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十篇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十篇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52:09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1

(一)数学阅读的意义。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字化、数学化,人们只有语文阅读能力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以及未来社会要求,取而代之的将是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外语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二)数学阅读的内容。

数学已成了所有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工具和语言。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基本是一样的,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和信息载体吸纳加工的过程,包括语言符号的感知和阅读,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等心理活动因素,数学阅读主要培养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语言转换能力、概括联想能力、直觉创新能力和有效猜测能力。这样学生在阅读中依据一定的个人体验还和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为基础,通过感悟、猜想合情合理发掘等直觉的认识活动,理解活动与发现活动,对要解决的问题从逻辑意义上的认同过渡到心理意义上的认同,进而超越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渐形成一定的直觉思维能力。

(三)数学阅读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和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适当运用阅读方法,有利于克服学习中的依赖性、增强独立性;有利于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体现终身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也有利于沟通不同学科的学习,使学习方法具有更普遍的指导意义,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低年级数学阅读的现状

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肯定是一个潜在

的“差生”。目前低年级数学阅读还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数学阅读的现状令人堪忧。

(一)数学阅读还未被学生所接受。

只有语文才阅读的观念根深蒂固,大多数低年级小学生几乎不懂什么事数学阅读,也不会阅读,因此,根本不把数学阅读当做一回事。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没有什么可阅读的。一次上数学课时,老师提出先预习一下课文或自己看一会儿书,此时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拿出童话、故事等别的读物,只有极个别孩子会认真看一些数学。

(二)阅读不认真成为做错题的主要原因。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体会到,考试中凡是错题,80以上的学生缺乏阅读,没有通过阅读来理解好题意。往往丢三落四,问非所答,问其原因回答是“看错了”,没有把题目读仔细。从而,导致认真阅读与潦草阅读的学生间成绩的差异。

(三)缺乏最基本的数学常识。

在华罗庚、祖冲之、刘徽、陈景润等名字中,你认为有几位是数学家。[3]a、一B、二C、三D、四,近80%的学生选择D。因为陈景润在数学书中出现的极少,所以学生认为他不是数学家,缺乏阅读导致学生连最基本的数学常识都不懂。

(四)数学教材经常被遗弃。

不论是公开课还是随堂课,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教师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课上得非常精彩,然而在上课时要求学生看教材的时候很少,有的甚至一学期下来,学生未好好地阅读过自己的数学课本,对其中的概念、例题出自何处一概不知、不了解。存在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数学阅读被长期忽视外,学校、学生和教师普遍对数学阅读的认识存在有一定的误区,对数学阅读的兴趣不大,对学生的数学阅读培养不到位。数学历来被认为是一门“难学”的学科,由于“难学”导致了学生的苦恼而厌学、不学甚至弃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端正教学的指导思想,即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上。目前,捕捉数学阅读的痕迹很难,对于数学的课内外阅读指导和读物也少之甚少,某种情况下学生对于数学试卷的阅读理解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了考试结果。因此,不管要学生的成绩,还是要学生的素质,都离不开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重视数学阅读的几点思考

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语文阅读重整体,数学阅读重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正确引导小学生重视数学阅读,讲清阅读意义,明确阅读目的,向阅读语文一样,渐渐养成喜欢数学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和意识。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意识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只有当学生具有了数学阅读的兴趣和意识,才能自觉地去阅读,快乐地去阅读,持之以恒地去阅读。长期以来,很大一部分人对数学的理解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学好数学关键在于定义、法则和各种题型的反复练习,阅读不阅读一个样。这种缺乏数学阅读的意识,殊不知对数学的理解首先源于对题意的理解。因此,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其数学阅读的兴趣和意识非常重要。

(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一种行为如能成为习惯,就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3年级以下的学生仍处于习惯养成期,要使数学阅读成为习惯,必须从一年级甚至幼儿抓起,要经过长时间反复训练,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做表率。教师坚持阅读,会直接影响学生并使之效仿。因此,教师首先从自身做起,认真阅读课本、大纲、有关的课外读物,既充实自己,又能感染学生。多鼓励。好习惯是夸出来的,教师要坚持不懈地指导阅读,并在此过程中,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赞赏,常常体验到阅读与成功的联系。挤时间。不管课程有多紧,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指导阅读、进行阅读,久而久之,必成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有心人,坚持不懈,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进行正确数学阅读。

数学语言和数学符号比较严谨、抽象,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需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若让学生对数学阅读感兴趣,并喜欢数学阅读,必须首先让学生知道和掌握数学阅读方法和技巧。在教学实践中常见于以下几种:

1、课堂预习性阅读。

课前预习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正确的课前预习,有助于加深对阅读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能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预习中的疑问和不懂的问题听课,往往会增强听课的效果。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教师要事前让学生明确预习的重点、要求和范围,以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要的话还应设计相应的悬念或有趣练习题,使新旧知识不脱节,前后联系紧密结合,促使学生主动预习。讲新课之前,还要检查预习的情况。上课时教师不用费劲,学生就能吃透和理解所学内容,并饶有兴趣。

2、课堂提示性阅读。

这种阅读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具体方法是教师要事先列好阅读提纲,明确重点和问题,由学生按提纲的提示进行阅读,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使学生的阅读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提示性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学习新知识、领会新内容和解决新问题做准备。提示性阅读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阅读要由易到难。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探索解题思路的过程中,须逐渐加深,引导阅读教材,使学生突破定势、激活思维,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二是设置问题要合理。一定要从教学大纲、章节特点、教材性质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迷信、不盲从,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大胆质疑。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疑点,引导他们去阅读教材中的关键部分。三是做好现场指导。对于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不当的阅读方法,应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以提高阅读效率。恰当地安排一个阅读环节,能激发学生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引发学生求知欲望。

3、课外延伸性阅读。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归因理论中职生调查

当今中职生课堂状况令人担忧,师生课堂皆痛苦,其结症何在?

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湖北职院应用分院2012级(根据以前的调查数据)、2015级新生的文化课摸底考试和其纪律考勤量化考评进行了部分抽查,并对其所授语、数、英、体四门文化课的6位老师的师资状况,教学心态等情况作了系列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学生

1.应用分院2012级、2015级部分新生文化课摸底考试的抽查。

说明:两次考试语、数、外都合成一门,题量较少,考试难度均为初一下学期到初二上学期水平。

分析:三门平均分均低。15级学生数学、英语问题尤其突出。

结论:大多数学生的现状只有初一左右的水平。

2.三个班新生纪律考勤的抽查

(1)2012年10月15日和10月14日第7周考勤:

结论:以上数据表明学生“努力程度”较低。15级稍有进步。

(2)2012年11月13日第5、6节,2015年10月12日1、2节两个班上语文课情况调查:

结论:以上数据表明学生“努力程度”很低。

(二)关于老师

1.应用分院2015级中职新生文化课老师的师资调查

结论:副教授占50%,讲师占33%,初级占17%。老师们年龄、职称结构比较优化,客观上有能力胜任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情况却远非如此)

2.老师教学课堂心态调查

普遍认为学生学习基础差,纪律差,不爱学习。老师对教学比较悲观,缺少成就感。认为自己的科研水平与其他院系的同事越差越远,对个人前途担忧。

二.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人的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以此为理论依据,以调查为事实基础,我们认为:师生课堂痛苦的结症主要是:

从“能力高低”和“任务难度”两个因素的角度考虑,结论是:学生能力太低,而老师的教学任务难度相对过大,教学速度相对过快,两者具有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是师生课堂痛苦的最根本的客观原因。

由于语、数、外文化课是国家指定的统编教材,其授课计划、教学进度必须以此为依据,虽然这套教材很好,但前题是教授对象必须是合格的初中毕业生。而现状是学生大多只有初一的水平,甚至还不到,因此三分之二的学生课堂上实在很难听懂和及时接受。

从“外界环境”因素的角度考虑,结论是:文化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大多只注意其学科的科学性和独立性,而忽略了学生的职业性的市场要求,针对性差,两者之间有较大的鸿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是师生课堂痛苦的间接原因。

从“努力程度”和“身心状态”因素的角度考虑,结论是:师生努力程度不够,师生均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这是师生课堂痛苦的主观原因。

从学生的早自习出勤率、晚自习出勤率、上课出勤率、带书率、做笔记率、做作业率等因素来看,显然学生的“努力程度”很低,这也会大大降低老师教学的积极性。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降低教学任务的难度,放慢教学的速度。要好处理教材,做好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二是文化课教师的授课内容要注意与学生的职业性的市场要求相接轨。老师要注意学生的专业性,了解其专业的基本职业要求。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3

数学插图,是指穿插在数学习题中并能为题目提供背景信息或文字内容的图片,具有解释、表征、组织等作用。它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低年级数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幅数学插图都体现了编者的精心安排,它或将知识融于故事之中,或将抽象化于形象之中,或将方法聚于演示之中,或将思维散于动态之中。

关于数学插图的作用,动机说认为,数学插图本身所独有的视觉表象性特点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解题动机。认知说认为,数学插图的作用类似于先行组织者,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背景知识,使所有信息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工题目信息,能有效地理解信息。

低年级学生认知客观世界往往是从直观的、具体可感知的事物中获得,因而数学插图广泛应用于苏教版低年级的数学课本中。一幅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富于童趣和情趣的图画,融入了生活气息,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使数学不再枯燥乏味。数学插图编排方式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数学插图“负效应”的分析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数学插图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负效应也不可避免。

1.过多的插图信息干扰题意

美国心理学家mayer提出了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任何学习活动都要消耗认知资源,都可能会造成认知上的负荷。因此,任何多媒体教学材料的呈现,都要以学生所具有的认知资源的总量为限,否则,就会造成认知超负荷。图片的呈现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否则,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更容易受其他刺激的干扰,读题时出现理解错误。低年级学生读图能力较差,对于教学插图的观察缺乏目的性,不能全面地、从整体上理解图意。学习“用括线和问号表示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于列减法算式的题型,有一定的难度。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1页第2题“兔子图”,图中画出了蘑菇房中的小兔是3只,蘑菇房外的小兔也是3只,只数都显而易见,学生却找不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同样,第65页第5题的“丝瓜图”,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2.图文不匹配引发认知冲突

个别插图中的文字描述和插图内容相矛盾,干扰了学生对插图内容和题意的理解。一年级上册第59页“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试一试”中提出让学生抛一抛花片,看一看正面朝上的有几个。反面朝上的有几个。这道题的本意是让学生找出所有10的加减法算式,得到较全面的认识。教学中发现,图画中已经画出正面朝上的有7个,反面朝上的有3个,很多学生只想到根据图中的一种情况(7、3、10)写四道算式。又如,第98页第6题,文字叙述“灰兔有5只”,而图中小朋友挡住了1只灰兔,学生看到的灰兔只有4只。

3.插图的相似性造成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先前形成的知识、经验、习惯,会使人们形成认知的固定倾向,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学习某一部分知识时,不同的插图会表现出共性,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经过训练与强化,形成思维的习惯性。例如:学习“用括线和问号表示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时,问号经常在诸如篮子、房子、筐子等物体的上面出现,给学生的感觉就是:只要是这种题目,肯定求篮子、房子、筐子里的物体个数,使学生形成了固定的解题习惯。所以学生遇到这种题目,一概用减法解决,因而出现了下面的错误:第65页的“菠萝图”,题目求的是“筐子里和筐子外一共有几个菠萝”,部分孩子却列出7-3=4这样的算式。

三、降低数学插图的“负效应”策略

1.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1)单一的插图。单一的插图就是没有文字的插图。在这些插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提高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对于图画的观察只局限于表面,不能挖掘其内涵,因此,培养他们的图画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图画,用数学的头脑分析信息,用数学的思维整合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6-9”的教学主题图,插图创设了套圈的游戏场景,学生观察图后要能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至于图中小朋友怎样玩的,玩得是否开心,都不重要。一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例题创设了“大象过生日”的情境,要让学生能够想到“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以及“这些客人各有多少”,从而产生收集、整理数据的需要,至于动物们送了什么礼物,怎样安排生日活动,不是图画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2)图文结合的插图。随着学生识字量的逐渐增多,课本中图文结合的应用题越来越多。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力通常会被生动形象的图片吸引,而忽视作为图画补充的文字。例如;一年级上册第104页第16题的第二幅图,图画上有一队小朋友,最前面的孩子拿小旗,小旗上标有“8人”(大树挡住了1人),最后一个孩子问“我前面有几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小旗上的文字,直接数人数,就列出这样的算式:7-1=6。对于这种题目的教学,我通常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再让学生读文字,说说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然后列式解答。

2.优化插图的呈现方式

在教学中,插图的呈现并不是越多越好,不恰当的呈现有可能增加认知负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根据mayer的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优化材料的呈现方式,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减少注意力的分散,真正促进学生对图意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通过课件、语音、动画等方式对插图作进一步的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的插图。比如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时,“试一试”中的抛10个花片,可以在不出示教学插图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动手抛花片,再讨论交流各种可能情况。

3.加强变式练习

变式就是指教师不断变换问题的非本质特征;变换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内容或形式,但保留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低年级学生初步接触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变式练习非常重要。比如根据“树上有10只小鸟,飞走了3只”这样的图画,可以做如下练习:①树上有10只小鸟,飞走了3只,还剩几只?②树上飞走了3只小鸟,还剩7只,树上原来有多少只小鸟?③树上有10只小鸟,还剩7只,飞走了几只?分析这一组应用题,同样的画面,叙述同样的事情,但是解法不同。第2个问题和第3个问题需要学生逆向思考。让学生经常作类似的训练,既可以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题目中找出共性,又能根据各自的特性灵活处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传实.巧用主题图优化低年级数学教学.考试周刊,2011(30):75.

[2]高玮洁.初中英语教材插图效应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3.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4

首先我们对低年级应用题改革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教材编排特点

传统小学数学低年级主要学习11类简单应用题,归纳起来实际上是四种类型:部总关系、相差关系、份总关系和倍数关系。在新教材中已经没有“应用题”三个字,取而代之的是“用数学”和“解决问题”。它们分布在:一年级上册:求和,求剩余;下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二年级上册:比一个数多几是多少,比一个数少几是多少,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单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下册:简单的两步计算(乘加、乘减、加减)出现小括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三年级上册: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下册:连乘,连除,两步计算。仔细阅读1~3年级的教材,不难看出,传统11类应用题在1~3年级中基本出现,只有“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问题难觅踪迹。

二、学习内容的呈现特点

不同应用题的学习有相同之处,即都是让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不同的是,传统应用题的出现形式从图画应用题到图表应用题(图文)到全文字的应用题的过渡层次明显,在一年级下册就出现了全文字的应用题。而新教材“用数学”基本上是采用图文相结合,低年级更是如此。

1.题材范围

传统教材以解题为目的的应用题必然是结构良好,强调文字组织的严密性,其情节虽然也源于生活,但往往过分“高于生活”,教材中每一道例题就是一种标准类型。而新教材中低年级应用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问题,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背景中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2.内容的呈现

内容的标准格式变得更丰富生动,呈现方式以“主题图”为主。新课程中小学一年级应用题基本上是图画应用题,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就能列出式子,到了二年级出现的基本是图文结合的应用题,学生不能单纯依靠观察图画来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图画与文字结合的方式来解题。

三、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

传统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重视提供一套标准的样板,目标直指让学生学会解某类题这一结果。

在新课程中这一模式被打破,出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式―解释、应用和拓展”。应用题的教学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知识基础,把相关的信息和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应用题的教学要具有开放性,放飞学生的思维。教师不过多地束缚学生,而是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究的空间,给他们一个自由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良好的探索氛围中,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自由地和同学沟通,人人动手、动脑、动口,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建立生动的解题模型,避免“模仿”的解题教学。这样的应用题教学才是应用数学、回归数学。

下面是我对低年级教学应用题的几点成功做法:

1.用线段图显示解题思路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应用题有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使应用题化难为易,简单易学。如:鱼缸里有10条红金鱼,8条黑金鱼,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教师可提问:这道题讲的两种鱼哪种多,哪种少?红金鱼多我们可用长线表示(作图),黑金鱼少,线段要怎么画?

通过作图,原题中文字叙述的数量形象化了,也十分直观,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一看就明白,从而也能正确解题。

2.用比较法启发解题思路

比较对于低年级学生认识应用题的本质特征有着重要作用。如“10个苹果平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与“5个小朋友平分10个苹果,每人得几个”,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文字叙述的顺序不同,但解法一样,说明解题不是以已知条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确定算法。

3.用分析法寻找解题思路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5

摘要:对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2013级和2015级临床医学系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比较高年级和低年级临床医学生对pBL接受程度的差异。结果:高年级学生对于pBL接受度明显高于低年级学生;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pBL增加了学习工作量和学习压力,应该在大学三年级以后开展。结论:pBL教学法不适用于低年级临床医学生课程。

关键词:pBL;低年级;临床医学生;不适用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37-02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目前已成为国际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尤其适用于医学课程,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可以对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带来更多帮助。它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因此pBL教学法正在国内医科院校各门学科中轰轰烈烈地开展。但是事实上,pBL教学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科的,有调查显示在美国只有41%的医学院校工作者认为pBL教学法适用于其本人所从事的学科教学,更多的人认为pBL教学法加重了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疲惫。本研究将针对pBL教学法在医学专业课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开调查,对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2013级和2015级的临床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比较高年级和低年级临床医学生对pBL教学法接受程度的差异,为将来更好更合理地开展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临床医学系2013级(大学四年级)和2015级(大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分别在生理学、病理学、中医学、诊断学等学科接触过pBL教学。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问卷453份,其中2013级216份,2015级237份,有效回收率为75.5%。

二、调查数据

用SpSS统计软件的χ2检验(Chi-Squaretest)进行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1.结果如表1所示,当问及问题①“pBL教学法是否提高了你对临床医学的学习兴趣”时,2013级和2015级学生分别有84.3%和71.7%的人认为pBL教学法提高了他们对临床医学的学习兴趣,但是高年级(2013级)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认可程度要明显高于低年级(2015级)的学生,χ2=10.240,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当问及问题②“pBL教学法是否提高了你的学习效率”时,2013级和2015级学生分别有74.5%和59.5%的人认为pBL教学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x2=11.508,p=0.001,高年级组显著高于低年级组。说明高年级学生医学知识储备多,更能够有效地利用pBL教学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当问及问题③“pBL教学法是否增加了你的学习工作量,无形中增加了你的学习压力”时,2013级和2015级学生分别有71.8%和76.4%的人认为pBL教学法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工作量,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x2=1.255,p=0.263,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pBL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前期准备工作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pBL教学法的确会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疲惫。当问及问题④“是否觉得如果自己的医学知识再丰富一些,会更适应pBL教学法”时,2013级和2015级学生分别有89.8%和89.0%的人认为如果自己的医学知识再丰富一些,会更适应pBL教学法,x2=0.074,p=0.786,勺橹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pBL教学法在医科院校开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储备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2.当问及“你认为何时开展pBL教学法合适”时,有117人,约占总人数25.83%,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开始进行pBL教学法比较合适;有185人,约占总人数40.84%,认为在大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开展pBL教学法合适;还有151人,约占总人数33.33%,认为在大学五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开展pBL教学法最为合适。由此可见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生心目中比较适用于高年级阶段的课程教学。

四、讨论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之后,教育观念、教育价值、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可是这些已经在传统课堂学习了六七年的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讲课,习惯了被教师安排,已经不会主动思考,不会自主学习了。这时,课堂教学改革陷入了瓶颈。如何让学生思维的引擎转起来,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改革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pBL教学法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它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国外的医学生都是在先接受四年的理工科教育获得学士学位后再接受医学专业教育,而我国医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在这些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pBL的课程容量小,一名教师一次课只能指导十名左右的学生,每次课程内容不局限于某一具体学科,所以pBL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学资源的要求较高。这些都是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pBL教学的成功开展,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大家齐心协力得出最佳结论。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年级的临床医学生因为有了较多医学知识基础,更容易接受pBL教学法,可以有效利用该教学法提升自己对医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文献检索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等低年级的临床医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感受更多的是疲惫和压力,他们没有真正体验到pBL教学法的优点和长处。绝大多数临床医学生几乎一致地认为pBL教学法在大学三年级以后甚至是研究生阶段,当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后,更加适宜开展。目前我国正在施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制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卫生服务模式发生重大变革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标准、全面提升医学院校教学质量。但是我们不能单一将一种教学改革方法盲目地应用于所有的医学相关科目中,pBL教学法就不适用于低年级临床医学生的相关课程。

五、结论

pBL教学法不适于低年级临床医学生相关课程教学使用,我们需要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应用于低年级医学生的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6

一、计量经济学实际教学效果和问卷调查说明

1.长江大学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最近四届教学效果。长江大学是湖北省二类本科,除了台湾省,生源覆盖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经济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基本能反映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根据近四届学生课堂教学效果抽样来看,2005级(包括经济30501班、经济30502班)、2006级(包括经济30601班、经济30602班和农经30601班)、2007级(包括经济30701班、经济30702班和农经30701班)和2008级(包括经济30801班、经济30802班和国贸30802班、国贸30803班)各年级实际计量经济学考试平均成绩及其分布见图1、2。由图1、2可以看出,从2005级至2008级,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平均成绩略有上升,但总体水平维持在70分左右。优良率在逐年递减,而中等水平和及格率从2006级开始在逐年增加。成绩的最高分为97分,而最低分仅为6分,离散程度非常大。2006级学生的不及格人数和不及格率都最大。从学生毕业论文中所使用计量模型来看,运用计量模型的比例仍然偏低:2005级比例为26.8%,2006级为29%,2007级为29.4%,2008级为31.6%;而从模型的正确使用来看,比例也不高,正确率分别为:53.2%,51.3%,40%和50%。由上述统计数据可以得出,目前普通本科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较低,对计量模型的运用能力仍不够。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时的减少造成的:2005级为64学时;2006、2007级为56学时;2008级为48学时。另一方面,我们可能有必要深入分析教学方面的原因。

2.统计抽样说明及结果。本文使用的统计数据是建立在2007~2011年对长江大学经济学院2005~2008级学生的随机抽样得到的。四年共发放问卷190份,其中,2005级40份,2006级50份,2007级40份,2008级60份。从问卷调查表中,我们剔除了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71份,其中:2005级34份,2006级44份,2007级37份和2008级56份。占抽样年级人数的比例,分别为:2005级41.46%,2006级为41.12%,2007级为34.26%,2008级为36.36%。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理论模型建立和变量说明。由于问卷调查全部是定性问题,因此,我们建立如下虚拟变量模型:cji=a0+αsexi+βsubi+14j=1Σγjwji+μi,i=1L171其中,cji为第i个学生计量经济学的实际考试成绩;sexi=1L男生0L女Σ生;subi=1L理科0L文Σ科;wji=1L回答为优+良0L回答为中+Σ差

2.实证分析结果及解释。利用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学生计量经济学实际考试成绩,运用本文所建立的虚拟变量模型,在eViews6.0软件环境下,得到回归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性别和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在10%显着性水平下,对计量经济学的考试成绩有显着影响;课堂板书与课件之间协调在5%,显着性水平下,对考试成绩有显着影响;而文理科别、对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课件质量和课堂板书在1%,显着性水平下,对学生计量经济学考试成绩有显着影响。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到较多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其先修课程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理统计等,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先修课程掌握不牢,势必会对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相对于女生而言,男生或理科生逻辑抽象思维较强,成绩相对而言会高。同样,课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课堂听课的思路,进而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如果课堂上仅仅依靠课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对很多问题又无法深入理解。因此,老师的课堂板书对帮助学生加强知识点的理解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基本结论与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途径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7

关键词:数感直觉思维复述积累

写这篇文章,源于我两年前教过的一个叫黄宗元的小男孩。这是一个非常可爱乖巧的孩子,家长也非常重视他的学习,并为此在他身上投入了不少精力和财力。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上了一学期实在跟不上就又倒回到学前班读了一年。第二年再次上一年级时分到了我班上。这孩子对数学没有一点感觉,直到上二年级时对10以内加减法他都一定要掰手指头,在学了乘法口诀后要他计算4×5时他一定要一一得一一直背到四五二十,在计算5×7时,又要从一一得一背到五七三十五才能算出得数来,接下来计算20÷5时,他还是得从一一得一开始背到四五二十。考试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经过观察和认真分析,我终于从根本上找到了原因,这个孩子数感几乎为零。要帮助他的学习还得从培养他的数感入手。于是我就以我个人任教多年来对低段数学总结出来的关于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对他做个性化的施教。以下就是我个人对黄宗元个案教学后的一些反思及我平时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的一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

1.复述题意,引导说明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变换的平移时,其中有一题分别画出S向下平移4格、向左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在解答这题时很多学生的理解是将S在向下平移4格后的基础上再向上平移7格后的图形,画的是一个图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讲解时我是先让齐读题目,然后点同学问了三个问题:从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同时你想提醒同学以后做这种题目时应注意什么。

2.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说清解题思路。例如:在教学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时,其中有一题是∠和∠是不是一样大,学生回答不一,有的说一样大,有的说后面这个角更大,这时我适时提出,那你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吧,然后把讨论结果给全班同学做汇报。经过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得出结果是,两个角一样大,因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课堂总结,引导学生说出学习心得。例如,在学习《找规律》后总结时,我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数学中一些有趣的现象,你有些什么感想与收获呢?”学生你一句我一句,零零碎碎说完后,我又问,谁能把刚才同学们说的归纳一下,完整地说一遍?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意识。

二、整体观察,把握联系,打破常规,抓住本质

数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跳跃性、猜测性、模糊性等非逻辑思维的特征。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解题思路,又不能为常规解法所困。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比多少》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动物王国的小兔要盖新房子了,小动物们很热心,纷纷赶来帮它盖房子,希望把它的房子盖得既坚固又漂亮。(出示情境图)瞧,它们干得多起劲呀!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比一比,你能知道什么?”创设这样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学生的泥塑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同时学生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三、引导试探,进行验证

要学会一种语言,第一步就是听。只有身临其境,置身于语言环境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不仅能专心听老师讲话,而且还要认真地听课堂上每一个同学的发言,要听后作出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再次,我们还给学生指导一些发言的技巧,例如评议表达的节奏、速度、语气变化等。在学生形成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时,进一步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如:在了解到黄宗元的学习情况后,我发现他读一些最本的题目或是算式都很吃力费劲,为此我利用早读时间叫学生读1号本,一是为了复习前面学过的旧知,二是为了让学生多读,读出感觉,读出数感,特别是低段学生数学就要多读。而且叫他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指到来读,要大声读。

在多年的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感觉到: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数感培养,是一件繁重的工程。但我想只要我们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把培养学生数感看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认真地去完成,那么学生的数感一定更敏感,反映更快。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习。提高听说能力,学生的数感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林建详编《Cai的理论与实践――迎接21世纪的挑战》.全国CBe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8

2008年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特教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将成为今后特殊教育工作的重点。[1]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它本身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这些都影响着该地区特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伴随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和从业收益的认识、评价而产生的以积极体验为主导的较稳定的情感体验。[2]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特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现状,为该地区特教教师培养、师资管理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调查共抽取了云南8所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学校小学教师120名,收回有效问卷104份,有效率为86.7%。其中女教师80人,男教师24人;低年级组教师33人,中年级组教师38人,高年级组教师33人;教龄在0-1年的6人,2-5年的54人,6-10年的24人,11-20年的18人,21年以上的2人。

2.研究工具。本研究选用由姜艳修编的《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问卷》作为评定工具。问卷共8个因子,分别为:领导关系、工作情感、同事关系、成效感、从业动机、躯体健康、工作热情、学生关系;共43个测验项目,每个项目5个选项,分别为:非常不符合、有些不符合、一般、有些符合、非常符合,原始赋分方法为“1分、2分、3分、4分、5分”。由于该量表已经被国内学者采用,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所以不再进行信度、效度检验。

3.统计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三、调查结果

1.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状况。

表1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得分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以总分的平均值为测量指标,最低分1分,最高分5分,理论中值为3分,得分越高职业幸福感越强。由表1可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教教师总体职业幸福感的平均值为1.32,职业幸福指数偏低。各因子由高到低依次为:从业动机、同事关系、躯体健康、工作情感、领导关系、成效感、工作热情、学生关系。

2.不同性别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比较。由表2可见,特教教师在职业幸福感总分上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特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高于男性特教教师。另外,在工作情感和躯体健康这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特教教师的因子分均高于男教师。

表2不同性别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现状

注*p<.05**p<.01***p<.001下同

3.不同年级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差异比较。云南省特殊学校实行六年制,一二年级属于低年级,三四年级属于中年级,五六年级属于高年级。我们根据教师所教年级的不同,把教师分为低年级教师、中年级教师、高年级教师三组。表3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组教师职业幸福感在学生关系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年级组教师的得分最高,低年级教师得分最低。

表3不同年级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差异比较

4.不同学历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比较。根据受教育程度,将教师的学历分为三类: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学历特教教师在职业幸福感的总分上存在差异,大专学历的特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高于中专和大学以上特教教师。另外在从业动机上,不同学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教师得分最高,中专的教师得分最低。在与学生关系因子上也存在差异,中专学历的教师得分高于其他学历的特教教师。

表4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差异比较

5.不同教龄教师职业幸福感对比。我们把教师的工作年龄分为六个类型,0-1年,2-5年,6-10年,11-20年,21-30年,30年以上。从表5看出,不同教龄的特殊教师在职业幸福感的总分上无明显差异,工作2-5年特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低。在躯体健康因子上存在较显著差异,工作0-1年的教师得分最低;在同事关系因方面,教龄在2-5年及6-10年的教师得分低于工作11-20年的教师;在成就感因子方面也存在较显著差异,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成就感最低;在工作热情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0-1年的新近教师得最高,2-5年教龄的特教教师得分最低;在学生关系因子教龄在6-10教师得分高于其他教龄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在工作情感因子上,工作0-1年的教师与工作2-5年的教师存在差异。

四、讨论

1.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总平均分为1.32,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比较欠缺,特别是对于特殊教育的关注度较沿海及中部发达地区相差较远。教师的待遇、发展空间、专业成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这是导致该群体职业幸福感总体不高的原因之一。其二,由于特殊儿童的差异性、复杂性往往使教师感到付出很多却收获甚微,而特殊儿童自身的教育需求、家长的过分期望又使得教师压力倍增。

职业幸福感各个因子中,从业动机的得分最高,而学生关系的得分最低。特殊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期间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相当多的。选择这一神圣而又艰辛职业背后的动机将是决定其是否体验到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如果你出自热爱特殊教育,愿意尽己所能帮助这些孩子的话,那么你所体验到职业所带给你的幸福感就高。另外,特教教师是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教师群体,她们长期面对差异不同的特殊学生,教学的成效感比较低,容易对教学对象产生负面情绪;加上特殊学生的沟通存在障碍,较难与教师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这些都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特教教师在性别、学历、教龄变量上的差异。在本研究中,男性教师职业幸福感较女性教师职业幸福感低。首先,从性别比例上可以看出女教师占76.92%,男教师仅占23.98%。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特教教师性别偏向化、单一化的问题。男教师处于少数群体地位,无论在与同事相处还是工作开展方面都有困难。其次,工资待遇偏低,发展空间受限以及工作安排不合理等原因也会造成男教师幸福感偏低。另外,工作情感和躯体健康两项因子显示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而且女教师的得分要高于男教师。究其原因其一女性偏向追求稳定,竞争压力小的职业,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符合女性特点的,加上女性先天的亲和力以及耐心,因此对特教工作偏向积极情感。而男性特点与女性不同,对于长期枯燥刻板的工作更易产生倦怠。由于长期处于一种消极被困的情感中,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更易出现健康问题。

从不同学历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得分比较上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并不一定随着学历的提升而升高。拥有大专学历的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高,拥有中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低。中专学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较为薄弱,较少有系统的学习特殊教育的机会。而大专学历的教师近年来多数是从专业的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的,特殊教育专业基础厚实,实践能力较强,对于从事自身专业的工作上手快,效果佳。除此,在转岗情况严重的云南地区,具有专业知识的特教教师优越感强,这些原因使得大专学历的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高。在从业动机因子上,拥有大专学历的教师得分高于中专和本科学历的教师。就现在的社会情况而言,教师待遇好,能拥有一份有编制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事。云南特殊教育事业由于正值发展阶段,对教师学历上的要求相对要低,这给了专科毕业生一个获得编制工作的好机会。他们会比本科生更珍惜、更渴望这样的一个工作机会。

在本研究中,不同教龄的特殊教师职业幸福感总分无明显差异。其中工作2-5年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最低。该教龄刚好处于中间阶段,既没有了新教师的热情与好奇,也缺乏老教师的业务精湛和人际关系,容易产生迷茫感。而这一阶段的特教教师专业化程度以及业务技能都不高,加上人际关系、职称竞争、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体验较少。另外,除从业动机和领导关系两项因子外,其余各因子都由于教龄不同出现差异性。工作1年的新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对自己的新生活新工作充满激情,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因此体验到的成效感和工作热情比较高。同时,新手由于经验和熟练技能的缺乏,在学生关系上比老教师要欠缺,也会因为没掌握技巧和习惯高强度工作而感到身体疲惫;6-10年教龄教师正处于人生的最佳阶段,无论从业务还是自身发展来说都是上升期,对学生管理及教学已形成自己风格,因此在身体状况以及与学生关系上都较其他组别的教师好。11-20年的教师属于老教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丰富,知识体系完善,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受人尊重,因此在同事关系方面好于其他组别。研究中还发现,目前云南省特教教师偏年轻化,在本次调查中教龄在1-5年的教师人数比例高达60%,而这一阶段特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低,这也是云南省目前特教教师师资存在的问题。

3.特教教师在教学不同年级上的差异。在本研究中,不同年级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特殊学校里低年级教师虽然教学任务也较轻,但特殊学生不同于正常学生,低年级的教师更多的是要纠正特殊学生存在的一些行为问题,引导他们适应学校生活,一样肩负着重任。而中、高年级虽然教学任务要较低年级重一些,但特殊学校没有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特教教师虽然教学年级不同,但职业幸福感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学生关系因子上,中年级组的教师与其他两组教师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之所以中年级组教师与学生关系较其他组得分高,是因为经过低年级阶段的相处,到了三四年级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了解加深,师生互动力度加大。

五、小结

1.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特教教师总体职业幸福感水平较低;

2.特教教师职业幸福感总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在躯体健康和工作情感两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3.不同学历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差异;

4.不同年级教师职业幸福感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生关系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5.不同教龄的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差异。教龄处于2-5年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最低。

参考文献:

[1]章永,张杨.四川省特殊教育教师现状调查报告[J].基础教育,2012,9(5):92-98.

[2]赵斌等.川渝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42-46.

[3]姜艳.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6.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9

【关键词】年龄;认知差异;中年人。

【作者简介】谢治菊,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理论与乡村治理实践。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多民族地区“大一统”的国家主义教育模式忽视了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族群差异,致使学校课程与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相脱节,这不仅造成多民族地区学校教学质量低下,也导致了大量既不能融入主流社会也难以回归传统社区的“文化边缘人”的产生[1]。由于精神文化的贫乏,这些文化边缘人极易对自身周遭的文化产生冷漠甚至对抗情绪,再加上乡村教育本身落后,根本不足以积极应对、消极化解这种贫乏,结果使得他们的精神生活荒漠化,极易引发其愤世嫉俗、对抗社会、沉溺于网络世界、打架斗殴等叛逆行为,诱发社会问题。同时,全球化与现代化带来的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已深刻地影响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与精神走向,使得他们对生育、培养自己的这块土地蕴含的深厚文化在认识、情感以致心理上产生了疏离感、陌生感。“在我们看来,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文化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一旦从泥土中拔出,就成了无根的人”[2]。再加上在强大的国家教育的冲击下,中国最偏远的农村小学与最发达的大都市小学几乎没有区别,都是同样使用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教材。在此困境中,“乡村学校教育是否可能成为乡村文化荒漠化之中乡村少年的救命稻草,为乡村少年树起一片精神的绿洲?……乡村学校能否承受如此艰难的使命?何以承担如此重大的使命?”[3]刘铁芳教授的追问,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则要从历史、现实、理论三个维度出发,对乡土教育的学理基础、发展历史、价值取向、功能意义、影响因素等进行系统的阐释。然而,目前学界对乡土教育的学理基础和价值取向、发展历史、功能意义、结构转型、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乡土教育的变革路径、乡土教材的编写与开发、乡土文化的利用等均有较多的关注,对乡土教育的影响因素关注却较少。尽管笔者曾专门论述了社会性别、教育制度对乡土教育的影响,也从乡土教育的内外部生态环境系统阐释了乡土教育变革的动力与必要性。然而,却还未对调研中凸显出来的另一引起乡土教育认知差异的重要因素——年龄(年级)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探讨。众所周知,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它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其大小直接决定了人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与态度。这意味着,不同年龄的人对世界的认知和诠释是存在差异的。在乡土教育的领域,这种差异也存在吗?是怎样存在的?影响是什么?为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笔者在2010年3-7月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花溪区、遵义县、盘县、都匀市、麻江县、黎平县、惠水县、长顺县八个县(市、区)的三十一所学校(八所中学、二十三所小学)开展乡土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证调查与半结构式访谈[4]。调查对象为官员、老师、学生、家长四类群体。调查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39份[5]。其中:(1)教师问卷300份。在被调查的老师中,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有133人,占样本量的44.3%;学校类型主要集中在小学,有252人,占84%;职位主要集中在一般老师,占绝大多数;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及以下(主要是中师),有164人,占半数以上;性别主要集中在男老师,占一半多;从民族来看,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老师[6],有193人。(2)家长问卷142份。从选择的家长样本来看,以少数民族[7]为主,有105人,占72.4%,汉族家长为38人,占26.2%。从年龄来看,选择的家长样本以中年(36-55岁)为主,占69%;从文化程度来看,选择的家长样本初中、小学为主,占76.5%;从性别看,家长样本以男性为主,占63.4%。(3)学生问卷612份。由于高年级学生升学压力较大,低年级学生判断能力较弱,所以该次调查的学生样本主要集中在小学六年级,占到一半以上,为56%,其余依次为七年级及以上、五年级与四年级,分别占31%、7.4%、5.7%。女同学样本较多,有364人,占59.5%,男性样本有242人,占39.5%。学生样本以少数民族[8]为主,有424人,占67.6%,汉族学生为188人,占31.7%。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老师、家长与学生对乡土教育的认知、看法、态度、情感倾向存在明显的差异。

低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10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2004年工作思路,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工作,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加大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的工作力度,发挥指导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巩固我县"创强"成果,顺利实施新课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评价.

3)召开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走进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教师论坛活动.

4)试行《湖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

5)积极探索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学业评价方案.

6)配合市,县教育局,积极做好"省课改成果巡礼"的参展准备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是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工作.

1)完善一日集体调研制度.本学期在调研活动中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帮助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推广

2)配合市教研室,加强对高中段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研究05年高考对策,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高考信息及其措施,供学校,教师参考.

a)组织中学教研员对高中段学校进行集中教学调研(重点是昌硕高级中学);各科教研员根据各校学科的实际情况,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帮助高三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B)组织好高三"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

C)重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指导工作.要与各校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切实加强对高一,高二年级的过程管理;组织好高一,高二"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以保证高中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根据新课程理念,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的指导工作.做好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4)加强对学科教研活动质量的管理,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本学期的各学科教研活动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攻方向.通过活动切实促进教师业务提高,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B)加强教研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要有目的,有计划,活动后要总结.

C)各学科教研员,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议课和实验课等多形式课型的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个性化";"课堂时空拓展延伸化";"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

5)继续加强初,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的研究和改进工作;改进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测试办法.配合督导室,基教科等科室做好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6)组织中,小学教导(务)主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7)继续重视全县各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使教研组,备课组团结协作,较好地发挥群体效能.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等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学科要建立和建好学科教学基地;各校教学要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8)科研向教研落实,教研向科研提升.积极做好省,市,县三级教学教研系统课题的实施工作(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成果推广),在学科教学科研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9)加强对高中会考工作的领导,思想重视,操作规范,切实提高各会考学科的合格率,优良率,降低会考工作的差错率.

3,加大教师培养的工作力度

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课改新形势的要求.

1)配合教育局做好"名师工程"的实施工作.

2)继续做好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3)对重点培养和指导对象,要按计划搞好培养,指导活动.

4)建立,健全学科教师业务档案.

5)各学科在教研活动中除要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工作外,更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组织好学科的各类评比活动.

6)继续进行各级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上门等活动.

7)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辅导和研究,争取更好成绩.

4,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研室不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到学科教研员个体,都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才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1)组织教研员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真正在学习,研究和指导服务上下力气.

2)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工作目标,岗位考核等办法,积极稳妥地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学期要完成几个有质量的教学调研报告.

3)办好《安吉教研》安排好每期内容,职责落实到人.

4)继续关心和改善教研人员的工作条件,确保教研人员全身心投入教研工作.

5)加强教研室工作作风建设,密切与基层学校的联系,强化服务意识.虚心听取意见,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

三,200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八月份)

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初中科学新教材培训

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中学政治教师理论学习

初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及调研工作

(九月份)

初,高中语文教研大组会议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分析会议

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省初中数学优秀课评比

组织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活动

召开初中科学,高中化学大组成员会

物理教研大组长会议,高三物理竞赛

高中(各完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10,中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1,高一与高二英语备课活动

12,初,高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大组会议

13,各完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调查

14,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

15,传达省高中劳技信息

16,县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成员会议

17,布置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事宜

18,新教师听课(职教)

19,中小学成绩统计分析表下发

20,全县教科室主任会议

21,小学高段语文大组成员活动

22,组织召开小学低段语文大组成员

23,小学低段语文"重培"组活动

24,小数(高段)教研大组活动

25,小学常识大组活动

26,县新课程备课活动(小学思品)

27,县小学思品大组会议

(十月份)

1,初中语文学科青年教师阅读能力竞赛

2,高一语文教研活动

3,初,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4,全国高中数学竞赛

5,高一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情况交流

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

市级初中自然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比武推荐活动

高三化学2004高考试卷分析研讨会

10,高一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比

11,初中自然中考复习分析会

12,高一物理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3,高二新教材(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4,初中新课程教案评比(历史与社会)

15,高中历史教学片段评比

16,市地理学科论文评比

17,高三生物教研活动

18,总结03年度体育健康标准实施情况和布置下届……

19,课堂教学指导(职教)

20,高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21,教科研成果推广

22,小学语文作文序列研究活动

23,小学语文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4,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25,小学数学,小学常识命题竞赛

26,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27,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一)

28,小学思品培养对象活动

29,1—6年级思品命题竞赛

30,小学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高二语文教研活动

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

初中数学课改研究小组活动

召开高二化学教学指导研讨会

高三物理研讨活动,初二自然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初赛

高三英语教研活动

初中社会优质课评比

体育高考研讨会

10,体育青年教师教法培训(中,小学)

11,期中高三语文教学评价(职教)

12,初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13,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指导)

14,小学低段语文命题竞赛版权所有

15,实践新课程的论文评比(小学低段语文)

16,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二)

17,一年级教师上课比赛(小学思品)

18,骨干教师外地学习(小学思品)

(十二月份)

中学数学优秀教研组评比

湖州市高二数学竞赛

初三数学竞赛

初中科学第三批培养对象会

高中综合理科复习研讨会

初中科学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高二物理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决赛

新课改评价研讨会(历史,社会)

10,高一历史教师县外教研活动

11,高二生物教研活动

12,生物优秀论文评比

13,中小学体育检查辅导

14,职教语文教师公开课

15,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结题)

16,承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小学语文)

17,小学高段语文第二批"重培"对象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18,小学4—6年级数学竞赛

19,小学低段数学教案评比

20,小学电脑课教研活动

(05年一月份)

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物理)

《历史与社会》教师教材教法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