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十篇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十篇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8:23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篇1

交易量迅速增加近年来,经过规范整顿的中国期货市场开始活跃,从2001年开始,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量稳步增长,2010年我国期货市场的总交易量达313352.93万手,其中农产品期货各品种的交易量增长迅速。农产品期货在我国期货市场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1998—2002年期间,农产品期货在我国期货市场的比重占到70%以上。2003年以后比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一些新品种如金属、化工类产品以及金融期货品种的上市及其迅速发展导致农产品期货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比重有所下降,但从绝对量看,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交易量仍然增长迅速,见图1。

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初步发挥伴随着上市品种的增加及交易量的上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功能也逐步得到了发挥。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合约规则,增强市场流动性,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中各品种期货合约价格发现的有效性得到不断提高。杨晨辉、刘新梅、魏振祥(2011)等运用误差修正项模型和基于t分布的双变量eC-eGaRCH(1,1)模型对我国的玉米、白糖的期现货价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玉米和白糖的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和相互引导的关系,并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引导强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引导[1]。就单个品种来看,目前我国农产品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豆期货合约价格发现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与现货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均保持较高的相关性。如2008年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与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大豆期货价格以及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的现货价格均具有高度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2、0.9568、0.9039、0.9579,东京谷物交易所(tGe)的大豆期货合约由于活跃度不足,所以其他地方大豆期货价格与其期货价格的相关系数均相对偏弱,但即使如此,大连商品交易所(DCe)与东京谷物交易所(tGe)的相关系数仍达0.8613,见表2。

在服务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创造出了一些成功模式随着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功能及作用逐渐得到认识并受到重视。相关产业的市场主体如企业、合作组织甚至农户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服务,加上交易所及期货公司的引导,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延津模式、大平模式、奥星模式、银丰模式等。综上所述,我国期货市场虽然在很多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但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初步具备了服务农业发展的能力。

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及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有二: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规避风险是期货市场发展的源动力。此功能是通过套期保值操作来实现的,所谓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段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损失。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风险逐渐加大并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风险。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风险能够被规避,让农业生产经营者专注于生产经营。期货市场的另一个基本功能是价格发现,即期货市场能够报出某种商品一段时间的未来价格。其原因在于期货市场是一个集聚了众多买卖双方,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的竞价方式,在交易场所内自由交易的竞争市场。因此,交易所能把所有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信号因素都反映到期货市场内。和现货价格相比,期货价格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权威性。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信号是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价格的变化反映了产品供求状况。因此,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生产经营者可以利用期货价格更好的调整其产品结构。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农业现代化的涵义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依照上述定义,现代农业大致有以下特征:①现代科技的应用;②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如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③现代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④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⑤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备等。

1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营规模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一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等均在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我国目前的超小规模经营从劳动生产率、新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等方面都严重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将会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也具备了现实可能性。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地流转快速发展,但和非农就业率的迅速提高相比,目前的土地流转明显滞后,多数离土离乡的农民并不乐意流转所承包土地,且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农户家庭的农地控制权偏好尚未得到本质性替代[3]。农地控制权偏好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和他们的家属得不到在城市永久居住的法律认可,也无法享受户籍制度包含的各项社会福利[4]。多数学者是从土地流出者的角度去探讨土地流转问题的。但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仅有流出者,还有流入者,随着各地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制约土地流出者流转土地的因素会逐步缓解。对于土地流入者而言,是否流入土地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最主要的就是流入土地的成本和收益,根据我国目前的规定,流入的土地不能用于非农业用途。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因此,土地流入者必须能够规避这些风险获得相应收益才愿意流入土地。期货市场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土地流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规避价格变动风险从而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有利于提高其扩大农业经营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如安徽的庆发集团就靠着期货市场稳步扩大了经营规模。

2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虽然近年来畜牧业等发展较快,但从人民生活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农业结构远没有达到合理或优化的程度。农牧、农林远没有实现有机结合,种植业的内部结构也存在很大问题,因此,我国农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5]。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而且和现货市场价格相比,期货价格具有预见性、权威性、公开性、连续性等特征,因此,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有意识地发挥期货市场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创造出了延津模式等。#p#分页标题#e#

3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就是把农业中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有机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组织形式是“企业+农户”,以后逐渐演变为“企业+合作社+农户”。通过这种机制,农业经营中的风险在企业和农户之间进行了重新配置,保证了产销的顺利进行。但风险只是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发生了转移并没有消失,当出现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时就会使企业或农户遭受重大损失,从而威胁到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行。若要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行,就需一种机制把风险转移出去,使风险能在更大范围内分配。而期货市场就提供了这种机制,企业通过参与期货市场把价格变动风险转移给愿意承受风险的投机者,使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重新配置,从而保障了企业的稳健运行,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转。近年来,农业领域中“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农民合作组织,让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6月,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1万家左右,全国平均每两个行政村就有1家合作社,实有入社农户26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普遍存在规模小、运作不规范、经营范围狭窄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比如农资、农产品价格的大幅起落足以导致其倒闭或覆灭,这势必严重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而影响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期货市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一种转移风险的机制,通过期货市场转移所面对的经营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社能获得稳健的发展。

4培育新型农民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经营主要依靠世代口口相传的经验,在人口流动性极小的熟人社会中连文字都成为多余的[6]。但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来经营的。因此,农民必须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方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现代农民。通过参与期货市场,农民能够了解掌握农业经营的相关知识,诸如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国家的相关政策等,这无疑能够有力促进现代农民阶层的形成。

5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收入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务工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但应该看到,在农民总收入中来自农业经营的收入依然占很大比例。因此,如何稳定和提高来自农业经营的收入对提高农民收入依然意义重大。期货市场对提高农民收入作用表现在:首先,农民可以利用期货价格的引导积极地调整农业结构,通过介入利润较高的产业提高收入水平;其次,通过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稳定收入水平;第三,期货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行,农民能够从中获得产业链的二次分配等收益。

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分析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虽发展迅速,但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期货市场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作用的发挥。

1期货市场自身发展不充分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的发挥依赖相关品种的上市交易,因此,品种创新是期货市场发展的永恒主题。虽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目前上市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主要集中在种植业领域,见表1。在畜牧业、渔业、林果业以及农资等方面基本没有上市交易的产品。在已经上市的大宗农产品中,仅有期货合约的交易,而没有期权合约交易。这不仅影响着期货市场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发挥,而且也使得这些领域的生产经营者无法通过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严重制约了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范围和能力。

2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度较低、风险意识淡薄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及作用发挥的基础之一应是能够吸引广泛的生产经营者的参与。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户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度较低[7],导致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不愿或不能进入期货市场,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作为农产品重要经营者之一的国有企业,由于改革的不彻底,风险意识普遍较为淡薄,另外还有一些体制因素的制约,使得国有企业至少在现阶段不会成为期货市场的主体。民营企业的风险意识虽然较强,但普遍存在经济实力、人才等方面的约束,民营企业的参与也限于少数。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明显的套期保值者不足。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篇2

为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机制的实现形式,近年来,**在***个区(市)、***个乡镇开展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试点工作,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找到了一条发展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路子。全市已有***个乡镇建立起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有***个乡镇的市场正在建设中,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一、做法

按照“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完善提高”的总体思路,扎实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

(一)适应需要,创建市场。试点中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一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高,劳动力有充分转移的地方创建。二是在人均土地面积较多的地方创建。三是结合国家土地治理和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创建。

(二)政府推动,加快建设。一是加强领导和指导。试点区(市)、乡(镇)两级党委、政府都出台了专门指导意见,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每年都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或现场会议予以推动,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二是加大投入。各试点区(市)把推进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措施来抓。三是各级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二、三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阳光培训”工程,转移农村劳动力,扩大社会的土地流转需求,为创建和繁荣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创造了条件。

(三)建设平台,完善功能。试点单位都建设了档次较高、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交易服务大厅,各镇(街)的有形市场以服务“三农”为中心,普遍开展了“六项”服务。即土地流转交易、劳动力转移、农产品供求信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农村财务委托等。

(四)健全机制,规范交易。主要体现在“三个一”,即有一套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有一个流转信息收集、反馈、网络体系,有一套规范的市场交易程序。每个流转市场固定交易日,整个交易工作由镇(街)流转信息联络员、收益评估员、合同鉴证员、村流转信息员共同组织完成。

二、成效

一是创新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促进了农村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和完善。一方面,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作用,使农村土地进入市场,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既实现了土地的市场价值和保障功能,又实现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达到了“稳制活田”的目的。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有形市场的运营,市场发挥了配置土地资源的主导作用,政府主要起到示范、服务和引导作用,避免了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不适当行政干预,避免了私自流转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差、纠纷多等问题,保持了农村社会稳定。

二是实现了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的运作,受让土地的企业或种植大户,为了获取租地成本外的更大收益,不再从事传统的粮食种植,而是通过技术、资金投入,集约发展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以实现其经营目的。

三是实现了农业增长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土地的规模化流转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了标准化的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与基地经营业主签订合同,基地业主按合同约定进行标准化生产,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利益联接体。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变,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四是拉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的市场运作,不愿经营土地的农户可以及时转出土地,使流转农户“进”可以放心地进城务工经商,“退”可以凭借土地承包权,有稳定的流转收益保障,避免了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的规模流转,能够有效地吸纳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五是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市场化的土地规模流转,使农民的收入明显增长,流转土地的产出效益成倍增加,规模经营户的收益丰厚,多方面的期望效益得以实现,土地流转既健康有序,又避免了纠纷,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启示

1、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引导农村土地进入市场自愿、依法、有偿、规范流转,既稳定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又活化了农村土地使用权。这一流转机制的建立,促进了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稳定和完善。

2、创建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通过市场的有效配置和政府的示范、服务、引导,实现了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破解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的难题,加速了现代农业的进程。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篇3

关键词:家庭农场;发展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8日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在城市发生着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广大农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进城,农村出现“青壮年荒”,农业生产依靠留守老人显得力不从心,尽管有些传统农区大多数人没有“离土离乡”,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逐渐丧失活力,农业生产在信息采集能力、决策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博弈市场的能力、盈利能力都非常有限。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当我们站在农业改革的十字路口时,发展“家庭农场”为我们指明了改革方向。家庭农场起源于欧美,其发展特点有许多可借鉴之处,而作为试点的浙江、上海、湖北、安徽等地为“家庭农场”这种新型的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广大农村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使更多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走上规模经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美法日三国家庭农场发展特点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中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

1、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化。美国于1820年建立了家庭农场的农业经济发展制度,1862年通过的《宅地法》中又将公有土地赠送给符合条件的真正需要土地的人,这使美国家庭农场制度在美国农村得到广泛的建立和巩固。这种传统的美国自有产权自我经营的家庭农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美国农业经营中效率最高的经营形式,也是美国农业经营中最主要的经营形式。

2、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随着美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经营规模的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来看,除了家庭农场外,还出现了合伙农场、公司农场。从经营规模来看,美国农场可划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其整个发展与变迁趋势表现为农场数目的减少和经营规模的扩大。

3、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美国国土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由于地区差异明显,美国把全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1~2种农产品,实现了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后来,随着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农场主越来越无力顾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部生产管理工作,于是分解出来一部分让专门的农业服务机构承担,这样家庭农场的职能主要集中于土地的产出或养殖业的直接经营管理,这大大地推动了美国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又促进了农场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4、兼业经营。美国农业劳动力使用量本来就很少,现在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仅占总劳动力的2%,但同时农业生产资本投入量大,成本高,一般农场经营的2/3的收入要作为生产性开支再投入运营,大量的机械操作、化肥、农药等的使用,特别是现代精准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成本普遍上升,而农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农业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兼业经营成为农场经营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作为欧盟第一大农业生产国的法国,其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4位,特别是在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出口方面均列世界第一和第二位,其家庭农场的贡献功不可没。

1、土地的集中与分散。大革命时期,国民公会颁布法令,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10年付清,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农民人多地少的问题得到解决,但却使土地分散经营的状况日益加剧。直到20世纪初期,法国的土地集中化和资本主义农场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农场规模仍然较小,远不如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大型资本主义农场,中小农场仍然占有很大比重。

2、数量的减少与规模的扩大。从20世纪六十年代起,在一系列国家干预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法国的农场数量逐步减少,农场的土地规模逐步扩大。到上世纪末,法国农场数减少了70%,平均土地规模增加了180%。

3、农场专业化程度很高。法国农场专业化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突出各自产品的特点。因此,过去由一个农场完成的全部工作,如耕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储藏、营销等,现都由农场以外的企业来承担,使农场由原来的自给性生产转变为商品化生产。

(三)以日本为代表的小型家庭农场的发展特点。日本国土狭小,农地面积有限,而且有逐年减少趋势。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农业领域内的封建生产关系仍严重存在,广大农民无地或少地,被迫成为佃农,地主利用对土地的占有权收取高额地租。这种土地所有制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也给国家的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设带来威胁。于是,日本开始致力于土地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农地私有为主,小规模家庭占有、合作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经营体制。

1、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结合。为了打破农业发展瓶颈,日本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购买地主的土地转卖给无地、少地的农户,确立了自耕农体制,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实行了“耕者有其田”,从此日本形成了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农业经营方式。

2、土地转让和相对集中。日本的《农业基本法》鼓励农民多拥有土地,但条件是这些农民只能使用本家庭的劳力,该法还允许离开村庄去城里的农民将其土地委托给小规模的农业合作社代耕,其条件是股份公司不得购买农地,小规模的合作社也必须像自耕农家庭农场那样进行农业生产。

3、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随着日本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人口不断减少。日本政府鼓励在农地小规模家庭占有的基础上发展协作企业,扩大经营规模,鼓励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为此,政府连续出台了几个有关农地改革与调整的法律法规,鼓励农田的租赁和作业委托等形式的协作生产,以避开土地集中的困难和分散的土地占有给农业发展带来的障碍。

二、我国先行先试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一)省外先行先试地区发展经验分析。21世纪初以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试点实践情况如下:

浙江: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宁波市就有了家庭农场的雏形,出现了一批良田适度规模经营大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大户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以寻求法律的保护和进一步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截至2012年12月,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家庭农场有295家,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有90家。

上海:松江区自2007年推出家庭农场以来,已发展到1,173户,经营面积占全区粮田面积的77.3%。松江区所指家庭农场,是以同一行政村或同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家庭为生产单位,从事粮食、蔬菜种植或生猪养殖等生产活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五大原则:农民自愿有偿、经营者自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费合理适度、经营者择优。松江区的家庭农场试点被称为松江模式。

湖北:武汉市从2011年确定了“支持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模式”,培育家庭农场99家,并下发《2011年家庭农场项目指南》,扶持资金354.7万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获得财政补贴3.58万元。2012年该市发展家庭农场68个,安排扶持资金210万元。

安徽:郎溪县农委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安排“全国农技推广体系示范县建设”项目资金共计90万元,在全县优选10个家庭农场,每年为每个农场投入项目资金3万元,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建设,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二)河南省家庭农场试点发展现状。河南省作为产粮大省,理应是践行家庭农场的排头兵,但事实却不容乐观。以洛阳孟津为例,孟津有河南首家家庭农场,也是国家批准的家庭农场试点。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兴办家庭农场,孟津发展势头迅猛,上半年,洛阳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22家,孟津就占了13家,但是如果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发展家庭农场就毫无意义。在已注册和即将注册的家庭农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原来的合作社拆分而来,很多人都是盲目热衷,却对家庭农场定位很模糊,不知道家庭农场发展的明确方向。还有些家庭农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不惜放弃粮食种植,改种经济作物,而这与中央保障粮食安全的精神是相悖的。

三、中外家庭农场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全面理解家庭农场的涵义。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它是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家庭农场的通常定义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这个定义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和核算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二是农场主应是懂管理、善经营,熟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了解市场的农业生产能手;三是家庭农场规模应适度,并且有一定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四是作为一个微型经济组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农畜产品应高质高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引导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基本是“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足十亩地”,如果实行像欧美国家的大规模农场经营就必须转移出大量劳动力,而城市是否具有这么大的劳动力“消化”能力都是个问题,因此纵观这么多年来各地土地流转实践,农业大规模经营并没有普遍发展起来,资本主导成功的也极少。因此,发展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规模化农业,必须立足国情,既要解决土地撂荒,把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规模化发展,又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适合多大规模的土地流转,不能盲目推行。

比如:东部发达地区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高,其“消化”劳动力的能力较强,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较快,家庭农场发展速度也较快,规模相对较大;而像河南、山东等平原地区,虽然发展家庭农场有着先天优势,但是也不宜发展过快,因为这些地区属于农业省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不高,多数农民还需要从事农业生产,这些地区可适度发展小规模家庭农场,随着地区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再逐渐扩大规模。

(三)建立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一是强化农民土地的承包权,通过确权、颁证的形式对农民土地的使用权进行界定,从而建立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二是完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发展中介组织来规范流转市场。通过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把土地资源资产化,既坚持了农业土地所有权的不变,又通过市场化运作把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业生产聚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体系,主要为了防止利益驱动下强占农民土地和改变农地用途等不良倾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从严从重查处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违法乱纪现象,切实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四)增强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现在我国大多数家庭农场还不具备“自我投入、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在生产投入上明显不足。为此,我们必须增强家庭农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家庭农场要加强自身建设与发展,始终站在现代农业技术的前沿,依靠科技进步,获取技术效益,以加快原始积累;另一方面要寻求政府政策的支持。如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农业部推广局和联邦政府的农场主家计管理局来实现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和保护。前者为家庭农场提供经济技术方面的帮助,后者提供金融信贷方面的支持。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经营组织,在发展过程中是离不开政府扶持的。一是加大对家庭农场的直接补贴力度,让家庭农场直接受益;二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扶持水利、电力、交通、通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家庭农场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在信贷税收等方面对家庭农场主采取优惠政策。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家庭农场的经营实力,从而不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五)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可以说,高水平的城镇化与发达而全面的农业服务体系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前提。美法日等家庭农场的发展都没有离开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支持。如日本的农协、美国的农业推广局和农场主家计管理局及其他农村市场的中介组织。这些组织在农业发展资金的拨付、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贷等方面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为家庭农场主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满足市场千差万别的需要,有效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我国也应积极建立各种农业协会、家庭农场联合组织等,以组织化的形式对接政府、市场,为家庭农场提供适合其发展需要的生产资料,如良种、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向农场主提供各种先进的技术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产前服务体系。

(六)培养新时代职业农民。有序地推进城镇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农民都将变为市民,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仍然要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存在。但目前的尴尬局面是很多农民的后代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经营后继无人,于是现在的农民多数就成为了“兼业农民”,特别是以打工为主的兼业农民,因为其主要收入来源是打工收入,农业沦为家庭“副业”,兼业农民往往对种地收入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种地的目的甚至仅仅是“够自己吃就行”,影响了农业的产品贡献。当前,农民兼业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不改变不仅威胁粮食安全,而且也会距离我们的农业现代化之路越来越远。因此,在去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提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而今年又提出的“家庭农场”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载体。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土地融入城市,为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土地向种田能手流转逐渐形成承包大户,进而形成家庭农场。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场主。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事业,提高家庭农场主及成员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造就一大批现代职业农民。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博文.美法日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四川农场,2006.1.

[2]曹晖.家庭农场,我们准备好了吗?[J].中国老区建设,2013.7.

[3]刘涛.发展家庭农场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J].中国老区建设,2013.7.

[4]魏琪嘉.稳步发展家庭农场推进农业经营组织化建设[J].宏观经济管理,2013.6.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篇4

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政府二次全会精神,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鹤壁市农业考察团一行18人在张俊成副书记、马方建副市长的率领下,就现代农业企业的组织和经营模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农业名、优、特、新品种,尤其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种植、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林果业等方面,于2002年8月16日至24日赴上海、深圳、广州等地考察学习。重点考察了上海市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浦东益益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联华村蔬菜园区、市级千亩绿化苗木基地、上海市葡萄研究所、上海市农科院,深圳市保安区公明镇的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化奶牛示范场、楼村万亩荔枝园、布吉镇南岭村、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广州市芳村区花卉博览园、广州市农科所等。在考察中,通过观看录像、听取情况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现场咨询等形式,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看到了都市农业的光明前景,目睹了大市场、大流通的繁荣场面和万亩无公害蔬菜的规模化基地建设,感受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动,探求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宝贵经验,思考了我市农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通过考察,大家深深感到,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信心更加坚定,决心以这次考察为契机,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市农业结构调整。

一、外地的主要经验

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在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中,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上海等地农业结构调整较早,城乡一体化进程快,农业发展十分迅速。面对新形势,他们仍然高度重视农业,认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没有农村但不能没有农业,把农业真正当作国民经济的基础,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位置来抓,加大投入,强化服务,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上海市抓住开发浦东的历史机遇,将农业定位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坚持城乡一体、联动开发的原则,于1994年9月建立了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经过7年多的开发建设,已形成9.5平方公里的规模,入驻企业40多家,现已将规划面积调整到12平方公里。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已成为高科技农业的一个缩影,现代农业的一个示范样板,农业观光旅游的一大胜地,科普教育的一个基地,吸引了200多万国内外宾客前来访问、考察学习,展现出都市现代农业的风采。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联华村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1998年村委会作出了《全村土地全部实行有偿转让的决定》,采取代种口粮田的形式,将全村土地全部集中起来,由村统一管理,发展高效农业,已建成1000亩市级绿化苗木基地,除种植部分速生杨外,还有桂花、香樟、银杏等30多个品种;已建成600亩市级有机蔬菜基地,建有260座标准大棚,种有20多种优质蔬菜、瓜果。广州市芳村区发挥当地种植花卉历史悠久的优势,大力发展花卉种植,总面积已超过9000亩,正在建设中的花卉博览园占地260公顷,集展销贸易、技术开发、信息交流、旅游观光为一体,前期3000多亩的花卉品种展示工程已完工,徜徉其中,使人流连忘返。上海农科院探索出以资产重组和技术入股为基础,通过科企联合,走科技产业化之路,共建立科研生产基地159个。

(二)农业发展标准高、起点高

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坚持建设高标准、发展高起点的原则,积极采用现代工厂化生产设施、自动化控制、无土栽培等高新技术,把现代生物研究成果诸如基因技术、良种繁育、无土栽培等,现代工业的高科技产品如滴灌、温室等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创出一种“绿化工厂”式农业生产流水线,把对土地、空间、时间和人力的利用发挥到极致,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生产量大质优的农产品,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很难说清它们究竟是设施农业,还是绿色食品农业、观光农业、精品农业,但毋容置疑的是它们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上海市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按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从荷兰引进了3公顷自控玻璃温室,采用了温室自动化控制、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施肥、收集雨水灌溉、蜜蜂与人工辅助授粉、补充输送二氧化碳等高科技。深圳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育苗温室引进成套的法国菲勒克莱连栋温室,配设电动控制外遮阳系统、水帘降温系统、移动喷灌系统等设备;温室大棚采用绿鸭公司现代化大型温室和以色列“肥滴佳”水肥灌溉控制系统。

同时,上海、深圳等地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出一大批绿色农产品。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立足市场需求,从选育品种入手,经过工厂化、设施化栽培、饲养和生产,已开发生产出黄瓜、甜瓜、南瓜、番茄、甜椒、生菜、美芹、绿色豆芽、保健鸡蛋等数十个品种的绿色食品,经严格的检测检验,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颁发绿色食品证书,允许使用绿色食品的标志。目前,产品已打入航空公司、涉外宾馆、大型超市,其中黄瓜、卷心菜等无公害蔬菜已运销日本,开拓了农产品出口创汇渠道,并与日本的两家株式会社签订了长期稳定的蔬菜出口协议。深圳市人民政府为了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相继颁发实施了3个地方性标准1个法规,极大地调动了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从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农产品产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严格了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加大了农产品产中与产后的检测检验,所生产的农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证书,获得了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推行标准化和绿色安全消费方面,探索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办法,严格要求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包装规格化”,推行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制度,加大农药检测力度,促使农产品经营从追求量的增长转到注重质量与效益上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三)坚持科技兴农,把科技融入农业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高科技农业,是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集结。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坚持科技进步,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作支撑,把农产品作为商品,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实行工厂化种植、养殖的模式来生产;用科技武装农业和农民,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实践中,他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力度,注重对引进成果的消化、吸收,并不断创新,搞好示范与推广,把科技真融于农业,促使农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他们的实践再次证明,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创新是一个地区迅速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上海市葡萄研究所先后引进38个鲜食品种,利用现代科技筛选出近20个适宜于江南规模种植与设施栽培的品种,并研究总结出与之相配套的生产管理技术。其中以早熟葡萄8611(无核早红)、中熟葡萄“森田尼无核”、晚熟葡萄“秋红”(圣诞玫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良品种在当地规模种植。他们不仅实现了葡萄的“计划生育”,提高了葡萄产量,改进了葡萄品质,而且实现了时间上的差异生产,均衡上市,提高了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上海市农科院、广州市农科所依托技术与人才优势,利用组织培养等先进技术,培育了上海“青花菜”、“春丽”、“宝玉”等一批蔬菜、瓜果、花卉等新品种,辐射带动周围地区进行大面积种植。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通过自身选育和从国内外引进优良品种,已开发生产出黄瓜、甜瓜等数十个品种的绿色食品。

(四)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

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生产领域转到了流通贸易领域,市场机制已成为调节农业发展的基础机制。农业生产的效益不仅取决于农产品的品种、质量等生产环节,而且越来越取决于流通和贸易环节。一个地区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同该地区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密切相关,而这种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主要在于培育大市场、提高大流通。产品形成市场,市场促进流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市场,产品难以流通;市场容量小,限制产品流通;只有大市场,才能搞活流通。深圳市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有天光场和花园式停车场1万多平方米,是由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创办的。该公司坚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向生产、零售领域两头延伸;坚持以资本运营和管理创新为重要手段,兼并业务关联度强、资产质量高、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企业,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延长了农产品的流通链条。该公司开创的“企业办市场,市场企业化”的“布吉模式”,首开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之先河,使批发市场的物资集散、价格生成、信息、标准化建设、商品促销、服务引导、产业带动等七大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构建了“公司+销地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产地批发市场+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直接控制或间接引导了上百万亩果菜基地生产,带动了200多万农户进入市场,分享二三产业的利润。公司坚持“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的经营理念,不断探索出农产品拍卖交易方式、肉菜市场超市化的连锁经营模式等经销方法,逐步实现了批发市场与连锁零售、直销与物流配送、有形市场与网络市场的有效结合,形成了全国性、多层次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五)发展农业需要政府引导和扶持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各级政府加强引导,给予必要的扶持。上海、深圳、等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抓龙头、建基地、抓大户,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倾斜、信息与技术支持等来扶持他们发展壮大,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让他们去带动农户,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增加了农民收入。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上海,经济高速增长,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是质的提高。如何使上海的农业与建设一流国际大都市相匹配,摆在了上海市政府的面前。上海市抓住开发浦东的历史机遇,建立了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在资金投入、土地征用、技术引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开发区规模迅速膨胀,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农业的龙头。深圳市政府拔款投资7000多万元征用了农民部分土地,又以每亩8000元的租金租用农民部分土地,建成了万亩市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辐射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思考与建议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农业的认识。农业是安民心、安天下的产业。我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其发展速度快慢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只有壮大农业规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才能拉动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市实行的仍是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分散经营,一家一户与大市场的对接矛盾十分突出,加之我们对农业研究不够,指导不力,致使农业发展较慢。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尽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已摆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面前。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认识,学习外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宝贵经验,借鉴外地现代农业的科学模式,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以下几种意识:一是机遇意识。用敏锐的目光捕捉机遇,用敏捷的反应抢抓机遇,用超常的工作创造机遇,用加倍的努力把机遇变为现实。二是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永无止境。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勇于探索,勤于钻研,锐意进取,谋求突破,与时俱进。三是市场经济意识。运用市场经济理论指导工作,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经营,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品牌意识。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品商标注册,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名牌实力、名牌形象、名牌认知,积极培育自己的名牌,市场认可的名牌。打造一批名牌农产品,加快建立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商标管理为手段的发展模式,实现由商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五是绿色食品意识。绿色食品是满足市场消费者不断追求食品安全的“绿卡”。加强产地生态环境建设,严格生产操作规程,加强产品质量检测检验,逐步形成一个新兴的绿色食品产业。

(二)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带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去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抓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工作思路,既符合鹤壁的实际,又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唱响这个主旋律,按照这个工作思路抓下去,抓出成效,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分散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结的纽带,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科技创新、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功能。外地的实践证明,没有龙头企业牵引的农业难以实现产业化经营者,而龙头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程度、规模和成效。因此,要把龙头企业的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方面,畜牧业是我市的优势,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以畜牧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市种植业基本属于传统农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生产基地,可以带动一大批农户参与基地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在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上,要突出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对具备这些条件的龙头企业要实行政策倾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重点扶持,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用地优先、科技投入、信息帮助等多方面,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发挥其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在经营主体上,要鼓励和支持多层闪、多形式、多成分的龙头企业发展,以辐射带动能力强弱作为龙头企业的重要标准。在经营形式上,采取合同、契约、股份合作及联户、联营等多种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目前,我市农业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只是龙头的雏型,需要加强培育,扶持壮大,尽快制定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标准和认定办法;坚持“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有能力扶持谁”的原则,出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具体优惠政策;农业龙头企业要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从而形成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资金运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应对风险能力的法人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注重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是连结农户的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只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才能保证农产品的批量供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当前,要突出抓好现有园区的管理,努力提高园区的经济效益。以园区为龙头,突出特色,膨胀规模,充分利用园区先进的品种和技术,带动更多的农户,创建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要按照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区域布局的原则,尽快调整完善规划,形成资源特点与市场需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在基地建设中,要注重发挥专业村、专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要集中财务、物力、人才,加强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基地的集约化水平;注重科技投入,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培育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加规模的发展之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还要完善和创新运作机制。要推行投资业主制、运行公司制、科技承包制、连接农户合同制,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格局。让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真正得到实惠,增加收入。

(三)坚持科技进步,推进技术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邓小平说:“中国农业最终要解决问题要靠高科技”。传统的农业技术,就要是与解决温饱问题相适应的高产技术,重量轻质,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坚持科技进步,注重技术创新,用科技来支撑农业的发展。一是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下乡创办科技园区、经济实体。二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积极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联姻,加强合作,借助外力推进技术进步;通过完善利益机,能够把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来、留得住,从而使技术依托单位变成我们真正的合作伙伴。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普及先进实用技术。继续搞好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各种培训班等常规农业技术普及方式的同时,要注重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努力提高科技普及的广度、速度和效果。电台、电视台、报刊要开展专题或专栏,适时传播农业技术。五是加快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增强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的能力。六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的投入。

(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抗御风险的能力。要把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的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发展。参考外地有关标准,尽快研究制定我市农产品质量标准。分品种建立生产技术规程,用标准化手段促进农产品质量、效益的提高,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检测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完善流通体系建设,促进货畅其流。一是健全中介服务组织,加快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采取扶持与引导,加快农村合作总会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把政府的意志通过总会变成农民的自觉行为;要加强对农民经纪人队伍的教育和管理,提高经纪人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交易行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产品生产流通、信息传递、科技交流、资金等方面的中介作用。二是要按照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原则,尽快培育并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功能齐全、机制有效、布局合理、交易有序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体系,并遵循市场规律,加强监管。三是加强对外联系,拓宽销售渠道。积极与外地大型批发市场、农产品超市、流通企业等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农产品销售,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探索和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方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篇5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但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这不仅会影响工业化、城镇化的继续推进,还会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然而,农业现代化不仅需要工业化、城镇化的带动,更要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和发现价格的功能,能够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期货市场能够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期货市场发展迅猛,不仅交易品种不断丰富、交易量不断增加,而且市场功能逐渐得到发挥,已初步具备服务农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能力。

1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现状

我国期货市场自成立至今走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道路,先后经历了盲目发展(1993—1994年)、规范治理整顿(1994—1998年)等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期货市场逐渐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在多个方面均取得了突破。

1.1交易品种不断丰富

目前,我国共有4家期货交易所,其中3家有农产品期货合约的交易。目前,我国期货市场中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总数达26种,其中农产品期货占了13种,见表1。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上市品种基本覆盖了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而且在某些品种上还形成了统一的上下游体系,如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豆粕、豆油等品种就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上下游体系。目前,在我国适合期货交易的大宗农产品大都上市交易了,从而为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者提供了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

1.2交易量迅速增加

近年来,经过规范整顿的中国期货市场开始活跃,从2001年开始,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量稳步增长,2010年我国期货市场的总交易量达313352.93万手,其中农产品期货各品种的交易量增长迅速。农产品期货在我国期货市场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1998—2002年期间,农产品期货在我国期货市场的比重占到70%以上。2003年以后比重有所下降,这是由于一些新品种如金属、化工类产品以及金融期货品种的上市及其迅速发展导致农产品期货的成交量占总成交量比重有所下降,但从绝对量看,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交易量仍然增长迅速,见图1。

1.3期货市场的功能得到初步发挥

伴随着上市品种的增加及交易量的上升,我国期货市场的功能也逐步得到了发挥。近年来,通过不断完善合约规则,增强市场流动性,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中各品种期货合约价格发现的有效性得到不断提高。杨晨辉、刘新梅、魏振祥(2011)等运用误差修正项模型和基于t分布的双变量eC-eGaRCH(1,1)模型对我国的玉米、白糖的期现货价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玉米和白糖的期、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和相互引导的关系,并且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引导强于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引导[1]。就单个品种来看,目前我国农产品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大豆期货合约价格发现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认可,与现货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均保持较高的相关性。如2008年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与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大豆期货价格以及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的现货价格均具有高度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32、0.9568、0.9039、0.9579,东京谷物交易所(tGe)的大豆期货合约由于活跃度不足,所以其他地方大豆期货价格与其期货价格的相关系数均相对偏弱,但即使如此,大连商品交易所(DCe)与东京谷物交易所(tGe)的相关系数仍达0.8613,见表2。

1.4在服务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创造出了一些成功模式

随着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功能及作用逐渐得到认识并受到重视。相关产业的市场主体如企业、合作组织甚至农户开始有意识地利用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服务,加上交易所及期货公司的引导,在实践中创造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延津模式、大平模式、奥星模式、银丰模式等。综上所述,我国期货市场虽然在很多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但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初步具备了服务农业发展的能力。

2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及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有二: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规避风险是期货市场发展的源动力。此功能是通过套期保值操作来实现的,所谓套期保值是指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段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期货合约而补偿现货市场价格不利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损失。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风险逐渐加大并成为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风险。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风险能够被规避,让农业生产经营者专注于生产经营。期货市场的另一个基本功能是价格发现,即期货市场能够报出某种商品一段时间的未来价格。其原因在于期货市场是一个集聚了众多买卖双方,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的竞价方式,在交易场所内自由交易的竞争市场。因此,交易所能把所有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信号因素都反映到期货市场内。和现货价格相比,期货价格具有连续性、公开性和权威性。在市场经济中,价格信号是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价格的变化反映了产品供求状况。因此,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生产经营者可以利用期货价格更好的调整其产品结构。农业现代化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农业现代化的涵义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为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的过程。依照上述定义,现代农业大致有以下特征:①现代科技的应用;②农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如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③现代新型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④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农业;⑤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备等。

2.1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经营规模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一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韩国等均在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但我国目前的超小规模经营从劳动生产率、新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推广应用等方面都严重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将会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也具备了现实可能性。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农地流转快速发展,但和非农就业率的迅速提高相比,目前的土地流转明显滞后,多数离土离乡的农民并不乐意流转所承包土地,且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农户家庭的农地控制权偏好尚未得到本质性替代[3]。农地控制权偏好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和他们的家属得不到在城市永久居住的法律认可,也无法享受户籍制度包含的各项社会福利[4]。多数学者是从土地流出者的角度去探讨土地流转问题的。但土地流转过程中不仅有流出者,还有流入者,随着各地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制约土地流出者流转土地的因素会逐步缓解。对于土地流入者而言,是否流入土地同样受多种因素影响,最主要的就是流入土地的成本和收益,根据我国目前的规定,流入的土地不能用于非农业用途。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因此,土地流入者必须能够规避这些风险获得相应收益才愿意流入土地。期货市场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土地流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规避价格变动风险从而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有利于提高其扩大农业经营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如安徽的庆发集团就靠着期货市场稳步扩大了经营规模。

2.2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虽然近年来畜牧业等发展较快,但从人民生活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农业结构远没有达到合理或优化的程度。农牧、农林远没有实现有机结合,种植业的内部结构也存在很大问题,因此,我国农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5]。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而且和现货市场价格相比,期货价格具有预见性、权威性、公开性、连续性等特征,因此,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郑州商品交易所有意识地发挥期货市场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创造出了延津模式等。

2.3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

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就是把农业中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有机联系起来。农业产业化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组织形式是“企业+农户”,以后逐渐演变为“企业+合作社+农户”。通过这种机制,农业经营中的风险在企业和农户之间进行了重新配置,保证了产销的顺利进行。但风险只是在企业和农户之间发生了转移并没有消失,当出现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时就会使企业或农户遭受重大损失,从而威胁到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行。若要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行,就需一种机制把风险转移出去,使风险能在更大范围内分配。而期货市场就提供了这种机制,企业通过参与期货市场把价格变动风险转移给愿意承受风险的投机者,使风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重新配置,从而保障了企业的稳健运行,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转。近年来,农业领域中“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建立农民合作组织,让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近年来,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6月,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1万家左右,全国平均每两个行政村就有1家合作社,实有入社农户26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普遍存在规模小、运作不规范、经营范围狭窄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种风险,比如农资、农产品价格的大幅起落足以导致其倒闭或覆灭,这势必严重阻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而影响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期货市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了一种转移风险的机制,通过期货市场转移所面对的经营风险,农民专业合作社能获得稳健的发展。

2.4培育新型农民

在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经营主要依靠世代口口相传的经验,在人口流动性极小的熟人社会中连文字都成为多余的[6]。但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来经营的。因此,农民必须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方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现代农民。通过参与期货市场,农民能够了解掌握农业经营的相关知识,诸如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国家的相关政策等,这无疑能够有力促进现代农民阶层的形成。

2.5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民收入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集中反映。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务工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但应该看到,在农民总收入中来自农业经营的收入依然占很大比例。因此,如何稳定和提高来自农业经营的收入对提高农民收入依然意义重大。期货市场对提高农民收入作用表现在:首先,农民可以利用期货价格的引导积极地调整农业结构,通过介入利润较高的产业提高收入水平;其次,通过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稳定收入水平;第三,期货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的顺畅运行,农民能够从中获得产业链的二次分配等收益。

3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分析

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虽发展迅速,但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期货市场在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作用的发挥。

3.1期货市场自身发展不充分

期货市场功能与作用的发挥依赖相关品种的上市交易,因此,品种创新是期货市场发展的永恒主题。虽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目前上市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主要集中在种植业领域,见表1。在畜牧业、渔业、林果业以及农资等方面基本没有上市交易的产品。在已经上市的大宗农产品中,仅有期货合约的交易,而没有期权合约交易。这不仅影响着期货市场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作用的发挥,而且也使得这些领域的生产经营者无法通过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严重制约了期货市场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范围和能力。

3.2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度较低、风险意识淡薄

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及作用发挥的基础之一应是能够吸引广泛的生产经营者的参与。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户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度较低[7],导致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不愿或不能进入期货市场,这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作为农产品重要经营者之一的国有企业,由于改革的不彻底,风险意识普遍较为淡薄,另外还有一些体制因素的制约,使得国有企业至少在现阶段不会成为期货市场的主体。民营企业的风险意识虽然较强,但普遍存在经济实力、人才等方面的约束,民营企业的参与也限于少数。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存在明显的套期保值者不足。

3.3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的不健全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滞后

由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户自身很难直接参与期货市场,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间接参与期货市场被认为是适合于目前我国国情的,且在实践中已经创造出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模式。但目前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主体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产业化中的企业往往处于强势地位,而农户大多处于弱势地位,这严重影响了这种模式的发展。农户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参与期货市场被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但目前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尚处于发展初期,资金及人才均严重匮乏,所从事的领域非常有限,自身的运作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因此,在引导农民参与期货市场方面,我国的农民合作组织尚难担当重任。

4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货市场具有规避风险和价格发现的功能,并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民组织化程度及提高农民收入、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有着重大作用,从而可以极大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期货市场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市场自身发展水平低、人们对期货市场认知度不高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这些都制约着期货市场在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为更好的发挥期货市场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建议实施以下对策:

①加快品种创新力度。继续推出新品种,如畜牧业的牛、猪、鸡等产品;果蔬业的苹果汁、橙汁等;林业的胶合板等;农资中的化肥,能规避自然风险的天气期货以及较为成熟品种的农产品期权等。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篇6

关键词:农机行业影响因素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形势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发展现代农业,要发展现代农业,则必须发展农业机械化。

一、影响本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为推动农业机械的发展,国家制定和出台了许多政策。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2)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行,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得到了实施;(3)国家农机减免税长效政策的实行,使税收政策对农机制造业实行倾斜,由此增值税由17%调整为13%。

2、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我国农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0%。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的大幅度提高已成为农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并进入良性循环阶段。

3、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将加大对农机产品的需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机械技术的使用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我国农村农业劳动力开始出现结构性的变化、由此出现季节性和区域性短缺。

农业用工成本大幅提高,农民利用机器替代人、畜力、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的需求日趋强烈,成为农机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未来各类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十分看好,并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

4、一定规模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客观上将加速农业机械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通过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行适度规模经营成了必然趋势,这为发展农机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5、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将不断扩大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避免由于农民外出务工而产生的土地撂荒现象。我国未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将不断发展壮大,各类农机服务组织的增加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机化发展。

二、影响本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农机经营主体集中度低、规模小、实力弱

目前我国大量的农机经销企业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有实力的大型农机流通企业。目前整个农机流通行业无论从资金规模、销售能力,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都普遍存在小、散、差的落后局面,与现代农机工业大生产无法匹配,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2、流通现代化程度低,流通效率低下

我国农机流通企业大部分仍维持着传统的经营模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理念和流通模式等方面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新的流通方式,如连锁经营、专卖、配送、4S店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比较缓慢,已有的现货批发市场和区域也不够规范和成熟。农机流通市场仍存在追求低价格的恶性竞争,不注重品牌、质量、和信誉的现象时有发生。

3、资金实力不足

要想实现规模化经营、扩大连锁规模,就需要有物流配送设施建设、买店租店费用以及信息通讯技术建设等,这都需要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而目前我国农机零售连锁企业大多仍存在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融资渠道狭窄等特点,导致农机企业无法规模化经营销售。

4、市场秩序不规范

农机营销特别是整机经营没有门槛限制,市场开放程度比较高,经销商各自为战,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的现象还很难有效遏制,因此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5、专业人才匮乏

农机连锁业的从业人员不但要需要具备很高的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和行业经验,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农机产品的使用和维修技术、现代营销技能、物流管理及信息系统管理等专业知识,要求从业人员按照连锁经营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操作。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机经营行业的迅速发展,农机销售专业人才匮乏的状况显得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1、农机流通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我国农机流通格局与经营规模将向大而集中的方向转变。一些基础好、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将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和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规模,形成较大的企业集团;有的将会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完善服务功能,创新经营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竞争能力;有的可能向多种经营方向发展,使其规模迅速扩大,形成科、工、贸一体的企业集团。

2、逐步向服务经营型的现代流通经营方式转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广大农民对农机需求的提高,及时、快捷、方便的服务机制将应运而生且快速发展。因此,连锁经营、品牌、商品展示、信息服务、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将会在农机流通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3、将会出现功能更加完备、齐全的有形农机市场

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的是有形市场,它在衔接产需、配置资源、安置就业、调剂余缺、繁荣经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几年,必将出现更多的功能齐全、设置合理、服务完善、行为规范的有形农机市场。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篇7

[关键词]农业;经营制度;制度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7-0031-02

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作为现代生产方式,农业的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属于生产力范畴,而生产经营制度则集中反映着生产关系状况。现代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有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必然要求农业经营制度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关系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所反映的就是这些环节关系的制度设计,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生产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生产经营与社会市场之间的三个基本制度。

一、家庭农场经营制度

这是现代农业解决生产者与生产资料之间关系的基本制度。在农业生产领域,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制度是农业经营制度的核心。长期以来,经典理论一直认为家庭经营是小生产方式,是与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相矛盾的。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家庭经营迟早要被资本主义的工厂化大农场或社会主义的集体化大生产所取代。然而,20世纪农业土地经营制度的发展并没有印证人们的预言。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来看,发达国家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高的条件下,农业的大部分仍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无论是人多地少的日本,还是人少地多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家庭农场都占了绝大多数。例如美国农业经营采用的是农场制度。美国的农场有三种类型:家庭农场、有几个家庭农场共同组织的联合农场、大公司经营的大农场(农业公司)。在这三类农场中,农业公司只占其中的14%,其余都属于家庭经营的农场。从社会主义阵营来看,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和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在农业经营上都采用了高度集权的集体化经营体制,但这种农业集体化生产效果也不理想。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这些国家先后掀起了反集体化的浪潮,农业生产合作社纷纷解散,转为农户家庭经营。家庭经营是当代世界农业发展实践的大趋势。

农业为什么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主要是与农业这个产业自身的特殊规律有关。农业生产与别的产业不同,它是通过动植物的自然生产过程来生产产品的,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有机统一体。农业生产过程具有自然性、季节性、连续性、空间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要求农业经营者必须随时准确地把握动植物本身的生长变化,及时作出有利于生产的决策。另一方面使得农业劳动效率质量的计量和监督非常困难,只能依靠劳动者的自觉性。怎样才能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实行家庭经营。通过家庭经营,把生产者付出的劳动与他的最终收益直接联系起来,使他形成强烈的主人意识,独立地对整个生产过程负责,自觉承担土地投入风险,充分利用自己的剩余劳动时间,这样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对我国来说,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还具有特别的社会政治意义。在中国,土地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又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是这种土地家庭经营的终极发展并非停留在单家独户的分散家庭经营上,而是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发达国家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主要是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与农户经营相比明显不同。一是生产目的不同。家庭农场主要是为市场生产,为卖而产。农户经营主要是为了自给自足,商品率很低。二是生产规模不同。家庭农场规模较大,投入产出效益较好,农户经营则反之。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一般都比较大,美国的家庭农场一般在3000-4000亩之间,英国一般在2500亩左右,法国、德国500亩上下,即使荷兰、日本、以色列这些土地资源奇缺国家的家庭农场规模也能够达到200亩以上。三是生产模式不同。家庭农场是专业化生产,而农户经营大多是“小而全”的分散性生产。目前我国的农业家庭经营依然是各家各户的分散经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需要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出让机制,积极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化生产为特征的农场式家庭经营。

二、农户合作经营制度

农户合作经营制度是解决生产者之间,即农户与农户之间关系的现代农业制度。家庭经营虽然在理论上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特征和技术发展趋势,有利于保证社会的稳定,然而这种土地家庭经营制度所付出的制度成本也是高昂的,它的主要问题是家庭经营规模狭小,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即使发达国家的较大规模的现代化农场,由于是家庭专业化生产,也需要联合起来应对市场的各种挑战,于是合作制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合作制的优越性主要在于:在不影响家庭财产权的前提下,能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组织起来,实现规模种植、专业化生产。

西方国家的农民有着上百年的合作历史,农民素质也高,其走过的基本路径首先是农户自愿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又办起了农产品加工厂或公司,逐步将合作社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组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在美国,由合作社加工的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量的80%,由合作社采购的化肥、石油占44%。在法国,由合作社营销的农产品达到50%-71%。在日本,市场销售的绝大部分农产品都是由农协提供的。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各家各户的承包土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不利于集约经营,农户生产成本过高,进入市场困难,产业效益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农村家庭经营采取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想用村乡集体经济这个“统”的层次解决分散经营农户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目前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都是空壳,一些地方的农村有点集体经济,主要是为数不多的机动地或其他资产等,实力很小,还不够村里的日常花费。村集体经济组织无力来为农户家庭经营发展服务,集体经济有实力的只是极少数。要化解这个矛盾,更需要农民自己组织起来,以组织的形式共同闯市场。

当然,这种合作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与我们过去的“合作化”、“”是完全不同的。它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由农户自发、自愿组织起来的。它是以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不是过去“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它不是过去的高度集中生产经营和管理,是围绕农民需要而构建的多种合作组织体系。它不侵犯农民的私有财产权、自主经营权和土地承包权。

三、产业化经营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解决农业发展中的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的连接问题,或者说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社会市场对接问题。现代农业生产向广度深度发展,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在农业的产加销之间、地区之间、经营主体之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农业产业化经营自然而然地成为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是发达国家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创立并总结出来的,通称为“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我国在发展市场农业后逐渐接受并广泛推行这一新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虽然实践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其本质而言,核心是在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之间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真正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就是两个:一种是企业带动型的产业化经营。另一种是市场带动型的产业化经营。对于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产业化经营社会上已经比较认同,但许多同志认为市场型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一体化方面过于松散,因此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疑问。笔者觉得这样认识问题是不全面的,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兴起的初衷是解决农民进入市场的问题。在当代农业科学技术微型化、多元化的今天,将鲜活的、高档次的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是最为有利的产业化经营方式。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篇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研究”(11aZD095)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郁世平(1989-),女,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3级社会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营模式;朱启臻(1957-),男,北京房山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关于农业经营模式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对农业经营模式的分类到目前尚存异议。在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主的现代化发展潮流中,传统的小农农业模式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排挤,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成为被很多人呼吁的现代农业的理想模式。有学者认为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农业经营大户是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方式。[1]而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专业农户向专业大户转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因为这符合了集约经营的要求,也是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农业产业分割与市场经济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走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农业发展道路。[2]因此,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崇尚促使这种模式近年来得以大力推广。但是,农业规模经营的普及一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合理方向吗?本文以Y县规模经营为基础,试对此问题作一回答。

杨•杜威•范德普勒格以农业产品、劳动力、生产资料是否市场化为依据,将农业模式归为小农农业、企业农业(entrepreneuragriculture)、资本农业(capitalagriculture)。[3]基于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朱启臻认为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有农户经营、集体统一经营、企业经营、合作经营四种形式。[4]本文把农业生产的内部要素之一――土地,作为规模经营的分类指标,尝试探讨农业规模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同的分类方式在农业经营的实际情形中具有重叠之处,企业经营、农户经营中就可以同时存在农业规模经营这种模式。具体来看,规模经营主要包括种植专业户、机械化家庭农场、机械化集体农场、农工一体化等形式。[5]但是,农业土地在多大面积上才算超大规模、适度规模呢?这是一个经验性的动态概念,是受到多种因素决定的,在此不做赘述。本文讨论的农业规模经营是以市场盈利为导向,投入大量种子化肥等生产要素,雇佣自由劳动力的专业种植大户和企业/资本农业的大规模经营模式。

一、Y县的规模经营

a村位于江西南昌的Y县,整村共有耕地3334亩,其中水田3052亩,本村居民共2760人。该村从90年代起,就有村民外出务工,同时村里也开始了小规模的土地流转。后来,随着外出务工的趋势愈演愈烈,留守人口多为老弱妇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庄的种植模式。外出人员的增加促使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逐渐从原来的村庄种植业转到了在城市二三产业的打工收入,村民减少了对村庄种植业的投入,一部分田地被种粮大户统一流转,县里也希望把田包给种粮大户来种。2003年左右,村庄出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到2011年,该村共有3个大户――两个B县人和一个本村人,所谓种粮大户,在这里至少承包100亩土地,并能够享受到国家柴油补贴的待遇。

小C是本村人,种粮大户之一,他于2009年元月份返乡种田,共种有田地800亩左右。投入种地后,他却感叹道:“我上当了,现在连房子都盖不起”,因种地投入过高,而收入甚微。2011年,他承包的土地租金是200-220元/亩,2012年是260元/亩,租种田地必须将出租人的好田与坏田一起承租。签署农田租种是他的另一个难题:“田是一年一年签的,结果田要荒半年,下半年本可以种的明年收的作物就不敢种了。下半年不敢去翻土地,等谈妥了之后时间上又来不及了。本可以种油菜、玉米等下半年的作物都不能搞,只能等过完年的时候再与人家谈,人家给不给田都是问题。”机械设备是他投资田地的另一大笔开支:喷药机2800多元,喷了不到100亩就不能用了;拖拉机41600元,国家补贴15000元,购买之后还要买油和维修。而本地机械市场太小,没有服务站,买机械后难以找到维修工人,大型机械配件也要去南昌才能买到。人工资本的投入也居高不下,“现在(2011年)人工上涨得太厉害,插秧80-85元/天,还要请吃一顿饭,算下来就是一亩100元左右的人工费。”另外,缺乏技术人员也是一大阻碍,由于小C自己不懂技术,具体到植物生了病该怎么治,土地需要什么肥料,都只能瞎蒙。“种子、农药等都只有听卖种子和卖农药的,自己只有一点一点试验,跟赌钱一样,输了就输了。”而发生自然灾害时,损失更是雪上加霜。

Y县的另一大规模经营模式是由企业主导的,称之为“Y县人的地主模式”。外来的投资者利用其权力背景,通过当地政府强行租田,驱赶当地种田人。群众忍无可忍,一部分群众通过上访,最终保留了自家田地的耕种,未上访者的土地还是收归“地主”。“地主”老板自己从不参与农业劳动,是开着车穿着皮鞋的“庄稼人”。他成立了一家农业公司,租赁Y县各个相邻村庄较为统一的田地,租种面积从2010年的4300亩扩展到2011年的1万多亩,雇佣管理人员和8对邻县的种田夫妇;种植的作物大部分为双季稻。然而,当年4300亩田地的收入总共只有23000元,收入极其微薄。而其之所以要坚持租地种田,就是希望通过大规模的承包经营来套取国家的高额补贴,据他口述,补贴数额为每亩田200元左右,那么1万亩地就能得到200万以上的国家补贴。

二、解析农业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狭义的农业是指农、林、牧、副、渔中的农,即种植业,它依托于土地、阳光、水、生物等自然资源,需要投入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以及农业劳动力的精心耕作,从而产出农产品。从资源来源和产品销售的角度看,规模经营的最大特点是“亲市场”性――租用大面积的耕地,雇佣农业劳动力,投入从市场上购买的生产资料,最终产品完全面向市场出售,以获取最大利润。然而,农业的本质在于其公益性或公共产品性,[6]这就决定了农业是不同于其他盈利行业的生产部门,农业之所以具有社会公益性,首先是因为农产品是每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消费得起而且消费得够。因而农产品的价格并不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而强调国家价格控制,受到国家的低价限制、价格保护,不可能任由市场来调节,这就可能导致其价值和价格并不完全对等。其次,农业生产所提供的产品除了物质产品外,还包括丰富的非物质产品,即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的正外部性效应,比如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提升土壤肥力、农业剩余物的循环再生产等等,使得全社会得以受益。最后,正是基于农产品的低价销售和农业生产的正外部性,农业急需得到国家的投入和社会的支持。因此,农业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活动,也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然而,规模化的种植大户或企业农业生产是市场资本侵入农业生产过程的体现,导致土地、种子、农药、化肥、机械、劳动力等农业生产的要素都被市场化了。但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规模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和农业的公益性质是相悖的,基于这一矛盾,下面将从农业生产投入到产品销售的过程,对农业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实现农业规模效益是土地集中经营的根本目的,但是土地集中带来的租金增加使得规模经营的实际产出往往并不如其所愿。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促进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总产量。但是,近些年来,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在农村以“扫荡”的姿态出现,全球资本主义市场逻辑迅速渗入农村,农村、农业自身的循环模式几乎被彻底打破。农民被迫卷入市场,农业生产收入不能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导致很多农民撂荒土地进城打工,或者在当地谋求其他的生计活动。为了集中利用撂荒土地开展生产,土地流转在80-90年代推行并逐渐兴盛起来,同时,很多地区主动推动规模化经营而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土地的集中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前提条件,然而,这也增加了农业投入的成本。根据地区差异和土地质量的优劣,租金大致从200元/亩到1000元/亩及其以上不等,面积较大的规模经营租金成本总体较高。Y县的小C所承包的800亩土地中,投入在租地上的成本就成为他投资种田的大笔开支,而且随着租金年年上涨,其种地成本越来越高。由于规模农业前期投入较大,以致有些企业因为资金难以周转等原因而出现拖欠农民租金的现象。2011年,福建漳州市漳浦县官浔镇锦江村出租657亩集体土地,承包商C公司抛荒一年,并且拖欠了大约350户村民的土地租金。[7][9]

第二,在规模种植中,农药、化肥的施用相对较多。由于大规模种植通常采用单一种植,因此作物内部的生态系统是极其脆弱的,这就需要喷洒大量的农药以防虫抗病。据四川省X县Z村的当地农民讲,其在单一化的蔬菜种植大户那里打工时投入生产的农药有他们在自家耕种蔬菜时投入农药的两倍之多。同时,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产出,规模农业通常施用大量的化肥以提高产量,导致农作物中重金属残留超标。江浙等沿海地区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和使用权的股份制开启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先河,正当人们引以为豪时,有学者在江苏调查区的调查表明,当地蔬菜和稻米中铅超标率分别达60%和46%。[8]大量人造肥料(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化工饲料、转基因种子)的过度使用,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土壤肥力退化和水污染,打破了环境的有机循环功能,且以农民的自主性丧失和消费者的健康作为规模农业发展的代价,带来农业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的双重危机。以美国为例,美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高科技运作创造的农业高产量让人惊叹,于是有人主张把美国作为发展中国农业的榜样,但这显然是不可行的。美国的现代农业发展是以大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难以避免经济重负和生态灾难。在消耗上,美国每年生产3000亿公斤粮食,要消耗6000万~7000万吨石油、800万吨钢铁,以及大量的磷、钾等肥料。同时,美国农业污染也相当严重,有31个州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每年使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为4??5亿至5亿磅。[9]因此,损耗大量资源和环境的规模化经营使农业自身成为环境污染源,违背了农业的正外部性,不利于农业安全,不适合我国农业的发展。

第三,企业化的规模经营是建立在大量雇工基础上的,而雇佣自由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必然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不仅如此,农业工人和雇主的雇佣关系中,存在雇工难、工人偷工减料、雇主对工人进行压榨等问题。有雇主抱怨道,“第一我雇不着,第二我好不容易雇着一个还贵,贵也就认了,他还不好好干活儿。”Y县的一位种植大户说:“请人最大的问题是不努力做,给自己做的话一天插1??5亩秧,给别人做的话一天就只插八分田了。”工人在雇主的土地上打工,大多只是为了完成一天的工作任务以拿到相应的收入,而不会精心呵护土地,这样就导致他们做工粗糙,影响土地的产出效果。同时,规模经营面积大、雇工多、督促成本大、雇主监督难,使得“大锅饭”时期搭便车的行为再度出现。有些雇主为了防止工人“搭便车”,就用绩效的方式――按照雇工所耕种土地的收成,来付给相应的工资。除此之外,劳动力短缺是雇工的另一难题。由于农业具有季节性和时令性,雇工难通常在农忙时出现;劳动力短缺还表现在有些农事活动不能完全依靠机器得到解决,比如水稻倒伏时,就需要劳动力下田扶起;而在作物收获之后,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搬运和销售。最后,在规模农业中,还存在雇主对工人剥削的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提到,“我们假定,农业和工业完全一样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也就是说,农业是由资本家经营;……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工人的劳动条件被剥夺为前提,那么,在农业中,它是以农业劳动者的土地被剥夺,以及农业劳动者从属于一个为利润而经营农业的资本家为前提。”[10]当农民把地租给企业经营时,能从中获得微薄的工资收入,那么,为什么农民自己种地不挣钱,把地租给别人就能挣钱呢?这和企业规模经营中的资金运作相关,农业规模经营的大笔资金投入来源于政府对农业投入资料的补贴、种粮补贴、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销售的贷款补贴以及农业保险等优惠,有些企业或个人即使亏损惨重也坚持规模种植的原因正在于此,他们寄希望于国家补贴来弥补亏损,甚至有些企业或种植大户起初就试图以规模经营为名义来套取国家资金。Y县“地主”的公司农业种植所获的微薄利润导致其经营进入入不敷出的境地,而国家供给的补贴却使其坐享规模经营带来的收益,以全社会承担的补贴成本为其规模经营买单,这与农业的公共产品性质背道而驰。

第四,大规模经营中机械化的使用导致机器取代劳动力,依附于农业生存的劳动力被排挤出农业生产空间。精耕细作的劳动力成本是种田大户难以支付的,为了降低成本,规模经营通常会引进机器,同时,国家和省按照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购买价格的30%进行补贴,这也刺激了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投入的积极性。相反,小规模的农户家庭经营追求不计入生产成本的家庭人工劳动。若从市场上购买机械,由于经营面积较小,产出有限,家庭生产可能收不回购买机械的成本,因而单个的农户家庭对机器需求较小,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较低。而且,农业对于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弥补货币性支出不足的生存手段。对于部分难以外出务工的农村人来说,依靠土地能满足货币性收入所不能满足的一些基本生活需要。如今,年富力强的农村青年涌入城市打工,留下年纪大的老人和要照顾家庭的妇女,她们主要靠种地为生,家庭农业就有效地承载了这些劳动力。倘若规模化种植在中国可实行的地区普遍开展起来,那么农村劳动力就会受到排挤,而又不被其他的就业缺口所容纳,那么这部分人可能沦为“废弃的生命”。也就是说,土地之于农民是一体两面的:仅仅依靠土地不能满足农民维持生活所需要的货币性开支,支付不起其被卷入商品化的乡村生活,但是完全放弃对土地的直接经营,就会进一步增加农民的货币性支出,所以,农业规模经营的普及会危及部分农民对土地的生存性依赖。

第五,主张发展规模农业的论调中大有以其规模效应来抵抗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的理由,事实上,规模农业同样不可能抵御这些风险。首先,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具有一段生长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市场需求可能发生变化,致使农作物在收获之时可能并不适合当时的市场所需。而且,市场信号的传递需要一段时间,生产者获取到的市场信号通常是去年的供求信息,对今年的市场难以作出正确的预测。因此,当规模经营中种植作物与市场需求不相吻合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比于小农经营将会更大,加上规模经营的前期需要大量投资,可能导致投资者赔得血本无归,甚至陷入破产窘境。重庆“粮王”曾租用朱沱镇2632户农民的1??06万亩稻田种植水稻,但自始至终面临劳务成本高、农田基础设施薄弱、自然风险大等困难,其设计的集约化模式未能解决这些问题,种粮3年多,最终于2012年破产,累计亏损200多万元。[11]当然,很多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为了避免市场风险,通过和销售企业联合起来,直接以对口对销、加工食品,或采用订单生产的方式来降低风险。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形成对农作物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垄断现象,企业成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主体,而小农户和消费者却受控于企业,而沦落到边缘地位。此时,农业成为企业谋利的手段,而非为大众提供基本福利的产业了。

总之,在规模化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各种基本的农业生产要素被待价而沽,而忽视了其潜在的循环再生产的能力,用“投入最少产出最多”的逐利逻辑垄断了农业生产,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而忽视了农业安全和社会承担的整体成本,这些都是背离农业公共产品性的表现。甚至有些企业家为了盈利,利用资本变相发展出其他产业,比如,把所租土地作为非农用地,在农用土地上建度假村,发展乡村旅游。有的则因为粮食作物卖不出高价而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把粮地挪为他用。这将导致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农业安全受到更大威胁。

三、结论与思考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农业不同于一般产业,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要素,其本质是公共产品性。具体表现为农业的弱质性,因难以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它不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途径。同时,农业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农民的农业劳动是为全社会造福而农民自己难以获得直接补偿的活动,[6]比如,合理的农业生产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正外部性的贡献,而农民不会得到与此对等的物质收益。因此,公共产品性决定了农业的发展路径不能效仿工业。但是,具有资本性质的规模农业经营主体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或种植大户,他们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农业,尤其是当商品化潮流对农村的渗透日益增强时,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被卷入市场,农业日益成为资本投资的一块“肥肉”。于是,马克思和考茨基主张的资本主义农业终将取代小农农业似乎有了现实合理性。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篇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5-0087-03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2017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2]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条件和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无论是构建还是优化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都要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重要关系。

一、处理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与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逐步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家庭承包经营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突出表现为经营规模偏小、生产方式粗放、务农人口老龄化、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可以有效化解这些新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所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相对于已有的、旧的农业经营体系而言的,它不是对已有农业经营体系的否定和摒弃,而是在已有农业经营体系基础上的完善和发展。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处理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对两者的协调发展非常重要。为此,首先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承包农户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家庭承包经营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大量的承包农户会长期存在,我国现有2.6亿多的承包农户,这些承包农户是农业的基本经营单位。承包农户虽然主要从事自给性生产,但也为合作社、龙头企业提供劳动力和原材料。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每一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都离不开传统承包农户的支持,传统承包农户是各种新型主体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这些传统承包农户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弱点,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在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逐渐加大、农民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趋势日益加快的过程中,传统承包农户的弱势和不足表现得愈来愈明显。因此,在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也要大力扶持传统承包农户,这是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发展大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其次,要认识到传统承包农户发展为新型经营主体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稳中求进。新型经营主体与传统承包农户不同,主要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两者虽然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但主要表现为相互促进的关系。新型主体,尤其是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可以为传统承包农户提供各生产环节的服务,促进传统承包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同时随着农村全面改革的推进,承包农户也会逐步成长为家庭农场,2.6亿多的小规模农户将逐渐减少,这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上,对家庭承包经营和新型经营主体都要给予扶持和激励,推动农业稳定发展,更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

二、处理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

理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各经营主体的相互关系,对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及各主体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经营主体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四大主体。专业大户是指在种植、养殖生产规模上明显大于传统承包农户,而且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化农户。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人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共有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4%,其中,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家庭农场超过34万户,平均经营规模达到150亩左右。[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出了明确的定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a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5]到2016年11月底,我国农民合作社达177万家,入社成员超过1亿户,成员普遍增收10%-20%。合作社流转了9737万亩耕地,吸引农户1560万亩耕地入股,统一经营面积超过1.1亿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8.4%。为成员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合作社占总数的52.9%。[6]《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直接与农户紧密联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农业企业。”[7]截止2015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8.6万个,龙头企业12.9万家,辐射带动全国1.2亿农户发展农业生产,户均年增收3300多元。[4]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盈利能力最强的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5年平均获利502.82万元。其次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获利51.42万元;盈利能力最弱的是家庭农场,平均获利21.38万元。其中,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盈利有明显上升趋势,龙头企业2015年平均利润比2014年增加了48%;专业合作社2015年平均利润同比增加了52%。[8]

虽然各大经营主体发展速度不同,盈利能力有所差别,但在生产实践中并不存在高低优劣之分。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经营主体定位不同,承担的角色也就不同,它们共同存在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之中,是优势互补的整体关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经营主体,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骨干,是商品性农产品特别是大田作物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是发展合作经营的核心力量;农民合作社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由农户联合与合作组织起来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中坚,是引领家庭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组织者,是联结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桥梁和纽带;农业龙头企业经营是从事农产品运销、储藏、加工发展起来的农业经营方式,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主要引领者,是分散经营有效对接社会化大市场的重要平台,是带动其他经营主体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的核心力量。[9]因此,要针对各类经营主体的主要特点,发挥其比较优势,努力形成各类主体互相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纲要》也提出,健全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政策体系,扶持发展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1]

三、处理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静态和动态的平衡关系

《纲要》提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通过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实现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金、设备、经营管理、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有效运行,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故农业规模经营一般就是指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调动粮食生产者的积极性,也是加快农业体制创新、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条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适度规模经营,使用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但如果规模过大,超过了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就会由规模经济转化为规模不经济,带来多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规模过大容易造成一部分农民无地无业。发展适度规模需要大量劳动力从粮食生产中转移出来,如果规模过大,容纳的劳动力将会减少,势必导致许多农民失去在土地上就业增收的机会。同时,有些农民离开土地,尽管没有丧失土地承包权,但失去土地经营权后,如果不具备进城务工的能力,处于闲置状态,地租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难免出现收入下降的趋势。而且,处于闲置状态的农民还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规模过大容易导致粗放式经营,降低土地产出率。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度的规模单产最高,超过这一规模,生产经营成本就会逐渐增加,容易导致粗放式经营,土地产出率就会下降。因此,适度的土地规模才能实现产量增加和农民增收的统一,才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

?木蔡?来看,一个区域在特定的时期,适度的土地规模是一定的。但从动态来看,适度的土地规模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正确处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静态和动态的平衡关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资源贫乏的国家而言,改变目前过小的家庭经营规模是一个历史的进程,需要时间来解决。土地规模经营必须与区域城镇化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适应。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强行推动,不能不顾农民意愿“拔苗助长”,片面追求大规模,势必会伤害广大农民的利益,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不仅会伴随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而且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之后,土地规模经营也无法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二是坚持动态平衡原则。随着影响土地规模经营因素的改变,适度规模也应随之改变,只有实现动态平衡,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研究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规模经营健康发展。[2]

四、处理好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人才需求的关系

在“四化同步”发展过程中,据测算,在目前的农业资源状况和科技水平下,大约还有8000万农业富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条件。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还有利于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开阔农民的视野,增强农民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为新型农民的培育奠定基础。但另一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也会制约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从现阶段来看,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务农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地区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50岁,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导致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缺乏人力资本。由于农村现有劳动力平均年龄大、文化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严重削弱了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论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最终都是为了确保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破解这一难题的核心就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关键,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人才保障。

“新型职业农民”于2012年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将逐渐被现代农业所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也将被新型职业农民所取代。从现展的高度看,这不仅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十八大以来,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导力量。随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开展,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快速成长,正在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和农业龙头企业骨干,一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业态催生一批新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步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主体,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截至2015年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达到1272万人,比2010年增长55%,农民职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吸引一大批年轻人务农创业,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确保农业后继有人。到2020年,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总量将超过2000万人,务农农民职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总体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和经营能力显著改善;农业职业培训普遍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融合发展,基本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一遍。[10]

五、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市场规模篇10

1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

1.1促进规模发展,带动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建设标准化、优质化、规模化基地,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实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促进了优质化产业的规模集聚[4];实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管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实行一体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壮大了第一产业,而且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

1.2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户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直接进行订单生产,直接参与到市场中,农民不再为“卖难”、找不到市场而犯愁,大大促进了农产品的产销衔接,增加了农民收入[5]。

1.3提高农业整体水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大促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整体水平。专业化管理、标准化生产需要开发和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大大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同时,龙头企业努力创建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具有特色的名牌产品。

2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2.1组织化程度较低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营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只能获得有限的农业生产利润,商业利润大量流失,而从事农产品经营的商人则获得了大量的商业利润。组织化程度低,使农民在新阶段难以得到生存和发展[6]。此外,农业科技教育、农民素质现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等,均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

2.2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

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竞争力强、规模较大的支柱性主导产业较少。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主导产业进行确立时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与市场缺乏紧密联系,导致主导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2.3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目前,龙头企业没有摆脱散、小、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济实力弱,经营规模小,辐射面狭窄,资本积累慢,不能形成较强的带动能力,产品规模难以形成,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弱。

2.4利益机制不完善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利益机制。完善的利益机制是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订单机制不完善,龙头企业在利益面前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双方未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形成长久、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3.1把握市场导向,搭建信息平台

正确把握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市场导向,建立宏观调控下的农业产业化市场导向机制,实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市场引导农户的战略目标。市场导向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要安排生产和经营,使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成为政府引导农民调整结构的主要手段。

3.2因地制宜,大力培育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培育主导产业,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能够发挥当地优势、品种适销对路、经济效益好、群众有一定种养基础的主导产业来培育。要突出重点,从当地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出发选择重点突破;要突出特色,实施名牌战略,开发优质名牌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要突出规模,实行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规模产业。

3.3立足当地实际,加快发展龙头企业

根据各地区域特点,切实做好规划,坚持高标准、大规模、高附加值、独具特色、带动功能强的原则,对争办的龙头企业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同时龙头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加强市场调查和预测,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注重经济核算,提高整体素质。

3.4加快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科学技术融会贯穿于产业化的全过程,没有较高的农业科技含量,就不可能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要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来抓紧抓好,劳动者作为市场主体,其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对农业产业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抓好科技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3.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我国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以促进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增加为目标,围绕农业优势产品和主导产业,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推进,促进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

3.6创新管理机制

正确处理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最低保护价收购和风险基金等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要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单规范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

3.7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业产业化延长了农业产业链,不仅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生产促使剩余农村劳动力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剩余劳动力向乡村工业、城镇服务化转移,加快了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步伐,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4参考文献

[1]王伯祥.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解决好相关联的几个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1999(1):17-19.

[2]蔡雪魁.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

[3]蔡雪魁.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建议[J].种业导刊,2009(4):40.

[4]农业部:“十二五”农业产业化跨越式发展重推六件事[J].种业导刊,20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