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交媒体的好处十篇社交媒体的好处十篇

社交媒体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5:48

社交媒体的好处篇1

关键词:社交媒体;客户关系;管理

一、社交媒体的革新

社交媒体是以个人为互联网的中心,注重互动与交流的网络时代进步的产物,一方面提供了网络用户撰写、分享、讨论意见、观点讨论的平台,另一方面让用户享有更多的选择与编辑的权利,自行集结成某种阅读社群媒体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社交媒体承担的功能主要有提供个性化信息的展示平台,如Facebook;分享内容,如Youtube;互动社交游戏,如开心网;个人即时信息更新,如微博。在国内,微博作为社交媒体的主流产品已经逐渐取代其他社交媒体,成为用户群横跨学生、娱乐、企业的第一社交媒介。以微博为例,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信息的即时和传递,用户间的关注与转发,点对点的通讯与交流,其是一种动态信息的共享网络。可以说,微博给个人提供了一个“喊话”的“麦克风”,任何的文字、图片与视频都可以分享给无限广阔的社会群体。

在社会媒体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中,社交媒体的企业交互功能被逐渐发掘出来。一系列企业微博的产生与微博营销的兴起,都给社交媒体贴上了企业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工具性标签。比如,企业的官方微博、产品微博、售后服务微博、促销微博、招聘微博以不同的业务功能达到与客户的沟通、问题的反应与解决、商品的促销优惠等目的。另外,企业管理者的微博,如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小米Ceo雷军,以个人形象、个人魅力来打造品牌魅力,从而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拉近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体现企业人性化的一面。可以说,社交媒体的革新使得社交媒体称为企业和客户包括潜在客户进行交互的一种工具。

二、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优势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指以关系或顾客为中心,建立与顾客一对一的对话,从企业对顾客最有价值点处开始,与顾客间建立终身关系。客户关系管理需要把营销、销售、客户服务所得的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和共享,在企业和客户关系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建立与客户的持久关系。客户关系的价值功能不仅仅局限于营销,而是通过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来延长客户的生命周期,最终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

由于社交媒体的革新而带来了社交化的客户关系管理方式,通过社交媒体的平台来识别并评估客户的价值和需求,提供更快速和周到的个性化服务。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良好便捷的沟通

大众媒体为企业和客户提供了最快速便捷且最直接的沟通方式。一方面,企业可以不经任何其他媒介的过滤和延迟直接将消息给公众,并且手机客户端的便捷使得信息的完全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随性,特别对一些公关活动的处理上,可以随拍随传,并通过意见领袖的转发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确保了信息的覆盖率,扩大了公众的知晓度;另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上的用户只会看到自己关注的企业的消息或者从自己认可的用户转发的企业的消息,这样就从前提上就保证了传播受众是企业的客户或者潜在客户,通过这种方式信息传播的对象已经经过了筛选,确保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关系建立的有效性。

2.企业化主动为被动

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通常单向的,企业去主动联系客户,带有极强的收益目标,以过多的商业信息给予客户负担甚至反感,指标的功利性使得沟通的方式通常简单粗暴。而社交媒体使得企业成为用户可选择的对象之一而已,用户可以自主地随时建立或切断某个关系,也能随时加入任何一个关系链。因此,是用户主动选择了企业,主动亲近企业,这种基于用户自身意愿所建立关系更加稳固,更加牢靠,用户也更愿意接受企业的信息。

3.管理的人性化与互动性

社交媒体的平台倾向于相对人性化的语言,趣味性的图片与文字的交流使得企业与公众之间没有距离感,这样也便于吸引和保留更多的客户。企业还可以通过经常设置转发有奖、有奖竞猜、投票或者话题、照片、视频等方式,把用户引领进入企业的互动中来。互动的易实现性也是大众媒体突出企业形象,引领大众消费的一种优势。加之大众媒体的好友圈功能使得朋友间的动态的互通,“微群”“微话题”等社区性活动增加了“圈子”的作用,企业已有的粉丝会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的参与,相当于一种效果很好的免费广告,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4.信息的开放透明

社交媒体给予了消费者自己发表声音的渠道。当下频发的企业产品质量问题、突发事件等使得质疑也成为一种时代惯性。企业唯有做到信息的透明、问题的及时解释、事件的及时处理,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而社交媒体恰恰给了企业这种渠道,企业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及时公开信息,主动真诚地与消费者沟通,解答消费者的疑虑。由于客户能够使用简单的评论、转发等功能就可以与企业的管理层沟通、投诉、反映问题,问题也能够及时反映到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处,保证了沟通的有效性,企业能够及时发现不足并改进。如果问题不被及时处理,也会引起其他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对企业的反感,给企业带来压力,所以信息的开放使得消费者的权益更好地被保护。

三、企业整合社交媒体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建议

1.不忽视以“产品为导向”的大众营销

用好社交媒体来处理客户关系,首先需要了解客户最看重的是什么。通常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认为新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应该着重品牌的关注度、企业的亲和力等等,然而让企业没有料想到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更看重的是切实的价值,这是他们与企业保持交互关系的首要原因。这也就表明了,采用社交媒体的客户关系管理仍然不能忽视以“产品为导向”的大众营销,也就是说利用价格因素增加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把单一的产品更多地推向尽可能多的顾客。在这里可以采取的方法就是企业的打折促销,包括网上折扣券、网上赠品、网上抽奖、积分兑换等策略来吸引消费者注意,让消费者感受到切实的实惠。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好友之间的互动并不一样,增加与客户的亲密度并不能带来最直接的效益,客户注重的仍然是确保他们获得所需要的东西,所以企业的优惠信息足以让客户以及潜在客户感受到企业的诚意,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愿意与企业进行更多的交互。

2.用人性化的方式交流

社交媒体时代也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社交网络平台的出现首先是为了用户进行休闲娱乐,特别对于社交媒体的主要用户――年轻人来说,社交媒体是他们进行人际交往、聊天互动的平台。企业的官方微博等应尽量使用人性化、互动式的语言去与公众交流,有趣的配图或者逗人开心的段子和事件更能增强这种沟通的效果,绝对不要使用一些官方式、官僚式的语言。另外,企业的社交媒体不仅可以介绍与自己业务相关的内容,也应该多穿插一些公众感兴趣、有价值、趣味丰富的视频、知识、新闻、网络应用等,这类信息虽然与企业的自身业务无太大相关,但是可以吸引公众持续关注并投入到与企业的互动之中,增强一种“圈子”的黏性,增加关注度,积聚人气,能有效地维系与公众的关系。

3.妥善处理企业危机消除疑虑

企业的危机公关是客户关系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而社交媒体的应用给这种危机处理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由于社交媒体的信息分享迅捷、信息呈裂变式传播,企业无法控制对企业不利信息的流通,因此如果客户的问题未被及时处理,或误解未及时消除,对企业的形象与信誉影响极大,企业可能会在危机中丧失话语权,处于被动境地,即使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弥补客户的损失,对于已造成的消费者间的不良印象也很难消除。因此,企业应及时回复客户的评论与转发,面对公众的质疑或其他形式的指责,应迅速给出合理的解释,如果确实企业存在过失应主动道歉,恳求客户的谅解。特别在发生,企业面临危机的时候,社交媒体上也不应该是封锁评论,对问题躲闪回避,而应表现出乐观的态度,主动开放沟通渠道,耐心解释,保持阳光正面的形象,直到客户重新给予企业信任,被企业的态度所打动,才有可能重新保持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4.展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做的努力

企业的社交媒体网络上不仅仅是对企业文化、企业产品、企业活动的宣传,还应该展示出企业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所作所为,履行其企业责任方面所做的努力,建立起企业的社会良好形象。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虽然通过社交媒体来更有效地管理,最终仍会落脚在实际生活之中。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企业在社会实际中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企业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企业对社区、艺术、教育、慈善事业的贡献都能树立起企业的正面形象,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与忠诚度。

结论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企业与客户的直接对话成为可能。企业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客户关系管理,不仅要提供生动有趣的内容,保持亲切的交流方式,更重要的是给客户带来切实的价值,妥善地处理危机,不断改进和细化客户服务,使客户真正成为企业的忠实拥护者。

参考文献:

社交媒体的好处篇2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处理;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5-0214-02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now,theinformationagehasbecomenowthemainstreamofsociety.mainlyfromtheimplementationoftheinformationageinthedevelopmentofmultimedia.multimediainbringconveniencetoourlifeatthesametime,alsoacceleratetheprocessofthesocialdevelopment.multimediahasquickupdate,thecharacteristicsofcomplexsystem.thus,toadaptto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nowkeepupwiththepaceofthetimes,musttoexploreofthemultimediainformationprocessingtechnology,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multimediainformationprocessingtechnologyofcontemporarysociety.

Keywords:multimedia;informationprocessing;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了进一步了解多媒体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我们就要对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多媒体具有识别声、像、图的功能。多媒体是由单媒体组成的,主要包括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储存媒体和传输媒体五个部分。本文主要从多媒体的功能角度出发,探讨当代社会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

图像合成是多媒体常用的一个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对多媒体的设置编程,构建出二维的图像空间。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要根据客户的需要,制定好图像的大小、颜色、版式。这一部分主要需要专业美术人员的参与制作。

2)采集图片素材。使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对所需的图片内容进行选景拍照。整个过程最好由专业的摄影人员进行操作。然后将所得到的素材传入到计算机中,并对多媒体图片素材进行筛选。

3)进行图片处理,合成和编辑。对筛选出的图片进行合成修饰和编辑。按照客户的需求,将二维的图片进行处理。

4)在图片中加入特效文字。图片处理完成后,可以按照客户的需要,加入一些特效的文字。特效的文字可采用透明、火焰等二维文字,也可采用立体的形象生动的三维文字。

利用多媒体进行图像合成与编辑可以应用在摄影图片、宣传广告和商业用途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多媒体与三维动画

现代动画的制作都离不开多媒体的制作合成。动画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二维或三维的动画图像、配音、字幕和背景音乐。通过动画制图软件,构建立体的三维动画,使其运用到商业广告、宣传片或动画片制作中。动画对于多媒体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它所需要的素材内容信息量较大。而且现在对动画的需求越来越多,尤其是三维动画,让三维动画的虚拟空间更加接近现实空间,是现在多媒体动画制作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成为了现在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3多媒体与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教育只限于黑板教学,费时费力。教师不但要提前备好课,在批改作业方面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在多媒体发展的今天,利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到了各个学校。上课前,教师们的备课只需要制作ppt课件来准备所讲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但能省去在黑板上写版面的时间,还能更加直观地体现出教学的内容。多媒体的课件一般采用图、文字和视频的方式展示。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同学们能更加直观的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另外,也能增加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下课后,针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写作业。写完后发到老师的邮箱。这样,不但能省去批改作业时,众多作业本的烦恼。还能提高批改的速度。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的选择了互联网的沟通方式。微信、QQ和mSn等社交软件,方便了人们的交流沟通。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和家长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交流沟通。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可利用社交软件进行交流传达。这样也有利于加强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和增加对孩子教育的重视。

4多媒体与管理信息系统

多媒体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条件。多媒体给当代的许多管理方面带来了不小的价值。例如,利用多媒体,我们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在刑事案件的破案中,这些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破案的关键。我们在出行时,各种售票服务窗口都与多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办理银行业务时,金钱的存入与输出都离不开多媒体的服务。所以说,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我们离不开多媒体,因此,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是当近社会不可小觑的问题。

5多媒体与经济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使用的人数正在快速增加。因此,利用多媒体制造商业服务价值也越来越多。例如,现在常用的社交软件,微信、QQ等利用人们的交流沟通的需求制造的一个服务平台。随着人们的需求,这个服务平台的内容也在逐步的更新。如微信的红包功能,增加了人们交流的乐趣,也方便了人们之间的金钱流通。还有一些服务软件,像滴滴打车、饿了么等软件,都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和解决餐饮等设计的软件。这些软件不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给一些网络公司创造了商用的价值。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6多媒体与科技的发展

众所周知,多媒体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多媒体的支持与运用。现在的一些科学技术,如航空航天的应用操作技术,都是是多媒体为基础的。多媒体运用它的储存、编制、设计的功能,对专业的技术进行操控,才能使得这些技术得以研发。未来,我们要持续重视多媒体的发展,开拓创新,为科技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7总结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多媒体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注点。多媒体的发展更多的是来自当今社会的需要。多媒体给现在社会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想要发展多媒体,必须要将多媒体理论的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了解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探究的课题,走上科研与需求相结合的科学发展道路,是当今社会需要探究和发展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钟玉琢.多媒体计算机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2]王强.电子分色机原理与技术[m].武汉:武汉测绘大学出版社,1993.

[3]金惠娟,吴东,张晓式.微机动画制作的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4,11(3):8-17.

[4]petraH.Synchronizingthepresentationofmulti-mediaobjects[J].ComputerCommunication,1992,15(9):557-564.

[5]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与发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社交媒体的好处篇3

会联谊――善待媒体。领导干部必须学会与媒体打交道,与媒体做朋友,才能发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等媒体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们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为地区、部门的发展营造好的氛围。

重视媒体。在信息社会中,媒体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领导干部要重视发挥媒体在提高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的作用以及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要以媒体为友,将媒体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建立起党委政府、媒体、百姓的沟通渠道。只有以媒体为诤友,与媒体坦诚相见、平等对待,敢于听取批评的声音,勤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更好地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树立政府开明为民的形象。

关心媒体。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关心媒体、支持媒体。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信任新闻媒体,善于与新闻媒体交往、交流、交朋友,对本地媒体要经常性沟通指导,对外地媒体更要尊重,为媒体采访报道提供必要的方便条件,对那些妨碍阻挠正当采访,甚至扣压证件设备、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要协调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依靠媒体。发挥好新闻媒体正面宣传的作用,让新闻媒体为我所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发挥好新闻媒体热点引导的作用,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或突发事件,在关键时刻、重大问题上牢牢掌握话语权,积极主动、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发挥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善于运用媒体的力量,积极开展科学、依法、建设性、有领导的舆论监督。

会应对――善用媒体。当自然灾害、生产事故、公共卫生、社会治安、重大案件等“突发状况”出现后,大部分人谈“媒体”色变。有的领导干部碰到突发事件或遭遇媒体炒作,往往无所适从,甚至手足无措,在应对媒体危机方面表现出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正确面对媒体,领导干部要做到“三个善于”。

善于把握社会舆情。如今,互联网舆论平台越来越发达,已成为主流舆论的重要阵地,网上舆论多元多样多变,对社会敏感问题的关注点非常集中,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关注网络,一有时间就上网,对上情、下情、社情、民情、内情、外情了如指掌。客观、科学、准确地摸清和掌握社会舆情,研究和分析舆情,对有利于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社会舆情、有利于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社会舆情,要及时掌握;对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出台过程中一些干部群众出现的有疑惑、有怨言、有情绪的社会舆情,要及时引导。

善于引导社会舆论。一旦突发事件发生,能不能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重视媒体的作用,牢固树立“第一时间”的观念,在第一时间信息,不求全,只求快,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因为谣言止于公开,与其让小道消息满天飞,不如让事实大白于天下。对媒体发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的追踪报道要实事求是地予以解答,认认真真地作出回应,努力将负面的影响转换为正面的效应。

善于处理社会矛盾。媒体,简单说就是信息的平台,我们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为什么事情发生后人们第一时间想到媒体?就是因为媒体监督的作用是强大的。现在许多地方党委政府都开设了“书记信箱”、“市长信箱”等,就是想给群众一个反映问题、讨说法的地方。有些问题只要领导重视了,就能及时得到解决,也就失去了炒作的价值。因此,领导干部要提高面对媒体的能力,必须学会面对媒体的责难,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会化解――善管媒体。媒体的嗅觉总是很灵敏。事情才发生,本地人还没有听说,外地媒体就纷至沓来。这时候,封堵绝不是办法,犹抱琵琶半遮面,只会给媒体和受众更多想象的空间,公开才是上策。在危机中平息事端,解疑释惑,化解矛盾,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面对媒体,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到:

通过主动来管。媒体尤其是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具有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控制难的特点,很多事端因为网络而出现小事炒大、大事炒炸的局面。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坚决摒弃藏、掖的思想,摒弃对媒体的封堵思想和侥幸心理,迅速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及时做好新闻,满足媒体和公众的知情权。因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堵得住本地媒体,堵不住外地媒体;堵得住传统媒体,堵不住新兴媒体。我们不说,别人会说;政府不说,群众会说。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准确信息,就抢占了第一时间的话语权,也就赢得了整个事件的主动权,就能化“危”为“机”。前年抗震救灾的宣传,就体现了我国政府积极主动的应对态度,及时公布灾难真相、我国政府处置的态度、过程及结果,这样做,不但化解了面临的国际媒体危机,而且感动中国,感动世界。深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识。

社交媒体的好处篇4

一.电子邮件中添加社交媒体链接:

1.在邮件中的什么位置添加?添加位置可以无处不在,电子邮件的头部,底部,文章名边,或段落边,甚至还可以置放在主题行中。为确保更好的效果,也可以在邮件模板发送之前先测试一下,看看什么位置更能引起注意?!

2.添加哪个社交媒体的链接更好呢?毋庸置疑,最流行的,最常用的,最活跃的,最具吸引力的社交媒体链接效果最好!

二.在社交媒体中添加注册电子邮件通讯链接:

社交媒体的好处篇5

关键词:媒体;精英文化;大众文化

人类为了共同进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而相互联合起来,联合起开的前提就是相互之间能够进行交流、传递、沟通,这就是传播活动。人类传播活动由来已久,几乎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在古代,读书识字是贵族阶层才能享受的权利,因此,纸媒一开始就是精英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纸媒逐渐向大众文化发展。在新媒体时代,纸媒是否重新回归精英,犹为可知。

一、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

早在10世纪末,位于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就是一个富庶的商业共和国,资本主义萌芽也是最早从这里产生。因为商业发达,信息需求大,就出现了用于商人间互通有无的手抄小报。到了16世纪,手抄小报已经十分盛行。1650年,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日报《新到新闻》,至此,为近代新闻事业的初创阶段。

自近代报业诞生之初,有过一些封建阶级报刊,后期也有一些无产阶级报刊,但是总体而言,资产阶级报刊是近代报业的主体,其创办的主体是新兴资产阶级。因此,早期报刊主要从事党政、商贸方面新闻等内容的传播。在17、18世纪,由于社会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报刊刊发成本高、报纸贵,因此事实上只有社会的精英阶层才有时常阅读报纸的机会。

进入19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各国兴起,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大量人口在城市聚集,为大众化报纸的发行提供了受众基础。与此同时,初等义务教育制度在西方各国普遍推行,社会中下层的文化程度逐步提高,文盲率不断减小,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不断觉醒,他们开始关注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同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加之税收的减少,报纸刊发成本不断降低,出现了一批面向普通民众的廉价报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的《每日电讯报》和美国的纽约《太阳报》、纽约《论坛报》。

大众化报纸在内容上一般着重报道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体育新闻等软新闻,文字简短通俗,版面编排活泼,因此受到普通大众的欢迎。大众化报刊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时普通民众的信息与娱乐需求,满足了他们通过报刊参与政治的需要,缓和了逐渐激化的社会矛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大众化报纸的盛行也对民众教育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

二、编辑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合流

编辑部是指在新闻媒体中担负新闻的采访、编辑工作的部门,它是一家媒体最重要最核心的部门,承担着报纸的设计生产任务,决定着媒体的品牌与影响力。一个编辑部,他所需要处理的信息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既有源自社会上的精英阶层,也有源自大众阶层,它的受众也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两者的区别在于来源不同,反映的是文化的不同主体类型。精英文化强调对社会发展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其社会责任,主张对社会施加影响以推动社会发展。传播学家拉斯韦尔认为媒体具有环境监视功能(surveillanceoftheenvironment)、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correlationofthepartsofsociety)、社会遗产传承(transmissionofsocialheritage)四大功能,赖特则认为媒体具有环境监视、解释和规定、促进个人社会化、提供娱乐四个功能。这是一种典型的精英思维,媒体的信息传播权利是社会公权力,为全民所有,由媒体代为行使。因此,媒体应该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承担起维护公众利益、监督政府等机构的责任。

编辑部面向社会各阶层传播信息。一方面,他需要向社会决策层提供社会发展最新动态,传递群众的声音,畅通上下沟通交流的渠道,发挥好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媒体是群众发声的平台,通过媒体群众参与到社会决策之中,避免出现盲目决策、决策不符合民意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媒体也为社会普通大众服务。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必须向大众宣传好最新的政策方针,向他们提供社会最新变动,也要积极反映群众呼声,代表人民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媒体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继承者、传播者、发扬者,要积极向大众提供文化产品,传递知识,提供娱乐,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编辑部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合流处,它承担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新媒体时代的纸媒:回归精英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人们阅读的场景开始发生变化,不再是办公室、图书馆等地,人们更习惯于在公交车地铁上、在聚会闲暇之余、在广场等人之时等场景进行短时间的阅读。阅读场景的变化带来的是阅读载体,或者说阅读终端的变化,报纸越来越少地出现在人们手中,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平板等阅读终端。因此纸媒不断被唱衰,似乎明天纸媒就会消失一般。

其实不然,在古代,人们将马车作为交通工具,后来有了自行车、地铁、汽车,然后又有了新能源汽车,现在oFo也逐渐流行开来。但是不管交通工具怎么变,它的本质都是连接人与目的地的工具,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交通工具完成他们快速到达目的地的工具属性,就好像人们到商场买电饭煲,不是为了电饭煲这一工具,而是为了得到米饭,再退一步,人们是为了填饱肚子才买的电饭煲。媒体是连接受众与信息之间的工具,因此最终决定用户选择的依然是内容。

那么纸媒靠什么内容取胜?新媒体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其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与新媒体相比,纸媒出版周期长,出版成本高,而新闻追求时效性,在这一点上纸媒是无法与新媒体相比拟的。因此,纸媒需要发挥其专业性和深度性的优势,将内容做深、做透。

互联网、大数据使得大规模匹配、私人订制成为可能。而我国报纸多数为综合报刊,专业性不够,在与新媒体竞争之中自然就失去了优势。但是纸媒的深度内容生产能力是很多新媒体所无法相比的,而这些往往才位于“微笑曲线”的两端。媒体需要牢牢抓住内容基础,找到受众真正想付费阅读的内容,并以此确定自己的定位。

做好内容的深度挖掘,增强内容生产的专业性,恰是纸媒重新回归精英的过程。只要做好这一点,纸媒就不会衰落,他的未来依然光明。

四、结语

社交媒体的好处篇6

adobe的报告提供了一些看法。adobeSystems了来自“adobe数字指数报告”的一些研究结果。该报告主要是为营销、电子商务和零售类管理人员就社交媒体价值提供一些关键的营销见解。事实上,该研究表明,基于目前使用的测量模式,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可能近100%被低估了。

adobe在其2012年数字营销峰会上了这一研究结果。该研究评估了营销人员是如何衡量来自主要社交网站的流量的影响力。这些网站主要包括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umblr、Blogger、Youtube和Yelp。adobe分析了来自零售、旅游和媒体行业超过225家公司的17亿多访客,最后得出结论:营销人员明显低估了社交流量的影响力。

该报告的重点研究结果主要包括:

1、营销人员最常使用的归因模式是“last-click”归因模式。这种模式令营销人员对社交媒体对品牌网站影响力的低估高达94%。

2、First-click归因模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在购买初期,社交媒体与消费者互动所带来的好处。

3、两种归因模式对各种社交网站归因后所得出的具有显著差异的结果可能令营销人员改变营销预算在社交领域和其它数字渠道之间的分配。

adobe的高管称,尽管社交媒体已经变得无处不在,但在推动网站流量、互动和收入方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然而,为社交媒体“正名”并衡量其真正价值的解决方案却是为大众所知,即对其归因模式进行调整。

因为社交营销仍属于新营销方式,衡量社交营销有效性的最佳方案也在不断改进。adobe网络营销业务和产品营销的副总裁aseem说。更重要的是,许多资深营销人员对社交媒体的具体价值和可衡量性仍持怀疑态度,尽管他们不断加大对社交渠道的投资比例。

社交互动的爆炸式增长也加快了营销人员对社交领域的营销热情:2011年对首席营销官的一次调查显示,7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在营销活动中使用过社交媒体;15%的受访者计划在2012年这么做。然而,与此同时,商家对于他们能否衡量社交媒体的投资回报率仍持明显的保守态度。在这项调查中,还有88%的受访者表示不满意现在的社交衡量效果,52%的受访者表示,难以准确测量投资回报率是社交营销中最大的困扰。

现在的问题在于归因模式。该报告表示,这个术语是指营销人员决定每个营销渠道如付费搜索、社交媒体、电子邮件等对企业产出——如访客数量、收入、页面浏览量等所发挥作用的模式。

社交媒体的好处篇7

【关键词】涉军事件社交媒体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23【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涉军事件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进而形成舆论热点。媒体似乎已经掌握了一套应对涉军舆论事件的引导和处置方案,但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给涉军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涉军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仍有很大改进和加强的空间。

一、把握“时”“效”“度”三个维度

涉军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关注,一旦形成舆论热点,往往能够在短时间内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造成很大影响。把握涉军舆论引导的“时”“效”“度”是处置和应对涉军舆情的重要原则。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信息实现即时传播,更应当着重把握涉军事件舆论引导的时效性、注重和提升舆论引导的效果、预测和管控涉军舆论的走向和程度。

(一)先声夺人,主动作为

涉军事件无小事,每件都受到人们强烈关注,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涉军事件引发关注并形成热点舆论更为频繁。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和媒介环境下,应对和处置涉军舆论事件就应当先声夺人,主动发声。针对一些热点军事事件,媒体特别是军队媒体(以下简称军媒)应第一时间相关信息,积极回应受众关切,解答受众疑惑。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针对很多军事热点事件发生后,往往都是由境外媒体(以下简称外媒)戴着有色眼镜发声,有时甚至是歪曲事实或直接攻击我党我军。对于这一情况,我国媒体不应被动回应,被外媒牵着鼻子走,而应采取设置其他议程等方式巧妙回应。当然,更为根本和可靠的方式应当是预判事件的走向,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制定相关应对方案,提前做好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整个流程的相关策划。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事件走势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最合适的时间给予最合适的解答。

(二)多渠道多形式,强化信息到达和传播效果

τ诰事舆论热点事件,不光要主动发声、主动作为,更为根本的是让发出去的声音能够使受众接受、能够有说服力,做到掷地有声。

社交媒体的发展为涉军舆论事件的引导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想要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提高舆论引导信息的到达率,把舆论引导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军媒必须顺应媒介融合趋势,借力互联网,运用新媒体、社交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推送相关信息,强化信息的到达与传播效果。例如前段时间火爆荧屏的大型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寓正能量于无形,起到了很好的国防教育的传播效果,给我军的典型宣传和舆论引导带来重要启示。

(三)注重策略引导,建立反馈机制

注重了舆论引导的“时”和“效”,还有“度”需要重点把握。对于军事热点事件的相关舆论,总的原则是宜疏不宜堵。但是舆论引导应该严格把控事件发展传播的“度”,尽力把舆论事件控制在可控范围。

要精准估算涉军舆论引导的区间数量,什么问题淡化报道、什么问题强化报道都应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好分寸火候。要重视舆论领袖的作用,注重策略引导,建立舆情反馈机制,把握舆论事件的“度”。

只有把握好涉军舆论引导的“时”“效”“度”,才能够做到在舆论引导中不处于被动,才能把人们的思想、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和宏伟目标上去,才能够真正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主动权,最终才能规避不良影响,提高正面效应,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把握受众心理,创新话语方式

由于新媒体的互动性,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十分模糊。社交媒体用户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研究和把握受众心理对于新形势下的军事新闻宣传和涉军事件舆论引导具有重要意义。

(一)扭转传播观念,利用多平台,采用多形式

以前的舆论引导和传播观念都是以国内为主,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越来越强调军事外宣和软实力。涉军舆论引导也需要注重军事外宣的重要性,不能只顾国内,不顾国外;要打通国内国外两个舆论场,就要注重对国内外两个舆论场的涉军事件进行引导和把握。

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时间被碎片化,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和时间从报纸、广播、电视转移到移动终端等社交媒体上。所以对于涉军舆论的引导就必须顺应媒体融合的时代潮流,借助互联网思维,在多媒介、多平台上进行舆论引导。

另外,还应当注意社交媒体时代受众阅读习惯的巨大变化。受众对于接收信息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很多受众都是非有趣的资讯不看、标题不抢眼的不看,有的受众甚至是没有图片和视频就不看。所以,为保证涉军舆论的引导效果,就应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并结合多种形式进行引导,如评论、图片、动漫、视频等。

(二)研究受众心理,创新话语方式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心理发生的变化是颠覆性的。首先从时间上来说,人们很少集中大块时间去获取信息,信息获取方式更多的是碎片时间。从阅读习惯来说,人们更容易被生动、活泼、网络化、流行性的文字所吸引。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军报记者”“环球军事”“国防时空”等军媒都做了关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9・3”大阅兵的系列报道,针对阅兵中出现的涉军热点事件进行了传播和回应,在新媒体平台上与网友进行了深度互动。我们应当明确,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严肃的话语方式已经难以吸引受众,只有网络化、流行化、生活化的话语方式人们才会乐于接受。

(三)以事为主转为以人代事

涉军舆论事件往往都是围绕某一涉军热点事件所展开并继而得以发酵,形成舆论。传统的舆论引导往往纠结于涉军事件本身,并没有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原因及该事件如何逐步发酵形成舆论的深层原因,更没有把落脚点放到事件中的人当中。

无论任何事件,所涉及到的最终落脚点毫无疑问是人,在进行舆论引导的时候就应该特别重视事件中的人。例如在“也门撤侨”的实例中,媒体把舆论引导的注意力和落脚点放在了撤回来的侨胞和护送侨胞回国的海军身上。社交媒体了一名海军女军官牵着一名小女孩手的照片,该图片引起人们关注并在社交媒体上广泛转发,成功地从侧面展现了我国海军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爱好和平、敢于担当的大国形象。

三、注意区分正负面舆论的不同引导方式

涉军事件所形成的热点舆论,往往存在正负两个层面。对于这两种不同性质舆论的处置方式也应有所区别。

首先,对于涉军热点事件形成的正面舆论,比如国内外民众对于抗战胜利纪念日“9・3”大阅兵的高度评价、天津港爆炸事件中围绕消防员形成“最帅的逆行”舆论,包括关于潜水员官东不顾自身安危下水救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热点讨论。对于这一类的正面涉军舆论,军媒应当加强议程设置,在国内外积极宣传和报道,增强传播效果,逐步形成对我国有力的舆论态势。向国内外展现我国当代军人的优良作风和高尚情操。而对于负面的涉军舆论,军媒应在第一时间主动出击,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和澄清不实信息,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极力疏导公众不良情绪,挤压谣言生存空间。

比如网上对于举行胜利日阅兵的质疑声,一些网友称举行阅兵是“劳民伤财”,并要求官方公开经费。针对这一事件,各大媒体《抗战阅兵值不值?看看中国的收获你就明白了》一文,通过摆事实的方式指出举行抗战阅兵的重要历史意义,如:使中国二战胜利者地位和贡献得到社会认可、为中国国民上了一堂珍贵的历史教育课、推动中国和其他国家实质合作、展现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等,从而使负面舆论得到平息,规避了负面舆论带来的不良影响。

四、加强网上舆论领袖和网评队伍建设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大多都是通过移动客户端或社交软件的分享中获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水军”“五毛”的言论反而容易引发关注,因为他们的文字毫无顾虑并带有较强主观色彩,甚至是攻击性的言论。而网友往往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喜欢关注也喜欢转发。这样一来,“水军”“五毛”的不当言论就通过社交媒体得到广泛传播,进而形成负面舆论带来消极影响。因此,舆论领袖和网评队伍的规范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涉军舆论事件的引导,光有官方媒体的声音远远不够。在某些问题上网民不愿意相信官方媒体,反而愿意相信某些网友的说法。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网上舆论领袖的培养和加强网评队伍的建设。

针对网友关于“9・3胜利日阅兵”的质疑声,少将罗援发表《抗战阅兵何罪之有?怎么就成了“秀肌肉”》直接回应了网友关于阅兵的诸多疑问和质疑,成功平息负面舆,减弱了消极影响。

五、结语

随着社交媒体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获取信息、信息将更为便捷,如此一来,涉军舆情将更为频发,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也将更为显著。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对社交媒体涉军舆论的正确引导,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涉军舆情起因、发展、走势及其应对的研究,探索出新形势下正确引导涉军舆情的新办法,为改革强军营造良好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舆论模型、实证、热点及展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2.周洋《社交媒体语境下涉军舆论事件的对外传播策略》,《军事记者》,2013年第11期。

社交媒体的好处篇8

关键词:新媒体和谐校园舆论环境引导能力

互联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我国,它属于一种新型的信息载体,形成了巨大的效应,当今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融合推动下产生的新媒体技术更是如此。新媒体的发展也冲击着校园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导校园舆论健康、迅速地发展极为必要。

同志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的环境。建立和谐的校园,就是要学校内各个部分,各种要素都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平衡的状态。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舆论是引导、影响、支配学生思想动态、意识形成、价值观建立的导向标,是大众对于现实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我们应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建立起信息沟通的有效途径,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一、新媒体在校园舆论中的角色。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大学校园舆论的引导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接触比较深入,使用频率高,从媒体中获取资讯信息、情感和社交渠道、实用性(工作、学习、生活)需要等。高校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中流砥柱,由于高校学生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对社会的探索欲高,他们往往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新媒体带给他们的思想冲击、潮流冲击、文化冲击中。新媒体带给他们的绝不仅仅是几条新闻、几个有意思的博客,更多的是能体现出青年人时尚、个性、随意、情感的共鸣。校园舆论不再仅仅依靠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校报等传统的舆论方式进行引导,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彩信等方式,形式多样,生动具体,而且时效性更强,最新信息可以及时。

1.新媒体的含义。

相对于传统的书信、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一种依托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字技术的一种新兴的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其形式多样、内容多元、手段灵活,涵盖了社区媒体、校园媒体、舆论媒体、手机媒体等互动网络媒体终端机,通过微博、博客、手机报、手机信息、电子邮件、楼宇电视、车载电视、户外大屏幕(LeD/LCD/DLpD等)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其互动性,传播迅速性,覆盖全面性、多样性、强制性迅速占领信息时代的前沿,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媒体在校园舆论建设中的作用。

新媒体在校园舆论中具有独特的兼容性,它既可以是校园热点的平台,又可以成为焦点争论的战场,校园BBS是大学生们思想、情感、热点话题讨论、共享知识信息的场所。现在几乎每所学校都针对师生群体进行手机互联沟通,将最新资讯、中央实事、校园新闻用手机报的形式通过手机。随处可见的宣传海报,楼宇电视、数字传媒都在充斥的校园舆论。新媒体已经成为校园舆论的阵地。

二、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机遇。

校园舆论具有导向功能、思想引领作用、文化宣传的传播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校园舆论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而且是社会各领域控制系统的中枢,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尺。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恶意传播有害信息的非法网络、铺天盖地的广告、肆意传播的病毒、随处可见的网络语言等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地袭来,利用新媒体的特性趋利避害,这是新媒体环境下校园舆论引导能力的机遇,也是挑战。

校园舆论是师生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思维、认知的一种氛围,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环境的人看待不同的问题都会有理智和非理智、积极面和消极面。新媒体传播具有灵活性、迅猛性、多元化等特点,我们应结合新媒体的优势,正确引导校园舆论氛围,为大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积攒实力。

三、发挥校园舆论的优势,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健康的理想信念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新闻网络、手机报、校报、校园广播等传播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的稳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强化大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理性判断,正确面对虚拟世界,转化大学生所面对的各种压力,甩掉思想包袱,适度地自我调整,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时注重用荣誉、尊重、崇高的理想、信念等精神鼓励的方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1.有效引导校园舆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舆论主要针对的是大学校园,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舆论群体有其特定的敏感性、针对性、关联性、同向性。首先,大学生正处在求知若渴的阶段,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很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关心社会,对新鲜事物、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十分敏感。其次,大学生是比较单一的舆论群体,校园舆论可以针对具体的学生、社团、班级进行介入、引导和沟通。最后,在学生自身受到良好的、健康的舆论引导的同时,他们也会影响到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的观念。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又是最易摇摆的群体,他们接受的信息及信息渠道基本上是相同的,具有较强的同向性。

2.主流媒体对校园舆论的影响。

校园主流媒体的介入能更好地引导校园舆论,更为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在校园主流媒体在介入校园舆论时,应做到正确地激发舆论,引导舆论,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学生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准确信息。加强对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应用和管理,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3.交通媒体、社区媒体引导校园舆论。

交通媒体是装载在各种交通工具上,能够在移动状态下接受或者播放电视或广播节目的新兴媒体。很多城市的公交车上有液晶电视,大学校园的校车上也安装了媒体传播系统。社区媒体是在宿舍电视、公共区域(食堂、走廊、电梯、实验室等)安装的广播电视媒体,对社会新闻、学校信息、校园文化、文娱活动、思想教育等校园舆论进行传播,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覆盖和传播。

实时传播的交通媒体和社区媒体面对的群体往往处于无意识状态中,注意力相对集中,对媒体传播内容的关注度较高。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在你等电梯的时候,或者乘车的时候,思想处于沉寂状态,很容易被新型媒体吸引,即使播放的内容你并不感兴趣,但不可否认,信息还是进入了你的视线,你的注意力还是被吸引过去,并且在无意识中,信息传播的内容进入了你的大脑。

4.手机媒体引导校园舆论。

手机的使用率是所有传播媒体中最高的,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甚至有些人群同时使用多部手机。手机集方便、灵活、实用、娱乐性于一身,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我们随处可以看见人们用手机上网、聊天、发微博、看电影。手机在校园中的使用率也是很高的,通过飞信、手机报、手机彩信等形式及时把校园动态、国家事实、热点新闻、学习资讯、活动通知给每一位同学,比起传统的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更具有便捷性、强制性及互动性,同时也可以用手机电视的形式宣传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手机媒体最明显的优越性首先是交互性。手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互动性,通过电话、短信、飞信等形式,及时确认信息是否接收、信息核实确认、最新动态掌握,通过交流互动,对信息的准确、意见、建议及时反馈,以便于调整和变动,灵活性更强。其次,手机媒体具有便携性,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天要开会,可是对会议的内容、时间、地点不确定,此时看看手机信息、通过手机网络查询、联系其他同学等方式就会得到想要的讯息,这就体现了手机的便携性。很多人用手机存储资料,手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资讯,更是文化的氛围,环境的熏染,手机报名、手机确认、手机购物、手机构建校园文化,引导校园舆论已经成为新时代、新媒体的新形势。同时手机媒体具有强制性,无论你是否订制手机短信,手机信息、手机报都会发送到你的手机上,只要开机必然会接受到手机信息。通过这种强制性,校园信息的,校园热点的更新,校园文化的建立,必然会引导舆论环境,我们可以利用手机的特点引导校园环境,为校园文化的建立、为学生素养的提高保驾护航。

在新媒体环境的,我们应该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利用新媒体资源的优势,构建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营造和谐校园的舆论氛围,引导学生共同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高鸣.试析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比较中的几个误区[J].中国高等教育,2007,(4).

[2]宫承波.新传媒[J].中国传媒大学媒体创意研究中心,2010,(1).

社交媒体的好处篇9

当今社会,媒体传播逐渐呈现出全民化、多元化、草根化、泛政治化等趋势,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主动参与传播。传播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政府和官员有关的议题更是成为最受关注和最易引起争议的热点。面对全新的媒体环境,我们很多官员缺乏应有的媒介素养,不能与时俱进地应对媒体,表现出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提高媒介素养,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对于当代官员越来越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官员的“雷人”、“雷语”、“雷行”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官员成为媒体事件的主角,他们的“雷语”、“雷行”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惊人程度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2009年12月,新华社对全年官员雷人语录做了回顾:1月,天津未按照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的规定取消公路养路费等6种收费,天津市政管理局规费处副处长刘某接受采访时说:“这个事我不好再说太细”。3月,新疆一位政协官员就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并反问记者:“如果要公布,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财产?”6月,郑州市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开发商建起连体别墅和楼中楼。面对采访,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质问记者“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7月,湖北省枣阳市业主马耀军用摄像机拍录法院执法活动时被拘,该市法院院长田某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虽然还没规定可以这样做,但“法院是习惯性这么做的”10月,在广州市黄埔大道交通整治工作会上,记者提问“封闭部分行车道是否应征询市民意见”,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梁某反问:“那么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啊?臭不臭也要告诉你?”11月,记者在报道郑州市1200万元的养犬管理费去向时,采访郑州财政局处长王冠旗,遭到质问:“你是不是党员?”

由于媒体披露和网络转载,这些“雷人雷语”每一出现,都会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评论和质疑,成为官员为官处事的“反面教材”。但仍然有一些官员不能从中吸取教训,甚至从“雷语”升级到“雷行”,愈发张狂与彪悍。近年来,频频曝出政府通过公安机关“抓捕记者”、“扣押记者”、“殴打记者”,甚至出现“跨省追捕”、“网上通缉”等等“雷行”。2008年辽宁西丰警方进京抓捕《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2009年河南灵宝警方跨省抓捕网民王帅,轰动一时;2010年7月27日,《经济观察报》记者仇子明因为报道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内幕,遭到公司所在地浙江丽水遂昌县公安局网上通缉,舆论哗然;8月28日,四名采访伊春空难记者接连遭强行关押。如果说官员的“雷语”只是损害了政府和官员的形象,那么,这些“雷行”则直接侵犯了媒体的采访报道权和公众的知情权。

之所以有众多官员以“雷人”、“雷语”、“雷行”进入公众的视野,究其原因:一方面说明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官本位意识浓厚,存在权力的“傲慢与偏见”;另一方面则折射出官员的媒介素养的严重匮乏,以致在应对媒体时表现出如此低劣的举措。

媒介素养的内涵及其意义

在当今媒介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媒介素养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和官员必备的素养。

1 媒介素养的提出。1933年,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的著作《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目的是在面对以电影为首的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时,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呼吁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精英文化。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了国际媒介教育会议,会议公布的《媒介素养宣言》宣称:“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介无处不在的社会,与其单纯谴责媒介的强大势力,不如接受媒介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这一事实,承认媒介作为文化要素的重要性。”在西方国家,媒介素养的概念也经历了一个变化进步的过程――由最初的精英主义立场所提出的单纯的抵抗防御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的文化多元化认识与实践;从重视独立批判能力的培养,到认识到媒介素养更应该是一种赋予民众传播能力与权力的阶段,提倡加强全民对媒介的使用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人们对媒介素养的认识走上了一条日趋完善、更加全面的道路。

2 媒介素养的内涵。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媒介素养教育或媒体教育与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公民,旨在培养人们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使人们既了解媒体自身如何运作、媒体如何构架现实,也知道怎样制作传媒作品与媒介信息。具体到官员的媒介素养,既包含普通民众认识媒介、使用媒介,更主要地是指通过正确地、建设性地运用大众传播资源,管理公共事务,推动社会进步,塑造政府形象。

3 官员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能否正确与媒体打交道,已经成为关系到世界各国政府执政成败的重要因素。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说:我们今天的大部分工作,不管是按重要程度计,按时间计,按精力计,除了最核心的决策之外,其他几乎都是在和媒体打交道。西方国家的政客、官员们从进入政坛的第一天起,就认识到赢得了媒体,就赢得了选票,并从此开始和媒体打交道的历程,直到离开政坛也并不能完全走出媒体的视线。应对媒体是西方国家官员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与媒体打交道可以说是熟能生巧,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在我国,媒介素养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逐渐被学界所接受的,其中既有对欧洲批判学派的研究不够重视的因素,更有传统新闻体制的因素。因为我国媒体长期是官办性质的机构,为党和政府服务是媒体的职责。政府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就可以指挥媒体,不需要研究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的问题。因此,我国各级官员都没有经过媒介素养的培训,媒介素养普遍比较缺乏。在媒体高度发达、媒体的职能不断扩展的今天,出现如此的“雷人”、“雷语”、“雷行”也就不足为怪了。

当代官员必需的媒介素养

面对无处不在的媒介,面对经常监督政府的媒介,与其埋怨、害怕和躲避,不如去了解它、面对它,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提升官员的媒介素养意义在于让官员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一是重在策划,借媒体之力做好正面宣传;二是重在“督辅”,借媒体之力做好舆论监督;三是重在民意,借媒体之力做好政府决策调查;四是重在设计,借媒体之力做好政府形象塑造。当务之

急,提升官员的媒介素养,是让官员尽快了解和媒体打交道的常识,避免再现新的“雷人”、“雷语”、“雷行”。

1 充分认识媒体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我们各级党政官员要清醒地意识到,媒体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同时它还是公共管理的资源和工具,公众舆论是反映知识、文化、价值观的大学校,是社会监督的哨兵,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梁。

2 对媒体不能采取管制手段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传媒的发展,政府和媒体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体的发展打破了属地管理的格局,媒体的市场化增加了管理媒体的难度,网络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管理媒体的方法,媒体的舆论监督向政府管理提出了考验,开放境外记者采访给政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不能再沿用传统思维去管制媒体了。政府既要加强对媒体的管理,又要接受媒体的监督;既要通过媒体了解社情民意,又要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既要让媒体为我所用,又要为媒体提供服务,既要尊重媒体的新闻自由,又要防止媒体权力的异化;既要推动媒体产业发展,又要避免市场带来的低俗化倾向;既要开放境外媒体采访,又要抢占世界舆论的话语权。

3 在媒体面前千万不要做强者。面对媒体就是面对公众。公众永远是同情弱者、忌恨强者的。因此,媒体是弱者的天堂,强者的地狱。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官员处于强势地位;而在网络中,官员则成了弱势群体。官员千万不要把媒体当成下级,在记者面前显露强势。一旦官员显露强势,只要媒体一公开,官员顿时会遭到舆论的谴责,脸面全无。

4 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公布真相。突发事件有其新闻传播规律:一是公众对信息的饥渴性,二是媒体报道的热衷性,三是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四是信息传播的先入为主性。因此,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上的正反经验告诉我们:突发事件隐瞒不报,违背信息传播规律,是政府放弃了公众、放弃了舆论引导权;突发事件公而不开,捂而不住;流言始于封锁,谣言止于公开;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其客观规律,并非完全政府的责任,但若故意隐瞒造成的后果,则完全是政府的责任;突发事件只有不或者迟而造成被动局面的典型案例,没有因为及时而造成不良影响的典型案例。因此,所有的突发事件,政府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及时地、不间断地真实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报道权。

5 学会在媒体监督的常态下工作。媒体监督是当前中国社会监督的利器,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网络监督,具有成本低、公开性强、效率高的特点。虽然网络、媒体监督眼前会让政府、官员难堪,但是从长远看,它促进了政府工作的改善,维护了群众利益,推动了社会进步。在媒体的监督下,我们的官员才能真正从“主人”回归到“公仆”的本来位置。不管我们的官员是否愿意,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媒体、网络对政府的监督力度只会越来越大,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6 对媒体的不实报道要予以宽容。宽容媒体的不实报道就是宽容舆论。媒体承担监督政府的职责,它的监督是体制外的,不能要求百分之百监督准确。这就像对待匿名信一样。大多数匿名信都不一定准确,但不能因此取缔匿名信,更不能打击报复举报人。20世纪初,美国伊利诺依州法院审理一起报道完全失实的诉讼案时,法官就说过:“宁可不对报道偶尔失实的个人或报纸进行惩罚,也不要使公众担心受惩罚而不敢批评一个无能和腐败的政府。”当媒体和我们的看法一致时,善待媒体并不难。关键是当媒体了一些与我们的想法、看法不尽相同的新闻信息时,特别是批评报道失实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还能做到宽容舆论。善待媒体、宽容舆论树立了政府形象,反映了政府的气度。

社交媒体的好处篇10

一、媒体社会的发展带给西欧社会党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媒体影响力的上升,西欧社会党过去采取的传统媒体战略,在新的信息化时代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最后结果就是它们往往成为媒体抨击的对象,或者被媒体牵着鼻子走,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政党在媒体中的话语主导权受到了严重削弱。德国学者托马斯・迈尔认为,社会党在媒体政治中面临的挑战是无法做到既要坚持基本的政治纲领,又要迎合媒体运作的基本规律,而这一形势会产生出严重的风险:(1)党因适应媒体中介规律而丧失自己的以基本价值为导向的政治特性;(2)广大党员失去动力并且与党疏远;(3)党向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支配的党过渡,媒体将获得对党的政策和领袖的广泛支配权力。①综合分析来看,信息化背景下媒体社会的迅速发展带给西欧社会党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党传统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受到了制约,其社会意见主导权和政治影响力受到了媒体的挑战。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体和网络的迅速崛起使得西欧社会党传统的宣传和教育功能受到制约,现代媒体已经部分地承担起了本来由政党承担的国家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和中介职能。特别是西欧各社会党在组织上有结构严密、层次较多的特点,过去在动员党员和选民方面存在巨大的优势,现在也因决策程序长、信息传递速度慢而变成了劣势。社会党擅长使用的发动党员和群众通过政党来参与政治的模式显得与媒体时代不相适应。政党逻辑与媒体逻辑斗争的结果,是“媒体逻辑打败了政党逻辑”,政党的利益表达功能和政治社会化功能在媒体的冲击下受到了削弱。正如许多西方学者所言,现代媒体实际上已经成为政党的最大竞争对手,争夺其对社会主流意见的主宰权。②媒体社会中的政党必须重新争取选民,政党早就不再占据解说政治的垄断地位,不经过媒体的过滤,政党的政治行动就很难被公众所察觉。

第二,媒体的市场化和娱乐化使得民众(尤其是青年)的非政治化倾向加重,社会党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媒体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其形成了自己的“游戏规则”,同时媒体按照自己的规则解释世界,使社会各个群体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显得更加支离破碎。③这使得政党在整合社会总体利益时面临更大的困难,这些都对传统政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为迎合媒体的中立性,社会党面临着丧失自己的以基本价值为导向的政治特性的危险,广大党员则因失去目标归属感而与党疏远。市场化带来传媒运作机制的转变,其中非政党化和娱乐化突出。同时,媒体倾向于按照消遣的规则来报道政治,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人对政治只有很少的兴趣或漠不关心。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由于对媒体信息快餐的依赖而失去对政治生活的兴趣,这突出表现为自愿投身于政党活动的兴趣急剧减少。目前西欧社会党大都面临着党员规模减小、党员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等问题,政党的社会基础受到了信息化和媒体社会所带来的挑战。

第三,媒体给社会党的领导方式和组织运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媒体社会中西欧社会党出现了政党运作传媒化的倾向,这使得政党的组织功能被弱化,给政党组织领导方式带来了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政党运作传媒化的趋向使社会党只需通过传媒就可达到扩大政党影响的目的,党的高级成员特别是领袖的作用无限扩大,领袖可以绕过党内广大党员,通过传媒直接面对基层和广大选民,从而使得政党的运作和成功越来越依靠以领袖为首的党内精英。这样也使得广大党员越来越明显地感到,自己受党的关注越来越少,自己在党的政治行为当中的作用比过去大大降低,导致了广大党员的党内政治生活热情急剧下降。据统计,目前在德国社会内,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的党员人数只占10%,而形式入党但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消极党员占大多数。④

二、西欧社会党新媒体战略的主要内容

媒体社会的迅速发展给西欧社会党带来了严峻挑战,这使得如何应对媒体社会所带来的挑战成为了西欧社会党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信息化背景下,西欧社会党的一些主要政党越发感到靠自上而下的宣传机制和政党传统媒体战略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为了不使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他们审时度势地把如何利用媒体和处理好同媒体的关系当成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和破解,以提升政党的媒体形象,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力,增强党的社会基础。以近些年来他们所实施新媒体战略的实践来看,其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根据传媒规律修饰和包装政党的政策纲领,加强对媒体公关,密切跟踪舆论动向,化解媒体对党的消极报道,对新闻媒体采取建设性的合作态度。针对媒体对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的状况,处理好同新闻媒体的关系已成为西欧各社会党的重要课题。西欧社会党认识到,宣传党的纲领、树立党的新形象、展示党的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和领导能力、培育新的政治市场并形成新的政治格局等等,都需要借助媒体的作用,在选举中要争夺选民的一张张选票并击败竞争对手更需借助日益强大的媒体,社会党问鼎政坛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行动都需要借助媒体的作用,既然无法摆脱媒体,那就只能适应它,同它合作。

德国社会较早地意识到了信息时代媒体对于党的活动的重要意义,他们高度重视引导舆论为本党服务,利用媒体来塑造党的良好形象,曾在1999年的党代会上专门把依法运作媒体作为一个议题,并提出了尽快使党从“新闻报道的对象”变成“影响新闻报道的主体”的战略目标。

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非常注意加强媒体包装,并对政策性新闻进行精心组织和协调,根据政治需要塑造党的特定形象。工党设立了专门的班子,每日汇报、分析舆情,对紧急情况迅速提出对策。一旦遇到对党的丑闻和党内矛盾的报道,马上采取化解措施,防止媒体炒作。英国工党前领袖布莱尔曾亲自做传媒大亨默克多的工作,对争取其控制下的媒体网络的政治转向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政党重视培训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技巧,通过媒体精心设计政治人物形象来传递政党的政治意识和理念,赢得大众的政治支持。在信息化背景下西欧社会党要扩大政党政治影响力,通过选举赢得政权,他们在政治实践过程中越来越依靠的是高级领导人借助传媒的政治表演,靠领袖驾驭传媒的技巧,靠传媒专家的策划,这也成为社会党新媒体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热衷于政党传媒秀的社会党人看来,“媒体社会中的大政党不应当乞求争取已不再能为任何合乎理智的目标服务的党,而是只需要争取捐款,以便为设计得很高明的政治交往购买足够的、有成功希望的交往指导意见和广播时间”。⑤

德国社会把拥有“适合媒体社会的交流能力”视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在新闻过程中,注意巧妙安排具体时间和启动具有象征意义的政治工程,间接地传递政治信息;重视向党的中高层干部传授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培训机构;执政后党的主要内阁成员都聘用了“新闻形象顾问”,以强化执政党的形象和赢得选民的好感;社会还加强了党总部对全党新闻工作的指导和协调,以维护党的“统一形象”。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领导下的新工党之所以能够赢得1997年选举的胜利,靠的就是政党领袖通过完美的媒体形象成功进行政治推销的结果,其竞选过程中每一次活动,从形式到内容,从场所到参加者,都经过媒体专家的精心设计。布莱尔在其传媒顾问孟德尔松的精心谋划之下,以他杰出的个人魅力和圆滑的处世态度,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各种媒体之间,精巧地设计、谋划了自己的战略语境、曝光场合及表演方式,以澎湃的热情和图新求变的精神风貌,引人注目,滴水不漏地通过媒体向社会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执政诉求,同时有效地指挥了党的全部公共交往,严密地控制了党内纷争和权力倾轧,最终颠覆了保守党政权,并为自己赢得连任,使英国工党长期雄霸英国政坛。

第三,培育和打造属于自己的主流媒体阵地,构筑网络媒体信息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加强政党与社会民众的沟通和交流。随着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传媒领域的一个新特色。西欧政党面临网络媒体的挑战,因势利导,采取系列措施以力争掌握网络传媒的话语主导权。很多政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媒体阵地,向公众传递信息,政党网络媒体有时还主动出击了解社情民意,并且还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有关政府官员、专家及当事人到网络论坛做嘉宾访谈,与网民进行实时沟通。

德国社会提出了建立“网络党”的主张,利用因特网为党与党外人士、党的领导和普通党员搭建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利用网络媒体改进党的宣传方式,及时把党的信息向公众传播。1995年社民党率先建立网站,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条件的限制,随时从网上了解社民党的政策主张、领导人的言行和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安排。目前,在德国社民党总部处理的地方来信中,有80%以上是采取电子邮件的方式。⑥

法国社会党为充分利用网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创建全国所有省委和总支的社会党人都能共享的网站,在网上党内讨论文件和党内外各种反馈意见,同时还专门设立了解答窗口,及时对各种问题和事件的表态,随时回答各种咨询问题。法国社会党还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级领导人与党员、党的支持者之间的网上见面会,让党的领导人直接回答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利用因特网宣传党的思想和历史等。2000年的法国社会党党代表大会通过因特网实现全程转播,取得了良好效果。奥地利社民党目前也加快了党的网络建设,确定了一个庞大的网络建设工程,邀请了大约1000名专家来参与这项工作,旨在为下次选举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对我们的一些启示

第一,重视媒体作用是政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也是政党充分实践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信息化背景下西欧社会党各主要政党通过加强媒体公关,对新闻媒体采取建设性的合作态度,重视培训党员同媒体打交道的技巧,培育和打造属于自己的主流媒体阵地,构筑网络媒体信息平台等一系列措施,紧跟上了时展的步伐,运用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塑造了政党的良好形象,使得党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政党的政治影响力也得到提高,党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巩固。西欧社会党的新媒体战略的实践,对新时期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党加强和改进媒体政策具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二,媒体作为政治过程中重要的政治宣传工具和信息沟通渠道,是中国共产党非常宝贵的一种执政资源。信息化背景下媒体社会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既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很多的挑战。我们党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顺应潮流、因势利导,革新党的媒体政策,掌握传媒和网络的话语主导权,切实加强对各种新闻媒体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充分利用媒体为党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工作服务,特别是在当前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拓宽宣传思想工作领域,增强宣传的主动性、针对性,不断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挑战。

第三,加强党与媒体的联系和互动,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技术,改进党的宣传和信息工作。首先,政党对媒体不仅仅是单项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更重要的是发挥媒体的中介功能,倾听社会不同代表人物的反映,通过媒体了解民意,通过媒体建立社会和公众的联系,使政党和社会形成互动。其次,要加强并提高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重视培训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技巧,要积极地从幕后走向前台,赢得民众的政治支持。再次,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和技术手段的优势,加强电子党务建设,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和政策执行有效性,打造属于自己的网络主流媒体阵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政党与社会的沟通。

注释:

①⑤(德)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21世纪的社会》,殷叙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122~123页。

②金英君:《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政党运行环境的变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③周余云等:《兴衰之路――外国不同类型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④刘金东:《西欧社会党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