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疗市场总结十篇医疗市场总结十篇

医疗市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6:26

医疗市场总结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医疗器械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整治重点,落实企业责任,发挥社会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科普宣传,推动诚信建设,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

二、主要开展工作内容

1、开展医疗器械使用不良事件监管及跟踪检查。根据州局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管及跟踪检查的要求,开展辖区医疗器械使用不良事件监管及跟踪检查,全年我县无可疑医疗器械使用不良事件;

2、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工作。一是整顿和规范医疗器械经营秩序,打击非法经营突出整治严重扰乱流通秩序的违法行为。重点整治以体验式方式未经许可擅自销售第二、三类医疗器械,无证经营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助听器,未按要求贮存和运输体外诊断试剂等行为。依法查处和取缔各种形式的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经营活动,坚决打击经营企业擅自退掉库房、减少面积和人员等降低经营条件的行为。二是整顿和规范医疗器械广告秩序,打击夸大宣传严格医疗器械广告审查标准,强化医疗器械广告监测;重点整治腰腿痛、近视眼、糖尿病和高血压等贴敷类、物理治疗类医疗器械进行违法宣传,未经审批或篡改审批内容擅自违法广告,夸大产品功效和适用范围,利用医疗科研院所或以专家、患者名义和形象作功效证明等进行违法广告宣传等行为。三是整顿和规范医疗器械使用秩序,大力查处违法案件规范医疗器械使用行为,着力查处医疗机构使用无证医疗器械行为,特别是加强对医疗机构冒用科研名义使用无证医疗器械如无证体外诊断试剂、无证医学软件等行为的查处,加强对口腔诊所使用无证定制式义齿行为的查处。四是突出重点,严格执法。按照排查、整治、规范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采取集中排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以隐形眼镜经营企业为突破口,着力整治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等行为,通过专项整治,营造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有效惩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切实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截至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10余人次,检查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单位55余家次。共立案查处销售过期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违法行为1起,罚没款0.5万元。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在检查中向经营者宣贯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规章,明确告知隐形眼镜及护理液属第三类医疗器械,注重其诚信守法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的提升,同时在各我县民族广场张贴“五整治”宣传横幅,大力宣传医疗器械安全用械科普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营造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新《条例》的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县级医院分管医疗器械负责人、乡卫生院负责人20余人参加参加的新《条例》的宣传培训。

医疗市场总结篇2

关键词:医疗服务市场政府

一、引言

在近年有关我国医改的争论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是世界上医疗费用支出最高的国家(2010年医疗费用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8%左右),但美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并不好(主要表现在人均寿命、新生婴儿死亡率等健康指标不仅差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差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因此,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不应照搬美国以市场主导的医疗体制模式,而应采用以政府主导的医疗体制模式”。

我认为该观点是片面的。首先,该观点的论据并不充分甚至有误;其次,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个长期复杂的工程,究竟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或者以市场为主导,美国模式能否照搬以及该如何学习美国模式,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长计议。

(一)对论据的否定——健康及其决定因素

由卫生经济学相关理论,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大致可总结为行为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医疗服务因素四种。

行为因素是指人们自身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可能给健康带来的影响。以美国拉斯维加斯州及其附近的a州为例,两州因地理上毗邻而在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医疗服务因素上区别不大。然实证调查表明,拉斯维加斯的居民健康水平不如邻州,原因在于拉斯维加斯是世界著名赌城,州内居民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不如邻州。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报告指出,全球接近四分之一的疾病由可以避免的环境暴露引起。每年超过1300万的超额死亡归因于可预防的环境因素。即使是在最不发达的地区,也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死亡和疾病归因于环境问题。2008年我国相关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的孕产妇死亡率为34.2/100000,而的孕产妇死亡率为254.6/100000。

Baird在其1994年的研究中发现,出生时被分开抚养的双胞胎,在酒精成瘾、精神分裂症、情感混乱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Smith在其1999年的研究中发现,即使是自愿行为,人们的吸烟和饮食等习惯也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学者在对荨麻疹、猩红热、肺结核和伤寒的研究中发现,在降低因人类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上,医疗的作用并不显著。更为精确的研究表明,医疗服务对健康的边际效益很小,医疗的健康产出弹性是0.10,以美国为例,1997年医疗费用开支是10000亿美元,人均寿命76岁。假定医疗费用增加10%,那么多增加1000亿美元将导致人均寿命延长0.76年。

以上列举表明,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且医疗服务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不大,因此,若以美国医疗费用支出和居民健康状况之间的不对应来否定市场机制的优势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二)我的观点提出

我国医改究竟应该走市场化之路还是政府主导之路,不可一概而论。美国乃至各国模式都建立在不同的国情之上,虽有借鉴意义,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照搬照抄。综合分析我国医改三十年来的发展与弊端,我认为,我国医改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适当引入市场化机制,寻找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平衡点。

二、文献综述

一直以来,学界、政界对医改的是是非非争论不断。总体而言,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是“市场派”,主张我国医改学习美国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一种是“政府派”,主张医改应以政府为主导。两者论战已进入白热化状态。

市场派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以市场为主导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解决公立医院垄断引起的效率缺失问题;解决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医疗市场导致医疗服务供给不足问题以及解决管办不分、政事不分引发的“公地悲剧”问题。同时,在市场竞争的驱使下,各医院、药厂都会竞相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以赢得市场竞争,医疗服务的各项费用也会逐渐趋于均衡,医疗领域的平均利润会趋于社会平均利润(翁清雄,2006)。持市场化观点的人认为,政府的责任是出资、筹资和监管,而不是亲自包办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赵娜,2010)。

政府派认为,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简单照搬美国模式,在照搬过程中忽视了我国国情,忽视了人口大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刘美平,2011)。政府派指出,美国在卫生投入的绝对数上超过了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然而其医疗卫生的各项指标却排在发达国家的后位,这说明美国以市场为主导的医疗卫生效率并不高。同时,市场化导致医院以利润最大化为动机,造成医生收取回扣、乱开大处方、收红包等现象严重,淡化了其社会责任意识,弱化了医院的社会公益性质(翁清雄,2006)。

三、理论分析

(一)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医疗服务市场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市场具有的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几点特殊性:

1、信息高度不对称。在我国,医疗服务市场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因医生与患者之间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患者被剥夺消费者,在消费何种医疗服务、服务的价格总体水平多高、消费数量与质量等问题上,患者没有选择权,一切皆由医生决定,从而无法形成医疗服务领域需方对供方的有效监督。

2、生产消费的同一。医疗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合二为一,同时进行,不可分离,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也是医疗服务的使用者消费医疗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医疗服务产品和服务不同于其他任何商品,其既不能储存,又不能转运,也无法任人挑选,从而无法在事前或事中对其进行检查和监督,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3、产品属性的特殊。诸如卫生保健、传染病控制和基础医疗设施的建设之类具有完全公共产品性质的医疗服务,必然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有效提供,得依靠政府或公共筹资提供;如急救和健康教育类不属于公共产品,却有极大的正外部性的产品和服务仍需政府参与强制实施;而如临床的诊疗设备等绝大多数私人产品性质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则应放权于市场,交由市场进行资源配置。

(二)市场机制VS政府干预

市场机制有优势,同时也存在缺陷。在市场机制明显高效的情况下,政府切忌过度干预;在市场失灵无法克服的情形下,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运用行政等手段强制参与和实施。

美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声誉机制的建立是市场成功演化出克服自身失灵的方法的最好例子。我国之所以不能像美国那样形成完善的声誉机制的原因在于政府的过度干预。本应由市场发挥作用、充分引进竞争机制的医疗服务领域却由政府以行政手段操控,医院和医生级别提升或下降的生杀大权全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如此一来,因医院和医生消费的是公共声誉而非个人声誉,其道德风险行为便会越发严重。而要想获得较高的声誉,医院只需与卫生行政部门搞好关系,医生只需进入较好的医院,这样的由政府主导的医院和医生级别评定机制为本来掌握极大信息优势的医疗服务供方提供了极大的寻租空间。即在市场声誉机制的建立问题上,政府干预具有明显的负效应。

然而,医疗服务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在市场失灵又无法通过自身演化解决问题时,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干预。对应于以上关于产品性质的分析,首先,预防保健类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由政府负责提供既能维护公民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又能兼顾医疗资源配置的高效;其次,在市场规则的制定上,政府责无旁贷,严格来讲,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市场的运行只有以法律为基础才能形成有序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最后,在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具有完全公益性的医疗保障领域,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服务体系,建立公立医疗机构,以缓和贫富矛盾、解决医疗服务的广覆盖问题。

总之,放任市场自生自灭是不理智的,而政府的过度干预无疑也是阻碍效率的一大杀手。政府与市场并非完全对立,只有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将两者理性结合才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最优做法。

四、给我国医改的建议

自1985年我国医改启动、2009年我国新医改方案出台以来,市场化和政府主导成为医改的核心,其争议从未间断。近年来,关于我国医改应以政府为主导还是应以市场为主导的争论更是愈演愈烈。纵观社会保障发展史,政府包办和过度市场化两个极端都是不科学的,政府与市场应该相辅相成。据此,对于我国医改,我提出两点建议:

1、立足国情,建立健全医改纠错机制,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体制。人口基数大、区域发展不均、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低效等复杂而特殊的国情注定了我国不可能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模式,而只能借鉴不同国家的经验,在医改之路上慢慢摸索,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然而,在摸索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很多走错路、做错决定的时候,只有建立和完善纠错机制,才能不断总结经验并提出新的可行方案。

2、不刻意扭曲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不刻意将政府与市场对立,努力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正视市场价值,放宽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其次,在相关领域,政府发挥职能、合理适当干预,如主导公共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承担公共卫生的投入,对公共医疗保险有条件地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补贴,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创新医疗体制机制、制定规则并监督执行,负责药品质量和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等(赵娜,2010)。

五、总论

关于我国医改的方向,目前有很多种争论。引言中的观点是片面的,美国的情形有美国的特定国情和意识形态做支撑,在我国医改过程中,只能对美国模式加以学习和体会,而绝不能照抄照搬。无数事实证明,市场化还是以政府为主导是个复杂的问题。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不是完美的,在资源配置上,两者绝非水火不容,相反,只有将它们理性结合,才能领导我国医改走向一条光明之路。

参考文献:

1、胡苏云,2005年:《健康与发展——中国医疗卫生制度的理论分析》,《社会科学》第6期;

2、赵杰,2005年:《医疗服务中的政府主导与市场激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第7卷第8期;

3、何岚,2006年:《医疗体制改革中政府的职能定位分析》,《医学与哲学》第27卷第3期;

4、钟国伟,2006年:《医疗体制改革的理论思考》,《卫生经济研究》第10期;

5、杜仕林,2007年:《医改的抉择“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基于医疗卫生服务及其市场特殊性的分析》,《河北法学》第5期;

6、胡涛,2008年:《对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再思考》,《改革与战略》第3期;

7、葛锦晶,2009年:《基于中美比较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思路》,《经济问题探索》第6期;

8、杨毅、朱娇阳、张建华、桂艳丽,2009年:《摆脱市场和政府缺位走出医疗改革困境》,《卫生改革》第3期;

9、颜新萍、刘彩梅,2010年:《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政府主导的困境与对策分析》,《科技广场》第6期;

10、陈晨,2010年:《浅谈市场化下的中国医疗改革困境及原因分析》,《商场现代化》总第615期;

11、胡万进,2012年:《我国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模式研究》,《现代管理科学》第4期。

医疗市场总结篇3

关键词医疗器械现状发展对策

1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到2000年底,全国医疗器械行业产值已突破500亿元,医疗器械工业企业5700多家,生产品种达5000多个,已能够生产部分高科技产品如Ct、核磁共振、彩超、γ刀等。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不少核心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而且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

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升级,促进了医疗消费的增长和医疗器械的需求;②医院信息化引发了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发了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③国家政策变化带动医疗器械需求增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个持续动力;④加入wto后,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外向度加大,加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促进医疗器械消费的增加,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总数达17.5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医院只有1.3万家,医疗仪器设备的水平较差,亟待提高,这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竞争能力较差。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50%以上,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军。我国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技术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2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因素

2.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2技术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这是影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总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15年,主要医疗器械产品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到5%,产品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市场竞争力弱。即使是中低档医疗器械产品,我们也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以呼吸机为例,产品平均无故障时间仅200h左右,而国外产品高达3000h。另外,当今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被仿制的可能性大为减小,竞争壁垒大大提高。总之,相对低下的技术水平,削弱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竞争力,极大影响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2.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

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3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3.1国家政策扶持和保护

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助推器作用,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中还存在着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①国家制定一些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欧洲和日本的医疗器械行业是作为福利行业进行扶持的,我国可以借鉴参考;②要在政府采购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国内医疗器械产品;③建立和健全医疗器械方面的标准认证体系,加强认证力度,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④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面广量大的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通过调整医疗器械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鼓励企业联合兼并,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⑤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目前状况下,单个企业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完成大规模的研发,政府需要在科研基金上倾斜。

3.2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提高

企业要在强化研发能力、提高营销水平、调整产品结构、重视质量管理以及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多作努力,增强自身实力。这是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强化研发能力。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严重缺乏研发和规模生产实力。因此,强化研发能力,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当务之急。

(2)提高营销水平。在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中,本土化的直销将成为国内企业的优势,而诚信度低、网络脆弱的模式则是进口产品市场营销的软肋。因此,发挥直销优势,重视名牌效应,提高营销水平,是国内企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3)调整产品结构。优先发展经济实用的、高质量的中低档产品,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尖产品,而应综合考虑疗效好、质量可靠、成本低的产品。要开展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重视质量管理。我国的医疗设备较国外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售后服务,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长远大计。

医疗市场总结篇4

关键词:政府;公共教育;公共医疗;资源配置;行为失当

abstract:Sincethereformandopenpolicy,ourcountryeconomyhas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thegovernmentcausedinthepubliceducationandinthemedicalserviceresourcesdeployment''''sbehaviororiginallyshouldimproperlyalongwiththeeconomicdevelopment,butimprovedgraduallytheeducationandthemedicalcondition''''sworsening,thiswasmainlythegovernmenttoopaysgreatattentiontheeconomicdevelopment,toeducateandinthemedicalreformmarketabilityleadership,accordingtothetradition“thecityandcountrysidedualstructure”reasonsandsoondispositionresources.

keyword:Government;publiceducation;publicmedicalservice;Resourcesdeployment;thebehaviorisimproper

前言

教育和医疗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两大民生问题,是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学者形象地把它们比作社会这辆高速奔跑的大车的两个轮子,一个管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个管公众精神与灵魂的健康发育。如果基本医疗和教育得不到保障,很容易成为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改革开放以前,尽管中国经济的底子很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在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领域,人们少有微词。单就公共医疗而言,70年代末,中国已成为拥有最全面医疗保障体系的国家之一,80%-85%的人口享有基本医疗保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创造了连续二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奇迹,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背景下,公共教育和医疗本应得到更快的发展和完善,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的评估,中国是世界上公共资源配置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但公共教育和医疗的状况却恶化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刻反思。政府在公共教育、医疗资源配置中行为失当导致公共教育和医疗状况与经济发展的脱节,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

一、政府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对教育和医疗有所忽视,导致公共教育和医疗投入不足

改革开放后,我们一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这里的“发展”本应是经济社会全面的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政府往往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更进一步,“经济增长是硬道理”又往往被理解成,为了追求经济尽快增长,其它一切都要让步,包括生态环境、职工权益、教育和公共医疗。对于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总是希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认为只要经济持续增长、蛋糕越做越大,其它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公共教育和医疗的改善,只有当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全社会各阶层共享时,它们才会得到改善。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尽管政府从未公开说过公共教育、医疗不重要,但从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看,它们不是政府关心的重点。

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和国外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及其占Gnp的比例很低。1991年至今,中国经济平均增长9.7%左右,但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平均只有2.6%。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有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公共教育方面的投入一直没有达到4%这个比例。

由于片面追求对经济增长,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教育和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政府对教育和医疗的投入不足,教育和基本医疗经费增长跟不上规模快速增长和质量提高要求的问题日益严重。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例,我国并没有真正做到“免费教育”,因为投入不足,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严重的“上学难”问题;而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经费困难,学校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导致高校“高收费”、“乱收费”现象相当普遍。医疗方面,同样因政府投入不足,催生了医疗高收费乱收费,医疗成本更多地百姓担负,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的医药费用让不少人无力求医、覆盖率极低的医保制度使大部分群众没有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而使社会公平性失衡……

在公共医疗投入方面,从医疗卫生总费用这一国际指标来看,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的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为1.26%,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比例为2.25%,而我国1996年的比例为2.36%,2000年下降到1.71%。这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支出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比例是极不协调的,至少没有保证趋势上的一致性。这和国际上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公共医疗卫生投入的普遍做法大相径庭。与此同时,在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构成中,居民个人的医疗卫生支出比重节节攀升。1980年居民个人医疗支出占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过23%;到2000年已高达60.6%。换句话说,过去这些年中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居民个人负担的。

二、政府对公共教育和医疗的特殊性缺乏清醒认识,导致教育和医疗改革上的市场化导向

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市场上的一切经济行为都是按照价格机制运作。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供求双方的自发调节,使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达到最优状态,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但是,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市场失灵不可避免。公共产品领域是市场失灵的一大表现。

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它难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必须由政府提供。按照萨缪尔逊的公共产品理论,教育、医疗都属于公共产品。义务教育是纯粹公共产品,就是高等教育,虽然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但同时,它又有着非常巨大的正外部效应,比如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促进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等,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公共医疗同样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在实现社会公平、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收益是不可分割的,也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教育和医疗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教育医疗的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同时,还必须看到,医疗和教育不单是公共产品,而且涉及到公民的教育权和健康权,维系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而,政府在这些领域的资源配置功能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遗憾的是,教育和医疗事业的特殊性,这些年并未得到我们的政府的重视,这导致我们这些年来教育改革、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基本走的是市场化道路。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商业化、市场化取向已经显现出严重后果,带来诸多社会矛盾。以医疗改革为例,20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策略,导致医疗卫生事业丧失了其公共品的本质,甚至沦为赢利的工具,一再暴涨的医药费用让普通百姓承担了过于高昂的医疗成本。和医疗市场化方式改革失败一样广受诟病的,还有市场化征兆明显、追逐经济利益的冲动十分强烈的教育事业。中国教育产业化改革的结果是过高的教育成本几乎完全由民众自掏腰包,收费节节攀升,上学难的问题日益困扰着整个社会。把公共产品和准公共品的运作完全托付给市场机制,必然导致教育和医疗改革的失败。

教育和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失败,证明了以市场化方式配置公共教育和医疗资源行不通。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和医疗的特殊性,真正并有效发挥政府在公共教育和医疗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度性的措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对教育和医疗资源进行公正合理的配置,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政府摆脱不了“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定势的局限,按城乡分割的“双轨”制配置资源,导致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极不合理

在义务教育方面,本来,义务教育作为纯粹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不应因地域或个人政治经济地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只负担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农村、农民自己负担。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后,把原来由乡镇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责任收归为“县统筹”,但由于我国县级财政不平衡,60%左右的县级财政无力保证义务教育支出,农村义务教育进本还是农民自己负担。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在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形成社会经济“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格局。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经济格局虽然发生了明显变化,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已经有较大改善,但在现实社会决策中,“城乡二元结构”划分的思维定势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其关键性体制因素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定势,导致城乡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上存在极大的差距。

在医疗资源配置上,据调查,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配置,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享有20%的卫生资源配置,医疗卫生领域的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5亿城市人口享受到的国家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是8亿农村人口的6倍,显示出政府在公共医疗方面的投入表现出极其严重的城市偏好。从医疗卫生投入来看,1998年政府投入的医疗卫生费用为587.2亿元,用于农村医疗卫生费用为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基本解体,绝大多数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在没有医保、医药费用迅猛增长、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为1:6的状况下,看病就医大大超过了农民承受能力。据卫生部基层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农村36%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去就诊,65%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去住院,有不少农民一旦有病只能听天由命、自生自灭。

当然,政府在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配置中行为失当导致的种种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政府也正在着手进行一些政策的调整。虽然这样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政府走出指导思想的误区,充分认识到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其进行公平合理的资源配置,加上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在教育和医疗事业上再造辉煌,使人民群众的教育权和健康权切实得到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教育部财务司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世界银行.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范柏乃,来雄祥.“中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5,(4).

[5]杨东平.教育产业化争议辨析.南方周末.2004.10.13.

[6]徐印州.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财政支出问题的思考.财政研究.2004,(5).

医疗市场总结篇5

关键词:医疗卫生体制;问题;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诸如医疗卫生的公平性下降,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必然会降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力图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作一梳理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建议,以期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 

 

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其改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经过20多年的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医疗服务公平性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卫生费用不平衡。占全国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1/4的卫生费用,而占人口1/3的城镇居民享有3/4以上的卫生费用,而且农村居民占卫生费用的比例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东部地区的人均卫生费用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二是医疗保障的可及性低。近八成农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亦即全国近3/4的人口尚未参加各类医疗保险,在遭遇疾病风险的时候无法得到政府的扶助。(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 

2.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医疗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医疗服务价格的增长和卫生费用的增长极为迅速,大大超过了GDp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据统计,从1989年到2001年,按当年价格计算,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39.3%,而在同一时期,平均每一门诊诊疗费和日均住院费则分别增长了96.5%和99.8%(葛延风:《中国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反思》,载《中国卫生产业》2005年第9期)。 

3.医疗卫生服务和卫生投入的绩效低下。有关卫生统计表明,虽然中国人口还在增长,但医疗机构的门诊量却在下降。2003年全国医院和卫生院门诊总量为20.96亿人次,比1993年减少了1.09亿人次。但同期城乡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却从140.1%提高到143.0%。(张冉燃:《权威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总体上不成功》,载《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05年第14期)另据统计,2002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增至5.24%,2003年超过5.4%(葛延风:《反思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6日)。但尽管如此,居民综合健康状况却没有明显的改善,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公共卫生领域,一些卫生、健康指标甚至恶化。 

4.卫生资源的布局与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与短缺现象并存。我国的卫生资源约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又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一些高精尖医疗设备的占有率已经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明显过剩。而医疗机构为了收回投资成本和追求高收益,随意对患者使用大型医疗设备,乱检查、重复检查的现象时有发生,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与此同时,市县以下公共卫生机构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医疗卫生机构却缺乏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和条件。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以商业化、市场化为走向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将市场经济的原则移植到具有公益性质的医疗卫生事业中来。二是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管理责任缺失:如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卫生资源的配置极不合理,对医疗卫生机构缺乏有效地监管等。

二 

 

要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的问题,既不能继续沿着完全市场化的方向继续走下去,也不能走回头路,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卫生体制。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在总结以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 

一是要明确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定位。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所能提供的医疗卫生资源是有限的,但社会成员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几乎是无止境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要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目标定位,坚持这一目标定位,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推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疗市场总结篇6

关键词医疗器械现状发展对策

1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到2000年底,全国医疗器械行业产值已突破500亿元,医疗器械工业企业5700多家,生产品种达5000多个,已能够生产部分高科技产品如Ct、核磁共振、彩超、γ刀等。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不少核心技术仍被发达国家大公司垄断,而且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不足2%。

由于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①经济发展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医疗服务需求升级,促进了医疗消费的增长和医疗器械的需求;②医院信息化引发了医疗器械需求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发了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③国家政策变化带动医疗器械需求增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逐步降低了医院对药品收入的依赖程度,提高医疗服务收入是医院减少对药品收入依赖程度的重要途径,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设备的需求将构成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一个持续动力;④加入wto后,我国医疗器械出口的外向度加大,加入国际市场的空间更为广阔;⑤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促进医疗器械消费的增加,我国现有医疗机构总数达17.5万家,其中县级以上的医院只有1.3万家,医疗仪器设备的水平较差,亟待提高,这给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虽然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不断扩大,但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仅处于中、低档,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竞争能力较差。在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销售收入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就有7家;前50名企业中,合资、外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都在50%以上,外资和合资企业成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主力军。我国除了超声聚焦等少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外,技术总体水平和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2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因素

2.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制约了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社会医疗卫生总费用的水平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来估计。我国在20世纪末社会卫生费用约占Gnp的5%左右,远低于美国(早在1993年美国已经达到了19%)。现阶段,一方面由于人民消费水平有限,医院经济实力较差,大多数中、下层医院买不起也用不起昂贵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另一方面受国家和企业财力的限制,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器械开发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2.2技术因素

2.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涵盖诸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诸如: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转换;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医疗保健体制的变革;国家政策的扶持等等,这些都影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制约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将逐步得到解决。

3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3.1国家政策扶持和保护

产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产业政策的助推器作用,而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中还存在着制约因素,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①国家制定一些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欧洲和日本的医疗器械行业是作为福利行业进行扶持的,我国可以借鉴参考;②要在政府采购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国内医疗器械产品;③建立和健全医疗器械方面的标准认证体系,加强认证力度,争取早日与国际标准接轨;④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把面广量大的医疗器械作为发展重点,通过调整医疗器械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鼓励企业联合兼并,实现规模经济,以提高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⑤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目前状况下,单个企业无论是资金上还是技术上都难以完成大规模的研发,政府需要在科研基金上倾斜。

3.2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提高

企业要在强化研发能力、提高营销水平、调整产品结构、重视质量管理以及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多作努力,增强自身实力。这是提高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1)强化研发能力。医疗器械产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严重缺乏研发和规模生产实力。因此,强化研发能力,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是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当务之急。

(2)提高营销水平。在与国际龙头企业的竞争中,本土化的直销将成为国内企业的优势,而诚信度低、网络脆弱的模式则是进口产品市场营销的软肋。因此,发挥直销优势,重视名牌效应,提高营销水平,是国内企业赢得竞争的有力武器。

(3)调整产品结构。优先发展经济实用的、高质量的中低档产品,不能片面强调高、精、尖产品,而应综合考虑疗效好、质量可靠、成本低的产品。要开展市场分析和需求预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重视质量管理。我国的医疗设备较国外产品在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售后服务,是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长远大计。

医疗市场总结篇7

经过改革、成为经济主体的医院,要想在市场中获取更大的效益,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就必须遵循卫生事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医院融入到市场中,可以体验到市场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1)医疗技术可以得到进步与发展。通过高精人才的引进、先进技术装备的引入,医院可以吸引外界资金,与社会各阶层交流信息,进行科技合作等等,而这些行为都是通过市场来完成的;(2)双向调节医患,实现双向选择。医院通过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引导患者合理分流,以满足各层次患者的医疗需求;患者则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包括疾病类型、距离远近、医疗费用等等,来需要选择自己感到满意和需要的医院;(3)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意识。医院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服务质量,以期改善和健全经济管理的秩序。医疗服务这种公共服务含有福利行为,然而市场调节的作用对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的合理、公平分配是很难起到作用的。这就是市场对医院的负面消极作用:①医院注重疾病的治疗,而轻预防;②医院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③医疗消费差距的扩大,降低了患者接受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

2.创新经营形式,灵活经营促进医院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形式下,医院面临自负盈亏的生存状态。医院要想实现价值补偿和生产经营增值,就必须面向市场,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创新经营模式,灵活经营,不断扩大医院的功能和医院的社会影响力。(1)品牌战略。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疗设备乃至医院的环境质量和医院的整体形象,都会成为患者选择就诊时的参考条件。医院在经营中,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特色服务模式,这就是品牌战略。只有既符合市场又适合患者,才能保证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服务战略。医院要重视服务流通的各个环节,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质量。从患者的需求出发,提供能基本满足患者的服务。用幼稚的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3)价格战略。医疗服务的价格要结合医疗市场需求确定医疗服务的价格。在不增加社会医疗费、减少药品收入的情况下,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在医疗服务价格内部,降低大型医疗设备的检查价格。在实施过程中要增加服务透明度,实施明码标价,让患者自愿选择,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领导执行力

医院经济管理涉及到各个部门。在院长的领导下,人事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药剂部门、后勤部门、财务部门等都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分工,共同搞好医院的建设工作。同时还应注重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建设,及时解决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原则性问题,纠正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工作中的缺点和偏差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弥补。有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能拖拖拉拉。还要及时总结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阶段性经验,不断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

4.结语

医疗市场总结篇8

【关键词】医疗设备市场市场化经营技术的价格弹性市场失灵

一、前言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及所需软件等,进而实现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医疗设备行业是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多学科交叉的高科技产业,它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尖端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X射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尖端精密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技术进步推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有着惊人的增长。

我国医疗设备市场更有广阔的需求前景,每年进口医疗设备达数亿美元。然而伴随着医疗设备需求的增长,居高不下的市场价格及一系列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证明了市场机制并没有能够自动、及时调节市场关系,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最合理的社会经济目标,即出现了市场失灵的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加以调控或引导,因此对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经济学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本人毕业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医学工程处工作。8年来参与过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各项工作,包括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档案、维修、计量、报废等,对医疗设备市场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以下将分别就医疗设备市场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展开分析。

二、持续高速增长的医疗设备需求

(1)医疗设备的刚性需求。医疗设备行业是一个不会枯竭的行业,因为人类对健康的追求不会停止。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正步人老年化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要非常迫切。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增强以及农村医疗体系的启动和发展给医疗设备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中国医疗支出占GDp总量的4%,而世界平均水平为8%,医疗设备规模总量的扩充预示着未来的一段时期我国医疗设备市场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时,国家推行新医改政策,积极推动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持续、稳定的需求增长活跃了市场也成为厂商对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动力,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必将拉动新一轮需求。

另一方面,有资料显示我国17.5万家医院拥有的医疗设备约有15%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这些医疗设备已经或即将进入自然淘汰期,而更新换代过程中将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推动我同医疗设备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2)医院引进医疗设备过程中的问题。现代各级医院通过多种渠道引起资金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数量急剧上升,据有关资料,我国目前Ct、mRi和伽玛刀的拥有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些大型医疗设备的引进对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大医院相互攀比,盲目引进高端医疗设备;信息不灵,国外市场上低效甚至淘汰的设备在国内仍被当成先进设备,高价引进医院;医疗设备资源的分布不平衡,不合理,个别医院、个别科室医疗设备利用率很低甚至大量闲置;片面追求高精尖,大而全,购置设备时看重多功能、高参数、选配很多几乎用不到的配件、耗材或软件,致使设备的购入价格更加昂贵。

(3)医院的市场化经营与公益性。目前,大多数医院尤其是城市中的大型医院,患者数量越来越多,门诊量节节攀升,对医院硬件设备投入逐年增加,医院发展快速。而医院之所以能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下得到快速发展,是由于医院引进了市场化经营的资源投入型发展模式。医院的管理者几乎一致认为,在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创收是医院的唯一出路,不创收别说医院发展,就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医院趋利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医院虽然被定位在非营利性质,但是,在事实上又被推向了市场,承担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效益压力。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医院不断引进最新技术,购买最新设备,以改善医疗硬件环境吸引更多的病人前来就诊,从而不断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这是由提高成本带来的高收入,整个医疗卫生产业呈现粗放型增长。

医院正扮演着双重角色:既要依照传统道德要求,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即保持医院的公益性;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通过市场化经营谋求生存和发展。医院的逐利性也迎合了医疗设备供应商的期望,医疗设备市场定价混乱,利润空间极大。医院以市场价格购置高新尖设备,造成医疗成本的高速增长,也加剧了过度医疗服务现象的产生和扩散;据调查,大型设备检查和化验两项收入的合计占很多大型医院医疗收入的40%—50%,过度的医疗服务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医疗收费水平增速过快,超出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也是导致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受限的原因之一,不利于社会和谐,不利于卫生事业长远发展,也有悖于医院的公益性社会职能。

三、我国医疗设备的供给状况

(1)供给的二元结构。在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中,发达国家的进口产品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约为70%,其中飞利浦、Ge、西门子3家公司占有很大的市场比例,据垄断地位。而在中、低端医疗设备市场中,国内企业占较大份额且竞争激烈。这就是我国医疗设备供给的二元结构。

医疗设备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渗透、知识与资金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生产工艺复杂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高科技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医疗设备制造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由于我国医疗设备厂商尚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没有能力参与高端医疗设备的市场竞争。医院对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不能通过市场机制有效引导市场的购买行为,厂商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客观上已经对市场结构进行了分化。

总的来说,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有效需求总体上呈持续增长的市场态势,但市场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显现,具体体现为市场机制作用在高端产品市场与中、低端产品市场存在着明显差异,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2)技术的价格弹性。医疗设备的价值在于其技术,材料、电子元器件等硬件成本只占其价格的很小一部分,购买医疗设备其实是购买设备中蕴含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医疗设备产品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技术产业化转移的高效率使医院能够享受科技进步成果,同时高技术的价格形成过程不确定性也造成了医疗设备产品的市场价格难以统一。例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医疗设备产品其市场价格的估算至今还是一个难点。与此类似的还有生物技术、激光技术、精度控制技术和制造工艺水平等等。又因为很多高新尖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的大品牌厂商手中,国内厂商短时间内难以替代,从而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经营目标下,进口大品牌设备供应方对医院报出高价,供需双方的市场博弈往往以需求方妥协而被迫加大投资预算告终,造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因此在我国医疗设备市场中,医院需求量的增长对价格的影响非常有限,可以说是高新尖技术的供给价格缺乏弹性。

四、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有几种情况,如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而在我国的医疗设备市场特别是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上,这四种情况几乎同时存在。

垄断。在医疗设备市场中,垄断现象比比皆是。首先以飞利浦、Ge、西门子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厂商掌控着核心信息技术成为高端产品市场的主导者,产品在我围市场占有率很高。经济学对这一市场现象表述为少数几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且竞争者存在很大的进入障碍,市场则属寡头垄断市场。更有甚者,某些专用医疗设备厂商利用专业技术专利的优势,完全垄断整个或绝大部分市场。垄断者可以通过操纵产量和价格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其产品的价格高于一般均衡价格。

外部影响。医院采购高端医疗设备时,往往只是考虑医院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对患者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如造成患者医疗费用增加等等,造成了消费的外部不经济;而设备生产商也往往只为自身利益着想,一味提高价格或推广新产品新功能,忽略了对医疗行业的影响,造成了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公共物品。医院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公共物品,如手术无影灯、电动手术床、消毒灭菌设备、清洗设备等等,这些设备不能给医院带来利润,医院却必须为其支出高额的成本,但由于这些物品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对患者的医疗安全都十分重要,出于对患者负责,医院必须选择质量可靠、安全的产品,事实也表明多数大型医院都会选择进口高端大品牌的产品。

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医院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由于决策者得到的医疗设备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只会盲目追求品牌信誉及优质的售后服务预期等等原因,往往会选择从发达国家进口的高端品牌的产品。而国产的医疗设备即使性价比较高,仍然得不到医院的青睐。这种由于信息的不完整和不对称造成的歧视现象在医疗设备市场中时有发生。例如某进口便携式超声诊断成像系统报价58万元,而各方面配置较高的国产产品报价30万元,很多医院却愿意选择进口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前面说到过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医院在销售商的宣传攻势下,高价引进国外市场上低效甚至淘汰的设备,或者购置很多适用范围小、使用频率低、治疗效果差的设备,这些设备进入医院以后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医院支出成本的浪费。

五、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医疗设备市场虽然有广阔而美好的前景,但现阶段并没有在市场机制下得到良好的发展,市场失灵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而这个市场上的供需双方,即医疗设备生产商和医院也应当为维护市场的效率和医疗的公益性作出相应的努力。

政府的干预和调节。对于国内没有能力制造而医院又必须配备的高端医疗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维修配件、耗材等,通过降低税率等经济政策手段,缩小其在原产国与我国的销售价格差距,或以国家集中大量采购的方式直接从国外生产商手中购买,跨过国内各级商的层层加价,从而降低医院的支出。而对于国内有能力制造且与国外进口产品技术水品差异不大的医疗设备,通过政策手段鼓励医院选用国产设备,从现行的医疗项目收费标准入手,取消国产和进口设备区别收费。例如,收费标准蓝皮书规定,进口床旁监护仪收费12元/小时,国产2.5元每小时,出现这种收费标准区别是因为几年前进口监护仪的技术性能和价格都远远高于国产监护仪,然而现在进口监护仪价格下降了很多,而国内监护仪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进口与国产监护仪性能和价格已无太大区别,可收费标准却差距很大,这直接导致医院更愿意采购价格稍贵一点的进口监护仪。如果把收费标准统一定为12元/小时,相信在市场上国产监护仪会更有竞争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规范医疗设备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审核,特别是医院医疗设备科室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实行持证上岗。规定医疗设备采购招标时必须有国家认证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防止医疗设备销售商利用信息不对等和不完整的优势对医院招标决策者实行欺骗、蒙蔽和诱导,尽量避免购置从而减少医院成本支出的浪费。

大力发展医疗设备行业协会,为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包括技术进展、市场经济分析技术、产品信息、价格情报和市场供需信息等。

进一步完善医疗设备采购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更加强大的医疗设备市场监督机制和机构,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回扣”等经济犯罪现象。

政府应制定更加优惠政策,如资金信贷支持、降低医疗设备厂家各项税率等,引导和服务我国的医疗设备生产企业。

医院经营管理精细化。医院应当自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树立精细化经营的理念,增强新增医疗设备的风险意识。医疗设备配置应当科学决策,从实用性出发切勿盲目追求档次和规模扩张。同时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这一强大工具建立医疗设备的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控制系统,能够客观、科学评估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规范进口设备销售渠道,增强国产设备竞争力。对于进口医疗设备,应规范销售渠道和流通领域,减少商级数,诚信经营,优化服务,对于售后所急需的维修零配件、耗材等,也不要为了经济利益故意抬高售价。

当然最有效、最根本的还是国产医疗设备制造业要实现快速发展,积极研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并迅速产业化,尽快进入高端产品市场参与竞争,这是解决医疗设备市场所有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杨瑞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王中尧.医疗器械市场现状、潜力与对策探讨[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7,(3).

[4]张阳德.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学工程,2002,(6).

医疗市场总结篇9

【关键词】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信度效度检验

一、影响因素体系

1、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发展战略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总体发展战略的侧重点不同将会直接影响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以经济发展为重点将会导致财政投入更多地投向经济建设领域,包括引导企业技术创新、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改善投融资体系等,这会导致属于社会领域范畴的医疗卫生服务建设资金不足、投入资源匮乏,进而延缓城市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度,不利于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水平的提升。而相比较于城市,在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总体战略下,农村所能获得建设资金和投入资源将更加有限,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获得的发展支持也将落后于城市。

(2)区域发展战略的侧重点不同也将会直接影响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程度。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应解决的重点和所需经历的阶段以及必须采取的对策的总筹划和总决策。该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和城市农村同步发展战略。城市优先发展战略模式下城市基本建设将得到最充足的优先保证,这也包括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优先发展,从而人为制造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导致发展起点的非公平性。

(3)制度性倾斜将进一步加剧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不均衡性。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撑,制度性安排的区域差异化将导致城市医疗卫生发展的制度性不平衡,其直接表现就是城市和农村居民享受的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公平。

2、城乡发展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在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下,提供的医疗服务也存在城乡有别现象。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财政支持,例如公费医疗、女职工的产假及独子保健、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等。政府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不断在完善。与此不同的是,农村的公共服务却依托集体经济,原先依靠家庭获得基本生存保障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依靠集体和家庭共同努力获得生存保障。由于农村公共服务主要是集体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这些公共服务范围有限、水平低而且不稳定。可以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3、公共财政体系

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经济活动,它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且两者互补的一种财政模式。它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是政府把筹集的公共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一种经济行为。而社会公共需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民生需求,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密不可分,应该说公共财政的深化表现形式为民生财政,但两者的财政制度却各有侧重。公共财政的主要侧重点是弥补市场失灵,而民生财政的侧重点除了要弥补市场失灵外,还要弥补政府的失灵。总体而言,雄厚的财力是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靠保障,合理调整支出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的主要职能为资源配置、经济稳定和收入分配。资源配置职能,就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资源组合,使其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经济稳定职能,即政府运用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达到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在全社会实在再次分配的过程,一般而言,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这也是体现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基本职能。

4、医疗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缺陷,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商业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方式,完善了医疗救助机制。尽管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完全覆盖到所有农村,但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建立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体制上完成了从原来福利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向社会医疗保险转轨,机制上实行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医疗服务竞争、社会化管理等。同时,在新制度下,形成了新的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具体而言,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是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还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非均等化造成了重要影响。

5、供给主体结构

学界一般把医疗服务归结为准公共物品,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基本医疗服务、非医疗服务和特需医疗服务,其中与基本医疗服务相配套的是基本医疗保险,这也是政府的本职。也就是说,基于现实原因,政府没有满足所有人医疗需求的能力,而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医疗服务资源又存在滞后性和市场失灵风险,所以,为保证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基本医疗需要,必须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一起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打造一个集政府、市场和社会为一体的多元医疗服务主体,这样才能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政府、市场、社会各界作为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的制度安排的主体,各自由于受到时空条件限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因而,只有在各类主体限定的作用范围内,给定一种供给模式才是有效的,不然,就会导致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没有效率甚至失效。事实上,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会加剧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朝着非均衡方向发展,而服务供给多元化将有利于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朝着均等化方向前进。

二、信度效度检验

1、数据来源

本检验对400名对象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收回280份,其中有效问卷240份,有效问卷的收回率为60%,以下分析结果是基于对240份问卷统计之后得出的。

2、信度检验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检测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用到Cronbachα信度系数法。克朗巴哈信度(Cronbach值),也称内部一致性系数,通常要求该系数大于0.6,在0.8—0.9之间最为理想。一般,该系数在0.8以上认为调查表可靠性极好。0.6—0.8表示一致性较好,小于0.6表示内部一致性较差。从量表1可以看出,总量表α系数为0.893,各个因子的信度都高于0.7,且α值分布比较平均,说明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很好,可以用于分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

3、效度检验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本文进行效度分析时采取因子分析中的Kmo检验和Bartlett球体检验。

各分量表分与总量表分的相关系数以及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作为问卷效度检验的指标。从表2可以看出,总量表相关系数为0.647—0.871,表明量表效度较高。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可以看出,该量表分五个维度,共12个项目(见表3)。通过软件分析,五个维度累积贡献率达到64.82%,高于效度检验的最低标准40%,同时量表中每个项目都有较高的载荷,位于0.424—0.867之间,高于临界值0.4,表明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问卷调所列的五个影响因素全部通过了信度检验,说明这五个因素对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是可信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陈海威、田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7(5).

医疗市场总结篇10

一、我国农村医药市场基本状况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12亿的消费人口中,农村占72%,绝对数字为8.5亿人,在城乡消费总量中,农村消费已占53%。另据预测,4年农村人均药品消费为75元,到2000年将提高至300元,增长幅度为300%,药品市场总额将达到280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农村药品消费总额可望达到400亿人民币,且农村药品消费基本没有公费医疗。

l.农村药品消费逐级递减式阶梯结构

全国各地农村医药市场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几乎都存在一个普遍的规律,即从用药总量、药品数量、用药品种、用药档次、单位药品价格、新品种普及率等几个方面,都按照逐级递减的方式发展:

城市>城乡结合部>地级市>县城>乡镇>偏远农村

农村患者总体用药水平远远低于城市,较城市来说,其突出的特点是档次低、品种少而老、价格低廉,比如抗生素类药,青霉素在大部分农村还是主导的抗生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这种状况在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还将长期持续下去。

2.农村药品需求总量呈增长态势

虽然我国农村总体用药水平比城市低,但由于多年来国家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使得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大幅度增加。

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3.60元。1997年增加到2090元,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收入增长3.4倍,年均增长率为8.7%,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

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80年的1060.4亿元提高到1997年的10448亿元。

1997年以来,全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020亿元,手中持有现金约7200亿元,两项合计共16220亿元,预计今后几年将以10%的速度递增。

从农村消费结构来看,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衣食住支出占总支出比例逐年下降,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增加。(见下表)

3.药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农村多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一些因卫生条件引起的疾病如传染病(如肝炎),这与城市危害人民健康的“两管一瘤一糖尿”四种疾病明显不同。这种状况不会很快改变。

发病季节集中在冬春两季。

中草药消费逐年下滑,西药与成药消费逐年上升。

4.农村市场广而散,各村医务室还是医疗市场的主体

尽管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已发生了根本改变,但医学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较少直接到农村,农村的医生只是些受过一些简单的医疗知识培训或者师承祖辈老中医的农民,以及“文革"时留下的赤脚医生,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这些人目前已成为农村中坚的医疗人员,“文革”时各村留下来的医务室(或者叫做卫生室、医疗站、保健站)成为每个村庄都有的医疗机构。而各村的医务室集医疗、护理、购销药品等诸多工作于一身,成为农村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许多乡村医生出诊、看病是不收费的,只有卖药和输液才收费。此外农村居民用药除受广告影响外,主要受乡村医生指导与左右。

5.农村医药市场的性质基本属于otC市场,药品零售大于医院,且100%为自费购药

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及县镇,个体诊所、零售药店、个人承包制医院较多,各县三级站下属都有不少零售药店,药品零售远大于医院消费,而且到县级医院来看病的都是在各村医务室已无法治疗,需要住院治疗,或是必须服用速效西药和大量输液治疗的患者。

6.零售场所进药以利润和销售为中心,渠道异常混乱

由于各地药市(多数城市都有)经营管理的混乱无序,加上一些不法小商贩走村串乡推销药品,且农村医务室、县镇零售店进药受到的约束少,因而进药渠道较为混乱,有些地方农村假药劣药泛滥。经营者只求低价格进药,同一药品,肯定择低价购买,而较少考虑真伪与质量。据调查的个体零售店从业人员反映,很多药品毛利都在40%以上,比国家规定批零差价高出许多。

二、农村患者药品消费心理与习惯

笔者自春节至6月底亲自走访了陕西户县、周至县,及山西忻州地区的12个县市的县镇乡级医药市场,组织忻州商校的18位学员经过三天培训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谈调研:拜访医药产品经销商14家,零售商68家(含个体、集体诊所),大小医院30多家,此外还通过电话对山东、四川、陕西、贵州等一些县级医药公司,就农村患者看病习惯、对药品的购买消费心理、用药习惯等问题向药房主任、医院院长、科室主任、零售店员、零售店老板、及二、三级药材站经理及业务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访谈调查,其中的一些结论能够代表经济发展水平低、收入较低的县镇及农村市场的药品消费状况,现把结论分述如下:

1.农村患者购药考虑的因素

在向各类人士问及此问题时,8成人毫不迟疑地回答:农民及小城镇居民购药首要考虑选择的因素是价格,其次才是疗效。那些价廉而疗效好的药品在农村及小城镇就成为农民首选的药品。农村患者是哪里药便宜就到哪里买药,为了几片药,可以货比多家,然后选择一个最便宜的零售店购买。一些小病多不服药,靠自行痊愈,实在感到硬抗不行时,才去购买一些廉价药物。

2.疗效和价格到底那个重要

对于这一问题,医务工作者普遍的回答是:我们认为疗效最重要,但患者购药时却是以价格作为取舍的,况且只要是真药,都有疗效。对于价格的认知与感受是这样的:

慢性病:医务人员及零售店老板一致认为,乡镇居民对于不可能根治,只能控制症状的慢性病:如咳喘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必须长期用药的,这时,价格就成为他们购药时唯一考虑的因素。他们甚至会计算每周、每月每种同类药品的花费,然后选一个最便宜而又效果相对较好的品种。但有一点被调查者普遍认同,即患者认为没有疗效或者不适合自己的药品,就是再便宜也不会购买。

对于偶然得上的急性病:一次性购药花钱多少是其考虑的重大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如果药品零售价超过10元,购买时他们会较为谨慎,反复权衡再做决定。一些医生反映,衢在开处方时也会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即价格高低。一般一个处方单超过50元,农民就较难接受。

3.农村患者价格高低的判断标准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农村患者判断药品价格高低的标准有两点:

以市场上同类药品的平均价格水平来作为某个企业产品价格的高低判断依据,而不管你是否是新药。

按自己的支付能力也就是经济收入状况来判断:除了特效药如吗丁啉外,药品的价格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就是店员和医生推荐,他也可能认为贵而不接受。一些医生说,有时乡镇居民也知道某种药品疗效好,但就是买不起而作罢。说到底,乡镇居民还是口袋中没钱,购买力是制约其选择不同品种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

4.农村患者对药品疗效的认识

对此问题的被调查者从以下角度给予回答:

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即为有效,就是好药。比如,不能快速有效止咳就被认为不是好的咳喘药。农村患者无钱长期吃药把病彻底治好,尤其是慢性病,只要药能马上减轻其症状或痛苦,就认为是好药。

患者一般很少关心你是中药还是西药,也较少关心毒副作用,在患者被病魔折磨得异常痛苦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见效快慢。农村患者认为,西药吃药2-3天必须见效,中药5~7天必须使症状减轻,否则农材患者会认为无效或效果不好而转换品牌。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患者对药品疗效的普遍看法是要求起效的时间短。这一观点在城市可能更具普遍意义。

吃药1~2瓶(盒)必颈看到症状减轻,否则会认为无效而改换品牌,如今农村患者大多无钱也无耐心把一种药吃5盒以上。

人们普遍认为:治疗疗程应尽可能短,普遍疾病、慢性病一个疗程5~7天,最多不超过半个月。

5.农村患者如何得到药品信息

农村患者药品信息来源有三: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各种广告媒体获得药品信息,其获得药品信息的媒体依次为:电视(中央电视台、省级电视台、本地电视台)、报纸(当地报纸、及企业自印的各种报纸宣传品,或者是企业加印的某个大众媒体上刊登过农村患者如何得到药品的广告)、各类店头pop广告与宣传物。

其次是乡村医生(医院、个体诊所、乡村卫生室)、零售店员介绍。

第三是人际口头传播,即病友、亲朋之间的相互传播,这一比例远比城市要高。

6.农村患者看病及购药习惯

看病习惯:乡村居民绝大多数疾病都是先到本村的个体诊所(医务所、医务室、医疗站、卫生所)或者零售药店去看病、购药,只有当病情较重、乡村医生无法处理时,才到镇卫生院、县医院就诊,而且到县医院就诊时,多为危重病症,需住院者居多,以输液处理为主,吃药为辅。

购药习惯:农村患者对于常见疾病多到本村或者街上的零售店、门市部买药,而且买药频次高、每次量小,很多常用药都必须拆零销售,乡镇居民喜欢到个人诊所和零售店买药,是因为不用花挂号费、不用排队,且能得到及时耐心诊治。一些零售店都有坐堂大夫或者就是退休医师所开。

基本为自费购药,otC销量大于医院:农村患者绝大多数是自费购药,自己服用。极少数有合作医疗的农村,也得自己先交了钱。据零售场所从业人员介绍,县、镇医院药品价格普遍高于零售场所5~10个百分点,故不少人认为农村otC市场较之医院市场来说,otC销量大于医院,农村市场基本是otC市场。

农村患者购药多为经验型:他们对药品知识知之甚少,但据大多数零售场所从业人员反映,来购药者多为指名购药,对药品的选择首次受医生、零售店员或广告影响,以后购药多以自己对药品疗效的感觉与认识,直接向店员指名购买,品牌忠诚度较高。几乎每个人都对常见疾病有自己心目中疗效好的药品。

对广告到达率高且广告持续时间长的药,普遍有试一试的心理:尤其是广告密度大的产品,但大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一盒先吃吃看有无效果,这实际上是一种想治好不可能根治的慢性疾病的一种美好愿望,如果服用一瓶或者短期见效,人们就会继续购买并养成认知与购买习惯,没有明显疗效时则不再继续购买。

7.农村医生对中药疗效的看法

大多数县、镇、乡及个体诊所医生认为:中药疗效慢、治疗周期长、效果一般比西药差一些,、治疗时都得配合西药,比如各种炎症一般都是通过输液或西药消炎,再配以中药辅助治疗,重症、危症、急症仅用中药或者中成药是不行的。

8.农民对医疗与药品知识普遍非常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