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7:36:49

环境变化篇1

同学们,请你们留心发现所处的环境的变化吧!这些变化,有的令人欣喜若狂,有的令人无奈,还有的令人伤心。现在,我要把我的发现告诉大家。

很久以前,我们地球的空气清新;小河清澈见底,活泼好动的小鱼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小鸟在树上欢蹦乱跳;牧童正牵着牛上山呢!山上树木茂盛,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果树上的果实一个紧挨着一个,等着休息的人们去摘呢!当时的人们经常上山去打水,喝着甜甜的泉水,人们立刻把一天的疲倦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而现在,我们虽然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空气却被工厂排出来的毒气污染了;清澈见底的小河已成了一条“垃圾河”,令人呕吐的气味扑鼻而来;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山上的树已经变成了一本本有趣的书了。天空也经常变脸,这突如其来的天气给人们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经过这两个环境的对比,你们看出了环境的变化了吗?现在,我要大声地把人们唤醒:“别再污染环境了,快救救地球吧!”

广东惠州博罗县石湾镇铁场中心小学五年级:刘星怡

环境变化篇2

审计环境,是指与审计相关的所有内外部因素的综合,它是审计得以产生、发展与演进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国内外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发展演进历程证明,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审计环境,由此催生出不同的审计理论与实践;同时,审计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审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反作用。不论是科学、完善、适用性强的审计理论,还是成熟、严谨、针对性强的审计实践,均能够促使审计环境得到大大改善。总体而言,可以以peStLe模型来概括审计环境所涵盖的内容,即:审计业务执行的外部政治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c)、社会环境(Social)、科技环境(technological)、法律环境(Legal)以及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environmental)等。作为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内部审计不论是其产生的背景还是导致其变化发展的因素,均与审计环境的变换密切相关,本文将以peStLe模型为分析工具,来阐释审计环境的变化为内部审计带来了什么,并对内部审计如何在环境变化中实现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探析。

二、内外部环境变化是影响内部审计产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政治环境——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与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

审计业务的政治环境可以理解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审计这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的法律地位受到国家权力机关的认可与保护。一个国家领导阶层的意志、施政方针与措施等均可由政治环境体现出来。因此,政治环境不仅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执行的基础,而且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与兴衰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思想政治修养的高低也会对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快慢产生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当前我国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上市公司以及其他大型企业普遍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也制订了一套自身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但其出发点或许仅仅是迫于行政命令、监管部门的强制性压力,而并非是出于单位自发的需求,这就造成了我国许多单位在内部审计上的先天不足。其实,作为单位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审计在执行任何一项工作时均必须将单位的整体目标放在首位,因此,内部审计部门产生的合理逻辑应该是单位自身为加强内部管理的现实需要,而不应是政治的强制性产物。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得到建立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也日益完善,在这样的制度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主要参与者的企业,应将其所拥有与经营的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主要目标,内部审计正是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推动力。

(二)经济环境——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促使内部审计由“监督”转向“服务”

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从“监督导向型”逐步转变为“服务导向型”,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审计经济环境由执行审计工作的社会历史时期特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所共同决定。经济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仅决定着某一事物能否产生与发展,同时由于它为该事物提供着生存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因此经济环境还决定着该事物发展的方向与快慢。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中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一大批企业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以及内部控制制度逐步确立与完善。组织结构与经营环境的变化加快了我国内部审计由“监督导向型”转向“服务导向型”的步伐,内部审计所涉及的领域实现了从单纯的财务审计向经营管理审计的扩张,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实现了由单纯的监督职能转向服务职能、评价职能与咨询职能等共同发挥作用,为组织运作效率的提高与价值的增加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社会环境——人情等因素阻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内部审计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如社会整体文化环境、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与道德水准等。虽然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与实施,我国基础教育得到普及,国民平均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道德水准也不断提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的社会环境在某种程度上依然阻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人情等因素使审计法律法规无法得到全面的贯彻,独立性审计原则也未能得到内部审计人员严格的遵循。内部审计存在于单位内部,在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派与任命上也由单位的主要领导决定,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也是受主要领导的领导并对其负责,这种工作模式致使内部审计人员的活动不可能超过单位主要领导的管辖范围,其心理与行为势必会受到制约,致使审计独立性大打折扣。

(四)科技环境——现代科技的进步促使云审计得以产生

虽然科技环境是内部审计得以产生、发展、演进的先决条件之一,但在研究考察内部审计过程中却很容易被忽视。何谓内部审计的科技环境?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由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技术手段对内部审计所产生的影响。作为内部审计对象的企业,其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日益加快,面对这一变化,实务界对内部审计技术现代化的要求日益强烈。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否发挥以及发挥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技术环境的制约。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在使电子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得到普及与发展的同时也为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方法与程序得到了根本性变革,内部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由此得到改变,审计范围也大大扩张,审计技术处理手段与方法也出现了较大变化。

(五)法律环境——法律法规的健全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内部审计的法律环境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等对内部审计工作合法性的确认程度、对内部审计人员权益的保护程度以及对单个组织制定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内部审计人员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干预程度等。现代社会强调“法律至上”、“依法治国”,依法审计也是执行内部审计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法律确认了内部审计存在的合法性,是内部审计工作得以展开的根据。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用法律规范内部审计,并以法律为依托发展内部审计,才是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顺利发展的长远之策。

(六)内部控制环境——内部审计受到企业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

作为确定企业氛围、基调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能够对企业内部每一个员工的个人情绪、工作热情与自我控制意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简单直接的,而是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内部控制环境要素不仅是推动一个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动机,而且是企业其他一切要素的核心,这囊括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的权责分配方法,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经营风格以及对风险的态度,员工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意识、对企业的归属感以及对诚信的关注。因此可以说,企业中一切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活动是企业的核心,是构成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同时,内部控制环境又能反作用于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部审计作为一项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及其人员的监督、交流、沟通与建议活动,势必也受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对外部环境产生反作用。

三、内部审计为保障生存与实现发展应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一)内部审计适应政治环境,审计人员道德意识增强

职业道德水准的加强是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在我国当前的政治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应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对国家颁布的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准则、指南等应严格遵循,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目前,我国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均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内部审计人员所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需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工作花费的精力也越来越多。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应时刻注意增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维护本单位的合法利益,服务于本单位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审计适应经济环境,审计范围与职能将扩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这势必会增加我国企业对内部审计的主观需求。内部审计为跟上时展的步伐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实需要,必须对内部审计的范围进行扩张,由原先单一的财务审计扩张到对包括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商品销售等在内的各个生产流通环节以及包括生产决策、组织管理、人员聘任等在内的各个企业管理环节的全方位审计;同时,还应扩大内部审计服务的职能,实现由原先单一的监督职能扩展为监督职能、服务职能、评价职能、咨询职能在内的综合职能。

(三)内部审计适应社会环境,正确处理与被审计部门的关系

作为组织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其他部门、管理人员以及普通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审计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三性”展开,即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并通过出具内部审计报告来推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堵塞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并避免经济损失、声誉损失等损失的发生,最终实现提高组织经济效益的目的。应当明确的是,即便内部审计部门与组织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不一致,但工作的最终目标却是相同的,即实现提升组织价值的共同目标。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当讲究工作方式与方法,厘清“查错防弊”与“改进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查错防弊”固然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查错防弊”的目的却是促进组织管理的“改进提高”,“查错防弊”只是起点,“改进提高”才是终点。在内部审计人员查出错误与漏洞之后,还应该查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如果是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向单位领导提出改进意见,如果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出现错误,内部审计人员应对该类错误表现出应有的理解,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正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对被审计部门与人员抱以真诚友好的态度,树立服务意识,尽最大努力消除与被审计部门与人员的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从而获得单位内部各部门的支持。

(四)内部审计适应科技环境,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快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容涉及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内部审计的方法手段、内部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等。一个组织的内部审计部门为不落后于时展的潮流,就必须将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联网审计实施系统以及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来推进本单位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五)内部审计适应法律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得到完善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我国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论是在内容与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与层次上均得到不断地完善、丰富、拓展与深化,内部审计准则也根据实践的变化得到修订和更新。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内部审计实践是内部审计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根本动力,法律环境的优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的。因此我们在肯定内部审计法律环境在近年来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还应意识到我国内部审计的法律环境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和提高。

(六)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努力营造和谐的内部审计氛围

一个组织的管理人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努力形成一套独特的管理风格、管理艺术与管理哲学;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对组织内部诚信和道德价值观的关注,并注重在企业各成员间的沟通与落实,组织内部的每一个普通员工也应在积极参加单位组织培训的同时,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素质;此外,还应特别重视组织内部的职责划分情况与组织结构,关键岗位与重要岗位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与权责相称程度、员工的招聘程序、培训机制、业绩考核、激励机制与薪酬发放等。总之,内部审计人员、管理者与组织内部的每一个员工应共同努力,为组织营造一种诚实信用、团结协作、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环境变化篇3

在中国植被区划[1]中,位于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V区)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热带季节雨林和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季节雨林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勐仑(21°55′n,101°16′e)海拔500~1100m的谷底和坡脚,其自然分布的上限在云南思茅菜阳河自然保护区(22°30′~22°38′n,101°7′~101°15′e)内海拔1200m的沟谷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勐宋(29°91′n,100°30′)海拔1500~1800m的山地,其海拔分布下限为800~1000m的山地[2]。这2种雨林类型代表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沿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在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中,由海拔变化引起的自然温度梯度作为气候变化的替代实验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3-4]。热带森林中,郁闭层下的幼苗和小树占热带森林物种的90%[5]。幼树阶段也是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时期[6]。海拔变化导致的环境因子特别是温度的变化会引起幼树生长速率、叶性特征等的变化。高的生长率是幼树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表现[7]。生态化学计量学是通过多重化学元素(C、n、p)对生态系统交互作用及生物系统能量平衡等进行研究的一种理论[8-9]。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学研究通过生态化学计量在元素水平可以得到统一[10-11]。植物体内C、n、p化学计量比的变化会影响其生长速率,这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生态适应[12],同时也是决定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性指标[13-14]。近年来国内在这一领域也涌现出大量的研究[15-19],但对幼树的研究却鲜有报道,而在同一植被区域中,海拔变化下不同森林群落优势种幼树C、n、p的生态响应尚属空白。而这些信息对于探讨森林幼树C、n、p化学计量对环境变化的生态适应机理以及生态系统中样方元素再分配格局变化至关重要,对于理解物种更新机制以及热带森林重建和管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海拔主导的典型热量梯度,选取生态系统中优势种幼树,研究其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器官叶中C、n、p的化学计量比模式,从养分循环上揭示幼树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进而明确物种更新和群落过渡机制。1研究区概况热带季节雨林主要位于西双版纳勐仑地区(21°55′n,101°16′e)。西双版纳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土壤属于黄棕壤。11~翌年2月为雾凉季,空气湿度较大。3~4月为干热季,气温高,降水稀少。5~10月为雨季,集中了85%的降水。年平均温度为22.4℃,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mm左右,主要植被类型为热带季节雨林,上层乔木优势种有绒毛番龙眼pometiatomentosa、千果榄仁terminnaliamyriocarpa、多花白头树Garugafloribunda[20-21]。热带山地雨林位于西双版纳大勐龙镇勐宋村寨附近(21°91′n,100°30′),属横断山系的南部余脉山地。勐宋属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受印度洋季风及地形条件影响,年降水量充沛。年均温度16.7℃左右,年降水量1738.9mm左右[22]。全年干湿季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雨季,土壤类型以红壤、赤红壤为主。在海拔1500~1800m的山坡中主要分布有热带山地雨林。群落上层优势种主要有八蕊单室茱萸mastixiaeuonymoides、文山紫树nyssawenshanensis、滇南红厚壳Callophylumpolyanthum等。2研究方法2.1幼树各器官取样于2009年雨季(8月),在勐仑和勐宋研究地,选择原始、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群落,建立季节雨林及山地雨林样地,海拔分别为600m和1600m,样地大小为100m×100m。在季节雨林样地中选择乔木层优势种绒毛番龙眼、千果榄仁树种幼树,在山地雨林中选择上层树种文山紫树、滇南红厚壳树种幼树,所选幼树胸径均为1cm左右,每个树种选3株,对所选幼树植株顶层成熟、健康嫩叶进行采样,带回实验室,75℃恒温烘干后,分析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2.2元素含量的测定植物全C、全n含量用碳氮分析仪测定,p含量用Hno3-HClo4消煮,iCp-aeS测定[23]。2.3数据统计分析用excel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作图,用SpSS13.0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3结果与分析3.14种幼树叶中C含量图1显示,季节雨林千果榄仁幼树叶中的碳含量最低,仅为443.70mgg-1,而山地雨林的滇南红厚壳叶中的碳含量最高,达493.00mgg-1。2种山地雨林幼树叶碳含量平均值达478.67mgg-1,明显高于季节雨林的463.33mgg-1。幼树叶中的碳含量总体上表现出季节雨林低于山地雨林的特征。3.24种幼树叶中n含量图2显示,幼树叶中氮含量表现较为复杂,最高值文山紫树的为23.77mgg-1,最低值滇南红厚壳的为14.04mgg-1,二者均为山地雨林树种。从2种雨林类型的平均值来看,山地雨林的高于季节雨林的,分别为18.91mgg-1和17.60mgg-1,但差异并不显著。幼树物种间叶中氮含量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总体上为季节雨林的低于山地雨林。3.34种幼树叶中p含量图3显示,2种季节雨林幼树叶中的磷含量显著高于山地雨林幼树,平均值分别为1.92mgg-1和0.93mgg-1,存在显著差异。就物种间来看,千果榄仁和绒毛番龙眼幼树叶中磷含量分别为2.26mgg-1和1.58mgg-1,均高于2个山地雨林树种幼树。3.44种幼树叶中C︰n对照图4显示,2种季节雨林幼树叶中的C:n较为接近,千果榄仁和绒毛番龙眼分别为29.3和24.8,而2种山地雨林幼树之间差异较大,文山紫树和滇南红厚壳分别为19.6和35.1。季节雨林和山地雨林的平均值基本相当,分别为27和27.4,无显著差异。3.54种幼树叶中C︰p对照图5显示,季节雨林树种幼树叶中C︰p均显著低于山地雨林,千果榄仁和绒毛番龙眼分别为201.1和号307.2,而文山紫树和滇南红厚壳达369.1和844.8。山地雨林的平均值为季节雨林的3倍之多。#p#分页标题#e#3.64种幼树叶中n︰p对照图6显示,幼树n︰p季节雨林树种显著低于山地雨林树种,其特征与C︰p相类似。千果榄仁和绒毛番龙眼分别为6.9和12.6,而文山紫树和滇南红厚壳为18.8和24.1。就平均值而言,山地雨林为季节雨林的近2倍之多,相互之间具显著差异。4讨论与结论4.1幼树各器官C、n、p含量特征叶片营养元素含量是植物营养水平的体现[24],可以反应出植物生理活动[25]、生长能力和生存策略[26]、营养吸收效率[27]、评估生态系统的限制因子[28]等多方面的信息。本研究中几种幼树叶C含量总体上显示出高海拔的山地雨林高于低海拔的季节雨林的特征,但是均低于杨国平等[19]对哀牢山海拔2500m左右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几种成年树种的研究值(563.17~496.17gkg-1)。是否随海拔升高树种叶中C含量会随之增加,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与其他相关研究[9,18,29]相比较,本研究中的4种雨林幼树叶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碳含量。本研究中,体现出了高海拔的山地雨林树种具有更高的碳蓄积能力。叶片n含量决定植物的光合能力,n含量越高,叶片光合能力越强[30]。研究中山地雨林树种平均值大于季节雨林,但是各物种之间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但总体上小于全国平均水平[31]和全球平均水平[9]。研究采样属于植物生长盛期,对n的需求较高,可能是导致叶中n含量较低的原因。同时也说明4种幼树生长不同程度地受到了n素的限制。生长速率较快的热带森林更是受到p素供应的强烈限制[32-33]。本研究中,山地雨林幼树叶中磷含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季节雨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山地雨林受到磷的限制更加强烈。4.24种幼树各器官C、n、p的化学计量特征叶片是植物对环境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器官[34],而叶中C、n、p的化学计量比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态系统C积累动态及n、p养分限制格局[35-37]。研究中4种幼树叶中C︰n、C︰p总体上高于elser等[9]研究的全球平均水平。显示出无论是季节雨林还是山地雨林树种在养分供应相对贫瘠的热带森林中,对元素利用的高效性,且总体上山地雨林高于季节雨林。植物高的生长速率往往对应低的n:p[38]。本研究幼树的n:p高于吴统贵等[16]对珠江三角洲阔叶林树种的研究,且季节雨林显著低于山地雨林。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季节雨林树种生长速率大于山地雨林树种的特征。根据Güsewell等[39]给出的陆地植物n:p阈值,本研究中季节雨林树种主要受氮素的限制,而山地雨林更多地受到磷的限制。研究中,表面上看,海拔变化下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共同作用于生态系统,形成了不同的群落类型,而更深入的原因,正是关键种体内C、n、p的生态化学计量比特征适应环境的内在体现,进而对群落物种组成及更新机制形成的一种生态学调控机理。4.3结论1)4种雨林幼树叶中具有相对较高的碳含量,并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高海拔的山地雨林树种具有更高的碳蓄积能力;2)本研究中季节雨林树种主要受氮素的限制,而山地雨林更多地受到磷的限制;3)2种雨林类型中的幼树叶C、n、p的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变化的响应较为显著。

环境变化篇4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个体心理变化

2013年是社会化媒体全面席卷网络的一年。社会化媒体作为能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强调参与性、公开性、社区化、联通性,使个体间的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与呈现。在这个拟态环境下,个体的心理必定会受到冲击,在很多方面发生改变。

1社会化媒体

1.1社会化媒体的定义

社会化媒体也可称为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眩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进而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1.2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现状

社会化媒体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国际上社会化媒体的巨头facebook,2013年Q3财报显示,该网站目前月活跃用户总数已达11.9亿人,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8%。

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发展也是相当迅猛。根据人人公司的201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第三季度末人人网月独立登录用户已经增至5000万,累积激活用户增至2亿。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2.81亿。而据腾讯内部人员透露,社会化媒体的后起之秀――微信用户数量目前已经突破6亿,其中海外用户超过1亿,国内用户超过4亿。微信自推出以来,其用户数量增长就相当快。

由以上数据可见,社会化媒体的用户越来越多,所以研究社会化媒体下的个体心理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1.3社会化媒体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组织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个人所具备的心理现象,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三个方面。

2008年美国公共关系协会对社会化媒体曾做出过界定:从使用角度来看,社会化媒体是人们建立的去自我中心化的,以人为基础的网络。

既然社会化媒体要以人为基础,那么,它与使用者的个体心理之间必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事实上,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将现代人的社会关系在拟态环境中予以复活。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营造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从而打造了出一个“时刻被凝视”的场域。在这样的场域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群体意识或社区意识,但是人们也能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点对点传播,而是处在一个由许多人际关系链条构成的社会网络中。

正是由于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其对使用者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与动机、能力与人格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2.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心理的变化

总结起来,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心理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趋同心理下,个体从众行为加剧

海德的平衡理论与纽科姆的对称模式可以在微观的人际互动角度解释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从众心理。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认知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每两者之间产生关系,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的关系。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不同关系组合最终形成8种不同结构,其中第一行4种是平衡的结构,第二行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见下图(p-o-X关系形式):

p-o-X关系形式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消除这种紧张感,就必须有人产生态度改变,这意味着认知者p要么逆转自己对认知对象X的原始态度,要么改变对o的态度,而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的原则,最终恢复平衡状态。

后来纽科姆又把海德关于认知主体自身的认知平衡理论扩大到人际互动过程和群体关系,发展出“对称模式”(如下图所示),他认为和要想维护a与B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保证a-X与B-X这两条边对等的关系。只有维持如此对称的等腰三角形时才能达到认知的平衡。

纽科姆对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们相互之间的感情、态度、信念有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因此人们的认知系统有趋向于某种一致性的倾向。当个体与群体内其他成员认知出现不一致时,便会在“趋对称压力”下产生认知失调的焦虑,促使个体努力改变态度以恢复认知平衡。而越是有凝聚力的群体,越是对内部成员有很强的“关系限制”,使成员觉得留在群体中的重要性超过了正在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从众的可能性。

纽科姆的a-B-X对称模式

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营造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使人们时刻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进行点对点传播,而是处在一个由许多人际关系链条构成的社会网络中。可以说SnS技术是网络社会现实化的转折点,它增强了虚拟群体对个人的影响与制约作用,使用户个体被驱赶进不同关系组合的小圈子群体,使个体会不自觉地以群体成员身份而不是个人身份进行互动。此时,个体作为群体成员的社会认同变得更加重要,而他们作为独特个体的个人认同变得不那么重要。此时便会出现“群体思维”和在其引导下的个体独特行为模式。

所谓从众实际上是个体一种去个性化的行为,是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而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将现代人的社会关系在拟态环境中予以复活,一个个小的关系网成了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载体。当信息在关系网中流动时,人们接收到的不仅仅是事实信息,还有在关系网中不断积聚的价值评判和态度表达,个体为了降低认知不平衡所带来的焦虑,在关系网约束下个体更愿意沉默地转发、附和而不愿提出异议。这种情况下,本该提供更多样化的话语表达的社会化媒体,却发出了更加一致的声音,这就是群体压力下,个体心理趋同,从众加剧的表现。

2.2社会比较催生个体幸福感改变

昨天是海边度假,今天是高档餐厅的牛排,明天是一张锥子脸自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看朋友圈里朋友们“晒”的内容成为一些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看这些的同时,个体的幸福感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朋友们在吃什么、玩什么、用什么;自己又在吃什么、玩什么、用什么,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个体和他人的生活细节暴露在外,使个体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都发生了改变,社会比较不可避免。社会比较带来的一个显著后果就是个体的幸福感发生改变。若朋友们生活得都比自己更富有,更舒适,那么,个体的幸福感就会急剧下降;反之,则个体的幸福感就会提升,这和与穷人为邻你会更开心一个道理。

2.3社会促进/社会抑制作用下个体心理独特性丧失

社会化媒体创造出一个无时无刻都被他人注意的环境。社会化媒体上的“关注”模式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他人在场”感,这种在场即便是“仅仅在场,不做评判”也同样会产生“社会助长/阻抑作用”。社会助长是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行为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但这种助长作用还与任务的复杂程度有关,即在复杂的脑力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干扰作用;在简单机械活动中,群体情境对个人有助长作用。社会抑制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被看成一个整体时所引起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一般来说理性的、有逻辑的讨论应属于复杂的脑力活动,但在社会化媒体的群体情境中,却很难实现,即使偶有一些理性的声音,也注定会被淹没在一片情绪宣泄的喧哗之中。如李普曼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所说,“我们既无时间也无机会进行密切的交流。我们留心的并不是某个众所周知的类型所具有的特征,而是用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去填补剩下的画面。”所以,在社会化媒体上的各种热点话题讨论只不过是沦为简单的机械活动。这种情境下就助长了个体总是急迫地在每条信息中找寻自己熟悉的言论,去跟帖,去随声附和,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根本懒得再做进一步的了解与思考;同时,也抑制了个体的独立思考,个体心理的独特性已不在。

2.4自我展露过度催生个体自恋心理

所谓自我展露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信息。无疑,自我展露是发展亲密关系的有效方法。

在社会化媒体大发展的今天,自我展露已经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看看那些所谓朋友、亲戚最近都有什么琐碎的事情发生曾经也是一种乐趣。然而,最近的社会化媒体使得这些人一天十几次的更新他们的状态想法照片。乐此不疲,甚至近乎癫狂的陷入这场竞争之中。从家长里短到衣食住行;从兴趣爱好到人生感悟;从私密照片到情感经历……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而过度的自我展示则催生了个体的自恋心理。

“大家快来看我!”――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个体自恋心理的体现。从论坛和博客时代就已经出现的各种“做秀”,在微信等新的社交媒体上更加如鱼得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丽亚斯(eliasaboujaoude)指出,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让我们变得更加自恋。除了一些社交媒体平台让自恋者有机会展示自己之外,也有大量的资源能够为自恋者提供帮助。

研究人员主要从自恋型人格的两个行为失调现象进行判断――过高的自我表现欲望和自认理所应当的特权感。有过高自我表现欲望的人会在Facebook上积累许多好友,而自恋人格指数和用户的Facebook活动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尽管“晒”生活的人们都喜欢把“分享”放在嘴边,但其实对与那些热衷“直播”自己生活的个体来说,一切只是自恋心理的表达。

3.结语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社会化媒体的迅猛发展,在给个体带来海量信息和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体的心理产生着很大影响,使个体心理趋同加剧,从众行为加剧;个体心理的独特性逐渐丧失,表现出去个性化特点;社会比较,使个体幸福感下降;在过度自我暴露的情境下,个体自恋心理显著。

参考文献

1.[美]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英]RupertBrown.群体过程.胡鑫,庆小飞译.方文审校.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环境变化篇5

1.贵州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处于内陆山地,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降雨量丰沛;地势西高东低,地形起伏较大,河流深切。大多数矿山都位于山区,其地质环境比较脆弱。矿山大多位于喀斯特山区,有的缺水少土,甚至发生重度石漠化。处于这类地区的矿山,由于不合理的开采,矿坑水无序排放,并未经过治理,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体,矿山水环境形势较为严峻。贵州地貌复杂,类型多样,特别是喀斯特地貌更为突出,全省的大多数矿山都位于喀斯特地貌环境区域。全省矿山地貌环境的易损性大,特别是那些露天开采建筑材料或水泥原料的矿山,对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的破坏性极大[3]。矿山在开采和选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以及排放的毒性气体污染矿山的空气。一些含有不良地球化学元素的矿山开发,还威胁和破坏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全省矿山的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挑战。

2.矿山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影响

贵州矿山地质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可分为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3类。现简要叙述于后。

2.1不利因素贵州高原地形复杂,沟谷切割深,高原与峡谷并存。处于这样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矿山,受不稳定地形威胁较为普遍,特别是那些由上硬下软连成叠置构造的复杂山体逆向坡之下的矿山,受上覆硬岩体崩塌的威胁频率很高。省内喀斯特地貌虽丰富多样,但极易受到损坏,从而改变矿山原有的地貌景观。省内喀斯特地区的水文网络和水循环系统复杂,一旦遭到污染就会迅速扩散,造成不良的后果。贵州的土壤是以黏土矿组成的黄壤和黑壤,其吸附能力强,有毒有害元素以水体为介质进入土壤,容易遭受污染。全省的不良矿种(亚种)多。这些不良的环境地球化学矿产资源矿种(亚种),是对民众生命健康安全有威胁的不良地质体或污染源,在表生地质作用下容易风化渗解进入水介质,搬运迁移到土壤或水体中,造成污染[4]。

2.2有利因素据袁学诚等学者的研究(2009),贵州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以东的岩石圈构造,属于比较稳定的岩石圈块体,构造活动性较弱,属于构造地震的弱震区。因构造地震造成矿山地质环境巨大变化或产生毁灭性灾害的机遇很小。在矿山范围内土壤和水体污染程度较轻、且不继续加剧的情况下,土壤和水体有时会通过自身的循环和有关化学作用,减轻污染。

2.3不确定因素影响贵州矿山地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自然因素主要是极端气候。如突如其来的暴雨或特大暴雨,以及长期干旱即转洪涝的急速变化,这对一些位于自然生态脆弱地区极易诱发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

3.矿山环境变化的人为因素

3.1不利因素——随着矿石开采量倍增,占用损毁土地加大。全省2010年至2015年的矿石量将大幅度增加,随着矿石生产量的增加,将占用和破坏更多的土地。采矿规模逐渐扩大,地质结构必遭破坏,从而打破原有矿山地质结构的平衡而诱发矿山地质灾害。随着采矿规模的扩大和矿石量的倍增,这些废弃物堆放场地占用土地面积扩大,而且废石场和尾矿库等渗透液中的有害物质(元素或化合物),将进入土壤,流入地表水体或地下水,进而污染土壤和水体。矿山开采强度加大,地貌景观遭破坏,如大量开发建筑用材和原料,将严重破坏我省最富特色的锥状喀斯特景观。随着矿山开发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采区的粉尘量也将升高,进而污染矿山及其周围的大气环境。

3.2有利因素——一是法律法规更加健全,我国为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及其恢复治理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矿山环境将在这个良好环境中受益,矿山环境带来的压力必将得到缓解。二是矿政管理不断加强,矿山整合和矿山土地复垦力度不断加强。三是社会舆论有力监督,社会各个方面的舆论,都要求更好地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构建和谐矿区。社会舆论的监督,必将促进政府管理部门更加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四是开采方式逐渐转变,根据中央产业调整政策精神,我省矿业发展的方式必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实现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必将促进矿山企业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有效抑制其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4.变化趋势分析

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是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研究一个重要内容,前述的运用范例都是将其用于现状评价中,目前鲜有将pSR模型用于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本文将pSR模型用于矿山地质环境趋势分析中,并通过运用基于pSR模型的分析,预测我省矿山地质环境变化预期的可能状态,以便事先采取相应的响应对策消除或缓解矿山地质环境的压力。

4.1分析体系的建立

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寻求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较能反映事物各方面要求的特征指标,这些指标及其组合能恰当表达对事物定性和定量判断。遵循“代表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定性化与定量化相结合;具有现实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的分析的指标体系框架。选取相关指标37个,经过筛选,最后留存26个指标,其中压力指标10个;状态指标7个;响应指标9个。

4.2分析指标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根据分析指标框架,采集了我省矿山地质环境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压力、状态和响应历史数据和规划预测的相关数据,以此定量分析我省矿山地质环境变化的趋势。(1)分析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在收集和实地调查核实的资料中采集所需指标的数据,由于采集的数据有不同的量纲,需要在分析时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对数据越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越大的指标采用下式进行量纲变换:Xij''''=(Xij—Xjmax)/(Xjmax—Xjmin)(式1)…对数据越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越小的指标采用下式进行量纲变换:Xij''''=(Xjmax—Xij)/(Xjmax—Xjmin)(式2)…上式中Xij为原始数据的第i年第j项指标;Xij''''为变换后的第i年第j项无量纲指标;Xjmax为原始指标数据最大值;Xjmin为原始指标数据最小值。。。。(2)分析指标权重的确定在趋势分析中,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贡献)不同,需要给各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体现其重要性。本文采用层次分析(aHp)法确定个指标的权重(过程略)。各指标权重(表3)。(3)分析指标参数计算1)对指标层参数采用下式计算:Xij″=ai×Xij''''…(式3)式中Xij″为单项指标变换值,ai为单项指标权重。2)对准则层参数采用下式计算:pij=∑Bi×Xij″…(式4)式中pij为准则层单项指标预测值,Bi为单项准则层单项指标权重。3)对总趋势参数采用下式计算:Zij=∑Bi×pij…(式5)式中Zij为总趋势预测参数。

4.3趋势分析结果及解析

贵州矿山地质环境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量的增加,地质环境的变化非常明显。压力指标从2005年的0.099上升到0.740,一直是上升的趋势。压力指标的上升,主要的贡献指标是矿产资源开发量、开发诱发的地质灾害以及造成的人员死亡和失踪,其次是开发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及财产威胁,再次就是土地资源破坏和固体废弃物以及废水排放等。状态指标从2005年的0.410上升到2010年的0.848后下降到2015年的0.482,以2005年为基础,总体上是上升,但从2010年到2015年会有明显好转,说明状态指标总体向好的方面变化,同时也说明状态的好转来至响应力度的增强。响应指标从2005年的1.00下降到2015年的0.096,主要是由于出台的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法规、对重要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对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进行处理、矿山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综合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矿山土地恢复进展较快等。从总的趋势看,趋势值从2005年的0.491下降到2015年0.354,这个变化不算大,说明我省的矿山地质环境将会从好的方向变化,但这个变化不会太快。从表4和表5还看出,压力的减少、状态的好转,取决于响应的力度。要促进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好转,必须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整治的力度。从“十二五”期间我省矿业发展的规划看,矿业开发总量会增加,强度会加大,范围会扩大,给矿山的压力也会相应的增大,矿山环境问题很有可能会增多,甚至个别矿山问题会更突出。但是,只要政府积极从法律法规、矿政管理、舆论监督、恢复治理、科技创新及资金保障等方面加以引导和贯彻,必然会减少矿业开发给矿山环境的压力。因此,从总体上讲,我省“十二五”期间矿山地质环境一定会发生变化,且总的趋势是朝好的方向发展。但“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的矿山恢复治理仍然艰巨。还有,难以预测由于突发性极端气候事件等不确定自然因素给矿山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这也应予足够的重视。

5.结论

环境变化篇6

在整个大市场中不同企业之间都存在着优胜劣汰的关系,优秀的、可以及时更近市场变化的企业总能战胜那些落后的、对市场环境变化不问不顾的企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营销策略以及企业的内部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营销环境下,对企业来说有些因素即使看起来是有利的,但也可能是不利的。如何在新的营销环境下抓住发展的机遇,提高企业的能力就成为我们接下来讨论的话题。

二、宏观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应对措施

1.协调性的措施。企业在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时候,可以采取具有协调性的措施来应对。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采用这种协调性的措施,协调性的措施要求企业自己具备一定的能力,可以通过自身战略和影响方式的变化来应对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使得保持企业整体环境的稳定而不至于在营销环境变化时出现大的动荡。但如果这种协调性手段的使用不当,则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灾难,使得企业原有的战略和营销方式产生大动荡。所以我们企业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保证企业原来的市场的稳定,不会出现大的变动而影响产品的销售。第二,这种协调性手段不能脱离企业的整体战略。第三,虽然市场环境在变化,营销环境的改变不会对企业的长远目标产生大的影响而导致企业发展方向的改变。

2.抵制性的措施。在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时,如果企业不能及时的采取协调性的应对措施来改变自身,那么就需要采取具有抵制性质的措施来面对环境的变化。这种抵制性的措施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方面,通过采取合理且合法的措施,消除新的市场规则的影响,维护企业的利益。但我们在使用这种抵制性的措施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才能发挥这种应对措施的功能。第一,企业所采用的各项抵制手段需要是合理、合法的,不能出现违反法律的情况,否则会得不偿失。第二,所采用的抵制手段不能影响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使得消费者也对企业的产品做出抵制的行为。第三,企业所采取的抵制手段应当是在企业发展战略大环境下的,不能超越或者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及时的调整。

3.多元化的措施。在面对营销环境变化时,企业还可以采取具有多样化性质的手段来应对。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可以先放弃那些受影响非常大的产品,转而将重点放在新产品或者其他产品身上。企业通过这种多样化的策略,可以规避市场营销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保持企业的收入不会出现大的变动。

三、微观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应对措施

1.同步性的措施。企业在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时还可以采取微观手段中的同步性措施来规避这种变化带来的风险。同步性措施旨在维持企业与整个大市场之间的同步,保持企业的市场地位不会出现大的变动。

2.开发性的措施。在市场营销环境出现变化时,企业可以通过采取开发性的措施来规避风险。开发性措施主要就是企业研究、开发出新的产品来适应市场变化带来的产品方面的不同需求。

3.改变性的措施。改变性措施主要是指企业通过改变自己产品的结构,产品的营销方式,或者放弃一些原有的产品来应对营销环境的变化,减少企业的损失。

四、加强产品的创新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1.企业核心产品的创新。不管在什么时候企业的核心产品对企业来说都是企业生命的关键,核心产品是否获得市场的认可决定了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和企业发展的好坏。但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中的,如果企业的核心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而导致的需求的改变,就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所以,企业在新的营销环境下要加大对自身核心产品的创新,提升产品的性能来迎合顾客的需要,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下生存发展下去。

2.创新产品的形式。现如今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各种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并且各种产品的市场淘汰频率也越来越快。新的产品在很短的时间里可能就失去了市场的宠爱,被别的产品所替代,这样就使得新产品的销售周期变短。所以,企业在这种新的营销环境下就不得不加快创新和改变自己产品的形式,不断地根据市场顾客的需求,生产出能够满足需求的新产品。我们都知道新的产品形式虽然在真正的使用功能上并没有非常大的提升,但由于是新的产品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减轻产品销售的负担和压力,提升产品的销售额。比如说目前的电子设备市场,每年各个手机生产公司都会推出各种各款的新型手机,这些手机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做到了真正的革新,很大一部分就是对原有产品的优化升级,创新了产品的形式,但这样就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从而使得手机市场维持着繁荣的景象。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产品形式的时候需要考虑实际的成本以及评价最终带来的价值,合理的选择创新,综合考虑企业的利益。

3.产品性能的创新。在目前的市场中,虽然很多企业也在对自己的产品做优化升级,但很多企业的产品的优化升级并没有真正的涉及到产品性能的改变,很多都只是维持原有的性能而没有形成新的提升,使得出现即使产品做了升级,市场却不接受的局面。所以企业需要加大对产品性能方面的创新,只有真正性能优化的产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大对创新后的产品的宣传力度,让消费者了解创新性能后的产品,提高产品的销售。

4.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可能并不能向上文说的一样对产品做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为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方面可能不足。有的公司的产品可能无论如何怎样创新,市场反应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这样的话,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和改善自己的服务水平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提升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任何产品都是产品性能和产品服务的结合,做好了产品的服务,对于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就比如说同一款类型的空调,性能方面都所差无几,但服务做得好的公司总比服务较差的公司更容易获得市场的接纳。所以企业需要加强与顾客之间的联系,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

环境变化篇7

关键词:市场环境营销理论营销策略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企业所面临的营销压力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市场环境呈现出了瞬息万变的特点,很多企业营销工作开展中,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出现了“力有不逮”的情况,营销策略与市场环境之间的脱节问题比较突出,这影响到了企业营销效果的改善以及营销水平的提升,大量的营销投入难以获得良好收益。因此面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在营销方面更加主动,制定与市场环境更加匹配的营销策略,以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

一、市场营销理论变化分析

(一)4p营销理论

4p营销理论时至今日依然是市场营销领域最经典,取得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营销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了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产品层面需要企业尽量摆脱同质化的泥潭,实现产品的不断创新;价格层面则是要摆脱成本导向的定价模式,引入竞争导向以及需求导向的成本定价模式,确保价格更具有弹性;促销层面则要注意促销手段的多样性,借助于价格折扣、广告宣传等手段实现产品效果的提升;渠道层面需要确保渠道通畅,尽量构建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二)4C营销理论

4C营销理论是对于传统4p营销理论的一个拓展和丰富,4p营销理论以企业为中心来阐述营销策略的设计,而4C营销理论以客户为中心进行营销策略制定。4C营销理论包括了客户、成本、便利、沟通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客户是指企业要关注以及了解客户的需求,基于需求来进行产品的设计以及开发;成本是指产品价格一定要考虑客户的承受能力以及心理预期;便利是指企业要最大限度的给客户购买和使用本企业的产品提供便利,降低客户的购买以及使用成本;沟通则是指企业与客户要形成新型的企业客户关系,能够与客户开展积极有效的沟通。

(三)4R营销理论

4R营销理论以关系营销为核心指导思想,强调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长期的互动合作关系,全面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减少客户流失。4R营销理论包括关联、关系、反应、报酬等四个维度的内容,关联是指企业与客户是利益共同体,二者之间要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关系是指企业与客户之间要从利益冲突关系转向和谐发展关系;反应是指对于客户的要求、市场的变化要做到及时反应;报酬是指通过利益的合理分配,实现交易以及合作关系的稳定。

二、市场环境变化下企业的营销对策不足

(一)自我为中心

很多企业市场营销工作开展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更多的就是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进行营销策略的调整,没有做到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完善营销策略,从而导致了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往往大打折扣。举例而言,在竞争对手实施激进的价格战时候,不少企业往往会因为过多的考虑成本、盈利问题而未能及时跟进。

(二)营销手段单一

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营销手段更加丰富,能够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从而实现营销对策更有针对性,不过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很少。不少企业营销手段层面过于单一,基本上就是做广告、打折扣等来进行市场拓展,缺少文化营销、品牌营销、事件营销等手段,从而导致企业营销对策的可选择性较少,营销效果不尽人意。

(三)决策时限长

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营销决策绝对是一个考验,稍瞬即逝的市场机会要求企业一定要快速决策,这样才能够抓住市场机遇。不少企业往往漠视市场环境的变化,决策链条以及决策周期比较长,这导致营销决策明显滞后于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营销对策与市场环境变化脱节情况比较明显。

三、市场环境变化下企业的营销对策调整思考

(一)客户导向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面前,企业营销需要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理念,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营销工作开展的唯一对象,能否满足客户需求将决定企业的营销业绩以及未来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对于客户的需求变化进行及时分析把握,围绕这些需求变化来进行营销策略的调整,这样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实现营销手段的不断完善,提升客户忠诚度,最大限度减少客户流失。

(二)营销手段创新

企业营销手段需要不断创新,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采取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带来营销业绩的提升。从营销手段创新的基本方向来看,关键就是在整合营销理念指导下,将文化营销、事件营销等手段更好地加以运用,尽量保证制定不同的营销手段能够应对不同市场环境变化。

(三)做到快速决策

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企业营销决策一定要快速,企业要缩短营销决策链条以及周期,这样可以在市场营销环境出现变化的第一时间就能够进行营销策略的调整,避免因为营销决策滞后导致的市场机遇流失。

参考文献:

[1]范文婷.浅析市场营销策略在当代企业中的重要性[J].新经济,2015(22)

环境变化篇8

无论从理论准备还是从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的积累都还不算充分,因此我国对于开展碳排放交易制度就应更谨慎思考,周全考虑。从排污权交易的实践看,制度移植或者制度创新都有一个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这种方式是更为保险的一种试错机制,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所可选择的风险和成本相对较小的发展路径。但也不能避免小规模试点和大规模推广之间存在着不确定性,试点成功,推广之后未必成功,反之亦然。实行碳排放交易制度,首先就是运行成本的问题,配额市场过小,相对的运行成本就过高。但中国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等都存有差异,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构建不得不经历一个逐渐扩大管制对象和配额市场的问题。制度在实践中会遇到诸多问题,要本着务实的态度,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实践中及时总结和反思,一项制度要真正的扎根于社会就必须依赖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互动。此外,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构建要因地制宜,适应中国社会存在的具体问题,符合真正的社会需求,从而生发出制度生长的内在动力。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任务不仅仅是为了节能减排,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责任,缓解外交压力,更是中国面对资源限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因此碳排放交易制度的构建应该能同时有助于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发展和科技创新等国家发展目标。目前,中国还不能满足一个运行良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所需的诸多条件,还存在许多构建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约束性条件。在此背景之下,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需要兼顾多重目标,并且考虑相关的约束性条件,在基本原则、基本架构和基本步骤的安排上形成有异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碳排放交易的中国特色化模式,这种高要求虽然必定会增加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但也是对我国设立碳排放交易制度的一次挑战与考验。

2从环境哲学角度应对气候变化

2.1气候变化问题的环境道义基础环境法应当重视气候变化,不仅是因为发达国家对中国所施加的外交压力,也是因为关注气候变化、保护环境根本上是实现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和财产权的保障,能有效提高公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的幸福感。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不仅仅关乎科学与经济,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与国际问题,讨论分析这一问题很可能甚至是必然会超越法律的视野,这也取决于我们对法律的定义和理解。国际环境法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必然要平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回应不同国家的利益诉求。但是不能肯定其不存在不平等和支配性,因为法律只是把既得利益固定下来予以合理化的一种社会调整方式。但另一方面,我国进行利益表达时的话语策略还是缺乏经验和存有缺陷的,良好的利益表达应当是能把政治利益诉诸于法律和普世价值,从而从理念与道义角度赢得世界的认同和理解。显然我国在在这方面还需不断历练。

2.2我国气候变化问题的古典哲学理论基础有学者已提出,应对气候政治,中国应该整合中国古典传统、社会主义传统和自由主义传统,提出自己的主张,从而争夺关于“碳政治”的话语权。中国古典传统,在未来很可能会成为构建中国环境哲学理论最有力的思想资源。暂且不说中国古代经典中关于生态保护和维持的论述,中国古典文化在总体上是亲近自然、向往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在中国古代的音乐、绘画、建筑、文学等方面都有所体现,与西方征服自然的文化取向显然有别。此外,中国古典文化也是禁欲倾向的,强调人的自我克制,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要消除的只是不合理的、过分膨胀的物质欲望,这与今天的消费主义格格不入。其实环境问题的产生究其根源来自于经济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地追求生活高质量与舒适度,从而出现了人欲与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进而导致人与环境、人与自然间关系的不断恶化。我们不应泯灭人追求舒适生活的权利和欲望,但是这种权利是有界限的,只有建立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才是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意义上,中国古典文化可以古为今用,建构起关于生活有限舒适和适度消费的环境哲学。这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应对气候问题和实现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意义重大的。

3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从全球环境法的发展来看,环境法大致经历了从环境损害救济、到环境污染控制,再到环境资源管理这样的发展过程。在每个阶段,关于现实环境问题的理论回应都有所侧重,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对于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及社会的发展而渐次出现的。在最初阶段,理论层面重点解决的是因污染行为受到的损害如何救济的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环境损害称之为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于此之后环境法理论界才开始转向如何控制污染行为,从而产生环境行政法。而当今我国已经完成工业化,成为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国家,因此如何管理有限而宝贵的环境资源,实现代际公平成为了我国环境法当前的研究核心,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结合气候问题所具有的经济、政治属性,制定有效的气候应对方案成为环境法形成应对体系的关键所在。

3.1我国环境法学的研究现状与问题环境法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多借鉴国外理论,理论研究多是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的亦步亦趋,忽视了对本土真实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关切。因此我国环境法发展,在着力于学科构建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应当走向实践,紧密结合我国本土存在的环境问题,但好像理论界在这方面的努力似乎还不太够。若干年前,曾有学者说过:“目前,多数环境法学研究要么是凑热闹,要么是停留在应然判断和正当化论证的层面上,既没有深入其里的个案研究,也缺乏应有的‘数字管理’———即量化研究”。这样的判断对于今天的环境法学研究依然不为过。我国环境法学的研究不仅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挖掘,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一定欠缺,并没有充分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在现实环境问题的应对上,中国环境法学研究应建立理性的问题意识,理论的方向不应随波逐流,应适应本国发展现状。这并非认为我们不应去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及后人的环境利益,而是要更清楚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与后工业化过程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还要更明白我国在社会发展阶段上与其他国家与地区不属同一历史时代。基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更多环境问题的解决更为紧迫,气候问题的解决相比之下显得过于奢侈。

3.2农村环境问题应纳入环境法学界重点研究领域就我国来说,在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打破我国城乡二元式的结构,这不仅是一个经济、文化问题,也是一个涉及社会意愿的现实问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析框架下,农村环境问题应当是值得环境法学界关注和深入探索的研究领域。我国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不仅源于其本身,还有很多来自于城市污染转嫁等因素。因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是综合且复杂的,需依靠政府与民众间的互动和合作。不仅要充分考察当前农村的发展现状与现实问题,也要考虑到城乡差距、乡村与乡村间的差距,制定相适应的具体法律与政策措施。

环境变化篇9

关键词全球变化;环境意识;上海;香港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3-0064-05

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2004年美国大片《后天》、2006年奥斯卡最佳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使公众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京都议定书》及以温室气体减排为核心的气候变化谈判成为当今国际外交斗争的重要内容;ipCC报告、SteRn报告、联合国千年生态报告、全球环境展望、iGBp报告等从科学角度使人们意识到,全球环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将给地球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究其原因,这些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1]。人的行为深受意识的影响和制约,环境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其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这已引起我国有关政府和研究部门重视,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1990-2007年间我国关于环境意识的调查达98次,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样本总量累计208305人,参与调查的机构达95个(所),参与调查地区涉及89个。这些调查的目标群体类型多样,统计地区分布广泛[2~20]。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地区间横向比较研究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上海、香港两个地区来分析公民对环境的关注度、公民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以及公民对政府环境工作的看法和评价,研究公民对全球环境变化响应的区域差异,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1研究方法

通过对上海市环保局、香港环境保护署和香港大学的调研,经过专家指导确立研究目标,在讨论和实地调查评估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发放范围为上海、香港两地公民,累计发放问卷630份,回收有效问卷593份,实际回收率为94.13%,调查样本情况见表1,调查数据借助社会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处理与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

2.1公民的环境关注度分析

2.1.1公民对环境污染状况的感受

调查表明,对于家庭居住地的空气质量,55.32%的人认为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54.05%和57.62%,整体上呈现一致性。

对于最近几年的夏季气温,96.13%的人认为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96.87%和94.76%,整体上呈现一致性。

对于最近几年发生的灾害次数,82.30%的人认为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83.29%和80.47%,整体上呈现一致性。

对于家庭居住地五年以来的环境状况,31.19%的人认为有不同程度好转,35.25%的人认为没有改变,33.56%的人认为有不同程度恶化。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分别有31.59%和14.29%的人认为有些好转,分别有28.72%和47.14%的人认为没有改变,存在一定差异性(见图1)。

总体来看,两地公民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关注程度较高,普遍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对于居住地的环境变化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1.2公民对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的感受

调查表明,96.63%的人认为未来夏季气温还会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96.34%和97.14%,仅1.69%的人认为不会有变化,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1.57%和1.90%,整体上呈现一致性。

对于家庭居住地目前的环境状况,66.68%的人表示能够接受,12.65%的人表示非常满意,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分别有65.54%和69.05%的人表示能够接受,11.23%和15.24%的人表示非常满意,整体上呈现一致性。

闫国东等:公民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以上海、香港地区为例2008年第3期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未来家庭居住地的环境状况,35.25%的人认为不会改变,34.40%的人认为会有不同程度好转,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分别有30.29%和44.29%的人认为不会改变,44.12%和16.66%的人认为会有不同程度好转,存在一定差异性(见图2)。

由此可见,尽管两地公民普遍认为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但是能够接受目前的环境状况,对于环境状况的变化趋势期待值较高,其中上海地区公民的期待值高于香港地区。

2.1.3公民认为最严重的污染类别

对于目前最严重的污染类型,根据前人调查和媒体报道列出五个选项(见图3),两地公民的选项排名前三位的为空气污染、固体废物等和水污染,所占比例分别为54.81%、25.30%、23.61%,整体上呈现一致性。

2.1.4公民对自身在环境保护中作用的认识

对比全球变化的影响因素,79.77%的人认为人为因素占主导力量,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83.81%和72.38%。另外有2.02%的人不清楚哪个作用力更大,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0.52%和4.76%,存在一定差异性。

同时84.15%的人认为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比较大,15.85%的人认为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73.36%的人认为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有切实关系,1.01%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关系,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分别有78.59%和63.81%的人认为有切实关系,但是认为没有直接关系的比例存在一定差异性(见图4)。

以上数据说明,两地公民都能够明确人为因素对于全球变化的主导力量,同时也能明确个人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是上海地区公民比香港地区公民更明确人为因素的主导力量和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的切实关系。

2.2公民对周围人和自身环境意识的评价

调查表明,65.60%的人认为周围人的环境意识水平一般,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66.32%和64.29%。对自身环境意识的评价认为很强,能够经常谈到并以身作则的比例为19.05%,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20.10%和17.15%。而只是谈谈并不会付诸行动的比例达56.32%,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54.31%和60%。综合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公民环境意识的评价标准,并不是以做到,而是以想到,表明公民的实际环境意识不高。

2.3公民的环保行为分析

2.3.1公民参与环保活动的总体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大街上乱丢垃圾的现象,仅3.71%的人表示能够当场劝阻,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4.18%和2.86%。21.43%的人表示自己不会乱丢,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24.02%和16.67%。面对此现象不好意思劝阻的比例最大,达70.49%,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67.62%和75.71%。同时4.38%的人会经常乱丢垃圾并认为很正常,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4.18%和4.38%。

对于禁止使用方便饭盒、一次性筷子,49.07%的人表示十分赞同并且能积极配合,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50.13%和47.14%。46.21%的人表示无所谓,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45.95%和46.67%。还有4.72%的人认为不应该禁止,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3.92%和6.19%,存在一定差异性。

综合分析表明,大部分公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对环境破坏行为还是表现出漠视的态度,公民参与环保活动的总体水平较低,其中上海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比香港略高。

2.3.2公民为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

调查表明,60.01%的人表示愿意为环境保护支付更多的钱,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49.61%和73.34%,还有5.23%的人表示坚决反对,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7.05%和1.90%(见图5),对比表明香港公民为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比上海略高。

2.4公民对政府环境工作的看法和评价

2.4.1公民了解环境状况的途径

了解环保知识的来源途径,对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公民了解环境状况的途径主要有电视广播、政府部门的宣传工作等等,被调查者可以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三项,以便更全面的了解环保知识获取的有效渠道。选中率最高的前三项依次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海和香港地区的排名基本一致。

2.4.2环境教育的作用和目标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47.39%的人最愿意通过新闻媒介来接受环境教育,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42.04%和57.14%,次其为参与环保活动,占40.13%,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43.87%和33.34%。

66.44%的人认为环境教育有一定帮助,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67.10%和65.24%,基本保持一致,但是有11.64%的人认为没有作用,还有11.30%的人认为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14.10%和6.19%,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见图6)。

同时调查显示,62.73%的人认为社会上最需要进行环保教育的群体是普通市民,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64.75%和59.05%。次其为学生,占16.36%,其中上海和香港地区该指标分别为13.05%和22.38%。

总体来看,政府能够利用有效途径让公民了解环境状况和环保信息,环境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目标群体集中在普通百姓,其中香港地区公民对于教学内容的认可度高于上海地区。

3结论与思考

综合调查结果表明,两地公民在环境变化的全球性、人为因素的主导性、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治理的迫切性、环保教育的有效性、目标群体的广泛性上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对于环境状况好转的期待值、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人为因素的主导力量认识、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的切实关系认识、为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对于教学内容的认可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区别如下:①上海公民对于未来几年环境状况好转的期待值高于香港;②上海公民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比香港略高;③上海地区公民对于人为因素的主导力量和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的切实关系认识比香港地区公民明确;④香港公民为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比上海略高;⑤香港公民对于环境教学内容的认可度比上海地区略高。由此可见,两地公民都已普遍关注到全球环境变化这一基本事实,但是还需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普及力度,同时应积极开展环境教育,把环境意识培养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技能渗透到所有的学科,同时要加强地区间、国际间的合作,交流经验,借鉴学习,共同推动全球的环保参与。

致谢:本研究得到上海市东方讲坛、上海市环保局、上海市青年干部管理学校、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校、香港环境保护署、香港大学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诚挚谢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2001.ClimateChange2001:impacts,adaptationandVulnerability[R].thethirdReportofworkingGroupⅡ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2]朱乾华,李远蓉,刘兴蓉.国内环境意识调查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平原大学学报,2005,22(4):103~105.[ZhuQianhua,LiYuanrong,LliuXingrong.ReflectionandpresentConditionofDomesticenvironmentalawarenessSurveyandResearch[J].JounalofpingyuanUniversity,2005,22(4):103~105.]

[3]黄平沙.宁波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18(1):4~6.[Huangpingsha.SurveyandanalysisofpublicenvironmentalawarenessinningboCity[J].UrbanenvironmentandUrbanecology,2005,18(1):4~6.]

[4]黎昕.民间环境意识与现代环境保护[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2):54~58.[LiXin.environmentalawarenessinFolk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moderntime[J].FujianForum,2003,(2):54~58.]

[5]周永华.昆明市民环境意识分析[J].云南环境科学,1995,14(3):19~22.[ZhouYonghuaenvironmentalawarenessanalysisinKunming[J].environmentScience,1995,14(3):19~22.]

[6]辛金元,袁九毅,吕萍等.甘肃省公众环境意识与感受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14(3):178~179.[XinJinyuan,YuanJiuyi,Lvping.SurveyandanalysisofpublicenvironmentalawarenessandperceptionextentinGansuprovence[J].GansuenvironmentalResearchandmonitor,2001,14(3):178~179.]

[7]陈润羊,齐普荣.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7,(1):19~21.[ChenRunyang,Qipurong.SurveyofnoncircumstanceSpecialtyCollegeandResearchofenvironmentaleducation[J].Chinaforestryeducation,2007,(1):19~21.]

[8]李宁宁.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J].学海,2001,(1):120~124.[Liningning.environmentalawarenessandbehavior[J].Xuehai,2001,(1):120~124.]

[9]王芳,杨雄.上海市民的环境意识: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1):1~11.[wangFang,YangXiong.aResearchonenvironmentalawarenessoftheResidentsinShanghai[J].Journalofeast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2006,(1):1~11.][ZK)]

[10]李培军,王治江,巩宗强等.辽宁省重化工业地区公众的环境意识调查与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6,25(1):64~69.[Lipeijun,wangZhijiang,GongZongqiang.investigationandassessmentofpublicenvironmentalawarenessinHeavyChemoindustrialareasofLiaoningprovince[J].ChineseJournalofecology,2006,25(1):64~69.]

[11]胡敏,范支柬.师专非环境专业学生环保意识调查[J].环境科学动态,2005,(4):50~51.[Humin,FanZhijian.SurveyofenvironmentalawarenessinnoncircumstanceSpecialtynormalCollege[J].environmentalSciencetrends,2005,(4):50~51.]

[12]周燕荣,王润华,田考聪,易静等.重庆市主城区及近郊居民环境意识状况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2,24(1):13~16.[ZhouYanrong,wangRunhuan,tianKaocong,YiJing,tianXiaobin,YangZhuo.analysisofenvironmentalideologyStatusforinhabitantsinChongqingCityproperandSuburbs[J].ChongqingenvironmentalScience,2002,24(1):13~16.]

[13]丁文广,卜红梅,胡小军,夏锋.甘肃干旱区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8):12~16.[Dingwenguang,BuHongmei,HuXiaoJun,XiaFeng.aStudyonenvironmentalawarenessinaridRegionsofGansuprovince[J].Journalofarid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18(8):12~16.]

[14]朱海燕,王纯岩.曲靖市公民环境意识的调查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23(2):24~27.[ZhuHaiyan,wangChunyan.SurveyofenvironmentConsciousnessofthepeopleinQujingCity[J].JournalofQujingteachersCollege,2004,23(2):24~27.]

[15]何云燕,王金亮,李亚,何祥,角媛梅.昆明市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1):75~78.[HeYunyan,wangJinliang,LiYa,HeXiang,JiaoYuanmei.theCurrentanalysisofelementaryandHighSchoolStudentenvironmentalawarenessinKunming[J].JournalofYunnannormalUniversity,2001,2(1):75~78.]

[16]李如忠,刘咏,孙世群.公众环境意识调查及评价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17(4):22~27.[LiRuzhong,LiuYong,SunShiqun.SurveyonpublicenvironmentalConsciousnessandtheevaluation[J].Journalofthe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2003,17(4):22~27.]

[17]高玉兰,孙辉,王礼同.六安市市民环境意识初步评价[J].皖西学院学报,2003,19(5):60~62.[GaoYulan,SunHui,wangLitong.appraisalforenvironmentalawarenessLevelofCitizensinLuan[J].JournalofwestanhuiUniversity,2003,19(5):60~62.]

[18]李玉波,王向东.西部农村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5,28(3):352~354.[LiYubo,wang,Xiangdong.SurveyandanalysisofpublicenvironmentalConsciousnessintheCountiesofwesternChina[J].JournalofLiaoni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5,28(3):352~354.]

[19]白雅琴,韩胜利.环境意识调查与思考[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4,16(1):46~48.[BaiYaqing,HangShengli.theSurveyandConsiderofenvironmentalawareness[J].innermongoliaenvironmentalprotection,2004,16(1):46~48.]

[20]陈玉香,马春生,解妍秋,武红.桥头堡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与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6,4(3):66~68.[ChenYuxiang,maChunsheng,XieYanqiu,wuHong.publicenvironmentConsciousness;aninvestigationandStudyattheBridgeheadCity[J].JournalofHuaihai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2006,4(3):66~68.][FL)]

publicResponsetoGlobalenvironmentChange:

takingShanghai,HongKongastheCase

YanGuodong1KanGJiancheng1Y.S.F.Lee2RUiJianxun1

(1.ResearchCenterofUrbanecologyandenvironment/DepartmentofGeography,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2.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HongKong,HongKong999077,China)

环境变化篇10

【关键词】教师角色的转换师资培训网络教学学习化环境

一、学习化环境及教师角色的转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教育与学习。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材的形式,促进教育模式、方法及观念的变革。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化环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学习化环境的基本思想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学习环境上不是只专注于目标知识的呈现和传递,而是致力于反映学习者对信息的理解和主动建构过程。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具有更多的主动和自由的环境,使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自由的探索和学习,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光盘和internet的资源),综合各学科的知识,与同伴相互协作,或者在教师和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下,完成意义建构。

学习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手段,并具有“真实世界”的特征和能力要求,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和学会学习的今天,构建学习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这里讨论三类学习化环境及其对教师角色的影响,这三类学习化环境与现代科技发展相关,而且三者联系紧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可融合在一起。

1、基于媒体的学习化环境

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电子媒体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传递各种教育信息的媒介,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的认知工具,更为丰富的学习环境。基于媒体的学习化环境正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强调了媒体的功能,即不是用于传递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而是用于支持更为丰富的情境,提供更多的学习工具,以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发现,实现更具个人意义的学习。

在基于媒体的学习化环境中,媒体的功能主要有几个方面:作为通讯工具,以促进学生交流与协作;作为资源,通过超媒体、internet、光盘等支持学生的信息探索探究活动;作为内容情境化的工具,使学习置于一个真实的情景中,支持意义建构;作为可视化工具,促进学生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现实模型,以发现事物模式和趋势;作为表达工具,通过电子作品的形式发展学生的信息文化素养。

在这一环境中,学生的探索空间增大,教学策略更加灵活多变,教师作为信息源的角色减弱,而更多地是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学会如何用媒体来传递教学材料,如何使用课件来辅助课堂教学,更关键是如何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情景。例如运用internet和数据库软件access收集数据,再用数学工具软件mathlab进行统计分析,然后用word制作电子简报,用powerpoint向其他学生做演示。因此,将媒体集成到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体创设学习化的环境,是对教师新的挑战。

2、各学科综合的学习化环境

现代科技发展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这种趋势促进了学校教学目标的改变,要求学校设置综合课程,使学生获得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并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综合的学习化环境正是体现了这一要求。

综合的学习化环境主要有三个特征:

注重体验。将学科学习内容融入到生活体验中,通过接触实际现象,获得意识和经验,这些获得的经验也能为今后学习提供有意义建构的基础。

注重跨学科的关联。综合化是和课程的整体结构相联系,它所关心的核心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问题。目前主要采取交叉模式(课程间知识技能重叠交叉部分来进行关联,如数学和自然科学中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制图是相通的)和问题模式(选择一个较有学术价值、有争议的问题或重大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来展开教学。

注重方法性的知识。信息时代里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很重要,因此综合化的学习环境更重视方法性知识,立足于社会中复杂而综合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各种信息处理方法。方法性的知识主要包括信息收集与交流的方法,调查和访问的方法,统计测量的方法,发表和讨论的方法,评价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学生未来生存的基本能力;另外,学生也发展了与学科相关的特殊方法,如艺术学科中鉴赏的方法等。

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综合的学习化环境构造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化的学习环境往往用计算机作为处理和分析信息的工具;以网络作为资源环境和交流协作的媒介;以问题为中心,与研究和探索结合起来,发展学生应用实际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例如,地理课可以用数据库收集气象数据,运用数学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使用文字处理工具写成小论文,并通过校园网自己的作业和进行讨论。可以看出,综合化的学习环境要求教师对课程间的联系有高度的敏感,并能利用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来展开“问题解决式”教学。

3、家庭化的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也影响着学习者的成长环境—家庭,促进了家庭教育和学习化家庭的发展。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学校教育需要家庭配合,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指导。构建家庭化的学习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过去,教育责任主要交给学校来完成,家长主要承担抚养责任,很少参与学生学习活动。随着社会发展,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在家庭普及,通过媒体的学习经常发生在家庭里,通讯工具的发展为家庭与学校增加了交流的机会;现在的家庭规模变小,现一代家长比上一代具有更多的时间与小孩一起活动;现一代家长的文化基础比上一代好,为小孩与家长进行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由于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子女有可能比家长更早、更快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和新方法,家长在引导小孩的同时,家长自己也往往在受到教育,例如学会电脑操作的往往先是小孩。因此,“学习型家庭”正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在当今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家庭化的学习环境正是“学习型家庭”的体现。

家庭化的学习环境主要特征有:

注重家长和子女共同学习。广播、电视、计算机或到博物馆、展览馆等地的参观,有助于提供共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环境。例如,子女同家长一起听广播、看电视获得知识和交流是很有教育价值的。家长的参与为学生提供了情感支持,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探索,对发展智力、减轻学业负担大有裨益。

注重生活化的学习。家庭中存在大量的学习机会,家长利用日常生活情境帮助孩子将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转化为现实中可观察、可操作、可实践的经验,对孩子动手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当然,加强学习与家庭生活的结合,并不是要使学习脱离学术轨道,而是给已经学术化的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充分重视家庭化的学习环境,也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学习,有利于家长学习新技术和接受新观念,这无疑是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一种全民教育,是朝向终身教育的全面实施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家庭化的学习环境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掌握与家长交流的能力,为家长提供咨询和促进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协同教育。主要包括:教师应促进家长成为学生学习的情感支持伙伴;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将学科知识转化为现实中可实践的经验;促进家长与子女的交流和活动,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增加家庭内的教育机会,构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如,布置家长与学生可一起完成的作业。

从上面三类学习化环境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教师的任务和角色的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指导者”。未来教师的概念可被描述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学习资源管理者、导师等。教师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运用新技术的技能、人际交流和团队合作技能、规划和组织能力及研究能力等。因此通过相应的培训能使教师更好地担当起他们新的角色。

二、师资培训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通常师资培训主要着眼于课堂教学技能,如,语言技能、板书技能等。例如,微格教学就是通过摄录像媒体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式。这些技能训练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强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确实有利,但基本上不涉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体现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的角色,不关注学习化环境的设计。

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教会学生学习和生存能力的教育呼声日益高涨,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沉浸在各类学习化环境中。那么学习化环境的趋势对我们的师资培训有什么新的要求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化环境中,教师要具备三个主要技能:使用媒体来构造学习化环境技能;学科知识综合技能;促成学习和实际生活结合的技能。因此,在师资培训中,除常规教学技能培训外,必须添加上述技能培训的内容,以促成教师角色的转变。

计算机和网络提供了学习工具和资源,为学科的综合,教师、学生、家长的联系成为可能,计算机和网络是学习化环境的核心。因此,师资培训中最重要的是要让教师对信息技术有直接的接触,培训过程本身要集成信息技术,使教师熟悉和体验计算机化的学习环境,以便教师从直接经验中会发现这种学习环境的特点,看到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化环境的途径和方式,丰富对学习化环境的认识,从而在以后自己的教学中也把信息技术作为强有力的工具。

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培训主要不是硬件软件的操作,而是如何将技术集成到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学习化环境中教师的任务不是去开发课件,而是如何把信息技术当成一种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事实上,一些通用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如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多媒体、网络等也很容易“整合”到学科课程中,不一定需要专门的教学软件。例如,word可以用到英语写作课中或作为排版软件用于制作电子简报,用excel教数学等。在培训中,可使用大量范例,让学科教师得到启发,发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结合点。

2、信息获取技能的培训也应是师资培训的重点。在学习化环境中,不强调知识的传递,而是更多的强调信息的敏感、分析和评价的活动,因此培训内容也不仅仅是搜索工具和搜索引擎的使用,还应包括信息内容的再提炼和组合,从而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信息的分类、分析和判断等。另外,数据库的应用培训是网络时代教师的重要技能,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网上资源搜索机制,也有利于展开探究式教学,调查数据的存储、分析、决策、可视化及学生电子作品的都离不开数据库。

3、使用internet等通讯媒体进行交流是师资培训的另一个重点。教师应学会使用同步和异步通讯方式与家长、学生交流。因此师资培训本身也应多采用各种internet等通讯工具,如使用e-mail案例,使用聊天室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和问题讨论。

4、教师要体会技术在学习化环境中的集成,自己的工作也应集成技术,才能体会技术的价值和应用的前景。因此培训教师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工具来办公,如使用模板和internet资源来备课,不仅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而且也是教师在学习化环境中一个预演。具体的培训方法可以观摩通用工具在教学办公中的应用和企业的自动化办公模式。

5、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支持认知过程,激发探索兴趣,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理解学生的具体观点和意见是必需的。在培训中可使用角色扮演的方法。

6、由于学习化环境中教育目标从知识的理解转到问题解决的培养,关注学生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观察、应用和理解。在培训中应强调跨学科的问题研究。具体方法可利用案例教学或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师以“研究者”身份出现,让受训教师既观察工作情景,参与具体操作,并结合资料查阅、讨论来理解综合化的学习环境。

7、培训教师咨询技能和与家长交流的能力,目的不是指导家长对子女的抚养,而是提高家长的教育功能。受训教师应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学习学科知识转化为现实中可观察、操作、实践的范例;以及设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长与学生一起完成的作业,如,办电子简报。具体可采用角色扮演和场景模拟等来体验教师、学生、家长关系,使用范例来启发学科内容与生活情景的结合。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