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十篇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十篇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4:57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1

关键词:超高层;消防;电气设计

随着超高层住宅建筑的兴起,目前新建商品住宅中高度超过100米的住宅数量日趋增多。超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成为电气设计人员关注的热点。超高层建筑一般建筑面积大,人员密度高,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较为困难。与超高层公建相比,超高层住宅不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居住人员对环境较为熟悉,规范中的规定相对公建来说宽松些,并没有停机坪和避难层的设计规定,火灾时以自救为主。正因如此,火灾的早期报警及消防自动灭火更为重要,它可以将火灾控制在初期,为人员疏散争取时间,使人员能最大程度的得以疏散。

2011年5月并于2012年4月实施的《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对于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从用电负荷等级、自备电源、导体及线缆选择、应急照明、防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下面就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一些设计要点进行探讨研究:

1、用电负荷等级的确定

规范明确规定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走道照明、值班照明、安防系统、电子信息设备机房、客梯、排污泵、生活水泵均应为一级负荷供电。其中消防用电负荷、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生活水泵宜设自备电源,即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目前本地的工程项目中,设置柴油发电机组的情况较少,房地产商会首先考虑经济投资,对于“宜”的设置项会选择不设置,但随着人们对消防方面安全防范意识的增强,相信不久的将来,柴油发电机组会成为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

2、导体及线缆的选择要求

规范明确规定用于消防设施的供电干线应采用矿物绝缘电缆。矿物绝缘电缆是用退火铜作为导体、密实氧化镁作为绝缘、退火铜管作为护套的一种电缆。由于它的全部材料都是采用无机材料,所以它本身不会引起火灾,不可能燃烧或助燃,它可以在接近铜的熔点的火灾情况下继续保持供电,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防火电缆。近年来多起发生人员伤亡的火灾实例显示,人员出现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火焰烟雾中毒所致的窒息。火灾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及塑料化纤燃烧产生的含氯、苯等有害物质的气体火焰又可造成呼吸道灼伤及喉头水肿,这些因素足以使浓烟中的被困者在3~5分钟内中毒窒息身亡。此外在浓烟的状态下人员无法辨别方向,进而无法逃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于非消防电源的干线电缆、电线应选用阻燃低烟无卤或无烟无卤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电线。这类电缆的特性,使得当火灾发生时,烟浓度低,可见度高,有害气体释放量小,便于人员撤离。

3、防火系统的设计要求

超高层住宅遇见火情时的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是设计人员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对于和居民住宅相关的消防安全内容均应得到重视,建筑内应设消防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特级保护对象,除了卫生间外,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系统主要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火灾应急广播系统、火灾漏电报警系统、电梯运行监视控制系统、应急照明控制及消防系统接地构成。

设计中应明确消防安全警示标识、喷淋灭火系统、报警装置、应急广播装置等设置标准。特别是在住宅户内需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上海更提出进一步要求:100米以上的超高层住宅应设置避难层。

上海出台的《住宅设计标准》是国内首个将避难层纳入超高住宅的设计标准。新标准明确规定100米以上超高层住宅每15层或者45米设置一层避难层,避难层严禁常人居住,净面积应按每平方米3人计算。新标准的实行为超高层住宅的居住安全提供了保障。

此外,《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指出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居住人口超过5000人的住宅建筑宜设应急联动系统。应急联动系统应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为基础。

应急联动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

1)对火灾、非法入侵等事件进行准确探测和本地实时报警。

2)采取多种通信手段,对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实现本地报警和异地报警。

3)指挥调度。

4)紧急疏散与逃生导引。

5)事故现场紧急处置。

应急联动系统宜具有下列功能:

1)接受上级的各类指令信息。

2)采集事故现场信息。

3)收集各子系统上传的各类信息,接收上级指令和应急系统指令下达至各相关子系统。

4)多媒体信息的大屏幕显示。

5)建立各类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应急联动系统应配置下列系统:

1)有线/无线通信、指挥、调度系统。

2)多路报警系统。

3)消防一建筑设备联动系统。

4)消防一安防联动系统。

5)应急广播一信息一疏散导引联动系统。

应急联动系统宜配置下列系统:

1)大屏幕显示系统。

2)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决策支持系统。

3)视频会议系统。

4)信息系统。

应急联动系统宜配置总控室、决策会议室、操作室、维护室和设备间等工作用房。应急联动系统建设应纳入地区应急联动体系并符合相关的管理规定。

4、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方面

规范规定了每套住宅应设置自恢复式过、欠电压保护电器。

4.1导管布线方面

潮湿地区的住宅建筑及住宅建筑内的潮湿场所,配电线路布线宜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0mm的塑料导管或金属导管。这是对以往设计要求的金属导管1.5mm的进一步提高。

对于敷设在楼板内、垫层内的线缆保护导管做了相应规定,在住宅电气设计过程中,户内箱体预留,设备间选择、楼板内管径与楼板厚度要求是和土建专业密切配合的几个方面,也是预留预埋时的设计要点。

4.2电气竖井布线方面

规范对于电气竖井的设置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层住宅建筑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时,电气竖井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电气竖井内应急电源和非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之间应保持不小于0.3m的距离或采取隔离措施。电气竖井内应设电气照明及至少一个单相三孔电源插座,电源插座距地宜为0.5m~1.0m。电气竖井内的照明开关宜设在电气竖井外,设在电气竖井内时照明开关面板宜带光显示。

4.3公共照明方面

住宅建筑的门厅应设置便于残疾人使用的照明开关,开关处宜有标识。可在距地1.0米和1.3米各设一只照明开关,既满足了要求又节省了造价。

4.4家居配线箱方面

距家居配线箱水平0.15m~0.2m处应预留aC220V电源接线盒,是为了给箱内的有源设备供电,电源变压器可安装在电源接线盒内,接线盒内电源宜就近取自照明回路。

4.5安防技术防范系统方面

电子巡查系统为应设置项,可选择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和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高层住宅建筑楼梯间应急照明可采用不同回路跨楼层竖向供电,每个回路的光源数不宜超过20个,而不是25个。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2

1 多层商住楼的界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规定:商住楼即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对于多层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仍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为了便于对此类建筑的具体分析,笔者借鉴《高规》,将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多层建筑归类为多层商住楼。

1.1《建规》规定: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适用于《建规》。商业服务网点即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该用房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也就是说9层及9层以下的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商住楼,定性为居住建筑,消防设计适用于《建规》对于居住建筑的要求。

1.2对于底部商业部分层数超过二层或面积超过300m2,上部为住宅的商住楼,如果其层数为9层及9层以下且其建筑高度

1.3对于底部商业部分层数超过二层或面积超过300m2,上部为住宅的商住楼,如果其层数为9层及9层以下,但由于商业部分层高较大,使其建筑整体高度≥24m,从火灾的危险性及扑救难度上,笔者认为此类建筑应定性为高层,适用于《高规》的规定。

1.4对于底部商业部分层数超过二层或面积超过300m2,上部为住宅的商住楼,其层数为10层以上(包括10层),则此类建筑应适用于《高规》的规定。

2 安全疏散消防设计要点

商业服务网点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且无门窗洞口的隔墙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其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与居住部分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分别独立设置。

2.1住宅部分的疏散设计

住宅部分疏散楼梯及楼梯间的消防设计是由住宅部分的层数、面积、布置方式等来判定的。

2.1.1对于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住宅部分的层数是该建筑的总层数。如一商住楼底部为二层的商业服务网点,上部设置五层单元式住宅,且住宅部分每层面积小于650m2,任一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5米。安全出口的个数依据《建规》第5.3.11的规定,住宅部分可设置一个独立的与商业网点完全分隔的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的形式,该住宅楼建筑总层数为7层,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要求户门和通向疏散走道、楼梯间的门、窗都设置为乙级防火门、窗。

2.1.2对于底部商业部分层数超过二层或面积超过300meq,上部为住宅的商住楼,其层数又怎样判定呢?依据《住宅设计规范》,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0m,那么商住楼中底部商业可按3m一层换算成纯住宅层数,然后再与上部住宅部分层数叠加即可。如底部设置了三层商业用房,每层商业用房的最大面积为1000m2,每层层高为4.2m,上部设置了4层住宅且其建筑总高度小于24m,其层数应为:4.2*3/3+4=8.2即9层,层数确定后,再依据《建规》第5.3.11条的规定住宅部分应设置一步疏散楼梯且应为封闭楼梯间。

2.2商业部分的疏散设计

2.2.1对于商业服务网点可只设置一个独立的楼梯。楼梯的宽度不得小于1.1m,如采用钢质楼梯,则必须进行防火处理,使其耐火极限达到规范要求的1.00h。

2.2.2对于商业部分层数超过二层,面积超过300m2,则其商业部分疏散楼梯的个数应依据《建规》第5.3.2规定执行。楼梯间的形式应依据《建规》第5.3.5条规定执行。如一商住楼,底部商业为三层,左侧为每层建筑面积为400m2的幼儿园,中间为每层建筑面积为1000m2的超市,右侧为每层建筑面积为400m2的英语培训学校。依据《建规》第5.3.2及5.3.5条的规定,幼儿园应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且为封闭楼梯间,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超市也应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且为封闭楼梯间,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培训学校侧只设置一部疏散楼梯普通楼梯间即可。

3 消防设施设计要点

3.1《建规》第8.3.1.5条规定:超过7层的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消防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65。也就是说,超过7层的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应自底层商业至上部住宅均设置室内消火栓。笔者认为,由于商业网点的层数少,面积小,所以商业网点处不必每层都要设置消火栓,只需在每个网点一层外墙设置一具室内消火栓即可,消防管网由室内引出且做好室内消火栓及与之连接管网的保温措施。但是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又不完全等同于纯住宅,商业网点处用途复杂,可燃物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火灾蔓延速度较快,所以商住楼不适用干式消防竖管,应尽量采用湿式消火栓系统,这样才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初起火灾。

对于6层及6层以下的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楼,笔者从安全角度考虑,认为也应在每个网点一层外墙处设置室内消火栓,设置方式同上。这样虽并未提高多少造价,可是却能大大提高此类建筑的消防自救能力。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3

关键字:规范多层商住楼消防给水

abstract:thisarticleanalyzedsomeproblemswhichhavenoclearstandardinthedesignofwatersupplyforextinguishingfireinmulti-storeyhybridbuildingwithshopsandresidence.methodswhichsolvetheseproblemsareproposedfordesignersasreferences.

Keywords:standard,multi-storey,hybridbuildingwithshopsandresidence,watersupplyforextinguishingfire.

多层商住楼有两类:一类是一层或一二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楼;另一类是连家店,“连家店”大多为两层,有时为三层或四层,每套的面积几十平方米到几百平方米不等,下部为商店,上部为住宅,这类建筑在销售和使用上异常灵活,因而在城郊和小城镇非常普及。

而这些类型的建筑的消防给水,防火规范未有明确的说明,建设单位往往消防意识淡薄,重经济效益而漠视消防安全,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一些设计人员对规范理解错误,执行起来标准不一,有的漏设消防给水;有的为了回避责任、通过审查,从严执行规范,造成浪费。湖南衡阳八层商住楼特大火灾以后,无论建设、设计单位,还是消防主管部门,均对商住楼防火问题产生了足够的重视。关于商住楼室内消防给水是否需要设置,如何设计,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如何区分商业服务网点和商业营业厅?

关于商业服务网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以下简称《建规》)名词解释是: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的百货店、副食店及粮店、邮政所、储蓄所、饮食店、理发店、小修门市部等公共服务用房。由此可推断:单间建筑面积超过300m2商业用房即为商业营业厅。

二、商住楼的防火灭火特点

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热量的传播过程,热对流是引起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幅射成为主要的热传播形式)。商业网点之间、商业网点与单元式住宅之间、单元式住宅楼单元之间有防火分隔物(墙板)隔开,单元之间没有空气流动,因而早期火灾发展的条件-热对流受到绝对限制,火灾的蔓延发展范围受到极大限制,每个单元作为一个天然独立完整的防火单元,在一定时间里,它有效地阻止了火灾的水平方向扩展(向其它单元扩展),所以说单元式商住楼火灾水平发展的可能性较小。住宅内一无生产、加工有火灾危险性物质,二无储存危险品,住宅部分的火灾危险性较小。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的是商业网点,因储存大量的可燃物品,并且有较多的电器照明加工设备。多层商住楼,不仅单元之间有防火分隔物隔开,分户之间的防火分隔也很完整,因而火灾发生、发展的条件较差,而消防灭火的条件较好,即便于消防人员集中力量灭火,将火灾消灭或限制在某单元或某一户内。

三、是否设计消防给水问题

1、某建筑,一层商业网点(每户一间,约30m2),二层商家宿舍,三-五层单元式住宅,总体积大于10000m3,一层总体积大于5000m3,是否需设消火栓?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第8.4.1条:下列建筑物应设室内消防给水: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底层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超过五层或体积超过10000m3的教学楼等其他民用建筑。

建设单位认为是二层商家宿舍,也是住宅,火灾危险性不高于住宅。即使二层也开店,两层可以作为扩大或展开的一层来考虑,应该是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如果设消火栓,每间都要,太多,实施有困难,并且对于非专业消防人员,设灭火器远比消火栓实用。但是设计人员坚持:商家很有可能将二层改造成营业场所,本建筑应按综合楼考虑,设消防给水。最后建设单位咨询当地消防建审部门,得到与设计人员相同的结论。

2、连家店,二三层,局部四层。一层为门面房,均为4-6米开间、10-12米进深。以上为商家住宅,总体积大于10000m3.对于此建筑是否设消火栓,规范未有明确说明。

上海《小型商业用房防火技术规定》3.4.2条:独立建造的总体积超过5000m3的小型商业用房,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不设室内水灭火系统:(1)、建筑贴邻建造,每幢建筑总体积不超过5000m3(2)、建筑之间采用防火墙分隔,防火墙两侧门窗间距不小于2m.(3)、进深不大于15m.

笔者曾经就此事与本地消防管理部门商讨,得到以下结论:

(1)、对于整幢均为商业用房的建筑,应等同于商店,当其体积大于5000m3,应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2)、对于一、二层为“连家店”,其上为住宅或办公用房,或与住宅、办公用房联建时,应按照综合楼设计标准考虑,当其超过五层或体积超过10000m3时,应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3、一商住楼,顶层跃层,包括跃层在内共七层,是否设消防给水?《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4.1.6条注:③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因此,可以认为,这样的建筑可不设。如果中间层为跃层,应计入层数,超过六层必须设。同理,十层住宅楼,顶层为跃层,可按多层住宅楼设计消防给水。

4、某住宅,一层为自行车库(高度2.2m),二~十层为住宅,十一层为跃层,檐口高度小于32m,是按高层建筑还是多层建筑设计消防给水?

参照最近的《建规》(报批稿)关于建筑层数计算的说明:底层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可不计入建筑层数,顶层为跃层亦不计入建筑层数,此建筑属于多层建筑,可按《建规》的要求进行设计。

5、多层住宅底层为一间一间的私家汽车库,是否需要设消防给水系统?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7.1.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车库可不设消防给水系统:7.1.2.1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停车数不超过5辆的汽车库。因此如果存车大于5辆的汽车库应有消火栓保护,可采用将室外消火栓布置在车库旁(车库外墙挂仅设水龙带、水枪的箱体)或在车库外墙设室内消火栓箱。存车小于5辆的汽车库可在每间配置灭火器。

四、如何设计消防给水问题

1、商业网点室内消火栓的布置

对于商业网点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实践中有些难度,大多数商业网点开间较小,每间布置室内消火栓在经济性和合理性上有所欠缺,从讲究实际效果的角度出发,可采用以下方式:对于人员聚集且可燃物较多场所,以及需设置两部以上疏散楼梯的“连家店”,应在每层设置室内消火栓。

对于商业网点,因开间较小,如在二层布置消火栓,施救操作空间有限,宜在底层外墙或其他公共部分设置室内消火栓箱,其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设在底层外墙的消火栓,要注意防盗防冻问题。在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消火栓管道可以做成干管,不用保温,附近做阀门井,井内设泄水阀,使用时打开阀门即可。

对于开间特别小,每个分割单元总面积也特别小的“连家店”式建筑,无公共外墙可利用,无法布置室内消火栓,可以考虑合理布置几个共用室外消火栓,或在公共部位仅设置室内消火栓栓口,明装暗装均可,但每个商户配备足够的水带和水枪。

2、商店部分消防立管如何连成环状?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6.1条: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超过六层的塔式(采用双出口消火栓者除外)和通廊式住宅、超过五层或体积超过10000m3的其他民用建筑,如室内消防竖管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应至少每两根竖管相连组成环状管道。

对于二层商店的建筑,通常业主不希望在二层室内安装消防干管,许多设计人员将每个消火栓单独连接在一层消防干管上,将干管做成环装,这样,就无消防立管可言,从而回避了立管连成环状这个问题。

3、住宅消火栓的平面布置,通常这些单元式住宅楼为六层以上框架或砖混结构建筑,层高2.80-3.00m,楼梯开间2.60-2.70m,消火栓箱的可选位置只有两处,一是入户门附近,二是梯间休息平台处。

五、其他问题的探讨

1、《建规》第5.2.1条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①两座建筑相邻较高的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因此,如果一栋商住楼、或连家店,长条形,总体积超过10000m3,那么在中间设防火墙,就可以作为2栋建筑(每栋建筑总体积小于10000m3)来考虑,就可以不设消防给水。前文提及上海《小型商业用房防火技术规定》3.4.2条就是一个例证。以上只是笔者个人观点,是否可行,可以向当地消防部门咨询。

2、建筑总层数为八层或九层,底部一、二层为商业网点,上部为单元式住宅,这类建筑在做消防设计时会出现建筑定性问题,如将其定为综合楼,由于总高度超过24m,则其消防设计应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如将其定为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商住楼,则其消防设计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

首先,室内消防用水量相差悬殊。(见下表)消火栓用水量(L/S)使用水栓数量(支)每支水枪最小流量(L/S)每根立管最小流量(L/S)消防水箱容积m3七~九层住宅楼522.553二类高层综合楼(小于50m)20451012,根据上表,布置消火栓、消防立管时有很大不同,相应的消防管管径、消防水泵接合器数量也不相同,还有它们的消防充实水柱也不同。由上述比较可见,由于对建筑物的定性不同,相应的在进行消防工艺设计时也有较大的区别。如将其定位为多层商住楼,又不符合规范要求。如将其定为二类高层综合楼,上部住宅及底部均能满足消防要求,但这样有时会造成过剩或浪费现象。建议规范条文修编时,应考虑这个问题,并建议按以下措施执行: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4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结构适用性原则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与技术应用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基于抗震设计技术的应用

当前来看,减震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我国高层建筑中有了较大进展。隔振技术较为成熟,在工程中有一定应用,主要用于高烈度的多层、小高层建筑,如北京通惠家园地铁枢纽建筑,甘肃陇南将橡胶隔振垫用于砖混结构楼房。目前,多项采用隔振技术的房屋建筑正在设计建造中。

消能减震技术近年来在新建高层建筑工程中开始得到应用,如北京银泰中心主塔楼、上海世贸国际广场、深圳大梅沙酒店等采用了黏滞流体阻尼器,主动控制技术在我国超高层建筑中首次得到应用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第90层两台各重250吨的质量阻尼器,它将有效地减小建筑结构在风和地震时的反应。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基于抗风设计技术的应用

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结构对风荷载更加敏感,在不少地区,抗风研究和设计已经成为控制结构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的建筑荷载规范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应增加横风向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干扰效应、居住者舒适度判据等内容。

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基于消防设计技术的应用

一个常识是,按照设计标准,高于24米的建筑属于高层建筑,高于50米的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曾有城市安全部门做过一个试验,让一名身强体壮的消防员从第33层跑到第1层,用了35分钟。如果是一名身体素质一般的人员或老人、小孩,所需时间肯定会更长。而火借风势,30秒内就可以从第1层到达第33层。这样算来,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人们跑到楼外逃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基于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抗高温、防火方面的设计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以下以北京国贸三期工程为例)。

国贸三期。该工程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主塔楼总高330米,地上层数为74层,地下为4层,钢结构截面大、单件重、连接复杂,总用钢量达5万多吨,抗震等级8级,设计难度和施工难度为世界超高层建筑结构领域所罕见,是目前北京的第一高楼。美国“911”事件后,施工承建方:“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对国贸三期设计方案作了相应调整。为了保证建筑物未来的安全性,在经过论证和修改后,该楼的建筑方案采用了4万吨钢筋、18万立方米混凝土与5.5万吨钢结构组合形成的钢骨型钢混凝土结构,并采用耐燃时间高达3小时的防火涂料对钢结构进行防火处理。这样设计的结果是,大楼能够有效地减少飞行器撞击所带来的损害,提高大楼自身的耐火性能。而按照此前的设计方案,该大楼全部由钢结构组成,一旦遇到同样问题,钢结构会因高温快速熔化,导致主楼快速坍塌。

二、高层建筑住宅结构设计面临的挑战

随着住宅产业化形势的不断发展,随着我国超高层住宅的响应政策的出台,未来,无疑会给本土设计行业及承建方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二三线城市出现的一幢幢拔地而起的超高层建筑。这种建筑不仅对开发商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对房地产这条产业链上的设计行业、承建行业也将带来全新的改变。

1.未来住宅产业化下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技术亟待提升

相对高层住宅而言,超高层住宅设计复杂,对项目设计及管理水平要求严格;超高建筑物中每隔一定距离须加设避难层;在施工设计上的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对消防、防震、防风的指标要求很高,例如对玻璃等建筑材料的选择格外严格,同时由于高处的湿度、风力影响等特殊要求,也给设计、施工带来了很高的难度。

由于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在结构设计中一方面考虑异型柱的使用,另一方面在户型设计中要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再有,高层建筑与其它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2.高层建筑结构抗震、风设计专业性人员缺失、经验严重缺乏

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理论均进行了一些研究,也已取得了一批较深入和较实用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地震作用、各类结构体系的空间作用、弹塑性性能以及“大震”作用的破坏机理等方面的复杂性,使得对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理论还需要从许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种复杂性在我国各大城市尤其突出。超高层建筑的出现,无疑将我国的抗震研究工作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之前虽然很多建筑设计公司也将抗震作为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部分,但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出现,不得不迫使建筑设计和承建行业以及相关的地震研究机构发生变革。”因为我国的建筑历史上没有超高层住宅且经验还尚浅,尤为二三级城市,政府出台的相关超高层政策对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建筑业、地震研究等有关地产的所有产业都将起到划时代的推进,它将被载入史册。随着高速发展的中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太需要这方面的经验了。

三、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未来的展望

由于高层住宅不但在结构设计、基础工程设计、主体结构设计、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方面,给排水工程、通风空调系统、建筑消防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难度和复杂程度。超高层建筑的问世,必将给我国的设计行业,尤其是承建行业带来全新的格局。尽管目前还达不到洗牌的程度,但也将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而要改变这样的局面,求变将是唯一的出路。

依旧以国贸三期工程为例,国贸三期属于超高层建筑,构件有大型化、异型化的特点,致使施工技术和施工精度要求都非常高。工程的施工遇到并解决了许多普通超高层钢结构施工中没有出现过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倾斜结构的安装、钢板墙的安装、腰桁架的安装等一系列施工技术,是对我国复杂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有力补充,同时对国内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5

关键词:建筑设计;住宅工程;常见问题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ityconstructionspeed,therealestateofwarming,peopleonthequalityoftheconstructionprojectismoreandmoreattention,thispapercombinedwithyearsoftheworkedexperienceaccordingtothecurrentresidentialbuildingdesignproblems,andmakesomephaseandthesolvingmeasures.

Keywords:architecturaldesign;Residentialprojects;Commonproblem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开发的日渐发展,我国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为了保证住宅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国家建设部提出,住宅设计应当贯穿“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建设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面就住宅建筑设计中常见的一些不符合强制性规范要求的问题作分析和比较。

一、建筑住宅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1.1建筑物定性

一幢住宅建筑当其使用功能为纯住宅时,要明确其是多层建筑,一类还是二类高层并不困难,但当其使用功能超过2种时,许多设计人员就开始犯难了。一旦定性错误,那后面的设计肯定就一错百错了。设计一开始时,要把握住以下几点:

(1)非营业性的公寓、宿舍(包括底部设有营业性商业服务用房,层数不超过2层(不得设置于地下室)、面积不超过300㎡),和为住宅服务的管理办公服务用房、娱乐休闲用房等内容的建筑均可定为居住建筑。当层数为9层以下(含9层)时,无论高度是否超过24m,均按多层执行《建规》。

(2)建筑底部超过1层为公共建筑(性质单一)上部为居住建筑时,规范尚未明确归属,暂按商住楼性质判定;底层商业服务用房2层以上如设有与上下层无关的其他公共建筑时,应定为综合楼。无论几层,只要高度超过24m,均为高层建筑。

(3)建筑高度超过50m或24m以上任1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的商住楼为一类高层,其它为二类高层。

注:上述建筑高度的计算:应从室外地面算至屋面面层(建筑构造层完后的表面)。

1.2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对这个问题,早些时候有些设计者最容易忽略,因为许多老的住宅小区往往盖到7层,甚至8层都不设电梯,这是不合规范的,也没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对此,应把握好主要的一点:高度计算时,应加上室内外高差,从室外地坪算起,尤其要注意坡地建筑,是就低不就高。

1.3住宅建筑上下相邻套房开口部位间多层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8m的窗坎墙,高层住宅则要求窗坎墙不低于1.2m。

现在许多住宅为了房间的敞亮和立面造型的需要,往往设计成落地窗、低窗台和凸窗,或者是下层是阳台,上层阳台和下层错开,又是落地窗的情况,很容易造成窗坎墙的高度不满足上述要求,尤以高层住宅为主,且容易被忽略,。遇到这种情况时,有3种处理手法:

①不满足高度的下部窗户采用固定防火窗:

②如果房间的功能允许,提高上层窗户的窗台高度;

③下部窗户的窗顶梁下吊板,减小窗户高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上、下层为跃层,同属一户,则不受此条的限制。

1.4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l.om

楼梯间作为人员疏散的通道,保证其免受火灾烟气的影响十分重要。在设计上,特别要注意转角户型的处理。

1.5高层单元式住宅单元之间窗口与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om,户与户之间不小于1.2m

这是小于或等于18层的高层单元式住宅设置一部疏散楼梯的条件之一,也是设计人员容易忽略的问题之一。条式住宅的中间单元相连处一般是挖l条凹槽,让布置于此的卫生间借此通风采光,为了满足此条规范的要求,现在常见的处理手法是:

①在2个单元之间加l面防火墙,如图1所示,但这种做法是否可行,还有待消防部门的认可;

②卫生间的窗设计为固定乙级防火窗,里面增加通风竖井。

图1建筑凹缝处开窗的处理手法之一

1.6防火分区

一般来说,住宅防火分区不太容易违规,因为住宅每层的面积不会太大,但也许正是这样,此类问题常被忽视,特别要注意有跃层式套型时,应该上、下层叠加计算面积。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面积是:多层2500㎡,一类高层looo㎡,二类高层1500㎡,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1倍。大底盘多塔楼的商住楼,塔楼间距符合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时,可分别计算面积。当一层平面中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时,应绘制防火分隔及各防火分区面积指标简图,以方便消防审查。

1.7疏散宽度、距离及其他要求

这是设计中的重点,也是相关部门审核中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疏散宽度:规范所要求的宽度均为净宽,是扣除了装修宽度和栏杆等构件的尺寸后的净尺寸,设计时,不应把标注尺寸当作实际尺寸,应略有富余。

(2)疏散距离:要牢记跃廊式住宅的安全疏散距离的计算,应从户门算至房间内最远一点,户内楼梯的计算,《高规》要求按其1.5倍水平投影计算,而《建规》则要求按其楼梯总长度的水平投影计算。工作中,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按不同的规范执行。

(3)需设2个出口的情况: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650㎡,或任一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10层以下)、lom(10~18层)时,和超过19层时,要求每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高层塔式住宅一般采用两部剪刀楼梯,共用前室,但当楼梯下到底层时,也应该有两个独立的安全出口。2个出口的间距不应小于5m,这点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还是应该满足规范要求。

(4)当地下、地上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墙体隔开,一般的设计者都会注意到这一点,而忽略了“直通室外”这一要点,这几乎是审图机构提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5)楼梯间应通至屋顶,设计时,各单元楼梯间均应出到屋面,并且连通。对于坡屋面,可以在不破坏立面的情况下局部设计为平屋面,保证楼梯间的连通。

1.8封闭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设置

(1)超过2层的通廊式居住建筑要设封闭楼梯间,内廊是肯定要设的,按规范要求外廊也要设,但是意义不大,因为外廊本身就是敞开的,具体要跟当地消防部门沟通;当电梯井和楼梯间相邻布置时,也要设置封闭楼梯间。以上两种情况当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如果套数较多时,还是设封闭楼梯间安全、经济一些,也容易实施。

(2)除通廊式外其他形式的居住建筑层数超过6层或者任一层面积超过500㎡时,应设置封闭楼梯,当户门为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层数上一般会注意,但往往容易忽略面积,实际工作中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居住建筑不仅仅指套型住宅,还包括宿舍、单身公寓等以居住为主的建筑。

(3)塔式住宅、12层及12层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需设消防电梯。当遇到11层跃12层时;或是建筑只有11层,但底层层高太高(如达到4.5m,应折算为2层)时,也应该算作12层,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电梯。

二、建筑住宅设计中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需要注意的事项还很多,限于篇幅的原因,在此就不一一详细叙述,只是简要地列举出来,供设计时严格执行规范,并灵活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主要有:

(1)日照、采光、通风:要避免黑房间,采光系数(窗地比)满足要求。

(2)卫生视距、噪声防治:除满足防火间距外,塔式、条式住宅还要考虑不同的卫生、防噪间距;与电梯相邻的主要房间,要采取防噪措施;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也要满足要求,这点最易忽视。

(3)房间的尺寸大小、形状、比例要满足规范要求,便于使用,尤其是小户型的厨、卫设计,最易犯规。

(4)栏杆的高度、净距,尤其是儿童不易攀爬这一条要满足要求;楼梯、阳(露)台、护窗栏杆要分别表述清楚,注意净高的计算(是从完成面算起)和强度的要求,还有可踏面的要求。

(5)当出入口位于阳台等下方时要采取防护措施,这一条也容易被忽视。

(6)无障碍设计的范围包括建筑入口、入口平台、侯梯厅、公共走道、无障碍住房等,各部分在设计时要满足要求,注意不要漏项。

(7)节能设计方面,设计说明中要说清建筑的体型系数、窗地比、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窗遮阳系数等方面,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规定。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6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规范,防火分区,防火问题

abstract:thecombinationofresidentialfireprotectiondesignrequirementsinthespecificationofthe"buildingdesignforfireprotection","Residentialbuildingcodes,safeevacuationfromthefiredistrict,andseveralaspectsoffiresafetyfacilitiesshouldpayattentiontofiresafetydesign,andtoeliminatingrisks,toensurebuildingsafety.

Keyword:residentialconstruction,designspecifications,firepartitions,fire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伴随房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大批的建设项目走入了市场。无论建设项目的运行方式还是建设内容与规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短短二十年,我国筑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基本形成。建设项目进入市场,意味着建筑具有了的商品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有在适应消费者需求的状态下才能得以实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温饱型”逐渐向“舒适型”、“享受型”转变。与此相适应,建筑市场中的建筑形式日渐多样化,各种建筑形式的品质也逐步提高。而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新型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建造工艺等被应用到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上,在很大程度上为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和建筑品质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保障。

随着我国房地产的发展,住宅的建设量进入高速发展时代,从低层到高层,从板式到塔式,从纯住宅到商住等,形式多种多样,而防火问题就成了头等大事。住宅防火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为了确保着火后不至于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住宅设计时要进行区域划分,一个区域不能蔓延到其他区域,住宅防火分区始终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般住宅按层数的不同,住宅可以分为: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低层住宅:指1层~3层的住宅,指一户独立式住宅,或两户连立式住宅;多层住宅:指4层~6层的住宅;中高层:指7层~9层的住宅;高层住宅:指总高10层以上的住宅。按组合方式的不同,住宅可以分为单元式住宅、通廊式住宅、塔式住宅和跃廊式住宅等。按平面结构的不同,住宅可以分为两种,塔式住宅和板式住宅。住宅防火分区以单元分割为主,住宅单元与单元之间为防火墙。住宅防火分区基本按是否是单元式,塔式和层数来考虑。

塔式住宅和板式住宅的区别:塔式住宅是指以共用楼梯或楼梯与电梯组成的交通中心为核心,将多套住房组成一个单元式平面,且每套进户门至楼梯间门或前室门的距离不超过10m的住宅。在高规中也明确说明了塔式住宅布置的主要特点是:以疏散楼梯为中心,向各个方向布置住户,其疏散路线较为简捷。经过改进后的塔式住宅和板式住宅已很难严格区分两者的差别,笔者认为有一种简单的划分原则:塔式住宅的服务区设施如楼梯、电梯和管道井位于平面中间,而板式住宅的服务设施位于平面的一侧。

塔式单元式住宅和“塔+塔”的住宅形式:单元式住宅是最常用的一种住宅建筑形式。这类住宅每层楼面只有一个楼梯,住户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一般每个楼梯可以安排2户~4户,每个楼梯的控制面积称为一个“居住单元”。板式设计的单元式住宅又称为“连续单元式住宅”。笔者认为:1)一个单元独立建造的住宅,由于没有相邻单元,不可能做到与相邻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所以应当按塔式住宅的设计要求执行。2)“塔+塔”(即“手拉手”)的住宅组成形式不可视为连续单元式住宅。但是,18层及18层以下,当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且设有一座通向屋顶的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塔与塔之间通过屋顶连通,这样组成的“塔+塔”(即“手拉手”)住宅形式,可以按照连续单元式住宅的防火设计要求设计。塔式住宅多是一梯多户,板式住宅多是一梯2户或3户。

建规术语中定义,商业服务网点是指居住建筑的首层或首层及二层设置的百货店、副食店、粮店、邮政所、储蓄所、理发店等小型营业性用房。商业服务

网点的设计主要存在的问题:1)不能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将商业服务网点与居住部分及其他用房完全分隔。2)规范对商业服务网点总建筑面积没有限制。3)为了迎合业主需要,将商业服务网点的层高设计在4m~5m以上,在竣工验收后增加夹层。4)商业网点内设置室内消火栓有困难。5)业主在销售过程中,擅自改变商业服务网点的防火分隔,将两套甚至几套合并起来,或者改变为餐饮、超市、网吧等其他性质的营业用房。

住宅建筑地下、半地下自行车库的防火要求:自行车为可燃物品,自行车库房应当作为可燃物品库房,尤其那些分隔成小间出售的自行车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几乎都堆积着大量的可燃、易燃物品,应当作为可燃物较多的房间看待。根据高规7.6.4条,9.4.2条和9.4.3条,高层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有可

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半地下室房间等,应设自动喷水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因此,是否可以认为高层住宅地下、半地下自行车库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对照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于停车数超过10辆的地下汽车库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规定,地下自行车库房的火灾危险性明显不超过10辆以下的地下汽车库,要求自行车库房设自动喷水灭火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好像有些过高了,执行起来也很困难。

对于高层住宅来说,安全疏散是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高层住宅中两部防火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是否能合用,经消防队审查,全部以不能合用执行,可以其中一部防烟楼梯间,前室和消防电梯合用。高安全疏散设计的原则:应当靠近设计疏散楼梯,使经常使用路线和火灾应急使用的路线有机结合起来;水平通道设计应采用无尽端房间的外廓式或内廓式走道,可以做足住

户的双向疏散要求;垂直疏散的设计要求靠外墙设置防烟楼梯间,尽量利用阳台

成凹廓作为开敞前室形成防烟楼梯间,利用自然风力将烟气迅速排走,既节省

投资又达到保证安全疏散的效果,利用阳台、凹廓、室外楼梯,屋顶作为一种辅助的疏散设计供住户应急疏散。安全疏散宽度应严格按规范设计,由于每单元住

户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宽度应适当放大一些,尤其是一部分内廊式商住楼。

消防电梯的设置在设计中常见的问题:1)消防电梯前室面积不能满足规范要求;2)为了减少住宅的公摊面积和保证住宅走道的自然通风采光,户门全部直接开向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以形成扩大前室;3)消防电梯的供电不能

满足二级负荷要求;4)消防电梯轿厢内没有专用消防电话;5)商住楼或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消防电梯不能够到达商业部分各层,或者不能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措施。消防设施主要包括排烟和灭火两类。楼梯间的增压排烟设施,能在着火时排出青烟,保障疏散时人们的生命安全。火灾中,烟气的危险大于火烧的直接危险,所以排烟尤为重要,灭火设施主要有消防栓、水带、消防应急灯、指示牌、小区内的环形消防通道、室外的消防池等,但住宅地下车库的防火设施应是重中之重,现在住宅小区设计中,住户和地下停车位比率要求越来越高,地下停车是住宅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地下车库里的设置和地面住宅的联系是地下车库设计的要点,既满足消防规范,又为住户使用方便快捷,这和整座楼的消防级别也有关。

参考文献:

陶颖凡.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J].山西建筑,2008,34(33):183-184.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7

【关键词】商住楼;消防设计;排烟

一、前言

近几年来商住楼如雨后春笋挤满城市的大街小巷。由于规范对此类建筑还没有很明确的规定,设计人员也就凭感觉了,审核人员更是无依据可依。一旦发生火灾也就是存在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难、扑救难度大,往往酿成大灾。这样的案例是数不胜数了。因此合理的对商住楼进行设计对于避免群死群伤,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我对商住楼消防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二、设计要求

1、商住楼的界定:

1.1、高层商住楼

《高规》2.0.8商住楼business/livingbuilding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底部商业营业厅的层数可以为若干层,一般为高层建筑的裙楼,总高度不应大于24米。

一、二类高建的区分:按《高规》3.0.1条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米2的商住楼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米2的综合楼、商业楼为一类高建。规范中没有明确是商业部分每层建筑面积还是包括住宅部分,给设计、审核、施工带来疑惑。住宅部分面积每层要达到1500米2在一般工程中均少见,是不是都按二类高建确定?按确定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是按建筑中最大危险等级确定的原则确定,只要是商业营业厅最大层面积大于1000米2或1500米2的按一类高建确定是可行的。同时也建议在《高规》中明确。

1.2、多层商住楼

因底部设置商业网点或商业营业厅的多层住宅楼没有名词,在此为了便于统一,将多层底部设置商业网点的也称为多层商住楼。(商业服务网点: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的百货店、副食店及粮店、邮政所、储蓄所、饮食店、理发店、小修门市部等公共服务用房。商业营业厅: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商业用房。)

1.3、综合楼

《高规》2.0.7综合楼multiple—usebuilding由二种及二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按规范规定主体是住宅,底部公共部分为商场、银行、餐厅、娱乐场所等应该按综合楼确定。现在对于底部的商业部分多为招租或买断,在建设初期许多业主一般不知道销售后做啥用,也不知道会如何购买。于是在设计图中就想当然的随便画画得了。象这样其实是给以后带来难以消除的隐患。对于以后可能有多种使用功能的应按综合楼要求设计。如果只有商业营业厅可以按商住楼要求审核,但是商业营业厅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时应该考虑其可变性。

2、结构设计:

由于以前的商住楼一般都是商场部分采用框架结构,住宅部分采用混合结构(多层商住楼比较普遍)这种很不牢固的一种结构形式,造成在两者接合部位比较脆弱。商业部分上部楼板一般采用预制楼板。预制楼板的耐火极限是难以达到规范要求的1.5-1.0小时要求的。一旦商业部分发生火灾对结构破坏较大,容易造成建筑倒塌。象11.3火灾坍塌事故的商住楼住宅部分就是砖混结构。但是随着现代建筑结构飞速发展,高层商住楼均应采用框架结构或者框架剪力墙结构。对于多层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或其他公共场所的商住楼住宅部分与商业部分应采用耐火极限大于1.00小时的现浇楼板分隔。

3、防火分区设计:

商业部分和住宅部分应严格按独立的防火分区要求设置。为了有效防止商业部分发生的火灾蔓延到住宅部分。除了用混凝土现浇楼板分隔外。在商业营业厅或综合楼的商业部分开口部位上方设置宽度为0.6米的防火挑檐,以防止底部发生火灾后向住宅部分蔓延。

4、安全疏散设计:

4.1、商业部分安全疏散设计要求:在建设初期,许多业主一般不知道销售后做啥用,也不知道会如何购买。于是在设计图中就想当然的随便画画得了。根据对以投入使用的建筑调查发现基本在使用中都没有按最初设计是的使用。象这样其实是给以后带来难以消除的隐患。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以后设计的变更。

4.2、对于商场营业厅疏散楼梯间的设置:不少商住楼只有两、三层是商业营业厅,按商业面积划是一类高建应设置防烟楼梯间。设置何种疏散楼梯间是按疏散距离和疏散人员数量确定的。对于只有两、三层楼的部分设置封闭楼梯间应可以满足疏散的要求。在实际中可以考虑。因底部有多种使用功能的综合楼按人员疏散模型功能越多人员疏散难度就越大,所以对于综合楼仍应按规范要求设计。

4.3、住宅部分安全疏散设计:对于住宅部分是单元式的按《高规》第6.1.1条要求在第十层起应设置连同阳台或凹廊且楼梯应直通屋顶。也就是说只要超过十层了在第十层起应设置连同阳台或凹廊且楼梯应直通屋顶。可是在实际中屋顶一般是越层且现在一般是坡屋顶,楼梯间通到屋顶也难以通到另一个楼梯间。楼梯间设置连通阳台或凹廊在设计上倒是好设。可是谁也不同意凹廊在自己的窗口经过的,没有现实意义。按《高规》第6.1.1.1条。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米2,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可以设置一个疏散楼梯间。其实只要可以让单元式每个单元按一个独立防火分区考虑还是可以按此条执行的。如何让它成为独立的分区我认为在两单元间设置美观的突出外墙宽度为0.4米外挑防火挡墙。如果两单元间相邻房间窗户相隔有4米且其隔墙是防火墙倒可以不设置了。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8

关键词:超高层;给排水;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a

一、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内容

给排水系统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与消防水系统。其运作方式主要包括气压罐给水、高位水箱供水等,气压罐给水主要利用管网压力向供水点持续给水,当管压降至最小作业压,气压罐的离心水泵开始向管内灌水,待管压回升后停泵;高位水箱供水则是通过存储水量、调节水压进行供水,当水流量与外网水压未达设计要求时,调节池利用离心水泵提升水压。排水系统设计主要采用分流制,从而提升节能水利用率,另外还需通过水力计算控制排水管的流量,防止其超过上限,减少水流冲击对管道的伤害。消防水系统的设计目的在于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因此在设计时室内消火栓以减压式的网状结构设计为最佳。

二、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

1、超高层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

1.1给水系统

从目前超高层住宅小区的给水方式来看,因多为小于120m的超高层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水箱―――变频供水设备―――用水点供水”的方式。此种方式供水可靠、维护方便、能够避免高位水箱带来的二次污染。根据GB50015-200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3.3.5条,通常对小于120m的超高层住宅给水系统分为4个区。对供水压力超过0.20mpa的楼层采用支管减压阀减压供水,支管减压阀减压后阀后压力为0.20mpa。此种减压方式虽然增加了减压阀的数量,但相对于立管设置减压阀的方式,该方式维修方便,且维修时影响的范围较小。分户水表设置在每层的管道井内进行集中管理。

1.2给水管道的敷设

超高层住宅小区的市政给水管通常敷设于地下室顶板上,上接室外消火栓,也有部分市政给水管同加压的给水主干管一样,敷设于地下室内。对于带有商业网点的普通住宅或商住楼,笔者建议将底层的商业用水干管也敷设于地下室顶板下,这样便于以后维修及集中设置水表。加压后的给水主干管在地下室内分别接至每栋楼管井中的立管。给水支管目前常用的敷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敷设于垫层内,一种是明装,安装于梁下。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第3.5.18条规定,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宜大于25mm。而就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有时建筑面层达不到要求,为了避免地面开裂,有时会对结构板进行剔槽,这是违反规范规定的。且给水管敷设于垫层内给检修带来一定的困难,如果漏水甚至还会破坏建筑结构板,带来严重的后果。笔者建议采用明装,安装于梁下的走管方式,对于目前新建的住宅建筑来说,一厨两卫是很常见的配置,且生活阳台也有用水点,用水点比较分散,管线较长,因此在敷设管道时靠近墙角或者梁边,再结合二装进行装饰,这种敷设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观,但是从使用角度上来讲更安全、可靠。

2、超高层住宅建筑的排水系统设计

2.1排水支管的敷设

(1)厨房排水支管的敷设

从实际的使用来看,厨房设置地漏已失去意义,且在水封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容易窜至室内。目前新建的超高层住宅中,大部分厨房均与生活阳台连通,不设置地漏也不会造成排水不畅的隐患。目前的设计中,厨房的排水没有像卫生间那样采用降板或者侧排的方式进行同层排水设计,因为往往厨房是与生活阳台共用排水立管,而生活阳台上还有地漏、洗衣机等排水点,如果要做到同层排水,必然会增加土建费用或者增加立管,而厨房排水通常是很少的,为此增加投资并不合适。

(2)卫生间排水支管的敷设

为了不使卫生间排水支管进入下层户内空间,目前对卫生间进行同层排水设计主要有两种方式:(1)卫生间降板;(2)采用侧排方式。从目前的设计情况来看,大多数住宅卫生间采用的是卫生间降板的处理方式,因为此种方法简单有效,且对卫生器具没有特殊要求,而采用侧排方式的同层排水,对卫生器具有特殊要求,这会对以后业主使用带来不便。卫生间降板方式的同层排水即将卫生间排水支管敷设于卫生间降板范围内,此种虽然施工较为方便,但不易进行管道检修,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做好降板面层的防水措施;其次建议在降板部分侧面设置侧排地漏,以便排出可能出现的积水。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及满足规范的前提下,笔者建议对于排水立管敷设于卫生间内的情况,可考虑结构降板300mm;而对于排水立管敷设于卫生间外的情况,因支管要穿出卫生间,从两块板之间接出,可考虑结构降板350mm。

2.2排水立管的敷设

排水立管及通气立管宜布置在用水量大的卫生器具附近,尽量将立管设置在厨房、生活阳台、卫生间等墙角处,且尽可能减少对厨房、卫生间使用的影响。对于某些户型,在不影响建筑外立面效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立管设置于外墙凹槽内,但此种设置方式或多或少会影响立管检修及清通。对于超高层住宅的排水立管,因建筑高度的原因,会在排水系统中形成很大的重力势能,笔者还建议设置消能装置,可将消能装置安装于避难层立管上。

2.3排水管材的选用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住宅建筑的排水管道多用U-pVC管及铸铁管。对于超高层住宅因抗震的要求,排水立管应选用柔性排水铸铁管,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卫生间、厨房排水支管可采用实壁硬聚氯乙烯(UpVC)塑料排水管,承插粘接。

3、超高层住宅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

3.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根据GB50045-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7.6.1条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除游泳池、溜冰场、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卫生间、不设集中空调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的住宅的户内用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此针对超高层住宅建筑,住宅部分应在走道设置喷头,按轻危险级布置。同时还应与建筑专业协调,确定户门为甲级防火门。对于超高层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应按中危险Ⅱ级布置喷头,且对于一类车库,建议增加泡沫罐。自喷系统中各水力报警阀接管点处的最大压力控制在1.2mpa以内,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最低保证压力≥0.05mpa,当配水支管≥0.4mpa时设减压孔板减压。但当供水压力超出各水力报警阀接管点压力要求时,在水力报警阀前设减压阀减压。

3.2消火栓系统的分区及管道敷设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分区最大静压力控制在1.0mpa以内。根据建筑高度,并结合楼内各个功能进行竖向分区。对于超高层住宅小区,建议在分区时尽量减少塔楼内的消火栓环网,将消火栓环网尽可能的移至地下室,这样可以在保证消防安全的情况下减少影响层高的可能性。超高层住宅小区内,必然是由一些高度不同的楼栋组成,因此在分区时可以将一些高度小的楼作为一个消火栓分区,以实现减少环网的目的。在小区内最高住宅建筑的屋顶设置消防水箱,并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及喷头压力,不能保证时需要设置增压设备,当增加设备间设置在大屋面层时,应避免设置在客厅及卧室上方。

3.3消防系统的管材选用

对自喷消防系统和消火栓消防系统高区立管及地下室横干管应采用加厚内外热镀锌钢管,其余立管及横干管应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连接方式均为螺纹接口(Dn

结束语

较之其他形式的民用建筑,在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超高层建筑对系统的要求更高,需要系统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性能保证,因此要求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在规范充分理解相关规范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的建筑特点对设计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和总结,不断的优化该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使得系统更加的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蒋天才.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9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以及《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是设计师做民用建筑设计必备的工具书,是我们的设计依据、立足之本。然而笔者发现,这几本规范在个别地方似有不妥之处,在此列出,以供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高规5.1.1规定: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一类建筑1000平米,二类建筑1500平米,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可增加一倍。也就是说一类可以增加到2000平米,二类建筑可以增加到3000平米。而高规6.1.1.3条又规定:除地下室外,相邻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时,两个防火分区之和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一类建筑1400平米,二类建筑2100平米,注:上述两个防火分区设有自动喷淋系统时,其相邻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仍应符合本表的规定(强条)。

自动喷淋系统也属于自动灭火系统,5.1.1条一类建筑一个防火分区最大可以增加到2000平米,二类可以到3000平米,而6.1.1.3两个防火分区一类建筑只有1400平米,二类建筑只有2100平米,这很明显前后矛盾。如果是这样,那为何还要设防火墙分为两个区呢?一个防火分区的面积比两个加起来还要大。

笔者认为6.1.1.3条应该特别列出有针对的民用建筑,不应该是所有民用建筑。应该是针对火灾危险性特别大的像歌舞游艺放映场所,超过1000平米必须划分为两个,然后两个防火分区面积之和再做相应限制,不应该针对所有民用建筑,如商场、危险级别比较低的丁、戊库房等。

二.高规8.1.3条规定: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言外之意即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以下场所不需设置排烟设施。但是建规9.1.3条(强条)规定应设排烟设施的场所也都包括了高规8.1.3所列举的场所。笔者认为,既然建规都强调特定场所需要设置排烟设施,那么32m以下的二类高层建筑有何理由不设置排烟设施呢?笔者认为这是高规的一处笔误,应该和建规统一,也改为如下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

三.高规7.5.2条规定:当消防水泵房设在首层时,其出口宜直通室外。当设在地下室或其他楼层时,其出口应直通安全出口。建规8.6.4条规定:消防水泵房设置在首层时,其疏散门宜直通室外;设置在地下层或楼层上时,其疏散门应靠近安全出口(强条)。

对于高规,安全出口的定义是: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建规的定义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不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建筑,一层一般都是商铺,为了不影响经济效益,甲方都愿意把消防泵房放在地下室。但是,消防泵房的的出口如何才算直通安全出口呢?是泵房的门直接对上疏散楼梯,还是只要泵房的门开向通往疏散楼梯的走道就可以呢?大多数的情况,消防泵房的门都只能做到仅开向通往疏散楼梯的走道。既然如此,不如规定为消防泵房的出口距离安全出口不应超过多少米,比如10米或者15米。这样既明确了规范,也避免了设备专业与建筑专业出现的争执。

四.高规7.6.1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除游泳池、溜冰场、建筑面积小于5.00平米的卫生间、不设集中空调且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的住宅的户内用房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强条)。而《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的9.6.2条规定:35层及35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笔者的理解,《住宅建筑规范》35层及35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35层及35层以上的部分才设置喷淋系统,而且不管他是否有满足高规不设喷淋的条件,均需设置喷淋系统。诚然,35层及35层以上的住宅其建筑高度均大于100米,但是只在35层以上设还是除满足条件可不设的外,其余楼层均设,区别还是很大的。这就使设计人员处在了两难的境地了

五.《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第3.4.1条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1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平米;

2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平米;

3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平米;

4单设便器的为1.10平米。

其条文解释专门列出:本条四款规定的面积不包括洗衣机的位置。

第3.4.4条又规定: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洗衣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洗衣机重量不轻、体积不小,不是一个可以用时摆在那里,不用可以收起来的物品。故笔者认为3.4.1条应该考虑洗衣机位置,不能只考虑洁具而忽略洗衣机的摆放,那也是影响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物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各类规范是我们设计的立足之本,不应出现前后不一致或者表述不清或者矛盾的部分,希望在下次修订时能综合考虑各个规范,尽力做到统一、一致。

参考文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本)[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超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篇10

【摘要】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及文化特色,无论从饮食文化、居住环境、民俗风情等。随着时代的前进,城市化的发展也给各地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观,也趋向于现代化。无论从住宅的外观设计,还是居住环境的整体设计,都更好的做到人性化。

【关键词】高层住宅;外观造型;空间组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的改变。使得城市中有限的土地不断的扩建扩张,为了应对这一系列的人口居住问题,从80年代的3层楼房逐渐的到现在7层―20层的不断上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欣赏品味的变化,城市中一栋栋屹立而起的楼房,更多的注入了一些新的设计元素。

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得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层住宅几乎是房地产开发的主打品种,高层住宅涉及社会、经济、人文、安全、规划和建设的因素在肯定中国住宅高层化发展大方向的同时,还应重视并解决它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筑的形象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层住宅作为一种主要的建筑形式。

1高层住宅分为:

单元式高层住宅:由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每单元均设有楼梯、电梯的高层住宅。一般来说11层以下一梯两户的单元式高层优势明显。18-30层两梯若干户的塔式比较有优势。30层以上那种搭在一起的单元式高层略有优势。

塔式高层住宅: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塔式高层建筑又称点式高层建筑,其定义为建筑平面长宽尺寸接近的高层建筑,其体形呈塔状,那么符合此特点的住宅则称为塔式高层住宅。而从住宅设计的角度来讲,塔式高层住宅是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若将两个概念结合,则塔式高层住宅的定义为:建筑平面长宽尺寸接近,以共用楼梯、电梯为核心,在标准层平面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层住宅。另外塔式高层还具有外形轮廓变化较大、容纳户数多和平面组织较复杂的特点。

通廊式高层住宅:是指由共用楼梯、电梯通过内、外廊进入各套住宅的高层住宅。通廊式高层住宅。通廊式高层住宅分为内外两种,现在多采用内廊式住宅,外廊式较少见。

从居住条件来说,底层住宅和多层次住宅相对于高层住宅优越,但对于中国的人口大国来说,不断的人口增加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压力。高层住宅也成了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些地价昂贵的地方,还会出现一些塔式住宅相互拼接成塔群住宅,高层住宅随解决了人口居住问题,节约用地,但也带来了许多弊端,有利也有弊,其中安全隐患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2外观造型设计

现代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只有将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考虑,才能在设计中把握方向,得心应手。在此将对高层住宅的外观造型与功能、造型与材质的运用、光与色的运用等综合因素来阐述外观造型的整体设计。

2.1高层住宅的外观造型与功能

每个城市都有很多各具特色的住宅小区,现代简约型、西班牙式、园林式等为主题的小区,从外观造型的设计上将其定义于不同的消费人群。现代的年轻人都比较注重于外观设计,年轻的、活泼的气息如同业主的另一张面孔,忙碌于事业,而又追求时尚,注重享受。

而对于现代建筑造型设与功能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建筑师沙利文在20世纪初曾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主张。正对当时复古与折中主义思潮,它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崭新观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分强调功能的信条的“现代主义”显露出许多单调、呆板的弊端,满足不了人们对建筑精神与审美方面高层次需求。在作为技术,艺术与价值观念的结合体,不但要满足一般的功能要求,也还要在空间与造型的创造上作出更大的创新,寻找它们之间的平衡点。

2.2高层住宅的外观造型与材质

在对高层住宅的外观设计上,材质的运用不同,给人的视觉效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精美的花岗岩给人以坚固华贵的感觉,而粗糙材质又有另外一番味道,给人以天然,文化的意味。铝塑板则给人现代感十足的简洁气息。在现代住宅的外观设计中,落地窗是阳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落地窗的设计,使得整个住宅更加明亮、宽敞,给人以通透轻盈之感。不同类型的材质组合在一起,常常会有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

2.3高层住宅外观造型设计中光与色的运用

光与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柯布西耶说“建筑是阳光下各种型体的展示”,也包括了色彩。色彩运用不是随心所欲,在造型中,色彩可单独作为一种元素来用,也可同材质等结合起来应用。而在外观造型的设计中,色彩是一种花费少而收效大的一种处理方式。拉美建筑师巴甘就是一位善于运用色彩的建筑师,各种体块被施以不同的色彩,在阳光下焕发出惊人的光彩。简洁的线条加以对光和色彩的运用,整体的外型中相互依托,给人以更好的视觉效果。不管是单元式高层住宅、塔式高层住宅还是通廊式高层住宅,对于其外观造型设计中光和色的运用构成一幅格调高雅的画卷。

3造型与空间组合

住宅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后,更要考虑的就是其优美的立面造和造型带给人们的精神上良好的感受。住宅设计中也因功能的要求不同而导致空间形式的变化。

3.1大小不同

在我国,对于住宅设计中,客厅、卧室在整体设计中。客厅作为家人生活、起居、娱乐、会客的主要空间,最先考虑人的多种活动,其为最大者。相对而言,卫生间也是居室中必要的卫生设施,为最小者。

3.2形状不同

住宅设计中对整体的功能设计上,做到更好的使用,各房间因功能不同,对形状的要求也不同。如居室太狭长,就欠缺灵活且令人不舒服,而厨房的即使长一些也无损功能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3.3朝向不同

在朝向的选择上,通风、光照是住宅选择上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通风环境和好的光照,给人一种舒适的环境及阳光般的心情,长期处于阴暗不透光的环境中,人的心情都变得阴暗的。为争取必要的阳光照射而又避免烈日暴晒,以建筑同环境关系,根据房间性质而各得其所,并尽量在南布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卧室。

相对高度不能只着眼于尺寸,而要联系到实际的平面面积,人们在实际生活经验中,在绝对高度不变的情况下,面积愈大显得低矮;另外,作为空间界面的天棚和底界面的地面―其相互平行、对应,如高度和面积保持适当的比例,则可以显示一种相互吸引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造成一种亲和、适宜的感觉。

高层住宅建筑在外观造型设计上力求从环境整体观、形式美原则指导下的高层居住建筑形象个性的创造这一角度出发,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使高层居住建筑在适应城市整体环境的前提下,协调组织好各种相关要素来突出自身的艺术性格特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