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连锁经营管理十篇企业连锁经营管理十篇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3:41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篇1

1.成员企业多头开户,无法对资金流动实施有效监控

连说企业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形成了管理阶级多的组织机构,在对连锁企业来说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这些资金相对比较分散;同时又在银行贷如大量的资金,这也就存在了闲置资金高、贷款高的想象,也就很多时候也就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对于连锁企业的财务费用和成本的增加,也就影响了连锁企业的发展。由于长时间的控制,对于每一连锁企业的资金的发展进行全力的配置,也就可以高校的利用企业资金,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对公司资金的运用中要有详细的记录,保证资金的去向准确。对于企业内部人员的控制,我们要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公司的真实的资金的情况,在会计核算中能够正确的反映出来,账物不符对资金管理有章无序,导致资金管理严重不足。对于一些管理不到位的资金运用项目,也要长期对企业资金进行监督。确保资金的是有效益。对于连锁企业要保证企业的正常的发展,对待这些问题没有响应的制约制度,导致项目部的资金使用失控,单独依靠传统的财务会计手段,总公司无法得到资金流动的全部动态,也就给连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和经营风险。

2.缺乏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无法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在对连锁企业进行资金计算的时候,缺少统一的资金计划和调度控制,没有良好的将银行信息和企业信息进行对接,在资金信息传递的过程出现问题,在集团管理者拿到资金使用报表也就不能进行相应的核对,失去了财务管理原有的作用。在对会计和资金运营情况进行核对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一致,在对财务会计、资金计算、投资和融资等资金信息集中不起来,连锁企业管理者也就很难有效的进行监管,也就不能提供有效的决策,在对资金缺少预算,事前缺少控制,在对项目施工中资金的审计监督都是没有严格执行,导致财务风险增大。

3.内部交易形成内部三角债,汇兑费用加大

在对连锁企业管理中,企业内部存在大量的内部交易,在没有进行良好的结算和内部结算系统,也就形成了集团内部相互拖欠的三角债,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的运转,同时大量的内部交易使得银行处理中形成了高额的汇汇兑费用,形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导致连锁企业在对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二、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现状

1.经营管理的组织形式与功能单一

对于资金管理中多地方都存在严重的拖欠现象,没有较为有效的处罚制度,还有一些项目施工部门在对资金管理工程中挪用闲置的资金,导致大量的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这也就很大程度的伤害了连锁企业的共同利益,在对今后施工中留下了隐患。在对资金结算中心中大多数是连锁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机构,一些施工连锁企业在实行结算和财务处理的都是同一个部门,没有保证企业资金的结算的独立,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导致了资金的浪费,很大程度的限制结算中的职能的体现和发挥,很多时候也就无法分清财务工作和资金的管理工作的界定,对于一些连锁企业对资金管理中,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于财务管理也是相对较为分散,对于功能也十分的单一,对企业的信息不能很好的反映出来,也就没有对外融资、中介、投资等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

2.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对于目前的连锁企业我们使用不同的资金管理模式,不断的完善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对于连锁企业将资金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混为一谈,根本没有理解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虽然有些连锁企业制定了资金管理制度,但是具有很多的漏洞,制度的管理性比较弱,没事实际的操作效果,同时还要受到人为的制约。其中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就是结算中心的内部贷款制度不健全,与银行管理制度相比,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于资金的回收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第二就是在对资金结算中的考评和评价缺少准确的监督,导致资金的分配不合理,导致平均主义经营的腐败性,很大程度的损害了内部成员的利益,还影响了一些单位的积极性;第三就是没有对子公司进行有效的管理,没有良好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对于子公司和项目部也就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来寻找自己的退路,不断的削弱了国有连锁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导致内部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

3.经营管理系统技术平台建设缺少整体规划

在对资金集中管理系统技术平台的建设中,技术平台就是指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对软件高效平台的使用,必须要保证软件平台的稳定、安全和高效,这样才能更好的获取资金的详细信息,管理人员才能对资金流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整体看来连锁企业缺少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的整体观念,对相应的信息化工作没有总体的规划,在资金实际的管理中只是对单一的业务环节或者是单一的功能进行信息化,在对信息系统应用中也就是东一块、西一块,整体的集成和沟通程度不高。

三、完善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系统

1.选择适合连锁企业的组织形式

组织结构是企业的管理形式,在对于设计和定位的合理性也就很难确定,这些也就会影响资金集中管理的顺利实施,由于控股公司随意调度子公司的资金导致资金管理失分不合法,在对资金结算中心和国家相关的法律完全不符,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企业财务公司,利用财务公司的融资、投资以及委托投资和贷款等中介服务功能,为企业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同时将富余的投资按照高效产业进行,优化企业的生产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度,促进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化管理。

2.建立健全资金集中管理制度

要配备良好的管理制度,更好的保障资金集中管理系统的建设,对于连锁企业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经营特点和内部需要制定相应的账号管理制度,和资金的结算方式,更好的确立风险管理和监督制度,能够最大限度的消除制度执行中的认为因素,可以运用技术信息手段设定硬件和软件程序,吧管理制度和企业规章变成大家都准守,并无法变更的计算程序,运用程序规范人们的行为。

3.合理规划资金管理软件平台,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素质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篇2

关键词:连锁经营;财务管理;中小企业

本文系2012年度河北省财政科研课题“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6日

一、中小企业连锁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想盈利必须有规模,要有规模必然走连锁之路。而中小企业连锁经营过程中往往忽略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出现一些问题。

1、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职责混乱。中小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发展模式后往往无法在财务管理方面做到有条不紊。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落实不到位,财务账目模糊不清,甚至任意简化会计手续,财务信息失真。此外,由于实行了连锁经营,很多中小企业因其巨大的规模效应,使得企业的治理结构运行上并不规范,权责不到位,管理层忽视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务纪律的严肃性,任意干预企业的各种财务决策;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都严重妨碍了连锁企业规模效应的发挥。

2、资金短缺、资金结构不合理、融资困难。大部分连锁企业以连锁店数量比质量更重要的扩张思路来迅速发展,但大规模并没有带来高盈利,一边开店一边沦陷的现象层出不穷,扩张期间现金流量出现净流出,造成了偿还贷款和支付货款困难。另外,连锁企业这种盲目追求数量的急剧扩张,很少会从维持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资源有效性方面考虑。由于其自有资本金额都不是很高,扩张所需大量资金缺口往往靠外部借贷解决,使得资产负债率很高,财务杠杆系数大,资本结构不能保持合理水平。此外,原材料及人工价格不断上涨,造成企业成本上升很快,一旦市场状况不好,相互拖欠货款现象势必严重,大量活动资金不能收回,导致现金短缺,资金的流动性出现较大的问题,在此情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可谓难上加难。

3、统一管理未能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执行。连锁经营的优势在于统一管理,集中进货、分散销售,共享规模效益。实际中有些中小企业在连锁经营中未能真正意识到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允许其连锁门店自主进行部分采购并直接付款,使得分散在各门店沉淀资金增多,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各门店库存缺乏统一调度,库存量加大;各连锁门店之间销售价格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销售竞争,降低了经营效益,并影响了企业形象。

二、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挥连锁企业经营优势

1、健全财务机构,提高财会队伍素质,加强财务管理。在中小企业连锁经营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层重视与否是决定财务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21世纪的企业领导人,不但要懂经营会管理,而且还要学习一些财会知识,因为财务管理的基础是会计核算。要健全会计机构,提高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好连锁企业的统一核算工作,为连锁企业的财务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积极作用。

2、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效率

首先,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财务预算控制主要体现在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各连锁门店的成本费用开支、资金的流入流出以及筹措,以便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从而保证资金按照计划进行收支,避免出现大量短缺或盈余情况;同时也使得成本费用支出得到实时控制,保证企业利润目标的顺利实现。

其次,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做到收入与支出相独立,实行统收统支,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根据财务预算进行资金合理分配,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从而保证生产经营和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

最后,扩大融资途径。连锁企业要做强、做大,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者银行借贷,往往速度慢,而且容易丧失市场机会。借助资本的力量,以速度领先,同时也解决了资产负债率高等资本结构不合理问题,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目前,风险投资公司和私募股权公司对拥有销售渠道和网络的企业比较青睐,中小企业连锁经营可以利用这个有利时机,让企业资本化,引进风险投资,快速、大量融入资金,通过膨胀式扩张,企业就可以快速完成从初创到壮大的过程。“如家快捷酒店”、“真功夫”等中小企业连锁经营就是通过引入战略资本、加快资本化的脚步迅速壮大的。

3、统一资金管理。连锁企业往往门店分散,如果各门店营业收入不能及时划拨到总部账上,将大大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充分运用资金管理“蓄水池”原理,总部资金管理中心承担资金筹措、使用、调度和管理的职能,门店实施收支两条线,专款专户,专款专用。保证各门店资金收入、资金存款能够适时归集到总部账上,各分店只有查询功能,不能划款和取现,开支所需款项由总部划入。从而杜绝了分公司挪用货款的可能性,保证了货款安全,同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筹资行为必须由总部统一筹划安排,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控制、规范独立法人门店擅自融资行为,防止出现资金财务黑洞。

4、加强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存货管理包括采购、验收、存储、发货及发运等环节,为了保护存货的安全、完整,降低存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必须以职责分工、交易授权为基础设计对存货管理进行制约和协调的内部管理制度,并完善存货价值流转记录程序控制,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企业的发展重在规模,中小企业通过连锁经营可以扩大规模,但企业的发展更重在管理、重在监督、重在制度、重在规划,只有切实做好以上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才能真正做到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财务管理的特色与优势,中小企业才能够在连锁的道路上迅速、健康壮大。

主要参考文献: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篇3

关键词:高校;连锁经营管理;校企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7-4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是要求教育活动能够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为市场提供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是要求加强对各个专业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已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因而本文展开对教育活动的探讨,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言,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大零售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拥有市场销售管理理论并能够充分调动不同地区的不同资源,实现高职院校和服务业的双赢。因而急需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够抓住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趋势,基于当前高职院系教育体制改革,从专业发展特点入手,培养出较高就业能力的学生。

一、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建设的特点

连锁经营管理是上世纪末正式添加的经营管理专业,同其他的经济专业相比,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更加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个商品、品牌、各区域卖场等各项资源的有机融合管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产品的营销,因而在经济新常态的趋势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成为市场发展主模式,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开展校企合作要求教学内容能够同当前连锁经营企业相联系,以具体的市场活动作为教材,同时带动学生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并丰富理论知识。具体而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经营管理综合素质较高,营销专业知识扎实,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类资源的配置情况,并能够很快的掌握该地区的营销优势,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强等特点。

二、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现状

(一)缺少重视

目前,高校专业已经初步执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慢、理论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当前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出现较多的问题。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认知不清,觉得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校,企业主要是展开经营活动,因而主动成为学校合作方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校在寻找合作企业进行校外实训时,所在的企业发展模式不足。如本文所提到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需要进入到具有完整的连锁经营体系的企业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学校对于校企合作模式重视不足,导致在寻找合作企业的时候不够尽心,如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规模的连锁企业中展开校外实训无疑是最科学、全面的合作方式。但事实上,学校方面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即便参与到校企合作模式中展开教学实践,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缺少制度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属于新起步的专业,当前仍有众多高校未将这一专业独立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并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展开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等。所以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与此同时,要想扩大该专业的发展规模、发展的专业性,同时展开新的教育模式,提供市场导向型的人才必须要有制度支持。事实上,当前拥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高校未能制定独属于该专业的发展策略和相关制度,同时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执行同其他专业相一致。如某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前往同一个企业展开校外实训,致使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不能很好的对连锁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有效掌握。

(三)缺少专业性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教育体制安排下展开的,对于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同样如此。通常情况下,只有制定完整的合作机制、如企业掌握学校的教学活动安排情况、学校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情况才能推动合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发展。当前我国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缺少专业性。一方面是双方信息未能及时全面共享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我国尚未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发展提供有效的文书、正常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导致校企活动仅仅是表面上的合作,而非本质上的具有实际效力的合作。

三、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优化策略

(一)对校企合作模式树立正确的认知

为提高高校和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正确认知,一方面要求高校能够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学校的教学活动,这将使学校正确认识到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若干本质,从而在选择合作企业的时候能够更加注定该企业的专业性、可持续发展性;另一方面是要求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校企合作模式的文件等支持,如支持校企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建设,提高给校企平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使高校和企业都能够支持这一模式的开展。

(二)建立健全双方的合作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的合作机制,要求双方多能够根据对方发展现状,从而规范双方的合作,使合作达到应有的效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一方面要求学校能够在尊重当地连锁经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并展开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是要求企业能够按照高校的发展状况,提供专业的、具体的职位帮助,如某南方高校中,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偏向于对食品连锁店的管理,因而要求食品连锁企业能够主动同高校合作,使双方的合作关系更具体科学。

(三)以双方共赢作为合作目标

当前校企合作出现的专业性不足问题,在于学校所培养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未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也表现在企业所提供的职位未能满足学生实践理论知识的需求,因而要求能够基于双方互赢的目标展开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是要求企业员工能够进入到高校进行学习和展开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和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参观并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在发展中遇到较多的挑战。因而要求发挥政策、企业管理等的作用,推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发展,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

参考文献:

[1]叶丽.“校企合作”培养高职人才模式探析――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16-19.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篇4

关键词:物联网;连锁经营企业;物流成本管理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医药连锁经营企业为了提高经营质量、获取更大利润,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物联网等先进的技术和条件,提高企业的物流运输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此,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管理者应对影响物流运输成本的因素进行准确分析,并积极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一、影响连锁经营企业物流成本的因素

(一)物流管理

连锁经营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项目有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等。近年来,成本呈上升趋势的主要是运输管理,运输成本一方面与物品的运输方式及物品自身性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会受到运输距离和时间的影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企业应该结合时间、地点等情况,尽可能选择最方便的运输方式和最短的运输路线,在加强运输管理的同时提高运输质量。

库存管理也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包括货物的进出、货物的安全库存容量等。库存容量不宜过多或过少,应以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营活动为标准,如果库存过少,可能会降低企业原料的周转率;反之,则会占据企业过多的资金,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其次,货物的进出应有一定秩序,在确保货物准确性和有效期的基础上保证库存安全,尽量减少货物的损失,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配送也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决定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配送中心的工作量大,对准确度要求较高,因此,保证配送中心的高效稳定运作是连锁经营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关键。然而,当前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不健全且管理不到位,除此之外,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部分企业效益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物流服务

企业满足客户的物流要求并从中获得效益的活动叫做物流服务,这项经营环节涉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对物流总成本的高低有直接影响,企业要想准确、高效地完成物流任务,就必须努力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形象,还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反之,如果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不高,就会对企业的信息管理、加工、存储和配送等环节带来一定的阻碍,有损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甚至可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三)产品因素

产品是物流运输的活动对象,不同性质的产品对物流运输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而对物流成本产生的影响也不同。产品的性质主要包括价值、密度、种类和风险程度等,对于一般性质的物流产品而言,运输成本主要由产品的重量和体积决定。医药产品因其特殊性质和用途,对物流运输的要求更高,其运输成本也比普通产品要高出很多。首先,药品普遍对环境较为敏感,如果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不适宜,很可能破坏其药性,进而对药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其次,药品物流具有高防伪要求,药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极其复杂,对专利保护有严格要求,但很多药品的外观却无明显差异,仅凭肉眼很难辨识药品真假,这就对药品包装提出了高防伪要求,并要求对物流信息进行全程监控;再次,医药产品种类多样,涉及范围较广,据粗略统计,当前国内批准的西药药剂多达4000种以上,中药药剂超过5000种,药品生产企业有7000家左右,而需要购买药品的医疗机构不计其数,这使得药品物流管理十分复杂,成本控制难度也十分大;最后,药品本身的有效期限制以及患者治疗的紧迫性也对药品物流的及时性提出了严格要求。

二、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存问题

现阶段,我国药品物流企业的发展不成熟,专业化程度较低,虽然现有药品物流企业的数量庞大,但规模普遍较小,可替代性高,加之这些企业大多实行分散型配送模式,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其次,药品物流环节比较复杂,信息不够透明,导致药品价格虚增。在当前药品定价机制下,物流成本会直接反映在药品价格中,一般来说物流成本占药品价格的50%~60%之间,可见药品物流存在很大的成本控制空间;再次,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药品物流管理平台,导致物流信息管理混乱,不同企业按照不同标准建立了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统,造成了药品物流管理的信息孤岛,同时,药品物流监管的缺失,也容易造成伪劣药品的流入,不仅影响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形象,也对其经营效益造成很大影响。

三、物联网背景下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策略

(一)配送管理环节

将物联网与物流运输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优化运输活动,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提高药品运输效率。首先,在对药品进行配送管理时,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和配送中心可以充分利用物联网掌握运输车辆的地理位置和相关信息,即时分析企业的库存量和运营状况,一旦发现企业库存不足时可以自动生成订单,补充货源。在药品到达配送中心以后,可利用物联网准确分析药品的质量和数量,并利用预先架设好的服务器对最近的配送路线进行计算,以确定最便捷的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成本;其次,司机在配送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物联网判断运输路线的道路情况,及时发现堵车状况,尽快调整运输路线,减少时间和资金的浪费;再次,每一辆运输车辆的基本信息在物联网上都有记载,因此,自车辆在库房装载完药品之后,就进入了物联网的监控系统,连锁经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可以在药品运输过程中随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况和进度,及时给予指示,保证产品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后,可以将不同的鞲衅靼沧霸诩装箱的各个部位,并利用物联网对运输车辆的药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指标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仓储管理环节

仓储管理主要涉及出库、盘点、拣货、入库等环节,在药品入库操作前,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物联网将药品的信息与电子送货单相比较,对药品的种类、数量等信息进行准确核对,如果发现差错则及时检查药品,最后由管理员签署最终配货单,这样对药品质量和拣货准确度的提高都有一定帮助。同时,由于仓库中有传感器,工作人员在检查药品时可以将空闲药品的信息及时挑拣出来,和新的药品单据一起生成入库清单。在盘点药品时,可以利用物联网的无线射频技术对仓库和货架进行扫描,有特殊情况时,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手持阅读器采集药品信息,并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数据库中,藉此完成药品的盘点工作。在进行出库操作时,仓库管理员在签订最终的药品配送单后,可以按下出库查询按钮,将仓库的药品存储情况和配货单上的数据进行比对,及时反映缺少或者不存在的药品信息。

(三)客户服务环节

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对企业形象及客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有直接影响,也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提高物流管理的客户服务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为此,连锁经营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物联网,对物流运输的总成本进行优化分析,将客户的需求和企业的追求放在同等高度上进行分析和衡量,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物流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物流服务水平提高,意味着企业要投入更多地物流服务成本;而物流服务水平降低,则很可能间接增加其他方面的物流成本。因此,连锁经营企业必须在保证物流总成本稳定的前提下提高企i的客户服务水平。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现代化物流管理代替传统物流运输是必然要经历的转变。为了促进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物流成本的有效控制,企业必须积极适应时展潮流,深刻认识物联网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露月.关于药品物流配送成本研究[J].商业文化,2012(4X).

[2]姜枫椿.药品流通成本研究――基于现代医药物流角度[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2).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篇5

[关键词]连锁经营 人力资源 高绩效 校企合作

一、我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情况

连锁经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到我国以后,被越来越多我国零售企业采用。我国的连锁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06年我国连锁企业的年销售额就已超过万亿元。但伴随着连锁经营企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企业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在我国全面开放市场后,国内引进了大批的国际市场中成功的连锁经营企业,在这种学习与竞争中,可以说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我国连锁业仍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各方面管理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我国连锁企业如何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解决其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是连锁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缺乏人才储备、人才培养、对人力资源管理作用认识不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几个方面。

1.缺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方面人才。现代意义的连锁经营模式在中国起步较晚,因此掌握连锁经营专业能力的人才也较少,各高校开设此专业也是近几年的事。对人才培养的速度没有跟上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的速度,因此造成了由于缺乏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才。由于缺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对连锁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认识不够,受传统的企业或者人事管理理念的影响,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连锁经营模式的特色,致使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岗位职责不明确,对自身应具备的能力不具备,造成了连锁企业经营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影响,使得连锁企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2.基层员工职业能力不高。连锁经营企业迅猛发展,对员工的需求数量巨大,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方面人才的短缺,所以造成了企业在招聘时对基层员工的入职门槛放低了要求,导致了企业基层员工职业能力水平不高,不利于门店的经营管理和发展。

3.缺乏连锁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职能作用。有的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形同虚设,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仅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即事务性工作上,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和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很多连锁企业也只是人员流动、补充,这样的简单人力资源招聘方式。企业不做任何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不做人才战略。因此不具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影响着连锁门店发展战略,出现人才短缺,对企业目标实现造成重大影响。

人力资源规划之于企业应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人才战略。企业成功和发展得益于人力资源的实现,人才战略和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相辅相成。作为连锁经营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以及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形象力,必须将人才战略放在重要位置。不仅仅要有做好选人,也要做好留人和育人的功能。

4.员工薪资水平偏低导致流失率过高。连锁经营企业是标准化、简单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体现。配备员工手册等管理文件。很多工作操作简单,由于工作需求量大,因此在招聘时对员工入职门槛放的很低,但这些人往往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素质缺乏,影响门店的形象。不仅如此,这些职位薪酬水平比较低,不管是企业开除不合格员工还是员工自动离职,薪资水平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它直接影响着选拔员工的素质情况,影响着人力资源对员工的培训开发、造成人才流失。这大大影响着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增加了企业招聘、培训成本,形成了恶性循环。

综上所述,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系统是我国连锁业必然的选择。

二、建立连锁经营企业高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实践意义

高绩效人力资源系统是一个能够充分配置组织人力资源,从而满足顾客需求的人力资源实践措施组合。在国外近10年的文献里,这个系统中,被提及最多的实践包括:基于团队的工作、严格的招聘、知识分享、基于团队/绩效的薪酬、广泛的培训、授权与参与管理。简言之,是一个强调劳动力市场内部导向、赋予员工自的高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组合。以下提出三点建议,希望规划出绩效的人力资源系统,以支持企业的良性发展。

1.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作为连锁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应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是要制定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包括一个时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等;第二个层次是指人力资源业务计划,它包括企业员工补充计划、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等。

2.建立健全员工培训体系和薪酬体系。员工培训体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减轻需要招聘的成本,提高企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建立培训体系需要科学的将所需培训的对象予以确定;增强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并将其与岗位说明书相联系;科学选择培训方式。

3.与绩效考核相挂钩,体现培训的真正意义。建立健全连锁企业薪酬体系,使薪酬体系更具有刺激性,确保人才的稳定。可制定一定的激励薪酬方案,根据岗位情况,工作难易、工作量等,拉开员工薪酬差距;对外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有利于吸引人才流入和留住本企业人才。

4.增加校企合作,做好人才储备。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壮大,势必也会带动相关学历教育的发展。这会为连锁经营企业输送大批的专业人才,有利于连锁经营企业人才素质的保障。但是企业需要什么样职业素养的员工,需要与教育机构进行合作,订单式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连锁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杨梅儒.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J].商业时代,2003,(9)

[2]阮平南.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基于管理哲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篇6

一、连锁经营发展与人才需求现状

1 连锁经营发展迅速、态势良好,人才需求规模巨大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连锁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开创与酝酿,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连锁企业(集团)逐年增加、连锁门店数量和销售额快速增长。连锁经营业态分布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商业流通业与服务业,同时还在不断向其他产业延伸。连锁经营规模扩张迅速,在流通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对我国企业实现规模化战略性扩展经营以及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流通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连锁经营已经成为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企业实现规模扩张经营的重要方式,更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我国连锁经营迅速发展的现实及未来发展趋势、国外连锁企业人才本土化的实际来看,我国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规模是巨大的。

2 连锁经营要求高、技术含量高,人才需求规格高

连锁经营企业通过“可复制性模式”实现品牌、技术、管理、规模的快速扩张和统一进货、统一核算、统一库存、统一管理的规模化经营优势。从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计划的制定、物料采购、人力资源、投融资管理、选点布局、物流配送、财务、会计、保险、法律事务等企业宏观管理到每家店铺的具体选址、店面规划设计、现场管理、市场推广等微观操作都需要专业运作。连锁经营企业具有很高的现代科技含量及迅速的“可复制性模式”特性,这就决定了连锁经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比传统企业要求更高。

3 连锁经营差异性强,人才需求专业性强

就企业经营管理而言,产业业态不同企业人才需求差异就会不同。就连锁经营企业的本质属性而言,物流管理、技术管理、营销管理三大类人才是与其他企业存在核心差异的关键人才(具体需求如右表所示)。

二、连锁经营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总体上我国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企业对连锁经营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专业人才供给的质量与企业要求差距较远,数量上也严重不足。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

1 人才培养机构匮乏:目前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主要三种方式:一是学院式培养方式,二是各类培训机构咨询机构及连锁企业内部开设培训班的培养模式,三是执业资格认证模式。总体上全国培养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学校和机构比较少,且多在职业技术学院,对于日益增长的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需求远不能满足。

2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不健全,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层次需求。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按高、中、低端呈金字塔型,目前的培养体系人才供给主要集中在低端(高职多),对中、高端(本科、研究生少)人才供给相对薄弱。

3 人才培养专业定位与企业需求脱节。连锁经营企业的人才需求的专业是多层次、多层面的,具体包括战略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物流管理、技术管理、运营管理等等。而目前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定位存在知识宽泛、技能指向不准等问题,感觉什么方面的知识都学了,好像什么技能都掌握了一点,但是到了企业却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导致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期望以一个专业去满足一个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果是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4 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欠缺。由于我国连锁经营起步较晚,师资不足特别是有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导致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在技能上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5 人才培养办学模式传统,实践教学问题突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基础不够扎实,实践技能没有基础。

6 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市场接轨不到位。从专业培养目标设定,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构建,到人才培养实际结果看,都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差距。

三、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供需矛盾解决关键

根据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目前要很好解决连锁经营人才培养供需矛盾,以下几个问题是关键:

1,基于教高[2006]16号、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更新人才培养观念,解决人才培养办学模式问题。推行“产学结合”办学模式,产学结合点主要应体现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人才培养标准与岗位能力标准相结合、师资专职队伍与企业员工兼职队伍相结合、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

2 基于实际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准确人才培养定位,解决人才培养定位问题。根据连锁经营企业人才素质模式构建满足企业需求的连锁经营人才能力、知识结构体系,从连锁经营企业的实际需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该把专业方向重点瞄准定位于连锁经营运营管理方向进行人才培养。

3 基于企业实际需求的连锁经营人才能力、知识结构体系,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解决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问题。重点基于连锁经营运营管理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因为连锁经营所需要的其他专业方向人才均有专门的专业培养相关人才(物流方向有物流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同时根据企业岗位能力标准构建相关课程标准。

4 基于“专兼结合”,建立理论教学功底扎实、实践项目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解决师资队伍问题。对学校专职教师队伍与企业员工兼职队伍进行有机整合,建立学院教师与企业员工有序互动的双向交流、学习、培训机制。

5 基于“双证教育”模式,整合教学执行内容体系与方法体系,解决因培养模式单一导致的培养效果问题。将认证机构职业资格认证教育、培训机构培训教育、学院学历教育内容体系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方法体系上建立以企业培训式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教学、项目制教学等为核心的重过程、讲效果教学执行方法体系。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篇7

对于连锁经营企业而言,营销管理是其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产品销售乃至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唯有使连锁经营企业的营销管理与各工作环节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并制定出与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营销管理战略,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经营目标的充分实现.

1.1是企业产品优势发挥的基本要求

连锁经营企业有其独特的产品优势,例如,产品服务创新以及产品层次提升等,在营销管理实践中,要充分重视连锁经营企业连锁组织形式所产生的产品优势,优化产品概念策划,注重产品层次提升,并强化产品组织策划,加强产品创新,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带动消费者从“满足型”转变为“追求型”,提高产品的购买力,发挥产品优势,增强产品的消费潜力.可见,营销管理是连锁经营企业产品优势发挥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我国当前多数的连锁经营企业中,还有相当部分的营销管理者在营销管理中产品的策划意识还相对较为落后,导致开发的产品以及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服务均与传统单店无明显差异,产品提升层次性与创新优势未充分发挥,导致产品的竞争力偏低.基于此,加强营销管理,优化产品策划,对于连锁经营企业产品优势的发挥至关重要.

1.2是企业品牌效应形成的重要保障

对于连锁经营企业而言,品牌是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连锁经营企业形象的建设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意义重大.若连锁经营企业缺乏品牌建设与经营,那么在连锁企业的规模扩张以及企业持续发展中就失去了其突出优势.对于连锁经营企业的营销管理者而言,不仅要加大对品牌建设的力度,打造连锁经营企业自己的高品牌权益品牌,建设企业品牌文化,同时还需充分重视品牌的营销,在品牌设计、品牌安全及其保护等环节都应制定可行的营销策略,强化连锁经营企业品牌的延伸管理,形成品牌效应,这也是连锁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我国部分的连锁经营企业中,品牌经营经验还相当缺乏,品牌商标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强化品牌建设与品牌营销是连锁经营企业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此外,连锁经营企业实施高效的营销管理,对于其“价格武器”作用的发挥,扩大连锁经营企业的市场占领份额,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化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连锁经营企业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营销管理理念缺乏创新

当前,多数连锁经营企业受传统经营思想的影响,营销管理意识相对较为薄弱,营销管理理念缺乏创新,仍存在着相当一部分连锁经营企业对营销管理还缺乏正确科学地认识,将营销错误得理解为产品的推销,缺乏对营销环境的深入分析,尤其缺乏市场营销理念,仍沿用“产品生产与产品推销”为主的营销理念,导致部分连锁经营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偏低,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2.2品牌形象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部分连锁经营企业在其营销管理实践中,缺乏科学的营销管理策略,品牌营销策略尚未充分确立起来,加之品牌运营经验不足,品牌管理意识薄弱,使许多连锁经营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之中.同时,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还缺乏规范性,多数连锁经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过分注重市场行为的短期效应,而对品牌的投入需要较长的投资回报周期,致使大部分连锁经营企业对品牌建设力度都相对较低.多数管理人员将品牌经营单纯地理解为提高其知名度,从而导致多数连锁经营企业的品牌形象未能真正建立起来.

2.3营销渠道尚不完善

多数连锁经营企业都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策略在营销管理中的作用,但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的it投资相对于国外企业而言,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尚无一套系统的管理体制,致使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相对缓慢.同时,多数连锁经营企业在其经营管理实践中,还未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销售网络点通常仅局限于大城市的商业中心,而城乡地区的销售网络点却乏善可陈,导致多数连锁经营企业的消费市场覆盖面较窄.此外,我国目前多数的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还不到位,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配送效率低下,限制了连锁经营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可见,营销管理是连锁经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营销管理策略势在必行.

三、提升连锁经营企业营销管理的优化对策思考

3.1更新营销理念,开拓潜在连锁市场

在现代化市场背景下,连锁经营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强化营销管理,树立现代化市场营销理念,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服务层次,创新产品设计,从而充分发挥企业的产品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同时,在市场营销过程中,还应全面收集产品的反馈信息,从而实现产品的进一步完善,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同时,对于连锁经营企业而言,顾客在其经营过程中,占据着首要地位.基于此,连锁经营企业要积极转变传统的“以产品生产、销售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树立起“以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及“以消费者满意为中心”的营销观念,着力提升连锁经营企业的竞争优势.以苏宁营销管理为例,对于享有中国的沃尔玛之称的苏宁而言,在其营销管理中,服务是其关键的产品,而其服务的终极目标就是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在这一营销理念的指导之下,苏宁在其专业自营中,积极推出会员专区一站式购物服务,并制定了5S服务模式,树立“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服务原则,以追求更高的顾客满意度作为其经营目标,在提高企业控制能力的同时,增强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消费市场的扩大.苏宁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建立了呼叫中心平台以及三十多家技术服务中心,以服务至上为重要指导,促进了苏宁快速发展,并成为我国最大的零售销售企业.可见,对于连锁经营企业而言,其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便是顾客的满意度.基于此,更新营销理念,注重与消费者的沟通,强化企业服务产品的打造,提升顾客满意度是连锁经营企业效应管理的突出策略.除此之外,连锁经营企业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还应立足于市场需求,积极制定“合作营销”、“网络营销”、“服务营销”等营销策略,从而全面提升连锁经营企业的整体营销水平,扩大连锁市场.以苏宁的合作营销战略为例,苏宁秉承着“合作共赢”的原则,以顾客为核心,市场为导向,充分重视市场资源的整合,与全球近一万多家家电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运用联合促销、B2B等各种方式,积极建立利益共享的供应链,并采取直营连锁、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军全国市场,扩大了市场份额.2010年,积极推出网络营销模式,与GFK、iBm等合作,进军B2C网购模式,促进其网购销售额的不断增长.综上可见,更新营销理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营销理念,并积极制定合作营销、网络营销等各种有效的营销策略,是连锁经营企业营销综合实力提升以及潜在市场开拓的有效途径.

3.2实施品牌形象战略,优化企业形象

在2007年,率先在电气零售行业中采用明星代言的品牌策略,使苏宁品牌具有市场化与年轻化的特点,为其市场扩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当前,苏宁积极转变品牌形象建设策略,实行“幸福”品牌战略,积极打造起顾客服务周到的市场形象、价格公道质量领先的产品形象、设计愉悦的外观形象、健康清新的风气形象以及开拓进取的企业形象,最终树立起值得信赖、规范经营的一流企业综合形象,造就了苏宁品牌产品的成功.可见,在某种程度上,品牌就是连锁经营企业的生命,在未来的连锁市场竞争中,品牌竞争必然成为市场主要的发展趋势,为此,制定品牌形象战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是连锁经营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此外,在品牌建设中,还需充分重视品牌的安全与保护,强化品牌营销管理,积极建立品牌危机预防处理机制,建立起优质产品形象,避免品牌危机损害企业形象,从而使连锁经营企业的品牌形象战略充分发挥其优势,全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经济效益.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篇8

(一)调查目的。高职教育中,市场对高职学生各方面的要求是我们探索这片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为了解连锁企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以及人才素质的要求,改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办出专业特色,进一步拓宽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在今年的暑假中,我院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开展了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需求的调研活动。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连锁零售业以实地参观、考察和与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面谈的方式进行,辅之以问卷调研;重点调研的企业有人人乐超市、永辉超市、金夫人婚纱、新世纪百货、桐君阁大药房等企业。其次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典型性抽样调查。

(三)调查方案设计。本次调查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法进行,主要涵括对连锁企业的调研和对毕业生的调查。其中对连锁企业的调研内容分以下4个方面:1.企业对连锁经营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情况;2.企业对高职类连锁经营管理类人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的现实感受;3.企业对高职类连锁经营管理类人的培养要求;4.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的看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重庆近年来零售业发展迅速,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84.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8%;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29.79亿元,增长7.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2013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87.05亿元,增长1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4.72亿元,增长14.8%;按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844.19亿元,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67.57亿元,增长11.2%。

在本次调研中发现重庆连锁企业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1、连锁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重庆市的连锁经营步入快速成长期,连锁经营的品牌效应和规模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连锁经营模式越来越受商家推崇和消费者欢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超市、便利、快餐作为主要业态形式,日益深入百姓生活。以超市作为主要的业态形式,并走专业发展的道路。目前在重庆市连锁商业零售企业中,近80%为超市和专业店,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专卖店。连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以居民生活必需品为主要经营商品,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可靠的质量和周到的服务吸引消费者,成为居民日常购物的主要场所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并日益深入百姓生活。

3、各种业态齐头并进,专业店、超级市场仍是连锁市场主体。重庆大型超市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70%左右,并迅速向区县蔓延,新增店铺数量也直线上升。大型超市作为零售业主流,成为最具活力的业态之一。2012年底,批零连锁企业所属门店最多的仍是专业店,其次是超级市场门店。

(二)连锁企业人才构成

本次调查中,我们专门选择了三种不同类型并具有代表性的三类连锁超市做了深入调查,调查显示:1、连锁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并非依赖于学历;2连锁企业对人才需求在学历上呈金字塔分布;2、连锁企业对对人才需求的学历要求有很大的潜力。

(三)企业对连锁人才的评价

1、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企业选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时,不仅仅注重学历,更注重其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以及对所在行业是否了解。出于与海外客户沟通联络的需要,众多外资连锁企业均要求这些人员须具备一定外语水平,能够使用外语与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

2、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技术参与连锁企业的信息沟通在企业看来也很重要,现在上规模的连锁企业在总部和各门店间普遍使用信息化管理,职工在与个别各部门间很大程度上通过信息化沟通,因此企业对高素质员工均有信息化操作的要求。

3、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企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员的要求仅仅能销售产品是远远不够的,现在企业的要求包括了多方面,比如沟通、开拓、商务谈判、把握商机等能力,有的企业还希望你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

4、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调查中,企业都谈到了毕业生的职业道德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都遇到过毕业生离职带走并泄露企业机密的情况,使他们对这方面特别看重。

(四)企业对连锁人才培养的建议

在本次调查中,绝大部分连锁企业认为:连锁专业人才的培养实践比理论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重要。门店管理能力、沟通交际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及营销策划能力显得最为重要。对目前的课程开设方面,凡与连锁经营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课程都被相关专家认为重要或认可。

三、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培养方向。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目前主要面向商业连锁,兼顾行业连锁。连锁经营管理作为商贸系专业来说,在行业连锁方面,商贸系并没有相关专业优势:如医药类连锁需要专业医学知识,电器类连锁需要相关电器类知识。为发挥商贸专业优势,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进一步明确定位于培养商业连锁类人才,着重于从商业思维和商业管理技能角度培养商业连锁的商业型人才

(二)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从调研情况看,连锁企业所引进的人才不愿寻求硕士学历以上人才,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连锁企业家认为学历高的人才爱跳槽,很难长期为本企业服务。因此,我们建议在本校的教学与管理中,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法律、法规观念,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为主要内容。

(三)加强学生专业实践工作能力训练。从本次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学生是否在学校期间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的经验,是否在假期与节假日有企业实习、实训、兼职的经历对就业来讲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许多连锁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连锁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极大的阻碍了连锁企业的发展,因此,预计在今后几年内,具有一定的连锁经营管理理论知识、能做会说擅长沟通协调的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求职前景会比较好。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篇9

关键词:连锁企业;集权;分权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连锁企业已成为商业经营中最具成长潜力的企业运营模式。房地产、餐饮、酒店、超市、旅游服务等与大众相关的企业纷纷采用连锁经营模式,不但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影响力,而且占据了商业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合理而有效的组织管理将快速提高连锁企业的组织效率和执行力,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集权与分权作为企业组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连锁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能够指导连锁企业合理的集中权力和分散权力,另一方面通过集权与分权管理能够提升连锁企业的高效组织管理,有效带动高层及中低层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连锁企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连锁企业组织中的职权及其分布

近年来,连锁企业如雨后春笋快速扩张,连锁企业已经呈现集团化和规模化。连锁企业的管理权度划分即人事控制权、财务控制权、采购控制权、供应链控制权等职权有效划分及其分布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效率,而且影响着连锁企业的整体业绩。

所谓“职权”,就是指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做出决策、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而进行奖惩的权力。所谓“分权”,即职权的分散化,也就是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到处于较低管理层次的职位上。所谓“集权”,即职权的集中化,也就是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的组织状态和组织过程。在连锁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分权和集权,连锁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采取适度的集权和分权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使连锁企业在外部市场不断加剧的竞争中合理规划管理权度。

二、连锁企业集权与分权组织管理

(一)连锁企业集权与分权的依据。对连锁企业来说,其集权或分权的程度,应综合考虑如下几点:(1)连锁企业的规模。当连锁企业分店很少时,可通过集权化管理提升企业总体的运行效率;随着连锁企业的不断扩张,由于分店的数量增多及总部有限的管理部门,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由于精力、时间、能力的限制,难以应付各种问题,这时可通过分权管理将管理权限下放到各连锁门店加快决策速度、减少失误。(2)决策的重要性。连锁企业随着加盟成员的增多不断发展壮大,因此,在决策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经营项目时,应高度集权,充分体现连锁企业的统一性,保持各连锁分店经营项目与企业总部保持一致。(3)连锁企业人员数量与素质。当连锁单店人员充足、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这时可分权到连锁单店;相反,当连锁单店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即使总部有意分权,但连锁单店也没有合适人员可以胜任。(4)控制的可能性。当连锁企业经营已经比较成熟,有完整的控制手段时,企业总部可较多的分权;当连锁企业经营刚刚起步,这时必须更大程度的集权。

(二)连锁企业分权的原则。连锁企业是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联合企业模式,各连锁分支在企业总部的指挥下有效分工,企业总部在分权时,要以各连锁单店为对象,将某项必须的权力授予各连锁单店,并赋予相应的责任。

连锁企业分权的基本依据是目标责任,要根据连锁成员承担的目标责任大小授予一定的权力。在分权时还要遵守以下具体原则:(1)授要原则。在授予各连锁单店权力时,一方面要体现连锁单店的自主经营性,另一方面授予的权力应是连锁单店必须的而且能够解决实质性问题。(2)明责原则。连锁企业在授权时要以责任为前提,在向各连锁单店授权时要明确各自的责任,使连锁单店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及权限范围。(3)动态原则。连锁企业应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适当修正和改变应授予的权力,在不同环境应分别处理。

肯德基作为进入中国第一家的快餐连锁集团,现已经成为中国发展规模最大、连锁餐厅最多的企业,其连锁餐厅已经超过了2000家。肯德基发展速度之快其最主要的因素是设计了合理的组织构架,并将授权与组织运作充分结合。肯德基在连锁经营中充分结合了以上三大原则的同时,并根据中国特色制定“特许权”,即让加盟者出资购买一套完整的、正在运营中并且已经盈利的连锁店,加盟者可快速成为连锁成员并独立经营,成为肯德基连锁经营中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不但将各连锁单店统一管理,而且分权给各连锁单店独立经营。

(三)连锁企业集权的途径。(1)建立强有力的集权制度。制度集权是根据连锁企业的组织规模和组织活动而制定的,集中必要的权力有利于企业整体利益。(2)资金统筹。连锁企业总部要对企业的资金合理统筹,包括账户统一、可支付的现金数量及筹资方式等。(3)监管大额资金。连锁企业总部要加强资金额度管理和严格监管,建立完整的资金使用审批手续,并遵照程序严格执行。

企业连锁经营管理篇10

1.1连锁经营管理的商品、服务优势

连锁经营管理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同一商品,同一服务,满足各门店顾客需求,这样连锁经营管理总部可以统一研发新产品,统一设计特色服务,然后推广于各门店,反之,各门店可以及时反馈顾客信息,连锁经营管理总部综合各门店的优秀意见进行产品和服务改进或研发,及时推出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让连锁经营管理企业各门店共享,从而适应市场,增强连锁企业的竞争力。

1.2连锁经营管理的价格优势

由于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经营的规模化,规模化就会带来若千规模效益,如单位产品研发成本降低、单位产品采购成本降低、单位产品物流成本降低、单位产品宣传成本降低、单个门店CiS设计成本降低、单个门店人力资源成本降低等,使最终出现在顾客面前的商品价格优于非连锁经营管理的企业,增强连锁企业的竞争力。并重。该学派提出的分析技巧与框架,不仅有助于一个公司对产业进行总体分析,预测产业未来的演变,理解竞争对手以及自身地位,而且有助于根据具体的企业情况将这种分析和理解转化为竞争战略并加以实施,实现了以竞争优势为中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有机统一。

1.3定位学派的局限

(1)五力模型的局限性:首先五力模型是只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而忽视了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分析。这可能在企业战略制定上出现内部力量与外部机会的不匹配。同时,一旦战略出现偏差,需要及时调整时,可能找不到出现问题的真正环节。第二,五力模型将五个因素割裂开来,单独分析,而忽视了各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会使企业战略的协同性、全面性受到损害。第三,忽视了各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现代市场竞争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竞争状态的动态转化和竞争关系的动态变化。

(2)通用战略的局限性:首先通用战略适用范围狭窄,波特的竞争战略是在规模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在当前不确定性剧增、崇尚个性化、创新和速度制胜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通用战略很可能会陷入僵化的境地。其次通用战略限制了企业的战略视野,也限制了企业从更广泛的外部环境来看待企业战略的可能性。

(3)竞争战略的局限性:定位学派过分强调了竞争而忽视了企业之间的合作战略,企业之间不仅仅有竞争的关系,也应该有合作的关系。促销以外,所有门店受益于总部统一促销,促销优势明显优于非连锁经营企业,形成连锁企业有力的竞争力。

1.4连锁经营管理的品牌优势

连锁经营管理的促销优势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由于其管理由总部统一管理,门店执行,这样,其促销策略可以覆盖所有门店,除了各门店权限的连锁经营管理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经营理念的统一、企业识别系统的统一、商品与服务的统一、经营管理的统一,四方面内容统一于各门店,覆盖不同区域,不仅使连锁企业在视觉上冲击各区域消费者,在理念、商品、服务方面也给消费者以强大的冲击力,形成一种品牌优势。

1.5连锁经营管理的优势

连锁经营管理具有把作业流程尽可能"化繁为简”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和内容,提高供货效率,实现"简单化"管理;其次把将一切工作都尽可能的细分,表现在总部与店铺的专业分工,也表现在各个、岗位、人员的专业分工上,既有纵向专业分工,又有横向专业分工,实现"专业化"管理;另外要求一切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去做,使每一个部门、环节、职工、店铺都按统一的标准执行运作,实现"标准化"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的3S原则使之与非连锁经营企业拉开差距,优于非连锁经营企业。

1.6连锁经营管理的人力资源优势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特别是连锁经营企业要实现"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更离不开该企业专业人才的支撑;另外连锁经营企业在扩张发展时,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撑,这本身就是连锁经营管理的优势所在:健康发展的连锁经营管理企业,在连锁经营企业继续扩张时,就可以直接调配原有老店的资深员工或资深管理人员进入新店,这样,扩张就避免了人才不专业的矛盾,优势于非连锁经营管理企业扩张。

1.7连锁经营管理的物流优势

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物流系统和普通经营管理一样,包括采购、仓储、流通加工、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几个部分,每一个环节都互为作用,承前启后,同时也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作为企业经营者,要将这些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协调发展,体现整体功能,并注意协调各子系统,实现现代化的商品流通,提高效益。连锁经营管理的物流发展目标是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减少销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为物流合理化可以压缩库存,让流动资金能得到合理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物流的合理化也是提高连锁经营效率的关键。连锁经营管理体现了物流的系统化、整体化,最大程度地节省了资源,减少了中间环节,体现出物流的合理化。不管是特许连锁,还是自由连锁,都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商品除了特许门店有采购权的商品外,其余的都直接与总部或采购部联系,总部统一采购,然后由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其产品到达顾客手中的环节要少于非连锁经营管理企业,使得产品快速到达各个门店,也少了中间环节,减少了流通费用,从而降低连锁企业的物流总费用,实现物品的增值。

2.连锁经营管理的优势扩大策略

怎样把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势在本土推广、扩大,使经营企业更受益,提出以下策略。

2.1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一些发达国家在很早之前就开展了企业连锁经营,其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他们也针对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制定了相应政策制度。我们的政府也应吸收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国家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首先,规定政企分开,让企业商户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让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可以自主决定企业的运作方式;其次,要求连锁总部向所在地统一缴纳各地门店的增值税,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商户参与连锁经营,扩大网点的覆盖了;最后,政府要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物流中心,方便物流配送,提高产品价值,增加经济效益。

2.2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提高企业管理队伍的素质,是加快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所以,管理者应加大力度,培养人才。如配供中心、信息中心负责人,市场部人员等技术性人才,企业要加快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工作水平。而对于负责信息工作、电脑技术的人员,应该首先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连锁经营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服务本领,促进企业连锁业务的不断进步。

2.3连锁经营标准化的对策

我们在建立连锁经营时,要做好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化经营理念的内涵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以让客户满意作为服务的标准。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企业应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但这些政策内容并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要从客户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去综合考虑,因为这些是对客户的承诺。所有政策标准的制定,都必须先进行市场考察,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如顾客、批发商、政府、竞争者等社会公众的利益。在协调利益、保证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连锁经营的标准化。所有的标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要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时俱进,更新标准,但不能随意改变,一切都应以社会和客户的需求为准。如果遇到国家政策调整、民族因素、客户观念的转变等,共同导致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变化,那么就需要依照这些因素,适度的变革标准。例如,营销员的服务标准或企业售后服务标准,如果竞争者选择了让顾客更满意的新标准,对本企业造成威胁,则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标准进行修订。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这是最能体现标准的工具,连锁经营跨地域和实体的多店铺协调依靠信息管理标准化。

2.4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关键还在于不断开放管理,迎接市场的挑战。我们要总结近年来商业对外开放的经验教训,抓住国家提供给我们的时机,不断完善商业利用外资的管理法规,加快商业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商业管理水平,并不断向发达国家学习,学习和消化跨国连锁集团先进的经营理念,提升经营管理技术,以现代化、市场化为发展目标,要注重加大利用外资改造传统商业的力度,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变、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走出去,真正建立属于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并逐渐占据世界市场。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