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劳动教学反思十篇初中劳动教学反思十篇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5:33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篇1

中图分类号:D9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7-026-02

一、传统法哲学思想的视角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点主要分为人本主义和伦理主义。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本主义就是要求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认为人是宇宙的主人。《管子?牧民》中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的盛衰,关键在于民心。而将此描述地更为透彻的是贾谊在《新书》中说的――民为国本。古往今来“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也”。如此极具政治眼光的名言,正是人本主义(民本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正是因为秉承这一传统的法律哲学思想,在建国后的一个非常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劳动教养制度,其初始目的便是以人道和人权的理念为宗旨,以一种非常手段解决特殊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社会治安方面、劳动就业以及意识形态问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劳教的性质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其在具体实施操作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偏离了其最初的目的和宗旨,单纯地注重惩戒。部分案件的办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主观臆断,结果导致在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和处罚不均衡的严重错误,以至于被误认为是一种权力的工具。劳教制度已经不具有现代法制应有的宽容性,从情理上讲,可以驯服人,但不会把人变好。而简单地升格为法律也只是赋予劳动教养制度以合法地不能改变其恶法实质。伏尔泰名言:“如果你想要好的法律,那么就烧掉你现有的法律,并去制定新的法律”。对于现行劳动教养制度,革新、取代都不如废止来得彻底。不破不立。废止是必要前提。唯此,我们才能真正从现实出发,制定或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实现良法之治。

从实证的视角观察,我们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立法者在一定的规则下制定出法律,体现了人们的意志与愿望。诚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追求和物质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基于这样的情况,一些法学者将法律作为一种主观的东西,同时将其理解为一种意识。然而李步云教授对法哲学有了自己的看法,法能够反映事物的规律和各种关系,同时它本身又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一种社会存在。”劳教制度做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处罚措施,其本质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更是建国初期,人民要求维护新生的政权,清扫反革命以及顽固分子的建立的一种强制处罚措施。由此观之,劳动教养理应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二、法的唯物论和认识论视角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强调:“物质决定意思,意思是物质的反映,意思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劳教制度在建国初期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局面,是根据当时的情形审时度势做出的决定,而绝不是我们主观的东西,同时它又是一种在人意思之外的客观存在。如今的劳教制度也仅仅是反映了我们当时面对的形势做出的反映。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告诉我们,劳教制度已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建设的需要。对此,笔者认为在建设法治国家必须面临一系列制度的更新和观念的变革(劳教制度的废除就是司法层面的重大改革和进步)。我们必须改变长期存在的法学理论滞后于法制建设实践的状况,以充分发挥法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宪法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立法过程中充分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要切实担负起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要切实担负起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坚决纠正违宪行为”。劳动教养制度的继续存在,是不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的,是违背现行宪法及有关法律的,理应立即废止。

李步云教授在阐释了法的客观性与法的物质性的基本含义时,这样说道:法的客观性与法的物质性要求法的内容必须能够能动的反映现实社会关系;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同时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和规律。而如今劳教制度的性质已然发生的变化,不但不能正确反映现实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关系发生的变化,而且也违背了其最初设立的人道的宗旨。其本身发生蜕变说明其已经不能正确反映社会存在。再者,劳教制度的独立品格、以及自身的逻辑结构各方面、沦为一种工具已经充分说明,其无疑是阶级斗争的有害遗产,它的实质是在刑事司法程序外剥夺公民权利。

三、法的辩证法和发展观视角

然而某些学者曾说,劳教制度从创立至今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教育挽救了大量轻微犯罪和违法人员,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已成为我国法律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张坚持劳教制度应当改革,而不应当废除。笔者认为该学者只看到了劳教制度在建国初期的积极意义,而一叶障目。但我们应坚持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我们用法哲学的观点来分析劳教制度是否应当废除时,应该看到提出废除劳教制度的目的和目标。

同时,从维护国家形象的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劳动教养违反国际义务,有损国家形象未经正式法庭的审判不得剥夺公民自由,这是国际人权法的基本原则。《世界人权宣言》第10条是这一原则的最权威的国际人权法依据,根据该条的规定: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平等地享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法院,以保护我们自身的合法权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对《世界人权宣言》第10条作了细化。我国早在1998年就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其第14条第1款明确规定:“人人有资格由一个依法设立的、合格的、独立的和公平公正的和公开的审讯。”劳动教养除了与上述人身自由权原则相悖外,劳动教养还面临两个指控:一是强迫劳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8条之三项(甲)规定:“任何人不应被要求从事强迫或强制劳动”;二是酷刑。这些无疑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形象。为此,从全局的整体的利益去考量劳教制度,我认为劳教制度在当下情形中,已经不能够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予以废除。

四、法理学视角

首先,在立法理念上,渗透着国家优位主义,对劳教人员缺乏必要的权利保护,任何一项法律的创制都必然受制于一定的立法理念。国家优位主义和人权保护主义是支配和影响法律创制的立法理念。国家优位主义以义务为本位,着重强调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保护,而个人利益也仅仅是在配合这两种利益的前提下才予以立法考虑;人权保护主义则主要以权利为本位,突出地表现个人利益,同时将个人利益视为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存在的基础,一旦离开了个人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下,我们仍然在观念上习惯于将义务凌驾于权利之上。这种立法理念在劳动教养立法中,显得尤为突出。第一,思想上,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而其司法性与理论性却相对较弱,法制的基础不够牢固;第二,内容上,过于偏重实体的规范,忽视一定的程序规范;第三,教养人员的法律地位,义务多、权利少,对劳教人员合法利益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

其次,在体系结构上,关于劳教的相关规定,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典,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内容庞杂而不明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该部法律的内在本质。劳动教养制度虽然对于预防犯罪,防卫社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与劳动教养相关的一系列法律在立法上显现出一种杂乱无章、不能清晰明辨各种法律之间的关联,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制定的主体,其中既有立法者、也有“两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还有六部委的联合规定;第二,文件的权威和效力,有立法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合法的基本法律、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也有省部级的地方规章;第三,文件的内容来,部分规定前后矛盾;部分文件与司法解释甚至有的立法性质,大大超出了司法机关的权力范围;第四、从全国来看,没有一部涵盖劳动教养实体法、程序法、执行法这样一部完整统一、规范的劳动教养法典。这种缺陷,与我国依法治国的方针完全背离,严重制约了和破坏了劳动教养制度的充分发挥,不利于保障人权。

最后,在规范内容上,劳动教养相关的法律规范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缺乏统一性。自其设立以来,相关机关虽然也曾组织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目前就现行的规定而言,明显处于一种滞后局面,依然不能满足现实社会的需要。

五、结论

总而言之,法哲学所关乎涉及的是法与法学的一种精神气质,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诉求和意义根基,而自由和权利的问题则构成了法哲学的灵魂。以法哲学的视角观之,劳教制度已经没有了权利和自由可言,规制不完备,任由由其发展的话完全有可能沦为残害无辜的一种可怕工具。

诸多事实表明,乱象从生的劳动教养制度不可能给中国社会带来真正的长治久安,它的巨大负面效应足以让中央政府改弦更张、从善如流,反思现有的治理模式,我认为这也是劳教制度被废除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我认为以后在解决相关法律的问题上,应当在集中探讨与解决存在的现象和法思想中主客观的关系问题以及辩证法一系列辨证规律与范畴的科学含义中,去思考和评价它。同时我们还应当在今后的学习中应当明确法哲学的深入研究就能够“大大增进唯物论与辩证法作为法理学方法论的作用和意义,它有助于扩展法理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法理学的研究水平。”进而拓展我们的视野、看问题的全面性。

注释:

刘新.中国法哲学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

[法]伏尔泰.哲学辞典;[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法律、立法与自由:第1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26.

赵明.李步云与当代中国法哲学.现代法学.2003(3).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篇2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它是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基本内容和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特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

四、热爱集体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

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祖国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公民的义务;初步懂得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离不开文化科学知识,从小把自己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理想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勤学好问、刻苦努力、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热爱科学,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七、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

教育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对人热情有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初步掌握在家庭、学校、社会上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礼节;遵守学校纪律和公共秩序;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爱护公用设施、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

八、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在集体中要平等待人,有事和大家商量,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在少先队组织里学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少先队员的权利,学习过民主生活。知道国家有法律;法律是保护人民利益的,公民要知法、守法,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中与小学生生活有关的规定。

九、良好的意志、品格教育

教育学生要诚实、正直、谦虚、宽厚、有同情心、活泼、开朗、勇敢、坚强、有毅力、不怕困难、不任性、惜时守信、认真负责、自尊自爱、积极进取。

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看待周围的事物;初步学习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实施途径

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

一、各科教学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任课教师要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运用教材联系学生实际,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段能力,以指导他们的行为。

其它各科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任课教师要在全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要根据各科教学大纲中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按各科自身的教学特点,自觉地、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学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将语言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利用课文内容中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充分发挥感染、陶冶作用,使学生受到教育。

数学教学最易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并要通过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历史教学最易于具体、形象、生动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方面的一些重大成就和对人类的杰出贡献;知道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野蛮侵略我国的主要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受欺凌的主要史实;知道中国人民抵御外侮、捍卫中华的重大斗争和一些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事迹;知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新中国英勇奋斗的主要史实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教育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地理常识教学易于具体、形象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建设成就,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主要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初步认识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初步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人口数量和发展状况;初步懂得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一律平等,要共同维护祖国统一。

自然常识教学要在讲授自然常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的精神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及能力。

音乐、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体育教学要在体育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并通过体育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

劳动教学要把传授劳动知识技能与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结合起来,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珍惜劳动成果的感情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养成劳动习惯。

二、校级、班级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

校级教育是由学校组织的,结合学校实际,面向全校学生进行的教育工作。学校校长和有关负责人是校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认真贯彻本《纲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和每天升降国旗,时事政策教育,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举行全校性传统教育活动,定期举行主题校会等制度;要开辟教育陈列室,悬挂中国、世界地图和中外名人画像,并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建立整洁优美的校容、校貌,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班级教育是向全班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管理工作。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全面了解学生、组织培养班集体,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班级管理,深入细致地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风;协调班级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其它各科教师也要给予积极配合。

学校和班级要积极组织丰富多采的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要依靠校内外的力量,组织各种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要通过参观、访问、劳动、社会调查等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社会;还应重视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影响,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影视、文娱节目等,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抵制各种不良影响。

三、少先队教育

少先队教育要按照队章的要求,加强队的组织教育,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要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采的活动来进行。少先队工作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工作的指导者,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家长教育和校外教育

实施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密切配合,学校应起主导作用。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的情况,向家长通报学校的教育要求,宣传和普及教育子女的知识,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

校外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扩展。学校和教师要主动和少年宫(家)、儿童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科技馆、图书馆、纪念馆、业余体校等校外教育单位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这些专用场所和教育设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学校和教师还应重视与革命老前辈、战斗英雄、劳动模范、科学家、企业家等建立联系,发挥他们对学生的榜样教育作用。还要争取关心下一代协会和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街道、乡镇等单位的支持,开辟教育活动场所,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倡全社会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新风尚。

教育原则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遵照国家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热爱学生、了解学生

要热爱学生,以对祖国未来和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满腔热情地爱护并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要信任和尊重学生,对缺点较多和有特殊情况的学生,更要亲近和帮助他们,切忌偏见和偏爱。要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了解他们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日常行为表现;了解社会和家庭环境变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三、加强针对性

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运用生动感人的题材和形象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要给他们讲空洞的大道理和难以理解的政治概念,防止成人化;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分清层次,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循环反复,不断加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以及个性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坚持因材施教,避免一般化。

四、坚持正面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坚持正面启发,积极诱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标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对缺点较多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批评并指出努力方向,但要注意防止简单粗暴,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五、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相结合

在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正面灌输,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同时也要相应提出一些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行为训练,引导他们在道德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学生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手段。良好的集体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者要重视培养学生集体,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传统,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促使其个性在集体中得到充分发展,并初步培养他们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传身教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小学生模仿性强,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的道德准则可信,从而激励他们积极行动。

八、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时间多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学校内各年级的教育要注意承上启下,互相衔接;各条教育途径之间要互相联系,协调一致。

学生品德评定

品德评定是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操行评定和思想品德课两个方面。

操行评定每学期进行一次,应根据本《纲要》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经过学生个人、集体和教师(包括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评定(含校外表现),最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记入学生成绩册,通知本人和家长,并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升级、升学的依据之一。

思想品德课考核,应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着重考查学生的道德认识,考核成绩列入成绩册。

管理工作

一、校长对德育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校长不但要精通教学业务,而且要熟悉德育规律。要把学校德育状况作为考核校长工作的重要方面。学校在校长领导下,还要有人具体管理德育工作。校长要充分发挥德育骨干力量的作用,领导协调校内各条教育途径的工作,指导全体教职工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指导家庭教育,争取社会有关力量的支持。

二、小学学区党支部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加强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健全党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团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切实加强对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共青团和工会的组织作用。

三、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德育工作。学校要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分别列入教职员工岗位职责范围内,并作为评估教师工作、评聘教师职务、表彰奖励和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小学党支部书记、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思想品德课教师和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建立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水平。

五、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德育管理制度。每学期都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指导、有检查、有总结,及时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纲要》实施

本《纲要》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是家庭和社会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德育督导和评估的依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一、从实际出发。鉴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情况差异较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也可对《纲要》的教育内容和要求进行分解,使之成为适合于不同年级段,各有侧重的系列,并可补充一些乡土教育内容。学生品德评定的办法,各地可继续实验。

二、加强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类小学实施《纲要》进行分类指导,确定专人负责,并把工作重点放在端正教育思想,培训骨干,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总结交流经验等方面。

三、列入评估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实施《纲要》的情况列入评估学校、考查教师的重要内容。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条件之一。成绩突出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和教研员可评为高级教师,德育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长、教导主任和教师可获人民教师奖章。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篇3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原本的教育遭到了日本殖民主义者的大肆破坏,各类学校被迫关闭或停办。在洲国成立之后,日本侵略者以强化经济掠夺政策的“产业开发”为主要目的,从而加强了职业教育的开展,恢复了一大批职业学校,取消初、高级中学的文理科,把普通中学改为农、工、商等科的职业学校。如在伪安东省就把安东、庄河、岫岩、临江、通化、抚松、长白等县的十所中学,改成了农业学校等实业学校。可见,在日本侵略者实行奴化教育的初期,就把以农业教育为主的实业教育作为其奴化教育的重要内容。1937年5月2日,政府正式公布《学制纲要》,并于1938年初正式实施“新学制”。新学制强调“重视事业教育和实务教育”,将国民高等学校都改成了四年制,农、工、商、水产等职业性的学校实务课程不断增加,削减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在洲国国民高等学校中,农科学校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历年增加和恢复的国民高等学校也多数是农科学校。农业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农科学校的增加上,日伪政府在农业教育师资的投入上也是巨大的。以中等教育为例,截至1940年,全东北有中等教育学校188所,其中农科学校占44.68%;在师资方面,所有中等学校教职员共2901人,其中农科学校教职员1269人,占全部师资的43.74%。相比工业科学校教职员293人,商业科教职员664人,水产科教职员27人,政府对农业教育的师资投入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可见,农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据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日伪政府的教育进入了“战时体制”阶段,但农业教育依然是奴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国民高等学校方面,1942年“”共有学校165所,其中农科108所,占全部学校的65%;1943年共有学校175所,其中农科120所,占全部学校的69%。在职业学校方面,1942年公私立职业学校共有60所,其中农科学校就有28所,占全部职业学校的46%。这就说明,农科国高,在整个国民高等学校中,都占据了优势。伪政府正是为了加紧掠夺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以支持侵略战争,而持续深入地发展农业教育。

二、东北地区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新学制”下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1.普通学校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1)初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本侵略者认为,小学教育是殖民地统治的基础,为了加强殖民统治,造就洲国需要的“国民”,必须从初等教育着手。在洲国的初等教育中,就包含着对中国东北地区儿童进行简单浅显的农业教育。1938年《新学制施行规程趣旨》中规定,“新规程之学科目中,尤须留意者,为初等教育之国民科、作业科、实务科”,这里的“作业科”、“实务科”就包含着简单的农事教育的内容。民生部公布的《国民学校规程》规定国民学校科目就包括作业课,作业课的内容包括简易手工及扫洒、园艺初步以及简单的农事等。在国民优级学校课程设置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周共有32学时的课程,其中就有4学时的实业课。实业课授课的要旨为:“授与关于实业之普通知识、技能,依地方情况得课以农业、工业或商业。”

(2)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洲国成立之后,日伪政府多次整顿东北地区的中学教育。实行“新学制”之后,日伪政府取消“三三制”的中学,改设四年制的国民高等学校,也就是国高。在国民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以农业为主的实业科成为主要学科。依据《国民高等学校规程》,在洲国的农科国民高等学校中,实业课占全部课程的比重达40%。政府还为农业教育编制了指定教材,1937年政府编制了一批规定使用的中学教材,其中就包括中等学校农业教科书(全一册)。在农科实务教学中,从农作物、土壤、肥料、园艺、土地改良、农作物病虫害、畜牧业、牧场经营、兽医、育林造林、森林保护、农业土木、农业气象、测量、产业组合和其他有关农业方面选择教学内容。相比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课程更加丰富,课时也有所增加,农业教育也更加系统。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为日本殖民者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输送了大批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

(3)高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本殖民主义者为了适应在洲国进一步推行殖民统治的需要,在中国东北地区先后成立了多所大学,其中包括多所农业高等院校。1935年将沈阳塔湾的农业学校升为奉天高等农业学校,1939年创办新京畜产兽医大学,1940年创办哈尔滨农业大学。洲国创办的各所农业大学,采取三年制的学制。以奉天农业大学为例,奉天农业大学设置的学科主要有:农学科、林学科、兽医学科、农业土木学科等。奉天农业大学注意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各科学习均配备供学生使用的实验室、实验农场等,而且奉天农业大学还设置师道学科,为中等教育培养农业教师。然而,奉天农业大学所教授的知识程度,仅仅相当于高级农业学校,并非真正培养农业研究人才。日伪政府成立的多所农业大学,基本上都是如此。

2.职业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伪政府特别重视职业教育。从1937年起,洲国实施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更加需要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为其服务。1937年5月2日,日伪政府颁发了《职业学校令》,在10月10日又颁发了《职业学校规程》,这两个文件规定:职业学校招收年满13岁以上国民学校和国民优级学校的毕业生。开办各类职业学校,如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工业学校等,在各类职业学校中,农科学校占大多数。以1941年为例,在160所国民高等学校中,农科学校102所,占63%以上。职业学校的设立,不仅包括各级市县所设立的公立职业学校,也有各系统行政部门、各产业集团、企业、农场所办的职业学校。私立的农业职业学校的代表有三江劝业模范农场、农业技术员养成所等。职业学校的修业年限最初是1~5年。“新学制”施行以后,把职业学校修业年限改为2~3年,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年限。农业科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农业、园艺、养蜂、养殖、渔业、家畜、畜牧、兽医等,各学校选取不同的方向作为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课程教授的目标是“以授予有关职业之一般知识并授予足以独立经营家业之技能为要旨”。因此,农业职业学校还配备农场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年都要在农场进行实习,实际上充当了农业生产的免费劳动力。

3.社会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洲国除学校教育外,为了达到其思想文化的统治,还在广大民众中开展社会教育。洲国的社会教育开展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就包括关于农业教育方面的内容。1934年日伪政府以文教部的名义颁布了《社会教育十大纲要》,其中包括农业方面的社会教育,主要有青年职业教育、开展农业讲习所和召开农业产业博览会等。日伪政府为了在青年中培养所谓的国家中坚分子,积极开办青年训练所,对所招收的青年子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在训练课程方面,“公民科分法制、厚生、产业、日语”。这里的“产业”科就包含着基础的农业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还设立了农艺实习所、农艺训练所、农业补习学校、青年职业班等类似青年训练所的机构。在这些机构中,都开展了关于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时期保留了原东北地区的成人扫盲性质的民众学校,这些民众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对失学者及一般民众授以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简易知识技能,以努力于国民道德之涵养”。在这些民众学校中大多都开设简易实业科,为民众提供简单基础的农业教育,教授民众简易的农业生产技能。日伪政府为了控制东北农村,在东北农村设置民众讲习所。当时的民众讲习所根据职业进行分班,分成农工补习所和劳作训练班。民众讲习所招生对象一般为15~45岁之间的失学青年和成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农民。所以,民众讲习所会临时举办短期讲习会,根据各地情况讲解农业知识和相关的职业技术知识。

(二)沦陷时期东北地区农业教育的特点分析

洲国的农业教育是为日本殖民主义者服务的,是殖民统治下的农业教育,这就决定着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教育有着鲜明的特点。

1.农业教育以奴化教育为目的

通过在东北地区开展农业教育,使东北地区的人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将培养为日伪政府服务的“顺民”作为最终目的。洲国的《职业学校规程》第一条所定的五项条规中,第一项便是“应阐明建国之由来及建国精神……借使深刻体会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之关系,涵养忠君爱国、孝悌仁爱之至情……俾期养成其为中坚国民之信念”;第二项才是“授予关于职业之知识,并磨炼其技能”。由此可见,在洲国的农业教育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和精神上的奴化教育是首位的,在实现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奴化后,进而教授学生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因此,洲国开展的农业教育是以对东北人民的奴化教育为最终目的的。

2.农业教育的开展具有广泛性特点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大肆掠夺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以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在中国东北地区大规模开展农业教育,并将农业教育的开展渗透到洲国殖民教育的各个角落。从初等教育开始,就有对于学生的简单的农事教育。在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设大量的农科专业学校,进行专业的农业技术知识的教授,甚至在社会教育中也包含对民众扫盲性质的简易农业技术讲解。可见,在时期,在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乃至在社会民众教育中都包含着关于农业教育的内容。所以说,洲国农业教育的开展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3.培养目标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应用型劳动力

洲国农业教育的目的,究其根本是为掠夺中国的资源而培养劳动力和技术人员,所以,洲国农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只需掌握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而并非掌握农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的实用型的劳动力,是洲国农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在洲国农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对实习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于农业基础的学习。一般的农业学校都配备实验田及农场等,学生往往直接到农场进行实习,实习课程基本上就是直接参与农业劳作活动。学生被驱使参加各种劳动,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了大批无偿的劳动力,利于其大规模地掠夺东北资源。1941年,日伪政府在滨江省木兰县各级学校及社会中选拔青年壮丁,组建“勤劳奉公”队,创建“勤劳奉仕”制度,得到了日伪政府的肯定和支持。通过在各高校实行“勤劳奉仕”制度,驱使大学生去参加各种劳务活动,不参加者不得毕业。后来,在中学和小学也开始开展“勤劳奉仕”制度,中小学生也都参与各种劳动。在开展“勤劳奉仕”活动的初期规定了劳作的时间,后来取消了时间的限制,学校甚至停课,迫使学生整日参加各种劳作,苦不堪言。农业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参加农业劳动成为学校的主要活动。大量的农业实习和“勤劳奉仕”活动的开展,大大缩减了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使学生忙于参加劳作,缺乏真正的文化知识,从而造成东北地区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三、农业教育的开展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日伪政府统治中国东北的14年中,在东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教育,并贯穿着洲国教育的始终,对中国东北地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中国东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影响

在农业教育方面,学校以实习的名义按照农事时节安排学生在农场参加劳动,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远少于“实习”的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只会简单的劳动,而不能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学生到最后只能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免费劳工。政府在开展“新学制”之后,逐渐建立起殖民教育体制,而这种教育体制是严重畸形的。重视初等教育,缩减中等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而高等教育仅仅是几所实业学校,这种教育体制实质上就是为日本殖民统治输送劳动力的工具,这致使中国东北地区的教育水平全面降低,无法培养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教育体制的畸形发展,导致中国东北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二)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粮食供应地

日本在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奉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将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其发动战争的粮食供给地,大肆掠夺中国东北的农业资源。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战争的不断深入,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粮食更加依赖。政府公开宣称“我国使命之最重要者是以农作物、工产物、矿产物之增产,而援助日本完成大东亚战争”瑏?瑡。因此,洲国重视农业教育,开展了多个农业教育方面的新学科,如农业土木、农业气象等学科;同时,推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这对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产起到了较大的影响。在各类农科学校中,大量学生都被派到农场和田地中参与农业劳动,“勤劳奉仕”活动的开展使这种劳作更加频繁,这就给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了生产技术及劳动力等必备条件,促成了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从1936年之后的几年,基本持平稳发展态势,在有些年份甚至有恢复提高的势头。但是,这种发展和稳定只是表面文章,是在涸泽而渔的做法下所体现的虚假繁荣。日伪通过“粮食配给”、“粮谷出荷”等手段,大肆掠夺粮食,一方面为满足关东军对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大肆出口,运回日本,满足日本国民的粮食需要。所以,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的农业教育,实际上使中国东北地区完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略基地,有力地支援了日本的侵略战争。

(三)激发了东北人民对殖民教育的反抗和斗争

日伪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教育,推行实习课和“勤劳奉仕”制度是日伪政府农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这种实习课和“勤劳奉仕”制度,实质上是把学生当作无偿的劳动力。学生直接参加农业生产,整日参与繁重的农业劳动,使学生普遍产生了厌恶心理,但又敢怒不敢言,而稍有怠慢就会遭到体罚。这种苦不堪言的生活,迫使学生采取消极怠工、破坏工具等方式进行反抗,教师也积极参与反对奴化教育的斗争。师生们没有被日伪政府的残酷镇压所吓倒,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同日伪当局的反动统治作斗争,他们抵制学习奴化教育课程,反对“勤劳奉仕”活动,抵制参加“实习课”,同时,以各种方式宣传爱国思想,唤醒群众反对日伪政府的统治。他们的抵制和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伪政府的奴化教育,宣传了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鼓舞了中国民众反对殖民统治的志气,振奋了中国人民参与斗争的精神。

四、结语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篇4

四月是一个温暖宜人、百花盛开的月份,也是同学们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好时机。我校在总结三月份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秩序稳定,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现将四月份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继续深入开展打造书香校园活动

学校鼓励学生购买文化典籍,阅读经典,撰写读书笔记。每天“三读”不间断。上个月同学们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的书,有了好书,学生的读书兴趣更浓了,学生除了读自己买的书外,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解句子含义。同时,中高年级根据自己的所读所悟,联系自己实际写读书体会。

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织学生学习了《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爱国卫生月”宣传教育活动;

2.利用清明节、劳动节等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劳动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并做好安全、法制教育及假期生活指导;

3.实施午间静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确保下午教学效果。

三、本月度,我校进一步加强了安全工作管理,特别是进一步落实了车辆接送学生工作的安全管理措施。

四、继续抓好常规管理工作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虽然四月份的工作多而紧张,可是全校师生始终把教育教学放在第一位,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各种表册。对学校工作分配到每个教师共同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各项工作周周有检查,月底有小结,学校工作井然有序。

1、本月度,学校各教研组在正常组织开展校内教研课观摩活动的同时,还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活动,选派多名骨干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县初中英语优质课观摩活动;组织小学语文教师参加由学校主办的省教育专家报告会。

2、本月度,由学校校长室、教务处等部门牵头,六年级、初三年级开展了毕业迎考复习工作分析研讨会,认真总结了开学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第八周,我校组织了初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第九周,举行了小学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教学情况良好,质量稳定。

4、做好初三学生体育毕业测试工作和中考报名工作。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篇5

一、引言

引言部分即平时我们写文章时所说的冒,应包括此次外出考察的目的,什么人员参加,到什么地方去,重点考察什么内容等。如本报告在引言部分所写的某县组织各乡镇、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外地就项目建设、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以及新农村建设进行实地考察,让人知道了此次外出考察的主旨所在,读起来让人一目了然。

二、被考察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

此部分最主要的是要把被考察方工作中的与众不同之处及成功经验写出来。如本报告所写考察团的感受是当地的思想解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势头猛,改革开放力度大,令人震撼,发人深省,为什么当地发展迅速呢?仔细探究,主要做法是当地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招商引资的措施硬、方法多,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外出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反思自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如??市各县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主要有:超前的思想意识造就了干大事业的大气魄,外向型的经济格局提升了发展速度,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腾飞的基础,永不懈怠的精神铸就了前进的动力,优越的创业环境推动了经济的跨越发展。总结经验部分是考察报告的重头戏,一定要写深,写透,写全,切忌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那样就达不到外出考察学习的目的,也不可能给没有参加考察的同志以启示,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三、对照先进找差距,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

外出考察结束后下一步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搞好结合,使之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反思工作、改进工作的契机,这里面就有一个如何落实的过程,即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干,如何加速发展的问题。外出考察的目的就是对照先进找差距,通过此次考察,该县委、县政府就找到了加快发展的方向和下一步拟采取的有效措施“六个突破”。即: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在以工强县上实现新突破;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突破;在破解瓶颈上实现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狠抓落实上求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外出考察报告中要选好典型事例,尽量用典型引路,事实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辨,典型最具代表性。本篇考察报告中就多次例举了当地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用了大量数据来说明当地的发展态势好、速度快,效果非常直观,比泛泛的讲要生动的多,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考察报告范文(二)

××,男,**年6月出生,汉族,××人,**年8月参加工作,**年8月入党,在职大专,**年8月××师专函授中文专业毕业,现任××劳动人事局副局长。该同志主要表现是:

一、能自觉坚持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该同志能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加以应用。该同志在多个部门工作任职过,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都能以极大的热情和钻劲,学习本专业的知识,适应新的工作。由于他热爱学习,勤于思考,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二、政治立场坚定,能与党组织保持一致。该同志讲政治、讲正气、讲党性,在历次重大的政治事件中都能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中没有参加造反组织和“打、砸、抢”活动;在“”动乱期间,坚持反对动乱;本人以及亲属没有参加“FLG”及其他组织。

三、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该同志在实际工作中能较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任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和劳动人事局副局长期间,根据上级领导交办的工作,提出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劳动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途径和办法。协调解决了××村因劳力安置长期上访的问题,在招商引资和协调服务工作中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四、工作认真,事业心强,业绩突出。该同志无论在原经协委工作,还是在××工作期间,都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各项任务,先后被授予全省经协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招商引资先进个人;在主持劳动人事局工作期间,先后被市人事局授予人事年报工作先进单位、工资统计先进单位,被××授予招商引资先进集体、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在国防工办工作期间,受到省国防工办多次表彰。

五、作风严谨,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该同志不论是在上班工作时间,还是八小时以外,均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任劳动人事局副局长、国防工办副主任期间,作为单位主持工作的牵头人,能做到办事不推诿,遇难不回避,身先士卒,为人表率。能与其他同志处理好工作关系,在科学分工的基础,坚持协作和配合,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招商引资,协调服务和基础建设的重点工作,立足岗位职责和领导交办的工作,献计献策。在招商引资、协调服务中能够做到既热情服务,又坚持原则,工作中一般不接受吃请。在负责××办公楼建设和购置办公楼用品工作中,坚持按规定办事,办事谈事,多人参加,公开透明;签合同订协议,讲程序、讲原则,逐级汇报,做到不贪不占,不损害集体利益,努力做到清正廉洁。

考察报告范文(三)

今年3月,先后到一些县市进行考察,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要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使之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农村中小学教师,是目前我国农村人数最多的“知识密集性”群体。他们的状况如何,不但关系当今农村人口的总体素质,而且直接影响农村的未来前途。如果不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不会有高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而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必须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一项带基础性、先导性、长效性的工程。

近些年来,我省农村教育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一些农村学校难以留住学生,辍学率有所回升。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安心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以巩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证农村中小学有足额师资。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有待积极化解。

一、是农村中小学师资紧缺。省编制、财政、教育三家按XX年在校学生数核定了某市教职工编制,而XX年该市学生人数比XX年增加13.5万余人,教师编制却未增加。有些县,即使编制未满,招聘录用也受到限制,某县实有教职工比核定编制数少409人。据测算,该县“十一五”期间初中教师需补充600人,小学教师需补充1500人。

二是教师的学科配置失衡。一些农村中小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等课程停开或开课不足,勉强开了课的也没有专任教师任教,只能由其他学科教师兼授,难以保证教学质量。某市农村小学仅英语教师就缺300名。

三、是教师年龄结构老化。某市一些县、区农村教师50岁以上者占45%,某县一些乡镇小学教师平均年龄52岁。老的将退休,青壮的想进城,新的进不来,出现断档趋势。有不少教师体弱多病,某县一所中学初中仅有的四位化学教师,分别患有肺结核、乙肝、肝硬化,还得坚持工作。

四、是农村中小学高、中级职称的职数比例远低于城市学校。按现行规定,农村初中的高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初中少8-13%;农村初中的中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初中少3-8%。农村小学的中级职数设置比县城小学少8%。实行评聘分开后,取得高、中级职称资格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获得相应聘任的几率远低于县城同等条件的教师,有的农村教师获得高、中级职称资格后,要等6-8年才得到聘任。于是人心思走,拿到职称证书的中青年教师设法调到聘任几率高的城市或县城学校去;而在农村学校守老营者,年老病弱的比例大增。有关部门应抓紧落实XX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国务院决定》),“适当提高乡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墨家思想对比分析渊源关系

谈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过程,大家往往会想起孔子、王阳明、杜威等人对他的影响。其实,陶行知在他的著作中,还多次提到墨子,并且十分推崇“墨辩”。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墨家思想的痕迹。因此,我们推断墨家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源流之一。本文对墨家思想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旨在说明两者的渊源关系。

一、“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与儒家并立的显学。他初“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他反对儒家靡费民财,讲求繁琐的礼,就背弃了孔子所宗的“周道”而用“夏政”。墨家弟子分布广泛,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当时墨者大多来自社会下层,平时一律短衣草鞋,“以自苦为极”。他们平时从事生产劳动与发明,战时作战十分勇敢,“赴火蹈刃,亡不旋踵”。孟子虽然反对他的思想,但不得不承认他有“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精神,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典范。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来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就刻苦兴学的精神而言,他与墨子是一脉相承的。在晓庄师范艰苦创业时期,陶行知为乡村教师题写下一副对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副对联既阐明了乡村教师对人民负有的光荣责任,又歌颂了乡村教师在低劣的环境里,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和不求索取的崇高品质。陶行知本人说到做到,躬行实践。他脱下西装,穿上布衣,头戴瓜皮帽,不怕风吹雨淋,和师生一起耕田种菜,一起建设学校,虽然与“牛大哥同铺”,却“一闻牛粪诗百篇”。为了表示与农民同甘共苦的决心,他把老母、夫人和孩子也接来农村,盖了几间茅屋,取名“五柳村”。陶行知在实践中碰到的困难、辛劳与苦楚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以难为乐,以贫为乐,以苦为乐,百折不挠地去战胜它。这种献身精神贯穿陶行知的一生,也渗透在他的全部教育思想中。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唯有从这一高度来学习才能得其精髓。

二、“爱满天下”

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学说。儒家主张“爱有等差,施由亲始”,而墨子提出“兼爱”,主张没有差别地爱。墨子同情庶民因战争而遭受的损失和痛苦,提出反对侵略战争的“非攻”主张。他认为战争皆起源于不相爱的缘故,要彻底消灭战争,只有做到“兼相爱,交相利”、“兼以易别”。但是在阶段社会里,“兼爱”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思想根源于墨子的“兼爱”学说,但又高于墨子的思想,两者不完全相同。墨子的兼爱学说,是在承认人们有贫富贵贱等级差别的前提下提出来,并不试图消灭这些差别。而陶行知的博爱精神则充满了阶级性和斗争性。他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所以他爱中华民族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陶行知甘愿抛弃高官厚禄和城市的舒适生活,立志到农村去与农民同甘共苦。对于反动派则是憎恨无比,就连夫妇亲临晓庄参观也不屑一顾。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遭到反动派的恐吓、利诱、通缉以至暗杀的威胁,最后是在随时准备“迎接第三枪”的情况下,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志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同志称赞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三、以教人为己任

在教学态度上,墨子认为“不强说人,人莫知之”。他反对儒家所主张的“君子若钟,击之则鸣,弗击不鸣”,认为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本着“为义”的精神进行“劝教”、“说教”而不能“怠倦”,不独要有问必答,并须“不叩必鸣”。孔子教人是“来者不拒”,墨子则进一步主张对来学的人固然要教,对不来学的人还可自己去教,送教上门。

陶行知继承了墨子这种以教人为己任的积极态度,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的“大事”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把教育作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制定了普及教育,改造中国的伟大计划。他说:“我们已经下定决心来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要把乡村学校办成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使乡村教师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使乡村的农民都受到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成为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的新生活的主人。陶行知在他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都在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伟大计划而呕心沥血、顽强奋斗。

四、关于知识的来源

墨子在认识论方面,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他把知识构成的来源,分为三种类型。他在《经上》中说:“知:闻、说、亲。”闻知是别人传授进来的;说知是自己推想出来的;亲知是自己经验出来的。又说:“名实合,为。”是说名实相合而成为行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墨子不同意孔子“述而不作”的保守思想,主张“述”而且“作”。

陶行知在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时,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观点。他完全赞同墨子关于知识分类的主张,说:“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的来源,并不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和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他把直接知识的间接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生动地比喻为“接知”如“接枝”,一切间接知识(闻知)与理性知识(说知)都是扎根于亲知中。陶行知反对单纯劳心,认为它不能算作“做”。只有“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正的“做”。陶行知十分重视这一发现,他认为“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是一切发明之母”。这样,陶行知就赋予“做”以新的涵义,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

五、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

孔子使用的教材是经他整理加工过的“诗、书、礼、易、春秋”,他轻视体力劳动,不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传授,斥骂询问学种田、学种菜的樊迟为“小人”。而墨子则是劳动实践家,他重视生产,强调“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初步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是要对“农与工肆之人”授以实用的知识技能,在分工合作的原则下“各从事其所能”,培养成“为义的兼士”。在教育内容方面,墨子为了实现“为义”的理想,对弟子所用的教材,很重视与生产有关的实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墨子试图通过“上说下教”的方法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使墨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独具光彩。

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也明显具有墨家这方面的特色。一九二七年三月,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举行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之一是开荒。劳动完毕,陶行知兴奋地对他们说:“今天的考试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你们的劳动成绩很好,足足可以打上一百分。”后来,他把自己动手建成的圆形大礼堂命名为“犁宫”,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向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他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中,把文牍、会计、庶务、烹饪、缮写、招待和洒扫整理列为分任院务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从乡村生活内容的实际出发的,所以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就能够成为农村需要的比较全面的教师。陶行知是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以极大魄力将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他使得直接经验进入学校课程,获得正式地位,与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分庭抗礼。在陶行知的实验学校中,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开创和形成了教育史上能够与传统的间接经验为主的学科课程相对立、相抗衡的活动课程体系。在今天世界范围的课程实践中,各种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已经成为现代课程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现代课程的主流。

六、从创造实践到创造理论

墨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明创造。他与当时很负盛名的公输班(鲁班)齐名,擅长制造生产工具和守城器械(据《鲁问》记载,公输班在楚国九设攻城机械,墨子九次挫败他的进攻,公输班技穷智竭,投械认负)。墨子设计的滑轮系统与英国的“阿特伍德机”极其相似;在军事器械设计上,他发明了木鸢、赣车、连弩车、籍车、听瓮、云梯、悬门等攻守器械;尤其难得的是,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倒影的原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至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取得了使生产技术向科学理论飞跃的最初成果。《墨经》中具有比较丰富的科技知识内容,涉及力学、光学、几何学、军事学、逻辑学等方面,被誉为中国的《几何原本》(古希腊欧几里得著),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

陶行知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创造性,并逐步把创造实践上升为创造理论,成为我国创造教育的开辟者。他说:“今日教育家必须具备两种要素:一是‘敢控未发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他认为:“生活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向创造之路迈进的人,“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发一条生路”。他在批判了那些视创造为畏途的观点之后大声疾呼道:“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他还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同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面对庞杂的信息,能够进行有效的筛选,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独立分析和决策,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是完全一致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其中的墨学因素,是他对墨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今天,我们遵循同志关于“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的指示,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墨家渊源,就是要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科学体系来,更好地为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主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3][清]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2001.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07-01

素质教育提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的“六个学会”教育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学会劳动。劳动技术教育是一种提高未来社会成员基本技术素养的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一种人人都必须接受经历的教育。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大背景下,劳技教师必需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劳动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和积极情感的形成。我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劳技教学,进一步去贴近现实生活。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而反思我们的劳技教学,我们往往无视学生具有的无限发展可能的潜在状态,在教学中对学生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始终保持习以为常的高高在上者角色。殊不知孩子有自己天然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蹲下身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共同去遭遇劳动技术问题,去解决生活问题。因为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劳动技术知识。

二、教学导入生活化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现象,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劳动技术知识的生活内涵,让劳动技术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劳动技术材料生活化,生活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中到处有劳动技术知识,到处存在着劳动技术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创设良好的劳技课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和开启学生的思维。如《米饭的焖与炒》,我选择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两款花色饭:咸肉菜饭与蛋炒饭作为教学内容,这两种花色饭几乎每个同学都吃过,而且几乎是人人爱吃,但说到谁自己动手制作过,寥寥无几。因此当我说我们要亲手制作时同学们很兴奋,都跃跃欲试。因为平时他们没有机会动手实践,原因有好多,主要是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家务都包揽了,舍不得让孩子动手,他们的要求就是要他们的孩子认真学习,争取好成绩,将来能出人头地。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陶先生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生活的特征,从生活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可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学生要真正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劳技学习,离不开劳技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情境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并由此向课外延伸,触发学生生活的灵感与智慧:在教学方式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受、有所悟。

这节课在操作前我先进行安全教育,然后进行必要的操作演示,把制作菜饭和蛋炒饭的要点说清楚,并要求学生几人为一组,分工协作,最后集体完成作品,通过实践操作,同学们学会了洗菜、切菜、炒菜、炒饭、焖饭等多种技能,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许多同学激动地对老师说“:老师,我会做饭了!”我对他们说“:以后如果爸妈很忙的话,你们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但是老师提醒你们要注意安全。”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我建议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拓展学习,创作出新款的花色饭。

这里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和生活整合起来,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技术就在我们生活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劳动技术课的趣味性、实用性,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了教学内容,体验了生活实践。改变以往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建立灵活、互动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和创造生活。

参考文献:

[1]刘秋平.劳动技术教育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抗战时期张家口初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1938年1月~1948年9月,以下简称边区)带领根据地人民一边坚持抗战,一边艰苦办教,与日伪奴化教育相抗争。作为晋察冀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口地区建立了平(北平)北、平西、察(察哈尔)南、察北等抗日根据地,在坚决执行边区对新民主主义教育总要求的同时,又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初等教育(含初级、高级小学教育)。其中,初等教育以期普及国民教育和抵制奴化教育,且颇富成效,故对此略作研讨。

抗战期间初等教育的创建和推展

抗战期间,张家口各根据地介于边区与日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边缘区和游击区,主要分散在察南、察东,包括蔚县、涿鹿县、宣化县、怀来县、赤城县、龙关县、延庆县、崇礼县等各地山区。在边缘区,敌我势力此消彼长,抗战教育极具游移性和艰苦性,教育基础十分薄弱,故在各根据地的抗战普通教育中,中学、大学教育无条件亦无力举办,而初等教育则极力保持常态化,得以创建和开展。

建立教育行政机构。为了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旋即构建教育行政机构,在系统内形成四级管理体制,包括边委会(全称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教育处;行署教育处或教育厅(后改为文教处、民教处,另行署下设专署,在专署设有教育科,是行署向专署的派出机构,沟通上下级的桥梁);县教育科(县下设区,在区设有教育助理员,是县向区的派出机构和人员);村教育委员会。随之,张家口各根据地亦建立了相应的教育行政机构,如“平西、平北的督察专员公署和各县政府均设立了教育科,区配备了教育助理员,村委会设立教育委员”①,由县教育科员、区教育助理员、村教育委员直接负责各级抗日政权中的普通教育。同时,积极联合当地教育人士,不断充实和完善教育行政机构,如在1941年龙(关)崇(礼)赤(城)联合县创建过程中,区委书记郎宝信拜访了当地有名望的绅士赤城县马营乡石庄沟任敬贤,后通过他出面联络界墙徐立柱(曾任赤城县龙门所完小校长),进而说服界墙徐迈迁(又名徐之良,曾任伪宣化县教育科科员)任联合县教育科长、动员徐镇洲(曾任伪大乡助理)任联合县教育科科员。②

恢复和推广初等教育。日本全面侵华后,国民政府败撤,所失各地出现无政府状态,学校纷纷关闭,儿童、青年流离失所,国民教育瘫痪。1938年,鉴于根据地所在小学已遭日伪严重破坏,边委会“努力安定社会秩序,坚定群众的认识外,对于各县、镇、乡、村恢复各级小学校”③的指示。遵从该指示,张家口各根据地开始努力恢复和开办两级小学校,而且,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一方面将小学校形式推向多样化发展;另一方面则多方采取措施普及小学教育与抗战教育。至抗战胜利前夕,各根据地小学校数量已然可观,如1944年,龙关县、赤城县根据地小学校已建有50余处;④1945年,蔚县根据地小学校发展至70余处。⑤

改造和培训师资队伍。为响应边区政府“面向游击区,开展游击的教育工作”的号召,张家口各根据地多方举措,积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抗日教师队伍。对抗日小学校的教师重在培训和提高,如: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平西、平北的督察专员公署和各县政府在“根据地内统一编印了教学大纲,有计划地培训了一大批教师”⑥;为了加强教师的思想工作,各根据地也都分期分批组织小学教师进行集中轮训,如1944年冬,龙赤联合县政府“在上轿子村开办了60多名教师参加的训练班,整顿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⑦。对敌伪小学校的教师主要采取:“争取、掌握、团结、教育的方针,启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思想,鼓励他们办‘抗日两面’小学,……尽量做到向敌领薪,为抗日教学”;对私塾的教师则主要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态度,争取他们与抗日小学合并,或者动员塾师扩大招生面,使用抗日课本,逐步改变私塾形式,办成具有抗日性质的私塾。”⑧

抗战期间初等教育的运行

遵循边区教育方针。针对抗战期间的教育,1937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公布《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要实行抗日的教育政策。为了贯彻“教育为战争服务”的方针和新民主主义教育总方针,1940年6月16日,边区在《文化教育决议案》中规定:“以民族的、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精神,教育边区人民,以粉碎敌伪的奴化教育政策,及一切落后的、迷信的、复古的与买办性的反动教育,树立全国新教育的模范。”⑨1941年4月,边委会颁布《边区小学校暂行办法》,确立小学教育的方针,即发扬儿童国家民族意识与优良品质,培养儿童普通的科学知能,启发儿童对社会发展的初步认识,培养儿童对劳动生产之正确认识与习惯,养成儿童优良生活习惯,促进儿童身心发育健康。⑩为了全面贯彻边区的小学教育方针,张家口各根据地的初等教育除了教授小学生文化知识、改进旧的教育内容外,紧紧围绕着抗战救国这一中心,以提高儿童的民族自信心与抗战必胜的信念为主要任务,如:蔚县南山抗日根据地小学校以“坚持抗日,增加知识,能文能武”为教育宗旨;涿鹿县谢家堡抗日根据地小学校以贯彻“教育为政治服务”、宣化县东部、东北部和南部边远山区抗日根据地小学校以遵行“教育为政治服务,结合实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为教育方针等等。

贯彻边区教育政策。边区小学教育始终强调与政治宣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如1943年,边委会、北岳区群众团体和北岳区中国童子军理事会为迎接“儿童节”发出指示,开展“三大”号召和“五不”运动。“三大”号召即:积极入校学习;努力帮助家庭生产;按时出操上课。“五不”运动即:一不上鬼子校,不念鬼子书;二不听鬼子话,不参加鬼子会;三不吃鬼子糖,不要鬼子东西;四不见鬼子面,不告诉鬼子一句话;五不受鬼子骗,不参加鬼子少年团。张家口各根据地将政治宣传、生产劳动列入初等教育计划之中,并为此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坚持“教育与劳动相联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或“教育为生产服务,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如:蔚县人民高级小学校学生“在艰苦的环境里学文化、学政治,边学习、边劳动”;涿鹿县宝峰寺高级小学校“课余时间,学生打柴割草,开荒种地,因陋就简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等;二是确保学龄儿童入学,或由各级政府与群众团体协同发起动员工作竞赛,对儿童父母进行政治宣传,形成儿童入学热潮,或在必要时由政府强制入学;三是狠抓小学生的政治教育,一般而言,其内容占教学总比重的10~20%;四是组织小学生积极参与抗战、参与根据地建设、参与教育活动,并深入农村和基层群众当中开展政治动员工作。如:宣化县根据地小学校结合当时斗争形势,“对学生进行爱祖国(反侵略,不当亡国奴)、爱劳动(反对不劳而获)教育”,并“组织儿童参加抗日和反对反动派的宣传,参加分田地等一系列社会活动”;怀来县根据地小学校为适应复杂多变的斗争环境,除教《国语》等文化课外,还“组织师生参加抗日活动,如站岗放哨、查路条、转送信件、宣传抗日、协助军民除奸等”;龙关县、赤城县根据地小学校“组织儿童站岗、放哨、送信,侍护伤兵员,拥军优属等,到处教唱抗日革命歌曲,排演小型剧目,打霸王鞭等”。

艰苦办学,灵活教学。张家口各根据地开展初等教育艰苦异常,既要面对边缘区敌我斗争的严峻形势,又要面对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师资源短缺的困难窘境,因此,在根据地农村难以实施正轨化的初等教育,只能依据农村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因陋就简开展战时教育。如学校的置设,1941年1月,边委会作出《关于普及国民教育的指示》,规定“应根据一村一小学、一区一高小的原则,普设学校”,但张家口各根据地只能尽其可能确保大村单设、小村联办,至于高级小学校更是屈指可数,甚至无力开设。各小学校学生入学年龄、修业年限,以及课程设置均不作严格要求;如教材的使用,张家口各根据地最初只能是教师自选教材,以识字为主,并结合进行抗日爱国教育,直至1939年以后,才陆续使用边委会编写的正式课本;如教师的待遇,边区规定教职员实行供给制,工资每年60~120元(边区币)或小米每日1.4斤,而张家口各根据地小学教师待遇要低许多,蔚县根据地小学教师“每人每月发给边币3元作为生活补贴,条件较好的地区每月发给教师小米或莜麦面18~20公斤”,但遇战事吃紧,教师较长时间“吃不到盐,吃不到菜,没有衣服换,没有被子盖,是常有的事”;如学校的设施,大都“校舍极其简陋,占用两间土房,课桌甩木板搭成,学生坐在石头或草墩上学习。没有纸和笔,就用石灰或木炭、瓦片或石板代替”。即便条件如此艰苦,各根据地教学形式却很灵活,如游击教学,即“敌人骚扰时,师生转入山洞、密林中坚持教学”;如两面教学,即“学生准备两套课本,一是日伪政府的‘蒙疆课本’,一是边区政府油印的抗日识字教材,以此应付复杂多变的斗争环境”。此外,还创造了“流动教学”、“分散教学”、“巡回教学”等不同的教学形式,不论何种教学形式,均追求学以致用、讲求实效。

抗战期间初等教育的引思

张家口各根据地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将初等教育作为根据地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虽然因辖区时变,隶属不定,资料缺失,致使成果难以确切统计,但有三点须值得肯定:一是学校数、学生数、入学率不断增加应为不争的史实。随着抗战形势的好转以及张家口各根据地通过开展生产运动、变学校经费由群众摊派为乡村负担、提倡学校民办公助等形式和方法,减轻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提高了群众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如1937年冬,蔚县根据地上陈庄开办私塾,招收男生共计18人,至1945年初,改造为抗日小学后,男女兼收,“全村适龄儿童一百一十七名,入学儿童竟达一百一十四人”;二是激发起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培养出一批有志于教育工作、艰苦朴素、坚持抗战的教师队伍,成为晋察冀边区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为晋察冀边区抗战精神乃至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如1942年秋,蔚县大南山根据地遭到日伪千余人“扫荡”,南卧羊合抗日高级小学校师生40余人随县政府转至深山与敌周旋,“环境十分艰苦,几十天吃不到小米,有时因怕目标暴露,终日不冒炊烟”。待反“扫荡”胜利后,校长李俚欣闻赋诗一首,尽显根据地师生的昂扬斗志和乐观情绪,诗云:“夜歌深山未成眠,中秋月下喜讯传。忽报敌军北遁去,胜利捷报飞南山。敌寇气焰昙花现,革命力量大无边。艰苦炼成钢铁志,红旗越飘越鲜艳”;三是孕育出一批革命干部。抗战时期,因边区急缺各级各类干部,高级小学承担了一部分培养干部的任务,虽然张家口各抗日根据地高级小学数量极少,如蔚县有“人民高级小学校”,涿鹿县有“宝峰寺高级小学校”,但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在抗日救国感召下,奔赴各根据地的党政军等部门任职,成为抗日骨干、模范干部或模范教师等。

张家口各抗日根据地初等教育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办学经验,除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以外,还富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抗战时期初等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方法值得肯定和借鉴。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革命根据地教育的鲜明特色,是满足战争特殊需要、教育经费短缺和农村生计的产物,虽然张家口各抗日根据地中有些小学校在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方针时出现过分强调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影响了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但通过各教学科目的教学和参加劳动实践的亲身体会,以期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与当今小学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结合、课堂教学和实际劳动结合,并最终促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并无抵牾之处。

另一方面,张家口各根据地师生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值得学习。如:为了节约经费,各根据地在材后,将学过的课本传给下一届学生,有时由老师翻抄或高年级自抄课本,既节约资源,又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又如:师生在边远山区办学,虽由当时战争环境使然,但师生执着信念与社会、自然环境相抗争的做法和精神仍需发扬。

总之,在抗日战争时期,张家口各根据地执行边区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普及小学教育的做法,不仅为老解放区教育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也为解放战争时期及其以后张家口初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分别为河北北方学院副教授,河北北方学院教授;本文系河北北方学院2014年重大科研项目资助成果)

【注释】

①中共张家口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张家口地方史》(第一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第228~229页。

②张清亮:《清水河风雷》,张出准字(内)第97015号,第23页。

③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抗战中的中国文化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06页。

④⑥河北省赤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赤城县志》,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年,第465页,457页,第459页。

⑤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蔚县志》,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5年,第593页,第588页,第594页,第613页,第594页,第594页。

⑦中共赤城县委党史征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共产党赤城县历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第101页。

⑧河北省晋察冀边区教育史编委会:《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续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10页,第2页,第508页,第510~511页,第509~510页。

⑩王谦:《晋察冀边区教育资料选编》(干部教育方针分册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32页。

“边委会颁布边区小学校暂行办法”,《边区教育》,1941年第4期,第6页,第11页。

涿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涿鹿县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85页,第485页,第513页。

宣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宣化县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91页,第791页,第791页。

中共张家口市委党史研究室,张家口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张家口文史资料》(察哈尔纪事特辑),第23辑,1993年,第199页。

《抗战时期初小适用国语课本》(第二册),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印行,1940年,第13页。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

一、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改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虽然各个初中学校都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实践,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阻碍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改革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上的重视程度永远是第一位的。试想一下,如果教师不重视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那么就不会有很多的时间来考虑进行具体的教学规划和设计,也就不可能提供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可见教师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重视度不够是远远不行的。另外,学校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重视度也会影响到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质量。目前,学校大都认为思想品德教育类似于辅修课程,给予的关注度不够,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导致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度也就下降了,更别谈思想品德改革教学的质量提高了。

2.教师教学质量问题

思想品德改革教学重点就在于它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规划,而这一点对于老教师来说是有难度的,毕竟很多教师都已经习惯了以前固有的思想品德教学模式,对于目前新流行的新课改教学模式很不适应,有的教师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规划把一节课分为几个环节进行,这样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可能导致原有的教学计划完成不了。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方式并非思想品德改革教学所需要的。另外,有些教师对于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的利用程度不够。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出现在了课堂上,但是在如何合理科学地使用上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对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熟练,或者是方法不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众所周知,思想品德教育这门课程相对比较枯燥,我们也都了解现在政治思想品德课程的教材内容无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足,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那么势必会降低教学质量。虽然目前许多教师也在使用一些其他的辅助教材,但是这些辅的教材和课本内容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根本不可能给学生带来新意。新课程改革后要求教师把课程内容变得有趣,但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内容和形式不会存在很大的突破。另外,我们初中教学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所有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都是按照考试来进行的,这对于思想品德改革教学是不利的。

二、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要把学生看成被动的认知体,而要把他看成完整的人,看成是引起、展开、参与和评价各种学习活动的主角。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合作,对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关注和尊重,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职责主要在于使自己执教的每一节课,都能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尽可能地做到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其情感引向对真、善、美的追求。现代教育思想所要求的不是要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是选取学科知识中最基础、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使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

三、在抓好课内教学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和社会实际,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这就是说,教学必须联系实际,讲求实效。为此,必须立足于“两个结合”。

1.结合农村实际,使思想品德教育有特色

我国家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必须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首先,结合思想品德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如在教《劳动不分贵贱》课时,我首先用形象具体的类比法(用人体的各个器官进行类比)讲清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热爱劳动,热爱农村。其次,要结合思想品德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种田要讲科学,养鸡、养猪、养鱼也要靠科学。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进行农业科技教育。我教《相信科学不迷信》时侯,除了运用课文中的事例外,还让学生课前搜集因信迷信而受害的事和讲科学受益的事,并增补自编教材《种田地也要讲科学》,使学生在正反对比中提高认识。如有的同学了解到文高村一个农民看不懂药瓶上的说明而配药过重,使水稻枯死了一大片,结合类似这样的一些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导之以行。

2.结合改革开放的实际,使思想品德教育有新意

初中劳动教学反思篇10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214021)

摘要:初中劳动与技术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操作,获取新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开展劳动与技术项目驱动式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字:劳动与技术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索

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以项目为驱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出作品,经过探究操作,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劳动与技术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亲身参与、体验和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贴近生活,实践方式多种多样。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复杂的新问题解决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重组教材

江苏省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有《木工》《园艺》《营养与烹饪》《蔬菜栽培》《农作物栽培》《食用菌栽培》《养殖》《金工》《布艺》《工艺制作》《电子电工》和《现代办公技术》等。这套教材充分吸取了德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先进经验,我们以项目式学习来重组这些教材和课程,就能产生一个全新的课程开发模式。根据实际需要重组或选取课程,它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了项目引导的课程理念,使学生更系统更全面的发展。

(二)打破各学科界线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让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制作出作品的活动,强调探索式学习,这正是当前学生最需要的。

项目活动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思想。学生选定项目以后,他们就是课程设计者和参与者,以小组的形式在校内外一起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单纯地依靠某一门学科知识是无法完成活动任务的。这种项目式活动,是最高层次的项目课程,它更具挑战性。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项目学习的共同体中,师生和生生之间通过任务建立起合作关系,为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创设了重要条件。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最优化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正是在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交往中获得发展并得到提高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过程中的相互理解支持、合作互助,平等、宽容地与他人交往,形成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劳动与技术项目式学习的方案设计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把课程重新安排,将项目式学习渗透到课堂教学、课堂设计、课内外活动及课后反思评价等环节中,建立了三年一贯制学习方案。

初一年级学习简单的工艺制作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选题、收集资料、写总结等,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的能力;初二年级则以较为复杂的木工、陶艺为开发项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及创造能力;初三年级以电子电工为基础,让学生创新设计,围绕项目主题,开发有价值的电子产品,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项目设计及制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为高中通用技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各年级部分参考项目内容如表1所示。

三、劳动与技术项目式学习的步骤

(一)项目的选题要有可操作性

选择项目时可根据教材做好项目的选题、设计及准备工作。选定的项目应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能面向学生现实生活等,学生可自主选择可行的项目,然后分组设计。例如,教学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木工》时,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小项目,如制作便笺夹,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学习木工的相关知识,避免了按照教材单纯练习锉削的枯燥。练习了小项目,才可以让学生制作稍显复杂的木工项目,如实用性较强的电脑桌,学生可以设计成不同形状、功能齐全的小桌子。通过设计与制作这个项目,学生能掌握木工的基本技能,包括用途、方法、要领等,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的目的。

(二)项目的启动要能提出驱动问题

项目启动形式可以多样,如陶艺课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视频等,激起学习兴趣;也可以用一个驱动问题来激发学生参与,把项目主题和学习目标整合成一个重要的、有意义的问题,好的驱动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项目的好奇心,使项目更具挑战性。一般课堂上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但在项目学习中,驱动问题一般是师生共同提出,并在完成多项任务,综合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料之后,才能得到答案。

(三)创设理想的项目学习氛围

项目组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创设和完善理想的学习氛围,是增强学生创作兴趣的一种很好的策略。比如,在陶艺创作时,可以将陶艺教室划分成几个不同区域,给不同小组提供专用空间,增强学生的项目主人翁意识。此外,可以建立校内外多种联系,带学生向校外经验丰富的手工艺人学习,这就超越了本班本组成员的合作关系,体现了项目学习的作用。

(四)项目的评估不能单一

课程评价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评估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项目小组,还可以邀请合作对象、专家、社会人士、家长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估关注学习,建立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而评价关注教学,建立在衡量教学的基础上。有两种常用的评价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的任何时候都能发生的持续过程,通常被用作反馈。形成性评价可能影响着怎样设计后续课程和设计些什么,总结性评价通常凝聚课程学习要点,常常在课程结束时使用。

基于项目的学习不仅关注活动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过程表现,无论成功与失败、错误与经验,都值得认真反思和总结,因为本身评估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发展的过程。所以,首先要重过程,轻结果,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形成性评价,同时重视个性化表现。其次,要科学综合评估结果,即总结性评价。科学的评价能对教育产生良好的正面促进作用,项目式学习不像传统的课堂以考试试卷进行评价,放弃了“分数唯一”,更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和感悟,所以涉及学生态度、团队合作都是评价内容;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辩论、演讲等都是评估学生发展水平的综合性依据。我们要采用更真实合理、更多样性、更综合的方法来评估。

参考文献:

[1]谢春风,时俊卿.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老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