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统计学基本原则十篇统计学基本原则十篇

统计学基本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1:50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1

将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来进行学科发展的做法起源于美国,将面向资本市场的财务会计信息通过会计准则来进行统一规范的做法也是起源于美国。会计准则不但规定财务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而且它也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必须遵循的标准。由于美国资本市场至少在20世纪开始就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资本市场,因此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会计准则对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以及财务会计产生了巨大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美国先后有三个机构从事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即会计程序委员会(Cap,1939-1959年)、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59-1973年)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3年至今)。到FaSB时期,已经形成并且了用来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框架,即《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从1978-2000年FaSB陆续了七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实际生效的有六辑),它标志着主要由“目标”、“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确认”、“计量”等概念构成的理论框架的建立,该框架被iaSC、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和组织仿效,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样,美国成为第一个比较成功地构建了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在美国,先后三个机构(Cap、apB、FaSB)制定的会计准则,推动了传统会计向现代财务会计的发展和演变。现代财务会计脱胎于传统的会计,它继承了传统会计的“衣钵”(最典型和公认的就是复式记账法和账户体系)。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财务会计同时也逐步冲破了传统会计所维护的基本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以及稳健性原则等)。

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划分:Cap和apB时期属于传统会计或从传统会计向现代财务会计过渡阶段,FaSB时期则已进入现代财务会计阶段。传统会计的最基本特点是:(1)通过复式记账法和账户体系以货币反映会计主体拥有的资产,同时反映投资人及会计主体的产权(负债、业益);(2)以历史成本、收入实现、权责发生制三大原则为基础核算某一期间内企业投入产出的结果———利润。1940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出版了佩顿和利特尔顿两位教授的专题著作———《公司会计准则导论》,该著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会计的理论框架。FaSB时期的财务会计(即现代财务会计阶段)发生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转变:(1)财务会计的目标明确地转变为满足股东(尤其是不直接参与管理的中小股东)、债权人等的经济决策的需要;(2)在财务报表的计量属性方面,由原来单一的历史成本转变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以及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并用,从而在财务报表内形成了由已发生交易产生的历史成本与未发生交易的现行市价共同计量的局面;(3)由于在会计期间末对资产按照市价(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进行重新计量,所以原有的收入实现原则被突破了;(4)由于以市价进行重新计量,所以稳健性原则名存实亡;①(5)重视资产负债表胜过利润表。在FaSB成立的1973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墨西哥、荷兰这9个国家的16个会计职业团体发起成立,总部设在伦敦。由于英国和美国在iaSC中起到主导作用,所以iaSC所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与英美会计准则一样采用的也是面向资本市场的财务报告模式(epstein和mirza,2008)。

[1]1989年iaSC了《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该框架仿照FaSB的概念框架制定,所以与后者大同小异,在财务报表计量属性方面与FaSB如出一辙。2000年7月,iaSC成员投票决定废除建立在职业团体基础上的旧结构,并于2001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iaSCFoundation),该基金会下属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负责制定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并更名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iaSB,2008)。[2]改组后的iaSC致力于“本着公众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且可实施的全球性会计准则”,可以说iaSC及其准则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按照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政策制订了自己的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以后,iaSB也启动了概念框架的改进工作。2004年10月,iaSB与FaSB商定,在各自概念框架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共同的概念框架。2010年9月iaSB和FaSB各自公布了联合概念框架的阶段性成果,同时,iaSB以《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取代了《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但有关报表确认、计量的部分仍然沿用原《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及其准则和概念框架,进一步扩大了由美国主导的现代财务会计的影响力,并使这一模式得到进一步固化。该模式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财务报表中采用包括历史成本、现行市价在内的混合计量属性的做法,尚缺乏明确的理论依据。不管是FaSB的概念框架,还是iaSB抑或有关国家的概念框架,都是采用列举或遵循“现行实务”的方式将这些计量属性引入其中,而并非是由概念框架得到的合乎逻辑的结论。①(2)FaSB和iaSB的准则(包括我国的准则)不但使用其概念框架列举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或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而且在计量中广泛使用公允价值概念,但是它们均未能在理论上处理好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②(3)在实务中,以混合计量属性所计量出来的利润既包含已发生交易带来的利润,又包含未发生交易(主要指以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等计量属性在期末进行重新计量)带来的利润,后者不但与现金流量脱钩,而且一般说来并非来自企业的主观努力,这样就造成利润指标无论是在评价受托经济责任、还是在决策有用性方面的功能都在下降。而且由于在期末运用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进行重新计量时人为估计成分大大增加,使得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随之大幅下降。(4)就资产信息而言,尽管按照混合计量属性计量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高某些资产信息的及时性和相关性,但是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有关总计和小计指标(比如流动资产、长期资产、资产总额等指标)由于是采用不同时点的计量属性计量的结果,从而使这些合计指标的经济意义难以说清。上述列举的现代财务会计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障碍,既有来自实践中有关利益阶层的推动,同时也有来自于会计理论认识上的偏差。本文认为,造成对会计理论认识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会计学(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缺乏一个共同的基础,而且在缺乏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财务会计一味按照某一主观认定的目标(比如面向资本市场的“决策有用性”)发展,破坏了会计学应当保持的最基本的结构。

二、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与基本会计学

会计学有一个基础理论结构,只是由于认识方面的原因,对这一基础理论结构缺乏归纳、总结和提炼。会计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活动,早在文字产生以前,就有“结绳记事、刻木记事”之说,其目的无非是对所得和所费进行比较,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存之需。纵观会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会计的基本活动就是计量。我国“会计”一词的字面解读是“岁计月会”、“零星算之为计,综合算之为会”,所以说该词本身就准确而恰当地描述了会计的基本活动。会计计量的理论与方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会计计量并非一般性的计量(比如数学、统计等),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比较所得与所费或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果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一基本目的,会计必须有一个计量的范围和界限,这就是会计主体概念的现实(或实践)依据。会计主体必须有一定的资财,有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否则,通过计量来比较所得与所费或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果这一基本目的就失去了基础。当有了雇佣关系的企业组织产生以后,会计主体概念增加了新的现实依据,因为这个企业组织需要与业主的家庭财产和活动区分开来。到了合伙制企业出现后,会计主体概念就更加清晰了。从以上分析可知,会计主体是会计计量活动首先需要解决和明确的。后来人们把会计视为一个信息系统,并在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时,提出了会计假设的概念。如果要为传统的几个会计假设确定一个先后次序的话,那么会计主体假设理应排在第一位。接下来,应当解决计量单位的问题。本来实物单位(如重量、体积、个数等)、时间单位、货币单位等都可以作为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但是,由于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而会计的基本目的又在于讲求经济效益,因此货币自然成为会计最为理想的计量单位。货币计量也就成为会计区别于其他计量活动(如统计)的基本特征之一。后来人们将货币计量也作为一项会计假设,根据货币计量在会计计量活动中的重要性,该假设应当在会计基本假设中排列在第二位。其次,为了计量所得与所费或者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果(经营成果),还必须确定会计期间。期间的确定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等到经营活动结束(即终止经营)时,以经营开始的时点到经营结束的时点作为会计期间;二是按照人为划定的较短期间(比如月、季、年等日历期间)作为会计期间。前者存在的问题很明显,即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知何时终止经营(事先明确的特殊情况除外),因此就不知何时能计量经营成果,从而难以发挥会计的应有作用。后者能够及时核算经营成果,所以会计上选择按照人为划定的会计期间提供会计信息。而选择按照人为划定的会计期间提供会计信息,实际上等于暂时排除终止经营(包括破产清算)这一情况,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持续经营假设。因此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假设,即正常经营下的人为会计分期,这一假设同样存在现实(或实践)的依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通过明确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四项基本假设,目的是为了计量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即经营成果)。我们可以进一步将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联系起来,表述为更加精炼、概括的一项假设,即按照正常经营下的会计分期、以货币来计量会计主体的投入产出效果。为了便于记忆,可以进一步精炼(或简称)为: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①该假设可以看作是会计学(基本会计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标志,是会计学基础理论结构的根基。理由是如果不考虑这些前提条件而进行的一般性计量,比如仅对资产进行计量或对某一项目的投入产出效果进行预测,可以通过会计以外的其他渠道,或者其他学科也能够做到;而遵循“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所进行的计量,就成为会计学(基本会计学)的根本标志。

会计学拥有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专门方法。会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身独特的方法———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从财产和产权两个方面来反映其状况和变化,应用该方法记账时对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做的会计分录必然要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因此这一方法不但能够核算财产的构成及其变化,而且能够核算财产的权益(即产权)的构成、变化及其原因。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将用来核算会计主体经济业务的各个账户首尾连成一片,并具有自动平衡的查错机制。因此,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赞叹复式记账法是“人类智慧的绝妙创造之一”。会计学运用复式记账法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是利润,①利润是引起业益发生变化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指标。复式记账法在核算利润的同时,能够核算出利润的另一面———资产。因为资产属于静态的存量(时点)概念,而利润则属于动态的流量(期间)概念,所以为了便于核算利润,会计学又构造出收入和费用这两个分别用来反映所得和所费的流量(期间)概念。其实,收入和费用从本质上来说分别代表的就是会计期间内资产的流入和流出。与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复式记账法相适应,会计学发展出核算利润(以及后来的延伸指标综合收益)的基本确认标准。由于利润(及综合收益)是业益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它表示的是一种财产权利,因此利润的确认原则(也就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原则)采用能够反映财产权利变化的权责发生制。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就是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收入和费用时,分别按照该会计期间财产(或者说经济利益)流入、流出的权利或责任来确认,而不是按照并不能够反映会计期间内财产权利(或经济利益)变化的现金流入或流出来确认。②iaSB《编报财务报表的概念框架》(2010年修订后改为《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一项基本假设来看待。③现在看来,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认利润和综合收益,是前述“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经过演绎得到的必然结论,因此,将权责发生制作为收入、费用(包括利得和损失)确认标准的基本原则来看待更为恰当。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再经过恰当表述以后,就可以得到收入、费用(包括利得和损失)确认的一般标准。会计的基本活动就是货币计量,并生成会计信息,那么,建立在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之上的会计学采用何种计量属性呢?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基本指标是利润(及其延伸指标综合收益),而反映该指标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及其延伸报表综合收益表)。利润(及综合收益)则是收入、费用(包括利得、损失)确认和计量后的结果,而后者又是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共存的。因此,利润表(及综合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是同时出现、且具有勾稽关系的两张基本会计报表。另外,建立在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之上的会计学,所反映的必然是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或者说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我们也可以说,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中已经隐含着“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假设”(曹伟,2004)。[4]而符合这些假设的计量属性必然是交易价格,因为只有交易价格才意味着外界向会计主体投入的完成,以及会计主体向外界的产出的完成,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指标来核算其经济效果。其实传统会计学中历来采用的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以及配比原则贯彻的都是交易价格。投入资产的交易价格就是历史成本,所以说历史成本原则遵循的是交易价格。实现原则是指在销售事项发生后会计主体已经收取了现金或者已经取得获取现金的权利(即销售实现)时,该销售所产生的收入才能够确认并按照交易金额计入利润。而符合此条件则意味着交易活动已经发生并按照交易价格进行计量,所以说依据实现原则也意味着采用交易价格进行计量。配比原则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费用的确认,要按照与该期间收入的配比关系来确认。费用的发生必然意味着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后者由于是按照交易价格计量,所以费用也必然是按照交易价格计量。传统会计中还有一个稳健性原则,该原则是指在面临不确定性情况下,对于费用及负债的确认相比收入及资产的确认应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从而使利润及资产的计量建立在更加稳健的基础之上。应该说,稳健性原则不一定意味着违背历史成本原则(即交易价格),它只是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于费用(及负债)与收入(及资产)在确认时执行的宽严标准有所不同而已。后来会计上采用的存货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有人用稳健性原则来进行解释,其实该方法已经突破了历史成本原则(交易价格)。如果资产的减值采用永久性原则或可能性原则,①那么该计量依然是在历史成本原则的框架之下。相比之下,现代会计准则按照成本与可变现价值(或可变现净值)孰低所进行的资产减值,已经不再是历史成本原则(交易价格)了。与历史上的经济环境比较起来,非货币易已经广泛存在,因此,需要对传统会计中的实现原则做一个限定,即收入(包括利得)在确认为利润时应遵循实现原则,对于不符合实现条件的已确认收入(包括利得)进入综合收益中的其他综合收益。这样,为了提高表述的准确性,可将“实现原则”表述为“收入(包括利得)确认为利润的实现原则”更为恰当。

至此,我们可以归纳一下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会计基础理论结构的基本假设是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计量方法是复式记账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权责发生制、实现原则(或表述为收入确认为利润的实现原则)、配比原则、稳健性原则;计量属性是交易价格;基本会计报表有利润表(或综合收益表)、资产负债表;延伸会计报表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可见,该理论结构拥有独特而科学的方法,有被公认且富有现实依据的假设,有严谨的逻辑和简练的结构;而且它已经被实践反复检验,能够实现分期核算企业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目标。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是对有史以来漫长会计实践经验(尤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实践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拥有稳定的基础理论结构,是一门学科成熟的表现。会计学科的发展应当建立在这一基础理论结构之上,并通过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联系,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学科体系。符合会计学基础理论结构的会计学,我们可以称之为基本会计学(或基础会计学),其会计报表可以称为基本会计报表。其实基本会计学也就是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前的传统会计学。基本会计学是企业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连续、系统、分期地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计量活动。在传统会计学时期,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活动还比较简单,财务管理一般不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存在,财务管理学也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和专业。此时,会计学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会计部门及会计人员代行财务管理的部分职能。由于基本会计学有着清晰的理论结构,所以其边界也是很清楚的。

三、如何从理论上整合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学、税务会计学等分支学科

弄清楚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之后,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在理论上讲清楚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学、税务会计学,以及社会责任会计学等会计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基本会计学是按照实现一般会计目标(即分期核算会计主体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而设计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基础会计学科。它是企业会计实践经验的总结,因而,其基本适用对象也是企业。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有关方面除了需要满足一般会计目标以外,还对会计提出了实现某些具体会计目标的需求(如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资本市场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财政管理及税务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等等),这样,就在基本会计学的基础上,由基本会计学与有关学科相结合,形成了若干专门会计学科。这些专门会计学科为了实现其自身的特定目标,程度不同地突破了基本会计学的理论结构。应当指出,尽管各专门会计学程度不同地突破了基本会计学的理论结构,但是基本会计学作为一门能够实现一般会计目标的基础学科,其理论结构不应因专门会计学的产生而遭到破坏。下面,本文将从上述会计分支学科与基本会计学的关系出发,分别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论,以厘清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财务会计学前已论证,目前的财务会计学,为了实现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和债权人所谓的“决策有用性”目标,在财务报表中广泛使用现行市价、可变现价值等计量属性,冲破了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及稳健性原则,这不但瓦解了传统会计学的基本结构,而且其自身也陷入了理论困境。另外,为了避免将财务会计错误地等同于对外报告会计,本文认为最好不使用“财务会计”这个称谓,而是将目前向资本市场提供信息的会计系统称为“面向资本市场的会计”(可以简称为资本市场会计)。资本市场会计主要面向资本市场上企业的股东(尤其是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小股东)、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目的在于消除资金供求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状况,满足股东和债权人(包括潜在的股东和债权人)投资决策的需要,同时也满足资本市场的监管者监管资本市场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资本市场会计除了采用基本会计学所提供的利润表、综合收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基本会计报表以外,还应根据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提供如下信息:第一,合并会计报表。第二,上述四张基本报表及合并会计报表的附注信息。包括分部报告、关联方关系及交易、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证据、重要报表项目的详细信息等等。第三,重要项目的现行市价(或可变现价值)信息,或编制现行市价(或可变现价值)资产负债表,以及会计期间内的浮盈浮亏信息。提供该信息主要在于向股东和债权人及时提供资产市价的信息,以及某些资产项目的浮盈浮亏信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弥补基本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历史信息的局限性。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提供按照现行市价计量的综合收益信息(曹伟,2009)。[6]采用何种制度安排来提供现行市价信息,以保证该信息的可靠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第四,如果条件成熟,还可以向资本市场提供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的预测信息。基本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以及报表附注信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至于现行市价信息,现行会计准则也已经开始要求提供,但它是通过基本会计报表、而且是与历史成本信息混合提供的,这样做的结果是破坏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结构。单独提供该类信息是可行的,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部分资产项目的现行市价信息,还是提供完整的现行市价的资产负债表信息,以及通过何种机制获取这些信息,并保证其可靠性。

(二)关于税务会计目前的税务会计也属于企业对外报告会计的一个分支,其目标主要在于满足国家税务部门对会计主体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因此它是面向税收征管的会计(税务会计是简称)。目前的财务会计由于冲破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结构,不再严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稳健性原则,因而它与税务会计的背离越来越大,从而使税务会计的重要性得以明显提升。但是,目前税务会计的理论结构及有关法规仍不够成熟,按照目前的有关税收法规,还不能够编制出独立的税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表及资产负债表,并且由会计利润调整得到应纳税所得额的做法已经因二者的巨大差异而变得愈加困难。另外,由于我国有关税法没有规定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从而给会计上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应用带来困难。如果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得以维护,会计准则与所得税税法都遵循基本会计学的原则,那么按照会计准则核算的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核算的税务利润,纵然会有差异,其差异也会很小,此时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调整得到税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也会比较容易。但是,在目前的财务会计模式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由于在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所以二者走上了背离的道路,致使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在目前税务会计缺乏完善的制度框架,从而无法独立核算税务利润的前提下,税收监管的成本和难度提高,税收流失可能性加大。因此,在现有财务会计模式下,税法(所得税法规)最好具备能够达到独立核算税务利润及编制两张基本报表(税法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程度,这样才能为税收的征收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关于管理会计学目前的管理会计是与财务会计相对的,它是面向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的内部报告会计系统。从目前管理会计学的内容体系来看,它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会计的复式记账法,而是采用了多种学科的方法(如管理学、统计学、投资学、行为科学等),表现出灵活多样性。也不再局限于传统会计的有关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实现原则、稳健性原则),而是本着“管理有效”的原则进行计量活动。管理会计学具有比较典型的交叉学科性质(尤其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的交叉),但是,它既然仍然属于会计学,就应当保持会计学的最基本特征。传统会计学的四大假设,总体来看,管理会计依然遵循。与基本会计学相比,管理会计的主体范围具有层次的多样性,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分部、部门、车间、班组、工段等,但是,作为会计主体,它们都是拥有财产(或资金)使用权利和责任的主体。管理会计遵循货币计量假设,意味着管理会计信息主要表现为资金、成本、利润、现金流等财务信息。另外,管理会计的分期,不像对外报告会计那样受到有关法规的限制,一般采用日历期间;而是表现出灵活性,可以与对外报告会计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应当看到,目前管理会计学的体系和内容已经十分庞大,而且在内容的组织安排方面显得逻辑性不强。这主要是由于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报告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的不同职能部门和管理的不同方面(例如服务于成本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战略管理等),因而其内容自然十分庞杂;而且现行管理会计学往往又没有按照企业内部管理的不同部门或方面进行结构设计,因此其内容安排显得逻辑性不强。为了解决管理会计内容庞杂、逻辑性不强,以及一些新兴管理会计专题难以展开深入论述等问题,可以将管理会计的内容按照具体服务对象不同分为若干专题(或分支学科),如面向成本管理的成本管理会计、面向经营管理的经营管理会计、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管理会计、面向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面向环境管理的环境管理会计、面向战略管理的战略管理会计等等。这些管理会计分支学科,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既可以独立成科,又可以整合为一体。

(四)关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与企业这一营利组织相并列的还有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适用于前者的会计被称为企业会计,适用于后者的会计则被称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建国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长期以来其经费来源纳入国家预算,因此我国将政府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广义)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统称为预算会计。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及社会领域的改革,民间非营利组织逐渐增多,事业单位的业务领域及经费来源呈现多样化,这样,传统的预算会计的称谓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因此与国际接轨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这一称谓开始成为广泛采用的术语。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理论与方法落后于企业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其原因在于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而且企业对于经营成果及产权的信息需求甚为迫切,这种强烈的需求刺激和推动了会计方法的发展,复式记账法诞生于企业而不是非营利组织并非偶然。尽管如此,企业会计的原理和方法同样适用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或者说在企业中形成的基本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结构对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也是适用的。在会计方面,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企业需要分期核算资金的经营成果(利润),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需要核算利润,但需要分期核算资金的运用结果(结余);(2)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不需要核算利润,所以也没有资本(投入资本)的概念和核算需要;(3)由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不核算利润,所以它就没有企业会计中的收入、费用概念,或者说其收入、支出概念与企业会计中的收入、费用概念具有不同的性质,也因此决定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没有与此相联系的企业会计上强调的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及稳健性原则。除此之外,基本会计学中的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四大假设都适用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复式记账法、权责发生制、以及历史成本原则也都适用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此有必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不少人认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确认基础上采用收付实现制,其实这基本上属于概念上的误解。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对外报告会计)的基本目标在于向有关方面报告资金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会计主体必然按照对资金(会计上的形态涉及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等)享有的权利或承担的责任(即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和核算。只不过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资金进入或离开会计主体的形态常常是现金,而且现金流入主体或流出主体往往正好意味着主体对该资金(现金)权利的形成或解除,所以给人以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的印象。而且按照目前国际通用的对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其确认必然是权责发生制的。当然在采用权责发生制确认和报告的资产负债表及收支结余表之外,并不排除按照现金流量制另行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说,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对外报告会计)是基本会计学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也可以看作是基本会计学与财政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另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也可以仿照企业会计学发展其对内报告会计(管理会计)。

(五)关于社会责任会计学现代企业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有环境保护、员工就业和发展、社区发展,以及社会公益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就是以企业为会计主体、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手段,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个对外会计信息系统。该学科可以看作是基本会计学与生态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发展历史比较短暂,理论与方法还很不成熟,但在欧洲国家已经有一定的实践基础。社会责任会计的出现表明会计学除了具有服务于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的作用以外,还有服务于环境管理、社会管理、政治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六)从基本会计学到会计信息系统基本会计学是会计学科结构的最重要基础,其主要特点是:(1)通过复式记账法既反映财产(或资金)的形态和结构,又反映其权益以及会计期间内增值的结果;(2)它反映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交易或事项),且强调会计证据及信息的可核实性。以基本会计学及相关学科为基础,按照环境和时展的需要,会计学延伸为对内、对外两大会计信息系统:一是对外报告会计,二是对内报告会计。其中,对外报告会计又可以按照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目标不同,分为如下子系统(学科):资本市场会计、一般企业会计、税务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而对内报告会计也可以按照主要服务目标不同,分为如下子系统(学科):成本管理会计、经营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或者不加细分,统称为“管理会计”。对外报告会计主要解决会计主体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自然对于有无可验证的证据及信息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它主要采用基本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发展,而且需要有统一的规范。对内报告会计由于不存在统一性和规范性的问题,所以它在基本会计学的基础上有深度发展,但是它仍然遵循会计学的四大假设。是否遵循会计四大假设是判断某信息系统(或学科)是否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学,具有较强的现实存在依据,并有着共同遵循的基本假设,因此,它属于比较典型的会计学(可以称之为狭义会计学)。这也是会计信息系统论所论述的会计学的范围。狭义会计学遵循会计学的四大假设,其边界也是清晰的。

四、如何从理论上整合狭义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及审计学

审计最初是为了满足对会计信息的检查和监督需要而存在的,其后二者发展成为相互依存的关系。随着会计工作范围的扩展,审计的工作范围也从财务报表审计延伸到合法、合规审计以及绩效审计。另外,广泛的受托责任关系的存在以及社会和市场对鉴证、确认的需求也推动了审计职能和审计工作范围的拓展。鉴于审计与会计之间的密切关系,审计学长期以来是作为会计学科中的专题学科而存在的。目前,审计学已经形成了比较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而且也发展出众多分支学科,从而在学科上已拥有相对的独立性。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大型的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注册会计师审计也早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从而使审计专业人才成为来自市场和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计学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个独立的专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或其他组织)的资金筹集、运用等所进行的资财管理,是一项与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相并列的职能管理(王庆成,1999)。[7]财务管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学科,比会计学(狭义)的历史要短得多。由于会计在传统上是对资金所进行的计量活动,而且历史悠久,所以,长期以来企业财务管理的部分职责由会计部门代为行使。随着股份公司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财务活动日趋复杂,财务管理逐渐从会计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部门。在西方,财务管理学是20世纪初在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由于建国后长期采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的独立权限很小,而且财务管理业务比较简单,所以我国当时的财务管理部分职责由会计部门行使。在学科设置上,我国借鉴前苏联财务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将财务管理学作为一门课程设置在会计学专业中。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财务管理活动也日益复杂,财务管理职能也逐渐从会计中独立出来。在学科设置方面,吸收西方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从1998年开始将财务管理学设置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与会计、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血缘关系”。之所以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是因为其处理的对象都与货币和资金紧密相连。会计(狭义)主要运用货币从事计量活动和信息的提供,以服务于特定的管理目标;而财务管理则是对资金(包括货币资金)的筹集、运用等过程所进行的直接管理。但是二者毕竟具有不同的工作范围和职能,因此,财务管理与会计、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既有分的必要,又有整合的必要。也就是说,对其既要有分的思维,又要有综合的思维,而如何分与合,应结合实践进行进一步研究。

在会计信息系统(狭义会计学)的基础上直接延伸出的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与会计信息系统相互依存、联系紧密。其共同特点是三者都属于价值管理(或资金运动管理)的组成部分,只是侧重有所不同。会计侧重于面向会计主体的内部和外部提供连续系统的会计信息,服务于会计主体的内部管理,同时通过会计信息连接会计主体与外部环境,服务于资本市场以及社会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会计主体的一种职能管理,侧重于从价值角度负责资金的筹集、日常运营及控制、资本结构管理、对内和对外投资,以及资金的退出和分配等;审计则侧重于对会计信息以及财务管理(包括制度)的鉴证或监督。因此,从综合的视角来看,会计主体的价值管理就是会计(广义的会计),这也是会计管理活动论所论述的会计学的范围。尽管我们可以从价值管理的角度,将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包括成本管理)等学科整合为广义的会计学科,而且这种整合不管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实际工作的角度都有其重要意义。但是,会计、审计、财务管理毕竟有着不同的职责范围和活动目标,可以说是三种不同性质的工作;同时,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也有着不同的目标、假设、原则和方法。因此,将三种学科整合在一起的(广义)会计学,其边界就不像狭义会计学那样清晰。我们不妨在此试举几例:政府会计主体范围内的资金运动管理,一般不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的范畴,而是财政学的范畴;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和审计一样也可以看作是对资金运动的监督,但前两者一般就不被认为是会计学;金融机构(如银行)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往往被纳入金融学的范畴,等等。可见,我们既需要有广义会计学的观念和思维,同时又有必要将会计学的“正宗”视为会计信息系统(狭义会计学)。

五、如何看待会计学的专题学科和边缘学科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2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问题的教学模式是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高中数学的教育教学将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转变成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教师教学主导地位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高度统一的实践模式。本文依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设计基本原则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特有的问题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一、教学设计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以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作为支撑,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实践时,还应遵循系统性、程序性、可行性和反馈性四大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设计,本身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估等诸多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应立足整体,而子系统应与整体相协调,做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最优化目标。

2.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应包括诸多的子系统,而各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应具备有序、成等级结构排列,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的存在,前一子系统影响、制约着后一子系统的存在。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体现程序性,从而确保设计的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最终要实现,成为现实,需要具备两个可行条件,其一是符合主观、客观条件,前者需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心理特征和师资力量,后者应与地区文化差异、学校的硬件设备相关联。其二是要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按照既定程序一步步开展。

4.反馈性原则

教学效果的评估一般以教学过程前后学生的变化和学生作业的科学、客观测量作为根本依据,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主要是为了获得足够的反馈信息,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修正和完善。

二、问题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1.问题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模型

教学设计的模型需要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形成稳定、系统化的教学操作规范,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与科学实践联系的产物。模型一般是高度提炼,用简约的方式将教学设计的实践活动高度概括和叙述,以此对教学设计的理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说明,简化了复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过程中相关联要素之间的关系。

笔者在现代教学设计一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和问题解决理论,并依据高中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提出了问题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问题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2.模型的主要特点

上述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型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主要包括前期基本分析阶段、中期教学过程设计和后期评价与反馈三个重要的教学设计模块,三个部分紧密关联、缺一不可。

在前期基本分析阶段,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需求和学习任务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此作为教学目标制订的重要依据。

在中期教学过程设计中,其教学过程主要按核心问题提出、问题背景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五个流程逐步开展。

后期评价与反馈中主要通过问题解决的反思和师生的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诊断,对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案进行反思,最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对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效果作出总结性的评价,从而为后期教学活动的改善做好铺垫。

总之,该模型以系统的思想和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核心问题的解决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过程。其中,教师的主导角色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宏观把控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学生的主体角色则体现在对问题发现、探究、解决等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巩固提升。本文仅提出了问题探究式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模型,该模型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

参考文献:

[1]JaniceSkowron.教师备课指南:有效教学设计[m].陈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2]杨心德,徐钟庚.教学设计的任务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吴小玲.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4]何小亚,姚静.中学数学教学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3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 课程体系 设置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一)理念变化一方面新企业会计准则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基本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一目标的确立和理念的升华为维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另一方面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原准则的制定模式。由原来的“规则导向”转向“原则导向或目标导向”。我国原有的会计准则是以规则为基础的,而此次新会计准则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iFRS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讲究以原则为基础,允许财务人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账务处理,以求财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价值。

(二)与国际趋同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各会计要素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突出强调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既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又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些规定在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规则趋同。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此前签署的“联合声明”,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事实予以确认和肯定。

(三)准则更全面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从准则层次看,既有居于第一层次、统领驾驭的基本准则,又有位于第二层次、针对性强的具体准则,还有处于第三层次、操作性强的应用指南;从准则类别看,既有普遍适用的一般业务准则,又有兼顾特色的特殊行业或业务准则,还有专门规范财务报告问题的报告准则;从准则项目看,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不仅包括工商企业常规业务,还包括了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各项经济业务,即使将来出现具体准则没有涵盖的新经济业务,企业也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基本准则进行判断和处理;从各项准则的有机联系看,环环相扣,衔接有序,规定一致,保证了准则体系的协调统一,促进了各项经济业务的顺利进行和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

(四)具有借鉴性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制定过程中,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和一些地区性会计组织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与合作,并从中受益;同时,我国的举措也得到了国际会计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理解,并希望在关联方交易等业务领域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帮助和支持。

二、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固定我国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一般采用提前制定、固定实施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提前制定本科四年的课程体系,在实施期间体系固定不能变动。由于课程体系是预先制定,因此四年中该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无法反映在该课程体系里,同时固定实施也使得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而及时完善。

(二)专业课内容重复较多在各门专业课程建设中过多强调单科内容的完整性,而忽视整体专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如基础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在会计理论体系、会计目标、会计要素方面,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决策方法、存货管理等方面,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在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等方面,财务管理与成本会计在产品成本计算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这样既增加了各科教师的负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减少了学生有效学习和实践的时间。

(三)专业课与基础课比重失调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基础课安排必须涉及社会、人文、自然、科技等领域,注重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我国目前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教育中,过分强调政治理论课和专业化程度,不注重提高知识结构的通用性;专业基础课内容也很局限,对相关专业课程如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前沿问题、税法、统计学或计量经济学、专业外语等缺乏必要的重视。学生很难从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从而将会计与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应对新生事物。

(四)课程设置存在遗漏主要表现在:第一,缺少新兴会计分支学科的课程或专题性质的课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管理的加强,对一些新生事物的细化会计研究,已经形成了许多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如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环境会计、养老金会计等。而我们目前的会计教育中,大部分院校都没有设立相关选修课程或专题性质的课程,使多数学生对上述内容了解甚少。第二,缺少国际会计准则、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信息披露等涉外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企业的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国界,企业中新的会计业务将层出不穷。会计人员如果不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商务惯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就不能为国际经济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可比会计信息,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境外投资及向外国企业提供会计服务,不能与其他国际会计公司同仁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第三,案例教学、角色模拟、实验室教学等实践性课程有待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堂模拟实习和社会实习两种。近年来,大部分院校已经开始重视会计模拟实习,纷纷建立了会计实验室,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有的高校实验设备落后,没有配备专职的实验员等。同时,社会实习的效果也不容乐观,企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固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去实习,因而使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环节不能形成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第四,不重视职业首先教育类课程的建设。会计行业是一个对职业首先要求严格的行业,会计人员的会计信息的披露,经济契约的签订与执行以及有关财务管理、资金结算、劳动工资、对外投资等方面都面临着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的考验。目前我国高校往往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对会计职业道德和法制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导致会计核算失实、会计造假以及审计舞弊等案件层出不穷的重要根源之一。

三、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必须适应21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根据未来会计职业的要求及会计学科的发展设计本科会计课程体系,并及时将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充实到教学内容之中。随着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企业中新业务、新情况和新问题大量涌现,使得会计处理和会计规则处于变动和更新之中,为使培养会计本科人才符合社会的需求,必须优化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具体体现,其应能体现层次性和系统性,尽可能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作用。

(二)坚持目标性原则本科会计教育必须与其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即以培养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胜

任能力为基本目标,反映其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专业知识结构及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三)“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原则着力解决部分大学本科会计教育课程体系涉及的知识面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状,重点突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宽层次的知识面。因此应加强基础课程的比重,适当减少专业课的类别。

(四)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原则会计学不仅应掌握完整的理论体系,还应掌握科学严格的操作规范。因此在进行本科会计教育课程设置时,必须重视会计实践课程的开设,将实际工作中的业务融入课堂教学中。缩短教学与实务之间的距离。如将制作凭证、登记账簿、账务处理程序、编制报表的操作规范与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专门原则方法变成生动形象的实际操作。

(五)立足国内和兼顾国外原则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实现基本趋同,这不仅体现在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准则方面,更体现在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实际需要方面,还体现在我国需要大量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金融、贸易、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国际化高级会计人才方面,本科会计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这一需要。

(六)加大选修课学分比例原则选修课是为了丰富、充实会计学内容,满足各行业以及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各学校应尽量多开设选修课的数量,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反映会计环境的最新变化。但同时也要注意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避免学生选择容易得学分的课程而背离了教育的期望。

四、会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一)实施以理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原则实施以理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目前,大学按会计职能设置课程体系,以核算为主、理论分析为辅。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会计教学目标的需要,造成以下问题:一是过分强调会计实务操作。教材内容的编写特别是财务会计和审计教材主要以准则或制度为导向,强调的是如何依据各准则进行实务操作,关注的是按照准则怎样处理,至于“为什么”未加以重视。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新准则不断颁布,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修订,这种现状造成教师疲于应付增补教材,学生疲于应付更新会计知识,而并未真正掌握会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髓。二是孤立地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由于没有重视与相关学科的交融,学生不能站在整个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高度理解、掌握会计准则,影响了职业判断力的提高。会计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会计理论为教学的导向,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利于正确理解、掌握、实施会计准则。所以为了实现会计教学目标,在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实施以理论为导向的原则,以原理为导向,加大会计理论方面的课程设置,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有较高职业判断力的会计人才,只有会计理论基础扎实,才能领会和掌握会计准则的目的和精神,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对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二)实施“滚动式”动态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流程会计作为商业通用语言,其发展性和变动性极强,加快对我国大学现行会计本科专业课程操作流程的改革是优化课程体系的关键。由此应采取新的操作流程,即“滚动式”动态的课程体系操作流程,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学科知识结构及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制定出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第二步,进行该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第三步,每年对该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价;第四步,根据每年的课程体系评价结果、会计知识及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动情况及时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修正。“滚动式”动态的课程体系操作流程能在课程体系中及时对学科专业知识进行更新,并对社会人才需求适时反映调整课程体系内容。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4

(一)新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带来的新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带来了金融市场活跃发展的局面。一方面,衍生性金融产品大多具有以小搏大的高杠杆效应,十倍或数十倍的巨额收益吸引着大量的投资者;另一方面,新金融工具筹资成本低,融资手段多样化,既为资金需求者提供廉价的多种融资手段,又为投资者提供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的多种选择。新金融工具自身的特点,对传统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1.要求规范相应配套的会计制度。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使金融会计面临着确认、计量和揭示的新问题,尤为突出的是缺乏与金融衍生工具相配套的规范的会计。这些新的金融工具发展较快,种类繁多,不同种类金融工具的性质、条件、金额、期限均不相同,风险程度也不同,金融会计对它的反映、控制能力不足,造成相当部分新金融工具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这些资产负债表外项目对报告使用者构成了隐藏的潜在隐患,存在资产负债表外损失的风险。

2.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原则。传统会计的主要任务是报告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客观性、稳健性、历史成本等相关原则。而新金融工具会计的主要任务是预测性报告尚未发生、将来发生后才能精确核对的经济业务,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就带来了会计制度设计基点上的分歧,传统的会计制度在原则上受到影响。

3.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计价基础。传统会计主要以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所有会计要素的计量均采用历史成本,在客观形成的基础上对已经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因而计量模式讲求精准,计量结果具有确定性。对新金融工具会计要素的计量,由于不存在历史成本问题,因而改变了传统会计的计价基础,更多地依赖经验数据和知识性、规律性预测,其计价基础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4.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报告体系。传统会计报表主要报告会计主体源于过去的交易及事项的会计信息,报表体系、报表内部结构及其项目均无法完全满足新金融工具的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就要求对传统会计的报告体系从结构设计、项目内容和关联性等方面进行大的调整,否则将难以体现报告体系的实际价值。

5.要求改变传统的会计要素构成。在传统会计制度下,所有资产和负债确认的基本前提条件是要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对其未来经济利益的测算,从企业的流入和流出都必须来自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对新金融工具来说,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则来自双方签定的契约,规定的是未来的经济活动,不能据以确认购销业务。传统会计要素已经不能适应新金融工具会计对信息披露的要求。

由上可知,金融产品创新对传统会计带来的挑战是原则性、根本性和全方位的,需要对传统会计制度从设计原则、计价基础、报告体系和会计要素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调整,逐步建立体现金融创新特点的会计制度。

(二)金融会计制度不适应性的几个表现

1.对金融业特殊性不够适应。其主要体现在制度规定过于笼统,强调金融业同其他行业会计制度的一致性,在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规范上,会计科目过于概括,尤其是忽视了银行业支付清算业务的特点,带来了现行会计科目在实务操作中可行性差的共性问题。

2.对账务处理规范性不够适应。主要是制度规定不细致,账务处理随意性较大。现行金融会计制度在不少金融业务会计处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模糊现象,易造成会计人员理解上的差异和操作上的无所适从或随意性,不同系统或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影响。

3.对会计电算化不够适应。现行金融业会计制度主要是基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设计的,需要根据会计核算手段的变化进行重新设计。这一滞后使得目前各行会计资料异常复杂和不规范,会计基础数据难以实现标准化。

4.对稳健性要求不够适应。主要体现在会计制度支撑不足。一方面稳健性原则执行不到位。贷款呆账准备的提取没有按照贷款的质量状况和贷款的风险度进行提高,贷款风险分类在会计核算上的体现不全面。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限制较死,易造成企业前期虚增利润、资产超期服役的现象。另一方面,金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机构设置上缺乏权力制衡机制,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会计体系不完善,时有滥用会计科目、账务核对制度执行不严的问题发生。

二、金融会计制度创新的思路

(一)把握金融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点

1.强化理论基础支撑。金融会计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哲学、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等方面。其中,哲学作为方法论,是构建会计制度研究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石;经济学和管理学作为会计学的基础学科,是构建会计制度目标的两大支柱;法学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构建会计制度思想的支柱。经验表明,任何一项会计制度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会计制度,产生了法典式、规章式、混合式和社会式等会计制度模式。从中国会计环境出发,应该继续坚持规章式会计制度模式。

2.体现制度设计的多重性。不同层次的会计制度,其设计主体也不尽相同。规章级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可以是财政部、国务院其他部委或地方人民政府,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主体是企业本身。

3.坚持科学性与有效性相结合。在会计制度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包括符合政府要求、考虑企业特点、采用综合导向、实施国际协调、坚持稳定适用、供求平衡以及遵循成本效益等方面。

4.遵循会计制度的基本规律。会计制度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会计制度的构建离不开会计制度概念框架的支持,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离不开会计制度的规范,会计制度的规范内容有赖于会计实践,会计制度的繁简程度有赖于政府政策,会计制度的运作方式有赖于文化背景,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源于经济全球化等。

5.重视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既推动了会计制度变革,又给会计实务、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计算机的出现,将原来的手工会计改变为计算机会计,因特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电子商务、eRp,形成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并引发了网络会计的发展趋势,由此必然引起相关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重新思考与调整。

6.扩大信息量,减少不确定性。符号经济的不确定性有两类:一类是初级的,即由自然的随机变化和消费者偏好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另一类是次级的,即由信息的不对称而引起的不确定性。前者系经济体系之外的力量所引起的,具有根本的不确定性;而后者则是经济体系中内生的。信息是不确定性的负量度,减少不确定性必须获取和处理更多信息。制度决定着信息的提供、处理、传递、分布及信息本身的准确性,成为对抗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为突破个人不确定性的理解力和结算力限度、规避风险提供了现实途径。(二)正确处理金融会计制度创新中的协调性问题

1.金融业系统内会计制度与金融业统一会计制度的协调。金融业统一会计制度的修订应经过充分酝酿论证,保证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尽量减少金融业各系统内部的补充制度。从务实的角度确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完善内容,既要适应金融业务的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基本的技术层面,既要考虑中国经济环境又要体现国际惯例,保证金融业统一会计制度在各系统内的适用性,以及各系统切实按统一会计制度从事会计工作。这样,一则可以使各系统有权威性的参照依据,二则可以保证各系统会计信息与平时账务处理的一致性,便于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披露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

2.金融业会计制度的国际协调。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的核心,资本市场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公平和效率是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的基本准则,资本市场的顺利运作和健康发展有赖于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质量。目前,会计的国际协调得到了大多数国家及有关国际性组织的支持,成为各国政府增强本国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跨国上市和发行证券的公司企业降低国际资本市场筹资成本和提高筹资效率的重要途径。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透明、可比和充分披露成为各国政府、财务信息提供者、财务信息使用者和有关国际性组织的一致性要求。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程序和会计方法具有可通用性,各国在同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面差异并不大,其国际协调存在现实性。

(三)建立稳定性与应变性相结合的机制

会计制度作为一种会计规范,一方面要求保持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新的经营方式、新的金融业务不断涌现,会计制度也必须及时修订与完善。建立稳定性与应变性相结合的机制,有效防止由于会计制度的滞后影响金融业务的发展或导致金融会计信息的失真或混乱,是金融会计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关键。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会计制度的本质是节约交易成本。会计制度具有浓缩的特征,是内生性的“共有信念”,所有的交易主体从这些浓缩的信息中受益。这种“共有信念”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当随机变量因素作用过大以至于动摇了信任基础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大的偏离,产生“诚信危机”。为了防止陷入危机的恶性均衡,会计制度要通过纠错机制进行“补漏”,这既是制度完善的要求,也是制度演进的动力。按照演进博弈论,会计制度是在反复博弈中形成的渐进稳定动态均衡,即“进化均衡”,规则决策与“混合策略决策”相对应。这表明,正是随机因素的累积,而不是纯粹的竞争本身,确保了有效结果的长期稳定性。这一多重进化均衡,决定会计制度必然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随机因素不断增加,会计制度的动态博弈过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明显。知识经济为合同的可实施性在技术上提供了保障,这就使得一些原本不可能的制度创新成为可能。可以预见,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收益相对变化必然会带来会计制度的创新,催生新的运行机制,成为与知识经济博弈的演进动力。

三、积极应对新金融工具挑战的对策措施

从当前中国金融发展的现实看,需要特别关注解决新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应对新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的挑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对会计原则进行重大调整。考虑到会计所确认和计量的业务特点,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办法,确立适宜的会计原则。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和计量,仍应坚持现行的一系列会计原则,以确保这类会计信息的质量;对新金融工具业务的确认和计量,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采用与传统会计相区别的原则,更加强调和注重相关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对新金融工具的会计计价,应调整传统会计坚持的历史成本原则,针对该类业务风险大、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确立并坚持公允价值原则,并形成根据市场进行适度调整的机制,着力提高信息的相关性。

2.采用多重化的计价基础。传统会计采用历史成本作为计价基础,具有客观性、精确性等优点,应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根据新金融工具不存在历史成本的情况,其会计计价最可行的办法是按公允价值进行计价。从国外经验看,不论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初始确认的计价,还是在新金融工具契约生效后的财务报表日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计价,均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价。这样,会计的计价基础就不再是单一的历史成本,而至少是以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存的双重计价基础,不同的会计计价基础适应着不同的经济业务的计价要求,更符合金融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强调的是,理论界有人主张按持有目的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并分别以不同的计价标准来计价。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在实务操作中难以实现。金融工具分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金融工具创新更是源源不断,尤其是对合成金融工具的归类计价难度很大。

3.对会计报表进行动态化改造。适应新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要求,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在传统会计报表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的改造。对资产和负债,不仅按流动性分类,还按金融资产和负债和非金融资产和负债分类;对非金融资产和负债可沿袭现行做法,即按流动性大小顺序排列;对金融资产和负债则可按风险程度大小顺序排列,以更好地适应人们对风险往往特别关注的要求。进一步改造表外附注,使属于表外项目的一些新金融工具得以充分披露。对于报表改造后仍无法披露的重要信息,可考虑增设一些诸如“金融头寸”表等报表。根据国外经验,新金融工具揭示的项目内容至少应包括两点:一是面值或合约金额,如果两者均无,则应当揭示名义金额;二是金融工具的性质及条件,其至少应当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现金要求、金融工具的存续期间、金融工具的交易不履行合约时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的金额和相关的会计政策。

4.重构财务会计要素。针对传统财务会计要素及一些基本概念不能涵盖新金融工具的问题,需要对财务会计要素及有关基本概念进行重构。具体而言,应把握好两个重点:资产不再限定为由过去的经济业务产生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还应包括由现在契约约定的在未来可以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负债不再限定为由过去经济业务产生的、现在由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还应包括由现在契约约定的、在未来需要由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这样会计要素的概念将明显扩大。对涉及金融工具的资产和负债,即通常所讲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会计要素确立时应充分考虑其具有不确定性的突出特点,与一般的非金融资产和负债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会计要素重构后,资产和负债按其确定性理所当然就分为确定性资产、负债和不确定性资产、负债。国内外实践已经表明,能够揭示金融与非金融关系的资产负债会计报表,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对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具有实际价值。

[摘要]现行中国金融会计制度现状已难以适应金融业的发展,应从把握基本点、注重协调性和建立新机制等方面加强金融创新中的会计制度建设,对会计原则、会计计价基础、会计报告和会计要素等进行系统化的改革与调整。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5

现有的会计理论体系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币值不变这四个公设之上。如果离开了这四个公设,真难想像会计是什么样子。但这四个公设果然是最基本的?是否还有其他公设存在?如果有,其他公设是否比现有的这四个公设更基本?会计理论体系建立在会计公设基础之上的探索果真失败了?会计目标果真能代替会计公设并作为一个基本观念来建立会计的基本体系?本文就尝试研究这些问题。 

一、历史的反思 

第一,本世纪早期,会计工作并没像现在有会计标准可以依循,在多数情况下,会计工作的进行是基于个人的判断,也无所谓理论与体系。 

会计学家对于这种混乱的情况,本着一种敬业精神,对真理进行探索的欲望,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既然要建立会计的体系,总要找一个基础,最初,会计学家们把基础选定为会计原则或惯例,我们称其为原则导向的尝试。 

1932年,乔治.o.梅担任主席的美国会计师协会与证券交易所合作,对会计原则的探索作了重大的努力。在如何确定会计原则问题上,梅认为:“在考虑改善当前状况的方法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主管当局从今日流行的可接受的会计方法体系中筛选出一套对各种类型的公司都具有约束力的详细准则。……更为实际的另一选择是让股份公司在非常广泛的范围里自行选择会计方法。但是,要求它们公开使用过的方法,并保持年度使用方法的一致性。”①因而,在梅看来,原则就是惯例,正如他所说的,“会计规则比起法律规则来,更是经验而不是逻辑的产物”。② 

其后于193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了《作为公司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会计原则草案》。该报告列举了20条原则,其中包括会计科目的定义、财务报表的格式、增记资产、计提折旧正确处理法的提示,准确划分已缴股本与留存收益,正常收益与异常收益的界限等等。这份报告,作为规则和标准的混合体,一方面混淆了原则与程序性标准间的差别,另一方面这些原则和规则缺少逻辑上的一致性。 

1937年,在庆祝美国会计师协会创立50周年期间,吉尔.伯思的获奖论文指出,会计原则是基本真理,主要包括历史成本估价、成本收入的合理配比、计提折旧、以销售为标志确认收益、稳健主义、缴入资本和企业积累的区别,帐务处理前后一致性的原则。 

l939年,史蒂芬.吉尔曼在其《会计中的利润观念》一书中,把会计思想分为四个层次,认为,惯例是构成会计理论的基本前提,有四个即会计主体惯例、资产计价惯例、会计期间惯例和借贷方惯例。惯例是会计思想的第一层次。信条是第二层次,包括稳健主义、-致性、公开性和重要性等。规则是第三层次,原则是第四层次。吉尔曼认为,纯粹的原则是不存在的。 

l940年,巴顿和利特尔顿合著的《公司会计标准导论》一书,是通过系统地推理建立会计原则的典范著作。关于这部著作的特点,查特菲尔德评论道:“这是第一部精心设计了一套会计原则并具体表明了这些原则与会计方法之间的相互影响的集大成之作。它预示了这样一种完整的会计信条体系的发展,根据这一体系在问题尖锐前就可能推导出优选的会计核算方法。”③这本著作的第二章,标题为“观念”,系统地论述了“企业实体、待续经营、计量考虑、成本联系、努力与成就、可变性、客观证据和假定”等基本观念。这对后来公设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思路,产生了重大影响。 

l94l年,美国会计学会对1936年的《作为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的会计原则草案》进行了修正,而以《作为公司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会计原则》。 

l946年美国会计学会设立了一个“原则说明修正委员会”,目的是对以前的会计原则进行修正,并于l948年提出了修正本,改名为《作为公司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的会计概念和标准》,这标志着会计界开始重视基本会计概念对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作用。 

虽不能给出确定的时间,但以原则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大体可以说在40年代末结束。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把会计原则这些用以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当作会计理论中的一些基本观念,这种认识上的错误,不可能带来好的结果。 

第二,原则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失败后,会计学家和会计团体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开始转向对会计基本观念的研究。而会计公设就成为这种研究的逻辑起点。 

1953年,利特尔顿发表了《会计理论结构》一书,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建立新会计理论。可是,利特尔顿把配比观念作为会计的中心目标,而这个配比观念并不是会计最基本的观念,因而,试图在配比观念之上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1955年,雷蒙德.饯伯斯在“会计理论的蓝图”中提出要建立一种与会计惯例完全无关的理论,这其中隐含着对原则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思路的反思。 

1957年,阿尔文.詹宁斯提出要把会计原则作为纯理论研究的结果,并建议对会计公设进行研究。詹宁斯的建议,得到了会计学家和会计团体的重视。l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改组为会计原则委员会之后,成立了一个“会计研究部”,专门对重大的会计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l96l年,会计研究部发表了由莫里斯.穆尼茨完成的《会计的基本公设》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系统地探讨了会计公设与会计原则的关系问题,并从会计的环境分析人手,推导出三类14条基本公设,这l4条虽然都叫公设,但它们是有差别的。 

第一类公设,是在研究报告的第3章探讨的,标题为:会计公设--环境,基本内容为5个公设:定量、交易、实体、时间期间、计量单位。 

第二类公设是在第4章研究的,标题为“补充命题-一会计领域”,有4个基本公设,分别为:财务报表、市价、实体、推测。 

第三类公设在第5章进行了研究,标题为“第三套命题一-命令”,有5个基本公设,分别为:待续经营、客观性、一致性、稳定的计量单位、反映。 

直到60年代后期,公设导向建立会计体系的尝试一直在进行着,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这种失败叫人感到可惜。 

我们以为,这一失败并不意味着公设导向建立会计体系研究思路的失败,因为,对会计学科来说,从最基本的公设出发建立理论体系,是其必由之路。 

那么,公设导向建立会计体系的尝试,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张为国博士评论道:“在确定会计准则之前,应当先明确会计应做什么,即会计的目的。否则,有本末倒置之感。而会计目的是无法由会计假设推导获知的。”④这一评论是很中肯的,因为现代会计发展史就为这一结论提供了充足的证据。那就是继公设导向建立会计体系的尝试之后,又出现了目标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并从目前的势头看,大有一统会计天下之势。 

但我们却认为,公设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会计目标不能从会计公设推导出来,而在于会计公设本身的不健全,穆尼茨的《基本会计公设》专著,有几条能真正称得上基本会计公设?正是这种不健全、不完整的基本会计公设,导致了公设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失败。 

实际上我们以为,在现行的四个基本公设之外,还有更基本的会计公设,就是受托责任。 

第三,继公设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失败”之后,开始了以目标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努力。这种努力开始的标志,是1966年“发展基本会计理论报告委员会”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 

l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发表了《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研究报告,该报告系统地研究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提出了相关性、可理解性、可验证性、超然性、及时性、可比性和完整性7个会计信息的质量目标。 

l971年3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立了以罗伯特.特鲁布罗德为首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委员会”。l973年l0月该研究委员会完成了《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研究报告。从1973年起,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认识到了财务会计目标对会计标准、对会计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性,开始着手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已为大多数会计学家所认可。正是基于目标导向建立会计体系的尝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目前会计界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流行性认识,即会计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会计目标的基础之上。 

我们倒觉得,目标导向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尝试,并不是因为这种研究思路找到了会计中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从而由这个基本观念出发,建立起了会计理论体系。而是因为这种思路把本来属于会计公设的一个基本观念拿到了这种研究思路中来了,从而造成了一种假象,似乎从会计公设出发不能建立会计理论体系,而只能从会计目标出发才能建立。 

对会计理论系统化尝试的几种思路的反思,我们以为:原则导向的尝试,失败的原因在于舍本逐末,公设导向的尝试,虽然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找到最基本的会计公设,但是这种尝试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它为我们探索会计理论系统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目标导向的尝试,虽然现在看来是成功了,但这种成功是偷梁换柱的结果,不能叫人信服。尽管人们还尚末批评目标导向的思路,还尚末觉察目标导向的思路是有停于科学理论的,还仍然沉浸在目标导向思路所造成的短暂的美梦之中,但目标导向的思路,在我们看来是不可取的。 

二、受托责任是一个最基本的会计公设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总是力图以从数量上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和逻辑上互相独立的几个基本公设为基础,建立它的理论体系。这一命题很少得到反证。 

欧几里德几何学是靠几个基本公设建立起来的,牛顿的物理学是靠几个基本命题建立起来的,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也是靠几个基本观念建立起来的,……会计学也应该凭几个基本公设建立起来,这是合乎科学的一般规律。查特菲尔德教授指出:“会计,尽管因为它的实用,才得以产生和发展,但会计仍然是建立在概念结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会计过程有其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体系为特定会计方法的最终出现,奠定了合理的基础,……因此,所有的会计规则,都有一个逻辑基础。”⑤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以为,会计理论系统化的正确思路应该是公设导向的。按照公设导向的思路,建立会计理论体系,关键问题是要对会计公设包含的内容重新进行界定,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要把受托责任确定为会计公设。 

第一,从会计产生与受托责任的关系看,会计一开始就是围绕着受托责任的,在原始社会如此,在奴隶社会如此,在封建社会也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还是如此。受托责任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前提一直主宰着会计,从这一点看,没有受托责任,就用不着会计。受托责任作为会计公设是必然的。 

第二,从会计的发展与受托责任的关系看,会计是因为受托责任的发展才发展的。简单的计量、记录行为发展到单式簿记,是受托责任发展的结果,单式簿记发展到复式簿记也是受托责任发展的结果,对复式簿记的修正,对其他簿记形式的探索,也是受托责任发展的结果。因而受托责任还是作为会计的一个根本前提存在着。 

第三,从会计控制内容与受托责任的关系看,在原始社会,会计控制的内容就是原始社会的粗糙的受托责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会计控制的内容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受托责任,重点是保管责任(custodianship),在资本主义早期,会计控制的内容重点是经管责任(stewardship),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会计控制的内容重点是受托责任(accountability),重心在效益、效果和效率上。因而,受托责任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内容,从这一点看,受托责任还是作为一个前提主宰着会计控制的内容。 

第四,从会计的学科分化与受托责任的关系看,受托责任的发展,受托贵任内容的扩大,是会计学科分化的根本前提。在保管责任阶段,只要财务会计就够了,只要把帐记清楚,把报表编制出来,就可以了,相关的审计问题,也不像现代这样重要。在经管责任阶段,不仅要有财务会计,还要有成本会计,审计也变得重要起来。而在受托责任阶段,不光要有财务会计,还要有管理成本会计,有审计,还要有政府会计,还要有国际会计。为了确定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还要有财务会计标准、管理会计标准、审计标准,还要有政府会计标准、国际会计标准。因而,受托责任还是作为一个基本前提主宰着会计学科分化…… 

如此等等,都说明了受托责任作为一个基本会计公设的必然性。同时,受托责任作为会计公设,可以解决现有四个基本公设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会计工作范围上,为什么这一个单位可以成为会计主体,而另一个单位就不能成为会计主体?在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为什么要假定这个会计主体要持续经营?为什么要进行会计分期?又为什么要用货币计量? 

这些问题,用受托责任公设可以很容易地解释 

一个单位承担了受托责任,一个单位就是一个会计主体。一个单位不承担受托责任,它就不能成为一个会计主体,这也就是为什么咸亨酒店的老板可以会计也可以不会计的原因,这也就是为什么股份公司必须进行会计的原因。如果受托人是个体,会计主体可进行的就是独资会计,如果受托人是合伙经营的,会计主体所进行的就是合伙会计,如果受托人是股份公司,会计主体就按公司进行会计。 

受托实体是否待续存在,决定了会计是否采用持续经营基础。只要一个单位承担受托责任,如果受托经营的业务是一次性的,如中世纪的商船会计,就不存在持续经营公设;如果受托经营的业务是持续性的,如现代企业,就发生了持续经营公设,这个单位就是持续经营的,它不再承担受托责任就不是待续经营的。它不再承担这个委托人的受托责任,而承担了另一个委托人的受托责任。对于这个委托人来说,这个单位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会计主体。正是因为这一点,一个承包人在承包期满后,就必须进行离任审计…… 

受托标的的改变,改变了会计的计量单位,如果受托责任以实物计算,如古代布匹以匹计,粮食以石计,金银以两计,则会计亦按匹、石、两、斤计。近代企业的受托责任以货币计量,则会计在控制受托贵任时就只能采用货币计量。 

一句话,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计量单位都决定于受托责任的具体情况。因此,我们说,受托责任公设,比起其他四个公设来,要更为基本,涵盖的内容更广,更易于在这个公设之上建立会计理论体系,因而我们说,受托责任是一个更为基本的会计公设。 

过去,由会计公设推导不出会计目标,现在问题解决了。 

过去,由会计公设推导不出会计的对象,现在问题也解决了。 

过去,能由会计公设推导出来的概念,在设立了受投责任会计公设之后,问题的解释更全面了。 

这样,受托责任作为一个更为基本的会计公设,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①②③⑤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l989年第l版。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6

关键词:系统原则系统的工程系统性认知

系统作为一个标志事物整体的哲学范畴,它揭示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并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它把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用“系统”这一模型加以概括。

自从二十世纪中期电子计算机产生以来,计算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的领域。计算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科学的边界之外,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如何认知这个学科引发了长期以来激烈的争论,并极大地影响着计算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本文试图用系统的观念来认知计算学科。

一、计算学科体系中的系统原则

运用一般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分析计算学科,可以从根本上把握计算学科体系中的系统思想。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基于系统要素对系统的非还原性或非加和性关系,是系统方法的根据和出发点。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研究系统时,应从整体出发,立足于整体来分析其部分及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对系统整体的更深刻的理解。

在讲到系统的整体性时。就要谈到“涌现性”一词。系统科学把整体具有而部分不具有的东西(即新质的涌现),称为“涌现性”。从层次结构的角度看,涌现性是指那些高层次具有而还原到低层次就不复存在的属性、特征、行为和功能。

2、层次性原则

这一原则指的是,构成系统的要素本身也是由其组成部分按照特定联系和作用方式结合而成,因此作为综合整体的系统便表现出特有的层次性。

层次是划分系统结构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对系统结构分析的延伸。系统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各级子系统和系统要素的层次结构形式。这可以通过环境、功能与结构三者的相对关系说明。

系统的环境是指一个系统之外的一切与它有联系的事物组成的集合。系统要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达到应有的目标,系统自身一定要适应环境的要求。

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相对于它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变化。功能反映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在空间、时间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态势。由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可知,系统的结构影响系统的功能,系统整体功能的“涌现”由系统要素结构决定。

而且。环境、功能与结构三者关系是相对的。系统在其存在的环境中,与环境中的其它系统相互作用,构成更大的系统。而构成系统的要素可以是由低层次的系统构成,这也是常常将系统要素称作子系统的原因。一般来说,在系统中,高层次包含和支配低层次。低层次隶属和支撑高层次。

3、有序性原则

系统的有序性包括系统结构层次的有序性、时间排列的有序性和系统发展的有序性。系统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内部要素的作用方式,而这种方式本身就体现了系统的有序性。系统的有序联系保障着系统结构的稳定性,系统有序性的降低意味着系统稳定结构的削弱或瓦解,研究系统的有序性是研究系统运动规律的重要途径。

二、软件工程中的系统工程思想

系统工程是为了更好地达到系统目的,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系统的综合评价(性能、费用和时间等)。而指导制作软件的软件工程,则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可以说,开发软件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软件生存周期可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各阶段都包括计划、开发、运行与维护三个时期,而每个时期又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软件工程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各种结构分析及结构设计技术。每个阶段都运用了大量的系统t程方法。

1、系统分析

在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效益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收集、分析、处理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目标,制定出达到此目标的各种方案,通过模型进行仿真和优化分析,并对各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系统设计、系统决策、系统实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在软件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阶段。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系统需求入手,从用户观点出发建立系统用户模型。用户模型从概念上全方位表达系统需求及系统与用户的相互关系。系统分析在用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适应性强的独立于系统实现环境的逻辑结构。

2、系统设计

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能满足预定目标的系统的过程。系统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确定设计方针和方法,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决定对子系统的管理体制和控制方式,对各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对全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等。

在软件工程的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阶段所确定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功能要求,在用户提供的环境条件下,设计出一个能在计算机环境上实施的方案。即建立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3、系统的综合评价

对新开发的或改建的系统,根据预定的系统目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对系统设计的各种方案进行评审和选择,以确定最优或次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另外,系统工程的功能模拟方法、计划评审方法(关键路径法)等技术,在软件工程领域的原型模型和极限编程方法中找到其具体应用。

三、计算教育领域的系统性认知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7

一、绿色会计在我国逐步推行的社会背景及必然性

绿色会计从本质上看是环境科学与会计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应用性学科,具体而言,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以有关环保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利用的成本费用,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本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分支。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研究和实施绿色会计方面,已先走了一步。我国不论是在企业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比发达国家晚走了一步,至今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还处在千方百计地逃避环境治理责任或被动地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状态。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实施绿色会计具有特别紧迫的意义。这是因为,在当今全球我国是生态危机、资源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是生态学上的一个重灾区,有效遏制和缓解这个危机,关乎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此,中央早就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继而又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发达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了措施。我国应借鉴其经验教训,政府一方面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来保护资源和治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加紧环境和资源立法,约束企业、促进企业保护环境。

而传统的企业会计由于不考虑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不反映企业的环境收益和环境损失,因而不能满足企业绿色经营的核算需要,由此建立与绿色经营相适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和经营成果反映模式,将整个社会生产、交换、消费及生产主体给社会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都反映到会计核算中,建立有环境保护内容的“绿色会计”,全面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代和未来会计学发展的一大趋势。

二、我国实行企业绿色会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绿色会计理论不成熟。尽管绿色会计有着光明的发展前途,但毕竟建立绿色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时至今日,绿色会计的假设、原则、核算对象、程序与方法、计量基础、成本范畴的确认、报告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识,更谈不上绿色会计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有关绿色会计的探讨不能不说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尤其在我国更显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绿色会计的基本前提和核算原则尚未形成。会计理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具有规范的会计核算原则。财务会计的形成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已经有了一套得到广泛认可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如对会计主体的规定,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对会计分期的规定,对货币计量的要求等。此外,还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如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等。这些基本前提和核算原则保证了财务会计核算的统一性。而绿色会计的理论研究,起步于绿色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绿色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至于绿色会计的基本前提和核算原则的确定,有的直接套用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和核算原则,或者是做一些小的调整。

(2)绿色会计的计量方法尚不完善。现有会计体系仅对能用货币计量的、能用价格确认和交换的生产要素进行核算,而对企业消耗的暂时未明确权属和价格的资源和环境则没有计入成本,从一定意义上讲,现有会计体系是鼓励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区的当前利益、让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受害的一种会计核算体系。现有的会计体系没有完全真实地反映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其计算得来的收益也是不够真实的。会计工作本身是不全面的,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是不完整的,对社会也是不公平的。所以单纯的以市场交易价格为计量前提,不能满足绿色会计计量的需要。与财务会计相比,非货币计量方法当前还很不成熟,主要问题是计量单位多而且不统一,缺乏一致性和可比性。尽管有关专家学者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多种估价方法。但到目前为止,各种估价方法仍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一种方法得到充分肯定。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8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冲击与发展

会计理论是关于对现实世界中会计现象的逻辑推论、概括和解释的系列。知识约济时代对会计理论产生f极大的冲击。为了与知识经济的要求相适应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探索中发展会计理论以促进其更加完善。

1.对会计对象的冲去

现行的会计模式是以企业的价值运动作为自己的对象,对财富的认识主要局限有形财富,对获利职动力的认识要局限于有形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对象的冲击具体体现在对会计要素的冲击。会计要素的定义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进行修改,以更好地服务于会计目标。因此,资产及其他会计要素的内涵将发生变化。

2.对会计目标的冲缶

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形成了两个学派:一是受托责任学派,二是决策有用学派。显然这两个学派在会计导向及信息质*特征的侧S点上是大相径庭的:在导向上,前者是面向过去,后者是面向未来:在信息质量特征侧重点上,前者强调可靠性,后者则更着重相关性。未来会计的目标将是向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信息。

3.对会计确认的冲击

会计确认就是确定会计事项能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确认要求遵循可定义性、可靠性、相关性、可计景性四项标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将成为企业财富的最大驱动力,这将是会计确认的主要课题。由此可见,根据形势的发展适当扩大资产的确认范围,势在必行。

4.对会计计黃的冲击

传统会计计量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无形资产将取代有形资产占居主导地位.计量模式将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为主。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是建立在主观估计的基础上的,缺乏可靠性:而历史成本计量有可验证、中立、可靠性强等优点》为了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信息斋要,在知识经济时代,要同时提供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信息和以公允价倌为基础的信息。

二、对会计基本原则的冲击与发展

会计原则是指确认和计量,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规范和规则,它对于会计人员选择会计程序和方法具冇重要指导作用。会计原则大多是从经验中!Li纳而来的,与会计环境关系密切。为了与知识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会计基本原则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修正。

1.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历史成本因其客观、可验证、易取得的特性,在传统会计中长期处于“一统天下”的地位。佴在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条件,如按历史成本计价,往往会低佔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历史成本存在较大的缺陷。但并不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应放宑历史成本计价,而是根据未来会计中的决策耑要,采取多重计量手段才是科学的选择。

2.确认原則

收入确认原则,是有关收入入账时间确认的原则。传统收入确认原则的最大弊端在r收益揭究整,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真实通利能力的判断。传统收入确认原则更确切地说是营业收入的确认原则。我们知道,企业收益分为两类:一类是资产置存收益,是指由于置存资产而尚未实现的收益;另一类为营业收益,是指销售资产所获得的收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收入确认应由单一的“己实现”标准向“已实现或可实现”标准转化。

3.费用配比原则

在传统的会计中,未耗成本仍具有未来经济效益,应作为资产处理,己耗成本则了*以转销。在知识经济时代,费用与收入配比已不是确认费用的唯一标准,费用确认标准将趋向多元化。

4.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牛.制原则是收入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前提。在知识抒济条件下,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受到较大的挑战,其原闵上要表现为:首先,权责发牛制+利于反映企业本期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财务数据,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流动性和偿愤能力的有效评价。而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由丁-知识创新、扩散的速度很快,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淸算。其次,权责发生制下所确定的净收益有其自身的缺陷,会计收益中包括许多非现金的应计和递延因素,其数额的分配是依据假定关系而进行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导致收益结果+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最后,权责发生制依赖于一项未经证明的假定。

三、小结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9

一、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意义

1.有助于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在会计界有人认为管理会计还是一门不成熟的会计学科,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这与管理会计尚未形成前后一贯的理论有关。要想更好地开展管理会计工作,需要我们有准确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来加以指导。因此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对于指导管理会计实践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2.有助于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翻开中外各种管理会计教材及专著,虽然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内容,但各自的体系还是有许多的差别,这与过去人们对管理会计的传统认识有关,似乎就应该如此。其实,这也是由于缺乏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进行系统研究造成的,这样长期下去,不利于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

3.有助于制定较为合理的管理会计原则,规范管理会计行为。管理会计原则是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实践的桥梁,同时也是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延伸。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才有可能制定出前后一贯,自成一体的管理会计原则。如果对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缺乏研究,那么制定出来的管理会计原则必然是片面的,甚至是违背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其生命力及影响就会受到限制。

4.有助于对管理会计理论各要素作出科学界定。在人们对管理会计理论要素认识尚不明朗,对管理会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认识不一致的情况下,系统地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从内涵到外延上对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加以界定,便于人们更准确地应用,同时也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

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是指构成管理会计理论的必要因素。其内容有哪些,说法并不统一。第一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1.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2.管理会计的本质,3.管理会计的目标,4.管理会计的对象,5.管理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收入、成本、损益、现金流量等,6.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注:宋献中《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会计研究》1995年第11期。)第二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1.起点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对象理论。2.基础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3.管理会计核心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4.管理会计实务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程序方法理论,管理会计具体实践。(注:劳秦汉《论管理会计》,《财会审论坛》1995年第4期。)第三种看法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包括:1.管理会计的目标。2.管理会计概念,具体指计量、传送、信息、系统、规划、反馈和成本性态。3、管理会计原则。4.管理会计技术。(注:陈今池编著《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302—303页。)

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要能体现以下基本思想:第一,要有时代特色。管理会计自产生到现在不过一百年左右的时间,但它的内容变化很大,今后还会不断更新。因此,在理论上要有时代特色,而且能预示其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能容纳下其发展。第二,要前后一贯,具有逻辑性。要避免传统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严密、前后一贯性差、逻辑性不强的毛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方法,对各要素按照其内在逻辑进行排列组合,而不是任意凑合。第三,要有一定的包容性。管理会计是一项世界性的企业管理语言,因此其理论结构的要素应能够包容得下各个时期中外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的要素有以下一些内容:1.管理会计的本质,即管理会计概念,2.管理会计对象,3.管理会计职能,4.管理会计目标,5.管理会计任务,6.管理会计环境,7.管理会计假设,8.管理会计原则,9.管理会计道德,10.管理会计哲学,11.管理会计文化,12.管理会计程序,13.管理会计方法,14.管理会计行为。

1—5项我称之为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它阐明管理会计是什么,干些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要完成哪些任务。

6—9项我称之为规范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它说明管理会计是在一定的环境下、一定的假设条件下、一定的规范约束下开展活动的,它是基本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的延伸与发展。

10—14项我称之为行为的管理会计理论要素。管理会计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管理会计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脱离不了管理会计文化的影响。管理会计程序虽然多变,但每一项具体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基本程序的,管理会计方法是管理会计实践的有力工具,管理会计行为是一切管理会计理论的充分体现。

构造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的逻辑起点,我认为应当是管理会计的本质。上述列举的三种观点均不以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因为只有管理会计的本质才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只有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才能把其它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构造出一个具有逻辑性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只有科学地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才能真正将管理会计与其它管理活动区分开来。管理会计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科学,就在于它把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自己研究的根本任务,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中的其它要素难以起到这一统率作用。

只有科学地揭示管理会计的本质,才能知道管理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对管理会计本质认识的正确与否,必然会对管理会计其它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及整个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造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教授在研究空间理论结构时,首先从会计的本质开始。(注:利特尔顿著《会计理论结构》,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这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结构,也应从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

管理会计理论的核心,应当是管理会计目标,但管理会计目标是由管理会计本质决定的,而不是管理会计目标决定管理会计本质。这一点必须明确,在构建管理会计理论结构时应摆正这一关系。

管理会计本质是管理会计本身所固有的,决定管理会计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特点,是决定管理会计发展的那种基本规定性。我认为它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它是一个以提供经营管理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系统,它是现代会计的新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最能动的会计管理活动。市场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科技水平越高,管理会计越成熟;经营管理越复杂,管理会计的内容越丰富。

三、管理会计理论结构要素的定性描述

1.管理会计本质(概念)。管理会计以现代经营管理学为理论基础,广泛利用会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其它部门提供的经济信息,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产生出许多新的管理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并直接参与经营管理。

2.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什么,众说不一。我认为管理会计对象是向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会计信息,协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经营管理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职能是管理会计的内在功能,即它能发挥什么作用。管理会计职能随着管理会计工作和理论的演进在不断发展。我认为目前管理会计职能主要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考核经济责任,反馈经济信息,参与协调组织等。

4.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目标是管理会计运行系统的目的,以及所需达到的基本要求。它对整个管理会计系统的有效运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管理会计目标是管理会计本质的能动体现。管理会计目标既有总的目标,也有具体目标。目标要定得科学合理,要让管理会计人员争取能够达到,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确实能有所贡献。

5.管理会计任务。管理会计任务是管理会计人员应完成的工作,应负的责任。管理会计任务是由管理会计职能和目标决定的,管理会计任务是否合理,对于管理会计目标的实现,对于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管理会计任务应结合企业实际,要具体明确,尽量量化,做到可以考核,以便激励管理会计人员开展工作。

6.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环境是指对企业管理会计活动及其发展产生各种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客观条件和状况。主要是指管理会计的社会环境。它主要受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企业领导者及员工的素质、管理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的完备情况的影响。

7.管理会计假设。管理会计假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或制约条件,是对客观情况合乎逻辑的推断。管理会计假设主要有:管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责任主体、相关范围、货币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会计信息的近似性、币值可变化、计量多变性、方法灵活性、重置成本计价、未来可预计、机会成本、未来收益与成本的确认与配比等。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10

1.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基本构建

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作为系统是由若干个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子系统之间既具有一定的联系,又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作用,都要受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资源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见,绿色会计理论体系就自身而言是一个“自成系统”就外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而言又是一个“互成系统”。同时,它又寓于绿色社会经济生态大系统之中,是其一个子系统。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系统论这一方法来研究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绿色会计理论体系的组成要素包括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职能、目标、对象、假设、原则、确认、计量和报表等内容。现分述如下:

  1.1绿色会计的理论基础

绿色会计是环境学、环境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会计学相结合的产物。绿色会计除了要秉承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之外,它同时要吸收、借鉴包括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及其分支学科如污染经济学又称公害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和领域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一套绿色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1.2绿色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与传统会计的基本职能大致相同,如果说稍有变化的话,主要就是在履行反映职能时适当地扩大了实物计量单位的应用。依照这样的职能,绿色会计的工作体系也就大致地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提供信息,二是参与企业的环境管理。

1.3绿色会计的目标

作为绿色会计行为指南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由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社会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最优。具体目标则是为相关客体提供环境会计信息。具体包括:

(1)促使企业在经营管理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规律和物质循环规律,管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努力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确认和计量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的环境效益;

(3)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尽可能多地为社会各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环境规划以及对环境保护的义务、贡献等方面的环境会计信息。

1.4绿色会计的对象

绿色会计的对象突破了传统会计以资金运动作为对象的范畴,它所考虑的是除了资金之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在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下,会计要素须重共有的空气、7水、海洋、矿产资源、臭氧层等;负债中应将企业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加以确认;所有者权益中应将自然资本加入其中。在收入要素中除了确认生产经营所得带来的收入外,还应包括企业在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的国家给予的补贴、资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缴来的环境损害赔偿费或罚金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带来的社会效益等。费用不能仅仅计算经济成本,还要包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研究与开发费。

1.5绿色会计的假设

尽管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与企业会计有所区别,但绿色会计同样可以参照传统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即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所不同的是,因绿色会计核算对象的特殊性,使一般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假设发生了较大变化,它不仅可以用货币单位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成本和效益,还可选择实物、百分数、指数进行辅助计量,甚至可以用图表和文字叙述加以说明。

1.6绿色会计的原则

绿色会计除了继承一些传统会计的原则外,还有适用于绿色会计特有的会计原则:

(1)与一般会计原则完全相同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

(2)与一般会计原则不尽相同的原则有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绿色会计在核算时,应将环境、资源因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列,选取对经济发展起重要影响的事项进行核算;它要求企业严格按照联合国统计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会计处理,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企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促进绿色会计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可比性)

(3)与一般会计原则完全不同的原则有政策性原则、社会性原则、充分披露原则,即:政策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保政策和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正确处理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社会性原则是指绿色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应充分揭示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评价应站在社会的角度全方位地考虑企业的业绩;充分披露原须全面、公正地反映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保护或者污染、损耗等情况。

1.7绿色会计的确认

绿色会计超过了传统会计所确认的范围,主要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也作为会计要素予以记录,并在会计报表中加以确认。绿色会计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主要有:资源价值、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四大部分。资源价值包括自然资源价值、人力资源价值和旅游资源价值三个方面。环境成本包括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支出成本、环境破坏成本和环境机会成本。环境收益包括获得的环保业绩卓著奖励、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环境污染罚款收入和环保措施机会收益。环境利润是环境收益扣除环境成本和环境税金后的净额,它反映会计主体的环境绩效。

1.8绿色会计的计量

传统会计建立在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经济事项都能用货币计量。绿色会计存在着许多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事项,也有的无法用历史成本计价。这就需要以货币计量为主、多种计量单位并用的原则;对环境状况评价也应建立相应的方法体系,如采用指数评价法、分级聚类法以及模型评价法等。

1.9绿色会计的报表

绿色会计报表的设置应在传统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增添有关绿色会计的核算资料,并辅之以报表附注、文字说明等揭示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增列“自然资产”、“自然资产损耗”科目,负债方增列“应付环保费”科目所有者权益下面增列“自然资本”科目等。在损益表中增列“环境收入”、“环境治理费”、“环境损害费”以及“环境利润”。在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揭示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及其所支付的社会责任成本、罚款等。

2.绿色会计信息披露

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思路,利用财务报表、报表附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来揭示因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

2.1财务报告

  2.1.1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那么将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也是实际可行的。具体方法是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项目,对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的披露。

2.1.2报表附注

环境会计报表的附注分为括号注释和底注两种形式。括号注释不宜过长,以便于阅读。企业用括号注释揭示以下信息:(1)环境会计的特定程序和方法,如直接环境效益采用影子价格法还是数学分解法;(2)说明环境项目的特征,如某种环境负债有无优先要求权;(3)按替代性计价方法得出的金额,如在按历史成本入账的环境资产后面列示其现行市价;(4)需要参见其它报表或本报表其它部分的说明。

2.1.3财务情况说明书

企业应该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列明有关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包括:(1)企业对环境的损害情况及其治理措施;(2)企业控制污染的措施及其效果;(3)企业对有害的环境影响结果进行保险,以及政府对此的补助金运用情况;(4)企业治理环境的长远目标及行动等等。

2.2环境报告

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便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工作有全面的认识。环境报告的内容应包括:(1)环境法规执行情况,包括执行的成绩和未能执行的原因;(2)环境质量情况;(3)环境治理和污染利用情况。主要是企业所建立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情况;污染物回收利用情况。

3.建立绿色会计理论体系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由于绿色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要在企业中全面、系统地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如,绿色会计的计量、成本确认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识,理论认识还不一致;与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尽完善,难以协调企业逐利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会计市场普遍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内容不真实的现象等等。因此,当前要顺利地开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

3.1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由于环境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化,尤其是在计量环节上尚未突破,使得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对此,会计理论界应对这门新兴学科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解决基本理论问题,以突破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障碍。

3.2健全法律法规,制定绿色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绿色会计有法可依,使绿色会计信息披露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是:(1)将绿色会计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⑵制定绿色会计准则;(3)设立绿色会计制度,使绿色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3.3加强绿色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

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对资源环境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其中,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环境审计,可强化对环境绿色的再监督,有助于绿色会计的创建和不断完善。

3.4加强对绿色会计的宣传教育

建立实施中国绿色会计理论体系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必须得到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在大中专学校会计专业中增设绿色会计、绿色审计专业课。将绿色会计宣传、培训列入《全国环境初级教育行动纲要》中,要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的绿色会计培训工作,尽快筹办中国绿色会计刊物,以加大绿色会计宣传的力度。

3.5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的宏观调控作用

首先,给出明确的价格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家对于资源的使用应坚持有偿原则,尽量不采用或少采用免费(税)。其次,要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发挥价格的宏观调控作用。绿色会计要将广义循环成本理论应用于绿色会计实践,在商品的成本中加入资源成本会使商品价值得到客观反映。

3.6增设适当的绿色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创建绿色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