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十篇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十篇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2:13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电商融合策略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三农”金融机构,截至2015年底,在全区共建个金融服务点8328,覆盖11个盟市。随着电商企业向存款储蓄领域进军,内蒙古农村信用社93家旗县级法人机构,若无法紧跟社会和经济发展潮流,必然会遭到市场淘汰。因而,针对当前电商发展趋势,探讨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与电商的融合途径及策略,对于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开展与电商的金融合作

就目前而言,电商还无法替代金融机构在金融交易和活动中的作用,电商更多是金融活动提供平台,作为一种辅工具存在。但电商平台具有传统金融机构不具备的优势,电商可通过其平台中的“大数据”,实现对客户的低成本评估。农村信用社虽然具有充足的资金流,但在电商客户交易数据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这极大限制了农村信用社向电商领域的发展。电商具有庞大的客户群体与客户数据,农村信用社具有充足的金融资源与丰富的操作经验,金融合作是二者共谋发展的最佳途径。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可授权监控基于电商平台的信用体系,通过提供信贷支持的方式,为电商平台的中小企业、消费者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同时保证了贷款的安全性,降低了贷款风险。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积极与电商开展金融合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内蒙古金融市场的需求,加大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优化服务质量,建设在线业务体系,强化对风险意识,保证在与电商合作中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二、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和销售金融产品

根据其他金融机构的实践表明,金融机构自行搭建电商平台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资金背景、客户资源等条件,如交行的“交博汇”、建行的“善融商务”、农行的“e管家”等,并未对银行的业务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没有必要单独搭建电商平台,而是可以通过具有成熟商业模式、稳定客户资源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对金融产品进行推广和销售。这不仅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同时还能够挖掘新的盈利推途径。但就现阶段而言,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产品偏少,且类型单一,在理财产品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需要依靠第三方电商平台的优势,尽快设计推出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线上金融产品。

三、为物流企业提供资金扶持

电子商务的运行体系由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共同组成。金融机构提供大部分的资金流,电商平台掌控信息流,物流则是由快递公司和物流企业负责。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是电商平台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我国电商平台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物流市场的繁荣发展,因而在电商大趋势下,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需要重视对物流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目前,内蒙古部分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始尝试与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实践。例如包头市南郊农村信用联社主动与安路通物流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与地区物流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信贷支持、融资服务的同时,还应注意为其设计专门的理财、结算等衍生产品。此外,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经验、运作、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为区域内的物流企业规划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为物流企业扩大市场、高效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而实现双方的长期共赢。在此过程中,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需要充分运用微信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poS机等各类电子渠道,配合内蒙古自治区内每个乡镇的实体网点,为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金融服务。进而创建一个集理财、融资、结算、物流查询、信息咨询等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服务信息平台。

四、为县级、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提供金融服务

2015,阿里巴巴集团提出了“千县万村”战略计划,即建立县级电商运营中心1000个和村级服务站点10万个,2015年5月,阿里巴巴旗下的首个县级服务中心和24个村级服务站点开始正式运营。同时,京东也计划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增设超过500家县级电商服务中心。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这一举动,目的在于抢占农村领域的金融服务市场,可想而知,这对农村信用社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因而,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需要尝试绕过京东或是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的服务中心、站点,向县级、村级电商服务中心、站点提供直接的金融服务。如此一来,各县级、村级的电商服务中心、站点的商户、企业及其客户都被纳入了农村信用社的目标客户群体。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通过提供涵盖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全面的金融服务,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内蒙古的农村信用社均位于中西部地区,享有国家的优惠政策,把握各电商企业还未涉足内蒙古牧区、农村金融市场的良好契机,抢先对农村电商站点提供金融服务,占据市场先机。

五、结束语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可通过积极与电商企业开展金融合作、利用第三方电商平台推广和销售金融产品、为区域物流企业提供资金扶持,为县级、村级电商服务中心、站点提供金融服务等方式,掌握电商金融下的主动权。同时除上述策略措施外,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与电商的融合发展,还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融合策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此外,在电商大趋势下,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还需要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和经济发展潮流,不断改进经营模式、创新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长期稳定发展,进而保证内蒙古经济建设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卓熙斌.互联网金融时代农村信用社的应对之策[J].金融经济,2014,12:196-197.

[2]吕日新.简述农村信用社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4,17:130-131.

[3]董永华.探析农村信用社发展互联网金融的策略[J].河北企业,2016,05:97-98.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篇2

热度排名:

入选理由:

2016年作为“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出台了更多政策,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目的就是要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解决一些“三农”发展中的痼疾。

2016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7年经济工作作出部署,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已经明确: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2016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初现成效。2016年在稻麦口粮生产保持稳定的同时,在农业生产布局上,还积极调减“镰刀弯”非优势玉米产区面积,玉米面积调整3000万亩以上,引导东北优势产区大豆面积同比增长17%以上;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内农牧业融合发展;在绿色发展上,全国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超过4亿亩,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达到200个,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面积达到616万亩。

2016年12月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幕,会议分析农业农村当前形势,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次会议的主要看点:一是“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成改革首要任务;二是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绿色供给满足绿色需求;三是创新供给体制,“全面激活”市场、要素、主体;四是促进六次产业的融合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2016年的热词,更应该是贯穿“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

关键词2:新农人

热度排名:

入选理由:

新农人,坚持将科技和情怀融入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的中坚力量。新农人是现代农业领域的创业者和产业创新者,是坚持发展生态农业并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以生产和流通安全食品为己任的涉农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是一群重信息、重资源、重互利、重创业的农业爱好者、投资者、服务者;他们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早期形态和探索者。2016年,新农人正在帮助传统农民解决小、散、多、弱的先天不足,带动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快步迈进。

新农人发端于传统,将开启未来。

关键词3:生鲜电商

热度排名:

入选理由:

2016年,生鲜电商由喧嚣走向冷静。生鲜电商们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关停、裁员、关店、出让,尸横遍野。

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只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

另一方面,宏观环境利好、交易规模逐年攀升、资本“浇灌”等生鲜电商发展的利好因素也客观存在。

一边是倒闭、抱团的消息,一边是大体量生鲜电商获得大额融资的新闻。显而易见,Bat(百度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三大互联网公司首字母缩写)等巨头迎来了收割期,天然大流量的优势下,不断抢占布局生态。生鲜领域不会再出现千军万马,也不会一家独大。未来看好,现实煎熬,2016年在中国生鲜电商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4:三权分置

热度排名:

入选理由: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三权分置)。“三权分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对今后一段时期内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三权分置”这一制度安排,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土地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三权分置”还鼓励创新方式,鼓励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通过多种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更有效的放活经营权的途径。“三权分置”土地制度改革,无疑为未来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制度活力。

关键词5:取消农业户口

热度排名:

入选理由:

北京市2016年9月19日向社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根据该意见,北京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至此,全国30个省份陆续出台文件取消了农业户口。

2016年,我国基本上从制度上消除了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的区别。取消农业户口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标志着基于城乡差别的饥荒时代基本告一段落,同时也破除了二元制度下阻碍城乡交流的制度壁垒,开启了中国城乡之间双向流通的新时代。可以预想得到,取消农业户口后,我国的农业、土地、就业市场将发生急剧的变化。未来将产生土地国有背景下的土地交易、流转市场,地方政府手中的土地将增加,也将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速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意味着小农经济即将告别历史舞台。

关键词6:跨界融合

热度排名:

入选理由:

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去中心化的特质,恰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以较小个体为经营单位的发展模式相契合,二者天然具备融合的土壤。电商巨头跨界而来,各自活跃于农产品流通领域,花样迭出的营销大秀轮番上演。同时,传统电商也纷纷涉足互联网排兵布阵:严格把控食品安全,与传统渠道优势互补,赋予品牌全新的价值体验。

跨界融合还指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两者理念高度契合。农业产业化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了基础、提供了主体支撑、提升了发展质量,并为农民分享农村产业融合增值收益建立了有效渠道。

2016年,中央财政增加资金安排12亿元,采取竞争立项的方式,确定了12个省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试点省。重点支持能够带动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还重点用于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农村电子商务、农业多功能性拓展、产业扶贫等方面。

关键词7:“互联网+农业”

热度排名:

入选理由: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市场培育、政策红利、资本驱动等,都加速了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已把农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搬到线上。农产品销售渠道变革型、产业链大数据型、专业合作社服务商、数据挖掘型、农业物联网、土地流转电商化、农资电商型,在目前的初级阶段,“互联网+农业”类企i已经涌现出上述七大类型。

在“互联网+农业”深刻影响传统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同时,众多巨头、资本、上市公司等纷纷加快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农资电商、农村互联网金融、农业信息化将是“互联网+农业”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而农资平台化、供应链高效化、数据资产化、产品定制化、资源全球化将体现在数万亿农业市场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正全面改造我国传统农业产业链,农业互联网时代正迎风而来,而“互联网+农业”不仅是2016年,更是未来一段时间新农业领域的关键词。

关键词8:智慧农业

热度排名:

入选理由: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农业的出路是节本增效。工业化的更高效率的生产管控体系,基于科学分析的精准决策都是农业实现节本增效的重要方法,而智慧农业发展无疑为实现这一方法提供了途径。农产品流通的最大痛点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缺失,发展溯源系统,利用现代信息交互平台增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累积信任,无疑也是智慧农业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9:农业投资

热度排名:

入选理由:

目前,主要投资农业和大农业细分领域的投资机构已经超过280家,可以看出资本对于现代农业非常看好。

我国农业产业化势不可挡,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8个特征:标准化趋势、信息化趋势、生态化趋势、社会化服务的趋势、深加工趋势、集约化趋势、规模化趋势、专业化趋势。

从2013年起,农业投资热度剧增,截至2015年底,农业领域投资案例数达到了498例,相比2013年增加了300%;投资额达到了102.99亿美金,相比2013年增长460%。到了2016年,投资案例数与投资金额开始放缓,结构性调整正在进行中。专业机构分析显示,农业第二产业成为吸金王,所涉投资总额达124.4亿美金,占农业产业整体投资额的47.7%。从投资细分领域来看,农业的第二、三产业最受资本关注;从投资阶段上看扩张期企业最受青睐,而成熟企业融资能力最强。

专业人士分析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战略优选,一定是从资源农业向资产农业再向资本农业跨越,一定是从产品经营向产业经营再向资本经营跨越。

关键词10:农村金融

热度排名:

入选理由: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资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融资难、融资贵是农村金融的突出表现,缺乏抵押物、信息不对称、经济基础差是阻碍农村金融发展的深层原因。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农村物流;电子商务;政府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11

1我国电子商务下r村物流现状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0.32%,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农村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7.59%,而且据有关数据显示,农村的电子商务已开始兴起,虽起步晚,却呈井喷式的发展趋势。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8.4%,规模达1.95亿,较2014年底增加1694万人。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根据阿里零售平台的数据:淘宝网(含天猫)发往农村地区的订单金额占全网的比例,从2013年第一季度的8.65%,上升到2015年第一季度的9.64%,在淘宝大盘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农村市场的增速显然更快。

但是,农村的物流状况不尽如人意,阿里巴巴副总裁、农村事业部总经理孙立军曾说:“物流方面很落后,尤其是从县城到农村这一段,建仓是很容易,但是如何打通,使其产品化并社会化,这是最难的。”在他看来,全国21个省份落地的120多个县域中,绝大部分当地政府配合程度很高,但也存在小部分的理解偏差,落实则困难一些。农村的物流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1月9日《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大点上也逐渐在农村布置服务中心。最近的中央“一号文件”再一次给农村电商发出了政策红包,重点强调对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设施支撑,提出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开展冷链标准化示范,实施特色农产品产区预冷工程,以及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

本组课题旨在分析电子商务视角下的农村物流发展现状及特点,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对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发展物流系统建设提供对策建议。

2研究地选取依据

2.1邹平县基本情况

邹平县隶属山东省滨州市,全县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85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9.6万(2015年),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经济已经较为发达,但农村区域依旧落后且当地基础设施远不及城市,尤其体现在物流方面。在经济发展以及互联网急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区域不断上升的网购需求与滞后的物流状况之间的矛盾便涌现出来,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就显得尤其迫切。

从图1中可知,从2004年开始,邹平县的经济一直以较高增速增长。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增长趋势。根据统计学中的移动平均法,预估出了邹平县2016年及2017年的生产总值可分别达到728.934亿元、748.6808亿元,从近几年该地区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这两个预估数据应该是偏低的,实际数据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些数据以表明,邹平县比较大的经济基体以及较快的增长趋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这给多种经济形势提供发展的土壤,在这其中,电子商务就是不容忽视的一种形式。

2.2邹平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邹平县一直重视重工业发展,以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山东西王集团、山东三星集团等企业为主要经济支撑,即单纯集中于制造业,未紧跟互联网这辆经济快车。这种制造业与互联网之间某种程度的分离,利弊皆有。制造业的坚挺,能保持该地区经济增长而避免过多的经济泡沫,但是,在互联网大势下,纯粹的制造业必然会失去很多该有的利益。随着欧美国家工业4.0的提出,制造业与互联网联系日益密切,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而以邹平县现在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明显不足以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

近年来,邹平县开始积极调整改进,邹平政府出台《邹平区关于加快邹平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措施(试行)》,提出系列“重金”奖励措施。扶持措施包括,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各类经营主体,参与邹平电子商务园区(基地)和邹平电子商务楼宇建设。此举旨在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同时,全面实施跨境电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邹平县充分发挥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的政策和平台优势,全面实施跨境电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政府此举即能顺应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又可以借此机会实现县内的产业结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依靠重污染工业的产业结构。

2.3邹平县物流业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物流业已由过去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2015年初,邹平县四级干部会议把加快推进物流产业迅速膨胀作为六大工作重点,提出:深入推进物流产业迅速膨胀,全力实现发展短板新突破,进一步推动落实这一重点工作。在政府的支持下,邹平县邮政业务明显有所提高。

尽管邹平县经济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并且已邮政为代表的物流业发展势头较好,而由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居住点分散无规律、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电商发展受阻。据调查,邹平县内共有申通快递、圆通速递、emS等45个物流网点,其中,除了emS外,其余44个网点都明确表明所有村组都不派送。

随着邹平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化物流需求,从事物流业务经营的企业不断增加,现代物流市场框架体系初步形成,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1―7月份,全县37家规模以上交通运输物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0%。但从物流业发展现状来看,全县有道路运输经营业户5700家,车辆过百辆的只有13家,由于规模运量低、服务能力弱,导致大量物流业务外流。

3物流业落后的影响及原因

3.1物流业的落后对邹平县发展的影响

3.1.1影响农产品的销售

农产品的季节性特点要求其销售过程必须快速,中国国内依旧延续的分散化经营模式,导致农产品在从农户手中流向市场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物流成本。在《基于线上线下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研究》这篇文章中,有明确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交易模式已趋近成熟。而电子商务交易中较小的订货规模、每天增加的订货量、频繁和每天如一的物流以及要将产品送到顾客家中,要求线上交易必须依赖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来完成产品投递,现交易。根据最新数据,邹平县2015年农业发展状况如表2。

尽管农业产量相对稳定,但售卖方式相对传统单一,将粮食卖给收购者,收购者将其输入市场。繁复的中间商导致农户收益明显减少。最终导致市场上农产品价格高,而农户的实际收益却没有增加。究其原因,在于农村没有完善的物流体系,农产品无法直接输入市场,物流的落后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信息的闭塞。在中国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农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既顺应建设新农村的潮流,同时利用科技创造新的农产品售卖方式。

3.1.2导致购买农资成本增加

现在农民多通过小规模的商贩购买化肥、农药等农资,由于物流线路单一,商贩很容易与物流商达成一致而形成比较稳定的合作模式,而农民就无法通过直接向厂家购买,农资产品通过层层传递、各级利润的层层叠加,以高昂的价格到达农户手中。而构建完善的物流网络,即使农户无法直接联系厂家,也可以通过线上货比多家,了解真实的价格,完成交易。较为完善的物流网络显然会大幅提高农村的利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3.1.3影响线上购买

经分析调查问卷,有超过80%以上的人在网购上的花费都在300元人民币以下,这表明他们的平日的大部分的花费都是在线下完成的。

而对农村点上物流的满意程度调查显示,仅有16.67%的人对其表示满意,大部分人认为物流服务一般,导致对网购的需求下降。

3.2目前物流业在当地发展空间不足的原因

3.2.1农村居住地无规划问题

农村的房屋、道路一般都是在无规划状态下建造而成,居住地大多杂乱无章,这导致构建物流网络困难增加,也是大多数快递公司不想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的原因。现实中,农户却没有挂门牌号的习惯,到农村找人都是要通过名字来进行辨认,这也成为快递的发展的受阻原因之一。据我们调查,71.88%的人认为,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是影响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3.2.2政府没有足够重视

虽然官方有关于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与计划,但在物流方面的资金投入却未得到落实。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政府对农村地区的物流网点建设的支持非常小或者没有支持。在我国,一个尚待发展的行业若缺乏政府方面强有力的支持,难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尤其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4物流业的改进

4.1政府方面政策建议

4.1.1集中物流

在农村地区,物流运作的核心问题在于加强农村物流的组织化程度。以上提到过,阻碍农村物流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居住地的分散、无规范网络系统。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分散变为集中,在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物流公司创造条件,让其摆脱顾虑设立物流站点。在受访人中,大多数人更希望经营者提供场所,而收发快递则由村民自己完成。

4.1.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邹平县政府应将物流方面的投入计入政府预算中。经实地考察,发现在邹平县的农村区域,由于道路年久失修,对正常的通车造成了阻碍。道路的修建就成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

较城市而言,农村的信息接收度略低,而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业,信息业作为现代物流业的基础保障,需政府方面投入较大的精力。

邹平县农村占地面积广大,物流成本与距离远近是正相关关系,路径优化的方法可参考Dantzig在1959年提出的旅行商问题的数学规划、Clarke和wright在1964年提出的节约法、Gillette和miller在1974年提出的扫描法。

4.2电商自身发展自营物流

4.2.1自营物流

随着物流在电子商务中所占比重增加,各大电商(如京东,天猫,当当)都开始发展自营物流系统。目前而言,自营物流系统无论在速度还是在成本上都有比较大的优势,客户满意度较高。那这一系统同时就应该运用农村地区,消除外包物流所带来的额外成本。自营物流既能保证成本的缩减,同时能及时掌握农村地区的需求,即时信息的掌握在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无疑是取得了先机。

4.2.2以当地信息为参考,构建自身物流网络系统

首先,企业最好与当地从事过物流业的人员合作,因为首先他们对本地的地域环境非常熟悉,能够较好的掌握村落的分布状况以及各地的道路情况,这样就避免了企业自身调查所需要付出的时间、金钱成本,同时能较为准确合理的在当地构建小的物流系统。其次,与当地人员合作能够增进企业与村民之间的信任感,减少初入市场的阻力,为其进入农村物流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4.2.3信息的即时获取与输送

企业要与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及时了解相关信息。随着政府对电子商务及物流的重视以及邹平县自身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性,县政府必定在政策上为相关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帮助或资金扶持。在邹平县,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及地域的广阔性,信息的收集与传送会存在难度,企业与政府合作无疑是较好的选择,在及时获得当地信息的同时,能够与政府完成信息的交换,为其自身在当地的发展争取好的政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利晓.影响我国农村物流的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J].价格月刊,2015,(03):6872.

[2]刘利猛.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与物流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5,(04):208210.

[3]胡愈,许红莲.现代农村物流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8588.

[4]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农产品o2o框架及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825.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转型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是必然趋势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农村金融转型打下技术基础

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推进宽带乡村工程,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商创新发展。政策上的支持,为农村金融机构融合普惠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发挥本土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广阔空间。同时,中国的通信事业飞速发展,宽带入户和3G/4G网络建设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网民日益增多,这就为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提供了最重要的条件。移动终端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农村地区的上网门槛,农民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据知名数据调研机构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移动互联网网民中一线城市网民占比为13%,而来自县或县级市及乡镇农村的网民占比高达33%。网络技术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已然为农村金融机构提升自身服务水平悄然打开了一扇窗。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迫使农村金融转型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就是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有关的金融业态,属于传统金融的范畴。诚然,农村金融在调剂农村资金余缺、提供农村结算服务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总体看来,传统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强大的农民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由于其便利性渗透到广大的农村地区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阿里、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能够借助其平台优势实现金融同步发展;而以村村乐为代表的三农服务商借助其强大的线下农村资源能够把金融服务最快渗透到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宜信、翼龙贷、开鑫贷等为代表的p2p平台在互联网农村金融大局未定的时局下进入也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以信用社、农业、农商、邮政储蓄等为代表的传统银行若不能尽快推行线下服务站和线上金融店,未来必将面临更多的农民用户流失。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转型原因分析

中国经济告别以高增长、高投资、高出口、高污染与高能耗为特征的“旧常态”,开始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新常态”对金融领域的影响比实体领域更为强烈、更为复杂,“三期叠加”对银行业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战略、业务转型、创新提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是经济增速趋缓的挑战。去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全年GDp增长率为6.8%,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在宏观经济影响下,农村金融机构传统经营模式已经力不从心。如果继续沿着老路走下去,必然遭遇发展瓶颈。粗放式的高增长发展模式在未来将难以持续,只有通过战略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二是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近年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出现突破性增长,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下沉业务,重新争夺农村市场。加之互联网金融对县域经济市场的影响正在蔓延,县域资金市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金融机构在经营区域、业务品种、资源要素、服务质量等各方面将展开全面竞争,对网点、客户、资金等市场资源的争夺也将越发激烈。

三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继贷款利率放开后,存款利率放开紧锣密鼓。利率市场化后,利差将大幅缩窄,这对中间业务占比偏低、以存贷利差为主要盈利手段的农村金融机构形成巨大冲击。另外,监管约束政策变化、防范规避市场风险的压力日益加大,这都迫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积极研发新产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市场细分,实现对新市场、新业务的有效“对接”。

四是“三农”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客户结构将发生改变,其金融需求也将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不仅仅需要存贷款等传统金融服务,更需要现代结算、理财、电子银行、咨询等个性化、专业性、发展型的金融服务。倘若农村金融机构不因时因势进行转型,必然出现客户流失、市场丧失的危险。

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现状来看,近年来虽取得飞速发展,但与国有控股大银行相比,规模尚小,实力较弱,资本不十分充足,市场定位不很精准,经营较为粗放,业务结构不尽合理,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专业化水平较低,运营成本比较高等。与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的差距还较为明显。其中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是专业化水平低,提供给客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雷同,没有从自身战略出发,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客户。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转型措施

(一)以观念更新为先导,积极迎接挑战

1.战略上树立新理念

在互联网金融格局下,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与互联网金融模式相吻合的以客户和服务为重点的新的经营理念。树立市场第一敢于竞争的营销理念;树立防范风险的同时提高效率的管理理念。

2.模式上构建新体制

构建新体制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通讯技术的运用,创造出崭新的服务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改善服务所指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狭义的服务态度的改善,而是在目前的网点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创立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新的网络平台服务模式。二是产品模式,农村金融机构应着力于研发更适合于互联网金融的,更加开放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别的客户的多种需要。

3.经营上建立新形态

互联网金融格局下经营新形态主要是利用现代互联网通讯技术,创立新的了解客户和服务客户的方法,在已经持有的客户数据中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根据客户的个人偏好,在特定的时间为客户进行特定的服务,实现一对一的精准营销。逐步用个性化服务取代原有的通用化服务。优化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互动方式,以此加强对客户的吸引力和客户本身的向心力。

4.管理上创用新方法。随着战略、模式以及经营上的改革,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方法也“呼之欲出”。新的管理方法应该以促进业务发展为目的,以客户为中心,具有灵活、高效的特征。

(二)以现有资源为基础,进行调整转型

1.借助现有互联网平台,拓展银行业务近年来的迅猛发展使得各家银行在电子银行的建设和运营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网络银行,手机银行都得到普遍推广和运用。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下,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发挥自己的固有优势,巩固现有业务并开拓新业务。一是要立足重点客户,力求做到更加专业。互联网金融目前的主要客户群是中小客户,而对于要求更加专业和全面的大型客户,互联网金融暂时还不具条件涉足。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巩固其重点客户,优化重点客户所接受的服务,在“精”和“深”上显优势。加强原有重点客户的向心力。二是更加关注一般客户,提高对于一般客户的工作效率。一般客户群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所竞争的焦点,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对这个问题格外关注,深入研究,将重点放在客户关系的维护以及与之需求相适应的产品开发上,同时注重提升效率。三是对客户进行分类,使其服务更加贴心。服务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在于区别对待,实现差异服务,农村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的客户应该采取不同的服务措施,提高其满意度。

2.依托当下服务网点,改善客户体验

网点渠道是传统金融的优势,互联网金融在这个方面难以赶超,农村金融机构要发挥自身的这一固有优势。一是网点渠道形象上求“新”,使外观和服务内容都得到改善。具体措施包括:实行客户分区来改善过去杂乱无章的印象;增加大堂的专业咨询人员和服务人员;压缩柜员人数,提高柜员工作效率,加大电子银行操作业务的比例。二是渠道功能求“全”。尽可能让各网点业务朝更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尽量实现所有的网点均可办理本行已开办的所有业务。精简业务流程,提高办理业务成功率,避免客户多次往返。三是服务能力求“精”。对银行一线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特别为提升对新产品的熟悉程度的培训,使其在办理业务时更加游刃有余。四是客户体验求“鲜”。农村金融机构应该适应现代的体验经济。银行要在客户体验上多花精力,在营销方式上吸引客户的注意力,增添客户体验类产品。

(三)以模式创新为突破,自觉融入变革

1.服务创新,满足客户之需。要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投放更多的注意力,组织相应的人力物力对和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以更好的应对其带来的挑战。

2.产品创新,体现竞争之需

在和电商企业合作的同时,创立自己包含“网络融资+网上商城+平台创新”的综合化电商平台,业务要涵盖B2B、B2C、支付结算、托管、担保、融资等一系列线上服务。开发新产品时,一定要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考虑在内,在于互联网金融的分庭抗礼之中,取得战略制高点。

3.方式创新,适应变化之需

在互联网发展步步紧逼,农村金融机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的现实之下,农村金融机构处在一个必须要做出改变的节点。要想实现方式创新应先着力于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方式必须和大数据时代的管理要求相适应。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尽量使用高效的行政管理方法,通过数据挖掘,实现数据创新,以数据革新的模式带动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

[2]吴曙东.加快农业银行农村网点转型的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08(06).

[3]张宏斌.互联网金融助力农村金融转型.2015―2016年度微金融50人论坛年会,2016年1月17日.

[4]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14-16.

[5]谢子门.当今步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进一步思考[J].中国商贸,2013(13):50-52.

[6]郭世邦.银行如何迎接互联网的崛起[J].卓越理财,2013(3):10-11.

作者简介:

杨贵仓(1981-),男,河南南阳人,郑州财经学院互联网金融学院,研究方向: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投资;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商;应用管理;发展研究

1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的管理现状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也是冬季瓜菜、热带经济作物、热带水果的重要生产基地。目前的海南热带农产品流通的体系已经逐渐完善,在批发市场为载体的基础上,同加工企业、热带农产品经纪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外地运销商贩等主体一道,在热带农产品集散及其现货交易流通模式框架下,以热带农产品的初加工产品为主要方式的流通格局。虽然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顺利,但是由于主要的目标市场在海南岛外,加上最具特色的主要还是热带海岛特有的“鲜、活”农产品,所以,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有空间,主要是热带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还没有健全起来。符合标准的热带农产品质量是决定其电商规模的首要条件,但海南热带农产品仍是独家独户的传统的分散生产模式没有改变,难以满足现代电子商务所需的“标准化要求”和“稳定的供货量”。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薄弱,电商主体弱小,服务商、运营商少,电商服务业不配套,没有形成良好的电商生态环境,电子商务应用率低,再加上食品安全和品牌营销依然是需要跨越的坎。研究分析下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短板。

1.1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的水平仍待提高

从整体上看,海南热带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管理方面存在着“热带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管理不先进、粗放经营、竞争性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海南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的升级和转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实体的数量少、企业参与程度低、定位不够清晰、特色不够鲜明、功能完善程度较低的问题。尤其是交易体现出来的特色不够、平台上对供求信息和价格展示方面功能突出、“交易”的情况显示不明显。

1.2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中物流支持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物流问题是海岛型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的过程中体现得最明显。首先是物流的价格问题,海南热带农产品小批量和多批次的消费特征决定了物流中的运输次数多、储和送的成本较高;其次是运输难度大,特别是生鲜类的农产品,有的还需要冷链物流专门配送,拥有配送优势的企业才具备竞争力;最后还存在自建物流还是合作物流的问题,如果是自建物流,虽然比较快捷也易于掌控,但算起成本来就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选择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就又面临如何进行管理的难题,很容易导致目标客户的不停选择和盲目竞争,这已经成为物流方面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1.3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的专业人才太少

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需要的是能够将互联网技术与热带农业知识相结合的多面手人才,同时还需要懂得热带农产品的供应选择、选配送达、品牌自营等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单独的各专业人才不少,但能够同时或掌握较多的知识部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的人才太少。电子商务管理的专业人才仍是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过程中所紧缺的资源。

1.4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的农村电商获得感不强

目前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提及的概念是五花八门,实际效果不是很明显,有的概念还属于跟风炒作,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的项目少,农村电商各占山头,从开始所谓有买有卖,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中又有夹杂各自若干具体的业务,但实际上到底开展了什么具体的业务还需要调研核实,农村电商的存在感有了,但是获得感模糊。

2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补齐这几个主要的短板,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从长远来看,电子商务在海南热带农产品的发展已是必然趋势。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追求使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海南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宏观来看,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如下趋势还将突显。

2.1各级政府会继续加大对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持

过去几年无论是中央还是海南省,对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很大,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前是靠市场自发主导,现在在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下,有了部分的经验和教训,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的时机也成熟,出现了从2014年到2016年连续推出电子商务建设政策的现象。2017年,国务院关于跨境电商的指导性意见也已经出台,显示出了国家部委对某一个涉农的细化领域提出扶持意见和政策比较少见,也显示了当前各级政府对现阶段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决心和思路,海南省可能会推出更大的动作。

2.2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各类移动端会呈现爆

破式发展虽然海南的农村“触网”人数增长迅速,但是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农民能够操作电脑的水平却不高。跟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普遍而简便的操作可以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方便。

2.3有影响力的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自媒体、自明星将大量出现

海南省文昌市的“90后”电商周华龙一年卖300万斤水果,一年营业额达2000万元[2]。他将本土的荔枝、菠萝蜜、火龙果、黄皮等十多种热带水果的图片上传,网络订单络绎不绝。为扩大知名度,周华龙一方面借助微信、微博、微信商城等进行线上宣传;另一方面还深入村民家中考察水果基地,确保第一手货源。同时通过网络播放村民种植、采摘水果全过程,让顾客不仅尝到原汁原味的水果,还能感受采摘的乐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手机、微视频、微信等新媒体推广形式在消费者圈子里流传开来,它突破了传统的热带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摒弃了以往去菜场买菜、电话沟通的形式,自媒体的运用,是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福音,未来的商机尽在于此。

2.4专业化热带农业协会的力量将在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作用更大

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商是海南电子商务的主打,生鲜热带农产品电商则是主打中的主打。在区域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电商发展越来越有效率。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平台建设推动专业化分工,基地负责产品生产的环节,电商负责发展用户、服务用户,物流由专业的生鲜物流企业来做,专业化的各类热带农业协会介入可以同时解决标准化、产品安全性、冷链物流等三大难题,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业务内容也会越来越细分化。

2.5海南热带农产品的众筹、预售、休闲化将会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业态

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传统模式销售面窄、成本高、牌子不响,产品是可惜没有品牌的优势。举个例子:海南荔枝还有一个月就上市了,网站发起活动,一个月内,团购累计达到100箱1万元活动生效,如何参与?众筹、预付、预售,若活动发起不成功,最后没凑到1万元,一个月后资金转回到用户账户,若成功,一个月后分发到各用户手中。这样做一是节省网站前期运营资本,二是众筹不同于普通订货交订金的方式,属于全款支付,且活动期内不能退出活动,能在一定方面约束用户,还能让用户在活动期内反复登陆网站查看最新进展以向用户推介更多商品。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众筹期内用户会不断关注最新进展,甚至通过远程摄像头观看荔枝生长环境,当看到荔枝一天天变红,将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每进行一次“团购+众筹”,收集用户数据,分析各消费阶层、年龄段的消费行为,多次众筹后,有计划的推出网站常销商品,即自建仓储配送。只是在如今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商平台发展的现状下,以区域化为突破口,受众明确、单点极致,先生存下来,再走向全网络,这是必然[3]。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打造海南经济一张“王牌”的要求,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为目标、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大力促进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发展格局。

2.6海南热带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将大大加速由于海南热带农产品的整体品牌效应没有明显深入人心,打造更大的品牌还有很大的空间,像服装行业一样,电商快速增长,物流成本高高在上,热带农产品还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产品上,这些产品有着天然的品牌依赖,没有经过品牌打造。将来的热带农产品竞争需要的是品牌效应形成规模效应。

2.7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商销量将增加,农村供销合作社将改头换面、焕发生机

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商与农业物资相关的电商、农村再生资源电商会得到发展,新型的农村供销合作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海南的农村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影响很大,农民知晓、农村市场熟悉、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比较完善,有的服务形成了品牌,在发展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过程中有独特的优势,更有利于助推农村电商找准服务点,迎难而上。综观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是无法阻挡的大革新,给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将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新的突破点和重要抓手,简单来讲,就是把当地农村农民农业所需要的的生产生活资料,准时、快捷、安全地“电商”过去,把当地农村农民农业所贡献出来的的热带农产品及时“电商”出去。加快发展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实现海南精准扶贫,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加快发展海南热带农产品电子商务,事关海南改革发展和前途命运的战略决策,不仅需要有坚决的态度、果敢的行动、而且思路必须清晰、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办法必须切实可行。其整体思路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市场化开发,企业化经营,以信息化带动流通现代化,以电子商务改造传统经销网络,打造覆盖城乡的强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海南的“三农”服务。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农业部关于深化农商协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通知[R].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

[2]钱堃.济南“互联网+农业”调查:探寻农村电商发展良方[n].舜网—济南日报,2017-09-11.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全球化发展至今,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日益深入,为农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提供着无限多的便利。近些年,应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农产品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即便如此,农民的增收依然是“三农”问题所关注的重点。城乡二元差距在国务长期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全球迈进了电子商务时代,当代农村基于新农村建设广泛应用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成为了必由之路。因此,应当深入挖掘新农业经济当中电子商务的地位和作用,以更好地于当代农产品企业当中提升电子商务的价值,促使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亦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整合作用而实现,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虽然伴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新格局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城市的服务业和工业化水平大部分农村地区仍然不具备,如何从新农村建设视角出发探寻到可行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商路径也就成为了摆在农村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新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概述

农产品电子商务,从定义上来看就是电子商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点同一般情况下的电子商务相一致,亦是需要互联网的作用而实现电子化交易的一种商业活动。主要用途覆盖了农产品的推广及销售,服务于于农产品的营销。农产品电子商务实践的过程主要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辅助作用下通过对农产品的广泛宣传提升农产品的影响力,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为详尽的农产品信息供消费者了解并选择,进而通过互联网营销同农产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以便于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效率。由此可见,农产品电子商务全程均需要依靠网络系统,对于帮助农产品企业信息传播的广泛性拓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农产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农村建设理念自2005年被提出以来,农村的建设便开始调整方向,集中地致力于打造更多渠道以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承担起了拉动农村经济的重要责任使命,只有不断提升新农村对发展电子商务必要性的认识程度,才能有效推动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价值的提升。

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必要性

(一)有利于通过信息对称性的提高降低市场风险

在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落后加之地域条件等限制,致使农村市场很难与经济市场对接,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极为普遍。农村地区是农产品的发源地,保证农产品信息和市场信息的对称性实为保障农户效益的必要前提。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互联网的应用也普及到了新农村的建设中,对于农户来说,传播农产品信息的渠道被全面拓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等技术也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被更新,帮助农户提升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技术水平。同时还有利于使农户充分了解市场行情,从而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诸多风险。

(二)有利于通过营销渠道的拓展打破传统营销模式的固有界限

农产品有别于其他产品的最主要特点在于本身的生鲜性,不仅保质期限更短,对存储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产品的销售也具有范围限制,远销并不可行。农产品的销售直接关乎着农户的利益,而长期以来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始终混乱无序,营销模式被束缚。电子商务的应用,直接拓展了农产品的信息传播渠道和销售渠道,传统的受时空影响的营销界限被打破,为农户的增收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

(三)有利于通过流通环节的压缩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在于保障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销售作为农户赖以生存的饭碗,营销的实效性也就至关重要。传统方式的农产品营销因中间商过多而提升了农产品的升本,导致农产品价格长期高居不下,影响着农民的收入。电子商务则借互联网平台拉近了农户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流通成本的降低不仅能节省消费者的经济,更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有利于通过农产品营销竞争力的提升打造国际化营销模式

电子商务的应用优势并不仅仅在于满足农户经济效益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营销供应链的整合,农产品信息的在更有力地支撑自身技术水平增长的同时还能有效夯实农产品于市场当中的经济地位,进而借电子商务平台的逐步完善追随国际化营销的发展态势。

三、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面临的挑战

(一)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直接推动了电子商务的扩张趋势,虽然我国在新时期也同时强调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城乡二元差距依然存在,农村经济水平的相对落后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很多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也就明显受限,加之长期封闭造成的农民信息意识淡薄,对于新生事物的排斥感较强,电子商务的推广无疑困难重重,对电子商务重视程度的不足也就可想而知,成为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的主要因素。

(二)政策体系不健全,缺乏标准化保障

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农产品流通规范性的缺失。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领域当中的应用起步相对较晚,属于一种新型营销模式,对于政府政策扶持的依赖性较高。然而事实是,相关部门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并不到位,因此也就难以形成对此的重视,政策受冷导致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发难以为继,对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顺利开展起到的阻碍作用不容忽视。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农产品企业的商务信誉

农产品电子商务属于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其亦需要面临其他行业电子商务均普遍需要面临的问题,即互联网的风险问题。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中,交易的主体之间并无现实交集,商业活动的实现也仅仅是基于互联网虚拟平台当中,相互之间的信任是商业合作开展的必要前提。然而农户受到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交易量等影响,很难在电子商务平台当中提升商业信誉,由此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受农村经济和地域条件等限制而造成的网络病毒等隐患,均会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不良影响。

(四)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传统物流也开始趋向于现代物流方向发展,然而这种喜人的现代物流成果往往仅在大城市之间共享,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则很难配备完整的物流体系。如此,即便是新农村的建设再完善、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再好也会因缺乏物流体系的支撑而逐渐衰亡。加之农产品本身对物流水平要求较高,而很多农村地区并具备这种物流能力,比如冷链物流等。

四、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路径

电子商务在我国历经了十余年发展历程,凭借着诸多的优势性,电子商务得以在全社会普及,并且发展成为了全球一体化时代国际经济贸易开展的重要平台。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而农产品营销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最直接举措,与时俱进强化电子商务的应用实为必由之路。

(一)提升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依靠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推动,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发必须要以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前提。社会的发展已步入现代化正轨,新农村建设目标已经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普及应用势在必行。对此,政府应起到积极的作用引领农村地区正确认识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实重要性,并加大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秉着“送科技下乡”理念致力于更好地推动新农村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开发建设,并重点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同步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以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完善相关政策以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标准化保障

政策法规凭借其硬性的制度约束得以成为所有活动开展的规则保障。电子商务平台本身具有虚拟性特点,因此决定了风险的难以控制性。对于风险的防范,需要相关政策的完善来构筑坚实的壁垒,进而创设出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关于电子商务的应用,国际当中已有《电子商务示范法》,但我国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政策却依然停留在探索阶段,尤其是农产品领域的电子商务,因此应当进一步将相关政策系统化,以保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保证农产品质量以提升电子商务企业信誉

尽管电子商务仅作为农产品销售的一个手段,但内涵上其又是一种思维方式,电子商务的销售状态完全取决于农产品的质量。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要想立足于新农村建设实现长效发展,则必须要从强化农产品质量入手。在城市化进程和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入的当前,农产品竞争态势已经愈演愈烈,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直接关乎着食品安全,因此只有好的农产品质量才能确保农产品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并有效提升企业的信誉,使得消费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树立起的高度信任。

(四)建立并完善良好的交易环境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环节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流入到消费者手中的最终环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质量。而碍于当前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只有加强对此问题的整改,才能力推新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对此,需要地方政府予以高度的重视,在给予农产品企业以必要的扶持基础之上,联合地方的各项产业协同发展,共同打造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由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顺利开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在于带动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农产品作为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而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依然面临着诸多发展障碍,只有农产品经营企业切实立足于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充分提升对电子商务开发的重视程度,才能全力推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发展之路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贾惠霞.电子商务技术在新农村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09):2270-2271.

[2]雷玉梅.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在阜新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战略研究[J].福建农业,2015(02):2-3.

[3]杨扬,吕丝屏,方芳.新农村背景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8):156.

[4]赵苹,骆毅.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案例分析与启示——以“菜管家”和Freshdirect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07):19-23.

[5]张胜军,路征,邓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评价及建议[J].农村经济,2014(10):103-106.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篇7

一亩田农产品电商平台经媒体报道之后,再度引发业界对农产品市场商业空间的想象。但是一亩田随后的数据造假和裁员风波却让人大跌眼镜。一亩田的风波,折射出农资电商在迎合农业互联网大趋势的前提下,也有不少基于行业特性的难点。

尽管2015年农资电商变得非常火爆,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阻碍着农资电商的发展,农资电商虽然是趋势,但还未到来。

“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

“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已经成为农资电商奔跑过程中的绊脚石。

农药和化肥这类产品还有其特殊性。化肥的重量相对较大,最小的包装也是几十斤,一些大户购买都是以吨为单位,这样的重量通过物流来转运,不仅配送难度大,从成本角度考虑,也是比较高的。

从安全角度考虑,农药和化肥属于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特殊商品,农药和其他产品混装,有可能造成泄漏污染;化肥遇到高温或者火源,则有可能发生爆炸。

物流难,运输难,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农资电商的发展。

一方面是物流服务体系尚未普遍下沉到乡镇(当然也有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覆盖到了,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覆盖率相当低),另一方面是中国农村物流,特别是基于电商的物流需求却在持续增加,可以说,农村的物流需求和供给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都在布局农村电商,阿里推出了农村淘宝,为了服务农民创新农业,让农村变得更美好,阿里计划在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相比之下,京东采取了“三箭齐发”策略,一是建立县级服务中心,二是打造“京东帮”服务店,三是招募乡村推广员。应该说,从趋势上看,农村电商物流体系会逐渐完善,但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绕不开的赊销问题

赊销问题,是农村电商的第二个难题。然而在农资行业,赊销已经不是潜规则抑或个别厂商因为力量对比而产生的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明规则。赊销已经成为农药、化肥行业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

农资行业的赊销首先是从农民开始的。

看似已经约定俗成的赊销,却成了农资电商的一个障碍。这是因为农资行业在电商化的过程中,无论是采用支付宝、网银还是微信支付,都彻底打破了农民已经习惯了的支付方式,那就是先使用后付款。

弄清楚赊销对电商的影响之前,首先应当了解为什么农民要向零售商赊销。

这并非是农民没信誉或者负担不起,而是作为消费者,农民在购买农资(种子、农药、化肥等)产品时存在很多痛点,为了规避风险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无奈之下的集体行为。

这些痛点分别是:1.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缺乏必要的农技知识导致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泛滥。2.一些来路不明、打着滞销旗号的农资商坑害农民。3.部分产品因为缺乏必要服务,不能对症下药,因此使用过之后没有效果,或者适得其反。

所以从本质上分析,赊销的最大原因是缺乏信任,产品缺乏信用体系,各种坑农、害农现象不断发生。

相对于普通农户,其实更令农资电商头疼的是大户的赊销问题。大户意味着购买量远远大于单个农户,对于大户农资电商确实爱恨交织。一方面大户购买量大,另一方面大户要扩大租地规模,购买农机具,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村的信贷环境不好,只有将这部分资金压力转移给农资商。

目前,农资电商在大户上进展缓慢的一个原因就是,相比电商提供的价格优惠,大户更看重的是能否赊销缓解其资金压力。现在大户直接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产品,不再赊销,相当于绕过了零售商和经销商。赊销显然不符合农资电商的发展初衷,但不赊销就无法赢得大户的青睐。

赊账等死,不赊账找死,这反映了农资电商的两难境地。

亟待解决的农资电商服务

农资电商,看似是线上的问题,实际上是线下的问题;看似是商品问题,实际上是服务的问题;看似是上游的问题,厂家的事情,实际上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这一切,都是因为服务是农资电商绕不开的一个问题。

农民买农药或者化肥,实际上是在服务的基础上去买产品。这就如同我们看病,首先要挂号,请专家诊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传统农资的专业化服务,主要是通过经销商或者零售商来完成的。

农业技术服务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农作物像人一样,有很多疑难杂症,很多情况下,即使许多经验丰富的农技师,也很难在现场就给出结论,往往看到症状之后,回去查阅资料才能下结论,告诉农民应该打什么药,以及怎样用药。

此外,很多农作物病虫害需要群防群治,否则,一个地方的害虫没有杀灭,则会卷土重来。由此可见农技服务的复杂程度。

农资电商,难就难在线下的问题。福建一家农资企业负责人曾经表示:“公司没有做电商,主要是看准了今后做电商肯定离不开线下平台,我们就打算做这样的线下平台。”这家企业显然看透了未来农资电商的发展趋势中服务的重要性。

农资电商的服务,从本质上讲是碎片化、个性化的,所以就目前来讲,电商只有在解决买产品难题的同时提供服务保障,才能扫清发展的障碍。

电商专家下乡,如何从“运动式”到“常态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零售商、专家、厂家三者形成合力,因为从本质上讲,农民需要的不是农药,而是高产、优质的产品。

价格透明后,难以平衡的利益格局

价格也是阻碍农资电商的一大因素。

从渠道结构上看,经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中转商就是二批,甚至还有三批。

很长时间以来,本土企业在产品品质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不落下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间渠道的多层级结构。二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跨国公司搞不清楚的一个概念。

一旦农资电商成为大势所趋,农民习惯了从网上购物,以往商家和农民信息不对称的时代也就结束了。农民在网上一找,就能比较出各家产品价格的高低。

价格透明之后,二批的生存空间就有限了,无利可图;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情况下,本来经销商下面还可以有二批,那么现在不仅二批将成为历史,连经销商的利润空间都受到威胁,所以经销商必须提升服务能力和营销能力。价格背后原有的利益关系也将被打破。

相对其他行业,农资电商和传统渠道的磨合时间将更长一些。农资电商所要做的,不是干掉线下渠道,而是双方实现融合。对厂家或者平台商来说,要做的就是考虑好利益分配模式,笔者一再强调,o2o的核心就是按照归属地分配订单,进行本地化服务。那么,当农民或者大户通过电商渠道购买商品,谁来做服务就成为一个问题。

未来电商o2o模式真正形成之后,应该是这样一种态势:农民或者大户从网上下单,系统将按照ip找到最近的农资零售商为其提供服务。当然,在业绩上,提供服务的零售商也要参与分配。

不过要实现这样的理想状态,背后还有一个信息流、资金流、一整套系统的构建和打通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厂家也可能会面临传统经销商和一些零售商的抵触,因为农资厂商要做o2o就必须在信息系统上知道经销商、零售商的库存,而这可能导致一些零售商的抵触,因为一旦厂家知道经销商的库存情况就会压货,这显然是经销商所不愿意看到的。

即使渠道成员(经销商、零售商)完全接受厂家o2o的理念,利益分配也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如果厂家的价格比线下低,那么必然会侵蚀一部分原有的利润,这必然会招致线下经销商、零售商的抵制。

现有的利益格局,将是农资电商发展的阻力,但这必定是一时的,因为农资电商毕竟是大势所趋。

o2o是农资电商的必由之路

基于以上对农资电商特殊性和难点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由于农资电商的一系列特殊性(比如对物流、服务的依赖),所以农资电商无论现在面临哪些困难,或者以什么形式来过渡,未来一定摆脱不了o2o的形式。农资产品的特殊属性使之无法彻底“去中间化”。

第二,农资电商做好o2o的关键是做好后面那个o,也就是offline,就目前而言(无论是现在的代购、地推,抑或测土配方、解决方案,或未来可能出现的服务方式,都在offline的范畴之内)。做好这个环节并非易事,需要厂家、电商平台、线下零售商、经销商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由此才能解决农资电商遇到的问题。

第三,电商尤其是o2o的核心理念就是去中间化,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使得需求和供给更加一体化,就农资行业而言,农资电商并不是干掉传统渠道,而是改造传统渠道,主要目的是修改原有渠道冗余或者低效的部分,简化从消费到需求的传导机制以及环节数量。

在农资电商o2o的大趋势面前,未来经销商和零售商的分销和零售职能将减弱,服务、物流配送的职能将加强。随着鼓励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大户的数量不断增加,那么随着单次购买量的增加和大户谈判能力的增强,未来农资厂商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产品层面,更多会延伸到服务领域。这对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篇8

当前,全球电信业的转型步伐在加快,技术业务创新更趋活跃,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ip化及多媒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固网企业的业务增长持续放缓,这是各国固网运营企业都在经历的全球性问题,整个电信业界都很关注。为适应这种全球性的挑战,英国电信、法国电信等各大跨国电信企业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转型战略。在我国,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主要的固网运营企业也相应作出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决策,并在认真付诸实施。

从近几年看,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主要的固网运营企业在加强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应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最有说服力的是,非话音业务在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额中占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前的不足20%提高到目前的27.3%。不过由于移动电话、移动通信的替代作用,很多话务量转移了流向,很多电话用户选择了移动手机;同时还有互联网的发展,比如有一些互联网开通的互联网业务,新业务的产生也对一些语音业务有所分流。这种社会需求的变化造成了固网短暂的困境。固网企业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实现快速、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促进固网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固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拿出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方针来。

1、进一步树立信息服务大行业的观念,加快推进固网企业转型。推进行业转型既是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电信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发展受阻的固网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具体来说,运营企业要顺应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从单一话音业务向多媒体综合服务拓展;从简单的电路连接向网络集成服务拓展;从开放网源出租向全面承接it外包服务拓展。固网企业要积极推进运营模式、业务模式的转型,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网络、技术、业务方面的优势,与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不断扩大延伸产业链,通过深化信息服务,不断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2、把握信息通信技术业务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网络融合。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固网企业应该把握这种趋势,加快推进固定网与其他网络的融合,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对于目前备受业界关注的固定网与移动网融合,固网企业要把握话音业务移动化和固网业务宽带化、视频化、ip化的趋势,积极推进技术业务的创新,实现固定网与移动网的融合发展。运营企业要积极探索实现通信网、广电网以及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新机制、新途径,从业务、网络、终端等层面加快推进。在上海、黑龙江、河南等地,固网企业通过与有关方面的合作,利用固定网向用户提供iptV业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值得各地借鉴推广。

3、构建和完善产业链,大力推进宽带产业发展。宽带是固定网络一个明显的优势,也是固定网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当前随着电信网向下一代网演进,以及互联网技术、光纤技术的不断进步,宽带通信发展前景广阔,这对于固网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固网运营企业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业务,加快宽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促进宽带产业的发展。同时要把构建和完善产业链摆在重要的位置,积极推进形成包括基础电信、增值电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内容提供、应用服务等在内的更为紧密的产业链,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面向信息化大市场,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非常快,电信运营企业有自己的优势,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行各业中,参与到各地各部门的重要信息系统中,参与到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传统产业改造以及社区信息化,旅游信息化等各类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去。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标准化质量追溯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指在农产品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供求、价格等信息的与收集,并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使农产品的交易与货币支付迅速、安全得以实现。

一、永川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永川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建成了黄瓜山、圣水湖、八角寺三个规划总面积达25万亩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23个镇街的特色效益示范园或基地。有“永川秀芽”、“黄瓜山梨”、“五间富硒西瓜”、“朱沱龙眼”、“永川豆豉”、“永川松花皮蛋”等一批独具永川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但其中90%以上的农产品主要销售区域集中在成渝两地,以传统销售渠道为主,网络销售的比重很低,年产值都不是特别高。有些厂家或种植大户也在尝试用一些新的销售手段,比如在京东或淘宝上开设网店、微店,但都处在尝试摸索阶段,起步困难比较多,基本上呈碎片化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1)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相关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目前我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还不是特别完善,覆盖率远远没有达到100%,且网速较慢,价格相对来说比较昂贵,3G、4G手机网络达不到全覆盖,公共上网资源匮乏。一些偏远镇街农民意识仍比较落后,更喜欢用传统模式来完成生产生活的各种交易。其次农村电子商务的专业性人才少。

(2)物流网络未能打通最后“一公里”,农产品即时即地运输未能实现。截至2015年永川区从事物流相关的企业有243个,个体工商户有147户,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物流配送都没有把配送网络延伸到农村,连接工业品进村和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仍然没打通,农产品即时即地运输未能实现。个别农户和物流公司签订合同,由于未能形成抱团发展优势,合作价格偏高,造成物流成本较高,从而影响整个产品的竞争优势。

(3)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凸显。一是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与标准化生产的矛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是执行各种标准和操作规程,而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实现标准化生产难度大。二是对农产品标准执行的监测能力和手段不足。农产品监督检测在提供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和保证标准实施方面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投入不足,制约农产品标准化的实施。

(4)农产品电子商务中产品的质量监管和责任追溯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国计民生,一旦出现问题危害很大。所以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包括从投入要素的生产、供给、使用、加工、流通,直到销售等各个流程环节都必须采用可靠的现代化手段管理,使政府监管部门能够即时监督、全面掌控,将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种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

(5)伴随着海外农产品的涌入,竞争加剧。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大批海外原产地农产品的进入对本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也是一个巨大冲击和挑战。

二、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政府加大支持引导力度,整合优质资源,形成抱团发展优势

1、打造电商孵化平台

利用永川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园打造重庆市电子商务示范区的契机,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龙头电子商务企业,建立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引导和鼓励建成产品展示、影像文案处理等相关配套功能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并且将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纳入该产业园。

2、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设立专门针对农(副)产品企业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组织,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原则,以参股、融资担保等方式跟进投资,实行区政府、镇街二级扶持引导,从而通过政策影响力使其他社会资金追加对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投资。

3、统一打造对外营销网站或者开发综合app软件

借力其他知名电商企业,整合永川现有资源,统一打造对外营销网站,建议政府利用自己特殊影响力和公信力,为本地区农副产品在标识、品牌、营销等方面代言、背书和推广。

(二)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点,培养电商专业人才

1、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网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将宽带主干线设置入村入院落,组织开展电脑、手机上网知识技能培训,使电脑与手机等移动商务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需的硬件条件。

2、加快建设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点

借助各知名电商在区县建立服务中心,在乡镇、村建立电商服务点的契机,充分利用目前各村村级服务中心的现有资源,加速农村电商服务点建设。扩大村级电商服务点服务范围,实现农产品收购、销售,信息收集、,代购,缴费,代收、发快递等服务功能一体化,扩大村级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让广大农民体会到电子商务给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3、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

一是多渠道筹集资金,通过多种方式扩大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范围,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二是引导高校和企业的电商专业人才进入有基础和意愿的镇街进行一对一帮扶,成功塑造发展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农村电商发展。

(三)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打通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1、打造电商快递产业园,建立分拨中心,增强永川辐射力

按照行业标准和企业生产需求,集中建设集“仓储、电子商务、邮政快递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商快递产业园,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入驻,建立邮件、快件处理中心。推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的快递企业在永川建立二级分拨中心,提升永川城际和同城产品配送能力。

2、组建物流快递协会,划片提供服务,延伸物流到镇进村

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区内物流快递企业组建物流快递协会,分片负责一定区域的物流快递。区政府配套相关政策,支持有实力的快递企业将触角延伸到镇街的电商服务点,负责收集、配送各村商品,按照所收件、配送件数量和距离远近给予补助,降低农户的物流成本,提升永川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农村电商行业发展趋势篇10

购买推荐

将于2015年1月在全国书店及电商平台上发售。

作者简介

费琦丽,资深品牌营销专家,专业电子商务研究人士,沃土教育特聘专家,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导师,网络创业培训(tSpS)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引爆网上创业》教材副主编。在传统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领域均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先后服务过珀莱雅、吉利汽车、苏宁电器、网盛科技等大型品牌企业,擅长电商品牌化运营策略、整合营销规划、网店推广计划等,对于新技术、新趋势、新模式等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吕继仁,创业的实践者和分享者。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创业培训指导委员会专家,国际劳工组织和人社部授权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培训师,宁夏西部创业管理学院创始人,网络创业培训(tSpS)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

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咨询服务工作。曾参与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创业咨询师》教材、《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大学生版》教材、《残疾人创业指导手册》以及《引爆网上创业》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网络创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从创业的角度解读电商,又从电商的角度诠释创业,娓娓道出电商创业的“道”“形”“术”,引领读者领略电商风云变幻,一览跨境电商新蓝海、移动电商新契机、农村电商新趋势、社交电商新版图、o2o电商新征途,再从项目选择到市场分析,从团队组建到资源整合,指导创业者一步步迈出电商创业的征程。全书内容迎合了当前最新的网络创业趋势,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

目录

上篇:电商创业之“道”

第一章走向电子商务创业

1.1什么是创业和网络创业

1.1.1创业的概念、本质及类型

1.1.2网络创业的概念、本质及类型

1.2电子商务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系统

1.2.1电子商务的概念

1.2.2电子商务的特点

1.2.3电子商务的模式分类

1.3电子商务创业要素评估

1.3.1创业意识与心理准备

1.3.2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第二章揭启电子商务新纪元

2.1新商业文明:电商时代的崛起

2.1.1电子商务是生活方式的变革

2.1.2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冲击

2.2电子商务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2.1全球电子商务的起源及发展概况

2.2.2全球电子商务的鼻祖:亚马逊和eBay

2.2.3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3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略读

中篇:电商创业之“形”

第三章描绘跨境电商新蓝海

3.1跨境电商的概念、特征及平台概览

3.1.1跨境电商的概念及特征

3.1.2跨境电商出口平台简介

3.1.3跨境电商进口平台简介

3.2数字化解读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3.2.1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概况

3.2.2全球主要跨境电商市场掠影

3.2.3跨境电商的物流与支付

3.3跨境电商的政策扶持和发展趋势

3.3.1政策红利:跨境电商提速快跑

3.3.2解析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

3.4跨境电商:风起云涌的“创业蓝海”

第四章发现移动电商新契机

4.1移动电商的概念、特征及发展之由

4.1.1移动电商的概念及特征

4.1.2移动电商迅速发展之由

4.2指尖上的商机:移动电商风生水起

4.2.1电商巨头间的“移动资源争夺战”

4.2.2移动购物市场份额:手机淘宝依旧是老大

4.2.3移动支付的两大阵营

4.3移动电商的商务模式和发展趋势

4.3.1移动电商的商务模式

4.3.2移动电商的发展趋势

4.4撬动“拇指经济”:移动电商创业机会

第五章发掘农村电商新趋势

5.1农村电商的概念、特征及兴起条件

5.1.1农村电商的概念及特征

5.1.2农村电商的兴起条件

5.2“菜篮子触电”工程:农村电商掘金潮

5.2.1电商巨头间的“菜篮子争夺战”

5.2.2在竞合中升级:多种地域模式并存

5.3农村电商的商务模式及发展趋势

5.3.1农村电商的商务模式

5.3.2农村电商的发展趋势

5.4乡野商机:下一站电商金矿

第六章解析社交电商新版图

6.1社交电商的概念、特征及兴起之由

6.1.1社交电商的概念及特征

6.1.2社交电商的兴起之由

6.2社交电商的分类、平台及资源争夺战

6.2.1社交电商的分类及主流平台简介

6.2.2阿里、腾讯、京东的社交电商“博弈”

6.3社交电商的运营关键点及发展趋势

6.3.1拿捏社交电商的两大运营“穴位”

6.3.2解读社交电商的发展趋势

6.4社交电商的创业机会

第七章布局o2o电商新征途

7.1o2o电商的概念、特征及与B2B、B2C的比较

7.1.1从团购到o2o电子商务

7.1.2o2o电子商务的特征

7.1.3o2o电商与B2C、C2C的比较

7.2大型电商平台o2o布局概览

7.2.1阿里系:携“UC+高德”布局o2o大前锋

7.2.2腾讯系:借“微信”打造o2o生态

7.2.3百度系:技术为王,开放协作

7.3o2o电商的主流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

7.3.1o2o电商的四种主流应用场景

7.3.2o2o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7.4o2o电商模式中的创业机会

下篇:电商创业之“术”

第八章选择电商创业项目

8.1电商创业项目的内涵和特征

8.2电商创业项目选择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8.2.1电商项目选择的基本思路

8.2.2电商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

8.3电商创业项目的风险评估

8.3.1电商创业项目的风险类别

8.3.2电商创业项目的风险规避方法

8.4电商创业项目的综合评估体系

第九章评估电商市场环境

9.1选择电商平台:电商创业平台为王

9.1.1电子商务创业平台分类

9.1.2电子商务创业平台的选择思路

9.2定位目标客群:视客户如生命

9.2.1目标客户的概念及特征

9.2.2目标客户定位基础——客户需求理论

9.2.3目标客户的定位与分析方法

9.3解析竞争对手:扬长避短以变应变

9.3.1竞争对手的概念、界定指标及分类

9.3.2如何与竞争对手较量

9.4电商创业项目的营销战略

9.4.1网络营销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9.4.2有高度接地气: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第十章组建电商创业团队

10.1创业团队的概念、特征及人员构成

10.1.1创业团队的概念及特征

10.1.2创业团队的人员构成

10.2电商创业团队的类型及组建流程

10.2.1电商创业团队的类型

10.2.2电商创业团队的组建流程

10.3电商创业团队架构策略

10.3.1电商创业团队的架构类型

10.3.2确定电商团队架构的流程

10.3.3电商团队核心岗位职能

10.4电商创业团队招聘、培训与管理

10.4.1招聘员工的流程与渠道

10.4.2重视新员工培训

10.4.3有效管理员工

第十一章整合电商创业资源

11.1创业资源整合概述

11.1.1什么是资源及创业资源

11.1.2创业资源整合的概念、特征及类别

11.2创业资金整合—预测电商创业投资与效益

11.2.1电商创业投资预测

11.2.2电商创业的融资渠道

11.2.3电商创业的融资原则

11.2.4电商创业投资回收与利润预测

11.2.5预测网店销售与利润——以淘宝开店为例

11.3人力资源整合——电商创业培训及人才服务

11.3.1整合电商创业培训:创业者孵化的利器

11.3.2整合电商人才服务:提升员工整理素质

11.4信息资源整合—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技术信息

11.4.1初创型电商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11.4.2电商信息资源的整合原则

附录一:本书提及的主要网站

附录二:网络创业培训(tSpS)项目简介

附录三:杭州沃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附录四:相关政策文件要点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