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矿山资产评估十篇矿山资产评估十篇

矿山资产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3:02

矿山资产评估篇1

一、矿业企业的特殊性――从企业价值评估角度理解

相对于一般的制造加工企业,矿业企业生产经营具有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得采用常规评估方法对矿业企业价值进行评估面临问题。

(一)作为生产劳动对象的矿产具有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使得矿山寿命有限

一般工业企业所需原材料可以通过外购来满足,而且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可以永葆企业青春。矿山企业生产利用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可耗竭性资源。矿山的寿命取决于其开采范围内所拥有的矿产资源储量。储量多,服务年限就长一点;储量少,服务年限就短一些。但不管拥有资源量是多少,矿山企业终因可采储量耗竭而停产、闭坑。

一般类型企业价值评估中,在采用折现现金流量法评估时,都假设企业可持续经营,因而在评估实务中假定企业未来处于稳定收益期,利用永续年金现值法估算其未来稳定期的价值。而矿业企业的矿山寿命是有限的,不符合持续经营假设,一般会根据它的矿山寿命来决定收益时间的长短。因此,利用收益法对矿业企业进行评估不同于一般企业。

(二)矿业行业具有高风险性,折现率难以选取

矿产赋存于地下,即使通过详细勘探亦不能完全了解其品质和规模。寻找、勘探以至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就是一个对未知不断探索的过程,找矿难度大、成本高、勘探、开发的风险多,是一般工业企业不可比拟的。

在对矿业企业进行价值评估时,如何考虑其高风险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尤其是在采用收益法时,如何选择适当的折现率来反映矿业企业的高风险状况,面临着困难。

(三)矿业具有周期性特点,矿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矿业是比较典型的周期性行业。矿业发展周期与经济发展周期基本是一致的,一般十年一个周期。基本金属的价格及矿业公司市场价值(股价)的波动幅度大于工业增加值的波动幅度。以中国股市为例,2005―2007年有色金属股价上涨了32倍,而股市只涨了5倍。2008年股市下跌,有色股跌到只剩1/6,而股市还剩1/3,差一倍。同期全球有色金属的价格上涨了2~10倍。

大型矿山寿命期限都远超过10年的矿业周期,一般都跨3~6个矿业周期,期间,矿产品价格将经历较大的波动。因此,在评估矿业企业价值时,应考虑矿业周期的影响。然而,评估实务中,收益法对一般企业的价值评估都假定未来产品价格不变,这与矿业行业具有周期性是不符的。

(四)矿山企业建筑物价值具有特殊性

矿业企业建筑物包括地面建筑物和矿井建筑物。

1.地面建筑物价值

大部分矿山地理位置偏僻,当地经济依靠矿业。一旦矿产资源开采枯竭,矿业企业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及地面建筑物的价值将降到一般山区的水平,价值大幅缩水,虽然很多地面建筑物在矿井闭坑结束后仍能正常使用。

实际工作中,必须充分结合矿山寿命期限和当地经济情况确定矿山企业地面建筑物的价值。若矿山附近有其他经济实体的发展,一般地面建筑价值会高一些。

2.矿井建筑物价值

矿山的生产中,必须掘进建造大量的构筑物。如地下开采的井筒、井底车场、运输大巷等大量井巷工程。

由于矿井建筑物生产用途的专业性、不可移动性、服务期间的特定性,其价值既依赖于历史成本,又与巷道周围的矿产资源开采密切相关。

如为某个阶段服务的大巷会随着该阶段资源开采完毕而丧失其全部价值;而为整个矿山服务的主要开拓井巷则会在整个矿山的生产期间内都将具有价值。而有的生产勘探井巷则形成以后就不具有价值,因为其所在位置经勘探没有矿藏可供开采。

可见,矿井建筑物不同于一般企业普通固定资产,其价值转移的方式显然也不同于一般的固定资产,其价值的变化不在于折旧金额的多少而在于其服务范围内可供开采储量的多少或开采年限的长短。

另外,我国会计制度对井巷矿井建筑物等资产不提“折旧”,而是提取“维简费”。

矿业企业建筑物价值变动与一般企业建筑物价值变动存在差异,因此,采用成本法对其进行价值评估时,贬值额的确定面临困难。

(五)矿业权资产的评估价值可能超过矿业企业整体评估价值

目前,很多评估师很困惑为什么矿业企业拥有的矿业权资产的评估值会超过矿业企业整体评估价值。原因在于,收益法的评估实务中,矿业企业价值评估和矿业权资产评估所采用的未来收益是一样的,但折现率选取不同。矿业权价款评估按目前矿业权评估准则的规定,一般在8%~10%之间选取,而矿业企业价值评估时,考虑到矿业的高风险性,一般都在10%以上选取,取值一般比前者高。

因此,采用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评估矿业企业价值时,两种评估方法的结果会出现较大差异。

二、乘数估值指标选择原则

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的过程中,乘数估值法主要通过拟评估公司的某一变量乘以估值乘数来进行评估。选取适当的估值乘数是应用乘数估值法的关键。估值乘数既可以基于资产负债表,也可以基于利润表,甚至企业经营的其他变量。事实上,Kamstra(2001)的研究结果证明:企业价值评估可以建立在任何相关变量与企业价值之间稳定长期的关系基础上。因此,除了每股盈余、每股净资产等传统的估值变量外,诸如销售收入、总资产、甚至互联网公司的网页点击率、通讯公司的客户数量等变量都可以用来作拟评估公司的基本面。换句话说,只要估值变量与公司价值保持相对长期稳定的关系,就可以作为估值乘数的备选变量。Kamstra(2001)的研究成果为选取估值乘数指标提供了理论上指导原则。

研究表明,特定的乘数适用于评估特定类型的企业,如对于工业企业应使用市盈率,对于房地产公司和旅店业应使用股价与现金收益比,对于金融企业,如银行和保险公司,应使用股价与账面价值比。那么对于矿业企业而言,什么样的乘数最适合呢?

对于矿业企业来说,矿产资源的量和质是公司盈利、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企业矿石储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互动是一切的基础。

与下游制造类企业的评估方法不同,对资源开采企业的价值评估有其独特性。由于资源型企业的自身特点,在经济指标的选取上,一般的价格/收益(p/e)、价格/净资产(p/B)指标不适合用来推断目标矿业企业的价值。

三、构建矿业特色的乘数估值指标,满足矿业企业价值评估的需要

以企业控制矿产资源的数量和价值所反映出来的企业价值作为对比分析依据,采用企业价值/资源量、企业价值/可采储量价值等指标进行比较,因为这些指标更直观地反映了市场对矿产资源本身的评价,从而直接影响矿业企业价值。本文构建了如下新的矿业特色乘数估值指标用于评估矿业企业价值。

(一)市价/剩余可采储量(p/R)

对于矿业企业而言,矿产资源占有量越多,生产能力和矿山服务年限越长,其持续经营能力越强,公司价值就越大。

采用股票市值除以公司拥有的剩余可采储量或每股市价除以每股剩余可采储量作为乘数指标,用参考矿业公司该乘数指标值乘以待评估矿业公司的剩余可采储量或每股剩余可采储量,可相应得到待评估矿业公司的市值或每股股价的相对价值。该乘数指标适用于拥有相同种矿产资源的矿业企业价值评估。

(二)市价/剩余可采储量经济价值(p/RV)

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不同矿种的矿产品价格不同,因此,相同储量的不同矿种其经济价值是不相同的。因此,剩余可采储量在不同种类矿产资源之间缺乏可比性。

以剩余可采储量乘以单位矿产品价格,得到以市价计算的矿产资源经济价值,再除矿业公司的股票市值,得到p/RV乘数指标。用参考矿业公司该乘数指标值乘以待评估矿业公司的剩余可采储量经济价值,可相应得到待评估矿业公司的市值。该乘数指标在形式上解决了不同矿种间的比较。该值越高表明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其内在价值就越高。虽然这一方法不如通常的pe、pB等方法具有理论基础的支持,但是从地租的角度却反映出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拥有土地,何必担心它没有产出。

(三)市价/剩余可采储量利润(p/Rp)

不同矿产资源的成矿条件、矿藏赋存条件、开采和冶炼加工技术不同,导致单位矿产品的开采成本不同,因此,相同经济价值的矿产资源其利润是不同的。因此,剩余可采储量经济价值在不同矿产资源之间缺乏可比性。

以剩余可采储量乘以单位矿产品利润,得到剩余可采储量利润总额,然后再除矿业公司的股票市值,得到p/Rp乘数指标。用参考矿业公司该乘数指标值乘以待评估矿业公司的剩余可采储量利润,可相应得到待评估矿业公司的市值。该乘数指标在形式上解决了由于矿产品价格和开采冶炼成本不同的矿业企业之间企业价值的比较。

(四)市价/矿业权价值(p/mR)

资源类上市公司财富的最大源泉在于其矿业权,资源类上市公司实际是一个将矿业权逐步变现的组织。矿业企业价值主要受其拥有矿业权价值的影响。

以每股矿业权价值除矿业公司的股票市值,得到p/mR乘数指标。用参考矿业公司该乘数指标值乘以待评估矿业公司的每股矿业权资产价值,可相应得到待评估矿业公司股票市值。该乘数指标在形式上解决了不同矿种的矿业企业之间的企业价值比较。

(五)市价/剩余服务年限利润(p/Yp)

市盈率(p/e)乘数估值指标仅仅考虑了当期的公司盈利对股票价值的影响,并没有考虑将来的盈利情况;而市价/剩余服务年限利润(p/Yp)乘数估值指标则将公司矿产资源剩余服务年限内全部盈利纳入估价考虑范围。

以矿产资源剩余开采年限乘以每股盈利,得到剩余开采年限盈利总额,然后再除矿业公司的股票市值,得到p/Yp乘数指标。用参考矿业公司该乘数指标值乘以待评估矿业公司的剩余服务年限利润,可相应得到待评估矿业公司的市值。该乘数指标在形式上解决了矿业企业与非矿业企业之间企业价值的比较。

四、矿业特色乘数估值指标的运用案例

参考矿业企业资料:国内一上市矿业公司某年末拥有剩余可采储量18722万吨,总股本81000万股。按该公司当年平均吨矿产品销售价格194.42元计算的剩余可采储量经济价值约为3639931万元,每股剩余可采储量经济价值约为45元,按该公司当年吨矿产品利润27元计算的剩余可采储量利润约为505494万元,每股剩余可采储量利润为6.24元,当年年末该公司股票收盘价为每股5.23元。

矿山资产评估篇2

关键词:采矿权;作价出资;热点难点

矿业权作为一种民事财产权利,是依据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权能而派生的权利。《物权法》将采矿权确定为独立于所有权的用益物权,规定可通过矿业权交易市场实现采矿权价值的最大化。由于矿业权市场的不确定性,宏观制约因素很多,实务操作中,受矿业权的面积、范围、质量、可利用程度、区位等影响,造成采矿权不能顺畅流转。2008年之前的五、六年间,山西的煤炭采矿权市场同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一样,持续火爆,呈现出多年来稀有的采矿权流转市场活跃的局面。随着金融风暴及经济危机的深入,山西的煤炭产权交易市场也是冰火两重天,进入不可置信的“寒冬”,同时,由于山西的煤炭采矿权流转市场缺乏历史统计数理模型的分析和整理,在采矿权评估市场上,往往无法给出一个相对稳定的估值区间,严重制约着煤炭采矿权交易市场的发育和成长。尤其是获得采矿权的民营煤矿企业急需通过二级市场来实现其投资价值时,面临诸多困境,不仅制约着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成为当前影响山西煤炭资源资产化、矿权资本化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采矿权作价出资制度的现状分析

现行的《矿产资源法》是1996年修订的,该法对采矿权的流转采取了需行政审批的立法体例。其立法宗旨,是对采矿权的作价出资暗含着否定或禁止流转的立法导向,在矿权立法上,毫不避讳地把采矿权界定为一种行政(许可)权。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颁发实施《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对采矿权流转采用了有条件地适度松动的立法选择,但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自由依然受到严格的限制,规定采矿权转让合同必须经批准后方能生效。之后,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规定采矿权人的处分方式。这是国家第一次在政府规章层面规定采矿权人作价出资的规定。之后,在修订后的《公司法》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但对非货币出资的形式有严格的要求,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可以用货币估价;二是可以依法转让;三是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未明确禁止。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年2月15日)也从财务账务处理角度,将属于无形资产的采矿权入账、摊销作了详细的操作说明。

《物权法》作为为我国市民生活提供物权保障的重要法律,它明确将采矿权从行政许可权彻底转向了具有财产价值属性的民事用益物权。《物权法》的立法规定,与第三次修正后施行的《公司法》第27条将采矿权作为股东出资方式隐含着一脉相承的吻合。

二、采矿权作价出资的热点和难点

现行的《公司法》和《物权法》作为高位阶的法律,虽然对采矿权在二级市场上可以作价出资,但在实务操作中,采矿权人在采矿权作价出资上,尚存在着诸多制度性障碍和操作上的难点。

(一)采矿权评估作价的价值溢价部分确定难

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和采矿权价值大省,为解决多年来困扰、影响和制约山西频发的矿难,真正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的方法找到一条各方主体共赢的解决路径。山西从2000年前后,借着煤炭市场由买方市场逐步转向卖方市场、煤炭价格一路上涨之势,持续开展了煤炭采矿权流转市场的探索。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明确规定了在山西进行试点,规定采矿权评估作价要“合理评估作价,防止资源资产流失”,这成为山西煤炭采矿权作价遵循的基本原则。

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开始在全国8个省试点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此后,山西全省区域内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也相应提速,各地本着“一次置权、分期付款”的方式,中小型煤矿企业进行了采矿权一级市场的出让。这项工作既涉及国土资源、国资监管、工商管理、税务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也需法律、评估、会计、税务筹划等中介机构广泛深度参与。在对煤炭采矿权作价出资的评估实务操作中,现行有效的主要操作规范是国土资源部的《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矿业权评估指南》以及《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在采矿权作价出资估值时,除已经交纳的采矿权价款等实际发生或支出的不变成本外,即是溢价部分。而对溢价部分的标准、幅度等,既要根据煤矿企业的储量测算,也要参考市场的供求关系,估值难度较大。往往在采矿权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容易发生较大分歧,尤其涉及到采矿权转让人或受让人一方是国有企业,如何避免国有资产不流失,成为一个难题。而民营煤矿企业,通过借贷融资等方式出让取得采矿权后,急需通过采矿权二级市场的再流转获取收益,就面临着评估作价中,是正当收益还是虚高估价及资源资产流失的博弈和考量。煤炭采矿权作价市场恰如纷繁复杂且多姿多彩的世俗生活,无法遵循固定的逻辑,只能符合生活逻辑。所以,在山西,法律这种为人们的行为提供理性模式的上层建筑,急需为世俗生活解除后顾之忧。

(二)采矿权作价出资评估中最高限价的“一刀切”作法,实践中遇到了严重挑战

2008年上半年之前,山西为应对采矿权交易市场异常活跃的现实需求,山西有关部门先后就采矿权价款评估作价出台过若干个限价性的规范性文件,其核心即是按照硫分、灰分对应煤炭品种制定最高限价,同时规定,各煤矿采矿权进行作价评估时,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占有储量的煤层赋存和开采条件、地质勘查程度、交通等因素与分值连乘修正。但这种“一刀切”的政策性规定,现实中往往被残酷、真实而无情的煤炭采矿权流转交易市场所发现和打破。实际交易中,常常出现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和实际交易两个价格或阴阳合同。应当说,政府限价规定的作法,意图是想起到平抑持续上涨的采矿权流转价格的作用,但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推动作用,结果事与愿违,无法实现制度设计者的初衷。这些政策性规定,制度设计者固然也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出台的,但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即便立法者释放的初衷是善意的,由于我们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上的过度向上依赖,对市场的反应往往是迟滞的,造成政府的政策规定在频繁活跃的采矿权交易市场面前表现出尴尬而左右为难,势必造成了煤炭采矿权交易阴阳价格的出现,既扭曲了市场信号,又造成了税费的大量流失。实践证明:这种“一刀切”的限价规定,在采矿权作价评估市场上遭遇到了严重而无情的挑战。

矿山资产评估篇3

【关键词】采矿权;作价出资;热点难点

矿业权作为一种民事财产权利,是依据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权能而派生的权利。《物权法》将采矿权确定为独立于所有权的用益物权,规定可通过矿业权交易市场实现采矿权价值的最大化。由于矿业权市场的不确定性,宏观制约因素很多,实务操作中,受矿业权的面积、范围、质量、可利用程度、区位等影响,造成采矿权不能顺畅流转。2008年之前的五、六年间,山西的煤炭采矿权市场同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一样,持续火爆,呈现出多年来稀有的采矿权流转市场活跃的局面。随着金融风暴及经济危机的深入,山西的煤炭产权交易市场也是冰火两重天,进入不可置信的“寒冬”,同时,由于山西的煤炭采矿权流转市场缺乏历史统计数理模型的分析和整理,在采矿权评估市场上,往往无法给出一个相对稳定的估值区间,严重制约着煤炭采矿权交易市场的发育和成长。尤其是获得采矿权的民营煤矿企业急需通过二级市场来实现其投资价值时,面临诸多困境,不仅制约着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成为当前影响山西煤炭资源资产化、矿权资本化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采矿权作价出资制度的现状分析

现行的《矿产资源法》是1996年修订的,该法对采矿权的流转采取了需行政审批的立法体例。其立法宗旨,是对采矿权的作价出资暗含着否定或禁止流转的立法导向,在矿权立法上,毫不避讳地把采矿权界定为一种行政(许可)权。1998年2月12日,国务院颁发实施《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对采矿权流转采用了有条件地适度松动的立法选择,但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自由依然受到严格的限制,规定采矿权转让合同必须经批准后方能生效。之后,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规定采矿权人的处分方式。这是国家第一次在政府规章层面规定采矿权人作价出资的规定。之后,在修订后的《公司法》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但对非货币出资的形式有严格的要求,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可以用货币估价;二是可以依法转让;三是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未明确禁止。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年2月15日)也从财务账务处理角度,将属于无形资产的采矿权入账、摊销作了详细的操作说明。

《物权法》作为为我国市民生活提供物权保障的重要法律,它明确将采矿权从行政许可权彻底转向了具有财产价值属性的民事用益物权。《物权法》的立法规定,与第三次修正后施行的《公司法》第27条将采矿权作为股东出资方式隐含着一脉相承的吻合。

二、采矿权作价出资的热点和难点

现行的《公司法》和《物权法》作为高位阶的法律,虽然对采矿权在二级市场上可以作价出资,但在实务操作中,采矿权人在采矿权作价出资上,尚存在着诸多制度性障碍和操作上的难点。

(一)采矿权评估作价的价值溢价部分确定难

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和采矿权价值大省,为解决多年来困扰、影响和制约山西频发的矿难,真正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的方法找到一条各方主体共赢的解决路径。山西从2000年前后,借着煤炭市场由买方市场逐步转向卖方市场、煤炭价格一路上涨之势,持续开展了煤炭采矿权流转市场的探索。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在山西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明确规定了在山西进行试点,规定采矿权评估作价要“合理评估作价,防止资源资产流失”,这成为山西煤炭采矿权作价遵循的基本原则。

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开始在全国8个省试点推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此后,山西全省区域内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也相应提速,各地本着“一次置权、分期付款”的方式,中小型煤矿企业进行了采矿权一级市场的出让。这项工作既涉及国土资源、国资监管、工商管理、税务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也需法律、评估、会计、税务筹划等中介机构广泛深度参与。在对煤炭采矿权作价出资的评估实务操作中,现行有效的主要操作规范是国土资源部的《探矿权采矿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及《矿业权评估指南》以及《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在采矿权作价出资估值时,除已经交纳的采矿权价款等实际发生或支出的不变成本外,即是溢价部分。而对溢价部分的标准、幅度等,既要根据煤矿企业的储量测算,也要参考市场的供求关系,估值难度较大。往往在采矿权转让人和受让人之间容易发生较大分歧,尤其涉及到采矿权转让人或受让人一方是国有企业,如何避免国有资产不流失,成为一个难题。而民营煤矿企业,通过借贷融资等方式出让取得采矿权后,急需通过采矿权二级市场的再流转获取收益,就面临着评估作价中,是正当收益还是虚高估价及资源资产流失的博弈和考量。煤炭采矿权作价市场恰如纷繁复杂且多姿多彩的世俗生活,无法遵循固定的逻辑,只能符合生活逻辑。所以,在山西,法律这种为人们的行为提供理性模式的上层建筑,急需为世俗生活解除后顾之忧。

(二)采矿权作价出资评估中最高限价的“一刀切”作法,实践中遇到了严重挑战

2008年上半年之前,山西为应对采矿权交易市场异常活跃的现实需求,山西有关部门先后就采矿权价款评估作价出台过若干个限价性的规范性文件,其核心即是按照硫分、灰分对应煤炭品种制定最高限价,同时规定,各煤矿采矿权进行作价评估时,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占有储量的煤层赋存和开采条件、地质勘查程度、交通等因素与分值连乘修正。但这种“一刀切”的政策性规定,现实中往往被残酷、真实而无情的煤炭采矿权流转交易市场所发现和打破。实际交易中,常常出现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和实际交易两个价格或阴阳合同。应当说,政府限价规定的作法,意图是想起到平抑持续上涨的采矿权流转价格的作用,但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推动作用,结果事与愿违,无法实现制度设计者的初衷。这些政策性规定,制度设计者固然也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出台的,但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即便立法者释放的初衷是善意的,由于我们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上的过度向上依赖,对市场的反应往往是迟滞的,造成政府的政策规定在频繁活跃的采矿权交易市场面前表现出尴尬而左右为难,势必造成了煤炭采矿权交易阴阳价格的出现,既扭曲了市场信号,又造成了税费的大量流失。实践证明:这种“一刀切”的限价规定,在采矿权作价评估市场上遭遇到了严重而无情的挑战。

(三)采矿权作价出资的民事流转规则设计亟需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的立法对采矿权的认识过分强调属于行政(许可)权,而忽视了它从本质上属于民事权利根本属性的认识,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重行政监管,轻民事流转调整。采矿权作为受公法严格规制下的私权,其本质属性属于民法上的用益物权。国土资源部《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虽然自2000年就开始实施,并明确规定可以作价出资,但在具体操作上,由于评估作价办法、评估结果的审查备案、采矿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及完善、财务处理及工商登记记载等相关的制度配套欠缺,致使采矿权作价出资一直无法顺畅地流转起来,也成为制约资源资产化、资源资产资本化及证券化的难点、热点问题。

三、解决采矿权作价出资的难点、热点问题的思路及办法

(一)建立合理的采矿权流转收益分配调节机制

目前,制约采矿权作价出资流转的关键在于采矿权作价扣除成本后的溢价部分的分配上,应当依据产权原则来界定国家和采矿权人之间的收益分配比例,既客观公平地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又可以实现交易的顺畅进行。原则上,一方面应当遵循马克思指出的真正的矿山地租的决定方法和农业地租完全一样的基本原则,国家以矿山地租收取者的身份,采矿权人交纳采矿权价款获得采矿权,致使采矿权进入了二级流转市场。从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在既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采矿权价款作为矿山地租的一部分,它的数额主要由土地的禀赋决定,采矿权及其流转价格主要决定于矿山的禀赋和储量,而矿山的禀赋和储量的终极所有人是国家。由于市场发育的不确定性,国家不能因采矿权的一次出让,而失去对采矿权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行使。近年来,发端在山西、弥漫在全国的“煤老板”一夜暴富的神话,就是由于国家放弃或放松了在采矿权出让后,对采矿权流转市场中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缺乏监管而放任的结果,产生了诸多不利于社会稳定的矛盾,这与我们理论上存在认识误区有很大关系,客观上制约了采矿权作价出资以及采矿权的流转。因此,在坚持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收取的采矿权价款既定分成比例标准下,对采矿权出让后流转收益(包括作价出资)应在采矿权人和政府之间进行合理分割溢价收益部分,提高政府促进采矿权作价及采矿权流转积极性的同时,确保采矿权人的投资收益不受损害。可喜的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08年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已经就制定采矿权价款处置办法提上了议事日程,说明山西以此来规范促进山西本轮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完善采矿权作价出资及流转的制度设计

1.根据《物权法》完善《矿产资源法》等特别法

按照《物权法》对采矿权作为用益物权的规定,采矿权一经设立,当事人之间形成的私法关系其实就是平等主体的产权交易关系,其流转只能依照民事规则进行。但《物权法》只是对采矿权作为用益物权这种私权流转进行了一般性规定,实务中,对采矿权的取得、变更、消灭及其程序等细致操作规范,应通过《矿产资源法》等单行法及特别法予以完善和体系化,同时,应遵循《物权法》第120条规定的:“所有权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权人行使权利”原则,让采矿权顺畅地流转起来。

2.细化采矿权作价出资的方式、条件及程序

由于采矿权与一般的用益物权是通过合同设立不同,采矿权是在先有当事人的权利处分合意后,再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方能设立,同时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登记与权利公示一并实现,因此,立法理论和实务操作中必须遵循《物权法》的公示原则,包括国土资源、财政、税收、工商及资产评估、会计中介等众多部门的协调一致。具体应包括以下方面:(1)采矿权的评估作价方法;(2)采矿权评估备案制度的完善;(3)采矿权评估作价的财务验资确认;(4)采矿权的工商登记核准,等等。

3.采矿权作价出资的财务处理

采矿权作为一种资产,在会计科目上均应确定为无形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并应当在公司或持有机构的财务报表上体现为无形资产科目进入成本。按照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1999年11月1日财政部颁发的《企业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企业通过交纳采矿权价款取得的采矿权,按规定应交纳的采矿权价款,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借记“无形资产—采矿权”科目,贷记“无形资产—采矿权”科目。实践中的问题是企业已经交纳的采矿权价款作为无形资产折资作价入股没有操作障碍,问题是经评估后的采矿权价款的超出部分(溢价增值部分)作为折股出资就难以操作。一般操作实务中,投资各方以现金出资先成立项目公司,采矿权人再将采矿权转让给项目公司,以此进行财务处理。这里涉及的是经评估后的采矿权价款的超出部分(溢价增值部分),由于是基于国家的资源禀赋而获得的,如何与国家分割增值利益?项目合作过程中,一方退出合作时,如何确定采矿权的价值?利益比较难以均衡。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朱晓明,王志林,贺天才,王凌文,等.“采气采煤一体化”法律问题研究[m]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8.

[3]李晓峰.中国矿业法律制度与操作实务[m]第1版.法律出版社,2007.

矿山资产评估篇4

关键词: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1赵窑村铁矿概况

本文所调查铁矿区内分布有三个矿体,目前均已采空,采空区域面积0.134km2,开采标高由+52m至+123m。矿体主要发生在奥陶纪中部接触石灰岩和闪长岩,顶板围岩结晶岩石或大理石,底板为矽卡岩、闪长岩岩体。矿体总体产状为南北走向,矿体走向长约240m,倾向90°左右,倾向最宽约391m,倾角2°~27°,钻孔揭露最大厚度13.62m,矿体赋存标高52~123m,矿体埋深165~235m。该矿山开采历史比较复杂,大部分矿体被盗采,矿山企业证照不够全。该矿山采矿许可证于2016年12月到期。

2矿山地质环境背景

2.1气象、水文

评价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594.6毫米,评估在冬季最大冻土深度51厘米(1976年2月),一年之内无霜期约200天。

评估矿区水系隶属于沙河水系,是季节性河流。矿区内没有河流,可见只有在雨季山谷的水。在矿区地表没有水体,北矿区距最近河距离,从矿区超过10公里。

2.2土壤、植被和土地利用现状

矿区全部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厚度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大部分为耕地、林地,仅有一小部分荒坡。荒坡植被较发育,有大量酸枣灌木丛生长。矿区植被类型为灌木和草本植物,白草、麦草、莎草,荆条、酸枣、山榆等。目前,大部分耕地受采空区影响沉陷的一半,不能耕种,剩余沉降伤害降格为旱地通道。

建设设施主要有办公生活区、炸药库、井口工业广场和矿路等。矿山废弃构筑物共有七处,用房共有50余间,占地面积共约29563m2,绿化面积均较低,各类建筑设施压占用的土地也是荒山。工程建设并没有侵占林地、农田。目前上述各建筑均已废弃。

2.3地形地貌

沙河市从西往东地形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每部分面积各占约三分之一。

地貌总体特征是西高东低。矿区地貌类型单一,起伏较大,周围海拔最高标高+320m,最低+280m,相对高差40m,北高南低。由于多年的开采,地形地貌变化很大。

2.4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

2.4.1矿区地层

矿区主要在第四纪地层和奥陶系马家沟组。

2.4.2地质构造

区位于中间的准地台构造单元武安县――在断陷盆地的西部。矿区紫金山――鼓山以东约5公里的断层,断层是正断层,沿nne方向,在矿区周围几乎是平行光束,数千米的总宽度。有关资料显示,矿山周围及矿区范围内构造不发育。

2.5水文地质条件

分布在评价区域范围内的含水岩层以奥陶系灰岩岩溶含水层水为主,并且在一些闪长岩岩体中存在裂隙水。

2.6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各类岩土结构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可将评估区岩土体结构类型分为以下二种:

(1)大块状较坚硬岩体

(2)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矿床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较好。

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指对评估区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的发育程度、表现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评估各种环境问题对人员、财产、环境、资源及重要建设工程、设施的危害与影响程度,评述评估区的地质环境质量状况,矿山开采对地下水、地形地貌景观、土地等资源的影响和破坏[8]。

3.1评估范围的确定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特点和周围的环境,以及自然行政职位特点,结合采矿活动影响范围和的基础上,本工作的目的会影响范围和矿区土地整理的空间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占地面积0.51平方公里。

3.2评估级别的确定

评估区重要程度为重要区,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小,矿山地质环境介质条件的复杂性。对照编制规范“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精度分级表”,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水平“一级”。

3.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一)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及地貌景观破坏

本矿山开采中产生的废石出井后一般外运至矿区西部地势低洼的地带,没有固定的堆场,由于区内渣石遍布,地形地貌变化较大,对本矿形成的渣堆不易确定方量,粗略估算占地面积约11374m2。结合当地的原始形态和植被发展现状推测渣堆压的主要土地荒山、石渣程度的严重破坏植被、景观影响程度很严重。

分析认为建筑设施对植被破坏程度较重,对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重。

(二)水资源、水环境影响现状与现状评估

矿井水中普遍含有煤粉、岩粉悬浮物及可溶性的无机盐类[3]。分析认为,现状条件下,矿山开发对水资源环境存在影响,影响程度较轻。

(三)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经过本次调查发现,评估区铁矿采空区域塌陷后,发生了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从北至南形成了两个大的塌陷盆地,同时伴随着发生地裂缝。

(1)地面塌陷

本次现场调查,由于采空区塌陷,地表下沉,从北至南形成了两个大的塌陷盆地,依次记为t1和t2。

其中t1塌陷盆地,总体上呈椭圆状,基本覆盖评估区北半部分。沉降最大值约为12.6m,经测量周长约为1.3km,面积约为0.12km2,它的中心坐标为(4081011.146,516281.376)。

t2塌陷盆地成椭圆状,位于矿区南部,面积约0.1km2,周长约1.3km,该区域矿体埋藏较深,未形成塌陷坑,中心沉降最大值约为9.6m。

两个大的塌陷盆地地面最大沉降量分别为12.6m和9.6m,大于2000mm,确定其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

(2)地裂缝

t1沉陷盆地分布有三个组的地面裂缝,从北到南依次为La、Lb、Lc,单个最宽2米,高达290米,深约3米,整体呈圆形分布在盆地沉降在t1。

t2沉降中心由于矿业崩溃形成错综复杂的崩溃和地面裂缝,最宽3米宽的裂缝,上覆岩层风化,水土流失严重,无法统计裂缝条数和方向,实地测量,破坏土地面积0.10平方公里。边缘部位开裂较轻,当地居民经过简整,重新开垦为耕地,占地面积约为20000m2。地裂缝的评估标准目前没有具体量化指标,但从实际调查中,看出地裂缝产生的影响是严重的。分析认为,现状条件下,矿山开发产生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对地质环境影响严重。

(3)现状评估分区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现状分为两个区域(表3-1):矿山环境影响程度区域(Ⅰ区),和严重的矿山环境影响区域(Ⅱ区)。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参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编制规范,结合该铁矿矿区的具体情况以及调查所得的环境影响现状,本次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主要是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稳定状态和水土资源损失和管理困难,危害对象,将评估范围分为关键,一般两个区域。

5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

5.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

5.1.1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工业广场设计预留保安煤柱

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中矿区建构筑物保护等级划分,工业场地按二级保护,维护带宽度15m;再根据表土层和基岩厚度(表土移动角45°,基岩移动角72°)计算保安煤柱。

(2)地面塌陷、地裂缝防治工程

由于此次研究调查的矿山已经闭坑,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地面塌陷的类型、规模、发展趋势、大小等特点,因地制宜,针对本矿山合理预留煤柱,适当采用充填法开采,及时回填采空区,减少采空塌陷和地裂缝的发生;严禁过量开采,及时采取回填等防治措施。地裂缝治理与土地复垦同时进行[7]。

①治理范围

经评估地裂缝、地面塌陷影响面积0.20平方千米

②技术方法

采取回填的方法填充地裂缝和地面塌陷,地面上实行土地复垦。

③工程量

依据裂缝等级划分表得到评估区内裂缝等级为轻度,每亩塌陷充填土方量见表5-1,每亩地裂缝充填土方量见表5-2

(3)潜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防治工程

矿山开采期间,针对潜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防治应采取:

①固体废弃物有序、合理堆放,设计稳定的边坡角,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或修筑拦挡工程,消除诱发泥石流物源;

②在存在滑坡、崩塌隐患的区域,适当采取避让措施。

恢复治理期,加强对区域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防范保护工作。

5.1.2地下含水层破坏防治工程

根据该矿所提供的资料:矿体顶板围岩是中奥陶统灰岩,同时也是该矿区主要含水层,属于富水性较强的岩溶裂隙含水层,在历史上水位埋藏较浅。但矿山大面积开发后,由于大量抽取地下水及近年区域水位下降、矿区水位埋深较大,矿山开采使地下水资源污染严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对周围水资源的污染,加强环境绿化工作。

闭坑治理期,对于防治含水层破坏,严重时,可采用防渗帷幕、防渗墙等治理工程措施;如果一般情况下,矿山闭坑后地下水可以自然恢复。对于水环境污染的,可采取对污染的废弃物及废水,集中堆放、回收利用、污水处理、防渗工程等措施。

5.1.3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防治工程

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废水等等,不包括在项目治理的范围,矿山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和要求进行处理并按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垃圾和污水的处理。

对于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地区可采用清理废石(渣)、回填、整平、覆土、植树种草或者挂网客土喷播、造景等工程措施,还可以将煤矸石用于生产有机复合肥来改良土壤[4]。其中经调查渣石堆占地面积11374平方米,废弃建筑占地29563平方米,根据赵瑞平的资料,农作物生长在经煤矸石、粉煤灰充填的土地上,其根部可不同程度的吸收煤矸石中的有害元素,并残留积累在农作物的果实中[5],所以在渣石堆和荒山上选择种植柏树等植物。同时将渣石堆上粒径大于20m的石块拣选出来集中堆放,待护坡或砌筑时用[6]。

5.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针对本矿山可能存在的矿山地质问题,矿山地质环境检测的重点是: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压占土地;废弃井筒、采动变形、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及地貌景观破坏、水资源、水环境影响。

监测方法:对于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采取布设地面观测站点;潜在崩塌、滑斜坡段变形监测可在滑坡和塌陷变形体前缘或后缘处设置骑缝式简易观测标志,如打入木桩或钉钉拉绳、画线,或水泥砂浆贴片等观测坡体滑移变化情况;泥石流监测:沿沟谷均匀布置动态监测点。地下水层监测:在较严重区建立监测断面与监测点,进行定时定量检测;地形地貌景观监测:根据对煤层采动影响区域的地表植被进行监测,每个采区动态监测点不少于2个,进行定期巡查,对破坏范围内的植被破坏情况、土壤破坏情况等进行调查。每月监测一次。

6结论

该铁矿矿山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矿山开采方式主要是井工开采,生产规模达到每年18万吨,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确定矿山建设规模为小型矿山。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确定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为重要区。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程度。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表确定本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矿山地质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

[2]司婕,朱星玮,赵洛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传播,2014(3):134-135

[3]李昕,关众,李岚.浅析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J].露天采矿技术,2011(4):84-88

[4]孙凤余.登封市嵩基煤矿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07.

[5]赵瑞平,徐有才,刘祁.煤矿塌陷土地复垦与整理途径的探讨[J].土地资源,2000(7):11-14.

[6]李怀永,胡凌志.北京市生产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J].分析研究,2007,2(3):35-38

矿山资产评估篇5

融资租赁引入我国三十多年来,得益于融资租赁的特质,在各个行业领域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对于我国融资渠道狭窄的矿山企业,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引进设备来间接引入资本的方式,可以实现融资租赁的双方甚至三方(矿山设备供应商)的双赢。然而,由于我国本身融资租赁行业制度、法律规范和监管税收政策都不健全的原因,我国矿山设备融资租赁行业业务风险管理和风险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风险评价模式,对于我国矿山设备融资租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矿山设备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业务风险评价

1我国矿山设备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融资租赁是指,在出租人与承租人达成租赁意向的基础上,承租人按自己的意愿对租赁物及供货人进行选择,出租人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再将租赁物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一种以融物方式融通资金的交易模式[1]。

由于融资租赁是以融物的手段达到融资的目的,涉及的当事人至少有三方(出租方、承租方和供货方),至少要签订出租方和承租方的租赁合同以及出租方与供货方的买卖合同。而融资租赁项目的期限一般是3-5年,甚至更长。这些融资租赁的特质,都致使在融资租赁业务过程极具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尤其是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中,设备价值高、项目回收期长、相关行业今年行业波动较大都进一步加大了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然而我国矿山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设备固定资产投入占总投入比重高,因此,矿山设备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引入,能有效解决矿山企业融资困境的同时,也能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源于上述优点,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引进矿山设备对于矿山企业具有众多优点,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也在普遍开展,因此我国矿山设备融资租赁行业却未形成为此类业务量身定做的风险评价体系。

2我国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中的风险类型及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

目前,在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中的评价方法,还是没有脱离一般金融机构对于融资租赁项目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金融体系中的信用风险评价

信用风险指融资租赁业务活动中,违约方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带来的风险。融资租赁的金融业务本质致使其信用风险为最主要的风险形式,信用风险的来源主要有当事人的意愿违约风险、履约能力风险及其他风险的传导风险三个方面。

目前对于信用风险的评估,一般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定性分析有的较多,定量分析方法用的较少。定性分析一般采用“5C”、“5w”或“5p”要素分析法,还有就是采用包括竞赛理论法、主管衡量法和模拟实验法等一些经验法,对项目信用风险做相应评估。而对于定量分析法,分别包括以KmV模型、CreditRisk模型、RaRoC模型和Dpt模型为基础的结构法和以Z模型、Zeta模板和Logistic模型为基础的缩减法。这些方法都能通过一些运算得出对于信用风险的定量评价结果。

2.2设备风险

设备风险是当发生承租人违约出租人取回租赁物后无法通过变卖租赁物补偿其损失的风险。融资租赁区别于其他租赁方式的特征之一就是租赁物所有权的不转移,虽然矿山设备相对于其他产品更新换代贬值速度稍慢,但是也存在设备更新压力,或者行业政策等其他环境变化导致出租人收益无法得到保证。

评估设备风险主要预测是否存在租赁物的投资价值和变现价值不符合融资租赁公司的预期的可能性。其评估方法也主要分为一当前市场上同类设备价值来估计项目租赁设备价值的市场法和从购置成本中提早扣除贬值因素导致设备损失的成本法两种方法。

2.3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指融资租赁活动中因金融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两方面。在金融风险评估领域,VaR方法已经成为常用标准。但VaR模型评估的是一段时间内整体金融市场的综合风险,对于单一项目的风险评估能力并不完善,需要借助其他利率、汇率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辅助。

2.4经营环境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

对于经营环境和不可抗力风险的评估,主要是针对业务流程,对业务过程中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及时的监控、评估和响应。以及一些专家调查法,根据专家意见及早排除不可抗力风险等方法。

3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综合评价的建议

通过对上述风险和风险评价我们会发现,我国目前的矿山设备融资中市场却没有形成一个针对矿山设备融资租赁行业的评价体系,对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过程的风险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这已成为我国矿山设备融资行业发展的瓶颈,对于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综合评价的构建,笔者认为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紧密结合融资租赁的特征以及矿山设备行业的行业特点,甄选出符合我国目前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开展需求的综合评价指标。指标的选取必须不能脱离融资租赁的开展要求也不能脱离矿山设备本身独有的行业特点,这样才能保证指标准确的评估业务流程中的种种风险状况。

2)根据各个指标在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流程中的作用,为各个指标进行科学准确的赋权。

3)确定指标和赋权之后,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一个针对我国矿山设备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外商投资企业租赁业管理办法》:14-16.

矿山资产评估篇6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评估;治理

中图分类号:tD3文献标识码:a

1、矿山地质灾害

1.1、露天开采

露天采场中主要存在崩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下开采主要存在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和矿井灾害(瓦斯爆炸、突水、煤层自燃、塌方、冒顶)等。由于经济条件的影响,在矿山采矿设计中,只要能保证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进行即可,对矿山设计的边坡坡度较大,其规模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变大,这不仅会影响地应力的自然平衡,还会导致人工边坡出现变形、破坏和位移。同时,边坡在开采的过程中由于爆破的作用,会出现裂缝,并随着采矿工作的不断深入,裂缝缝隙不断加大,在暴雨、地震等诱发因素的影响下,极易造成山体滑坡、塌陷等。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废渣滚石,如遇到暴雨、地震等诱发因素的作用,则极有可能形成泥石流。

1.2、地下采矿

在地下采场中,主要存在地面变形灾害和矿井这两种灾害,其中地面变形灾害主要包含塌陷、差异沉降和裂缝;矿井灾害主要包含瓦斯爆炸、突水、塌方等灾害。对于这两种灾害,应坚持尽量避免,提前预防,制定治理方案的治理原则。而我国的矿山开采企业多为私企,由于规模和资金的限制,这些企业不可能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投入大量的资金,通常为了眼前利益,只进行短效的治理,且灾害治理技术尚不完善。工程措施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一定的治理效果,但是人们通常不会考虑闭坑后的采场情况,这遗留了许多安全隐患。

1.3、闭坑后采场地质灾害

由于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具有短效性且存在不可预见因素,因此,矿山闭坑后会遗留一定的安全隐患。露天开采闭坑后遗留的潜在灾害类型与采场地质灾害类型近似相同,这主要是由露天开采后形成的高边坡引发的,虽然在坑底用废石回填了一部分空间,但是仍然遗留了高边坡,特别是对于露采较深的情况,高边坡在后续工作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下存在着再次发生灾害的可能性。

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存在问题分析

2.1、地质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多数煤矿开采的煤层大多在浅部,特别是厚煤层和中厚煤层的重复开采和放顶煤开采,开采后对地面地质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表现为地面建筑物斑裂、耕地大面积下沉、地表水沿裂隙向下渗漏等。这样就造成对地面表土及地下水源的严重破坏。还有矸石的排放,洗煤废渣的堆积、矿井水的外排等等。老的煤矿矿区有着相对密集的人口,采煤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经常引发一系列工农关系问题即社会问题,例如煤矿采空塌陷所造成地表耕地的破坏,桥涵、道路的破坏,村民建筑物的斑裂、倒塌,可以看出,煤矿矿区开采后地质环境破坏问题已不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的事情。搞好和加强采矿后地质境恢复治理工作,努力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以提高矿区居民的和附近村民生产和生活质量,这样才能打造和谐矿区、平安矿区,实现稳定发展及.安全优先、以人为本/的宏伟发展目标。

2.2、社会影响巨大

老的煤矿矿区有着相对密集的人口,采煤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经常引发一系列工农关系问题即社会问题,例如煤矿采空塌陷所造成地表耕地的破坏,桥涵、道路的破坏,村民建筑物的斑裂、倒塌,可以看出,煤矿矿区开采后地质环境破坏问题已不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人类生存的事情。搞好和加强采矿后地质境恢复治理工作,努力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以提高矿区居民的和附近村民生产和生活质量,这样才能打造和谐矿区、平安矿区,实现稳定发展及“安全优先、以人为本”的宏伟发展目标。

2.3、恢复治理资金不足

采矿后的地面塌陷等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就目前来看,多数煤矿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把采矿后矿山地质灾害恢复治理的投人看作是企业负担,不愿意或不情愿拿出大量资金投人到采矿矿山地质灾害境治理中,目前我国国土资源部门下拨的地质灾害恢复治理资金主要用在国有大中型矿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上。一些地方存在着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盲区,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

3、矿山地质灾害评估内容

3.1、现状评估

现状评估是依照矿山开采项目特点、地质环境复杂程度等因素确定评估范围后对已有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主要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的分布,分析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判定,在此基础上对其危险性和对矿山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做出评估。

3.2、预测评估

预测评估是对矿山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矿山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加剧或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矿山建设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做出预测评估;对矿山建设中、建成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做出预测评估。

3.3、综合评估

综合评估是在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程度。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矿山开采的适宜性做出评估,并提出防治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措施及建议。综合评估的侧重点是在前两项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现有和潜在的地质灾害成灾的可能性和成灾的严重性,对评估区(或分地段、分矿山工程部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定。

4、矿山地质灾害评估及治理关键技术

4.1、矿山地质灾害主要评估方法

专家评判法,由在当地工作多年,对当地地质灾害发育。发展机理比较了解的专家根据经验,直接对灾害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参数合成法,根据经验,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对每类因素的影响给予一个权值,最后进行加权平均;模糊综合评判,利用模糊关系的特性,从多个指标对被评价灾害体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评判;数理统计,通过对现有地质灾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建立评价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进行预测评估。

4.2、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方法

依据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及治理措施。对于不同的灾种,灾害体所处地区的重要性,危害对象范围,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表1为典型地质灾害治理方法。

表1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方法

4.3、监测方法

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有人工巡视法、遥感解译法、工程测量法。人工巡视法主要针对矿山地质灾害点多、点散,发育规模较小的致灾地质体。遥感解译法,适用于区域性的矿山地质灾害监测,可以实现大面积的观测。工程测量法,主要采用测量仪器进行致灾体相对位移的测量,适用于滑坡有蠕滑变形的阶段以及防治工程效果的监测。主要监测技术有:人工巡视,可以监测不同类型的矿山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增加监测频率,雨季监测频率要加密;遥感解译,区域性的地质灾害监测,能够发现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效率高,但同时需辅助现场调查核实验证手段;工程测量,地质灾害致灾体已发生蠕滑变形,滑坡周界清晰的滑坡、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防治效果监测,如布设在抗滑桩、挡土墙等防治工程部位。矿区地表变形、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的监测。

总言之,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需要,各矿区应建立起生态环境破坏恢复及防治地质灾害制度,不但优化技术措施,以此切实将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李磊.邢台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与治理恢复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

[2]乐美玉.基于矿山工程特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2.

[3]滕冲.金属矿山地质灾害评估系统及综合预测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08.

矿山资产评估篇7

关键词:矿产资源矿山企业并购风险

我国是一个矿产消费大国,也是一个矿产资源储备大国,而不同的矿产储备分布在不同的区域,矿山企业做大做强。从我国发展实际来看,资源开发规模大且多属于国有矿山企业,矿山企业发展必须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政府积极引导下,通过对并购的手段来掌控矿产战略资源,进而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的持续提高,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发展基础。基于此,本文对矿山企业的并购进行了风险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矿山企业并购风险成因

(一)缺乏科学的并购战略所带来的风险

在实际并购过程中,部分矿山企业缺乏进行并购的长远规划,而是关注短期的并购收益,以短期获得生产要素为并购导向,甚至有部分矿山企业并购的目的是获取对并购企业的整合收益,并进行转让兑现。因此,在并购中难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技术和业务整合,导致并购方和被并购方缺乏必要的战略匹配,难以形成必要的协调效益。还有部分企业盲目进行多元并购,有效的资源被分散到各个行业中去,造成多元化拓展根基不稳,反而会使并购企业受到拖累。

(二)信息不对称风险

信息不对称是指对目标企业的资产估价不准确,在进行矿产资源并购的谈判中,难以找到合适的价位来进行并购,报价过低,可能难以获得被并购方的配合,使并购出现失败,而报价过高,可能会导致并购方难以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率,

增加了矿产企业未来的运营风险。还有些并购企业由于所获得的信息不充分,对并购资产质量无法准确估量,导致并购后,形成较高的不良资产,或形成大量的或有负债,进而使得并购企业并购完成后形成较重的财务负担。

(三)并购整合不力带来的风险

并购方和被并购方可能在经营业务、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个也是导致并购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矿山企业并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并购目标。如果矿山企业在并购前不关注并购计划的制定,并购后不进行管理制度的修订和组织变革,可能导致并购后企业中内部制度和企业文化的冲突,进而导致运行次优化现象发生。

在管理制度方面,需要对并购双方的管理体制和具体管理办法进行相应的修订,可能要涉及到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老员工和新员工之间,企业供应商和客户之间以及其他企业合作方之间的关系,以便建立其新的适合并购后企业发展的管理风格。在企业文化方面,如果并购双方在组织文化上的差异过大甚至出现冲突时,可能导致并购后企业之间的整合困难,难以发挥并购的协同效应,降低了企业的并购收益。同时,由于矿山企业在并购中要考虑到行业特点因素,特别是对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以及海外矿产资源的并购,可能导致法律、风俗方面的差异,进而形成并购风险。

二、对如何应对矿山企业并购风险的思考

(一)明确并购战略

矿山企业在并购决策前,应首先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衡量,特别是对企业的战略进行分析,防止企业可能出现的盲目并购所形成的并购风险。在并购中,矿山企业应事前进行并购战略的制定,并和企业总体战略相吻合,才能把握住并购的战略方向,不至于“迷路”。同时,并购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了解企业发展中的资源需求,进而才能有效的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企业,选择适合的并购对象。在并购中,要制定切合实际估价方法,要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切勿盲目投标,防止因为随意并购所带来的并购财务风险。

(二)采用恰当的价值评估方法和并购出资方式

并购中,要通过合理的方法计算出被并购企业的价格区间,进而为并购谈判做好信息准备。并购价值估价方法主要有重置成本法、现金流量现值法、净资产评估法等等。不同的计算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并购价值。因此,需要并购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规划以及并购目标确定不同的并购价值计算方法。一般来说,矿山企业并购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继续经营,应采用现金流量现值法;如果仅仅是获取被并购方的矿产资源或者是资产设备,应采用账面净价值法。如果进行评估,企业的盈利水平和现金流量水平尚可,企业应继续经营,如果企业的市场价值为零或负数,企业应及时中止被并购企业的经营,在获取并购企业所需要的资源或资产后,将剩余的资产进行出售。而对于矿权评估由于在矿山企业并购中其价值占到并购价的主要部分,因此应重点关注,目前,矿权评估主要采用了收益法,既评估资产在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采用本金化和折现的途径及方法,来判断和估算资产的价值。

(三)整合阶段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并购后,被并购企业的员工由于不能及时融合并购企业,可能导致优秀的技术人员流失或者企业员工人心浮动现象发生。因此,并购方矿山企业应及时加强和企业员工的沟通,让其知道并购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好处,以及并购整合完成后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以达到稳定人心作用,让他们迅速融合到新环境中去。同时,并购企业要整合并购文化,通过整合文化来达到企业员工的相互整合。为了实现整合后并购企业的专业化生产的目标,以及实现规模效应和高度的协作生产能力,需要通过对生产经营体系和组织结构体系进行整合,并购后的矿山企业需要对并购后的双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整合,而不单单是对并购方员工的文化培养。通过双方文化的整合,达到认识统一,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培养目标,所以进行并购双方的文化融合是必要。具体文化策略的实施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已经具有稳定的文化传统的,应采取文化融合的模式比稳妥;当并购双方文化差异较大的,应选择优势文化,以优势文化替代劣势文化则顺理成章。另外,对于矿山企业,并购整合后的新企业要牢固树立环保理念,努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少乃至消除企业的污染,确保企业并购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大鹏,张艳华.煤炭企业并购重组与发展战略[J].中国煤炭,2010,11

矿山资产评估篇8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铁矿的开采情况,铁矿开采企业应满足的新型矿山的建设条件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依法建矿,提高可行性铁矿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欲治理恢复方案》和其他规章制度的规定认真执行,依法合理经营,办理全套证件照片,使企业日常行为更加规范,促进开采方案可行性不断提高。

(二)加强管理,规范标准铁矿企业必须自觉遵守《新型矿业公约》的相关规定,积极投入到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中,制度符合新型矿山建设的制度和标准,切实落到实处,加强管理,增强企业全体人员对相关规章制度的认识,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复垦、环境保护等方面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和保障措施,以促进铁矿资源有效利用率的不断提高。

(三)创新技术,提升水平在铁矿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革,在实践生产过程中,铁矿企业每年投入科技创新的资金要高于总产值的百分之一,以保证企业铁矿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促进企业生产水平的快速提升,尽可能的达到与先进科技技术同步。与此同时,运用先进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企业生产力,促进铁矿企业环境和经济等各方面效益的显著提高。

(四)严格要求,综合利用根据国家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和涉及到的相关规定,铁矿企业必须按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相关指标认真执行,尽可能的完成指标,使企业的技术经济水平在我国同类矿山中处于领先地位。与此同时,按照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淘汰等技术目录的相关要求,进行矿山开发和利用,保证开发工艺、设备等符合新型矿山建设的标准,并且保障企业“三率”指标接近或者超过我国相关规定标准,促进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五)提升形象,促进和谐新型矿山的建设,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因此,矿山企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必须提升企业形象,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在涉及损害公共利益的事件上,能够有效解决,促进社区关系和谐,给矿山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新型矿山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具体实施

根据铁矿企业的发展情况,在进行新型矿山的建设时必须符合上述条件,才能保证企业的建设能力,因此,新型矿山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具体考评如下:

(一)对开采进行可靠性估算现代化建设中,对铁矿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估算,可以采用的新型矿山技术,并不断探索和创新更新的技术,因此,在技术方面要对技术改善水平、新技术采用率和技术创新资金投入水平三个方面进行估算,根据各自的度量方法进行考评。在矿山企业的实践生产过程中,企业所采用的新型矿山技术是矿山建设不断优化和实现能源集约化的根本途径,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铁矿开采前期的方案分析在铁矿开采前期,针对企业现在的发展情况和新型矿山建设的要求,制度合适的开采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全面分析,保证企业的生产力,在设备、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以高度重视,以提高铁矿资源的有效开采量,促进铁矿开采量不断提高。

(三)初步设计方面的相关指标在新型矿山的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对初步设计进行概算,要注重资金的合理分配,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和开采过程的安全性,减少开采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环境方面主要注意水污染、矿石减排和生态环境改善三个的考评,防止环境污染产生。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矿石堆积、矿井水污染、地表下沉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新型矿山在环境方面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改善开采环境,严禁环境污染的产生,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促进生态平衡。

(四)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矿山企业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遵守自身的社会责任,加强经济效益的评估和监督,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履行义务和职责,保护矿山环境,促进社会与企业的协调发展,给企业长远发展提高可靠保障。在经济与社会效益方面,铁矿企业要在降低成本、增长利润和提升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进行重点预算,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三、结束语

矿山资产评估篇9

【关键词】环境评价环境治理可持续性发展

【abstract】toguarante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mineenterprise,andmaximumreduceseriesenvironmenteffectswithwellsworkersinmining,throughspecificexperimentalevidencebasedonZhuZhuangcoalmine,thisarticleresearchandanalysistheenvironmentalimpactofcoalminingaftertheassessmentandmanagementprogram,tisimportanttostudythecoalenterprisesafety,efficiency,economyofminingandroadwaysupportingtechnology,andprovidesreferencefortheevaluationandmanagementofmineenvironmentwithsimilarconditions.

【Keywords】environmentalassessmentcomprehensiveecologicalimprovementSustainabledevelopment

1前言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指受采矿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地质环境破坏的现象,主要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随着我国矿山事业的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地质灾害问题日益严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2矿山环境分析与评估

2.1评估范围与级别

本次评估范围为矿区开采与使用范围及受开采后地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同时考虑矿区内部工程建设、地质灾害等造成的影响.朱庄煤矿位于淮北市相山东约9km处的矿山集镇境内,建成于1951年,地理位置东经116°50'16"~116°52'52",北纬33°59'03"~33°56'37",井田南北宽3.8km,东西长5.2km,面积约20km2,东部有烈山、大鼓山、老鸦山、白顶山等,西部有相山、陈将山等,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天然分水岭.矿区内地势平坦。

2.2评估级别

2.2.1评估范围内重要程度分级

①朱庄矿评估范围内有居民长期居住,分为6个工人村集中居住;②矿区附近建有铁路2条、乡村公路,省级公路五条;③矿区内无重要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④矿区内无重要、较水资源区,经矿区使用和破坏的土地类型为农田、林地等。

综和上诉实际情况,按国家2011年8月31日起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2]中“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该矿区为较重要区。

2.2.2地质环境条件评估

(1)矿区地处淮北平原中部,属季风暖温带、半温润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温和,年平均气温14.5℃.每年1~3月和11月、12月份气温在年平均气温以下,4~10月份在平均气温以上。

(2)淮北矿区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东有郯庐大断裂,西有阜阳~麻城断裂,北有秦岭纬向构造带,南有宿南断裂(五河-利辛断裂).据全国地震烈度区划,淮北矿区大部分地区在Ⅵ度范围内,东部少数地区在Ⅶ度范围内.矿区内部工程建设无破坏生态环境及矿区地质构造等现象产生。

(3)朱庄矿井田位于闸河复式向斜南段,以宽缓的褶皱构造为主,断裂构造不堪发育,整个井田构造呈近“米”字型.南部为朱暗楼短轴向斜的北翼,向西分别有:戴庄背斜、任圩向斜、任庄背斜,最西部为李楼向斜的深部(-500m以下),与杨庄煤矿相邻的井田南部边界还有后任向斜、戴圩孜向斜、西鲁庄背斜等。

(4)朱庄井田煤系地层为石炭二迭系,以二迭系为主,无基岩露头,全被厚为45.02~83.76m的第四系冲积层所覆盖.第四系含水层水、地面塌陷区水、河水,由于第四系底部有一层粘土夹砾石层,隔水性能好,对煤系地层无补给关系.二迭系砂岩裂隙含水分布均衡,裂隙发育程度高的富水性强,一般的较弱,是可采煤层的直接充水源.煤系内小断层构造较为发育,揭露时多有淋水和滴水现象.太原群岩溶裂隙含水组位于六煤层底板以下45~60m,为承压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压力较大,且于奥陶系灰岩水具有水力联系,是威胁六煤层安全开采和矿井安全的主要因。

(5)朱庄煤矿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二迭系,以二迭系下石盒子组为主,山西组次之,石炭系太原组煤层不可采,本溪组不含煤.区内煤系地层总厚约988m,含煤18层,平均总厚约12.23m,含煤系数为1.24%,其中下石盒子组四、五煤层,山西组六煤层为该井田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8.5m.

综上所述,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中“井工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为中等。

2.2.3矿山生产规模评定

朱庄煤矿始建于1959年10月,1961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75万吨/年,服务年限62年.2000年核定生产能力200万吨/年,现年生产原煤已达210万吨。

综上所述,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中“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该项目为大型矿山。

总结上述,该评估区为较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为中等,矿山规模为大型矿山,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中“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分级”,评估级别为二级。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

3.1保护与治理原则

①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2]。②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③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的原则。④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3]。

3.2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分为保护与治理两方面.根据矿山具体的环境和施工条件,保护为矿山现场施工时的环境保护和地面的环境保护,治理包含开采过程中和开采后的治理以及矿山达到服务年限正式关闭后的地面景观及生态恢复三部分[4]。

3.3矿山施工时环境保护与治理

对于正在开采中的矿井,保护分为井下施工和地面保护两部分。井下施工保护主要影响因素有开采方法、开采速度、井下现场环境的改善等;地面保护主要为地面建筑物、设备、土地以及水资源等的保护[5]。

朱庄矿井下开采方法为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采煤,采煤工作面全部采用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双滚筒采煤机割煤,采空区处理方式为自然垮落,全矿开采速度为圆班8-12m;掘进工作面有综掘和炮掘.支护方式有U型钢支护、锚索网+喷浆支护联合支护、工字钢架棚支护等多种支护方式,应用于不同种类的巷道之中.全矿综合机械化掘进与炮掘圆班共进尺30-50m。

综合机械化的使用使煤炭开采过程中安全系数大为提高,推进速度加快,顶板支护性能高,为井下作业和地面环境的保护均带来了便利。但朱庄矿采空区仍沿袭传统采煤作业中的自然垮落法处理,井下施工便利的同时,带给地面环境很大的破坏性,如地表塌陷、房屋等建筑物的破坏以及水资源的破坏等诸多问题。针对朱庄矿的具体施工方式及生产环境,现提出以下保护措施:

①井下巷道设计过程中,注意原有巷道的联合使用,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不设计开拓新的巷道。②提高井下巷道的支护质量,减小巷道变形量,保证巷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③对废弃巷道封闭式管理,悬挂警戒牌.同时采用矸石充填法,向巷道内充填废弃矸石,减小巷道变形量。④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可采用充填开采法,针对现场具体施工环境和安全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相应的充填方式。⑤加强开采过程中地面建筑物及设备的保护,如挖掘防裂带、墙体加固、设备悬挂处理等不同形式的加固措施。

针对对已发生或存在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消除问题隐患,恢复美化矿山环境,建设绿色矿业基地。矿山关闭后达到采矿场、矸石山与附近环境相协调,建立与区位条件相适应的环境功能。针对朱庄矿,提出以下具体治理措施:

(1)对于已经出现的地表沉陷现象,采用井下废旧矸石充填的方法,将塌陷处填平压实。充填时,先于沉陷积水处倾倒大量矸石,经压路机轧平轧实后,铺设轨道,井下矸石升井后,直接通过轨道运输至地表沉陷区充填,并于新充填区继续轧实并续接轨道,如此,直至沉陷积水区全部填平,并覆盖表土.见图1。

(2)建设居民保障性住房。在地表塌陷填实后,采用水泥灌浆等方式加固底板,并建设职工保障性住房,楼层高度不高于15m.朱庄矿现建设居民保障性住房一千五百多套,使用后未发现墙体裂痕、倒斜、表皮潮湿、脱落等现象,效果良好。见图2。

(3)开展实施覆土绿化,改善矿山环境[6].具体施工步骤为:①填平、压实过程:用废石、尾矿把平台、塌陷坑填平压实,具体充填方法同上。②填土过程:把剥离的土壤或从别处取来的土壤平铺于废石、尾矿之上,土壤的厚度应不小于50cm,填平压实,每填土10厘米厚洒水压实,再次覆土,保证土壤的质量应能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③栽种植被:根据地方规划,可以植树,可以种草,亦可以考虑间种,但是植被种类要和土壤气候相匹配.植树间距一般2m。④浇水灌溉,保证成活率:尤其首次栽种,一般都要浇水,也可选择在雨天来临前一天进行栽种,借用雨水浇灌.作物要选择适合该地区气候及土壤性质的进行种植。⑤保苗成活:植被种植后,精心维护.要有专人看管,以防止牲畜踏吃,或被人砍伐。对于死苗还要采取补栽补种措施,见图3。

朱庄矿经绿化后,居民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表土覆盖后种植农作物和景观植物等,不仅增加了附近居民的经济收入,同时改善了矿区居民生活环境,小区附近的覆土区可建造公园、花园等,并辅助修建居民健身器材.经建设后,该矿工人六村现已被推荐为省级文明社区,经绿化建设后的颐乐园被推荐位省级文明示范花园。绿化效果显著,见图4。

4结语

预测评估认为,矿山开发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重”,矿山开采可能引发、加剧及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是坍塌掉块、不稳定边坡、泥石流等,其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中等”。对矿山环境影响程度为“中等”。治理方案已正式实施,并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于煤炭等资源的需求加大,导致矿山开产量急剧升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加强矿山环境地质的研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型”的矿山建设势在必行。今后的环境评估与治理应向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形成机理研究和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科学、实用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指标,建立多指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及不同类型矿产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评价模型,为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及预警提供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司震,鲍绥斌.对创建本质安全型和谐矿井的几点思考[J].煤炭工程,2007,10(6):79-82.

[2]DZ/t0223-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S].

[3]杜春宁,陈东科,杜翠凤.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模型与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02):33-36.

[4]陈一洲,唐立梅.小型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探讨[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9(01):79-82.

矿山资产评估篇10

近年,太钢取得了铁矿及煤矿的探矿权。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紧缺,为了太钢长远发展的根本,应对这些宝贵资源做好前期工作,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地质工作。我认为矿山地质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矿山建设和矿山生产能否正常进行。我就此,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1矿山初建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与特征

1.1矿山建设过程中地质工作的主要目的

1)进行初建矿区或已投产矿山进一步勘探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调查,了解初建矿区或已投产矿山基本地质概况、资源储量规模,为矿山建设提供地质依据。

2)分析矿区地质成因和矿床概况,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对于已投产矿山,还应掌握矿山的基础储量和资源量的分布情况。

3)在拟编矿山中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中,参与矿区经济效益评估工作,结合在建矿山重要设计方案的论证做相关地质详查以及勘探后对该矿区的资源储量进行估算。

4)矿山建设中的地质设计。进行初步勘探设计,明确勘探设计具体的方法与步骤。

5)为使地质勘探资料能尽量满足建设需要,进行勘探规划设计与矿山规划在建相互协调统一,对可采矿石的工业指标进行分析论证,并对影响在建矿山区域的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对可采矿石进行采样后送相关单位进行可磨可选试验后,对矿石的可选性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相应合理的选矿方法。并对相应的地质勘探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等。

6)在建矿山的现场指导工作。主要为在建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做进一步的改进,及时对地质工作的不足之处做进一步的完善,进行在建矿山勘探报告的编写,并进行相关地质设计方面的技术指导。

1.2矿山在建过程中的主要地质特征

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是由地质勘探阶段过渡到生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地质勘探阶段所做的工作表现如下情况。

1)对现阶段的地质设计与要求,是在原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对未完成解决的,而在建矿山阶段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如为了合理确定露天矿境界或井下通风井位置,需对某些地段矿体的边界进行进一步的圈定;又如当所确定的首采地段控制程度不够或“三带”界线不清,需补加勘探工程,提高其控制程度和地质研究程度等。

2)继承矿山建设阶段的地质工作,是在地质勘探工作基础上进行的,不可能脱离已有的历史事实,基建探矿是地质勘探工作的继续和补充。其探矿方法和工程布置,必须受原勘探工程体系的制约。

3)生产矿山建设阶段,由于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或设计工作,对矿山规模、开采方式、采矿方法、开拓运输、矿井通风方式、厂址、选矿流程等重大方案,已有了一个初步设想或已经确定。此阶段地质工作的深度和要求,是以能否满足矿山建设和生产需求为准则。

2在建矿山初期的地质工作

2.1资源储量核实和在建矿山规划设计中的地质工作

1)工作目的与作用。

资源储量核查和矿山规划是为了掌握地质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最新的地质成果,及时对矿区资源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建设条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地质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

资源调查的对象通常是已经完成详查或勘探的矿区,主要调查内容为:矿区交通位置与自然经济地理概况;矿区水、电、燃料、建筑材料供应及现场供应情况、资源储量与开采利用情况;开采矿体的地质构造情况;可采矿体的物质成分、特性及加工技术性能;矿区水文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矿区地质工作任务、方法及成果、下一部工作计划;地质储量与矿床远景评价。最后进行矿区资源条件与建设条件的分析与评价,提出对矿山建设的建议。

3)矿山建设规划中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矿山建设规划中的地质工作,除应包括地质资源调查的各项内容外,还必须包括下列内容:为工艺专业提供经审定后的地质资料,包括矿体规模、形态产状、矿石成分、矿床储量、水文地质条件。

2.2在建矿山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地质勘探指导在建矿山过程中的工作

在建矿山可采矿石的可行性研究,是在专业地质人员详查的前提下进行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只是对矿山建设的重大方案进行比较,提出矿山建设的概略蓝图。项目建议书主要是阐明项目建设的根据和必要性,以及在技术、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此阶段的地质工作内容较简单,地质工作的深度及广度较浅。

2.3在建矿山的地质工作对矿山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情况

在建矿山的地质工作对矿山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情况为:对地质勘探报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和矿石资源储量进行分析评价;对矿区的地质地形图和各勘探线的剖面图及其它相关图件在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绘制;用垂直断面法对各剖面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在剖面图的基础上进行水平分层图的绘制,并对水平分层图进行资源储量估算,估算后与剖面所估算的资源储量进行比较,确定估算资源储量的准确可靠程度。再利用三维立体软件建立矿块的立体模型,进一步分析矿体的形态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规划采矿设计,同时对矿区内开采矿体的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做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价。

2.4在建矿山的具体规划与地质勘探报告相结合

在资源核实和在建矿山具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要同地质勘探部门相结合,对矿区地质勘探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按照地质勘探规范要求,将影响矿山建设的重大问题解决在地质勘探过程中,为矿山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依据。地质部门应客观而及时提供有关地质资料与成果,从而促进矿山建设项目及时列项,带来优化的社会效益。

1)勘探决策的结合。

矿床是否值得勘探是个重大决策问题。一般来说,应优先选择品位高、规模大、开采技术条件和加工技术条件简单、建设条件好、市场需要的矿区转入勘探。如果存在某些重大不利条件,将会造成矿山生产在技术上不可行或经济效益不佳。

2)勘探工作布署的结合。

对矿区内勘探对象和勘探范围的确定、勘探分段分期及勘探顺序等,应与开采范围、开采顺序、首采地段相一致。埋藏浅的矿床,应满足露天开采境界圈定的需要。在主要井巷工程或露天境界和工业场地附近,要布置重点工程,对矿体和地质构造以及开采技术条件,做出工程地质评价。高级储量的位置应位于首采地段。如勘探工程布置不当,也同样会影响基建工程的顺利进行。

3)勘探深度的结合。

合理确定勘探深度是勘探设计的重要内容。一般要求是对延深很大的矿床,其勘探深度一般在,600米左右。但实际上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和空间分布千差万别,必须因地制宜地加以确定。

4)勘探巷道具体位置的布置与矿山开采相结合。

在满足地质勘探的前提下布置具体的巷道位置,目的是为矿山开采所利用,一般要做到“一条巷道多方面所用”。巷道的开拓及(台阶)储量和涌水量计算,其标高应尽量与设计标高一致。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进行大口径抽水试验或在矿床开采前需进行矿床超前疏干时,应尽可能将大口径抽水试验与矿山超前疏干结合进行,以节约投资。

5)矿石类型划分中的结合。

矿床的矿石类型繁多,如划分过简与采选工艺流程不符,则满足不了设计和生产的需要;如划分过繁,不仅增加了人为的复杂性,而且不便使用。为此,应根据采矿的可能和选矿工艺的需要,本着尽量“简化”的原则进行矿石类型的划分。

2.5对地质勘探总结报告的评审

地质勘探总结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矿山设计的质量。因此,必须在设计之前对所依据的地质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对地质勘探报告的评审的应从矿区具体的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布置勘探钻孔是否满足地质技术指标的要求,评价勘探钻孔质量的优劣,对整个矿区提供的地质资料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能否满足矿山设计与建设的要求,是否符合储量规范的规定为准则。

2.6储量计算工业指标的研究

矿产资源工业指标是划分矿与非矿的标准,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依据。所以,合理确定储量计算工业指标,必须符合矿床地质特点,既能满足国家对该种矿产的需求,又能保证矿山企业有足够的利润,以便为国家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是矿山建设前期设计准备阶段一项十分重要的设计地质工作内容。

2.7矿山工程地质工作

矿山工程地质工作的目的是较准确可靠地探明矿山在建情况和矿区具体开采位置的矿山工程地质,以便进一步搞清楚在建矿区可能影响施工的地质灾害与隐患,确保在建矿山安全有序进行。主要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矿山正建设中的采、选矿厂房的选址和地基处理、尾矿库的库基及库肩、通往采场公路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等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工作。

2)要实地到施工中的井巷,硐室(正开采的矿石采场)了解该地段的工程地质简易程度,进行工程地质资料整理。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