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境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32:53

人境庐篇1

陶潜园林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之一)

1000多年前,陶潜(陶渊明)留下这平朴、自然的心迹,后代的士大夫在失意之时莫不以此。或曰心灵补充,或曰返璞归真,这并非效法风雅,而是启发之后的顿悟以及顿悟之后的尽情流露。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便有这种人生顿悟之后的思想折射。

与此相近的还有几首,或采菊东篱,或种豆南山,总是一幅恬静、完美的田园图画。陶潜所结之庐也许简陋无比,但庐总是家的有形代表。晋陶潜穷而结庐是风格,明王献臣富而造园同样是风格,这二者在形式上大相径庭,却有着某种相似的哲学渊源。在这里,笔者想对魏晋隐逸思想和明清园林美学风格做一些简单的比较。

儒家的仁政学说在两汉得到了印证,一方面这种讲秩序的、总揽全局性的理论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儒学思想对个体的肯定也启发各个阶层对自身命运价值提出了新的质疑。这一变化在汉末的地主门阀争斗中,主要表现在政权的频繁更替。谁是国家的主宰?曹操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见一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否也可以说明,重伦理讲秩序的观念在这一时期遭到了现实的否定?门阀地主膨胀的欲望往往以自身利益代替了社会需求,连“七步成诗”的曹植也不免被同胞“相煎太急”。没有永恒,没有正道,“成者王,败者寇”是这一时期的社会主流意识。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定为人之间“动物性的角逐”,这究竟是历史的进步抑或是倒退?矛盾、冲击、战乱、毁灭,两汉稳定的、和谐的社会格局全面崩溃,与此同时,思辨哲学在混乱的社会现实中成为心理的必要支撑,一个重新解放思想、确定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成为历史的第一需要。这种“离经叛道”的人文意识也恰是封建社会初期的一场思想革命,有杀戮、有愤怒、有痛苦,也有迷惘,而这一切的集中点最终却是“人生如何过百年”这样一个主题。“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出郭门视直,但见丘与坟”“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朝不保夕,人生苦短啊!与其哀伤、感叹,不如及时行乐,外在看似消极,实则是对现实生活的留恋,有人留恋官场的锦衣玉食、声色犬马,有人留恋于玄学思辨(如竹林七贤),于是思想的争斗进而更多地转变为现实利益的争斗。“陶令”正是在这样的人生冲撞中选择了离开,而去南山结庐。

一、自发与自觉

若说陶潜是必然地主动地转向了道家的哲学思想,似乎牵强。这里有一个区别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更多追求的是平和与自觉,而陶潜的避世却是在现实冲撞下的自发。从外在形式上看都是亲近自然,但陶潜“把酒话桑麻”时,那种超然的平静显然包含着对现实世界一种厌恶性的回避,曾任彭泽令却“心为形役”。而道家始终还是认可现实世界的,不过更加“中庸”而已。还有一个现象:陶潜宁肯贫困潦倒而终,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这种极端化的人生态度与道家并不相符。道家的炼丹、养生术却在积极地延长自然生命。一个是愤而“出走”(归去来兮辞),以致倾向于精神的另一种单纯与唯美,是自发。另一种是不折不扣、不紧不慢、不卑不亢,在理想当中完成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双重平衡,是自觉。若说陶潜是隐士,古人却有“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野”的论断,陶潜也许不算“大隐”,他只是客观上创造了平淡、冲和的美学极致。陶潜结庐南山,王献臣造园苏州,似乎有一些心理背景上的相似,而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无论其中掺杂了多少种思想,至少是在性质和目的上有独特的美学意义的。这与园林在历史上的早期呈现形式有很大关系,一个最主要的区别是,后者更加出于自觉和审美。我国古代苑圃的出现可上溯到商周时期。秦统一全国后,在渭水之南建上林苑,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咸阳“作长池、引渭水、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人工堆山的纪录。汉武帝时修复并扩建秦时的上林苑,成为皇家的苑圃,武帝信方士神仙之说,在宫中建太液池,池中堆蓬莱诸山,象征东海神山。这种模仿自然山水的造园方式是造园的一条基本原则,而池中置岛也成了园林布局的基本方式,到南北朝时确立了以山、水、池为园景基础的造园风格。

在这里,我们可以比较出心理背景的差异。最早的园林更多的是介于建筑与自然之间的一种补充,其现实意义是供上层阶级休闲娱乐。客观上形成的美学风范也是与现实融为一体。而以陶潜、阮籍为代表的“魏晋风度”①却是个体与群体剧烈交织、冲撞之后的一种更为深沉的人生态度和高度的精神境界。

二、归去来兮与道法自然

明朝中叶,在官僚比较集中、农业和手工业最为发达的苏州,形成了一个造园的高潮。如拙政园、留园、世圃、五峰园都创于这一时期,其中拙政园可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

所谓“拙政”,是园主王献臣取晋代文学家潘岳的名句“拙者之为政也”的意思,王献臣在政治上失意,弃官还乡,在文征明的协助设计下而完成的,两个同样在官场失意的士大夫却把园林艺术的设计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拙政园东部名叫归田园,显然和陶诗《归田园居》有某种渊源关系,一片平岗草地,垒以重重假山,凿以片片清池,并建“稻香春”与“兰雪堂”。显然是“归去来兮”的精神模拟。那么是否可以说,王、文之归隐,一定程度上也是陶潜之遗风重现?

而拙政园中园、西园却更多地体现了道法自然。中园是一个以水、桥、亭、山、堂为主的庭园。在此五个大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却是以主要建筑“远香堂”为主的,也直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志清意远”的匾额,传达出所有自然与人文的核心,这很符合计成《园冶》中所说的“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②。其他亭、山、水、桥因势造型,“待霜亭”与“雪香云蔚亭”遥遥相对。山的北堤岸,围堰起伏,花竹林木,滕萝牵挂,匠心独具,却又不着痕迹,一切是那么和谐、完美,巧夺天工。自然中的野逸情趣,在这里不是堆砌、排列,而是集中、浓缩;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按某种逻辑的有机合成。决定这一切的根本思想正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的遵循自然即天人合一的思想。道法自然正是道家思想的核心。造园的理念正是讲求人的要求和自然的规律。

所以,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造园要素如花草、树林、流水、游鱼,其组合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古典园林的设计艺术不仅是功能的反映,而且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精神的理解。正是这种反映着自然无常变化和世界万物相辅相成的道家哲学思想指导着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

中国古典园林同样是“结庐在人境”,但所结之庐,却是如此囊括四海、富于诗意与哲理。陶、阮为代表的魏晋名士诗中的恬淡与宁静更多地指向了最高的心理境界,是形而上的美学典范。中国园林把客观世界与人的精神结合得恰到好处,不是形而下,而是“大象无形,大音稀声”。③

注释: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87.

②计成著,赵农释.园冶图说[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60.

人境庐篇2

人境庐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的名句,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黄遵宪的故居,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市区东山大桥下的小溪唇,于1884年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座故居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里面有会客厅、书房、卧室、藏书室、无壁楼、五步楼、十步阁、息亭、花坛、假山等,藏书室内有黄遵宪的各种著作和读过的书共八千多册。庐中保留着黄遵宪亲自撰写的对联,如会客厅对联:“万丈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另有一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这故居的环境。进入人境庐,你就会感到这是别开生面的文化景观。

黄遵宪,字公度,他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未光绪年间。虽然只是一位举人,但他博学多才,又有一颗爱国忧民之心。光绪三年(1877年)被朝廷破格晋升为驻日使馆参赞,成为驻日参使何如璋的最得力助手与参谋。在驻日友赞四年内,着重研究日本历史,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后写成一部50多万字的<<日本国志>>。这部书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日本历史的专著,同时也成为日本的第一部“国史”,它为当时中国的政治改革运动---即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日本回国后,黄遵宪又先后任驻美参赞、驻美国旧金山及新加坡领事。他在担任十多年外交官期间,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建议政府实行护照办法与保护华侨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华侨和中外人士的敬仰。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黄遵宪被召回国,任江宁洋务局总办。并积极投身于救国图存的维新运动,提倡科学救国,兴办实业,加强国防和改革维新,推行新政,主强对外开放,先后参与强学会和创办<<时务报>>,得到光绪皇帝赏识,下旨召见,当面咨询。在署理湖南按察使期间,大力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卓有成效。

戊戌失败后,黄遵宪因涉嫌被清政府解职放归故里后,邀集地方人士创设嘉应教育学会,大力倡办新学,为推动梅州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在倡办教育的同时,在人境庐内潜心著述,先后著有<<日本杂事诗>>、<<人境庐诗草>>等,他的诗歌反映了近代史上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史诗”之称。他的诗论主张“我手写我口”,提倡反映现实,被称为“诗界革命的巨子。因此,他被列为“中国十大爱国诗人”之一。可以说,黄遵宪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倡科学救国,主张改革开放的先驱,也是诗坛革命的榜样。

人境庐篇3

时至当代,周瑜籍属之争方兴未艾。庐江、舒城两县,除了在续修地方志书中,继续将周瑜列入本县历史人物载入各自县志中的“人物篇”,并相继成立了“庐江周瑜研究会”、“舒城周瑜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舒研会”),对周瑜生平开展全方位的研究活动,以佐证周瑜籍贯所属。

应该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权衡,对历史名人籍贯存在区域争议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深入研究,辨明出处,积极开发此类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于弘扬历史文化,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但是,在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愈来愈凸显的今天,历史名人籍属之争已不再是历史的专属问题,而是跨出了学术的边界,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的竞争。2012年,“舒研会”在周瑜籍属之争未落尘埃之际,即抢先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周瑜故里”商标注册。其商标注册成功与否?笔者无意关注。因为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关于名人故里商标抢注案累见不鲜,并且把本是学术领域的观点碰撞与交流,主角演变成了地方政府。在这里,作为一名业余文史工好者,仅就“舒研会”所研究的关于论证“周瑜故里在舒城”的几个“重要证据”,浅谈一己之见,以就教于“舒研会”同仁并切磋。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即东汉末庐江郡舒县人)。在有关申报“周瑜故里”商标注册中,“舒研会”强调的重要证据之一:

“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周瑜庐江郡舒县人,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人,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

从这段记述中,“舒研会”告诉我们三个层次的小问题:

其一,认同《三国志》所载的“周瑜……庐江舒人”即为“周瑜……庐江郡舒县人”;其二,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建置中,有汉朝(西汉、东汉)“庐江郡舒县”和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其三,《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庐江郡舒县,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

在这三个层次的小问题中,应该说“舒研会”对其一、其二两项的阐述是准确的、符合史实的。但关键是第三个小问题:“作者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周瑜庐江郡舒县人,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

这一点就值得商榷了。关于“庐江郡舒县”的建置沿革,《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记载的十分清楚――

庐江郡,乃秦分九江郡江南西南地区置,以境内有庐江水为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区以原衡山(今天柱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这时的庐江郡只是沿用原庐江郡旧名,境内已无庐江水了。《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龙舒……,郡治舒(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

东汉(25~220),沿西汉旧制,庐江郡属扬州,在今安徽省境内设有10个县(侯国)。他们分别是:

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居巢侯国(治今巢湖市区东北)、临湖侯国(治今无为县湖垅百胜乡临壁村)、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龙舒侯国(治今舒城县龙河口)、六安侯国(治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安风侯国(治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村)、阳泉侯国(治今霍邱县临水镇),郡治仍设在舒县。

三国时期,庐江郡一分为二,撤并部分汉时旧县。时魏国庐江郡设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阳泉县(治今霍邱临水镇)、六安县(治六安市北区)、博安县(治六安市淠联乡);吴国庐江郡设2个县,也全在安徽境内:皖县(治潜山县梅城镇)、松滋县(宿松县柳溪乡)。时魏、吴两个庐江郡都没有设舒县。

咸熙二年(265)十二月,袭封晋王的司马炎逼魏主曹奂禅位,在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65~316)。西晋疆域和地方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均继承两汉之旧,实行州、郡(国)、县(侯国)三级管理。合吴魏两庐江郡为一,恢复三国时期废除的旧县。合一后的庐江郡在安徽境内辖10个县,他们分别是:

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东北)、临湖县(治今无为县百胜乡临壁村)、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舒县(治今舒城县城关镇,兼郡治)、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六县(治今六安市北城北乡张巷村)、阳泉县(治今霍邱县临水镇)、枞阳县(治今枞阳县下枞阳镇)、松滋县(治今宿松县北凉亭乡)。

由上可知:西、东两汉时期(前121~220),庐江郡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西晋时期(265~316)庐江郡舒县,治今舒城县城关镇。这都是无可争议的史实。

周瑜(175~210),英年早逝,年仅36岁。他短暂的一生在东汉时期,乃真正的东汉“庐江(郡)舒(县)人”。“舒研会”却断言“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周瑜庐江郡舒县人,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人,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这与历史不符!

首先,《三国志》的作者陈寿(233~297),是晋臣,属实。但他出生和成长在三国时期,他是三国时人,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等职。蜀国灭亡时31岁。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48岁,开始撰写《三国志》。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

《吴书》是三国时期东吴官修的一部国史。关于此书的作者及编纂情况,《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中有收录:《吴书》,三国吴韦曜撰。五十五卷。记三国时吴国历史,纪传体。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东吴四朝重臣。他著作丰厚,有《吴书》(合著)、《汉书音义》、《国语注》、《官职训》、《三吴郡国志》等。在《吴书》里,记载周瑜就是“周瑜……庐江舒(庐江郡舒县)人也”。三国时期,魏、吴两个庐江郡都没有置舒县。由此足以证明:韦昭的《吴书》所记载的地理是(人物生活时期)汉时的地理。所记载的“庐江郡舒县”即汉时“庐江郡舒县”。

陈寿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十分真切。《三国志》里所记载的所有人和事,多取材于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和韦昭的《吴书》。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可以肯定,西晋陈寿所记载的“周瑜……庐江舒人也”,是采用韦昭的《吴书》史料,其“庐江(郡)舒(县)”指的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而绝不会是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

其次,如果说陈寿是西晋人,他笔下的行政建置及其人物籍贯是“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那么,在同一部《三国志》里,其《武帝纪》记述曹操:“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又如何来解读呢?!

“沛国”,东汉初为沛郡,永平四年(61)为王国,治相(今淮北市相山)。沛国,领21个县、侯国,在今安徽境内设14个县、侯国:

谯县(治今亳州市区,兼豫州刺史治)、郸县(治今涡阳县丹城集乡包河南岸)、相县(治今淮北市相山区)、虹县(治今五河县双庙乡董嘴村西南)、侯国(治今古镇县濠城镇)、谷阳侯国(治今古镇县谷阳乡)、向侯国(治今怀远县古城乡杨河村)、薪县(治今宿州市薪县镇)、符离县(治今宿州市灰古镇附近)、竹邑县(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县(治今濉溪县临涣镇)、萧县(治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抒秋侯国(治今萧县黄口镇西孙庙乡老黄口)、龙坑侯国(治今怀远龙坑集)。

其曹操“沛国谯人”,即当时的“沛国谯县人”(今亳州市人)。

但是,到了西晋时期,东汉的沛国一分为二,析原沛国之一谯县为谯国。两国建置分别为――

沛国:领9个县,在今安徽境内7个县:相县(治今淮北市相山市区,兼国都)、县(治今古镇县濠城镇)、虹县(治今五河县双庙乡董嘴村西南)、符离县(治今宿州市灰古镇附近)、竹邑县(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萧县(治萧县城北2.5公里沙滩,今为郭庄乡欧村北)、抒秋县(治今萧县黄口镇西孙庙乡老黄口)。

谯国:领7个县,在今安徽境内有6个县:谯县(治今亳州市区,兼国都)、龙坑县(治今怀远龙坑集)、薪县(治今宿州市薪县镇)、县(治今濉溪县临涣镇)、山桑县(治今蒙城县坛城镇)、城父县(治今亳州市城父镇)。

时沛国、谯国地位平等,同属豫州。如果说陈寿著《三国志》所记载的行政区划建置及其人物籍贯“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所载周瑜“庐江(郡)舒(县)”是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那么,所载曹操就不是“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而应该是“太祖武皇帝,谯国谯人也。”因为西晋时期,谯县是谯国的国都,沛国已无谯县了!

我们总不能说在一部《三国志》里,陈寿记载周瑜用的是西晋时期的地理,而记载曹操却仍沿用东汉的地理吧!

至于“舒研会”称:周瑜是哪里人,早在唐朝就已经非常明确了。这里最为代表的是唐朝史学家许嵩的《建康实录》。该书记载:“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即“周瑜是庐江郡舒城县人”。

研究历史文化,必须了解所处历史朝代的体制。唐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是道都督府府(州)县。许嵩撰写《建康实录》的时候(唐肃宗时代),已经没有庐江郡,只有庐州,庐江县和舒城县同属庐州。

如果按照“舒研会”的理念,“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建康实录》所载就应该是“瑜字公瑾,庐州舒城人”,即“庐州府舒城县人”。而“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就无法解读了。因当时只有庐州(府)、庐江县,而无庐江郡,我们怎不能把“庐江舒城人”解读为“庐江县舒城县人”吧!

由此可见:《建康实录》所载“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沿用的仍然是《三国志》所载的汉时地理,即“庐江(郡)舒(县)城人”。只是许嵩的文风笔调之异而已。

我们十分赞成“舒研会”的观点,即“弄清楚今天的舒城县、庐江县与汉时龙舒县的关系,对于明确周瑜是什么地方人很有帮助,可以消除一些误区。”

舒县、龙舒县,均始置于西汉。《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龙舒……,郡治舒。”即当时的庐江郡下辖12个县,有舒县、居巢县、龙舒县等等。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兼郡治;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

东汉(25―220),沿西汉旧制。永平元年(58年)四月癸卯,明帝封楚王刘英舅子许昌为龙舒侯,改龙舒县为龙舒侯国(县级建置,治今舒城县龙河口)。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复置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

“朝代变更,陵谷推迁。”几经沿革,《旧唐书・地理志》注舒城:“取古龙舒县为名”;《江南通志》载“舒城为汉龙舒县,汉舒县为今庐江县。”方志乃一方之全史,其史料价值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可是,“舒研会”却择其所需,推出宋《太平寰宇记》:“舒城为古舒县”,“舒城县,取古舒县城名。”以对《旧唐书・地理志》、《江南通志》所载予以否定。

首先,我们来看看史志界是如何看待《太平寰宇记》的这种记述――

早在清光绪年版《安徽通志・辨讹》一书中,所载《古舒县古龙舒考》专记:

“旧说及府县志皆以舒城为古舒县,而以庐江为古龙舒。按,萧《齐志》庐江郡舒县注:建元二年为郡治。《隋书》庐江县注:齐置庐江郡,梁置湘州,据隋志所云置郡之地与齐志合,是舒与庐江皆为郡治,而今之庐江即古之舒县明矣。又按,汉志庐江郡所领有舒、龙舒二县,杜预注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明是舒县在东,龙舒在西。今舒城在庐江之西,则舒城之为龙舒尤为明证,且其县唐时所置,上取古舒城为名,后人泥其名,以为即古舒县,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重修《安徽通志》卷三百五十)。

专记引用西晋著名学者杜预(222~284)对《左传》的注释,以庐江(郡)“南有舒(县)城,舒(县)城西南有龙舒”的地理常识,有力地证明“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

时至今日,庐江县西南为舒城县,舒城县境西南有龙舒山,山下有龙舒河(上世纪50年代末在龙舒河源头修建龙河口水库,今名万佛湖);历代《舒城县志》所载、被舒城县人民引以为骄傲的“龙舒八景”,全都分布在今舒城县境内东、西、南、北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物证,亘古不变,并非笔墨所能杜撰。面对这样明显的地理位置和史实,“舒研会”却不分东南西北地说“龙舒县范围包括今天的庐江全境、舒城西南、桐城南、怀宁北等地区”,真的让人啼笑皆非。

其次,我们再参阅部分近现代、当代的志书和相关专著是如何记述汉舒县、龙舒县与今庐江县、舒城县的历史沿革(以出版时间为序):

一、《续修庐州府志》卷三十.(清)黄云修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庐江郡龙舒,今舒城……

舒,今庐江……周荣,舒人,举明经,有传。周兴,荣子,举孝行,尚书郎。周景,兴子,辟将军府。周尚,舒人,丹阳守……周瑜,舒人,有传。”

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版――

p.933:“【舒县】春秋时舒国。汉置舒县。故城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隋更名庐江县。”

p.934:“【舒城县】春秋群舒地,汉龙舒县,唐置舒城县,清属安徽庐州府,今属安徽安庆道。”

三、《安徽人物大辞典》.团结出版社.1992年版――

p.596:“庐江县,春秋时舒国地。秦属九江郡。汉置舒县,为庐江郡治。南梁天监末置庐江县。”

p.697:“舒城县取古龙舒县为名,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置龙舒县,属庐江郡。后汉改龙舒侯国,后复置龙舒县。南朝宋废。南梁时为潜县地,隋属庐江县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合肥、庐江县地始置舒城县。”

四、《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

p.1:“舒城,古为舒国,别号龙舒。西汉高祖四年(前203)置龙舒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置舒城县后,一千多年来,名称延用至今,疆域基本未变。”

五、《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p.1055―p.1061:舒县,源于古舒国。春秋以前,对大别山以东的江淮地区氏族方国统称为舒。后为楚邑。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因邑建县,名舒,隶属庐江郡,兼郡治(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西汉末,王莽篡位,改舒县为昆乡。东汉建武元年(25)废昆乡,复置舒县,仍兼庐江郡治。……南梁天监末(约519年)置庐江县。

六、《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p.145:“舒县,莽曰昆乡。【补注】先谦曰:后汉因。《一统志》,今庐江县地,故城在县西。【编者按】治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

“龙舒,所谓舒鸠、舒庸者也。《续志》,后汉因。有龙舒山、龙舒水。《一统志》,今舒城县地。故城今县治。【编者按】治今舒城县西南。”

七《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p.179:今地名:舒城县

沿革变迁: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二县地置舒城县,治今址。”

废置地名:龙舒县―西汉置,治今舒城县西南。

p.181:“今地名:庐江县

沿革变迁:南朝梁置县,治今县西。唐景龙二年(708年)迁治今址。

废置地名:舒县―西汉置,治今庐江县西南。

……

应该说,通过上述志书和相关专著的记载,已经清晰明了汉舒县、龙舒县与今庐江县和舒城县的历史沿革。即:汉舒县,今庐江县;汉龙舒县,今舒城县。

特别是《续修庐州府志》所载文字,更是十分清楚地说明了两点:一是龙舒即今舒城,舒即今庐江;二是当时庐州府管辖合肥县、庐江县、舒城县、巢县和无为州,《续修庐州府志》把周兴、周景、周尚、周瑜等周氏名人列入“舒人”(庐江县人),而非“龙舒人”(舒城县人)。

但是,“舒研会”却无视上述史志典籍所载之史实,竟然声称:“认为东汉时有龙舒县是错误的,把龙舒县当作今某个县也是错误的。”甚至连《舒城县志》所载史实内容也被全盘否定,实在令人不解。

开展历史文化研究,是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使优秀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关于历史名将周瑜,其籍贯哪里、究竟何方人氏?作为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应本着尊重历史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切切不可为某种利益所驱动而无视历史,恣意曲解史实,穿凿附会,误导后人。惟如此,才能不负一名历史文化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和忠于历史的良知。

参考文献:

[1]《三国志・吴书》(西晋)陈寿撰。清武英殿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旧唐书》清同治年间浙江书局刻本

[3]《江南通志》(清)黄之隽等编篡赵宏恩鉴修。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年影印本。

[4]《安徽通志》(清)吴坤修。光四年(1878)刻本。

[5]《续修庐州府志》(清:黄云修、杜之望等编纂),光绪十一年(1886)刊刻本。

[6](清)光绪《庐江县志》光绪十一年(1886)刊刻本。

[7]《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8]《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

[9]《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版)。

[10]《中国历史名人辞典》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1]《安徽人物大辞典》戎毓明主编,团结出版社1992年版。

人境庐篇4

举重若轻运筹帏幄

担任庐山审计处处长,邓见生已是年过半百,面对全新职位,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此时的庐山审计处已是人心痪散,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审计业务几近停滞,负债较重,工作环境受到制约,干部职工思想极不稳定……。但久经沙场的邓见生,面对千困万难,没有吓倒,也没有屈服,更没有气馁,正如他常说的那样:“没有干不成的事,只有干不成事的人”。为不辜负组织对自己的信任,职工对自己的期望,上任伊始,他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工作阅历,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和蔼的笑容,平实的作风,风趣的谈吐,找职工谈心,同副职交心,鼓励职工干事、副职管事,为职工干事、副职管事创造条件,清除障碍,增强职工干事、副职管事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职工干事、副职管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很快就统一了全处职工的思想,转变了全处职工的观念,改变了全处职工的工作作风,为庐山审计处在近两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强大的合力,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在他的正确领导、精心安排和合理组织下,克服了庐山审计处人少力量弱、审计社会基础簿弱等困难,充分调动全处职工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与被审计单位关系,以经济责任审计为突破口,不断拓宽审计业务范围,逐步提高审计工作效果,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年年都圆满出色超计划地完成了审计工作和管理局党委、管理局及上级审计机关交办的各项任务。两年来,共计完成了审计项目120个,查出违纪金额601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188万元,核减基建投资107万元,向被审计单位提合理化建议152条,配合纪委、检察院、公安局等部门办案5起,逐步恢复了审计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职能,重新找回了庐山审计人进行审计监督的自信。同时,他还充分利用审计政策和审计在政府职能中的作用以及自己过人的活动能力,争取管理局党委、管理局及上级审计部门的大力支持,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地改善职工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到目前为止,几十万元的债务已基本还清,处办公楼建设也已基本完工,职工福利待遇有了明显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为庐山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兢兢业业乐于奉献

面对新的职务、新的岗位、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对于一个不熟悉审计工作的人来说可谓是一种新的压力,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但对于习惯于挑重担,拥有丰富执政经验的邓见生来说,却只能算是一种挑战和进一步提高自已执政能力的机会,从上任的那一天起,邓见生同志就热爱上了这份有挑战的职务,就喜欢上了这份有压力的工作,他时刻牢记组织对自己的信任和重托,全然不顾自己年过半百的身体和相孺以沫的妻子,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审计工作中,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不断熟悉审计环境,了解审计政策,学习审计知识,通读审计法规,走访被审计单位,加强上传下达,取得组织支持,指导审计工作,抓住发展机遇……。白天同审计人员一起下单位开展审计工作,晚上还要搂上一沓资料挑灯夜战,从前拥有众多的爱好,只得暂时束之高阁,就连正常的节假日也难得在家休息几天。有了耕耘,当然就有所收获,现在,他已成为一名胸怀大局的审计“当家人”,开拓创新的审计“先峰”,敬业爱岗、克己奉公的工作楷模。在他的感染和影响下,全处职工责任心强了,积极性高了,审计效果也出来了,形成了全处职工共创审计事业的大好局面。

廉洁自律两袖清风

在庐山,熟悉邓见生的人都知道,他廉洁、正直、公道。到了庐山审计处,邓见生同志更是如此,他深知,也很清楚审计部门是我国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是人民赋予的权利,如己身不正,何以正他人?如己不公,何以监督他人?如己身不洁,何以令他人洁?上任伊始,他就率先向管理局党委、管理局和庐山人民公开承诺严格执行审计署制定的审计“八不准”,贯彻和落实《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条例》,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全山人民的监督,在庐山引起了强烈反响和震撼,受到了管理局党委的表扬和庐山人民的好评。有承诺,更有行动,这是邓见生同志一贯的作风,在工作中、生活上,他都言出必行,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要求,生活低标准,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处处以公为先,事事以人为本,坚持依法审计,依法行政。在短短的两年里,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拒绝过多少贿赂,退还过多少礼物,就连上下班,近三十分钟的路程,他都坚持步行,从不要求单位小车接送,这在庐山已是一段佳话。现在,在庐山几乎没有人敢给他送钱送物,以网开一面,他也不再因有人给他送钱送物而烦恼。邓见生的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就像是一面镜子,深深地感染了全处职工,使他们在工作中潜移默化改变了自己的工作作风,树立了良好的公仆形象,同时也得到了管理局党委、管理局的充分肯定,2004年,庐山审计处被授予庐山仅有的两个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之一。

精管细理献爱于“审”

人境庐篇5

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曾在庐山留下了从事革命活动的足迹。1937年夏,同志曾两度上庐山与谈判,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了三次重要会议。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登临庐山从事革命实践活动,这些都构成了庐山独特的红色历史。中西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庐山文化”,为古色积淀了丰富的底蕴。丰富的植物、动物、气象、地质等资源,完整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庐山天然的绿色宝库。庐山素以风景名山、文化名山、教育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科学名山著称于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在考察庐山后给予庐山高度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

近年来,庐山管理局不断挖掘、整理、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并设置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让来山的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在饱览庐山优美自然风光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庐山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不断的向全体中国人民展示着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

南昌起义庐山会议旧址

南昌起义庐山会议旧址位于庐山东谷中五路,原为庐山仙岩饭店。仙岩饭店建于1910年,青砖砌三层楼,占地面积336平方米。1927年,鲍罗廷、瞿秋白、李立三、聂荣臻、邓中夏、林伯渠、叶挺、彭湃、郭亮等九人,在庐山牯岭英租界一家英国人开的“仙岩饭店”厨房里召开会议(因当时林伯渠的叔叔在仙岩饭店当“洋厨师”),进一步分析了形势,研究了南昌起义的纲领、计划,对领导机构的安排,起义日期等都作出了决定。

南昌起义,终于在八月一日爆发了,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仙岩饭店”在某种程度上,则是南昌起义的策源地。它的伟大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1937年6月5日至15日,同志居住此房,与就国共合作抗日问题谈判;1946年8月5日,在庐山与会谈国共谈判问题,下榻此处。

“美庐别墅”(庐山180别墅)

在庐山牯蚨谷,长冲河畔一座掩隐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廊式别墅-“美庐”。它是庐山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充分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创办、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对日全面抗战的酝酿和决断、美国特使马歇尔八上庐山的“调处”……这些令人瞩目,令人回顾的历史事件,无疑将这座小楼推进了显赫而又迷离的境界。

“美庐”别墅,建于1903年,原主人赫莉太太于30年代初,以此作为礼物赠送给宋美龄女士,遂称为“蒋公馆”,1948年,在院中卧石上题刻“美庐”二字,故称“美庐”别墅。

新中国成立后,三次上庐山,两次(59年、61年)下榻“美庐”别墅,这是国共两党领袖人物先后住过的,并且都在这里有过重大决策的唯一一幢别墅,至今保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庐山会议旧址

自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了三次重要的会议: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

1996年庐山会议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一部《历史的回眸》将三次庐山会议电影新闻资料剪辑汇编,在大厅里循环放遇,给参观者以历史感及身临其境之感。1985年将庐山会议旧址对外开放,并将《庐山会议资料展》展示,目前已有500万游客在此参观、接受教育。

庐山活动纪念馆

庐山活动纪念馆,座落于庐山东谷河西路,背依牯岭。1961年,中共中央庐山工作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及夫人邓颖超在此下榻。1990年,442别墅辟为“活动纪念室”。纪念馆以确凿的史实,生动的事例,反映了同志于各个历史时期在庐山活动的业绩和风貌,是庐山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之一。1990年建馆,20万人/年。

芦林一号别墅

在芦林湖畔,有一栋中西合璧的别墅建筑,那就是同志的故居,人称芦林别墅。别墅建于1961年,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主楼为“四合院”式结构,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庐山会议期间,同志在这里生活、工作。

芦林一号别墅于1984年改为庐山博物馆,馆内珍藏吴道子、唐寅、郑板桥、徐悲鸿、王羲之、颜真卿、米芾、林则徐等真迹以及珍贵文物、馆藏了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同志在庐山工作、生活的卧室,还原物原样的保存在那里,供人参观。1985年建立,免费开放,接待人数60万人/年。

邓小平别墅

庐山人民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小平同志在庐山工作生活了20多天,心中总是装着党和人民的大事,会议通过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和《工业七十条》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又称《高教六十条》,为恢复整顿经济作出了贡献。他对个人生活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他为减轻大会会务的负担,小平使用的床上用品都是卓林同志从北京自家带来的。会议结束时,卓琳同志非常认真的把二十多天的伙食费和洗衣费一分不少的付清了。邓小平同志1961年唯一的一次庐山之行,在庐山留下了世人瞩目的闪光足迹,已成为这座蜚声国际的世界名山一笔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诗碑园

人境庐篇6

山寺桃花始盛开。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总想写一下1983年匆游匡庐,但几番没敢下笔,“雾里深山雪里烟,看时容易画时难”,用文字说明白又何其不难?时时想起庐山的“百步坡”之上数里处的幽静峭壁,太像古中国画了,不,应该说古中国画太像它们了。(在此前我尚无机会游过一二座中国“名山”,故初游印象深刻)在谷中我看见来自武汉和北京的三位画家在雪中边搓手,边认真描摹。

大雪不小,美在雪霁,那朝阳,那雾,雾中半山之傍,山石上刻着“仁、智、勇”及历代充满哲思语句。歇休之处,雾飘飘焉正碰衣袂。无怪古说庐山“仙境”,仙境总是少不得雾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庐山既高,又得“仙气”。

山谷中人很少,不,应该说攀山一天只见不下稀零二十人,雪大,又不是游山季节,但好的是落下痛快的寂静.野鸟在山谷里一声声长叫。

到庐山必到牯岭,它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人“优先来避暑”所扩建。夜宿牯岭,一爿小旅舍,被子又冷又潮,脚下跋雪一天而鞋湿,裤子也湿了半尺,又没有火烤。

早餐,找了几个饭店。都不开或者没有应时吃,喝碗半温吞豆浆,嚼了两只冷硬的隔夜油条,旅行嘛,走到天堂可能恰恰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招待你。

印象最深的是绵绣谷,爬了两个多小时的山,我一直想像当年徐霞客考查庐山是从这条路下边悬崖上爬上来的否?苏东坡、李白都游过庐山,早在唐代前,这里就是江南名山了。杜鹃花粉色簇簇.从黝黑的山谷崖壁上蔓出,在冬雪里分外妖娆的美。路很窄.很滑,要小心跌下谷底。

去看了仙人洞,花径,仙人洞没有人们形容的那么神奇。普通一个小岩洞耳,除去古时确有道家在此修行,只因它生存在庐山,沾了名气。

好兴致是游山必备条件,好天气却很难常备。山者,必有风雨四时变化。以后我在地图上看,庐山实在很小,东西宽约十公里,蜗居于长江边九江之畔,但入其内,则大山矣,云缭雾绕,寻常难得看清,它的味道也正在于此,松多,雾缭山而居。

谁不想避乱世而居此?谁不想闭门读书于此?谁不想退休闲居于此?但人们只能匆匆地来,去,因为庐山是属于地理的,大家的。

白鹿洞书院,是建于宋代的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但遗憾的是,宋代建筑已湮灭于战火。宋学家朱熹,曾上书皇帝,重建书院(1179年)并来此亲自讲学,留下千载无量功德。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白居易在江州谪为司马(江州为今日之九江市),曾遍游庐山;李白曾五上庐山;苏东坡在庐山游历十天,写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名句;岳飞亦曾在戎马倥偬中游历庐山;徐霞客曾上山考查六天;李时珍曾上山采药;而最早的晋代诗人陶渊明晚年则归居田园,退居庐山脚下星子县,“采菊东篱下”。庐山还有李太白所写名句,是形容庐山南部香炉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也曾在另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错误”在于他天性太喜自由了,以他的性格和世界观,当年的山深林茂的庐山正符合了他的审美观念:湘西的“桃花源”——陶潜发现的净土有股“世外田园”的味,而庐山则正有“天外之山”的气势。

以后我走了许多名山大川,才知道,作为一个自觉的旅行者,除了对历史,文化感兴趣,还要向徐霞客学习,特别对“地理”关注,“一山一水,亦必得其源而探其脉。”(徐霞客游庐山日记)也就是说,仔细地用自己崭新目光去审视已有先人定论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找出新的发现来。遗憾的是,我只有两天限时庐山逗留,没有去山南,而“庐山之美在山南”,一憾。

据说庐山四时之景美,当在五月开初,届时山花烂熳,溪泉峥鸣——庐山泉实多,百鸟和旋有迁鸟冬季来此避寒,(庐山鸟类冬季也不少)。大自然里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并不小于人类。

一个人布衣行囊,风尘仆仆独在山间走,确是种至上享受。英国史蒂文生说:“我不要金钱、爱情、友谊,甚至希望——我只要行万里路。”如他当年曾来到中国九江之畔,登上庐山,一定大叫不冤也!庐山对于百种好奇心,千百种不同性格、阅历、气质的人都同样包涵,并让他们满意这种景致一一世界上只有少数景观,有这种全能魅力!但我想只有中国人才能特别喜欢探讨庐山,因为文化、历史的影响,庐山又可说是中国的“文化山”。

如今登庐山,也许冬天也有汽车代你爬牯岭,但费用也直线上升。1983年我是由赣州回来,途经九江出差,匆促中游览一下的。庐山把它的风味传给我,叫我以后见不少人试图徒然向他们介绍它。其实,游庐山最少应住上五至七日,才能好好“体味”一下它的底蕴意味。但是我们总得和“机会”相处,没有办法。

做为生在北方的人,冰雪见得太多了,但江南之雪有所不同;沾在黄梅花上,洒在山茶或杜鹃枝头,楚楚动人,也不十分真的会冻人,倒是平添了不少情趣。所以,江南才子比北方人才真的爱雪,只可惜它落的太吝啬。庐山雪中之景,我想可画,而不可言传——语言会令它融化。

含鄱口是庐山的眼睛一一在那里眺望几大湖泊之一的鄱阳湖,真可惜我没有眼福,去那里需再耗费二天的时问,只好凭想像来增加获益了。

庐山,名匡庐,因周朝匡氏兄弟在此修道而名。据说夏禹王疏九江,秦始皇南巡,都曾登此山。它海拔1474米,长约25公里,宽10公里,多块岩,瀑布,产茶,竹。名胜有花径,仙人洞,小天池,龙首崖,含鄱口,五老峰,东林寺,植物园等。以雾多著称。

游庐山还可顺便看一下山脚下的星子县,那里是陶渊明的故乡,有三国时期的旧迹古城台,并在那里邻近鄱阳湖港口,亦可一观。用出差来顺路看风景有一大好处:省钱;有一大坏处,太匆忙,什么也难看全。心情还没“投入”到融进环境,就喘一口气离开了。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人境庐篇7

[关键词]世界遗产地;庐山;生态旅游

一、前言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其宗旨是:建立一个依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共同保护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该《公约》编制世界遗产不动产清单一《世界遗产名录》,规定了世界遗产的定义及其分类,对遗产的申报程序和遗产所属国家的责任等都作了相关的规定和说明。《公约》产生的背景是人们已经认识到世界遗产的宝贵价值,意识到由于各种人为和自然的原因遗产正在遭受破坏和缺失的危险,甚至有些遗产地的景观从此消失,难以恢复,极大地破坏了遗产的完整性,给遗产地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世界遗产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方面由于缺乏对遗产价值的深刻认识而忽略了对遗产的保护;另一方面,许多世界遗产由于年久失修正遭受着自然力量的破坏。而世界遗产具有独一无二、非人工再造性和破坏后的不可逆性,因此,保护世界遗产成为遗产所属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责任。由于世界遗产具有科考、文化、旅游、艺术审美等价值,所以当前“遗产旅游”在世界各国方兴未艾,“遗产旅游”成为高品位旅游的首选,世界遗产地是人们前往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因此,在当前全国的旅游开发大潮中,如何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世界遗产,已经成为政府、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

二、庐山遗产地旅游发展现状

(一)庐山旅游发展概况

庐山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开发是从1982年国务院审定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原庐山管理局着手编制《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开始的,20多年来,庐山的旅游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获得了一系列殊荣: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世界地质公园、我国目前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的世界文化景观。

(二)庐山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庐山旅游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国内外同类同级别的旅游目的地比较起来,差距仍然较大,主要表现在:

1主体产品显得老化,品种比较单调。庐山旅游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形成产品的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不多,进入市场的更少。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上仍是“产品导向型”,而不是“市场导向型”。旅游拳头产品和旅游精品开发建设层次不深,力度不大,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大,仍是风景观光型的一日游或二日游,文化旅游还未形成经常性的旅游项目,主要旅游景点游览内容少,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留不住客人,且重游率低。

2市场开发和促销力度不够。市场拓展大部分还停留在原始的产品推销上,对市场营销研究不够,缺乏旅游目的地整体文化形象设计以及文化口号的策划和文化形象的传播。没有形成整体的营销方案,文化营销的意识和技巧不强。旅游促销宣传过于分散,形式不多,范围不广,动作不大,没有在海内外客源市场不断强化旅游形象。因此,客源市场开发很难有较大的突破,继续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难以实现。

3旅游资源保护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作为世界遗产,庐山的旅游开发必须实现旅游发展和遗产保护“双赢”的目标。由于没有科学的旅游管理容量,在开发建设中大量扩展旅馆,呈现出一定城镇化建设的倾向。有些摩崖石刻粗制滥造,内容与景点特色结合不紧密。有些多国别墅群陈旧,修复不及时;重要的旅游档案如地质旅游、生态旅游、儒家书院、宗教、多国别墅、名人学士档案等均有待于建立和健全。

4旅游目的地投资经营模式传统,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单一。目前,庐山旅游业的投资、经营和管理主体上仍是政府主导型,没有像黄山、泰山和张家界旅游业那样采取集团化经营模式,通过上市融资实行多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因而不能利用旅游目的地上,这不利于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新格局。

三、庐山世界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一)庐山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在旅游开发的大潮中,如何有效保护、科学管理世界遗产,是我们急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生态旅游开发在这种状况下应运而生。庐山作为世界遗产地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表现如下:

1有助于协调庐山世界遗产地旅游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对世界遗产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人认为,为了保护遗产,应该对其进行完全封闭的保护,即静止的保护。而持相反观点的则认为应实行开放的保护,即动态的保护。要合理有效地利用世界遗产,发挥它的重要价值,让其服务于社会,那么静止的保护是不可行的,这样不能充分发挥遗产的重要价值。相反动态的保护是在科学的规划、科学的管理和理性消费的基础上之上,使遗产地重新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动态的生态环境平衡状态。这样的保护不仅能发挥遗产的价值使其服务于社会,又能协调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

2生态旅游为庐山遗产地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开发生态旅游将为庐山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潜在力量,为庐山遗产地的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首先,生态旅游具有环境可持续性。在生态旅游过程中,既要考虑到环境的抵抗能力,也要考虑到环境的恢复能力。其次,生态旅游具有社会可持续性。通过对风景区容量的计算与评估,可确定旅游者、旅游地、旅游企业三者的基本责任,使旅游行为具体化、责任化,有利于合理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再次,生态旅游在具有经济可持续性的条件下,能够抵消那些为了满足游人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成本。最后,生态旅游还具有文化可持续性。

(二)庐山遗产地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1对庐山遗产地有效的保护作用

遗产保护并不是静态的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这就是说,传统体制下把遗产藏起来、盖起来、埋起来,只是供少数人欣赏和专家研究的保守做法,只能做到“有限保护”,而不能做到“有效保护”。遗产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丰富文化积淀的文化遗产,这种过程不能因为“保护”而终止,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保护。生态旅游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环境,使景区的生态环境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平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遗产真正的发展,遗产地才能持续的发展,否则整个环境系统就是静态、封闭的,是停止不前的。

2为庐山遗产地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都需要经费,在旅游景区内(尤其在庐山世界遗产地)发展生态旅游,可以通过国际组织贷款、政府拨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积极利用外资开发专项生态旅游产品,运用财政手段,引导和控制旅游建设项目投资资金流向,促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合理发展。

3有助于协调庐山遗产地与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生态旅游的核心目标是把保护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和促进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可以通过发展地方餐饮服务行业、住宿服务行业、土特产品交易市场,为周边地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创收机会,以缓解其“靠山吃山”的传统生产方式。这样既能减少偷猎、偷伐现象的发生,减轻自然保护区的压力,又能缓解遗产地和周边地区居民与当地政府的关系。

生态旅游是理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主要表现为旅游消费理性化、旅游开发理性化和旅游经营管理理性化,即绿色规划、绿色管理、绿色消费。生态旅游效应集中在生态自然环境和生态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将会在游览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关系(减少破坏),主要强调合理健康的消费。所以开发生态旅游是庐山遗产地旅游开发较为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向红,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探析[m],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

人境庐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庐山;园林绿化

1庐山风景区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庐山位于我国中亚热带的中部边缘,是植物由暖温带向亚热带过度的中间地带,气候差异明显,具有植物种类多、起源古老、热带科属多等特点。据调查,庐山拥有高等植物2600种,其中草本植物有1600余种,木本植物1000余种。由此可见,庐山风景区拥有宝贵的绿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养护,一些高价值的物种已经频危。在对庐山绿化资源进行养护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庐山在地理上分属庐山区、星子县、九江县及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等几家地方政府管理部门,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自然保护工作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造成庐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职责及方针任务不明确,管理人员少,管辖面积大,设备落后,管理力度也严重不足。

1.2不合理利用资源

庐山风景区有将近50种大灌木可以用于盆栽,制作盆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盆景市场越来越大,一些花农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置法律于不顾,铤而走险,大肆采挖,极大地浪费了资源。

1.3环境恶化

由于庐山交通便利,随着住山人口和旅游人员的增多,山顶、山脚、山腰、景区内民用及商用建筑大幅度增加,各种生活垃圾、汽车尾气严重污染环境,尤其是星子县管辖的地段环境污染最为严重。再加上人们的保护意识不强,有人随意以打草为乐,折木为杖,采摘奇花异木,摧残了珍贵、稀有动植物,诸多因素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地面面积大等后果,破坏了植物长期赖以生存的环境,加速了一些区域性分布的灌木群落退化,造成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

2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2.1健全管理体制,依法治山

健全管理体制,对绿化园林的有效管理首先要做好体制建设,建立植被管理机构,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倾向;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森林保护法,加大管理力度,依法治山,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非法放牧、采挖、砍樵等;争取处理好植物资源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关系,在对土地进行征用前组织专家进行资源考察认证,为减少物种的消失需对稀有植物进行异地保存;同时增加防火意识,完善山火救治措施,建立山火监控系统。

2.2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植物生病的原因有3种,分别是植物衰退病、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而园林树木常见的病虫害是蚜虫、卷叶蛾、柳十八斑叶甲、天幕毛虫、杨柳锈病、白粉病、光肩星天牛等,加强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加强树木水、肥的养护管理,移栽时避免碰伤树干或伤根,增强树势,使植物生长健壮;加强植物检疫,杜绝带菌、带毒、带虫的苗木调入;合理布局园林,利用物理、生物或化学方式防治害虫的侵入,如用生物或者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在病虫害生长发育最薄弱的时期进行施药。一般情况下,害虫在出孵化指3龄之前抗药性最弱,幼虫的蜕变期和卵孵化期是施药的最佳时期;另外,为降低病虫害的危害程度,还要及时摘除虫环、虫卵、虫瘿。在春季和秋季,需对树木进行涂白,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2.3合理对树木进行修剪

庐山风景区灌木资源较多,所以为保护庐山景区要做好庐山景区的灌木保护工作。对树木进行修剪首先要选择良好的修剪时机,休眠期的修剪选择在每年3月初至4月上旬,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特殊期的修剪对于先开花后发叶的种类,可在春季开发花后修剪老枝,对花开于当年新梢的种类应在开花后修剪,以便再次开花。对于观赏枝条及枝叶的种类,应选择在早春或冬季进行重剪,以后再进行轻剪,帮助促使发出更多的枝叶。

2.4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施肥

施肥的方法有穴施、放射状沟施、环施、叶面施肥等,施肥的种类主要有基肥和追肥。基肥选在秋冬季节或者早春把肥料以有机肥、泥土肥、绿肥等为主施入土壤中,因为这一时期植物根系生长快速,伤根易愈合,并且能够发新根,此时施基肥有利于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强树木的越冬性能;追肥有开花前追肥、花芽分化期追肥和花后追肥3种,其中发芽分化期追肥和花后追肥比较重要。

3结语

对园林绿化树木进行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提高园林绿化管理的工作质量,才能使其为我们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人境庐篇9

【关键词】桐庐,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为了满足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各城市都着力于城市交通系统的改善。城市交通合理的规划、建设应充分了解城市历史与现状,全面掌握居民出行习惯与特征,才能促使城市交通系统规划与改善。本文以杭州市桐庐县这一经济快速发展的浙西小城市为例,调查并分析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现状,并将出行特征与周边同等城市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我国其他类似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1桐庐县概况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钱塘江水系中游,地处“西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桐庐―黄山”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段。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城区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至2010年底,全县机动车保有量近3万辆(不计摩托车),且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约占县域总量的75%,近6年来机动车年均增长率为22.71%。如不加以规划管理,机动化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将与生态优先、环境立县的城市发展目标渐向背离。

2调查主要内容

2011年10月,桐庐县建设局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对桐庐县城居民交通出行特征的调查。调查范围覆盖桐庐建成区的全部4个街道(镇)29个居委(村),采用入户询问法进行调查,取得有效调查问卷5993份。调查内容涉及出行次数统计、出行方式及目的、出行分布特征、出行时耗及出行意愿等多个方面。

3出行特征分析

3.1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根据调查,现状桐庐人均出行次数为2.41次/人•天,出行率达到95.33%。与周边城市对比如下:

表1各城市居民出行次数对比表

桐庐人均出行次数与周边县市相比,略有降低,与各地居民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如德清居民存在回家午休的习惯等。

3.2居民出行目的

表2居民出行目的构成

桐庐居民的上班、上学、回家等刚性出行的比重为73.3%,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出行以生活购物、文体娱乐等休闲型出行比例达到16%,居民生活质量较高,符合潇洒桐庐的生活特色。

3.3居民出行方式结构

图1桐庐县居民出行方式构成图

桐庐城区居民出行交通方式构成符合国内典型的小城市居民出行特点,即步行出行比例最高,自行车和电动车次之,慢行交通比例合计达到66%,这体现了现状城区范围较小,市民出行距离较短的特点。

表3各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对比表

桐庐当前小汽车出行比例略低于周边县市;慢行交通出行比例与周边县市相当,其中步行比例最高,自行车及电动车出行比例较低(调查显示74%为电动车);公交出行比例明显高于周边县市,有较高的公交发展水平。

3.4居民出行时间分布

图2桐庐县全方式居民出行分布图

出行时间分布反映了居民出行量在时间上的密集程度。早、晚为居民出行的峰值,且以通勤类交通为主,早高峰(7:00-8:00)交通量最大。与全天数据相比,高峰时段的小汽车出行比例有较大的增加,同时公交出行比例降低明显。说明公交尚未成为居民通勤出行的重要选择,如能进一步提高公交的通勤交通分担率,高峰时段交通状况将得到明显改善。

表4特征时段交通出行方式对比表

3.5居民出行空间分布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中,根据行政区划和自然特征将桐庐城区划分为8个交通出行大区。老城区、旧县街道、原凤川镇等由于发展较为成熟,自身职、住需求较为平衡,区内出行特征较为明显;而江南中心城区、经济开发区块和城西区块由于近期发展力度较大,并有部分原住居民,区内出行与区外出行比例相当;凤川片区、大奇山旅游片区等区块由于现状用地特征较为单一,以跨区出行为主。

表5各交通大区居民出行特征

图3各交通大区居民出行特征图

在各交通大区对外出行方向的分析中,江北老城区与江南新城区之间的出行在桐庐城区居民出行方向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江南新城与城西片区之间的出行需求以及江北老城区与城西片区之间的出行需求。可见主导交通流向是江北旧城和江南新城片区的直接沟通,沟通的最便捷路径就是通过富春江二桥直线交流。而富春江一桥仅连接了江北老城区与城西片区之间这一次要交通流向,该调查结果可较好的解释现状富春江一桥对城区过江交通分流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图4各交通大区居民对外出行方向图

3.6居民出行时耗

桐庐居民的平均出行耗时为19.5分钟,符合小城市的居民出行耗时特征。

表6各城市居民出行时耗对比表

表7各种出行方式的平均出行时耗

现状城区居民出行已慢行方式为主,慢行出行时间在20分钟以内,出行距离在1.5―5公里以内。公交出行时间普遍较长,一般用于中长距离出行。

4分析与总结

桐庐城市居民的整体出行状况与周边类似城市相似,具有典型的小城市出行特征,但就交通发展阶段而言,仍具有自身的不同之处,整体评价如下:

除早、晚高峰外,交通出行结构较为合理,慢行仍在城区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中占主导地位,同时居民有着较好的公交出行习惯,购物、娱乐等休闲性出行需求旺盛。城市交通整体尚未进入机动车交通快速增长阶段,休闲、淡然的交通氛围符合潇洒桐庐的发展理念。

人境庐篇10

关键词:课程文化建设;课程领导力;西庐文化;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1)12-0056-03

课程领导是近年来课程领域内的一个热点话题。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然而目前多数教师的课程领导意识还很薄弱,只把自己看作是课程执行者,而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课程领导行为,只认为课程领导是校长或其他领导者的事情。为此,开展从教育行政到全体教师的多元化课程领导力建设,切实转变传统的课程管理理念与行为方式,增强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活力,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课程实施的最终走向是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1]首先,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其背后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其次,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的实质是“化人”。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需要我们以文化传承为基础,以文化创新为要求,立足课改,抓住现在,面向未来,通过构建课程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有成为课程的主人,主动参与课程领导,进入课程决策圈,才能更好地承担起“化人”的职责。由此可见,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加强课程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本文以太仓市城厢四小的校本实践为例,阐述之。

一、科学规划课程愿景,提升教师课程规划力

学校课程规划是对学校基本情况和办学理念的说明、对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结构、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整体性规定。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教师参与学校课程规划的制订,在学校课程整体框架的规划设计中培养教师的课程规划力。

(一)内化西庐文化课程理念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位于太仓西城,毗邻西庐。西庐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王时敏晚年归里所筑的田园式别墅。当年王时敏曾在此潜心绘画研究与创作,广纳贤才,成功开创了“娄东画派”,为清初“四王”之首,有“画坛领袖”之誉。西庐见证了娄东画派的创新与发展,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西庐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我们依托独特的西庐人文优势,将这一地域文化衍生为学校的教育文化,即倡导一种在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具有西庐文化特质的学校文化。同时,站在文化的角度,用文化的力量,形成带有西庐文化烙印的学校精神――“仁和、笃修、敏悟”。其本质内涵为:“仁义至善、和谐共生;笃实好学、执着追求;慧然独悟、乐于开拓”。它不仅是学校课程的核心主张,更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核心内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内驱和价值追求。

全校教师通过学习,进一步内化西庐文化课程理念。即“课程孕育仁和,课程倡导笃修,课程崇尚敏悟,课程促进发展。”我们倡导师生以仁爱之心,与人为善,构建和谐校园;勉励师生认真修养,不管从教还是从学都应专注、执着,修身、修德、修学;提醒师生学习要有敏锐的洞察力,积淀学识,厚积薄发,锤炼思想灵动、具有睿智的教师,培养才思敏捷,有灵气、有悟性的新一代。这是教师参与课程规划的前提。

(二)明确西庐文化课程目标

基于西庐文化引领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共同的愿景,从而推动课程目标的实现。经过无数次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头脑风暴,我们把课程目标确立为:构建学校西庐文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让学生享受课程,让课程成就学生。而西庐文化课程体系则主要包括西庐文化理念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西庐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西庐文化具体的艺术形式为载体的校本课程。以此满足不同学生全面和谐并富有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凸显“西庐文化”的特色品牌,增强学校的核心发展力。

(三)制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引导教师分工合作,对学校中实施的全部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制订出校本的、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方案,主要有:《“西庐文化”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案》、《“西庐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特色化实施方案》、《“西庐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等。随后,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共同探讨,形成西庐文化校本课程纲要系列,如《麦秸工艺校本课程纲要》、《橘艺校本课程纲要》等等,让其成为西庐文化课程建设的指南。在此基础上,每位教师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学期实施方案,确保三级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校本化实施。这是教师课程规划力的体现。

二、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提升教师课程整合力

在市教育局“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的理念引领下,我校充分发挥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在对本土课程资源的广泛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开设了颇具太仓乡土特色的麦秸工艺校本课程,聘请“麦秸工艺创作第一人”史仁杰老师担任技术顾问。制订了《麦秸工艺校本课程纲要》,围绕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对纲要进行了多次审议,使麦秸工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趋规范化。通过年级段普及、兴趣组提高、创作班强化等形式让麦秸工艺这一校本课程深入到每一位师生的心田,成为学校西庐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有力抓手。如今,麦秸工艺校本教材的编写、麦秸工艺陈列室内麦秸制作的流程图、制作步骤、材料及工具的展示、校本课程过程资料的呈现、师生麦秸工艺作品的展览,已成为我校特色教育的一张名片。更可喜的是,开发和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也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整合力的过程。

三、适度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力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它反映了课程的教育本土化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又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办学特色、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发挥教师的特点而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水平如何关键是教师,而教师的课程开发力是在课程开发实践中建构起来的。我们因地制宜,进行了西庐文化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要包括西庐人文环境课程和西庐社团活动课程。

人文环境课程的建构环节主要有三个:环境感悟――艺术化塑造西庐文化的校园视觉识别系统等;情境化活动――在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开展各种有主题的教育、教学或学习活动;环境创造与再创造――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发挥创造性,重构自己心中的人文环境,逐步深化西庐文化的内涵。通过本课程的开发,不断提升教师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等能力。

社团活动课程主要分三个板块:主修板块课程――按低、中、高年级段分别是体现西庐文化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橘艺活动”、“翰墨活动”、“麦秸工艺”。兴趣板块课程――坚持与西庐文化相结合,以兴趣活动课为主阵地,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开发专业活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通过开设“兴趣课程超市”,尽可能让教师乐其所长,让学生乐其所爱。竞技板块课程――主要是通过精心策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节、体育节、阅读节、科技节、英语节等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强化西庐文化精神,锤炼西庐品性,为学生提供发展才干、展示才华、实现自我的机遇和舞台。通过活动课程的多样化实施,不断提升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和拓展等能力。

四、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提升教师课程实施力

为学生发展而设计教学,这是教师的一项必要领导力。它既是教师根据学校、学生、教师自身的特点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的能力,又是教师结合学校“仁和、笃修、敏悟”的课程主张和学生的需要、兴趣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为此,教师要由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转变成主动的课程设计者,应该把学生的兴趣、能力、经验和需要考虑到课程设计中去,把满足学生发展、尊重学生差异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处理好人与社会、自然世界与科学世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我们首先将学校构建西庐文化的愿景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中,倡导“敏悟型智慧教育”模式。敏悟型智慧教育是慧然独悟、乐于开拓的教育;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崇尚生本的教育;是彰显课程主张,追求有效的教育。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我们尝试设计“敏悟单”(包括课前敏学、课中敏学、课后敏学、学习感悟几个部分),结合学科特点将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方法指导、评价等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渗透其中,让“敏悟单”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有效学习的导学单,让“敏悟型智慧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实于课堂,切实提升教师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力。

五、注重课程多元评价,提升教师课程评价力

课程评价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校课程发展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是达成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我们坚持在评价标准上,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从课程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活动成效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坚持互动化,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评价功能,突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评价;在评价手段上坚持多样化,引导激励性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倡导个性化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坚持多样化,自评、互评、师评等综合运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不断提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力和对自我(或他人)的教学评价力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对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评价。根据校本实际,首先在教师中进行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现状的调查评价,出台了《城厢四小教师课程领导力评价表》,构建起动态发展、科学有效的教师课程领导力评价体系,确立推动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的评价观。如“课程开发”一栏下设三个具体评价指标:一是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联系密切,能体现课程的宗旨,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注重对学生技能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二是课程目标明确,三维目标清晰,将西庐文化的课程主张渗透到实施目标之中;三是课程内容组织得好,层次分明,教材框架清晰,内容能涵盖西庐文化的主题特性,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对照评价指标开展自评、互评,根据权重,打好等第。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最后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教师参与课程领导的整体评价,鼓励先进,分享经验,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评价力。

参考文献:

[1]马.解读课程领导力[J].上海教育.2007(18).

ConstructionofCurriculumCultureandpromotionof

teacherCurriculumLeadership

LUYan-ping

(Chengxiangno.4primarySchool,taicang2154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