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十篇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十篇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5:06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步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已逐步进入一个新的更为成熟的阶段。2009年国内银行卡发卡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新增卡量超过3.4亿张,截至2009年年末,累计卡发量超过21.4亿张,从卡种结构上看,信用卡发卡量在总发卡量中的占比达到8.5%。

从申办方面看,现在的申领信用卡的手续较几年前简化了很多。前几年在申领信用卡的时候,除了要提供申请人的基本资料外,还要出具加盖公章的单位意见。而现在,申领人只需提供自己的身份资料和收入证明即可。发卡银行按照程序进行一定的调查和核查后,就会批准申领人的申请发放银行卡。

从功能方面看,如今我国信用卡市场细分也越来越明显,信用卡的应用从原来的百货、保险、教育等逐步扩大到企业认同、城市认同、汽车、体育等领域。多数银行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信用卡中心,所有的银行卡都按照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公司化要求发行,细分市场越来越清晰。各家金融机构为吸引更多的客户,在信用卡的功能、个性化设计、服务、营销推广等方面也动足脑筋,使得银行卡各有特色,既方便了用户,也赢得了市场。针对不同的持卡人群体,不少银行开始提供不同层次的持卡人服务产品,如特惠商户、高尔夫订场、紧急救援、商旅预订、银联联盟积分等,以满足持卡人“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需求。还有其他银行的很多银行卡都有其自己的特色。

在信用卡风险防范方面,我国的个人征信系统已于2007年年初正式启动,现在正在逐步实现全国联网。这无疑是我国信用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据中央银行2008年3月7日于官方网站的消息透露,截至2008年底,央行征信系统已为近6.4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个人信用档案除采集在银行的信贷信息外,个人参保和缴费信息、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电信用户缴费信息等均将被收录在内。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已经影响到个人或企业在银行的借贷行为。企业或个人在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前,征信记录的优劣已经成为各家银行考量该企业或个人有无偿债能力的一项重要考量指标。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建成,不仅帮助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也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公共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有利于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个人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将大大加强信用卡业务监管的力度,使得风险防范制度有据可依。

二、存在典型问题

但是,也不难看出,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信用卡从发行到使用,从风险防范到针对信用卡犯罪的立法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1.发行存在泡沫现象

在发行方面,很多银行都给职员派发推销任务,他们错误地认为“用户数量”决定着银行“市场占有率”和“利润”。这样做的结果是产生“信用卡泡沫”,持卡数量和消费水平脱节。据一项业内统计显示,中国信用卡的激活率非常低,只有20%左右。

2.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首先,信用卡签约商户的网点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只收现金”的状况还是屡见不鲜。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刷卡环境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在国内大部分的二、三线城市,除了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商场和酒店可以刷卡消费外,可以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的商户在总体比例上还是比较低的。

其次,在具体的服务方面还不够细致。比如在还款的规定上,某些银行应该本着从简从便的原则,多为持卡人考虑一些。某些银行规定到期还款日前必须归还全额贷款,否则差一分钱便所有消费从发生日起计算利息,条件非常苛刻。一些银行规定还款首先还取现部分,包括未在同期帐单上的取现。这样一来,持卡人不得不自己特意记录记账日以后发生的取现时间和金额乃至服务费和利息,然后在还款时加上这些金额一起还贷。这样不仅给持卡人增加麻烦,还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如果同时此银行又有上述第一项规定,而持卡人在还款时忘记加上不在帐单上但已发生的取现部分,就被算作未全额还款而产生很多利息。这些方面都是持卡人对银行的信誉及信用卡使用上的消极因素。

3.信用卡犯罪呈上升趋势

特别应该关注的是,我国信用卡犯罪的各类案件发案数量上升较快。从总体上看,我国信用卡犯罪呈现密集化和蔓延趋势。国际犯罪集团操纵的跨境犯罪呈上升趋势。信用卡犯罪导致发卡银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风险损失逐年加剧。由于不少发卡银行、特约商户为抢占市场而削弱风险的防范制度,发卡审核制度有所放松,让不法分子乘虚而入。信用卡犯罪频发,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完善建议

1、加强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

(1)关于发行

信用卡的发行至关重要,旨在平衡持卡人的流失风险和信用风险。审核过严,会使持卡人流失,从而使信用卡业务收入降低;过松,则面临信用风险的增加。随着个人征信系统的逐步完善,发卡机构可根据个人信用信息来执行相对应的审核标准。据麦肯锡咨询公司日前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我国信用卡要实现整体盈利需要到2013年。而我国信用卡的总体盈利还远未达到预期标准,各银行间为抢占市场单纯追求发卡量而进行价格战。建议各银行之间应达成协议,放眼未来,在有效开拓市场的同时,应继续客观地按照合理的信用审核制度,切不可盲目为求市场占有率而放松审核标准。

(2)提高使用信用卡的安全性,降低伪冒风险。

首先,要尽快推行emV智能卡,以取代现行的磁条卡,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emV是由欧洲国际支付组织(europay)、万事达(mastercard)、维萨(Visa)等三大信用卡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iC智能卡金融支付系统,目前正在全球积极推广。自2005年12月16日,工商银行在京推出了首张芯片卡以来,我国9.2亿张银行卡换芯工程正逐步进行。各银行应尽力加快其发展步伐。其次,加强网络安全,建立和完善银行卡交易处理的计算机监控、预警系统,及时掌握和处理各种异常交易情况,从而有效防范使用信用卡交易时有关信息的泄漏。

(3)加强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建设。

目前,我国也已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与规章制度,如《电子签名法》、《银联卡密钥安全管理规则》、《银联卡收单机构商户风险管理规则》、《银联卡风险事件报送及协助调查规则》等。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的深入开展及新型技术的出现,需要有关管理机构及时完善与建立配套的制度规范。

2、进一步提高信用卡的服务质量

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是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本源。在现今十分激烈的同业竞争中,争夺新客户的竞争愈发激烈,倘若再发生老客户流失的情况将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效的保持维护与现有客户的良好关系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银行的服务人员应时刻记住:客户和银行联系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或是及进行咨询,并且希望银行的服务代表能够给予足够的关心。

3、引入竞争,加快联网

尽快引入竞争机制是进一步扩大商户网点的关键。特约商户扣费率高成为扩大网点的一大问题。2003和2004年,上海、成都、深圳等城市就发生了商家因为银行卡刷卡扣费率太高而集体拒绝银行卡消费的“银商之争”。国外对银行卡组织结构和管制的研究表明,只允许一家银行卡组织的存在不是最有效率的。而且,银行卡组织间的竞争会降低商户扣费,使更多商户接受信用卡。同时还能促进银行卡服务质量和提高系统安全性有促进作用。美国的银行卡市场中,就不但拥有维萨和万事达这两家开放型银行卡组织,也有运通卡等封闭型银行卡组织。由于存在几个银行卡组织,消费者为了能在不同的银行卡组织的特约商户处刷卡消费,就需持有几张卡。同时,也可防止因为一家银行卡组织中断而陷入被动。而美国持卡消费率高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多家银行卡组织开展竞争,提供便利的结果。中国银联作为银行卡产业中惟一提供全国跨行信息交换的银行卡组织机构,在银行卡发展的初期,有一定的必然性。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

若不改变其垄断地位,就将损害银行卡产业的整体发展,影响信用卡产品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服务收费的降低,损害全社会的福利水平。

因此,只有引入竞争机制,才能加快完善国内联网和国际联网的步伐,更方便外国消费者在中国消费以及中国持卡人在外国的消费。银行也会在提供更便利服务的同时,赚取更丰厚的利润。

总之,我国信用卡的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同时也充满挑战,要解决制约我国信用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要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用卡发卡行的规范管理,提高信用卡联网的技术手段。相信随着我国信用卡的用卡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信用卡业务的新发展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上海《青年报》2008年1月22日

2.陈琰《京华时报》2008年03月08日03:24

3.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2007年6月9日

4.尤越《国际金融报》(北京)2005-12-1902:37:00

5.殷建《对我国信用卡业务风险现状的分析》2006.09.2811:09

6.宋菁《新快报》2008年3月17日10点53分

7.王琛《从中国银联系统中断看金融支付安全》信用卡目录•中国金融家首页2006年6月9日星期五

8.郭毅哈尔滨法制网

9.邢征宇陈维民李珂《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浅析》―《海南金融》2005年第9期

10上海《青年报》2008年1月22日

11《京华时报》记者陈琰2008年03月08日03:24腾迅网载news.省略/a/20080308/000300.htm

12记者郭毅法制网哈尔滨2008年1月14日

13《新快报》宋菁2008年3月17日10点53分

14《国际金融报》记者尤越(北京)2005-12-1902:37:00网易网载biz.省略

15邢征宇陈维民李珂《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浅析》―《海南金融》2005年第9期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篇2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征信体系

前言:技术的进步带动了信用卡的发展,目前信用卡作为全球通用的货币模式,使人们的消费更加便捷,信用卡也成为了银行一个非常重要的盈利来源,各大小银行都在大力发展信用卡。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极快,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信用卡的使用规模。但是,快速发展的规模之下,我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信用卡的使用给银行带来诸多的不便与损失,因此,要想保证我国的信用卡使用可以有序、稳步、健康地发展,必须要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

一、信用卡风险管理概述

(一)信用卡风险管理。所谓信用卡风险,可以简单理解为信用卡这一特殊产品在其日常使用中可能对当事人(主要包括发卡组织、商用、个人用户等)造成的非常规经济损失。从信用经济学理论来看,信用卡在其正常使用周期中,难以避免各项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存在资金风险;而从具体业务来看,信用卡业务当事人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客观存在,加之发卡机构自身经营风险的威胁,信用卡在使用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并存:善意透支在推动资金流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恶意透支则会加大发卡机构(主要为银行)的经营风险和坏账准备,从而影响其正常经营,最终导致信用卡危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信用卡风险问题日益突出,恶意透支、信用诈骗等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逐渐成为我国金融管理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二)世界先进信用卡风险管理经验。目前在一些信用卡风险管理较为完善的国家里,有诸多先进的经验可供我国内地借鉴:

美国的信用卡风险管理凭借着强大健全的征信体系以及科学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实现,保证了信用卡风险的管理与个人征信息息相关。美国的征信机构所建立的数据,可以在政府、银行、民众三者之间实现全面共享,从而有效提升了民众的还款意识,并且完善的法律体系保证了信用卡的管理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法可依。澳大利亚的信用卡风险管理主要借助于强大的信用数据平台来实现信用监管,并且制定了非常详细的信用风险评级制度,从而保证了信用卡管理的有序性。澳大利亚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是以科技的进步、数据的同步来实现对数据的全面分析,这与澳大利亚的金融管理相一致。我国香港地区的信用卡管理凭借的最主要手段是先进的科技,实现对风险的全面把控,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实现对信贷的全面管理,并且及时地进行催收,有效控制了信用卡风险。

二、我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发卡数量忽视用卡质量。在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时,片面的追求发行量占领市场成为一个明显误区,因此导致了银行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加大信用卡发行规模,片面追求信用消费总量的提升,而忽视了深层次的功能开发。比如,营销人员在推广信用卡产品时,大多以完成个人业绩任务为出发点,刻意夸大信用卡的功能作用而没有从客户利益出发,容易引发信用卡的信任危机,进而不利于银行自身形象,导致了信用卡持有量上升与使用率下降并存的现象,客观上加大了银行的资源浪费。从数据来看,银行业整体的信用卡发行规模逐渐扩大,但也存在一人多卡、低效卡等显著问题,不但造成了显著的资源浪费,也不利于银行管理成本的科学控制。对此,必须提高信用卡的使用质量,在控制发行规模的同时做好应用工作,尽可能提升信用卡的使用效率。

(二)法律法规及制度建设不完善。相比经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信用卡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规模有限且缺乏充分完善的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直接表现出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不够明确清晰的问题。信用卡业务各方当事人在信用卡的使用过程中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作用,造成了信用卡的不稳定状况,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尽管信用卡风险管理意识逐渐提升,但由于发展时间尚短,产业相关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仍然不够健全。对此,在信用卡业务开展过程中,银行要积极发挥其培养与引导功能,积极加强商户与个人消费者的风险意识与安全意识,通过风险识别与防范的教育培训,提高信用卡使用的安全水平,积极避免各项风险要素的产生与扩大。

(三)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现阶段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具体以人民银行为主导,通过对各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信息进行整理进行体系构建与管理,信息来源极为有限。加之各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战略的差异,存在显著的信息壁垒问题,不利于信息采集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此外,在信用卡发行过程中,审批环节的人员配备与管理制度缺乏,造成信用卡发行周期过长、效率过低,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开展,同时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对商户收单业务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与银行合作的商户规模不断扩大,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银行重要的客户资源。但在具体的管理环节,银行对特约商户的管理与服务仍然存在较大问题。营销管理人员的缺乏,导致银行对特约商户的服务与管理效率较低,不利于特约商户整体的快速发展。对此,银行需要从以下环节着手,提升特约商户的服务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首先是从现有的法律法规出发,加大针对特约商户的服务与优惠力度,结合各种促销手段的有效应用,提高银行发展与保留特约商户的能力;其次,加大银行分期业务的优惠程度,向优质特约商户开放分期业务,通过优惠手续费等措施提高自身对分期市场的号召力;再次,加强风险监控,结合交易控制与定期巡检等措施,及时发现交易风险并积极处理,提高信用卡交易的健康水平;最后要加强外币信用卡业务的对接工作,以国际信用卡标准为依据,对自身管理机制进行优化调整,做好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升级管理,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外币卡业务。

三、我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加强措施

(一)简化信用卡发卡手续严格信用卡发卡门槛。随着经济的高速运行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信用卡逐渐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支付工具,极大便利与社会公众的生活与消费,为我国信用卡产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在信用卡产业的发展中,难以避免各项不利因素的影响,对信用卡产业的健康与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发卡行加强制度监管。信用卡风险防范与管理,客观上需要健全的监管法规与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对于信用卡发行机构而言,首先就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信用卡审批、结算等环节的科学管理;其次是要继续加强银监会的监督管理职能,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产业的使用过程;三是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信用卡的风险要素,完善责任制度提高信用卡运行的规范程度。

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银行首先要做好发卡审批的严格管理,通过与公安部门的紧密合作与信息共享提高发卡安全性;二是要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岗位与职责明确,提高管理的科学水平;三是提高信用卡交易的安全防护工作,避免交易信息与用户数据的泄漏,提高资金安全;四是加强客户管理,做好维护与催缴工作。信用卡的发行与催收工作应当同时作为营销人员的业绩考核内容,尽可能降低信用卡的资金风险。

(三)加强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在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生活工作的同时,也为信用卡高科技犯罪提供了条件,特别是针对信用卡信息系统与硬件设备的犯罪事件始终呈现增长势头。为了提高信用卡的安全水平,发卡机构必须重视技术开发与投入,不断提升信用卡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水平,尽可能降低安全风险。首先是要做好信用卡工具自身安全功能,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防范水平;其次要以芯片卡的研究与应用为主导,积极推动新型芯片卡取代传统磁条卡的产品革新,进而提高信用卡的安全水平。

(四)法律法规的完善。我国信用卡发展起步晚,但是却如火如荼,短短几年之内,就获得了数亿消费者的青睐。而且,在收入水平较高、知识层次较高的人群中,信用卡基本可以呈现出是人手一个,很多人手中都有着数个不同银行的信用卡。然而,这种大范围的消费者使用,很多时候也给银行带来了严重的信贷问题,虽然一直以来都有着相关的法规性条文出台,但是仍然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来约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不同行业的领军组织都存在着信用卡的个体和企业应用状态,经常出现很多恶意透支的财务问题,当时的银行并未对这些情况重视起来,相关的法律也迟迟没有出现,现代社会中,最需要执行的就是利用法律去严厉打击利用信用卡进行违法犯罪行为,不仅要将多个部门进行智能融合,还要保证平台上的多个社会组织,能够实现有效的交流与稳定。最关键的还有,要实现信用卡制度的动态推进,避免由于滞后性带来的观念落后、经济落后等等,既能够维护银行经济主体的合法利益,也能够给不同的社会主体,带来新的服务关系的实现。

(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我国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要对全面居民信用进行评定,建立有效的等级制度,最重要的就是根据四个大方向,进行严格的社会经济意识引导。第一,将“诚信”二字设立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国家政府的稳定基石,只有将“诚信”作为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支柱,才能够将不同的个体进行整合,保护社会环境中的最基本的运作模式。第二,以法律约束信用结构。只有将社会中最强有力的力量拿出来,用法律手段去建立高效体系,才能够将我国经济市场中的不同主体,分别归属到适合的信用等级中,尤其是很多制约点的存在,都带有明显的落后性,要实现真正的信用体系法律基础,最需要的就是将明确的义务、权利,进行标准化的限定。第三,以现代市场为依托,树立新的信用关系。根据当前市场的发展状况,要在国内建立合理、合法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最基本的信息数据公布平台,正是当前缺乏的,当市场作为承载基础,对不同的主体进行信息的共享。既要保证建设的有效性,更要提高现代化资源的利用效率。第四,建立新的监督模式。任何评定制度的外延必然是监督机构的完善,当联防关系被确认之后,不仅可以将信用制度进行协调,更能够在相当程度的范围内,获取整个社会的行业标准,去执行新的法律关系下的信用等级确立。

结论:信用卡的不断发展为持卡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的销量,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诸多的收益,但是,信用卡的良心发展离不开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只有把控住风险的发展,才能保证信用卡可以在我国长期、健康地丰富发展,为国民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篇3

   影响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因素,一是外部环境因素,包括银行卡的受理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二是监督管理因素。这里主要探讨影响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监督管理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机制;二是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三是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管;四是银行卡业务参与各方的协作关系。这四个方面既涉及到银行卡业务经营主体的管理能力,也涉及到了银行卡业务外部监管者的监管水平。

   商业银行要完善银行卡经营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银行卡经营管理机制问题主要表现在经营管理模式和银行卡的卡种构成两个方面。

   从发达国家(地区)的银行卡发展历史来看,在发卡机构的内部运营机制上,核算独立、管理集中的利润中心化运作模式是一种普遍采用、行之有效的银行卡业务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管理模式推动了银行卡业务在发达国家的迅速发展。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在全球信用卡发行量已达1亿张,银行卡收益占其纯利润的1/3。在香港,据估算,信用卡为香港各发卡银行创造的年收入总额达70多亿港元。而我国各商业银行大都采用分散式的管理方式,造成发卡机构众多,计算机系统、发卡、打卡等设备分散投入。截至2001年底,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发卡机构就达991个。再加上财务上统收统支,不严格核算成本和收益,促使一些商业银行片面追求发卡规模,造成重复投入大、资源利用率低,加大了经营成本,而且不利于开展统一的市场拓展、风险控制和客户服务。

   从发达国家(地区)银行卡发展经验看,借记卡只是银行为满足部分客户需求的辅助性产品,具有循环透支功能的贷记卡才是赢利的主导产品,是银行卡业务收益的主要增长点,也是商业银行竞争优质客户的重要工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卡种构成基本以借记卡为主,准贷记卡占比很低,贷记卡仍处于发展初期。另外,在已发行的银行卡中,存在大量的睡眠卡和低效卡,银行卡业务资源浪费严重。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发展缓慢,使银行卡对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

   因此,商业银行要采取切实措施,对现有银行卡经营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借鉴国际同业的先进经验,实行集约化经营,完善卡种结构,充分发挥银行卡业务的利润中心的作用。

   商业银行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

   银行卡业务涉及发卡行、受理行、持卡人和商户等多方参与者,业务运营涉及储蓄、结算、信贷等诸多领域,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集多功能于一体,风险较大。银行业务的主要风险例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都包括于其中,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则尤其突出。

   在过去的十年里,万事达卡和维萨卡国际组织收到的信用卡犯罪损失报告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我国银行卡绝大多数是借记卡,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缺乏深入的认识。我国的银行卡业务同时存在着无序竞争、不规则运作以及发卡机构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都将成为产生银行卡风险损失的漏洞。我们必须借鉴国际银行卡业的发展经验,未雨绸缪,改善和加强银行卡业务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银行应根据银行卡卡种的属性、业务种类及其风险特点制定相应的业务规章制度,规范各类银行卡的资信审查、开户、授信/发卡和受理等操作程序,从制度上明确发卡行、受理行、持卡人和商家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实行谨慎会计原则,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体系,科学地设置组织架构和管理程序,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其次,各商业银行要将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管理纳入银行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之中。银行卡是银行向客户提供传统的存、贷、汇业务的便捷渠道,扩大了银行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质量,但并没有改变业务的风险性质,风险可能还会更大,更不好控制。银行不能将通过银行卡开办的各项业务与通过其他方式开办的各项业务在风险控制上分割开来,要实现集中统一控制和管理。各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客户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建立集中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对风险易发、高发环节的管理,逐步实现业务风险的集中控制。同时,要注意提高银行系统共同防范风险的能力,尽快实现各类客户信息,特别是不良客户信息的共享,利用银行卡业务联合的优势,共同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银行卡经营风险。

   最后,要加强对银行卡业务的内部审计。银行要把对银行卡业务的审计工作纳入到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计划之中,对银行卡业务的操作程序、运行成本、经济效益、技术安全保障等进行全面审计,并切实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人民银行要对银行卡业务实施有效的监管

   1.提高银行卡业务市场准入效率,鼓励银行卡业务创新。目前,人民银行对银行卡业务实行的是以审批制为主、备案制为辅的准入制度,准入工作主要集中在总行,市场准入工作相对较严。

   银行卡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它逐渐成为银行业的主导产品。该业务自诞生以来,就以服务功能不断推陈出新见长,这就要求监管者跟踪市场,多思考新问题,多研究新发展变化,避免出现因监管能力不足而阻碍银行卡业务发展的问题。

   进一步简化银行卡业务市场准入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尽量避免层层审批。改革银行卡业务市场准入制度,将以审批制为主、备案制为辅的准入制度逐渐过渡到以备案制为主、审批制为辅的准入制度,对部分卡种还可以实行事后或事前报告制度。突出市场准入工作重点,将审查重点放在风险较大的银行卡,例如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业务方面,从而提高市场准入效率。鼓励商业银行进行积极的金融创新,改革银行卡经营管理体制,设计出有利于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先进模式,鼓励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要和管理能力开发新的功能和新的卡种。同时,要严格银行卡业务市场准入标准,对发卡人资格严格审定。

   2.改善和加强对银行卡业务的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测。我国银行卡业务起步于1985年,经过17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成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2年第一季度,按法人统计,全国共有发卡金融机构近60家,发行各类银行卡4.1亿张,其中借记卡3.84亿张;银行卡账户人民币存款余额4691亿元,外汇存款余额25亿美元;银行卡人民币账户消费信用20亿元,外汇账户1514万美元。可以预见,今后几年内,随着中国银联服务的逐步到位和银行卡的联网通用,银行卡业务在我国将会获得长足发展,会进一步渗透到广大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随着外资银行、国际信用卡机构逐渐进入我国银行卡发卡市场,我国银行卡市场将呈现竞争活跃、蓬勃发展的局面。但同时风险也会增大。因此,人民银行在今后的现场检查中,应逐渐加大对银行卡业务检查的比重,将银行卡以及以银行卡为载体发生的业务统一纳入现场检查的范畴内,纳入统一的风险分析和评估框架中,从业务、技术和信息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同时,人民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业务的非现场监测,及时了解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动态,分析银行卡业务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防患于未然。

   3.完善银行卡业务的监管法规框架。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了《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目前在银行卡业务管理方面的主要监管规章,但该规章法律层次不够,也存在许多操作方面的问题。目前,人民银行牵头起草的《银行卡条例》的草拟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银行卡条例》的出台,将确立银行卡发展和监管的基本法规框架。该条例出台后,我们还要进一步修改《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并针对银行卡业务的具体环节制定相应的业务规章制度,形成系统的银行卡法律框架,维护银行卡业务在我国的稳健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市场准入监管还是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督,人民银行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管,应坚持积极审慎的监管原则,既要求发展、求利润,又要保证质量和减少风险。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者行为学;市场分析

一、引言

信用卡从发明到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发展只经历了50年左右。但国人由于消费观念陈旧等原因,信用卡在中国的发展相对滞后,而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又在信用卡上的活跃程度上远远超过其父辈,是我国信用卡用户的生力军这又与银行信用卡的“信用”基本特征不符,实际上信用卡更应当集中发放给那些具有偿还能力人群中。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没有固定收入,由父母提供生活费用,难以拥有信用额度,因此并不适宜银行投放信用卡产品。

但是近年来,中国大学校园内猛然兴起信用卡的申办热潮,国内各家大银行在校园内驻点,开办信用卡办理业务,可谓是活跃异常。但银行并没有针对大学生信用卡的需求做深入的调研,也没有提出合理、有效的营销战略来抢占大学生群体这一特殊市场。一方面,从大学生视角出发主要研究了大学生独特的消费行为特征,包括他们的持卡动机和他们办卡考率的方向以及各类信用卡使用生命周期等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从商业银行视角出发,这一类研究致力于针对信用卡细分市场,大学生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发卡行规避风险的研究。目前对大学生信用卡营销的研究大多是单独进行的,鲜少有文献把这两个方面结合,在考虑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发卡行的信用卡营销的策略。因此研究这一课题是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挖掘银行在大学生信用卡业务的营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也是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的。

二、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行为特征分析

(一)大学生持有信用卡的动机

根据调查发现,随着淘宝等网上购物平台的逐渐火热,信用卡绑定网上银行,为大学生网购另辟蹊径,于是有21%的大学生出于网购方便而持有信用卡。持有银行发行的信用卡这种时代产物在大学生看来是一种时尚的选择,有超过17%的大学生因为时尚这一因素而持有信用卡。此外,紧急情况的临时功能是大学生办理信用卡业务的颇为重要的动机,14%的调查者表示当他们经济拮据时可以求助于信用卡。有超过9%出于便捷携带与支付相关功能办理信用卡的。

(二)持卡考虑因素

当大学生对信用卡产生客观的需求时,银行的品牌效应、售前售后的服务质量及营销手段都是大学生的考虑因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服务的质量是大学生信用卡用户最为在意的因素,占比例高达36.4%,位居其后的分别是还款欠息期的长短和年费、免年费,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0.5%和18.4%,而影响因素最低的是品牌效应,仅占总统计人数的6.9%。

当大学生对信用卡产生客观的需求时,银行的品牌效应、售前售后的服务质量及营销手段都是大学生的考虑因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服务的质量是大学生信用卡用户最为在意的因素,占比例高达36.4%,位居其后的分别是还款欠息期的长短和年费、免年费,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0.5%和18.4%,而影响因素最低的是品牌效应,仅占总统计人数的6.9%。

(三)大学生用卡偏好

大学生信用卡通常都被用来存取生活费、刷卡支付、网上淘宝购物等。持卡者使用信用卡进行平时生活费的存取功能的占样本比例有37%,27%的持卡者使用过信用卡进行刷卡支付、消费等功能,而使用信用卡在网上淘宝、购物也是主要用途,这一比例达到了21%。但好友转账支付,电费、水费、手机缴费等增值服务功能使用较少。

三、大学生信用卡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信用卡业务近十年的迅猛发展给银行带来了莫大的机遇,但与此同时,盲目的扩张战略也给其营销带来了很大的考验,过去银行在大学生信用卡营销上面存在如下几大问题:

(一)产品单一,独创性欠缺

银行开办的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产品形式没有走差异化路线,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产品功能类似,根据表调查情况来看,各个银行信用卡都有相同的免息借款期和取款、分期付款等基本功能,而大学生群体庞大,各自的家庭条件、学校周边环境、地区消费水平均不同,银行并没有针对性的做出相应的产品策略。

(二)营销手段单一

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营销手段较为单一,最常见的是与竞争对手进行价格战。银行给大学生发放信用卡,通常都免手续费、免年费并且办卡送礼品,期望用价格优势与其他银行竞争。然而低价策略只会增加银行的成本,同时还严重影响了卡发行的质量。

(三)重数量、轻消费

用卡率低下,存在睡眠卡是国内银行发放大学生信用卡存在的普遍问题,为了抢占市场,采用低端的价格战营销手段,给银行带来了使用频率低的信用卡客户。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缺乏固定的收入来源,很多人办理信用卡主要是因为它免除很多费用还能办理时领取礼品,其实他真正的使用意愿却是很低的。

四、大学生信用卡营销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针对现阶段银行大学生信用卡种类虽多,但大同小异,银行应当加大产品的开发力度。例如开发信用积分增值、网上支付捆绑等功能。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学校重要消费场所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真正做到产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以及消费习惯。此外,将卡片做个性化设计,学生根据自身爱好设计出专属于自己的信用卡,增大客户的兴趣。

(二)拓展营销渠道

以往的银行大学生信用卡的营销都是在营业网点摆点办理,这样的方式比较落后,效率低下。银行可以与校方合作,办宣传讲座,结合新时期国内外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现状给学生们来一次思想革命,强化他们使用信用卡的意愿。加强与校方合作,大学生信用卡用户的办理场所主要在学校,学生对校方的信赖程度远远大于其他组织。

(三)强化消费意识,培养忠诚客户

银行不只是开办业务,还应当肩负起重大责任来,例如完善大学生信用管理体系,普及信用卡使用知识,帮助大学生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第一,银行与大学应当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构建大学生信用管理体系。第二,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指导帮助大学生提高信用卡使用率。最后,银行竭力引导大学生客户正确使用信用卡,培养大学生信用卡客户持卡就消费的良好风气。(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阎建明,孙金花,施於人.大学生信用卡透支行为的消费心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22):18-25.

[2]刘甜,高宇翔,任艳,杜蓉,王尧.浅析内蒙古地区大学生信用卡使用情况及消费倾向――基于呼和浩特六所高校的调查[J].中国外资,2014,(02):38-44.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银行;防范措施

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风险

信用卡作为使用较为方便的支付工具,它的使用现状及其存在的危险都值得我们重视。

(一)信用卡业务的使用现状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使用信用卡。因为信用卡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备受大众喜爱的金融工具。信用卡实际上一种集合银行传统业务于一身的结算工具,只不过这种工具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使用方便,发展迅速,并且还能最广泛地使用电脑,还能及时与国际接轨。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发卡机构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从最初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到55家。近年来,发卡量递增64%,交易量递增76%,年交易额超过3600亿元。因为方便的信用卡使用,便利的引导居民消费,更能发展信贷业务,从而带动经济的迅速增长。因此,信用卡的使用前景广阔。饶是如此,信用卡业务内部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这是由无序竞争和不规则运作以及在发卡过程中的企业管理失调导致的。而信用卡业务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一般就是指因为不规则的竞争及运作,会导致持卡人或者单位遭受可能的经济损失,并且这种可能的损失贯穿在信用卡的使用的各个环节,也涉及发卡机构、持卡人和特约商户等诸多方面。

(二)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信用卡的风险主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发卡的银行、商家或者持卡人所遭受的可能的经济损失。信用卡的风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信用卡使用中的风险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一是工作人员工作所做不够,对将要持卡的申请人的具体情况了解不透,或者没有进行详细的审核与鉴定,从而使风险存在;二是靠关系、人情获得办卡的自由。凭借关系或者人情所办理的信用卡非常多,且现象很普遍;三是银行内部运行不够严格,主要表现在成品卡、密码的保管、行的领取的一系列环节;四是银行不能对持卡人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透支后的情况进行监督与控制;五是办理的信用卡带领手续不符合规定,使之隐患产生;六是银行工作人员存在不良行为,提供虚假信息,骗取信用卡;七是网点卡时,不查验持卡人的有效证件。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银行方面存在一些风险。

其次,从持卡人的角度来说,持有信用卡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持卡人提供了假身份证件。为了骗取银行的信用,持卡人盗用或者非法使用他人身份证件到银行办理业务,信用卡透支后逃逸;

二是持卡人有多张信用卡,包括自己的信用卡或者同事、朋友的信用卡透支,且无力偿还,导致透支风险的存在;就现在情况而言,各个银行基本都发行了信用卡,持卡人可以到各行办理信用卡,从而可以持有几种信用卡,造成透支风险的存在;

三是持卡人的收入出现较大波动从而带来了风险。主要便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持卡人失业或者下岗后外出,银行的信息所得有些滞后,导致透支账目无法及时收缴,当事人已经不在本地;其次,持卡人因为工作变化,或失业或换工作,导致收入大幅度下降或者暂时待业等原因,使得收入不能按期偿还透支余额,使得风险存在。

四是抵押办卡,有的信用卡没有确切的经济能力,就需要用信物抵押或者担保。但是信用卡担保物权实现难。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在透支已经超期的情况下,借助司法与社会条件,短期内难以实现担保物的物与现金的转换。并且,随着信用卡透支的更大规模,抵押业务的增加,这类问题显得更加突出。

二、信用卡存在风险的原因

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内部的信息化程度不够高。信用卡客户的使用与管理用户的分离,使得持卡人与用卡的管理系统不协调,这就为风险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2、信用卡的网络建设滞后,这就使得信用卡交易过程中资金结算不够及时、准确,从而产生了风险。

3、社会上信誉度太差。因为现有顾客的素质不够高,社会中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信誉、守信用的风气,使得银行所提供的中介服务缺乏有效地社会信用,从而使信用业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风险百出。

4、银行没有完善的有效地风险检测控制系统,因此对透支客户监督不力,而对大量现金的使用也缺乏管理,这些都是的信用卡使用中的风险更加。

5、银行业中权责不够明确,信用卡透支过程中,无论利息是否到期,都用该计入,但是从执行来看,银行信用卡业务往往盈亏不实,使得信用卡风险大增。

6、信用卡的制度不够健全,有待于完善。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信用卡业务,各自拥有独立的计算体系,但是在实际运算过程中,却不能满足银行关于信用卡风险的防范需求,使得漏洞百出,信用卡的使用风险因此而加剧。而在现行的信用卡管理制度中,虽然有规定了信贷的规模,却没有明确的时间标准,不利于减少事发的风险。同时,对透支账目,也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只有高高挂起或者有银行自身承担,从而加重了银行自身的负担。

三、信用卡风险的应对措施

既然信用卡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原因,我们就需要寻找应对的各种措施,以减少信用风险,保证银行业的顺利发展。促使如下:

1、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是风险的监控,而不是信用卡的数量。目前,各银行处于竞争需要,给信用卡中心规定硬性目标,规定信用卡的发配量。而为了完成基本的硬性目标,各银行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顾客。如提供打折、抽奖、积分奖励等优惠政策来实现达成它们的业务。但是很多银行在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却太多的只是重视业绩,却忽略了对信用卡申请人与使用人的审批,或者说审批不够严格。所以,在注重发展业务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对申请人的严格筛选,这样既能增强银行本身对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又能帮助银行加强对信用卡使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从而提高自身的反馈能力。同时还可以重新定位市场,确立自己的市场信誉,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业务更加成熟、稳健。

2、要充分利用好个人征信系统,加强对持卡人的检测,从而保证持卡人登记信息的正确性与完善性。因为目前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刚投入运行不久,系统的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比如存在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记录缺失、个人报告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因此,银行在不断完善个人征信系统的同时,应该加强对信用卡风险的预防与处理反应建设。同时,要在信用卡的发放与持有上做足文章,信用卡的持有者首先应该是年满十八周岁的合法公民,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自己的有效身份证件,这就需要银行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在审查用户资料的时候把好关卡,不能随便了事。以确保信用卡的申请人的原件与复印件保持一致,同时通过网络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确定持卡人证件的有效性及真实性。此外,要禁止非持卡人领卡或者启用信用卡,更要禁止银行职工代替顾客办理业务,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减少信用卡操作风险的存在于出现,从而提升信用卡的使用质量。

3、银行也应该加强对视顾客的管理,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减少非法使用信用卡。对可疑的或者异常的交易行为要及时予以关注,如有问题发现,应予以迅速解决。银行需要加强学习人民银行《关于坚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有关意见的通知》等文件规定,以增强员工对银行业务的熟练以及做好与投机或者违规行为作斗争的意识,以改善信用卡的使用环境,提高银行的信誉,并最终规范信用卡的使用。

四、加强信用卡业务知识培训,熟练掌握信用卡业务风险点

要想增强信用卡使用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这就我们需要不断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防范与处理能力。银行方面就需要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信用卡持有的基本制度以及操作规章制度,对近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上级行连续通报的信用卡案例及防范要求要认真学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员工对信用卡业务的重视力度以及防范与处理能力,使得业务更加严谨、扎实,提高银行的整体效益与信誉。对持卡人来说,信用卡只是一种支付与使用的工具,却不是借机敛财或者发家的帮手,持卡人需要本着诚实与理性的态度才能够更加灵活便利的使用信用卡,才可以更好的更安心的的享受信用卡所带给你的各种好处。因为持卡人要有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要理性的对待自己的信用卡,不能随便透支,那样会给银行业和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在目前中国正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卡业务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高涨的势头,持卡人日渐增多,但是信用卡的使用增多也使得风险增加。如何加强对信用卡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以及处理,以及提高持卡人的消费观念,成为信用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整个社会中不断加强信用体系的建设,才可以更好的促进信用卡业务的迅速发展,从而更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柯兆明.中国信用卡发展之路:走向精细化管理[n].北京:金融时报,2006,11.

[2]张勇菊.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控制研究[J].2006,6.

[3]雷纯雄,林采宜.中国银行卡业回顾与展望[J].北京:银行家,2004,2.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篇6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重视单纯推销而不重视整合营销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深化我国信用卡市场营销策略的建议。信用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金融工具,它便捷、时尚、安全的特点正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我国的信用卡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已使我国成为持卡人数量最多、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缺乏独立的信用卡品牌

信用卡市场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例如,目前建行的龙卡和交通银行的太平洋卡,都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独立信用卡品牌,还只能是附属于ViSa和万事达这些国际大品牌之下的国内信用卡品牌。国内商业银行要想大力的开拓国际市场,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信用卡品牌。

(二)信用卡营销的创新不足

我国的银行虽然采取了市场细分策略,信用卡的品种数目也多达数十种,如大学生卡、与各大著名高校联办的名校卡、与著名城市联办的名城卡、与著名大型企业联办的名企卡、还有各种专题卡等等。各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存在缺乏根本性区别、创新不足等问题,使得诸多银行在营销的过程中不得不频繁地使用价格策略,既降低了本行信用卡业务的收入,也不利于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如建行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联办的“东航卡”,招商银行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发行的“国航知音卡”,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与广东发展银行联手发行“南航明珠信用卡”,这几种信用卡的市场定位没有本质性的区别,最终在信用卡的营销上只能打价格战。

(三)盲目重视发行数量而忽视用卡质量

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卡营销方面不断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各种促销活动来推进信用卡发行量,与此同时却没有加强信用卡营销的深化。销售人员在营销新客户时过多地强调信用卡的透支消费功能,却未能告诉客户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信用卡,以及如何更好地维护客户的经济利益。结果使得消费者心存疑虑,不敢持有信用卡,或者持有信用卡却不敢消费,使之成为“睡眠卡”。即使在活动的信用卡里面,每月使用信用卡5次-10次的用户数量也不超过一半。大量的睡眠卡挤占了银行有限的信息、人力和管理资源,迫使银行不断地对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增大了管理成本。大量睡眠卡账户还涉及日常计息、检索、汇总、查询、账务处理等环节,影响了其他账户的正常交易活动,降低了银行的工作效率。同时,大量“睡眠卡”的存在还导致社会资源浪费严重。据统计,一般每张信用卡成本在1.5元-2元;40多万元一台的制卡机在制作40万张左右的银行卡后就报废,每张卡的制作费用在1元左右;一台atm机也得20万-30万元,还需付出相应的人力、现金成本,同时银行每年的维护费也很大。

(四)没有形成完整的价格体系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各种信用卡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每种信用卡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没有形成完整而有效的价格体系,阻碍了信用卡的发行。例如,建设银行发行的龙卡汽车卡坚持每年年费200元,可是许多的客户并非拒绝缴纳汽车卡年费,只是交纳了年费却有许多功能用不上,所以觉得不值。龙卡汽车卡的单一年费却成了其发行的最大障碍。如果把龙卡汽车卡的年费改为50元、100元、200元等不同的档次,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信用卡。

(五)缺乏差异化服务

哈里森的《金融营销服务》一书中的研究表明:每一个客户均不相同,存在生活背景、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个人喜好等各方面的差异;每一个客户所能带来的利润均不相同,取决与其对品牌的认知程度和忠诚程度。信用卡的获利并不取决于客户是否愿意持有这张卡,而在于他使用的程度。例如,从客户的信用级别出发推出金卡和普通卡,对信用级别较高的客户,金卡一方面可以满足这类客户的大额消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们吸引优质客户,带动相关业务的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几年前,很多商业银行就已经制定了金卡、Vip卡持卡人的服务标准,但真正贯彻执行的不多,使金卡、Vip卡客户得不到差别服务。如果国内商业银行不能改进其对优质客户的服务,必然会导致优质客户的流失。

(六)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环境和便利的刷卡环境

目前我国把在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实施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作为行业规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原规则中的部分内容己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银联公司、信用卡专业化服务公司、特约商户、持卡消费者等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和权利义务责任等都未做明确的规定。给监管带来不便,给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也给信用卡营销带来了障碍。

同时我国可以受理联网信用卡业务的特约商户仍然较少,并集中于大型城市,客户在中小城市刷卡消费仍然很不方便。跨行交易系统交易超时现象多,突发性异常拒绝和差错经常发生。而节假日期间,交易成功率不高、交易速度慢的现象尤为突出,经常出现交易信息通道拥挤、刷卡失败等差错,商户对poS联网这种形式产生了技术不信任,而不断向poS服务中心投诉。正是由于交易时间长、并且交易成功的不确定性,使得消费者懒于持卡消费。

二、发展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信用卡的品牌建设

中国银联与各商业银行携手发行了符合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的高品质、国际化的自主品牌银行卡——银联卡,并推动这一中国自主银行卡品牌快速崛起。随着银联卡的逐渐普及应用,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用卡需求,中国银联不断丰富了银联卡内涵。通过强化服务,与商业银行深入合作,相继开发了各类深受市场欢迎的银联标准联名卡、主题卡、认同卡,银联品牌在我国民众中的知名度日益提高。根据国际权威调查机构a.C.尼尔森的调查显示,银联品牌在国内的认知度高达96%,持续领跑中国银行卡市场。

(二)产品设计个性化

首先,信用卡作为一种时尚消费品,在设计和包装上应充分关注消费者的审美情感。如华夏银行的“丽人卡”,目标客户是众多的白领女性消费者,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视觉效果,主色调采用典型的女性色彩——紫色,卡面设计采用在百合花中站着女子的形象,无论从卡面设计到卡片功能,均迎合了广大的白领女性。其次,体现在功能设计方面,针对专有人群的消费习惯和用卡习惯,制订专门的优惠和服务方式。如为球迷推出足球卡,为大学生推出大学生卡,为奥运会推出奥运卡,为旅游爱好者推出旅游卡等,这些产品创新都能更具体地满足细分市场中的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所以更能被这一市场的消费者所接受。

(三)加大促销力度

商业银行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采取全方位媒体(平面媒体、立体媒体、网络媒体)同步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站、电子屏幕、宣传折页、对账单、报刊等载体,也可以组织一些促销会、会等活动来宣传信用卡,从而塑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打破各家信用卡品牌同质化的局面。发卡只是信用卡促销的第一步,银行还应在持卡消费上采取强有力的促进措施,这也是信用卡促销与一般商品促销的区别。因此,银行应积极通过豁免年费、积分换礼、交叉行销等活动来刺激卡片的使用,增强客户的忠诚度。

(四)拓宽营销渠道

为适应市场竞争,国内发卡机构必须不断拓宽发行渠道,逐步采用国外流行的直邮、电话行销、邮件销售、互联网销售以及委托专业化的行销公司销售等新的营销方式,开发新的营销平台。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的日益成熟,信用卡和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了必然的选择。互联网的用户群体多为年轻人,拥有较好的经济实力或学历水平,为网上申请信用卡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五)推行业务改革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取得了快速发展,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为信用卡外包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银行应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发卡等核心业务上去,而把自己信用卡的一些业务,如邮寄卡片、后台处理、催收以及atm、poS系统的维护管理等包销出去。这不仅是一条降低成本的捷径,更为重要的是,外包是银行从产品导向到客户关系导向的转变,包含了银行业务流程再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和客户忠诚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银行实际上只是“产品”的供应商。至于以客户为导向,上门寻找客户,推介信用卡,则是信用卡行销公司的特长,他们能更为专业地向现有客户和未来客户介绍信用卡的用途和功能。同时,外包方式可望使信用卡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和标准化。例如,卡片个人化过程,如果由银行自己进行,平均每张成本2.7元,而委托专业化服务公司成本只有0.4元左右。

(六)提高服务水平

完善信用卡基本服务和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是发卡能吸引和稳定客户的重要手段。在信用卡市场竞争的初期,银行往往比较注重基本服务质量的提高,如提高atm通存通兑的便利性,增加poS联网的范围,完善开销户、挂失、补卡等服务。随着竞争程度的日益增强,服务重点就要转到增加信用卡的附加增值服务上来,如信用卡附带购物折扣,购物消费分期付款、预订服务以及全球医疗紧急救援等。在我国银行业完全对外开放之际,信用卡业务作为零售金融业务的重要产品和利润来源,必将成为中外商业银行拼抢的焦点。只要我国商业银行真正树立起市场营销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核心,努力开展信用卡的市场营销活动,我国的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必将迎来乐观的前景,并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艳丽,冯法池.利用高新技术改善银行卡营销和服务手段[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3(1).

2、许罗德.大力发展银行卡[J].中国信用卡,2007(2).

3、杨强,王军.浅谈我国信用卡产品营销[J].经济问题探索,2007(1).

4、文永明.我国银行卡市场运营模式创新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5、李凤文,李明健.承德市银行卡现状调查与思考[J].河北金融,2006(5).

6、周峙.银行卡营销策略之我见[J].辽宁经济,2003(3).

7、李扬.引导需求:信用卡营销新模式[J].管理与财富,2006(12).

8、严琛.银行卡的市场细分与营销策略[J].经济师,2006(7).

9、林远宁.金卡工程十年回顾与展望[J].江苏商论,2005(1).

10、顾卓.信用卡突破整合营销瓶颈[J].电子商务世界,2007(1).

11、柴洪峰.网络时代的银行及银行卡产业走向[J].中国信用卡,2002(5).

12、张海燕.银行卡营销创新现状与趋势[J].中国信用卡,2004(7).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信用卡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问题;具体对策

一、引言

信用卡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工具和信用工具,是银行业务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产物和内在要求。互联网发展以后,信用卡更加成为人们普遍使用和方便易行的小额日常支付工具,它与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某些领域,如电话、邮购和网上购物等,已成为最主要的支付手段,在当今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信用卡产业规模的迅速增长,信用卡业务对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资产结构的诸多贡献也日益显著。以目前的增长趋势而言,信用卡业务有望在未来5~10年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盈利增长点。我国的信用卡市场随着中国银联的出现已初具规模,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开展信用卡业务的各个机构还存在着不足,这将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综合实力的直接因素。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根据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对中国主要发卡银行的统计数据,我国信用卡市场规模和业务规模继续快速扩大,信用卡信贷消费日趋普及,信用卡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银行协会2011年5月的《2010年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大陆地区累计发行信用卡2.3亿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达4491.6亿元。全年信用卡交易量5.1万亿元,其中消费金额2.7万亿元(叶军,2011)。

三、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存在的问题

1.发卡行存在的问题。(1)过分注重发卡数量,导致信用卡质量不高。出现了很多“睡眠卡”、“死卡”。(2)信用卡配套服务不到位。我国信用卡业务的相关设备并不完善,特约商户数量不足,使得信用卡市场规模较小,制约了整个信用卡市场的发展。(3)办卡手续复杂(李平,2005)。

2.持卡人的问题。(1)宣传不够,持卡者用卡意识不强。在我国,由于宣传不够,广大的社会公众对如何办理信用卡、如何使用信用卡以及对信用卡的知识和业务的了解非常欠缺。(2)消费观念保守,对信用卡的使用不积极。(3)信用观念缺失,信用状况不佳。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信用卡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会带来一系列的不便。随着经济的发展,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卡业务自身的发展变化使现行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暴露出许多的弊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给监管带来不便,也在市场上存在一些不稳定的隐患。

4.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明显、国内信用卡市场外患重重。近年来外资银行不断铺设网点和扩大经营规模,凭借其良好的品牌价值效应、优质的服务品质、优秀的创新能力、先进的信用管理经验以及风险监控能力迅速抢占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市场份额,给中资银行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另外,银行卡业务拓展需要熟悉当地经营环境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熟练的操作人员,外资银行优厚的待遇和灵活的机制正对现有的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带来极大的冲击。人才外流现象已成为我国银行卡业的一个重要问题(郑博轶,2008)。

5.信用卡使用率低,导致银行赢利少,成本高居不下。信用卡的运营成本很高。它与其它一般消费贷款的显著差异决定了发卡行必须建立独立的资信审核、风险监控、透支催收等一整套严密的业务处理流程和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风险防控。大量的“睡眠卡”造成消费市场占有率低,信用卡成本高居不下(王天闻,2005)。

四、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开展信用卡业务的对策

(1)实现信用卡市场竞争从量的竞争向质的竞争转变。发卡行的实际市场地位和收益是由信用卡的发卡数量和发卡质量共同决定的。衡量信用卡发卡质量的指标主要有客户直接持卡消费额和信贷余额。所以,不仅仅要关注办卡的数量,发卡行还要鼓励客户多刷卡消费。(2)加强信用卡知识宣传普及。信用卡的普及程度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用水平与文明程度。目前社会公众普遍缺少信用卡方面的知识,各信用卡发卡行需要尽快通过各种方式和媒介广泛地宣传和普及信用卡知识,让更多的客户受理信用卡,并且通过适当让利,使信用卡消费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从而刺激信用卡的发展。(3)强化营销队伍的专业素质,扩展营销策略。信用卡市场的扩大可以成为吸引存款和增加信贷资金的手段,可以加快社会资金的周转速度,也可以方便消费活动。(4)完善个人信用系统的建设。加快培育信用市场主体是我国尽快建立信用体系的关键。要建立信用体系,更需要全民普及信用道德教育。我国征信事业刚刚起步,需要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征信行业的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信用管理的科学研究。同时严禁失信人员担任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严重失信企业,工商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取缔(周宏亮,2002)。(5)加快信用卡的立法。当前政府应加快信用卡方面的立法,明确规定信用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信用卡犯罪者予以应有的处罚,为信用卡消费创造一个有法可依的安全的用卡环境。(6)构筑有利于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政策环境。信用卡业务的实施和推广需要一定的国家政策的支持。首先,政府要将银行信贷政策逐步向个人金融服务领域倾斜,制定符合信用卡消费贷款的优惠政策。其次,要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收入,增强购买力,并在此基础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培育中等收入阶层,使他们成为信用卡消费信贷的主力军(吴洪涛,2003)。

五、结论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的20多年来,虽然有了快速的发展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还有着明显的不足。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该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有效开展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结论归纳如下:(1)我国信用卡市场前景广阔,可以开拓空间还很大。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体制约束使得信用卡业务一直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所以商业银行应形成一套成熟的业务流程,使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业务中充当重要角色。(2)我国商业银行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国银行在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3)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可以依赖的权威性规章制度还很少,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动力不足、依赖不足。(4)我国商业银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应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遵循我国人民经济消费行为规律,从根本上做出“人民真正需要的信用卡”。相信在未来的不久信用卡业务一定会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傲立世界的一把宝剑。

参考文献

[1]李平.我国信用卡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10):114~115

[2]王娜娜.信用卡业务历史沿革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3):70~72

[3]吴洪涛.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杨静.浅谈中国信用卡的现状和发展[J].科技信息.2007(2):

32~38

[5]叶军.信用卡业务对商业银行贡献度的实证研究[J].新金融.

2011(7):34~35

[6]李宗彦.信用卡业务风险与防范对策[J].企业导报.2010(11)

[7]郑博轶.信用卡产业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论坛.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银行卡业务风险控制

一、银行卡业务发展现状

据央行的《2008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180038.92万张。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165806.02万张;信用卡发卡量为14232.9万张。银行卡渗透率(银行卡渗透率是指剔除房地产、大宗批发等交易类型,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01年的2.1%上升到24.2%。与此同时,各类银行卡犯罪也向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手法不断翻新,实施过程更为隐蔽,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atm资金诈骗、短信和电话转账等风险案件日益增加。2008年4月,在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关于银行卡犯罪立案3672起,涉案金额1.76亿元;破案238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20人,挽回经济损失6161万余元。

二、银行卡风险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透露,截至2005年底,中国银行卡发卡机构175家,发卡量9.6亿张,特约商户39万家,poS机具61万台,atm终端8万台。2005年银行卡交易金额47万亿元,其中消费交易额9600亿元,分别是2000年银行卡总交易金额的10.4倍和8.5倍。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消费交易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五年前的2.1%上升至10%。当前银行卡风险问题比较突出,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展银行卡风险管理工作,加强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建立防范与处置银行卡风险的长期机制,确保银行卡信息安全和使用安全。

目前银行卡主要存在四大风险:欺诈风险、中介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

1.外部欺诈风险

在各类银行卡风险中,外部欺诈风险是目前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欺诈目的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三种:atm机取现、poS机套现(消费)或网络(电话)转账。从欺诈的手段看,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取客户资金和利用atm机骗卡三类。

2.中介机构交易风险

中介机构交易风险主要是指特约商户非法交易或违章操作引起持卡人或发卡机构资金损失的风险。中介机构的交易风险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是部分不法商户提供信用卡套现交易,为犯罪目的的实现提供了渠道,引发交易风险;另一类是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不规范(甚至是非法)的信用卡营销行为引发的风险。

3.内部操作风险

内部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银行资金损失,或者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不法分子勾结、串通作案,引起发卡行或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与外部欺诈风险和中介机构交易风险相比,此类案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是内部专业人员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对银行声誉的影响也更严重。

4.持卡人信用风险

当前各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上,重规模、轻质量,不能有效区分潜在客户,对客户授信未予以严格把关,发卡对象有向高风险群体扩展的现象,过度消费、透支炒股等高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另外,不少银行向收入不稳定人群发放信用卡,也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这些均反映出部分商业银行盲目追求发卡量而对申请人状况审查不严或者降低门槛的问题。

三、银行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全面。一是部分发卡机构对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市场、轻风险”倾向。把精力主要用在扩张市场上,在面临市场、发卡等指标考核压力时,风险往往被淡化、回避甚至搁置。二是部分机构对风险管理认识片面,将风险管理等同于应急处置,没能真正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防范和控制风险。三是部分机构仅仅讲求防范自身风险,尚未站在业界和社会责任高度看待风险管理问题。

2.金融生态环境与银行卡产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现。一是现行法律政策在对非法中介、商户套现、网上支付欺诈等新型不法行为的规范不够完善,惩戒制度不到位。已有的银行卡法律政策在实际适用中的具体标准有待明确。二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持卡人、商户及相关机构诚信意识谈薄,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三是银行卡产业内部各经营主体的规范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破坏了风险管理的基础环境和制度。

3.未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管理制度与风险联合防范机制。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各发卡机构各自为政,缺乏联动效应,沟通不及时,以至于面对风险案件的连锁效应,不能及时有效予以处置。随着受理市场的扩大,以及社会上不法分子、欺诈团体谋取非法利益手段的不断成熟,联合防范和处置风险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银行卡业务风险管理措施

对于银行卡业务诸多的风险乃至发生的案件,银行内部往往存在机构延伸管理有缺失与疏忽、临柜人员合规操作意识淡薄、授信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操作人员培训工作不到位、网点人员配备不足等管理上的漏洞。银行理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1.加强持卡人安全用卡知识的宣传。银行要通过柜面指导、发送宣传手册、用卡指南小卡片,加强对持卡人安全用卡知识的宣传,并发挥大堂经理、保安和引导员的作用。

2.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内控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加大受理、审查、授信、催收等业务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将风险防范重心从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转移到事前防范。在风险可控、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功能,满足客户需要。

3.加大对银行卡不良透支的催收力度。打击违规套现行为,建立系统模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特征,锁定违规套现商户,取消其特约商户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同时,通过系统性、针对性催收不良透支方法,提高催收工作的效率,降低催收成本。

4.完善银行卡风险管理平台和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系统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建立和完善银行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客户群体、还款能力、消费信息、消费习惯的分析、动态分析客户风险状况,提高信用额度调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对客户群体、高风险客户的系统跟踪功能,提高银行卡风险预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当前银行卡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篇9

一、基本情况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用卡业务发展面临"内忧外患"

信用卡是现代科技与金融业务相结合的产物。信用卡的发展不仅推动支付活动向非现金支付方式转化,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于社会供给与需求的调整起到了重要作用。现阶段,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借鉴国际信用卡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按照集中经营、运作和管理的模式分别组建了信用卡中心,进行独立核算、垂直管理和专业化经营。对于二级发卡行来说,发行信用卡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市的信用卡业务虽然是按计划稳步发展,但其发展极不平衡。在xx年新增的818张信用卡中,含有员工信用卡470张,显示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速度严重滞后,而要突破目前这种发卡难的状况,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原因所在。

(1)内部制约因素

我行自xx年"新一代"数据集中后,二级分行卡部将发卡权限上收,进行集中管理,对资信调查、信控管理、发卡、制卡、透支催收等进行集约化经营。集中管理后,信用卡业务在资信调查、信控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风险也基本上集中到银行卡部。同时,由于二级分行卡部缺乏专职、专业的信控及透支催收人员,致使卡部无法扩大营销规模。就我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来说,信用卡的发行仍依赖于各支行的配合与支持。集中管理后,各支行在信用卡业务中无发卡效益、无沉淀资金。虽然曾对其实施年费利润分成、大客户免担保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仍然难以调动各支行的发卡积极性。基于上述原因,各支行、网点不愿将那些信用度高、存款额大、用卡频繁的借记卡客户发展成为信用卡客户。

(2)功能有待完善

银行卡业务的竞争力在于其完善的功能及突出的卖点。与其他行的信用卡业务相比,我行在发行时间、科技含量、市场空间、产品功能等方面均无明显的竞争力。因此,当务之急是利用现有的科技、网络优势,完善信用卡的使用功能。

(3)传统营销理念难以满足信用卡业务发展要求

银行卡业务已成为国内各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也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切入点。当前,我行的宣传、营销策略远未跟上快速发展的时尚生活理念。仅靠各二级分行开展营销活动,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均无法满足要求,各行的宣传也是各自为政,尚未形成统一的推广形象。

2.进行经营思路与产品创新,扩大银行卡收入来源

银行卡收入主要包括发卡收入、年费收入、交易手续费收入、利息收入、商户回佣收入等,这些收入最终取决于服务质量的高低、实用功能的优劣和用卡环境的好坏。

(1)整合资源,完善产品功能,实现银行卡业务与网银业务的优势互补

一是拓展银行卡的理财功能。为了突破银行卡传统的消费、结算功能,各商业银行均在银行卡品种和功能的创新上下功夫,陆续拓展了一卡多账户、一卡多币种、一卡多用途等业务型态,实现了定活随转、本外币兑换等功能,使银行卡业务与传统的储蓄业务、外汇业务自然衔接,充实了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理财功能,在规模与效益上均获得了较大的提升。二是以网上银行为业务平台,拓展银行卡的各项业务。以银行卡为载体,通过网上银行开展代缴话费、电费、工资以及网上购物等业务,充分利用银行卡与网上银行的各自优势。三是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推行智能卡。由于磁条卡存在易损坏、易消磁、联机操作的特点,安全性能差且易被仿冒,所以发行科技含量高的智能卡是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改善用卡环境,提高刷卡质量

银行信用卡发展存在的问题篇10

[关键词]Swot分析;信用体系;专业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12-0143-03

[作者简介]丁依群,井冈山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邱萍,井冈山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江西吉安343009)

1978年中行广州分行首先同香港东亚银行签订协议,开始国外信用卡业务,信用卡从此进入中国。1985年6月中国银行珠江分行在国内发行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自此我国的银行卡业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球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和最有市场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信用卡是银行签发给那些资金状况良好的人士在指定的商家购物和消费,或在指定银行机构存取现金的特制卡片,具有消费信用、转账清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银行卡作为现代金融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作为一种记名无面值支付工具,因其具有功能齐全、轻盈易带、方便安全、低成本运行等优点,使其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它的推广和使用,对于减少现金的使用、改善流通环境、发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客观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就是以我国商业银行为单位,积极审视银行发行银行卡业务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同时洞察银行卡发展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认真分析有关情况,为银行卡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

一、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竞争优势(Strengths)

1.银行卡市场渐趋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卡支付体系。首先,以借记卡为主体、信用卡快速发展的银行卡产品体系基本形成。随着银行卡市场的不断深化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意识的增强,借记卡产品功能不断拓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品种不断丰富。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共发放银行卡7.14亿张,银行卡账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35万亿元,比2003年底增长19.5%,外币存款余额27.35亿美元。2007年1-6月,全国银行卡交易总额12.1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37%,其中直接消费金额2547亿元,同比增长92.8%。其次,我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受理市场,人民币银行卡已在2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受理。银行卡支付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持卡消费习惯初步形成。就受理市场而言,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加入银联网络的发卡机构已有141家,联网poS(销售点终端)37万台,联网atm(自动取款机)6.2万台。2007年上半年,全国通过银联网络共实现跨行交易8.3亿笔,交易金额2929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2%和94%。poS终端同比增长34%,而同期poS跨行交易量同比增长57.3%,交易额同比增长81.3%,明显高于同期poS机具的增长率。单台终端交易量的大幅度增长,表明收单市场正在走向深度发展,中国的银行卡受理市场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国内银行卡市场由粗放式的“跑马圈地”逐渐转变为精耕细作的深度开发,以高投入为驱动力的产业发展机制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银行卡业务自身创造收益的“造血”功能也日益增强,“以收养支”的良性循环在逐渐形成。与前几年相比,近年我国银行卡的发卡量增幅有所放缓,但交易量仍然呈高速增长态势。这种比例结构,意味着银行卡单卡交易量明显增大,说明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已从单纯的市场扩张到越来越追求实际收益,业务发展的思路日渐趋于理性和务实。中国银行卡产业已经开始从前几年单纯的“外延式”的规模增长逐渐转向“内涵式”的效益增长,增长模式的这种变化为产业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奠定了重要基础。

2.发卡银行的竞争意识增强。近年来,国内的信用卡市场上,各家商业银行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抢夺市场份额。各家商业银行在品牌意识、服务意识、自主创新意识方面也狠下功夫。广发银行的“全额挂失前48小时失卡保障”,打造了安全信用卡理念。持卡人一旦卡被盗刷,48小时之内银行将给予全额赔偿。加上“挂失即时生效”、交易短信告知的“瞬时通”等服务,大大保障了持卡人的利益和用卡安全。中国银行以信用卡为基础,融合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推出“中银长城――人保关爱理财信用卡”创新产品,这是国内首张集刷卡消费与保险功能于一身的信用卡。其他商业银行还推出了一些联名信用卡产品,通过与特定行业、商户合作,为持卡人提供联名商户会员服务、购物折扣、多倍积分、积分换购等优惠和增值服务。中国光大银行与正道花园商厦联合发行了“正道花园-炎黄信用卡”;中国民生银行与江苏交通广播俱乐部联合发行了“交广联名信用卡”;中信银行与深圳电信联合推出了“V卡联名信用卡”等等。这些银联标准联名卡的推出,有效整合了商业银行与各行业的优势资源,为更好地培育客户、促进用卡、刺激消费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各家商业银行还针对特定人群和主题,开发了多种银联标准主题卡、认同卡产品。招商银行的“HelloKitty粉丝信用卡”,巧妙地将HelloKitty的卡通形象植入信用卡产品,完美地诠释了HelloKitty与其“粉丝”如影相随的亲密关系。面对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中国建设银行发行的“龙卡大学生卡”,为持卡人提供了校园团购优惠分期付款、免费异地存款等系列专享权益。中信银行针对境内外到北京旅游的游客发行了“中信――北京银联标准旅游卡”。这些特色卡种的推出,显示出国内商业银行的个人银行服务越来越人性化、个性化。

二、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存在的劣势(weaknesses)

1.银行卡异地和跨行使用不方便。首先,目前各行自成系统,资源不能方便共享,银行卡不能相互通用,客户使用不方便,不能实现“一卡在手任我行”。此外,跨行业务规范和标准以及业务规则和差错处理等都不统一,如贷记卡、准贷记卡在poS机上消费使用时,有的发卡行按照国际惯例规定不需要输入核对密码,只凭签字来确认持卡人身份;有的发卡行规定要凭借密码和签字来确定持卡人身份;还有的发卡行规定只有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时才需要输入密码,一般只核对签字即可。这些限制的存在,不能满足客户在使用中无须识别发卡机构均能直接办理业务的要求,从而影响到银行卡联网通用的发展。

2.银行卡的受理环境不够普及。受理市场的建设是目前我国银行卡市场发展的主要瓶颈,无论是poS机的铺设还是atm网络,在数量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以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4国银行卡市场的平均情况作对比,在国外发达银行卡市场上,每万人平均拥有170台poS机,而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在内的国内19个重点城市银行卡市场上,每万人仅平均拥有20台poS机。同样的差距体现在atm网络的铺设方面,上述19个中国城市平均每万人拥有不到3台atm,而在国外市场上,这一数据接近13台。银行卡受理终端发展缓慢,影响了客户持卡消费的积极性。受理环境的不够理想极大地限制了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特约商户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据统计,在各种银行卡中,活跃卡、睡眠卡和死卡各占1/3,银行卡的实际使用量与发卡量相去甚远,在日常消费中现金仍是主要结算方式。

3.银行卡的风险防范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发展,银行卡也逐渐成为不法分子作案的工具,并逐渐呈现出智能化、专业化特点,已严重危害到银行卡的资金安全,给持卡人和发卡行造成经济损失。分析银行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银行卡科技含量不高造成的风险。制造银行卡所需的磁卡读写器及程序盘,在市场上很容易买到,如果再配上电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读卡、写卡和输入密码,以此来更改银行卡磁条信息,变造银行卡就易如反掌。第二,发卡银行营业场所、设备防范设施不到位形成的风险。如密码键盘外露、操作台过大、未设置监控设施及一米黄线等,使犯罪分子很容易与持卡人接近,通过窥视、观察持卡人按密码的手势操作就能够轻易获得持卡人的操作密码,为犯罪分子伪造或变造银行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第三,持卡人自身防范意识淡薄形成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存取款时不排队照顺序操作、将存取款凭证随意丢弃、设置和输入密码时不提防旁人窥视,有的甚至认为银行卡和身份证均在自己身上,别人即使知道了自己银行卡的卡号和密码也不能取现,这也是犯罪分子能够轻易窃取卡号、密码的主要原因。第四,发卡银行营业人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形成的风险。目前,利用假身份证或冒用他人身份证开户办卡花样繁多,一人多卡等可疑现象普遍存在,如果营业人员防范意识或判断能力不强,就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银行卡犯罪行为。第五,信用卡管理不完善形成的风险。如银行卡挂失制度不完善,当银行卡丢失时不能做到当时报失,当时生效。

三、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

当前,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拥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按照金融市场基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人们主要用现金消费,而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人们会产生预期消费心理,这一阶段是信用卡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为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和增长空间。目前,我国的部分地区和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体已进入这一区间,这给银行卡业务提供了巨大的未来发展空间。同时,在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政府将会陆续出台有关银行卡业务管理的行政法规,这将会从多方面规范、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在有关行政法规的规范下,受理市场的建设将会得到加速,形成较为良好的消费环境。地方政府有望成为改善受理环境的重要领导力量,社会各界对于信用卡的认知、重视和参与程度将越来越高。商家接纳银行卡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提高,用卡的行业范围将迅速扩大。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国内银行卡的制度基础日趋规范,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有序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加快构建。所有这些都对信用卡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助推力量。另外,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为银行卡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会和空间。电子商务使企业从采购到销售的运营效率大幅提高。未来世界电子商务最大的市场也将在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催生在线支付业务及银行卡业务的创新与发展,这对我国银行卡业务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以后发展的动力。中国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也是加速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契机。目前,上海和北京市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加快银行卡受理环境的建设。

四、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外部潜在威胁(threats)

1.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还有不完善之处,不利于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是银行签发给那些资金状况良好的人士的信用支付工具,是可双赢的支付手段。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将极大地促进包括信用卡业务在内的信用交易的发展,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必将举步维艰。目前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基本上还处在建设的起步阶段,个人信用制度缺欠,个人信用无法评估,没有社会化和规范化的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对申请人的收入和信用记录的真实资料,无法实现全国联网和资源共享,个人信用状况很难掌握,无法从根本上堵住欺诈申请的源头。

2.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还未健全,不利于规范银行卡业务的发展。目前我国相关的专门性法规只有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3月制定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但该办法在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时,存在着一定的欠缺,仅仅是一种行业规范和处罚,而没有明确银行卡公司等市场参与者的资质要求、准入程序、监管要求和主体、客体的法律承受责任和支付、结算权力法律保护等。2006年初中央九部委颁布的《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着重关注银行卡风险管理,并且把“安全”放在各项银行卡服务目标的首位,充分说明政府对银行卡产业风险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希望。但是,国家在目前的金融法规系列中尚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系统涉足银行卡的法律。再就是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尚不健全,影响了银行卡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这必然会对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3.“狼”终于来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卡发展是个巨大的挑战。加入wto后我国承诺逐步开发金融市场,现在已经是外国金融机构准入的时间了。目前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发卡机构有五家:ViSa国际组织、maSteRCaRDinteR-nationaL、JCB、ameRiCaneXpReSS和大莱(DineRS)信用卡公司。除了JCB来自于日本,其余皆来自美国。这些国际银行卡组织正各雄踞一方,以其资金、技术、服务的优势渗透、占领世界银行卡市场。其中,开放的中国是他们以后发展的主要市场。

4.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信用卡真正的意义没有完全体现。由于我国目前银行卡发展滞后,现存的信用卡仅仅能称之为准贷记卡,与国外发达的贷记卡相比尚有差距。一方面,我国信用卡透支额度较低,信用额度仅在万元以下。另一方面,我国的信用卡自客户透支之日起即开始收取万分之五的利息,而在国外银行,在相应期限内是不需要付息的。而广泛存在的借记卡,则更多地充当了备用提现的功能,成为储蓄的附属功能。因此,我国银行卡在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所起作用非常有限。这与中国传统的消费观念、商业信用不够发达、个人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因素都有关。

总之,当前我国发展银行卡业务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面临许多发展机遇,也存在一些潜在威胁。要使我国银行卡业务得到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健全相关的法规;另一方面,银行也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根据客户需求和经营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产品和服务,只有如此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戴维・m・布泽尔,等.银行信用卡[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万建华.加快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n].人民日报,2006-10-09.

[3]孙芳.浅析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