全规章制度对电力通信、信息网络安全监督管理上的不完整。

1.3电力信息应用

国家电网公司以组建了独立的信息网,随着计算机终端的普及,有效的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然而因为使用人员的不正确操作,例如:出现了“一机两用”、止随意修改ip地址和安装防病毒软件等因素,往往使计算机网络受到安全威胁,所以,需要对其安全问题做好防范措施。

虽然,各省、地市电力公司针对电力网络技术监督管理做了相关规定。但这只能在区域内应用,在电力行业没有出台信息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规章制度。

2完善电力通信、信息安全问题的要求

2.1安全制度

结合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完善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电力行业在新形势安全稳定发展,及时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例如:对新通信、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做出具体安全要求,并认真贯彻落实电力行业新补充的各项要求,发挥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共同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作用。

2.2技术规定

结合电网发展出现的新形势,尤其完善电力行业中用户通信系统接入的技术要求和设备维护要求。为电力通信网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有利的技术制定指导。明确用户变电站所属通信、信息设备运行维护责任主体单位,避免用户变电站通信信息设备长期处于无人运维状态,提高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安全运行。

2.3信息网络安全防护

根据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制定出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使用规定,为电力行计算机网络在新形势安全稳定发展,及时提供有效的安全技术制度要求。例如必须进行桌面终端标准化管理系统注册及maC地址绑定,防止“一机两用”出现违规外联现象;严禁随意修改ip地址防止地址冲突;必须安装防病毒软件,使办公终端免受病毒、木马程序的破坏。计算机终端必须设置开机密码,登录口令长度不得小于8位字符串,要求是大小字母、数字、特殊字符中的3种字符组合,账号和口令禁止相同,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计算机终端资源;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必须要进行加密处理,防止非授权移动存储介质拷贝计算机终端资源。

3结束语

总之,随着当前新科技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和电力行业通信、信息系统在新形势下自身的不断发展,相关安全制度、技术规定需要不断完善,更好的为电力通信、信息安全稳定发展,提供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指导,为电网可靠稳定发展奠定坚强基石。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电力系统通信管理规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3]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薛奎(1973-),男,青海省西宁市人。现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工程师,专业从事信息通信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电信监管篇9

【关键词】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

前言:电压是保证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对电网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所以提供稳定的电压是保证用户安全生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前提条件。GSm短信电压监测仪是目前比较先进的电压监测手段,对提高电压监测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有着重大作用。

一、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的定义和功能

GSm短信电压监测仪主要是以传统电压监测仪为基础,以现代GSm通信领域的短消息技术为手段,对节点电压实现数据传输和远程无线监测服务,主要技术核心为手机芯片技术和单片十六位微处理器技术,并且是一种可以综合运用于数据记录、电压监测、远程通信等服务的智能化电压监测仪表。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综合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高精度a/D变换技术、抗干扰技术,所以整个仪表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很高的可靠性、比较齐全的功能服务、操作灵活简便的后台软件等。

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的主要功能包括:第一,GSm短信电压监测仪可以实时监测目标点的电压,并且可以统计电压超限率和电压合格率,然后采用GSm短信方式传递数据信息,保证管理员在远程可以实时监测[1];第二,GSm短信电压监测仪可以定期统计电压合格率,并且可以定期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显示、存储、传输;第三,GSm短信电压监测仪内装有可以显示的时钟,在年、月、日等计时上可以自动转换,并且在掉电的情况下可以持续运行5年以上;第四,GSm短信电压监测仪可以实现向管理系统和制定手机发送短信提醒,保证对电压的及时监测;第五,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相对于传统监测仪来讲还具有防水、防震、防雷等功能;第六,GSm短信电压监测仪可以保证在变电站电磁场强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二、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的组成

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系统管理站、电压监测仪、GSm网络等[2]。

其中系统管理站由管理软件、计算机、GSm短信控制机组成,管理软件的作用在于对电压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采集、统计、分析、管理、打印等环节;计算机是系统管理站安装管理软件的主要载体,是整个管理站的主要硬件部分;GSm短信控制机主要功能在于对所有的电压监测仪下达指令和接受上级下达的电压监测数据,并且可以将这些数据传输给管理软件。

GSm网络主要由移动电信运营商提供,在其中也起到很大的桥梁作用,可以将系统管理站与电压监测仪相连接。电压监测仪的作用在于对监测点的电压进行处理,主要处理内容包括采集、显示、统计等,然后再通过GSm网络将这些数据信息传输给系统管理站。

三、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的应用

(一)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在应用中的优势

传统电压监测仪主要包括表底型、编码型电压监测仪,这种电压监测仪在运用中都会发生抄表方式比较落后的现象,往往会导致电压监测仪收集到的信息不准确、不及时,而GSm短信电压监测仪以其特有的优势可以避免这些缺陷。

相比较传统的电压监测仪,GSm短信电压监测仪不仅包括传统监测仪所具有的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GSm短信实现数据传输功能,整个管理系统具有全面、及时的特点,不仅可以实现监测收集数据的及时上传、监测仪使用没有时间限制、可以对电压监测点有效管理等功能,而且还可以对电压监测点的地理信息实时管理、统计数据信息按照年月的规范操作等功能。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的管理系统可以与其他管理软件相连接,通过连接可以将收集的数据信息直接传给其他管理软件,这样就节省了其他管理软件统计这些数据信息的时间[3]。

(二)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在应用中的功能

2.1定时传输方式。相对于传统电压监测仪,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可以根据电压监测仪设置的具体站点信息,对数据信息上传时间进行选择,可以实现每日上传、每月上传、每年上传等,进一步提高上传的自主性,并且数据信息的上传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对数据信息进行选择。

2.2监测仪通电发送信息。监测仪通电发送信息主要是为了针对电压监测仪失常、经常停电和电路故障的现象设置的,在使用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时,管理员可以对电压监测仪设置相应的停电报警号码,如果电压监测仪出现了失电又通电的现象,这样电压监测仪会发送一条提示信息,并根据管理员设置的具体报警号码,发送到管理系统上,这时就可以提醒管理员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已经开始运行。

2.3电压监测点的管理。电压监测点的管理就是将该监测点的信息汇成管理数据库,主要操作流程为:首先录入监测点的基础信息,然后对这些录入的监测点信息认真校对并生成该监测点的基础信息库,最后将基础信息库与地理信息库相融合,这样就形成了管理数据库。电压监测点的数据库结构以树形为主,并且每个监测点都是按照这种树形显示所在的变电站母线,这样可以实现对电压监测点清晰、有效地管理。

2.4监测点地理信息的管理。监测点地理信息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信息主界面、变电站界面和监测点详细信息[4]。其中地理信息主界面主要显示安装电压监测点的变电站地理分布情况;变电站界面主要显示所有变电站出线用户安装的监测点的地理分布情况,主要包括母线号、监测点名称、调度号、路名、监测类别等;监测点详细信息主要显示一个月内的电压合格率和本年度的电压合格率,同时可以将这种电压合格率生产曲线图。

2.5电压合格率统计软件的接口。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从而实现其他管理系统对数据信息的共享,导出的数据信息可以为2个DBF文件,即一个为运行数据文件,另一个为基础数据文件,这样的数据导出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达到数据兼容的目的。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主要由系统管理站、电压监测仪、GSm网络等组成,分析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在应用中的功能要从定时传输方式、监测仪通电发送信息、电压监测点的管理、监测点地理信息的管理、电压合格率统计软件的接口等方面入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体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段峥辉.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管理系统的应用[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5,10(03):69-70.

[2]孔,段峥辉.GSm短信电压监测仪的应用分析[J].电力设备,2005,08(12):61-63.

电信监管篇10

【关键词】web服务;电力监管系统;信息化

在我国电力信息化监管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电监会的的独立性,能够有效直接的获得电力生产的信息,并构建完善的电力监管体系,这样才能建立完善的电力监管工作信息采集机制。而在我国各个电力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差异,不管是信息化方面,还是在电力应用系统方面的差异。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电力信息化监管系统,能够有效的采集和融合异构数据。在构建电力信息化监管系统时,要基于web服务,采用有效的XmL和weBService技术,以此有效的实现电力信息化监管系统的各种职能。

一、设计异构数据采集方案

1、电力监管系统中采集异构数据的要求

首先是数据源层。在电力监管局中主要是对发电、供电、电力建设等电力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在采集发电量和电网负荷等信息时,需要在电力企业中三十多个独立而又分散的应用系统中进行采集。在各个应用系统中为了能够将自身的业务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大部分都利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管理。

其次是主题数据层。随着电力监管局加强了对信息实时性的需求,在整合数据源层的各个数据后,必须要建设能够提供统一及时的数据主题数据库。

最后是中心数据库层。在整个数据环境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中心数据库层。中心数据库层能够在数据源层中提取有效的数据,对提取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

2、数据采集和的设计

在建设中心数据库完成后,在中心数据库中,可以将数据源变动的数据进行采集,使得中心数据库的数据能及时更新,同时能够准确用户订阅的变动信息。为了保证在和采集数据时,能够正确和及时,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数据更新策略。因此,在层次划分数据采集分布时,必须要严格按照数据的流向。

2.1数据源层。数据源层主要是数据的源头,作为各个电力监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包含了多种数据源。

2.2数据抽取层。数据抽取层可以将数据源层中的数据进行抽取,同时将数据放进中心数据库中。在抽取数据时,主要是为了重新组织数据,并转移数据的存储位置,在转移数据时,要进行大量的清洗和转换数据工作。

2.3数据转换层。在数据源和目标数据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必须要制定相关完善的转换方案,同时要严格按照制定的转换方案,对业务数据结构进行有效的抽取,同时将其转换成中心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

2.4数据加载层。数据加载层主要是将数据进行转换,并将其转换成功,同时要将数据写入到中心数据库中。

2.5中心数据库层。中心数据库层可以为数据和源数据提高一定的存储场所。

2.6数据层。在更新的共享数据时,必须要对共享数据订阅收集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从而为了使订阅者能够查看和接受订阅的信息,并将信息有效的出来。

3、数据映射解决方案。在解决数据映射时,可以基于XmL,同时为了有效的实现各个数据之间能够有效的转换,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数据映射。在设计数据采集时,为了统一数据,可以利用XmL,在转换XmL文档时,要实现数据格式的转换工作。在基于XmL进行数据转换时,必须要将数据转换的规则进行有效的建立。在整合异构数据时,必须要将逻辑异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转换方案,在转换数据时,要严格按照数据转换方案。为了制定源到目标表的映射规则,用户可以利用映射规则定义和功能,在制定映射规则后,将其完整的保存在映射规则文件当中。同时,可以针对数据差异进行有效的分类,并根据差异类型,在处理函数时,必须要将相应的转换规则进行调用,从而进行数据的转换。

二、实现异构数据采集系统

1、变化数据的传输。在提取变化数据时,可以从各个监管电力信息系统进行提取,同时将变化数据进行有效的转换,并成为源数据文件,同时也可以将源数据文件,有效传输到特定的服务器目录中。客户端程度在获取变化数据时,通常是从各个监管电力信息系统中进行获取,在将源数据文件传输到服务器上时,可以利用数据采集webService接口方式,在接收源数据文件时,主要利用服务器程序。

2、接收数据。主要是在指定目录中,将源数据文件进行有效的读取,同时要将变化数据文件进行有效的转换。

3、转换数据。当源与目标文件中的数据存在着差异时,必须要将相应的转换规则进行制定,同时要严格按照数据转换规则,为了实现中心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可以转换业务数据结构。它能够将监管电力信息系统和数据平台之间数据存在的差异进行有效的解决。在转换数据时,必须要得到数据映射规则文件相应的支持。

4、加载数据。加载数据主要是将数据进行有效的转化,使数据能够转换成功,从而进入到中心数据库中。

5、数据。在更新后的共享数据时,要严格按照订阅者订阅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然后将其进行,提供给订阅者的查看的接收。

6、工作流程调度。要按照设定的顺序,将前四个模块进行有效的调用,使得中心数据库的更新能够得到全面的实现。

7、消息监听。消息监听主要是将客户端、系统等信息进行有效准确的监听,同时要按照消息类别,将工作流程进行相应的调用。

三、总结

基于web服务,在构建电力监管信息化系统时,首先要设计一个异构数据采集方案,要将数据采集和进行有效的设计,以此将数据信息全面的出来,并利用XmL解决方案,进行数据映射解决。在实现异构数据采集系统时,要做好变化数据的传输,同时要保证数据的转换、接收、加载和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