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十篇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十篇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20:15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77-02

党的十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概念,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理念和生态文明观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是着眼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根本之策。

一、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关系

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其中,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最为重要。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有利于增进社会的和谐度,有利于孕育并提升民族的持久创造力,有利于赢得当前和未来国际新的竞争制高点。

1.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先决条件。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要有美丽发展作支撑,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如果说建设美丽中国是改善民生、创造幸福的时代要求,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在面对当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将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迫切需要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美丽中国的提出和建设过程,无疑就是提高生活质量、加快生产发展、促进生态改善、增强幸福指数的实现过程。只有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早日建设好“美丽中国”,让民众真正过上幸福生活

2.落实生态文明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在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根据当前老百姓精神、健康、权利等方面要求日益提高的客观现实,主动提出并推进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观、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的发展转变,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协调持续的生态文明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问题。

3.规范生态文明行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制度做保障。美丽好比人的形象,美丽中国就是国家的气质,这种气质必须要有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做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加快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健全和完善对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完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关的配套政策,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落实和深入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器,从根本上扭转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促进发展质量、发展效益和发展水平的协调推进。要创新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知识,让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能够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自觉践行绿色、环保、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二、制约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因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快速发展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中国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的单位GDp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城市空气pm2.5污染加剧,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等深层次污染问题不断暴露,农村环境问题同样堪忧,这些都制约了“美丽中国”的建设。

首先,生态环境意识淡漠。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体国民共同努力。但是,目前“美丽中国,人人有责”的责任意识普遍缺失,制约着“美丽中国”建设。个人价值观中的利益诉求、利己诉求过重,公益心淡薄,使得人们在生产、消费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利益、个人方便,而非他人、集体、社会的长期利益,出现了农民“自己的菜不打药,打药就打商品菜”,市民“一边堵车骂雾霾,一边开车造雾霾”的社会现象。被邀下河游泳的温州瑞安市环保局局长就曾表示,河流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生活垃圾。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享乐主义价值观和炫耀式消费行为在国民中滋生。一些人通过炫耀性消费博得社会艳羡,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社会上的奢侈浪费之风有扩散的迹象,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威胁,成为影响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其次,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美丽中国”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然而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严峻。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基本国情难以改变,生态赤字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日益加剧。人们不断向地球及后代子孙索要资源,以“吃老本”的方式透支生态环境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几倍,水污染严重,机动车污染已成为中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再次,生态环境监管机制不健全。生态环境立法不完善、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环境监管机制的职责权限不明确,权力和责任脱节。在现实执法中,环境行政执法权力和责任制尚未有效结合。目前中国的政绩考评仍然多以GDp为主要指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刚性规范较少,地方政府基于政绩考核等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生态补偿融资渠道和主体单一、补偿领域过窄、标准偏低、“项目工程”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至于奖励,只是一些简单的规定,没有明确奖励的内容和方式,还没有重视经济激励手段在环境法中的重要作用。

三、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的策略

今年以来,中国雾霾天气、一些地区饮水安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等严重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社会反应强烈。党中央反复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该如何认识面临的环境形势,究竟该如何向“美丽中国”进发?

1.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生产方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既要为当展着想,更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舌尖上的安全”、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这些是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期盼,更是人们生活理应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下,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已成社会共识,也带来很大变化。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更传递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决心:宁愿让发展速度降下来,也要调结构、转方式,走出一条双赢之路。走好这样的道路,关键是上下同心。不能再以粗放式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2.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转变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体现在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当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实的利益,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与传播,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只有强化生态教育,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观,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倡导从自身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形成节约消费光荣、挥霍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加大环保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使人们对大自然心存敬畏,从干涸的湖泊、退化的草原乃至近年来不断变异的疫情病毒中读懂大自然的警示。要不断强化市民的行为意识,提高公民的文明素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渗透到思想,深入到骨髓,落实到行动。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篇2

[关键词]美丽中国;战略路径;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7-0026-06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战略[1]。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和人民群众新期盼,中国共产党提出美丽中国建设战略,这是对中国未来发展成为什么国家,进行了形象生动描述。实际上,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一致性。准确把握好生态文明内涵,实施科学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一、建设美丽中国符合时展要求

(一)美丽中国内涵

美丽的哲学概念,一般指某一事物引起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那么“美丽中国”内涵就是中国具有使人们愉悦情感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应该包括外在美与内在美两方面。美丽中国外在表现为中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环境美;美丽中国内在表现为在国内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和谐美。这两种美丽,使国人生活在中国感到自豪,感到心情愉悦;在国际舞台上,因为幸福和谐、和平崛起中国出现,使其他国家感到愉悦,展现美丽中国形象。

(二)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嬗变

建设什么样社会、建设什么国家,一直是我们党思考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一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其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内涵进行完善。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以后,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党的报告中战略目标]变历程来看,可知我们党的历史任务从突出物质文明向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结合转变,从追求国内内在和谐向内外美丽转变,不仅实现国内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也实现中国内外形象的美丽。

(三)美丽中国战略引领中国转型发展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881.6万亿,人均35181元,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有目共睹,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立足于已有基础和成绩,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思考。经济发展目的是继续以经济增长为中心,追求物质财富,还是以追求幸福为根本。实际上,经济学家也一直对经济增长目的进行思考。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加尔布雷思(GalbraithJohnKenneth)在其《经济学和公共目标》(1973)中对经济增长数字的关心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心,对“物”的注意超过了对“人”的注意,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现象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后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amartyaSen)在《以自由看待发展》(1999)中同样强调:发展可以看作是扩展人们享有自由的一个过程,经济发展应当落脚于人的福祉,落脚于人的自由。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有一句名言:“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在其层次需求原理中指出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其实,我们党高屋建瓴适时指出发展方向,先后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宏伟目标。为了目标实现,先后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等。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美丽中国”战略不仅从更宏观视野概括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目标,建设和谐美丽生活,而且展现中国外在美丽,把党建设历史任务以更加形象生动言语表述出来,更好引领中国转型发展。

二、把握生态文明内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一)生态文明内涵

什么是生态文明?纵观目前理论界对此研究,可以归纳为不同层次:①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狭义的生态文明,用文明和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反对粗放利用资源,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②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俞可平[2](2005),李红卫[3](2006),王治河[4](2007),陈瑞清[5](2007)等认为,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人类在对自身发展和反思的基础上,即将迈入生态文明新阶段。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③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潘岳[6](2009),李良美[7](2007)认为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8]。④生态文明是一种思维方法。生态文明观认为,在45亿岁的自然界面前,只有400万年历史的人类犹如少年,要从大自然中学习智慧,自然界丰富智慧是地球经过几十亿年优胜劣汰、协调]变、和谐共荣而积累起来的[9]。人们需要借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系统基本规律来认识和诠释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等关系,并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系统基本规律来解决彼此不和谐问题,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休戚相关[10]。生态文明思维方式不但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且把协调、和谐、持续发展和全面繁荣也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从广义上来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遵循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二)生态文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两大内容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在十报告中给予阐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为我们指出美丽中国建设两大路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主要是抛弃传统经济增长发展观,从战略高度认识生态环境的价值,追求中国外在环境美丽;生态文明融入就是借用生态系统智慧,破解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难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追求中国内在社会环境美丽。

三、生态文明理念树立建设,促进生态环境美丽

(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其理性再深邃,精神境界再高尚,能动性再巨大,都不能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被制约性。早在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1]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12]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共长。这就从本体论上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也就是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损害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13]。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不仅仅影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且从根本上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美丽中国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二)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同

生态环境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各方面,错综复杂,表面上看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副产品,实际上却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矛盾冲突的结果。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技术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文化观念问题,这些因素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复合体[14]。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能以停止经济发展来保护环境,但也不允许为了发展经济而继续过度的破坏生态环境。如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发展经济,造成当地居民贫困。居民一时贫困可以忍受,如果长时间贫困也会导致对自然环境进行毁灭性破环,在某种意义上贫穷才是生态环境最大的杀手。目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建设不协调,对于前期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仍然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补偿解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根本途径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前提是把对环境成本纳入GDp核算体系中,转变经济考核方式。经济考核方式转变,意味着经济增长目的转变,这需要政治建设支持。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反作用力。不同文化就产生不同消费文化,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凯恩斯有效需求”原理促进了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复苏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消费观念的重大变化,即认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的是生产和消费更多的消费品,扩大消费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当今诱惑性消费正铺天盖地,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导致强迫性消费、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必然导致资源消费强度的增加。然而我国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又因技术水平对生态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不合理消费文化必然影响对生态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不仅需要政府主导与引导,更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主体是全体人们,需要人们重新认识生态环境、绿色消费、低碳生活。通过社会建设,培育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建立同我国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结构,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通过社会建设,对社会财富进行第三次分配,减少因贫困造成对环境破环。

四、生态文明智慧融入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美丽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和谐社会的构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社会不和谐现象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①经济结构严重失衡;②腐败问题不可忽视;③文化迷失;④贫富差距扩大。造成这些不和谐的原因包括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形成的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中体制不完善和法规不健全的体制原因,客观经济规律发生作用所导致的贫富不均,由及人们利益失衡而产生的社会矛盾等[15],其中最深层次原因是生态位错乱,没有把生态文明智慧和理念深入融入到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明建设和政治建设中。

(一)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的经济生态

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奇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对此深表感叹:“中国在过去30年持续9%的快速发展是世界上从未出现过的如此大规模而有持久的经济增长。”①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经济结构三大严重失衡问题:产业结构失衡,农业基础较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的动力失衡,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外需和投资,导致消费低迷,内需严重不足,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在空间上的失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距扩大,没有形成协调发展局面。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不仅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观念、一种方向去建设,更要把它作为一种发展方式、一种发展模式去推进,这样就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明确的落脚点[16]。在这里,我们把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经济发展理论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经济建设实践中,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始终不脱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轨道。实际上,在经济学发展史上,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在剖析经济问题时,借用自然界运行智慧。重农学派代表人物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Quesnay)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存在一种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自然秩序,这种自然秩序无论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都处于统治地位。因此,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可运用同一方法,即要从事物现象的观察出发,运用理性分析,去发现事物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去寻找自然秩序,其思想集中体现在《经济表》中。马克思对其成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这个尝试是最有天才的思想。因此,也可以从生态系统中寻找经济结构失衡问题的解决办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主要根源是忽视农业对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支持的重要性。在生态系统中,存在能量金字塔定量,即低营养级的生物所固定的能量一定比高营养级的大很多。如果想要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基础要雄厚,我们更加需要突出农业基础地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为了保障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稳定,应该同时依靠三驾马车,而不是依靠某一辆马车。正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路径越多,其系统稳定性就越大。

(二)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的政治生态

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与取得的成绩,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于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②建设好美丽中国关键也在于党,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然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贪图享乐、脱离群众、民主作风缺乏,加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权代法、以政代法。这些严重影响党在群众中形象,影响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因此,党的建设需要处理好党群、党党、党政和党法之间的关系。只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保障党的政治建设,能够制定出的正确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

生态学认为,生命系统的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之间,以及生命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具有协同进化的关系,各种生命层次及各层次的整体特征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产物。党来自于群众,失去群众的支持,党就失去了生态基础。党群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是密切协同的关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根本出路还是走群众路线,通过群众积极参与党风建设,实现党与群众的良性互动。根据生态学的理论,一定生态环境中的生物物种有优势种、关键种和从属种之分,它们地位不同,但又彼此需要。在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其他各派处于参政地位,各自的政治生态位是明确的,二者既是一种友好合作关系,又是一种相互监督关系。由于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其政治生态位的脆弱性,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政协功能的发挥,政协在政治生态系统中协同能力有限,使得它难以发挥更大的生态制衡效应,建议加强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执政党与行政机关,二者的组织系统不同,功能不同,因而生态位也不相同。只有党与行政机关各安其位,各行其是,各尽其职,才能协调共处,共同发展。相反,如果打破或混淆各自的生态位,扰乱了二者间应有的生态关系,尤其是执政党以其执政地位而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造成国家权力不适当地集中于执政党,形成党对社会事物的直接领导。这又破坏了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党与政府机关间的生态制约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前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都有过沉痛的历史教训[17]。因此,必须把法律、政府、参政党的生态位置调整到最佳,形成相互联动、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生态境界。生态学理论告知我们,我们党执政方式也需要从传统执政思维方式中跳出来,全面地厘清、改变传统的党法关系、党政关系、党党关系,将执政党地位回归到能够发挥最佳生态功能的生态位置上,相信这样一种联动与制约生态机制,对于改进和加强党的建设,将有重要价值。

(三)生态文明融入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文化生态

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多寡,而且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水平。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重要力量。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然而一部分人在追求物质过程中,却偏离中国传统文化方向,失去了人生的本源,文化迷失是当前中国面临主要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深化和全球化发展,西方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大规模进入我国境内。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但其文化中也存在对社会主义文化有负面影响的内容,如个人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功利主义思潮和拜金主义思潮等。如果没有及时对西方文化进行取舍,就会产生多元文化主义,甚至产生“文化战争”,致使部分国人在西方外来文化冲击中迷失文化方向。

正如生态系统需要保持多种生物,即形形物种、生物群落,才能达到生物平衡一样,人类社会正常发展也赖以多种文化、多种智慧的渗透。多样的生物物种在生态系统内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进。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健康的生物群落都具有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特征。生物群落内不仅存在着物种多样性制约物种分布与多度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还存在着起关键作用的物种即关键种,对其它物种的分布和多度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稳定性、物种多样性和许多生态过程的持续或改变[18]。文化系统内部亦是如此,不仅需要丰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而且也需要树立正确主流文化,在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的交流互动中,提高整体文化系统抵御入侵和干扰的能力,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和系统的平衡性、稳定性和包容性。文化系统与生态系统相比,表现为更为复杂。因此,文化系统的结构建设应遵守“系统性原则”、“共生性原则”和“核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文化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之间进行着“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一定的结构组成具有一定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共生性原则”是指允许文化系统中的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存在的状态;“核心性原则”突出强调主导文化在文化系统中的“内核”地位,主导文化以政治话语为核心,坚持主阵地,弘扬主旋律。[19]因此,我们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时,既尊重不同文化差异、包容文化多样性,又要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一方面要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建设,保持和增强先进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不同文化要素,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走向大繁荣、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20]。

(四)生态文明融入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态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在人类所遇到的矛盾中,其实不过两大类: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不仅减少乃至消除人际之间的纷争,而且由于人们同心协力,将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现阶段中国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变革和调整,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最大社会问题表现为贫富矛盾。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加大,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

生态学告诉我们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生物之间会形成不同关系: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社会问题出现主要原因是生态位错乱,事物之间形成不稳定的生态关系。社会问题解决路径是让事物回归到原来固有生态位,形成稳定生物关系。因自然资源禀赋不同,不同地区在主体功能区中扮]不同角色,处于同一层次生态位,通过物质流动,形成共生关系。然而,在市场经济中存在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应,欠发达地区资金和物质向发达地区流动。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条件显著提高,总部与基地在空间上布局分离,欠发达地区成为生产基地集中区,被锁定在地区。一些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被外送、生态环境被破环,却没有从发达地区流回资金进行生态补偿,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关系]变为捕食关系或者寄生关系。如果没有机制干预,寄生物(受益者)越来越多,导致宿主(受害者)死亡,表现为欠发达地区资源枯竭,经济萧条,人口大量外流,欠发达地区不能扮]原来生态位角色,会导致国民经济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出现系统瘫痪局面。改变局面,也需要借用生态系统智慧,发达地区不仅需要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流出,也要向欠发达地区流入生态补偿资金,形成地区之间稳定共生关系,地区之间差距将会缩小。同样,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群体之间差距问题也可以借用生态系统智慧加以解决。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篇3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盘旋上升的过程,纵观人类悠久的历史,人们从敬畏自然到依赖自然,到征服自然,最终挑战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也给自己带来一系列值得警醒的后果。历史进入20世纪,曾经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辉煌胜利的人们才开始认识到,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带来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同时,却造成了自然的满目疮痍。在发展与自食恶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才有了如今正在崛起的以高新技术为标志的生态文明阶段。

对生态文明广义的理解是: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自身特有的三层和谐观念,即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谋求与其他物种的和谐生存、在人类共同体内部谋求不同生态文明之间的和谐以及在个人的心灵深处谋求理性意志和情感的和谐。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多为狭义上的理解,即是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反对漠视自然、糟践自然、滥用自然和盲目干预自然,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实践,必然有其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础和直接来源

身在资本主义大扩张的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亲眼目睹了机器化大生产神奇的物质财富创造能力,但同时他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资产阶级的财富创造,是以对自然的无限制掠夺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为条件的。恩格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受历史的局限,他们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不够系统,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通过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我们仍然可以清晰的发现他们的真知灼见,以及散布在著作中对生态问题极具洞见的认识和论述。

1.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强调了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类不能够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恣意破坏,只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够在与自然的共存中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的利益。

2.实践是人与自然的纽带

通过实践作用于自然,人类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延续种族,提高生活质量,将自然改造的更加适合人类居住。但同时马克思主义又强调,人类的实践以及对自然的索取不能永无止境,否则物欲膨胀,只关注财物索取,不理会环境承载力,必将遭到自然的惩罚,最终两败俱伤。

(二)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所吸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无论其内容的丰富性,还是思想的深刻性,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最璀璨夺目的。中国人形成了整体统一的宇宙观,以这种宇宙观观照世间万物,皆是有情、有义、有生命的体现。天地含情,万物化生。人与天地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天赖人以成,人赖天以久。尽管古人的某些思想带有神秘的自然色彩,但是其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还是蕴含着许多哲理,为我们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思想资源,如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第一次哲学思考;道家的生态文化思想则是更直接以人与自然关系为研究对象,对我们当今生态文化建设更具影响力和指导作用。我们归纳我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尽管古人关于天人合一有不同的说法,但其思想的本质都是强调人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内在统一。天人合一、天人相通的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结构的重要一端。如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存中,山林河川是历代文人士子最重要的精神家园,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已经溶入中国人的精神谱系中,成为后世文人一个挥之不去的梦影。

2.万物平等、尊重生命的生态价值观

比如,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激起了动物保护者的极大关注。当人的利益与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发生冲突时,传统文化中尊重生命、万物平等的观点也许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的方向。

3.顺应自然、永续利用的生态实践观

庄子说:“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这种顺物自然的思想告诉我们,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事物的本性,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人为干预。人类在实现自身利益的时候,也应该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但“发展”本身意味着什么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思考,大家想得比较多的是怎样搞“发展”、怎样大搞快搞“发展”,各式各样的“发展”研究都是从这个角度切入的,发展有度,有临界点,越出度,接近或超过临界点,就会引发生态灾难,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就我国的生态系统而言,这样的临界点离我们非常之近,不再是未来的、长远的可能性,而是眼前残酷而又难以回避的现实。说到底,人民不仅要富裕健康的生活、稳定富强的中国,还要美丽的家园、美丽的中国。这些年虽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自然生态系统脆弱;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不容乐观;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

“十”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贯彻落实这四句话,就需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但目前,我国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待加强。一方面,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只注重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很少涉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传统道德建设很少关注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影响下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不够,在环境道德教育以及环境道德实践方面比较薄弱,即使进行了环境教育也是流于形式,不够深入,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的效果。所以我国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有效的规范自己的行为,生态文明意识没有在全社会树立起来。

前些年有一则公益广告“人类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令无数人为之一震。眼下,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欠缺的就是这种前瞻意识和危机意识。对于一些部门而言,生态与环保“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名义上环评是第一道关,但在现实中环评为重大工程让路,“先上马、后补票”事件时有发生。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说,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文明意识包括生态价值意识、生态消费意识、生态伦理意识、生态审美意识等。

首先,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目前,我国公民对生态价值定量评价的意识不强,在我国,资源价格基本上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但这个价格反映出的并不是资源真实的价格,它只反映了资源的开发成本,而在开采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所造成的损失不计入成本中。所以,我国市场体现出来的是“产品高价、原材料低价、资源无价”的片面价格体系。这种“环境无价”观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了很大负面影响。生态价值同样是评价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标准,我们要向公众推广资源环境有价的新观念,在制定经济发展指标时考虑环境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责任感。

其次,树立生态消费意识。2008年由中消协组织的“最应该摒弃的十种不良消费行为”评选结果是:明知驾车劝饮酒;景区公物不爱惜;野生动物上酒席;处理垃圾不分类;红白喜事过奢靡;餐后离席满桌菜;住宿宾馆长流水、长明灯。目前我国存在一次性消费、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炫富消费、畸形消费、借贷消费和非法消费等等不健康的消费现象。这都在提示我们的生态文明观念严重缺乏,这些消费模式之所以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是因为其核心是物质主义的,它把满足人的无限物质欲望作为第一目的。拉动内需的确需要刺激消费,但是公民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政府引导正确的可持续性消费行为。可持续性的生态消费模式包括三层基本含义:一是绿色消费,在消费过程中选择没有被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健康产品,消费后合理处置垃圾,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适度消费,转变消费观念,在满足对商品需要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能源,崇尚简朴。三是持续消费,注重对后代带来的影响。可见,实现消费“发展性”与“可持续性”的双赢,这正是可持续消费的本质内涵所在。

最后,树立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审美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更高层次的追求,自然生态,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审美价值。当我们置身于湖光山色中,看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听松涛阵阵穿林响箭,春风中纸鸢飘摇,夏雨里芙蓉如面,秋夜里雨打芭蕉,冬天里梅影卧雪,精神情操自然得到陶冶,美丽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这是任何物质财富都不能给予的精神上的满足。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十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①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得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地降低在发展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它反映了人类的自身活动和自然关系进步程度、是人与自然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将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建设。”[1]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之选。

1.生态文明概念

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文献。十把生态文明建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上来,以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发展。这是我党对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状况作出的科学判断,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长期以来我国采取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为社会来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当下,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阻碍。为了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华民族的长久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迄今最高级、最新型的一种文明形态,是指人类在遵循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相互间和谐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生命本体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2]生态文明是在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下,我党总结我国多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经验而形成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最新发展,它将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充分体现了自然环境,生态和谐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是科学发展观在新形势下的新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①

2.生态文明建设对“美丽中国”的现实意义

2.1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处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是以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的,这种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长久持续发展。同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也是和生态环境和谐相对立的发展模式,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或者仍然存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要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改变这种现状,而且这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要远远比西方发达国家来得更为迫切,这是因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把环境问题的包袱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我们没有条件这么做,而且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也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我们必须转变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理性地选择符合我们国情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改变以往片面注重物质财富增加而忽视环境污染的经济增长道路,必须找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大提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意味着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是“黑色”的发展,而是“绿色”的发展。十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我党在环境恶化日益恶化的形势下提出的发展战略,意味着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思路在转变,标志着我党要从源头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的决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新时期的发展。总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转变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有效地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改善生存环境。

2.2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研究生态问题时,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3]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最大障碍。因此,想要绕过对制度的变革而解决生态问题只能是痴人说梦,只有通过对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4]。因此,只有变革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才能避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因为社会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它的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一种谋求人类幸福的发展,是一种协调包容的发展,从而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级、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态文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生产方式得到了积极的改造,资本主义私有制得到了根本的变革,人和自然实现了真正的和谐发展。因此,“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生态社会主义”。[6]

2.3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②十再次强调“要坚持已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①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和民族长远发展。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体现了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转变,这是我们在发展观上的重大改变。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更加自觉积极地关爱我们生存的环境,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中国也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面临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主观方面的,一个是客观方面的。

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这是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只关注到如何进行高效生产,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如何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没有认识到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当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时才设法进行治理。另一个原因是价值观上的原因,人们把当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物质财富丰富当做评判发展的唯一标准。当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当前长远发展与当前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只顾眼前利益,只顾经济生产而忽视环境污染,或者先进行经济生产后进行环境治理。此外,“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许多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是纳税大户,一些地方政府甚至置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不顾,甘愿为这些企业提供种种保护性措施”,[7]这些都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客观方面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的限制。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也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治理生态问题的技术保障。科技水平低的生产活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工业污染。由于科技水平不高,对产生的这些污染无法有效地进行治理,我国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处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之中。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普遍偏低,这导致了我们为推动经济前进只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这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另一点是制度建设的不完善。资本主义进行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和利润的追逐。资本主义企业把如何获得高额利润放在首要位置,而不顾对环境的破坏。尽管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推出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政策,使得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革,因此,环境问题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于中国而言,在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上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长久以来我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公共监督和治理,部分地区甚至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导致我国面临与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严峻的环境问题。

4.措施

4.1坚持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是等于自然界与自身相联系,因为自然界是人的一部分”。[8]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存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过于相信人对自然支配,肆意破坏生态平衡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9]因此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如果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过于相信人对自然的主宰,过分地榨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则势必会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小,环境问题相对突出,尤其是长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济发展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和自然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生态问题成为我们当下亟待解决的攸关生存的重大问题。然而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使人和自然达到真正的和谐共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进行积极合理的改造。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提出:“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8]由此看出,要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也只有通过人的参与,自然的和谐才有意义。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仅仅靠着一腔热血还不够,还必须有科学正确的思想来指导实践行为,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正是这种科学的思想。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关系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2完善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当前我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法律制度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如责任追究难,违法成本过低,处罚力度不强,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而对环境破坏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对企业的有效管理,使得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十七大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②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途径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依法治国的框架内,使得生态保护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积极地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建立科学高效的执法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法律高度,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才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效地进行约束,从而在法律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4.3利用大众传媒,增强大众生态道德意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更离不开思想意识的支持。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公民生态道德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①新时期下,大众传媒迅速发展,这为我们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提供的机遇。必须充分发挥媒介作为的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贯彻生态文明观,使得媒介宣传与政府引导形成合力,提高大众的生态道德意识。

4.4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践行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认为,只有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变革合理生产关系,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必须合理地调节自己与自然界的物质交换关系,才能维护和充分实现自然界对于人的生态环境的价值”。[10]“工业文明催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导致了伦理道德的败坏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始终把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作为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以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替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而这正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11]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带来物质盛宴的同时也品尝到了生态恶化所带来的恶果,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要根据国情和自身实际,发展工业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到物质精神双丰收,积极地构建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根据中国具体实际,吸取中国改革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以前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根本转变,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实现经济社会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新境界是马克思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动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去,推动社会的长久发展,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5.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规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强调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纵观世界,放眼古今,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进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更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就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反应,这是不科学的也是非理性的。我们要善于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来提高人类活动的预见性,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并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对已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及时治理。这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和方法论,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注释:

①《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年11月8日.

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07年10月15日.

参考文献:

[1]苏征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J].世纪行,2008(1).

[2]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55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519.

[5]资本论: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75:649.

[6]郇治庆.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126.

[7]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生态文明建设,2013(1).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79:120,13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384.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篇5

康伟确立了公司的发展目标:做“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梦的技术实践者”。伴随高速、铁路交通系统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变革,将深刻影响这个时代的产业模式、工作模式和生活模式,进而影响城市发展的新格局,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前景近在咫尺。

“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机遇和挑战并存。”谈到城镇化建设,康伟不认为仅仅只是建设一座新城,而应该是运营一个小的社会系统,这其中,包括生产、生活、生态方方面面的问题。康伟梦想中的城镇化建设,是通过城市运营,实现生态、文明、美丽、富强的中国,是一项全面、系统而深刻的技术与实践科学。

首先要整合战略策划,用前瞻性的大视野,量身谋划项目的总体战略定位,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其次要整合发展规划,系统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科学制定出项目发展的经济目标、创新目标与实施策略,整体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是产品策划,以市场为导向,设计出与战略策划、发展规划相互兼容、极具市场需求的产品系列,成为推动项目实施的引擎,确保项目整体有序开发运营;第四是研究运营规划,即项目的开发建设、品牌营销、投融资等实施规划;最终,将以上系统问题打通之后落到空间上,定规模、定形态、形成最终科学合理、可落地实施运营的城市规划。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篇6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要走“绿色化”、无害化道路,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在社会领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在文化领域,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摒弃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三、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注重解决好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思想观念问题。思想是行动先导,“观念决定成败”。尽管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相当多的人,包括某些领导者和公职人员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要在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结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实际,就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的问题进行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是继续因循传统工业文明的旧观念、老路子,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指导发展?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破解了,认识飞跃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变成各级各行各业和全民族的自觉行动,大步跨入生态文明新时代。

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当前最紧要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到强化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当调控第二产业(重化工),改变“二产比重高、三产比例低、一产发展滞后”的不协调现状;实现由主要靠物质(资金、资源、环境)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加快发展的转变;调整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立发展方向、重点;坚持经济、社会、环境、资源、民生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生态文明,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应当作为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抓好。

偿还生态欠债问题。长期以来,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生态赤字带来的后果,就是环境恶化、灾害加重、发展不可持续。要根本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偿还生态欠债,做到“多还旧债,不欠新债”。偿还生态欠债,是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的责任。虽然政府、企业、社会、个人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大小各有不同,但是为偿还生态欠债做出贡献,则责无旁贷。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篇7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并赋予了“美丽中国”这一概念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说,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构想的提出,不仅寄寓了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也承载了党和国家决心改善人民的生存境遇,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伟大使命。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它的核心是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样一种目标。建设美丽中国,要在全社会推动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让生态文明价值观扎根大学生思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美丽中国”的内涵和本质

“美丽”一词是非常大众化、通俗化的用语,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从党的十报告我们可以看出,“美丽中国”的概念或基本含义就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的中国,也是人与人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状态的中国。“美丽中国”首先包涵环境美。环境美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之美的表现,没有美好的环境不可能有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社会主义追求国家繁荣富强的意义所在。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始终是互相影响互相改变的关系:在自然环境改变人类的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改变着自然环境,决定着自然面貌的状况。自然会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而丑陋,也会因为人类有意识的维护和合理改造而美好。“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就是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开发活动要以保持和创造美好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美丽中国”还包涵和谐的社会美。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2]人的活动具有社会性,社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没有和谐的社会环境就没有美好的环境维护和创造,没有全社会齐心协力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努力,美丽中国就无以实现,因此,美丽中国包含着社会文明之美。生态文明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入社会文明建设所有过程,就是说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文明。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更完善更完美的境界,将生态文明置于中国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之中,就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遵循自然生态规律、更好更科学地发展。

二、“美丽中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国民共筑道德高地。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相关内容,有效的实现两者的结合。

“美丽中国”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以往我们对大学生谈发展,大多是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来考察的,而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加进生态这一因素,确立五位一体的新观念。这是在人类发展的新时期,在更高的阶段上充分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生态学意义的位置。十报告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3]生态文明观教育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全球视野的体现和要求。

“美丽中国”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对人的观念的培养。因此,加强生态文明观教育,也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题中之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美丽中国”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时代内容。当代大学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用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和引导他们,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的缺位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客观需要是极不相符的。因此,将生态文明观教育真正纳入到高等教育的常规系统中至关重要。

三、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动

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的实践中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总结既有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积极探索一种可操作的实施路径,从而有效的推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首先,搭建生态理论教学平台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生态理论教育主要通过教学主渠道完成。因此,在教育教学体系中,应更多地设置关于生态文明的课程,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化史等,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化知识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等。[3]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要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要让每个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目前,高校在普遍缺乏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的情况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文明教育力度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教学;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要突出体现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要突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教育、环境法律法规教育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其次,建设生态文化传播平台。对高校而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努力从创建美丽校园开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校园生态文化的主体既是大学生创造的,也是由大学生来共享的,因而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要从学校自身出发,全方位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良好生态坏境和生态文化氛围的校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态文明的好处。

最后,在生活中进行积极的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因此,要在学生中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借此宣传环保的理念,倡导环保的行为。要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网站,一些生态文明的知识。同时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让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生态环保调研并申报相关课题,通过实践、研究来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大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深入到社会群众中去,利用网络、大众传媒等有利途径,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3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30。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篇8

中共十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必将开启中华民族的新纪元———进入生态文明时代。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把环境保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助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彻底扭转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必将使“鱼与熊掌兼得”———以强大富裕和山清水秀展现美丽中国。不然,开着宝马吸脏气,住着别墅喝污水,吃着美味吞毒素,穿着锦衣收灰尘,会有“美丽心情”吗!?会有真正的小康生活、富裕生活吗!?

我们的社会、企业与家庭、个人都需要增加财富,但是,通过掠夺自然获取了财富却造成了资源巨大浪费和环境严重污染,不得不花费更多的资金去治理污染、偿还“欠债”,这不是在做“赔本买卖”吗?会有可持续发展吗?修复被破坏的自然、保护尚未被破坏的环境,在确保绿水青山的前提下去获取“真金白银”,那才是财富的正增长!

应当说,科学发展观已经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从实践角度看,落实得远远不够。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看,尤其如此。比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若人民大众生活工作学习休闲环境污染严重,与美丽差距甚大,那就谈不上舒适了;再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但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一进一退、一长一短,就如一个人的两条腿不协调,那能走得成路吗?所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才能完全彻底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美丽中国还要有优秀的气质。社会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一种生态存在,人类气质之美,是凝聚和升华外在之美的保障和灵魂。我们需要深化生态文明道德培养,以生态文明催生行为之美。每一个公民都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努力践行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不也是美丽中国的展现吗!?这样做,使每一个村庄、工厂、城市,每一条河流、山川、道路,每一片草原、天空、海洋都变得美丽起来,美丽中国不就诞生了吗!?

这是一种华丽的转身!有这种华丽的转身,才会有美丽的中国!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篇9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源能源消耗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消耗量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与此同时,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严重不足。这说明,我国的资源已难以支撑我们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持续发展,现实的国情要求我们在经济增长中必须加快缓解能源消耗太大的问题。

我国的生态状况也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

可怕的数字告诉我们,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更不应在能源使用上竭泽而渔,消费模式的改变也不应以破坏生态文明为结果。从高能耗、低产出、污染严重的工业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事实已经证明,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是我党在探索建设“和谐中国”道路上通过长期地深入思考,不断追求进步与创新的优秀成果。

要实现“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新源县素有“草原明珠、新疆酒乡”之美誉,这里位置优越独特,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湿润,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路途中,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抓住当前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机遇是新源建设“美丽中国”的探寻思路。

县委书记贾伊生说,美丽中国,并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美丽中国,其中具有比较深的内涵在里面,既要有自然原生态的美丽,同时还需要诸多内涵去支撑。近年来新源县正在推进的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些问题都是支撑“美丽中国”的重要因素。

二、内外美共修,实现“美丽中国”

每个人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份子,每一个人,每一个城市,每一个行业,都和美丽中国不可分割。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各大城市打造“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也是保护生态环境最基本的要求。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中国”有着密切的关联,实现“美丽中国”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新源选择无序的发展,还是选择保护生态环境下的发展?今天的新农村建设,不在只是描述村庄外在的美丽,还需要精神文明,这是构建“美丽中国”时向各个城镇传达的一个重要的信息。

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上的支点,或许这个人会感到无助,包括现在出现的某些信仰恐慌等问题,都是阻碍发展的绊脚石。新源县要发扬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如果在这三方面,均存在一个有序的发展,顺应社会、顺应自然去做,推动社会的发展,那么“美丽中国”才能真正的实现。“美丽中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即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科技、制度、文化等来保障,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

“美丽中国”由环环相扣的三个层次的美构成,体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美丽中国不是一个简单的“美丽中国”,如果实现了“美丽中国”,就实现了百姓的“中国梦”。现在,尤其是站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十八大又提出“五位一体”,即: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更加明确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将精神、物质、生态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的促进中国的发展,才能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中国梦,实现美丽中国。

不能单一解读生态文明字面上的生态,一定要深入思考其内涵,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密不可分的。如果生态文明要持续下去,没有人的文明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没有生态文明的存在。面对一片美丽的草原,一条河流,如何去保护、呵护它。只有不断的思考并付诸行动,才能不断地促进生态文明和人类文明。只有提高了国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人的文明程度,才能更好的实现生态文明。

三、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精品

新源县,作为新疆86个县中生态环境是最好的县市,中国十分之一的哈萨克人居住在这里,所以,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深入伊犁,在新源调研时强调,新疆要在伊犁河谷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精品。

新源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提高各民族的综合素质,让人们真正的理解到保护家园的重要性,因为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如果人们没有付出行动去保护环境,保护家园,久而久之,人类就会失去生存的最基本要素,特别是新源。要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生态文明,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张春贤书记提出来的打造世界级的旅游精品,新源要毫不动摇的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四、坚定干部队伍工作着力打造“绿色家园”

作为地方的政府官员、各级领导,要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2011年,新源县委、县政府投入1.1个亿的资金实施构建生态环境项目;2012年,为了保护呵护好生态环境,新源县委、县政府关闭了那拉提十余家淀粉厂。新源历年累计关闭淀粉厂143家。

那拉提是新源县5a级景区的核心,春秋时节风沙天气过多,而土豆的种植需要连根拔起,久而久之,土壤由于风的作用会逐渐流失,巩乃斯河流是国际河的上游,属于国家水利部重点监测河流,新源坚定不移地,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环境。

新源县以生态环境为前提,在产业、城市和旅游等各个方面给予了科学的规划。在招商引资方面,新源县从原来的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新源坚持两个可持续,即生态环境可持续以及资源可持续。新源充分做好宣传工作,已经全面的启动课前教育,要求每一所学校第一节课的前五分钟专门讲述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包括城市环境卫生的整治,通过这种渠道,让人们逐步转变观念。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来,中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例如某座城市市民开始集会,反对炼油项目。先抛开对此事件的评判,不难看到,人们的环保意识从中得以体现。近年来,新源县也有部分百姓给州党委书记写信,提出周边的一些企业,包括国营农牧场、兵团总团场处在的位置,对巩乃斯河造成了一些影响。

老百姓开始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是值得欣慰的事情,但和现在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自身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领导干部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把其当作一个重要的任务来执行。

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建设美丽城市,首先应该按照生态保护的要求,在做好规划上面下功夫。不能把规划留在干部的脑子里面,一个地方一定要按照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来做好城市总体的、详细的规划和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将“美丽中国”、“美丽城市”一步步推进。

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新源始终坚定不移的遵循“十二个字”为发展方向,即:生态、宜居、民俗、文化、旅游、智能。新源县将不断深化、提升,着力推行转型发展之举。

新源县有着优越的环境,翻开历史,曾经的新源也走过弯路。但是现在,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期,在环境保护方面做足了工作。在过去,由于新源周边和南疆的交界处有一些钢铁矿产资源,因此新源有两个前苏联帮助建设的钢铁厂。在要求企业建设项目时,新源考虑因素第一条则是环境保护,检查是否存在除尘的问题,污水处理的问题,这是新源县治理环境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新源县关了15家砖厂、百余家淀粉厂、几家小的水泥厂以及停建了五座水电站。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调整土豆种植的面积四万亩,每年禁牧一二十万亩,确保植被不断地更新。另外,新源县恢复了百万亩生态林的建设,去年,在政府的带领下种植四万亩,今年种植工作仍在继续。

与此同时,新源实行了最严格的林木采伐标准。针对于林木采伐标准的实施,政府将那拉提归纳为重点对象,每逢采伐季节,不轻易去砍一棵树,新源县坚决采取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并且要不断的恢复好生态环境。新源县城南这个曾经过于“落寞”、“枯竭”的地方,在政策的扶持下,如今已华丽转身,百亩的街头绿地让人啧啧赞叹。

六、旅游活动竞相“出世”美丽新源绽放光彩

在不久的将来,新源撤县建市,很大可能性改名为那拉提市,新源一定是一座宜居、宜人、养老的美丽城市,尤其是在这片土地上能打造出世界级的旅游精品,世界各国的人都因为这里的美景而前来旅游观光,亲身感受这片美丽的地方。”

新源县在野果林改良上投入大量精力,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干旱地区植物园。目前该项目已经启动,这项计划得到了中科院、世界植物研究协会等多方关注支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源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会促进和谐新源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除了物质的丰富之外,还应包括拥有绿色家园、健康生活。党的十八大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解决既要生产发展、又要生态良好的现实难题,而且将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绿色崛起。美丽中国,天蓝、地绿、水净,未来一定可期。

参考资料:

[1]《生态伦理学》,雷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生态论理学探究》,傅华,华夏出版社.

[3]《生态文明论》,刘湘溶,湖南教育出版社.

[4]胡锦涛,十八大报告.

[5]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发展呼唤“生态文明”.

[6]新源党建网:贾伊生: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篇10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南;生态文明

今年四月,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要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美丽"就一直是人们心目中对海南的第一印象,而对"美"的追求则是推动海南不断向前的动力。放飞时代梦想,建设美丽海南,努力把海南建成国际友人的度假天堂和全国人民的幸福家园,是海南人民的光荣使命,美丽海南的"美"体现在哪?全省人民应在践行中取得共识。

一、生态美是海南的最大优势,要倍加珍惜和维护

在海南考察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

卫留成同志提出:"海南省真正能够影响中国的,能够给中国做出贡献的,不是海南的工业,也不是海南的科技,而是由海南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自然环境"。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也不止一次地说过:"失掉了生态环境之美,海南的根本优势就丢了"。海南生态环境之好,为世所公认。但2009年8月17日新浪网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关于中国第一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进行排名,海南居于第16位,处于全国中低水平,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在建设美丽海南的今天,值得深思,要有效激发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合力。

1、充分认识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战略角度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将促进国际旅游岛更好更快地发展。强调此举,会促进落后生态发展观念的转变,在一定意义上,我省之所以生态文明水平排在第16名,其根源就是观念的落后,公众生态意识薄弱,人们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中养成了一种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认同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在资源观上,仅仅把矿产等有形物质视为资源,忽略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总认为自然资源是无价的,可无偿索取。由此,导致了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甚至不惜以高昂的环境成本为代价,破坏性的开发资源。面对这样的形势,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宣传、引导和教育,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接受和理解环境保护知识,培养公众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把人类支配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结合起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素质。

2、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制化进程

1999年海南在全国首个提出生态省建设,并制定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此后省人大制定和修改了多项政府规章,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体系。今年7月又修订通过了《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保障作用。

3、充分挖掘海南的生态资源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重大的生态文明工程,同时也是省委、省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战略决策。国际化、开放性是其基本特征,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其核心支持。海南是中国唯一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海岛省份,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园和最大的物种基因库,拥有维管束植物4680多种,乔灌木2200多种,药用植物31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561种,兽类70多种、鸟类340多种,海洋生物种类3000余种。动植物的多样性得天独厚。

生态省建设取得积极成果、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恢复,环境污染得到有限控制,生态产业快速发展,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至到2011年,全省已有生态文明村12230个,占自然村总数50%以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

绿色发展的理念,促进海南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好,起步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典范。随着"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途上,只要海南充分挖掘优势并凭借这些优势,在进一步打造"美丽海南"过程中,海南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4、提高生态管理效率

又好又快的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完善的相关法律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更需要良好的生态管理效率。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明确管理责任,针对目前的生态文明状况,健全行政效能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各个辖区的行政管理职能要明确定位;对各个执法部门职责的界定要对号入座,要禁止越权、缺位、推诿等现象出现;对执法部门的监督要多管齐下,多层管控。此外,行政考核还要和工作绩效挂钩,不仅要考核经济指标,还要考核生态指标和行政效能实绩,从而敦促领导干部对生态环保和污染治理有足够的重视。其二,建设一支境界高、业务精、素质好、作风硬的行政管理队伍。通过强化责任意识,进行宣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干部队伍充分认识行政管理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从而起到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目标;第三,强化责任追究,要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部署都得到执行落实,就要强化责任追究。凡是建规者要严肃追查,从而使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行政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得到切实贯彻,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最大程度的成功。

目前,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对一些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良性发展行为的处罚还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针对生态安全的预防性法律也尚歉缺乏,有些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尚待加强。此外,生态法律法规的执行落实力度不够。同时,就单项制度来讲,缺乏落实一这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导致这些法律法规无法实施,无法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缺少保护生态环境所必要的强制手段和措施,法律法规赋予保护执法部门的强制和预防措施少,不足以及时预防和制止生态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因此,还需要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与之适应。

二、精神文明美是美丽海南的核心价值

建设美丽海南需要文明之风,2011年10月开始,海南开展了为期三年,声势浩大的全省文明大行动,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了多种专项整治,旨在通过行动,激励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对文明的承诺提高全省人民整体的精神素质,塑造诚信友善的和谐环境。关于精神文明,历来要求塑造心灵美,养成行为美、学习语言美、保护环境美。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今天要接待四海宾朋,让他们沐浴在欢乐之中,安全之中,我们更要努力践行。

1、塑造心灵美

心灵美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美。心灵美包括思想意识的美、道德情操的美、精神意志的美、智慧才能的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格美和人情美,既是真、善、美的统一,知、意、情的统一,又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在接待宾朋过程中,若我们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思想境界和感情来欢迎他们,则他们不仅对海南的山青水秀而流连忘返,而更对海南人民的深情厚意而难舍难分。

2、养成行为美

行为美是人的行动、举止的美,是心灵美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行为美还表现在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扶贫助弱、见义勇为等行为中。要做到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参加会议或各种活动,不迟到、不早退,安静听讲,不大声喧哗,这既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需要,也是对别人的尊重。不吸烟、不嗜酒、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不打架骂人、不说脏话、举止文明、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不睹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遇见外宾以礼相待,不卑不亢,维护国家荣誉。

纪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公共生活中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则,严守纪律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任何一个人要自由、幸福的生活、学习、工作甚至休闲,都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而这种稳定的环境,如果没有秩序和纪律保证是无法保证的。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积久成性"。因此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一以贯之,就可能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之成为自觉行为,进而养成习惯,并由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升到良好的道德品质。踏进建设美丽海南的行列,每位海南人都要积极参与,通过自己美的行为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在享受海南阳光、沙滩、大海、清新空气的同时,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3、学习语言美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化表现,是内在品格的流露,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思想、道德、人格、情感、知识、审美心理等总要借助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语言美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文明之邦的美称。在美丽海南的建设中,我们要把这种文明传统发扬光大。做到言之有诚、言之得体、言之有理、言之有礼、言之有术,不要无的放矢。语言应以感情为纽带,与人交流时,说话要真诚、亲切。要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严肃性与亲切性相统一,坦诚性与慎言性相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统一,针对性与广泛性相统一,法律性与人情性相统一,安全性与经济性相统一,审美性与朴实性相统一。巧用语言交流的策略,运用得体的称呼,规避对象的讳语和尊重别人的、风俗习惯。文明礼貌并非是个人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尚的真实反映。有时一声"你好"给别人带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谢谢"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剑拔弩张的冲突,一个"不要紧"等于给人吹去阵阵湿润的春风。当国际旅游岛美景盛开,旅游景点宾客爆满之时,以上情况都可能遇到。让我们都行动起来,让"请、您好、谢谢、对不起、不要紧、再见"这些成为我们的日常用语,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用友好,诚恳的态度待人,用热情、大方的举止处事。给他人带来愉快、和谐,让美丽的海南充满温馨,让文明礼貌之花在国际旅游岛上竞相绽放。

三、结语

美丽中国的蓝图,需要依靠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来实现,而"美丽中国"也需要海南添砖加瓦。美丽海南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她和经济上富裕、精神上文明、政治上民主、生态上和谐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量力而行、合理制定目标和标准,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攀比,我们坚信在美丽中国的感召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定能把一个度假天堂,幸福花园的美丽海南奉献给热爱海南的朋友们。

参考文献:

[1]钟严,等.美丽中国海南践行[J].今日海南,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