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礼仪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0:54:53

生活礼仪篇1

2006年11月9日,在瑞士日内瓦,陈冯富珍当选为世界卫生组织新任总干事。在宣布当选结果之后,陈冯富珍女士以中国人传统作揖的方式向在场的人表示感谢。

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冯富珍女士解释,之所以选择作揖的方式,“因为我是中国人,作揖又是中国的传统礼仪。”在那样一个场合,她认为用作揖这种方式比较恰当。而另一方面,确实也无法与全场所有的人一一握手表示感谢。

这是中国首次提名竞选并成功当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最高领导职位。这一天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特别的意义,而传统礼仪的出现,无疑从心理上强化了这种特别意义。

然而,在过去的一百年,古代经典中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几乎消逝怠尽。我们越来越少承继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

失礼导致失范

2006年9月,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从网上征集的10类“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常见不文明行为”: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大庭广众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加……

在欧盟整体对华开放仅仅一个多月的时候,法国媒体就有报道称:如何解决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带来的新问题,如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讲卫生、损害公物等,将是法国社会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

“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没有礼的社会。殊不知,大凡文明一点的国家都是有礼仪规范的,没有礼的社会是失范的社会,是有问题的社会。”清华大学的彭林教授认为,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国人的形象应该是彬彬有礼的,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中餐馆比西餐馆嘈杂,公共场所里永远有高分贝的嘈杂声:北京的马路越修越宽,堵车却越来越严重,强行超车、加塞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公交车站,没有有序上下的习惯,没有主动让座的习惯;我们习惯了随地吐痰,践踏草坪,蹲踩公共座椅、衣冠不整,行为懒散,满嘴脏话……现代人远不如古人有礼。

国尚礼则国昌

追溯“礼仪”的起源,我们能找到其更本初的意义和内涵,也更明了传统礼仪回归之路的方向。

唐代孔颖达说:“中国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即礼节与仪式。“礼”是指制度,“仪”是礼的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中华之礼,虽起源于鬼神信仰,但从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制礼作乐算起,礼仪发展日臻成熟。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礼、婚礼、宾客、军旅、丧葬,其中包容了祭祀之礼,人际之礼,君臣之礼。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古人讲“礼乐教化”,是“寓教于礼”,成年有成年礼,结婚有婚礼,人际交往有交际礼,乡人聚会有乡饮酒礼,人死了有丧礼和祭礼,国与国交往有聘礼等等,各种礼仪伴人一生,所以有“人生礼仪”的说法。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仍不乏有积极的一面。孟子讲“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华之礼以道德为核心而建立,是对人性合理的制约,是中华民族价值观、行为方式的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清代教育家颜元曾经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家尚礼则家大

古代的“礼”与现代的“礼仪”所涵盖的范围大不相同,前者几乎是中国古代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的总和,而后者则只涉及人的一般行为和社会活动的某些格式,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比如讲究尊老敬贤,礼貌待人、容仪端正等等。

大到国家社会,小到家庭个人,礼使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体现于具体的形式中,所以《礼记》说,“礼者,因人之人情为之节文”。礼仪相对于其他文化形式来说最为具体,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

《论语》上说,对待父母至亲,要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为了培养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彭林教授曾举例,父母双亲去世,人虽然不在了,但是彼此的感情还在,所以子女每逢季节转换,或者岁末的时候,应该通过祭祀的方式来追思自己的亲人。祭祀的时候要诚敬,应该“亭死如事生”,要像侍奉生者那样侍奉死去的亲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恢复繁琐的古礼,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孔子主张礼仪并非形式越繁琐越好,在保留传统祭典精神的原则下,删繁就简,更重要的是内心诚敬。

同事的父亲每年春节、七夕都有祭祀祖宗牌位的做法,许多年坚持不变。年少时,他一直认为这是迷信的做法,对此很不屑,直到奶奶去世那一刻,他忽然感到内心丢失了很多东西。从小带他长大的奶奶,那么亲的亲人就这样走了。年纪尚轻的他三步一跪送走了奶奶后,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开始思考父亲为什么坚持每年的春节、小年、七夕供奉祖先的牌位。他记得上大学时,父亲每年大年初一丑时起床后,就坐在爷爷奶奶的灵牌前说这一年的大事小情,聊几个儿女的工作生活。许多年后他才明白,这些仪式实际是表达对亲人发自内心的爱,“我理解他是心里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有这种情感,才会这么做,没有情感,不会做这样的事,或者很无聊。”我们身处这个社会,需要情感依托。如果用充满情感的方式去看待那些礼,将使人在情感上有更多的依托。

身有礼则身修

在我的采访过程中,一位湖南长沙的礼仪培训老师讲述了她的礼仪培训经历。她说人生的第一位礼仪老师是自己的外婆,她教育孩子们“话不高声,笑不露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年纪尚小的她不喜欢也不接受这些,认为那是一种束缚。上大学后,第二位礼仪老师说我们要通过礼仪形态使自己变得温文尔雅,端庄,进而被更多人接受和喜欢。当她按照老师教授的一切和外界打交道时,却发现将礼仪规范的一切标准做法教给学生并不能真正用于实际。而有的人并没有经过礼仪培训,其言谈举止处处有礼,让人感到亲切舒服,其人际关系,事业生活皆很成功,这是为什么?

通过对礼仪的文化根源的寻找和学习,她逐渐明白礼仪是一个人真正发自内心的那份恭敬。《礼记》上说,“德辉动于内”,“理(礼)发诸外”。正如北京家路礼仪培训学校的校长赵家路女士所说:“内在的文化素养为礼,形诸于外的言行举止为仪,内外兼修,乃为礼仪。因此,改变一个人,使其温婉有礼,不是改变他(她)的举止,而是改变其内心,有恭敬心自然举止有度。”

生活礼仪篇2

1.化妆要视时间场合而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只能允许工作妆(淡妆)。浓妆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游或参加运动时,不要化浓妆,否则在自然光下会显得很不自然。

2.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由于文化、肤色等差异,以及个人审美观的不同,每个人化的妆不可能是一样的。切不可对他人的化妆品头论足。

3.不要在他人面前化妆。化完妆是美的,但化妆的过程则实在不雅观。

4.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妆品。这不仅不卫生,也不礼貌。

5.吊唁、丧礼场合不可化浓妆,也不宜抹口红。

发型要与服饰相协调

与礼服相配:女士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穿礼服时,可将头发挽在颈后,显得端庄、高雅;

与连衣裙相配:如果穿V字领连衣裙,就可将头发盘起,如果穿外露较多的连衣裙,可选择披肩发或束发;

与西装相配:因西装给人以端庄整洁的感觉,发型也要梳得端庄、大方,不要过于蓬松。

不得在公共场合修剪指甲

社交活动中,人与人之间需要握手。手是仪容的重要部位。一双清洁没有污垢的手,是交往时的最低要求。要经常修剪指甲,指甲的长度不应超过手指指尖。修指甲时,指甲沟附近的“暴皮”要同时剪去,不能以牙齿啃指甲。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任何公共场合修剪指甲,都是不文明、不雅观的举止。

体毛必须修整

鼻毛不能过长。过长的鼻毛非常有碍观瞻。可以用小剪刀剪短,不要用手拔,特别是当着其他人的面。腋毛在视觉中不美观也不雅观。白领男士和女士应有意识地不穿暴露腋毛的服饰。女士在社交活动中穿着使腋窝外现的服装,必须先剃去腋毛,以免有损整体形象。在社交和公务场合,男士不得穿短裤,不得挽起长裤的裤管。女士在穿裙装和薄型丝袜时,如露出腿毛,应先将其剃掉。

生活礼仪篇3

关键词:幼儿教育;礼仪教育;一日活动;养成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15-01

俗话说,“有道德有礼仪有知识的人,方为人才。”只有既有道德礼仪,又有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把科学文化知识用在正确的地方。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受周边影响最深刻的时期。每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影响幼儿的意识。要通过一日活动,使幼儿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综合素质。下面,从进餐盥洗、积累社会经验,组织游戏、内化行为品质,融入教学活动、渗透规则教育等方面,探讨结合一日活动培养儿童生活礼仪。

一、进餐盥洗,积累社会经验

儿童生活礼仪的形成,对其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生活礼仪教育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更是必须用行动来完成的过程。民以食为天,幼儿同样如此。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生活礼仪教育。例如,进餐之前,教师要带领幼儿洗手。在洗手过程中,要教育幼儿不争抢,不打闹,不能相互拥挤。有一次,在洗手过程中Y弄湿地面。教师马上对Y说:“不小心弄湿地面,要自己去擦干净。老师帮你一起擦好吗?”与此同时,教师马上把抹布递到Y手中,并蹲下来和Y一起清理地面水渍。清洁过后,教师拿起Y手中的抹布,对Y说:“刚才老师帮你一起把地面擦干净,对于老师的帮助,是不是应该说谢谢呀?”Y马上赞同,点点头并说:“谢谢老师,下回我洗手会多多注意,不弄湿地面。”与此同时,要引导其他幼儿给不能独立完成洗手任务的L提供帮助,让幼儿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要指导幼儿洗手过后及时擦手就坐,等待老师发餐。在教师发餐时,幼儿要对老师表示感谢,并双手接过碗筷等。以进餐盥洗等日常活动来规范幼儿的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游戏,内化行为品质

幼儿天生好动,喜爱玩乐,难以长时间地做到坐姿端正、安静地听老师讲解。因此,注重玩与学齐头并进的游戏更适合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加相关游戏活动,在娱乐幼儿身心的同时达到内化行为品质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模拟超市购物情境,让幼儿参与购物游戏。早餐过后,教师可以带领Y、H、D等几名幼儿开始“超市购物”游戏。在这个购物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讲礼貌用语,遵守购物规矩。进入“超市”之后,教师先带领Y、H、D等几名幼儿在购物筐存放处排队,以领取购物筐。购物时,规定每人只能选择三件商品。在购物过程中,H挑选了四件喜爱的商品,但游戏规则规定只能选择三件,于是H对老师说:“老师,我能选择这四件吗?”身为教师,要教导幼儿无论是游戏还是做事都要按规则执行,要做守规矩、懂礼貌的人。所以,教师可以对H说:“咱们的规则是每人只能买三件商品,对不对?咱们都要遵守规则。”H听了老师的话后决定放弃一件物品,只留下其中三件,然后把不需要的商品递到老师手中。教师对H说:“老师之前教过大家,应该把不用的物品放回原处,在超市里也一样呀。”H马上接过老师手中的商品,归还到原处。每位幼儿选好商品之后,排队去收银台结账。可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能使幼儿心中善良的花朵渐渐绽放,达到在游戏中内化行为品质的目的,让幼儿成为一个有耐心、懂礼仪、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弱小、尊重他人的人。

三、融入教w活动,渗透规则教育

要想把礼仪教育贯穿于各种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就必须点点滴滴地教导幼儿懂规矩,守规矩,懂礼仪,有道德。在传授知识的课堂上,要教导幼儿上课期间不能随意走动,要坐姿端正,不能随意说话,发言之前要举手示意,得到老师的允许后方可发言。比如,D在上课时想上厕所,就自己站起来要去。这时,教师可叫住她:“你要去哪里?”D说:“老师,我要去厕所。”教师说:“上课的时候,想做什么要举手打报告。经过老师同意之后,方可进行。在课堂上应该坐姿端正地听老师讲课,不能随意走动,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对吗?”听了老师的话,D马上对老师说:“报告老师,我想去厕所。”由此,D懂得了上课的规矩。因为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差,简单的语言教育有时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多组织幼儿参加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礼仪规范。

四、结束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儿童生活礼仪的形成,对其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生活礼仪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时时刻刻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一日活动中,要从进餐盥洗、组织游戏、教学活动等方面入手培养幼儿的生活礼仪,使幼儿从小系统地接受良好的生活礼仪教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潘建红,吕迪.礼仪教育与未成年人德育生活化[J].中国德育,2017(02).

[2]邢宇.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生活礼仪篇4

【关键词】幼儿教育日常生活文明礼仪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2-0166-02

文明礼仪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礼仪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工程,蕴藏在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从幼儿阶段抓起,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进行文明礼仪渗透教育,不仅切实可行,而且非常重要。

一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理论基础

自20世纪40年代起,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开始致力于幼儿社会行为习得的理论研究,大致分为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两类。

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以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研究成果为代表。强调把外界环境视为刺激,把机体的伴随行为视为反应,而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过程。按照这种理论,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是由于受到外部刺激和强化所产生的。

社会认知理论,以班杜拉的理论观点为代表。强调观察和模仿是幼儿习得社会行为的最基本方式。依照这种理论,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而获得,成人在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引导的同时,更应注重自身的榜样示范行为。

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普遍存在着高度重视知识技能的教育,却往往忽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的现象。由于幼儿缺乏一定的文明礼仪教育,往往会导致行为失调。在幼儿园中展开礼仪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程,而且意义重大。

1.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功效

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保持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并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就容易被他人接纳,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发展机会,使幼儿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良好的文明礼仪,有利于幼儿专注力的培养和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表明,懂得文明礼仪的幼儿,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懂得关心他人、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

2.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文明礼仪教育,涉及交往礼仪、生活礼仪和学习礼仪。中华民族是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国人历来注重对人文伦理的探索,当今幼儿要养成重视文明礼仪的观念,习得日常礼貌用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在生活礼仪方面,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的好习惯,不挑食、保持桌面和地面的整洁;保持服装整洁、干净,讲卫生,规范坐立;了解并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注意让路和让座等。在学习礼仪方面,遵守秩序、保持安静、举手发言、尊重他人意见等。

3.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原则

在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时,需要注重把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使教育生活化;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的生活教育化。做到理解幼儿和尊重幼儿,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要循循善诱,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榜样示范,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三文明礼仪教育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策略

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重要节日及各项活动,都是实施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中,渗透在幼儿园同伴及成人的各种交往中。

1.从细节入手,将礼仪教育融入一日生活和重要节日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丰富,非常适合在一日生活,诸如学习、进餐、睡觉、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针对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从细节入手,引导幼儿认识到规范的做法,并针对幼儿容易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提出更加具体、细致的要求。

每天幼儿入园时,晨间谈话中可对幼儿的文明用语进行教育。通过晨检,幼儿能从中体验和学习讲卫生、懂礼貌等文明礼仪。将礼仪渗透到晨间早操中,学会自觉排队,做到服饰整齐。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编排礼仪儿歌,提高幼儿礼仪学习的兴趣。开设“餐前十分钟”活动,以游戏活动为训练手段,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接受礼仪教育。

将礼仪教育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幼儿时刻受到良好地语言和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例如:在游戏活动时,不小心碰到别人,要主动说“对不起”。充分利用主题节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在父亲节或母亲节,鼓励幼儿自己动手,为家长制作贺卡作为礼物,写下要对父母说的话。

2.重视环境创设,营造幼儿文明礼仪养成的氛围

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幼儿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自觉地习得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充分挖掘和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氛围,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感知体验文明礼仪的真与美、文明礼仪活动的快乐。可以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美化,在教室墙面、走廊、楼道上布置一些与主题一致的常用礼貌用语、礼仪行为图画、礼仪儿歌等。

创设文明礼仪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快乐习得礼仪规范。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语言理解能力较弱,可以利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育形式,比如通过讲故事、看图说话、学习儿歌等,启发幼儿对文明礼仪的认知。在班里利用游戏活动时间,让幼儿学习互相帮助、礼让等。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开展主题活动,适当进行奖励,提高教育成效。

3.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教师和家长要树立好榜样作用。在仪表方面,要大方得体、衣着整洁;在语言方面,要谈吐文明、尊重幼儿;在行为举止方面,要文明优雅,做到文明礼貌待人、言行一致,为幼儿文明的礼仪行为塑造良好的形象示范。

4.实现家园共育,倡导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口头宣传、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的重要性。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交流和合作,取得家长的配合,以保持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同步性,坚持从正面塑造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性,还要经常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礼仪实践活动。

四结论与教育启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让幼儿从小将文明礼仪行为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自己的习惯,才能为以后构建自己完美的人格,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坚持不懈进行探索、研究和实施,相信文明礼仪教育之花,肯定会结出人才辈出丰收之果。

参考文献

[1]罗翠麟.浅谈开展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措施[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9)

[2]穆红海.幼儿一日活动中礼仪教育的渗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1)

生活礼仪篇5

【关键词】班级活动学生文明礼仪习惯

近年来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初中阶段的"落伍者"、"双差生"、"问题学生",他们是一个在初中阶段被学校和教师"边缘化"的群体,他们除了文化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外,综合素质也较差,特别是他们在礼仪缺失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不良习惯集中表现为:出口成脏;考试作弊;追逐打闹,高声喧哗;上课玩手机,发短信,随意接听电话;缺乏节约意识,浪费水电粮食;随意插队;公共场所不讲卫生;休息期间,在宿舍打牌、唱歌,影响他人的正常休息;我行我素,破坏和有意损坏公共财物;不尊敬师长;穿奇装异服,标新立异;公众场合男女生亲昵等。

就当前的中职生而言,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又有着特殊的意义,如何改变现状,培养他们具有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举止,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中职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是十分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

班级是一个学校中最为基础、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教育单位,对学生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全面,同时也是学校中集中体现教育伦理精神的特殊场所,是学校管理和教育学生最主要的阵地,班级活动对中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就如何利用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1.了解文明礼仪历史,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礼仪常规》,让学生明白在学校什么行为正确,什么行为错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

2.制订文明礼仪规范,营造文化班级环境,浓厚礼仪教育氛围

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好的教育氛围可以塑造一个好的人才。我们在班里制定出各方面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包括:"教室卫生公约"、"礼貌用语礼仪"、"穿着礼仪"、"行走礼仪"、"尊师重孝礼仪"、等等。"行为规范记于心,文明习惯显于行"。让文明礼仪规范切实的影响并成为学生自觉的文明礼仪行为,我们在班上开展了量化考核制度,由值周班干将每生是否遵守文明礼仪规范进行量化考核,形成每日一小计、每周一反馈、每月一统计的量化管理。

3.实践文明礼仪行为,树立文明礼仪榜样

在制定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我们有步骤、分阶段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进行礼仪实践,让学生从身边做起,从课堂做起,从公共场所做起,从家庭生活做起,使每一个人在个人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家人相处以及公共生活等多方面,都能自觉形成讲究礼仪的良好风范。

树立正确的榜样可以转化为一种鞭策力量,能激励学生提高认识,调节行为。所以在班上树立好的榜样,可以规范班上其他同学的行为举止,从而使同学间的行为相互影响,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典型事例,然后在班上及时报道;请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站在讲台上,接受同学的鼓掌激励;评比各类礼仪之星,在班会上表彰。身边的同学都成为了讲文明、讲礼仪的榜样,自然会影响到那些落后者,因为我们相信,榜样的距离越近,激励作用就越大。

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从加强自身的文明礼仪出发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如教育学生着装整洁、美观、大方,身为老师,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如注意自己的言语,学生向你问好,你也要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当我们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如注意自己的行为:不在课堂上接打电话、不随地吐痰和乱扔东西等。教师在生活实际中发挥榜样作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这样的小节,体现出尊重学生,令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4.开展文明礼仪活动,有效养成文明行为

人的礼仪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各科活动逐渐培养,离开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较难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结合班级的实际,适时开展班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劳动实践等。以系列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级活动的范围十分广泛,有多样的常规教育和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礼仪教育活动系列活动,如"讲文明,守礼仪"主题班会、课堂礼仪训练、"讲文明,守礼仪"演讲比赛、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文明礼仪伴我行"优秀黑板报展示、"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活动、"文明礼仪"知识抢答赛、"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礼仪示范表演、文明礼貌用语征集为贫困学生爱心捐款活动等等。

这些班级活动,都能让学生多样化、多角度的接受礼仪教育,有效的引导学生系统了解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以礼待人、文明处事,在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的方式方法,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一个学期内不可能将这么多的活动都搞起来,我们可以分学期、有针对性的选择几项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营造班级文明礼仪的浓厚氛围。如通过礼仪表演,规范了学生站、坐、走姿,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美。通过小品表演让学生明白吸烟的害处,懂得父母的艰辛,珍惜同学间的友情,形成爱的氛围。在所有的文明礼仪活动中,主题班会,是我们每个学期都必不可少的一项班级活动。我们开展的每一期班会,主题鲜明,学生自己收集材料,在班会上进行演说、辩论,班级进行有效的引导。主题班会成为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

5.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与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结合

生活礼仪篇6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来源:文章屋网)

生活礼仪篇7

第三届“大学生礼仪风采大赛”

活动主题:

“青春风采,魅力纺专”

主办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校团委、外联部、赞助商

、承办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校团委大学生艺术团礼仪队

宣传语:

展现青春真我风采,创造新型礼仪理念,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引领礼仪文化的潮流!

活动目的: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道德文化,展现青春风采,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更多的人参加到学习礼仪的队伍中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宣传地点:

1、食堂前

2、女生6、7栋间

3、男生4栋前

宣传形式:

定点摆摊、广播滚动播出、海报、横幅、电视滚动播出(宣传持续一周,要让全校都了解到本次活动的隆重)

一、前期宣传报名

1.所有在校宣传的海报由赞助商出,在学校食堂,活动中心,公示板,女生公寓楼前每处一张。

2.广播站滚动宣传

3.电视台滚动宣传

4.班级宣传,各个系,各个班的班长负责在班上宣传

二、报名条件:

1.所有在校学生,男生170以上,女生160以上

2.想展示自己的风采、对礼仪有点了解的

三、报名方式:

1、班上报名

2、宣传点报名

四、比赛环节:

(1)初赛:

2.初赛地点:X1100

3.初赛内容:

①、8日在a区2楼进行校内面试,面试内容每位同学简单的自我介绍、参赛目的和自愿的才艺表演。

②、复赛入围人数为30人

(2)复赛:

1.复赛时间:待定

2.复赛地点:北苑活动中心

3.复赛内容:

1、30位入围选手会经过抽签分成两两一组,礼仪队会对30位选手一周的礼仪培训。在比赛时每组选手将一周的培训内容融入在自己的才艺中,展示礼仪才艺,展示方式不限,例如:小品、唱歌、双簧、直接展示等等只要加入培训内容就可以;新颖较佳。时间控制在每组5分钟左右,所有组完成后由评委打分,点评。共计30分钟。最后评出20名选手晋级决赛。

(3)决赛:

1.决赛时间:待定

2.决赛地点:北苑活动中心

3.决赛内容:

第一轮:、自我介绍

、才艺展示

、情景模拟

第二轮:、题海拾贝

、礼服展示秀

4.决赛流程:

2、主持人上场介绍到场领导,评委及嘉宾,致开场词。

3、t台秀:选手分成两列,从左右两边同时登台。

4、自我介绍:选手依次做自我介绍并宣布参赛宣言。

5、才艺展示:选手依次进行才艺展示(朗诵,唱歌,舞蹈等)。

6、情景模拟:两个人一组抽取情景模拟题,根据题目展示礼仪动作。

7、中场休息:友情演唱。

8、主持人宣布第一轮选手得分情况和进入到第二轮的10位选手的名单。

9、题海拾贝: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这个环节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选手回答错误可由观众回答,答对的观众可获得精美的小礼品一份。

10、晚礼服展示:剩下十位选手,穿上赞助商提供的衣服展示。每位选手根据衣服的样式凭自己感觉展示出来!完成后评委可根据影响深刻者加分。共计时间6到10分钟。

12、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并进行颁奖仪式

生活礼仪篇8

一、活动宗旨

适应文明校园的要求,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践20字基本道德规范,结合创建文明单位,在全校深入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普及礼仪知识,提高礼仪意识,加强礼仪实践。形成以“讲礼仪、有修养”为荣的良好风尚。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全面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展示现代化学校良好校园风范。

二、活动内容

(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1、编印校本教材。供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使用,同时利用宣传画、板报、主题班会等进行广泛宣传。

2、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必修内容,纳入相关学科教学。各班要充分利用队活动时间,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合新修改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开展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

3、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培训。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通过学习、岗位培训及文明学校教育活动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开办文明礼仪讲座,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4、举办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举办首届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为各班开展礼仪教育活动起到示范借鉴作用。

5、开展身边的故事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征文评比活动。

6、组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在开展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开展文明礼仪有奖知识竞赛活动。

(二)制订文明礼仪规范

组织调查研究,发现先进典型,推广试点经验,制定规范草案,组织各班开展公众讨论,征询意见,制定出各方面文明礼仪规范要求,并以公约(公示)形式公布于众。包括基本礼仪规范;少先队员礼仪规范;小学生礼仪规范;购物、旅游、餐饮、阅览、文体娱乐、出行乘车等公共场所礼仪规范;家庭生活礼仪规范等,形成较为完整的礼仪规范体系。

(三)实践文明礼仪行为

1、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在制定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礼仪实践,从身边做起,从课堂做起,从岗位做起,从公共场所做起,从家庭生活做起,使每一个人在个人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家人相处以及公共生活等多方面,都能自觉形成讲究礼仪的良好风范。

2、组织社会舆论监督。结合礼仪实践活动,组织新闻媒体,聘请社会监督员,对学校及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行为进行监督评判,督促礼仪行为的实践。

(四)组织文明礼仪竞赛。

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举办“文明礼仪形象大赛活动”。活动分三个层次,三类群体、五项内容。

1、三个层次

(1)各班学生进行初赛;

(2)全校组织决赛。

2、三类群体教师、学生、家长。

3、五项内容仪容仪表、言辞谈吐、职业形象(含暗访考察)、情景处理、综合知识。

(五)评选礼仪形象标兵

在层层开展礼仪形象大赛的基础上,评选出礼仪形象标兵,并最后推举出“学校文明礼仪形象标兵”。

三、活动组织

(一)主办单位教务处、少先队

(二)参加单位各年级以每班二名学生的基数上报学校参加决赛。

四、活动安排

1、9月份,做好筹备工作。成立活动组委会,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业人员收集文明礼仪知识读本等。

2、10月底至明年2月份,普及礼仪知识。举办“健康、美丽、文明”礼仪教育师资培训;各班普遍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训活动,开办礼仪教育讲座,开办专栏、专题节目,开展舆论监督。

3、11月12月,组织礼仪形象展示。12月份举办“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以推动、指导各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和竞赛活动。

4、1月4月,开展礼仪实践活动。各班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修订完善礼仪规范,开展讨论。层层开展礼仪竞赛、演示活动,评选、推荐出各段礼仪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等,广泛开展各种文明礼仪实践活动。

3月5月,组织全校文明礼仪有奖知识竞赛。营造人人学礼仪,个个赛礼仪的热潮。

6、5月7月,组织风采大赛,把礼仪宣传活动推向高潮。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班要充分认识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校形象、培育师生良好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要把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今明两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新的抓手、新的着力点认真抓好。教务处、少先队要切实下大力气,精心策划工作方案,认真组织礼仪教育实践,一个一个层面、一个一个群体,全方位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2、广泛动员,积极引导。文明礼仪教育关系到每个人的外在形象、气质涵养,提高文明礼仪素养是现代化都市生活和公共道德的内在需求,也是与国际接轨,展示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要引导师生增强礼仪意识,自觉参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生活往来等等方面做起,要了解通行的礼仪要求,培养和提高礼仪素质。

生活礼仪篇9

【关键词】礼仪教育;榜样;习惯;尊重

一、大人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榜样

曾经接了一个新班,放学提示铃声一响,孩子们都知道赶快收拾自己的物品等待父母来接自己回家。而父母一来,全堵在了教室门口,喊自己的孩子,甚至有的家长在窗户边喊自己孩子的名,此时孩子们忘记了规矩,说的说,下的下位,有的看到父母拿起书包就跑出来……场面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乱。针对这一现象,我在家长会上提出: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不能拥挤,要按先后顺序排队,给孩子们做个榜样。对孩子们则提出问题:“我们班应该怎么放学?大家要怎么做才显示出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什么做才能证明我们已经长大了?”孩子们各抒己见。最后我们制定了我们班放学的规矩:安静等待父母的到来,不下位,不说话,眼睛看着大门,听到老师叫自己名字后大声的和老师,阿姨说“再见”。第二天进行评比,然后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表扬鼓励。家长配合默契,在每天来接孩子时也不用再拥挤,按要求排队,耐心等待老师叫自己孩子的名。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也能安静等待父母了!当他的父母看到孩子在安静的等待时连声夸道:“我家宝贝变乖了!”一天天的过去,放学终于不再乱了。大人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因此,我们必须要与家长思想协调一致,行动统一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

“老师,冷鑫宇跳楼梯!”上完厕所回来的小朋友对我说。全班都到齐后我就问道:“有一位小朋友从楼梯上往下跳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头会破,鼻子会流血,腿会被摔断……”小伙伴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是啊,这么危险,我们应该怎么上下楼梯呢?”“不跑跳,不推人……”“对,上下楼梯要靠右行,慢慢走,不跑跳,不乱停,特别是不能用手推人”然后一一让孩子们来分析为什么要靠右行,慢慢走不跑跳,不乱停,不推人。再让孩子们玩开车的游戏,让孩子们了解到:如果路上车辆不靠右行,相向的车就会相撞。我们在楼梯上行走就像街上的汽车,为了安全必须做到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再给孩子们讲楼梯踩踏的事件,知道在楼梯上推人跑跳带来的可怕恶果,再带孩子们到楼梯上感受跑跳时楼梯的振动,让他们明白危险有时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得有防范的意识。然后,再踮起脚尖带着孩子们上下楼,小家伙们学着我的样子踮起脚尖慢慢上下楼。事后偶有个别小朋友上下楼梯时走路重了,大家都会提醒他:“轻点,楼梯在震动呢。”班上再也没有人来说谁跳楼梯的现象了。不文明的行为有时就是不安全的隐患,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会尊重

“谁来读一读?”我刚说完,罗明亮就把小手高高的举起。“行,请罗明亮来读。”罗明亮很认真大声的读着每一个字宝宝,可小伙伴们听了哄堂大笑。由于平时罗明亮说话都有些大舌头,很多音都发不准。我制止了笑声,然后对大家说:“如果别人笑你时你会怎么样啊?”“伤心,难受……”“是啊,罗明亮肯定也很伤心呢。你们应该对他说什么呢?”“对不起,罗明亮,请你原谅我们。”我抚摸着罗明亮的头说:“同学们都知道错了,你应该说什么呢?”罗明亮低声说:“没关系。”我对大家说:“罗明亮能举手站起来就说明他很勇敢,读错了没关系的,老师再教他一次。”然后,让孩子看老师的口型发音。“谁愿意来帮助他,教他读正确的音,就像老师刚才那样教。”“老师,我来!”“老师,我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举着手说。小伙伴们一板一眼的教得还真像一个个小老师呢。“我们请罗明亮再来读一次怎么样?”“好!”这次罗明亮读的时候同学们都认真仔细的听,读完后都为罗明亮的进步给予一阵掌声。此时,孩子们的微笑让我知道,今后再遇这种情况他们应该怎么做了。事实证明,孩子们真的懂事了。记得班上一位小朋友在读拼音的时候,小伙伴们没有因为她的搞笑的发音而去笑话她,(小朋友的爷爷是柳州的,因此她的口音像她的爷爷)孩子们懂得尊重他人了,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以上是在进行礼仪教育的一些片段。班上孩子们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不用老师提醒,知道喝水要排队取杯子接水,知道吃饭时排队来取饭,要盛饭添菜会说“请”,得到别人帮助会说“谢谢”,会谦让小的弟弟妹妹……我们必须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让孩子们在点点滴滴中明白事理,在点点滴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真正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参考文献:

生活礼仪篇10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实现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所以先给大家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那就是学会问好:不用怀疑,我所说的就是问好,问好也是一门艺术,他并不是难于被人们所掌握,我为大家带来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当你每天在清晨被恼人的闹钟叫醒时,你是否想过你的一天将如何度过,你是否期待奇迹的出现。首先,那么就让我走进你的一天,去找些细节,你是否向你的父母道一句早上好,也许你有,但后面不要加一句对昨晚没有休息好的抱怨,也不要抱怨早餐没有你所喜爱的食物,因为你的一句抱怨会让你的父母认为自己做的并不好,你必须时刻深知,你的父母是爱你的,并且他门希望你能得到良好的环境,还有那就是你的抱怨会毁掉你父母一天的好心情,你现在是否为你的抱怨感到卤莽呢?

好了,现在让我们走进校园,来看看你在学校中的生活是否文明,你的同学正在打扫卫生,你是否向他打招呼,问一句早上好,并且向他的劳动表示感谢呢?你也许没有,那么请从下一刻起,不要忘记向你遇到的每一位同学问好,也许一句简单的早上好,对你来说并不用费什么工夫,但你的一句问候会让他在一天中感到轻松快乐,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你是否已经开始暗下决心,要向你遇到的下一个同学问好呢?如果真的这样,那么你的心中已经有了文明的火花,现在你要走就进教室开始紧张而充实的学习,当班长喊口号起立时,你是否尊敬的站起来道一声老师好呢?当一节课匆匆过去,你是否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传授给你知识的老师,说一声再见呢?你也许做了,但你懒散的样子会让老师感到伤心,而有力的问好与再见才是对老师工作的肯定,你是否该反思一下,你是否做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