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十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十篇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26:40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1

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墓地上发表的讲话。

2、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这篇演说。

3、恩格斯是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

4、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

(来源:文章屋网)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2

伦敦城区很大,公墓距离市中心较远,我们驱车差不多一小时几经周折才赶到那里。海格特公墓和海格特公园是连为一体的,同在海格特山之阳,分界线只是一条曲曲弯弯的山路。公墓绿树阴映茂密,飞鸟栖息,远远望去便是一片诺大的森林。铁制的拱形墓门漆黑肃穆,上嵌有不少名人铭牌。如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等。马克思墓的小小的铭牌就镶嵌在左扇门上。当我们说明来意,把门的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说:“到这里来的东方人都是来看马克思墓的。”她收了每人3英镑的门票后,告诉我们“进去后顺着小路一直走100米,再往左拐100米就到了”。

走进公墓放眼望去遍布白色十字架墓室,形态各异,高低错落,各式浮雕,斑斑驳驳留下数百年岁月苍桑的痕迹。原生态的林地郁郁葱葱,不时夹杂姹紫嫣红的野花。

到处是墓室,我们走了弯路,返回又重走好不容易才来到处于整个公墓东北角略显宽敞的小径右侧的马克思墓前:一座黑色花岗石墓碑上方端放着马克思的青铜半身像。“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闪闪发光的金字镌刻在墓碑的最上部。墓碑的中央镶嵌着一块白色大理石,上面刻着马克思的生卒年、月、日。墓碑的座基上还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墓碑的后面还刻着共同安葬的比马克思大四岁的夫人燕妮、大女儿和外孙及二女儿女婿等家人的名字。墓的四周苍松翠柏,终年长青,最引人注目的是墓前摆放的那束鲜艳的玫瑰花,有一朵还特意放在了墓碑的上方,看上去象是当天刚刚放上去的。花束中还夹着一个卡片,上面用英文写着:“马克思您是全世界人民的朋友,我们永远怀念您!”看到眼前的景象,真让我们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东方共产党人感到心灵上的震撼。

马克思墓的简单、甚至荒凉、公共墓地的拥挤,凌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看了心里甚至感到一丝酸楚,马克思墓在中国甚至不如一个平民的墓地。如果马克思墓修在中国,决不会这么简单荒凉!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3

此外,演讲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把握演讲词的主旨

生1:老师,把握演讲词的特点与主旨是什么意思?

师:如何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可以参看“兴趣情境导引”中的解说。把握演讲词的主旨,就是概括性地了解演讲词的中心。

生2:怎样概括性地掌握演讲词的中心呢?

师:可以通过分析演讲词的主要内容来概括中心。

生3:有哪些基本方法呢?

师:①抓住文题;②把握文中点明中心论点的语句;③分析归纳演讲词的论证过程,明确论据内容(事实、理论)以及论点之间的关系。

相关知识链接:把握主旨的基本内容

题常常直接明示演讲内容

开头常常提出演讲主题

结尾常常总结演讲主旨

关键段落深刻揭示或充分论证主旨

关键语句暗示或明示演讲主旨

提示与注释常常揭示演讲背景与演讲目的

文后习题题目含有演讲主旨

文章层次在区别主次之中,理解演讲主旨

范例1简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的主旨。

分析:

恩格斯对马克思有“科学家”和“革命家”两个评价性的称谓,表明马克思在创建革命理论与参加革命实践两个方面的贡献。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范围又十分广泛,恩格斯的演讲词用三段(3-5段)文字进行了概括;马克思的革命实践也是比较丰富的,文章通过两段(7-8段)文字进行了概括。

解答: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与颂扬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贡献。

相关知识链接

注意从特定称谓、文章结构、关键语句等方面概括主旨。

范例2试分析《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的针对性与鼓动性。

解答:

从标题看,“我有一个梦想”是针对美国黑人权益危机提出来的,比如当时曾发生一个黑人妇女没有给白人让坐而被拘捕的事件;“我的呼吁”是针对世界缺乏生命伦理提出来的,比如国家之间战争的威胁时时存在,和平出现的危机,人类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

两篇演讲词的语言都有明显的鼓动性。“我有一个梦想”有一种诗意和美感,对听众有较强的鼓动作用;《我的呼吁》通过直接“呼吁”听众,亦有鼓动作用。《我有一个梦想》中排比句的运用,如“让自由之声响彻纽约州的崇山峻岭!让自由之声响彻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勒格尼高峰!让自由之声响彻科罗拉多州冰雪皑皑的洛基山!让自由之声响彻加利福尼亚州的婀娜群峰!……..”《我的呼吁》中对比句的运用,如“这时候,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它们都具有非常强烈的鼓动性。

相关知识链接

侧重从主题角度看演讲的针对性,侧重从语言角度看演讲的鼓动性。

范例3《我有一个梦想》与《我的呼吁》在内容方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

分析:

(1)《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我的呼吁》也主张种族平等:“白人和有色人种必须以伦理的精神相处,始能达到真正的和解。为了实践的这种精神,我们应该推行富有将来性的政策。凡受人帮助,从艰难或重病中得救的人,必须互助,并帮助正在受难的人们。这是受难的人们之间的同胞爱。我们对所有的民族都有义务以人道行为及医疗服务来帮助他们。”

(2)《我的呼吁》“呼吁”尊重生命,反对战争;《我有一个梦想》要求黑人斗争不要施行暴力:“我们应该永远得体地、纪律严明地进行斗争。我们不能容许我们富有创造性的抗议沦为暴力行动。我们应该不断升华到用灵魂力量对付肉体力量的崇高境界。”

解答:

两篇演讲词至少在主张种族平等与反对暴力方面是相同的。

相关知识链接

注意筛选彼此相同的信息,尽管文章侧重点不同。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4

作为湖北日报从事文化报道的记者,参与了叶家山墓群二期考古发掘过程,对考古报道也有一些体会。考古报道,如何才能更准确、更生动、更有趣?这些问题,常绕脑际。我认为,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克服片面性,增强科学性,学会用点辩证法。

一、一事多面观

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是继曾侯乙墓之后,在湖北境内发掘的最大、最集中的曾国墓地。今年3月26日,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正式开启二期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近5000平方米,共发现74座墓葬、6座马坑。前期初步统计墓葬共出随葬品约1500余件套,质地主要有铜、陶、原始瓷、漆木、骨、玉石等,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西周考古发现”。

此次考古发掘活动频频刷新中国西周考古纪录。西周早期最大古墓、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编钟、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西周车马坑、青铜双面人头像等重大发现,或将揭开诸多历史谜团。这些重大发现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

今年7月3日,m28和m111两座大型墓开启以来,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央视直播,惊喜不断。为了向读者揭开这段跨越3000年历史的诸侯国的神秘面纱,湖北日报立即组成策划和报道组前往随州深入发掘现场,记录了一个个精彩瞬间。湖北日报开辟专版专栏,对发掘进程、叶家山墓群的价值、此次考古发现的意义,都即时做了报道。但是,策划报道组并不满足,要求报道组试着从多个侧面来观察了解这次考古事件,以求得到更多收获。

为此,我们便延伸报道触角,在报道好文物发掘的同时,围绕“墓主人身份”、“此曾侯和曾侯乙的关系”、“文物保护”等方面大作文章。我们顶着烈日,深入考古发掘现场,了解考古的每一个步骤,向专家请教,采写了《墓地所处时代——早至商朝后期晚至西周昭王时代》、《墓葬主人——至少葬有三位曾侯》、《西周马坑如何保护?》、《著名专家学者热议叶家山文物价值:编钟或为商朝晚期》、《随州积极推动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等一系列稿件。一些读者看了报道后,打来热线电话,对发掘出的文物进行猜想,并对如何保护文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事物总是立体化、多方面的。这次报道,还扩大了考古工作的社会影响,树立了考古工作者的良好公众形象。过去,考古工作者一直默默无闻,鲜为社会所知。通过传媒报道与讨论,文物考古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文物保护与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考古工作者不断在媒体上露面发言,“社会话语权”明显增强,也让读者了解了考古工作的艰辛和背后的故事。公众与媒体融通互动,赋予考古学与考古活动以新的活力和意义。总之,这次考古报道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多面观察,多面了解,立体化思考,考古新闻才能做强做大。

二、热点冷处理

“以小看大,虚张声势;以实证虚,妄下结论;故弄玄虚,无中生有”——这是权威人士为病态考古新闻下的症状诊断。

随着“考古热”的兴起,媒体希望从考古发掘中寻求新的视角、新的受众兴奋点及收视率增长点。说起来,这也无可非议。但是,热过了头,可就成了发高烧、说胡话了:杭州近郊彭公村发现了一个大土墩,有文物专家怀疑是古代大墓。这本来很正常,考古工作就是在“怀疑—否定,怀疑—肯定”中进行的。但当地的媒体却将专家还在怀疑中的事当作结论性的事,掀起了一股“彭公大墓”报道热,甚至误导读者参加“竞猜”——墓中躺着的是哪位大人物?结果发现,这个大土墩只不过是一段古拦水坝而已,竞相报道的媒体只好在读者的质疑声中偃旗息鼓了。

沉重的教训,足以使我们警醒。此次叶家山考古报道中,报道组既热又冷,一边在现场奔忙,紧张地采访,一边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报道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因为报道组深知,厚厚的土层之下,埋藏的不仅是宝物,而且是历史的真实。考古学就是要从这些沉默的遗物和遗迹中,解说与洞彻历史之谜。这时,最重要的是克服错误的寻宝心理和新闻炒作之风,保持严谨、冷静的科学理性。于是,报道组的每位成员每天都蹲在考古发掘现场,仔细地观察着,紧盯考古发掘队员的手,分析判断每一件新出土的文物,又与昨天有何不同,然后带着疑问去和考古队的专家进行交流。

7月3日随州召开新闻会,介绍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顺利开展二期考古发掘工作进展情况,表示再次发现大批西周贵族墓葬,新发现了一批有铭文的铜器,继续发现有“曾侯谏作宝尊彝”的铭文器物。有的记者就妄加猜测,对墓主人的身份产生多种说法。而本报却不急于发稿,从众多专家中,千方百计采访到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教授,想他问个究竟。李伯谦教授表示,该墓葬应为西周早期偏晚。可圈可点的是墓葬组合非常完整,礼器发现了四个一套的四个方鼎,还有圆鼎。由此可以推断墓主人的身份。之前,叶家山墓地发掘出了曾侯墓和曾侯夫人使用的礼器。此次发掘的两座大墓较以前的更大,礼器规制更高,应为已发现的最早的诸侯国国君墓葬。

这次李伯谦教授专访,使我们报道的内容比其他报纸更有权威性。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热点”的考古报道,也要善于“冷处理”,弄清新闻事实之前不要急着下结论,要选择最科学的角度,最权威的专家,作出最准确的判断,这样的报道,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彼长补己短

冷僻、枯燥、神秘、理性是考古的特点;快捷、动情、活泼、感性是新闻的特色。考古学与新闻学看似有些矛盾,但两者又是辩证的统一。考古新闻应是“考古”与“新闻”的统一体,在讲求历史性和知识性的同时,亦应讲求鉴赏性和可读性,正确处理“事”与“理”的关系。

当前,面对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在进行考古报道的时候,如何将神秘专深变得通俗易懂?如何将“过去”以一种平和热情的方式呈现给受众?的确是应该思考与解决的课题。

剖析此次叶家山考古报道,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比如,随州叶家山考古现场鉴定42具尸骸遗存,专家表示,可以通过尸骨的牙齿判断3000多年的死者生前患有牙周病等口腔疾病,还可以判断死者的性别、年龄、种属、病理等信息。这条消息既有研究古代人饮食、身高、寿命等学术价值,又有阅读价值,它们发现时还带有偶然性、戏剧性,这就能做到雅俗共赏,稿子也好写。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5

作为一名电视记者,我曾多次报道过有影响的考古发掘活动,对考古研讨也有极浓的兴致。考古报道,如何才能更准确、更生动、更有趣?这些问题,常绕脑际。我认为,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克服片面性,增强科学性,学会用点辩证法。

一事多面观

2005年10月22日,济南市历城区孙村镇芦家寨村村民娄德国,在自家地里劳动时,偶然发现了几个陶制的“怪状香炉”。后经考古人员鉴定:这不是香炉,而是古陶鬲。经过连续几天抢救性发掘,确认这是一座保存较好的西周窖址,共发掘出陶鬲50余件,其中半数基本完整,半数可修整复原。

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立即前往跟踪采访。对发掘进程,西周窖址的价值,此次考古发现的意义,都及时做了报道。

但是,我并不满足。我又试着从多个侧面来观察了解这次考古事件,以求得到更多收获。我想起文物保护是个大问题,近几年,社会上发生多起严重破坏文物事件。例如,2005年5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土城子发现古城遗址,但当地房地产开发公司为抢工期,竟无视文物部门多次劝阻,强行破土施工,毁坏古墓葬百余座,大量文物遭严重破坏。

于是,我特意对这次芦家寨陶鬲发现前后的保护情况,进行了详细采访。结果,获得了很有价值的材料。原来,娄德国发现“怪状香炉”后,马上报告村委会,村委会又上报给镇政府,镇里的文化站立即派人进行守候,直到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到来。济南市文物化局副局长、济南考古研究所所长崔大庸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不是老百姓和当地政府保护文物的意识强,这批珍贵的陶鬲很可能就不存在了!”

我们便延伸报道触角,在报道好文物发掘的同时,围绕“文物保护”大作文章。电视台栏目组开办了《文保视点》专栏,把发现陶鬲的村民娄德国请到演播室,与考古专家学者一起座谈,并录制、播出了一组对保护文物事件进行思考的深度报道。一些观众看了节目后,打来热线电话,对破坏文物的行为进行批评和谴责,对如何保护文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事物总是立体化、多方面的。这次报道,还扩大了考古工作的社会影响,树立了考古工作者的良好公众形象。过去,考古工作者一直默默无闻,鲜为社会所知。通过传媒报道与讨论,文物考古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文物保护与发展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考古工作者不断在媒体上露面发言,“社会话语权”明显增强,也成了人民喜爱的焦点人物。公众与媒体融通互动,赋予考古学与考古活动以新的活力和意义。总之,这次考古报道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多面观察,多面了解,立体化思考,考古新闻才能做强做大。

热点冷处理

“以小看大,虚张声势;以实证虚,妄下结论;故弄玄虚,无中生有”――这是权威人士为病态考古新闻下的症状诊断。

随着“考古热”的兴起,媒体希望从考古发掘中寻求新的视角、新的受众兴奋点及收视率增长点。说起来,这也无可非议。但是,热过了头,可就成了发高烧、说胡话了:老山汉墓尚未发掘,某电视台便大肆渲染,为直播造势,最终因墓已被严重盗挖,直播被迫取消。杭州近郊彭公村发现了一个大土墩,有文物专家怀疑是古代大墓。这本来很正常,考古工作就是在“怀疑――否定,怀疑――肯定”中进行的。但当地的媒体却将专家还在怀疑中的事当作结论性的事,掀起了一股“彭公大墓”报道热,甚至误导读者参加“竞猜”――墓中躺着的是哪位大人物?结果发现,这个大土墩只不过是一段古拦水坝而已。竞相报道的媒体只好在读者的质疑声中偃旗息鼓了。

沉重的教训,足以使我们警醒。2002年,济南市章丘危山发现汉代兵马俑的消息传出后,吸引了全国各地30多家媒体记者云集采访,竞争之烈,可想而知。作为较早获得这一新闻线索的记者,我既热又冷,一边在现场奔忙,紧张地采访,一边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报道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因为我深知,厚厚的土层之下,埋藏的不仅是宝物,而且是历史的真实。考古学就是要从这些沉默的遗物和遗迹中,解说与洞彻历史之谜。这时,最重要的是克服错误的寻宝心理和新闻炒作之风,保持严谨、冷静的科学理性。我蹲在兵马俑坑旁边,仔细地观察着,紧盯考古发掘队员的手,分析判断每一件新出土的文物,又与昨天有何不同,然后带着疑问去和考古队的专家进行交流。记得危山兵马俑的考古进入到第三天,兵马俑坑内发现了几个与众不同的兵佣,有的记者就妄加猜测,对兵马俑的年代及规格产生多种说法。而我却不急于发稿,从众多专家中,千方百计找到山东省文物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蒋英炬,向他问个究竟。他说:“看这样的规模,该不是一般人的墓葬,起码是当时的将相,至于年代,汉代的没问题。”这次采访,使我获得了权威性的材料。《章丘危山惊现汉代兵马俑》、《章丘危山兵马俑豪华阵容初露峥嵘》、《章丘危山兵马俑全国第三》等多篇报道连续制作播发出来。

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加上电视声画并茂的特点与优势,使我们的节目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热点”的考古报道,也要善于“冷处理”,弄清新闻事实之前不要急着下结论,要选择最科学的角度,最权威的专家,作出最准确的判断,这样的报道,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彼长补己短

冷僻、枯燥、神秘、理性――是考古的特点;快捷、动情、活泼、感性――是新闻的特色。考古学与新闻学看似有些矛盾,但两者又是辩证的统一。考古新闻应是“考古”与“新闻”的统一体,在讲求历史性和知识性的同时,亦应讲求鉴赏性和可读性,正确处理“事”与“理”的关系。

当前,面对广大读者和受众的需求;我们在进行考古报道的时候,如何将神秘专深变得通俗易懂?如何将“过去”以一种平和热情的方式呈现给受众?确是应该思考与解决的课题。

剖析“抚仙湖探秘”直播,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2001年6月3日上午,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东方时空》特别节目,对我国云南澄江县抚仙湖水下古建筑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进行了现场直播。因为这是首次水下考古发掘直播,开创了我国广播电视实践活动的记录。参加直播的编导、摄影及主持人,皆可谓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但面对水下考古发掘这一全新领域,还是难题颇多。考古发掘专业性强,文物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广大观众个性干差万别、素质有高有低,电视解说的语言,必须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又不失科学性与客观性,单凭电视台主持人的本领,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主持人敬一丹就请了一个专家组与之配合。主作业区(水下)解说员是非考古专业的电视记者,非主作业区(演播室)的解说员则是考古领域的专家学者。专家学者对那些超出主持人知识范畴的介绍或直播中漏报的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正。电视主持人和考古专家,都从观众的收视心理出发,站在受众的角度上提问,激起观众的兴奋点。这样,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留住了观众手中的遥控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6

对景点的麻木莫过于导游。一听我们想去红场,导游顿作紧张状,头摇得像摆浪鼓:“天色已晚,不安全,遇上坏人危险,遇上警察麻烦。改天会带你们去的。”一句话,不能去。

我和一位祖姓老总恨得直咬牙,暗骂这小子忘了祖宗。二人商定:不让去偏要去,咱哥俩今儿来个夜闯红场。

虽说豪气万丈,无奈底气不足,不是别的,不懂俄语啊。路怎么走,车怎么搭,一概不知。心细的祖总不知从哪儿找出张地图,兴冲冲告诉我,可以去,不远,乘地铁十元即可。

我一跃而起,抓起相机急急出门,一想到咱哥俩要比同行多享受红场的夜景,禁不住几分得意。

七拐八找,见到地铁站,门口一俄国导游正向一群中国游客讲着中国话,我多生个心眼,让祖总再去问问具体怎么乘地铁。

热心的俄国导游一番半儿熟的中国话让我俩成了泄气的皮球。

他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是郊区,离红场较远。乘地铁不难,难的是还要转车,在蜘蛛网般的地道里转车,你们不懂俄语十有八九要迷路的。

我俩面面相觑:万一迷路了,三更半夜的,怎么回来?耽误了明天的行程岂不更惨?得,打道回府吧!

一进红场以未遂告终。

第二天,导游宣布,今天去商场不去红场,等你们从圣彼得堡回来再去。

急病偏遇慢郎中,越想早去越去不成。不行,不能太老实了,尽受导游摆布。我撺掇几位老总,向导游抗议――我们不远万里来到俄国,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为什么不多安排一些参观点?今晚不看鸟玩意儿马戏,我们要去红场!

也许是我们态度强硬,俄方导游同意了。晚餐后,我们的大巴终于驶进红场旁的停车场。

我不否认。红场在我心中有着较强的神圣感和神秘感,这样说吧,我们这代人接受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从德国来的,而是从俄罗斯(苏联)来的,不是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红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实践地、证明地,历史赋予它物化以外的东西太多了,更遑论,1945年斯大林站在列宁墓顶层的花岗岩上,检阅苏联红军的金戈铁马,滚滚洪流……

急匆匆的脚步踏上红场第一块岩石,我觉得脚下不是硬冷的石头,而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峰尖。

其实,红场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雄伟壮丽,比天安门广场小多了。它长700米,宽130多米,总计9.1万平方米,是天安门广场的五分之一。红场不大不说,还不平,从北到南呈长条状,两端都有不陡的斜坡,北端的坡道通往亚历山大公园,南端的瓦西里斜坡直通莫斯科河畔。整个广场用条石铺成,显得古朴而庄重。实话实说,我并没有被红场本身的规模所征服,起码在视觉上是这样。令我叹为观止的是红场周围的建筑,说全俄所有最漂亮的建筑都在这儿集合一点都不过分。克里姆林宫墙内高耸的宫殿和左右两边凌空而立的斯巴斯克、尼古拉塔楼像巨型火箭静指蓝天,北端国家历史博物馆通体朱红,哥特式风格折射出俄罗斯少女优美的身姿,东面是百货商场,椭圆立拱型门窗,空灵的尖顶,堪称欧洲最古老、最漂亮的商场。诚然,最让人叫绝的是雄峙南端的圣巴索大教堂(也称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和波克罗夫大教堂),它像簇拥一体、高度浓缩的立体画卷,展现出俄罗斯东正教民族文化最为灿烂的风采。

圣巴索教堂实际上是一组教堂建筑群,由九座教堂组成,八座小教堂围绕着中央大教堂,造型各异又浑然一体。中央大教堂总高度47米,穹顶略高于其他教堂塔尖,每个穹顶装饰着彩色条纹,洋葱头一样的带尖原顶直插云天,在晚霞映照下犹如一堆有着不同反射面的宝石,亦如~簇簇跳动的火焰,五彩缤纷,绝妙无比。导游告诉我们,此教堂是15世纪时伊凡大帝为庆祝自己军队战胜鞑靼人而兴建的。当无与伦比的圣巴索教堂建成后,伊凡大帝为之神魂颠倒,他为了不让世界上再出现同样美丽的建筑,竟下令弄瞎了石匠和工匠的眼睛。如今我们把许多溢美之辞抛给此教堂时,却咀嚼着“美是残酷的”滋味。

暮霭,像俄罗斯女人的大披肩一样向红场罩来,华灯初上,西侧列宁墓前旷无一人,暗红色的花岗岩墙体在华灯反射下发出幽幽的光。没有卫兵把守,紧闭的大门像一道时空的弧线,划出现实的喧嚣与历史的沉寂,冷森森的一堆石头仿佛成了一尊不再出声的铜钟。我肃立墓前,崇敬的心一阵阵发痛发紧,我整整衣冠,规规矩矩向列宁陵墓敬一个军礼。礼毕,涩涩的目光滑至墓后,高耸的红墙内便是克里姆林宫,据说普京就在墙内那座楼里办公,我一激灵:如今同样流着俄罗斯民族热血的后来者,该用什么样的答卷回答先贤的拷问呢?

圣巴索教堂真美啊i稍稍变形的十字架仍然是十字架,东正教的祈祷声与天主教的祈祷声交替间奏,本来嘛,它们同一个上帝。

……

从圣彼得堡返回莫斯科,我们三进红场。

这天丽日高照,万里有云,是白花花的云与兰湛湛的天的最佳组合。

参观重点是瞻仰列宁遗容。

上午九时,红场警察开始清场,所有参观者在复活门前排队。秩序不太好,扎堆扎垛的,慢腾腾向前蠕动。忽然,入口处一阵骚动,有人高声喧哗,我们看见一位头戴大盖帽的警察冲进队伍,狠狠拽住一游客,抢过照相机,扯出胶卷,忿忿掷在地上,凶狠的样子不亚于对付。

原来,一行参观者从新加坡来,他们见排队人很多,便托俄方导游塞给守门的警察50美元,警察就放他们先进去了。排队之人纷纷抗议,有好事者拍照,警察一见,不羞反怒,抓出拍照者强行让胶卷曝光。我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管这熊警察是否听懂中国话,大喊:“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受贿,世上少有。”俄方导游能听懂中国话,嘀咕道:“别笑我们,你们中国腐败还少吗?”我反驳他:“有也不如你们,警察当众受贿。”他尴尬一笑:“也是,也是。”

纠纷一闹,进场速度更慢了,整整排了两个钟头的队,我们感觉被关了两个钟头禁闭。

列宁陵墓建于上世纪30年代,地上建筑高不过两层,占地仅千把平方米。花岗岩、大理石积木般垒砌而成,单从外貌看没多大美感。我们沿梯而下,进入不深的地下室大厅。

黑色的内墙厚重坚实,冥冥之中仿佛有一道命令,所有来访者在一瞬间变得庄严肃穆。我全身的神经像上了发条,目不转睛盯着列宁同志的遗容。

列宁同志安卧在水晶棺中,他身着深色西服,扎小碎花紫色领带。头部和背部微微垫起,呈半躺姿态。两束灯光,一束打在面部。一束打在手部,使得清晰度比常态下还要清晰。他双目自然阖闭,气闲神定,安详慈祥,唇上的短髭与颌下的山羊胡子依然生动,一点不像已故去80余年,而是刚刚为巩固苏维埃政权筹来一列车粮食,虽累却惬意地睡着了,正梦见滚滚而来的牛奶与面包呢!

我缓步走到水晶棺正面,停下沉重的脚步,再次凝视列宁遗容,此时此刻,时间已凝固静止,在这现实与历史的临界点上,我蓦然注意到列宁同志放在腹部的双手一只平伸,一只卷握,嶙嶙指骨和隐隐青筋在集束灯光照射下极具生命的张力与质感,刹那间,攻打冬宫时那山冈般的头颅和钢铁般的挥手在眼前闪现。我肃立致哀,恭恭敬敬向伟大的列宁同志三鞠躬,抬头时似有泪花与电光掠过。

走出陵墓外,阳光依然灿烂。短短十五分钟我们却像走过一个世纪。几位同伴相互提醒,时空交错了吗?遗体是真的吗?有人窃语:太真了,真得到了不像真的程度。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7

   前不久,在离学校一公里的洛庄附近,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汉墓,被称为“洛庄汉墓”。由于新闻媒体的宣传,一时成了我镇家喻户晓的新闻,同时也成了历史课上的热门话题。遵照“学习历史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具体的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尝试探求现象背后的规律”。我以该墓为对象,在历史课上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尝试,使全体同学获得了一次亲自参与研究讨论的机会,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在讲授完西汉的历史后,我利用复习的机会,指导学生对汉墓的年代问题进行了一次开放性讨论。我先让学生回顾汉初的经济萧条状况和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然后提出第一个问题:“有人推断,洛庄汉墓是公元前186年,也就是西汉建立后16年修建的,那时的情况是‘丈夫从军旅,老弱转军饷……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那样的社会状况下,能否把3架车、12匹战马埋入地下?”同学们分组讨论后,推举中心发言人,阐述本组意见,结果是大多数同学认为不可能,只有少数同学认同,认为16年的休养生息政策有了成效,经济得到恢复,有能力筑此大墓。稍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在洛庄汉墓发掘初期,陪葬坑中发现不少五铢钱。这种钱是汉武帝时期铸造的一种新币。”我拿了一枚五铢钱让学生们看了一遍,和课本上的五铢钱图案比较,完全一致。再让大家讨论,此墓应定在什么时期。结合汉武帝在位期间(公元前140—公元前88年),争论更加激烈。待学生们安定下来后,我讲了这种五铢钱的来历:根据《史记》、《平准书》记载,秦统一后,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叫秦半两。“汉承秦制”,汉初仍使用半两钱。孝文帝时,更铸四铢钱,“文为半两”,还称半两钱。后又铸三铢钱,“文如其重”,称三铢钱。汉武帝时,言三铢钱轻,统一铸五铢钱,新币大小样式一致,重量足够(重五铢,合3.33克)。由此可见,五铢钱是汉武帝时的货币,也就是说,在公元前140年后才出现的。我接着问:“有没有可能在公元前186年就埋上公元前140年后的陪葬品?”同学们回答:“不可能。”“有没有可能在50年后再埋上陪葬品呢?”大家回答:“也不可能。”我又让大家讨论,此墓应定在什么时期,大家一致同意在汉武帝时期。我再引导学生们从汉武帝时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方面考虑、分析。等大家发表意见后,我总结道:“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如果此墓真是济南国王或其他诸侯王墓,到汉武帝中期,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后,削弱了诸侯国势力,各王国已没有力量筑此大墓,此墓不可能是武帝后期。因为只有在‘文景之治’后,王国势力较强,国力雄厚,经济繁荣,才有能力筑此大墓和埋上如此数量之多的陪葬品。按这样的推断,洛庄汉墓应定在汉武帝前期(约公元前140—公元前112年之间)。当然,这只是我和同学们的推测。现在,洛庄汉墓仍在发掘过程中,具体是什么时期的墓以及墓主人是谁,等到主墓室挖开后方能定论。到那时,我们分析的是否正确,请同学们拭目以待。”

   一堂考古讨论研究课就这样结束了,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回顾了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利用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还提出了一个大家关心的悬念,增强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8

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笼盖四十年的总纲领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文前引录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最后一条,表明了“改变世界”这个支配了他的思想研究工作的总纲领,此时已然确立。三十八年之后,当他的全部工作划上句号时,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总结道:“以某种方式参加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1]。显然,这毕生使命的内容,就是马克思早年所定目标即“改变世界”的具体化。

如果只是看到马克思在二十七岁上一语定平生,而忽视他人生抉择的理性思考依据,那就把马克思神化了:他一个主观动念,居然能够发展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事实上,马克思1843年开始“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2],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并运用经济学解剖市民社会,完成了社会结构分析、现存社会价值批判、人生及未来社会价值确定,以及历史转化必然性的初步认定,改变世界的整体思路於1844年已初具轮廓。这就是马克思于1845年做出人生抉择,1846年便投身社会实践运动[3]的理性心理基础。由此看来,“改变世界”这一轮太阳在马克思心中升起,整整照耀了他四十个春秋的人生行程。

一个主题愈是历久不衰地被奉行,其对奉行者的人生覆盖面便愈益宽广。只要略作审顾便不难发现,“改变世界”这一主题不仅统一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思考,同时也是统一其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马克思的理论业绩,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举其大要,谓有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4]。这两大发现,前者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后者构成他的政治经济学。从思想内容看,这两大学说占据了马克思理论的主体部分;从研究时间来看,这两项研究则基本前后相续,纵贯了马克思改变世界四十年工作之始终,其中凝结了他毕生的主要精力,耗费了他四十年中绝大部分光阴。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这两大学说由于具有科学的性质,因而其作用超出了特定目的界限和实践范围,在学术和实践的实用中伸展,马克思也因此得以作为思想家在学术界发挥着世界性和历史性的影响。马克思思想的这种科学普遍性是很容易掩盖其当时的实践目的性的。罗素就在《西方哲学史》中批评说:“把马克思纯粹当一个哲学家来看,它有严重的缺点。他过于尚实际,过分全神贯注在他那个时代的问题上。”[5]这是一位思想史家对马克思的中肯批评,然而却道出了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性特征。马克思的研究课题不是得自思想史的研究,而是在社会的斗争和思考中孕育出来的。马克思的研究成果,是直接为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群服务的。他说《资本论》“能代表的只是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历史使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6]所以当“《资本论》在德国工人阶级广大范围内迅速得到理解”时,他认为这“是对我的劳动的最好的报酬。”[7]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同样也是贡献给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这只要回顾一下该原理的发表过程,就可悟出他的良苦用心。本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作了正面、系统、全面的表述,从学术价值上看,是无论如何应设法出版的;但从宣传价值上看,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论争,就不如直接诉诸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著作。所以,马克思“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8],而不惜另外花费精力,将原理放到《共产党宣言》、《关于自由贸易的演说》、《哲学的贫困》、《雇用劳动》等著作和演讲稿中去宣示。这些著作和演说正是直接面向共产主义者和工人群众的;《哲学的贫困》虽然是批判蒲鲁东个人,但由于这个人在法国社会主义运动和工人群众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批判他实际上也就是向法国共产主义者和工人阶级作宣传,其意义非一般的批判可比。

这些最具科学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却具有如此明确的现实实践目的,我们由此可以想见马克思思想的其他方面。版权所有

如果说,马克思在书房里研究所得的科学发现都是着眼于“改变世界”而不只是“解释世界”,那么,作为他伟大业绩的另一面即社会舞台的活动,那就更是直接从属于“改变世界”的工作了。正是由于社会实践对于“改变世界”是直接而现实的实务,所以它才能那么强烈而大量地吸纳思想家的时间和心智。弗兰茨·梅林告诉我们,“我们事业的所有伟大先驱者们”都对马克思有这样“一致的看法”:“只要实际行动的时机一到,他就定会心甘情愿地搁下笔来,不再写他所知道的事了。”[9]只有真诚地把“改变世界”当作现实任务奉行的思想家,才能这样安排思考与行动的主次。而这种实践第一的倾向,又必然规定着他理论思考的从属性。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9

我们党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早在建党初期就把学习基本理论摆在重要位置。延安时期,为搞好全党的学习,出版了“马恩丛书”和列宁选集。1945年党的七大号召全党学习5本书,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学习12本书,1963年规定读30本书,即使在“”期间也规定要读6本马列的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思想政治建设,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忙于事务、忙于应酬,学习自觉性不高,刻苦精神不强,联系实际不好。既影响思想理论水平的提高,又影响各项事业的发展。

学习基本理论,要坚持读原著。这是掌握基本理论的必要途径。有些同志对学习原著存在畏难情绪,被那么多卷帙吓住了,更不知从哪里入手。我曾经把马列原著概括为:“三言两语一句话”。“三言”就是列宁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两语”就是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说的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一是剩余价值学说;“一句话”就是说的为人民服务。“三言两语一句话”只是一个概括,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书目,循序渐进。例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等,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由浅入深。的四篇哲学著作和“老三篇”、《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都是应当认真学习的。

热爱学习马列著作是出了名的,是全党的楷模。据有关资料介绍,从1920年起,他把《共产党宣言》读了56年,每年都要读几遍,不仅读中文版,还读英文版。据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回忆,曾把《资本论》通读了3遍,《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社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个策略》各读了6遍,《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读了10遍。这种精神是多么令人钦佩啊!我们要学习弘扬这种精神。

学习基本理论,要把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重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只有学习研究好,才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十精神,把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更深、更新、更高的水平。

学习基本理论,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联系形势任务的需要进行学习。例如,现在有人鼓吹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甚至歪曲马恩原著。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并予以对照,戳穿他们歪曲篡改原著的真面貌。还要同学习党史、国史紧密结合起来,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把我们正在进行的事情办得更好。要理直气壮地批驳那些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否定丰功伟绩和思想的种种谬论。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10

应当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1、思想要明确。演讲者如果对客观事物没有看清、看透,自已的思想尚处模糊状态,用语自然就不能准确。所以只有思想明确了,才能使语言准确。

2、具备丰富的词汇量。词汇的贫乏,往往会导致演讲语言的枯燥无味,甚至词不达意。要想使演讲语言准确、恰当,演讲者必须占有和掌握丰富的词汇。为了准确地概括事物,就需要在大量的、丰富的词汇里,筛选出最能反映这一事物、概念的词事语来。

3、注意词语的感彩。词的感彩是非常鲜明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不同,如可用“牺牲”、“去死”、“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彩却是截然不同的。

4、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在这方面,毛译东同志堪称代表。他在演讲中经常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比如在《反对党和八股》、《学习和时局》这两次演讲中,就用了“再思”、“行成于思”、“心之官则思”等文言词语。

二、筒洁性

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出最多的内容。要做到语言的简洁,必须对于自已要讲的思想内容经过认真地思考,弄清道理,抓住要点,明确中心。如果事前把这些搞清楚了,在演讲时至少不至于拖泥带水,紊乱芜杂。还要注意文字的锤炼和推敲并做到精益求精,一字不多,一字不易。

三、通俗性

如果演讲的语言不通俗,听中听不懂,就要影响演讲的效果。为了使演讲的语言通俗平易,我们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不要一动笔就往书面语言上靠。写完后自已照稿念一念,看看是否上口,然后把那些不适合演讲的书面语改为口语化的语言。其次,要注意选择那些有利于口语表达的词语和句式。双音节和多音节的词语比单音节的词语容易上口,而且也好听。如“我要写演讲稿时”就不如“当我要写演讲稿的时候”好听。

2、演讲的语言要个性化。马克思曾经说过:“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它告诉我们,不管“说”也好,“写”也好,都要用自已的语言,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或现成的语言。

3、要说自已的话。有些演讲者,爱使用一些“时髦”词,或是套话,或是从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生硬的拼在一起的话。这样的语言听起来挺“新鲜”,究其实却内容干瘪,缺乏生活的真实。用自已的话讲,可能看起来很朴素、很普通,但却更真实自如,更富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