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养殖业发展十篇农村养殖业发展十篇

农村养殖业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3:24

农村养殖业发展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畜牧养殖业;扶持模式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7-0093-02

由于畜牧养殖业具有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收益高、回收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国家新农村建设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对象。畜牧养殖业虽然在农村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国家对于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发展模式中依然存在很多漏洞,导致畜牧养殖业在发展中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如何加强畜牧养殖业扶持发展模式的优化改革,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畜牧养殖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

1我国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

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将对新农村的建设作为新时代伟大任务。党中央在建设国家事业上从全局出发,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核心,也是党和国家做出的又一个伟大决策。在党的各大会议中,建设现代化新农村都是重点,而想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我国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经济支柱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产业。

畜牧养殖业在我国历史久远,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农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十分迅速,总体上进入一个质量稳步提高、产量逐年上升、现代化综合能力逐渐增强的新阶段。就我国农村中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呈现出以下七个特点:①不断提高的综合生产实力;②优化的生产布局;③转变成良性发展的方式;④质量的加强;⑤带动饲料加工工业快速发展;⑥增强了抵抗畜禽疾病的能力;⑦加大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力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全国各地采取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在帮助扶持畜牧养殖业发展中,使我国农民年纯收入上逐年上涨,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2畜牧养殖业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政府部门一直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致力于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使农民创富增收。畜牧养殖业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大力扶持的产业,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中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收益。但是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畜牧养殖业扶持发展模式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1对畜牧养殖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不足

国家对畜牧养殖业的扶持主要是依靠政府补贴来实现的。但是由于相关部门对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严重不足,导致许多养殖农户没有及时享受到国家给与的优惠政策,不利于畜牧养殖产业的顺畅发展。

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的相关法规中对养殖户保险实行补贴,国家承担每头能繁母猪60元保险中的48元,农户只用承担12元。但由于我国各地贫富差距过大,有些地区经济不够发达,信息也相对比较闭塞,小规模畜牧养殖农户没有得到相应的补贴,而且信息的闭塞也不利于畜产品的销售,不能顺利进入市场,最后只能低价卖出,极大地影响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制约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2.2畜牧养殖业缺少多样化的生产结构

我国广大农村中很多农户仍然沿用祖辈的养殖方法,缺乏科学养殖技术;同时不注重养殖环境的卫生,导致细菌滋生容易使畜禽感染疫病;农户的生产结构也过于单一,基本处于单干状态,没有组织性,也无法创造品牌占据市场。

2.3畜牧养殖产业链延伸不够,相关产业的带动性不强

畜牧业的发展也需要依赖其他产业的带动,如生产加工产业。但就目前调查中显示,我国大部分乡镇中缺少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厂,现有的屠宰厂也仅限于完成屠宰及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得产品附加值低,上不了档次也无法在市场上参与竞争。

3对策

3.1大力推行科学的畜牧养殖技术

政府要加大科学技术对畜牧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畜牧科学技术,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同时乡镇政府要建立专业的咨询部门,同时多开展畜牧业现代化科技讲座,提高农民专业知识和养殖水平,带动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3.2改变传统养殖方式

当前畜牧养殖户生产结构过于单一,很多养殖户仍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因此,要在农村中大力推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良其生产手段,提高对禽畜的免疫防控力,提高养殖户的生产管理水平。

3.3搞好畜禽疫病的防疫与控制

为了避免农村养殖中因疾病而产生大规模的动物死亡,降低动物疫病给农户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在农村中建立有效的疫病防控机制,增加农村中疫病防疫站的站点数量,同时还要加强对防疫站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责任体系建设,严格落实疫病防疫措施。

农村养殖业发展篇2

在农村畜牧养殖中,其兽医体制的改革还严重滞后,服务体系也有待健全,农村的畜牧业技术推广中,良种繁育体系不仅不稳定,对于疾病的防控还不到位,并不适应现代的农村畜牧业发展需要。

2做好养殖技术的推广

应该加强在农村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提高饲养人员的素质,迅速推广农村的畜牧养殖配套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农村畜牧养殖中的整体水平。

(1)在农村推广以及应用养殖技术,应该提高农村畜牧科技人员,用他们作为搞好农村畜牧业技术的主力军,依靠他们将畜牧技术推广到农村中去,做好培训农民、技术指导、蹲点指导,提高农民畜牧养殖的技术观念,更好的提高技术人员与养殖户间的信息传递,建立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乡镇、村办组织也应该做好协调组织工作,成立专门的畜牧养殖合作社,并配备专业的技术员对农民养殖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并且还可以科技示范户的形式,大力推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以此来推进全村养殖技术水平的提升。

(2)在农村畜牧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中,应该依靠养殖户来进行养殖技术的推广工作,大力对其普及科学知识以及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户的素质以及市场观念,用试验、培训、示范、宣传、会议等方法,增强农民对养殖技术的认识,提高农村养殖户的素质,从而使农村养殖户树立经济效益的观念,使农村畜牧养殖业更具特色,使农村养殖户获得更多的利益收入。

(3)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还应该围绕生产标准化、产业化以及产品优质化的目标进行发展,要大力推广在农村养殖中的现代养畜配套技术,提高农民养殖人员的多项职能,积极开发推广养殖技术,加快建设科技示范园以及示范场,做好对畜牧业饲料的监控,使农村畜牧养殖中各环节都能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农村畜牧养殖水平,多培养出善经营且懂技术的新型养殖户。

(4)农村养殖技术应用中,可以先在农村养殖户中设立示范户,使农民可以感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还可以在农村畜牧养殖推广中,使农民亲眼目睹由养殖技术而带来的好处,尝到科学养殖的甜头,从而更加有效的推广科学养殖技术,促使农民走上畜牧养殖的共同致富道路。

(5)在农村养殖技术推广及应用中,应该要让农民学会自己掌握技术,技术业务部门应该针对农民的养殖技术需求来进行培训,让农民可以掌握行之有效的养殖技术方案,使其有效地转化为现实中的生产力。畜牧科技人员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深入养殖户中,对农村养殖户进行手把手的技术传授,确保农村养殖户可以完全掌握实用的养殖技术。

3结论

农村养殖业发展篇3

1.1从农村地区的畜牧养殖户出发

首先,应当让他们真正得到实惠,让他们知道畜牧养殖中的技术推广与应用可以使他们的家畜多产仔,多产奶,他们也就愿意接受新的思想。从而,他们也就更加容易接受农村畜牧养殖中的技术。其次,应当能够让农村养殖户们自己掌握新技术,不能只是让他们看看如果自己动手,又不知如何下手,只有自己掌握了。从而,结合畜牧养殖者的畜牧业进行不断的发展与改良,在畜牧养殖中出现问题不懂就问要及时解决,从而会使其在畜牧产业中发生质的飞跃。

1.2从国家的角度出发

国家应当派大量的专人前往农村地区进行对农村地区养殖户的培训和专业指导,让农村地区的养殖户们可以更加理解和接受农村畜牧养殖技术的优点所在,从而与自身的有利条件结合,不仅在自己的畜牧产业上有质的飞跃,而且,可以加大畜牧养殖业的壮大发展。在未来,国家应当大力开发饲料资源,加强饲料的优化,加强饲料的利用效率,开发各种有利于家畜生产,多产奶,提高家畜肉质口感的饲料。国家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去帮助农村地区的家畜养殖户们,多多投入资金,提供优良的设备,实现农村地区家畜养殖一体化和完备化。国家应当派养殖大户前往发达国家进行学习,看看人家是如何养殖家畜的,从而,在使我们的畜牧养殖业在现在的基础上有着质的飞跃,使农民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养殖者应当不断拓宽家畜的销售市场,管理者应当不定期的举行养殖户交流大会,让全国各地的养殖户多多交流,互相学习,互相讨论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讨论自己的养殖窍门。国家也可派一些畜牧业养殖大户前往国外学习,进而充分发挥农村畜牧养殖中的技术推广与应用的优点,从而提升家畜的繁殖能力,增加肉奶生产量,使一代又一代的家畜变得更加优良,使我们未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农村养殖业发展篇4

一、立足实际,理清思路

我县受传统农业格局和种粮比较效益低的影响,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还比较缓慢。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一直是县委、县政府潜心研究的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畜牧业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收益高,适宜于千家万户。发展畜牧养殖业,既能转化丰富的粮食资源,又能带动饲料加工、交通运输、畜产品购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决定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畜牧养殖业上台阶。

二、正确引导,示范带动

为把发展思路变为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自觉行动,我们一是抓好宣传发动。为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发展畜牧养殖业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和广播、电视、标语等形式,深入宣传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宣传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格局,把发展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和经济效益等情况印成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中。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乡村组干部和农民代表先后到山东诸城、江台、河南中牟、唐河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从而更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迅速在全县形成了“一户上、多户跟、多户带全村”的发展局面。

二是抓好干部带头。农村有句老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我们要求乡村组干部必须当好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凡是有条件的乡村组干部都要带头搞好养殖业。据统计,全县13000多名乡村组干部中,已有6000余名办起了各类养殖场。城郊乡郑小楼行政村村委会主任王兆明率先办起养鸡场后又与村民联办了现代化的自动给水养猪场。目前,该村13名村组干部全部搞起了养殖业。在干部的带动下,这个村百头以上的养殖户达到100家,年出栏商品猪2万多头,创产值2000多万元。张庄行政村马侯庄村民组长马建军与人联办良种肉牛育肥场,20*年出栏肉牛1000多头,创产值50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张庄行政村已建成良种肉牛育肥场20多个,还有一批正在规划中。

三、更新观念,强化服务

一是环境服务。县政府成立了发展畜牧业领导组,使畜牧工作有人管,具体事情有人问。同时,对专业养殖大户优先办理土地使用证,实行奖励机制。为切实保障广大养殖户的生产安全,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轮流站岗放哨,抓好群防群治工作,严厉打击破坏畜牧业发展的犯罪活动,使广大养殖户有了切实的安全感。

二是资金服务。为解决发展畜牧业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县政府积极出面与金融部门协调,帮助养殖户贷款。同时组织农民群众积极自筹资金,联合办场,增加投入。三年来,组织群众自筹资金5亿多元,为养殖户争取贷款近1亿元。

三是技术服务。县政府聘请河南农大教授为发展畜牧业的常年顾问,县畜牧局抽调50名技术人员定期到乡进行技术指导。20*年9月前,全县共举办养殖培训班4000多场次,编印技术资料20万份,购买养殖技术光碟2000多张,把畜牧养殖技术送到每个养殖户手中,培训了一批养殖技术能手和农民自己的“土专家”。同时,县畜牧局组织专门力量,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信息咨询、饲料供应、良种普及、疫病防治服务,做到“技术跟得上,防疫到场舍,饲料送上门,销售不出村”。县政府还组织各乡镇成立了各类养殖协会,请专业养殖户介绍经验,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效地解决了畜牧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

农村养殖业发展篇5

(一)气候特点

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立体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在沿安宁河河谷两岸海拔1400米以下的地区是兼具“南方热量、北方光照”的天然大温室,平均气温19~21.5℃,10℃以上的年有效积温6000~7700℃(327~358天),优越的光热资源为提高粮食、蔬菜、水果的产量、产品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农业的立体开发,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特别是早春蔬菜的栽培。

(二)水源及交通

安宁河谷属干热河谷,河谷内的水源和交通相对比较便利,但两岸的水源和交通极其不便。摩挲村离河道3公里,可利用水资源相对不足;在交通方面,村内以村级路贯穿了全村,出村则利用离村3公里的镇主道和离村15公里铁路。

(三)主要经济发展情况

四川省《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要把安宁河谷建设成为西部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目前,河谷的平原区域以发展设施蔬菜和设施花卉为主,而河谷两岸以种植热带特色水果和反季节蔬菜为主,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摩挲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00元,到2012年提高到9000元。

二、安宁河谷两岸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一)农业经济发展政策和资金支持模式

为了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镇政府外派干部多方考察研究,确定了本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对该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引导;同时,积极引导培育各类特色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在资金上,争取相关政策,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和农业生产补贴。如政府购买农资(肥料、种子、农药等)借给农民,农民在农产品卖出后又把农资返还给政府,返还的农资来年又可以借给农民,使农业生产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模式

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政府领导、村委干部以及全村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经过多方考察研究,确定以早春蔬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1.种植业从安宁河谷到摩挲村的风流山顶,经济作物以种植反季节的四季豆、莲藕为主。确立四季豆与水稻进行轮作,一是因为该村村民大多数种植过四季豆,有着基本的种植经验,技术上有一定的保障;二是四季豆相对容易保存,经处理后利于长途运输;三是轮作可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稻草还可作为饲料;四是利用南亚热带气候,四季豆的销售时间为春节前后,这种反季节性保障了其价格上的优势。2008年,摩挲村全村四季豆产量达3000多吨,实现年收入1200万元,2012年达1万吨,收入达5000万元。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地理、气候等资源,发展两季莲藕,一季在1月种6月收,一季在7月种12月收,与内地形成时间差,种植面积200亩,产值达600万元左右。2.养殖业实施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的模式,建立农户分散饲养的养殖小区,由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实行统一购买幼畜、统一购买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出售,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摩挲村现在已建成养猪场一个,合作养牛场一个,兴建黄牛养殖小区,大力发展黄牛、猪的养殖。在2007年底,村两委干部带头自筹资金,投入资金160万余元兴建了大平子养猪场,有能繁母猪158头,种公猪4头,品种有约克、杜洛克、长白猪。大力发展种草食家畜,2011年新建一个合作养牛场,现有42户参与集中养殖,共有1050头牛;兴建的黄牛养殖小区,从2008年的136户发展到现在的260户,占全村农户的1/6,从存栏700多头发展到现在的2600余头。

(三)农业发展的组织模式

采取“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相结合的方式,是河谷两岸村庄近年来取得良好成果采取的主要模式。摩挲村成立了四季豆专业合作社和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强化了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产前:进行市场调研,初步确定种植、养殖的种类。组织成员进行讨论,确定主要品种;同时进行初步技能的培训,让成员了解种植、养殖的基础方法。产中: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技术培训模式和农民田间学校现场跟踪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培训;田间学校模式是以动、植物生长周期为一个培训期,针对生长期间发生的问题随时进行培训,同时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示范,指导和规范农民的种植、养殖行为;时常聘请县、市技术人员到村传授知识和派人外出考察学习。产后:主要进行农产品加工和运营联络。专业合作组织通过派出人员多方考察市场和网络宣传,联系客商销售产品,保障群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在家门口出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如四季豆采摘后通过分级、冻库冷冻等初级处理,直接远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四)发展村级循环经济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一是在本村内部,加快了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11个村民小组中,除两个彝族组外,其余9个小组每家每户都建立了沼气池,将村内种植、养殖业循环起来,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二是加强与外部村落的衔接。每个村落都是与周围的其它村落构成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村内外互相交换着物质。摩挲村是山地地形,土地以种植四季豆为主,四季豆的生长期较长,产生的饲料较少,这为养殖牛、猪提供的饲料来源较少。由于该村与攀枝花市南菜北调基地相邻,蔬菜基地采收后留下大量的菜叶,可作为其源源不断的饲料源,而本村的牛、猪的粪便经过发酵处理后又为基地提供有机肥,大大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村与村之间形成一个大的循环系统,使生态更加安全,环境更加和谐。

三、安宁河谷两岸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一)乡村领导重视新农村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干部基础村干部在调查国内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和自身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深入探索,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确立村主导产业和组织模式。摩挲村发展的组织模式为“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对发展农业主导产业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群众的积极性高,发展致富的愿望迫切,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安宁河谷区域的反季节设施蔬菜、反季节枇杷、亚热带水果、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对相对落后的安宁河谷两岸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村民对改变现状更加强烈,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发展建设中去。

(三)抓住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把自己纳入区域的产业群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河谷两岸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抓住自身的优势,融入到大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够获得大的成功。如摩挲村在农业经济发展取得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抓住了自身的气候优势,生产反季节的蔬菜,并纳入到河谷区域设施蔬菜产业的产业群,大力发展了以四季豆为主的反季节蔬菜产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共享河谷区域南菜北调基地的成果。

(四)加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在市场中的抗风险的能力农民作为分散的个体,在市场经济中抗风险力弱,农民只有在专业合作组织中才能发挥团结、协作作用。摩挲村的村民中,全村80%的农户加入到四季豆专业合作组织;合作建设养殖场,投资入股;加大产后的投入,村民投入495万元,合作建设冷冻库,便于农产品的长途贮藏运输。这些合作,增强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每家每户小作坊生产的风险。

(五)加强农业政策利用和项目的整合,把政策用活、用够一是充分利用农业政策、资金政策、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以多种形式实现了对农民帮扶;二是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科技项目、阳光培训、田间学校培训项目等,加快农业的发展和建设。在农业综合开发上,基本实现了“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了科技项目进行了品种改良和圈舍改造;培训上依托阳光工程与农民田间学校,提升了培训的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抓住优势,加强引导,搞好乡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政府要根据村与村的自然条件,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生产发展区域规划,把河谷两岸的各村纳入到安宁河谷的产业基地发展规划中,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区域间生态农业经济圈,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导农民早日走上致富之路。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种植与养殖的结合,建立生态农业,推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安宁河两岸多数村种养结合不够紧密,发展果树的林下没有发展养殖,发展养殖的饲草种植没有跟上。如安宁河北岸的芭蕉箐村就只发展了反季节的枇杷,模式比较单一;摩挲村虽然种养进行结合,但种植以四季豆为主,为草食动物提供的饲料极其有限,而养牛所需要的饲草量较大,这就需加快种养结合力度,大力发展黄竹草等热带饲料用草,或者发展生长快速的小型草食牲畜,用多种方法解决饲料来源问题。

(三)坚持良种良法、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

农业的风险除了市场和自然风险外,还有技术、管理方面的风险,因此必须搞好培训,防范各种风险。如目前规模养殖风险很大,一旦发生流行性疾病,控制不好将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要改变一村只有一名防疫员的局面,实施全民防疫,加强对全部养殖户普及专业防疫知识和养殖技术,改传统的养殖方法为科学的饲养技术。一是强化系统知识,不断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二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一些实用新技术,必须尽快送到农民手中;三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田间培训,加强现场操作和示范,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四是抓好技术尖子,大力培训乡村技术员,在他们带头致富、榜样的作用下,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四)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种植、养殖的品种

如肉牛是大型草食动物,如果其它家畜肉价格连续上涨到与牛肉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肉牛生长期较长、饲料不能自足的特点将导致成本增加,养殖肉牛将不经济。这就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养殖的方向,提高饲料报酬率,增加经济效益。

(五)提高品牌意识,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村与村区域经济的合作,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争创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绿色食品标志、有机食品标识,建立自己的品牌,增加农产品品牌效益。

(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农村养殖业发展篇6

1农村养殖业现状

以蛟河市农村养殖业统计为例,市畜禽存栏量中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约占总量的70%左右,非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畜禽存栏量约占总量的30%左右。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产生畜禽粪便中,其中70%的畜禽粪便用作农家肥,剩余部分在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附近露天堆放;非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距离居民区较近,大量畜禽粪便没有经过任何处理随意堆放,有的甚至故意堆放在河流附近,随雨水排入河流;畜禽散放混养、人畜混居情况还没有解决好。这样使得农村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2畜禽养殖业污染环境的原理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的化合物,特别是饲料中的氨基酸不平衡、可利用养分低的情况下,含量更高。这些氮和磷进入土壤后,会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含量过高会使土地失去生产价值,并且容易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后,蚊蝇及其它昆虫大量孳生;粪便中因含有硫化氢、粪臭素(甲基吲哚)、脂肪族的醛类、硫醇、胺类和氨气等,臭气难闻,如果粪便排出后不能及时处理会使臭味增加扩散恶化环境,危害人畜的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患病或隐性带病的畜禽会排出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如果不能作适当处理,不仅会造成大量蚊虫孳生,而且还会成为传染源,造成疫病传播,直接危害畜禽生产和人体健康。

3畜禽养殖业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1畜禽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多年以来,中国传统的畜牧业是以家庭分散养殖为主,畜禽产生的粪尿可通过周围农田进行自然消化,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平衡体系。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畜禽饲养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户)迅速发展,养殖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畜禽粪尿等无害化处理出现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已经或随时会对人们生活和畜禽生产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2畜禽粪便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使得农牧脱节,最终导致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分离,养殖者不种地,种地者不利用农家肥料,畜禽粪便及废弃物没有土地来消纳,粪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综合利用,从而导致大量畜禽粪便、废弃物被随意堆放、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3.3畜禽养殖场(户)标准化进程缓慢现在中国农村养殖业的发展虽然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但仍处于标准化初级阶段,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还需完善,至今,畜禽所产生的粪便污水仍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甚至直接威胁着城市集中饮用水源的安全。

4农村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4.1确定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4.1.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养殖业环境污染整治目标,以控制畜禽养殖业排泄物排放量为主线,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畜牧业为方向,通过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大力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等排泄物治理技术,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的又快又好和可持续发展。另外着力搞好宣传工作,形成人人行动起来,齐抓共管的局面。

4.1.2主要目标建立“禁养区”和“限养区”,并全面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的关停转迁,“限养区”内散养畜禽存栏削减20%,完成存栏猪100头以上、存栏牛20头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新建畜牧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同时,为降低饲养密集地区畜禽散养户对环境的影响,市里应当成立一个畜禽粪便治理服务中心。

4.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4.2.1对策

第一,强化领导,建立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市里应成立农村畜禽粪便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和督导乡镇街做好农村畜禽粪便治理工作。乡级政府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负总责。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市政府应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列入乡镇街政府年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一票否决制,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第二,增强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养殖合理治污理念。养殖业的发展与疫病防治是息息相关的,养殖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广大养殖户应该抓紧时机转变理念科学发展养殖业,减少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有力推进养殖业的科学发展。畜禽粪便是污染源,也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污染治理应以资源化利用为主导方向,使之进入资源循环链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而非传统的“达标排放”思路。结合实际,积极推行经济实用的堆肥技术工艺和高技术低成本的堆肥技术,对提高粪污治理效果至关重要。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肥料化技术,限制化肥使用量,从环境保护和循环利用的角度立法,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措施。

第三,合理规划,进一步强化农村环境污染管理水平。全市各乡镇街要科学制定生态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整治禽畜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确定禽畜养殖规模,科学指导养殖业合理规划布局。要将农村的环境建设规划与禽畜养殖业发展结合起来,科学划定宜养区、禁养区、限养区等,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建设模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将养殖业、沼气工程和周边的农田、鱼塘等进行统一筹划、系统安排,发展生态农业,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使养殖场粪污达标排放,实现禽畜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治理双重目标。

第四,加大力度,严厉打击不按规定进行科学规划整治的行为。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新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增进执法合力,加大督察督办力度,推进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着力解决好畜禽养殖业给养殖业与群众健康带来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切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坚持“执法从严,处罚从重”的原则,严查严管,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对地处禁养区内的禽畜养殖场要责令其限期搬迁。对未建禽畜粪便、废水的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设施、设施不能正常运转以及污水不能达标排放的禽畜养殖场,要提请政府进行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要停产治理或关闭。对未采取措施致使储存的禽畜废弃物渗漏、溢流、散发恶臭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处罚。

第五,加大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中央、省、市的专项资金投入,重点解决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问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境保护,采用多种措施确保农村养殖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到位。禽畜废水做到了零排放,对这样的排污达标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进行广泛推广,在蛟河市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第六,强化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环保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念,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营造保护环境的舆论氛围,以此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逐步引导农民改变养殖陋习,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养殖方式,加强对村民、养殖企业的环境教育,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开展环保知识和技能培训,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追求环境权利的诉求,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好农民的权益。

4.2.2建议

4.2.2.1建立生态型养殖场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现代技术,实行无废物和无污染生产。将畜禽粪尿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发酵处理,利用沼气回收能源,沼渣和沼液还田,从而实现畜牧业内部的良性循环,达到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4.2.2.2实施达标排放对那些土地少、土地消纳量小,又不具备沼气设施的规模养殖场、户,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畜禽粪尿、废弃物、养殖场污水等实行达标排放。相关部门要加大环境检测力度,征收排污费。对限期治理不达标的、不治理污染的,除征收排污费外,政府应责令其转产或停产。对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养殖场、户,必须严格实行准入制度,对未通过环保评估的,决不允许开工建设。

4.2.2.3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既涉及到社会公共卫生,也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相关设备设施建设的投入,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是各级政府部门和畜牧兽医工作者应当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农村养殖业发展篇7

[关键词]农村养殖养殖污染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7-0216-01

最近几年,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最近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令人担忧,环境恶化问题不断加剧,使得人们将污染治理的问题逐渐的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除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差之外,养殖污染是农村污染的典型,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养殖过程中畜禽的粪便随意排放以及其他有害物质不经过处理就随意排放,在治理过程中,要想彻底的治疗好这些污染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开发、使用、推广绿色养殖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好农村地区的养殖污染问题。

一、农村养殖污染的主要来源以及危害

1.污染来源

农村养殖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畜禽养殖中所产生的排泄物和其他有害物质不经过处理就随意排放,这些污染物给环境造成严重的负担,对农村地区的空气、土壤和水源造成了较大的污染。首先,是大气臭氧层问题,畜禽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其中包含了碳水化合物、含氧物质以及含氮有机物,在有氧气参与和气候环境较热的条件下,其中的物质就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带酸味的刺激性气体,在养殖过程中如果这些臭味比较浓重,又不能及时的消除,随着蒸发不断地上升到大气层中,对大气中的臭氧层造成一定的破坏;其次是对水源的污染,主要是畜禽在养殖过程中,污水不经过处理就随意排放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源造成严重的威胁。其中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入到水源中就会造成水中的营养成分改变,使得水资源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2.污染危害

农村养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臭气和物质都会对农村地区的大气和水源造成污染,而这些污染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将其解决,很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会患各种疾病。畜禽的尿液和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病菌以及寄生虫,如果这些物质没有及时的进行有效处理,而是随意的丢弃和排放,就会对养殖场的畜禽养殖带来极大的风险,进而给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这些病菌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如果人类不注意卫生问题,就会通过人的消化或呼吸系统进入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使人发病,最终影响到人的正常的劳动技能,严重的导致人的癌症等疾病的频发。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科学合理的解决畜禽污染的排放问题,从而净化农村地区的环境,减少人类疾病的发生。

二、农村养殖污染的解决对策

1.开发绿色喂养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开发和利用绿色环保饲料,进而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喂养成本以及控制对环境的污染。环保型饲料在研制过程中应该注重降低畜禽食用后氮元素的排放,在最大程度上消除氮元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研发和生产环保型饲料是治理养殖污染的根本措施,这种措施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畜禽养殖过程中,粪便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这就要求相关的研究人员不能光顾培育优良的品种,而应该科学的配比饲料,应用高效低排的饲料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同时科学的进行饲养管理,通过这些手段的应用,达到清洁环保的养殖方式。

2.推广生物技术

农村养殖污染中,畜禽的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源,目前我国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沼气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将动物畜禽排泄的粪便和尿液进行再次的利用。在养殖区域建立几个沼气池,将畜禽的排泄物排入到沼气坑中,经过沉淀处理,发酵,最终会产生量大的沼气,沼气可以作为养殖场的日常照明和生活用电取用,而发酵过程中沼液和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将其应用到农业种植中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沼气技术实现了将农村养殖过程中的各种废物变废为宝,将浪费的资源进行再次的利用,这种技术具有很广的推广意义。未来我国还要不断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通过生物技术,净化畜禽的粪便和尿液,利用臭氧发酵同时,将污染物转变为农业生产的宝贝,为农村生产活动提供免费的养料,生物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解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养殖污染有着积极的作用,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一条良好的解决途径。

3.发展畜禽农业生态工程技术

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生态建设工程,对污染环境的各种物质进行回收利用。生态畜禽农业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利用现代生物学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以及生态经济学等原理和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式建设和实施生态畜禽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村生态工程建设活动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一定的成果,很多废物得到有效的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建设,依靠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对违反环境保护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严厉的处罚,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进程和效果。

结语

农村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种对环境和人类有害的物质,其中产生的一些粪便、尿液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排泄物中存在着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农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丁树谦.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基本途径[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01)

[2]张贵义,岳增华,刘云,解志峰,郭辉.农村养殖业与居民生活环境污染的探讨[J].现代化农业.2010(12)

[3]朱永慧,马春艳,王璐.发达国家养殖污染补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畜牧.2010(12)

[4]朱永慧,马春艳,王璐.国外养殖污染补偿制度考察及对我国养殖业的启示[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0(12)

农村养殖业发展篇8

关键词生猪养殖;现状;建议;安徽郎溪;姚村乡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8-0251-01

家畜是在人类定向控制下进行驯化育种、繁育和增产的,是农学中畜牧学的主要研究对象。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许多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依靠科学技术走上了致富之路,成了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科技致富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的一种时尚。

1姚村乡生猪养殖现状

郎溪县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48′45″~31°18′27″,东经118°58′48″~119°22′12″,境内地貌比较复杂,北部和中部沿郎川河主、支流和南漪湖东岸以平原为主,南部和东部边缘为起伏岗、丘和低山。1987年2月,郎溪县组织参观、学习和推广后勤部“肉猪快速育肥”技术;目前,郎溪县姚村乡畜牧业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养猪大户23户,年出栏100头羊以上养羊大户3个,年出栏万只以上养鸡大户4户,养殖大棚45个。全乡畜牧业家庭农场3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生猪养殖和以往的一家一户的养殖有了很大不同,政府鼓励农民开展规模生猪养殖,并支持具备条件的养殖大户申办家庭农场。

1.1养殖户现状

姚村乡现有的23户生猪养殖大户中,22户为初中或以下学历,仅1户为高中学历。养殖户文化程度偏低,导致在理论学习上存在很多困难。另外,由于农村经济条件限制,养殖户资金投入存在困难。养殖户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高,导致养殖废物造成的污染影响了养殖场周围百姓的生活,不少百姓在网络平台上反应,个别的甚至很激烈。

1.2养殖条件的现状

生猪养殖所要的最基本的设施有存放饲料的仓库、猪舍(大棚)、养殖废物处理设施(沼气池)等。姚村乡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养殖户可以投入的资金有限,养殖场内的各项设施均比较简陋。不少养殖棚内几乎没有水电设施,部分养殖场有发电机、鼓风机等设施,但离标准化养殖还有很大距离。

1.2.1仓库。姚村的养殖户都是小规模养殖,所以仓库一般都功能单一,有的甚至和居住的房间合用,不规范,也不利于管理。个别养殖户有独立加工饲料装备,但由于用电用水、原料等价格因素,现已停产,直接从市场购买饲料。部分养殖户对仓库的管理缺乏认识,仓库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饲料霉变等不良后果[1]。

1.2.2猪舍。养殖户对猪舍的重视程度反应了管理的重视度。姚村乡地处山区,猪舍内的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生猪生长。有的养殖户猪圈建设的过于狭小,圈内的猪只数量又偏多,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有的猪抢不到食、有的被咬伤等。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种群内由于密度增加导致的过度拥挤,能致使紧张强度增大,神经内分泌系统失控,生长抑制、繁殖力下降,表现烦躁和富有侵略性。

(1)猪舍内的温度。由于姚村地理位置的特点,夏天高温时,只要保证舍内通风,温度就不会太高,但是冬天保温难度大,养殖户常采用在圈内地面上加木板、干稻草等措施。

(2)猪舍内的光照。光照对猪的生长有重要作用。经姚村乡畜牧站调查,有的养殖户将猪舍修筑的较矮,猪舍内照明设施简陋,有的甚至根本没有照明。猪一直在漆黑的环境下生长,这样的条件不仅影响猪的正常生长,也容易导致猪生病,因此,建议养殖户改善养殖条件[2]。

(3)猪舍内的湿度。很多养殖户对猪舍内的湿度没有认识,从而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各类猪群,空气的相对湿度的范围以60%~80%为宜,最高不应超过85%,最低应在40%以上。

1.2.3养殖废物处理设施。姚村养殖户目前主要采用2种处理措施。一是将养殖废物运到附近山上,做毛竹、茶叶生长的有机肥。二是运到自己种的苗木地里,将废物再利用。认真的养殖户会将养殖废物做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农家肥使用。极少数养殖户直接将养殖废物堆放在离猪舍不远处。在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环境状况却日益恶化,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物排放量增大,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农村环境状况令人担忧。最好的办法还是建设沼气池,但目前项目资金短缺,推广这一办法尚需时日。

1.2.4养殖技术的现状。姚村的养殖户大多文化程度偏低,养殖技术靠多年自己摸索和向带头人学习。有的养殖并不是专业养猪,养殖场内有的还散养了家禽,这样容易分散养殖户的精力,不利于搞好养殖。姚村有不少养殖户搞的是“公司+农户”形式,公司会派人上门为养殖户接种疫苗,注射相应药物[3]。另外,乡畜牧兽医站经常上门指导开展动物防疫工作。

2生猪养殖建议

2.1养殖户要加强学习

在畜牧业发展方面,为了发展生产,增加养殖的效益,需要了解和掌握饲养动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满足其所需生活条件,防治对其有害的生物等,才能使其健康迅速发展。

2.2注意保持养殖场卫生

从切断猪肉绦虫生活史的总原则考虑,在预防上加强宣传教育,改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不食未熟或生的猪肉,注意防止猪囊尾蚴(cysticercus)污染食物;加强屠宰场的管理,严格肉品检查制度;加强猪的饲养管理,避免粪便污染饲料;及时治疗病人,处理病猪,以杜绝传染源。某些地区猪只在野外放养,或将猪圈筑在厕所旁边,猪因吞食人粪而感染猪肉绦虫,所以养殖场一定要注意保持卫生。经常保持圈内通风、清洗、消毒,避免闲人进入。

2.3养殖户要注意个人卫生

人畜共患病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性疾病,能引起畜禽大批死亡,给畜牧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又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有报道表明,有人因食用了野猪肉和鹿肉而引起急性戊肝,说明戊型肝炎病毒可能在自然状态下或通过食物等在动物之间或猪和人之间传播。养殖人员进入养殖场前和离开养殖场后,都要进行必要的消毒措施,保证工作人员个人卫生。

2.4做好养殖场内的灭蝇工作

一只家蝇(muscadomestica)可带菌5亿个,包括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共计40~60种。要有效地采取措施,如杀灭养殖场内、特别是猪舍内的家蝇,减少污染源。

2.5合理保持猪舍内的湿度

减少饲养管理用水,冬季尽量不用水冲洗地面,以保持地面干燥。为防止水分蒸发,应及时清除粪尿。在猪舍向阳面设置通气孔或在天棚上设置天窗,每天适时地通风、换气、排除湿气[4-5]。冬季猪舍使用无滴膜,并且加盖草帘,可防止膜面滴水和夜间结霜,减少舍内的湿度。做好猪舍墙体和房盖的保温工作,当冬季墙体和房盖在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时,要提高猪舍的温度,应该增加通风设施,加大通风的强度。

3参考文献

[1]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帅江冰,张晓峰,徐晶靓,等.2005―2008年浙江省生猪主产区猪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畜牧兽医学报,2009(7):1037-1042.

[3]白志鹏,王.环境管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39.

农村养殖业发展篇9

新选择

莲城镇大革假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虽是今年刚成立起来的,但是合作社有其生存特点。合作社理事长王曙光告诉笔者,现在的合作社类型比较多,有茶叶的、蔬菜的、养牛的等等,但是,山羊因为其独特的食用价值受到消费者青睐,而且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大革假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看准了这点,才选择发展山羊养殖的。现在的山羊来源大多都是规模较小、较散的农户,成立“山羊合作社”在广南来说还尚属首次,对合作社来讲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选择。

新机遇

“合作社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有较大的前景,但是苦于没有出栏羊”,讲到此,王理事长信心十足的样子。他告诉笔者,11月2日,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视察中低产田改造时就住在他们村,当秦书记了解到村民用中低产田改造时机来发展养殖业时,秦书记给予积极鼓励,并要求随行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支持,帮助乡亲们把合作社办得更好。秦书记还对随行人员说,实现改一片田地、强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要以中低产田地改造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农村经营组织形式,鼓励农民就地入伙、入股、入工,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真正把这项惠民工程办实办好。王理事长告诉笔者,有了秦书记的视察及相关的帮扶,当地农民也像吃下定心丸一样,现在合作社已经有20户农户通过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估计以后合作社形成规模、产生效益后会有更多的人主动要求入股,要抓住秦书记视察以及中低田改造、“三农”发展大规划等所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把合作社发展好、发展大,成为农民真正的合作社,致富的新路子。

新挑战

天时地利造就了大革假村种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机遇,但是与机遇并存的也有挑战。王理事长说,合作社主要从事山羊养殖,虽然市场有很大的前景,但是,合作社的养殖方式与传统的养殖方式不同,传统的是以放羊式为主,但是合作社是以圈养方式为主,现在的山羊都是从广南当地收购的黑山羊,一下子让羊从放养模式转变为圈养模式,需要有一个适应驯化过程,如何转变这是合作社需要突破的课题。但对于面对的难题王理事长并不显得惆怅,他说,相关部门不仅给予了合作社资金方面的大力帮扶,最主要的是给予了合作社养殖专业技术的帮扶,现在已经派3名合作社社员到州上参加养殖技术培训,不久,合作社将要选派三名人员到昆明学习山羊养殖技术,待合作社形成规模后,省农业厅还会派专家到合作社指导养殖。他说,把放养变圈养好处比较多,比如可以形成规模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因放养而破坏生态;还可以减少因为放养带来的群众利益矛盾。面对新的挑战合作社有信心、有能力。

新合作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养殖合作社与大革假村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以市场批发价收购蔬菜合作社的蔬菜喂羊,让蔬菜合作社的蔬菜有了销售保障;蔬菜合作社又可以购买羊粪用于种植蔬菜。合作社与合作社之间形成了互助关系,让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此外,合作社的运作方式是农户以土地、资金方式入股分红,鼓励附近村寨的农民种草提供给合作社,也可以把平时扔在山上的玉米秸秆、稻谷草、甘蔗草等出售给合作社,让资源不浪费,让收入不减退。

为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和扩大黑山羊的养殖规模,一方面合作社还鼓励村民购买通过驯化的羊到自家养殖,羊经过合作社驯化过,农户领养到家中,没有驯化的风险;另一方面合作社还允许农户购买的羊有风险损耗率,在风险损耗率范围内的损失由合作社承担,农户养殖的羊,合作社完全负责收购农户降低了养殖的风险。

新希望

“现在有合作社在家门口,我们不用外出打工了,既有了收入,又可以照顾得到老人小孩”,在合作社里面做工的村民陆继忠高兴地告诉笔者。理事长王曙光介绍,现在合作社的工人都是附近村寨的农民,让农户在合作社当中既可以分红,又可以拿工资,还可以学到技术后领养黑山羊自己养殖,多重收入方式,让村民收入有了新变化,生活有了新盼头。

农村养殖业发展篇10

一、推进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的发展意义

中国畜牧业经由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飞速发展,获得了长足的提高和宏大的成就,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形式越来越快。畜产品竞争已有过去的数目竞争发展到质量、技能和资金实力竞争的新阶段。但规模化不是说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要适度,要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和现今的治理程度、防疫程度相顺应,还要综合思索其他资源要素以及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自觉标发展,一味的追求规模数目型和经济效益,只会带来更多的发展难题。综合利害,结合我县实践状况,推进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是最适合我县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

乡村适度规模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据本地分歧的资源优势,例如人力资源、饲料资源、土地资源等,以及综合思索环境污染问题等要素,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合本地畜牧业发展的养殖规模。因而,依据各地的实践状况,其规模巨细不尽一样。例如:小的普通有以家庭和村民协作为主的50--500头的生猪养殖户和500--2000只家禽养殖户,大的普通有以国家项目扶持或协作社治理的500--3000头的生猪养殖户和1万只以上的家禽养殖户。其主要特点是充分应用了农牧结合,提高了农业资源应用水平,关于畜牧业的规模化、生态化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发展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有助于提高我县的畜牧业发展质效

我县畜牧业以乡村散养户居多,主要出现散、小、乱等景象,不足足够的发展资金,增进方法粗豪,养殖效益低下,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大,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推进家庭牧场、养殖小区、村级协作养殖场等适度规模的养殖场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有用的提高土地应用效率,减少劳动力运用,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规模的相对集中,便于畜牧、环保等部分的治理和服务,有利于环境污染的管治和疫病防疫收集、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的坚持。还,畜产品的集中销售,防止了商贩或工场压低价钱,有利于深加工和品牌的坚持,能有有用的提高畜产品生产质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发展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畜牧业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构成局部,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无足轻重的效果。发展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增强农牧结合发展,有用的应用土地资源、乡村劳动力、农产品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等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的循环应用,降低环境污染,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等立体综合农业,可以有用完成“生产发展、生活裕如、村容整洁”的目的。还,经过合伙、协作等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增强村民之间的协作交流,提高村民的社会化和组织化水平,也有利于“乡风文明、治理民主”的建设。县马渡河村新农村建设以及该村平头山万亩柑橘园综合农业发展项目标开发便获得宏大的成功,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和综合农业的发展模范。

(三)发展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有助于县域城镇化发展

随同着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加速,乡村原有的单户低效率生产形式逐渐解体,涌现出更多的乡村残剩劳动力,但因为村民本身本质和第二、第三产业吸纳有限等原因,向非农行业转移压力宏大。经过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可以有用的缓解这一景象。还,适度规模化养殖,可以提高畜牧生产质效,保证食品的有用供应,知足城镇人民日益增进的消费需求。

二、县畜牧业规模养殖发展近况

年,全县出栏生猪28.4万头、牛0.4万头、羊4.2万只、家禽42万只。禽蛋产量1480吨,肉类总产量23410吨,畜牧业总产值4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32.6%,为农大家均增收281.4元。其中规模养殖出栏奉献率辨别到达生猪54.6%、羊50%、家禽43.8%。

全县共有畜禽小区:生猪10个、肉牛2个、山羊2个、家禽2个,其中省级规模化规模万头养猪场1个,15万只蛋鸡规模化养殖场1个;畜禽养殖大户586户,其中5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491户、50只以上的养羊大户120户、100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20户,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大户25户。别的,全县共有各类养殖专业协作社、协会6个,其中生猪3个,山羊2个,肉牛1个。

三、推进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相关于宜都、枝江、当阳的县市区,我县畜牧业规模小、基本设备掉队、本身发展资金有限,生产总量上不去,无法抵达很多国家规则的政策扶持要求,享用不到例如良种补助、生产大县等政策福音。当前,长期惠及我县的畜牧生产扶持政策,仅仅只要生猪“150”、农业板块基地项目扶持以及生猪小额借款津贴政策。

(二)短少足够的发展资金

我县地处鄂西山区,本身财力有限,特别是发展畜禽养殖的农户极端不足养殖资金。乡村融资渠道少,主要本身靠假贷,但金融部分借款门槛高、手续繁琐、利钱昂扬,使很多农户望而生畏。加之,畜牧业养殖周期长,成本较大,资金收受接管期长,少有其他行业的资金长期投入。

(三)农户组织化水平低

大多数从事畜禽养殖的农户都是“40、50”,受教育时间少,文明本质偏低。少量人不肯意承受新的观念,凭空捏造或许保存技能和信息,基本谈不上与别人协作,扩展养殖规模了。还,协作社发展措施慢,大多基于外表方式,并未起到服务社员、纽带衔接、维护弱势等应有的效果。

(四)基本配套系统掉队

规模化发展的中心是专业化和规模化,对畜禽良种繁育系统、动物疫病预防系统以及牧政服务和信息系统等畜牧业发展基本配套系统要求较高。因为历史遗留和资金问题,我县的基本配套系统掉队,特别是乡村防疫环节,存在防疫经费少、不足专业技能人才、人员工资低、防疫设备老化等实际问题。别的,畜禽良种繁育资金缺少,致使我县良种场设备设备掉队,规模过小,畜禽良种更新迟缓。

(五)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与散户比较,规模养殖必定会带来更多的畜禽粪便、污水以及空气污染,单位土地所承载的纳污压力更大,对污染的消解周期更长,甚至因而形成永世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对泥土形成的影响。但是治污环节需求很多的资金,例如一个年出栏500头的猪场需求建80立方米的沼气池和100立方米的化粪池,至少要投入8万元的资金。虽然沼气池可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应用,但局部养殖户不肯意多做投资,选择了直接排放。

四、推进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的建议

因为我国人口很多,且大多数在乡村,科学文明程度低,基本设备和经济前提掉队,不足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养殖程度不高。无论从经济才能照样技能前提都决定了我们不成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发展大规模的高度集约化养殖。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是一种依靠家庭、村集体或协作社等社会集团或组织为载体的种养形式,是一种充分结合和应用乡村的劳动力资源、农林产品资源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优势的现代化可继续发展形式。详细到县的发展典型,稍大的有洋坪镇平头山万亩柑橘园和旧县镇一字山茶园综合农业项目,主要特点是充分应用了生猪养殖发生的自然肥料替代化学肥料,不只降低了成本,更减少了环境污染。稍小的有鸣凤镇花圃村规模养殖大户王明建的“猪--沼--鱼”发展形式,以及洋坪镇陈家湾村王良权的“牛--沼--草”发展形式,充分应用农作物秸秆了过腹还田。地处鄂西山区,存在和广大乡村县市相同的发展坚苦,发展适度规模化畜牧业依然面对着诸多应战。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明宽松的发展环境

国家要加大对畜牧业的微观调控力度,执行全方位归口统一治理体制,统筹各地域、各类类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大对地区偏僻、财力单薄地域的政策扶持力度,发明出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测验启动弱势地域畜牧养殖补助,防止地区之间的差别继续扩展。还,进一步减免畜牧养殖税费,继续开通“绿色通道”,加速畜产品期货市场坚持,减低养殖风险,并针对各地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制订适合的扶持政策,拨付专项扶持资金,鼓舞和支持县镇畜牧产业做大做强。

(二)拓宽资金融入渠道,供应坚实的发展潜力

不变的资金流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我县养殖行业不断存在资金缺少的景象,融资方法单一。针对此景象,应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饲料生产、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招商力度。鼓舞小额借款公司的发展,降低金融部分借款门槛和税费、利钱,扩展典当物,精简审批环节,加大信贷投资额度,提高信贷服务效率,为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供应更多的发展资金。还,支持个人合伙、村级融资等方法兴修畜牧企业和养殖场。

(三)增强农户组织治理,坚持规模的协作机制

在推进乡村适度规模化养殖的历程中,发扬村民之间的交流协作,增强县政府与养殖户的之间的指导和沟通,以及和屠宰场、超市等加工销售环节的联络,服务、维护村民和社员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专业协作社和村委会将发扬无足轻重的效果。协作组织要一直坚持“民办、民管、民有、民受益”的制度,熟习国家在“三农工作”中的大政方针,坚持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信息监控系统,增强运营治理,充分激起村民以及社员之间的自助和合作才能,服务乡村社会发展。协作社和村委会要进一步加大和县政府的交流,协谐和搞好与当地县政府的关系,争夺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发展资金。还,要增强对社员和村民的法制教育,特别是在土地正当运用和环境维护方面。

(四)增强教育培训办法,培育专业的技能人才

规模化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程度要求很高,培育出专业的技能人才是乡村发展适度规模化的需要前提。首选,要加大对畜牧部分职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坚持长效的学习机制,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双向培训办法,鼓舞和支持年青干部学习新的常识和技艺,并将其所学迅速推行开来。其次,增强对专业协作社、协会等组织指导人的培训,一方面要增强养殖实践和适用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增强司法法律、政策方针、运营治理等各类常识和技艺的培训,建议县县政府组织全县协作组织干部按期开展培训活动,培育出既懂技能,又懂经济和蔼于运营,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掌握全局的复合型指导人。第三,继续施行科技入户工程,针对全县规模养殖大户,按期和不按期开展实践学习和技艺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