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拟写去函范文精选7篇拟写去函范文精选7篇

拟写去函范文精选7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1:45

拟写去函范文第1篇

白梅图_小学作文

在我的书桌旁边摆放一盆很大很大的仙人球。仙人球的花盆上印着美丽的图案――白梅图。一株怒放的白梅,几只小鸟或停在枝头窃窃私语,或盘旋在白梅枝旁逗趣。一幅清新的图画,一个和谐的.场面。

画中是一株姿态万千的梅树,树杆凹凸不平,几个分枝,几片梅花错落有致。开放的梅花大多是五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圆圆的,小小的,娇矫的,嫩嫩的,真可爱。画家几笔浓淡有致的勾勒,树杆、花朵、乃至花骨朵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坐在白梅图前,仿佛感觉到一股“暗香”悄然飘来。画中那几只可爱的小鸟,灰褐的小身子,雪白的肚皮,小白点的翅膀,好一个毛茸茸的小家伙,可爱极了。小白嘴一动一动的,好像在说:“香,好香啊!别的花草都枯萎了,为什么唯有白梅在风雪中还那么郁郁葱葱呢?”这正是梅花的品格所在,优点所在呀。

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它这种不惧寒冷,傲雪搏霜的精神使我喜欢上了这种美丽的花。冬天,百花凋零的日子。花儿,叶子纷纷扬扬飘落。然而,梅花却骄傲地开满了香气扑鼻、洁白无瑕的花,成了百花的亮点,真是“凌寒独自开”呀!

一个小学生,学习中常常碰到困难,然而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正是因为梅花战胜了困难,才“独自开”,取得成功,令人敬佩,让人赞美不已。梅花的这种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

梅花不像白杨那样直冲云霄,不像榕树那样茂密粗壮,不像桦树那样笔直伟岸,更不像苹果、石榴那样果实高挂。我爱梅树,爱它的姿态不一,爱它的变化多端,爱它让人百看不厌,但我更爱它不惧困难的品格。

无论是学习还是办事,梅花的品德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仙人球仍健康地生长在我书桌上,白梅图仍天天陪伴着我,我将永远用梅花的品德教育自己、激励自己……

拟写去函范文第2篇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司空图做过唐朝的知制诰,中书舍人。出生于一个中等官吏之家,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官至郎中。史称司空图少有文才,但不见称于乡里,后来以文章为绛州刺史王凝所赏识。王凝回朝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司空图于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时年三十三岁,受到王凝赞许,名声益振。不久,王凝因事被贬为商州刺史,司空图感于知遇之恩,主动表请随行。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王凝出任宣歙观察使,召请他为幕府。第二年,朝廷授司空图殿中侍御史,他因不忍离开王凝,拖延逾期,被左迁为光禄寺主薄,分司东都洛阳。当时卢携罢相,正居于洛阳,对他的才华和为人很爱重,常相往来共游。有一次,卢携经过司空图的宅第,在壁上题了一首诗称赞他说:“姓氏司空贵,官班御史卑。老夫如且在,不用念屯奇。”后来,卢携回朝复相,召司空图为礼部员外郎,寻迁郎中。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司空图的弟弟有个奴仆叫段章,参加了黄巢起义,曾热情地向他宣传起义军的各种好处,劝他往迎起义军,他不肯,便回到故乡河中。后来他听说僖宗在凤翔,便入拜见,被封为知制诰、中书舍人。广明二年,僖宗逃到成都,他追随未及,又回到河中。从这时起直到他去世的二十多年时间,司空图基本上是过着一种消极的隐居生活,他的大部分诗歌和诗论也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司空图出身于官僚地主阶级家庭,又处在黄巢起义和唐王朝行将覆灭的时代,在历史的大动荡中,他没有勇气面对现实,就采取避世隐退的人生态度。回乡以后,他既不同百姓往来,也不与官府联络,而是“将取一壶闲日月,长歌深入武陵溪”(《丁未岁归王官谷》),“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力疾山下吴村看杏花》)当时王重荣兄弟镇守汉中,很仰慕他的名声,常多馈赠,他都拒绝不纳,后骗他作碑文,并赠绢数千匹,司空图就把绢堆放在虞乡市上,任众人取用。后来他定居在中条山王官谷的先人别墅,在这“泉石林亭,颇称幽栖之趣”的“世外桃源”里,每日与高僧、名士吟咏为乐。唐昭宗即位,曾先后数次召他入朝,拜舍人、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他都以老病,坚辞不受。为此,他在王官谷庄园特地修了一个亭子,取名叫“休休亭”,并写了一篇《休休亭记》以明其志:“休,美也。既休而美具。谓其才,一宜休也;揣其分,二宜休也;耄而聩,三宜休也。而又少而坠,长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济时之用,则又宜休也。”还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又作了一首《耐辱居士歌》,反复咏叹“休休休,莫莫莫”,表示自己“宁处不出”的心志。其家有藏书7400卷,其中有不少是佛家、道家经文。根据其诗歌称:“侬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其“麒麟阁”当为其藏书之所。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扶持朝政,迁都洛阳,召司空图为礼部尚书,他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开平二年(908年),哀帝被弑,他绝食,呕血而卒,终年七十二岁。

诗论主张

美学思想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包含多个层面。在其美学代表著作《二十四诗品》中,不仅有各类风格论的阐释,而且蕴藏着创作方法的探索,还有诗人自身修养的指迷。这些对当代美学亦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二十四种意境来阐述诗歌的二十四种风格,无疑是精细而微约的,但是深加思索,这二十四种风格之中也内蕴着司空图一致的美学思想,如以老庄思想为底蕴的对自然、冲淡美学情趣的追求;司空图“味外之旨”、“象外之象”等美学理论在《二十四诗品》中也有共同而鲜明的体现。“自然”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最高的理想审美境界,它的哲学和美学基础是在老庄所提倡的任乎自然,反对人为。刘勰在《文心雕龙》篇中说:“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因而此品首二句谓:“俯拾即是,不取之邻。”其意就是真正美的诗境是任其自然而得,不必着意去搜寻,所以下二句接着说:“俱道适往,着手成春。”“俱道”,《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道,即指自然,若能与自然而俱化,则着手而成春,无须竭力去追求。中四句进一步发挥此意,如花之开,如岁之新,皆为自然而然之现象,非依人力而产生。“真与不夺”之“真”,即指自然之真,与,同予,此二句谓自然赋予者不会丧失,欲凭人力而强得者反而会失去。后四句言“幽人”居于空山,不以人欲而违天机,雨后闲步,偶见苹草,随意采拾,亦非有意。“薄言情悟”二句中之“薄言”,为语助词,如《诗经》云“采采]苡,薄言采之。”“情”,情性,本性,即指自然天性。“悠悠天钧”,乃指天道之自在运行,流转不息。《庄子》云:“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天钧,别本作天均,成玄英疏云:“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意谓听任万物之自然平衡运行。这二句是说以自然之本性去领悟万物之自在变化。李白《峨眉山月歌》云:“峨眉山月半轮秋,隐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舟行于月夜江中,与山水浑然一体,如自然造化之涌现,而无一丝人工斧凿之痕迹。司空图艺术风格上体现了由阳刚、阴柔两种基本风格美所发展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风格美。《四库总目提要》说它“所列诸体毕备,不主一格”,许印芳在跋中也说“其教人为诗,门户甚宽,不拘一格”。然而《诗品》在艺术风格理论上最大的贡献,还是在从一般地论述文学的语言风格转向研究文学的意境风格。唐代开始诗文分论,诗论中的风格论逐渐转向诗歌的意境风格,这在皎然的十九字风格论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而《诗品》则是纯粹的诗歌意境风格论。这就和刘勰有了很大的不同。

二十四诗品

司空图《诗品》的真伪问题,学术界有许多争论,但是从有关研究发展的情况看,并无确切证据可以说明它不是司空图所作,而从对司空图的生平思想和诗论著作的深入分析,却可以说明《诗品》是司空图写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诗品》体现了“思与境偕”和“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特点则是非常明显的,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认识它的文艺美学思想特点。曾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含义作过一些分析文中所引郭绍虞《诗品集解》和孙昌熙、刘淦《司空图〈诗品〉二种》较多。《二十四诗品》主要是对陶、王一派山水田园诗创作经验的`总结。从司空图的诗论著作中,可以鲜明地看出他在评述唐代诗歌发展时,特别突出了王、韦一派的重要地位,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他自己的诗歌创作也是属于这一派的。《诗品》的思想主要是体现了隐逸高士的精神情操,这和以陶、王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是完全一致的。《诗品》中所体现的一些主要审美观念,例如整体的美、自然的美、含蓄的美、传神的美、动态的美,也大都是从山水田园诗中概括出来,虽然这些审美观念本身具有广泛性,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山水田园诗中,然而,在《诗品》中是以自然景物、山水田园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清人许印芳在其《与李生论诗书》跋中说:“表圣论诗,味在酸咸之外。因举右丞、苏州以示准的,此是诗家高格,不善学之,易落空套。”王渔洋标举“神韵”,其精神与《诗品》是一致的,故其《唐贤三昧集》中不录李、杜,而“独推右丞、少伯以下诸家得三昧之旨”,“盖专以冲和淡远为主,不欲以雄鸷奥博为宗”(翁方纲《七言诗三昧举隅》),显然也是受《二十四诗品》影响之结果。《二十四诗品》的重要性和远大影响还体现在后人对它的摹仿上,历代产生了许多续作,并已经不限于诗歌理论的范围,如袁枚《续诗品》、顾翰《补诗品》、黄钺《二十四画品》、郭《词品》、杨夔生《续词品》、江顺诒《续词品二十则》、魏谦升《二十四赋品》、于永森《诸二十四诗品》(含《新二十四诗品》、《后二十四诗品》、《续二十四诗品》、《补二十四诗品》、《终二十四诗品》、《赘二十四诗品》)、许奉恩《文品》、马荣祖《文颂》等等,这些续作从另一个角度真实反映了《二十四诗品》的持久不衰的精品魅力。

宋代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说:“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清代王士祯《香祖笔记》中说:表圣论诗有二十四品,予最喜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八字,又云“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二语,形容诗境亦绝妙,正与戴容州“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八字同旨。《鬲津草堂诗集序》说:昔司空表圣作《诗品》凡二十四。有谓冲淡者曰遇之匪深,即之愈稀;有谓自然者曰俯拾即是,不取诸邻;有谓清奇者曰神出古异,淡不可。是三者,品之最上。《四库全书总目》说,诗品:所列诸体毕备,不主一格。《新唐书》评价:(司空图)节谊为天下大闲,士不可不勉。观皋、济不污贼,据忠自完,而乱臣为沮计。天下士知大分所在,故倾朝复支。不有君子,果能国乎?德秀以德,城以鲠峭,图知命,其志凛凛与秋霜争严,真丈夫哉!

漫书五首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海上昔闻麋爱鹤,山中今日鹿憎龟。爱憎止竟须关分,莫把微才望所知。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一种老人能算度,溪心迹愧商颜。

二十四诗品

1.雄浑2.冲淡3.纤v4.沉著5.高古6.典雅7.洗炼8.劲健9.绮丽10.自然11.含蓄12.豪放13.精神14.缜密15.疏野16.清奇17.委曲18.实境19.悲慨20.形容21.超诣22.飘逸23.旷达24.流动

相关著作

今存《司空表圣诗集》,有《唐诗百名家全集》本、《乾坤正气集》本、《四部丛刊》影唐音统签本;《司空表圣文集》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影旧钞本。《嘉业堂丛书》本文集与诗集附有缪荃荪等撰校记。《二十四诗品》不载于今存的《司空表圣文集》和《司空表圣诗集》,但收于《全唐诗》,别有单行本多种,通行的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说郛》本、《历代诗话》本、《四部备要》本等。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拟写去函范文第3篇

美德是中国的一种伟大精神。最近我阅读了道德故事——二十四孝,情节感人,让人不禁被他们的孝道所感动,心中油然升腾起深深的敬佩。

《二十四孝》主要讲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个孝敬父母的故事。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亲尝汤药》和《弃官寻母》。《亲尝汤药》主要讲述了汉文帝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怠慢。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以便母亲随时照用,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仪,人丁兴旺,使西汉十分发达。汉文帝作为一位皇帝如此孝顺,怎能不让人敬佩。他更让我明白了一个人无论都忙,无论自己的事业多么重要,我们都不能对父母不闻不问。不管工作多忙,不管路有多远,都要心系父母,都要常回家看看。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一声嘘寒问暖,足以抚慰他们孤独寂寞的心灵。

更让我感动的是《弃官寻母》。朱寿昌七岁时,生母被嫡母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朱寿昌做官后,行四方寻找母亲。找到线索之后,他便弃官寻母。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在陕西和母亲相遇了。多么感人的孝子啊!

这时一个声音在脑海中不停地问:“孙天乐,你呢?你是一个孝子吗?”“当然,可是有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会因为一些小事,冲着妈妈发脾气,让妈妈很生气。那一次,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两包薯片,准备明天吃。可是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妈妈竟然正在吃我的薯片。我很生气,对妈妈大吼道:“你为什么吃我的薯片,你赔我。”“儿子,薯片这种油炸食品,你不能多吃,我煮了又有营养又好吃的鸡蛋,你快起来吃吧。”“我不吃,我不吃,我就要你赔我的薯片。”就这样我闹得妈妈很头疼。现在想想真惭愧啊!妈妈为了我的身体发育,让我少吃不健康食品,我竟然冲她发脾气。就算是又有营养又好吃的东西,我也不能只想着自己啊!

我以后一定孝顺父母,一定不让父母操心,更不能让他们生气。

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人们必须有的精神品质。而孝道是拥有美德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有人说“教”就是孝道的文化。曾经我们可能都犯过错,但我们只要好好学习孝道的文化,并践行于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好人,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8篇】

拟写去函范文第4篇

__X:

我愿是你最忠诚的骑士,无论什么时候,当你需要我的时候,只要一声呼唤,我会毫不犹疑的挺身而出。我将誓死捍卫你的荣誉,哪怕要为此献上鲜血!

爱,是使你所爱的那个人幸福。而我,却没有能力给予你我想要给你的那种幸福,所以我不能让你依靠,你应该去寻找一个更坚实宽厚的肩膀。当然,他必须对你比我还好,至少,他应该爱你像我一样深沉。无论如何,这不能阻止我爱你。因为世界上的爱有很多种,爱,并不一定要拥有你,注视也是一种爱。我相信,当我们深深爱恋着一个人的时候,不管爱的形式如何,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我就站在离你不远的地方,默默的,真诚而且深沉的注视着你,走完这一生。

也许会有那么一天,当我的爱不幸成为你的负担,请你一定要告诉我,我会同样悄悄的离开。因为你的快乐就是我幸福的依据,如果仅仅因为我的存在而造成你的痛苦,那么为了你,也为了我,我必须从你的生活里消失。希望你可以把我彻底忘记,不留一丝痕迹。宁愿,宁愿你忘怀了而快乐,不愿你因记住我而忧伤。不必我难过,即使在遥远的他方回忆着此刻你的微笑,我依然会禁不住幸福的笑起来的。

爱是生命里一笔真正珍贵的财富,一笔永远只会太少而不会太多的财富。我执著的保留着对你至高的爱意,是因为我明白,它是我今生最美丽的拥有。为了你,我真诚无悔的爱过、恨过、笑过、泪过,而且学会了毫无保留的付出。是你,令我感受到生命中的最完美,让我在这个欲利横流的世界上还拥有一份值得用心呵护的经历,我还需要更多的什么呢?

拟写去函范文第5篇

小燕的哥哥小鸽曾同妹妹一块儿学过画,可最终也没学出师;他画的羊总有几分狗,而且根本没人请他画头像,因为他会把美女画成魔鬼,全是披头散发的样子。他听说小燕画了人头像赚了钱,也想作生意。他设计了一种联络图,说是只要买下这地图,跟着图的指引,就能遇上奇迹。我见过他的联络图:一张皱巴巴的巴掌大巴巴的巴掌大小的纸,上面画着一个骷髅和一把尖刀,下面是许多文字说明,文字中有些白字,但意思能看懂,说是线路上有轻松楼,有花果山,,还有观看皇家草坪。在那文字下面,是一条曲曲弯弯的线路图。本来,他的.联络图可以买大价钱的,但小鸽爱管闲事搞恶作剧,而且那么美丽的景点又设在我们弄堂几十步远的一个公园,那公园大家去过无数遍,却从未见过这些奇迹。小鸽无人问津,只能大杀价钱,从一块一张卖到五分钱一张。小燕上够了小鸽的当,所以很坚决地说:“我才不相信回有奇迹。”可话虽这么说,却拉着我去找买过联络图的朱莉莉。朱莉莉却笑而不答,小燕使劲推她,她才说:“那你就去试试吧。”接着又笑,笑得我们七上八下。反正,所有买过联络图的人回来都没有找小鸽拼命,而只是神秘地笑了,对此事闭口不谈。这恰恰做了一个高明的广告。我和小燕各买了一张联络图,又去公园买了门票,进去首先沿着线路图去找轻松楼。走呵走,凭着嗅觉发觉快到厕所了,刚想跑开,瞥见厕所边用粉笔标着“轻松楼”三个字,从那歪歪扭扭的字体中看出是小鸽特意标出的;至于花果山,既无花又无果,就是那座不起眼的小假山,小鸽只是在大石头上画了既像猴子又像一个瘦人似的怪物。关于皇家草坪就更令人失望,就是我们三天两头在哪儿翻筋斗的小草坪。我们气呼呼地躺在草坪上,说小鸽的狡猾,说那些上当者的缺乏正义感,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知道要铃叫“关门了”的老头把我们推醒。小鸽见我们回家,就态度友好地笑笑,好象鼓励我们做他的忠实顾客。后来似乎没人来问我们联络图的事,也许该上当的人都在我们前头上过当了,我们两个上当者是头脑清醒的最后上当者,这唯一的收获,竟也上当年的我们暗暗高兴了好久。

拟写去函范文第6篇

五四运动(图)

如果我有时光机,定要到八十多年前那段让人热血涌动的岁月,亲眼看一看:当国家面临外扰内困,一群年轻人如何扛起了救国驱辱的重任?五四运动――这个披着光环的词语――已被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争取自由和解放的史碑上。没有凭借高科技施展才华的复杂,也没有划分灰、白、金领的矫情,五四青年就是这么好懂:一颗爱国心。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我们错过了很多浪花雀跃的精彩,心头难消的.却是久久不息的河哮。五四运动,永远的记忆;五四青年,永远的楷模;五四精神,永远的向导!

拟写去函范文第7篇

品读完《二十四孝图》后,我不禁从内心深处发出感慨:“孝”,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孝”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孝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从古到今,关于孝的感人事迹一直发生,件件都令我们深受震撼。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名叫黄香,他在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所以黄香对父亲就更加孝顺、关爱了。严冬时,黄香就在父亲睡觉之前先钻进被子,用自己的身子把被子捂热,为的是让父亲能温暖舒适的睡个好觉;酷暑时,黄香就用扇子将枕席扇凉,为了让父亲睡的凉快,自己不惜累的满头大汗。亲朋邻居知道后,都称赞黄香是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黄香长大后,当上了大官,但他体恤百姓,孝顺父母,百姓们都颂扬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二十四孝图读后感曾有一个感动了全中国的故事,它让天下的母亲收获慰藉。

20xx年,一个叫田世国的人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母爱大如天的真理。在田世国得知其母患得尿毒症后,他便偷偷地去了医院做了血样检查,配型成功后,田世国瞒着母亲,毅然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她。

手术成功后,田世国的母亲恢复得很好,然而,她却始终不知自己换上的肾是自己儿子的。田世国说:“如果我妈恢复得比较正常,器官排斥的比较小,我想这就永远是个秘密吧”。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更是一份拳拳孝子心!

“孝”是华夏文明的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儿女恪守的人生准则。《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亲人,那么他必定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对待别人。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见,孝的传统美德意识已经似树根一般,牢牢地扎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丝毫不可动摇。

我们中有谁知道,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而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闻者感叹:我们自己丢掉、忽视的,发达国度的人却要拾起来。对此,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是否应该好好地珍惜古人为我们留下的这宝贵的精神财富?

做“孝”不必轰轰烈烈,作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多一些为父母着想的地方,尽自己所能做一些令父母身心愉悦的事情。

大家共进一步,努力将中华传统美德—“孝”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