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院实验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19:54

教科院实验篇1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评价内容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步探讨地方本科院校会计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结合特色实验教学改革初探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教学中心文化研究与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小铁矿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的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单片机实验教学设备自制探讨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探讨新升格本科院校开放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地方本科院校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重庆市本科护生实习评价内容的调查与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和模式探讨普通本科类院校的实验教学浅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4]杨虹,王智鹏,唐政维.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教育,2011(5):3-5.

[5]董有尔,虞仲博,陈宝明.建立三级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3.20(1):90-93.

教科院实验篇2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前行着。此种类型院校的建设,依然以教学为主,面向应用,突出创新,强化实践。以营口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为例,在各专业修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结合营口融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战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由精英式人才教育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教育转变,在整个转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在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结构中,实验室相对其他来说是比重极大并且具有独特优势的教育资源。而在各类实验中,物理化学实验在基础理论教学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2]。它对于化学相关理论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学生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学习时,即可以对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进行综合应用,又可为以后的专业实验学习奠定基础,学习过程中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1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学生实验兴趣

物理化学实验基本原理,蕴含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内容,若依据教材将原理详细讲授,必然会使学生的实验时间缩短,并且在开篇就有长时间的理论知识讲授,也会使学生产生理论知识转移上课地点的错觉,甚至对实验还未开始便已产生了厌烦、抵触的心理,从而影响实验效果,不能较好的完成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在营口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课程设置中,物理化学实验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专业必修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不仅培养学生对精密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的综合能力,这些独特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物理化学实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在实验内容设计上,我们学院教师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导思想,针对应用型院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材。优化实验内容,使物理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合理安排上课时间,保证实验内容要晚于相关物理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在物理化学实验课上精简实验原理的讲解,使学生实验开始于兴趣的保鲜期。学生在较好的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操作与探讨,避免学生照方抓药,盲目的实验。例如,在单一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广度性质可以直接加和[3]。在多组分体系中,物质广度性质的变化,并不能简单地加和,而是有着复杂的变化。学生对此总是充满了困惑,特别是对多组分体系的广义性质如何定量与定性,充满了好奇。偏摩尔性质这一概念的引入,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兴趣。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带着知识与曾有的困惑,设计实验过程。在实验准备过程中,提供氯化钠(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做待测物质,每个班级可以自选待测样品,设计实验。学生通过网络与教材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好实验过程的处理,提炼出整个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教师的宏观控制下,整个实验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具体物质进一步理解抽象概念的思想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既可以达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与学习的能动性,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消化理解。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热情,为以后的科研以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智商是基础,情商是关键。在现代的教育中,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设备的更新也紧跟时代的步伐。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是应用精密的实验设备运用物理的方法,来探讨和验证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规律的一门科学。我们结合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实验顺序,由易入难。结合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4]。在教学实施中,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准备好实验过程中数据记录表格,了解整个过程中所需仪器、药品;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明确教学目的,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知识为先导,根据不同专业的课程安排,对相应实验题目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问。在提问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与广度,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操作技能。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与解说过程中,有意识的将学科发展的前沿与应用向学生展示介绍,让学生感受科技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真正的揭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神秘面纱,激发起学生学习、研究与应用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以教学内容为培养纽带,通过具有时代特色与应用价值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能够直接触及学生内心深处,使学生在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变化,从而达到情商的培养。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与网络平台的充实与丰富,也有了教育信息化。因此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也成了应用技术型大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以本学院为例,各个基础化学实验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针对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微课、微视频等教学方法,将事先录制好,或者网络中影响力大的学校相对应的教学视频,放到学院的公共资源平台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直观、全面的看到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规范的实验操作。减少学生在课堂实际操作中,实验的失败、药品的浪费、玻璃仪器的破损以及因为使用不当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直观的视频、图片等,激发学生学习的“饥渴”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亲自动手操作的欲望。将有限的课堂进行无限的延伸,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

3优化考核方式,提高学生整体能动性

营口理工学院是一所新成立的地方本科院校,学院的知名度、影响力虽然在逐步提升,但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要省内重点院校相对要弱一些,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学生的自学能力水平有限,因此教师依然是教学的主体。以往的期末考核,主要以实验报告为准则,这样导致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过分关注。而实验的分组操作行为,也会引起学生实验过程敷衍、报告抄袭的嫌疑。并且这种单一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不能起到良好的引导和督促。因此,优化实验的考核方式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全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考核方式采用如下模式:出勤+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卫生。出勤,不仅培养学生时间观念,也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预习,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性,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教学的基本保证,而严肃认真的态度是实验成功与提高实验质量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实验仪器的组装、操作的规范化,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互补、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识。任何一门科学探究都少不了对现象以及数据的记录,化学实验,由于现象的千变万化、数据的繁杂,实验记录显得尤为重要。干净整齐的实验记录,是实验后续数据处理、实验过程归纳总结的必要条件。因此实验记录的考核,一是让学生敢于面对真实的实验结果,学会记录数据、现象,尊重客观科学实验事实,重在思考产生不同现象、数据的原因,形成初步的独立思考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初步科学探索的基本习惯,为以后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结果后续整理的一次重现,也是学生整个实验过程的缩影。通过整理实验报告,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卫生,既可以考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又可以考察学生对实验结束后仪器的摆放是否归回原位,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对实验成绩做了综合评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合作能力,又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为学生继续深造以及步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以应用技术型大学—营口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为基础,对实验教学方式、内容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探讨。随着实践比例的增加,实验课程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也促使教师不断完善、充实自我,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以适应新时期—应用技术型大学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张庆伟,刘海燕,等.应用型本科转型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初步探索[J].山东化工,2016,45(20):167.

[2]王月欣,莒晓艳,王丽华,等.独立学院基础化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5):14.

[3]徐美玲,李风海.偏摩尔性质的教学研究[J].山东化工,2016,45(15):150.

教科院实验篇3

关键词:工科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高校

作者简介:魏安静(1976-),女,安徽舒城人,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省电气传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实验师;凤权(1975-),男,安徽舒城人,安徽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安徽芜湖24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jyxm289)、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J2012B0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60-02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工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是否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是社会衡量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重要标准,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开放式实验教学改变了传统的验证性教学模式,让学生相对独立地完成实验任务,具有研究性和创造性,其重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激情,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工科院校实验教学的现状

自从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来,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但目前依旧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设备更新快,但使用效率低

随着国家加大对高校的投入,诸如高校发展“提升计划”、“扶持计划”的实施,实验室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而这种建设主要体现在实验设备的更新方面。购买的设备自动化程度越高,学生动手的机会就越少,有的设备是高度集成化,学生只看到精致的外表,根本不知道仪器的结构、原理及运行过程。[1,2]有的实验室为了防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严格限制学生使用,甚至束之高阁,把买来的设备当做了装饰品。

2.在实验时间上已经开放,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很多高校在实验教学规定中都明确要求实验室要有一定的开放次数和开放时间,却没有规定其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偌大的实验室,只有个别人在做实验,或者有的学生去了实验室但却没有目的性,没有实验前的精心准备和教师有效指导,甚至有的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去做实验,这都是在耗费资源。

3.没有形成完整而相对独立的体系,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体来说,目前实践教学仍然依附于理论教学,处于从属地位,这不利于独立开展实验和培养创新人才,使师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同时影响了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地位和个人发展,进而影响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这些问题将阻碍高校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原则

1.确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思想观念

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教授说:“实验室是学校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实验室,在高校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它是学校教学、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和载体。只有在观念上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才能最终使开放式实验教学成为现实。

2.确立以学生为实验主体,以教师为辅导的师生关系

开放式实验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性环节,为更好地发挥开放式实验室大平台的作用,在开放式实验教学中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确保学生始终处于主置,而实验教师则处于为实验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

3.确立培养学生工程应用思维,训练实际动手能力的实验目标

作为工科院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验内容的合理设计,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工程应用能力,为成为水平卓越的工程师打下基础。[3,4]

三、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

1.构建多级实验体系,对研究性实验采用灵活合理的考核方式

实行开放式教学不能一味地强调创新和研究,还要遵循本科教学规律,要从基础开始,逐步提高,构建多级的实验教学新系。

首先,以传统讲授为主的基础性实验。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大多具有验证性,通过实验去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以讲解、演示、模仿为主。

其次,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实验技能来分析、处理问题,达到对知识、仪器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综合性实验室是进入设计性实验的准备阶段。

再次,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一些有利于启发思维、有应用价值的实验课题,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最终完成实验。让学生从实验方法、实验设备、测试条件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训练,初步具备独立开展实验的能力。

最后,研究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可以从多渠道获得课题,内容具有创造性,这就要求学生对课题进行系统分析,拿出合理的研究方案,并开展尝试性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再反馈到方案中,对其进行再调整,最终得出研究结论。[5]

需要注意的是,对研究性实验需要有合理的考核方式。研究并非实现预期目标就是取得成功,因为研究性实验客观上存在着短时间解决不了问题的可能性。在认真细致地开展实验以后,即使没有得到预期成果,只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即可。万不可为“实现”预期目标而弄虚作假,这样不利于养成认真严谨的科研作风。

2.多渠道设立课题,全方位融入实践教学环节

开放式实验课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设立,结合当前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现状,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设立课题的重点渠道。

(1)各类专业科技竞赛活动。如今,针对大学生的各项科技活动开展的颇为丰富,校园里也因此组建了很多科研兴趣小组,他们需要利用开放式实验室去参加各项科研活动或科技比赛,如全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仿真大赛等。学生根据科技活动的要求,自行拟定课题,结合实验室的现有条件,联系相应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开展实验活动。

(2)实验室开放课题。这种课题可以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形式,或者是教师的科研项目派生的子课题形式。通过实验中心定期公布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吸收部分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通过这种形式,也可以部分解决科研活动中的经费需求。

(3)毕业设计。作为工科院校,毕业设计的选题要以结合生产实际为主,辅以科研任务。设计内容要有足够的深度,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基本功的训练。以安徽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毕业设计的内容主要分为设计型和论文型两种。设计型的毕业设计一般结合生产实际,针对某电气设备进行控制电路和控制程序的设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思想、程序流程、电路图和实验结果等,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提交设计的电路图或电路板。论文型的选题主要针对即将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为他们的再深造奠定一定的科研基础。[6]

3.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除了良好的实验设备条件和科学的实验管理外,还要配备一支稳定而优秀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当前有些学校把实验教师列为教辅人员,并且在岗位上称之为“实验员”,根本没有体现出“半壁江山”的重要性。在人才引进、在职培养、待遇分配、职称评定等多方面都或多或少没有得到应有的对待。最终导致人才流失,师资缺乏。[7]

开放式实验室的实验内容繁多,涉及的领域广,对实验指导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自身努力外,学校还需要采取外出进修和短期培训的方式,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在人员编制上,要考虑开放式实验室的工作量的大幅增加,还可以在固定人员编制基础上聘请兼职导师;同时确立实验教师应有的地位及相应的经济待遇,吸引高水平的人员到实验工作岗位上。

当然,在实验教师的职称评定方面也存在不合理之处。例如,实验系列的教师最高只能评为高级实验师,其级别及待遇相当于副教授。职称晋升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实验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实验室很多工作都是基础性、重复性的,他们付出的很多,但相对专职的科研或教学岗位来说独立申请课题的机会较少,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少,增加了提职晋升的难度。为此,可以考虑将实验教师在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效列入职称考核指标,并设立实验系列的正高级岗位(相当于正教授岗位),使得他们通过努力享受正教授待遇成为可能。

四、结束语

在工科院校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但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新模式,进而使先进的实验设备、密集的智力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培养具有较强的开创精神和良好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的工科毕业生。另外,今后的开放还可以进一步拓展,逐步面向校外开放,满足社会需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魏安静.工科院校实施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6):123-125.

[2]李宏才,闫清东,王伟达.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卓越工程人才培养[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2):210-214.

[3]窦新华,谢鸿,王华丽.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123.

[4]章新友.关于高校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2004,(6):30-31.

[5]张天菊.高校实验室全面开放的探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7-69.

教科院实验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量高校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扩展学科领域,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期间,部分优秀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为普通高校中的新成员――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在专业设置、人才类型、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养途径等方面与本科院校、专科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既要立足其办学传统(专科学校),又要考虑其办学现状(本科院校),从实际出发来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专业领域较宽,而且社会对不同层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所以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设有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而实验是该课程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如何立足实际来制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方案,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2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特点

2.1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优势

专科教育以应用为主,培养的是具备某一专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长期以来专科学校在教师知识结构、实验设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非常重视对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新建本科院校正好继承了这一优势。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作为该专业本科层次的学生,不但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和主要通信协议的原理及工作特点等理论知识,而且要根据应用需要系统地掌握网络设备的性能与配置、网络组建、网络应用、网络安全管理等实践技能。“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根据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由于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主要定位为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所以“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内容也侧重于对实践环节的训练和掌握。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具备开设基础性实验的条件,在师资、实验室等方面甚至具有一定的优势。

2.2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

本科教育要求学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本学科研究的能力。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一方面需要继续传承原来专科教育在部分专业或教学环节上所具有的优势,另一方面必须尽快适应本科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创造有利条件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但是,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无论从规模、综合实力及社会知名度等方面都比不上老牌的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属于普通本科院校中的“第三梯队”,学生从事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弱。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需要根据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现状及技术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事本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受条件和人才所限,新建本科院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内容的教学中一般缺乏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网络实验室,也缺乏良好的实验教学体制与体系,更缺乏具有探索性的实验平台。在此环境下,如果要开设高水平具体探索性的实验,则显得有些困难。这一现状,一方面影响了对学生思维空间、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拓展和培养,另一方面影响了本学科的纵深发展,

也不利于学科之间的横向发展。

3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

根据实验环境、要求和目的的不同,可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4种类型,具体实验特点和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各类实验特点及主要内容

实验分类实验特点实验内容

探索性实验通过寻找证据去获得结论,该结论在实验之前具有较大的模糊性,有时甚至不知道会产生什么结论,其实验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知识如新协议的开发、对已有算法或协议的改进等

验证性实验根据已知的原理或结论寻找其实现过程和方法,所要验证的结论在实验之前已经十分清楚,只要能够找到符合规律的证据,就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如协议仿真、网络设备功能配置、网络应用系统功能配置与测试等

设计性实验在实验之前已经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独自完成实验内容,实现实验要求,其目的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网络互联、web站点开发、单一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网络安全管理方案设计及实现、网络编程等

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需要综合本课程或与本课程相关的多种知识,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对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性实验,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等能力如园区网网络拓扑设计与分析、企业应用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web的综合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综合方案制定等

其中,探索性实验要求学生具备较深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及编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经验的教师来辅导学生完成实验,所以这类实验主要在研究型或部分教学研究型大学开设。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内容主要涉及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3个方面,所开置的主要实验课程如表2所示,不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确定具体的实验内容,并适当调整课时分配比例。

表2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内容及课时分配比例

实验分类主要实验课程内容所占总课时比例

验证性实验①网线制作与测试②maC帧结构③aRp/RaRp、iCmp、ip、tCp、UDp、Snmp、telnet、Ftp、Http、DnS、DHCp、pop3、Smtp协议仿真④交换机和路由器基本功能配置和测试⑤防火墙基本功能配置和测试⑥aCL、nat、Stp功能的配置与测试40%

设计性实验①交换机之间的互联及VLan的配置和应用②VLan之间的通信及控制③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主要有Ripv2和oSpF)的配置与测试④DnS、web、Ftp、im、电子邮件等单应用系统的安装、配置和测试⑤web站点的开发⑥基于局域网的网络编程⑦网络安全管理方案制定与分析40%

综合性实验①设计一个包含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的小型局域网,并完成相关配置及测试②设计一个包含DnS、Ftp、web、电子邮件等系统的综合网络应用平台,并完成相关软件的安装、配置和整个系统的测试③开发一个包含页面、文件下载、在线交流等基本功能的小型web应用系统④设计一个具有安全管理功能的小型局域网,并能够模拟可能发生的网络攻击过程20%

4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室的建设

4.1网络硬件实验室

网络硬件实验室主要为学生完成相关的网络基础和综合性实验提供真实的网络环境,供学生自行设计网络,并在实验室完成全部的连接、配置和测试等操作,从而让学生直观、全方位地了解相关网络设备和应用环境,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概念、原理、协议、标准的理解,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提供竞争优势。

由于需要配备与真实网络相同的硬件设备,网络硬件实验室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较大,所以在建设时一定要立足本校的教学需要,并结合组网的多样性和设备的标准化来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实验室应能够模拟当前大部分网络应用环境,基础设备包括二层和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服务器和无线设备(无线ap、无线交换机等),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提供数字语音设备和网络管理软件。

4.2网络仿真实验室

验证性实验的开设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网络仿真实验环境,通过仿真软件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和掌握网络的内部结构和协议,并通过编辑各种协议的数据包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内部原理。目前,可供本科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选择的网络仿真软件较为丰富,其中有些是由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商用软件,也有一些是高校和研究机构根据教学科研需要自行开发的软件。

对于绝大部分本科院校来说,网络仿真软件至少应提供以太网帧结构、aRp/RaRp、ipv4/ipv6、iCmp、UDp/tCp、Snmp、DHCp、DnS、nat、Http/HttpS、telnet、Ftp、Smtp/pop3/imap、netBioS、Rip、oSpF等主要网络协议的仿真,另外还有必要提供aRp地址欺骗、iCmp重定向、tCp/UDp端口扫描、网络冲突与广播风暴、网络环路等主要安全问题的仿真。对于以网络工程为专业方向或专业特色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仿真实验室还应为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路由设计、业务配置等设计方案提供

模型建立,并通过模拟获取定量网络性能预测数据,为方案的验证和比较提供可靠的依据等功能。

4.3虚拟网络实验室

与网络硬件实验和网络仿真实验室相比,虚拟网络实验室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开放性好、实验操作安全等特点,并能够快速响应实验需求,实现交互式的实验环境。新建本科院校可通过以下两种技术来构建虚拟实验室。

(1)虚拟机。虚拟机(Virtualmachine,Vm)是指运行在物理计算机上的由软件模拟出来的具有完整功能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每台虚拟机都有与真实计算机相同的独立的网卡、CpU、内存、光驱等硬件设备,都可以拥有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目前的主流虚拟机软件主要有Vmware、VirtualpC和Hyper-V。利用虚拟机几乎可以在一台或少量的计算机上综合完成DnS、web、Ftp、电子邮件等应用系统的各种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像Vmware还可以完成RaiD、VLan、aCL、nat、集群等实验。

(2)网络模拟器。网络模拟器是指通过软件方式来构造一个虚拟的网络实验环境,可在一台计算机上实现对特定网络设备的虚拟配置,以及进行网络互联和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和配置。目前主流的网络模拟器软件有RouterSim、SybexVirtualLab、CiscoFlashLab、Cisco网络模拟器GnS、Bosonnetsim、nS-2、packettracer、Hw-RouteSim、华为路由模拟器等。

除此之外,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像Sniffer、mRtG、木马扫描等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对部分实验内容的完成及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很有意义。

5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都必须进行科学的安排,使学生在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的同时,能够通过严格的实践训练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知识。本文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从实验内容的确定到实验室的建设,详细分析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刘世钰.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2(2):67-68.

教科院实验篇5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队伍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依托地方并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室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地,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工作的主体,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对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知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实验室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未来与发展。因此,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提高实验室自身建设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验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1.1学校重视欠缺,培训力度不够

在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处于附属地位的局面,多数实验教师往往都被学校视为二线教师,实验教师常被视为理论课教师的辅助人员,实验教师的工作地位没有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重视。另外,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仪器设备更新换代较快,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对实验教师的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学校重学历培训轻素质培训,实验教师学习、进修的机会很少,培训力度不够。

1.2实验教师队伍结构仍不尽合理,实验教师缺乏

随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规模快速扩张,新增本科专业较多,实验教师队伍规模偏小,教师能力和水平还参差不齐,年龄和职称结构仍不尽合理,学历结构偏低,高职称人员的比例更低,缺乏学科带头人。

1.3实验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较大

由于学校对实验教师队伍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更加重视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而且在实际待遇、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相对于专职教师系列受到不公正对待,高水平、高职称的实验教师为了自身进一步发展而不愿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从而调离实验岗位,导致实验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实验教学兼职人员比例过高,专业对口的少,影响了实验教师队伍的稳定。

1.4实验教师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由于部分高校对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激励评价机制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按资排辈的分配用人,人才流失严重,造成了先进设备先进大型仪器设备无法安装并正常使用,设备利用率不高。同时很多高校的薪酬机制(岗位津贴、奖金、福利等)体系不够健全,实验教师系列最高为高级实验师,仅为副高级别,没有正高级岗位且在实际待遇等方面还低于教师系列的副教授,这就导致很多人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进入实验室队伍。另外,将实验教师系列按理论教学、科研工作量进行考核,忽略了日常管理工作(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的购买、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实验大纲的制定等)的考核,同样也导致实验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求上进,人员容易流失。

2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的策略

2.1重视实验教师作用,建立健全的实验教师培训体系建设

为了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地方本科院校要转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师队伍的地位和作用,鼓励实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加强实验教师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实验教师进修和培训体系建设,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定期组织参观学习、交流研讨、进修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发展空间。

2.2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师整体水平

彻底转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学,应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二者同等对待,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相对稳定、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另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初始阶段,实验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学历职称较低,应加大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进入实验室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参加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方案,提高实验教师的整体水平。

2.3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培养,千方百计留住实验教师

实验教师队伍承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实验教师数量不足,工作任务繁重,培训、进修机会少,待遇相对较低,流动性较大,队伍不稳定,工作的r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影响了高校实验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质量的培养。因此,学校应加大对实验教师的培养,制定实验教师队伍长期发展规划,改善工作条件,提供更多的进修培训机会,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千方百计留住实验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稳定实验教师队伍,提高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质量。

2.4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

针对在许多高校中教学设施设备闲置,实(下转第51页)(上接第32页)验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教育资源严重浪费以及实验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学校应该规范实验室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优化实验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努力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同时给予实验教师教学评价,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考核方法,制定奖励政策,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结语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今天,抓住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机,更新观念,建立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考核考评、业务培训、表彰奖励等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实验人员,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学校又快又好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教科院实验篇6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块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67-02

1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一批国内重点高校,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比如“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高校;另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一批有特色的中高职学校脱颖而出,培养培训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而处于第二层次的地方院校和独立学院的位置略显尴尬,既没有研究型大学前沿的理论,也缺乏中高职学校务实的技术。因此,地方院校和独立学校面临着迫切的转型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

《决定》的出台为独立学院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下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直接融入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

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确立必然对实践性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更离不开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对实验教学的模式、内容和方法进行转型改革。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就业及创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国际贸易实验教学体系,使之切合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下广西外贸发展的形势以及适应独立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特色。

2国际贸易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内容

2.1实验教学体系的特征

(1)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实验环节中,应用手工、场景、电子、仿真、体验等诸多手段,围绕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要求,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从简单、被动、模拟操作到主动设计、创新性综合运用,逐渐提高实验内容的难度,构成多元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2)教学管理自主化。

在实验环节中,凸显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管理团队的作用,从以教师管理为主转为以学生管理为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这种把学生“小老师”与专任或兼任实验教师等同的做法,能更好的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感和存在感,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3)教学组织探究化。

在实验环节中,采取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方式,教师变身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教学安排先体验后专业操作,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问题的探究者,发挥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积极开拓的创新意识。

2.2实验教学体系的模块

结合国际贸易专业特点,构建“基础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全方位、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首先,我们将实验教学根据技能掌握程度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技能型”、“综合技能型”和“创新技能型”。

(1)基础技能型实验属于初级层次,侧重单一技能的训练,主要是演示性实验。该模块的实验一般为一门课程的辅助实验或者为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重在基础,面向综合。例如外贸单证实验课程,紧扣单证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设计了商业发票、装箱单、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报检单据、报关单据、结汇等各种单据的制作背景,从签订进出口合同、审核信用证、办理运输、投保、报检、报关、结汇等环节整合教学内容。

(2)综合技能型实验属于中级层次,侧重综合技能的训练,主要是设计性实验。该模块的实验一般指的是仿真实验,即在一个模拟的外贸环境中,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如进出口商、银行、船运公司、保险公司、海关等),并对进出口业务进行处理,旨在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课程群知识的能力。

(3)创新技能型模块属于高级层次,侧重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与科研、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该模块的实验内容可来自教学与生产实际、科研相结合的课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拟题目,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最终以论文形式撰写一份实验报告。实验内容也可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科竞赛,比如“挑战杯”商业策划书的撰写,或者模拟产品会布置展台及对产品的推介,等等。旨在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将三个层次的实验按照能力要求分成不同实验模块。每个实验模块体现了不同的实验培养目标和实验技能的训练。由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交叉与渗透,将专业课程群的实验分成若干模块使得教师能清楚认识不同实验课程的联系和区别,才能有的放矢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生为本的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这一教学体系将实验教学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提炼素质全方位发展,遵循实验教学规律,循序渐进(表1)。

最后,设置合理的考评机制。基础型实验以实验操作、实验规范、实验能力及实验结果综合统一折算为30%计入总成绩;综合型实验,以实时评估具体实验环节操作质量(60%)加上整体测评考试(40%);创新型实验以发掘优势为主,5级评分制。

2.3实验教学体系的运作

基于校园网络技术和网络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立,国际贸易实验教学体系采取开放性的运作模式,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应包括实验项目开放、实验对象开放、实验场地开放、实验时间开放四个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的ip地址,登陆实验平台,进行实验操作。小组成员可以在宿舍进行讨论和互动,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报告。

为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应制定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以保证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规范化。

另外,要加强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专任教师应该提供到外贸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教学工作量计算向实验教师倾斜,稳定实验教学队伍。

3国际贸易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路径

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应该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能体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在现有条件下按以下步骤来具体实施。

3.1了解当前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要求

通过这几年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明确本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行业和企业,合理确定调研的样本,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中心,对比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相近专业,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分阶段的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对外贸人才的技能要求,从而确定实验模块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3.2修正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编制实验教学大纲

针对区域经济特征,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及差异化培养目标为基础,根据企业调研的结果,从设计理念、教学定位、改革思路、计划方案及体系特色等方面制订切实可行的国际贸易实验教学大纲和指导手册。

3.3实验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参考其他院校的实验中心建设情况,比较几家较为成熟的软硬件供货厂商,以“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为方针,基于校园网络和教学资源平台构建开放式的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汝根.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

[2]胡兴龙.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8,(2)(中旬刊).

[3]付洪良,王永龙,姜书竹.地方性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块的重构[J].对外经贸实务,2009,(7).

[4]李洪,惠丰廷,朱军等.地方院校学生能力导向的国贸实验体系建设[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6).

教科院实验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模块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Q5-33;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2-0332-01

近年来,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迅猛发展,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完成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类及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1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只是“照方抓药”,简单机械地完成每一步操作,主动性不强;实验内容大多侧重于加深和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缺乏力度。实验项目单一,学生对实验课积极性不够高,且实验安排整体性、系统性不足,实验教学落后于理论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教学投入不足。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实验室用房紧张、设备投入不足、仪器维修及保养保障不够等问题,限制了实验项目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2)教学内容枯燥,缺乏新意。实验内容多数集中在基础验证性实验领域,如测定物质含量的实验过多、学与用脱节、“水过地皮湿”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亟需实现单一实验向综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实验的转变,融入特色与亮点,寓教于乐,事半功倍[1-2]。

(3)学生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传统实验通常是在上课前由教师做准备工作,然后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向学生系统讲述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以及仪器使用等内容,甚至有时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学生们几乎不用思考,只要机械化操作就可以了,极其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模块法教学思路

根据生物化学学科发展及实践教学需求,我校生物化学实验教研组在充分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凝练了生物化学实验的有关内容,形成了集“验证型”、“综合型”和“自主型”的“三位一体”模块法教学新体系;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相结合,充分发挥了现有实验条件的潜力,实现了生物化学实验“人、财、物”的协调统一。

2.1实验模块设计

从实验大纲出发,课程设计了三大模块:一是糖模块。从原料南瓜出发,经提取、醇沉、脱脂、除蛋白、柱层析、透析等操作得到精制南瓜多糖,鉴定其单糖组成。根据讲义资料提交实验方案,然后分次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报告;二是蛋白与酶模块。以猪胰脏为原材料,经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凝胶过滤等环节逐级分离纯化酶,经酶活测定,确定分离纯度,再经SDS-paGe确定酶的分子量。根据讲义资料提交实验路线,分次进行实验,写出综合实验报告;三是核酸模块。以含质粒Dna的大肠杆菌为对象,提取质粒Dna,再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提取Dna的质量,染色,观察结果。

2.2实验模块实施

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体,验证性实验融入综合实验中,同时在每个模块中,均引入自主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环节,增加实验的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1)采用大型综合实验的方式,通过系统科学设计,不仅将常用生化实验技术、仪器使用、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体系列实验过程之中,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根据任务查找文献寻求解决方法的能力、结合实验中间结果分析和调整实验方案的能力。

(2)把原先散乱式的单个实验聚集在少数几个大型综合实验之中,采用小组教学、项目教学的方法,力求从基础原料出发,经过系列操作,最终得到所需产物,并进行分析评价,使学生实验综合技能得到显著提高。

(3)引入实践教学理念,增加了大量设计型、创新型、综合型的实验内容,并加强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考核、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素养的提升,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3]。

(4)做好反馈。从实验结果看(图1、2),同学们能顺利完成系列实验,且多数同学反映效果不错,收获很大。

2.3加强考核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增加实践能力考核的比例,实施“小模块+大考核”的综合考核方式。

(1)小模块考核。每个模块实验前学生提交实验设计方案,然后以方案进行实验,结束后1周提交综合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按合理性和规范性等因素给出方案分,根据实验操作情况给出操作分,再根据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数据及处理、结果讨论等给出报告成绩,3项综合,按照20%、30%、50%的比例,给出每个小模块成绩。

(2)大考核。在三大模块实验的基础上,以实验中采用重要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重点环节、有代表性的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等为重点,进行考核,然后给出大考核成绩。

3结论

实践表明,模块法教学改变了原先单一的以辅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系统的大型综合实验,以实验教材为参考,在查阅大量文献,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的基础上,从原料出发,经过系列单元实验的有机贯穿,最终达成实验预期结果。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快速全面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实验综合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原理、操作,熟练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以及生物大分子的性质、组成、含量测定等内容;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全面经历实验技能、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锻炼,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验协作精神以及严谨求是的科学作风[4]。这对提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参考文献

[1]唐宁,周梅仙,张红琳.开设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的改革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07,24(6):77.

[2]于文阁,张丽霞.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5):158-160.

教科院实验篇8

【摘要】医学化学实验是高等医科院校护理、影像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尤其是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独立学院护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绿色化学理念,实验成绩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教科院实验篇9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53-01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大学生接受系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理工科大学普遍开设的实践类必修课程,也是高等教育中面广量大的重要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系统学习和严格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构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更要加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几年来,在总结原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及实践环节进行认真梳理,对实验实践环节进行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合理安排,整合资源,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进行研究与探索。

1重视实验室科学发展,绿色崛起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紧扣海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明晰工作思路,着力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全面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重点,强化实验室管理,大力倡导绿色实验室建设,2010年、2011年,该校分别投入100万元资金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示范实验中心建设。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验教学的要求。重视实验室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实验室环境、安全、环保要符合国家规范,设计人性化,具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得力,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2构建应用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通过探索与实践,提出了“资源整合是前提、体系构建是核心、队伍建设是关键、仪器设备是条件、制度机制是保障”的实验教学改革理念。应用型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是一项集教育理念、教学体系、管理体制、实验教学内容、信息平台建设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其构建思路为:在教学体系上要打破实验室和实验依附课程的传统体系,形成基础、综合、设计、仿真与实训多元素构成的“体系+平台”实验教学构架,便于学科交叉、交流与资源共享;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删减陈旧、重复、单一验证性的教学内容,优化实验设备配置,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在教学模式上优化实验手段,实施分层次模块化教学;在功能定位上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管理体制上,应从实际出发,本着整体规划、协作共用的原则,实施校、二级学院二级管理体制,实行实验中心主任负责制。这种管理模式既便于学校职能部门宏观管理、目标管理,整合协调,资源共享,又能够有效地发挥二级学院实验中心的微观管理、过程管理,组织与实施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做到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

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本,构建具有特色鲜明的“三个平台,四个层次,六个模块”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三个平台”是指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平台、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和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四个层次”是指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实践层次,“六个模块”是指基础实验模块、综合提高实验模块、设计性实验模块、近代物理实验模块、数字化仿真实验模块和创新实践训练模块。各实验模块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分层次模块化教学,有利于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以教学名师和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为核心骨干的实验队伍

实验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一支好的实验教学队伍是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转的关键,实验队伍建设是实验教学改革建设的重要环节。目前,该院校建设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是该校省级物理教学团队核心人员,现有13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1人,高职称教师有9人,硕士以上学历有8人。积极鼓励高水平教师、教学名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建立实验教学队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形成一支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4结语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应用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内涵建设的重要一环,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实验室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不断创新,促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才能确保示范中心建设和发展的生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引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并推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何仲,康小平,林伟清.实验教学中心的和谐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

[2]王有宾,何仲.高校虚拟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11).

教科院实验篇10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手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地方经济对高等教育本科人才类型的需求趋向多元化,特别是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多元化教育。这种形势下,作为基础实验课的大学物理实验应如何适应形势发展呢?笔者作为有多学科背景(本硕博专业不一样)的教学人员,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有诸多体会,并对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一系列思考。

一、对大学物理实验和理论课教学进行整合同步,改变理论与实验割裂的现状

目前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是两门独立课程,往往是同时开设的,造成很多实验在做的时候,实验原理在理论上还没有学习,极大影响实验效果。应根据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进度,调整大学物理实验项目顺序,让大物实验在该实验涉及的理论讲授后一周内进行,使学生通过实验及时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同时用学习的理论解释实验现象,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

建议本着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大学物理课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安排,可能的话将大学物理实验和理论课整合成一门课,实验作为整个课程一个不可割裂的部分看待(就像其他课程一样),有利于任课教师整体考虑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二、对大学物理实验内容、实验管理方式、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1.实验内容改革

目前大学物理实验项目较多,而学时一再压缩,要想都做不现实。那么哪些实验该做,哪些实验选做甚至不做,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专业后续课程的需要,对大学物理实验进行取舍。如对机械工程专业来说,力学类实验最有用,应该都做,而像弗兰克-赫兹实验就没必要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力学类很多实验如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就没必要做,而弗兰克-赫兹实验应该做。还有些实验,如长度测量和误差处理,应该所有专业都应该做,因为基本测量方法和误差处理所有专业都会涉及,也是所有实验的基础。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分成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必做实验是与本专业后续课程密切相关的,所以必须做,而选做实验是学生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性地做。具体是机械类专业力学类实验全做,部分光学实验如牛顿环测厚必做,电学和热学部分实验选做;而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学和光学实验全做,力学和热学部分实验选做等,总之大学物理实验项目应充分征求各专业的专业课老师的意见,利用好有限的大学物理实验学时,以做到学以致用。

另外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应注重与最新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的联系,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2.实验管理方式改革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有规范化教学和开放式教学两种模式。规范化教学是由实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内完成既定实验项目;而开放式教学是将实验全部摆出,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预约时间选择实验项目到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师只在实验室值班和答疑。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人力物力的原因采用规范化教学;少数条件好的学校采用开放式教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两种模式的单一采用已不能适应需要,应采用二者结合的方式。学生初学这门课的时候采用规范化教学,通过几次规范化实验课,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与处理数据技巧,使其初步具有独立操作能力。然后将部分实验开放,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做。如电学实验,先采用规范化教学法,让学生熟悉电流表和电压表等仪器的用法,掌握基本技能,再采用开放式教学,将惠斯通电桥的应用、电表改装及校准等实验需要的仪器摆出,由学生选做。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挑选仪器。这样学生既受到规范化工程训练,又提高学生物理学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为今后专业实验奠定扎实基础。

建议有条件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室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学生在网上根据每学期实验设置情况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同时允许学生退选和补选实验,给学生一定的回旋余地。学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实验成绩,通过网络社区与老师讨论,这种“交互式”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3.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

大学物理实验要重视演示实验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实际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物理现象,演示实验能增强理论讲授的说服力。而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高科技含量较高的演示实验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前沿具有重要意义。对一些不易实物演示的,则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如微观的、宏观的、极慢的、极快的物理过程采用计算机进行逼真模拟,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透彻理解物理本质。建议教师自制一些演示实验的工具,学校投入一定经费购置一些演示仪器,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使用。

大学物理实验同样重视仿真实验,如用有关软件模拟电场线,磁力线的分布,让学生通过仿真实验获得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部分大学物理实验还可考虑与专业实验对接,如三线摆测物体的转动惯量可以考虑和理论力学或者机械原理的有关专业实验对接,以达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目的。

实验数据处理和作图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的重要环节。部分实验数据繁杂,计算量大,手工绘图粗糙,处理结果偏差较大,使学生花大量时间用于数据计算而忽视实验本身的物理内涵,本末倒置,因此建议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相关软件,如excel、matlab或origin用于数据处理和绘图。

4.在实验中引进物理学史教育

注意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可以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实验时,介绍一下该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最初思路方法、做该实验的第一个科学家,道出相关理论的源流、发展、验证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使下面的讲解变得容易,实验效果无疑非常好。同时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将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面,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科学精神。所以,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引入物理学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贯穿安全教育和爱护设备教育

1.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之一,但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这一点在电学实验中尤为突出。特别做交流电实验的时候,有同学图省事改动线路时不切断电源,带电操作,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极易产生人身伤害。建议大物实验时,把实验安全问题放在首要地位,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告诫学生按照实验规程操作。还有些同学纪律散漫,在实验过程中打打闹闹,很容易跌倒,地上有开关,弄不好碰破了头会导致人身伤害,所以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同时要贯穿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爱护实验设备、爱护公物的意识

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很多同学对实验设备不爱惜,如电学实验中,个别人不按要求,将电压一个劲儿往上调,导致白炽灯烧掉了,还有个别同学野蛮操作,特别对示波器的探头线,经常硬拉强拽,造成不必要损坏。对导线的插拔有时不按照要求捏住根部进行,而是强拉线身,导致很多导线看似是好的,实际上已经不导通了。

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对学生展开爱护实验设备教育,在给学生演示示波器探头线和导线插拔的正确方法时,严肃实验室纪律和操作规程,让他们明白只能将电压调到实验指导书允许的上限就不能再上调了,另外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现在实验室的好多设备不能用,有那么多故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师兄师姐们过去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这样不爱惜设备,导致现在很多实验开展起来困难重重?如果我们继续不爱惜实验设备,那我们的师弟师妹们以后做这些实验的时候不是情况更糟吗?很多同学都表示一定要爱惜设备,不能给师弟师妹们留下烂摊子。

经过几次实验时的安全教育和爱护设备教育过后,学生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操作设备温柔多了,在做光学实验的时候,都知道不能用手捏透镜,收到良好效果。

四、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和育人功能

1.组织纪律性、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组织性、纪律性、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是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很差,协作能力很差,实验前不预习,实验过程中毫无头绪,大声喧哗,实验课迟到缺勤现象严重。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班干部和部分同学了解到班上哪些同学学习比较认真,态度比较端正,指定他们担任各个小组的组长,让他们在实验前督促同组人提前预习,来实验室时互相提醒不迟到,实验后及时写实验报告。另外指定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轮流演示实验,具体措施是自己主动报名加其他同学民主推荐,排定每次实验演示的同学,这些同学在实验前认真预习,吃透实验精神,有什么问题在实验前事先和我沟通,并且提前将实验预做一下,总结出现的问题并准备解决预案。正式上实验课的时候,让这个同学演示给其他同学看,我在旁边讲解,提醒大家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现象和解决办法,在确认同学们都弄明白的情况下,让他们2~3人一组分组实验,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让他们及时举手向我提问,我及时帮他们观察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找出症结,并最终顺利完成实验。

2.规范性实验报告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

实验报告是对一项实验工作做出规范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总结,并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撰写完整规范的物理实验报告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工科大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但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很多大二学生居然不知道完整的实验报告怎么写,这些学生的实验报告往往是将测得的实验数据一罗列,就没下文了:没有分析,没有结论,没有思考。

针对这个问题我以“怎样写实验报告”为题在实验前给每个小组都详细讲解一遍:应该如何写,包括哪几个部分,要注意哪些东西,然后结合部分实验报告进行点评。并且提醒同学们实验报告是一种应用文写作,以后工作中,还可能有类似报告要写,虽然有所差别,但大同小异,套路是一样的,今天写实验报告,将来在工程技术工作实践中就可能要写研究报告、工程技术报告,所以同学们要高度重视它,切实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经过几次大学物理实验,学生的实验水平明显提高,一般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完整的数据表格也能轻松搞定,而且学生问的问题也上了档次,实验报告写得越来越认真,图表都很清楚、明显规范。很多同学都表示通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弄清楚了很多概念,而且改掉了过去散漫的作风,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了协作精神,团队意识明显提高,受益匪浅,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五、改进大学物理实验考核体系

改进实验考核方法,旨在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目前大学物理实验考核由平时成绩与课期末考试成绩两块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和实验报告撰写,期末考试成绩《大学物理实验(上)》是考核学生处理实验数据方法的掌握,而《大学物理实验(下)》是考核实验原理,导致学生实验过程中不认真对待,数据抄袭现象严重。不少同学在大学物理实验结束后做专业课实验,连万用表都不会用。为了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建议对《大学物理实验(下)》进行实验操作考核。抽签决定考试项目并单人操作,当场评分。由于有期末单人操作考试的压力,因此学生的实验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以往只注重实验结果向注重实验操作步骤及实验报告转变,态度积极认真,效果良好。

在对学生的考核上,强化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80%,同时注重考查学生自学能力(预习报告,20%)、表达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20%)和操作能力(20%)。考核方式除笔试、抽签操作外,还应建立多元化实验考核方法,如学生自制实验器材的,或者改进实验方案的都可以折算成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缺做实验的学生允许补做或重做。

随着时代进步和教育改革深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还会面临更新形势,还会遇到更多问题,但我相信,只要秉承一颗责任心,坚持教书的同时育好人的原则,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甚至创造条件解决,就能不断提高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水平,推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步。

参考文献:

[1]徐翠艳,符伟.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4):66-67.

[2]陈冬颖,任红.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4):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