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发展新业态十篇农业发展新业态十篇

农业发展新业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4:31

农业发展新业态篇1

刚刚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只要粮食生产能力稳住了、上去了,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首先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提高。还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节水优先大文章,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最终要靠科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市场需求是“导航仪”,资源禀赋是“定位器”。要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保什么、放什么,保多少、放多少,进行系统谋划,做到心中有数。要加快发展草牧业,促进粮、经、饲三元结构协调发展。要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如何破解农业生产成本攀升、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双重挤压”,如何突破农业资源要素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过去,我们为了“吃饱饭”,过度开发农业资源,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欠下了生态账、环境账,以后不仅要杜绝再欠新账,还要逐步还上旧账。该退耕的要退耕,该生态修复的要修复,该治理的要抓紧治理。需要明确的是,优化农业结构也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好,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核心是看老乡的“钱袋子”。能否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是对“三农”工作的重大考验。促进农民增收,要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不管财政多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延长农业产业链,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拓展农村外部增收渠道。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农业发展新业态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自然规律;创新模式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概念,并把它由于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理论,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核心,因此统称为生态农业。作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既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又符合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是克服传统农业的弊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思路,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有利于“三农”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发展生态农业必要性

生态农业所蕴涵的理论和科技内涵,不仅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解决农业发展深层次问题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发展生态农业可以确立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必将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农业遵循自然规律

利用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对生态系统要素进行高效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农业经营管理模式重组、优化,施行无公害的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产品的高产优质和环境优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一)建设生态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生态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是生态农业的根本所在,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丰衣足食,更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村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生活宽裕所带来的物质方面的增加,更要通过乡风文明建设所带动精神文明的发展,生态农业恰恰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动力。

(二)建设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人们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以现有的资源为代价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农民为了追求农作物高产,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大气和水污染,建设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当前盘锦市不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有效与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生态农业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因此,它也是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设生态农业提高生活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新的趋势。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更加关注产地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实行清洁的生产方式迫在眉睫。

三、搞好生态农业建设

因地制宜在推广立体结构型、共生互惠型、资源多层利用型和种-养-加结合型等多种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全力打造发展模式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降低农业资源消耗,建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重点推广试验了新技术:一是推广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栽培技术;三是推广生物农药及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四是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及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养猪、棚菜、厕所);五是推广增施农肥技术;六是推广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七是推广林粮、林菌、林药栽培技术;八是推广庭院工厂化育苗技术。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实施,不仅节约了农业资源,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对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生态农业建设虽然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如资源短缺、能源浪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以及化肥和农药的长期或过量使用,加剧了地表水及土壤的污染,并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一)理清思路: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农业开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提高开发水平和效益。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树品牌,上质量,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资金扶持使生态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政府要高度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事业。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建设生态农业和保护农业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宣传,宣传国家建设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宣传“榜样”抓好建设生态农业脱贫致富的典型。积极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自觉性。在广大农村,形成领导重视、农民参与的社会氛围,加速生态农业的推广实施。财政部门应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经费的投入,同时积极吸引企业等其他团体的资金,并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农民自身投入。通过拓宽投资渠道不仅能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上的难题,还可以利用更多的资金开展相关的规划、技术培训、新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进而提高农民施行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三)科技引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推进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生态农业的实践中,既要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又要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在提高技术效益外,要积极采用与生态农业配套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可行的科技成果,应用现代科技推动生态农业建设。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发挥典型农户的带动作用,搞试点推广普及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新业态篇3

关键词:生态蚕业;新农村建设;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3)01-0060-04

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生态蚕业是按照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把发展经济与建设优美环境、充分合理的利用与增殖资源统一起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与生态的两个良性循环,从而形成“合理投入,优化环境,持续发展,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蚕业新格局[1]。蚕桑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产业,“十一五”以来,广西抓住“东桑西移”的契机,调整蚕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努力将蚕桑业打造成一项富民工程。同时,通过利用蚕桑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立体农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蚕农收入,推动蚕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关系,促进蚕桑产业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发展生态蚕业于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生态蚕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广西生态蚕业良性循环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发展生态蚕业对广西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广西蚕区市县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农”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来加强新农村建设,通过发展生态蚕业改变以往“脏、乱、差、散”的现象,形成了整洁、文明、富裕的村容村貌。尤其是发展与生态观光旅游结合为一体的广西生态蚕业,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发展生态蚕业是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随着“东桑西移”的实施,广西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的种桑养蚕的基础上,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进行整体规划,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2]。通过蚕桑资源综合的开发利用、深加工以及生态蚕业建设模式,不仅提高蚕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还带动了蚕区商业、深加工、服务业、运输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再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农业经济的增长。

1.2发展生态蚕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发展生态蚕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尤其对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的贫困山区,蚕桑业成为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在部分蚕区,生态蚕业已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1.3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改善村容村貌

实行科学的立体种植养殖和加工方式发展生态蚕业,,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蚕桑资源、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形成蚕桑经济的良性循环。传统的种桑养蚕中,蚕沙是最污染蚕区环境的物质,如今利用蚕沙作为一种特殊的清洁能源,进行发酵处理生产沼气,不仅提高资源利用率,还降低生产成本。把蚕沙资源转化为绿色能源,在为农村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3]。生态蚕业是环境与经济并重的产业,在产业推进的同时,有利于治理蚕区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推动村容村貌的改变。

1.4发展生态蚕业有利于蚕桑文化的传播与文明乡风的形成

蚕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将蚕桑文化与生态农业相结合,既可为蚕文化的传播提供新途径,又可丰富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4]。以生态农业景观、产品为旅游开发的资源,集桑园观光、桑椹采摘、桑蚕宴、蚕桑科普知识宣传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让游人在领略田园风光的同时,还可从中了解到蚕桑现代养殖新技术以及生态农业良性循环所带来的好处。同时还增加了蚕农的收入,改善了村容,形成了文明乡风,促进了蚕区新农村的环境建设。

2广西生态蚕业发展现状

广西农业部门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突破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了生态养猪、沼气池建设、生态水果、高效生态诱虫灯、小池生态养殖、捕食螨、水果套袋、黄虫板、免耕、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生物有机肥等先进实用的生态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取得了明显效果。生态型蚕桑业跃升全国第一,促进了蚕桑产业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经济增长点。目前,广西生态蚕业发展主要有以下模式:

2.1种植结构调整与优化模式

广西宜州市是全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蚕桑业是该市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2005年起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桑面积逐年扩大,2012年全市桑园面积发展到2.07万hm2,鲜茧产量达5.03万t,农民养蚕收入达18亿元。同时建设高效蚕桑示范基地,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与新品种不断促进蚕区品种的更新换代。

2.2基地示范带动模式

广西平果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蚕+沼+果”、“桑+灯+鱼”等蚕业生态模式,2011年建设20个“生态型优质、高产、高效桑蚕生产示范村(屯)”。同时,充分利用桑叶、桑椹(果)、桑枝、蚕沙、蚕蛹等蚕业副产品资源,开发应用桑枝食用菌、桑枝造纸、蚕蛹饲料等综合利用,推进生态蚕业和蚕业循环经济发展。宜州市通过建设刘三姐乡孟山屯、庆远镇太平村等生态蚕业示范村,形成“桑+灯+渔+蚕”生态种养模式,全面带动桑蚕生态村建设,加快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推进了农村“五改十化”,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容县分别在容州镇千秋村、红光村、容西乡祖立村等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示范,有效促进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良性循环,带动了沙田柚、荔枝、龙眼、八角、玉桂、蚕桑、兰花、养猪、养鸡、养鱼等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成功培育了一批生态富民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

2.3协会、合作社带动模式

横县云表镇号称全国蚕桑生产第一大镇,通过实施科技项目,采取“科技+龙头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茧丝绸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带富了一方农民,培养了一批人才,扶强了龙头企业。2012年底,该镇拥有桑园面积2800hm2,养蚕户1.3万户,全镇养蚕17.6万张,鲜茧产量1.26万t,产值3亿元,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种桑养蚕已成为云表镇农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2.4生态旅游模式

钦州市灵山县官屯村农民梁绍东种植桑椹5333m2,供游客采摘、订购,大部分桑椹销往制酒企业,市场价格为40元/kg,年销售收入达80多万元。2012年4月份,他还举办了第一届农民桑果节,吸引了2000多名群众、游客前来参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年五一小长假吸引了超过5000名游客前来采摘桑椹。通过桑果节,许多群众达成了种植意向,梁绍东还接到10万株桑苗的订单。

3存在问题

3.1生态农业建设基础薄弱,环保意识不强

由于广西在生态蚕业开发起步较迟,生态农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对生态蚕业的认识不足,未形成成熟的蚕桑生态模式。加上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蚕农环保意识不强,对生态蚕业的可持续发展认识有限,没能处理好改善生态环境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系,制约了生态蚕业发展,生态蚕业的模式尚停留在自发式、小规模的状况。

3.2科技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由于农村教育较为薄弱,蚕农对生态蚕业知识认识落后,加上科技术人员相对缺乏,蚕区农民沿用传统的种桑养蚕模式,缺乏对先进技术的认识与使用,对蚕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导致资源的浪费与生态的污染。

3.3农村基础建设设施落后

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交通设施条件差,农田灌溉设施相对落后,通讯信息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蚕农对信息的接受和应用,制约了生态蚕业开发的力度。

4对策

4.1加快蚕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布局

广西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需要实行战略性转向,由适应性、局部性、计划主导性调整转向战略性、全局性、市场主导性调整,并围绕这种转向进行调整路径的创新[5]。加快蚕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做好蚕桑优化改造。目前,广西大部分蚕区的桑园还是老桑园和低产桑园,要通过品种更新、引进优良品种,按照生态、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通过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合理优化资源布局,达到老桑园和低产桑园改造、技术改良、经营改善的目,促进蚕桑业的转型升级。

4.2创建蚕桑标准化综合示范基地,培养龙头企业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的思路,集中资源、合理配置,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重点抓好示范基地以及示范户的建设,通过组织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示范带动等方式,不断扩大蚕桑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同时,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并培养龙头企业,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提高蚕业组织化程度,使种桑养蚕由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转变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有序生产经营[6],从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全面带动整个蚕区产业的发展。

4.3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蚕区文化建设,提高蚕农素质

要加大蚕业科技的投入,开展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与示范,加大培训力度,加快优良蚕桑品种的推广,促进蚕桑产业的高效优质。坚持从科技文化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加大蚕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乡村文化站、图书室的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把蚕区文化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动。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让蚕农在学习与娱乐中接受新的理念、学到新的知识技能,提高整体素质,逐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4.4提倡循环利用、节约环保的观念

生态蚕业是循环经济模式,从“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流程中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目的。要在蚕区大力推广节约能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模式,从政策上大力扶持循环经济,进一步拓宽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领域。强化蚕业发展的环保理念,这对治理农村污染、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保证农民生活质量,推动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5加快蚕区信息服务化建设

加快蚕区现代信息化技术体系的建设,促进城乡间的蚕业信息的互动,包括网络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市场信息的交流与合作,让蚕农掌握蚕业的市场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以市场为导向抓好蚕桑产品产销加工,实现“产加销衔接、贸工农一体”,减少蚕桑业生产的盲目性。

4.6开拓创新,增强品牌效应

广西虽然是全国第一大蚕桑生产之地,但要发展生态蚕业,进一步提高蚕桑效益,仍需开拓创新,强化品牌意识,打造特色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兴蚕、质量优先、效益第一的理念,推进区域化布局以产业化经营,要培养和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茧、丝、桑等产品的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广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5小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产业支持,广西发展生态蚕业适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通过发展生态蚕业,对桑园进行的合理种植、养殖,减少了病虫害的危害,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使用率,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蚕业经济效益。因此,发展生态蚕业是提高农民收益、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参考文献:

[1]钱忠兵,薛卫东,沈卫德.从干物流量谈发展生态蚕业-如皋市打造绿色低碳循环蚕业的例证分析[J].中国蚕业,2011,(2):58-61.

[2]贺峰,雷海章.论生态农业与中国农业现代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提要境,2005,15(2):23-26.

[3]国家农业部,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2-21.

[4]吴一舟.蚕文化与当代蚕业经济[J].蚕桑通报,2003,34(1):1-5.

农业发展新业态篇4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建设从1983年起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体系。但成绩只代表过去,该县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式与新要求,充分解放思想,按照十七大精神,围绕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目标,不断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该县强调综合发展和全面建设,改变以往“养猪―沼气―种果”比较单一的生态链,因地制宜,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以调整养殖结构、种植结构为突破口,综合开发农、林、牧、渔、工、贸,带动山、林、水、渠、路以及小城镇的全面发展。采取配套措施,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达到更为理想的良性循环。畜牧业改变了单一的生猪养殖结构,大力种草改草,发展牛、兔、鹅等草食动物,并向立体养殖发展。能源建设突破沼气能源的束缚,充分利用太阳能、小水电等能源,实现多能互补。种植业从平地向坡地发展,结合退耕还林工作,抓好毛竹、速生丰产林等经济林种的种植。同时,充分利用沼气池处理污水的功能,在小城镇大力推广运用沼气净化池来处理生活污水,保护环境,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其次,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该县大力改变目前农业生产农户分散的现状,使农业生产的布局合理化,向集约化经营方向发展。实施以特色水果基地、品种改良示范点为“据点”,加强辐射,采取连片综合开发利用或是集团联营方式,在稳定农村土地延包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由单位或经济能人进行大规模经营,走集约化之路,实现农业产业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的现代化、劳动的技能化、产品的市场化,凭借强大的实力抵御市场风险,规划和发展农业。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农业循环链条,推进“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农业向“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现代化生态农业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重点是抓好“两个结合”: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加工业结合,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重点抓好水果深加工,以汇源、汇坤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恭城为契机,抓好水果品质的提高,增强水果的市场竞争力;发展生态农业与发展旅游业结合,积极开发集休闲度假、领略民族风情、体验劳动情趣为一体的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拓展生态农业发展空间。

优化水果种植业结构。该县以提高水果品质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水果品种调整步伐,大力引进名优特新水果品种,提高水果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生态能源优势,建立一批无公害水果科技示范园,引导和鼓励水果生产向绿色水果、有机水果方向发展,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水果管护,抓好农业科技的研究开发,实行标准化栽培。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和标准体系,提高水果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该县以退耕还林为契机,对25°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头等生态地位重要地区全部还林还草。对不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在保证整体生态效益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用材林、薪炭林和柑橙、桃、柚等经济林,大力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兼用树种,争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农业发展新业态篇5

农业合作社不是一个新理念。我国早在1950年就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2016年5月,在考察黑龙江省抚远市玖成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时也曾指出:“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在国外,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也一直都在大力发展符合国情的农业合作社形态。

如今,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精准农业”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农业合作社与精准农业的碰撞,会让农业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形态?

精准化生产:生成定制化耕种方案

当前,在精准农业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的大背景下,农业合作社也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意义。

所谓“精准农业”,是指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农田信息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环境监测系统等,结合智能农机的使用,定时、定量、有选择性地为某一^域的农作物提供水、肥料和喷洒农药。简言之,就是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更为精准的“定制化服务”。

例如,2016年,美国微软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就在华盛顿州的一处农场,进行过一项精准农业试验,利用无人机和采用闲置频谱的传感器收集数据信息,对整个农场的湿度、酸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和预判。

农业生产精准化能带来诸多益处,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质量、减少农药危害等。而信息数据(包括作物生长环境数据、生长状况数据和空间变异信息等)的收集是实现精准农业生产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环节之一。从国外经验来看,农业合作社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以美国种植者信息服务合作社(GrowerinformationServicesCooperative,下称GiSC)为例。GiSC的组织形式类似于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主要工作是收集社员的农作物耕种信息,构建可供社员使用的大数据云平台,并通过与数据分析公司和其他有数据需求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该地区精准农业的推广做好准备。

合作社的主体――农民社员,可以免费获得平台的访问权限,该平台能为社员或社员所在区域的农用耕地生成精准、具体的种植方案和建议。而对于其他有耕地数据需求的研究性或商业机构而言,与GiSC建立合作关系则可大大降低数据收集的成本,为技术公司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便利。

实际上,GiSC所做之事并非创举。全球许多商业机构乃至政府,都曾进行过类似的工作。然而,与完全商业化的农业数据公司不同,GiSC的合作社属性决定了无论是数据收集、管理亦或是应用,它都把农民社员的根本权利置于首位。

因此,GiSC平台数据的所有权始终属于耕地的主人。也就是说,由农民自行决定是否要出售自己的耕地数据、是否要与数据软件公司进行合作等。这保障了社员的基本权益,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新的渠道,也可以防止商业公司垄断和滥用耕地数据。

在我国,以合作社推动农业生产精准化的潜力巨大。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备、机械化生产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气象数据平台的开放等,都为精准农业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从我国农业合作社的现实状况来看,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规模小、实力弱、入社比例低等掣肘。解决这些障碍,将对进一步发挥合作社促进精准农业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

精准化消费:供需双方快速对接

广义的精准农业,不仅包括生产环节的定制化,还包含农产品消费流通领域的精准化。如果说,合作社在生产环节的主要功能是为农民提供更科学和具体的耕种指导,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有限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那么在消费流通环节,合作社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农民和消费者两类群体的精准、快速对接。

在推动供需双方进行精准对接时,合作社既要保证农民收益的最大化,也要从食品安全等角度出发,保障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总体来看,农业合作社主要可在以下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精准农业的发展。

一是精准化销售。在当前全球方兴未艾的电商潮流席卷下,农业合作社也在探索更为精准化的销售策略。例如,国外以LocalHarvest为代表的电商服务平台,通过收集某一地区中小型农场的产品等信息,自动向消费者推荐离家最近的农户,以实现最快速的配送服务。在我国,基层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有能力复制这一销售模式。这可以打破当前农户各自为战的电商营销模式,以合作社为单位,打造规模化、品牌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此外,电商平台还可以集中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线上销售指导。例如,苏宁易购就与农业科技报农民专业合作社俱乐部签订了合作协议,为该社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提供辅导。

二是精准化追溯。农产品信息追溯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保证食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同时,也可以防止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真正保护“良心”农户的权益。

这方面,日本农业协同组织无疑是典型案例。日本农协全权负责社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贮藏和销售环节。按照社规,所有社员农户都必须准确记录和提交有关农产品的一切信息,包括生产者名称、农田所在位置、在耕种期间使用农药和肥料的名称和频率,以及产品的收获、上市和出售日期等。社员出售的每一件农产品的信息,消费者都能在网页上进行查阅。

这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购买,实现“吃得放心”,还可以保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能快速追溯到责任人。

农业发展新业态篇6

一、发展沼气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沼气是指利用生活垃圾、污水、人畜粪便、植物茎叶以及杂草等为原料,通过密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厌氧发酵、分解,制取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沼气利用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有机融为一体,通过“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使得经济链、生物链、生态链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良性运行,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了资源,成为解决农村生态、农村能源、农业环保和农民增收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载体,推动着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有效改善农村用能结构

沼气是农村广泛使用的一种气体燃料,它是由植物残渣、动物粪尿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经过某些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产生的,与化石能源相比具有无污染、清洁、可再生、多效、廉价的优点。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适宜群众居住较为分散,交通相对不便的农村地区使用。据测算,农村一个五口之家,养猪5―10头,就可建一口与猪舍、厕所连通的8―10m3立方米的沼气池,年产实际可利用沼气500―550m3,可以解决全家当年90%左右的生活用能,相当于减少薪柴消耗2吨左右,保护3―4亩林地免遭砍伐,或是节约用电800度、标准煤0.4吨、液化石油气0.25吨。与液化石油气相比,年可节省燃料费用600元左右。因此,利用沼气做动力燃料,清洁无污染,制取方便,成本又低,既能为国家节省石油制品,又能降低作业成本,开辟了新的动力资源,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改良土壤,促进种植业发展

由于人畜粪便及秸秆经过密封发酵后,在生产沼气的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沼肥和沼液,沼肥和沼液中因存留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某些植物激素和对病虫害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物质,对各类作物均具有促进生长、增产、抗寒、抗病虫害的功能。

沼液是一种速效的液肥,用于果树叶面喷施,收效快,利用率高。叶面长期喷施沼液,可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分化;花期喷施沼液,可提高座果率;果实生长期喷施沼液,可促进果实的膨大,提高品质和产量。试验表明:柑桔叶面喷施沼液,产量增幅可达到9.3%―27.5%,果实增大,表皮光滑,颜色鲜艳,病斑较少;施用沼肥的柑桔比常规方法种植的柑桔含糖量高出40%。农作物种植有关试验表明,采用沼液浸种技术,可促进水稻增穗,增加结实率,增加种子千粒重,增加产量6%―10%,还能有效控制水稻的稻叶蝉、稻飞虱、纹枯病、小球菌核等病虫害;玉米施沼液肥,产量增加5%―8%;用沼液浇施白菜,比用常规方法提高产量20%,而且提前一周上市。

将被烧掉的大量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加入沼气池密封发酵,既能产气又沤制成了优质的有机肥料,扩大了有机肥料的来源。充分利用好沼气,可使有机肥料成倍增加,带动粮食、蔬菜、瓜果连年增产,同时产品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产品鲜嫩无污染,总体生产成本下降。沼气技术的推广利用,使广大农民可以将自家产出的沼肥直接用于家庭种植业,为大面积使用有机肥料创造有利的条件,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改善卫生条件,提高健康水平

发展利用沼气技术是卫生环境工作的一项重大变革,发展利用沼气技术,沼气池、厕所、牲畜圈栏联在一起建设,粪便直接入池密封发酵,取消了露天茅坑,消除了臭气,减少了蚊蝇孽生地。沼池中的粪便经厌氧发酵处理,各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可以减少95%左右,其卫生效果目前在农村没有其它处理方法可以相比。使用沼气池产生的沼液代替清水冲洗畜禽圈舍,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这不仅使农民居住的环境卫生大有改观,而且还能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为搞好农村除害灭菌工作找到新的途径,有利于减少和控制畜禽疫病的传播。

(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发展沼气技术,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沼气替代薪柴,保护了森林植被,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以沼气代煤,减少了煤生产、运输和燃烧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施用沼肥和沼液,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减轻了化学污染。据调查,在燃用沼气室内,一氧化碳的浓度比燃煤降低80%,二氧化碳浓度降低60%,二氧化硫浓度降低80%,飘尘浓度降低90%,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沙、保护农田等功能,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作用。据测算,建一口6―8m3的沼气池,每年可节约薪柴2吨。

沼肥和沼液是很好的有机肥,是富含多种养分的活性肥料。畜粪等经沼气池发酵后肥效可提高1.5―2倍。一个沼气池年产沼肥15吨左右,肥效相当于1.5吨商品复合肥。而化肥所不能比拟的是,沼肥能有效地改良土壤。连续施用沼肥1―2年,土壤团粒结构好,孔隙度增加,容重下降,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全氮全磷及有效磷均上升,有利于土壤中的细菌群落良好生长,抑制病虫去的发生。沼肥沼液用于水产养殖,能改善鱼类生长环境,为水生生物生长提供营养物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农户普遍反映,有了沼肥的生物作用,化肥、农药、动植物激素、抗生素等化学物质可以不用或少用,从而产出绿色或有机农产品,取得更好的增产增收效果,保护和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

(五)创造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一个沼气池就是一个“致富池”,沼气综合利用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搭起了一座天人合一的桥梁,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多方面的社会效益,最佳的生态效益。

一个8m3沼气池,一年节省燃料支出600元,节省化肥、农药支出500元,节省劳力75个(折1500元),直接经济效益2600元左右;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村公共卫生,防治面源污染,提高农作物品质,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农业部成都沼科所专家所估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的四倍计算,一个沼气池的综合效益可达13000元。

二、当前农村沼气开发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沼气池的累计量达1700万口,并且以每年200万口的数量在递增,沼气的推广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总理在2006年“两会”期间特别提出发展农村沼气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希望的公益设施建设,要求各个地方都应把为农民建设沼气当作政府的一件重要大事来抓。在实践的过程中,广大农民和农技人员积极创新,开发出多种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猪――沼――粮,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猪――沼――林等等,取得了显著效益。但是在当前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推广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缺乏规划,无序发展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户用沼气池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建池户各自行事,沼气池建设没有与农村整体建设及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统筹考虑,无序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重沼气池建设,轻建后管理

一些地方为完成沼气建设计划任务,在前期建设上花了很大人力物力;但在建成后的使用管护上缺乏必要的措施。随着大规模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技术服务工作和设施管理问题也必须提上日程。虽然大多数沼气池都建在农户庭院中,并由农民自己管理,但总还要考虑一个专门维修、保养问题。我国前两代沼气池没有成功推开,既有技术不过关的原因,也有后期维护不当的因素。所以,管理与维护也不可小视,这是关系沼气池长期良性运转的保障。

(三)重沼气使用,轻综合利用

农村沼气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是改善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其好处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各地虽然在宣传沼池的综合利用上做了不少的工作,但不够深入、不够广泛。农村中相当一部分人还停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对沼气建设的认识上,对沼气新技术缺乏了解,只知道沼气能够点灯做饭,不了解沼气、沼渣、沼液的其他功能,更谈不上综合利用。

(四)服务体系不健全,沼气产业没有形成规模与档次

部分建池乡村,沼气设备无处买,出现故障无处问,使用技术无处学,农村沼气培训与服务体系几乎空白。部分沼气设备生产企业制造业比较落后,尚未形成产业规模,技术研制及创新能力缺乏,先进技术引进意识薄弱。同时,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及实施单位没有足够的集聚效应,产学研结合还不够紧密,一些沼气发酵机理还没有进步解决等,这些均影响沼气产业的发展。

(五)相关法规与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与制定

如部分沼气设备生产的税收能否进一步优惠,能否加大沼气相关技术的研制经费与技术力量投入,沼气发电并网的价格确定等。

三、科学发展农村沼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一)扩大宣传,提高认识

沼气的发展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沼气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建池、改厕,才能形成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首先,要向主管农业的各级领导宣传发展农村沼气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意义,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其次,要向农民兄弟宣传沼气的好处与使用技术,增强发展沼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次,要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宣传,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关心农村沼气能源建设、支持农村沼气能源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法规,政策调控

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开发,作为产业还未完全成熟,故国家相关法规及政策应对其倾斜,不可能完全由市场调节,要综合运用财政、投资、信贷、税收、价格等手段,加以引导。有学者建议:规定畜禽养殖小区污染物必须要进行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要配套生活污水厌氧净化系统,国家实行资源环境成本货币量化,加大对污染的惩治力度,出台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若干规定,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村能源推广机构建设,实行积极的投资融资政策,建立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等等。

(三)综合利用,发挥效益

效益是沼气能够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全国还有不少地方没有开展沼气、沼液、沼肥的综合利用,沼气池的效益末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为此,必须跳出就沼气论沼气的传统思维,以建设生态家园的思路来定位沼气、发展沼气,研究开发沼气高附加值的产品,积极推广沼气贮粮、水果保鲜、沼液浸种、喂猪、叶面喷施,沼渣种植食用菌、养鱼等综合利用技术,扩大沼气利用范围,使沼气在生态家园中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四)创新机制,搞好服务

农村沼气建设集农业生产、工程建筑、管理服务为一体。建设是基础,管理服务是关键。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是充分发挥沼气综合效益的重要举措,沼气服务体系只有实行市场化、物业化、专业化、社会化运作,才能不断发展壮大。科学发展农村沼气要跳出沼气抓沼气,要拓展外延,与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及小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相结合,加速沼气产业化发展。同时鼓励在部分乡村积极发展沼气协会,通过协会为广大沼气用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设备维修、沼气设备供销等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德金.新形势下农村沼气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6(5).

农业发展新业态篇7

    湖南县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应该呈现差异性,但从全省看,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目标也有一些共性要求。

1.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总目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诉求日益多元。如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何化废为宝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乡村,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就成为当前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各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有效作用,以开发绿色食品为中心,以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循环发展和制度创新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发挥本地生态环境的相对优势及传统农业的精华,建立良性循环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功能由单纯提供产品向综合提供产品、服务、环境的转变,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2.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具体目标

    从发展具体目标看,综合考虑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现实基础和总体发展趋势,与到2020年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加快形成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度、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2020年,初步建立县域生态循环农业体系、资源综合利用体系、资源再生利用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全省人均CoD排放强度显著下降,耕地保有量5655万亩,森林蓄积量4.7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无公害农产品率达90%以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100%,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40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到2020年比2010年下降20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单位土地产出水平比20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翻一番,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质量认定率100%,中心镇、县城及各市城区主要农贸市场、生鲜超市配备蔬菜农药残留和水产品甲醛检测设备,沼气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率达到80%以上,力争到2020年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个基点,确保2020年实现生态农业县域全覆盖,使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农业资源消耗明显下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重点要求

    各县市区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千差万别,推动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找准重点,构建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创新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制度体系,形成完善的预警管理信息系统。

1.构建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

    湖南要推动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不能就农业资源环境谈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要从生产、消费、流通、分配各环节整体性考虑,构建以生态“两型”产业体系主导的由“两型”产业体系、“两型”消费体系、“两型”流通体系、“两型”分配体系组成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两型”发展体系。县域生态“两型”产业体系建设,必须立足县域实际,加快传统产业新技术改造,盘活存量,提升增量,推动县域新型工业、新型农业、新型服务业发展。在县域“两型”工业体系建设上,重点是实施清洁生产,推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大宗产业固废循环利用,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在县域“两型”农业体系建设上,重点是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推进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接,提高农业秸杆等农林三剩物和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水平,促进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推动工农业生态融合。在县域“两型”服务业体系建设上,大力推动信息、金融、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与农业融合,着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旅游农业、能源农业,推进服务主体生态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消费模式绿色化、服务产业融合化。

2.创新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制度体系

    制度条件是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的前提条件。湖南必须针对城乡二元制度差异较大的实际,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切实在户籍制度及其附着的二元权益制度、土地制度、资源环境管理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二元权益制度改革上,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结合湖南现有的城市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类积极放开户籍制度,长沙中心城区实施积极落户政策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中心城区实施较低的落户门槛,其余城市和建制镇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业劳动力要素的创造性。在土地制度改革上,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积极稳妥推动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三权”试点,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受侵犯,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责任制、基本农田认定制度、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许可制度和占补制度,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复垦,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沃土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提高土地要素使用效率。在资源环境管理制度上,要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职能,统筹城乡资源环境管理,制定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标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环境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支持性的县域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提高企业、居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路径要求

    湖南幅员辽阔,县域经济社会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路径选择上,必须体现各自的特色,既要基于之前的发展基础,更要立足资源环境效率提高,走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1.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有利于缓解农业资源压力、保护生态、清洁资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走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根本要求。第一,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强调发展节约友好型农业的经济形态,重视对农产品、初加工副产品以及农业生产环节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包括作物秸秆、牲畜粪便、海产品的贝壳、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料等循环加工利用,有利于使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实现农业资源环境增值。第二,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强调农业的生态循环,是一种以生态农业的提升整合为基础,实现农业内部物质与能量的相互交换、互为原料和废弃物资源化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使农业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三,有利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按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闭环型循环的经济形态,有利于推动种、养、加各环节有机融合,促进农业的生态循环集群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现代化素质。

2.湖南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探索多元化模式

    湖南作为一个拥有87个县市的农业大省,县市域自然条件、发展差异较大,必须立足实际走具有县市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第一,产品链循环利用型。对于湖南大多数县市,都可以通过优化食物链和加工链配置,促使物质能量多级传递、多层次利用,形成种、养、加良性循环。如利用棉花的副产品棉籽壳培养菌菇,残剩废物养蚯蚓喂鸡,鸡粪经发酵后喂猪,猪粪喂鱼或入沼气池为种植业提供肥源和生活用能,鸡、猪等主产品可进入市场或进行蛋、肉、皮、毛等系列深加工。代表性的模式有“鸡、猪、沼气”、“牛、鸡、猪、兔、鱼”、“鸡、猪、沼气、菜”、“林、果、药、草、牧”和“粮、棉、鱼、牧、菌”等,各地可灵活采用。第二,空间立体庭院种植循环利用型。该类型主要是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特性和共生互惠的特点,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水、气、温、土等资源的利用率,推动土地集约、环境绿化,适合洞庭湖平原地区大面积发展以及庭院经济建设。主要模式有粮、棉结合,粮、粮结合,粮、经结合,粮、瓜、菜结合等。

四、湖南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发展政策要求

    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作为现代农业转型的内在要求,涉及到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农业资源环境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有效发挥政府的政策作用。

1.实施支持性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财政政策

    建立县域范围内工业企业对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补偿机制,促使由“谁污染谁治理”的惩罚性补偿理念向“谁受益谁付费、谁治理补偿谁”的激励性补偿理念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配置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的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政策的支持性作用。

2.实施倾斜性的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金融政策

    县域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开发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巨额的资金,仅靠财政支持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政策的作用。在低碳经济发展大势下,设立低碳绿色银行加大对生态绿色产业发展已成为发达国家共性做法。湖南作为一个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具有一定优势的大省,必须积极争取国家的金融支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鼓励现有金融组织设立生态农业资源环境开发保护信贷部,对生产生态食品的企业、有效保护生态农业资源环境的经营主体、开展生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科研推广教育者给予信贷专项资金和贷款优先权等金融优惠政策。

农业发展新业态篇8

"theBeltandRoadinitiative"strategy,conscientiouslyimplementthenationalstrategicconception,basedontheregionaladvantages,andseizetheopportunitiestodevelopathree-dimensionalecologicalagricultureinmountainareas.

?p键词:生态;立体农业;创新模式;乌蒙山

Keywords:ecology;three-dimensionalagriculture;innovationmode;wumengmountain

中图分类号:F32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6-0280-04

0引言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人口快速增长,耕地面积逐渐减小,气候变化剧烈,旱涝灾害频发,粮食生产压力加大。诸多不利情况迫使各国不得不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

滇东乌蒙山地区气候变化剧烈自然灾害威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给乌蒙山地区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使得农民不得不耗尽土地去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而不是紧靠坝子产出的粮食维持生计。居于此先辈们已经发明了山体分段种植的生态立体农业模式,但这种分段种植大多属粗放型,没有合理的规划,布局混乱,甚至部分地区不遵循规律乱开发,不仅没有获得经济收益,还导致了生态恶化。但是滇东乌蒙山基带低,山体海拔高,垂直变化明显,可借鉴千烟洲发展模式,将鱼塘-台田模式、基塘农业模式和国外作物套种模式灵活变通在乌蒙山进行推广,在此基础上结合观光农业综合开发,来弥补滇东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

1乌蒙山地理位置研究区概况

乌蒙山区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总面积为11km2,城镇化率仅为26%。其中云南的15个县,是集老革命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于一体的连片特困地区。该片区是地理上的高原,经济上的低谷。由于地形崎岖,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发展工业,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业。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总面积39.4km2,水热资源充足,其山地面积约33.1万km2,占总面的84%,坝子仅占6%,而全省人口的60%分布在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深系山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云南省的西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4601公里。目前已开通的部级口岸有11个,省级口岸9个和边境通道近百条,这些口岸是中国沟通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陆上通道。同时云南省也是国家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发展区。

2乌蒙山区农业发展概况

2.1现有农业用地类型

乌蒙山区海拔约2000m,山间多盆地和深切谷地,具有坝区、半山半坝区和山区三种地貌类型。现有的发展状况大体如下:

坝区:耕地条件较好,有水稻、蚕豆、烤烟、油料、林果业等作物。

半山半坝区:种植玉米、土豆、经济树木、药材等。

山区:种植青稞、荞籽和燕麦,开展畜牧业活动。

泛观云南省地理状况,类似于乌蒙山区的立体农业发展有滇东高原、横断山区和金沙江中游三个地域分异部分,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发展前景广阔。

但现有的这种分段种植大多属于粗放型,布局混乱。由于不遵循规律乱开发、人口剧增等导致了生态恶化,加之乌蒙山地区气候多变,旱灾、虫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威胁着传统的耕作方式,给乌蒙山地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2农业发展资源

2.2.1农业自然资源

该区属温带和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气候的垂直分异显著,从谷底到山顶的立体气候类型,为多种作物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土地?Y源面积广阔,其中林地和草地用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林业和草食性畜牧业的发展;土地垂直分异明显,有利于立体农业模式的应用。总体而言,土地利用潜力大。

境内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流域;南盘江、北盘江是珠江上游重要河流[1]。补给水源充足,所以该地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利用率不高,造成了水资源的相对贫乏。

2.2.2农业社会资源

云南省全面推进公路建设,基本形成了“四出境、七出省”的大通道格局。2016年,高铁联通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网络基本形成,将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带一路”建设为云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国家相应的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建设过程中,可借鉴其他国家在农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的规模发展。

云南是个农业大省,人口的行业结构高度集中在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3云南省发展农业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当前,云南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的关键阶段,农业的物质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六大功能逐步凸显,基础地位更加突出。

然而,云南省农业小、散、弱、差、基础设施脆弱、粗放式生产方式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的状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农业仍然是经济发展中的最薄弱环节、仍然是最需要扶持和加快发展的产业。

所以,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对于云南这样一个生态资源丰富但又相对脆弱的山区省份来说,既有自身优势又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和巨大挑战。

3乌蒙山区立体农业发展方向

云南省乌蒙山区多山,海拔差异较大,形成了较大的山体垂直差异,在立体农业的发展中要从多方面发展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观光休闲农业。

3.1种植业

3.1.1高原特色蔬菜

云南乌蒙山区高原蔬菜众多,依托独特的立体气候优势建有多个无公害蔬菜产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在平坝、河谷阶地雨量适中,光、热、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发展高原特色蔬菜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扩大发展高原特色蔬菜发展的同时运用现有的种植技术,改变其环境的热量、水分等,培育和引进高产、优质、生态、绿色、安全的蔬菜新品种,并进行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建成越来越多高品质的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基地。

3.1.2粮食作物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马铃薯、玉米、水稻是解决农民们温饱问题的主要作物,水稻是云南省口粮消费的主体,其喜高温、高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相对不严,在云南乌蒙山区的低热河谷以及一些山间坝子地区可种植。

玉米和马铃薯是云南省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的兼用作物[2],玉米是喜温短日照的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土质疏松、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内都可以种植玉米[3]。马铃薯在云南省总种植面积48.58万km2,总产量950.8万t。性喜冷凉,是喜低温的作物,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在不适宜水稻种植甚至不适宜玉米生长的土壤贫瘠、缺乏灌溉的丘陵和高寒冷凉山区可种植马铃薯,并且可获得较高产量。

3.1.3特色水果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许多特色果品,气产量大、品质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如石榴、苹果、梨等。

撒渔苹果、盐水石榴、宝珠梨的主产区都位于乌蒙山区,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其具有优良的品质。盐水石榴栽培区海拔为1000~1800m地带,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以及土壤pH值接近中性,为种植石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宝珠梨栽培区位于1700~2200m之间,该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自然条件良好。云南省乌蒙山区,大部分山区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属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在海拔为1000~2000m,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或者可采取物理措施改变山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特色水果的种植。此外引进先进栽培技术,例如水果套袋、病虫害防治、防腐等技术提高品质。

3.1.4经济林

近年来,特色经济林成为云南省快速发展的产业之一,全省林业总产值达450亿元,其中经济林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48%[4]。云南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优越,木本油料种植历史悠久,为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核桃喜光,耐寒,抗旱、抗病能力强,适应多种土壤生长,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喜水、肥,喜阳,同时对水肥要求不严,在乌蒙山区可在大部分土地栽种。花椒树是集经济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植物,具有结果早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在海拔600~4000m,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壤土肥沃的山区可栽植花椒。板栗是云南省主要经济林木和发展山区经济脱贫致富的支柱产品之一。板栗耐瘠薄,适应性强,抗旱耐寒,经营管理好,单株年产高达100~150kg。在海拔1200~2400m的山麓山腰坡地,年平均温度20.5~20.6℃,年降雨量500~1200mm,年日照1800小时以上的地方,可大量发展。

3.1.5云药

云南的中草药材品种资源居全国之首,达6559种,占全国总数的58%,目前云南省规模种植的药材品种30余种,并建成了药材许多基地。乌蒙山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为中草药材的发展的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乌蒙山区药用植物达3184种,其中2778种为野生种,真正原产地药用植物高达2530种。云南山多,在无法进行粮食作业的山区可进行药材的种植,同时加大相关科技的投入,建设云药品牌。

3.2养殖业

云南省乌蒙山区的养殖业投入力度较小,大多为小家小户的养殖,其发展空间大。可加大投入力度,在条件适宜的地区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区半山区建设演那个与基地,可结合当地条件建设稻田养鱼工程。可建设形成牛羊养殖的核心区域,改变肉牛大多是耕地的工具的现状。建成优质肉牛肉羊供应基地。猪的养殖条件限制小,在大部分山区都可以提供猪的饲料,因此在云南的大部分山区可进行养猪业带动其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可附带进行鸡、鸭等禽类的养殖,进一步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可进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形成“猪―沼―电―果(菜、粮),做到资源的节约利用,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3加工业

近年来,农产品的供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过去的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当今,农产品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促进云南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转化增值水平,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扩大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促进农产品出口[5];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本途径,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技术装备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3.4观光休闲农业

云南省乌蒙山山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也是云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发展农业是解决当地贫困问题的关键[6]。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城市生活空间的日益狭小、环境质量趋于恶化境况下、产生了回归自然、体验农业文明和田园风光、感受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要求[7]。

乌蒙山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个性的人文传统造就了许多稀有的旅游资源。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在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中,综合乌蒙山区特色农业的特点,在适当区域规划旅游线路,在各段打造出具有现代特色的农业基地。一特色农业基地与云南特色文化融合形成特色的休闲农业庄园,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4发展前景与意义

4.1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具有地理、气候、物种和政策四大优势

一是地理优势。云南属低纬高原,地貌立体,山地、丘陵覆盖面积广,山区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农业发展潜力巨大[8]。二是气候优势。光热充足、雨热同期,?m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三是物种优势。云南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分布广,种类多、繁殖快、适应强,对于发展农业生态环保极为有利。四是政策优势。云南边境线长,国家口岸众多,拥有面向“三亚”和肩挑“两洋”的独特区位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省份[9]。

4.2云南山区立体生态农业的发展机遇

当前云南应紧紧抓住产业转移和资本向西部流动的时代趋势,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生态农业产业投入稳固增长机制,为更好更快的发展创造条件[10]。此外,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依托云南区位优势,抓住机遇,借力“桥头堡”建设,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采用积极有效的经营机制,实现时间、空间、物种、层次的最佳配置。

农业发展新业态篇9

关键词:农业生态文明;科技创新;作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6-13-02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建设中更加突出的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又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农业作为一个对自然环境依赖性最强的产业,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建设农业生态文明需要加速农业科技创新。

1科技创新促进了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

1.1促进了农业生态功能的发挥农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农业生态功能。众所周知,农业的发展需要良好自然环境,如何改善和处理好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因此,发挥农业生态功能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如农业投入品(肥料、农药、农膜)的研发创新、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新品种培育与应用等。科技创新就是为了发挥农业生态功能,体现农业环境和谐发展。不断探索有效的科技创新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1.2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创新发展农业经济新模式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把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新模式,即“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利用”的反馈式的生产流程,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业资源节约,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建设生态文明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及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和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倡导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如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节地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处理再生利用,逐步形成完备的技术应用体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

1.3科技创新成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农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农业生态化技术也逐步得到推广,就农业种植业方面有转基因工程技术、集成配套栽培技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农产品深加工与保鲜技术,都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新材料节水设备(滴灌、喷灌)、农田园艺化及网络信息化均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

2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当涂县黄池镇始终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抓手,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得到转化和应用,重点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二是加快农业适用技术推广;三是实施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及新模式“四新”技术工程,开展县、乡、村农技人员业务培训,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实施科技示范户、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带头人等培训工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了一批高素质技术指导员及新型职业农民。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自2007年以来,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超级稻品种达10多个,累计面积达1.67万hm2,平均增产870kg/hm2,新增产值1625万元;推广“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达8个,累计推广面积1.47万hm2,平均增产210kg/hm2,新增产值1267万元,实现了“双百”指标(粮食667m2增产50kg、667m2增收100元)。推广京华菜薹累计面积0.1万hm2,产值4.5万元/hm2;累计推广紫苏面积0.12万hm2,产值6.8万元/hm2;推广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达0.67万hm2,产值6.75万元/hm2。在水产生态养殖上,推广“蟹塘鳢虾”混养模式,效益是常规养殖的3倍。同时,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和改善,农业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大面积推广,水稻示范片配方肥应用达100%;水稻机插育秧、水稻旱育稀植、水稻旱育抛秧、水稻免耕直播等累计推广面积3万hm2次;大面积推广油菜撒(直)播与机械收割综合配套应用技术,不仅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而且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3当前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也要看到产生的负面影响。一些地方偏面追求增加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业投入品,尤其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不仅污染了水源,而且破坏了地力;又如地膜覆盖,长期使用固化土壤,不易分解;更有甚者,为了让动植物生长快,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产养殖上,向养殖池塘大量投喂冰鱼、玉米、小麦等饲料,遇高温发酵腐烂,造成水体污染,如此等等,不仅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同时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与此同时,当涂县大公圩地区一批畜禽养殖小区发展迅猛,养殖粪污无治理措施或治理不到位不达标排放,造成污水横流,环境污染,从而影响水产品生态养殖,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所有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科技创新,运用生态科技切实加以解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支撑,根据当涂县黄池镇现代农业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在今后的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方面,围绕农业科技创新要有新的举措和新的突破。

4.1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争取上级重视和项目支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三星圩”地区沟塘清淤45km,新建机耕路80km,改造中低产田120hm2,力争“十二五”末耕地地力上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优势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4.2进一步搞好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推广“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和“两菜一稻”种植模式,发挥劳动、尚兴、长福、杨桥、三里、福光等6村500口户用沼气池的作用,将猪粪便作为沼气发酵源料,通过无害化处理,沼渣、沼液作为蔬菜有机肥料,使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800hm2,使生态农业面积进一步扩大。

4.3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解决秸秆焚烧污染问题随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装备水平的迅速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大幅度提升,农作物机收面积日益扩大,“十二五”期间农作物秸秆还田力争达到100%,从根本上杜绝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

4.4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和重要环节。要重点抓好农业部万亩优质粮油高产创建基地、万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水产品生态标准化养殖基地、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水稻示范区专业化统防统治基地及苗木花卉等基地建设。着力推广集成配套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有机肥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制定相关的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推动节约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通过科技创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从根本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5发展多元化农业农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农业的内涵包括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产业的大农业范畴。黄池镇地理位置优越,青山河大桥、黄池大桥的相继建成贯通,芜申运河穿境而过,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抓住土地整治项目,吸引工商资本,发展规模高效的设施农业,集种植、养殖、园林、休闲、餐饮服务一体化,促进多元化农业的发展。

4.6继续实施森林增长工程项目绿化造林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农业生态的必要手段和首要任务,倡导全民义务植树,推进森林进镇、森林入村工程,突出河滩增绿、道路植树、村庄绿化等重点造林工程,力争到2016年全镇新增造林面积突破666.67hm2,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实现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加。

4.7建立健全农业生态文明的保护机制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外,应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监督机制,确保我镇农业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良性循环。

5结语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美好乡村的具体实践,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强化措施,增加投入,加速科技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转化科技成果,以适应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全镇农业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凡.农业的生态功能及其农业现代化路径之关系[J].农村经济,2005(3):96-99.

农业发展新业态篇10

1.1以科技为先导,探索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

农业科技园体现的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并不仅仅体现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其应用价值不断增强。通过对农业科技研究成果的有效应用,对科技园区内生态环境构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为农业科技与生态之间形成有效的融合,这样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才会有效拓宽,从而使农业科技生态新领域成为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点,成为我国农业经济面对时展潮流所产生的全新发展理念。

1.2以艺术创新为理念,提升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

从艺术层面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将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进行有效运用,使园区内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更为理想的创建,这对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为其带来较大的旅游经济。这是我国生态科技园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创新理念,使得农业科技园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以及生态价值不断提升,而农业科技园的科技创新能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促使农业科技园生态发展具有较强的艺术色彩。

1.3追求服务新观念,增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价值

从发展角度出发,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经济产生相应的服务作用,而生态旅游是将农业科技的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对科技园生态效果进行更为有效的完善,提升农业发展所具备的旅游经济增加值。这是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所进行的必要补充,也是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性”的重要体现。为此,应推动农业科技生态旅游,发展其内在价值,为农业科技园发展成生态一体化提供有力的支持,满足新时期我国农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1.4以品牌效应为基础,带动农业科技与生态一体化发展

品牌效应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我国企业经济不断实现突破的重要手段。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的形成主要在于大力发展其相关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是基本途径之一,为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做出巨大贡献。坚持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特色,使其农业科技研究成果在农业科技园的规划与发展中得到有效应用,促使农业生态化发展新思路得到有效落实,从而使其农业科技园品牌效应就此形成。这样对于传统农业科技发展思想而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促使农业科技园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发展价值达到最大化。

2我国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2.1以区域农业特征为基础,体现生态发展新模式

区域特征是农业科技园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切入点,是使生态旅游自身特点能够得到有效体现的关键因素。结合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将农业科技与之相融合,并对其农业科技园区内的科学技术进行价值最大化挖掘,使其生态环境由此得到有效的优化,进而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遵循农业科技园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也是将农业科技园经济价值最大化挖掘的充分体现。实现农业科技与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农业经济整体发展脚步,使农业科技园发展的“全面性”由此增强。

2.2提升农业科技新价值,展现生态发展新目标

科技创新是为了带动经济增长,对传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农业科技园则应对科技创新思想给予有效的应用,使其为相关产业发展链条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支持,为农业科技与生态发展之间形成良好的纽带作用。而生态旅游则是将这一方面更好地融合,以生态旅游模式对农业科技创新发展进行有效检验,同时带动农业科技发展领域实现道路拓宽,使科技与生态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对其所具有的价值与内涵进行最大化挖掘,使得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目标由此形成。

2.3立足生态旅游新潮流,打造生态农业科技园区

随着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经济已经成为支柱产业,这也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新潮流的出现。因此,农业科技园的构建与发展总体思想应与之相吻合,对生态旅游思想进行全面树立,发挥农业科技园所具有的优势,为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对传统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进行有效改进,使其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发展有机统一,从而打造出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体现出农业科技园总体发展思想所具有的时代“先进性”。

2.4突破传统农业发展思想,强化农业科技生态化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