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文化人才培养十篇传统文化人才培养十篇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6:14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1

创新型营销人才是具有高尚的创新人格、敏捷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和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创新型营销人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追求真理,对事物充满了好奇,积极探索未知的东西,不迷信权威,不惧怕困难挫折,不怕失败,原意与人合作,乐于奉献,敢于自我挑战;同时,头脑灵活,敢于打破陈规,善于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外,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善于在实践中积累新知识新经验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创新型营销人才包含了道德修养、理想信念和人格特质等人格要素,也包括了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等思维、知识和能力要素。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能力共同组成了创新型人才这个有机体。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现实任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谋得生存发展的平台,实现自身理想、价值的需要。除此外,营销作为一种企事业行政单位、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和个人在运行、工作、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理念和技能,其重要性越来越突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作为很多高校都开设的营销专业,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道德素质不高,人文素养欠缺,缺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做事情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能够心平气和、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在学习中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和一些技能证书的获取,等等。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一些营养,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下,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较完美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创新人格一方面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创新的人格,是创新的个性,一般表现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自信心、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迷信权威、敢于打破陈规、不断进取和不断超越自我;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思想品质的角度来界定,创新者的人格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坚持真理、乐于奉献、不怕失败,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格。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格的塑造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格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为本”;历来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不怕艰难困苦,不断超越自己,都可以成圣作贤,要相信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个人要养“浩然之气”“,心怀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仁爱,“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等等。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帮助塑造较完美创新人格的精神财富比比皆是。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体悟并力行这些智慧,是能够塑造较完美的创新人格的。

(二)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需要站在一定高度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创新性的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很多东西都可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启迪。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地、人”并称三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视事物的整体联系,具有明显的整体思维特征;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取象比类,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来探究人身、自然和社会等不同领域的规律,看重类比思维;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直观体验和体悟,具有直观思维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反对机械呆板,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认为“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具有辩证思维的特征,等等。相比直线式的机械式的思维,这些思维方法在帮助学生开启创新之门的过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思维支持。

(三)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创新知识。

创新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特别是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营销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活动,营销的创新需要吸取经济、管理、自然、人文、社会、哲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而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藏,蕴含了大量的涉及各个领域的智慧。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营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比如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营销者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产品的文化意蕴,开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像美国人利用中国文化素材拍摄制作了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向全球市场推广,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在产品品牌和包装策略中,营销者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以此来彰显自己独特的定位和个性;在广告创作过程中,营销者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来吸引受众,打造自身的独特形象,像乌江涪陵榨菜的广告宣传中强调“中国好味道”,并更换带有国粹京剧脸谱标志的新包装,使得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得以迅速提升;在促销活动中,营销者也可以基于传统文化采取合适的促销人员、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等。

(四)传统文化有助于营销理念的树立和实施。

树立和实施现代营销理念是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在商业组织经营、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还是个人工作、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营销理念的树立和实施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营销理念强调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向“顾客”提供更多价值,让“顾客”满意,使“买卖”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仁爱、和谐,强调亲亲、仁民、爱物“,凡是人,皆须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营销理念的本质,使得西方的营销理论增加了几分本土色彩,从而更加方便营销理念被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和个人所采用和实施。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营销人才的营销与弘扬,借助传统文化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也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目前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少,缺乏正确的认知,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落后和禁锢人性的腐朽的东西。所以,借助传统文化来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有利于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向国内外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这种人才的回答,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与一般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内容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传统文化相关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内容,引导着人才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选择。除了一般的培养要求,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对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相关的素质要求,像孝悌忠信、仁爱和平、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养性和修齐治平等,强调学生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要不断向国内外弘扬和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正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生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心胸,把光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在培养内容方面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

培养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的构成,决定着向学生教授什么课程的问题。在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中,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定为大一或大二的专业必修课,每个营销专业的学生用至少一学年的时间较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并逐步产生学习兴趣;在大三增加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相关的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思维方法、传统艺术和古代文学等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这在营销中日益强调文化价值,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日益迅猛的大背景下,这些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的营销创新和实践具有较多好处,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大四,我们开设国学经典选读的专业选修课,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等。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贯彻整个大学四年,使他们耳濡目染、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产生兴趣,逐渐践行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创新教学和考核方式。

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必须有什么样的老师。要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创新型营销人才,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素质。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授课和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学习并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在介绍营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除了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相关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来探讨相关问题;再次,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能够把传统文化的学习当成说教,使学生把所学课程当成自己拿学分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利用案例式、体验式、研究式、启发式和师生角色互换式等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成长,重视知行合一;在考核方式方面,创新教学考核方式,不但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还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不但考核结果而且更要重视过程的考核,在教学考核中也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

(四)学校改变管理理念,塑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学校要改变管理观念,由“管”师生转变为服务师生,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为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工作、生活实践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精神,“自己做到然后再要求别人做”,这样才能够上行下效,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为师生树立一个效仿的榜样。学校要在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和其他管理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学习传统文化、力行传统文化和宣传传统文化的精神,使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论坛,成立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教师和学生团体组织,开展推广落实传统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师生每天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等经典读物;积极利用广播、海报、路标、条幅和网络、手机等传统的和现代的媒介不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推动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师生共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型营销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是宿迁学院第四批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YJG18);宿迁学院第四批教学改革项目“案例教学在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国际贸易课程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YJG17)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收录日期:2014年6月8日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业界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销人才对国家经济社会和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也成为高校营销人才培养的共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代代相传的物质和精神创造,是我们民族繁衍生息的不懈动力,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有关宇宙、世界、人生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智慧瑰宝。20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汤恩比与日本学者池田先生的对谈集《二十一世纪的对话》中指出,要解决21世纪社会问题,需要依靠中国传统文化。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巴黎会议有一个鲜明的议题:人类在21世纪的生存,需要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当前,人类面临诸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国内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各行各业纷纷向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去寻求答案,形成了一股股学习国学、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例如,上世纪的日本、韩国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积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面对当前的这种大趋势和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营养,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显得尤为必要。另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营销人才不断地向国内外进行营销传播,打造我国的民族特色,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创新型的营销人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践行并营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华文化发展的大繁荣,实现中国梦。

一、创新型营销人才及其培养

创新型营销人才是具有高尚的创新人格、敏捷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和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创新型营销人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追求真理,对事物充满了好奇,积极探索未知的东西,不迷信权威,不惧怕困难挫折,不怕失败,原意与人合作,乐于奉献,敢于自我挑战;同时,头脑灵活,敢于打破陈规,善于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另外,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善于在实践中积累新知识新经验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创新型营销人才包含了道德修养、理想信念和人格特质等人格要素,也包括了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等思维、知识和能力要素。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和能力共同组成了创新型人才这个有机体。

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现实任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自身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谋得生存发展的平台,实现自身理想、价值的需要。除此外,营销作为一种企事业行政单位、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和个人在运行、工作、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理念和技能,其重要性越来越突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作为很多高校都开设的营销专业,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显得尤为必要。但是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道德素质不高,人文素养欠缺,缺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做事情心浮气躁、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能够心平气和、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在学习中过分看重考试分数和一些技能证书的获取,等等。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一些营养,让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下,提升自身的创新素养。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较完美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创新人格一方面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创新的人格,是创新的个性,一般表现为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自信心、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迷信权威、敢于打破陈规、不断进取和不断超越自我;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思想品质的角度来界定,创新者的人格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坚持真理、乐于奉献、不怕失败,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格。无论从哪个角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人格的塑造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格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要以“修身为本”;历来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不怕艰难困苦,不断超越自己,都可以成圣作贤,要相信自己;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个人要养“浩然之气”,“心怀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仁爱,“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等等。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帮助塑造较完美创新人格的精神财富比比皆是。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体悟并力行这些智慧,是能够塑造较完美的创新人格的。

(二)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需要站在一定高度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创新性的思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很多东西都可以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启迪。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天、地、人”并称三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视事物的整体联系,具有明显的整体思维特征;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取象比类,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来探究人身、自然和社会等不同领域的规律,看重类比思维;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直观体验和体悟,具有直观思维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反对机械呆板,拒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认为“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具有辩证思维的特征,等等。相比直线式的机械式的思维,这些思维方法在帮助学生开启创新之门的过程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思维支持。

(三)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创新知识。创新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特别是一些人文方面的知识。营销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活动,营销的创新需要吸取经济、管理、自然、人文、社会、哲学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的知识。而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藏,蕴含了大量的涉及各个领域的智慧。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为学生的营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比如在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营销者可以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产品的文化意蕴,开发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像美国人利用中国文化素材拍摄制作了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向全球市场推广,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在产品品牌和包装策略中,营销者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以此来彰显自己独特的定位和个性;在广告创作过程中,营销者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来吸引受众,打造自身的独特形象,像乌江涪陵榨菜的广告宣传中强调“中国好味道”,并更换带有国粹京剧脸谱标志的新包装,使得产品的销售和品牌形象得以迅速提升;在促销活动中,营销者也可以基于传统文化采取合适的促销人员、时间、地点和方式等等。

(四)传统文化有助于营销理念的树立和实施。树立和实施现代营销理念是营销活动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在商业组织经营、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还是个人工作、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营销理念的树立和实施都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营销理念强调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向“顾客”提供更多价值,让“顾客”满意,使“买卖”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种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求是一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仁爱、和谐,强调亲亲、仁民、爱物,“凡是人,皆须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营销理念的本质,使得西方的营销理论增加了几分本土色彩,从而更加方便营销理念被各行各业各种组织和个人所采用和实施。

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需要营销人才的营销与弘扬,借助传统文化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也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目前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比较少,缺乏正确的认知,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落后和禁锢人性的腐朽的东西。所以,借助传统文化来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有利于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并向国内外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这种人才的回答,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与一般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内容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传统文化相关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内容,引导着人才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的选择。除了一般的培养要求,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对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相关的素质要求,像孝悌忠信、仁爱和平、礼义廉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养性和修齐治平等,强调学生要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践行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要不断向国内外弘扬和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正如北宋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生要不断拓展自己的心胸,把光复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一个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一份力,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在培养内容方面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培养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的构成,决定着向学生教授什么课程的问题。在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中,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定为大一或大二的专业必修课,每个营销专业的学生用至少一学年的时间较系统地学习这门课程,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并逐步产生学习兴趣;在大三增加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创新素质相关的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思维方法、传统艺术和古代文学等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这在营销中日益强调文化价值,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日益迅猛的大背景下,这些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的营销创新和实践具有较多好处,有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塑造、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知识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大四,我们开设国学经典选读的专业选修课,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等。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贯彻整个大学四年,使他们耳濡目染、长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产生兴趣,逐渐践行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创新教学和考核方式。在创新型营销人才培养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必须有什么样的老师。要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创新型营销人才,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素质。这首先要求教师在授课和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传统文化精神,学习并践行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教师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在介绍营销专业知识的过程中,除了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相关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来探讨相关问题;再次,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不能够把传统文化的学习当成说教,使学生把所学课程当成自己拿学分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利用案例式、体验式、研究式、启发式和师生角色互换式等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成长,重视知行合一;在考核方式方面,创新教学考核方式,不但要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还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不但考核结果而且更要重视过程的考核,在教学考核中也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精神。

(四)学校改变管理理念,塑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学校要改变管理观念,由“管”师生转变为服务师生,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意识,为师生学习传统文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学校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工作、生活实践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精神,“自己做到然后再要求别人做”,这样才能够上行下效,得到师生的积极响应,为师生树立一个效仿的榜样。学校要在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和其他管理过程中,积极贯彻落实学习传统文化、力行传统文化和宣传传统文化的精神,使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论坛,成立一些学习传统文化的教师和学生团体组织,开展推广落实传统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师生每天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等经典读物;积极利用广播、海报、路标、条幅和网络、手机等传统的和现代的媒介不断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推动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为师生共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越是民族的越是特色的”,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是世界教育的大趋势”。在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挖掘和吸收反应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的智慧宝藏,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来提升学生的创新人格、启发创新思维、丰富创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同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使他们致力于向国内外营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曾经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她还会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来推动中华民族的复兴,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帮助我们实现中国梦。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鞋类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1

一、传统文化在鞋类设计中的表现

由五千年历史积淀产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仅涵盖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思想,还包括了青瓷纹饰、民间美术、书法、中国结等传统艺术。换句话说,鞋类设计可以借鉴的传统元素是丰富多彩的,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传统纹样。传统艺术纹样包括陶瓷、刺绣、窗花、剪纸、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图案。这些图案是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所传承下来的,体现了民间百姓的智慧与创造力,具有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重的特征。将这些传统纹样应用于鞋类设计当中,会让消费者感到亲切。(2)宗教图案。这一类图案主要来源于神话传说,具体表现为壁画、庙宇、雕刻等宗教艺术。将宗教图案应用于鞋类设计,可让相关产品表现出一种神秘感,并体现出虔诚的信仰,使得产品具有丰富的精神层次感。(3)宫廷图案。这一类图案象征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文化精髓,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精细美观、色彩华丽,如龙凤图、福、万寿图等都属于此范畴,将其点缀于现代鞋类设计当中,可彰显出一股吉祥富贵之气。(4)水墨画。水墨画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是独有的中国绘画艺术。水墨画按墨的类型来分又可分为淡墨、浓墨、湿墨、干墨、焦墨等,其中蕴含了一种墨韵。将水墨画与鞋类设计充分结合,可体现出一种淡雅、脱俗之意,让鞋类产品更具文化底蕴,使其更具有吸引力。

二、传统文化对鞋类设计人才的意义分析

传统文化对于鞋类设计人才的意义无疑是重要的,将传统文化融入至鞋类设计人才培养当中,有利于提升其综合素养,并使其领悟到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人文精神与古典文化元素。将这些要素与鞋类设计关联起来,可让设计产品更具深度、更具内涵、更具独特性[2]。从宏观角度来看,当工业社会发展至一定阶段时,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会在实际生活中变得愈来愈明显,并且在充斥现代化元素的城市当中,传统元素反而会显得弥足珍贵。尽管工业文明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工业文明也从一定程度上排斥了传统文化,造成了现代社会群体精神缺失。而传统文化则恰恰相反,可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慰藉。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失衡时,人们往往会产生“返璞归真”的想法,而传统文化元素与这种潜意识的追求是相契合的。换句话说,将传统文化融入至设计语言当中,可以激发出一种精神韵味,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三、鞋类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文化融入分析

1.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的融合

在鞋类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充分结合,以激发设计人才的传统文化理念及思维,使其能够带着传统的审美观去审视、思考鞋类产品。实际培养过程中,要求设计人才分别从思维层次、实践层次分别进行自我探究,逐渐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将这种内涵置入设计当中。同时,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于鞋类设计师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设计师设计水平的提升,还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让设计师的精神层次达到新的境界,使其对传统文化内涵具有更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与鞋类设计的融合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1)色彩构成。鞋类设计色彩构成过程中,可有意识地以现代色彩构成为理论,合适地表现出传统元素,以一种新型的方式将传统色彩的特征彰显出来,获得差异性效果。(2)立体构成。具体设计时,可将传统元素符号作为一种素材资源。通过这种素材资源让设计人才逐渐加深对传统元素符号的整体认识,使其能够精确把握到其中精髓。在实际设计当中,并不是完全照搬,而且取其精华进行点缀,反而能够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从而将传统文化内涵更为深刻地表达出来。

2.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结合

对于设计领域,特别是鞋类设计而言,同质化问题如今正变得愈来愈严重,特别是与国外优秀鞋类设计产品相比,国内鞋类设计无论是在创意还是设计内涵方面都与之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可见,国内鞋类产品设计急需找到一条独具一格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地模仿。而传统文化元素为国内鞋类产品设计带来了一个新的方向,将这些东方元素融入至鞋类产品设计当中,必然能使其摆脱同质化,逐渐形成独有的设计特征[4]。当然,在鞋类产品设计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迷信于传统文化元素,也需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适当结合,在传统与时尚、民族与世界当中寻求一个平衡节点,让产品更加协调化,使其成为“含有传统文化精粹的现代艺术品”。以篮球运动鞋为例,事实上在nBa赛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具有典型东方韵味的篮球鞋设计,如airJordan29“YearoftheGoat”五行之水这款作品,是以五行的水为灵感,鞋面印上水在流动的图案,将流水的力量爆发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观感。当然,西方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深度必然不如国内设计师,但上述作品却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鞋类设计当中的潜力,它与现代设计理念也是可以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这种大胆的融合设计是国内设计师值得借鉴的。

四、结语

总之,传统文化元素为国内鞋类设计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设计素材,并为其设计思维带来了灵感。未来,在国内鞋类设计领域当中,必然会看到愈来愈多的传统元素融入至鞋类产品当中,通过传统文化元素促使鞋类设计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施凯,邱开金.基于“一体二翼一支撑”的高职鞋类专业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9,(03):81-82.

[2]叶星.“艺工结合型”鞋类设计专业人才定位和能力培养研究[D].温州大学,2014.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4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这一项目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1.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如何选取其中对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最具典型意义的项目和内容,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前提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原则、方法及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为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在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多途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多途径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途径包括课内与课外,而课内又包括专列的传统文化类课程和其它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又包括大学生社团活动、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等;多维度主要体现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包括理论阐述、技能操作、实践训练等多种方法;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项目及内容的认知程度要求,包括熟练掌握、基本了解、感知体验等。

2.为高职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大学阶段,《纲要》提出要“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可见,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是势在必行,本项目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将为其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

供参考路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培养人的需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本项目研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提供方式与方法,同时也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打造师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

二、项目实施方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首先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和特色素质拓展活动的设计等;其次是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验班,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第三是根据实验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本项目实施后所取得的人才培养效果;最后,将项目进行总结与完善,并予以推广。

三、项目实施过程

1.组建研究团队

本项目研究跨学前教育、古代文学、中国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武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在2012年项目实施之初,便组建了由以上各学科领域专家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两年的分工协作,研究团队成员不管是在各自领域的研究,还是在跨领域的合作研究上,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模式。

2.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本项目研究的核心,是探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文件,其中包含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等。比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门类众多,哪些内容可以构建成一门课程进入课程体系、哪些内容则可以作为素质拓展以活动形式呈现,都是需要斟酌研究的。所以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结合,首先必须研究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人才培养方案。

3.研究制定传统文化类课程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主要服务于以高文化素养、深道德涵养为目标的一线幼儿教师的培养,所以在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宽度与深度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上都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

在研究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施人才培养,进行实践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在对实验班的培养期间,将实验班学生,从待人接物礼仪、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态度、职业素质状况、文化修养水平等多个维度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实验班的人才培养评估,进一步反思和完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5.对学前教育专业国学实验班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学生毕业后,通过跟踪调查,将实验班学生,从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等两个方面与非实验班学生进行比较与分析,考查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6.形成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并进行项目推广

研究总结报告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传统文化类课程标准、传统文化主题类素质拓展活动项目,以及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等。

四、项目初步运用所取得的实效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5

关键词:传统民间艺术;艺术类硕士;人才培养

十以来,同志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认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等等。同志的讲话深刻揭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它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各类新兴艺术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在时代的浪潮中被人渐渐地遗忘,没有大众关注、没有观众去欣赏而无法传承,民间艺术正遭受着严峻的考验。[1-2]因此,要真正做好优秀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高校育人是一个重要途径,从高等教育做起,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高校艺术类硕士人才培养体系中,用教育串起中国传统文化的珍珠,如何将传统民间艺术与人才培养体系相结合,是目前亟需研究的课题。

1构建高校艺术类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大高校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艺术类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在此背景下,一般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着一些弊端,已经无法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比如:人才培养体系门类比较单一、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衡等。[3]艺术类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表现为思维活跃、个性独特、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而在此人才培养体系下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的学习欲望与需求,逐渐表现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培养的毕业生素质和能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毕业生就业难或者就业适应期较长,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适应才能顺利进入工作状态。

1.2高校艺术类硕士人才培养体系中忽视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西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艺术类硕士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偏重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忽视传统文化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不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没有清理和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因此,要真正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这要求我们从高等教育做起,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体系中,在教学、科学研究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1.3民间艺术的传承逐渐呈现后继无人的局面

民间艺术作品的完成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尤其是一些年轻人耐不住寂寞,熬不过艰辛,等不及作品产生收益;许多人不了解艺术作品,认为手工艺品很简单的手工,民间艺术作品能带来的价值还未能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可;现有手工艺人受客观条件所限,再创作力不强,不懂得打造自己的品牌,使得民间艺术很难出精品,严重制约其长远发展。因此,民间艺术被渐渐地淹没,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普遍存在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大量优秀的民间艺术资源正逐渐走向衰亡,急需要青年学子担负其这一重任。近年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少学生往往对我们传统民间艺术不屑一顾,认为民间艺术是“土”的东西,不如西方“洋”的东西,使得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中注重对西方文化技能知识的学习,而不愿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带有本民族设计的源头。

2基于传统民间艺术的高校艺术类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建立一批真正双师型教师,将传统民间艺术整合到艺术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民间艺术活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民间艺术创业实践等培养环节中,构建新型高校艺术类硕士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艺术类硕士人才。同时,利用高等教育提升并创作民间艺术作品,使民间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2.1建立一批真正双师型教师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人物,直接影响到艺术类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艺术类教师和其他教师相比,学历水平比较低、外语能力普遍较差,这些严重制约了艺术类人才的培养。高校要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求教师在思想素质上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而且在技能上掌握现代的艺术类教育方法,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充足。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艺术类硕士人才。

2.2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基础知识方面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课外知识和交叉领域也需要广泛的涉猎和储备。所以,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改革课程设置,朝着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优化课程设计体系,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是关键,充分认识和理解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探索课程体系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新途径。然后,通过汲取传统民间艺术精髓,增加传统民间艺术课程到学生专业基础教育中,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2.3丰富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按照一个模式培养学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因此,需要丰富教学方法,由于艺术类专业的个性化、独立性特点,上课方式多样,不拘于课堂,在专业学习、参加科研项目、外出调研、研究创作等培养过程中较为独立,宜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即:出外民艺考察;出外民艺实践;出外民艺调研。

2.4开展民间艺术活动

文化育人真正进入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领域,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民间艺术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能充分挖掘民间艺术遗产,使中国的民间艺术遗产在中国的大地上得到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活动主要包括民艺讲坛、民艺讲座、民艺实践、民艺创作等形式。学生受益面比较广的一种方式是在校内定期举办一系列民艺讲坛、民艺讲座,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民艺实践是指把最基层的民间艺人请进教室,让学生参与民间艺术创作,建立学生和民间艺术直面接触的体验平台。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设计创作,增强学生对民间艺术元素的专业应用能力,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间艺术设计比赛,增强对承载着民族情愫、民族灵魂和民族根基的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鼓励学生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用专业所长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使同学们在民间艺术创作中受到艺术熏陶,在对传统民间艺术弘扬和传承中得到思想道德的启迪。

2.5民间艺术融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受外部环境的熏陶而潜移默化的改变,民间艺术恰好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它是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其形式具有美感,且饱含情感,同时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在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将民间艺术有效地融入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5]有利于唤起他们对民间艺术的记忆、了解和认同,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热爱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使他们成为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2.6创建民间艺术创业实践基地

民间艺术作品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更好的保护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长久地存活下去,最好的办法是让更多学生去了解他们,喜欢他们,并把民间艺术作为创业就业的载体长期发展下去。作为高等院校,创建民间艺术创业实践基地,[6]帮助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见习岗位机会,多鼓励艺术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以文化传承为主旨,发扬民间艺术创业实践精神,服务地区经济建设,在各自岗位上施展才华。总之,无论是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还是高校艺术类硕士人才的培养,都是一个循序渐进漫长的过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因此,将传统民间艺术纳入高校艺术类人才教育中,不仅能形成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更能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这对培养艺术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同志所言:“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参考文献

[1]刘莉莉.设计艺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传承[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6-29.

[2]杨远.濒危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基于豫北剪纸的调查[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5-88.

[3]曹宏,刁艳飞.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中我国艺术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6.3:166-170.

[4]陈梅.民间艺术的传承机制与保护措施研究[J].大众文艺,2015.21:33-34.

[5]孙维.艺术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神州,2012.28:136+138.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6

关键词:SeCi模型;创意人才;通识教育;创新思维

创意产业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亮点,而且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创意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远远不能满足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创意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意人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立足于创意产业,通过对当前我国创意产业人才的状况分析,结合SeCi模型的相关理论及其人才培养过程,提出了基于SeCi模型的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研究综述

陈锋、吴明晖从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分析框架的角度探索符合时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吴冰、刘志民基于SeCi模型的分析探索高职院校合作产学教育与隐形知识习得;毛天虹从SeCi理论的视角对于创意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二、SeCi理论概述

1.SeCi模型

SeCi理论是由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首次提出的。这一理论说明了意会知识与明晰知识不断地互动,经由社会化、外化、联结化、内在化四种转换模式,形成了“知识螺旋”,以促成知识的嵌入、扩散与累积。尽管SeCi模型最早是应用在管理领域,但SeCi理论对创意人才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转化的四个阶段

SeCi模型的第一个过程称为社会化阶段。通过这个环节,人们在模仿和实践的基础上先建立隐性知识,教师们通过与被培养者之间进行直接和间接的互动交流,使教师们的想法或理念转移给被培养者,让被培养者获得经验、精神、思想等方面的隐性知识。

第二个过程称外化阶段。这一阶段是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在这个环节,隐性知识通过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得到清晰的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为了让创意人才得到更为系统全面的各种知识,通过概念、文字、教案等方式,用语言把显性知识传授给被培养者。

第三个过程是指知识的联结化阶段。联结化阶段就是将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组合起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将知识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加以学习。这一阶段,被培养者为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和综合化,不断地阅读书籍和各种资料,将所学到的各种知识融合起来,为下一个内化阶段做好准备。

第四个过程是指知识的内化阶段。这一阶段,被培养者才真正地将知识融会贯通为自己内在的知识。被培养者通过不断练习、实验等实际操作,将学到的显性知识运用于日常的工作实际中,将显性知识消化吸收,最终升华为自己的隐性知识,为下一次知识转化做好铺垫,见图。

三、创意人才培养背景

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中,存在着许多方面,这些方面都不利于我国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体来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1.缺失人文素养

人文内涵指的是除了科学知识以外,被培养者其他能力的培养,例如是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但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它仅仅强化了被培养者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却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结果造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较低,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的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缺乏在复杂的社会中立身的基本能力。二是急功近利,思想浮躁,人生理想信念淡漠。因此,在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的人文素养是不可缺少的。

2.创造性思维受阻

创造力是一个创意人才必备的首要能力,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同样也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应试教育体制借助于各种考试,尤其是高考培养的是学生的规范性,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我国的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过多地强调了对于逻辑思维的训练,缺乏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和灵感思维的训练。在应试教育别强调对已有专业知识的灌输,而这些成熟的知识训练的仅仅是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致使创新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受阻。

四、基于SeCi理论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

针对以上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方面,笔者结合SeCi模型认为,教师们在教育上应该注重以下三点:

1.提高被培养者全方位的能力,合理增加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

在知识泛滥的时代,有一种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这种知识具有转换和生成的功能,接受过这种知识的人,可以更容易与整体世界融会贯通,这种知识就是通识知识。这种知识的体系是一种开放的体系,它不仅能保持不断生长的活力,而且能能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汲取能量和信息。

选择课程应该注意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对最有价值的知识的选择问题。对课程的考虑应着眼于经典和前沿,最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的能力。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虽然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但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却在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方面提供了巨大的资源。目前我国形成的这种直觉思维为主、概念思维为辅的学术研究局面,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对于概念思维研究就没有充分展开,但是对于直觉思维研究却相当深入。因此,加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对创新人才能力的培养能够提供精神动力和科学方法,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巨大的动力。

对被培养者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运用传统文化对被培养者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教师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而我国的传统文化最为擅长的正是直觉思维。

3.注重实践,从实践中培养被培养者的创新精神

被培养者想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主要是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然而,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获得的这些理论知识都是一些间接知识,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只有通过社会实践,被培养者的创造力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激发,而且被培养者要想培养创新能力,如果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为娴熟的专业技能作为基础,创新能力便无从谈起。

另外,被培养者在实践活动中的人际交流与互动,也可以激发其创造力。因此,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中要加强被培养者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锋,吴明晖.符合时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2]吴冰,刘志明.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与隐性知识习得[J].教育发展研究,2013.(3).

[3]毛天虹.SeCi视角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7

大华文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实现境外生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技能。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境外生独立自主的人格,提高他们创新实践的能力。以实现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愿景。

关键词

大华文教育;境外生;人才培养;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侨大学2015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大华文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JGYB35)的研究成果。

一、华文教育

华文教育是教育学属下的一门学科,专为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华人开设,汉语言及中华文化为其基础知识,传统教育学为其基本内涵,同时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文化学等学科与其相融通。[1]华文教育专业的特色是:面向海外培养华文教育师资师和教育教学的管理人员,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特别是海外华文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侨情,系统掌握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基础知识,进行汉语听、说、读、写、译等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掌握海外华人华侨教育规律,最终具备以汉语为教学语言,针对海外华侨华人开展华文教育的良好能力。[2]1998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这样解释人才培养模式。他认为,培养人才的目标和培养的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方法或手段就是人才培养模式。[3]那么在大华文教育背景下对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利于培养传播中华文化的管理型人才,实现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认为,华文教育的发展具有长期战略意义,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由于它的施教者与受教者都是华人,硬件和资金的投入主体也是如此,所以,华文教育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携手来不断推广。华侨大学前校长丘进教授提出了“大华文教育”的理念,即开拓性地将原本针对华侨华人青少年后裔从事的语言文化培养,拓展到其他所有领域,就是说只要大学里面具备这样的专业、条件,具备这样的老师、学生,只要涉及到的,我们都把它纳入华文教育,这样就不局限于招收华侨华人青少年后裔,不单单是外派教师去华文学校教书或是举办短时间的夏令营。[4]基于此背景,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为进一步加强本院港澳台侨学生及留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结合项目组前期的调研成果及实践发现,学院存在着境外生校友资源不足、情感归属感不强等各种问题。因此,学院秉着“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承担起培养管理型境外生人才的重任,开展了大华文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

二、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从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办学理念看,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学院的整个管理层面;它是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不应只关涉“教学”过程,更应关涉“教育”的整个过程,远远超出了教学的范畴。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组合样式,而是一个不断变化、强调运作过程的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背景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理想的计划而形成的运行方式。[5]人才培养模式既是理想的培养人才之道,又是理论的具体化;既要具备可操作性,又要能够形成人才培养的标准化模式,但要注意的是,它是一个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综合体和动态交互组织。在此基础上,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开展的大华文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的总体改革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课程改革(包括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管理制度的完善及评估方式。课程改革具体包括: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改革(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国情教育为重点的通识教育教学内容);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的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改革(以培养管理类高级专业教育为依托);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公共课程的改革;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选修课程的改革;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第二课堂实践课程的改革。境外生的第二课堂内容十分丰富,包含:1.“根在中国”———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工作家庭”(两个境外生走进一个境内学生家庭)和住宿管理模式“2+2”(两个境内生与两个境外生合住在一间宿舍);2.“梦在中国”———境内外学生文化交流活动:海上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展;3.“学在中国”———工商管理学院“一对四”境外生导师制;4.“爱在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华侨大学萤火之光境外生志愿服务队关爱德化留守儿童。制度管理的完善(包括教学与课程制度的完善)具体包括: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管理类专业课程、公共课程、选修课程及第二课堂实践课程等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则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人才培养评估方式。作为具有400名境外生的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致力于培养为侨服务的人才,突出侨校办学特色,努力扩充境外校友资源,着力培养华侨高校优秀的境外生。根据学院开展境外生特色工程的客观实际,通过“一对四”境外生导师制、境外生学长制等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努力把境外生培养出更多的管理型人才。通过开展境内外学生交流系列活动及海丝文化公益赶集活动加深境外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境内外学生交流系列活动,分为走进中国家庭及境内外学生同乐两种。这样的教学制度能够使境外生融入中华文化中,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中华传统的魅力。通过把挑选的境内生家庭与自愿报名参与的境外生组合在一起,共同感受中国家庭的氛围,学习中华文化,以传承“家文化”。海丝文化公益赶集活动是以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特产为主题的活动。自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来,它一直是沟通东方与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心。[6]总理在2014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指导方针。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加深境外生对国际形势及中国态势的了解,增强对中国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同时学院特有的境外生学长制,使境外生有了倾诉的对象,可以在学习、生活、学生工作问题上给予他们意见和帮助。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采用学业辅导,生活引导,文化交流,志愿服务的培养模式。学院非常重视志愿服务,为提高境外生对志愿服务的喜爱与热情,还专门成立了华侨大学萤火之光境外生志愿服务队,通过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反哺行动等公益活动,增强境外生的同情心,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能施以援手。大华文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重点在于:在大华文教育背景下,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国情教育为重点、以思想教育为基础、以教育背景为依托、以境外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立足侨校,加强境外生的特色培养,把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作为项目的创新理念。从大华文教育背景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境外生管理类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等课程的建设、管理、评估,辅以寻根之旅、走进中国家庭等实践教育,以境外华裔青少年为主要培养群体,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设立特色学校课程。学院培养的原则是及早选苗,重点培养,跟踪扶持,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境外生人才都能有所学,有所收获。培养特征是: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未来性。旨在针对全体境外生,尤其是境外生优秀人才,全面挖掘境外生各方面的潜能,将他们培养成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拥有光明的未来及发展前景。大华文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重在强化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境外生的情感归属。拓展管理教育及华文教育专业设置,融合相关专业,多元发展,以实现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儿女的共同愿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汇使得各种先进的技术、科技也得到了融合,一些先进的东西被引进来并在国内迅速扩展来,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更全面、更快速、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在多元文化碰撞的过程中培养境外生的情感归属。

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意义及措施

大华文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学院境外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有利于做大做强华文教育,实现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研究以学院境外生的行为培养为基础,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了境外生的发展情况,修正了现有的错误行为,形成了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一方面,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充实和完善了境外生培养的相关研究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又为境外生的教育和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标准,提高高校对境外生的培养水平,争取让更多高水平的境外生人才走出去和引进来,造福社会和人民。工商管理学院可以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培养一批适合在海外推广中华文化的专门人才,做大做强华文教育;通过开设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提高管理专业水平,为把境外生培养成管理类专业人才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培养华裔青少年群体的感情归属,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及实践活动,培养一批境外生管理类人才,提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

作者:隋昌鹏单位: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唐燕儿.华文教育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应用[a].第七届中文电子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15.

[2]陈娜.华文教育本科合作办学模式构想与实现途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53-57.

[3]刘丽伟.地方本科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卷宗,2014,(2):23-25.

[4]肖建忠.华侨高效特色体育课程研究[J].高教探索,2014,(4):32-34.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8

“五大”教学改革、进行特色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扎实、系统的举措,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统筹城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作者简介]张祖荣(1966-),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程华

(1971-),女,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重庆402160)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大学生素质教

育”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27-03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实质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了严峻的挑战。新农村建设需要掌握改造、创新农业、农村经济

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结构转变为现代化社会的一元的才能和实践技能的、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品质的现代高技

结构。而解决好‘三农’问题就是要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重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各地高校要切实承担统筹城乡改革发展

点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认真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的智力、人才资源库的任务,急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为发展农

政策,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新农村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长效机制。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需要经济杠杠对工农业产值的干得好”的大学毕业生。

调节,需要政府对工农业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控,需要政策对农业一、地方本科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

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倾斜,以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所在地方的最高学由于受传统精英教育模式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

府,集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于一身,理应承养模式上倾向于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只注重学生的基础

担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智力、人才资源库地位和作用。理论学习,忽视实践能力训练;强调理论型人才培养,忽视实践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现实,向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观提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注重知识传承,忽视创业精神和创新

能力训练;注重专业素质提高,忽视综合素质形成①。忽视生源

知识能力差异,忽视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立体考察即忽视大学

生个体知识结构受社会需求、岗位变化的影响,忽视对大学生个

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错位培养和特色发展,构建与学术型、研究型

大学一样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采用“推荐教材”进

“规划教材”,

而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的严重偏离,造成

大学生个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高度重叠。

地方本科院校的这种传统做法导致其在人才培养规格、人

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存在与老牌本科院校严重同

质化问题,导致其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导致毕业生就业期望

的严重同质化问题。毕业生蜂拥而至大城市寻找学术性、研究

性工作且不说他们将以理想的就业单位、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和

工作舒适度等作为择业标准。他们看不起也根本不能适应基

层一线的岗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往往盯住

大城市的公务员和高薪白领等职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

成为就业首选……而去农村的仅占

4.0%,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大

城市明显过剩②。由此可见高校要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培养“下

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和

智力支持还十分困难。

二、以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

标,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重庆文理学院是经历了由升本之初简单模仿传统本科院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到艰难探寻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终

于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学校接受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

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此为契

机,以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为指

导,确定了以推动项目试点进展为抓手,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指导,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升学

校内涵,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思路。

1.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选择了与成熟本科院校

进行错位发展的创新之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

任务,以提高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和重庆城乡统筹的能力和水

平。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

练,培养其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

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实践工作者,如

技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师、教师、律师和管理干部等简称

“师化”人才。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可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装

配、维修保养、质量检验与控制、营销、管理中从事多环节工作。

这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强调的

是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学校传统是一个师范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类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这不利于学校进行应用型

人才培养,不利于学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庆城

乡统筹的能力。针对此学校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按照“需求导

向、新兴交叉、应用优先、结构优化”原则,积极推进新专业申报

工作,鼓励交叉学科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重庆高新技术

产业专业……进行新专业申报;按照“停、拓、限”原则对传统专

业进行改造,严格控制传统的、在全市乃至全国布点较多的专业

进行新专业申报,有效降低了师范类专业比重,逐步增大了应用

型专业比例。近三年,学校成功申报的

13个新专业中工学占了

8个,理学

1个,约占成功申报总数的

70%。专业类型结构发生

明显变化,改变了过去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的局面,这从专

业类型上根本改变了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见图能力训练;注重专业素质提高,忽视综合素质形成①。忽视生源

知识能力差异,忽视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立体考察即忽视大学

生个体知识结构受社会需求、岗位变化的影响,忽视对大学生个

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错位培养和特色发展,构建与学术型、研究型

大学一样的课程结构体系,统一采用“推荐教材”进

“规划教材”,

而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与外部社会环境系统的严重偏离,造成

大学生个体之间知识结构的高度重叠。

地方本科院校的这种传统做法导致其在人才培养规格、人

才培养类型、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存在与老牌本科院校严重同

质化问题,导致其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适应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导致毕业生就业期望

的严重同质化问题。毕业生蜂拥而至大城市寻找学术性、研究

性工作且不说他们将以理想的就业单位、工资水平、福利标准和

工作舒适度等作为择业标准。他们看不起也根本不能适应基

层一线的岗位。调查显示当前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往往盯住

大城市的公务员和高薪白领等职位,“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

成为就业首选……而去农村的仅占

4.0%,学校培养的人才在大

城市明显过剩②。由此可见高校要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培养“下

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为其提供强大的人才和

智力支持还十分困难。

二、以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目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

标,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重庆文理学院是经历了由升本之初简单模仿传统本科院校

的人才培养模式,到艰难探寻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终

于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8年学校接受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试点

项目《实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以此为契

机,以学校办学理念“教育即服务学生即顾客质量即生命”为指

导,确定了以推动项目试点进展为抓手,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重庆城乡统筹为指导,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提升学

校内涵,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办学思路。

1.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选择了与成熟本科院校

进行错位发展的创新之路,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

任务,以提高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和重庆城乡统筹的能力和水

平。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

练,培养其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

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具有各种专门职业技术的实践工作者,如

技术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师、教师、律师和管理干部等简称

“师化”人才。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可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装

配、维修保养、质量检验与控制、营销、管理中从事多环节工作。

这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强调的

是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学校传统是一个师范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类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这不利于学校进行应用型

人才培养,不利于学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重庆城

乡统筹的能力。针对此学校改革新专业申报制度,按照“需求导

向、新兴交叉、应用优先、结构优化”原则,积极推进新专业申报

工作,鼓励交叉学科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重庆高新技术

产业专业……进行新专业申报;按照“停、拓、限”原则对传统专

业进行改造,严格控制传统的、在全市乃至全国布点较多的专业

进行新专业申报,有效降低了师范类专业比重,逐步增大了应用

型专业比例。近三年,学校成功申报的

13个新专业中工学占了

8个,理学

1个,约占成功申报总数的

70%。专业类型结构发生

明显变化,改变了过去以文学、理学、教育学为主的局面,这从专

业类型上根本改变了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见图1、图2)。

3.制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重新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新人才培养方案的

目标是重点强化“实践教育”分类,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形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体系。

制订新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两个“往回找”思路,一是坚持从

毕业生的出口往回找,从用人单位对需求人才的要求返回来制

订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坚持从行业岗位、城乡统筹发展所需人才

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返回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每个专

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前要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

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关注区域经

济社会和本专业领域科技的发展趋势;要根据各行各业的职业

标准和实际需求确定能力标准,再根据能力标准确定课程模

块,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

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实践教育的地位,以“应用为导向”加

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育,形成技能过硬、实践能力

强、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新的人才培养方

案充分体现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的办学定位。该方案中课程结构得到显著优化,实践教育得到

明显强化,实践教学比例上升至

38.11%;选修课比例达到

18%。这大大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学生

综合素质的发展。

4.推行“五大”教学改革。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

才,就必须实施应用性本科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

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推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本科教学向应用

型教学的转变,学校围绕本科教学的几大要素——课程教学内

容、教学方式、公共课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毕业论文(设计)等,

展开了全校范围内的“五大教学改革”。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组织全校教师根据培养方案和

职业能力要求重组课程单元、重新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应

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在各专业中大力增加实践(实训)课程和课时

量;广泛采用探究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目的,努力提高学生在城乡统筹发展

中所需的素质和能力。

改革公共课教学。公共课程教学是一条培养学生人文与科

学素养、批判与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操的

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公共课教学改革。思政课改革采取讲座、

红色文化体验、周末思想政治教育课等教学形式,提高思政课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服务城乡统筹、服务家乡的素质提

升。大学英语采取分类分层教学,努力提高各类各层次学生的

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大学体育采取大学体育俱乐部制,在提高

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某方面的体育

特长和“终身体育”意识。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引导课程考核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考

核内容向注重综合能力考核转变,成绩评定向综合性转变。通

过考核方式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各专业

特点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考核,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

用能力。通过增强考核的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体

现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

知识与技能考核并重的考核模式。采取操作、项目训练、口试等

重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

改革毕业论文(设计)。学校鼓励各教学单位根据专业特

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创新。鼓励学生以问

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把毕业论文(设计)做到社会组织和企

事业中去,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毕业论文

(设计)不仅能真正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能真正

接触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问题。

5.搭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充分认识到

只有通过办学特色建设,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和发展

方式,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顺应不同社会需要,通过局部率先突

破,才能实现整体跨越式发展,增强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实

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设置特色学院。学校设置了服务外包学院、文化遗产

学院等特色学院,搭建特色人才培养平台,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培养特色人才。服务外包学院瞄准了重庆三大服务外包园区以

及学校毗邻的永川服务外包园区对软件工程(英语、日语)、英语

(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外包)、计算机动画(服务外包)等服务外

包人才的需求,本着“开放性、国际化”的办学思想和“来源于产

业、根植于产业、服务于产业”的教育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行业标准,不断引进企业教育资源和工程实

践资源,实行嵌入式教学。文化遗产学院以植根地方为发展战

略,致力于对本土文化遗产的发掘、传承、转化的研究、实践与人

才培养。在研究对象上,立足重庆,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

研究重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以教育传承为自身特色;

在自然遗产范畴,以四面山生物多样性为研究支点,突出自身

地域特色。在人才培养方面,致力于构建核心课程、专业方向、

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四个层级的合作教育模式。几年来,文化遗

产学院已完成了对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状况的田野调

查,获取了大量第一手研究资料,并在调查、整理的基础上初步

完成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简明图集的编撰,提出了重

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带的划分及其与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

梳理;通过对重庆的分析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经济理论。

第二,设立特色人才辅修项目。学校设立特色人才辅修项

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培养现

有专业不能满足需要而社会又急需的、在相关行业中具有驾驭

能力的领军人才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特色

人才辅修项目坚持培养社会紧缺人才、学生个性发展、理论与实

践一体化、特色办学、交叉复合、鼓励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原

则。目前已开设了礼仪(礼宾)、服饰形象设计与表演、非物质文

化遗产管理教育传承、数字摄影师、导游技术与艺术等八个项

目,其教学实践促成了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为学生跨学

科跨专业修读辅修课程、拓展就业空间搭建了新的平台。

三、结语

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城乡统筹

为指导,通过发展应用型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五大”

教学改革、进行特色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扎实、系统的举措,开展

应用型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提高学生服务统筹城乡协调发

展所需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和基础,

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城乡统筹需

求,增设了一批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

工程与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

程与工艺、金属材料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物流管理方向、酒店

管理方向、财务管理、生物技术(检验检疫方向)、社会体育(保健

康复方向),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探索了以

辅修项目教学为支撑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交叉专业为方

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大学与工业园区互动的服务外包人

才培养模式等。

[注释]

①林伟连,伍醒,许为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的反思[J].中国高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医学职业素养;医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如同各个行业需要职业素养,培养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对于改善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各医学院校仍是以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为主,职业素养教育相对仍然欠缺。如何对接受了较少职业素养培训的在职医务人员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目前尚无具体措施。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先秦时期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关于对人、对社会的认识,是教化和约束人们的最佳社会行为规范。学习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素养。我科室自2008年以来进行传统文化学习,提升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传统文化学习对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梳理如下:

1医学职业素养的定义

1994年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首先正式提出"医学职业素养"一词(medicalprofessionalism),此后开始了关于"医学职业素养"概念的探讨。国外学者认为医学职业素养是一个能够解释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特质和态度的理论结构,可以指导医务人员的行为。2011年我国学者提出这样的定义:医学职业素养,即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它是医德医风、人道主义、专业水准三个方面的总和,它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是个人或组织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反映[1]。医学职业素养是指导医疗人员从业过程中的行为准则,是医疗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特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医学职业精神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2]。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医疗人员才可能真正担当起其服务于社会的责任。

2学习传统文化对医学职业素养培养的影响

医学职业素养是为了完成医疗服务工作,在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等长期学习和实践中所达到的技术水平以及在职业认知、人文关怀、行为规范等方面逐渐达到的正确态度[3]。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很复杂的过程。系统规范的医学职业素养教育,可以使医患双方受益。尽管目前尚无标准的职业素养培养规范及措施,但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秀的传统文化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道德准则,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学习同样可以在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1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培养正确的医德观念《左传》书:"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立德即做人,立功即做事,立言即做学问。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最重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人之根本。"立德"对于患者生命健康所托的行医人员,尤为重要。魏晋杨泉在《物理论。论医》中书:"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利达不可人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如果医务人员人员懂得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并以"仁义礼智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及追求,将有益于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医乃仁术",只有具备仁爱精神的人才可以做医生,古今中外,亘古不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断层",现代人很多不懂或不重视传统文化,失去了对最佳社会行为规范的追求。缺失的传统文化教育,真正造成的是素质教育的缺失。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医学生的重要性[4],但在医学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中仍然普遍缺失。加强传统文化学习将有益于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树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及根本的观念,对于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会有重要的影响。

2.2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医务人员努力提升专业水准唐朝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者必备的素质,一是精,二是诚。有关"精"的解释:"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即要求医务人员有精湛的艺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明朝裴一中在《言医。序》中写道:"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下,才不近仙,心不近佛,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做医以误世"。医学泰斗裘法祖老先生竭其一生,献身医学事业,其座右铭是:"做人要知足,做事要不知足,做学问要知不足"。医生是治病救人的职业,必须医术精湛,否则即便有仁爱之心,也枉为庸医。德才兼备是对医务人员的根本要求,医务人员有责任努力学习、认真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努力做到"笃信好学"(《论语。泰伯》),"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2.3传统文化学习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有作者认为,现代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越演越烈等,主要原因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医学教育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弥补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5]。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出发,实现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6]。明朝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提到"医家十要",如:一要仁心,二通儒道,三精脉理,四识病原,五知气运,六明经络,七识药性,八会炮制,九莫嫉妒,十勿重利,等,对医务人员的德才有明确的要求,辩证应用于培养当前医学职业素养,将有重要的作用。《万病回春》中关于"医家、病家通病"的论述,更是可以对当今医患关系有很好的启示[7]。医学职业素养的培养,其核心是医学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职业道德,将有益于医学职业素养的提升。

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务人员应具备实效的治疗技术及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8]。清朝王旭高言曾这样说:医,仁术也。其心仁,其术智。爱人好生为之仁;聪明权变为之智。仁者余而智不足,尚不失为诚厚之士;若智有余而仁不足,则流为欺世虚妄之徒。作为医务人员,具有仁者之心尤为重要,只有发自内心尊重生命、不被利益驱使的医务人员,才可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服务于患者。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自本土,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将有益于培养医务人员的人道主义情怀,提升医学职业素养,有益于我国医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恬,宛小燕.浅议如何定义医学职业素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5-816.

[2]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3-4.

[3]王玉,唐菲,王云峰,等.中国八年制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内容、方法与途径[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4,34(4):573-576.

[4]袁纲,李和伟,张荣兴,等.在德育中融入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10):1078-1080.

[5]潘秋平.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传统文化的救赎[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3):291-293.

[6]段振东,张前德.论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承接[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267-270.

传统文化人才培养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六业贯通;传统文化;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职业教育是一个崭新的教学门类,职业教育严格来讲应是自西方“工业革命”后近两个世纪才逐渐产生的一种教育,其教育原始意义是为现代化工业培养合格技术人才。从广义上说,人类自出生起,就有了职业教育,比如上古传授j木取火就是职业教育,孔子的“六艺”更是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征。但习惯意义上所指的职业教育完全是属于现代的。

毫无疑问,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容绝对是“现代”的,因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技能内容的教育与培训,现代职业教育无疑是一句空话。而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是,纯现代技术内容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需不需要有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回答绝对是肯定的。培养现代技术技能的人才,决不能离开传统人文精神的教育。

自2012年始,我们对于职业教育,试图采取一种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业与行业、产业、企业、就业、创业”相贯通的模式。“六业”之中,“学业”是基础,“就业、创业”是目标,“行业、产业、企业”是桥梁。如何打造优秀的“学业”,是决定“六业贯通”的关键。

“文化”一词,历史久远。“文”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为教化、生成、造化。“文化”二词连用,最早见于《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谓“文化”,乃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等。而今天的“文化”则比古代“文化”一词含义广泛得多,它是十九世纪来从西方引进的。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深深地渗透到了人民的思维中,构成了当今社会的文化背景。现代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应特别重视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中普遍性的价值取向,这就是说,当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有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这种目的与目标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六业贯通”人才的培养宗旨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没有替代儒家道德教育。从古代的“惟人,万物之灵”①到清末龚自珍“天地至顽也是倮虫(指人)而灵”②,由儒家开创的这种注重现实生活的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已经成为中国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特色。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人的生命和生存,”古人把人放在很尊贵的重要地位,认为天、地、人才把天地联系沟通起来,形成完整的宇宙世界。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迪,而我们的“六业贯通”,培养人才的根本宗旨也正是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所以,在整个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这种新的人文精神。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劳动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先决力量。人才的培养首先必需强化服务意识,消除市场经济对人类发展的消极因素影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看作是一切关系的主体。想问题、办事情都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培养和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这样的人无论今后在什么样的岗位,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造福社会。职业教育培养的现代应用型技术人才,从事的是技术劳动,也并不一定都会走上领导工作岗位,但是,无论干什么工作,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永远是一致的。学生就业,做的是工作,想的应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即使是“创业”,根本的宗旨还是服务于社会,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将会一事无成,我们的教育也将一无所成。

其次,要培养学生以情待人的品质。这样,才会有现想的和谐社会。我们培养出来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会尽心尽力地搞好本职工作,以情待人,也就能去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并能在各方面都能愉快合作,从而很好地处理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的问题。高职人才进入社会,如何优质地服务社会,固然需要过硬的业务与优良的品,但是能信任同事、尊重他人,善于与人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品质。而传统文化中这一方面的内容俯拾皆是,这正是“六业贯通”培养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所需要的。道理很简单,“学业”要与其它“五业”相贯通,必须有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必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技术的桥梁,一是人事的桥梁,人事的桥梁就是要学会沟通,信任社会,尊重他人,热情真诚,二者互为表里、缺一而不可。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心胸宽广、公平待人的作风。“六业贯通”培养模式下的现代实用型技术人才,除了必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之外,还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宽容的作风,这不仅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共处关系,更重要的是能为社会创造最大限度释放其智慧和力量的好环境,使每个人始终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尤其是作为具有现代科技品质的新型人才,既要以平和的心态去接受社会,也同样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可能使这个小天地中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的每个人能力得到全面而充分发挥,这正是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2“六业贯通”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大约公元前6世纪,鲁国上卿叔孙豹与晋国上卿范宣子在讨论怎样才能“死而不朽”时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死不废,此之谓三不朽。④”古人认为只有人的高尚品德,为国为民所建立的功业以及言论或著作,才能永垂青史,昭然后世,这是先哲们人生理想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看法。诚然,这种“三不朽”,包含的是封建的落后思想,但是,剔去陈旧的内容,立德、立言、立动的形式是可取的。传统文化又一重要内容是在义利关系上的“以义制利”,即义利关系准则。在义利有矛盾,二者不可得之时,则“舍生而取义者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行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当然“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⑤”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以义制利”既不是纯粹的利己主义,也不是纯粹的利他主义,在古代圣人们看来,只要是符合“义”的“利”,不但不应回避,反而应努力去争取。什么是符合“义”的“利”,简言之,涉及老百姓的“利”,应“以民之所利而利之”。因此,我们需要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要有大公无私的品质。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今天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在今天社会中,作为新时代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无论是就业或创业,固然不再有所谓“立功立德”的封建意识,但讲社会竞争,同时也要倡奉献、倡正气、倡奋进。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有进步,而个体也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六业贯通”与高职人才培养的道德能力

要让我们高职的学生进入社会之后,能够与社会和谐,应有哪些品质?这是每个社会人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

首先,马克思主义曾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⑦。每个人,即使不是领导,要想与社会和谐,生存下去,就必须能与人相处。怎样做到这一点,有许多因素。但“知人善任”是最重要的,在现代化社会中,人需求的最高层次是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要实现自我价值,必然要自己努力,现代化的人才,在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必须了解他人、信任他人,相互尊重、激励,形成良性的社会竞争机制,就会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次,我们要学会关心爱护他人。二千多年前,老子说过:“姑欲取之,必先予之。”⑧人是情感动物,很多很多事情,并不是“利”所能成就的。新型人才也必须懂得这点。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先想他人所想,每个人社会地位不同,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些人总是觉得上天不公平,甚至怀才不遇,其实这就是缺失沟通的结果。人没有情感上的沟通,又怎么谈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呢?

再次,要创造和谐人际关系,还需要每一个社会人有“宽容大度”的品性。哲学家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人出身、生活、经历、教育、环境及受很多因素影响,都有各自的个性特征,对于这些个性各不相同的人,要从尊重他人的个性,出发,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做到宽容待人。对于他人有意或无意间的“冒犯”行为,要具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要宽容对方,才能化解矛盾,为创造和谐的相处环境而努力。这样,才会有一个整体和谐相处。

总之,“六业贯通”模式下的职业教育需要有传统文化的内容,虽然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重要工程,影响因素颇多,但重视传统文化,汲取精髓,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亦如张传燧先生所指出的:在“器”即科技、工具、功利精神日益突显的时代,切不可忽视传统的“道”即人文、本体、理性精神的复归。“道”与“器”,本体与工具、文化与科学的整合,必将成为大学发展的未来价值旨归⑨。这是一位真正学者的真知灼见,培养现代化的职业人才,不只单纯的是“器”的训练,还一定要有“道”的涵泳,这样,“六业贯通”模式下培养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需要。

注释:

①《尚书・泰誓》②龚自珍《释风》③《荀子・王制》④《左传・襄公二十四年》⑤《论语・里仁》⑥晋・潘尼《安身论》⑦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⑧《道德经・第三十六章》⑨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第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参考文献

[1]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过去与未来走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