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成语解释大全十篇成语解释大全十篇

成语解释大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11:58

成语解释大全篇1

1.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2.对簿公堂:在公堂受审。

3.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4.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5.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6.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7.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8.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方枘圆凿形容格格不入

10.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11.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12.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13.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14.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15.奉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16.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17.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18.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19.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20.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21.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对某些事不满)

22.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意)

23.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24.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25.瓜田李下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26.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27.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28.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29.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30.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31.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32.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33.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34.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35.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36.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37.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38.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39.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40.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41.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42.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43.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44.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5.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46.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47.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48.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49.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50.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51.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52.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53.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54.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55.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56.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57.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58.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59.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60.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61.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62.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63.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64.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65.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66.门庭若市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67.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68.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69.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70.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71.南辕北辙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72.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73.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74.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75.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76.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77.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78.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79.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80.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81.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2.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83.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84.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85.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86.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多用以感叹世风浅薄。

8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

88.如汤沃雪像热水浇在雪上,比喻事情极容易解决

89.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90.茹毛饮血: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91.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9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93.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峙。

94.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95.闪烁其词: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96.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践。体,行。

97.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98.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99.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100.时乖运蹇指时运不好

101.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当作自已的话。

102.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滥用于一切倡导

103.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04.受宠若惊:受到过分的宠爱待遇而感到意外的惊喜。

105.数典忘祖: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06.水落石出:形容真相大白。

107.硕大无朋形容无比的大。

108.硕果仅存比喻经过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贵的人或物

109.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110.夙兴夜寐:起得早,睡得晚,形容勤奋不懈。

111.素昧平生:一向不相识。

112.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美到极点

113.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14.醍醐灌顶:比喻以人的智慧灌输于人,使人清醒。

115.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

116.痛心疾首:形容伤心悔恨之极,也形容怨恨之深。

117.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118.妄自菲薄:过份地轻视自己,不知自重。

119.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120.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121.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122.喜怒无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

123.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24.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成语解释大全篇2

[熊腰虎背]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熊心豹胆]比喻非常胆大。

[熊韬豹略]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

[熊罴之士]比喻勇士。

[熊罴入梦]旧时用于祝人生子。

[熊罴百万]熊罴:两种猛兽,比喻勇猛的武士。勇猛的武士成千上万。形容军队人多将广,英勇善战。

[熊据虎跱]比喻群雄割据的形势。

[熊经鸟引]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同“熊经鸟申”。

[熊经鸟曳]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同“熊经鸟申”。

[熊经鸟伸]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同“熊经鸟申”。

[熊经鸟申]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鸟之伸脚。

[熊经鸱顾]古代一种导引养生之法。状如熊之攀枝,鸱之回顾。

“熊”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梦熊之喜]梦熊:指生男孩。祝贺生男孩之语。

[飞熊入梦]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熊”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虎体熊腰]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虎背熊腰]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熊”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成语解释大全篇3

一、不辨古今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郑氏数千指独完完:灭亡

“完”在古汉语中有“保全”之意,如“完名全节”;而在现代汉语中,“完”有“完结、灭亡”之意,如“完蛋”“完了”等。所以,a项就犯了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的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保全”。

二、不知通假

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这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振作

该句中的“振”是“赈”的通假字,意思是“救济”。如“散家粮以振穷饿”(《后汉书・赵典传》)。成语有“振民育德”。a项就是因为不懂得它是通假字,未能按所通之字“赈”去解释,而仍按“振”的字面义去解释,因而造成了理解的错误。

三、不明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按字面意思直接解释,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13题: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

有的考生误将“于是速归之”翻译为“于是赶快回家”。其实,该句中的“归”是词类活用,属动词的使动用法,应解释为“使……回家”,中学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一句中的“归”也是这种用法。如果考生在翻译“归”时,不明白这一词类活用现象,就会导致翻译的错误。

四、不分单双

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和“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和“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一个名词“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再如2008年高考北京卷第6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

欺负:压迫、侮辱

该项中的“欺负”是两个单音词“欺”和“负”的连用,应该分别解释为“欺诈”和“背弃”;而a项却把它们误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欺负”,这就导致了理解的错误。

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更何况迁移和运用?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对广大考生准确而快捷地解答高考文言文实词考查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撮举如下:

1.形训推断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其形旁和义符为我们破译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如2008年四川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居一年,入觐,卒于京觐:拜见

“觐”这一实词较为生僻,仅在高中语文读本《谭嗣同》一文中出现过一次:“至七月,乃扶病入觐。”“觐”读jìn,为右形左声的形声字,根据其形旁“见”的含义,加之“觐”的对象是“皇上”,可以推断出D项“拜见”的释义是正确的。

再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9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汗交颐不少休颐:脸颊

该句中的“颐”是一个右形左声的形声字,形旁为“页”,自然跟“人头”相关,解释为“脸颊”(“汗交颐”意为“汗水流满了脸颊”)是正确的,成语有“颐指气使”等。

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互文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由已知推出未知,由简易推出繁难。如中学课本中的下列两例:

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贾谊《过秦论》)

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①句中,“固”与“地”处于对应位置,我们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词,进而解释为“险要的地势”。②句中,“忧劳”与“逸豫”处于对应位置,加之“兴国”与“亡身”语义相反,可以推断“逸豫”义应与“忧劳”相反,就是“安逸享乐”之意了。

再如2008年高考天津卷第11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胁息然后带胁:收敛

“胁”有三个义项:⑴名词,胸部的两侧。⑵动词,威胁。⑶动词,收敛。原文全句为“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在该句中,“胁息”是与“扶墙”对举的,因为“扶墙”是动宾结构,所以“胁息”也应该是动宾结构,“胁”应该是动词,它的宾语是“息(气息)”。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句中的“胁”应取第(3)个义项,所以D项“收敛”的解释是正确的。

3.语法推断法。对实词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很快推断出文言实词释义的正误。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

通过对“檄”所在的短语作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檄刚”是一个动宾结构,“(廖)刚”充当“檄”的宾语,“檄”应为动词,所以a项将它解释成名词“文告”是错误的,应解释为动词“用文书征召”。

再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6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度:考虑

通过对“度”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可以发现“失其常度”是动宾结构,“(其常)度”充当动词“失”的宾语,“度”应为名词,所以D项将它解释成动词“考虑”是错误的,应解释为名词“态度”。

4.语境推断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断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如2008年高考湖南卷第10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公坚不回回:返回

审视语境“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可以看出:因为歙州吏民都认为“富翁家的这两个儿子一向是贤善的人”,所以他们对欧阳颖把这两个人抓到牢狱中审讯的做法感到非常奇怪,纷纷质疑、规劝。“公坚不回”就是欧阳颖对此作出的反应。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C项“返回”的解释于理不合。因为歙州吏民对欧阳颖的质疑、规劝无非是希望他把富翁家的两个儿子放出来,“欧阳颖坚决不返回”又从何谈起呢?根据语境,应该解释为“答复、回复”。正因为欧阳颖坚决不答复歙州吏民的质疑、规劝,而是加紧审讯,富翁家的两个儿子才终于服罪。

再如2008年高考湖北卷Ⅱ第10题: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受业:传授学业

“受业”有两个义项:⑴从师学习;⑵传授学业。根据该句语境“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俟其长,乃赴龙渊受业”可以看出,“受业”是“陈氏族子之幼者(陈氏家族中幼小的孩子)”的行为。这些幼小的孩子先在石华、象溪两地的私塾接受教育,长大后,再到龙渊义塾“受业”。此时他们的身份仍是“学生”,所以他们的行为应是“从师学习”。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B项“传授学业”的解释是不合语境的。

5.成语推断法。在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因此考生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春”。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5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悦服:愉快

成语“心悦诚服”中的“悦”“服”义为“高兴地”“服从”,用在此句中恰好吻合。该句的意思是“周访的声威已经很大,远近的人都高兴地服从”;而按D项的解释,远近的人对周访只有“愉快”之情,而无“服从”之意,这显然有违上文“访威风既著”的文意。2008年高考试卷中的下列试题也可通过成语推断法来进行解答:

(1)(湖北卷第10题B项)州之吏民皆曰“是素良子也”素:一向,平素

(2)(江西卷第9题a项)吾不克救也克:能够

(3)(江苏卷第6题C项)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壁:营垒

(4)(安徽卷第8题D项)吾用休,社稷计耳

执:计策

上述四例中实词的词义可分别依据成语“素昧平生”“克勤克俭”“作壁上观”“不计得失”中加点的词的词义推断而出,通过比照可以看出,第⑴至⑶例的解释都是正确的,第⑷例的解释是错误的,应解释为“考虑”。

成语解释大全篇4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文言实词考查的最主要的一个知识点,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

广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能力,“论”是一个常见的文言实词,词义非常丰富,有“讨论”“学说”“评定”“定罪”“按照”等意思。B项中的“论”在古代确实具有“讨论”之意,但在此句中“讨论”一义讲不通。因为在这里,根据阅读材料的上下文来看,王甲杀人一案,刘敞看案卷觉得有冤情,他将此案交付户曹杜诱,杜诱不能查实,反而强加罪名,将要批决定罪。因此这里的“论”应该是“定罪”“批决”的意思,从“论”字后带了一个“囚”字大概也能猜出与“定罪”有关。

【备考指导】不可脱离语境。一词多义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历年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基本上都会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因此,掌握实词的多个意义和根据语境去选择恰当的义项仍然是考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从逻辑上去推测词义。而考生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凭识记猜测,完全忘记了“语境”二字,容易导致失分。尽管文言实词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只有一个意思,如果长期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来解词,就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弄懂文意,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古今异义

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词义完全相同;二是完全不同;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主要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有时文言文中两个单音词连用,正好是现代汉语中的某个词语,这种貌似现代汉语双音词的一些词语容易造成错觉,使人望文生义,把它们当作一个双音节词语看待,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如:

安徽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D

【解析】“殷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热情而周到”,而D项理解为“周到”正是犯了用现代汉语来解释古汉语的错误,其实“殷勤”在古汉语中一个常见义项是“情意深厚”“恳切叮嘱”。D项中“殷勤”正是此意,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备考指导】不可望文生义。虽然语言有一定的继承性,但语言毕竟又是发展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词语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那么,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应牢牢树立起这样一个意识:不可以现代汉语来理解古汉语,近年高考文言实词试题中就经常涉及这方面知识的考查。也就是说等同于现代汉语的解释项往往是错误的。命题者通常会在四个选项中故意对其中一个词进行“望文生义”式的解释来干扰迷惑考生,让考生掉进陷阱。特别提醒大家要多积累形式上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古今异义的词语课文里有许多,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一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作息”词义就不同,这里是偏义复词,词义偏向“作”。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中的“指示”是两个单音词,意思是“用手指指给别人看”,而现代汉语中“指示”是一个双音词,是“上级机关对下级工作的指导性意见”的意思。同学们要注意在平常的学习中多积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意。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有新的意义,进而改变了词性。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

天津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B

【解析】B项将“全”解释为“全部”,放入语境中显然不通。联系语境,“全活甚众”是说徐谦尊在崇祯末年,救济因蝗灾而挨饿的乡亲,让许多百姓保全了性命。这里的“全”和“活”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并且是使动用法。“全”应理解为使动用法,可译为“使……保全”,这样句意才通顺。

【备考指导】不可主观臆断。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也是高考必须掌握的一个知识点,因此同学们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如: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句中的“斗”字,根据句意,“斗”和它的宾语“诸侯”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因此要理解为“使……斗”。

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该读本字的音。如:

新课标ii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中的“著”应该理解为“登记”。而正确项a中的“振”就是一个通假字,通“赈”,所以a项解释为“救济”是对的。

【备考指导】不可先入为主。在阅读古诗文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个别字与语境完全不合,或者说,根据文脉,由于个别字的出现而使文意无法理解时,可依据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等特点去考虑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不按它们所通之字去解释,而仍按原字去解释,就会造成费解或者错误的理解。

现结合个人多年的备考经验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列举如下,以期帮助考生们提高文言文的整体阅读能力。

1.音形训义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形声字占80%以上,会意字占12%以上。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可以通过字形来解释词义,是谓形训;还可以通过字音来解释词义,是谓音训(或者叫声训)。如:

湖南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4其庐焉造:建造

D.以屋名雪,讵不韪4欤韪:正确

【参考答案】a

【解析】答案项a中的“造”在这里应为“造访”的意思。正确项D中的“韪”字是个形声字,从是,韦声。《说文解字》:“韪,是也。”D项中解释为“正确”,因此是对的。

2.对文断义法

所谓对文,是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意相关的对句中,相对应的词语,在意义上常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比如成语“文过饰非”,词中对应位置上的“过”和“非”意思相同,同学们可能觉得“文”字不好理解,其实可以从对应位置上的“饰”入手,从而求出“文”的意思就是“掩饰”。同样的道理,文言文中,很多对文的词语可以互训。对文训释的意义在于据已知训未知、由易知训难知。这就便于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如:

北京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B

【解析】B项把“虞”理解为“料想”是错的,这里应该是“忧虑”“忧患”的意思。这一项干扰较大,致使很多考生误选。其实B项可以联系原文“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来看,“风波之恐、覆溺之虞”是一个典型的对文,根据对文的特点,“恐”和“虞”词性应该相同,意义也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再联系上下文,文中是说以前往来于洞庭湖的船只常常害怕风波兴起,担心船被打翻,因此可以猜测B项的“虞”与“恐”词义接近,应该解释为“忧虑”“忧患”“担心”的意思。

3.语法辨义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要判断文言实词的具体词义,可先对句子进行语法分析,了解这个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即了解这个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这个词和其他词构成的语法关系来推求它在句中的词性、用法和意义。如:

新课标ii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D

【解析】D项中命题者将“著”解释为“彰显”,好像译不通,因为这个句子中,“著”处在谓语位置上,应该是个动词,并且后面带有宾语“之”,其实句中在“籍”前应该省略了介词“于”,再联系前一句,“著”应该理解为动词,意思是“记录”“登记”的意思。

4.语境推义法

文言实词大多具有多义性,即词义是不确定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要确定一个实词在文中的确切含义,我们可以联系语境进行具体分析。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外部语境来推断。如:

江西卷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中的“命”是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古汉语中没有“指责”的意思,在这里将“指责”的意思代入到句中,也讲不通。再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看,文章是说被人切断了鸡冠的公鸡看见“我”给的粟米便长声鸣叫,就像是招呼所有的鸡(来)啄食。“命”在古汉语中有“告”的意思,这里可以引申为“招呼”“召唤”的意思,如成语“命俦啸侣”中的“命”就是这个意思。

5.成语证义法

成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是古汉语留给现代汉语的“活化石”,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推断出文言实词的词义。如:

福建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a

【解析】a项中的“绳”字后面带了代词“之”作宾语,“绳”字在这里活用作动词,题中解释为“捆绑”,不合语境意思,应该解释为“约束,制裁”的意思,我们可以联想到成语“绳之以法”来理解a项“绳”字的词义。

江苏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B

【解析】B项中把“责”字解释为“指责”,是望文生义的解释,是以现代汉语的方式来理解古汉语,联系前文“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无以韩责我”句中的“责”字应该解释为“要求”,这一词义在成语“求全责备”中保留着,考生如能联系“求全责备”这一成语,理解这个“责”字就不难了。

6.联想明义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即所谓立足于教材,选材于课外。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联想学过的课文例句,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确定试题中的实词词义。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醒同学们,牢记课文经典例句。如:

山东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C

【解析】C项将“延”理解为“迎接”,不贴切。从语境来看,文段是说当地的富豪之家吴氏家请了老师教授小孩,詹鼎也就从学于吴家。因此,这里的“延”宜理解为“邀请”。这一义项我们可以联想到学过的初中课文《桃花源记》中的句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以及高中课文《过秦论》中的“秦人开关延敌”等句子来印证。

重庆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D

成语解释大全篇5

(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本文探讨采取对比的方法用于对外汉语词汇释义。文中所谈的词汇对比,不仅包括汉语与学生母语的词汇对比,还包括近义词对比、反义词对比。对外汉语词汇释义应善于在这三种词汇对比方法中解释词义。

关键词:词汇释义:近义词对比:反义词对比:汉语与学生母语的对比:对外汉语

中图分类号:H1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233-02

把对比分析运用到第二语言教学中来,始于40年代美国的弗赖斯,他认为:“最有效的教材应该是以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描述和仔细对比为基础。”whorf、Lado等语言学家的对比分析(contrastiveanalysis)理论,极大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汉外对比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预测汉语学习的难点与重点。本文打算把对比的方法用于对外汉语词汇释义。

本文所谈的词汇对比,不仅包括汉语与学生母语的词汇对比,还包括近义词对比、反义词对比。对外汉语词汇释义应善于在这三种词汇对比方法中解释词义。

一、在近义词对比中解释词义

汉语有大量的近义词,这是汉语丰富成熟的表现,但同时也给汉语教学带来难度,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越往后学越会碰到更多的近义词,外国学生经常问的问题是:“老师,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为此,对外汉语教师首先要掌握近义词辨析一般思路,大致从三个方面去思考——

(一)词语的基本义,即理性意义的细微差别

1词义的侧重点。例如创造”和制造”,虽然都是造”,但创造”出来的是以前没有过的,“制造”出来的是都是已有的。

2语义的轻重。例如失望”与绝望”。

3词义范围的大小。例如生命”可指人、动植物及其他事物(艺术生命):性命”只指人的生命。

4词义的具体和抽象。例如:书”是具体名词,“书籍”是抽象名词

(二)词语的色彩意义的细微差别

1感情色彩。主观态度有褒贬,例如后果”和“成果”。

2语体色彩。例如虽然”和别看”:医生/大夫”。

(三)词语的句法功能的细微差别

1词性。例如偶尔”是副词,只作状语:“偶然”是形容词,可以作状、定、补语。“大概”兼副词、形容词和名词:大约”只是副词。

2搭配对象。例如旅行”是不及物动词:“游览”是及物动词可带宾语:发扬”与风格、作风”搭配,“发挥”与作用、优势”搭配。

3造句能力。例如虽都是副词,但万万”多用于否定句,而千万”就没有此限。

4构词能力和构形能力。例如重要”可与性”组成重要性”,而主要”不能。“高兴”可以重叠为“高高兴兴”:高兴高兴”:愉快”不能。

还需要强调一点,郭志良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同义辨析对象的范围不仅大于同义词典词义辨析对象的范围,也大于汉语教学(指对中国学生的语文教学)词义辨析对象的范围。”孟祥英、赵新、李英、张博也都认为对外汉语近义词辨析对象范围应该扩大。中国人认为并不是近义词的,诸如赶忙/赶着/赶去”、“继续/一直”、“这年/今年”、“合适/适合”、“报/报纸”可不可以/能不能”、“一点/-下”、“和/而且”等等,在外国人看来都是近义词。如果两个词有某种相同的构词成分,或者词义诱发某种联想,都有可能诱发外国人形成所谓汉语近义词”。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必须善于在近义词的对比辨析中解释词义。首先,教师在备课前依据教学经验预测本课生词与以前学过的哪个词语会构成外国人思维中的汉语近义词”。然后再考虑外国学生的汉语水平,怎样才能浅显易懂、简单实用地解释两个近义词的差异:词义辨析不必面面俱到,需抓住主要矛盾,简明扼要、触及关键地解释词义。教师的近义词对比解释能使外国学生在当堂课就会造句辨别使用,一般说,就基本达到教学目的了。

二、在反义词对比中解释词义

“在反义词对比中解释词义”指的是用已学的反义词的否定形式来解释生词的词义。例如?活”就是没死”;“斜”就是不正”;“完整”就是没有残缺”;“缺席”就是没出席”等等,这样解释简单清楚,外国学生容易接受。

但必须强调一点,用反义词的否定形式来解释词义的办法仅限于两个意义上完全排斥的绝对反义词,有中间状态的相对反义词不可以这样来解释。例如大”不能解释为就是不小”,因为有不大不小的中间状态;“冷”不能解释为就是不“热”,因为有不冷不热的温和状态:苦”不能解释为就是不“甜”,因为有不苦不甜的其他状态。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利用一些对举的熟语以强化词语的相反相对。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做使人落后。“勤劳使人致富,懒惰让人贫穷。”生当做人杰,死宜为鬼雄。”等等。由于这些熟语琅琅上口、印象鲜明,外国学生很容易在反义词的对举对比中明白词语的意义。

有些词汇在不同语境中与和它构成反义的词语不同。例如骄傲”在某些语境中,它的反义词是“谦虚”,而在另外一些语境中,它的反义词是“自卑”。可以利用它的各种反义关系来分别义项,注释出它的意义。“骄傲”就是不“谦虚”而是自高自大:另一个语境义。“骄傲”就是不“自卑”而是自豪。因此,利用反义词可确定多义词的不同义项,有利于外国学生掌握汉语的一词多义。

三、在汉语与学生母语的词汇对比中解释词义

戴浩一认为:“每一个语言有不同的概念化。”受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概念结构因不同民族语言而不同,例如颜色词汉语分七段而英语分六段,就是概念结构、思维方式民族特殊性的表现。概念结构、思维方式的民族差异导致词汇系统的差异,除了科技术语、事物名称等少数单义词外,两种语言里很少有意义、色彩等都完全等同的词。例如雪”与snow’就不完全对应,因为英语的“snow’还有动词下雪的意思,而汉语雪”只有名词的意思。正因为绝大多数词汇语义、语用都不完全对应,生词学习用直接翻译法是不可取的,必须在汉语与学生母语的词汇差异对比中解释生词的意义。

例如,美国学生造出我家的小狗很胖”的病句,原因就在于英语中没有与汉语肥”对应的词,只有一个既适用于人也适用于动物的通用词fat”:而汉语通常不会用肥”来形容人,也不会用胖”来形容动物。

又如,英国学生造出我和玛丽,和约翰,和露西都是英国人”的病句,原因就在于很显然是把和”跟它的英语对应词and”等同起来了,汉语的和”在连接多个并列成分时一般只放在最后两个词语中间。

成语解释大全篇6

景明二年,解褐明威将军、冗从仆射”。与“释巾”、“解巾”、“脱巾”三词不同的是,“释褐”、“解褐”还有“从某一官职升任他职”的引申义,“释褐”有7例,“解褐”有6例。各举两例:北魏正光五年(524)《元宁墓志》:“君托岁怀经……旨补骑官之任。释褐殿中将军。”北周大象元年(579)《封孝琰墓志》:“年十六,辟为主簿……释褐秘书郎中,转太子舍人,典文记。”北魏正光元年(520)《刘滋墓志》:“曾祖孑遗,皇始之年,初宦圣魏,解褐入朝,带仗给事。”北齐武平二年(571)《裴子诞墓志铭》:“养第四弟子虔道,辟州主簿,解褐开府参军事,年廿。”可见,“释褐”和“解褐”的意义是一致的,都有“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无职贵族)开始为官”、“从某一官职升任他职”等从本义引申而来的意义;而“释巾”、“解巾”、“脱巾”三词的意义是一致的,仅有“(无职贵族)开始为官”一义。同是同义词族中的一员,差异为何如此之大?笔者打算从构词语素本身去寻找答案,以期探索同义词发展的规律,并能为汉语史和辞书的编纂提供资料。就构成的语素来看,“释褐”、“解褐”、“释巾”、“解巾”、“脱巾”等词,是由“释”、“解”、“脱”等语素和“褐”、“巾”等语素组合而成。“释”、“解”、“脱”三个语素的本义分别为“解也。从釆。釆,取其分别物也”(《说文•釆部》),“判也。从刀,判牛角。一曰解,廌兽也”(《说文•角部》),“消肉臞也。

从肉,兑声”(《说文•肉部》)。很明显,成为同义语素的“脱掉”之意,用的都是引申义。词语的同义有两类:一类是根源上的同义;一类是词义引申过程中的同义。“释”、“解”、“脱”三个语素就属于后者。之所以有这个引申义,主要是三个语素成词之时都包含核心义素“分离”,这是三个语素成为同义词的根本原因。在词义引申的过程中,该核心义素很稳固地保留下来,使三个词成为同义词。“褐”与“巾”的本义分别为“编枲袜。一曰粗衣”(《说文•衣部》),“佩巾也”(《说文•巾部》)。这说明“褐”与“巾”不是同义词,而是类义词,都是衣饰。作为构词语素,“褐”义为“用兽毛或粗麻制成的衣服”,用的是本义;“巾”义为“头巾,冠的一种”,用的是引申义。正是由于“释”、“解”、“脱”三个语素同义,“褐”、“巾”两个语素类义,所以可以通过语素替换,组合成“释褐”、“解褐”、“释巾”、“解巾”、“脱巾”等复音词。语素的替换导致复音同义词的增加。那么“释巾”、“解巾”、“脱巾”三个复音词的意义为什么没有全同于“释褐”、“解褐”呢?此五词本义相同,引申义为何不全同?笔者认为,词语本身和深层文化决定了语素的选择。

 在“脱掉”一义上,就语体色彩来看,语素“释”和“解”的书面语色彩要明显强于“脱”。碑刻是一种非常正式的应用文体,书面语色彩强的词语会优先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在这里,重要的不是本义与引申义之别,而在于这两个语素的代表性哪一个更强一些。“巾”为头衣,“褐”为上衣。刘熙《释名•释首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玉篇》:“巾,佩巾也,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直到汉代,头巾仍用于庶人和隐士。后来,为官之人散居时,亦戴头巾,豪强地主居家装束亦是头巾,这是封建社会成年男子的常用头衣,并不能说明人的真正身份。“褐”则不然。《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褐”这种粗麻布短衣,是劳动者的专用服装。《孟子•公孙丑上》:“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褐夫”是穿粗布衣服的人,古代用以指贫贱者。封建社会中的为官之人、豪强地主等平时的上衣亦是丝帛之物,而非粗布衣。这是能起到区别身份作用的装束。因此,上衣“褐”比头衣“巾”更能代表平民身份。因此,由“释”、“解”分别与“褐”所组成的“释褐”、“解褐”就被碑刻文体优先选用,其使用率很高,自然容易引申。那些开始为官的平民是无官职可言的,开始为官的贵族本也无官职可言,虽身份不同,但在无官职一点上是相同的。故“释褐”、“解褐”既可以用来指“平民开始为官”,也可以用来指“(无职贵族)开始为官”。因为词义引申的实质是缩小内涵,扩大外延。这是语言的内部因素在起作用。

成语解释大全篇7

关键词:循环释义互训词义

通常所说的循环释义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释文中包含被释词的循环释义;一种是同义词互训。本文试从循环释义的功能类型出发,以《现汉》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循环释义的不同类型与存在理据。

一、有关循环释义

循环释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循环释义就是解释学中所谓解释的循环,这是释义的根本特征,是不可避免的。与此相对,狭义的循环释义范围较小,仅限于较为直接的被释词和释义用词的相互训释,如传统的互训。由于循环释义最终并没有真正解释词义,所以按照词典学的一般看法,狭义的循环释义是辞书释义的大忌。

不过据我们有限的考察发现,辞书中的确存在狭义的循环释义(以下我们将大量举例说明)。而这些释义往往具有使词条释义方便、经济等作用,并不完全只起负面作用。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选择《现汉》作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循环释义的不同类型及存在理据。《现汉》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性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中型语文类规范词典,其学术地位及社会影响力也是多数词典无法比拟的。多年来,学者对《现汉》的不断研究,有利于现代汉语的规范与统一,更有利于帮助索解、表达与学习,同时不断地更新辞书编纂理论,将推进辞书编纂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也使《现汉》更具市场活力。

此外,通过对《现汉》第5版和第6版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编者对上述问题早已有所关注,并且旨在做合理的调整。有些调整是合理的,如:

【安静】(形)③沉静稳重。(第5版)(7页)

【安静】(形)①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②安稳平静。(第6版)(7页)

【沉静】(形)②(性格、心情、神色)安静;平静。(第6版)(159页)

第5版的《现汉》在安静与沉静两个词条循环释义,在第6版中修正了这种释义方式。

还有第5版没有循环释义,第6版反倒采用循环释义的,如:

【安全】(形)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第5版)(7页)

【安全】(形)没有危险;平安。(第6版)(7页)

【平安】(形)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平稳安全。(第6版)(999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辞书中实际存在的循环释义现象进行考察与研究有其必要性。

二、材料的界定

介绍循环释义功能类型之前,首先须对本文收录的材料做下界定,如下均不在收录范围。

(一)同义词对释,如:

【必备】(动)必须具备;必须备有。(70页)

【败局】失败的局势。(31页)

颁(頒):;颁发。(33页)

(二)释义格式,如:

【爱答不理】像是理睬又不理睬,形容对人冷淡、怠慢。也搭不理。也说爱理不理。(5页)

【爱理不理】爱答不理。(5页)

【刨子】(名)刮平木料用的手工工具。使用电力的叫电刨子。(49页)

【倍数】(名)①一个数能够被另一数整除,这个数就是另一数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58页)

(三)释义语言之中包含一个被释词组成部分,如:

【包打听】〈方〉(名)①包探。②指好打听消息或知道消息多的人。(42页)

【变色镜】(名)镜片能随光线强弱而变色的眼镜。(80页)

播:①传播;传扬:广~|~音|电台正在~重要新闻。②(动)播种:条~|点~|夏~|~了两亩地的麦子。(98页)

【播种】用播种(zhǒnɡ)的方式种植:~冬小麦。(98页)

遇到释词包含被释词的情况时,我们要懂得分析,“包打听”“变色镜”是词,“打听”与“变色”也是词。“播种”与释文中的“播种”是两个词,字形相同而已。

以上这些情况,不难看出将其归入循环释义是说不通的。语文辞书释义,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回避原词,避免第一类循环释义。但若将这种看法绝对化,甚至将“释义中包含被释词(字)”的情况同哲学上的循环论证等同起来,就陷入辞书循环释义扩大化的误区,在辞书编纂实践中也是难于做到的。同样,如简单地将两词互相对释看为循环释义更不可取。

三、循环释义的功能考察

循环释义会导致释义不准确不清晰,因此释义效果较差;但若为了语篇连贯、释义语言的经济等目的,在不影响释义准确和清晰的前提下部分使用循环释义,特别是非典型的循环释义手段,则会达到便于词典编纂、又便于释义语言理解的效果。由于词义的弱还原特征,任何释义都是模糊性的释义,下面试从释义活动的弱还原本质和释义语言经济性原则出发,将材料中的循环释义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有依据可循的循环释义

据循环释义的狭义定义,特将《现汉》中的“循环释义”归类,发现这种释义不仅经济有效,而且也是有依据可循的系统地存在着。

1.说明词义派生的隐喻机制的:一般出现在后面的义项中,说明相似性比喻。

疤:(名)①疮口或伤口长好后留下的痕迹。②像疤的痕迹。(18页)

【玻璃】(名)①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物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一般用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混合后,在高温下熔化、成型、冷却后制成。②指某些像玻璃的塑料:~丝。(97页)

2.说明词义派生的转喻机制的

(1)为了经济采用连贯手段,借用代词来回指前面的义项,主要用于名物词的释义中,常出现在第二个义项中,用“这种……”回指前文,一般不改变其功能意义。如:

【刨工】(名)①用刨床切削金属材料的工种。②做这种工作的技术工人。(50页)

【扁桃】(名)①落叶乔木,树皮灰色,叶披针形,花粉红色,果实卵圆形,光滑,易破裂。果仁可以吃,也可入药。②这种植物的果实。(79页)

(2)部分转指整体,一般不改变其功能义。如:

【币市】(名)①买卖各种用于收集、收藏的钱币的市场。②指币市的行市。(70页)

【白菜】(名)①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花淡黄色。是常见蔬菜。品种很多,有大白菜、小白菜等。②特指大白菜。(23页)

(3)属性转指具有该属性的事物。具有该属性的事物这个义位的义频要远低于属性义位,因此这类情况属于用常用义位来解释非常用义位。如:

【稀罕】①(形)稀奇。②(动)认为稀奇而喜爱。③(~儿)(名)稀罕的事物。(1392页)

【高明】①(形)(见解、技能)高超。②(名)高明的人。(431页)

(4)释词中虽包含了被释词,但前面的义项已有解释,循环的部分即指代前义项的解释,从经济性原则出发,这种释义是合理的,同时起到了连贯语篇的作用。如:

【时间】(名)①物质动动中的一种存在方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②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③时间里的某一点。(1177页)

红:①(形)像鲜血的颜色。②象征喜庆的红布。⑤红利:分~。(536页)

(5)转喻改变原词功能义,相当于古文中的词类活用。如:

【标点】①(名)标点符号。②(动)给原来没有标点的著作(如古书)加上标点符号。(84页)

【摆渡】①(动)用船运载过河。②(动)乘船过河。③(名)摆渡的船;渡船。(30页)

3.用于说明零形式派生词与基本形式之间的词义关系的

【安定】①(形)(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②(动)使安定:~人心。(6页)

此外,还有【稳定】【严肃】【兴奋】【纯洁】【纯净】【便利】等等。

4.假循环释义:义项为被释词的特指义,虽则循环,但在词典中能找到义项的解释

【健美】①(形)健康而优美。②(名)指健美运动。(639页)

【健美运动】一种使身体强健、肌肉发达的竞技体育运动。主要用哑铃、杠铃、拉力器等器械进行锻炼。(639页)

此外,还有【病毒】与【计算机病毒】;【裁判】与【裁判员】等等。

5.同义互训加“标记”:这种释义能解决互训的弊端,且经济准确。如:

【跛子】(名)跛脚的人;瘸子。(102页)

【瘸子】(名)瘸腿的人;跛子。(1080页)

【表现】①(动)表示出来。②(动)故意显示自己(含贬义)。(87页)

【显示】(动)明显地表现。(1413页)

(二)无依据无目的的循环释义

这类循环释义类型,无法找到合理的目的使之存在,同样其释义效果也不尽人意。如:

1.同义词对释可以大致解决释义问题,但要注意在对释时不可再出现互释。如:

【安逸】(形)安闲舒适。(8页)

【舒适】(形)舒服安逸。(1205页)

【本土】(名)①乡土;原来的生长地。(62页)

【乡土】(名)本乡本土。(1418页)

2.典型互训

到:(动)达于某一点;到达;达到(266页)

【达到】(动)到(多指抽象事物或程度)(231页)

【容许】(动)许可(1100页)

【许可】(动)准许;容许(1470页)

【似乎】(副)仿佛;好像。(1235页)

【仿佛】①(副)似乎;好像。②(动)像;类似。(369页)

【好像】①(动)有些像;像。②(副)似乎;仿佛。(518页)

3.多词对释

正?副恰好。(1660页)

【恰恰】(副)刚好;正。(1030页)

【恰巧】(副)恰好;凑巧。(1030页)

【恰好】(副)正好;刚好。(1030页)

【可巧】(副)恰好;凑巧。(734页)

【可好】(副)正好;恰巧。(733页)

【正巧】①(副)刚巧。②(形)正好;十分凑巧。(1662页)

【正好】②(副)恰好;刚巧(1661页)

【赶巧】(副)凑巧,恰好。(422页)

【刚巧】(副)恰巧;正凑巧。(426页)

【刚好】②(副)恰巧;正巧。(426页)

【碰巧】(副)凑巧;恰巧。(983页)

【偏巧】(副)①恰巧。②偏偏。(991页)

【凑巧】(形)表示正是时候或正遇着所希望的或所不希望的事情。(219页)

此例中,14个被释词用了“恰好”“刚好”“恰巧”“凑巧”“正好”“刚巧”“正巧”“正”这8个被释词做释词,词典使用者很有可能在翻过14个词后发现仍不能理解这些词,这对于词典的经济性是个有力的打击。

四、总结

当然,《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规范性现代汉语词典,其性质与收录篇幅都要求释义的简捷经济,而不可能顾及到每对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异,但我们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循环释义给读者带来的不便。如以定义释义为主,同义词释义为辅,尽量减少循环释义的发生。或在同义词释义后再加以简捷性说明,当然这就要求我们细细斟酌,并有效归纳其意义的细小差异,使词典尽可能经济且有效地表达和传输意义。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外文词典的编纂形式,如《朗文》在采用同义词释义的同时会做进一步地解释说明,有的还会将其同义词的细微差别通过“USaGenote”项显示出来。这对汉语辞书的释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陆尊梧说“释义上的小的循环互训,即发生在一组(几个)同义词之间的对释,只要对其中一两个词详注,而其他相关词采用对释即可”。但多词对释一例也给予我们警告,即一定要控制其规模,从词典使用者角度出发,客观分析其释义是否实用经济,才能促进我国的辞典编纂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安华林,曲维光.《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性词语的统计与分级[J].语言文字应用,2004,(0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符淮青.词典学词汇学语义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冯海霞,张志毅.《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体系的创建与完善[J].中国语文,2006,(5).

[5]陆尊梧.语文词典的互训问题[J].辞书研究,1982,(4).

[6]宋文辉.汉语辞书元语言研究[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7]宋文辉,武建宇.辞书元语言的构建规则[J].辞书研究,2009,(4).

[8]拉迪斯拉夫·兹古斯塔.词典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9]苏新春.汉语释义元语言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0]温昌衍.《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商榷三则[J].南昌大学学报,2005,(3).

[11]武建宇,宋文辉.辞书元语言的建构原则[J].辞书研究,2009,(4).

[12]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3]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与词典编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成语解释大全篇8

一、增添注释条目,引导自主学习

一套教材使用范围很广,但学生所处地域不同,知识基础不同,教材注释以外的“拦路虎”还有不少,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和搜索网络资源增加注释,可以注拼音、注原因、注背景、注习俗、注出处、注作用、注修辞、注通假、注异解,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自我的评价和理解。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文化背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积极作用,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很难真正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氛围中去,也很难感知体味到字里行间传达出来的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八年级下册《我的第一本书》中有一段文字:“那些杂志里面,夹着我们全家人的‘鞋样子’和花花绿绿的窗花。书里有许多奇妙的东西。”如果学生不理解什么是“鞋样子”,它在那个时代的家庭中起什么作用,寓含怎样的家庭文化,包含哪些情愫,那么,理解“我的第一本书”所饱含的深情就要大打折扣了。因此,笔者布置的预习题是:向奶奶请教,在网络中查阅,亲自见一见,动手做一做,给“鞋样子”补充一个注释。这样,通过学生自身一系列的动手、动口、动脑,他们对“鞋样子”的理解自然深刻多了。

二、扩展注释内容,引导合作学习

对于教材注释不细、不全或不够深入的情况,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集体讨论合作,在原注释的基础上给予扩展补充。扩展注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扩展课题的有关注释。2.补充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或本意。教材中有的注释只标了在该文中的含义,有的注释只标了词语的本义,容易造成学生误解。3.补充知识性或背景性注释4.补充学生的考证、感悟或评价

三、修正注释错误,引导探究质疑

成语解释大全篇9

关键词:分布式本体;本体复用;本体映射;分布式解释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06-0175-02

一、引言

本体的概念提出后,由于它可以清晰地表达概念之间的关系,迅速地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应用,随之也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本体。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会将多个本体连接起来,形成所谓的“分布式本体”。由于单一的大本体在使用时既影响推理的效率,又不便于维护,分布式本体应该是本体应用的一种常态。近几年来,不少的研究关注了这一问题,提出了各种连接方式以及语义。本文概要性地介绍了这些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的研究者提供一些研究帮助。

二、分布式本体的连接方式

本体一般是由领域专家创建后供本体工程师使用。目前,从我们搜集到的资料看,创建的本体连接起来的方式有:

(一)复用

该方式是在本体中直接引用其他本体的类或属性名。owL规范中的owl:imports便是这一思路的代表。它允许一个本体通过owl:imports导入另外一个本体所创建的类或属性。owl:imports会导致本体间比较强的连接关系。

基于此,英国阿伯丁大学的pan[2006pan]团队于2006年提出了一种改进方式:Semanticimport。该方法使用ontologyspace表示本体的复用,用foreignlanguage区分所复用的来自其他本体的概念或角色。它用foreignlanguage代表当前本体从其它本体所导入的概念名或角色名等,由此种导入方式建立了联系的一系列本体表示成ontologyspace,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Bao[2006BaoiSwC]团队在2006年提出了p-DL(package-basedDescriptionLogics)。p-DL将本体视为各个package的组合,本体间的连接则看作是package复用了其他package的概念或角色。

(二)桥接

这种方式会定义新的语言描述本体之间的类或属性之间的连接。比较典型的如peCs(perspectival-connections)[2004GrauiSwC]。它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的Grau团队于2004提出的。peCs在owL语法的基础了通过link的方式将各个本体连接起来,并以owL抽象语法的方式定义了link的语法。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Kauppinen[2004Kauppinen]在2004年提出了将连接两个本体的公理看作为单独的“桥接本体(Bridgeontology)”,只不过该方法尚局限在与时间有关的本体信息的表达上。

(三)映射

映射一般通过发现两个本体之间类或属性上的相似度从而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

美国Rutgers大学的Borgida团队于2002年在描述逻辑基础之上根据文献[2000Ghidini]的DistributedFirstorderLogics的思想设计了一种所谓的“DDL(分布式描述逻辑)”。分布式描述逻辑对于概念间的映射关系使用into-bridge和onto-bridge来表示。

意大利trento大学的Bouquet团队于2003年提出了C-owL[2003Bouquet]。C-owL在延续了DDL的思路的同时,吸收了文献[2000Ghidini]关于“context”的内容,在本体所具有的“globality”和“locality”之间寻找一种平衡。C-owL将分布式本体视为一个owLspace,将space中的每一个本体所创建的类或属性区分为本地语言(locallanguage)和外来语言(foreignlanguage),并用数字对本体编号,从而方便识别出本体之间的映射关系。

三、分布式本体的语义

在定义分布式本体的语义上,可以分成两种思路:其一,基于分布式解释进行定义;其二,则将多个本体视为单一本体来定义,相比前者称之为“基于全局解释”。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保持各个本体自身的语义,而后者是将多个本体的语义融合到一起。

(一)基于分布式解释

从我们所搜集到的资料看,“分布式解释”最早出现在文献[2004Serafini]中,它区别于经典描述逻辑中的“解释”的地方在于,分布式解释由一系列本地解释组成,每个本地解释用来定义分布式本体中各个本体的语义。

DDL比较早的采用了分布式解释来定义其语义。对于参与映射的各个本体采用各自独立的域(domain),而对于映射关系则采用domainrelation。当在各个domain(包括domainrelation)上的解释能满足各个公理(包括本体间概念的映射关系)能够满足(satisfiable)时,那么分布式本体就满足。在文献[2005SerafiniiJCai]中,该团队中的成员意大利trento大学的Serafini对bridgerule给出了fix-pointsemantics解释以及本体映射的形式语义。文献[2012iSwC]则给出了加权本体映射的语义。

DDL的分布式解释的思想影响了后面C-owL,p-DL,Semanticimport等工作。

C-owL将本体语言描述的本体仍然采用经典描述逻辑的解释,而外来语言所描述的本体则用interpretationhole解释,也就是说外来语言所描述的本体会采用当前本地本体与源本体两者的综合解释。

Semanticimport将每个space中的本体仍然用经典描述逻辑中的interpretation定义其语义,而对于foreignlanguage元素则采用了基于domainintersection的语义。

p-DL采用了contextualizedinterpretation,因而在语义上p-DL使用semanticimporting来解释。由于p-DL从语法上对经典本体的定义方式从module的角度进行了改造,从而它适合了本体模块化表示和推理的需求。

peCs对于参与连接的本体仍然采用经典的描述逻辑语义,而对于link的语义,peCs则遵循经典描绘逻辑的方法,将link建立于domainrelation之上来解释。

(二)基于全局解释

采用全局解释定义分布式本体的语义,其优点在于可以利用已有的tableau推理机,但缺点在于所面临的规模庞大而导致的推理效率低下的弊端。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来定义分布式本体语义的并不常见。

法国里昂大学的Fahad在2011[2011Fahad]所提出的“本体合并”,尽管它不属于分布式本体,但它也提供了一种使用多本体的方法。Fahad将概念之间的映射转化成GCi,从而转换为经典描述逻辑的模型论语义。

四、结论

本文总结了分布式本体的三种连接方式,即复用,桥接和映射,分析了这三种方式的特点。随后将分布式本体的语义区分成基于分布式解释与全局解释,分别阐述了各自的特点。分布式解释能保留各个本体自身的语义,所以应用得比较广泛。该方法的难点在于对连接方式要给予合理的解释,以便于后续的本体推理。

参考文献:

[1]JeffZ.pan,LucianoSerafiniandYutingZhao.Semanticimport:anapproachforpartialontologyReuse.in1stinternationalworkshoponmodularontologies(womo2006),co-locatedwithiSwC2006.vol.3,pp.2-15.2006.

[2]JieBao,DoinaCaragea,VasantG.Honavar.onthesemanticsoflinkingandimportinginmodularontologies.inproc.ofiSwC2006,LnCS4273,SpringerHeidelberg,pp.72-86.2006.

[3]BernardoCuencaGrau,BijanparsiaandevrenSirin.workingwithmultipleontologiesontheSemanticweb.inproc.ofiSwC2004,SpringerHeidelberg,pp.620-634.2004.

成语解释大全篇10

内容提要:刑法的立法解释作为刑法解释的一个分支,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的标签,是指最高立 法机关对法律条文和法律事实所作的有权解释。在运作过程中,需要对其从三个方面加 以梳理和细化:一是巩固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法理基础;二是弘扬刑法的立法解释的合目 的性原则;三是界定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扩张解释方法。由此,以期达刑法恰如其分的适用之目的。

尽管有的学者从学科的角度,认为“刑法学在狭义上是指刑法解释学,即实定刑法的 解释学”[1](p24),笔者也持肯定态度,但限于特定的语境和研究的需要,本文所使用 的刑法解释是作为法律解释的下位概念而使用的。法律解释是在特定语境下,享有法律 解释权的人站在法律的角度,运用法律思维方法,并遵循法律的客观性、合法性及合理 性原则,对法律条文和法律事实所进行的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是一种有别于解释法律 的有权解释(注:解释法律是指任何人站在任何角度,运用任何思维方法,对法律所进 行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无权阐释。)。刑法解释作为法律解释的一部分,应当符合其基 本的要求和特征,即刑法解释是作为一种有权解释而存在的,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 ,而学理解释作为一种解释法律的无权解释,不应纳入到刑法解释中。其中,刑法的立 法解释作为刑法解释的一个分支,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的标签,是指最高立法机关对法 律条文和法律事实所作的有权解释。其一直活跃于应然的刑法理论研究之中而逊于实然 的刑法实践,即使在1997年刑法典颁布后,仍有学者认为标准的立法解释(指在刑法施 行过程中,立法机关对发生歧义的规定所作的解释)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2](p35)。但1 997年刑法典实施至今,立法机关已产生了六部标准的立法解释(注:六部刑法的立法解 释分别是200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第九十三 条第二款的解释》,2001年8月31日通过的《关于第二百四十二 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通过的《关于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通过的《关于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8月29日通过的《关于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及2002年12月28日通过的《关于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表明司法实践对立法解释的需求,但 刑法的立法解释在运作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梳理和细化。鉴于此,本 文拟从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法理基础、解释的原则及解释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阐释,以期 有助于刑法的恰如其分的适用。

一、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法理基础

按通俗的说法,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法理基础就是解决刑法的立法解释是否有存在的必 要和可能的问题。台湾学者认为,刑法解释对于刑法犹如营养物对于生物,是必不可少 的,“刑法系由解释而生长而发展而醇化”[3](p6)。而我国有的学者提出立法解释就 是立法权,建议取消立法机关的解释权,认为“立法权向社会贡献的主要是法律文本, 但法律文本一旦由立法者创立出来,从解释哲学的角度看,立法者的使命已完成,对法 律意义的阐释便只能由解释者来进行。因而,立法机关创立法律后不能经常地对法律文 本进行解释,否则便会因破坏法律的稳定性而使法律失去生命。从另一角度看,虽然立 法机关对法律也有所谓的解释,但实际上,立法机关所作的‘解释’仍然是立法权力的 行使,其实质还是立法,只是在这里借用了‘解释’一词的象征意义。”[4](p44),[5 ]其实,这种观点混淆了刑法的立法权和刑法的立法解释权的界限。刑法的立法解释权 不同于刑法的立法权,立法权是立法者根据社会境况运用法律语言而形成的表明法律规 范的法律载体的权力,重心在于构建共性的法律,形成法律文本,相对于法律文本而言 ,刑法立法是一种事先行为;而刑法的立法解释权则是对立法机关所形成的法律文本的 一种阐释和说明,目的在于刑法规范的正确适用,重心在于关注共性的法律与事实间的 互动关系,相对法律文本而言,刑法的立法解释是一种事后行为。所以,不能抹杀刑法 的立法解释的独立性,而将其归入立法权。刑法的立法解释的独立性不仅仅是与刑法的 立法权相比较的结果,而且是法律规范自身和社会境况赋予了其独立品格。我们可以从 成文法不能自足、立法语言的空缺性和模糊性及法律依据等方面论证刑法的立法解释存 在的法理基础。

(一)成文法不能自足

随着人们对法律本身的认识,人们认识到成文法典是标志公正、正义、自由等理想价 值最好的载体,并经历了初期对成文法典的顶礼膜拜到后来的理性追求,从初期的法典 万能论到后来的成文法不能自足论。主张法典万能论的美国学者认为,成文法的制定应 包罗万象,其象一张网一样笼罩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达到法律的至善至美,同时成 文法律可自动适用社会生活,“将法律化为简单的几何公式是可能的,任何一个能识字 并能将两个思想联系起来的人,就能作出法律上的裁决”[6](p22),如出一辙的是德国 学者所主张的法律自足论,即强调法律一旦确立后,只须用逻辑推演,即足以满足一切 ,纵有不足,用类推解释,终可弥补其缺陷,根本无法律解释存在的空间和必要。但随 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法律认识的加深,法律万能论是一种不攻自破的谎言,其原因在 于成文法不能自足。成文法不能自足论一方面是从法源的角度强调成文法的至上性但不 是唯一性,另一方面是从成文法的适用角度强调其适用的一般性,换句话说,成文法不 能自足论圈点出了法律的概括性。法律的概括性又称为法律的普遍性和一般性,它包括 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是一种抽象的规定,从立法者的角度看,它适用的是一般的人 而不是特定的人,二是它在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三是它意味着 同样的情况应受到同样的待遇[7](p422-423)。更为重要的是,成文法不能自足是从成 文法的自身内容上强调它不可能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文法是立法动态过程的静 态结果,而法律适用是把静态的结果加以复原的动态过程。静态的成文法具有一般性和 概括性的特征,而动态的法律适用具有特殊性和具体性的属性,这意味着从静态的成文 法到动态的法律适用之间是有距离的,因为成文法总要尽可能地将每个个案框定在自己 的文意的射程范围内,但个案总是不断地超出成文法的可能含义,成文法和个案间的这 种张力和距离仅依靠法律适用来拉近是不够的,必须在法律适用之前构建适用的逻辑前 提,由此衍生出成文法和法律适用之间的桥梁,即法律解释。成文法不是立法目的,而 法律适用即使成文法的一般规定个别化的过程才是立法目的的最终实现,成文法不能自 足的客观实在属性又告诫我们,法律适用必须通过法律解释才能达成,“每个法律适用 都已经是诠释,即便是认定文字字义本身如此明确,以致根本无须为诠释,这项确认本 身也以解释为基础”。[8](p111)所以,也有学者认为:“法律不是教科书,即使是叙 明罪状,也不可能在条文是把所有法律含义都解释清楚,也还要通过理论和实践对法律 进行具体解释。”[9](p332)

(二)立法语言的模糊性和成文法结构的空缺性

成文法的概括性既指其普遍性又指其稳定性。成文法的普遍性在于“法律始终是一种 一般性的陈述”,在于法律不是为个人制定的,而是具有着普遍的适用性,在于法律是 一种有关行为的标准与规则,在于法律的对象始终是普遍的;刑法的稳定性意味着刑法 一经制定就不能随意更改、废止,以保证成文法在一定时期内的明示性的稳定性,以保 证行为人以成文法的规定为准则,选择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成文法 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是与某种程度的抽象性和模糊性联系在一起的,“刑法规定的抽象和 模糊的程度与刑法的稳定性是成正比的,规定越抽象、模糊,其包含性越强,开放度越 大,也就越稳定”[10](p56-57)。而成文法的抽象和模糊是通过语言符号形成的,进而 保全法律的稳定性。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成文法主义,就是要求用文字固定法律,要 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就应当恪守法律的用语。但众所周知,语言符号具有多义性和模糊 性的特质,这一方面拓展了立法条文的可能涵盖的文义最大射程,另一方面给立法条文 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多义性意味着不同的适用主体在使用同一立法条文时会得出 不同的法律结论,模糊性意味着即使是同一主体在使用同一立法条文时也会得出不同的 法律结论。为弥补立法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给法律适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法律解释 的登场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法律语言是一般语言的特殊,但绝不是与后者完全脱离 的符号语言。就像我们一再强调的,其影响是:法律语言不能达到像符号语言那样的精 确度,它总是需要解释”[8](p226),“解释的标的是承载意义的法律文字,解释就是 要探求这项意义。假使要与字义相连结,则解释意指,已包含于文字之中,但被遮掩住 的意义分解、摊开并且予以说明。透过解释,我们可以谈论这项意义,换言之,我们用 其他语词更清楚、更精确地表达它,使它可以传达给他人”[8](p219)。从一定意义上 说,由这种多义和模糊的语言所形成的立法条文是开放性的,或说有空缺的。所谓的开 放性的成文法,是指成文法律与欲调整的事实的复杂性相比,存在着许多空缺结构,这 些空缺有的是因为立法者能力不够而没有作出规定,有的则是事物太复杂多样而无法作 出规定。目前在我国,开放和空缺的成文法要顺利进入法律适用阶段,一般来说有两个 途径:一是把空缺的成文法作为法律漏洞,以单行刑法或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加以修补, 二是把开放的成文法作为立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立法形式,以立法解释的方式进行补充 ,以达法律适用的目的。可见,成文法的结构形式也为刑法的立法解释提供了演出平台 ,兼而维护了成文法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法律依据

刑法的立法解释因是有权的法律解释,法定主体实施立法解释权必须在明确的法律依 据基础上才能作出。在我国,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法律依据是逐步丰满起来的。首先是宪 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7条第4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之一就是 解释法律。虽有宪法的明确规定,但在当时的法律实践中,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面对刑 法作立法解释的情况实属罕见,至1997年刑法典颁布前,未见一部刑法的立法解释的出 台。1981年6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 作的决议》规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 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则最高人民检察院 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大 常委会解释或决定。”这一阶段虽有立法解释之名,但无立法解释之实,从《决定》的 规定可以看出,立法解释的使用完全处于被动局面,司法实践中大量充斥是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隐性造法问题,侵蚀立法权。立法解释的规范性始于《立 法法》。其次,立法法上的依据。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 42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这里的法律解释即指立法 解释,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解释权并不单单局限于最高司法机关所提出的立法 解释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就刑法实施的具体情况,应主动出击,对法律文本的具体含 义予以明确,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适用法律不明时,应予以明确。所以,不应主张立法 者在法律文本成就后已经死去,而应就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以立法解释的形 式予以澄清与解决。正是因为有这样明确的法律依据,1997年刑法典实施后,我国最高 立法机关相继出台了六部立法解释,对具体个案的正确定罪量刑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

二、刑法的立法解释的原则

刑法的立法解释的原则,是指解释主体因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或法 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而进行有权解释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有学者指出,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以政策为指导原则,合理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及明确、具体原则[10](p82)。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澄清:一是以政策为指 导原则因存在破坏罪刑法定原则之嫌,笔者不敢苟同,应将其从原则之列剔除;二是其 它四项原则是刑法解释的原则,还是法律解释应遵循的原则;三是刑法的立法解释是否 应当有属于自己特定的解释原则。法律解释存在不同的层面,适用不同层面的法律解释 的原则应当有所不同。可以说,作为刑法解释的上位概念的法律解释,其所应遵循的原 则应具有一般指导意义,从这一角度上看,前面所提及的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整 体性原则和明确、具体原则可以作为法律解释的一般性的原则;作为刑法的立法解释的 上位概念的刑法解释,其所应遵循的原则应当是对有权解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从这 一角度上看,罪刑法定原则应当是刑法解释所应遵循的原则,因罪刑法定原则是贯穿刑 事立法、司法各个环节的红线;作为本体意义上的刑法的立法解释,是在法律适用中产 生的特定解释方法,除应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之外,应当有特定的解释原则,即合目的性 原则。

(一)合目的性原则的弘扬

所谓合目的性原则,是指根据刑法立法目的,即根据保护法益,阐明刑法规范真实含 义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在刑法解释中谈论合目的性原则时,往往与耳熟能详的目的 论解释联系在一起。目的论解释是作为一种解释方法而存在的,有学者认为,任何解释 都或多或少包含了目的解释,当不同解释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或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就 以目的解释来最终决定[2](p35),或以受罪刑法定原则制约下的目的论解释为最高准则 。其实,目的论解释是最能体现合目的性原则的一种解释方法,或者说是在合目的性原 则指导下的最具权威的解释方法,其他解释方法如扩大解释、限制解释、当然解释、历 史解释等,若要达准确阐明刑法规范真实含义之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目的论解 释方法的交叉。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目的论解释方法在内的一切刑法解释方法都是在 合目的性的原则指导下进行的解释,也只有符合合目的性原则的刑法解释,才是具有适 用指导价值或适用价值的刑法解释,包括刑法的立法解释和刑法的司法解释。所以可以 说,“刑法解释方法与其他法律解释方法的不同,只是刑法的目的与其他法领域的目的 不同而已”。合目的性原则直接决定刑法解释方法。

之所以合目的性原则是刑法的立法解释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法律目的是全部法律 的创造者。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是耶林的传世名言,他认为“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 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实际的动机”[11](p108)。他宣称,法律是根据人们欲实现某 些可欲结果的意志而有意识地制定的。所以,法律解释,必先了解法律欲实现的目的, 以此为出发点解释法律,始能得其要领。目的是法律解释的最高准则。这对法律解释的 主体提出了要求,即在进行法律解释时,应当以全面、准确阐释法律的目的为原则,否 则,产生的法律解释因远离或背离法律的目的而失去法律适用的价值。由此,应进一步 强调,“对法规目的所应予以的关注和追求,应当超过对法规刻板措词的关注和追求, 因为法规措词所指称的事物实超出了这些语词的能指范围,而这些事物的扩展范围恰恰 与该法规制定者的意图相一致;因此,解释议会法规的最好办法,就是根据其目的而不 是根据其语词对之进行解释”。[11](p528)其次,刑法的立法解释需要法律目的作支撑 。既然目的是法律的创造者,那么,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体系的最佳方法就是有目 的地用制定法的形式制定规则,而有目的地制定法律规则则是立法者的任务。理性的或 者说通情达理的立法者会意识到他自己所制定的法律肯定会有不足之处,他也会知道, 制定法规则几乎不可能被表达得如此之完美无缺,以致所有应隶属于该立法政策的情形 都被包括在该法条的文本阐述之中,而所有不应隶属于该法规范围的情形亦被排除在该 法规语词含义范围之外了[11](p538)。基于此,一个立法机关应当通过立法把对法规的 字面用语进行某些纠正的权力授予自己或司法机关,只要这种纠正是确保基本公平和正 义所必要的。由此而产生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必须反映制定法的目的性,或者说,由 此而产生的法律解释的操作必须遵循合目的性原则。既然每条法律规则都产生于一种目 的,那么,作为刑事法律规范,其每一个条文都是以一定目的作支撑的而形成的,立法 者同样是在此目的之下设计该法律条文,形成自身的构成要件和法定刑,“一切犯罪之 构成要件系针对一个或数个法益,构架而成。换言之,即刑法分则所规定之条款,均有 特定法益为其保护客体。因之,法益可谓所有客观之构成要件要素所描述之中心概念。 据此,法益也就成为刑法解释之重要工具。”[12](p6)所以,刑法的立法解释必须遵循 合目的性原则,刑法的立法解释者一定弘扬合目的性原则。合目的性原则从宏观上讲就 是符合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从微观上讲,就是对立法文义射程的追问。

(二)立法文义射程的追问

法律的基础,不可能是一种单纯的社会生活的事实,必须是这种社会生活的事实,经 过了正义的判断,方能成为法律的立足点,才能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法律规范必须有 正义的标准,那么法律制定及解释,就应当是立法者及解释者有意识的意志行为。从刑 法的立法解释的角度上看,解释行为就是基于保护法益,对立法文义进行真实再现和追 问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成文法的权威在于立法原意,“解释成文法,很单纯的就是依 据条文而探求立法意旨。就解释成文法本身的立场而言,在探求立法意旨时,对于其规 定是否完善合乎理想,或是否适合社会情况,不容任何成见,当然,这不是说解释法律 者对于这些可以置之不顾,但在此处,这些因素只能用来探求立法者的意思,不能用来 控制或修正立法者的意思。”[13](p108)刑法的立法解释作为刑法解释的一个分支,虽 然与刑事立法是同一行为主体,但他们的职能和行为所指向的对象是不同的,刑事立法 者的职能是制定法律,其行为所指向的对象是刑法所要保护的法益,而刑法的立法解释 者的职能是解释、阐释法律文本,其行为所指向的对象是法律文本本身,他必须尊重、 崇尚、探询立法意旨,而不能“控制或修正立法者的意思”。倘若我们否定了立法意旨 ,“法律的条文将成为真空,各人可以装进各人喜欢的东西”,解释者倘可这样自由, 成文法的最重要的二种特征,确切性和安定性,将丧失殆尽。不过立法意旨,不会永久 屹然不动的,一旦现实社会发生接触,即会受其激荡,而时日愈长,其销融亦愈甚,终 于甚至完全变了质。解释法律,与解释法律行为一样,行为人的意思是法律行为的灵魂 ,解释法律唯一应当把握的,就是立法意志。

但应明确的是,立法意旨不是“立法者的意思”的同义语,后者是立法者主观的思维 活动,是一个动态、变量的狭隘的因素,让刑法的立法解释者去揣测、猜想立法者的意 思不仅是徒劳的,而且对法律的稳定和适用会带来负面效应,直接引发的恶果是基于对 立法者意思的不同理解,会产生不同版本的立法解释,这本身就是对成立法典的不尊重 。我们所说的立法意旨是指立法者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势以法律文本的形式把所要保护的 法益相对固定下来的文义射程,具有客观实在的属性。我们主张在合目的性原则指导下 对立法原意进行挖掘或追问,并不意味着赞同主观解释论的“做超出刑法条文之语言原 意解释是不行的”的观点,也不意味着赞同客观解释论的“独立于解释者理解之外的法 律立法原意是不存在的”的观点,更不意味着赞同折衷论的“原则上采主观理论,惟如 有足够之理由证实立法当时之价值判断,显因时过境迁,而与现阶段之公平正义、社会 情状与时代精神等不相符合时,则应例外则采客观理论”的观点。我们所要强调或明确 的是,刑法的立法解释在合目的性原则统领下应对法条作合乎其意蕴射程范围内的用来 指导法律适用的阐释,所以,要寻找一项法令的真正意义,应将其置于现时的环境中, 在法条文义合理射程范围内,进行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操作。

应当说,我国到目前为止所出台的四项刑法的立法解释,基本上是在合目的性原则指 导下所进行的符合法条文义射程的解释。以200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 于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为《解释》)为例。众所周知,刑 法第九章渎职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涵盖的是较为纯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即包括纯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资格受委派从事某项公务 的人员。但现实中有的人员不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资格但受国家机关委托从事公务 的,若在受委托从事公务时实施了渎职犯罪行为,对其进行惩处于法无据,不对其进行 惩处又不能保护刑法法益,法律适用陷入两难境地,解决的路径就是依靠刑法解释。我 们知道,刑法第九章渎职罪设定的目的在于通过惩罚利用职务行为所享有的权力实施犯 罪行为,净化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其文义射程在于只要利用职务行为实施犯罪,就在其 所打击和惩处的范围内。有鉴于此,《解释》将渎职罪的主体定义为在依照法律、法规 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 机关行使公务的人员,解决了上述问题,在合目的性原则指导下,把渎职罪主体所包含 的文义射程完全阐释出来,以澄清司法适用中的混乱。

三、刑法的立法解释之扩张解释方法

刑法的立法解释建立在坚实的法理基础之上,是刑法适用的前提性设定之一,正如有 的学者所言:“刑法之解释在于使所发生之具体事实,能适当的妥善的获得解决,以达 到制定刑法之目的,是故解释之于刑法犹如营养之于生物,至少可延长其生命,使其适 用为可能。亦可谓刑法系由解释而生长而发展而醇化。”[3](p3)从刑法的立法解释产 生的路径上看,在宏观上要求遵循合目的性原则指导下的对立法文义射程的挖掘,在微 观上要求采用正确的解释方法以保证刑法的立法解释不超出文义射程,由此而生的刑法 的立法解释才具合理性、合法性,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意旨。可见,刑法的立法解释 的方法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形成意义重大。“刑法乃立法者将抽象之行为形态,形诸于 文字,以便适用将来可能发生之个别事件,是以刑法之解释遂成为适用刑法之必要步骤 。惟刑法之制定遵守罪刑法定主义,故刑法之解释遂不得不特别重文义,以免因解释法 律之结果而创立新的犯罪,此所以刑法条文之解释,不得不采用严格解释方法。”[14] (p20)法律解释方法包括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都可以称为严格解释方法,论理解释又 包括当然解释、限制解释、扩张解释、逻辑解释、历史解释。其中,扩张解释是一种争 议较大的解释方法,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扩张解释是否适用于刑法的立法解释; 二是扩张解释若使用不当极易走向其反面即类推解释,那么,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质 的区别是什么。

(一)扩张解释方法适用于刑法的立法解释

前已论及,刑法的立法解释的主体与刑法立法的主体虽是同一的,但刑法的立法解释 是为刑法解释的一种,而不是立法权,理应遵循刑法解释的操作规则,其中尤为重要的 是应遵循刑法解释的基本原则。刑法立法解释的合目的性原则的设定,不单单是对立法 主体的行为的限定,而且也是对立法解释主体在操作立法解释时所使用方法的限定,目 的在于强调立法解释主体所使用的方法不是恣意的而是受合目的性原则的制约,否则便 是超越立法解释而演变为刑事立法。而为了达到立法的目的,最大限度挖掘立法文义的 最大射程,使用扩张解释方法应是最佳路径。如2002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 法第384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挪用 公款归个人使用”出台了不同司法解释而造成了司法适用的混乱,而刑法第384条的立 法目的在于保护公款的正常、安全使用的法益,打击擅自“挪用”的行为,无论使用被 挪用的公款的主体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对公款的安全性造成了侵害,所以刑法应介入。基 于上述适法环境和立法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归个人使用”解释为自然人和单位, 解决了法律适用的纷争。而这一解释方法就是扩张解释。

(二)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质的区别

许多学者关注此问题,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一种观点认为,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并 无二致。法国学者以法律自足论为前提,认为类推有二种,一为法条的类推,后者则为 法意类推,前者是以法律的特定条款为基础,后者则以立法原则为基础,二者的出发点 虽有不同,但都是由于其所依据法理相同,所指情形相若,而由法律本身推论及于其他 事物的。可见,类推解释与扩张解释都是法律本身的解释,并无区别[13]。这一观点的 前提预设即法律自足论已被理论和实践所否定,所以其观点已不被人所采。另一种观点 认为,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的实质区别在于解释的思维模式和认识方法不同[15]。笔者 赞同此观点,但认为应当细化。

刑法的立法解释否弃类推解释是不争的事实,扩张解释不同于类推解释也是不争的事 实,但要厘清二者的区别并非易事,“惟因两者均系使用将法文文词之本来的日常用语 予以扩张之解释立法,而所谓是否脱离条文之立法精神的标准,由于各人主观上见解之 不同,在实际上运用时,极富有流动性和弹性,故欲将两者之界限加以严格的区别,颇 为困难,此所以同一事例之解释,有认为系属于扩张解释者,亦有认为即系类推解释者 之故”[3](p6)。类推解释是典型的于法无据的入罪,其立足点是国家本位,而扩张解 释是于法有据的入罪,其立足点是社会和个人自由的兼顾,所以对二者进行区别是可能 的,特别是在权力与权利关系紧张激化的场合,二者极有可能形成实质上的差异而表现 出来。而这实质的差异体现为:其一,解释所遵循的原则不同。扩张解释“所扩张之范 围,仍以条文为依据,而未脱离该条文之立法精神,故可谓并未违反罪刑法定主义之原 则。而后者(类推解释)所作类比揄之扩张解释,其范围已脱离刑法之成文,而对于成文 法上无规定之事实,仍予适用,故已违背罪刑法定主义之原则,此为两者不同之点”[3 ](p6)。同时,扩张解释是在合目的性原则指导下对立法文义射程最大程度的扩张,即 把成文法这一编织物上的皱折尽可能抚平但不会撕破成文法本身,而类推解释则恰恰相 反,它不受立法目的的制约,也不是对成文法皱折的抚平,而是“从国家、社会全体的 立场出发,来认定某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然后再设法找出类似的刑法分则条文以资援 引”。[15]其二,操作方法的不同。扩张解释是对立法意旨最大射程的追问,以扩张解 释而完成的刑法的立法解释具有适用效力的普遍性,并不是针对某一具体行为而设定的 ,所以从逻辑上看,是先有扩张解释,以此根据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来分析该行 为是否与解释内容相契合,即先有法律解释的存在后行为的适用;而类推解释则是先有 对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客观评价,再找出刑法上相类似的条款而加以适用,即 先有行为后有法律解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操作方法,这一点上说,类推解释完全违背 了罪刑法定原则,应予以摒弃。

有关刑法的立法解释还有许多细节需要研究和框定,特别是对立法目的揣测、理解的 不同而导致立法解释不周延性的存在,成为刑法解释的瓶颈问题。倘若在法律条文下附 立法目的或立法原由,刑法的立法解释包括司法解释在内诸多问题,如解释的依据、方 法等细节会逐渐丰满起来。所以说,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探询仍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明楷.刑法学: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3]陈朴生,洪福增.刑法总则[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

[4]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5]袁吉亮.论立法解释制度之非[J].中国法学,1994,(4):24-29.

[6]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7]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8]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9]高铭暄.中国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10]李希慧.刑法解释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1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12]林山田.刑法特论:上册[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78.

[13]王伯琦.法学论著集[m].台湾:三民书局,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