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十篇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十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07:45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1

9

短诗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1.下列红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qī)上。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tāo)的清响。

C.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cháo)里。

2.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漫灭(

清响(

回忆(

思潮(

【答案】

1.a

2.a

3.漫灭(磨灭)

清响(响声)

回忆(记忆)

思潮(思绪)

第二课时

一、形近字组词

漫(

藤(

萝(

膝(

慢(

腾(

箩(

漆(

二、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心中的风雨”指什么?

3.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填空。

冰心,原名

,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

(年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笔名冰心取自“

(诗句)”。

【答案】

一、漫(漫步)

藤(藤萝)

萝(萝卜)

膝(膝盖)

慢(慢慢)

腾(腾飞)

箩(箩筐)

漆(漆黑)

二、1.鸟儿躲到它的巢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2.

困难

挫折

痛苦

3.对母亲的依恋和热爱之情。

三、谢婉莹

现代

一片冰心在玉壶。

10

绿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shuǐ

pínɡ

jiāo

chā

zhǐ

huī

jiào

liàn

)(

二、仿照例子,写词语。

绿

墨绿

嫩绿

淡绿

粉绿

三、汉字变脸(加偏旁组字组词)。

安 _____(

) _____(

军 _____(

) _____(

四、字义推敲(选择恰当解释,填序号)。

1.(

)按着:①用手或手指压;②止住;③依照,按照;④考查。

2.(

)舞蹈:①践踏,踩;②跳动。

【答案】

一、墨

指挥

二、蓝

浅蓝

深蓝

瓦蓝

湛蓝

三、安 按(按时)

案(方案)

军 挥(指挥) 辉(光辉)

四、1.③

2.②

第二课时

一、仿照样子,写词语。

绿得发黑

二、选择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填序号)

集中:①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②

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1.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

2.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交叉:①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②部分相重的。③间隔穿插

3.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之间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利益交叉。(

4.他告诉我每一个交叉点处都有埋藏的宝藏。 (

5.晚会上的歌舞和时装表演,交叉进行。(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填空。

到哪儿去找那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这里写到绿的不同层次的词语有:(

)。

2.你还知道哪些绿:(

)。

【答案】

一、红得发紫

白得透亮

紫得发黑

二、1.②

2.① 3.② 4.①

5.③

三、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2.碧绿,油绿,青翠,葱绿,黄绿、苍绿、新绿

11

白桦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ái

huà

máo

rónɡ

rónɡ

xiāo

huā

suì

ménɡ

lónɡ

二、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的树枝

)的枝头

)的花边

)的流苏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

)的寂静中,(

)着这棵白桦。

2.在(

)的金晖里,闪着(

)的雪花。

【答案】

一、白

毛茸

花穗

二、(白雪皑皑)(毛茸茸)(雪绣)(洁白)

三、1.朦胧

玉立

2.灿灿

晶亮

第二课时

一、辨字组词。

桦(

涂(

绣(

辉(

哗(

蜍(

锈(

晖(

二、补充词语。

)的寂静

)的雪花

)朝霞

)的光华

)的金晖

三、缩写下面的句子。

1.姗姗来迟的朝霞在白桦四周徜徉着。

2.

一层银色的光华抹在白雪皑皑的枝头上。

【答案】

一、(白桦)

(糊涂)

(绣花

(光辉

(哗哗)

(蟾蜍)

(生锈

(余晖

二、(朦胧)(晶亮)

(姗姗来迟)

(银色)(灿灿)

三、1.朝霞徜徉着。

2.光华抹在枝头上。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选择下列生字的正确读音。

炫(xuàn

xuàn)

怯(qiè

què)

曝(pù

bào)

涉(sè

shè)

二、巧填词语。

踏着(

涉过(

抖去(

曝着(

三、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2.(凤蝶儿)把它五彩的智慧树叶,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3.在天晴了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走走呢?到小径中去走走。(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生动的小诗,诗中描绘了

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情怀。

【答案】

一、炫(xuàn)

怯(qiè)

曝(pù)

涉(shè)

二、新泥

溪流

水珠

阳光

三、1.拟人

2.比喻

3..设问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7题;共90分)

1.

(10分)读拼音,写词语。

qiān

wàn

yīn

wèi

zhè

yàng

wán

xi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hén

me

xīn

qíng

zhāo

hu

huǒ

bàn

xiā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8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白雾

________地放网

________的塑料袋

________地返回

________的双脚

________地赶来

________的脚印

________地寻找

3.

(8分)仿照下面的例子写几个词语

犹豫——犹犹豫豫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

(9分)填写合适的词。

一________松树

一________大山

一________兰花

一________雨

一________尺子

一________纸

一________信

一________星星

一________歌曲

5.

(5分)读了这篇课文,小姑娘的形象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吧,那么就请你来描绘一下小姑娘的形象吧。

6.

(5分)大自然很奇妙,动物的世界也很奇妙!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写一写,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7.

(5分)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①赤裸的双脚在石板上留下水淋淋的脚印。(缩句)

②我收下了鱼。(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③“对不起,刚才错了……”她大声说。(提示语放在前面)

8.

(5分)写一写,练一练。

9.

(3分)写出反义词

清楚—________

记起—________

固执—________

10.

(4分)形近字组词

钱________

钞________

线________

沙________

11.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小心________

气喘________

犹犹________

12.

(2分)读课文《月下桨声》,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她像做了什么________事似的,浑身不________,犹犹豫豫地低头而去。

13.

(3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撩________起

衣襟________

鲫________鱼

14.

(5分)扩句

①她摇头。

②葱是补偿。

15.

(5分)说说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远处的水面上总有—叶或者两叶小船,像什么人无意中遗落了一两个发夹。

16.

(5分)读课文《月下桨声》,说说句中引号的作用

我已经多次在黄昏时分看见这条小船,还有这两个小小的“渔夫”。他们在远处忙碌,总是不说话,也不看我一眼。

17.

(5分)说说“拔”和“拨”的区别。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0分)

18.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那是用一种细细的,柔(rèn)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是痛苦的丝织成的。

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折磨自己,同时也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去。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是关于爱和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的可爱。

当她一觉醒来,突然明白,能(zhěng)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织的(jiǎn)。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云(xì)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她简直要飞起来了!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就在她沉睡的时候,背上长出了两片多彩的翅膀。

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

你织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注音的汉字。

rèn

zhěng

jiǎn

柔________

________救

________

云________

(2)“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指________。

(3)在“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这句话中,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

(4)各用一个成语概括前五段和后六段的意思。

(5)能够表达文章中心的那句话是________

19.

(5分)用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原来是月夜太静了,仿佛缩短了声音传递的距离,远和近的动静根本无法区别。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7题;共90分)

1-1、

2-1、

2-2、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0分)

18-1、

18-2、

18-3、

18-4、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34分)

1.

(8分)看拼音,写汉字

jiào

shì

jiā

qīn

qi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láo

dòng

xué

xiào

bān

huì

à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10分)读拼音,写汉字。

lín

xuǎn

bǐnɡ

jiào

________目

________时

________择

叶________

比________

ɡù

xuè

mào

zōnɡ

牢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盛

祖________

3.

(8分)我会拼,还会规范漂亮地写出词语来!

guī

jiù

shù

shāo

báo

zhào

y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ruò

yǐn

ruò

xiàn

fèng

héng

guàn

jiāng

mi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6分)填入恰当的量词。

一________清香

一________花瓣

一________荷花

一________荷花

一________的画

一________微风

5.

(2分)写出加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________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________

6.

(16分)读一读,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

xiàn

yuè

jiān

________望

________制

穿________

________苦

相________

电________

跳________

时________

________石

________代

音________

________强

________言

贡________

明________

________膀

7.

(5分)请你查找资料,为叶圣陶老先生设计一张名片。

叶圣陶

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

职业:________

作品:________

教育思想的精髓:________

8.

(3分)读课文《荷花》填空: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中描写荷叶数量多的词是________,描写荷叶颜色的词是________,描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________。

9.

(15分)一字组多词。

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5分)智能拓展。

课外找一首中外名曲,闭目静心欣赏,听乐声想象乐曲表现的画面。然后把自己想象到的景象或听音乐时的感受写一写,在同学之间做一些交流。

11.

(2分)读句子,选择理解正确的序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a

.

“我”穿着白衣裳,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B

.

看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我”陶醉了,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进入到美妙的荷花世界中去了。

12.

(6分)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大圆盘

________的姿势

________的花瓣

________的公园

________的小莲蓬

________的荷花

13.

(9分)选词填空

茂________  ________封

甜________   ________蜂

________方

________糖

神________  奥________  机________

14.

(5分)课文内容我理解

①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的两位母亲---一位是________,一位是________。

②文中说“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的意思是:

________

③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的意思是:________

你对这两句的理解是:________

15.

(2分)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________

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________

16.

(8分)给多音字组词。

露lù

________   lòu

________   行xíng

________  háng

________

觉jué________   jiào

________   佛fó

________ fú

________

17.

(5分)图中所画的是哪个季节?小朋友都在干什么?

18.

(5分)照样子写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9.

(7分)选出正确的读音,填在横线上。

嫩黄色(lèn

nèn)________

露出(lòu

lù)________

赶紧(jǐn

jǐng)________

仿佛(fú

fó)________

了不起(le

liǎo)________

花骨朵儿(ɡǔ

ɡū)________

挨挨挤挤(āi

ái)________

20.

(2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写出荷叶非常漂亮可爱的句子是:________。

②写荷花不同开放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

21.

(2分)填空

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是:长廊--________--________

22.

(3分)根据拼音写词语。

qīnɡ

tínɡ

________把又圆又大的hé

yè________

当做舞台,不停地yǎn

zòu

________美丽的歌。

二、阅读题

(共3题;共40分)

23.

(15分)快乐阅读。

荷花湖

奶奶家屋前,有一个荷花湖,每天暑假,我就到荷花湖观赏那可爱的荷花。

阳光投射到湖面上,反射着叠叠波光,就像展开一卷(juàn

juǎn)____斑斓的彩墨画。池中的荷花,绿叶亭亭,清淡美丽。几只活泼的小鱼从荷叶下游过,生怕打破静谧(mì)的画面。你看,湖边那婀娜多姿的垂柳,轻风一(佛

拂)____,更是可爱。

再往远处看,荷花像倾在湖里的胭脂,又像落在湖上的云霞,更是别具一格。吟诵着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顿觉心旷神怡。你瞧,那荷叶上(尊

蹲)_____着一只青蛙,它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为荷花湖演奏动听的交响乐。荷叶展绿叠翠,浑圆宽阔;碧盘滚珠,皎洁无瑕。在翠绿的荷叶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伫立,娇羞欲语。摘下那碧绿的荷叶,不仅可以挡风雨,还可以遮骄阳。露(lù

lòu)_____珠亮晶晶的,在那翠绿的荷叶上微微滚动着,闪烁着晶莹的光辉,像翡翠盘里托着珍珠一样。粉红色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争先恐后地开放着,远远看去像一盏盏红灯,陪衬着那肥绿的大荷叶和那像酒盅一样的莲蓬。

我爱清香四溢的荷花湖,更爱那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________的荷花

________的荷叶

________的露珠

________的光辉

________的小鱼

________的交响乐

(2)想一想,这篇文章描写的荷花同课文中的荷花有什么不同?

(3)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或读音,填在横线上。

一卷(juàn

juǎn)________

一(佛

拂)________

(尊

蹲)________ 着

露(lù

lòu)________ 珠

24.

(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1)仔细读第一自然段,再回答问题:

①从这一段的中心句,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②哪些句子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________

a.第1句

B.只有第2句

C.第2,3,4句

D.第1,2,3,4句

③朗读第3句话时,哪个词语要读重音?________

④第4句是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红云”?________

a.凤凰树的枝叶

B.凤凰树的花

C.小城

D.火烧云

⑤“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2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这句话,再回答问题:

①把这句话缩到最简:________。

②“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________

③“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________

a.数量多

B.颜色绿

C.树冠大

D.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

25.

(17分)课内阅读我最棒。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

(1)“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揭开一________

模仿一________

清楚________

(3)“秘密”指的是什么?

(4)蝙蝠发出的________,遇到障碍物就________,传到蝙蝠________,蝙蝠就________。雷达通过________发出的________,遇到障碍物就________,传到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3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二、阅读题

(共3题;共40分)

23-1、

23-2、

23-3、

24-1、

24-2、

25-1、

25-2、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4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4题;共77分)

1.

(12分)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4分)词语搭配

袅袅的________

村庄

傍水的________

炊烟

簇簇的________

柳叶

嫩绿的________

红花

3.

(4分)词语搭配

招展的________

城郭

依山的________

酒旗

大好的________

烟雨

茫茫的________

时光

4.

(8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写出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

莺啼:________

②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楼台:________

③云淡风轻近午天,________。

云淡风轻:________

④________,将谓偷闲学少年。

将谓:________

5.

(4分)看拼音,写词语

tōu

xián

lóu

tái

jiǔ

y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

(4分)成语积累。

请写出几个含有“春”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分)改错别字

交外打猎________

同半________

大燕呜叫________

悲残________

8.

(5分)根据意思写诗句。

①红日东升,阳光灿烂,江边的鲜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比火还要红;春来水碧,在满地的红花绿草的映衬下,江水显得比蓝草还要绿。

②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9.

(10分)古诗文积累。

《江南春》、《春日偶成》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吧?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①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高鼎《村居》)

②迟日江山丽,________。(杜甫《绝句》)

③好雨知时节,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④野火烧不尽,________。(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⑤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贺知章《咏柳》)

⑥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⑦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⑧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⑨________,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⑩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

10.

(5分)读诗《江南春》,解释下列词语

①江南春

②山郭

11.

(4分)文学常识填空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________,号________,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________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________。

12.

(3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千里________

水村________

烟雨________

13.

(5分)读诗《江南春》,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南朝

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

烟雨中。

①山郭

②南朝

③楼台

14.

(5分)划出诗《江南春》节奏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4分)

15.

(9分)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________

绿丝绦: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裁:________

似:________

诗句的意思:________。

(2)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碧玉”是指________,“绿丝绦”是指________,又把________比作“剪刀”。

16.

(5分)《论语》一则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亲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吾:________

尝:________

终日:________

寝:________

(2)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4题;共7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14分)

15-1、

15-2、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5

课内阅读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读《猫》片段,完成练习。

(24

分)



时间:40

分钟

满分:100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

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

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

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

一声不出,连半朵小梅花也不肯印在稿纸上!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音节,画“

”。(6

分)

蹭.(cèng

cēng)

稿.(gǎo

gāo)纸

解闷.(mèn

mēn)

2.照样子写几个表示声音的词。(6

分)

咕噜咕噜

3.用“

”画出写猫叫唤的句子。(4

分)

4.把“几朵小梅花”改成“几个小爪印”,好不好?为什么?

(8

分)

二、读《乡下人家》片段,完成练习。

(47

分)

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

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

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

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

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

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

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打“√”。(4

分)

(1)落:①物体因失去支持而下来;②降;③衰败,飘零;④

停留;⑤聚居的地方。

(2)探:①试图发现;②做侦察工作的人;③看望;④向前伸

出(头或上体);⑤过问。

2.“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中“朴素”的意思是(

)。

(4

分)

a.(生活)节约

B.(颜色、式样等)不浓艳,不华丽

C.朴实,不虚假

D.萌芽状态的

3.“别有风趣的装饰”中,“别有风趣”体现了

。(6

分)

4.“独特”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农家风

光的独特主要体现在门前种植的植物上。短文中描写了

这几种植物,这些植物的特

点是。

作者重点写了

这种植物。(27

分)

5.仔细阅读画“

”的句

子,你认为这样写好在哪里?

(6

分)

三、读文言文《囊萤夜读》,完成练习。

(29

分)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

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本文选自

。(2

分)

2.给下列词句选择正确的解释。(12

分)

(1)囊萤(

)

a.用口袋装萤火虫。

B.装在口袋里的萤火虫。

(2)练囊(

)

a.练习用袋子。

B.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3)家贫不常得油。(

)

a.(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

下读书)。

B.(车胤)家境贫寒,家里没有油吃。

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0

分)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2)以夜继日焉。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5

分)

20

课内阅读

一、1.cèng

gǎo

mèn

2.示例:哗啦哗啦

咕咚咕咚

3.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4.不好。因为“几朵小梅花”不仅写出了猫爪印的形状,而且

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改后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二、1.(1)①,√

(2)④,√

2.B

3.攀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点缀于其中的青、红的

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

4.奇特

普通

芍药

凤仙

鸡冠花

大丽菊

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

5.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雨后春笋”

的美妙画面,展示了春笋的勃勃生机。

三、1.《晋书车胤传》

2.(1)a

(2)B

(3)a

3.(1)车胤谦逊有礼、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2)夜以继日(地读书)。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生物词汇;高词频;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55-03

abstract:thejuniorhighschoolbiologyplaystheroleofsubgradeinbiologystudyinthefuture.teachingmaterial,oneoftheimportantresourcesforteachingandlearning,isbasedoncourse.theauthorobtainfourcopiesofelectronicUyghur'sjuniorhighschoolbiologicalteachingmaterials'contentbyscanningandneatening.thenusestatisticalsoftwarestatisticsthewordsanditsfrequencyinfourcopiesoftheteachingmaterials,afterthat,getthebiologicalvocabulariesfromthembymanualstatistics,choosethebiologicalvocabularieswithhighfrequency,refertotheministryofeducationcurriculumstandardpublishedin2011,analysisthejuniorhighschoolbiologytextbooksinlinewiththedegreeofknowledgepointsthroughthewordfrequencyofprofessionalvocabulary,combiningwiththecharacteristicsoftheUyghurlanguage,givingsomesuggestionsaboutthefourcopiesinUyghurjuniorhighschoolbiologyteachingmaterials.

Keywords:Juniorhighschoolbiology;teachingmaterials;Biologicalvocabularies;Highfrequency;Curriculumstandard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中的专业词汇及应用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教材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

笔者通过对纸质版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进行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和词频,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词典,经过手工处理从中提取出生物词汇,对提取出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高词频的生物词汇,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分析现有教材中的专业词汇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重要知识点,然后结合维吾尔语言的特点,对现有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

1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的生物词汇是指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出现的生物学领域的专业词汇,是笔者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小词典(该生物词典中包含中学教学的生物专业词汇),从获得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所有词汇中筛选得到的。

本研究中的词频是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词汇、生物词汇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生物词汇词频的高低反映着其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并且,其重要程度与它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因而,本研究通过选取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与之对应的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比较,从而推断出现有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符合程度。

2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在课程内容方面,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每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科学探究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细胞的知识,初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方法和技能;生物与环境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圈等概念和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知识;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系统,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的运动形式,动物的行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等知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的生殖发育,动物的生殖发育,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知识;生物的多样性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的分类,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生物技术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其分类,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知识;健康地生活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青春期生理和保健,传染病和免疫,医学常识等知识。

3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笔者首先对纸质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由于oCR文字识别软件不完备等原因,使得获取的电子版教材文本中存在错误和缺失现象(扫描后的语句不完整,字母有遗漏、错写等),因而,需要对语料中的错误和缺失的信息进行手工处理。处理完成后,再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四册电子版教材中所有的词汇及其词频,由于维吾尔文中存在词缀和时态等问题,还需要对同一词的不同时态、不同词干的表达方式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词汇及其词频的统计和汇总,最终得到了教材中所有词汇以及生物词汇和词频的统计结果。对于复合生物词汇,其词频是对已有的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语料进行手工统计得到的。统计时是将生物词汇的词干作为标准来进行的。

3.1生物词汇统计

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总量和生物词汇数量进行统计,得到生物词汇在所有词汇中所占的比例,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数量约占词汇总量的15.1%,其中七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5%左右,七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6%左右,八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8%左右,八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3.3%左右。从比例分布上来看,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

3.2高词频生物词汇对应的知识点分析

笔者对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进行了各种校对、筛选处理,得到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4000多个生物词汇,对所有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比较耗时且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而笔者从四册教材的生物词汇中分别选取了词频最高的20个生物词汇,共80个高词频的生物词汇作为样本,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点。

以下是选取的样本生物词汇和频次:

由以上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如下:

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由以上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

1)七年级上册教材所有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细胞,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圈、生物、环境、生物的种类、生物体、细胞、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组成部分以及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水、空气、光)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三部分内容。

2)七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血,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体器官、人类生存需要的环境(水、空气)、疾病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内容。

3)八年级上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动物,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的几大分类(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对应课程标准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这三部分内容。

4)八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疾病,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与动植物的繁殖、繁育以及人体健康(疾病,传染病),此外还包含基因、染色体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健康地生活这两部分内容。

从总体来看,四册教材中的高词频生物词汇中都包含水、环境和人,充分说明了水这个概念在整个初中教材中的重要性,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水是万物之源,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这一概念的要求;生物的生存需要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万物。

由知识点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存在不完善之处:(1)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内容属于微观层面的知识。对于刚接触生物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和接受。(2)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器官,八年级上册跳转到生物的几大分类等,到八年级下册又跳转回来,学习人体疾病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两部分关联性较强的知识点没有很好地衔接。

4结论及改进建议

4.1结论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生物词汇进行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每个学期需要学习的生物词汇总量基本相同,有利于知识的分步掌握。

2)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根据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选取的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的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中包含的课程内容。

3)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看,教材内容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

4.2改进建议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维吾尔文语言学的特点以及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笔者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给出如下改进建议:

1)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方面考虑,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微观层面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建议向后续学期调整。

2)从维吾尔族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方面考虑,在教材内容设置上,应该增加一些维吾尔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等作为示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从每一册教材内容的衔接方面考虑,应该将七年级下册中人体器官这部分内容调整至八年级上册,使其与八年级下册中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将八年级上册中生物的几大分类(动物、植物、细菌、真菌)调整至七年级下册,使其能够与七年级上册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的内容衔接起来。这样调整以后,方便学生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学习。

5结语

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并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结果证明了现有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围绕着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进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点的学习要求;综合考虑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然环境以及初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理解能力,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高维吾尔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维吾尔语初中生物教材,2011.6.

[2]吐尔根・依布拉音,袁保社.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与应用[J].中文信息学报,2011(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http:///link?url=-zwJlwUeSJw0Fr34Ln7qnje62gyfFY4RptQnlfizUhqHwXal2BVao3ry-b9ts6krHozvoHDC-SKhdBR_tB_uaaYnesklHghcoZmRmg5poca.

[4]生物小词典[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5]现代维吾尔语统计软件系统.新疆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与舆情分析重点实验室.

[6]汪京芳.学好初中生物的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

[7]吴丽莹.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下的新课标教学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8]陈坚,范新新.从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看概念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9]王金刚,崔鸿,李娟.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科学探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

[10]艾孜尔古丽,李晓,玉素甫・艾白都拉.中小学维吾尔语文教材用词数据分析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3).

[11]谢元花.语料库与词汇研究[J].外语教学,2002(5).

[12]李镗.中小学语文文本字词分布统计及应用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13]常红.现代维吾尔语基本词汇研究概述[J].语言与翻译,2013(3).

[14]宋矗马德元.现代维吾尔语词汇构成途径新探[D].新疆大学,2006.2.

[15]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J].语文研究,2001(3).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7

【关键词】体裁生字词句朗读说话写话

“部编本”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单元的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和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课文单元的第11课《我多想去看看》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部编本”教材中,和《我多想去看看》一起组成单元的还有《吃水不忘挖井人》《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这个单元的主题基本可以用“愿望”一词统领与概括。其中《一个接一个》是新选课文,其他两篇是从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中沿用而来的,但所处的单元都发生了变化。

下面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两个版本的课文作一些分析。

一、体裁

人教版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是诗歌,全诗只有一节,其实就是三句话。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文本编排成诗歌的形式未尝不可,但内容单薄,总给人言犹未尽、缺胳膊少腿的感觉。

“部编本”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是散文。课文增加了一个自然段,弥补了内容和结构上的缺憾:对于新疆天山里的孩子来说,在妈妈的引导下,多么想到北京去看看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对于大城市北京的孩子来说,在爸爸的引导下,多么想到新疆去看看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如此行文,不仅达成了前后照应、互为呼应的文本结构,而且暗含了“祖国山河美,民族大团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生字

人教版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要求会认“想、告、诉、路、能、走、北、京、城、安、广、升、旗”13个生字,“部编本”教材的《我多想去看看》要求会认“想、告、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12个生字。可以看出,有7个生字是相同的,其中“能”字因为课文修改后不出现了,所以无法编入。“北、升、旗”3个字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过。“城”字相对较难,作推后安排处理。“部编本”教材新增“门”字,是因为一年级上册中已经要求学生会写“们”字(《青蛙写诗》),所以要求会认、会写“门”字显得更加有必要。新增的“非、常、壮、观”4个生字,与其说是认识4个新字,不如说认识2个新词,因为“非常”“壮观”在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在生活中认识这2个词语,能够大大降低识字的难度。

人教版教材要求会写“广、升、足、走”4个生字,“部编本”教材要求会写“会、走、北、京、门、广”6个生字。人教版教材主要按照“识写异步”的原则安排写字内容,而且每课写字的数量偏少,一年级上册每课安排3~4个,一年级下册每课安排6个。本课要求会写的“足”字,在之前的“识字(一)”的第四课《操场上》中已要求学生“会认”,到本课才要求“会写”,体现了“先识后写”的编排原则,而其他3个生字都是首次出现。“部编本”教材沿用“识写异步”的原则,在写字数量上有所增加,一年级上册每课安排3~5个,一年级下册一般每课安排7个(只有个别课文安排6个,《我多想去看看》就是其中之一)。“京、门、广”3个字在本课中既要求“会认”,也要求“会写”,属于“识写同步”;“会、北、走”3个字学生在一年级上册中已经“会认”,本课进行了“复现”,所以要求“会写”显得水到渠成。

三、词句

人教版教材《我会读》栏目安排的内容是:“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我们爱北京。我们爱五星红旗。”这四句话虽然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但与课文的联系不甚紧密,对此,“部编本”教材在一年级上册识字单元专门安排了第10课《升国旗》(中国国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予以解决。

“部编本”教材安排了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目的是通过朗读“弯弯的小路、宽宽的公路、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使学生积累短语“××的××”,感悟前面词语对后面事物的修饰作用,这对丰富学生的语感和语言图式是大有裨益的。

四、朗读

人教版教材要求“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部编本”教材要求“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的读目标有“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所以通过朗读课文,提升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祖国河山美,民族大团结”的感悟,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但人教版教材要求“背诵课文”,则显得意义不大,这是因为这篇课文既不是经典作家的“定篇”,也没有典型的句式、段式,从语言积累的角度讲,价值不大。“部编本”教材提出“注意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教学目标非常明确、集中,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的要求。针对“我对妈妈(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这个句子的朗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节奏也可以富有变化。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学生不仅能“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而且能够激感,从而感悟语句中蕴含着的爱国之情。

五、说话写话

人教版教材安排了《我会读》栏目,但没有提出写话方面的要求。“部编本”教材新增了课后练习“以‘我多想……’开头,写下自己的愿望,再和同学交流”。“和同学交流”属于“说话”,这没问题,综观一年级上册、下册中的课文,这样的要求随处可见,但提出“写下……”这样的要求,却独此一家。虽然《课程标准》提出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但该题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超越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觉得,“写话”起步于二年级下学期比较合适,要求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写话”可算是拔苗助长了。所以,笔者建议将本题要求改成:以“我多想……”开头,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愿望,再和同学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8

《英语教学计划范文》简介:

从本学年起,英语与同时列为主课程。各年级面临着区统考,六年级还面临着毕业升学考试。诸多因素,报兴趣班

《英语教学计划范文》正文开始>>从本学年起,英语与同时列为主课程。各年级面临着区统考,六年级还面临着毕业升学考试。诸多因素,报兴趣班的人数增多。六年级就有84.7%的学生报名。针对本学年的现状和区教研室对教材提出的新就替换要求,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特快班。

本班20位同学是与上届六年级同学起作为快班的学员,他们学习进度远远超出其他学员。从课时安排和培养尖子生的角度考虑,这20位同学编为特快班。由于时间的关系,授课时间定为每周六下午一个半小时和隔周五下午两个小时,这样确保了时间。

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年的学习,让他们在毕业前成为真正的英语特长生。尽量参加剑桥一级考试,以评价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成效、以更加明确剑桥教材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式。从而弥补我校与城镇地区英语教学方面的差异,助我校学生在区选拔英语特长生中,脱颖而出,也助他们考上理想学府。

本学期学习内容分为三部分:

1、剑桥一级二册:14—15课,完成一级的教学任务,并作好考前准备。

2、继续学习剑桥英语二级,丰富学生语法知识、单词量、句型量,为来年考二级作准备。

3、六年级英语教材在平时打好基础的同时,灵活掌握并运用课本知识,用尖子生作开路先锋,探讨如何把北京版教材渗透得更好。学过的东西尽可能的让学生达到“四会”,以说为领先。

二、六年级班:

除特快班20人以外的六年级学生编入此班。虽有新报班的学生,但为了统一管理,又为了同一个目的:打好基础的同时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剑桥上册42课至下册15课。另一部分是原六年级英语教材。

教学内容:保持住六年级同学对英语已有的兴趣,对各别没兴趣的同学不能放松,拉住他们,不能使他们再下滑,培养他们的兴趣,留住他们敢于报英语班的信心,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坚定师生教好学好的的信心。

以剑桥为主,主要培养拼读单词的能力,掌握全部的拼读规则;单词能做到听、说、读三会,丰富单词量,固化句型结构,句型三会,部分单词句子能书面表达。重要的是说,能就他人提问口头回答。在“三会”的基础上逐步加快速度,并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

以北京版五册为辅,主要是复习巩固,加深课上内容;操练功能句,从读到写;牢记单词,从认读到拼写;课文,从朗读到背诵;语音,从认读到找规律到熟练掌握并区分。从而提高朗读、阅读能力。

这个班在学习剑桥方面只要学生“三会”,不给学生造成“课本还学不会呢,又学新的”的心理负担。

三、五年级班:

五年级面临的问题是下学期要从人教版三册接北京版四册,难度很大。为尽量做好准备,也为配合英语教师的工作交接,特将此班的计划做如下安排:

第一、以剑桥教程为主,对单词、句型的教学严格要求。与同轨班教师统一规划对单词的要求,要求“二会”,“三会”和“四会”的区分开,该认读的要认读,该会拼写的要会拼写。句型分为两种基本句型。即:重点句型、非重点句型。重点句型,必须会背,确保班内大多数学生“四会”。非重点句型,认读、听懂即可,讲明所出现的语法点。要实实在在的认读、拼读、拼写。提快语速,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强化学生的记忆。

第二、为配合下学期的工作,以拼读为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词,大大提高单词量,单词来自新版四册。

第三、五年级同学来自三个学校四个班级,以班为单位,比纪律,比成绩,比课上积极参与,促进班与班之间的竞争,也促使班内的团结互助。

四.四年级班。

在教材的使用上,这是最稳定的一个年级之一,所以保障他们的学习秩序,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此年级的教学工作步入正轨,没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不可怠慢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兴趣班的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同五年级班教学内容与要求的部分一。

四年级孩子小,教学过程中多带体态语,多调动孩子积极性,让他们保持兴奋状态,甚至是疯狂状态。他们记忆力强,又善于爱于敢于表现自己,只差教师大胆的要求,大胆的去塑造。

五.特长生的辅导。

特快班的学生自愿报名,利用平时时间辅导口语,让学生说出口。望能在十二月份或在明年四月份与教师同步参加口语考试,营造师生竞争学外语的气氛,并探讨成人与孩子用同一本书,教学方面的差异,有二点要求是,报名的同学必须要保证时间,必须参加市统考。

在有限的时间内,加大课堂的容量,避免教师总是怕孩子不会,不敢多教,教学速度慢,甚至原地踏步的现象。

加大课堂练习,避免以往的教的多,练的少,一见到检测卷子就晕的想象,课课有练习,月月有检测,及时反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9

一、按照课文要求提问

教科书中的要求,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年段特点,是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能力目标,也是引领学生深入阅读的教学要求,因此,教科书中的问题,是课堂提问的主要依据。

一是课中“泡泡”。人教版教材中第二学段课文中往往有“泡泡”,这些泡泡,一般是每课1至3个,大都是要求理解的词语和较小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又比较重要,也属于课文的重点内容,因此,“泡泡”里的内容要融入教学。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三单元《风筝》一课“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就是要求学生查阅词典理解词义。还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二单元《蟋蟀的住宅》一课中有个“泡泡”里问“‘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都可以以此提问,这也是理解课文和语言运用相结合的形式。

二是课后要求。有的教师上课时,不爱使用课文后面的问题,这也是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当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科书有十多个版本,无论哪个版本,一般都是采取选文式主题阅读的编排形式,即围绕着一个主题,所选的几篇文章都符合这一主题,反映了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的相互融合,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科书编者编制课后问题时煞费苦心。一般课后有2至4个问题,其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方向。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摄影师》一课,课后的问题第二题:“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找出高尔基让秘书放小男孩进来和对高尔基照相的细致描写以及高尔基喊小孩回来的内容,包括高尔基最后对秘书说的话,这是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还有的课文后面有理解语言形式的要求,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后面有“举例说一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个内容也要融入教学,让学生理解语言形式。

三是小练笔。课后的小练笔是体现读写结合、升华学生情感的形式,也是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单元课后的小练笔“我有很多话要对鸟儿说。我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教师可以提问:“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让学生先说再写,完成了课后的要求,才是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

二、抓住重点问题提问

语文教学要讲求实效,要提高阅读效率,教学时就要抓住大问题,删去细枝末节的小问题,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自行设计提问,所设计的问题是课文后面没有提出的,但又对理解课文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有帮助的。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单元的《猫》,课后的问题是“作者非常喜欢他描写的那只猫,我们来举些例子说一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加上“老猫有什么特点?”“小猫又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整体上关照全文。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单元《落花生》一课,教师可以提问:“我们要向花生学习什么?”这是一个有思考价值的大问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才能解决,教学中融入了这样较大的问题,教学实效性就会提高。

三、针对有疑之处提问

有的课文中有疑问处、矛盾处,学生阅读时会有些疑问,课文中也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学生需要深入思考,这些是很好的学习内容,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二单元《詹天佑》一课,用了很长的篇幅写帝国主义对中国人修铁路的阻挠和要挟,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问:“课文以詹天佑为题,但是为什么却要写帝国主义对中国人修铁路的阻挠和要挟?”这个问题的答案能从侧面表现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决心和修铁路的能力。再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三单元《穷人》一课,有一处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些内容,不连贯、断断续续,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这五处省略号分别省略了什么内容呢?从而表现了桑娜的什么品质呢?”学生的回答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文本的重点和主人公桑娜的优秀品质。

四、根据简约之处提问

由于文本受篇幅的制约和学生年段的限制,大都不会很长,一般都有一些描写简约或者空白之处,因此,根据文本简约、空白的地方提问,也是设计提问的重要依据,前提条件是这个内容必须能直接或间接反映课文重点,不能在无疑处生疑。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单元《巨人的花园》一课,对巨人堆起围墙和推到围墙的情景描写得比较概括,但这又是课文重要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想象巨人堆起围墙之后,花园里是什么景象?”“想象巨人推到围墙之后,花园里又是什么景象?”这两个问题,既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形式,也能体现课文的主旨,即“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再如《去年的树》中有两处描写:“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处描写是表现鸟儿的好朋友大树被制成了火柴,火柴点亮了灯火,属于课文的重点部分,因此,教师可以提问:“鸟儿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鸟儿又看了一会儿灯火,它的心里又会想些什么?请展开想象。”学生的回答能丰富课文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10

[关键词]书面练习设计分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07-061

语文课堂书面练习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为目的的课堂书面实践活动。新课标要求每节语文课都要有一定的书写时间,这就更加彰显了课堂书面练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设计练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课堂练习的设计要重视学生的技能化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着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效地设计练习,使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学好课文,提高能力。

1.将模糊的文字转变为直观的画面

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是自身知识积累的过程,变话为画,就是让学生将文本进行加工,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然后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其再现。

2.根据课文中的片段进行仿写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模仿文本的写作方法或技巧进行仿写练习,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如学习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苹果里的五角星》后,仿例写话: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是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___。

3.进行主题写话

围绕课本中的某个主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再写成文字,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如学习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后,让学生搜集资料,写一写《未来的海洋》。学生通过主题写话,以及口语表述,与文本中的内容进行了对话与交流。写话训练还培养了学生写真实的事情、表达真实的情感的习惯。

二、课堂练习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生活和个性

1.练习的内容体现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联系生活实际,苏教版教材中也加入了语文与生活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课堂书面练习中就要进一步提高练习的价值。如学习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后,就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你身边有像天游峰的扫路人这样豁达开朗、无私奉献的人吗?请写一写。”让学生观察、记述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学生就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生活处处皆语文”。

2.练习的题型体现学生的个性,展现个人特长

语文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精心设计练习题。

如果学生擅长写作,教师可以为“未来小作家”设计表达性的练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一课,可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让学生抒写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想。这样,从学生自身出发,让学生感悟到一个全新的叙述角度,学生就有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

有的学生喜欢画画,教师可以让“画坛新苗”为课文配简笔画。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中开凿隧道、建“人”字形铁路的内容,就可以让学生配上图画。

学生在这些生动有趣的课堂书面练习活动中,不但很好地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而且各项语文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

语文课堂练习如果把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各项知识的训练、能力的提升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书面练习走出课堂,展现出多样、有趣的特点,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笔者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时,设计了以下的课堂书面练习。

想象训练:蓝天是一块巨大的谱面,电线是那飞扬的五线谱,而停歇的燕子成了跃动的音符。

停歇在电线上的小燕子多悠闲呀!____________。

停歇在电线上的小燕子多幸福呀!____________。

停歇在电线上的小燕子多()!_____________。

四、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关注个体差异,做到有层次

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分层练习。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如梦令》时,学困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并默写,了解词的大意即可;一般学生要求写出词人所表达的意境;而优等生除此之外,还要把词改写成记叙文。这样,既消除了差生对练习的畏难情绪,又保护了优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通过课堂书面练习,都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