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文化特性十篇传统文化特性十篇

传统文化特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2:16

传统文化特性篇1

【关键词】手机媒体;传统文化;议程设置

一、手机媒体的基本传播特性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1]随着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功能也不断推陈出新,手机媒体的功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几类传播特征。

(一)传播渠道多样化与便捷化,带来新视听体验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4年1月16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用户已达5亿,较以往用户总数有巨幅增长,越来越多的手机网民选择手机作为链接网络的平台,体验更新迅速的手机媒体各项功能,感受手机媒体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与便捷化。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谈及“媒介即人的延伸”。该观点在手机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得到了新的印证。随着手机媒体跨媒体化的多样功能的研发成功,广大手机用户只需用手指指尖轻碰触手机屏幕,便可享受多样化与便捷化的手机功能服务。由此,受众亦可体验多种媒介新体验。例如手机微博,带给受众“心情便签”体验,这种可以融入音乐、图片、视频的新视听体验,还能得到其它网友关注的回应。此外,随着手机屏幕尺寸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手机游戏亦为受众带来时尚、炫目、高清的视觉观感,这都是以往手机媒介所不能媲美的。

(二)具移动实时性,能够随时随地实现即时传播

基于移动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今手机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收看电视节目。观看手机电视节目过程中所产生的流量费用,则由相关运营商收取。随着手机电视业务市场的扩大,不少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即可收看电视节目,这对一些忠实球迷而言更是有了不同视听体验。因为传统观看球赛的方式只能是通过电视或电脑,观看的地点大都较为固定和封闭,而手机电视则实现了随时随地、即时移动收看电视节目的功能。

此外,在一些事故突发现场,人们可通过手机微博即时将现场图片和信息快速发送出去,第一时间将事故现场信息传递给外界,以便及时获得帮助。例如发生在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四分钟后就有一人通过手机微博第一条求助信息,这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报道事故信息早了两个多小时。与此同时,“23日当晚,身在事故现场的一些微博用户不断更新关于现场的种种图片、文字信息,短时间内,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迅速以图文并茂的全透明方式在全国民众面前得以展现”。[2]

(三)个性化传播方式,调动广大受众的参与热情

不同媒介的使用,会带来不同的媒介使用依存症状,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理现象。以往,人们更多的是对电视或网络过度沉迷而由此产生相关“媒介依存症”。而今,随着手机用户人数的迅速增长,许多手机网民也在不知不觉间患上“手机媒介依存症”。手机体积小巧,资源丰富,功能齐全。人们可把手机装在口袋里或拿在手上,随时随地便拥有了一台“移动掌中宝”。

通过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尤其是文本语言方面更贴近网络文本语言的后现代性,例如“淘宝体”、“凡客体”、“元芳体”等时髦网络语言文体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前,手机网民通过手机图片或文字、视频信息到QQ空间或“人人网页”上时,还可同时间自己的“地点定位”信息。如此,网页版上的信息就会出现的地点位置。这种消息方式,符合年轻人追去时尚、彰显自我个性的特性,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二、借力手机新媒体,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手机媒体已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新兴媒介,成为一个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新平台。借力手机新媒体传播渠道,可为有效地宣传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同时这也和时代精神的要求相契合。

“一个不善于研究和总结本土艺术与文化的民族,不可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甚至不可能很好地吸收其他民族的艺术及文化经验,因为它缺少立足的根基。”[3]中国乃文化大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以往单靠传统媒体向广大受众宣传经典文化的效果较为有限。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能够实现对多种媒介资源的整合和创新,从而衍生出多种具备手机媒体传播特性的媒介新形式。这些媒介新形势,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因而在宣传传统文化方面也更具传播优势。

(一)手机微博

手机微博可以在发心情文字的同时图片或音视频。并且,皆可转发、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稍有不同的就是,二者的上网终端有所区别,媒介体验也不尽一致。但无可置疑的是,无论是手机微博还是电脑网页微博,都具备碎片化文本语言特征,且这种特征已经被广大受众所接受。这种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当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后会产生一种独特效果,使广大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发感兴趣。

手机网民通过手机微博开展“微拜年”活动,这一行为方式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践行。微博发拜年信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祝福,这一行为方式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化仪式感,还和新媒介传播特色密切相关。除了过年之外,不少微博网页还会在一些传统节假日开辟“节庆专题”,提醒广大用户不忘在节庆假日给亲朋好友传递祝福。例如,以往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在网络上的受关注程度远不如国外的“2?14情人节”受关注程度高,但如今不少微博官网主页都会大力宣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七夕情人节”。宣传方式包括组织网友参加七夕相亲派对活动,鼓励网友通过手中微博接力传递爱的祝福等等。此外,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手机网民也可直接通过手机微博参与相关的线上线下互动。可见,手机微博对宣传传统文化方面开辟了独特新路径,且这种路径易获得广大受众认可。

(二)手机游戏

一部由好莱坞出品的《功夫熊猫》动画电影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西方英雄主义文化宣传得淋漓尽致。可见,视频融入传统文化再向广大受众输入后,更容易被接受。

手机游戏属于手机视频的一类,当前,不少手机游戏的开发方都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移植入游戏场景画面和人物形象、道具装饰等方面。甚至,有的手机游戏直接套用了中国古典精粹文化中的开天地、女娲补天、远古神兽等神话故事资源。例如,《仙境oL》即是一款以上古神话为背景的2D大型玄幻类手机网游游戏。玩家只需在手机屏幕上轻划手指,便可逐渐通过该款手机游戏领略仿真的上古神话世界。通过手机游戏为受众提供一个接近和了解传统文化资源的视窗,这也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开发与延伸。

(三)手机音乐

目前手机音乐的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的手机彩铃,彩铃业务由用户自由订制,订制时会产生一定资费或免费;二是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通信终端,以wap、weB、app等网络接入方式获取音乐资源。手机音乐带给广大受众以全新的视听体验,当前不少手机音乐播放器还提供手机唱K功能,支持随时随地播放、搜索、下载歌曲,提供在线音乐mV播放,甚至轻轻摇晃手机就能切换到下一首歌曲……受众携带一台小巧手机出门,随时随地可享受“微家庭影院”的视听音效,

手机音乐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在当前手机音乐市场中还较为少见。但是,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音乐铃声的正式上线,为手机音乐市场刮来一阵清新之风。例如,由上海黄嘉历史文化传播公司历经三年创作开发而出的900首中华传统文化手机音乐铃声于2011年8月成功在网络平台上线,供3G手机用户付费下载欣赏。这些歌曲目前已实现用现代工艺打造农耕时代的音响声效,(下转第464页)

(上接第462页)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精粹融入其中,带给广大受众不同的文化视听新感受。手机音乐铃声融入了唐诗宋词、中华谜语、中华对联、中华佛教梵语等元素,让受众聆听手机音乐的同时领略经典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四)手机报

“手机报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4]手机报作为新兴“数字报纸”,将传统纸媒的权威可读性与手机移动接收的便捷性优势整合到一起。手机报与其它媒介有着较大区别的是,它有着相对固定的用户群,有利于手机报及时将精彩内容传递到用户手机上,实现“点对点式”的即时传播。

传统文化的宣传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纸媒传播渠道,还应充分利用手机报这类新兴媒体传播渠道。例如,中国移动陕西分公司就曾于2009年春节期间,在推出《轻松国学365手机报》上增设节日特刊,为广大手机报读者用户精心打造特色民俗专刊,充分融入了“春联的来历、年的来历、压岁钱的来历、迎财神的说法”等传统民俗的专题内容。这于无形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清风”捎给受众的同时,还促进了手机报的订阅量,更在手机报行业中树立自己的文化宣传口碑。

三、手机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策略

(一)打造语言风格审美新范式

当前,由传统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报道形式还较为单一,未能全方位调动起受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形态的一种,更应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构建符合人们审美心理范式的多重有效宣传渠道。

通过手机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打造语言传播审美新范式,可以利用其传播媒介的新特性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包装”。这种“包装”并非指的是增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恶搞元素,而是使中国传统文化更适应现代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传播,使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报道看起来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便于拉近中国传统文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重塑其审美新范式的同时广泛调动受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融入当前流行的“微元素”

以往,传统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时,行文大都篇幅冗长、文风平淡。而今,各种“微元素”广泛流行于新媒体网络平台,具碎片化、数字化、个性化等特性。在手机媒体方面,“微元素”的流行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从具体方面来看,“微元素”可以是单幅图片(包括摄影图片或漫画图片、动态图片)、单个音视频等等。

当前,无论是在手机微博平台,还是手机音乐、手机报等平台,皆可支持图片、视音频链接。以手机微博平台的图片博文为例,无需过多修饰,仅是一张与众不同的图片,配上少许解释性文字,就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各方关注。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裁剪”为更适应当前受众喜爱的“微文本”,更容易吸引广大受众的持续关注。

(三)增强受众的互动交流和反馈

借助手机媒体,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效宣传,还需做到增强手机媒体和受众的互动交流。尤其还需开展调研受众对手机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反馈的调查。如此,有利于手机媒体在今后进一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时,满足受众媒介内容期待和需求。具体开展措施如,在手机报板块中增添“读者留言”互动板块,增大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或者,在手机网络平台,发放相关电子调查问卷,如果手机微博或手机音乐受众积极填写相关调查问卷,可获得活动抽奖机会,等等。

四、结语

手机自身既是具备通信功能的重要通讯技术平台,同时还是兼具跨媒体传播功能性和可移动性的媒体平台。通过手机媒介载体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当前出现的一种文化趋势。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有了新的路径,并且这种路径的互动模式、反馈机制、便捷特性较以往传播渠道更为高效。今后,如何更为有效构建手机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新平台,还值得各方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陶然.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困境探析[J].群文天地,2012(2).

[2]任丽颖,朱峰.网民微博直播动车事故首条微博比新闻早2小时[eB/oL].新华网,http://.cn/i/2011-07-24/15245827825.shtml

传统文化特性篇2

论文摘要:从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伦理性特点、“比德”理论、伦理判断影响审美判断三方面入手简析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并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宗法社会以及儒家思想的促进作用是形成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

中国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悠久博大的文化传承至今没有出现中断,这在世界几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的奇迹。在这深厚的历史积淀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特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而审美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这一特征。

(一)以孔予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伦理性

这一点在还没有完全自觉的时代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强调伦理纲常的儒家学说更是如此,它既是这一特征的表现,也是推动传统审美伦理性特点形成的思想动力。《论语》中孔子关于美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孔子曾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可见在孔子之时,“美”与“善”还存在着互换使用的现象,又如子张问孑L子“何谓五美”,孔子答日:“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谈,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日篇》)直陈出五种德行。但这并非意味着孔子对“美”和“善”的使用是没有分别的,比如孔子评论《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评论《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足见二者不同。然而这也不能说明孔子已经具有了独立自觉的美学标准,《韶》或《武》都是古乐舞,以艺术自觉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属于艺术表演,但在那个艺术没有独立和自觉的时代,同样的欣赏活动就不纯然是审美活动了。故而孔子在对乐舞进行鉴赏评论时,在总体把握上就不会采取单纯的美学尺度。对《韶》、《武》的评价来看,孔子无疑是认为《韶》要优于《武》的,原因就在于“尽善”与否。舜有德,尧把位置禅让给他,《韶》乐和赞美舜有关,而《武》所赞美的武王,是以武力取得了政权,孔子对于这一点不甚认可,认为其“未尽善”,可见伦理标准在孔子对乐舞欣赏的判断中起了多大作用!

在类似于“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文”“质”关系和“言”“德”关系上,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虽然看起来是将“文”“质”同等看待了,但“文质彬彬”所成就的是“君子”,仍然是从伦理学着眼的。又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篇》),在这一句中,孔子把德行和一个人的言辞用必然关系相联系,结合他“巧言令色,鲜矣仁”、“恶利口之覆家邦者”等等其他语录可以看得出,他真正看重的还是德行。

而在对待《诗》和“乐”上,孔子首先着眼的是它们的教化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篇》)都体现了这一点。《阳货篇》有言:“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乐”不仅仅只是敲敲钟鼓弄出乐音这么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因为它蕴含的思想能给人熏陶,能陶冶人心,净化风俗。所以孔子说:“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

(二)将物比人的“比德”思想

将自然万物的美与人的美德相联系,也是传统审美文化的一大伦理性特点。在《诗经》中已有体现,比如《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以“皎皎白驹”比拟隐逸林中的高洁之士。《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以玉的温润比拟君子品格宽和。在《论语·雍也》中则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将山之稳重不迁比仁者宽厚的胸怀安静的性情,将水之灵动不拘比智者敏捷的思维好动的性情。屈原的《离骚》以佩饰香草比喻个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艺:“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草木凋零、美人将暮比拟报国的衷情和焦虑:“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他的《桔颂》则以桔树比拟其高洁的情怀和独立不羁的精神,“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固深难徙,更壹志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如此发展下去,后世把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哦赋诗、挥洒作画的经典对象。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是“比德”影响创作的极好例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1]

(三)判断影响判断

传统审美的伦理性特点还表现在对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伦理判断的影响,甚至伦理判断还会起到第一位的决定作用。

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人废字”。司马光《治通鉴》有言: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很多人认为把人品低下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恶之气,不仅玷污了家风,也有损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桧、严蒿等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的书法作品留传下来的却极少。书法史上有“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说,前三位均无疑问,唯独“蔡”,有人认为是蔡襄,有人认为是蔡京。最早对宋四家进行解释的应当是明初的王绂,他在《书画传习录》中提到宋四家的“蔡”是指蔡京,而后人因为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奸臣,遂以蔡襄代之。

宋徽宗的“瘦金体”,从艺术上来看,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每笔的尾钩都异常锐利、力透纸背,体现出宋徽宗极高的艺术天赋,然而因为徽宗朝奸相辅政,宦官掌兵,徽宗本人又贪恋女色等等原因,竟使得“瘦金体”落有“柔媚轻浮”、“锋芒毕露”的评语。

二.传统审美文化伦理性特点的成因

如果将“美”字进行字源考察,就会发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从萌芽时期就与实用性有着关联,不论是“羊大为美”还是“羊人为美”,都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意味。《说文解字》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宋代徐铉补注《说文》日:“羊大则美,故从大。”也就是说羊的体肥毛密不仅体现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味觉上给人以肥美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美”字都是由上边的“羊”和下边的“人”组成,在甲骨文中,“大”训“人”,汉字的造字是有比类取象原则的,在羊的下部画上“大”象,有一种促进羊繁殖生长的巫术意味。审美最初与实用相联系并不难理解,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又是因何逐步表现出伦理性特点的呢?笔者分析可能与以下两点原因有关:

(一)长期处于宗法

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大体上都是由氏族血缘向文明地缘政治进化。

(二)伦理思想的熏陶

前边已经提到,一种思想既是其文化土壤特征的反映,又在相当程度上推动文化特征的发展。儒家思想诞生于宗法制的文化背景下,而且又是主张维护这种文化秩序的。由于学说本身的强大生命力,在统治者的扶植下,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主张,“三纲五常”的秩序规则,一步步地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最终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和忠孝一体的伦理观念。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感叹催化了创作中的“比德”理论的形成,更为后世的文人提供了经典的描摹对象。

传统文化特性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征培养

青少年足球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而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不单单是简单的足球技术的训练,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直接影响到成年后比赛场上的意志品质,赛场上运动员的自觉性、勇敢、果断、坚韧、自制等特征也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中外传统文化的差异,造就了运动员不同的个性特征,而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严重阻碍了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良好个性特征的培养。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合理地扬弃,培养青少年运动员良好的个性特征。

1.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它所表现和提倡的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以礼待人、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三思内省的修养目标,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等等,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但是,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很多方面强调重伦理,倡中庸,轻竞争。事物的发展在于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没有发展,竞争更是竞技运动的主要内容,“倡中庸、和为贵”同时也扼杀了我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创造精神和竞争意识,“重礼让、轻竞争,重群体、轻个体”的思想与竞技体育强调的竞争、个性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是冲突的,从而抑制了个人在体育比赛中的创造性。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有些方面强调重文轻武,“静”不主“动”,而体育运动则强调以动为主,提倡尚武精神。显然,很多方面是与现代体育精神相违背的。

2.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征培养现状

个性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和统一的心理品质。个性特征培养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不追求个体发展的近期效果,而注重长远发展,因此应该把对个体日后有重要影响的独立性、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品质的培养作为教育重点。中国球员在场上表现得灵气不足,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场上创造性不足。个性特征的充分发展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精神和提高创造能力,因此充分发展个性特征是促使青少年成才不可缺少的条件。任何体育项目的训练和比赛都不可能完全一致,比赛的压力、环境、紧张程度都与训练不同。与其他项目相比,足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具有更为明显的非同一性。足球比赛场地较大,技术动作的变化性和随机性强,战术变化复杂,这些要求运动员在高速对抗中能快速做出正确反应。因此运动员是否具有独特的技术,能否在紧张、复杂的比赛中创造性地发挥往往决定着比赛的胜负。

中国足球自进入职业化至今,整体实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的青少年训练体系不完善。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飞速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个性特性的培养已成为足球运动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在日趋激烈的运动竞赛中,运动员的个性特征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认识上偏差,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很少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个性特性的训练,一味强调身体及技战术的训练。训练都是同一内容,球员被动接受和一板一眼地完成教练员规定的动作和套路。在教学比赛中,很多教练员把打整体放在首位,没有形成鼓励青少年运动员利用个性特征创造性发挥的氛围。通过对其赛场上个性特性的观察,运动员大多数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成熟、容易激动,思想僵化、思路不开阔、做事缺乏探索求新的精神,独立性不强、喜欢依附于他人,自制力差、对自己的要求比较松懈,个性特征表现明显不足。

3.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征培养的影响

首先,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个性特性深受几千年封建宗教思想和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刚柔相济、外圆内方、和谐中庸的东方文化特点,崇尚“和谐”、“恪守中道”、“不为人先”,追求“和为贵”、“尊共性抑个性”、“中庸不鼓励冒险”,表现出安于现状、不相竞争、得过且过的文化个性特性。这种特性影响造就了足球运动员的一些负面个性特性,例如嫉妒、怕出风头、谨小慎微、不敢担当,追求四平八稳。这种个性特征在足球赛场上的表现就是勇猛不足,争抢不积极,保守怯懦,不敢越雷池,没有自信,与西方足球理念追求的强烈刺激性的运动风格有很大差异。

其次,中国的文化传统还强调群体意识,忽视个体,轻视个体权利。虽然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但血液里流淌的中国儒道文化依然顽固地主导着中国球员的心理个性,进而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中国足球在面对激烈的身体对抗时,一方面想突破文化教化的“温文尔雅”,一方面由于多年自我意识个性培养的缺失,依赖心理强烈,因此其场上风格非常尴尬。中国足球一直想通过聘请外教来改变中国足球的风格,但屡屡的失败表明,中国足球风格的改变还要从青少年抓起。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显著特征是重视个性特性中的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注重分析思维。不同的思维定式会产生不同的足球理念。在直觉思维的判断下,中国足球的理念经常是“重球轻人”,重点在“球”上,因此,比赛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球”上,进攻和防守套路很少根据队员不同的个性特征制定,进攻时照本宣科,没有特点和灵气,防守时又经常在重大比赛关键时刻漏防了对方最危险的球员,以致铸成大错。在西方文化的分析思维下产生的理念是“人球并重、更重人”。重点是把“人作为施动的主体”,把“球”作为受动于主体的客体,一切技术和战术的应用与发展都围绕“人”进行,根据队员的不同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比赛技战术,在赢得比赛的同时,还培养了很多特点鲜明的足球超级巨星。这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差异,更是我国足球理念和西方足球理念的差距。

4.结语

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下的儒、释、道文化中的糟粕严重地阻碍了对青少年运动员个性特征的培养。因此,在汲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的同时,对待西方文化要批判地学习并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体育理念,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有机结合,建立现代社会需要的新文化,为培养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良好个性特征服务。教练员在教的同时,还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优秀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切实提高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严谧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校教育之思考.考试,2011,(6).

传统文化特性篇4

【摘要】本文在地域文化的角度下,探讨西安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六点建议:西安传统文化的发展要以传承为主,以利益为辅,兼顾传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功用;以发展推广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和广为人知的传统文化为主,兼顾一些小地区的传统特色;国际国内发展推广并重;要与周边地域性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地域性的传统文化要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通;要具备和世界文化接轨和融合的能力。

【关键词】地域文化;西安;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各个城市加强了发展的步伐,利用当地的特点特色,将地域文化与本地优势完美结合,将城市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文化发展作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千百年的洗礼,具有了各地独特的特征。西安地处中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秦岭山脉北边、关中平原中部,与雅典、罗马、开罗并成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历时1100余年,其中汉、唐两代,更是西安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因为西安具有如此长的历史沉积,使其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上,具有很多自己独特的优势。

从字面上看,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具有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上不同区域的文化,是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广义的地域文化则指某一地域从古到今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而这种地域文化因为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即使传承至今,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其中的三秦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西安作为三秦文化的中心,有着极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在继承和传承三秦文化传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这些优势,成为了现代西安人关注的热点,这也是提高西安知名度,将西安推向全国,甚至推到世界舞台上的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安的传统文化就是其地域文化,其是西安的,更是中国的,因此,西安传统文化的发展要基于中国这个大前提进行。本文在地域文化的角度下,深入探讨西安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西安传统文化的发展要以传承为主,以利益为辅,兼顾传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功用

基于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西安传统文化包括西安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经济文化、人文文化、饮食文化和旅游文化等。近些年,在促进城市发展进程的过程中,很多城市都存在舍本逐末的现象。为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很多都偏重现代化和经济利益上的腾飞,而一些具有民族和历史特色的传统上的东西,由于其不具有现当代的经济价值,被人们忽视,这种发展模式,使得很多传统的东西失去了传承的机会,甚至有的已经濒临失传。例如,经金山老人的竹扎手工艺,因其纯熟练工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其作品,竹扎作品在经济效益上根本吸引不来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销售市场也是个大问题。近几年虽然竹扎手艺已经走到民众视野里,但现在已经面临失传。竹扎起源于宋朝,具有700余年的悠久历史。见过竹扎工艺品的人无一不被它的精妙工艺、匠心独运的造型所折服。但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几百年历史沉积的手工艺也面临着失传。城市经济发展的现在,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关注和经济利益相关的传统文化已经远远不够,已经不能完全诠释西安的特色特点,西安的地域优势,经济发展上去了,就得开始关注一个城市精神层面的发展,而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则是应首先必须得到重视,要抢救历史文化传统。因此,在未来的传统文化发展方向上,要以发展传承为主,以利益为辅,同时兼顾这些非物质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功用。

二、以发展推广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和广为人知的传统文化为主,兼顾一些小地区的传统特色

西安位于中国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是三秦文化的中心,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在历史方面,西安是十三朝的首都,可想而知,在历史岁月中,西安承载着多少历史意义,演绎着多少王侯将相的英雄梦,这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来感受历史,感受古都的历史气息和韵味。西安境内有282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馆库藏文物12万余件。其中众所周知的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奇迹”。西安的传统饮食文化也是处处体现出关中人的民俗风情,其中有著名的p中十大怪: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这些只有西安才有的各种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西安旅游的一个标志,来了西安,不去看兵马俑,那不叫来西安,不去尝尝西安的小吃,就算白来。西安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传统上的东西,尤其是其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更应该为世界人们所认识了解。因此,未来西安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既要有地域特色,又要展现其文化的厚重度,加大力度推广众所周知的传统文化,兼顾一些小地区的传统特色,同时要继续发掘其他还不为人知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东西。

三、在传统文化的发展推广上,只有国际国内发展推广并重,才能加强世界对西安的了解认识

国际上对西安的了解,最初只局限在古都和兵马俑,甚至在国内,一提到西安,大家知道的也是只有这两个特色。而实际上,由于西安在历史上所处的特殊位置,即三秦文化发展的中心,它所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上的东西,非但众多不为外人所知,甚至有些传统文化,就连西安本地人也未必能一一道来。基于此,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上,要有专人进行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整理发掘,有专人进行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推广。在推广过程中,要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西安地域性传统文化能从西安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被国际上认可,才更能体现出西安地域性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因为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东西,才会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淀下来,经久不衰,这恰恰证明,西安地域性传统文化是经得起岁月洗礼的,对社会的发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四、西安地域性传统文化与周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融合,将能大大提高西安传统文化在城市发展及社会发展中内在的功用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而以陕西西安为中心的三秦文化的发展也是在与其周围的中原文化、岭南文化等几个文化相接壤相互影响相互融入而发展起来的。因为文化是通过人们的社会生活展现的,而人们的社会生活从古自今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必然会相互影响相互融入,因此在发展传承西安地域性传统文化的时候,一定要对周边相近的地域文化进行细致的研究考查,找出其相互关联的点,进而更加深入的发展传承西安的地域性传统文化。

五、地域性的传统文化既有其独特的特点,但是也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通的

因此,未来西安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放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确立其发展的方向,即要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也要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一部分。在历史上,西安处于黄河流域的中游,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其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点也是任何传统文化所不能代替的。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虽然其地域性传统文化有其独到之处,但也不能与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割裂开来,其发展方向的定位,必须符合创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主旋律上来,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有负能量因素出现。例如,新闻曾经报道过,为了获得更多的旅游经济利益,一个景点就曾经在宣传中造假,说某个古人的纪念碑是其真正的墓碑,这样的宣传,不仅对不明真相的年轻人进行了误导,也丢掉了传统文化中的真正内涵。再如,一个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贡酒,在宣传上竟然说有三千年的历史了,这种对地域性文化的宣传,完全偏离了和谐社会的航向,也失去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长期发展必然会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副作用,也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因此,要从实际出发,以和谐社会为主线,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发展的大社会背景下,以自己独特的地域性特色,将西安的传统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六、西安地域性传统文化要具备和世界文化接轨、融合的能力

地域性传统文化在走上国H舞台后,就要展现其地域性、传统性和历史性的特点,也要具备和世界文化接轨、融合的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具有国际性的地域传统文化。社会的发展进步,促进了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球化,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独立的存在和发展进步,即使是具有地域性特点的西安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任何城市都要发展,而任何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谁也不能跳出历史发展的长河而独立的成长到今天,因此,西安要发展,其地域性传统文化是很大的优势,而要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就不能故步自封,就不能以其传统文化的优势而自居自大。只有脚踏实地,和国际社会接轨,才能将西安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中去,这样不仅能促进西安地域性传统文化的发展进步,还能为西安城市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西安要走出去,地域性的传统文化是其优势,而西安地域性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完美融合和接轨,将是西安城市发展和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和高度。

西安的传统文化因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因此,西安传统文化的发展要基于地域文化的特点进行有目标有方向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西安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唐姣艳、刘新有.地域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与趋势研究[J].边疆的经济与文化,2007.

[2]许嘉璐.什么是文化一个不能思考的问题[n].中国社会报,2006-6-2第二版.

传统文化特性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1-0122-02

对于传统文化,各国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一般来讲传统文化是指反映一国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包括一国民族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文化。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但由于法律保护的缺失,导致大量的传统文化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给我国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①时至今日,对于传统文化仍有不少学者反对利用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概括起来原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由集体拥有,不符合知识产权的私权特质;二是传统文化处于公有领域,不属于专有性权利;三是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不具有创新内涵。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方面的差异,才导致了传统文化迟迟不能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可知识产权性进行分析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水平,而且还有助于推动相关立法的完善。

一、传统文化的私有特质

传统文化是指被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所持有的当地的、传统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既然是“传统的”文化,那么必然不是短期形成的,事实证明,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传统文化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虽然在传统文化产生之初,它可能是个人创造的结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共同拥有的财富。因此,传统文化的持有者一般是特定区域的群体或民族。也正因为如此,才一直遭到反对者抨击,认为传统文化不应当利用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因为知识产权本质上是私权,其权利主体必须是一个可以确认的作者、发明者或者其他创作者。②传统文化的确和普通的私权有所差别,但如果把私权理解为私人权利也不免过于狭隘。私权与公权是法理学的一对基本概念,一般来说公权强调的是国家或相关组织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与其它主体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而私权是指私法上确认的权利,它更侧重于主体之间的地位平等。由私权的概念我们可知,私权并不等同于公民的个人权利,它强调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因此不仅私人可以作为私权主体,集体、甚至国家都能作为私权主体;其次,传统文化由特定区域的集体创造,被该群体共同拥有,这个群体在行使传统文化的相关权利时,并不是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而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持有者去追求利益和谋求保护,这时该群体对传统文化拥有的权利就是一种私权。因此,传统文化属于私权这在概念上并不矛盾。目前,厄瓜多尔、智利、巴西等国已经开始运用集体所有权制度保护传统文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传统文化的相对公开

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知识产品享有的专有性权利,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独占享有,任何人非经法律特别规定或者权利人同意都不得对知识产品实施占有、使用和处分。知识产品和普通的有形财产不同,它可轻易被多个主体利用,并且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也具有隐蔽性,因此,知识产权的权利范围只能由法律来明确规定,这个权利范围就是知识产权的“专有领域”。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处于专有领域的知识才能获得法律保护,如果是处于公有领域、人人皆可自由获得的知识,就丧失了法律保护的依据。传统文化由特定区域的集体所创造,被该集体共同拥有。相比普通的知识产品来说,其了解及持有的受众更广,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在一定范围内是公开的,但是这种公开不是绝对的公开,只是在该区域或群体内部的公开。但只要该传统文化没有在该区域或群体以外被广泛知晓,就不能认为其处于公有领域。事实上,一些国家已经把“共有的区域性”或“公开的区域性”用在了传统文化的新颖性判断中。如秘鲁在其保护传统知识的法令中规定:一项传统知识,如果通过如出版等大众传播媒体能够被他人而不仅是土著人民所利用,或者当涉及财产、使用或者生物资源的特征时,如果在土著人民和社区以外被广泛知晓,它就被认为进入了公共领域。由此可见,只要传统文化还没有处于公有领域,它仍然可以成为知识产权的客体。

三、传统文化的创新内涵

知识产权是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权利。究其根本,知识产品的创新性正是其获得法律保护的根本原因。这种创新性在专利权领域体现的最为明显,它要求客体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在著作权领域体现为作品的独创性,在商标法领域体现为商标的显著性。因此,传统文化要想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必须要具有创新性。和普通的知识产品相比,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因此它往往被认为缺乏创新特质。但我们细心发掘,不难发现,传统文化虽然号称“传统”,但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它往往也会被烙上新的时代印记。每一代人在学习、接受、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添加了具有时代特性的内容,这也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轨迹中。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科学、艺术、文学、工业等多个领域,时至今日仍然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因此,即使在当今社会,我们也不能否认传统文化的创新内涵。我国对大量的基于传统药方的改良授予专利就印证了这一点。传统文化来源于遥远的过去,随着环境的变更不断发展,它来源于传统、但又超越了传统,是顺应时展的产物。与现代知识相比,除了发展过程较为漫长之外,其创新性特质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四、结论

目前国际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有两种意见:一、建立专门的传统文化保护制度;二、修改现有的知识产权条款适应传统文化的保护要求。建立专门的传统文化保护制度不仅周期过长,而且也会造成额外的立法负担,所以利用现有的法律制度保护传统文化无疑是目前的最优选择。并且,相比于其它权利来说,传统文化最符合知识产权的客体特征,同时作为创造性的智力成果,传统文化也应当受到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因此,我国完全可以把传统文化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新的客体,赋予特定地区和民族对于他们所共同拥有的传统文化享有权利,同时应当帮助传统文化的持有者成立专门的组织以集体的名义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利用并享有收益。在传统文化的保护过程中,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列,探索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保护模式,如印度就是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尽快制定、修改相关法律,而且需要对现有的传统文化进行归纳、整理和保护,以促进该区域及民族的文化、生态保护及发展。

[参考文献]

[1][英]洛克.政府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2]武汉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J].法学研究,2005(3).

[3]古祖雪.基于tRips框架下保护传统知识的正当性[J].现代法学,2006(4).

传统文化特性篇6

全球化是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提出来的,至90年代,全球化成为研究热点。所谓“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经济、政治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类社会各个方面如政治、文化、经济正在日益将传统民族国家之间的界限冲破,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展开的客观现象和历史趋势。[1]今天的世界体育以西方体育为代表,与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等相伴而生,形成了体育全球化的发展状态与趋势。在目前世界的全球化浪潮中,世界文化趋向善同,民族特色文化逐渐衰弱,民族传统体育的稳定性、民族性和延续性受到冲击,整个世界体育整体呈现出一个西方体育笼罩的时代。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该民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结晶,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之时,其内涵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使传统难以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危机,缺乏民族特色,没有立足点,很快便会被淹没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为此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一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表现形式上,除了要汲取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符的精华部分,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个性;还要吸收接纳西方体育文化的合理之处,以彼之长补己之短;[2]积极维护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2.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由56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凝聚而成,这些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流行于各民族中,深受当地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和影响,由于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其活动方式与规则在运动形式上都形成不同风格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3]如: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摔跤、赛马等就表现出北方游牧民族的豪放、粗犷、善斗;南方苗族的爬坡杆、瑶族和土家族的射弩、京族的龙舟竞渡等传统体育项目就表现出水乡民族的灵性、娴雅、豪迈,这些特征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中。所以说体育文化的精神层面反映了最深刻、内在以及最本质的民族性。

2.2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独特性

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它是各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发展产物,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形态,从产生之日起就在神州大地植根,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以人文本、自然和谐、修身养性的独特文化价值。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闯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仍然能与西方体育在抗争与交融共存,是因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有其不可比拟之处,与西方体育的激烈对抗性和强烈竞技性相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尊礼仪、重人文的表演性有着独特的优势,使得其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的站稳脚跟。

2.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成长记忆中不可缺少和磨灭的文化标签。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凝聚的大家庭,各民族不同的生活背景、社会形态、社会生活以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错落交织,互相影响,使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种类和形式丰富多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有977个,其中汉族301个,其它55个少数民族676个。[4]这些体育项目民族特色各不相同,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同。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了现代群众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逐步发展。

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不足

3.1根深蒂固的本土情怀,缺乏创新意识

在古代社会,由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科技水平也较低,各民族间相对比较封闭,彼此之间的交流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使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差异,民族传统体育也在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区别其他民族的历史传统与个性特征,呈现多姿多彩的形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民族间的封闭性逐渐被打破,多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成必然趋势,任何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将染上世界性的色彩。[5]但我国由于受到闭关锁国封闭性和局限性的长时间影响,过分强调民族性,照抄、照搬甚至把一些落后的、愚昧的内容保存下来,缺乏创新意识,容易造成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产生脱节,失去文化的发展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如果失去这一灵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会在西方体育文化强烈的冲击下止步不前,最终将会被世界体育文化同化,淹没在世界体育文化的浪潮之中。

3.2普及程度低,民族传统体育实践主体逐渐流失

目前我国体育体制的现状,仍以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为主要价值判断标准。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由于不能进入奥运会不被受到关注。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主战场——农村、乡镇,也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大量青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也逐渐成为只剩下老人与儿童的“空壳”,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逐渐流失了其实践主体,无人开展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民俗活动。[6]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断层,民族传统体育世代相传的传承模式中断,我国很多民族特色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和自行消失。如果朝此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可能会在其他体育文化的强大攻势下被取代和淹灭。

3.3“金牌意识”主导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逐渐边缘化

体育全球化时代到来,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深受西方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冲击,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成为人们眼中对体育的主要价值判断标准,“金牌意识”由此深入人心,因此非常重视奥运体育项目的发展,而忽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7]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性研究还处于较低的层次,缺乏整体性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原生态式的挖掘缺乏文化内涵,内容琐碎,过于注重民族细节,现代人对其存在形式、内容及文化内涵感到陌生并逐渐疏远,造成生存基础薄弱。大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得不到重视与开发,并加速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在不被重视的社会环境中被消耗,其文化特殊性在文化趋同的大潮中被淹没,逐渐边缘化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4.1正视体育全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相互协调

伴随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发展逐渐多元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既要顺从时展的潮流,又要在文化传承中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以及民族性,这个挑战非常严峻。在积极融入体育全球化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清楚的意识到,任何盲目、激进式的融入世界主流体育的努力都无益于我国民族体育真正的自强自立。我们需找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全方位、多角度审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良传统与世界体育文化的精华,挖掘出更适应现代社会的传统体育文化,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失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还能保持与时俱进。

4.2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发展协调统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与发展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无论21世纪的中国体育如何发展,趋向世界性与民族性将成为主流方向,但走向世界不能以自身内在结构体系的肢解、丧失内在精神、丢弃内在文化内涵为代价。[8]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国家要立足长远发展,提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保护好这份文化魅力。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维护与强化其内在生命,增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再利用现代体育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充分挖掘、整理群众喜爱且易接受的民族传统体育,使其在运动方式、技术结构等方面既不丧失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体育精神,实现传统与时代融合的创新。

4.3加强与国际体育文化的交流,在创新中求发展

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过,“文明的进步取决于提供给某个社会群体的向其邻近群体学习经验的机会,该群体的发现会传播给其他群体,且这种交往越多,学习的机会越大。换言之,人类发展水平不同的关键是易接近的程度,那些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民族是最有可能处于领先地位的。”[9]在体育全球化的现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想要生存与发展,必须要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以自身优良的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通过与不同体育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实施符合时代精神的改造,在吸收——扬弃——再吸收——再扬弃之中进行新的综合与创造,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独具的优秀特质挖掘出来,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现代体育,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上一层楼,再创辉煌。

5结语

传统文化特性篇7

关键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

一、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的意义

1.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综合多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深远长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延续至今的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有其传承的意义和重要性。

2.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之一:能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传统体育项目。我国把民族团结作为民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地,坚持各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方针和发展方向。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经济及各项事业的繁荣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团结和和谐的建设有重要作用。所以巩固并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多民族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黑龙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是黑龙江省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先决条件,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持。

3.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意义之二: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体育的功能就有相互沟通交流的作用,并且活跃气氛,增进友谊,让多种体育活动充实闲暇的时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需,黑龙江省的各少数民族生存环境比较偏僻、封闭,与外界接触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自然纯朴的生态环境中。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劳动之外渴求对外的交流,如物质的交换、思想观念的沟通。通过对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的调查和考察向世人呈现偏远地区的民族文化生活状态,加深外界对边区民族文化的印象,认识民族地区人民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热情好客的民族特点和坚韧勇敢的民族品格,民族体育活动的多种发展对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体育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谊传承有重要的意义。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征功能

1.“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全球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表现为“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全球性”。我国的少数民族体育特征普遍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性和连续性、兼容性和开放性、非宗教性和泛道德性。中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文化的融会,应大量吸收外来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是现代体育运动之源,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各民族对此有深厚的情感,对维系和加强民族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们世代相传的体育活动,渗透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学艺术,反映出具特色的经济生活和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被挖掘、整理、推广到普及,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人们越来越注重它的文化价值、健身价值、娱乐价值和竞技价值。

2.“竞技性”特征

“竞技性”特征,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出现体育竞技的萌芽,竞赛活动历来就是报答神灵赐福的宗教庆典的重要内容。关于“科学性”特征,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主要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的,其落后性是由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封建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它所长期宣传和规范的等级制度、权力意识、奴性心理上。

3.“地域性”特征

黑龙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要塞,对于巩固全国的稳定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意义,此地区传统体育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关系,促进东北地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有重要的作用。

四、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

1.促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使其规范化、社会化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进行研究,挖掘整理,去伪存精,对其中的优秀成分进行提炼、整理、改进,使之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使之符合时代的潮流。我国枝繁叶茂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很少为世人所了解,特别是大城市的人群和远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全民健身纲要》的颁布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其绚丽多姿、设施简易、方便易行的特点,是全社会的共识,在全社会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走出以往封闭的社会圈子,使其为全民健身服务。

2.发展浓郁的民族风格与特色

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古朴的风格及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强化人们对多样的少数民族体育及其多元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欣赏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有助于人们更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使人们了解我国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存在意义,更好地把握民族体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3.发展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的经济化

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其自身发展来说,必然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在民族传统文化广阔背景上展现的民俗与少数民族体育,往往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各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形成的初始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体现出少数民族体育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和选择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文化类型的经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巩固各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为少数民族体育传统性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我国多样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劳动造就了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同时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及其传统型的源泉和土壤。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对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促进经济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珊珊.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传统性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2]王海峰,高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模式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7.

传统文化特性篇8

关键词:云南;边疆高校;民族体育;校园文化

1前言

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如何能够更好地提升“文化软实力”,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与教育教学结合,是高等院校应该深思的问题。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如何做好新时代知识、思想、真理,如何担任新时代灵魂、生命、新人的塑造工作,也是高校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因此,本文从以上两点深思入手,对云南省边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进行探讨,为边疆将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云南省高校教学结合及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省边疆高校中开展的情况

本研究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调查个案,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的临沧市,临沧市境内有傣族、佤族、拉祜族、布朗族、德昂族、彝族、景颇族、回族、苗族等23个少数民族。临沧是多民族聚居,民族风情较浓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多彩,构成了独具魅力的边缘传统体育文化特色。正因此也大力促进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据调查研究发现,该学校已结合自身办学方向及当地的传统体育文化情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介绍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的形式了解到,开设内容有板鞋竞速,高跷,抽陀螺,竹竿舞,舞龙舞狮、跳绳、拔河等教学内容。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器材缺少,实践课程较多,相关理论课程较少,相应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不是太明确,教学模式比较保守,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真正能够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的人数较少,频次较低,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足,课外活动中缺少相应专业人员的指导,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3云南省边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3.1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其蕴含的“努力拼搏、公平竞争、追求平等自由”的人文精神,滋养了中华民族独特丰富的生活;其蕴含的“精忠报国、振兴中华、崇德向善”的道德规范,耳濡目染地影响着世代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鼓舞着历代中华儿女,作为一种文化素养陶冶着中华民族,作为一种文体活动丰富着各民族的生活,因此,在云南边疆高校中应该将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力量、文化素养、文体活动纳入校园的文化建设中,使广大师生感同身受的了解、认识、学习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设特色的校园文化。

3.2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增强民族的认同感

在云南省高校校园中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饱满的精神面貌、生动的课堂氛围、多彩的课外活动、师生满意的校舍才能够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思想中“适应自然、遵循自然、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云南省境内生活着我国二十五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其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了特有的体育活动,民族传统体育经历的时间漫长,具有多种社会和文化的功能,表现出明显的朴素性、平等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如:佤族舞蹈中《加林赛》、《舂碓舞》,傣族的《莫罕丽》,壮族的板鞋竞技,苗族的吹枪,侗族、壮族的抢花炮,瑶族的打陀螺以及舞龙舞狮等,这些传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果可以在校园中推广,同一个民族的学生在一起进行同一体育活动,无形中就增强了各自民族的认同感,升华了民族荣誉感。

3.3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教学资源,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对我国体育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其中就体育课程内容方面提出要健身性与文化性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因此,在云南边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中更应该很好地结合健身性、文化性、民族性的原则,基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样性、地域性、民族性、群众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点,适宜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很好地丰富校园教学资源,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同时在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也要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课程,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云南省边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4.1构建独具特色的民族课间操-民族健身操

佤族传统体育舞蹈中的《加林赛》、《舂碓舞》,傣族传统体育舞蹈中《莫罕丽》都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健身操。目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课间操———民族健身操,全校师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共同跳三套民族健身操,其中包括佤族的《加林赛》,傣族的《莫罕丽》,以及《唱支山歌给党听》,因其具有健身娱乐的功能及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不仅能够起到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的作用,而且有益于大学生陶冶情操,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4.2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社团

在云南边疆中高校中有形式多样的体育社团,它们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渠道。目前,高校中体育社团层出不穷,单都是一些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现代体育项目的社团,几乎没有传统体育项目的社团。对于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高校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因此,一些开展比较广泛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舞龙舞狮、板鞋竞技、打陀螺等,有必要增设这些项目的体育社团,这些民族特色的体育社团,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认识更多、更好、更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3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校园课外活动及体育赛事中

作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及校园体育赛事,应当在课外活动中适当的引入一些民族底蕴深厚、趣味性高、简单易学体育运动项目,如傣族的丢包、瑶族的踢毽子、拉祜族的敲打象脚鼓、跳摆舞、荡秋千、打陀螺等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体育运动技能,而且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掌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每年举行的校级运动会中,适当增加趣味运动会,在趣味运动会上将具有民族体育特色的运动项目如踢花毽、吹枪、板鞋竞技、打陀螺等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纳入运动会中,不仅能增加运动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构建校园文化,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

4.4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师资团队的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离不开高校体育教师,据调查发现,目前云南边疆高校中体育教师大部分都是来自外省,汉族居多,真正的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师非常少。而且云南边疆高校教师队伍中大都从事的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与研究,如篮球、排球、田径、网球等运动。因此,在云南边疆高校中民族传统体育师资数量极少,质量不高,整体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能担任专业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云南边疆高校及政府职能部门应适当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比如组织开展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培训班和研讨会,组织云南边疆高校体育教师参加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节,提拔优秀体育教师参加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组织体育教师多参与各级别的少数民族运动赛事,同时对体育教师进行民族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使云南边疆高校教师的民族传统体育专项技术水平和理论研究能力都得以进一步提高。

5结语

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民族体育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载体,对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云南边疆高校结合本学校类型特色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积极创造品牌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改善活动场地、硬件设施,构建独具特色的民族课间操-民族健身操,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社团,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校园课外活动及体育赛事中,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师资团队的建设,结合本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有民族体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民族体育特色校园文化成为一项特色的体育文化项目。

参考文献:

[1]刘明龙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丰富宿州学院大学体育文化作用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27-130.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育部,2002,(7).

[3]马鹏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134-135.

[4]王伟强.普通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路径[J].青少年体育,2018,(6):19-20.

传统文化特性篇9

【关键词】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1.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2.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一是娱乐性。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动。

二是竞技性。竞技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竞争意识的体现。这项最能显示人们的强壮、机敏和征服的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体育竞技的萌芽。

三是广适性。民族传统体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人的生理、心理、生存环境、文化传统相适应,又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要的属性。

四是地域性。某一地区的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所处的区域环境以及由区域环境而带来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各个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特征。

3.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认识

民族性是指民族传统体育体现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类型中,并作为其基本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特征,是对于特定的文化类型的最高层次的抽象,它具有沟通特定民族中全体成员心灵的普遍性。

传承性是指民族体育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接性,即历史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传递方式。它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而实现。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规定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选择的自由度,也规定了先哲们对于先进思想进行诠释的性质。

共适性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科学性的体现。它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形态的活化石,又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的源泉。

凝聚力是指一个民族随着历史的演进已逐渐形成一种极具个性,颇有特色的文化形态,成为团结一致,共同对外,推动本民族发展的一种力量。

经济性是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更多地是以生产、生活为根本,与各自的生活、生产方式密切联系,依懒于经济活动方式的支撑。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与发展,为民族主体强化其利益动机提供了条件。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深深地包含着这种凝聚力的品格。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它重视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诸条件要求对应公众,而是以普适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特征迎合民众。

4.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增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政治统一的象征我国形成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民族传统体育以其广泛的社会功能和鲜明的时代内涵,起着振奋民族精神,唤醒民族意识,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显著作用。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所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走产业化的道路,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我国已举行了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高潮,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

5.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2002,(4):41.

[2]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91,95-96.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66.

传统文化特性篇10

【关键词】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1.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2.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一是娱乐性。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动。

二是竞技性。竞技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竞争意识的体现。这项最能显示人们的强壮、机敏和征服的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体育竞技的萌芽。

三是广适性。民族传统体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与人的生理、心理、生存环境、文化传统相适应,又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需要的属性。

四是地域性。某一地区的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所处的区域环境以及由区域环境而带来的自然条件不同,使各个民族都在自己文化背景之上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方式,这就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性特征。

3.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认识

民族性是指民族传统体育体现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类型中,并作为其基本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特征,是对于特定的文化类型的最高层次的抽象,它具有沟通特定民族中全体成员心灵的普遍性。

传承性是指民族体育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接性,即历史的纵向延续性,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种传递方式。它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而实现。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规定了人们对于文化遗产选择的自由度,也规定了先哲们对于先进思想进行诠释的性质。

共适性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科学性的体现。它是剖析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形态的活化石,又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的源泉。

凝聚力是指一个民族随着历史的演进已逐渐形成一种极具个性,颇有特色的文化形态,成为团结一致,共同对外,推动本民族发展的一种力量。

经济性是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更多地是以生产、生活为根本,与各自的生活、生产方式密切联系,依懒于经济活动方式的支撑。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与发展,为民族主体强化其利益动机提供了条件。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深深地包含着这种凝聚力的品格。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它重视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诸条件要求对应公众,而是以普适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特征迎合民众。

4.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增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政治统一的象征我国形成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民族传统体育以其广泛的社会功能和鲜明的时代内涵,起着振奋民族精神,唤醒民族意识,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显著作用。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所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走产业化的道路,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我国已举行了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高潮,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

5.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2002,(4):41.

[2]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91,95-96.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