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哲学用哲学十篇学哲学用哲学十篇

学哲学用哲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03:11

学哲学用哲学篇1

谭雪球

《学哲学用哲学》是一部真实记录、全面展现李瑞环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心得成就的论著。书中运用了茶壶的故事、野猪的故事、夏天有蚊子但长庄稼的事例使哲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解放了哲学。我读了这本书,有以下体会:

 第一、哲学的巨大作用。李瑞环对哲学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哲学不管在什么领域,对什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任何事物都逃不出它的范围。”、“我这一生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从一位普通农民、工人逐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几十年来做过许多内容和性质不同的工作,都能很快适应、很快熟悉,并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归结于他一直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运用。他当过15年的工人,搞了很多技术革新,几乎是干什么就革新什么。当了干部、当了领导之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方面,以及党政领导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统战政协工作、民族宗教工作等诸多领域,留下了许许多多富有创见的思想和观点,这与他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不开的。他在书中总结道: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对的问题越关键,它发挥的作用越关键。老一代革命家陈云讲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第二、学哲学首先要信哲学。这是李瑞环的一条非常深刻的体会。他认为,这是一个立场问题、感情问题、信仰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学的问题。他说:“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理性的选择”。信仰不是迷信,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都不要迷信,但却可以信可以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钻,只有钻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尝到了甜头,才会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钻,这里关键是个“信”字。李瑞环把学、懂、用、信的顺序做了调整,把“信”放在了首位。在他的《学哲学用哲学》书中的序言也提到了这一点,“不信哲学则不能学好哲学,不能用好哲学”。所以,信哲学是学好用好哲学的基础。李瑞环认为就大多数人讲,学哲学主要是学好基本观点,如唯物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生产力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等等。学习哲学的目的就是要花力气把基本观点真正弄懂,并且能和自己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增强工作能力。

学哲学用哲学篇2

一、无形资产发展需要学哲学

什么是哲学?“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由“爱”和“智慧”两词组成,意为“爱智慧”。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指出:“哲学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的学问。”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4版)指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或者说,是人们世界观的理论体系。”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可见,哲学是关于人们的世界观的学说。

学习哲学是非常重要的,2013年1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④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与发展,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形资产发展的指路明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它主要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等内容。

人们对无形资产并不陌生,但对无形资产发展与学用哲学有什么关系并不十分清楚。有人会想:“我没有学哲学也照常处理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事务,如申请企业专利、注册企业商标”,“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会计实务。”人们在日常工作中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跟进式的工作方式,根据无形资产的各种法规和企业制度的规定,处理日常无形资产业务与会计事务,按部就班地工作;一种是前进式的工作方式,在跟进工作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富于创造性地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又会发问:“我不论是哪种工作方式,并没有以哲学理论指导无形资产业务活动和处理无形资产会计事务。”实际上,人们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哲学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和处理与无形资产相关的事务。学习哲学并将哲学的基本原理自然地与其他理论相融合,用于指导无形资产实际工作,以便提高无形资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无形资产事业的发展。为什么学习哲学就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呢?无形资产是一个复杂的整体,构成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无形资产;存在的形式很复杂,有显现的和隐密的无形资产,有法规定的无形资产和没有法规定的无形资产,有不同时限规定的无形资产;生成过程很复杂,有自制的、购入的、投资的等多种路径生成的无形资产;归属(所有)很复杂,有国家、集体和个人所拥有的无形资产,或企业、事业和其他组织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营运很复杂,无形资产的营运有转化、贸易和投资等多种形式。

由于无形资产的复杂性,为了正确认识和发展无形资产需要学习哲学。这是因为:

(1)哲学是放大镜,观察无形资产看得全。应用哲学原理,从不同方面全面观察无形资产整体,宏观上国家无形资产,中观上国民经济的部门、地区无形资产,微观上企业事业单位无形资产。全面观察无形资产可以避免片面观察无形资产。例如:有人以为无形资产就是《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⑤所规定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上述对无形资产种类的规定,只是法定纳入会计核算的几种无形资产,除此之外,还有没有纳入会计核算的多种无形资产。

(2)哲学是望远镜,观察无形资产看得远。应用哲学理论,回顾以往剖析无形资产的历史发展,审视现在研究无形资产的发展,展望未来预测无形资产发展的趋势。历史地研究无形资产可以避免静止地研究无形资产。例如:有人认为,现在的企业,有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价值还不足1%,有的还没有无形资产。这种禁止、近视地只看到企业眼前很少或没有无形资产,但从企业长远发展观察,随着企业立足创新技术的持续发展,企业无形资产将会不断得到发展,其作用也会日渐显现。

(3)哲学是潜望镜,观察无形资产看得深。应用哲学理论,从实际出发,透过形式看内容,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无形资产的性质、与各方面的关系和发展规律。深入地研究无形资产可以避免脱离实际、表面、形式地认识无形资产。例如:有人认为,企业的发展一看技术二看管理,与无形资产没有多大关系。对企业和管理需要从无形资产的视角,深入地分析技术形成专利权和管理形成经营秘密的水平,才能表明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对提高效益的作用,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的能力。

(4)哲学是显微镜,观察无形资产看得细。应用哲学理论,分析无形资产系统及其构成要素、核算、营运、管理和规范等。对无形资产的精细分析可以避免无形资产构成不清、项目不明、界线模糊。例如: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是无形资产,企业文化是无形资产,创作活动是无形资产等。实际上,科学技术、企业文化和创作活动是生成无形资产的来源,不是无形资产,要划清形成无形资产的来源与形成的无形资产的界线,只有当科学技术、企业文化和创作活动的成果符合无形资产的性质(定义)时才是无形资产。

二、学用哲学认识与发展无形资产

学用哲学的任务在于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在无形资产领域学用哲学,其任务在于认识无形资产与发展无形资产。

(一)学用哲学认识无形资产领域

学用唯物论、辩证法和反映论,认识无形资产领域。无形资产领域是与无形资产相关的范围,这个领域有多大,与无形资产的开拓创新发展和人们对其认识相关联。学用哲学以便全面、深入地认识无形资产领域。认识无形资产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无形资产是客观普遍存在的。无形与资产的结合形成无形资产。各种组织拥有无形资产,各种人群也拥有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界定,无形资产与无形财产、无形资本、无形财富等相关概念的比较,无形资产的性质及其特征,都说明无形资产是客观、普遍的存在。无形资产对象的统一性,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反映。

(2)无形资产是一个系统。客观上无形资产是由小逐渐扩大而形成的无形资产系统。无形资产既是静态系统又是动态系统。无形资产系统由各种要素构成。对无形资产要素的确认要建立鉴定机制。为正确认识无形资产要素,按照无形资产要素的不同标志分为各种类别,如无形资产按是否法定会计核算,分为法定会计核算类和不进行会计核算类。

(3)对无形资产实践的感性认识。对无形资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无形资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无形资产感性认识是一个过程,其基本要素是感觉、知觉和表象。无形资产的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和初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表面性等特点。无形资产感性认识有直接的自觉认识和间接的理性认识。

(4)对无形资产实践的理性认识。无形资产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无形资产的本质、整体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采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从无形资产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从抽象规定到理性具体形成无形资产理论,无形资产理论的概念、特点与功能。无形资产理论体系化形成无形资产理论体系。无形资产理论体系由各种理论要素构成。要重视无形资产基础理论。无形资产理论新增长点是交叉学科研究。适应无形资产的发展,建立《无形资产学》和《无形资产哲学》等。

(5)无形资产理论指导实践及其检验。无形资产理论具有指导功能,是行动的向导,依据无形资产正确的理论,提出各方面的理论知识,结合无形资产相关的具体规定,组织无形资产实际工作。无形资产理论是否正确需要经过检验:运用会计理论判断、法规检验会计理论;根据无形资产实践检验无形资产理论。

(6)无形资产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无形资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无形资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扩大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实力;扩张资本(通过无形资产兼并或联合,以无形资产投资、无形资产经营,开发无形资产);推进现代化管理;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二)学用哲学发展无形资产事业

学用唯物论、辩证法和历史论,发展无形资产事业。学用哲学发展无形资产事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无形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无形资产通过全部发展路径的轨迹可以看出,无形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无形资产发展过程表明无形资产发展的两个基本特征:无形资产内部各要素之间、无形资产与外部各方面之间是普遍联系;无形资产是永恒发展。

(2)无形资产发展的基本环节(基本范畴)。从无形资产发展过程分析,发展的基本环节(基本范畴)是:原因和结果,如知识产权的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如科学技术与专利权;可能性和现实性,如专有技术;内容和形式,如著作权;现象和本质,如商标权;共性和个性,如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3)无形资产发展的规律。从无形资产发展过程分析,发展规律主要是:对立统一规律,如生产发展需要新技术的专利权;质量互变化规律,如知识积累的著作权;否定之否定规律,如企业发展需要拥有不断完美的商标权。

(4)无形资产的历史发展。无形资产发展的外部条件是无形资产所处的环境,在一定客观环境下才产生无形资产。全球化推动无形资产发展,中国加入wto对无形资产发展的影响,知识经济对无形资产发展的影响。如我国无形资产60年的演进,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无形资产发展的历史。

(5)无形资产发展的动因。推动无形资产发展的主要动因是科学技术。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应推动无形资产的发展;文化培育,企业文化是培养企业自创无形资产使其生成的源泉;历史传承,传授和继承前人的无形资产;开拓创新,以创新的精神、思维和方法,开拓创新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培养综合性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从事无形资产事业的人才。

(6)形资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无形资产系统各要素全面发展,无形资产系统发展与无形资产环境协调发展,以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学科交叉为模式、以创新为动力持续发展,促进无形资产事业的全面发展。

以上在无形资产领域学用哲学的实践是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的客观基础。

三、提高学用哲学成效需要建立《无形资产哲学》

(一)无形资产哲学的形成

在无形资产领域学用哲学的实践基础上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无形资产哲学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结合无形资产理论,研究无形资产的性质和一般规律的应用哲学。无形资产哲学是无形资产人员的一种无形资产世界观,是无形资产人员对无形资产领域总的、最根本的看法。所以,无形资产人员需要有无形资产哲学视野,用无形资产哲学去认识无形资产领域。

无形资产学用哲学,是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并用于无形资产事业实践的过程。这对从事无形资产事业的人员来说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学校专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的哲学理论),并将其有意识、自觉地应用在无形资产事业的实践中;二是在学校和实际工作中,不是系统而是部分地从其他专业教材和文献资料中学习与之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或哲学思想,并将其无意识地随工作应用在无形资产事业的实践中。

在无形资产事业中学用哲学是广泛的、普遍的,如在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无形资产审计、无形资产统计、无形资产评估、无形资产市场、无形资产融资、无形资产法制建设、无形资产教育、无形资产学科建设、无形资产研究和无形资产管理中,都有学用哲学的实践。在无形资产事业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学用哲学的实践,是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的客观基础。

无形资产实践是行为主体依据无形资产规范的规定和要求,结合一定理论的判断,处理无形资产事务的多样性的综合过程:从不同视角对其分析,可以说是依法处理无形资产事务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依据无形资产理论处理无形资产事务的过程;或依据哲学基本原理处理无形资产事务的过程等。为了正确地学用哲学基本原理,需要从哲学的视角分析无形资产实践,在对其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论认识,进而建立《无形资产哲学》。

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是一个过程,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立无形资产理论体系,已出版的各种类型的《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概论》等,表明无形资产理论体系已初步建立,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个阶段是在无形资产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无形资产哲学》,这个阶段现在只是提出探讨,还需要大力推进,将无形资产理论与哲学原理相融合,然后将其理论体系化,形成《无形资产哲学》。

(二)无形资产哲学的功能

《无形资产哲学》是一门介于哲学与无形资产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无形资产哲学是无形资产学与哲学的结合,这种结合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有机结合。无形资产哲学是“哲学”与“无形资产学”的中介,对于哲学是应用关系,即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无形资产原理和无形资产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无形资产学的应用是全面的,既指导无形资产理论的研究,又指导无形资产方法的研究。无形资产哲学对于无形资产学是指导关系,应用无形资产哲学的基本理论指导无形资产理论研究。在未形成无形资产哲学之前,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研究无形资产学,在形成无形资产哲学之后,既可以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可以依据无形资产哲学去指导研究无形资产学和无形资产实践。可见,无形资产哲学是属于哲学在无形资产领域应用的一门应用科学。

《无形资产哲学》处于哲学与无形资产学(无形资产实践)之间的中介地位,发挥着如同哲学功能的中介功能,促进无形资产事业的发展。这种关系如图1。

由于《无形资产哲学》具有中介作用,《无形资产哲学》具有以下功能:(1)认识功能,依据无形资产哲学认识客观无形资产事物。无形资产哲学理论是理性认识的理论形态。其认识功能表现在:解释无形资产理论上的各种争论,用无形资产哲学理论解释、评价、判断各种无形资产理论问题的争论,分析其在认识上的理论与方法的原因,以寻求正确的认识;揭示无形资产事物内在的各种关系,运用无形资产哲学理论,揭示某些无形资产事物内在的关系;认识无形资产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以一定的无形资产哲学理论,通过无形资产实践活动,去认识无形资产事物的本质、现象、特征、联系、运动和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预测未来的变化,依据无形资产哲学理论,根据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客观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从已知无形资产事物出发,考虑未来期间各种因素的可能变化,逻辑地推论未来期间无形资产事物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征、关系和发展趋势等,在未来时期无形资产理论建设的状况和水平。(2)指导功能,依据无形资产哲学理论指导无形资产实际工作。哲学不只是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以改变世界。理论是行动的向导,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依据无形资产哲学理论具有的特征而提出的各方面理论,组织无形资产实际工作。对无形资产工作的指导主要有:指导无形资产工作,运用无形资产哲学基本理论,建立与健全无形资产组织体系,组织无形资产管理与核算,积极发挥无形资产职能作用,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指导无形资产改革,运用无形资产哲学基本理论,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无形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无形资产核算和无形资产管理体系,发展无形资产市场,建立管理型无形资产模式,使无形资产促进经济的发展;指导无形资产研究,运用无形资产哲学基本理论,研究经济管理对无形资产发展的影响,研究科技进步对无形资产发展的影响,研究其他科学的发展对无形资产发展的影响等。(3)教育功能,运用无形资产哲学理论进行无形资产教育。面向学校和社会,普及无形资产知识,说明无形资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大作用,以便提高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维护知识产权,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和管理。

(三)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是现实的需要

在学用哲学的基础上为什么还需要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有人会提出,直接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汁原味”要更好。在学用哲学的基础上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是提高学用哲学成效性的客观现实的需要。哲学是人民大众的哲学,希望人民大众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活学活用哲学,实现这种愿望的方式之一,是将哲学的基本原理与专业(职业)相结合形成专业的应用哲学并借以学用哲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用哲学的成效。这是因为,将无形资产学用哲学的实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梳理、总结、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体系化为无形资产哲学,成为学用哲学的理论指南,起到在无形资产领域学用哲学用于认识和发展无形资产的范式。学用无形资产哲学范式,是在无形资产领域大家学用哲学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这样,学用哲学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的必要性是:(1)依据无形资产哲学范式学用哲学,具有时效性,可以加速在无形资产领域学用哲学,更好地发挥作用;(2)学用哲学联系无形资产实际,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全面认识无形资产的性质和一般规律,促进无形资产全面、协调和持续地发展;(3)将哲学理论语言转化为无形资产专业哲学理论语言具有群众性,通俗易懂,便于普及哲学知识,提高无形资产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和增强综合素质。

四、建立《无形资产哲学》框架

(一)无形资产哲学的对象

无形资产哲学对象的确定不是人们主观的臆断,而是根据研究无形资产的实际内容来确定。无形资产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一般规律。它的研究领域,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宏大领域,而仅限于无形资产领域;其所研究的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一般规律,不是无形资产全部的各种具体规律,而是在无形资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世界观方面,对各种无形资产运动具体规律,从认识路线和认识方法进行科学的抽象,研究无形资产运动的一般规律。无形资产运动一般规律,表现为无形资产人员对无形资产领域的一些根本认识观点或基本看法。也可以说,无形资产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从世界观方面,研究无形资产领域表现为特殊矛盾的无形资产运动一般规律,如无形资产生成规律、无形资产经营规律。无形资产哲学对象区别于无形资产学对象,就在于研究特殊矛盾不同。毛泽东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⑥可见,无形资产的对象,就是它“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

无形资产哲学对象与无形资产学对象既然不同,那它们还有什么关系?“无形资产学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无形资产运动的价值运动方面,是无形资产的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基础、价值构成、价格、价值增值、价值规律)和价值实现过程(价值补偿、价值分配);无形资产运动的使用价值方面,是以一定载体表现的无形资产,作为资源属性和商品属性,能有效地用于企业的经营过程,并获取相应的效益。对无形资产运动的研究,表现在对无形资产的种类、性质、规模、水平、开发、使用、经营、效益、保护、核算、审计和管理等各方面。”⑦无形资产哲学对象是无形资产运动一般规律,是研究无形资产价值运动和使用价值运动方面的一般规律,是对无形资产运动的深入研究,提升到世界观层面,揭示无形资产运动的一般规律,无形资产学的对象与无形资产哲学对象的范围即宽度是一致的,在研究无形资产运动的基础上研究其一般规律,其深度是有区别的。

确定无形资产哲学的对象,可以明确研究无形资产的起点和要求,以便全面展开研究无形资产事业,揭示其发展一般规律,促进无形资产事业的发展,加强无形资产学的建设,推进建立无形资产哲学。

(二)无形资产哲学的基本前提

根据无形资产哲学的性质,从学用无形资产哲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其基本前提主要是:

1.主体多层次

无形资产哲学的主体是多层次,根据学用无形资产哲学的需要,可以是宏观的国家主体,如代表国家的某种机构,对全国学用无形资产哲学的管理或研究;中观的地区、部门的主体,如代表地区、部门的某种机构,对地区、部门学用无形资产哲学的管理或研究;微观的企业等单位和个体,对本单位和个体学用无形资产哲学的管理或研究。无形资产主体的选择与确定是现实需要讨论的难题。各层次主体的选择与确定,可以是无形资产或相关研究会(学会)、研究组织、主管或相关机构,如主管知识产权或主管会计工作的机构。无形资产主体需要负责对无形资产的研究或管理工作。

2.系统整体性

无形资产是一个系统,无形资产系统的整体性是包括系统的全部要素,“无形资产一般可以包括:专利权、发现权、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权、植物新品种权、专有技术、经营秘密、商标权、商号、地理标志、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人力资源共15种。”⑧无形资产要素会发生变化,不只是纳入会计核算的几项无形资产。2006年10月30日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规定“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3.计量与定性相结合

无形资产计量有价值计量(以货币为单位)和实体计量(如以件为单位)等。无形资产定性是对无形资产性质说明。无形资产主体采用计量与定性相结合,根据对无形资产研究和管理的需要,分别采用计量(价值计量或实体计量)、定性或计量与定性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无形资产价值计量是各个相关的部门分别进行,还没有分层次的集中的价值计量;相对而言,只有依据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有关在一定范围内会计核算的规定进行价值计量。

4.时间分期

无形资产的时间分期是无形资产主体对无形资产的研究或管理的需要确定的一定时间段。无形资产时间分期按采用的性质不同,一般有适用于实际工作操作与考核的年度(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适用于规划期的五年、十年等。时间是人为的划分,是对无形资产运动过程用时间划分借以描述其运行过程。无形资产时间的分期,有利于按时间分期对无形资产制定年度计划、五年或十年规划,并按期进行考核与总结。

(三)无形资产哲学体系

无形资产哲学体系实际上是指无形资产哲学内容的体系,是无形资产哲学各种内容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无形资产哲学对象的具体化形成无形资产哲学的内容,将其内容体系化就是无形资产哲学体系。

根据无形资产系统的整体性和结构性、无形资产哲学的对象和功能、学用哲学的任务、对无形资产的市场要求,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的体系。建立无形资产哲学体系有两种设想,第一种设想是哲学体系为主体,融入无形资产系统的内容;第二种设想是无形资产体系为主体,融入哲学体系的内容;两者比较,前者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哲学的基本原理,用于认识和发展无形资产,后者有利于在学习和掌握无形资产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学用哲学基本原理。比较两种设想,在无形资产学理论有一定基础的条件下,适宜采用第一种设想建立无形资产哲学体系。

无形资产哲学体系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论述无形资产发展与学用哲学的关系,无形资产发展需要学用哲学,学用哲学认识与发展无形资产,提高学用哲学成效需要建立《无形资产哲学》等;第二部分学用辩证唯物论,论述无形资产的客观性,无形资产是无处不在,无形资产是一个系统;第三部分学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观察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无形资产发展的基本环节和发展规律等;第四部分学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无形资产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无形资产理论的检验,无形资产的作用等;第五部分学用历史唯物论,论述无形资产的历史发展、发展的动因,无形资产的科学发展,无形资产的生成、经营与管理等。

无形资产哲学体系的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无形资产发展与学用哲学。

第二编学用辩证唯物论。无形资产的客观性:第二章透视客观性――无处不在的无形资产;第三章剖析现实性――无形资产是一个系统。

第三编学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观察无形资产:第四章无形资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第五章无形资产发展的原因和结果:知识产权;第六章无形资产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科学技术与专利权;第七章无形资产发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专有技术;第八章无形资产发展的内容和形式:著作权;第九章无形资产发展的现象和本质:商标权;第十章无形资产发展的共性和个性:特许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及其他;第十一章无形资产发展的规律。

第四编学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无形资产的认识:第十二章对无形资产实践的感性认识;第十三章对无形资产实践的理性认识;第十四章无形资产理论指导实践及其检验;第十五章无形资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学哲学用哲学篇3

一、哲学的定义

泰勒斯,希腊七贤之一,开启了哲学的历史。哲学最初的定义,是根据希腊文翻译过来的,即爱智。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哲学起源于好奇,人们是由于好奇而开始哲学思考的。罗素定义为“乃是一种介乎于科学与神学的东西,他以确切的知识作为分界,凡是属于确切知识的都是科学;超出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是神学”[2]。这个定义从客观的角度讲是很权威的。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现在,如果要我下哲学的定义,我就会用悖论的方式回答:哲学,特别是形上学,是一门这样的知识,在其发展中,最终成为‘不知之知’。”哲学作为一种“不知之知”,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这与罗素的观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哲学的用途

哲学不同于科学,科学是唯物的,它的本质就在于实用。科学的作用不体现在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而是就其对人类的进程而言的。以物理科学为例,物理学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就是一部人类史。在这里,科学的作用是显著的。罗素曾讲到,如果以对整个人类的影响为标准,正如科学那样,哲学是没有实用性的。但是,哲学有其自己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对学习哲学的人的生活的影响而间接发生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分别以哲学的入世与出世之用来进行阐述。

1、哲学的入世之用

从上文对哲学的定义可以得知,哲学首先是对知识的一种关注。希腊人使哲学与知识联系在一起。即使过了几千年,我们现代人仍然追求着知识。哲学首先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各个学派有着不同的回答。但是尽管答案不尽相同,他们的回答都是宇宙的一种探索,对知识的一种热爱。接下来的历史发展中,哲学与知识一路走来。作为一个接受了多年教育的人,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中学的哲学教育使我们学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大学的哲学教育使得我们学会辩证的,全面地看问题哲学向我们传道,解惑,这便是哲学的入世之用。

2、哲学的出世之用

哲学有入世之用,也有出世之用,并且这种出世之用更为有用。哲学史上涉及出世思想的学派有很多,我比较钟情于斯多葛学派,在这一派里,我又较钟情于爱比克泰德。这个学派的思想与苏格拉底相似,关注的重点是德行。爱比克泰德的思想主要收集在他的论说集里,又名《哲学谈话录》。这是一部充满真诚的优秀哲学作品,在这个情感缺失的社会,爱比克泰德以平实无华的语句告诉我们怎样为人,怎样处事,怎样在这个令人有些苦恼的世界里生活得更好些。这便是哲学的出世之用,也是本文所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我们今天的生活高度社会化。人与物,人与人的接触空前频繁。在这样的情况下,总会有不如意之处,无论是与人还是与物。正如某位学者所言“与物相处烦神,与人相处烦心”。在困难一时无法解决时,我们总会怨天尤人,不是自责就是指责他人。爱比克泰德说,我们不要抱怨,因为抱怨起不了作用,解决不了问题,我们这时候应该做的是检视我们自己的行为。他也说了这样做的好处,即当责备逐渐离我们而去,我们就在道义上获得了显著的进步,增添了我们人格上的力量。并且当我们不再怨天尤人时,我们也就达到与物与人相处不烦神不烦心了。

生老病死是人世间最平常的事,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在面对亲人离开时悲痛不已,无法接受。爱比克泰德在文中多次提到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看待那些被人认为是不幸的事物。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是必然要死的,但难道我就必须呻吟而死吗?我必然是被囚禁的,但难道我就必须哀怨吗?我是必然要遭流放的,但是难道因此就有任何人能阻止我,使我不能欢笑、勇敢而又镇定了吗?”[4]。这与中国的庄子颇为相似。庄子在妻子去世后击鼓而歌与爱比克泰德乐观的对待生死,两人的豁达与境界确实达到了一个高度。我们自是做不到这样,可爱比克泰德与庄子却教给了我们一些对生活的启示。奥德赛对此评价说,这些便是追求哲学的人所应当考虑的思想,这些便是他们应该日复一日地写下来的课程,他们应该用这些文字来砥砺自己。其实受到砥砺不止是一些爱好哲学的人,更多的是平凡大众。

读爱比克泰德的作品,使人在宁静中却受到了震撼与心灵上的共鸣。哲学家不是高高在上,哲学也不是无用的,从爱比克泰德这里,我们知道了哲学教我们更好的去生活。东方佛学讲出世,其实只要能帮助我们看透人生的苦乐,指导我们去追求一种宁静的生活,任何一种学说可讲出世,哲学也是如此。冯友兰先生总结地好,他说哲学的这种用途乃无用之大用。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让人领悟哲学的实质。

三,哲学的道路

学哲学用哲学篇4

爱的哲学根据

从哲学角度讲,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任何一种爱都在这个民族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里都有着纵深性的原因。在中国,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同质关系,是中国哲学世间之爱的根据,当然也是中国美学世间之爱的根据。这个同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中国道家哲学讲的“万物皆有道性”。虽然老子、庄子都讲道,但是两者讲的道是有差异的。老子的道论是讲道体,即道在本质上是什么;庄子的道论更多讲的是道性,即道在万物中的呈现。在庄子看来,道不是一个形而上的实体,而是浸于万物之中的道性。他讲万物皆有道性,意味着道并不仅仅为人间的一些高贵者拥有,一般贫民也可以分享道。当然进一步来讲,不但人分享道,自然界中任何一个微弱的生命都可以实现对道的分享。在《庄子・知北游》中曾讲,道无所不在,它存在于蝼蚁卑微的生命中,存在于杂草中,存在于瓦罐中,乃至存在于更污秽的事物中。这就是道不远人,道不远物。按照后人的讲法就是目击道存,触目皆真;眼之所见,就是真实。进而言之,万物皆有道性,意味着万物通过对道的分享而表现出同质性,因为本质一致而相互平等,因为道的整体贯通而成为一个无差别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关系就是爱得以实现的哲学基础。按照这种观点,不但人与人相爱是正常的,人与自然相爱也是正常的,我们没必要歧视自然。甚至反而言之,在人与自然之间,人只不过是其中微末的生命组成,自然是人的来处,也是人的归处,所以爱自然的重要性要大于爱人自身。

第二个方面是自然的可知性。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道家强调万物皆有道性,人和自然同质,这为他们建立顺畅的相互理解关系提供了可能性。关于这一点,《庄子・秋水》讲:有一天,庄子与他的好朋友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看到桥下一条细细的小鱼在水中自由游动,非常感动,于是感慨道:“水中的游鱼是多么快乐啊!”惠子反驳道:“您又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这里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即人到底是否能够感知到鱼的快乐,或者人与自然之间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情感沟通。在这个问题上,庄子是一个自然可知论者,惠施是一个自然不可知论者。显然,中国道家如果没有体认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同质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的本质差异,那么人和鱼之间就是不可理解、不可以相互沟通的。但是庄子认为人和万物共同秉承道性,具有本质的无差别性,这就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个顺畅的相互理解的通道。由于这个通道的存在,人不但可以爱自然,而且这种爱被建立在了双方同质、同情、同喜、同悲的基础之上。

爱的类别

中国哲学以爱作为面对自然、人生的普遍态度,但不同哲学流派对爱的认识存在重大差异。具体可分为自爱、兼爱、差等之爱、泛爱自然四类。

自爱。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爱,来自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道家左派,或者称为道家激进派。其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杨朱,以哲学主张上的极端利己主义著称。《孟子・尽心上》曾讲:“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也就是说,如果拔掉自己的一根汗毛可以对天下有利,他是坚决不干的。在战国时期,杨朱对爱的纯粹自私的理解在当时影响极大。在《孟子・滕文公下》篇,孟子曾经对他所处时代的思想状况做过如下描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从中不难看出,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只讲自爱的哲学,曾是中国历史中的显学。

兼爱。在中国战国时期,影响第二大的流派是墨家。杨朱和墨家的观点完全相反,前者极端的利己,后者极端的利他。墨子认为,人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更要将天下人都当作父母兄弟。为了实现这种无差别的爱,他日复一日为天下人奔走,“腓无_,胫无毛,栉疾风,置万国”;自己则“食藜藿之羹”“以裘褐为衣,以屐F为服”,俭朴到了极点。为了推行自己的哲学和政治主张,他的追随者们成立了军事集团,但这个集团只帮助受难的弱国进行军事防御,从来不搞侵略,是中国后世行侠仗义者的典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墨家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有献身精神的一个学术流派。

差等之爱。在中国哲学史上,儒家思想以讲求中庸著称,试图在人所应当承担的社会道义和私人情感之间建立平衡。在爱的问题上,它舍弃了杨朱的极端利己主义和墨子的极端利他主义,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妥协,从而走出爱的第三条道路。儒家所讲的爱,是从血缘、亲族关系出发不断向外放大、拓展的爱。按照这一学派设定的爱的序列,最合乎人的自然本性的爱是对父母的爱。所以“百善孝为先”。但是只爱父母是不够的,要把爱扩张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即从“孝”走向“悌”。以此为背景,要将爱进一步要扩张到邻里。孔子讲“里仁为美”,所谓“里仁”就是邻里之间互亲互爱。从父母、兄弟扩张到邻里之爱,再进一步扩张到“社群之爱”,就是孟子所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认为,爱扩及到社群还不够,要进一步放大为国家天下之爱,即“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在孟子之后,儒家进一步认为,爱扩展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仍然不够,应该从人扩及到自然。如汉儒董仲舒讲:“仁者爱人,至于草木鸟兽无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在这里,董仲舒显然将人类之爱的问题进一步扩及到了自然之爱。爱最终冲出了人的限制,成为一种面向一切存在物的普遍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长期占据着官方哲学的地位。这种哲学对爱的普遍性的强调,为中华民族形成一个稳固的共同体做出了贡献。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爱从血缘出发不断放大,爱被放大的过程,也是爱的浓度不断被稀释的过程。也就是说爱父母的浓度要远远大于爱自然界草木鸟兽的浓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儒家的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是沿着差等序列不断放大、也不断被稀释的爱。这种差等的存在,意味着儒家的爱有亲疏远近之别。它以爱的不断放大获得了普遍性,但这仍然是一种有局限的普遍性。

泛爱自然。和儒家不同,中国道家中的自由派主张泛爱自然,其代表人物是庄子。为了达到对自然的普遍性的爱,庄子首先消解了人的自爱、人与人互爱,甚至消解了人的神圣价值。据《庄子・列御寇》所记:庄子将要去世,他的弟子们想要给他举办一个盛大的葬礼。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陪葬的璧玉,星辰就是我陪葬的珠宝,世间万物都我的送葬者。还有比这更豪华盛大的葬礼吗?弟子质疑道:您虽然说的那么神圣,其实不就是把自己随意扔到野地里去吗?庄子回答,把我扔到野地里被天上的鸟吃掉,和把我埋在地下最终让地下的蝼蚁吃掉,两者并没有区别。现在,你们非要把我以厚葬的方式埋在地下让蝼蚁吃,而不让天上的飞鸟吃,为什么要那么偏心呢?庄子的回答是理性主义的,但其中也表现了一种更博大的爱的深情。在他看来,他的死亡既是个体生命的终结,也是对众生进行无差别给予的一个契机。在这种给予中,不要厚此薄彼。这个使庄子的自然之爱显现出一种无法企及的崇高性和神圣性。

爱的超越

中国哲学讲到泛爱自然,在对爱的认识上具备了必要的哲学高度。但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人的爱都是有局限性的,或者说爱虽然在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包括构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具有崇高的价值,爱在世俗层面是一个团结的力量,但是爱不是哲学的最高目标。这就牵扯到庄子哲学对爱的超越。

庄子哲学对爱的超越,是以他对于爱的局限性的反省为前提的。在他看来,爱虽然是人间最为宝贵的情感,但它却是以人的匮乏或者非自足为前提。也就是说,爱的价值的彰显,在于他人或他物需要爱,爱建立在被爱对象出现匮乏的基础之上。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重要的推论是:我们宁愿不要爱,也不愿意自己出现物质或精神的匮乏。对此,庄子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来解释这种爱与匮乏的关系,他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泉水枯竭了,两条小鱼在干涸的河床上,嘴对嘴相互吹湿气、吐泡泡,来湿润对方的嘴唇。世界中最伟大的爱情也不过如此!但是庄子认为,两只小鱼与其陷入这种充满悲情的爱,倒不如在江海之中彼此忘记、各自逍遥更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形形让人感动的爱的故事,比如贫贱夫妻对爱的坚守,或者受到各种磨难仍然相依相恋,其实也就是这种小鱼之间“相橐允”的场景。它充满温情,但是又充满哀伤。在庄子看来,人与人之间与其需要这种让人为之眼圈发红、泪光点点的爱,还不如让人摆脱匮乏,获得一种有尊严的自由生活。同样的道理,就像现在每年都要举办的各种捐助活动,我们认为这是表达爱心的机会,同时也证明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是非常有奉献精神的。但大家应该反省的是,与其让这个社会给了我们许多表达爱心的机会,还不如这个国家好好搞好它的福利制度,让所有的儿童、穷困人口都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如果所有儿童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我们宁愿放弃这个献爱心的机会。这意味着社会更完美、更进步。这就是所谓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超越爱。

除了爱的局限性,庄子也认为爱具有专制性。人往往会以爱的名义,导致对他人或他物自由的剥夺。在《庄子・至乐》篇中,庄子曾讲到一个鲁国国君爱鸟的故事。这个国君得到了一只从东方飞来的海鸟。为了表达对这只鸟的爱,他将鸟供奉在了自家的祖庙里,天天给他演奏伟大的《九韶》之乐,天天让它喝酒吃肉,结果没过三天时间,这只鸟就在他高规格的“爱”中丢了性命。据此庄子认为,这种爱是建立在对自然生命的本性缺乏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是将个人的喜好以专断的方式强加在外物之上。事实上,鸟从来不需要人类的爱,它需要的只是人给它飞翔的自由。就此而言,在爱和自由之间,爱的放弃等于给对象实现自由的空间。我们生活中很多行为,都是以爱的名义,为一些非常专断的行为找合理性、找借口。比如说我们爱孩子,就以爱的名义给他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爱一只宠物,就是以爱的名义对它进行种种的行为训练。结果,儿童可爱的天性、宠物的自然本性,就是在这种压抑和强制之中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爱的专制性。

由此大家可以看到,对中国的道家来讲,爱不是哲学的最高目标。超越爱是爱的最高实现,自由境界是爱的最高境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最终从爱讲到自由,并不是对爱的价值的否定,只不过是在爱完成之后,形成对爱的超越。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把它理解为非此即彼,而是要理解成一个连续体的关系,理解成一个连续上升的过程,爱虽重要但它不是终极性的,在爱之上还有一个自由命题。爱到极处就是用“自然”“自由”等更高的价值实现对它的超越。道家哲学之所以在理论层面,代表着中国哲学最博大的一种境界,原因也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哲学的无限敞开的境界,也是一种审美境界。

爱与未来

中华民族没有统一的宗教,是以爱为基础实现文化认同,可以说这个民族在根本意义上就是一个情感共同体,也是审美共同体。根据儒家的血缘论述,中华民族长期将自己想象成有共同血缘的族群,即炎黄子孙。这种论述影响了中国人的自然之爱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除了情感共同体外,日常生活也在爱中审美化。我们中国人理解的自然是合乎人性、合乎人情的自然,我们给予自然一种同情的理解,这样自然往往也和人的需要相互应合。

这样一种中国美学观和艺术观,提醒我们要对世界保持一种一往深情的态度。也就是说,只有一往深情才能够铸就我们的艺术人生,或者说才能够使我们的人生艺术化、审美化。艺术人生是什么?我认为应该包括三点:第一是“与己为乐”,即要让自己快乐。不要整天陷入一种抑郁的状态,不要因为一些生活中的不顺利的事情,或者坎坷败坏自己的心情,要坚决地让自己快乐。第二是“与人为善”,要善待他人。第三是“与物为春”,对自然要像春天般的温暖。我们可以持一种非常美好的态度,持一种欣赏的态度,持一种尊重的态度,不去伤害自然的生命,要善待自然。

那么,快乐的人生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古代给我们提供的逻辑,就是儒与道的互补或两者的结合。按照林语堂的讲法,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君子,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做“社会的绅士”。道家铸就的是热爱自然的人,我们可以把他称为“自然的绅士”。两者的结合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过于偏重其中的一种,人生就是不完满的。人生存于滚滚红尘之中,只有与大家合作才能够做事情,才能够给这个世界有贡献,但是同时也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心灵松弛。既要廊庙,又要山林;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居尘而出尘,人间现天堂”。在居尘与出尘之间进退自如,在廊庙与山岭之间进退自如,让我们的心灵保持弹性,保持一种游移的状态,防止过于偏执。也就是说,要以出世的心态入世,以审美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学哲学用哲学篇5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哲理诗应用

哲学与人生这一课程主要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告诉学生这个世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理论性强,不容易理解。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常常一头雾水。因此,在这一领域的教学中,笔者把生活中一些耳熟能详的哲理诗引入课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以诗引题,先声夺人

在讲授对立统一规律时,为了讲清矛盾双方的互相转化,笔者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臧克家的《有的人》作为开场白。当朗诵到最后“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只见学生各个兴趣盎然,凝神深思。诗歌深刻的哲理,再加上饱含感情的朗诵,叩击着学生的心弦,点燃了思维的火焰,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笔者及时提问,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而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接着顺水推舟分析了生与死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生与死的相对性和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从而揭示了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触发生与死对人生的意义,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生与死的矛盾,实现自己有意义的人生。这样学生在学习哲学道理的同时,也得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二、通过哲理诗的层层剖析,把教学内容诗化

有时一个教学内容本身就可以凝练成一首小诗,而某些哲理诗恰好能比较完整地概括教学内容。笔者选取这种哲理诗,层层剖析,把深刻的哲理一步一步揭示出来。

袁牧曾写下过一首题为《苔》的小诗: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在讲到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时,笔者为这首诗作了如下剖析:万物生长离不开必要的外部条件,阳光是万物生长最重要的条件。“白日不到处”对苔藓来说无疑是逆境、困境。在这样的逆境下,苔藓凭着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依然青春焕发。逆境毕竟只不过是外部条件,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人生之路并非总是洒满阳光,有风剑霜刀,也有阴雨寒流。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难免会陷入逆境,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要像苔藓一样敢于抗争,充分发挥内在因素的积极作用。

“苔花如米小”算得了什么呢!这是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条件既可创造,也可改变,何况条件如何利用取决于内因。苔藓不因花小而自惭形秽,它敢于“也学牡丹开”,这既要有勇气,也要有自信,这是生活中的强者形象。通过这样的分析,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在同一过程中得到了实现。

三、以诗为媒,形成了情、理、美交融的课堂情景

哲理诗在创设课堂情景中有其独特的优势。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曾写过这样一首小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以简朴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绝妙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生场景与宇宙环境的种种微妙关系,深刻展现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笔者把这首诗引入“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一课的教学中,把“普遍联系”这种抽象的概念,置于诗情画意之中,让它在诗人的指引下,变成活生生的存在。学生驰骋在诗人留下的无限广阔的创造性想象的空间里,置身于诗人创设的丰富感情和优美的氛围中,在自然与人生、感官与心灵、情感与理性的高度渗透和谐统一中,很快领悟了哲学原理。

四、以诗结尾,余音缭绕

一堂好课应把启发学生思维贯彻到底,课结束,不是学生思维的结束,而是新探索的开始。因此有人主张让学生带着疑问下课。教学中利用哲理诗的“言尽意无穷”这一特点,在课堂结束语中,选取一些发人深省的哲理诗结尾,常常会收到萦怀难忘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这方面也作了不少努力,例如在讲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课,当整节课的内容进入最后环节――课堂小结时,笔者引用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结束语,说明同一件事情,当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会不同。所以人们只有摆脱了主观束缚,从客观实际出发,多角度地观察事物,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通过这样的方式起到了画龙点睛、提炼升华的作用。

总之,在哲学教学中引用哲理诗,既提高了哲学课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实现了德育课的教学目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蔡旭钊.在哲学教学中古诗词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3).

学哲学用哲学篇6

一、哲学具有直接性作用

说哲学具有直接性作用,就是源于人是精神物,人天生就具有,同时也需要思维、意识、思想或者说哲学等等诸如此类,这是人特有的自然规定,是自然界长期变化发展而形成的特殊性,同时又是人生存生活的一种具体方式,一种表现形式,等同于人本身。正如哲学大师笛卡儿所言“我思故我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方能真正地体会到做人的快乐和美妙。相反,假如没有这些,与飞禽走兽、草木粪土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也就无所谓人不人的问题了。什么是植物人?所谓植物人,对于其亲属、周围的人而言,还算是观念上尤其是情感上的人,对于其自身而言已经不存在人不人的问题了,因为其本身已无意识、无知觉了。人不是行尸走肉,因此,人活着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人与物的差别,而不是去抹煞和忽视这个差别,这也是人活着的最高意义、价值或境界。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这个差别,就是尽可能地去获取和满足人生存生活所必需的精神需求。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活着需要有思想,有见解。

二、哲学具有间接性作用

说哲学具有间接性作用,是因为人虽然是精神物,但归根结底总是物,只不过是物的一个特殊,一个具体而已。人既然是物,那么人活着首先需要吃饭,首先需要解决和满足人生存生活所面临的衣食住行等诸多问题,也就是物质需求问题。假如吃不上饭,或者说物质需求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和满足,那么,人的生存生活就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人死如灯灭”。假如没有了存在,人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人的一切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然而,生存生活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实残酷世界上的人们,要想吃饭,要想解决和满足生存生活所必须的物质需求问题,就不能不去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人们的生存生活就不可能得到及时有效地保障。然而要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离开了哲学又是绝对办不到的。原因就在于哲学是关于思维的学说,是教人思考,是教人如何更科学地思考的学问。假如不会思考,或者说思考不科学的话,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算是一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空话。

三、哲学不是“面包”,但胜似“面包”,高于“面包”

说哲学具有直接性作用,就是说哲学是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或者说哲学就是人本身,而说哲学具有间接性作用,就是说哲学又是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方法或者说途径、桥梁,即被不少所谓的哲学者所贬谓的“稻梁谋”,也就是说哲学又是人本身之外的别的什么。有人说,哲学不是“面包”,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房子、车子,等等,所以就说哲学没有用处。其实这是一种极端狭隘的偏见。就哲学作用的直接性而言,虽然在具体的形式上,哲学的确不是面包,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房子、车子等等,但从绝对内容上讲,两者又是一回事。因为两者都是构成人生存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之一。人活着首先需要吃饭,假如不吃饭,或者吃不上饭,尤其是长时间的不吃饭或者

吃不上饭,人不仅会挨饿,而且还会断送人的生命。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人活着不仅需要吃饭,同时还需要思维、思想、意识之类,需要解惑释疑,这就是所谓的精神需求问题。人活着吃饭虽然不成问题,但精神问题假如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和满足,轻则烦恼、忧虑、苦闷、恐惧等等,影响着人生存生活的质量,重则轻生厌世,甚至断送人的生命,影响人生存生活的数量。为什么会存在自杀现象呢?问题就在这里。就哲学作用的间接性而言,哲学虽然不能直接当饭吃,虽不像面包、柴米油盐酱醋茶、房子、车子等等那样现实和直接,但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哲学往往还要远远高于这些具体的东西。因为在竞争存在的情况下,哲学还是获取这些东西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工具或者说途径、桥梁。离开了哲学这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工具或者说途径、桥梁,所谓面包、柴米油盐酱醋茶、房子、车子等等,只是遥不可及的,只能存在人的脑海中,想想而已。因为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的形象比如。这也是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脑力劳动要比体力劳动,管理者要比被管理者收入高许多关键原因所在。

四、哲学是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对立统一

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也可以称为精神作用,作为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世界观、解释世界相联系;而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又可以称为物质作用,这也是当前比较时髦的新提法——所谓软实力问题,作为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或者说途径、桥梁,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方法论、改造世界相联系。因此,哲学在人生存生活的作用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对立统一。总起来说,两者在人的生存生活中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都具有同等的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分伯仲,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人的生存生活,既离不开哲学的直接性作用、精神作用,同时又离不开哲学的间接性作用、物质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既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彼此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哲学认识作用的矛盾体。所以,马列哲学认为,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说,这无疑是对的。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对立统一。没有世界观,也就谈不上什么方法论。反之亦然,没有方法论,也谈不上什么世界观。这是因为一方面,人活着不是“猪”活着。人活着不仅要吃饭,要活着,而且还要活得有尊严,有品位,有情趣,要高质量更长久地活着,而“猪”之类与人比起来就显得无所谓。另一方面,人活着虽不是“猪”活着,但做人也不是当“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人活着毕竟要吃饭,要解决和满足人生存生活所面临的衣食住行的问题、物质需求问题。由这两方面构成了人对哲学的全部需要。

五、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是对立的

哲学在人生存生活中的作用是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对立与统一。从相对意义上来说,直接性不是间接性,间接性也不是直接性,目的不是手段,手段也不是目的。两者是对立的,是有差别的,是不一样的。哲学作用的直接性可以表述为为学而学,是为了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品质和意志,提升人的鉴别能力和欣赏水平,使人生富有浪漫气息和美的感受、体验,增强人生存生活的内涵和魅力,也就是所谓的内在修养问题。哲学的直接性作用带有享受、娱乐和消遣的特点,所以更容易被多数人所发现、所认可。而哲学作用的间接性则可以表述为学以致用,是为了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提升人与物、人与人的竞争力和进取精神,强化人生存生活的外延和魄力,赋予人生存生活具体的、现实的形式,使人的生存生活富有理智和务实,也就是所谓的能力问题。哲学的间接性作用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劳动,即人们常说的脑力劳动。既然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劳动,它的挖掘和发挥往往给人以枯燥、艰难和辛酸的感觉,所以更容易被多数人反感、排斥。因此,一般情况下,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前提和土壤,而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则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前提和土壤,然而就其普及性而言,一定程度上后者远不如前者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因为前者比较形象、生动,后者比较抽象、深刻。

六、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又是统一的

虽然从相对意义说,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两者是对立的,是有差别的,是不一样的,但从绝对意义说,两者又是密切相连的,彼此又是统一的。如果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是核的话,那么它的间接性作用就是壳,如果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是里,那么它的间接性作用就是表,核、里离不开壳、表,壳、表也离不开核、里,没有核、里也不存在壳、表的问题,没有壳、表也无法反映核、里的问题,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所谓哲学的直接性作用和间接性作用都是相对而言的。一种意义上的直接性作用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间接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同样一种意义上的间接性作用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直接性作用。比如说,一个人思维心态良好,解决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容易找到解决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而找到了解决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问题也就越容易得到解决和处理,那么,这个人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否则,人的自信心也就越弱。人们常说“将军头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就在于能力强、本事大的人,其胸怀一般就宽广、开明;相反,心胸宽广、开明的人,其能力、本事一般会大。“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包含着这个道理。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认识到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相对性,学会自我排解,正确处理压力与动力之间的关系,不仅有着巨大的现实的精神意义,而且更有着巨大的现实的物质意义。因此,哲学作用是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是通过两者的对立表现出来的,是必须的,更是必然的,也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七、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必须同时承认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哲学作用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两种极端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承认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极力否认和扭曲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这种看法认为“哲学思考的唯一目的是寻求生活的真谛,而不是为了金钱、地位、权势等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如果“为了谋生,为了挣钱,”就是“出卖自己的学问”等等。另一种与此相反,只承认思维(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将思维简单地当成“耍聪明”、“玩阴谋权术”,而看不起它的直接性作用,把哲学看成是无用之学、抽象之学、庙堂之学、贵族之学、悠闲之学,把哲学当成诡辩之术、谶纬之学、箴言戒语、玄思遐想,以及“古怪之人的古怪之论”、“用常人最不懂的语言表达常人都明白的道理”等等。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看法,是当前人们思想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哲学不是咬文嚼字,不是语言游戏,更不是精神胜利法,不是自我陶醉和自娱自乐,因而单纯地承认哲学的直接性作用而否认它的间接性作用,就割裂了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具体联系,将使哲学探讨研究引向虚无缥缈和空洞无物,导致神秘主义。这就是所谓造成“不仅一个哲学家无法理解另一个哲学家的陈述和论证,而且他对另一个哲学家所从事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工作也感到迷惑不解”的根本原因所在。诚如马克思所特别指出的,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种观点看起来清高无比,主观上有着极力推崇哲学的强烈愿望,事实上客观上却会起相反的作用,反而不利于哲学的普及与提高。这种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危害极大,中国人为什么不讲现实而“死要面子”呢?也是这个原因。试问假如连饭都吃不上的话,即使找到了人生存生活的真谛又有何意义呢?哲学是关于思维的学说,是教人更加聪明的学问,而这种观点只能导致更加愚昧与无知,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当前为什么学哲学的反而不太容易找到工作呢?与这个原因不无关系。就这种观点而言,学哲学的找不到工作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学了这种哲学的人压根也不会工作。什么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就是这种观点造成的,或者说这种观点是造成书呆子现象的思想根源。与此相反,“有奶就是娘”,单纯地承认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而否认它的直接性作用,会将思维低级化、庸俗化和狭隘化,限制人们的眼光,导致极端的功利主义,抹煞“贤”与“奸”、“能”与“诈”的区别,使思维缺乏潜力和后劲,反而更容易妨碍哲学(思维)创造性作用的充分发挥。这种观点是造成当前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思想根源。对哲学作用的两种错误看法,当前都有极大的市场,一种主要表现在认识领域里,学哲学的、做学问的大多持前一种观点;另一种主要表现在实践领域里,所谓做“实事”的人大多持后一种观点。这两种极端看法表面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殊途同归,一脉相承。都是因为对哲学的认识不客观、不全面、不深刻、不系统造成的,因此,必须同时反对。直接否认哲学的间接性作用,间接上也就意味着否认了哲学的直接性作用,直接否认哲学的直接性作用,间接上也就意味着否认了哲学的间接性作用。

八、哲学作用二重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当然,我们坚持总起来说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两者在人的生存生活中的地位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就意味着否认两者在相对意义上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对两者的关系,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人生存生活的低级阶段,也就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要高于其直接性作用。因为“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的生存是第一性的。而在人生存生活的高级阶段,也就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哲学的直接性作用往往要高于其间接性作用,其间接性作用也就成了其直接性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或手段了。为什么一些很有钱的富豪还总想着继续赚钱?原因就在于,赚钱本身已经不是为了谋生、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赚钱而赚钱了。这些人的赚钱只是其生存生活的一种高级方式和手段了。当然这些人未必就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假如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生存生活将会更扎实许多。

总而言之,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之间的绝对统一,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对对立体现出来的,而且是必须和必然的。否则,对哲学作用的认识就是不彻底的。

九、哲学间接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哲学在人的生存生活中不仅具有直接性作用,而且还具有间接性作用,这也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外在不得不的,又是客观内在必然的,因而更是主观必须的。在以最大限度创造财富为首要特征的市场经济情况下,哲学的这两种作用,特别是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表现得既尤为明显,又至关重要和迫切。然而在当前现实生活中,物质财富并不富裕的人们在哲学的研究和探讨中,往往只注意到了哲学的直接性作用,而恰恰忽视甚至抹煞了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这是极不应该的。在生存第一性的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和掌握哲学的间接性作用更富有现实意义。因此,接下来我们就不能不来重点探讨一下有关哲学间接性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及其关系的问题。

我们知道,人生存生活面临的问题、困难和挑战是巨大的、复杂的和无穷的,而人的自然生命的力量又是渺小的、简单的、有限的,然而正是因为人有了意识以及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所具有的“透过现象抓本质”的特殊本领,才能不断地将这矛盾着的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即所谓的管理,所谓的“资源最优化配置”,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化有限为无穷,化腐朽为神奇,不仅使人的生存生活得以维持和延续,而且还使人由愚昧、野蛮、贫穷和落后走上而且不断地走上智慧、文明、富裕和进步,使人由弱小变的而且不断地变的强大,并不断地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然而,人们的意识以及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是通过什么样的具体方式不断将这矛盾着的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呢?答案就是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

不仅如此,“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鬼谷子》)。我们知道,人活着就需要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事情,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事情就是人活着,因为人活着起码需要吃饭,起码需要吃上饭。当然,人活着不仅仅只是吃饭、吃上饭,人活着需要有物质需求,而且还需要有精神需求,因为人不仅需要动物般本能地简简单单地活着,而且还需要高质量持久地活着。那么,人的活着,就不只是需要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一两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情那么简单了,而是需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并做成许许多多的事情,不只是做这样的事情并做成做好这样的事情,而且还要做那样的事情并做成做好那样的事情,不只是需要做小事情并做成做好小事情,而且还需要做大事情并做成做好大事情,不只是解决简单问题并解决成解决好简单问题,而且还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并解决成解决好复杂问题,不只是需要处理低级问题并处理成处理好低级问题,而且还需要处理高级问题并处理成处理好高级问题。然而,人们要想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事情,尤其想做大事情并做成做好大事情,解决处理复杂高级问题并解决处理成解决处理好复杂高级问题,都是离不开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的。一句话,人们对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的期望值越高,所做的事情所解决处理的问题规模越大、越复杂越高级,对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的依赖性越强。因为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在人的生存生活中可以帮助实现如下目的:一是解决处理同一件事情,可以花费更少的气力或成本;二是花费同样的气力或成本,可以将事情解决处理得更精致更完美,或者可以解决处理更多或更大、更复杂的事情;三是多花费气力或成本,可以解决处理相对无限多或无限大、无限复杂的事情,产生几何效应,尤其可以解决处理人们以前感到无法解决处理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资源最优化配置,这就是所谓的管理的本质,这也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为什么说哲学是教人聪明的学问呢?关键原因就在这里。

平时说起哲学来,大多数人一般会觉得这是很遥远的事情,似乎与一般人的生存生活关系不大,然而提及战略、预见、洞察、敏锐等词汇来,又会觉得耳熟能详。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哲学的客观性在起作用。人们日常生存生活中客观事实上经常大量使用哲学,可是主观意愿上却不懂得或者不知道同哲学相联系。这也就是说,人们虽然经常大量使用哲学,然而大多是自发的或不自觉的,属于低级或者初级阶段,缺乏较强的应有的自觉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对哲学的使用还很不彻底、很不精细。由此可知,人们虽然对战略、预见、洞察、敏锐等耳熟能详,但是未必能够完全掌握这些词汇的真正内

涵。因为这些问题看似简单、熟悉,然而要想真正完全彻底地了解和掌握它,没有一定的哲学功底作为铺垫,是不容易做到的。那么,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进一步探讨什么是战略性,什么是预见性,什么是洞察力,什么是敏锐力,以及这四者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十、何谓战略性

分析探讨战略性的内涵,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军事著作不能不读。“商场如战场”。因为虽然这些论述主要是针对战争而言的,是特殊年代特殊背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产物,然而如果从哲学的高度来学习它,对于我们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探讨战略性的丰富内涵仍将会有巨大的启发意义。什么是战略性呢?笔者认为,战略一词原本是军事术语,多应用在军事方面,后引申到政治、经济等诸领域。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战略又被称为“策略”、“方略”、“韬略”、“谋略”等等。所谓战略性,就其字面而言,“战”就是打仗或竞争的意思,在这里,泛指做事情、解决问题。其实,做事情、解决问题本质上就是一种具体的竞争形式。而“略”与“详”、“细”意思相反,就是“粗”、“疏”的意思,人们通常引申为大概、大体、大致、一般、基本等等。“战”与“略”两字联系起来的意思,就是指人们做事情、解决问题的大体办法或基本原则。战略与战术相对立,正如所说“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认识和掌握战略性的内涵,关键在一个“略”字。说“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以及“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说的都是这个意思。现在有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非常流行。其实,泛泛而言“细节决定成败”是不正确的。说“说战略胜利取决于战术胜利的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意见没有看见战争的胜败的主要的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下棋如此,战争也是如此”。还说:“统统相符合的事,在战争或战斗中是极其少有的,这是因为战争或战斗的双方是成群的武装的活人,而又互相保持秘密的缘故,这和处置静物或日常事件是大不相同的。然而只要做到指挥大体上适合情况,即在有决定意义的部分适合情况,那就是胜利的基础了”。人活着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尤其是规模比较大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事情或问题,要想做成功或者解决处理得更加完美或者更加有效率,就其一般而言,关键不在于“细节”或者“小节”上,而是在于“大节”或者“大体”上,在于“大是”“大非”上。所以,人们常说:“顾大局,识大体”,反对“谨小慎微”、“面面俱到”、“吹毛求疵”以及“眉毛胡子一把抓”,反对将有限的精力或有限的资源用在细枝末节方面。战略性的一个

关键要求,就是在认识领域把复杂的东西弄“简单”了,而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这个弄“简单”了,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或者我们平时所说的“抓重点”、“抓关键”、“找窍门”而已。俗话说得好:“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就打‘不长眼的’”。这个所谓“不长眼的”,就是说干活抓不住重点。重点就是所谓的“略”、所谓的“关键”、所谓的“窍门”而已。

十一、何谓预见性

预见性,也叫前瞻性,顾名思义,就是提前知道尚未发生的事情,或者说预先知道事情发展的未来趋势。预见性与战略性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也是哲学间接性作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或途径。预见性是战略性的一个延续或变种,也可以说战略性是预见性的一个延续或变种。只不过战略性是就做事情或解决处理问题的空间而言,而预见性则是就做事情或解决处理问题的时间而言罢了。因而可以说,战略性是概括、归纳的结果,而预见性则是推理、演绎的结果。两者既密切相连又相互区别。因此,人们说起战略性来往往离不开预见性,说起预见性来又往往离不开战略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伟人的评价一般都喜欢用“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等等来形容,原因就在于此。

“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等等。所以说预见性是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预见性要求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要“未雨绸缪”、“打提前量”。军事上为什么使用“打埋伏”、“搞突袭”以及“闪击战”等战术往往比较容易取胜,而特别忌讳“遭遇战”呢?就是这个道理的具体运用。英名的军事思想可谓举世闻名。之所以英明,其核心就是“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大家知道,当前在我们国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人心浮躁”的现象非常明显。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和存在,归根结底跟我们的预见性不强有关,是我们的哲学素养不高、思想意识不成熟的具体外在表现。很多人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只重视具体利益,不考虑抽象利益,等等。正如前面所说的“冰糕”与“大票”的道理一个意思。试想,大汗淋漓的大热天,一支冰糕确实很具诱惑力,但当一张大票摆在面前而只能二选一的话,不管多么干渴,只要干渴的不至于绝对受不了,相信对于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一支冰糕的诱惑是远远抵不上一张大票的。这就是人性的本质。正所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至于孰轻孰重?要有具体人的具体认识来决定,而且也存在着个见仁见智的区别。

说起预见性的重要性来,就不能不提《资治通鉴》上司马光记载的一个历史故事。说是当初秦朝灭亡的时候,各路豪强之士都争先恐后地夺取金玉等财宝,唯独宣曲任氏挖窑贮存粮食。待到楚、汉在荥阳相持不下时,百姓无法耕种土地收获粮食,于是豪强们便把金玉等财宝全都给了任氏来交换粮食。任氏从此起家,数代富有。

其实,想象力也是一种预见性。它多用于艺术创作、科学研究或者说科技发明创造。假如没有想象力,所谓艺术创作、科学研究或科技发明创造几乎是不可能的。

十二、何谓洞察力

我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要想做到战略性、预见性,自然就离不开洞察力。

什么是洞察力呢?洞就是山洞的洞,词典上的主要意思,就是指物体中间穿通或凹入较深的部分,与“穴”基本同义。对洞察的解释,就是观察得很清楚、很

仔细的意思。因此,笔者理解,洞察的“洞”是山洞的“洞”的引伸义,因为内因是根据,要想把事情或问题搞明白、弄清楚,必须要深入问题的内部,寻找内部原因。

之所以说战略性、预见性离不开洞察力,因为洞察力是战略性、预见性的前提,如果没有洞察力,所谓战略性、预见性就是一句空话。其根据还是源于认识决定实践,因为要想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也就是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也就是所谓的管理,那么就必须在实践上或者说行动上做到“略”。然而要想在实践上或者说在行动上做到“略”,那么在认识上就要求必须做到“详”或“细”,要有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本领,这也就是说要有相当的洞察力。《老子.道德经》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很好的说明。我们常说“要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什么?因为等问题发展起来了,变成参天大树了,“木已成舟”了,“生米做成熟饭”了,即使是“神仙”也都没办法了。然而要想“解决在萌芽状态”,那么就离不开洞察力了,因为“萌芽状态”虽然容易解决,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为它很细微。

《孙子》说:“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因而战略的“略”,并不是人们习惯上所狭隘地认为的“略”或“粗”、“疏”,或者说,并不是盲目的“略”或“粗”、“疏”,更不是任何人想怎么“略”就能怎么“略”的。所谓“略”只是就其形式或表面而言的,广义上实质上它是“详”或“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有针对性的“略”或“粗”、“疏”,是有客观性要求的“略”或“粗”、“疏”,并不是可以单纯人为的。所以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虽然“疏”,但“不失”。所谓“不失”是本质,而“疏”是现象。

大家知道,写文章有一个基本要求,叫做详略要得当。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该详的,反而略了,该略的,反而详了,都不会写出好文章。哪儿是该详的?哪儿是该略的?这要有文章的主题和阅读文章的人们的审美情趣来决定,并不是片面人为的。其实,人们做任何事情解决处理任何问题都一样,详略要得当。认识上分析观察上详了,实践上行动上自然就会略了,相反,认识上分析观察上略了,那么实践上行动上就会不得不去“详”。记得有这么一个案例,日本的新日铁公司要投资建造一个新钢铁项目,从立项到选址的前期准备工作人家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最后施工建设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工投入生产了。而我们呢?则相反,决策过程最短,施工建设过程最长,甚至不了了之,所有“烂尾工程”几乎都是这样形成的。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所谓“拍脑袋”现象。

学哲学用哲学篇7

    本稿作为本人论哲学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之三,着重探讨了哲学作用的二重性问题,提出了哲学既有直接性作用,又有间接性作用,是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对立统一。就哲学的间接性作用,重点探讨了其具体表现形式,即战略性、预见性、洞察力与敏锐力的内涵。 

    正文: 

    我们说哲学有用,经济上有用,政治上有用,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艺术、法治上等等亦有用;对个人有用,对集体有用,对民族、对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用;哲学既有小用亦有大用,或者说既有大用亦有小用;对合作有用,对竞争有用,涉及了人生存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人生存生活的全过程。这就是哲学在人们生存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广泛性、普遍性以及最为至高无上性和决定性。哲学虽然在人们生存生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作用,看起来错综复杂,但归结起来,就其形式而言,其实总共也只有两个方面作用:一个是直接性用处,另一个就是间接性用处。为什么? 

    一、哲学具有直接性作用 

    说哲学具有直接性作用,就是源于人是精神物,人天生就具有,同时也需要思维、意识、思想或者说哲学等等诸如此类,这是人特有的自然规定,是自然界长期变化发展而形成的特殊性,同时又是人生存生活的一种具体方式,一种表现形式,等同于人本身。正如哲学大师笛卡儿所言“我思故我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方能真正地体会到做人的快乐和美妙。相反,假如没有这些,与飞禽走兽、草木粪土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也就无所谓人不人的问题了。什么是植物人?所谓植物人,对于其亲属、周围的人而言,还算是观念上尤其是情感上的人,对于其自身而言已经不存在人不人的问题了,因为其本身已无意识、无知觉了。人不是行尸走肉,因此,人活着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人与物的差别,而不是去抹煞和忽视这个差别,这也是人活着的最高意义、价值或境界。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这个差别,就是尽可能地去获取和满足人生存生活所必需的精神需求。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活着需要有思想,有见解。 

    二、哲学具有间接性作用 

    说哲学具有间接性作用,是因为人虽然是精神物,但归根结底总是物,只不过是物的一个特殊,一个具体而已。人既然是物,那么人活着首先需要吃饭,首先需要解决和满足人生存生活所面临的衣食住行等诸多问题,也就是物质需求问题。假如吃不上饭,或者说物质需求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和满足,那么,人的生存生活就难以得到保障,甚至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人死如灯灭”。假如没有了存在,人的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人的一切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然而,生存生活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现实残酷世界上的人们,要想吃饭,要想解决和满足生存生活所必须的物质需求问题,就不能不去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则,人们的生存生活就不可能得到及时有效地保障。然而要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离开了哲学又是绝对办不到的。原因就在于哲学是关于思维的学说,是教人思考,是教人如何更科学地思考的学问。假如不会思考,或者说思考不科学的话,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能算是一句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空话。 

    三、哲学不是“面包”,但胜似“面包”,高于“面包” 

    说哲学具有直接性作用,就是说哲学是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或者说哲学就是人本身,而说哲学具有间接性作用,就是说哲学又是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方法或者说途径、桥梁,即被不少所谓的哲学者所贬谓的“稻梁谋”,也就是说哲学又是人本身之外的别的什么。有人说,哲学不是“面包”,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房子、车子,等等,所以就说哲学没有用处。其实这是一种极端狭隘的偏见。就哲学作用的直接性而言,虽然在具体的形式上,哲学的确不是面包,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房子、车子等等,但从绝对内容上讲,两者又是一回事。因为两者都是构成人生存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之一。人活着首先需要吃饭,假如不吃饭,或者吃不上饭,尤其是长时间的不吃饭或者吃不上饭,人不仅会挨饿,而且还会断送人的生命。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人活着不仅需要吃饭,同时还需要思维、思想、意识之类,需要解惑释疑,这就是所谓的精神需求问题。人活着吃饭虽然不成问题,但精神问题假如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和满足,轻则烦恼、忧虑、苦闷、恐惧等等,影响着人生存生活的质量,重则轻生厌世,甚至断送人的生命,影响人生存生活的数量。为什么会存在自杀现象呢?问题就在这里。就哲学作用的间接性而言,哲学虽然不能直接当饭吃,虽不像面包、柴米油盐酱醋茶、房子、车子等等那样现实和直接,但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哲学往往还要远远高于这些具体的东西。因为在竞争存在的情况下,哲学还是获取这些东西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工具或者说途径、桥梁。离开了哲学这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工具或者说途径、桥梁,所谓面包、柴米油盐酱醋茶、房子、车子等等,只是遥不可及的,只能存在人的脑海中,想想而已。因为还是那句老话,“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的形象比如。这也是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情况下脑力劳动要比体力劳动,管理者要比被管理者收入高许多关键原因所在。 

    四、哲学是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对立统一 

    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也可以称为精神作用,作为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世界观、解释世界相联系;而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又可以称为物质作用,这也是当前比较时髦的新提法——所谓软实力问题,作为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或者说途径、桥梁,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方法论、改造世界相联系。因此,哲学在人生存生活的作用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对立统一。总起来说,两者在人的生存生活中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都具有同等的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不分伯仲,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人的生存生活,既离不开哲学的直接性作用、精神作用,同时又离不开哲学的间接性作用、物质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既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彼此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哲学认识作用的矛盾体。所以,马列哲学认为,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说,这无疑是对的。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对立统一。没有世界观,也就谈不上什么方法论。反之亦然,没有方法论,也谈不上什么世界观。这是因为一方面,人活着不是“猪”活着。人活着不仅要吃饭,要活着,而且还要活得有尊严,有品位,有情趣,要高质量更长久地活着,而“猪”之类与人比起来就显得无所谓。另一方面,人活着虽不是“猪”活着,但做人也不是当“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人活着毕竟要吃饭,要解决和满足人生存生活所面临的衣食住行的问题、物质需求问题。由这两方面构成了人对哲学的全部需要。 

    五、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是对立的 

    哲学在人生存生活中的作用是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对立与统一,也就是目的与手段的对立与统一。从相对意义上来说,直接性不是间接性,间接性也不是直接性,目的不是手段,手段也不是目的。两者是对立的,是有差别的,是不一样的。哲学作用的直接性可以表述为为学而学,是为了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磨练人的品质和意志,提升人的鉴别能力和欣赏水平,使人生富有浪漫气息和美的感受、体验,增强人生存生活的内涵和魅力,也就是所谓的内在修养问题。哲学的直接性作用带有享受、娱乐和消遣的特点,所以更容易被多数人所发现、所认可。而哲学作用的间接性则可以表述为学以致用,是为了尽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提升人与物、人与人的竞争力和进取精神,强化人生存生活的外延和魄力,赋予人生存生活具体的、现实的形式,使人的生存生活富有理智和务实,也就是所谓的能力问题。哲学的间接性作用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劳动,即人们常说的脑力劳动。既然是一种具体的特殊的劳动,它的挖掘和发挥往往给人以枯燥、艰难和辛酸的感觉,所以更容易被多数人反感、排斥。因此,一般情况下,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前提和土壤,而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则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前提和土壤,然而就其普及性而言,一定程度上后者远不如前者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因为前者比较形象、生动,后者比较抽象、深刻。 

    六、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又是统一的 

    虽然从相对意义说,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两者是对立的,是有差别的,是不一样的,但从绝对意义说,两者又是密切相连的,彼此又是统一的。如果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是核的话,那么它的间接性作用就是壳,如果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是里,那么它的间接性作用就是表,核、里离不开壳、表,壳、表也离不开核、里,没有核、里也不存在壳、表的问题,没有壳、表也无法反映核、里的问题,两者缺一不可。因为所谓哲学的直接性作用和间接性作用都是相对而言的。一种意义上的直接性作用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间接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同样一种意义上的间接性作用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直接性作用。比如说,一个人思维心态良好,解决处理问题时就会更容易找到解决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而找到了解决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问题也就越容易得到解决和处理,那么,这个人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否则,人的自信心也就越弱。人们常说“将军头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为什么这样说?原因就在于能力强、本事大的人,其胸怀一般就宽广、开明;相反,心胸宽广、开明的人,其能力、本事一般会大。“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包含着这个道理。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认识到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的相对性,学会自我排解,正确处理压力与动力之间的关系,不仅有着巨大的现实的精神意义,而且更有着巨大的现实的物质意义。因此,哲学作用是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是通过两者的对立表现出来的,是必须的,更是必然的,也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七、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必须同时承认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哲学作用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两种极端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承认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极力否认和扭曲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这种看法认为“哲学思考的唯一目的是寻求生活的真谛,而不是为了金钱、地位、权势等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如果“为了谋生,为了挣钱,”就是“出卖自己的学问”等等。另一种与此相反,只承认思维(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将思维简单地当成“耍聪明”、“玩阴谋权术”,而看不起它的直接性作用,把哲学看成是无用之学、抽象之学、庙堂之学、贵族之学、悠闲之学,把哲学当成诡辩之术、谶纬之学、箴言戒语、玄思遐想,以及“古怪之人的古怪之论”、“用常人最不懂的语言表达常人都明白的道理”等等。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不正确的看法,是当前人们思想不成熟的具体表现。哲学不是咬文嚼字,不是语言游戏,更不是精神胜利法,不是自我陶醉和自娱自乐,因而单纯地承认哲学的直接性作用而否认它的间接性作用,就割裂了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具体联系,将使哲学探讨研究引向虚无缥缈和空洞无物,导致神秘主义。这就是所谓造成“不仅一个哲学家无法理解另一个哲学家的陈述和论证,而且他对另一个哲学家所从事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工作也感到迷惑不解”的根本原因所在。诚如马克思所特别指出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种观点看起来清高无比,主观上有着极力推崇哲学的强烈愿望,事实上客观上却会起相反的作用,反而不利于哲学的普及与提高。这种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危害极大,中国人为什么不讲现实而“死要面子”呢?也是这个原因。试问假如连饭都吃不上的话,即使找到了人生存生活的真谛又有何意义呢?哲学是关于思维的学说,是教人更加聪明的学问,而这种观点只能导致更加愚昧与无知,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当前为什么学哲学的反而不太容易找到工作呢?与这个原因不无关系。就这种观点而言,学哲学的找不到工作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学了这种哲学的人压根也不会工作。什么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就是这种观点造成的,或者说这种观点是造成书呆子现象的思想根源。与此相反,“有奶就是娘”,单纯地承认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而否认它的直接性作用,会将思维低级化、庸俗化和狭隘化,限制人们的眼光,导致极端的功利主义,抹煞“贤”与“奸”、“能”与“诈”的区别,使思维缺乏潜力和后劲,反而更容易妨碍哲学(思维)创造性作用的充分发挥。这种观点是造成当前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思想根源。对哲学作用的两种错误看法,当前都有极大的市场,一种主要表现在认识领域里,学哲学的、做学问的大多持前一种观点;另一种主要表现在实践领域里,所谓做“实事”的人大多持后一种观点。这两种极端看法表面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殊途同归,一脉相承。都是因为对哲学的认识不客观、不全面、不深刻、不系统造成的,因此,必须同时反对。直接否认哲学的间接性作用,间接上也就意味着否认了哲学的直接性作用,直接否认哲学的直接性作用,间接上也就意味着否认了哲学的间接性作用。 

    八、哲学作用二重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当然,我们坚持总起来说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两者在人的生存生活中的地位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就意味着否认两者在相对意义上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对两者的关系,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人生存生活的低级阶段,也就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要高于其直接性作用。因为“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的生存是第一性的。而在人生存生活的高级阶段,也就是人的物质生存生活条件充分的情况下,哲学的直接性作用往往要高于其间接性作用,其间接性作用也就成了其直接性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或手段了。为什么一些很有钱的富豪还总想着继续赚钱?原因就在于,赚钱本身已经不是为了谋生、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赚钱而赚钱了。这些人的赚钱只是其生存生活的一种高级方式和手段了。当然这些人未必就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假如他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生存生活将会更扎实许多。 

    总而言之,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与间接性作用之间的绝对统一,是通过两者之间的相对对立体现出来的,而且是必须和必然的。否则,对哲学作用的认识就是不彻底的。 

    九、哲学间接性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哲学在人的生存生活中不仅具有直接性作用,而且还具有间接性作用,这也是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外在不得不的,又是客观内在必然的,因而更是主观必须的。在以最大限度创造财富为首要特征的市场经济情况下,哲学的这两种作用,特别是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表现得既尤为明显,又至关重要和迫切。然而在当前现实生活中,物质财富并不富裕的人们在哲学的研究和探讨中,往往只注意到了哲学的直接性作用,而恰恰忽视甚至抹煞了哲学的间接性作用,这是极不应该的。在生存第一性的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和掌握哲学的间接性作用更富有现实意义。因此,接下来我们就不能不来重点探讨一下有关哲学间接性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及其关系的问题。 

    我们知道,人生存生活面临的问题、困难和挑战是巨大的、复杂的和无穷的,而人的自然生命的力量又是渺小的、简单的、有限的,然而正是因为人有了意识以及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所具有的“透过现象抓本质”的特殊本领,才能不断地将这矛盾着的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即所谓的管理,所谓的“资源最优化配置”,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化有限为无穷,化腐朽为神奇,不仅使人的生存生活得以维持和延续,而且还使人由愚昧、野蛮、贫穷和落后走上而且不断地走上智慧、文明、富裕和进步,使人由弱小变的而且不断地变的强大,并不断地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繁荣与发展。然而,人们的意识以及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哲学是通过什么样的具体方式不断将这矛盾着的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呢?答案就是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 

    不仅如此,“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鬼谷子》)。我们知道,人活着就需要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事情,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事情就是人活着,因为人活着起码需要吃饭,起码需要吃上饭。当然,人活着不仅仅只是吃饭、吃上饭,人活着需要有物质需求,而且还需要有精神需求,因为人不仅需要动物般本能地简简单单地活着,而且还需要高质量持久地活着。那么,人的活着,就不只是需要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一两件普普通通的小事情那么简单了,而是需要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并做成许许多多的事情,不只是做这样的事情并做成做好这样的事情,而且还要做那样的事情并做成做好那样的事情,不只是需要做小事情并做成做好小事情,而且还需要做大事情并做成做好大事情,不只是解决简单问题并解决成解决好简单问题,而且还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并解决成解决好复杂问题,不只是需要处理低级问题并处理成处理好低级问题,而且还需要处理高级问题并处理成处理好高级问题。然而,人们要想做事情并做成做好事情,尤其想做大事情并做成做好大事情,解决处理复杂高级问题并解决处理成解决处理好复杂高级问题,都是离不开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的。一句话,人们对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的期望值越高,所做的事情所解决处理的问题规模越大、越复杂越高级,对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的依赖性越强。因为战略性、预见性和洞察力、敏锐力在人的生存生活中可以帮助实现如下目的:一是解决处理同一件事情,可以花费更少的气力或成本;二是花费同样的气力或成本,可以将事情解决处理得更精致更完美,或者可以解决处理更多或更大、更复杂的事情;三是多花费气力或成本,可以解决处理相对无限多或无限大、无限复杂的事情,产生几何效应,尤其可以解决处理人们以前感到无法解决处理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资源最优化配置,这就是所谓的管理的本质,这也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为什么说哲学是教人聪明的学问呢?关键原因就在这里。 

    平时说起哲学来,大多数人一般会觉得这是很遥远的事情,似乎与一般人的生存生活关系不大,然而提及战略、预见、洞察、敏锐等词汇来,又会觉得耳熟能详。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哲学的客观性在起作用。人们日常生存生活中客观事实上经常大量使用哲学,可是主观意愿上却不懂得或者不知道同哲学相联系。这也就是说,人们虽然经常大量使用哲学,然而大多是自发的或不自觉的,属于低级或者初级阶段,缺乏较强的应有的自觉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从而导致对哲学的使用还很不彻底、很不精细。由此可知,人们虽然对战略、预见、洞察、敏锐等耳熟能详,但是未必能够完全掌握这些词汇的真正内涵。因为这些问题看似简单、熟悉,然而要想真正完全彻底地了解和掌握它,没有一定的哲学功底作为铺垫,是不容易做到的。那么,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进一步探讨什么是战略性,什么是预见性,什么是洞察力,什么是敏锐力,以及这四者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十、何谓战略性 

    分析探讨战略性的内涵,毛泽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军事著作不能不读。“商场如战场”。因为虽然毛泽东这些论述主要是针对战争而言的,是特殊年代特殊背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产物,然而如果从哲学的高度来学习它,对于我们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探讨战略性的丰富内涵仍将会有巨大的启发意义。什么是战略性呢?笔者认为,战略一词原本是军事术语,多应用在军事方面,后引申到政治、经济等诸领域。因此,在不同的情况下,战略又被称为“策略”、“方略”、“韬略”、“谋略”等等。所谓战略性,就其字面而言,“战”就是打仗或竞争的意思,在这里,泛指做事情、解决问题。其实,做事情、解决问题本质上就是一种具体的竞争形式。而“略”与“详”、“细”意思相反,就是“粗”、“疏”的意思,人们通常引申为大概、大体、大致、一般、基本等等。“战”与“略”两字联系起来的意思,就是指人们做事情、解决问题的大体办法或基本原则。战略与战术相对立,正如毛泽东所说“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认识和掌握战略性的内涵,关键在一个“略”字。毛泽东说“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这些都是最吃力的地方,如果丢了这个去忙一些次要的问题,那就难免要吃亏了”,以及“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说的都是这个意思。现在有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非常流行。其实,泛泛而言“细节决定成败”是不正确的。毛泽东说“说战略胜利取决于战术胜利的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意见没有看见战争的胜败的主要的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而不是那种带局部性的即对全局无决定意义的一着。下棋如此,战争也是如此”。毛泽东还说:“统统相符合的事,在战争或战斗中是极其少有的,这是因为战争或战斗的双方是成群的武装的活人,而又互相保持秘密的缘故,这和处置静物或日常事件是大不相同的。然而只要做到指挥大体上适合情况,即在有决定意义的部分适合情况,那就是胜利的基础了”。人活着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尤其是规模比较大比较高级比较复杂的事情或问题,要想做成功或者解决处理得更加完美或者更加有效率,就其一般而言,关键不在于“细节”或者“小节”上,而是在于“大节”或者“大体”上,在于“大是”“大非”上。所以,人们常说:“顾大局,识大体”,反对“谨小慎微”、“面面俱到”、“吹毛求疵”以及“眉毛胡子一把抓”,反对将有限的精力或有限的资源用在细枝末节方面。战略性的一个关键要求,就是在认识领域把复杂的东西弄“简单”了,而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这个弄“简单”了,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或者我们平时所说的“抓重点”、“抓关键”、“找窍门”而已。俗话说得好:“不打‘勤的’,不打‘懒的’,就打‘不长眼的’”。这个所谓“不长眼的”,就是说干活抓不住重点。重点就是所谓的“略”、所谓的“关键”、所谓的“窍门”而已。 

    十一、何谓预见性 

    预见性,也叫前瞻性,顾名思义,就是提前知道尚未发生的事情,或者说预先知道事情发展的未来趋势。预见性与战略性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也是哲学间接性作用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或途径。预见性是战略性的一个延续或变种,也可以说战略性是预见性的一个延续或变种。只不过战略性是就做事情或解决处理问题的空间而言,而预见性则是就做事情或解决处理问题的时间而言罢了。因而可以说,战略性是概括、归纳的结果,而预见性则是推理、演绎的结果。两者既密切相连又相互区别。因此,人们说起战略性来往往离不开预见性,说起预见性来又往往离不开战略性。古今中外,人们对伟人的评价一般都喜欢用“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等等来形容,原因就在于此。 

    “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等等。所以说预见性是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的一个主要手段。预见性要求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要“未雨绸缪”、“打提前量”。军事上为什么使用“打埋伏”、“搞突袭”以及“闪击战”等战术往往比较容易取胜,而特别忌讳“遭遇战”呢?就是这个道理的具体运用。英名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可谓举世闻名。之所以英明,其核心就是“不打无把握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大家知道,当前在我们国家“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人心浮躁”的现象非常明显。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和存在,归根结底跟我们的预见性不强有关,是我们的哲学素养不高、思想意识不成熟的具体外在表现。很多人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只重视具体利益,不考虑抽象利益,等等。正如前面所说的“冰糕”与“大票”的道理一个意思。试想,大汗淋漓的大热天,一支冰糕确实很具诱惑力,但当一张大票摆在面前而只能二选一的话,不管多么干渴,只要干渴的不至于绝对受不了,相信对于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一支冰糕的诱惑是远远抵不上一张大票的。这就是人性的本质。正所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至于孰轻孰重?要有具体人的具体认识来决定,而且也存在着个见仁见智的区别。 

    说起预见性的重要性来,就不能不提《资治通鉴》上司马光记载的一个历史故事。说是当初秦朝灭亡的时候,各路豪强之士都争先恐后地夺取金玉等财宝,唯独宣曲任氏挖窑贮存粮食。待到楚、汉在荥阳相持不下时,百姓无法耕种土地收获粮食,于是豪强们便把金玉等财宝全都给了任氏来交换粮食。任氏从此起家,数代富有。 

    其实,想象力也是一种预见性。它多用于艺术创作、科学研究或者说科技发明创造。假如没有想象力,所谓艺术创作、科学研究或科技发明创造几乎是不可能的。 

    十二、何谓洞察力 

    我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要想做到战略性、预见性,自然就离不开洞察力。 

    什么是洞察力呢?洞就是山洞的洞,词典上的主要意思,就是指物体中间穿通或凹入较深的部分,与“穴”基本同义。对洞察的解释,就是观察得很清楚、很仔细的意思。因此,笔者理解,洞察的“洞”是山洞的“洞”的引伸义,因为内因是根据,要想把事情或问题搞明白、弄清楚,必须要深入问题的内部,寻找内部原因。 

    之所以说战略性、预见性离不开洞察力,因为洞察力是战略性、预见性的前提,如果没有洞察力,所谓战略性、预见性就是一句空话。其根据还是源于认识决定实践,因为要想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也就是所谓的“好钢用在刀刃上”,也就是所谓的管理,那么就必须在实践上或者说行动上做到“略”。然而要想在实践上或者说在行动上做到“略”,那么在认识上就要求必须做到“详”或“细”,要有明察秋毫、见微知著的本领,这也就是说要有相当的洞察力。《老子.道德经》的“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很好的说明。我们常说“要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为什么?因为等问题发展起来了,变成参天大树了,“木已成舟”了,“生米做成熟饭”了,即使是“神仙”也都没办法了。然而要想“解决在萌芽状态”,那么就离不开洞察力了,因为“萌芽状态”虽然容易解决,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为它很细微。 

    《孙子》说:“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因而战略的“略”,并不是人们习惯上所狭隘地认为的“略”或“粗”、“疏”,或者说,并不是盲目的“略”或“粗”、“疏”,更不是任何人想怎么“略”就能怎么“略”的。所谓“略”只是就其形式或表面而言的,广义上实质上它是“详”或“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或者说,是有针对性的“略”或“粗”、“疏”,是有客观性要求的“略”或“粗”、“疏”,并不是可以单纯人为的。所以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虽然“疏”,但“不失”。所谓“不失”是本质,而“疏”是现象。 

    大家知道,写文章有一个基本要求,叫做详略要得当。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该详的,反而略了,该略的,反而详了,都不会写出好文章。哪儿是该详的?哪儿是该略的?这要有文章的主题和阅读文章的人们的审美情趣来决定,并不是片面人为的。其实,人们做任何事情解决处理任何问题都一样,详略要得当。认识上分析观察上详了,实践上行动上自然就会略了,相反,认识上分析观察上略了,那么实践上行动上就会不得不去“详”。记得有这么一个案例,日本的新日铁公司要投资建造一个新钢铁项目,从立项到选址的前期准备工作人家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最后施工建设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完工投入生产了。而我们呢?则相反,决策过程最短,施工建设过程最长,甚至不了了之,所有“烂尾工程”几乎都是这样形成的。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所谓“拍脑袋”现象。 

学哲学用哲学篇8

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趣味不足,教师讲理论,学生背理论,背了又不会运用到生活中去。自己做了政治老师后,发现哲学其实具有无穷的魅力,也发现哲学教材内容有很多部分理论性强,不少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往往感到理论与现实太远,学生总觉得哲学是一门说教课,枯燥无味,对哲学没有兴趣。如何把抽象的理论通过简单的生活体现出来,需要每一位教师潜心钻研。

杜威说:“要提高教学吸引力,关键是创设知识与情感结合的美妙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教学情境’。”笔者在多年的哲学教学中,发现“情境教学法”的确能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喜爱,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种子,能埋进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如泉水,能滋润学生的生命。情境教学法有利于达成高效课堂,活力课堂;打造出生态课堂,生成课堂,生命课堂;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所谓“情境教学法”,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情境,包括美文、故事、诗歌、新闻、小品、名言等具有情感色彩的场景,引起学生心灵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目标,提升生活智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下面,浅谈我对情境教学法在哲学课堂上实践过程的一些思考。

一、哲学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优越性

哲学教材的内容,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处处能体现出哲学的智慧,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身来源于人们对生活与实践的追问与思考

哲学的生活基础与生活的哲学反思,哲学与生活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缠绕,具有割不断、理还乱的内在关联。哲学源于生活,人们的现实生活为哲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哲学深深地根植于生活世界之中。生活也需要哲学的理论自觉和反思,需要哲学的价值引导。未经反思的生活是没有意义,也是不值得过的,因为那是一种纯粹依靠自然本能的生活,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生

活境界。从哲学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它们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的全部理论来自于实践并经得起实践

检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具体科学的进步,更为它提供了检验的土壤。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的点滴为课堂情境的创设提供了可能性。

2.哲学的教学内容有着学生参与体验的广阔空间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内容,都和学生有着紧密的联系,即使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哲

学,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行动往往也体现着一定的哲学思想。比如,办事情有没有从实际出发,有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为什么事情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等等。一些名人名

言、寓言故事、时事热点也与学生有着密切联系。这些非常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实施空间。

二、哲学课堂创设情境的原则

1.生活性原则

生活的幸福与心灵的健全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现代人的心智不断提高,可是,心灵健康程度的提升却没能与之成正比。众多人的心灵正日益变得浮躁不安,惶惑迷惘,无所适从。叔本华说:“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在今天的生活里,很多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他们过分追求物质的浮华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忽视对精神上的追求。我们所教的职校的学生,平时不太爱学习,而把很多的时间花在游戏、网络上,看毫无意义的肥皂剧,不自觉地就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有的学生的心理甚至出现严重的问题,他们不能正确处理生活中

遇到的挫折与烦恼,不知如何排解压力,确立信心。所以,哲学老师有责任关心学生的心灵。让教学情境如种子,如泉水,如钥匙,不经意中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课例:在讲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播放的是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张平宜的感人事迹,她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2002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小学兴建了崭新的教室。此后,她辞去百万元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地方一点点地建

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名毕业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对她的评价是:一只希望的青鸟飞

过海峡,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当人们看到久违的笑容和自信浮现在麻风村人们的脸上时,就会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

推选委员彭长城说: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我注意到很多学生在观看这一段视频时,脸上的表情凝重,部分学生在悄悄地擦拭不自觉流出的眼泪。

我没有直接问同学们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我设置了一个问题,观看这段视频后你们有哪些感悟?经过短暂的思考和交流,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现摘几个同学的观点:

同学甲:关心与帮助他人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帮助了那个人,给其以安慰和精神动力,使对方摆脱困境,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而且由于真诚善良的精神得到众多人的尊重与爱护,得道多助,真诚的朋友会越来越多。这才是真正的爱。

同学乙:人是社会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而且,奉献与帮助,并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只是为了帮助他人,为了奉献的幸福指数会更高,这会提高自身修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与实现人生价值。

学生一定喜欢这样的情境,这样的例子有助于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趣味性原则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乐学的前提,哲学课的最大问题是课程抽象性、理论性强,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无“趣”。无论是什么课堂,都需要设置有“趣”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精彩的、有趣味性的案例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讨论、参与的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的道理,可以适用的情境有很多,教师如能在选择情境时,多增加点趣味,确实能受到学生的喜爱,有助于打造出活力课堂、魅力课堂。所以,我平时特别喜欢收集有趣的教学案例,特别是在哲学课堂上,一个趣味性强而又充满哲理的故事,往往能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课例: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是一个难点内

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说明,课本里“白马非马”,“水果与苹果、香蕉等”关系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个原理,笔者再运用“美女与四大美女等”关系的例子进一步阐述这个道理。西施:大脚。素有“沉鱼”之誉的西施虽然美丽,但是脚却比一般人大。王昭君:削肩。让“落雁”为之惊叹的昭君容貌出众,但是肩膀有点窄小。貂蝉:耳小。传闻能够“闭月”的貂蝉顺利地实行了美人计,是因为她天生丽质,但是她耳朵极小。杨贵妃:狐臭。号称有“羞花”之美的杨玉环其实体味浓重,所以她特别喜欢沐浴——“春寒赐浴华清池”,传下了千古美名。很多同学茅塞顿开,真正地理解了。

3.时代性原则

哲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问,对现实具有指导性,在创设情境时必须考虑它的时代性,发挥它的教育功能。青年学生思想活跃,

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极为关注,用社会热点材料替代教材中

一些滞后、陈旧的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加深对社会、对我们所处时代的认识和思考。其中,特别是一些中国在发展上取得最新瞩目的成就的案例,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意识。

课例:在讲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时,我选取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到2012年6月16日18时

37分,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学生通过视频情境,完美地体会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从量变到质变,事物发展的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对中国科技进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所选的情境有助于设计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讨论、探究等形式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在开放性的情境中体验实际生活,理解运用知识,进而达到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觉悟。开放性情境的设置,从内容上来说,既可以是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社会热点、社会现象和事件,还可以是小故事、漫画、表格数字等等。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哲学用哲学篇9

关键词物理教学哲学思想联系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

一、用联系的观点指导学生系统地把握物理知识结构

自身存在系统与要素(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我们着眼于整体、系统地把握事物。中学物理知识内容很多,而每堂课却只讲其中的一点内容,教材往往也是一框一框分别打开某个知识的。如果在教学中不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课与课或框与框知识的衔接,那么学生往往会因为某个知识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所以有必要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建构一棵“知识树”――树状的知识体系,力学、运动学、电磁学等分别作为这棵大树的大枝,大枝下又有小枝。比如电磁学的大枝下分出电学、磁学。当然,枝与枝又是可以交叉的。学生只有具备这样明晰的知识构架,才能在学习物理的时候恰当地定位:到底用哪块知识来解答相关问题,从而准确地把相关信息调用起来。也就是说,明确从哪根树枝上摘果实。

而要使学生能够建构起这样“树”状的知识结构,平时教学中就要特别要求学生注意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指导学生学好主干知识

事物发展过程中有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许多物理现象是多面而复杂的,分析这些现象如果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往往会使人陷入无头无序的状态中,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无从下手。所以物理学研究和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忽略一些次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即主要矛盾,对复杂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化即所谓“科学抽象法”。例如“质点”的概念、“点电荷”的概念、“理想气体”的概念等,无不体现这一哲学思想。在物理教学中有意地渗透这些方法论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学习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体系庞大,这就要求学生在众多的知识中抓住主要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在复习过程中)。如果轻重不分,势必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什么也抓不住。

在物理高考中真正考的都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所引申出来的问题,学生需要首先确定题目考察的主要方向,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然后就主要矛盾下的次要矛盾实行各个击破,实现最终解题。次要矛盾的发展对主要矛盾有影响,次要矛盾的解决能帮助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点也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复习。

三、用发展的观点指导学生把握问题发展的过程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事物发展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如实地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过程,了解事物的过去,把握它的未来,从而更深地来领会它的现在。许多物理现象可以体现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这一辨证关系。比如:物态变化、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入射角由零到大于临界角的量变,终于导致了由折射到全反射的质变、原子核的转变等都是量变引起质变规律的实例。所以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要求学生树立发展观,把握物理现象发展的方向,需要从过程中了解它,寻找并确定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分析和研究从量变到质变的内在统一规律,对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很有益处的。

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指导学生思考问题

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一方面要重视理论,另一方面要重视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即要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物理中的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许多规律都是按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产生的。例如:《自由落体》章节里,大小完全一样的铝球和铁球,同时在同高度自由下落,学生将认定铁球先落地,因为铁比铝重得多,这就是先入为主的概念。如果教师简单化地用理论计算的结论告诉学生说:错了,两球是同时落地的。学生将不会接受,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做实验,在明显地听到同时落地的声音时,学生才能达到对问题的真正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讲解理论时,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来讲解;在介绍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点时,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来举例分析、实践尝试,可能效果更好。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破除迷信、不盲目崇拜权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为了深化物理教育的改革,物理教师们应当有意识地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当前的物理教育的问题。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丁.奈勤说过:“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想问题的教育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者,可能是好的教育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者,但好的也好的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哲学思想的教育,可以教给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学哲学用哲学篇10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再次给予高度肯定,并就新形势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战略部署。一方面,从与时俱进的意义讲,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作用,认识需要不断深入,理论需要不断升华,实践需要不断创新;另一方面,针对在一些人中现实存在的哲学社会科学“务虚”“无用”的错误认识,有必要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务实性和引领作用进行尽可能具体的、通俗的解释和宣传。这无论从宏观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还是从微观上切实克服实际工作中说重视其实不大理会的现象,都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所有研究都

是为了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都是务实的在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1.哲学社会科学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务实的无论从经济角度看,人作为第一生产力决定着经济活动的数量和质量,还是从社会角度看,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决定着社会建设的方向和水平,每个人是否有正确的观念非常重要,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很难想象,人们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何参与正常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建设,换句话说,扭曲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必然给人们的行为带来不利影响。历史发展证明,越往前看,随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越浅陋或者越落后,当时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建设水平也肯定越简单、越低级;反之,随着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得越正确,当时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建设水平也越先进、越高级。这个过程,就是哲学社会科学指导人们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2.哲学社会科学指导人们建立合理的社会生活秩序,是务实的如同自然界有相对合理的秩序一样,社会生活也必须有相对合理的秩序。后者不是自然发生、自然维持的,而是一个需要人们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扬弃、不断完善的过程。所谓相对合理的社会生活秩序,就是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人们必须依赖的体制机制、法律规范、道德伦理、文化民风等所有能够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内容,都是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研究、不断确定的。可以肯定,离开哲学社会科学,相对合理的社会生活秩序很难建立,社会肯定混乱一团。其实自从有人类社会开始,这个过程就开始了,只不过是原始和现代的区别,是一个孕育生成的过程罢了。一些普通民众可能不懂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却懂得很多现实的、朴素的、实在的道理,例如感觉贫富差距过大不合理,就会不满意,就会提出看法或建议,要求发生某种改变。上升到哲学社会科学,就会研究利益分配制度的调整并付诸实践,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务实的结果。人类生存和发展实际上依靠两大要素,一是物质生活资料,二是社会生活秩序,如同人的生存绝对离不开物质生活资料一样,人的生存也绝对离不开社会生活资料。3.哲学社会科学体现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更是务实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所谓综合国力就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硬实力可以高度概括为人力、物力、财力水平,而软实力则可以高度概括为哲学社会科学水平,即“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等,当前特别明显地体现在一个国家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当人类进入现代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性可以以一个具体人为例:相对于现代社会的落后时代,说一个人的实力就是人的力气完全可以,而在现代社会,说一个人的实力就是人的力气则远远不够,智力和能力等因素甚至要占更大比重。综合国力也是一样,其中的软实力不但重要,在今后的发展中甚至可能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

二、哲学社会科学一直引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