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十篇信仰纪录片观后感十篇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18:31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1

纪录片《信仰》观后感

6月24日-25日,我收看了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深感这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它带给人们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实可信。

《信仰》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50分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题突出,观点鲜明。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人物故事阐述理论观点,用观点统领故事,将历史、人物、理论融为一体。二是典型感人,代表性强。新老典型结合、个体群体结合、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结合,兼顾各个层面、各条战线,主要选取一线典型,以点带面、重点突出。三是细节真实,鲜活生动。注重用事实说话,以情感人,用细节打动人、感染人、吸引人。四是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兼取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追求纪实感、现场感和亲切感。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论纪录片。是一部兼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信仰》站在历史层面,回溯90年的光辉岁月,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用现代语境和通俗语言解读党的历史。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通过每个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涌现出的党的优秀群体、个人的感人事迹,以人带事,以事说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理念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必然性。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潦倒的山间乡村、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壮丽身影,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地坚守理想信仰的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信仰》虽然只有短短三集,却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镜头资料,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的缩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用信仰的力量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时刻准备用生命去i卫中国共产党这面旗帜,要让这面旗帜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2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近日,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成为我我们党员干部热议的话题。在收看了这部纪录片后纷纷感慨:“这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党史教育片,它带给人们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动,真实可信”。

通过观看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这样一个先进的、坚强的集体中,始终有无数马列主义的信仰者,为了追求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事业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首先要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从他们身上找到前进的信心、榜样的力量,要充分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和构成,充分了解其先进性合理性和伟大性,以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只有在认识上根本的认可和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才可能去积极的传播和践行,所以大量的社会主义书籍是必看的,各种先进模范的视频是要看的,因为这是改变一个人观念的大问题,是对所有新时代人们进行的精神领航。

我们已经远离硝烟烽火,对共产党人的考验依然剑悬头顶。是执政为民,还是执政为己?是贴近群众,还是酒色升平?是公私分明,还是占公为私?是为大多数人利益奋勇开拓,还是为小集团利益围墙筑垒?在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刻,是挺身而出还是胆怯逃离?在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我们的故事》里,我听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新一轮的集结号:到“中国共产党10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险境,多少次历尽艰辛,绝地前行。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这是共产党人信仰的出发点,是共产党人由始至终对人民最庄严的承诺。或许前面还有湍流险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将人民视为上帝,人民就会成为承载我们的大地,我们就是不可战胜的。“责任、人民、国家”,让我们记住这些神圣的字眼。它们会赋予我们丰富的想象力,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操。它们会让我们产生战胜畏怯的勇气和舍弃安逸的精神。它们将指引我们做该做的,能做的,和我们会做的,去为神圣使命而奋斗。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张文芬10070502015)

6月24日至25日晚,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全篇共分为三集。第一集:只要主义真;第二集:壮志换新天;第三集:时代先锋行。每集时长约50分钟,影片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信仰》兼具了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该片着重“有情、有义、有力量”的表达,用人的故事讲党的道理,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虽然只有短短三集,却包含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镜头资料,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的缩影,是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

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三集里,分别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面貌以及党员的理想信念。系统地观看下来,我发现不论是“只要主义真”的建党之初的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壮志换新天”的建国之初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抑或“时代先锋行”的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建设时期,不同时期党员的使命和职责不同,但是党员的信念始终不变,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是奔向战场杀敌,还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献血植树造林,行为不同,可信仰始终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孙女彭伊娜所说:“他们更关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们是为了实现一个‘大我’去寻找信仰,去践行信仰。”国家和民族是“大我”,个人是“小我”。共产党员可以为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生命对于人的意义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东西是什么呢?“时代先锋行”这集中有一段话给出了答案——“一位外国哲人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反复地思索,越会觉得它永远新鲜,并不断增长对它的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一个是心中的道德。”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德才兼备,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知识渊博的合格接班人。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要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实际,认真查找不足之处,从现在做起,团结同学,坚持正义,少说空话废话,多干实事正事,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努力学习,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观看信仰心得体会

袁红波

中组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组织部门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按照上级的要求,我于2012年6月24日-26日分别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该片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该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的90多年光辉历程为背景,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一部兼取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融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通过观看《信仰》,本人认为:信仰和信念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和思想境界,是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信仰和信念涉及到我们执政党的指导思想、社会制度、发展方向、前进道路、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是每个共产党员政治立场、政治原则的根本问题。

看了《信仰》,使我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科学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在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增添工作新干劲、树立新形象,在工作中干出新的成就。

通过观看《信仰》,我看到了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劲。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奋学习。加强学习是坚定信仰和信念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学习,做到“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习,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从而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节拍,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价值,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强化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自觉性。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它是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掌握和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必须的思维方式。

二、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新世纪,谁有世界眼光,谁就能抓住时机,在经济和科技竞争中领先。作为执政党最基层的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开阔的视野,学会敏锐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变化,才能始终走在时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三、爱岗敬业。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坚定信仰和信念,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我来说,能否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否自觉地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否不断进步的关键。要锤炼忠诚坚定、攻坚克难的作风、埋头苦干的作风。特别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面临考验的关键时刻,既要有信仰信念,更要践行信仰信念;既要开拓创新,更要埋头苦干,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一鼓作气、一马当先的魄力,发扬勇当标兵、争当尖兵的锐气。在免疫规划工作中苦干、实干,干出样子、干出水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模范。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3

关键词:纪录片;审美;美学;主题;文明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143-01

现代文明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便利的生活,同时也使我们逐渐远离属于我们心灵皈依的港湾,幽远宁静的远古文明逐渐离我们远去,人类的信仰也一次又一次受到科技的挑战。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带着其淡淡的忧郁色彩,为我们讲述了在中国境内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与他心灵深处那最后的信仰,他看到了原始文化的逐渐消逝,看到了自然界的逐渐消亡,也看到民族文化的逐渐远离,这是他内心深处的痛,而信仰也成为他内心深处唯一守护的一片净土。

一、主题:社会发展下逐渐离我们远去的文明

《最后的山神》的每一处都在体现着一个主题,即在现代文明中,一位充满信仰的老人在这到处都是科技的社会中,仍然坚持自己那一份内心深处的宁静。工业文明已取代人类最原始的狩猎方式,这种古老的狩猎方式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对于孟金福这位最后的萨满来说,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才是自己最舒适的方式。用几根树干作支架,用兽皮围起来的住处,就是山林中的家,一直古老的猎枪,一艘桦皮船,就是他狩猎的工具。这个不爱用现代步枪,不爱用兽夹,信仰着山神的老人,是与现代文明对立的原始文化的代表,他的生活简单而纯朴,这种逐渐远离我们视线的生活方式,就是他快乐的源泉。对于他来说,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山林是有神明的,这神明身处在山林的各处,也处在他内心深处,那是他的信仰,是他的生命。这样一位老人,为我们揭示了在现代文明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人类的文明逐渐走向大一统的时候,原始文明的文化和生活方书逐渐失去了特性,现代文明逐渐侵蚀了原始文明的多样性,传统性,这样的一位老人为我们展示了原始文明最后的一段生命。

二、细节:孕育感情的基础

影片开始孟金福描绘山神,这描绘出他对原始生活的眷恋,也描绘出他内心深处的信仰。扎马尾,吃饭前的祈祷,都是他对于传统的重视和对山神尊敬的体现,这些才是他的生活方式,才是他最难以割舍的情怀。通过他在每个驻留处留下山神的画像,并给山神奉上猎来的食物,无处不体现信仰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虽然现代文明已经将远古文明冲击到逐渐消失的程度,但是在有些人心目中,远古文明仍然是他们心目中最无法忘却的情怀,是内心深处的皈依。山神是他的精神支柱,这样的一个精神支柱是他的善良源泉,不肯使用新式的步枪,认为猎人不应失去本质,不肯使用兽夹,认为狩猎应该择其老者,这些都是山神所赋予的,蹲碱厂时孟金福坐在河边,独自等待兽群的到来,直至天亮,换来的还是浓浓的失望,面积越来越小的山林和种群越来越少的野兽,在这位老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伤痕。现代文明的侵蚀不仅仅是古老的文化,还包括大自然的伤痛,逐渐复杂现代社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也改变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只有少部分人还在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而这份坚持已然越来越少。

孟金福的妻子做的面饼,在我们看来如此简陋且难以下咽,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那种带着面味的饼,是香甜美好的,那是最简单的快乐,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体会的快乐。回家后简单的一碗汤,夫妻二人静静的坐着就是一种乐趣,是冬日里最温暖的时刻,那是心灵深处的宁静,是一份简单的幸福。

在制作桦皮树的时候,孟金福在不伤害桦树的前提下,顺利地剥下完整的桦皮,几个朋友的帮忙,一把斧头,一个猎刀,就可以切割出想要的形状,一天就可以制作出一个完整的桦皮船,劳动是快乐,运用原始的方式制作出自己心仪的物品更是一种幸福。简单的一片桦树皮,就可以模仿动物的叫声,这在我们眼中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就连那动物的叫声都是那么遥不可及,如今在我们眼中,任何物品都随手可得,从未深深体味为之付出劳动的快乐和珍贵,在孟金福制作桦皮船的过程中,到处呈现出这种快乐,现代文明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也使我们逐渐远离了各种传统的手艺和能力,民族的多样性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动物种群也渐渐消失不见,越来越单一化的文化使我们只能在教科书上看到那些灭亡了的神奇物种,那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多彩世界,各种美好的物种围绕在周围,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生活已然不复存在。

回到定居地后老人孤独的坐在家门口,他周围弥漫的是失落和惆怅的氛围,离开了山林,离开了他内心的山神,也让他离开了快乐,离开了自己的信仰,虽然现代生活的方式已经在他的下一代根深蒂固,但是却无法拔除他心目中最珍贵的信仰,原始的山林生活才是他的心灵家园,只有在山林中,在与山神共同生活,才能使他体味真正的生活。与郭保林夫妇一同上山的日子,把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的冲突推向了高潮。对于孟金福夫妇来说,山林是有生命有神明的,然而对于郭保林夫妇,山林就是山林,没有任何意义。这强烈对比出了在现代文明的侵蚀下远古文明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人类的心灵深处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已经不是最后的目标,对山林的偶尔拜访是充满趣味的,但是与山林相伴却是可怕痛苦的。

三、镜头:静静讲述美好景色

大量固定镜头和空镜头的运用,是整部纪录片的特色,固定镜头真实的记录了孟金福的生活,在纪实中体现深深的信仰,浓浓的情怀。每讲述一段孟金福的经历就出现的空镜头,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好,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空镜头将对大森林的情谊,投射到森林美丽的自然景观,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时间静静的留过,留给我们岁月的痕迹,也留给我们美好的画面。这种叙事态度静静观望,作者不肯用运动镜头来打破这片宁静,只愿用安静的方式,记录下这份美好。这恰恰体现了孟金福一种真实质朴,温馨深情地悠远情怀,对于原始生活深深的眷恋,对内心深处山林的单纯信仰。

四、旁白:将感情娓娓道来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4

故乡:福建三明市宁化县

宁化人鬼叔中从2008年开始,搜寻拍摄客家民俗农事和传统工艺,先后完成的《玉扣纸》、《老族谱》、《砻谷纪》等三部纪录片,分别记录了手工造纸、雕版木活字手工制谱和钉土砻这三项濒临失传的老手艺,也诠释着他对于乡村的解读与记忆。2009年,《玉扣纸》入围第6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2010年《老族谱》入选第7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而《砻谷纪》更是在2011年被知名的“栗宪庭电影基金”收藏,入选第8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十佳纪录片。

2007年,某个午后。鬼叔中坐在窗前喝茶,顺手拿起一本书翻阅。这是一本由人类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JohnLagerwey)教授主编的关于宁化宗教、经济与民俗的书籍。书里系统地概括了宁化县的文化、民艺与风俗,让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的鬼叔中第一次对这个县城有了陌生的感觉。当时他的身份是一个诗人,在福建省内小有名气,也曾独立创办过一本叫《放弃》的诗歌民刊。

这种陌生的感觉让他决定做点什么。并不需要提前完善的准备条件,确定了内心追属,接下来的一切就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

第一次,鬼叔中决定跟踪拍摄玉扣纸的手工生产过程。这是离他记忆里最接近宁化乡土的点。小时候乡里曾有过20多家的造纸厂,在被忽视的时间里逐渐消失殆尽。他四处托人打听,终于找到了最后在影片里呈现出的土纸寮。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与造纸工人住在一起,拍摄玉扣纸的生产过程,包括每一道竹的加工过程,捞纸浆、焙纸,他保持敏锐的视觉,向这项传统工艺的内部张望,并以影像的姿态使之永久存活。

怎么也无法绕开对民俗美感的追忆。民俗对他而言,与其说有什么值得玩味的美,倒不如说是某种对于记忆的挽留和生命的审视。他老家的祠堂里,陈列着一本《甯氏八修族谱》,当1992年的时候,鬼叔中在祠堂里看见师傅制作这份族谱的场景,就对木活字印刷以及一整套的仪规产生好奇。

2009年,鬼叔中在一次田野调查中偶遇同样钻研修谱工作的邱志强。他拍摄邱师傅工作的流程场景,了解越多,越觉得民艺的消失多么惋惜,“老手艺人都感叹没有年轻人想学了,因为学了也没市场。这个时代传统文化的格局被打破了,文化的脉络仿佛被突然切断了。”

《砻谷纪》一片记录的,则是农业工具土砻。砻谷机原来是很日常的东西,家家户户都有,但是后面就没有人再使用,也就没有人学钉砻了。这一纪录片,“记录的可能是最后一台土砻的制作”。

去年,鬼叔中、孔德林、杨韬,3个宁化人,一位纪录片导演,一位画家,一位先锋设计师,合作了《清明・忘》,也是关注乡村、传统、民艺。鬼叔中用纪录片的形式记录工艺、传统的流程,孔德林更为随意地做一些绘画创作,杨韬则希望,把鬼叔中镜头下的那些好东西,最终通过设计,使之功能发生变化,与现代生活产生关联,比如将鬼叔中片中所述宁化玉扣纸,作为包装元素,用来包装普洱茶和一些食物。

几年来,鬼叔中几乎去遍了宁化镇的所有乡村。他在客厅贴着一张大大的宁化县地图,对每个村落的民间信仰进行挖掘。他相信,民间信仰是了解一个村落民俗最直接的通道。2012年,鬼叔中针对各种民间流行的“迷信”,拍出了《罗盘经》,生动地呈现出客家民间的底层信仰和生活习俗。口语中的客家方言,亦被字母还原成为古雅的汉语。

对他来说,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有太多的故事需要与人分享,而选择纪录片的方式,就是故乡带给世界的一个口信。

海峡旅游

×鬼叔中

海峡旅游:现在想起故乡宁化,印象最深的童年记忆是怎样的?

鬼叔中:童年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青山绿水的贫乏时代,也是一个单纯的幸福时代,就像看伊文思的电影《早春》,大家都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从里到外洋溢出来的。

海峡旅游:闽西客家人日常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对您的成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鬼叔中:据我观察,宁化及周边客家地域的人很注重时令节俗和婚丧嫁娶之仪式,这里的风土风物,包括民俗民艺、民间信仰、乡村礼仪、饮食文化等等都还保留得比较古朴完整。

我感恩少年时代清贫的乡村生活给予我的馈赠,童年的乡村经验是我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诗人雷平阳说,故乡我们干嘛一直要回去呢?因为它是有法度,有尊严,值得爱的。也许就是这个情结让我要初心不改地做一个念旧的人、一个传统农耕文化的拥护者和记录者。

海峡旅游:第一次萌生出把这些老传统、老手艺拍成纪录片是什么时候?为什么有了这样的想法?

鬼叔中:2007年我接触到人类学家、法国远东学院劳格文(JohnLagerwey)教授主编的《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一书,我发现书中所写,明明是我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但却奇怪地觉得有点陌生,我才意识到自己对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如此不了解。于是我开始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跑自己的家乡,跑劳格文教授书中提到的那些村子。2012年夏天,有幸与劳格文教授在复旦见面,我感谢了他对我的启发,让我开始了拍摄收集整理客家风土民俗的工作。

海峡旅游:在持续关注故乡,回顾传统之后,您自己的生活、态度有因此产生什么大的变化?

鬼叔中:对生命更加珍惜,对自然更加敬畏,警醒自己不骄不躁,安住内心。

海峡旅游:您觉得传统生活、习俗、手艺对现代人有什么样的意义?

鬼叔中: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几十年来传统都处于劣势。但是就像童年记忆对一个人影响至深一样,传统就是中国人的童年生活。一个人在渐渐成熟和老去的时候,会慢慢地学习回头看自己的小时候,才知道自己现在一切的个性、态度与情感,都可以从童年中找到根芽。我相信,传统习俗和手艺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现代机器化无法代替的温暖,传统的回归和复兴会成为一种趋势。

海峡旅游:对未来有怎样的计划?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5

[摘要]人类学电影是人类学发展到现代的跨学科产物,正是由于学科归属等尴尬问题,人类学电影的发展在国内较为缓慢,更难走进广泛的大众传播领域。寻找扩大人类学电影的传播影响力的路径和手法,是当下人类学提高大众认同度、走向学科开放式发展的必经之路。电影《赛德克·巴莱》不仅从内容上深度展现了种族信仰、族群仪式、原住民生活与现代文明冲突等人类学问题,而且有效地实现了人类学电影的大众化传播。本文以其为例,探讨人类学电影的大众化传播手法。

 

[关键词]人类学电影;大众化传播;《赛德克·巴莱》

20世纪初,西方影像媒介的发展使部分人类学者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民族志书写方式,而随着这种新技术的更新进步和大众化普及,“从制作关于人类学的电影向制作人类学电影的转变”[1],人类学电影的鲜明提出,使影视技术不是只充当人类学的零散记录符号,而成为一种以人类学研究对象为表现内容的全新的电影叙事载体。虽然影视人类学在西方已被确定多年,但在国内,人类学电影的确定和传播却非常滞后,其一,学者们的人类学电影严谨真实,却只是作为论证支撑研究对象的学术资料,不具传播价值;再者,一些大众商业性的电影中包含了神话、族群、信仰、民俗等人类学内容的作品,虽传播广泛,但缺少客观性,又少有人关注其间的人类学元素;其三,一些独立影人的人类学纪录片虽避免了前两者的缺陷,但又因资金等各种原因,精于拍摄,疏于传播。由此,人类学电影虽有其名,但在国内却一直因传播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其内涵的充实和拓展。

 

笔者认为,人类学电影承载将人类学研究成果进行大众化传播的责任和使命,台湾导演魏德圣酝酿筹备长达12年之久,最终拍摄完成的《赛德克·巴莱》(以下称《赛》)为此做出了一个表率。这位用心良苦的导演把对历史的忠实、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艺术的灵感和对大众的了解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一、祖灵崇拜与典型(英雄)塑造的完美结合

传统人类学电影中,族群的信仰崇拜或被仪式化或被机械化,要么用一种祭拜仪式来阐释族群信仰,要么用苍白的解说或口述加以介绍。《赛》在表现赛德克族的信仰崇拜时,将其与族群中的英雄人物塑造完美地结合起来,用大众最容易被煽动的典型形象关注心理,成功地将该族的祖灵信仰予以传达。

 

赛德克·巴莱,出自赛德克语seeddiqbale的音译,直译为“真正的人”,“常用于称赞批判有作为的人,凡对族群、社会、国家有卓著贡献且受到大家肯定的人都可以称为真正的人”[2]。这样一个身份的确定与该族群的祖灵信仰密不可分。赛德克人承认躯体与灵魂两部分分离的人种的二元论构成,人死后,灵魂要去到祖灵的地方,他们所顶礼膜拜的祖灵叫做“Utux”[2](赛德克语),Utux是他们惟一的宗教对象。

 

若没有相同的文化认同,外族人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特定族群的祖灵信仰的,普通大众更难以接近。但是,英雄情结和对典型人物的关注却是大众所钟爱的。电影刚开始的画面,就浓墨重彩了一个赛德克青年成功出草、勇敢猎首的精彩片段,之后这个青年就成了“真正的人”。一个英雄人物跃然而现,吸引了观众,接着,人们又从个体的典型形象中看到族群共体的文化内涵,并发现这个之后成为族群领袖的年轻英雄莫那·道鲁之所以英勇无惧,是因为他强大的祖灵信仰。莫那·道鲁血性而高大,有勇有谋且勇敢善战,拥有所有英雄典型的特质,但他奋勇杀敌、捍卫尊严的壮举又并不是源于拯救全人类的“好莱坞”式情结,而是因为自己坚定的信仰——有资格去到祖灵们的地方。由此,大众从接受英雄典型开始,逐渐接受他和他所在族群的祖灵信仰,赛德克族的信仰文化得以成功传播。

 

二、性别文化的特殊展现与大众情感元素的契合

多数人类学电影并不善于挖掘族群中性别元素,更不会重视它与大众情感的契合之处。族群中的婚礼仪式往往是过去关注的重点,但是,对婚礼仪式程序化的拍摄记录,只能满足大众作为旁观者的猎奇心理而已。人类学电影要让大众接受,必须在情感上使其产生暂时或长久的共鸣性,而爱情与亲情的元素是最能获得的共鸣情感。《赛》在展现赛德克族的文化内容并没有遗忘情感这一取悦于大众的元素,但又并非落入俗套式地展开,而是通过男性与女性在族群中的性别文化来进行了独特地展示。两性关系既是族群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大众所趋于接受的对象。影片中展示的两性关系并没有进入媚俗的爱情模式,而是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两性主题,既忠于族群事实,又契合了当下大众的情感空缺。

 

《赛》从性别分工和性别价值两个不同方面表现了赛德克族独特的男女两性关系。影片中不管是男性群体猎杀的激烈场景,还是男人们用堆砌的头骨比试谁更英雄的面画,还有男人们拿起特有的弯刀饮酒歌舞的段落,都在充分表现着这个族群男性外出狩猎这一重要的角色分工。而女性们在男人出草归来后在家门口的守候欢呼以及女人们在每一次族群迁移时手里拿着的布匹和背上背着的粮食,等等,都在反映着这个族群中女性负责家务内勤以及纺布织衣的角色分工。另一方面,影片中还展现了男女不同性别的价值实现。电影开头用舒缓歌谣配以口头吟唱而进行的纹面仪式,是赛德克族特有的一种文化,莫那·道鲁出草成功,猎得敌人的首级,就有了纹上祖先图腾的资格,也才能够成为“真正的男人”,死后带着英雄的灵魂面见祖灵,因此男人要获得价值认可就需要猎得敌人的首级或者拥有强大的狩猎能力。同样,影片中出现了很多文面的女性,这说明女性也存在价值的实现,史料记载,善织布的赛德克女性拥有文面的资格;不仅如此,在以卵击石的战争到来之前,该族女性的集体自杀,又是在证明她们虽不能战斗,但同样拥有实现自己性别价值的平等方式。这种并无尊卑情感的自愿行为,在笔者看来,恰是一种和谐共融的两性关系,而且全片中展现的赛德克家庭都无一例外都是一夫一妻构成,更表明这个族群平权共生的两性情感。

 

三、仪式表现的现实性与艺术性双重手法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6

一、运用镜头语言,增强作品吸引力

一部有吸引力的作品就是要“好看”,只有吸引住观众的目光,才能发挥其影响力

其首要一点在于影片故事和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上,它既不需要凭空捏造情节,也无需过度雕琢渲染,仅仅依靠几个人物真实生活场景的特写,甚至可以是还原“原始”生态的自然记录即可奏效。

在笔者前些年拍摄的纪录片《乡村导演》中刻画了一位戴着小礼帽工作积极、爱较真、时刻给村民枯燥乏味的乡村生活带来欢声笑语的“草根导演”。用小景深的长焦镜头(长焦镜头改变透视,可以使远处景物看似离得很近,这样可以在拍摄时不打扰人物)拍摄节目排练的场景,保证了拍摄的客观性。用广角镜头(广角镜头视角开阔,可以在局促的空间拍摄较宽的景物)来表现“乡村导演”朴实幽默的动作细节,如给自行车充气的夸张动作、用唾沫卷烟这些农村常见的生活场景,使主人公一登场便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起到放大人物生活细节的作用。抓拍“乡村导演”组织村民编排节目的场景,现场气氛热烈,导演“热情高涨”,当人物情感上升一定的情绪时,由于忘我而忽略了摄影师的存在,切实展现出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真实”是作品“好看”的重要元素。

其次,纪录片的创作,不仅需要客观真实,更要有主观引导

观众在对“乡村导演”里的个别细节捧腹之余,更多会对片中的那句“除了每日忙于编排节目外,李导每周六都定期去镇农科站上会儿网……他送给村民的不仅是欢声笑语,还有更多的致富经”进行深入思考。同时,“李导”又是作为新农村时代背景下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一个缩影来表现。这些主观指导下的艺术介入,使观众看到一个有故事、有起伏、人物性格饱满结实的影片,而不是一盘平铺直叙的画面素材。

拍出一部好的作品,即使设计落在桌子上的一缕光线也应该包含编导者的理念和姿态。在笔者拍摄的纪录片《山村女教师》中,“于老师领着三个学生步行20多里,翻过三道岭、涉过两条河去镇上学校上英语课”、“深夜在昏暗的灯光下备课”、“于老师与丈夫交流学生的教学和安全问题”等事件,在旁人看来也许平常,但如于老师这般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则显得弥足珍贵。于老师本人也许并没有认真思考过教育事业的伟大与崇高,让更多的孩子们走出大山、考上大学就是于老师最大的安慰。借此,观众能不能设身处地感受到于老师的心境呢?“哪里有最好的教育哪里就有最好的未来”,通过客观记录,赋予影像以内涵,将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染力放大,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2005年度,笔者曾拍摄过一部后来获得过部级奖项的电视纪录片《校长助理》。起初,笔者打算拍摄这次竞选活动时的一些花絮,反映目前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但当“校长助理”选拔活动正式开始后,该校学生参与此次活动表现出的那种强烈的自信心,顿时让编导眼前一亮,并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拍摄题材。可以说,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捕捉,展示了同学们积极进取的生动形象,立意鲜明,这也是这部影片得以胜出的重要原因。

二、丰富视觉词汇,扩大作品影响力

视觉词汇是镜头语言的基本单元。视觉词汇注重的是个性化的特征和情节化的叙事主线,赋予镜头以具有内涵的视觉词汇。

笔者执导的纪录片《海岛女教师》只有三个场景:简陋的教室、女教师陈燕的家、礁石海岸。摄影师跟进陈老师组织学生海滩课外活动的场景:老师让学生们回答单词,阵阵涛声伴随着师生的欢声笑语,这一看似快乐的场景却让人不自觉地泛起一丝酸楚。镜头语言逐步深入,突出矛盾,运用表现人物真实情感的视觉词汇,来创造表意空间,使“海岛女教师”那强大的信仰力量深入人心。只有有着深厚的生活阅历、岁月积淀的人才能体会:青春易逝,陈老师能在孤岛上坚守着教师的信仰,是多么难能可贵,引人敬佩!

片尾的几组空镜:野花在微风中摇曳;静谧的海滩;浪花拍打着礁石、涛声依旧;从平淡朴实的分镜中,提炼生活本源,达到情感的升华,才能使纪录片成为一部逐渐细化、升华情感的作品。与此同时,伴随着画外音:“陈老师那动人的往事,又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泪水在暗暗地流淌”……舒缓的配乐响起,有效强化了该片的表现力,对表现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音乐所具有的丰富的表情性和配合视觉词汇的表现功能,在纪录片整体气氛的渲染、画面时空的转换和片中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等方面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调整组织结构,提升作品感染力

如果说纪录片是一种“发现”的艺术,那么,它同时又是一种“叙事”的艺术、一种“结构”的艺术。例如:在笔者前几年拍摄的纪录片《建筑师的日记》中,当建筑师坐在试运行的快轨列车上望向车窗外,摄像机的镜头跟进,窗外的建筑在成长,似乎与建筑师昨天的期待和构想慢慢重合,进而引出“城市的成长犹如一辆有轨电车,记载着城市的往事……这只是大连的基础设施的冰山一角,千千万万的人和我一样,热爱并祝福着这片土地”的影片主题。

再如《校长助理》采用交叉蒙太奇的镜头语言,通过对人物的采访不断引出新的线索,视觉词汇的变化充当影片的关联词:“第一个召开竞选会议的是七年二班的姚洋,请她的智囊团为她出出主意”,笔者提问姚洋“谁是你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引出王娅菲的出场,再通过摄影师深入王家,对其父母的访谈引出对当今应试教育体制利弊的思考,从而实现了其典型的套层结构。

上世纪90年代伊始,纪实的创作观念开始兴起。纪录片的创作从官方主导的宣传工具到更多从人文的角度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跟上了国际纪实影片文化的潮流。然而,我们发现纪录片镜头语言的滥用现象也日益凸显,很多纪录片过于重视技巧,创作流于形式,无法深入。我们必须对纪录片镜头语言的应用有一个本质的、深入的认识,达到多种艺术手法综合应用,才能站在专业的高度来创作出蕴含丰富、思想深刻、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7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视觉元素; 听觉元素; 修辞方法

电视不同于报纸,报纸在编码与传播过程中只有视觉符号;电视也不同于广播,广播在编码与传播过程中只有听觉符号。电视具有视听两种符号并举的特点与优势,具有可视性和可听性。电视纪录片作为电视艺术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同样是视听结合的艺术。所谓电视纪录片影像的修辞性,其实是对电视纪录片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修辞性的概括说法,对其影像修辞性的分析,归根结底是对其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修辞作用的分析。

 1 电视纪录片视觉要素的修辞作用

画面是电视纪录片之本,是纪录片展开纪实的基础。电视画面的构成要素包括景别、光线、构图、角度等。

1.1景别的修辞作用

景别的大小既是由摄像机与被摄对象间的距离决定着,又被影像记录者所用光学镜头的焦距所左右。不同的景别有着不同的含义,它们起着描写环境、叙述情感、展示情绪、抒发情怀的作用。电视纪录片对于“远、全、中、近、特”五种景别的创造性运用能够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远景着重渲染博大的空间和整体的气势,全景能完整地观照事物和场景,中景能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近景能表现人物的局部表情和细微的动作,特写则具有透视心灵的冲击力和爆发力。

在纪录片《英和白》中,拍摄者运用特写镜头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片中多次出现“英”或“白”通过窗户向外瞭望的特写镜头,这是以镜头相似性使“英”和“白”形成呼应,同时也是以特写镜头来刻画人物内心,让观众更好地体会到白内心的孤独之感。又如在《最后的山神》的结尾,是以远景来展现主人公孟京福在蜿蜒无边的结冰的河面上骑马远去的场景。通过这样的画面,观众很容易感受老一辈鄂伦春到远离家园,信仰势微的无力以及不知何去何从的迷茫。

    1.2角度的修辞作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在电视纪录片的人物塑造和创作者主观情绪的表现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角度的变化能够增强影片的观赏性和可视性,角度的变化越大,感情色彩越强烈。角度越是趋于常态,其效果越是平淡。同一被摄对象用不同的角度表现,会得到不同的视觉形象,并体现出不同的感情倾向。平角拍摄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亲切、冷静;仰角拍摄常用来表现崇高、庄严、伟大的形象;俯角拍摄则能鸟瞰环境,还能具有贬义,使人物显得压抑、萎缩。

如在纪录片《俺爹俺娘》中,“我”向观众展示了一副“俺娘”在自家地里劳作的照片。这张照片在拍摄时选择了仰拍,使“俺娘”的头略略向下俯视。将片中原本瘦小的母亲的形象瞬间显得高大起来,同时也呼应了解说词所说“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啊,您是儿子心中永远的生命雕像”。

1.3构图的修辞作用

构图是指被摄对象与环境在电视画面中的位置分配。构图通常分为静态构图与动态构图。绘画、图片摄影的构图属于静态构图;电影摄影、电视摄像的构图则属于动态构图。与电影一样,纪录片的构图同样具有表意和抒情两方面的作用。

在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为了表现孟京福由于年老力衰以及猎物减少而很难扑捉到猎物的那种复杂的心情,影片中有一段画面,孟京福位于屏幕右上角坐在一刻倾倒的枯木上,枯木自画面左下角直通右上角,形成透视感很强的对角线构图。这样的构图一方面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是观众注意到坐在画面右上角的孟京福,另一方面孟京福在整个画面中所占的比重又非常小,同时还被前景的树干和枝杈遮挡。通过这样的构图方式使孟京福内心的无力感跃然屏幕之上。     

1.4光线的修辞作用

电影被称之为光影的艺术,无光影则无光影艺术。由于对电影艺术的借鉴,光线同样是电视艺术用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创造性元素之一。纪录片中大多数是采用自然光进行拍摄,通常情况下,这种光线可控性不强,所以需要及时利用好晴、雨天及不同时段太阳光的照度和色温,来表现画面中人物与景物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当然,在自然光条件不足以反映创作者意图时,也可适当的加入人工光源的设计。

如在《最后的山神》中一段抒情的段落里,由于大兴安岭伐木现象严重,山林里的野兽日益减少,狩猎也日益艰难,鄂伦春人认为山神不再保佑他们了,主人公孟京福也感受到山神渐渐离他们远去。此时纪录片的画面呈现的是昏暗的夜晚,远处月光照在前景孟京福和妻子的身上形成剪影效果,造成一种人物仿佛被周围的黑暗吞噬的效果。通过这样的镜头,观众很容易就能感受到孟京福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又如在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姐弟》中,幽暗的乡村夜间,一对留守小姐弟忘记带家门钥匙,不得不借助编导提供的手电筒的微弱灯光钻进自家院子,这黑暗中的一点亮光不仅真实反映了当时的情境,而且更加真实的反映出这对留守儿童生活在被父母遗落的黑暗中,他们只有靠自己微弱的力量才能够活出自己些许的光亮。

1.5运动镜头的修辞作用

与固定镜头相比,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具有在画面框架相对运动、使观众视点不断变化等特点,具有更大的修辞空间。推可以突出重要情节因素和细节;拉可以形成反衬、比喻的效果,发挥感情的余韵;摇可以表现对比、并列、暗喻、因果的关系;移能造成现场感和真实感。

另外,运动镜头还可以通过对运动速度的把握,制造出一定的节奏,达到特殊的修辞效果。像《飘逝的江船》中,运动镜头就像瓯江的水一样缓慢地变化着,使作品充满了优美的乡情。

1.6画面蒙太奇的修辞作用

电视艺术的蒙太奇同电影的蒙太奇作用相同,早在库里肖夫实验之后人们就已经承认了电影蒙太奇的创造能力。电视剪辑是通过剪辑者对作品的独到理解而展开的具有个性、想象力、审美、贴切形式感运用的一项创造性活动。

画面蒙太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叙述蒙太奇,这是纪录片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它把许多镜头按照逻辑和时间顺序集中在一起,作用是叙述一段内容,展现事件。叙述蒙太奇在电视语言中主要表现出叙述语法层面的意义。集中体现出修辞色彩的是表现蒙太奇,又称为对立蒙太奇,它不注重事件的连贯和时间的连续,而注重画面的内在联系,它以两个镜头的并立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两个画面的冲击产生一种直接而明确的效果,引发观众的联想。

具体来说,电视纪录片中较出现的蒙太奇主要有:平行蒙太奇,错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积累蒙太奇,对比蒙太奇,联想蒙太奇,比喻蒙太奇,心理蒙太奇等。这些手法将不同的画面以不同的方式组接起来,创造出不同的修辞效果。比如在《沙与海》中,就使用了平行蒙太奇,沙漠中的刘泽远和海边的刘丕成两户不同人家,两种生存环境,两种生活方式,两种对生活的期望,在片中平行地组接,相互衬托出同一个主题:“人生一辈子,在哪儿生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又如在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有着一段意味深长的剪辑段落,在新一代鄂伦春族人的聚居地,孩子们在一起玩乐游戏,成年人的生活更其他民族已经没有什么不同,这一段生活环境画面之后紧接着是孟京福独自坐在聚居地村口发呆。影片通过将两组场景剪辑在一起突出了孟京福复杂的心境。

2 电视纪录片听觉要素的修辞作用

听觉元素对于电视纪录片的作用也很重要,电视的听觉元素包括:音乐、音响、语言三大要素。听觉元素往往起着承载情绪、拓展视觉空间、掌控叙事节奏等作用。

2.1音乐的修辞作用

音乐是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元素,音乐无法直接地描绘现实生活的画面,也不能叙述现实生活的时间,但是它却能以一定的顺序、节奏组合排列,构成听觉艺术形象。以之作用与人的情感,来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以声表情”是音乐最基本的艺术手段。

《幼儿园》中主要运用了两首乐曲,一首是《茉莉花》,还有一首不知名的音乐。前者旋律清新悠扬,适合表现童年的单纯和欢乐;后者带有淡淡的忧伤,适合表现童年逝去的哀伤以及影片更深层次批判主题。两首音乐交替使用,更好地表现出幼儿园那种,既是童年乐园又是一个小社会的复杂性,同时也使观众的情绪随两首音乐的旋律时而欢喜时而忧伤。

2.2音响的修辞作用

音响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拥有着巨大的表现力。首先,现场声音还原的效果音响直接影响到我们对镜头内容的感知。其次,音响可以成为有特定寓意的语言符号,这种寓意有时候是对创作者主观意图的说明,能够传达镜头中人物的内心感受。再次,音响还可以起到制造气氛、形成节奏的重要作用。

在《英和白》中,电视机这一带有象征意味的典型道具的出现,有时是带有电视画面的,更多时候是只有声音。《英和白》中常以电视的同期声作为背景,伴随“英”或“白”的日常生活。通过这种不相干的两方面的联系,反衬了“白”生活的封闭,使观众体会到其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又如在《雕刻家刘焕章》的片尾,镜头从小巷中拉出,离刘焕章的家越来越远,而“咚、咚”的凿木声却越来越响。这时,自然发出的凿木声,经过艺术化夸张,已不仅仅是传达刘焕章在凿木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而是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象征着刘焕章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神。这音响留下了情绪延伸的余地,使片子结束后,仍余音绕梁,令观众回味无穷。

2.3解说词的修辞作用

有学者认为解说词伤害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也有学者认为如果解说词使用得当,不但不会对纪录片造成伤害,还能够对纪录片的整体风貌起到优化作用。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解说词不但能够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同时对于影片整体框架的建设,整体风格的营造,实际内容的拓展都有影响。解说词不仅要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电视创作者应该把它视作一种创造性表达的重要元素。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8

2.七集内容,从改革、强军等多个方面,环环相扣,充分展示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接连看了几遍,特别激动,作为一名宣传系统的干部,我会牢记的讲话,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建设幸福美好小康武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3.看每一集都激动地流眼泪,老百姓的生活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好,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群众不仅能看得起病,上得了学,而且医疗报销的比例逐年提高。就拿我们老年人来说,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能足不出户享受生活照料、家政维修、康复保健等居家养老服务,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

”4.每一集专题片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印象最深的是《人民至上》这一集,深刻感受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后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5.作为乡镇的基层工作人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麦积区麦积镇工作人员夏艳丽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无愧于乡亲们的信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信仰追求,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作为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响应党的号召,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党的事业贡献青春。

7.五年来,一项项民生领域的重要改革,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发展成果。这五年,我参加工作、买房、结婚,看自己的变化、看天水的进步,我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惠民政策给群众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为国家的发展而自豪,我要为祖国点赞。

公文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纪录片第二集观后感_纪录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观后交流会发言稿7篇纪录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观后交流会发言稿7篇1.专题片全景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真实展示了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逐梦前行的勇气、担当、智慧和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观看专题片之后,大家由衷地为祖国这五年的辉煌成就点赞,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贡献力量,为建设美丽祖国添砖加瓦。

2.七集内容,从改革、强军等多个方面,环环相扣,充分展示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接连看了几遍,特别激动,作为一名宣传系统的干部,我会牢记习总书记的讲话,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建设幸福美好小康武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3.看每一集都激动地流眼泪,老百姓的生活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好,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群众不仅能看得起病,上得了学,而且医疗报销的比例逐年提高。就拿我们老年人来说,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能足不出户享受生活照料、家政维第1页/共3页 修、康复保健等居家养老服务,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

”4.每一集专题片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印象最深的是《人民至上》这一集,深刻感受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后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5.作为乡镇的基层工作人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麦积区麦积镇工作人员夏艳丽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无愧于乡亲们的信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信仰追求,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作为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响应党的号召,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党的事业贡献青春。

7.五年来,一项项民生领域的重要改革,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分享发展成果。这五年,我参加工作、买房、结婚,看自己的变化、看天水的进步,我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惠民政策给群众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群众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为国家的发展而自豪,第2页/共3页 我要为祖国点赞。

第3页/共3页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纪录片第二集观后感_纪录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观后交流会发言稿7篇lf,cuydp.otaskhevirnowgm纪录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观后交流会发言稿7篇纪录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观后交流会发言稿7篇1.专题片全景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真实展示了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逐梦前行的勇气、担当、智慧和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壮阔征程。观看专题片之后,大家由衷地为祖国这五年的辉煌成就点赞,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贡献力量,为建设美丽祖国添砖加瓦。

2.七集内容,从改革、强军等多个方面,环环相扣,充分展示五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接连看了几遍,特别激动,作为一名宣传系统的干部,我会牢记的讲话,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建设幸福美好小康武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3.看每一集都激动地流眼泪,老百姓的生活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好,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群众不仅能看得起病,上得了学,而且医疗报销的比例逐年提高。就拿我们老年人来说,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就能足不出户享受生活照料、家政维,gv:o-.bworksteandhpcilfuym lf,cuydp.otaskhevirnowgm修、康复保健等居家养老服务,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

”4.每一集专题片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印象最深的是《人民至上》这一集,深刻感受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后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贡献力量。

5.作为乡镇的基层工作人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麦积区麦积镇工作人员夏艳丽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无愧于乡亲们的信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信仰追求,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作为大学生,要积极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实践中,响应党的号召,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党的事业贡献青春。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9

娱乐化的趋向

谍战这种脱离大众日常生活的事,对于今天的普通人来说具有极大的新奇性,严肃的革命政治性的内容在猎奇心理驱使的窥视之下,被披上了一层娱乐化的外衣。《隐蔽战线》里的人物,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但是工作的特殊性又使他们在公众眼中具有厚重的神秘色彩。他们大多隐姓埋名,暗中活动。在当时极其艰难的处境之下他们是如何开展工作,又是如何传送关乎生死存亡的机密信息的,这部纪录片正好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好奇心。政治成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情报、密电、各种情报手段使之具有了游离于政治、历史之外的娱乐性。

当今谍战类纪录片的娱乐化倾向还体现在人物的表达上更注重对人性和情感部分的挖掘。《隐蔽战线》里的主角是隐蔽战线上的战士,是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在《隐蔽战线2》第五集里,主角就是一位曾经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英雄,一位美丽可爱的女性――张露萍。片中除了表现她与军统作斗争的过程,还再现了她的婚姻和情感经历,请到她的丈夫讲述他们的故事,用口述历史、情景再现等方式再现了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性为了革命理想离开新婚丈夫奔赴情报工作一线的画面。张露萍身着红衣服拉歌的场景、寄给丈夫的水果糖、表达思念之情的信,这些细节更真切地还原了历史,也更立体地再现了人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革命女青年形象,表现了一位青春活泼的女性对爱情的忠贞和对革命的忠诚。革命加爱情,成了谍战纪录片娱乐化发展的一个显现的标志。这些对人情人性的表达在之前的纪录片里尤其是历史政治题材的纪录片里是比较欠缺的,它正在成为当代纪录片发展的一个趋向。

美国的探索频道声称他们的主旨是寓知识于娱乐,引发观众的好奇心,激发观众学习的兴趣,并予以满足。对此,探索频道亚洲有限公司中国副总裁罗百鸿说:“节目里娱乐成分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尽管你是教育科技节目,你也必须做到教育娱乐并重,你才会有观众。”这就是探索频道成功的秘诀之一。今天的电视观众不再仅仅是作为被动接受者,更不是被教育的对象。对于科教节目如此,对于历史政治性题材的纪录片来说,更是需要将它的宣传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结合起来,使其政治性内容通过娱乐化方式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被观众喜爱和更好地接受。在《隐蔽战线》里,我们看到了这种美学取向。

故事化的叙事

现在的纪录片越来越重视故事的讲述,强调通过情节的安排和叙事手段的设置,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同时因为纪录片的核心是真实,纪录片里的故事不像剧情片里的故事那样是虚构出来的。所以,对于纪录片来说,故事化的关键在于发现真实的戏剧性。

谍战题材具有天然的戏剧性,戏剧的核心是矛盾冲突。首先谍报人物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内在的对立和矛盾,其次敌我之间的斗争又构成直接的戏剧二元对立。在隐蔽战线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公开的身份,同时又有着更为重要的隐秘任务。在双重身份之下的人必然处于纠结状态,人格的分裂带来了戏剧的张力。同时,谍报人员的工作任务决定了他与敌人的关系是不可调和的绝对的二元对立。他流血牺牲、无所畏惧,只为着心中的理想和信仰,而敌人却千方百计要破坏这个理想,阻止他任务的完成。身份的特殊性使得隐蔽战士随时处于危机之中,生与死的对决就是最大的危机和矛盾冲突,一个个真实而又惊险的情节加强了戏剧性。

在《隐蔽战线》故事的讲述中,频繁运用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戏剧化手段。最后一分钟营救是类型片尤其是惊险片、犯罪片中常用的手段,随着危机的层层推进,力量双方进行着角力,直到最惊险的最后一刻才破除危机、解决矛盾。在第一集里,由于核心人员的叛变,中共上海组织面临灭顶之灾,敌我双方两条线索交错。中共方面积极地想办法传递情报、进行营救,军统方面也在快速调动力量进行搜捕行动。情节随着时间的一秒秒流逝越来越惊险,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直至最后一刻才破除危机、化险为夷。戏剧化手段的使用使得谍战类纪录片情节跌宕起伏、惊险刺激。

在纪录片的情节化叙事中,要使故事充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悬念的营造也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手法。悬念的营造实质上就是激发观众的期待心理,用通俗的话来讲,悬念就是“卖关子”。在《隐蔽战线》里就充分设置悬念,吊足了观众胃口。它的每一集都不是直接进入正题,而是由一个引子引出人物和事件,再由一个接一个的悬念铺陈整个故事。这个人是谁,他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尤其是每一集里面总有一个情节爆炸点――改写历史的瞬间,围绕这一点展开的重重悬疑,调动了观众的紧张和期待情绪。在《隐蔽战线》第一集里,纪录了上世纪30年代上海中共组织因核心情报人员叛变而差点被彻底摧毁的事。在情节安排上,不是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而是将时间线打乱。先是交代黎明被捕,设置了第一个悬念,黎明是谁?再由白鑫案补充介绍中央特科的情况。然后抛出第二个悬念,黎明将作何抉择。紧接着告知观众中共面临着一个关乎存亡的巨大危机。整个故事悬念迭起,险象环生,直至最后才破除悬念、化解危机。这种设置悬念的叙事策略极大地增强了纪录片的观看性。

视听化的表达

传统纪录片重视真实的力量,大多采取画面配解说词的方式呈现各种资料和观点,而比较轻视视听语言的作用,对影视语言的综合运用比较欠缺。随着影视技术和艺术的飞速发展,现在的电视纪录片也有了一些突破,表现手法越来越多样化,更加重视纪录片作为影视艺术的特性,更加强调纪录片的视听特性。

在纪录片中,再现真实的手段从传统的运用照片、文献、资料到搬演、情景再现,影像化的表现方式为纪录片的艺术化表达拓展了新的表现途径。在现在的很多纪录片里,情景再现不再仅仅是再现现实的手段,它侧重的可能是写意而不是写实,更重视意境的营造而不是细节的真实,重在借助于光影、色调、景别、构图、镜头运动等影视手段,营造一种历史的氛围和情境。《隐蔽战线》里的大量情景再现片段,都运用了人物身体局部特写和虚焦处理,观者无需看清由演员搬演的历史情境里的人物面容和环境细节,但是又完全可以领会其意义表达。这样的视听呈现在再现历史的同时又营造了一股强烈的神秘感,正好契合了谍战纪录片的精神气质。

《隐蔽战线》里还有一些极富画面感的镜头,通过视听元素的综合运用传达思想和表现情感,而不是像一些纪录片主要依赖文字的解说传情达意。第一集的片头,黄色调的画面营造了深深的历史怀旧感,逆光中一个剪影似的人缓慢而又坚定地前行,他的衣角和着沉郁舒缓的音乐在风中飘动。无需言语,影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颇具悲壮情怀的世界里。这就是视听语言独到的魅力。现在的纪录片越来越重视用视听手段的综合应用强化其形式美感和艺术感。

这部系列纪录片还非常重视音乐对叙事的强化作用,通过节奏变化,音调的高低去渲染情绪、营造意境、烘托主题,以唤起人们的共鸣。在每一个危急的关头,用极具紧张感的音响效果和画面一起充分发挥了视听震撼力。第二集里,中共安排在军统内部的情报人员钱壮飞紧急破译密电,时时都面临着危险,这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行动。画面是人物面部特写,以时钟的滴滴答答声作为环境音,加强了紧迫感,同时配上快节奏的音乐强化紧张情绪。正是通过这些视听化手段,用影视的特殊语言讲述故事,记录历史,才使得《隐蔽战线》深受观众喜爱。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栏目责编:胡江银

参考文献:

①钟大年:《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刘洁:《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信仰纪录片观后感篇10

“拍摄手札”栏目从设立至今,已有一年。在2014年,我们与读者分享了8位国内外青年摄影师的拍摄项目,让他们讲述自己的拍摄初衷、心路历程……今年,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国内青年摄影师身上,推介那些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短期项目,在分享优质影像的同时,也希望根据他们的亲身讲述,能够为其他青年摄影师提供一些灵感启发。

周仰和李威娜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聆听上官秋清唱昆曲《寻梦》时,被吸引走入昆曲的世界,并产生好奇――如今这门古老的艺术正在以怎样的方式融入纷繁躁动的日常生活?

上官写道:只要笛子吹响,檀板轻敲,曲人启喉开声之际,无论身处何地,多嘈杂的环境,昆曲都能奇妙地将人们带入到园林景致之中,让人体会到那一份渐已遗失的风雅……实际上欣赏昆曲这样古朴优美的艺术并不需要太深入的了解,或者说了解,其实是一步一步次第达成的。刚开始是随着委婉的唱腔,然后会留意到精美的唱词,听者自然被引领进入曲中梦境。

传统与现代同时叠加在年轻的昆曲人上官秋清身上。她非职业曲人,八年前开始随前辈艺术家研习昆曲曲唱艺术。镜头下的她,气息舒缓地矗立在苏州园林景致中,和着笛声启喉,开扇,让人驻足停留,感受这高速运转时代中难得气定神闲的片刻。

《昆曲时间:古色今香三人音・影作品》由年轻摄影师周仰、李威娜和年轻昆曲人上官秋清三人合作完成,并以摄影展和清唱会两部分呈现。被曲声吸引,周仰与李威娜在上官的昆曲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之间切换,尝试用影像表达昆曲的美好声音及唱词给当下年轻人带来的印象与感受。创作经历了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有趣过程。三人在生活中熟悉的朋友关系,也让作品除了个有性展现,也带着彼此交融互即互入的意味,这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蕴藉所在。

周仰手记:

拍摄这些照片可以说偶然,又或者是一种必然。

在此之前,我只是在聚会上听过上官唱曲,正如她说的“一耳之缘”。只是欣赏,未曾有幸深入了解。今年夏天,我应邀为即将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摄影系列展拍摄一组照片。我立刻想到上官,并找到同样是摄影师的朋友李威娜一起合作。

给上官打通电话的那一刻,我感觉拍摄她与昆曲的念头似乎一直就在潜意识里。

昆曲是上官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专业”。在我们惯常的“专业/业余”二元论的世界中,不是专业演员,那就是业余票友。这是大多数人的理解,而上官是“第三种可能”。她与昆曲的关系,我无法用语言去描述。跟着她,我去看过一些舞台上表演的昆曲,扮相身段确实美――不可触及的美,而只有在那些朋友小聚的场合听上官即兴的唱,才能感觉到这种美与我的生活有关,是可触及的。

这是一次短暂但密集的创作,从起心动念到最终完成,只有两个月。我和威娜都是纪实摄影师,因此一开始,我们依然采取了传统的“跟拍”方式:跟随上官练习身段,去老师薛正康先生家中观察他们之间的传承……然而,写实终究不可避免地琐碎,或者说,“不够美”。于是,两人纷纷换了方向。在高楼环绕的上海延中绿地、在四行仓库里的复古空间、在苏州的园子和竹林,上官随心唱起某支曲子,而我在声音中,按下快门。

很多事情做起来才发现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从最初一转念,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展览,这次算是真正地从头到尾走了一遍。展览前的周末,我打印出20张小样,把小样排在木头大桌子上挑选,这真是一件颇具神秘仪式感的事。在英国读书时,老师评片时常常说“itworks/itdoesn'twork”(可直译为“到位了/没到位”)这简单的话背后包含了太多无法言喻的直觉。拿起一张,仔细端详,又放下。哪张能够展出,哪张压箱底,似乎在这一瞥一看之间就完成了。之后还经历了几次查看、测量场地,展览呈现方式的讨论,最后我甚至还客串了海报设计师,兼与图书馆方面的沟通联络员,展览启幕前的某些忙乱时刻甚至让我比操作硕士毕业展更迷茫。

三个人合作是一个特别的过程,因为镜头两边的人不再是简单的主体和客体关系,为一个主题而聚却也有聊开聊远的时刻,分享生活经历,分享各自忧虑的事和各自难被理解的烦恼,这恐怕也是拍摄过程中最难为外人道的美妙。

李威娜手记:

在朋友家小聚时,听到上官的一折昆曲清唱,短短几分钟,已将大家带入到另一个虚幻世界。

初听昆曲时,油然而生的喜爱之情夹杂着对唱词的不熟悉与好奇。它们为这门中国传统艺术增添神秘感的同时,也使听者关注昆曲人声音的韵味与魅力。这个拍摄项目的角度是观察与体味昆曲如何融入上官的日常生活。随着了解的深入,拍摄过程也由最初的纪录,转化为写意表达。以上官的一折昆曲《寻梦》为创作灵感,同时受到中国传统水墨画法的影响,融入山水之灵气,将影像作为我描绘初识昆曲之感受的笔刷,使自然环境与当下曲人融为一体,在现实与幻梦中切换。

拍摄前,我和周仰对上官练曲的过程并不了解,就一起去听她聊昆曲,看她练习身段与唱曲。周仰与我之前的拍摄风格偏于纪实,因此最开始只是真实记录上官的生活。但几次拍摄后,我对自己的照片并不满意,有朋友看后评论说“杂志片的味道很浓”,这意味着我还是将自己框在圈里无法走出惯有的拍摄套路。因此,我和周仰计划,最后拍一次,完全改变风格。

苏州是我们留到最后的拍摄地。在艺圃选景时,我一下子就爱上了一个长满芭蕉树的小庭院,上官和她的笛子老师就坐在芭蕉叶下的石头上,笛曲同鸣。一曲过后,笛子老师先离开。我们来到庭院前的厅堂,当时厅堂里很黑,眼前上官的剪影与背景的芭蕉叶相融。上官即兴地边走边唱,很短暂的十几分钟,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在那一刻,我才知道“曲可醉人”的感觉。虽然仍然听不懂曲词,但我相信自己在那时与昆曲是相通的。脆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放在一旁录像,好像图片已经无法记录和表达当时那份感动,只是痴痴地听着。后来缓过神,才恍恍惚惚地拍了一些。这段拍摄是我整个创作中的高潮,现在闭上眼,那种感觉还是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

这次拍摄前已经有了叠加照片的想法,现场尝试了各种让画面虚焦而有动感的方式,拍摄的场景也比较有针对性。我最喜欢的一张,是在艺圃的厅堂里,上官边唱边往外踱步的图片,与水中荷叶的叠加,好像用水墨绘出我当时对昆曲的感受。很多中国传统艺术都有相通之处,而那一刻的交集点是昆曲与水墨。

你们曾说,上官一启喉,周围环境会赫然安静下来,让人屏息凝神。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周仰: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就是当她开唱的时候,就感觉周围嘈杂的声音都变弱了,不见了。然后感觉自己安静了,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做太大的举动,生怕打扰到这种宁静。

李威娜:就是那种一切都静止了,心无杂念,只想安静听曲的感觉。

在拍摄之前做了哪些准备?

周仰:没做什么特别准备,我认识上官三年,第一次见面就是跟着她去苏州看昆曲表演。经常听她唱曲,跟着她去看表演,所以我也能听懂一些常见的曲子。这次拍摄并不打算做一个简单的纪实项目,希望记录自己听到唱曲声的直觉反应。

李威娜:决定拍摄时对昆曲了解并不多。在拍摄前与上官详聊过一次,听她讲她与昆曲的缘分。之后我看了一些关于昆曲的介绍,找了一些曲来听。一直以来,我的拍摄习惯是事前不做过多计划,期待现场的感受与灵感会引导我在某一刻按动快门。唯一一次稍有准备,是最后一次拍摄,因为决定使用图片叠加与虚焦的方式来呈现作品,所以对大场景与细节景物的搭配和拍摄方法事先进行计划。

为什么选择这些意象来表达昆曲?

周仰:我大多选的还是比较古典的意象,如芭蕉、园林等。想要表现昆曲的美,还是绕不开古典的形象,这些形象在当下可以说是一个梦,但是我的最后一张照片选的是一个古朴的屋顶后面露出一个高楼,我想表达:梦醒了,我们还是要继续生活。

觉得昆曲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

周仰:我觉得最美的是清唱,或者顶多配一支笛子,简单而安静。其实我对舞台上的昆曲不是很有感觉,虽然那些可能是名角,但是配器稍微有点闹。

李威娜:对于我来说,昆曲最吸引我的地方并非它或华丽或淡雅的服饰,而是听者在现场感受到的昆曲声音的魅力,那种可以让人屏息、感受到自然与人融合的力量是最美的。

拍摄用了多久?在这期间,你对昆曲的感受有变化吗?

周仰:拍了接近两个月,慢慢觉得昆曲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高的欣赏门槛。以前我一直觉得一般人很难去理解这种古典艺术,现在意识到并不需要特别深入地了解它,能从唱曲中感受到一些东西,就足够了,并不需要盯着词看,力求每个字都理解。有些东西就算不理解也还是可以欣赏,跟影像一样。

李威娜:我也拍了两个多月。拍摄初期,对昆曲的感受是实实在在的,拍摄方法也是纪录写实的,但当时昆曲对我来说一直距离很远,随着拍摄慢慢深入,到后来在苏州听上官唱曲,具体的概念在我心中更加模糊,反而对昆曲的感受更近了一步,因此当时拍摄也采用了虚焦的方式。那次的拍摄是一个突破口,虽然仍然不懂昆曲,但我可以从心底感受到它。

像上官一样,专注去学昆曲的年轻人多吗?

周仰:像上官那样能拜到薛正康老先生(俞振飞入室弟子)这样的名家为师应该说很少,不过也有一些自己学习的曲友。欣赏昆曲并不需要亲身去唱,或许自己唱得不好反而影响了欣赏。

李威娜:身边对昆曲感兴趣的年轻人是有的,但都停留在喜欢听昆曲的状态,我自己也是如此。一方面昆曲对个人声音的要求很高,并非有兴趣就可以学,另一方面,听到上官讲起几年来学习昆曲的过程,感觉如果要开始学习昆曲,一定要有决心一辈子与昆曲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