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7:59:53

中国古诗文篇1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情景;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中准确的炼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展示了我国古典文化的风采。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观点态度是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语言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具体到创作和阅读,语言最基本的层面应是词汇以及词语相互组合法则(语法)。因此,如果今人在欣赏古典诗歌时以现代汉语知识――词汇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则不失为一种具体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钱钟书先生在介绍中国诗歌特点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掠影。”“不过,简短的诗歌也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中国诗人就是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无垠””。中国古典诗歌一般篇幅比较短小,其抒发的情感却要复杂而含蓄得多。中国诗人为解决这一创作上的矛盾,在写作中就大量地运用意象。因此,分析意象一直都被认为是欣赏古典诗歌一件法宝。从现代汉语知识看,意象大多都是由名词来承担。因此,抓名词,就能明意象,抓名词,就能悟情感。如“月”之思乡、“柳”之送别、“酒”之解愁、“梧桐”之伤感、“东篱”之隐逸、“杜鹃”之凄凉等等。

但对于大部分一般性的名词及一般化的意象,情感指向却不太明朗,古典诗歌又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由诗歌可知,诗人们通常是在这些普通名词前或后加上形容词予以修饰限制活或补充,使这些名词沾染上诗人们的个人主观化色彩,进而使作家情感态度更加清楚,这也正是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因为诗歌的感彩主要是以语言对标签的运用来实现表达的。例如,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名词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家情感。因此,古典诗歌中,名词和形容词是承担抒情任务最多的词性,并且二者常常组合联用。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名词“藤”“树”“鸦”“桥”“流水”“人家”“道”“风”“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名词可视为诗歌意象,但这些名词并没有形成典型意象,情感是分散的、不确定的,也是不强烈的。因而,反映出来的意蕴也是不深刻的。但是形容词“枯”“老”“昏”“小”“古”“独”“瘦”的出现则使原本毫无生气的景,孤立存在的点,发生了“异变”,组成了一幅颇具深意的“羁旅荒郊图”:藤树老枯,乌鸦思归,马已疲瘦,人已倦极。诗人把十余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形容词,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此外,“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两个关键性名词的参与进来,使得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再比如另外一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之一)

在诗中很容易找出名词“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等为意象,由于有部分名词已经成为典型意象,如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而白鹭、青天则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因此很容易分析出它们本身所涵盖的情感。但其他名词如“雪”“船”等则情感指向不甚明朗,因此在诗歌中不甚容易理解,甚至会造成赏析诗歌的障碍。但是诗人巧妙性地加上修饰性“千秋”“万里”等词之后,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的诗境则跃然纸上。综看这首绝句,几乎全部是由名词和修饰这些名词的形容词或名词组成。因此,仔细研究它们的词性对把握情感大有裨益。

把握名词形容词和探究其组合方式是欣赏古典诗歌尤其情景交融类诗歌的一种很好方法,但作品中还有一些将这些名词和形容词连接起来的词语在阅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动词和副词。如果说名词可以作为意象形象可感,可容纳丰富情感,增强抒情意味,承载文化内涵,是联系作家与读者的一种媒介,因此多为古典诗歌所采用。那么,少数动词、副词等其他词类的巧妙连缀则可对整首诗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此动词的提炼也是古诗炼字阅读的主要内容。

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园田居》陶渊明)

有人认为可将“见”改为“望”,效果如何呢?“望”是有意识的,是刻意的,而“见”是无意识的,是自然的。“望”是写人关照自然,体现人与自然是一种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置于自然之外,而“见”字呢?它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与天地与宇宙融为一体,是一种“天人合一”,强调了一种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真正体现了陶潜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风格与追求。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瑰宝。人的情感借由诗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吊古怀今,社会风貌,自然山水,伤情别离,朝堂政治,皆成了诗词描摹的对象。在赏析诗词时,我们只有超越时空,把握关键,情境结合才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发的感情,勾起的每个人心里的无限诗意。

参考文献:

[1]吕家林中国古典诗词是生态文明精神的赞歌《贵阳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中国古诗文篇2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诗文篇3

古代散文――这个发端于春秋战国、成熟于唐宋、大放异彩于明清的文种,同样承载了几千年来历代圣贤们对天下苍生的忧心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切。而在所有这些作品传达的主题中,有一个特殊的视角,那就是税收。在封建社会的漫漫长河中,税收是封建政权得以生存和运作的血液,税收也往往是老百姓最具切肤之感的生活关节。有抱负的统治者一般比较关注税负问题,并且我们经常可以在《史记》等作品中看到帝王同臣子讨论税负问题的片段。税负是随着王朝更替动态变化的,在王朝没落的时候,往往税负加重,老百姓不堪忍受,于是发生如《捕蛇者说》所描述的怪相。

虽然作为文学作品的诗歌、散文,不能作为税负轻重的判断依据,但却可以提供一种视角,一种思考。

轻徭薄赋的呼声

在我国关于税赋的诗文中,以反映官府强征暴敛、人民负担沉重和生活艰难的居多,一些古诗对当时官府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不注意发展经济的收税作法表示了不满,有的诗人还直接提出要减免人民沉重的税收负担。也有一些写税的古诗文颇具特色,除了传统赋税诗的沉重和压抑,更多了一份意味深长、一丝弦外之音。

明朝开国功臣刘基曾写过一首叫《田家》的诗,诗云:“租税从何来,官府宜爱惜。如何恣刻剥,渗漉尽涓滴。”刘基虽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一员,但整体上来讲属于士大夫阶层,施德政、得民心是刘基治国思想的核心。民本思想在其政治观点和文学作品中多有体现,上面这首诗无疑是一个极好的体现。全诗劝诫的口吻,表达了对税收负担的关切。

清康熙年代的查慎行随清军进入贵州,目睹人民经过战乱后的惨状,禁不住呼吁宽减百姓的租税:“馀生民革逃难稳,绝塞田野瘠可怜。好报长官蠲赋敛,猕猿家室久如悬。”

查慎行是满人入关后成长起来的著名诗人,虽然他的名气似乎没有刘基等文豪响亮,但其在当时的影响力为世人称道。而这位先贤的子孙中便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查良镛,没错,就是享誉华人世界的金庸。

纳税人的心酸

除了对税负沉重的责难和呼吁之外,一些诗歌还描绘了纳税人的酸甜苦辣。只要有国家,就有税收,但税收的征收如果无视百姓的承受能力,不能随着丰收与兼收的交替而调整的话,只能适得其反。纵观中国古代史,历次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沉重的税负。

我国古代对于税收的设立、征收还是有一整套法律的,整个税负也并不是直观上的那么重,事实上一些开明君主和有识大臣,是经常权衡税负的。中国古代税负的问题可能更多的在于,税收的豁免方面不太完整,缺乏人性化,对一些在生活中暂时遇到困难的人关注不够。下面的几首小诗可以为笔者的这一观点提供一些佐证。

宋代诗人宋伯仁在《村姑》中写道:“底事磋跎二八年,嫁时装著未周旋。年年织得新丝娟,又被家翁作税钱。”典型的宋代生活情境,宋代商业比较发达,生活比较小资,人们的生活品味较高,对嫁妆之类的东西比较在意。这首诗中描绘的淳朴、勤劳的村姑对自己的嫁妆钱被父亲挪用一事是有意见的,但问题不在于自己的父亲对自己的女儿不爱,而在于父亲为应付家里的开支不得不挪用自己女儿嫁妆的无奈,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税法对生活苦难者的忽视。

《苦旱行》是明代张细孙的诗,其诗中云:“安得昊天降灵雨,童儿欢笑父老贺。高田低回薄有收,比里稍可完国课。不然官吏猛如虎,终朝鞭扑畴能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抒写了农民盼望天降霖雨,使庄稼薄有收成可稍完“国课”的卑微而善良的心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税法未考虑农业生产周期性波动的特殊性,征收方式简单粗暴。

无处不在的税目

在我国古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税收体系也相当完备,但因为税法发展尚在襁褓之中,有的税目显得有些巧立名目,有的甚至荒唐可笑。

自号“石湖居士”的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首诗道:“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回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农民已瘦得不成人形,官府连水面都要收税,形成强烈的对比,也说明部分农民的税负着实不轻。

明朝汤显祖有一首《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诗云:“五风十雨亦为褒,薄夜焚香沾御袍。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说江南申渐高。”申渐高是五代时吴国的乐工,当时吴都城干旱,中书令徐知诰(即后来的南唐开国皇帝李c)问:“近郊有雨,都城为何不下?”申渐高诙谐地进言:“国为雨怕抽税,不敢进京。”诗人借此典故,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税赋的苛重。

清代宋琬的《饭凤凰山下》诗云:“茅茨深处隔烟霞,鸡犬寥寥有数家。寄语武陵仙吏道,莫将征税及桃花。”也讽刺了无所不至的征税之灾。

近代著名学者郭沫若曾做过一副妙对,横批“民国万税”,联语“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可谓极尽嘲讽。

形形的税吏

如果要对古代的税收做一个概括,恐怕很多人都会选“苛政猛于虎”这句名言,但遗憾的是这样并不公允,人们总是夸大自己所受的苦难。但这句话也确实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某些极端现象。在极端情况下,苛酷的赋役及四处搜括民财的税吏比虎还毒,因为税收制度和惩罚很严厉,这种扭曲的税收制度造就了一批酷吏型的税吏。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曾对税吏的贪酷感叹万千。他在《感事》一诗中说:“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原田败粟麦,欲诉嗟无赇。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况是交冬春,老弱就僵仆。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乡邻铢两征,坐逮空南亩。取赀官一毫,奸桀已云富。”他认为,老百姓之苦,在于“吏之为”,即官吏的滥用权力。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贤在他的《新乡媪》一诗中这样记载:“茅榈雨雪灯半昏,豪家索债频敲门,囊中无钱瓮无粟,眼前只有扶床孙。明朝领孙入城卖,可怜索价旁人怪。骨肉生离岂足论,且图偿却门前债。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凉浆浇湿坟前草,低头痛哭声连天。”可见,税赋之苦,已将百姓逼迫到卖儿卖女,尊严尽失的地步。

但实际上,税吏遭遇了超过他们所限的批评与鞭笞,试想在整个税收架构下,税吏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而已,上有上司的监督考核,下有养儿育女的家庭重担。有时恐怕是不得不为之,当然笔者并不反对事实上确实存在少数道德败坏的酷吏。

除了上文所说的酷吏型税吏,还有一种文化税吏。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观刈麦》等诗,正是他在今陕西省周至县做基层税吏时所写。他在诗中扪心自问:“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其文化税吏的悲悯情怀尽显于诗。在《买花》一诗中,白居易则对当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现象非常愤怒:“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金末元初著名诗人、历史学家元好问也曾为税吏。他做税吏的时候,任劳任怨,一再督促百姓照章纳税。在《内乡县斋书事》一诗中,他回顾远祖次山公(唐代诗人元结)因百姓赋税繁重而“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情境,追忆了远祖不惜丢掉官职减免赋税的事迹,进而对照反省,抒发自己“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薰”的忧税之心。他不忍用强硬的手段向百姓征收租税,使得“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夜半时分仍寝室难安。他同情民众疾苦,心怀经世之心,于是告诫属下切莫扰民:“教汝子若孙,努力逃寒饥。军租星火急,期会切莫违!期会不可违,鞭扑伤汝肌。伤肌尚云可,夭阏令人悲。”元好问还深情追忆过唐代另外一位在道州担任过刺史、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吏刘云卿。在《宛丘叹》一诗中,他这样记述其功德:“碑前千人万人泣,父老梦见如平生。”

此外,在古代税吏这一非主流群体中,还存在一些狡吏和呆吏。

“狡吏”,即“狡猾之税吏”。狡猾之吏的特点是想尽办法利用制度漏洞合法或不合法地获取私利。

白居易在《杜陵叟》中则这样描述“狡吏”:“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就是说,在皇帝免税圣旨下达之前,“狡吏”就已经把赋税收缴完毕,老百姓根本享受不到“皇恩浩荡”。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在《海潮叹》一诗中对“狡吏”的奸诈与描写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敛钱堕泪送总催,代往运司陈此情。总催醉饱入官舍,身作难命泣阶下。述异告灾谁见怜?体肥反遭官长骂。”就是说,税吏收了钱、吃饱喝足之后,却说:“对不起,报告灾情的事情很难办。”

古诗中记载的税吏还有“俗吏”与“呆吏”之流,他们属于惟上是从,只顾吃喝拿要,不负责办事之徒。一些呆吏糊涂颟顸,不懂法度;一些呆吏坐井观天,目无王法和百姓利益;一些俗吏浑浑噩噩,只顾一己私利。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写道:“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俗吏”混吃混喝的形象跃然纸上。

事实上税吏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也是很有意思的,他们虽然职权不大,品级不高,但却属于有油水的一类官职,囿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展开讨论,只是择其一二而窥其貌。

中国古诗文篇4

关键词:趣;兴趣;灵趣;理趣;意趣;真趣;文化根源

茶有茶趣,酒有酒趣。“趣”,可谓是一个古老而又宽泛的话题。中国古代诗学中同样也讲究“趣”。明代袁宏道说:“诗以趣为主。”①他又说:“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号善说者不能下一语,惟会心者知之。”②他将诗趣比喻成山色、水味、花光、女态,聊聊片语便把“诗趣”描绘的生动、入里。清代黄周星说:“今人遇情境之可喜者,辄曰:‘有趣,有趣’,则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而可感人者。”③可见,诗人对于“趣”的看重。其实,在中国古代诗学中,“趣”有多种含义,大致上说来有“兴趣”、“灵趣”、“理趣”、“意趣”、“真趣”等等。本文试对“诗趣”的含义的做一个大体的梳理,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文化根源稍作探讨。

“趣”乃中国古典美学术语,泛指人们的审美理想及审美情趣,包括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趣尚、趣味以及对艺术美的认识、理解、要求等。正是因为有了“趣”的存在,才在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架起了桥梁,才能够使二者产生共识和共鸣,并且能够产生一定的审美标准。所以,“趣”直接影响着创作和欣赏。这也难怪了大家对于“趣”的重视。

一、“兴趣”、“灵趣”、“理趣”、“意趣”、“真趣”辨析

(一)兴趣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变》中这样描述“兴趣”:

夫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及其至……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此,“趣”相当于司空图的“韵味”。就作者而言,它表达的是诗人的真性情,蕴涵深沉,余味缭绕;而就读者而言,它带给人的是一种感同身受、幽深隽永的美感。只有作品的趣味与欣赏者的审美情趣达到契合时,欣赏者方能产生美感,作出肯定的审美判断。因此说此处“趣”与“韵”是同一概念,趣的理想境界即是韵的境界。兴趣是人们对艺术作品最一般的审美要求,从而成为人们鉴赏艺术作品的标准。

(二)灵趣

清代冒寒山说“诗趣须灵”,阐释为:“以无为有,以虚为实,以假为真,灵心妙舌,每出人意想之外,此之谓灵趣。”

维维有一首小诗《旋转》,这样写道:“风静静的弹奏着,港湾里的那排小船。”短短的两小句,却让我们看到了风,听到了风,甚至触摸到了风,诗人在和谐静谧之中,将灵机和智慧尽显在微妙之处,将听觉、视觉和触觉就这样无声地传达给了读者,可谓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灵趣之美。

(三)理趣

“理趣”是古代诗学的概念。原指一般的道理旨趣,后来逐渐衍化为诗文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诗有理趣,是指诗人在诗里讲述道理,发表议论,应该同时使作品充满诗意情趣,富有艺术感染力。有理趣的诗,不同于抽象地说理布道,而是寓道理于情趣之中,熔理和趣为一炉。”④对于诗中“理趣”的理解不应该是“理”与“趣”简单的拼加,而应该是其自身内在的体系范畴,对应着“以理入诗,诗中有理”,呈现出一种哲学的韵味。对此,钱钟书先生对于“理趣”的理解可以作为借鉴。

读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就可以看出,他对“理趣”的理解引入了认识论中的辩证对待关系,如:一般与特殊,繁与简,散与聚,博与约,例与概等,从而总结出“理趣”得以存在的哲学认识论依据:“普泛性的规律只有在具体事件和物象中方能得到体现,且只有在经过精心选择的典型意象和具象中才会体现得更加完美。”⑤以先生对杜诗“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及“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的分析为例:“鸟语花香秉天地浩然之气;而天地浩然之气,亦流露于鸟花香之中,此所谓例概也。”⑥一句“例概”便把“以理入诗,诗中有理”形容的鞭辟入里、可见一斑。

(四)意趣

所谓意趣,则是指在意念上妙趣横生,情趣盎然,生动活泼,令人叫绝。且看无名氏的《鹊踏枝》:

叵耐灵鹊多满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金笼里,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古诗中描写思妇想念征夫的诗并不少见,但是这首诗可谓别具一格,写出了新意,传达出了不同的意趣。诗的上半部分写抱怨喜鹊报喜无凭,怨恨之中将其捉来,锁入笼中。自古道:“灵雀报喜”。然而,此诗却独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令人耳目一新。下半部分以喜鹊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无辜,并表达出如若征夫能回,应将自己放出樊笼,腾身青云的愿望。一怨一答,一诉一求,把本来无声的画面竟是描绘的如此生动,让人仿佛听到了妇人和鸟儿的对话,不禁拍手叫绝。

(五)真趣

南朝梁江淹在《杂体诗・效殷仲文》里写道:“晨游任所萃,悠悠蕴真趣。”宋朝苏舜钦里《吕公初示古诗一编因以短歌答之》提到:“上有致君却敌之良策,下有逍遥傲世之真趣。”清代的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二中有:“霞村诗,意境幽恬,善发真趣。”可见,“真趣”在诗人眼中的重要性。“真趣”亦称“天趣”、“自然之趣”。“真”即指天真自然,不加矫饰;“趣”具体到诗中则指诗能给人以美感的生活情趣。

且看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莱花无处寻。

开头两句描写的是农村的自然景色:疏疏落落的篱笆,悠长蜿蜒的小路,暮春时节,花落尽而叶初长。竟是一副静谧优美的田园画作。诗的后两句则是描写儿童们在这样的美景之中嬉戏的情景。他们奔跑着、追逐着、打闹着。在一静一动之间竟把儿童们活泼可爱的样子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中国古代诗学之文化根源

综上可见,中国古代诗学中对于“趣”的讲究。然而“趣”这一范畴的形成,也有它所赖以产生的思想文化根源。概括起来说,以下几个方面尤其重要,它们影响了“趣”的基本内涵和风貌的形成。

(一)儒家游艺尚文的人生风范与“趣”。

林语堂曾说:“世界上有些伟大师表人物,他们影响之大,多半由于其人品可爱。”⑦他认为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孔子的智慧》一书里他所描写的就是一个近人情、有趣味的孔子。“事实上,在孔子的所言所行上有好多趣事呢。孔子过的日子里那充实的欢乐,完全是合乎人性,合乎人情,完全充满艺术的高雅。因为孔子具有深厚的感情,锐敏的感性,高度的优雅。”⑧林语堂使用崇尚人的个性的“五四”精神来理解孔子,是从文艺与人性及人的趣味方面来理解孔子。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体现了孔子在艺术和各种艺术性的活动中,充分体验和享受人生的趣味和精神的自由,所以他能够获得和享受人生的趣味。

(二)道家逍遥出尘的人格精神与“趣”

如果说儒家在艺文和人的雅化形式中培育了中国的风雅之趣,那么道家则在自然和人的自由天性中发展了中国的高情远趣。庄子高张“逍遥游”,即一种“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尚“真”,称赞“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认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者也”。“真”与“自然”也就是“朴素”,是“不刻意而高”,是“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是吹万不同“天籁”自鸣。同时,老庄又通过“婴儿”、“童子”等肯定一种天真、清静幽雅的精神。所有这些,直接影响了“天趣”、“稚趣”、“拙趣”、“远趣”、“逸趣”、甚至“奇趣”等一类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意趣。

(三)文人有所痴迷的性情和清玩的习性与“趣”

道家庄学,通过竹林名士和魏晋玄风,把对高远清逸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在现实中优游适意、自足怀抱的享受人生结合起来。从这里开始,产生出种种痴迷的兴趣,如读书、谈玄、服散、饮酒、好色、琴操,以及诗书棋画、登山临水等。

(四)古代及民间艺术的稚拙真率的魅力与“趣”

古代艺术和民间艺术从另一个方面对于中国美学趣味发生重要的影响,这就是:简练的手法、天真的稚趣、浑朴的气象和活跃的生命。如在彩陶纹饰和其他装饰性造型符号上,“熟练地运用三角形、圆形去吸收、规范自然原型”。⑨如在许多岩画上,以极简练的抽象表现人、物和场景。广西花山岩画就主要以“屈臂上举、屈蹲双腿、扭动腰肢等”来表现人物,“笔墨简到不能再简的程度,但又不失人物的基本形”。⑩

民间文艺也以拙朴真率的盎然生趣给中国美学艺术带来滋养。《红楼梦》二十七回写探春等对那些“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民间工艺品,如柳枝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枢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等,“喜欢的什么似的”,当做宝贝。在文学上,民歌也常以其真率朴拙的情趣为诗坛增辉。民歌的简洁天真、大胆及其活跃的生命,既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审美情趣的表现,同时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美学趣味形成巨大的影响。

以上对中国古代诗学中的“趣”做了一个粗浅的论述,具体到诗而言,“趣”使诗有了灵性,让读者和作者之间有了共鸣。就生活而言,“趣”则使我们波澜不惊、单调重复的日子有了生气,有了情趣。(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旭.中国诗学范畴的现代阐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严羽,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注解

①《中国古代诗歌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735页。

②《叙陈正甫会心集》,《袁中郎全集》卷一。

③《历代怨诗趣怪诗鉴赏辞典》,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121页。

④崔伦强,《中国古代论文中的“趣”》,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

⑤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7页。

⑥同上,第213页。

⑦《中国哲人的智慧》,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⑧同上,第19页。

中国古诗文篇5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积淀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载,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如果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选。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人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渊源和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

一、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人们在与松柏的实际接触中,从松柏之美发现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将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谈中常常用“松柏”来状述人物的品格个性之美,并以此来捕捉人的神韵。

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文章出现于《礼记》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其后,孑l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为师,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苟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通过对松柏的礼赞,在松柏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以松柏来品评人物的记载。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讲究言谈容止,品评标榜,如李元礼是东汉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称其“谡谡如劲松下风”。和峤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评:“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崖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都是拿松来比喻不群的杰出人物。

在古诗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当数《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生长的挺拔的青松来比喻、烘托人世间的好男儿。人们以松象征高洁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历代均有这种写法。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以不畏风霜的松树为喻,勉励他的从弟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达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这对别人是鼓励、鞭策,于诗人自己,则是明志、抒怀。这位被称为“谪仙人”的诗者,在人生理想始终不能实现的黑暗现实下,将松柏这种人格特征张扬到了极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论语·子罕》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对松柏的赞美和歌颂,正是中华民族刚正不阿,面对任何权势和压迫决不低头的伦理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具体体现。

二、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之中。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诗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来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让这顽强的生命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以这种生命所显示出来的理性力量来震撼世人。

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孟郊《衰松》:“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贞干捧名君。”j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涧底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深深的忧患意识。《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据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多次为?涧底松”鸣不平。先作《续古诗十首》(其四)铺陈诗意云:“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还觉不够尽意,又直用《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政治讽刺诗:“有松百尺十大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诗人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点,来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审美意义。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现于诗文中的例子更举不胜举。“涧底松”已经超脱了文学意象的层面,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众多文人表达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

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途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谓“不爱松色奇,只听松声好”的美誉。世人皆称赞松声为天籁美,松风这一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此外,松还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构成极其孤绝优美的意象。比如“松、竹、梅”为传统所谓之“岁寒三友”。因为诗人认为这三种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松菊也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霜威下盛开的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性格,同时也成为后代作家笔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还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鹤”等。这些审美意象不仅人诗,而且也入画。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学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佳吟。文学作品中的“松柏情节”可以在无数艺术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的审美生命力。

三、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者

中国松柏文化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松柏就是这样的树种!诗人对松柏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最有诗意。国人对松柏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之、诗以咏之、文以记之、画以绘之。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为文学家的情感和观念所浸润,咏松、赋松已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历代文人的主观感情世界里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他们运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审美意象。古典诗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松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赞颂松柏之品性和节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之问《题张老松树》:“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张说《代书寄薛四》:“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着坚贞的品格,贞守着自己的节操。所有爱松柏、咏松柏者,都是从松柏身上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诗人生命是有限、短暂的,而自然对树木的生命却格外宽容。它们栉风沐雨,阅尽人间风云变化,傲视人间。松柏便是这样的长寿树种,古人称松为“苍颜叟”。面对松柏,人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傅玄《诗》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讵能百”;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可见,诗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国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种有长生功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长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炼后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松脂、柏叶服食具有辟谷延龄的作用,更为道家所推崇,谓之为“上品仙药”,食之长生不老的记载也屡屡可见。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给人们以淡泊清高颇有隐逸的感觉。松柏仿佛就该是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随山风吟和。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长松、隐者也经常是历代画家笔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隐士还芟松枝为笔管,认为“幽人笔正当如是”,还用松树作琴,名日松雪,妙过于桐。这其实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中国古诗文篇6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高中生;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中优秀作品数量众多,是思想与艺术的完美结晶。在当今这个社会浮躁、灵魂虚化感极为严重的时代,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对高中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但当前一些高中学校的古典诗歌教学陷入困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未发挥出古典诗歌教学的应用作用。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常见问题、古典诗歌具备的审美元素、如何通过古典诗歌教学来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三方面加以论述。期待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同时,也与众多高中语文教师相互借鉴。

一、简析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所存问题及形成原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民族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历来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但当下一些高中学校的古典诗歌教学状况令人堪忧,主要存在三种问题:一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很多高中生虽然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具有传承民族传统与激发爱国情思的重要作用,但学习时的兴趣不高,甚至存在畏惧心理;二是教学成效不够理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高考试题中古典诗歌鉴赏方面的分值增加,题型也趋于完善,但学生的得分情况却不如人意,教学成效偏低;三是教师及家长存在认识错误,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片面追求分数,注重传授给学生应试解题技巧及诗歌评论术语,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诗歌鉴赏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家长只关注学生所取得的分数,不能正确看待古典诗歌所具有的人文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鉴赏方面所存问题较为突出,中国古典诗歌教学陷入了困境。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三点:一是当下全球化趋势促进不同地区与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我国民族文化也形成巨大冲击,中国古典诗歌首当其冲;二是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文字含义的不确定性与诗词意境的内隐性两个特性,这使得人们不易于把握古典诗歌的文体特征;三是虽然古典诗歌教学评价方式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单一性特点。明晰上述问题及成因后,笔者注重挖掘中国古典诗歌中蕴含的人文及审美内涵,实现对该领域教学的规划与完善。

二、中国古典诗歌所呈现的人文及审美内涵

中国古典诗歌所用语言精粹而凝练,与小说、散文、戏剧其他三类文体相比有着不容替代的人文与审美教育作用,仔细品味与揣摩优秀的中国古典诗歌作品,能够总结归纳其所蕴含的人文及审美内涵,主要分为如下三个层面:

1.具有语言美

中国古代先人们运用精粹而凝练的语言构建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歌凝练、含蓄而具有跳跃性,既朗朗上口,又值得揣摩与回味。古典诗歌的语言美主要源于如下三个因素:

(1)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押韵。以李白《静夜思》为例,诗中选用“光、霜、乡”三字作为韵脚,押了“āng”的韵,使整首诗歌变得音调和谐而节奏优美。一般而言,格律诗要求严格押韵,对一三五句不做硬性规定,但二四六句务必讲求押韵。

(2)善用“叠词”或连绵词。如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中有“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的诗句,运用“娟娟”、“片片”两个叠词,让鉴赏者体悟到蝴蝶翩跹、海鸥轻盈的美感,朗读起来更具音韵之美。

(3)借用多种修辞及手法。如韩愈《晚春》中有“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诗句,其中,“知”、“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仿佛知道春天不久即将归去,所以极为珍惜当下美好的时光,尽情舒展生命机能,使诗歌具有意蕴美。

2.具有画面美

中国古典诗歌往往为鉴赏者营造出美妙无比的画面,有自然画面和人文画面两类。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诗人位于鹳雀楼之上,遥望中一轮落日向连绵起伏的西山沉去,直至消失;而黄河也奔流向东入海而去。这两句诗容纳了上下、远近、东西的众多景物,自然画面显得壮阔辽远而又充满雄壮之美。再如杜甫《江村》中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诗句,既描绘出老妻画纸为棋局的憨态可掬,又描绘出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可爱无邪,反映出诗人暂得栖息后惬意的生活画面。

3.具有情思美

就如严羽《沧浪诗话》中所言:“诗者,吟咏性情也”,古典诗歌具备着深厚的真挚情思内涵,主要表现为四类:一是爱国情怀,如李白《塞下曲》中有“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诗句,表现出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与爱国情思;二是男女情思,如秦观《鹊桥仙》中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诗句,反映出爱情的最高境界;三是朋友情谊,如高适《别董大》中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诗句,反映出临别之际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四是故国情思,家乡及亲人是令人牵肠挂肚的地方,王建《十五夜望月》中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诗句,将故国情思刻画到了极致。综上所述,古典诗歌所具有的美好情思易于引发读者情感的共鸣。

三、如何利用古典诗歌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良好的古典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学会鉴赏古典诗歌,引领学生们体悟古典诗歌蕴含的人文之美。简要概述如下:

1.感悟古典诗歌的艺术美感

古典诗歌是一种生动、高雅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学艺术,是文学作品中的奇葩,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古典诗歌浩瀚如海,其中很多诗句都富含艺术美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再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些极具艺术魅力的诗歌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及共鸣,获得心灵上的满足。除此之外,笔者引导学生吟咏、想象、感悟古典诗歌作品的优美意境,思考不同事物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感受力、认知力与辨别力。

2.感悟古典诗歌的抒情特征

众所周知,高中生正处于情感与情操充分发展阶段,他们的内心世界极为丰富,但他们仍然幼稚而年轻,缺少阅历与涉世经验。中国古典诗歌有丰富的抒情特征,学习和鉴赏古典诗歌能够有效弥补学生们在内在情感方面的欠缺,增加学生们的人生体验。如同是咏蝉诗,虞世南借“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赞扬品质高洁的人;骆宾王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抒发自己被诬陷的悲愤心情;李商隐借助蝉的高洁来自警,也抒发了身世沦落飘零之感。笔者引导学生领悟古典诗歌中的抒情特征。

3.感悟古典诗歌的道德内涵

传统古典诗歌教法是教师就词讲词,但古典诗歌呈现的不光为物质世界,更有一个丰富的心理世界,古典诗歌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德,涉及道德品质的诸多方面,在授课过程中,笔者饱含情感,运用动人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歌,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感悟古典诗歌丰富的道德内涵,从心理上感染他们,使他们具有爱心、进取心、真心与善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典诗歌教学是提高高中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教师应优化古典诗歌教学过程,做到以情育人,结合“知人论世”原则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启发学生进行反思,引导学生确立高尚的情操与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中学)

参考文献:

[1]魏巍巍.诗歌诵读教学之情感认知解读[J].大众文艺,2012(8).

中国古诗文篇7

关键词:文化因素;意象;中国古代诗词

abstract:imageisaveryimportantconceptinclassicalchinesepoem.imageisnotonlycarrierofthepoet’semotions,butalsorepresentationofprofoundchineseculturaltradition.onlywhentranslatorsgodeepintothechineseculturecanheorshetranslatetheimagesinclassicalchinesepoemscorrectly.

keywords:culturalfactor,image,classicalchinesepoem

1引言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代诗词,这个丰富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部分,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流连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津梁”[1](p.1)。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承载中国深厚文化传统的载体。正确翻译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传达意象中蕴涵的深刻文化意蕴,是翻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从文献上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然而意象中的文化因素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本文拟从文化因素角度看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旨在揭示文化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体现。

2关于意象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论中一个固有的概念,从古到今,有不少文艺理论家给出了关于诗歌意象的论述:

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司图空《诗品·缜密》)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深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日生思。(《唐音癸签》卷二引王昌龄语)

意象应生和,意象乘曰离。(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

所谓意象即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与外在之象,读者在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当时的内在之意。(《十二象》引余光中语)

意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诗人的主观的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现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十二象》引李元洛语)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感情。(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意象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意”即诗人的主观感情,二是“象”即客观物象。诗人把他们的感情寄托在客观的物象上,通过描写客观的物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美女”这个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并非仅仅是指美人。在《诗经邶风》中有“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的句子,这里的“美人”拓展为一个人心中怀慕的对象。在屈原的《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在这里,屈原把自己比喻成“美人”。所以《乐府诗集》指出:“美人者,以喻君子。言君子有美行,愿得明君而事之;若不遇时,虽见征求,终不屈也。”在这里,“美人”这个意象就有了明确的文学意象。

3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文化历史关照

对于中国古代诗词中意象,如果脱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很难把握和体验其中的含义。例如“杨柳”这个意象。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柳树,但是在他们的语言中,“杨柳”没有意义上的牵连。而在汉语中,由于“柳”与“留”同音,从《诗经》开始就把“杨柳”作为惜别的特征。在《诗经下雅采薇》中,“昔我往也,杨柳依依”,这句话定下了离愁别绪的基调,以后就被历代文人所使用。在王维的《渭城曲》中,有“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千古绝句。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说“风吹柳花满店香”;杜甫《和裴迪送客》说“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在这些诗歌中,杨柳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人们惜别的媒介物。在翻译中,如果把“杨柳”翻译渭“willow”,这仅仅是做到了语言上的转换,只是在英语中找到了“杨柳”这个词的对应符号,而没有把深层次的文化意义翻译出来。所以钱穆说:“一考中国文字之发展史,其聪慧活泼自然而允贴,即足以象征中国全部文化之意味。”[2](p.3)

4实例中分析文化因素在意象翻译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的匠心与智慧的体现,是诗人凭着审美直觉或灵感在生活中得到的,它凝聚着被人们所默认的某些特定的内涵和情思,是中华民族心理文化结构的物态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象征系统的一部分。以下将通过实例来分析文化因素在中国古典诗词意象中的体现。

(1)a: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西宫秋怨》)

b:thelotusbloomfeelsshybesidetheladyfair,

thebreezeacrossthelaketakesfragrancefromherhair.

anautumnfuncannotconcealthatsheisbored.

invainbeneaththemoonshe’swaitingforherlord.

“秋扇”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意义为,扇子到了秋天就没有用了。在这里比喻妇女因年老色衰而失宠。早在乐府诗中就有:“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纂。”在这个译文中将“秋扇”译为“autumnfun”就不能充分传达出诗中这一层文化意义。

(2)a: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金谷园》)

b:duskcomes,theeastwindblows,andbirdspipeforthamournfulsound;

petals,likenymphs,frombalconies,comestumblingtotheground.[3](p.4)

“坠楼人”指的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绿珠。据说绿珠有倾国倾城之貌。孙秀欲占为己有,就派人向石崇讨要,但是遭到石崇的拒绝。因此孙秀假传诏书来捉拿石崇,这时石崇正在楼上举行宴会。绿珠因石崇为自己获罪,说道:“当效死于君前”,然后纵身跳下楼台,香销玉损。在这里诗人用“坠楼人”暗示出美人与花一样,其结局都是悲惨的。译文中用“nymph”这个词来翻译“坠楼人”。而“nymph”指的是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居于山林水泽的仙女。同“绿珠”给读者的印象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原诗是一位美貌而忠心的宠妾,而译文却让人联想到像一位雅典娜一样的女神。

又如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张廷琛等译为:

howisit,whenflowersfall,wemeetagain,amidtheselovelysouthernscenes?[4](p.96)

在这里“落花”象征李龟年的遭遇,李龟年是颇受王公贵族所喜爱的歌手,然而几十年之后,他却颠沛流离,以卖唱为生。曾经的辉煌就像落花一样随着岁月流逝而不再有。诗人在这里借别人的遭遇来感叹自己的景况。在译文中,没有传达出这一悲凉的色彩,却给人一种老朋友久别重逢的高兴。

(3)a: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b:journeyedforthwithtenderthoughtsofhome,

atbreakofdayoftravelers’bellsareheared.

behindthethatchedinn,crowingcockandsettingmoon;

upontheplankedbridge,footprintsinthefrost,

mountainpathsstrewnwithoakleaves,

orangeblossomsbrightagainsttheoutpostwalls,

remindmethatidreamtofduling.

there,thewildducksmustbemassingonthecurvingshores.[4](p.51)

这首诗是运用意象叠加的成功典范。“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山路”、“枳花”、“驿墙”这些意象叠加在一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副远行图。游人住在茅店里,听到鸡声,便动身起床,在月色之下赶路。天气凉了,降霜了,游人走在桥上,脚印印在了霜上。山路上铺满了落叶,让游人涌起了一股乡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月”勾起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李白在《静夜思》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已经打上了深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霜”这个意象带有悲凉的色彩,代表了秋天。在这个译文中,译者把这些意象直译了出来,像原文一样叠加在一起,创造出的意境就逊色了一些,这样诗中的文化意义就有所走失。

从上述这些实例来看,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这个融合了中国古代诗人主观感情的物象,在写入诗中的时候,就融入了诗人从生活中获取的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内涵。而这些意义随着历史的前进就成为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成为了民族的象征。在翻译意象的时候,就必须深入到中国的文化传统的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诗词中意象的含义,才能正确翻译出意象的深层意义。

5结语

本文简单介绍了文化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翻译中的体现。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色彩纷呈,意义深远,是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的一部分。翻译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就必须注意到文化对意象所产生的影响,这样才能真正欣赏意象的含义,准确翻译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参考文献:

[1]汪涌毫.骆玉明,中国诗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2]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2.

中国古诗文篇8

关键词:中国画教育诗书画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1中国画的教育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画教育事业的探索发展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各大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从而摆脱了个人拜师学艺的学习模式,由此可见中国画绘画技艺已经不是传统文人的专利。自从中国画教学进入现代学院化模式之后其教育过程一味注重技法练习而忽视了书法和诗文创作的教育。

近代中国画教育的发展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缺乏培养个人的艺术主见。以西方科学严谨的造型观念来限制中国画教育成为目前中国画教育的主导。可以说现在的中国画绘画技术越来越精湛,但其本身应该具备的民族精神、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却不复存在。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核心,其特征就是诗、书、画、印为一体。但当今的院校教学模式强调对绘画本体的重视,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画面细致、深入的表现上,而忽视了画面之外的功夫。现代教育对传统诗文、书法课程的设置非常有限,有的学院甚至没有安排此类课程。学生对其学习研究程度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人画的要求,长期以往便进入了中国画教学的恶性循环,很难培养出具有高品位的中国画画家,更不会创作出具有文化内涵与人格追求的伟大作品。

从前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众多艺术大师,而如今教学手段先进我们的艺术家却只是凤毛菱角。究其原因是前者注重画面之外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中国画教学必须加强中国书法和古诗文的研究学习。

2中国画教学与诗书同济

2.1书法练习的必要性

中国画的教学应与书法课程紧密相连,因为对书法的认识和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本身的质量。从另一角度讲,书法保证了中国画用笔的技巧高度,深化线条的韵味,提高画面的生动性。自明朝起,中国画画家已经意识到书法对绘画笔墨的影响,特别是到了明末董其昌之后,书法的用笔则更直接地融入到中国绘画中去,强调书画同源。

中国画与西方画种不同,它应该以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体系为宗旨。尽管中国绘画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画家绘画才能、笔墨技巧的要求,但是其精神内涵和审美要求却一直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可是,不得不感到惋惜的是,书法作为中国画赖以“生存”的文化精髓在当代的院校课程改革中成为了完全不相关的两大艺术门类,书法在中国画教育中受到很大的漠视。造成了当代许多中国画画者能画不能书的局面。

当今的教育模式下,书法成为学习中国画的附属品,许多画家停留在对书法的表面理解。当下的书法,就笔墨的质量与修养而言,已经很难和前人比较,更不用说精神气质了。谈到画面的题款,书法更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书法的用笔应与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既要与画面保持联系,又要求得变化,从而丰富画面的审美形式,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2诗文创作的必要性

中国画创作中题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骄傲。然而在当代教学中,绘画与诗文创作完全成为两个毫无联系的学科门类,中国画学习者根本得不到系统的诗文创作练习。对于现代的青年画家来说,画道所应具有的修养“画者能诗”的要求大有欠缺。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画专业教学的不够完善,学习科目和内容删减太多,练习时间过于压缩。传统拜师学艺,师傅一对一系统教学,徒弟跟从师傅潜心学艺长达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学其精髓。而如今,把大量的学习内容压缩在了四年本科期间,学习质量大大缩水也就可想而知。

就年轻一代画家文化素养缺失这一状况,人们很自然的想到诗人与画家合作,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画者文化素养的缺失导致对中国画的精神气韵难以理解,对丰富的笔墨意趣就更难以体会和把握。因此加强学校教育,注重于画家自己能诗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历代画家中,画者能诗是为普遍现象,在画作中题上一首情景相宜的诗,不仅能打开观者的思路,启发想象,而且能增添画面的审美愉悦感。画者能诗很有必要,通过诗文表达可以使画面中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的更加明确,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齐白石在《渔翁图》中这样写到“看着绮篮有所思,湖干海涸欲何之。不愁未有明朝米,窃恐空篮征税时”。不必作任何解释,画面表达与诗文内容把作品的深远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

3当代中国画教学的途径

中国画作为高等教育进入学堂教学,就意味着学者要领悟到所处文化的精神实质。我们现行的教育偏于肤浅的技法练习,缺乏传统文化的积淀,客观的讲这些完全不足以构成高等教育水准。

继承诗书画一体的文化传统与中国画教育的认知和教学结构的安排有着重要的关系。现行的中国画教学重点仍停留在对古代经典的临摹,把临摹传统看作是中国画教学过程的全部,但这只能起到初步了解中国画的一般规律,掌握绘画技法的作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从根本点上着眼,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培养“诗、书、画、印”皆擅的人才为目的,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注重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化。

诗歌、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与中国绘画相结合成为了一个中华文化的传统特色,这种被人们视为“东方艺术”的绘画形式受世界瞩目。因此,现当代中国画教学应做到诗、书、画并举。

3结语

中国绘画艺术能够延续发展至今,是因其完美的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方式,集中体现了诗、书、画的和谐统一。懂得这一点,中国画教学才能走出窘境,完善教育模式,实现中国画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福星编,程明太著..美术教育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6,9,1.

[2]周兵武.《中国画现状与发展浅谈.艺术空间.作家.2012年12期第269、270页

中国古诗文篇9

关键词:崇高;阳刚之美;壮美;李白;诗歌

崇高与优美是美的两大基本范畴,它们相对而出,各执一端;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周易·系辞上》曰:“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就是说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遵循着对立统一的规律,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只有在这种变化中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无论大自然中,还是社会生活,或者艺术领域中,这三大世界中美的具体形态多种多样,其基本形态主要有两大类:优美和崇高。

一、中国古典美学中对“崇高”的理解

中国古典美学中,“崇高”这一词最早见于《国语·楚语》,楚王与伍举论章华之台的美,伍举曰:“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①但后来却并未将“崇高”作为美的范畴来专门讨论,而是出现了新的概念“大”。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左转·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观乐,听《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②孔子也讲过大:“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③孔子用大赞美尧,在他看来,这种大就是大自然中巍巍的高山,是灿烂的光辉,这是一种至高的美。在孟子看来“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又光辉之谓大”“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充塞天地,人善养“浩然之气”那么“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④他认为人的精神境界与宇宙万物契合无间,浑然一体,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道家讲“大”,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这里大美指天地之美,既有“千里之运,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的东海,⑤也有“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还有“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⑥钟嵘《诗品》中讲到“雄浑”“豪放”两种风格,到了清代姚鼐则明确提出“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的概念,而到了近代,王国维进一步概括出“宏壮”的概念,即“以我观物”的有我之境。

二、中国古典美学中形成的“大”“阳刚之美”概念的原因

(一)主客体关系

在美学范畴的研究中,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主体与客体,物与我的关系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透露出中国美学的思想。

从先秦诸子的“大”到姚鼐的“阳刚之美”,乃至于王国维的“宏壮”,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这几个概念较接近西方美学中的“崇高”,但终究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有所不同。在“大”的概念中,人与自然的距离感消失,物我相互交融,是自然与心灵的一种契合。中国的古典美学主要从物我和谐统一中看待“大”与“阳刚之美”。

(二)审美的心态

中国文化是在以内陆自然经济为主的农业社会发育的。华夏先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人们长期过着农耕生活,对大自然的依赖性极强,对大自然产生了亲切的认同感。大自然温厚、博大、发育万物的力量成为人赞美的对象,成为文化心理、审美意识的基础。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⑦司马迁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⑧人们没有征服自然的愿望,与外物没有产生抗拒冲突的心理,而是从内心崇敬。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

中国“大”和“阳刚之美”的概念,两者虽然相似却又有显著的不同之处,这种美就是壮美。“壮美是一种介乎优美与崇高之间的、既包含着优美与崇高因素而更偏向于崇高的一种美;是一种由优美走向崇高并且接近崇高的、开始出现冲突而又没有突破总体和谐的一种美。”⑨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应该对这两种观念与心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既要继承“阳刚之美”重德尚志的优良传统,又要吸收西方“崇高”概念中的重理性优点,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科学的“崇高”美学思想。

三、壮美在李白诗歌中的体现

人类不仅在物质方面要依赖于大自然,精神方面也受自然的熏陶。在中国,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这是一种诗意的契合。无论是自然界中、社会生活中还是艺术领域中,都存在着“崇高”的美的形态。我国古代的“阳刚之美”接近于西方的美学中的崇高,是壮美的一种表达方式,这种美往往给人以力量之强,品格之高,气势之壮,形态之奇的感觉,使人产生惊叹、敬畏的情感。壮美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特有的典范,我们就以李白的诗为例来鉴赏这种美的形态。

李白诗歌中的“壮美”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身遭遇的愤怒申诉

李白追求自由,蔑视权贵,桀骜不驯,狂放不羁。他的这种精神常常用“大

鹏”“天马”的意象来表达,与游仙醉酒的内容连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壮美形态。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上李邕》⑩

在李白的诗中,有两个意象特别典型。一为大鹏,一为天马。大鹏展翅,天马飞腾,象征着盛唐的繁荣昌明,国势强大,意味着李白血气方刚,壮志凌云;大鹏折翅,天马含冤,象征着大唐的政治黑暗,国是日非,意味着李白仕途阻隔,理想破灭。然而无论怎样的情况,李白都极尽大鹏“足系虹霓,目耀日月”“喷气则六合生云,洒毛则千里飞雪”的气魄和威力。把那“神游八级之表”的“仙风道骨”的壮美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对黑暗时事的揭露抨击

《古风五十九首》或感物兴叹,或以古讽今,或借助游仙,或以才情取胜,以宣泄见长。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古风其十九》

诗人笔下的仙女是美的化身,洁白的手,手里的芙蓉,凌虚的细步,轻盈的姿态,云霓的衣裳,飘拂的广带……,然而从仙境俯视洛阳地面却是人民惨遭杀戮,胡兵横行霸道。这与优美、闲雅、平静的仙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理想与现实,仙境与人间交织的画图中倾注了鲜明的爱憎。这是美的画面,也是悲的画面。这样优美悲壮的美也只能在李白的诗笔中表现出来。

(三)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歌颂

在盛唐山水诗人眼中,自然已经不是一个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客体,而是另一个主体,是一个与人类在心灵上息息相通的主体。诗人不仅对自然崇拜感动,他们也通过自然表达心灵。李白的诗中,山水诗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山水诗歌涉及山川范围极广,诗人以充沛的激情与豪迈去感叹生命和人生。他的山水诗大多意境壮美,雄奇险旷。他的诗是心灵的坦露,是激情的宣泄。作品中有许多反映了主客观的冲突,充满反抗的激情,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阳刚之美”的典型代表。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开头从香炉峰写起,香炉本来就给人轻烟缭绕的感觉,这里是写日光照耀之景,但使人与香炉发生联想,为瀑布作了极好的映衬,背景壮美、广阔。“挂”字自然生动,极有气势。“三千尺”极状瀑布之长,银河落天的比喻,气势磅礴,新颖别致,一下子把庐山瀑布的壮美鲜明地揭示出来了。历来写瀑布的诗虽然有许多,但气魄的雄奇壮美,想象的丰富多姿却不能与之相比。

此外,李白的诗歌还有赠友、思乡、题画、咏物等多方面,也有许多诗作呈现出壮美的形态。李白无论描写社会人生,还是描写自然山水,都能以阔大的胸襟,超越的眼光,在他的诗中展现出壮大开阔、雄奇浩瀚、气势磅礴的境界。只有这种境界才能体现他傲岸不羁的个性,只有这种境界才是真正阳刚之美的境界。李白诗歌是表现“壮美”形态的一个典范代表,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中还有许多阳刚之美的作品,我们应努力去发现和研究这种美的典范形态。

四、小结

崇高是美的一种典范形态,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心理和人文地理,体现在具体的作品中也就具有了独特的民族特性。我们作为后学者既应注重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理论成果,也应对前人的理论成果取长补短,加强交流,使之形成符合时展的、科学的“崇高”概念,以推动美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7]柯汉林.美的形态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8]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9]王明居.唐诗风格美新探.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10]唐诗三百首全集.海潮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任凌俊:(1980-),女,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古典美学

范明月:(1987-),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学评论

①转引自柯汉林:《美的形态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第286页。

②同上,第287页。

③《论语·泰伯》

④《孟子·尽心下》

⑤《庄子﹒秋水》

⑥《庄子﹒逍遥游》

⑦《论语·雍也》

⑧《史记·孔子世家》

中国古诗文篇10

硝烟中飞出的激昂战歌探寻各国国歌起源,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许多国家的国歌,都是诞生于国家生死存亡关头,是战火硝烟中飞出的激昂战歌。不管何时何地,唱起它时都热血沸腾,激荡着人们的拳拳爱国之心。

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产生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热爱祖国、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并为影片主人公创作的长诗《万里长城》拟写了最后一节诗稿,后来它被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他刚完成歌词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词谱曲。读着歌词,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聂耳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

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伴随着“一二·九”运动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这首歌曲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其定为国歌。

法国国歌《马赛曲》得名于法国南部港口城市马赛,1789年7月,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开始了。1792年,普奥封建君主组织联军进行武装干涉。在此紧急关头,战斗在前沿的斯特拉斯堡市长号召人们为了抵抗强暴写作战歌。诗人兼作曲家、莱茵营的工兵上尉鲁热·德·利尔一夜间就写了一首歌,原名为《莱茵军战歌》。500名马赛志愿者高唱这首战歌浩浩荡荡地开进巴黎,极大地鼓舞了革命者士气,《马赛曲》因此得名。1795年,《马赛曲》被正式定为法国国歌。

诞生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国歌《星条旗》,是一位名叫弗朗西斯·斯科特·基的美国律师,在1814年英美战争期间,透过战场上的硝烟,看到星条旗经过英军炮轰后仍在要塞上空高高飘扬时,感慨万分而即景写下的。歌词写出来后,在一名法官的建议下,配上了英国作曲家约翰·斯塔福德·史密斯创作的曲子,取名《星条旗》,从此流传开来。直到1931年被美国国会正式定为国歌。

现在南美各国的国歌也大多是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自从哥伦布发现了通往美洲的航路,美洲就成了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地,美洲人民在王权的压迫下度过了悲惨的三百年,苦难尤其深重的是南美人民。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南美大地上掀起了以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为主体的风起云涌的独立解放运动。一时间,出现了玻利瓦尔、圣马丁、奥希金斯等一批独立战争的英雄。经过多年的较量,西班牙殖民者以失败而告终,南美各国在19世纪20年代纷纷独立。正因民族遭遇,南美大多数国家的国歌歌词中,都反映出南美人民对奴隶主的痛恨和对自由、平等、独立的渴望。

更为有趣的是,这些战火中飞出的歌,不但诞生的背景有相似之处,而且在定为国歌后的命运也有相似的经历。在法国和中国,都有人认为国歌的歌词已“时过境迁”,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于是提出更改歌词的要求。但大多数人认为,任何一个有这样国歌的民族都不希望忘记历史,这些国歌歌词使人们铭记民族革命斗争的年代,时刻提醒人们居安思危,唤起人们的爱国心,增加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自豪感,而这正是国歌的重要作用。

最古老国歌类似中国“藏头诗”

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歌可以追溯到荷兰的《威廉颂》,这是16世纪尼德兰革命时期起义者所唱的歌曲,是荷兰人民在抗击西班牙统治的侵略和压迫时产生的战斗进行曲,赞颂的是率领荷兰民众走向独立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威廉·奥兰治·拿骚,其旋律写成于1568年,来源于法国的一支军乐,歌词则写成于1568年至1572年间,共有15节。《威廉颂》的歌词颇像中国的“藏头诗”,把15节歌词每节开头字母拼起来,便是威廉的全名。

《威廉颂》成曲初期只在荷兰民间流传,直到1932年才被正式定为荷兰国歌。但由于全部唱完大约需要15分钟,所以通常情况下只唱第一节和第六节,或者只唱第一节。但第一节中包含有“尊重西班牙国王”的歌词,长久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威廉颂》产生时荷兰还属于西班牙,西班牙承认荷兰从西班牙分离出来是在1648年,所以根据当时的情况说“尊重西班牙国王”无可厚非。

《威廉颂》开创了国歌的先河,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把自己国内流传的能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歌曲定为国歌,以此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为国奉献。目前,全世界制定国歌的国家已达160多个,产生了许多颇有意思的“国歌之最”。

当今世界上普遍认为最着名的国歌是法国的《马赛曲》,原名《莱茵军战歌》。歌词最长的国歌是希腊杰出诗人索洛莫斯在独立战争期间写的《自由颂》,全诗包括158段。最短的国歌是卡塔尔国歌,是10小节的号角之音,每小节只有两拍。最不能“唱”的国歌是西班牙的一首军队进行曲。使用最多语言的国歌是南非的《南非的呐喊》,包含南非最常使用的五种语言——科萨语、祖鲁语、梭托语、南非语和英语。

被借用最多的国歌是英国的《天佑吾王》,1745年第一次演奏,列支敦士登与挪威的皇室颂歌至今仍使用该旋律,瑞士、沙俄以及其他20多个国家都曾使用过此曲谱。填写国歌最多的作词家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为印度和孟加拉国两个国家的国歌作词。创作耗时最长的是瑞士国歌,最初创作于1841年,耗时140年。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世界上最多人会唱的国歌。

词曲各异折射最强民族风世界各国的国歌,不管是诞生于烽火硝烟中的铿锵战歌,还是传承于历史长河中的民族赞歌,词曲虽有异,但其中共同且永存的都是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表现着民族的文化与精神。各国国歌因社会制度、国家性质、政治路线、历史情况、地理环境、民族成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不同,内容也极为多样,各有侧重,并呈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

在资本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先驱国家中,国歌歌词主题绝大多数反映了革命斗争或对自由平等的追求。这类国歌大多产生于本国的革命斗争中,曲风通常是进行曲,歌词中充满了饱满的革命热情,激发人们为保卫祖国、建设新国家而斗争。如上文提到的荷兰、法国、美国和我国的国歌。此外,典型代表还有阿根廷的《祖国进行曲》、西班牙曾用国歌《列戈颂》、希腊的《自由颂》、比利时的《布拉班人之歌》、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我的家乡在哪里》和《塔特洛山上的暴风》、前南斯拉夫的《嗨,斯拉夫人》、意大利的《马梅利之歌》、古巴的《巴亚莫颂歌》、阿尔及利亚的《誓言》等,而拉丁美洲国家歌颂本国独立历史的国歌,还多在内容上体现出叙事诗风格,在音乐上常出现歌剧风格。毋庸置疑,这些战斗歌曲在各国历史上都起过重要作用。

颂歌则是历史最悠久的国歌种类,多见于欧洲传统的君主制国家和它们的殖民地地区,如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的国歌,以及阿拉伯半岛国家的国歌,其国歌大多是歌颂本国君主的。

歌颂祖国的歌词在各国国歌中所占比例最大。这类国歌歌词着重描写本国自然风光,表现了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如瑞典的《你古老的、光荣的北国山乡》、丹麦的《有一处好地方》和奥地利国歌。有些国歌还从天文现象来说明自己国家的地理环境,如新西兰和巴西的国歌,都说到了南半球夜空中的“南十字星座”。由于“宗教侵略”和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非洲人民的信仰从原始的“拜物教”转向了上帝,反映在他们的国歌歌词中,就是“上帝保佑”一词不断出现,千百年来民族的屈辱史使他们把希望寄托在了上帝身上,保佑自己的民族获得自由、平等、和平。

也有少数国歌的主题不同于以上几类。如印度的国歌是一首典型的史诗,歌词涉及民族、历史、地理、文化和宗教;挪威、冰岛和洪都拉斯的国歌,也都有一定的史诗气质。罗马尼亚新国歌歌颂的是国旗三色旗。加纳、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的国歌包含着具体解释国旗涵义的内容。波兰的《波兰不会亡》、丹麦的另一首国歌《克里斯蒂安国王挺立桅杆旁》、西班牙的《列戈颂》等则歌颂了民族英雄。以色列的国歌歌词以充满希望的语气表达了对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日本、印度、肯尼亚、斯威士兰和塞内加尔的国歌,都使用了本国民歌的传统调式,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而波斯湾沿岸的阿拉伯国家的国歌则多为号角音乐风格,长度较短,也较少有歌词,如巴林国歌和科威特、卡塔尔的前国歌。另外,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和安道尔分别与德国、意大利和法国互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分别反映在这三国的国歌中。

大多数着名国歌的谱曲者并不为人所熟悉。如英国国歌《天佑吾王》的曲作者至今未知。只有很少国家的国歌是由着名的作曲家写成的,如德国的国歌《德意志之歌》使用的是海顿所谱写的旋律,奥地利国歌《山的土地,河的土地》通常被认为是莫扎特所作。

很少的一些国歌歌词是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创作的,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为印度和孟加拉国两国国歌作词。挪威作家比约恩斯彻纳·比昂松是挪威国歌《对!我们热爱祖国》的词作者。

给冠军升国旗奏国歌源于何时在国际大型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获得金牌后,赛场上会升起该运动员国家的国旗、奏响国歌,表示对运动员及其国家的肯定和尊重。升国旗、奏国歌作为仪式在体育赛事中使用,首次出现是在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上。美国三级跳远选手詹姆斯·康诺利夺得了现代奥运会的第一个冠军,在他获胜后,赛场上首次奏响了美国国歌,并升起了美国国旗。直到1932年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洛杉矶奥组委进行了数项改革,其中包括设置颁奖台,在颁奖仪式上为冠军升国旗、奏国歌,让获金、银、铜奖的选手站在台上等。从此以后,升国旗、奏国歌成为奥运会的一项固定仪式,也成为了体育比赛中的最高礼仪。

国歌的使用场合和礼节国歌在许多正式和庄重的场合使用,常在隆重集会和国际交往仪式等场合演唱或演奏,在重大会议或演出开始前,也必须演奏国歌。

在我国,天安门广场的升旗必演奏国歌,而每逢重大节庆,还有军乐队现场演奏。中小学校每周一升旗时对学生演奏国歌。有些国家,戏院和电影院节目开演前还演奏国歌。许多电视台和广播电台早上开播前和夜间停播后演奏国歌。国歌现场演奏时常伴有具体的礼节要求,如行军礼、起立、脱帽等,在一些国家还要求手抚胸口或鞠躬。在正式的外交场合,这些礼节更为严格。如按照我国国旗法规定,当高奏国歌、升起国旗的时候,国人应当起身肃立,双手下垂,目视国旗或者前方行注目礼。

见证历史变迁的中国国歌在我国古代,尽管设有名目繁多的“礼乐”,但历代王朝并未制定过国歌。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创作于1880年,其发轫者为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曾纪泽是清末着名外交家,曾出使英、法、俄等国,他根据外交需要提出了谱写国歌的建议,并按照中国古代很有影响的词牌名《普天乐》拟了一首国歌上奏朝廷,可惜未获允准,但这首歌在海外已被当作国歌来演奏。由于歌的节奏缓慢,缺乏雄壮气魄,常常受到批评,但曾纪泽的“国歌意识”还是值得肯定的。

1896年,清政府派遣李鸿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出访欧美等国。李鸿章选了一首唐代诗人王建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茉莉花》的古曲,被临时当作了国歌,在欢迎仪式上演奏。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于是,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

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官方法定的国歌,是清政府于1911年“谕旨颁行”的《巩金瓯》,由严复作词,名义上由溥侗谱曲,曲谱实际源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依照康熙和乾隆时代登基的礼乐编曲。

1937年6月,《中华民国国歌》(又名《三民主义歌》)被正式定为中华民国国歌。该歌词出自1924年6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上对该校师生的训词。北伐成功后,中国国民党选择以此训词为党歌,并公开征集配乐,在139名参赛者中,程懋筠的作曲脱颖而出,得到500银元奖金。这首歌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曾被评选为世界“最佳国歌”之一。

1949年9月27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议决:在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文革”时期,词作者田汉被指控为叛徒下狱,国歌遂变成纯演奏曲,这段时间,《东方红》成为实际的国歌。1978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集体填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978年12月,田汉冤案获平反。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恢复原《义勇军进行曲》之词、曲为国歌。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

五花八门美国歌手演唱《起来》

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着名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注视着中国。1940年在纽约的一个露天音乐会上,在音乐会即将结束时,罗伯逊向在场的数千位听众宣布:“今天晚上我要唱一支中国歌献给战斗的中国人民,这支歌叫《起来》。”接着他用英语和汉语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