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十篇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十篇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2:55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篇1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迅猛的发展,工业化和和信息化已步入深入融合阶段,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也进入蓬勃发展期,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社会信息化倒逼我国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机械只有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有效的农机产品开发周期,如何达到最优农机产品质量,如何有效降低农业机械的成本与价格,如何完善农业机械的售后服务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不断的拷问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信息化与数字化是解决上述的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的设计水平,通过数字化设备能有效的调控农业机械的精密的制造与加工,通过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管理手段能否实现严格的生产管理与用户反馈。本文主要对农业机械产品研发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农业机械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技术,并结合从事农机产品多年的设计与制造经验和数字化设计特点,以及CaD/Cam/Cae、虚拟样机、虚拟测试等新技术的应用加以深入的讨论与研究。

一、数字化驱动下农业机械设计研发

农业机械是衡量一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因而提供数字化手段提高我国农业装备的设计水平,对于在贸易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农业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具有不言而喻的历史意义。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设计已经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到农业机械设计、生产中的方方面面,也给农业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信息技术与数字化的应用极大降低设计成本。

农业机械的产品创新设计涉及到数据开采、知识发现及其重用技术、知识的表达与组织、知识数据库的开发、基于知识的决策技术等。农业机械的设计可以在线上进行互动设计,企业可以与用户进行反馈论证与修改。设计者可以在线农业机械的设计效果,用户可以在线反馈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比于以前农业机械设计都在纸质上进行绘图,在线农业机械设计的极大的促进农业机械设计与实践;以往产品创新主要集中于具体设计过程,如今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的各个阶段均强调创新设计。如基于蓝牙技术的变量施肥机速度采集系统设计、温室环境下黄瓜采摘机器人信息获取设计、基于RFiD的农机安全监理现场巡检系统设计、基于资源管理和Silverlight技术的农业装备信息网络平台,以及ajax技术在农业装备信息网中的应用。均是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在农业设计领域中应用的典范

2)数字化技术强调产品协同设计。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需求,这些新需求也亟需新的设计的方法,就目前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水平来看主要三种主流的设计方法,一是德国设计理论的系统化设计方法,二是tRiZ(theoryofinventiveproblemSolving)三是公理设计(axiomaticDesign,aD),对于目前我国而言,需要对先进的设计方法进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更需要产品设计师跨区域的进行交流互动,跨部门甚至跨企业共同协作进行产品设计与制造等。数字化的设计平台能够为设计者之间提供实时的交流平台。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可实现跨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设计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数字化虚拟设计实现了设计与需求的协同统一,锻炼设计者虚拟想象空间,提升农业机械的设计水平,有效实现零污染的设计理念,促进绿色设计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如基于离散元法的数字化设计、精密播种机数字化设计、拖拉机队列自动控制系统、秧盘育秧精准播种的穴孔同步对中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以及基于力控组态软件的温室监控系统均是农业机械协同设计的样例。

3)虚拟现实便捷了农业机械设计与展示。

虚拟现实技术独特魅力之处在于能将农业机械的设计构思、实施及展现都表现为多媒体如三维图形、语音和视频,能然设计者和未来的潜在使用者身临其境地体验产品的设计整体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可以实现海量、实时、丰富的农业接卸虚拟设计素材。面向某些特色农业机械,其结构复杂、设计困难、设计周期长大大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然而如果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有效的克服以上缺点,一方面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产品的某些性能,另外一方面也便于设计人员对产品的修改与调整。大大缩短了农机产品的设计、生产周期。满足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如虚拟样机技术在畜牧机械设计、基于aDamS的莲藕切片虚拟样机建模与仿真、基于pro/e三轴卧式tmR饲料车的建模及运动仿真、SpH在土壤高速切削仿真系统开发中的应用、莲藕切片机惯性力平衡仿真优化、大型中空轴式静压轴承流固耦合数值模拟,以及电涡流缓速器制动力矩影响因素的仿真均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农业机械化设计中的应用。

结论

本文首先细致的分析了农业机械设计特点与需求,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数字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如CaD/Cae/Cam虚拟现实设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的改变了农业机械化设计的格局与模式,本文首先详细梳理虚拟设计技术与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分析了农机产品设计制造现状,进而细致深入地分析基于数字化技术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的未来的发展趋势,针对信息技术如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农业机械的数字化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研究面向农机产品开发过程的数字化设计平台体系与设计模式,采用数字化对农业机械产品进行设计所带来的优点即在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运用数字化模型描述产品,并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评价、修改,通过这方面的讨论,以期为我国农业机械的数字化设计探索提供有益参考的新途径与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夏红霞;面向通用类机械产品虚拟装配的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阎楚良,杨方飞.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与展望[J],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6.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篇2

一教育信息化对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当前信息化建设正逐渐影响、改变着云南的社会生活,不仅在经济、政治、科技上,更在教育事业上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化的发展已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教育信息化也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分工的要求越来越细,对从业标准的划分和制定越来越具体,其内涵要求也越来越明晰,其标志就是从业者需要更加专业的能力和深厚的专业发展潜力。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人力资源―――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受社会的发展规律支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从业要求和社会能为教师提供的支持保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区别,但总体的发展趋势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信息人的特质,即教师具备使用教育信息的知识、技能及其相关能力。云南农村特殊的地理方位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是客观存在的阻碍,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不会因为地理区域的因素而强迫要求社会公众对此自动调低。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趋势展望与区域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是密不可分的。云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决定了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方向。展望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未来趋势,离不开对社会规律的把握和对社会发展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

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不仅表现在教师自身学习能力变化的方面,对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而言,更重要的是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方面的水平和潜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念、角色期望与规范会随着人们对农村教育的理解而发生变化。在云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占中小学教师总量80%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云南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知识的传播技能,还应具备知识的引导职技。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还需要储备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在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未来走向中,将积极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和技术,优化农村教师教育资源的保障,逐步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改变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的教学认知和行为习惯,从而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

二教育信息化对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技术支持

早在2003年,国家为了缩小东西部的教育差距,为西部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承担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耗资过百亿,为西部农村中小学配备了教学播放光盘,建立了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建设了计算机网络教室,覆盖了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和初中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规模的投入,显示出我国欲实现以信息化促进教育革新与发展的决心。但是,倘若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一重要的教育人力资源,再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再多元的教育资源呈现方式、再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提供路径、再丰富的教育资源使用模式,能发挥出教育功能是微乎其微的。就像既有秤又有砣,如果没有会使用秤之人,依旧无法称量出物品实际的重量一样。展望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培训力度,逐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数字化生活环境、教学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存在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主体―――中小学教师、学生、职前预备教师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均平等拥有可供选择的、丰富充盈的教育资源,能确保所有实践主体都能够获得教育信息化的惠及,并且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需要的教育资源。这不仅能保障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诸多实践主体的教育资源均享之权益,又循环促进各实践主体及时反馈急需教育资源、应用教育资源、受益教育资源的良性运转系统。或许,要把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都集中到较为先进的区域学校去研训、学习委实是难以承受的人力、物力之大耗,但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有可能将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而面向所有实践主体的。

三教育信息化中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方向

依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将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纳入到研究及实践云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方案中,重点研究解决缩小城乡中小学的数字化建设鸿沟、增强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云南农村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云南农村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在参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代学校建设工程等大力推进以网络为主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夯实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教育信息化基础。未来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将密切结合国家及省所启动实施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计划。伴随国家、地区大力开发的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已建设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注入数字校园的成功实践经验,争取成为扩大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层试点,积极参与将要启动实施的“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围绕云南农村中小学面临的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促进云南农村中小学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上加大力度,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目前全国尚有约四分之三的中小学没有接入宽带,云南农村中小学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国家及地方都将政策的倾斜方向放在农村中小学,所以构建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必须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探索建立“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制打下基础。

四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教育信息化载体

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其本身就具有培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升广大教师专业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职能。到目前为止,“农远工程”已经在广大西部农村中小学形成了一定的软硬件基础,积累了相当的教育资源。未来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以依托现有的“农远工程”网络,开展灵活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以提高教师质量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远工程”有三种形式可以采用:一是光盘播放教学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容易保存和传递,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条件,从光盘资源中获取教育教学所需的教育内容,甚至相应的培训指导。二是卫星广播电视教学系统,可以由高校制作好视频或者文字等形式的教育资源,通过卫星网络传输,由接收电视接受教育资源,而且可以提供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的资源,让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更加灵活的时间地点,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学习内容。三是利用网络教室,利用互联网传送培训资源,可以实现海量、交互的培训,时间、地点更加灵活,更能满足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2网络学校或者网络课程

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由云南地方高等院校与农村中小学合作建设,云南农村中小学不仅可以借助地方高校完备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系统,也可以采用网络视频交流等方式获得合作专家针对农村教育教学的实践指导。成熟的高校网络学院或者网络课程,由专业人员设计和开发的教学资源,对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更强的针对性,远程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可以让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教育内容的专业发展培训,有专门人员提供协作交流的互动,更有利于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以致用,改进农村教育教学实践。

3基于手机的数字移动学习平台

基于手机的数字移动学习平台可以视为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数字学习平台的一个延伸。随着手机这一通讯工具的普及以及手机通讯网络的覆盖,利用手机数字移动学习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覆盖面广、资源获取便利等优越性。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利用手机数字移动学习平台,由资源终端提供丰富的教育学习资源,由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适合的学习内容,利于营造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和专业生活的教育信息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项华,毛澄洁.北京-云南:数字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e-pDS)―――教师专业化高位均衡发展的新尝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5).

[2]白晓明,王家忠,袁玲俊.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J].教师培训,2007(6).

[3]袁同庆.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远程方式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4).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篇3

中央政府近年提出,在“十二五”时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要实现优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即反哺农业。在中央红头文件和“白皮书”的指引下,坚决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点,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全方位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乡镇财政管理要强化收支管理,搞清楚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的来龙去脉,切实保证将资金落实到有利于“三农”的政策上来,杜绝资金浪费、资金闲置等得不到资金最大价值的现象,更要将腐败贪污的思想遏制在摇篮里。另外,“以人为本”,心系百姓,扎扎实实为人民谋福利,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才是乡镇政府的首要职责和头等任务。近年来,乡镇政府的财政管理职能逐渐转型成为服务型政府,其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财政收入方面

第一,乡镇财政收入随着财政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加。2003年,财政总收入为21715.3亿元,在其后的几年间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至2006年的38760.2亿元基本实现翻番;10年后的2012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17253.3亿元,是2003年财政总收入的5.4倍,财政总收入突飞猛进的速度影响着乡镇财政收入的增加;2003年,乡镇财政收入只有9850.0亿元,历经10年的时间,迅速上涨到2012年的61078.3亿元,增幅高达520%。虽然乡镇财政收入在近十年间拥有比较高的增长幅度,但是乡镇财政收入的增长略缓于财政总收入的增长。作为基层财政收入部门,应当为财政总收入做出更多的贡献。第二,乡镇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逐渐增大。2003年乡镇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5.36%;随着十一五时期的到来,使得乡镇财政收入比重有所提高,2006年作为十一五时期的第一年,乡镇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47.22%,比2003年的比重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进入十二五时期的第一年,2011年乡镇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50.59%,超过半数;2012年又增加1.5个百分点,上升到52.09%。同时,这个比重相对于2003年来说,增长了14.84%。虽然乡镇财政收入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是在十年间的数据并不稳定,乡镇财政收入应该有更多在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

2、财政支出方面

第一,乡镇财政支出随着财政总支出的增加而增加。2003年财政总支出为24650.0亿元,在此后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增幅;时隔五年的时间,财政总支出实现翻番,并在2007年一跃达到49781.4亿元。财政总支出呈现逐年递增的稳定趋势,历经十年的时间,在2012年财政总支出达到2003年的5倍有余,实现125712.3亿元。与此同时,2003年乡镇财政支出为17229.9亿元,此后一直保持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年增长80000亿元左右。自2005年起,乡镇财政支出增长的环比比率均在20%以上,2012年此比率降低到15.59%。乡镇财政支出与财政总支出基本态势相同,增幅相似。第二,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逐渐增大。2003年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69.9%;在今后的十年间,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始终没有低于该比值,并且,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自2004年起至2008年,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均在70%以上;2009年起,此比值达到80.01%,比照2003年的比值超过了10个百分点。2012年,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顶峰85.26%,是2003年所占比重的1.22倍。虽然乡镇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有所增大并呈上升趋势,但是,乡镇财政的管理仍然存在问题,乡镇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

3、财政收支对比分析

从2003年至2012年十年的数据来看,除个别年份财政总收入略大于财政总支出外,财政总收入基本是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差额在9000亿元以内。这并不表明政府在财政方面是入不敷出的,而是基本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表现,同时这又体现了政府“赤字财政”的财政手段。但是,这个赤字在乡镇财政收支中显得有些庞大。2003年至2012年十年间的乡镇财政赤字呈现上升趋势,平均赤字水平达到22163.54亿元。尤其是2012年,乡镇财政赤字达到46110.0亿元,是同期财政收支差额的5.45倍。

二、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加快乡镇经济发展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转变乡镇政府财政职能

按照当下乡镇农民、乡镇经济对财政的需求,财政服务是相当不充分的。即使在很多乡镇中,财政部门已经树立起了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但是大多数人还难免存在“金饭碗”不怕丢的想法。如果要使得财政职能符合当地需求,就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政府人员观念。一方面,正确的思想认识可以引导政府行为不偏离“以民为本”的思想,并将贪污的丑陋行为控制在萌芽中,或将腐败的嘴脸撕下使其真面目在媒体中曝光,同时受到广大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可以使政府更好的为“三农”进行服务,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更好地展现处在新时期的我国新农村的全新面貌。

2、与一、二、三产业对接,合理预算乡镇财政收支

合理预算并不等于充分估计,而是应当与乡镇经济状况相吻合。以一、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契机,进一步增强乡镇财政管理能力。第一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但由于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创收相对较少;第二产业的发展日益壮大,在资金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但发展潜力有限;第三产业是新兴产业,相关利益者没有认清其发展前景与发展道路,盲目发展只能带来资源浪费。对于一个农村人口居多的农业大国来讲,二、三产业的发展给国家带来一定收益后,应当反哺农业,才能使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一个丰厚的物质基础,最终换来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乡镇财政管理是基层政府管理部门,乡镇财政收入是财政总收入的细胞,乡镇财政收支只有按照《预算法》《税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掌控、灵活使用,才能使财政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

3、平衡乡镇财政收支,采用适宜的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如果过大,可能会给财政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一方面,乡镇财政作为最基层的财政管理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其强制性受限;另一方面,乡镇财政低于县级财政,所管辖的税种数量少、税源范围狭隘,都会造成财政管理困境。赤字财政作为财政管理的一种手段,是按照当时的经济发展需要来实行的,对乡镇经济的投入加大但期初没有投资回报,一但渡过这段重点在于基建的时期,就要转换新的财政政策。如果乡镇听从党的号召、按照党指明的路线,在乡镇实施适宜的财政政策,如同产品适销对路一样,乡镇经济也在财政政策带来的效益中获利。

三、小结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设计技术;农机设计

1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含义及特点

1.1含义。农业机械设计需要结合使用方向来进行,优化功能组成,这样在使用阶段可以降级故障发生几率,农业生产任务也能够高效完成。数字化设计理念在农机产业中虽然应用实践较短,但却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所设计的机械结构更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基于计算机设备完成的设计任务,可以节省数据分析运算所用时间。借助计算机中的功能软件,能够轻松的完成图纸绘制工作,并通过系统模拟来观察运行期间的设备稳定性,最终得到的产品生产方案更安全可行。

1.2特点。数字化技术是科技发生的成果,农机生产行业正在向自动化控制方向发展,要求设计环节科学高效,必然会应用到数字化技术。分析技术应用特点可以了解到,在设计时间上有明显的节约,可以同时完成多项任务,包括数据的录入与运算,帮助提高产品设计效率。数字化技术还能够结合使用需求对设计方案做出优化,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设备的运行模拟,这样所确定的最终方案更安全可靠,有效的降低来生产成本。传统设计方法中,需要同时得出多种设计方案,增大了工作任务的难度,这一点在数字化技术中得到来解决。

2当今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的热点

2.1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CaCD)。新型技术的应用离不开计算机设备,农机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图纸绘制,计算机绘图软件可以完成这一任务,在工作任务开展期间,技术人员将所得到的参数输入到计算机中,选择相应的功能,便能够将机械图形展现在其中。目前管理图纸绘制的软件也正在完善,功能也有明显的增多,为农业机械设计提供来便捷性。

2.2知识工程(KBe)。知识工程在数字化设计技术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现代设计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的设计,是由于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形势的变化,它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对新知识的获取,而不是依赖经验。过去的一二十年间,在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等领域发展起来的基于框架、规划、模型、本体等多种知识建模技术,主要是为实现计算机对知识的智能推理,提高计算机智能服务的。对于新知识的获取,通常有以下几个来源:已有知识;市场信息;数字仿真或虚拟现实;物理模型试验;样机试验;已有产品运行表现。

2.3虚拟原型(Vp)。虚拟原型技术,近年来作为数字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虚拟原型技术是在CaX(如CaD、Cam、Cae等)/DFX(如DFa、DFm、DFS等)等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它将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仿真技术等应用于复杂系统全生命周期,并进行综合管理,从系统的层面来分析复杂系统,支持“由上至下”的复杂系统开发模式。虚拟原型是根据产品设计信息或产品概念产生的在功能、行为和感观特性等方面和物理原型尽可能相似的可仿真的计算机模型。虚拟原型技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可以部分替代物理原型,在产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农业机械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属于制造业的范畴,门类广、种类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产品拥有14大类、95小类,3000多种产品。尽管我国能生产的农业装备品种很多,但产品技术水平、产品结构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差距。在构型设计方面除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加速产品开发的同时,基于知识工程,利用计算机仿真对产品性能进行预测以优化产品结构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农业机械产品概念设计方面的研究也有学者开始涉及。今后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发展趋势,应注重以下几点。

3.1突出产品创新设计。设计过程中应当突出产品的使用功能以及创新性,消费者在购买机械设备时拥有更多的参考。应用数字化技术后,设计阶段创新理念可以更好的展现,结合农机设备使用阶段容易发生的故障问题来进行,将故障发生几率降至最低,这样才能够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投入,确保设备具有消费市场。农机设计生产企业有很多,只有突出设计阶段的创新性,才能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可以明确,产品创新设计涉及到数据开采、知识发现及其重用技术、知识的表达与组织、知识数据库的开发、基于知识的决策技术等。

3.2重视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给产品设计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它集3D图形、声音等多媒体为一身,让设计者/用户身临其境的感受产品的设计过程,体验其性能,从而提高设计的成功率。该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及制造中非常重要。对于结构复杂、设计困难、设计周期长的大型农业机械的设计,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既便于模拟产品的某些性能,又便于设计人员对产品的修改,更便于用户针对产品的原型了解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等,提出反馈意见,加快了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目前国外已提出了两种基于VR的工程设计方法,一种是增强可视化,它利用现有的CaD系统产生模型,然后将模型输入到VR环境中,用户充分利用各种增强效果设备如头盔显示器等产生临境感。另一种是VR-CaD系统,设计者直接在虚拟环境中参与设计。国内相关的研究才刚起步,尤其是VR在工程上的应用方面还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和方法。

3.3强调产品协同设计。农业机械制造企业面临着新的商业环境,如产品定制需求的增多;跨部门甚至跨企业共同协作进行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因此,产品设计制造的协同是现代企业适应全球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发展农业机械行业乃至整个机械行业所需要瞄准的方向。据估计,发达国家制造企业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往往有40%~70%的工作是与其他企业和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如何从浩瀚的产品资源中选择合适的为己所用,这就提出了在已有知识库中的搜索算法实现问题。ptC公司的web服务器上保存了众多世界领先的零件供应商的百余万个零件,且每月增加几万个新的零件。尽管象ptC公司这样将所有资源都纳入自己的服务器的做法在搜索算法实现上较为容易,但在我国目前采用是不现实的,并且从长远看也不是方向。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由供应商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提供零件的资源信息,这样采用什么特征及其参数引导在众多的供应商之间搜索,以及如何实现客户端各种异构的应用系统与服务器各种异构数据库之间信息的传递就成为研究的方向。农业机械在农业经济和农业的发展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将数字化设计技术引入农业机械行业是改变传统农业机械生产方式,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支持新兴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伟单位:嫩江县农机安全监理站

参考文献: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农村电影;电影市场;电影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J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3(C)-0291-01

在信息飞速发达的今天,我们每天自觉或不自觉地潜入多元的影视世界,我们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轻松自如,使我们的心情也充满了青春、健康、激情的阳光。因此,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扩大电影在农村的覆盖,让广大的农民群众看到好电影,对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人有几点不成熟的认识如下:

一、切实创新农村放映电影工作势在必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电影工作,中央文件明确提出:“切实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做好送书下乡、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解决农民看电影问题。要加大力度实施‘2131’工程和数字化工程建设。同时要组织生产更多农民喜闻乐见的影片,为农民提供优质文化服务。”解决农民群众看电影问题仍然是我国电影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光荣职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电影放映队,为了使观众提前知道电影放映信息,一般采取上午挂银幕、张贴广告与宣传横幅,下午到达放映场地用广播喇叭进行宣传通知村民的策略以争取更多观众。在电影放映前,放映队会放映乡里的好人好事、通知公告等宣传片;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宣传性的东西减少乃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诸如《养殖业、种植业》、《森林防火》、《农村安全用电》等科教片,很实用,观众较多,农民看后有不错的教育效果。“由于电影放映队经常给农村送来电影和致富信息,使村里的人少了,婆媳、邻里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养殖业、种植业更加科学了,大棚里种植蔬菜等致富的人多了。”再后来,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电视频道的增加,再加上多种娱乐活动“百花齐放”,整个电影放映业陷入萧条状态。但随着高科技数字电影工程的发展,取而代之了电影拷贝和笨重的片箱,数字电影在农村有了大的市场,高新清晰地数字电影使农民更喜欢看了,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更浓郁的兴趣,数字电影让他们的眼睛看的得更远,电影放映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二、加大投入,重点扶持,促进农村电影市场的发展

农村电影市场呈现出多种所有制、多种主体和多种放映方式日趋活跃的局面,促进了农村电影事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电影服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电影工作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村电影事业发展现状与中央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农村电影的基础设施条件总的来说还比较薄弱,不少地区特别是一些老少边贫地区还存在放映空白区,一些农村电影放映队设备陈旧,乡镇影院整体呈下滑趋势。二是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机制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培育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农村电影发行放映主体的任务还很重。三是农村题材故事影片特别是现实题材优秀作品还偏少,农业科技题材的影片也不能够满足需求。农村电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特别是有些地方、有的部门对农村电影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要进一步扩大电影在农村的覆盖面,努力消除电影覆盖的空白点和盲区;要通过更新改造技术和设施设备、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和发行放映网络,不断增加农村电影放映场次,提高放映质量,目前我县已经把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当作建设文化阵地、丰富农村业余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设备、资金、人员配备上给予宽松的政策进行扶植。

三、大力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

数字技术的应用,顺应了电影自身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同时也为农村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推广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电影存在的发行周期长、发行成本高、放映质量差等突出问题,而且十分便于管理,可以促进电影在农村的迅速普及。要通过大力推进放映设施设备数字化、积极培育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加快培训数字电影放映队伍等措施,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形成固定放映和流动放映相结合、覆盖全国乡镇农村的数字电影服务网络体系,保证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优质、快捷、方便的数字电影服务。

四、强化管理措施,确保农村电影工作顺利进行

农村电影工作任务重、要求高、环节多、涉及面广,加强组织领导十分必要。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电影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做到像“村村通”工作一样,把农村电影工作纳入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党委政府考核干部的内容,确保农村电影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顺利推进。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篇6

>>关于数字时代提升文化传播力的思考关于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关于阅读的思考教师阅读的文化思考关于档案数字化的思考关于汉台区数字林业建设的思考关于数字时代历史教学的思考关于数字艺术教育的思考关于“山寨文化”的思考关于电视文化的思考关于文化强国的思考关于文化养老的思考关于山寨文化的思考关于“旅游”的文化思考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和对策工作数字阅读下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作用探究关于数字阅读与图书馆的危机对数字出版与未来阅读的思考图书馆数字化阅读的思考关于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孙桂华.数字化阅读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11(7):61-63

[3]聂震宁.出版转型与阅读文化重建[J].现代出版,2013(1):5-10

[4][5]屈明颖.全民阅读当下数字阅读发展趋势解读[C]//柳斌杰,邬书林.中国出版年鉴2011.北京:中国出版年鉴社,2012:262-263

[6]数字化阅读发展迅猛增势均强于传统阅读[oL].[2012-05-16].

[7]朱咫渝,史雯.新媒体时代数字化阅读的审视[J].现代情报,2011(2):26-29

[8]爱立信报告称中国农村手机拥有率升至90%[oL].[2013-04-16].

[9]邴正.当代文化发展的十大趋势[J].天津社会科学,1994(1):59-63

[10]吴燕,张彩霞.浅阅读的时代表征及文化阐释[J].南京大学学报,2008(5):132-136,144

[11]常凌翀.数字时代阅读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J].出版广角,2012(11):80-81

[12]周宪.重建阅读文化[J].学术月刊,2007(5):5-9,19

[13]刘艳妮.数字化阅读对传统阅读的影响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1

[1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5]张红艳.关于3G时代建设和完善手机图书馆的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1(2):24-27

[16]张晓武.中国数字出版的未来和希望(上)——风起“云”涌的变革与趋势:专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3):40-43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篇7

当我们询问他们为什么在赚钱之后选择做农业?他们的回答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们说,农业,是事业,是值得把一生都投入进来的事业!

这与我们的判断不谋而合。现代农业追求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康的珍惜,不是纯粹的赚钱,是一种事业。

当企业家财富的积累已经变成纯粹数字的变化,不必再疯狂追求金钱的时候,当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在整体上从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的时候,农业和健康产业必然受到不差钱、追求人生价值的企业家的追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也是企业自我升级的必然!

大农业大健康时代到来

一个大农业大健康产业时代即将到来!

这里有两大产业正在推动这个趋势的前进,一个是农业产业,一个是健康产业。

农业产业向着现代化、快消化和健康化升级;健康产业向着食品和基地化的农业延伸。两大产业以相反的起点和终点相对而行,彼此越来越跨界,产业内容越来越相像。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

比如中粮屯河是典型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他在产业的最前端有种苗和基地,中间有大桶番茄酱出口贸易产品,餐桌食品和快消产品有调味番茄酱和番茄汁等果蔬饮料,在健康价值的最高端也是产业的最末端有纯天然保健品番茄红素。

东阿阿胶、仲景药业、江中制药是医药企业,近年纷纷向食品发力,继而做基地,将健康的产品日常化、快消化,并且沿着产业链一直做到了最前端—基地,俨然是个农业企业。

这就是趋势!

大农业大健康时代的到来是经济规律,是世界趋势,这是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实践!我国也到了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的重要历史阶段。

大农业与大健康两大产业的融合与共生,将构成深刻影响中国未来二十年市场格局的复合产业定律。

如今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所有食品是安全的、可靠的,消费者对监管者放心,企业也有相对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并且不敢违反法律法规,发现的哪怕是疑似问题,马上召回。新西兰恒天然毒奶粉事件后来证实是乌龙,更加说明人家的检查反应机制不是摆设,企业是能够勇担责任的。在台湾,市场上有太多的食品标有类似大陆小蓝帽的“保健食品”标志,食品市场上的全健康、高健康趋势非常明显。现在,我国大农业大健康的时代大幕即将拉开,一个彻底安全、完全健康的时代即将到来!

大农业大健康,蕴育诞生世界级大品牌的天然沃土

特劳特(定位开创者之一)说得好:“品牌建立在国家或区域心智资源之上,才有先天性的强势竞争力。”

特劳特说的是打造品牌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规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某些品类上有着既有的定位、有着特别的心智资源优势,特别适合在这些品类中打造品牌。比如法国的香水、葡萄酒品牌,西班牙的火腿品牌,德国的机械制造(比方汽车)品牌、日本的电子产品品牌等等。

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美食王国和药食同源的养生大国,地大物博,人口与民族众多,物产与食品的多样性,造就了数不清的具有区域特征的独有的物产品类、食品品类、食品口味和保健方法,在食品美食领域、养生保健领域的心智资源特别丰富,具有先天的优势。比如内蒙古的乳品、牛羊肉品牌,东北的人参、鹿茸品牌,广东地区的凉茶与褒汤、西北的虫草、枸杞……,数不胜数。这是各地的名片,也是中国的名片,是最有生命力的心智资源,是成就品牌的天然沃土,而且具有天然的广阔市场。

加多宝集团运作的王老吉品牌(现称“加多宝”凉茶),源自凉茶故里广东。当加多宝凉茶成为中国广为畅销的饮料品牌之后,下一步就可能作为中国草本保健饮品的代表走向全球,一如可口可乐从美国走向全世界一样。加多宝凉茶有望成为中国民族企业创建世界级品牌的经典示范。同样,五粮液白酒、东阿阿胶、南方黑芝麻糊、三全水饺、全聚德烤鸭、云南白药、金字火腿等,都有创建世界级品牌的基因,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拥有优势心智资源的食品美食行业、保健养生行业,最有可能率先创造出世界级大品牌。

处在全球最大本土市场中的中国企业,不必舍近求远。我们每天炒菜使用的酱油,全国每年有500万吨的消费量,其中消费者认为最好的品牌,提及率才刚刚超过10%,就是这家企业一年销售高达70个亿,非常惊人。

大农业、大健康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巨大市场,是施展宏伟抱负的广阔天地,这里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展空间,你只会恨自己能力不够,魄力不够,想象力不够,创造力不够。

难怪世界投资大师罗杰斯忍不住呼吁:想致富,赶紧去当农民!

为什么众多企业家把大农业大健康当作事业

不差钱就做事业。这是规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分为五种,按照层次逐级递升。当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主动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

从地产、煤炭、金融、医药、it、建材等行业转身投入农业的企业家们,正是这样的情况。前些年,他们在其它行业赚了许多钱,以后赚再多的钱,意义并不大,只是数字的变化。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更有意义的工作,他们想回报社会,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消费者迫切需要的事情。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农业。

为什么说做农业是做事业?

一是:只有有良心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家才有资格做农业。

“食”字由一个“人”字和一个“良”字组成,说明没有良心的人没有资格做食品。

李克强总理说:“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满足人民健康需求是人民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

美国杜邦公司董事长irvingShapiro这样说过:“企业若不能在它赚钱之后为社会做更多有益的贡献,那么这个企业的经营者也就不能称为企业家了。”

我国有的企业经营者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够,差距非常大。原来农业和食品业中的许多企业,由于竞争所迫,没有把精力放在推动产业进步、引领消费升级、做大品类上,而是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大搞拼成本、拼价格的趋低营销。尤其让人心痛的是,不少全国知名企业,也在做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企业声誉、破坏行业发展的事情。

问题就是机遇。许多企业家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是产业重整、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看到了这是企业家实现被尊重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宝贵机遇!

柳传志在谈到联想为什么要搞农业时,讲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他说,有一次在国外谈项目,遇到了对方政府官员拿出了食品安全问题质问我们,“你们连自己吃的东西都搞不好,被登在报纸上,还谈什么知识产权,谈什么诚信?”柳传志对这次被“噎”铭记在心,他说,一定要做安全的高品质健康食品,一定要做让人真心信赖并尊重的企业。凭什么我们就做不好?!

大农业与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被动地解决中国食品的安全问题,而是中国经济升级、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必然,是许多企业家主动扛起的责任!

二是:大农业大健康投资回报非常丰厚,是事业型企业家首选的优秀投资领域。

农业产业投资长,见效慢,也正因为投资长,见效慢,回报才更加丰厚。因为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和企业相对稀少,优质产品总是供不应求,优质产品的竞争并不激烈。

以做事业的心态投身农业的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差钱。不差钱,就会做长线,就不会急功近利。这是做优质农业、现代农业所必需的。因此,大农业大健康领域是不差钱、事业型企业家首选的优秀投资领域。

柳传志认为,当前国内安全高品质农业品牌还是非常稀缺的。针对当下国内的食品行业、农业的现实情况,他说,“中国市场对安全高品质食品的需求非常大”;中国食品企业中,“让人真心信赖并尊重的企业不多”……这是联想不差钱但是选择进入农业的原因。

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和他的褚橙已经用活生生的实践创造了纪录。10斤重橙子138元,三周卖出80吨橙子,甚至有消息说吃完褚橙的包装箱也能卖5元,这可是茅台曾经有的“荣耀”。

农业学者郑凤田就表示,“褚橙的畅销其实无形中也揭示出市场的一个秘密,那就是知名、安全、生态、健康的食物消费者是愿意买单的。目前传统的低价、低质、低品、多环节、多链条的农产品生产流动模式只能满足温饱水平,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健康、安全的需要。必须重塑造农业产业链,重新打造农业产业链,走安全、健康、品牌之路。”

农业的确是一个没法赚快钱的行业,以果业为例,三到七年挂果,五到十年丰产,能够坚持做好这个产业的,一定是稀缺的,产品一定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一定会获得好的回报。

企业家是推动产业进步的首要力量

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在过去的10—15年,在美国出现的真正的企业家经济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史上最具深远意义和最鼓舞人心的事件。

现在在中国,大农业企业家、大健康企业家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任何产业的进步与发展都离不开敢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企业家。大农业大健康是一项全新的事业,特别需要有理想的企业家推动,企业家是最核心、第一能动和最具驱动力的因素。领军者的理想、信念、志向、胸怀、胆识等这些软实力,其重要性远远胜过其他资源,诸如资金、设备、技术、原料、人才团队、市场谋略等。我有一个形象比喻:企业家是“1”,其资源要素像是“0”。如果有了企业家这个“1”打头阵,后面加的“零”越多,数字就越大;如果没有企业家这个“1”,无论你堆砌多少个“0”结果都是“0”。

企业家是改变和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开创伟大事业、推动产业进步、引领消费升级、打造伟大品牌、成就卓越企业,应该成为每一个农业企业家、健康业企业家的信仰和追求!

美国从“霉烂大国”到今天的“食品强国”,走过了100年;日本从“日日添毒”到今天的“自然农法”,走过了50年;台湾从“农药岛”到今天的“生态岛”,走过了20年。今天,轮到中国了!

这是一场王者归来的必然之路,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天地人和,势不可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高品质全健康为标志的大农业大健康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篇8

自1978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农产品流通渠道也由过去的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化,形成了多渠道的流通体系及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制度的变迁极大的激发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积极性,但是市场机制下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增加使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处于递减状态。

农产品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整体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宏观制度环境的变化必然推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不断变化,当前农产品流通体制构架的形成正是宏观制度环境与微观主体行为相结合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倾斜战略”,以及包括价格、财政、金融和科学技术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主要通过农产品的统购制度和“剪刀差”为工业发展强行提供原始资金积累,使农业、农村、农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农产品供大于求和供需平衡的局面逐渐取代供不应求,经济发展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产品市场的买方特征日益明显,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上种植名、特、优、新产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90年代后期,一般性农产品普遍供不应求的状况基本结束,农产品流通领域制度“瓶颈”的约束日趋明显。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典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其目标是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替代原有制度。对潜在利润的追求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但是制度变迁能否发生、如何发生却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路径依赖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农产品流通体制特别是粮食流通体制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计划与市场取向之间的反复,也证明了体制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问题的存在。

中国数字农村网构建农产

品大流通格局是必然趋势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贸易增长最快、市场最为繁荣活跃的5年。同时,也是外贸规模实现新跨越,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的5年。

中国数字农村网倡导“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适应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既顺应了全党、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批发市场作为农产品现货集中交易场所,对于平衡供求、形成价格、指导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中心环节,经营的对象是商品交易活动提供服务,包括有形和无形商品的服务,并通过对商品交易活动的服务取得利益。农批市场以大批量交易为主要特征,其交易额越大,所发挥的辐射范围就越广,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

因此,中国数字农村网以以下方式构建“大市场、大流通”新格局:

一、降低买卖双方的市场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流通经营风险的化解

中国数字农村网网上交易平台实行集中公开交易方式,供求双方汇集在一起,大大降低了寻找潜在交易对象的搜索成本,减少了获取相关信息的成本,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也有效规避了产品滞压的风险。

二、促进农产品基础价格的形成

中国数字农村网是一个大规模的网上批发交易市场,市场的竞争是相对充分的,单个交易主体无法左右市场价格,从而有利于形成农产品的基础价格。

三、促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数字农村网批发市场集散功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汇集了大量的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信息,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了有效依据。

四、促进农产品社会化大流通的发展

中国数字农村网网上批发市场销售外省的蔬菜约占成交量的50%以上,外销地区达30多个省、直辖市。这种全国范围的大流通格局,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生产的区域性、集中性和农产品消费普遍性、分散性的矛盾。

五、为政府调控农产品流通提供最佳切入点

中国数字农村网大规模、批量化的农产品集散,为政府进行调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政府调控的最佳切入点。

精细化管理让农批市场日臻完善

中国数字农村网以组建和经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线,着眼于大市场与大流通的“大而专”的经营目标,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很多企业在快速的扩展步伐背后,在日益庞大的网络体系下,跟随的多是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这在市场启动期尤为显见。启动时期面临的激烈竞争,让市场无暇顾及管理,不仅针对内部员工,还包括广大的外部客户。

而精细化,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成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的代表。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篇9

对于即将过去的2003年来说,洗衣机行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正在暗示着保持了近十年的平稳态势正在静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整个行业呈现出以下明显的特点:

1、内忧外患,国产洗衣机名牌企业多生变数

中国洗衣机行业已发展为比较成熟的产业。与其他家电产品相比较,这一产业处于一个相对平稳并具有优势的环境,以海尔、小天鹅、荣事达等企业为代表的洗衣机企业占据了国内洗衣机市场主要份额。但是由于2002年以来出现的原材料大幅涨价及市场营销费用提高,整个洗衣机行业的生产成本和营运成本非但不降,反而上升不少。据估算,每台洗衣机因原材料上涨而使成本上升42元左右,而平均每台洗衣机的价格却下降了50元左右。再加上国产品牌受到外资品牌的强势冲击,国产洗衣机名牌企业纷纷陷落。年初,曾经是洗衣机行业六巨头之一的山西海棠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债务问题宣告破产;4月,国内知名的洗衣机品牌小鸭电器因连续亏损2.7亿元变为“St”公司面临重组;7月,曾列国内销量前三甲的荣事达洗衣机,被法国eL-Co公司“收编”;曾经10年赢利的国产洗衣机行业老大的小天鹅,2002年出现了巨额亏损,于2003年8月被迫易主斯威特。国产洗衣机企业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的冲击,整个洗衣机行业出现了分化、裂变的大趋势。

2、中外品牌竞争激烈,高端市场剑拔弩张

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西门子、惠而浦、松下、伊莱克斯、LG等诸多欧洲品牌和日韩品牌依托其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品牌优势与国内品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一场新变局在国内洗衣机市场悄然发生。国外品牌的价格从遥不可及逐渐被大中城市的消费人群所接受。以海尔、小天鹅等为代表的国产洗衣机虽然在中低档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但是高档洗衣机市场份额大部分被国际品牌占领。面对洋品牌的强势进攻,国产领导品牌的占有率逐年下降,危机进一步显现。

在高端的滚筒洗衣机市场上,一些早期在市场推出滚筒洗衣机的国内品牌由于缺乏成熟的技术支撑,虽然被冠以诸多概念,但往往是昙花一现、褒贬不一。外资品牌则以雄厚的技术实力为基础打入中国市场,以西门子为代表的电脑滚筒技术已经成为市场发展主流;与此同时,国内品牌也不轻易放弃这一高利润的大蛋糕。以海尔为代表的国内品牌相继推出高科技含量的电脑滚筒洗衣机加入争夺行列。从赛诺零售监测的数据看,2003年国内品牌和国外品牌几乎各占半壁江山,但和往年相比,国内品牌占有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3、滚筒与波轮交战,产品结构基本维持稳定

赛诺家电零售监测数据显示,波轮全自动洗衣机自1998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六成左右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洗衣机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尽管在2002年至2003年厂家对滚筒洗衣机的推广力度较大,但2003年滚筒洗衣机的市场表现并不象预测的那么乐观,市场结构基本上还是维持在原有状态。虽然有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2003年城市居民家庭预期购买滚筒洗衣机的比例高达43.5%,但在实际购买过程中,价格这一主导因素仍然是妨碍购买预期转化成实际购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另有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城市居民家庭购买滚筒洗衣机的预期价格在2000元以下的比例占预期购买洗衣机家庭的72.2%;预期价格在2000元的比例占预期购买洗衣机家庭的18.8%。现在市场上滚筒洗衣机的价格基本在2000元~3000元左右,这个价格离消费者预期购买的价格还存在着差距。因此滚筒洗衣机要取得行业主导地位,除了要改变我国居民洗衣习惯和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外,降低成本而推动价格下浮,也是滚筒洗衣机在中小城市大范围普及的必要条件。

4、新品不断、亮点频频:产品呈现三大热点与四大特征

一直以来,洗衣机市场的竞争是以技术为主导,在技术创新推动下,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逐年加快。2003年洗衣机新产品呈现出消毒、节水、数字化三大热点与洗衣智能化、水流方式多样化、洗衣方式创新化、设计更趋人性化四大特征。

相对于传统洗衣机而言,智能洗衣机可以根据衣物重量及纤维类别不断调整注水量,使最佳水量与适量洗衣粉完全溶解,从而达到量佳浓度,实现衣物充分浸泡,其可以模仿人的感觉,包括思维和判断能力。目前,市场上洗衣机的水流方式也是多样化,如滚筒洗衣机采用“搓揉”技术,即通过波轮旋转产生正向向外的水流,松散洗涤衣物,同时,内桶的旋转方向却相反,产生向内的水流,使衣物远离桶壁。衣物不再与桶壁发生摩擦,使衣物悬浮于水的“中央”。在人们的印象里,无论是手洗还是机洗,洗衣服都要用洗衣粉,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是目前市场上出现一种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洗衣方式。在人性化方面,洗衣机的设计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从家居环境的配套性、操作使用的便利性充分考虑,真正将洗衣服这琐碎繁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二、2004年洗衣机市场发展趋势

1、市场结构将出现变数:大中城市率先进入滚筒洗衣机普及时代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高质量、高品质生活的普遍追求,着装需求也向着高档化的趋势发展。再加上经过近几年各生产企业的市场教育和大力推广,在大中城市消费者的洗衣观念正在发生转变,滚筒洗衣机以其低磨损率、能够加热洗、可洗高档面料的衣物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在欧洲,滚筒洗衣机占有率达100%,香港占有率为90%,曾以波轮洗衣机为主的日本,滚筒洗衣机近来市场份额快速上升,已达到20%以上的份额,而且正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长;在韩国,2002年的滚筒洗衣机市场份额占了近40%,2003年预计将高达60%;亚洲发达国家的家电发展经历表明滚筒是世界洗衣机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一些专家甚至预言,滚筒洗衣机将在2004年大范围进入寻常百姓家。事实上滚筒洗衣机的发展并没有专家预言的那样快,但在大中城市,滚筒洗衣机将率先进入普及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唯一的制约因素价格也将会在近两年有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就已有2000元以下的滚筒洗衣机上市。在2004年大中城市居民对滚筒洗衣机需求将大幅度的增长,市场结构的固有格局将在所松动。

2、以“数字式”倡导高端市场消费潮流

随着计算机和以软件为核心的数字技术的诞生,一股数字化革命浪潮正在迅速席卷全球。而我国也不能例外,近年来,数字电视正在取代传统CRt电视、数字相机也正普及到千家万户,数字滚筒洗衣机也将引领高端市场的消费潮流,并将逐步取代普通洗衣机。

滚筒洗衣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机械式—电脑式—数字式。从洗衣机发展史上看,数字式滚筒洗衣机是未来滚筒洗衣机发展的方向。数字式洗衣机所有程序是由电脑板来控制,洗衣机电脑程控器内置微电脑芯片,通过软件编程,实现洗衣机的各项洗涤功能。和电脑式洗衣机不同的是其设置多种精确的智能传感器,能模仿人类的感知功能及思维对洗衣程序进行控制。

数字式滚筒洗衣机和电脑式滚筒洗衣机在功能上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数字式”具备自选功能,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洗涤衣量、洗涤时间等,其次,“数字式”具备智能记忆功能,能够记忆用户的洗衣习惯,最后是它还有多重智能保护功能,可以保护衣服不被损伤。由此可见,“数字式”滚筒的确存在着前两种滚筒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使洗衣机的功能更加强大,然而却更加容易操作。因此,2004年数字式滚筒洗衣机将是各企业和商家争夺高端市场的焦点。

3、以“技术战”主导市场,市场价格逐步走低

在相对成熟的洗衣机行业其营销策略早以超脱了低级乏术的竞争——价格战。而是心照不宣的采用科技创新、市场细分、工业设计等进行竞争,正是这些与国际市场竞争方式相同的策略使国内洗衣机市场日趋成熟。由于洗衣机行业品牌集中度较高,目前前三大品牌海尔、小天鹅、荣事达的市场占有率约占60%左右,领导品牌的成熟和理性以及洗衣机产品的价格需求缺乏弹性两大关键要素决定了洗衣机市场的竞争一直以来是以技术战为主导。尤其是滚筒洗衣机的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国内滚筒洗衣机厂家至今只有10家左右,这也决定了滚筒洗衣机的主流将是技术战。

在价格方面,洗衣机虽然不像黑电和空调那样爆发价格战,但其价格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赛诺家电零售监测数据显示,半自动洗衣机的平均价格从从1999年的823元下降到目前的558元,降幅达32%。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的平均价格从1999年的1709元下降到目前的1375元,降幅达19.5%,而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的平均价格从1999年的3306元下降到目前的2983元,降幅为9.8%。市场的激烈竞争再加上技术创新推动价格下滑,预计2004年洗衣机市场整体价格仍呈稳步下降趋势。

4、城市与农村市场高低端截然分明,滚筒机和波轮机共存

我国幅原辽阔,经济发展不很不平衡,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明显。因此,我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洗衣机在90台以上,市场已接近饱和,但是产品更新和较高层次的新增需求依然非常旺盛。我国家电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期经历了一次销售高峰期,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使用,这些家电已经接近或超过了设计寿命,现在正步入更新换代的高峰期。作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导产品波轮双缸洗衣机的替代产品——全自动滚筒洗衣机等中高端产品将是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城市消费者的首选。而在我国农村市场,目前我国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洗衣机不足30台,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对低价位洗衣机的潜在需求极为可观。价格在几百元到一千元左右的双缸和全自动波轮为主的低端产品仍然会是农村市场的主流。然而,目前受到消费观念和购能力的制约,农村市场的很大一部分还不能马上启动。

因此,我国洗衣机市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还将是滚筒机与波轮机共存的局面,在城市和农村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消费差距,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将共同满足不同的细分市场需求。可以断言2004年,在中低端市场,成本优势将是企业维持生存的唯一利器,而在高端市场,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将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法宝。

5、市场将进一步细分,产品向着高度自动化、品种多样化、节能和健康化、大容量和微型化及组合化的方向发展

海尔“知衣量”、“识习惯”、“自选档”的数字控制技术、西门子“灵智”电脑滚筒冼衣机等产品的面市,推动着洗衣机技术从最初的机械式单桶洗衣机到双桶、全自动洗衣机,再到人工智能全模糊控制洗衣机,洗衣机自动化程度将不断得到提高,而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将促使洗衣机向着品种多样化发展。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消费者在节能和健康方面的更高要求,节能和健康也将是洗衣机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容量方面,大容量洗衣机满足了人们洗大件衣物的需求,同时微型化洗衣机也备受青睐,如市场上出现的1.5公斤、2.5公斤不等的洗衣机,可以满足对少量衣物即时洗涤的需要。为了同时满足上述两种需求,有厂家最近推出了子母分洗式洗衣机,它的大桶容量为5.5公斤,小桶容量为2.5公斤,两桶并列,缩小了较大一部分空间,而且满足了小件衣物即时洗的需求,开创了健康洗涤新概念,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组合化的另一个体现就是把洗涤、漂洗、脱水和烘干功能集于一身。三、2004年我国洗衣机市场规模预测

数字农业的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农业;科研信息服务;模式;天津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24

StudyonthemodelofagriculturalScientificResearchinformationService――tianji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Libraryasanexample

XinLi-yuan1,SULi-na2,ZHanGYu-wei1,wanGXiao-rong1,wanGLi-juan1

(1.informationinstituteoftianj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tianjin300192,China;2.tianj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tianjin300192,China)

abstract:thepaperanalyzedagriculturalscientificresearchinformationenvironmentandthecharacterofinformationdemandfromscientificresearchstaff,andthenittooktianji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libraryasanexample,atlastitgavethemodelofagriculturalscientificresearchinformationservice.

Keywords:agriculture;informationservice;model;tianjin

科研人员在项目选题、立项、试验、撰写报告、成果鉴定到奖项申报和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查阅文献信息。据统计,科研人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查阅文献信息的时间要占全部科研时间的40%左右[1]。在网络环境下,农业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呈现出较强的专业性,他们希望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源,把时间和精力主要用在发挥创造性思维中,以加快科研课题研究进程。因此,检索、加工、提炼信息资源,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用户,主动地提供有创新意识的信息服务,已成为农业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1农业科研信息资源环境

从实体资源来看,这类文献主要包括纸制图书、期刊、报纸和随书光盘等。农业图书馆所收藏的专业知识文献资源,具有馆藏特色,范围相对集中,一直受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的青睐。

从虚拟资源来看,这类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涉农权威网站网页信息、数据库资源等。农业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使用数据库等电子文献资源,也可以利用专业网站随时查询最新的行业信息报道,还可以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及成果放在网络平台与同行交流。

2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特点

2.1获取信息能力不断增强

农业科研人员大多数具有信息素养,他们能够通过参加信息检索方面的培训、向图书馆咨询、向身边同事请教以及在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自我摸索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目前,有许多农业科研单位的图书馆,都开展了提供馆藏网络数据库的使用、网上免费资源的推介、各类信息资源软件的使用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掌握了文献查找、工具书利用、专利检索、某些专业数据库的运用等获取信息的方式。

2.2信息需求层次越来越高

农业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主要朝学科化、综合化、知识化、互动化4个方向发展[2]。一是学科化。当前,课题项目研究都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索性,学科方向不断向纵深发展,科研人员对文献信息需求的针对性、专业性也随之越来越强。科研人员需要及时掌握本学科研究领域国内外科研的发展动态、专利、技术创造以及专业学术刊物的最新报道等信息。二是综合化。在学科化的同时,信息需求还有一定的综合性,这是因为科研活动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跨学科协同解决。科研人员所需的信息范围更加宽泛,向多个领域互相渗透。三是知识化。为科研人员提供简单的文献检索已经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深度数据挖掘、内容分析和知识发现的服务,以及需要将各类信息进行综合集成的个性化、知识化的服务。四是互动化。以互动为方式,能够强化学科化信息服务水平。网络条件下,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频率加快,他们期望馆员能融入到自己的科研活动中来,提供能支持科研创新全过程的文献信息服务,能智能响应具体问题。

2.3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科研课题、不同层次的科研人员,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不尽相同。他们需要的是解决问题、形成方案、注重知识内容的针对性极强的深层次集成化的服务[3],这要求信息提供者根据不同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由于个性、兴趣、信息习惯不相同,科研人员越来越需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得到以适合的知识组织形式、传递载体和交流方式提供的信息服务。特别是从事重点学科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和专家,他们需要从纷繁的信息中提炼出本研究领域的专深全面、准确权威、新颖及时、针对性强的信息,以利于掌握研究方向,调整科研的攻关重点,赢得在同研究领域中的优势地位。

3天津农业科技图书馆服务科研的实践

针对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广大科研人员越来越强烈的信息资源需求,天津市农业科技图书馆(以下简称农业图书馆)在围绕院学科建设中,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采购、引进、自建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农业科研信息资源建设与积累,逐步建立起了一个结构科学、内容全面、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农业科研信息资源系统,在为农业科研信息服务模式方面做出了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3.1构建适合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学科特色的馆藏资源

丰富的馆藏专业资源是图书馆的优势所在。以农业图书馆为例,目前馆藏图书7万多册,现刊500余种,过刊30000余册,建立资料交换关系的单位有30多家,并编辑了中外文期刊和图书目录[4]。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自2000年以来,农业图书馆陆续购置了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和CaBi、aGRiCoLa和aGRiS数据库等中英文电子资源使用权,并购买了超星电子图书1000余册,开通了电子阅览室[5]。还自建了一系列小型农业专题信息管理数据库,通过天津农业科技信息网,用户可以在线访问数据库和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3.2建设科研信息服务队伍

为了更好的提供信息服务,农业图书馆十分重视信息服务队伍建设。一方面,建立了馆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制度,通过开展数据库使用方法,信息分析方法等专门的培训,提高馆员的业务素养与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专家咨询制度,遴选院内各学科专家为兼职馆员,将馆员收集、筛选、挖掘信息的专长与专家的专业背景知识和丰富经验相结合,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专业的信息服务。专家是宝贵的智囊团,馆员多与他们沟通,可以逐步丰富专业背景知识。同时,专家的需求和建议为图书馆资源的引进和购买提供参考,为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专业支持。

3.3科研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

借鉴目前已有的科研信息服务模式,并结合现状,农业图书馆提出的农业科研信息服务模式为: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中心,辅以个性化定制的信息服务模式。农业科研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3.1提供文献定题检索与查新服务凭借着所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近5年来,农业图书馆提供的国内外科技查新报告年均百余项。此外,农业图书馆还提供文献代查代检、馆际互借、新书新刊推出送等服务。如,为本院黄瓜、蔬菜、保鲜等重点学科课题组提供文献检索服务,按照科研人员提供的关键词,文献语种、国别以及所属年限等要求,检索数据库中收录的该学科最新进展,通过电子邮件互动沟通提供信息服务,节约其查找资料的时间。农业图书馆还面向全院开放了数据库资源原文自助服务,为每个研究所(中心)设置了专用账号,供全院人员提供中文文献全文。这样既减少了图书馆原文提供工作量,又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3.3.2编印《农业科研信息简讯》2008年农业图书馆面向科研人员开始编印《农业科研信息简讯》,主要收集了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最新资讯和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最新进展等内容,每月编印一期。信息选择的领域主要是要结合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发展趋势和方向,同时兼顾传统学科的优势领域。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农业领域相关的权威网站,国家和地农业科研单位及大学的门户网站,还有科研人员推荐的专业网站等。农业图书馆根据馆员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将上述网站进行分类,由专人负责定期浏览和下载相关信息,跟踪学术研究动态、追踪学术前沿,并对热点问题、新观点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与浓缩,为科研人员提供专业的、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3.3.3建立专题信息管理数据库农业图书馆还依据院重点学科建设需要,与院重点学科团队合作,自建了一系列专题数据库。根据立项课题发展需要,跟踪重点课题项目在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及的数量,了解国外内相关领域的网站信息,掌握该领域最新进展。利用数据库存储检索到的信息,并按照主题进行分类,供科研人员参考使用。以自建的专利信息管理数据库为例,该数据库收录了1983─2010年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共取得的214项专利,科研人员可以就专利基本情况的选项进行简单检索,也可以进行复合检索。

3.3.省略/),在专利检索的高级检索栏目下的全文字段中输入“黄瓜”一词,得到全部与黄瓜相关的专利991件。剔除无关专利,得到黄瓜核心专利共121件。从专利构成、年度分布和专利权人分析3个方面完成了对国内黄瓜核心专利趋势分析和黄瓜生物技术育种专利分析;从年度申请量、类别分布和趋势分析3个方面完成了黄瓜品种权概况及趋势分析。也开展了黄瓜育种与栽培国外专利情况分析,选择了世界专利数据库公开的欧洲、美国、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世界专利组织的专利文献,将黄瓜育种与栽培等相关专利分成7类,进行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

3.3.5提供培训与咨询一是举办专题培训。只有科研人员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正确地使用网络和数据库的检索手段,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农业图书馆每年都会对院内科研人员进行1~2次基本检索技术培训,把最新的资源和服务介绍给他们,通过培训不仅可以提高科研人员驾驭信息资源的能力,也能够加深科研人员对先进信息服务手段的认识,调动他们对科研信息的潜在需求,促进资源有效利用[6]。二是开展咨询服务,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在线服务的形式,解答科研人员资源使用过程中的遇到的难题、故障,年均300人次以上,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建议,不断调整信息服务方式。

4结语

农业科研信息服务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需要农业科研单位加大对信息服务的支持力度,信息服务部门也应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和特色潜力,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为推动农业科研学科建设和提升学术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文献支撑。

参考文献:

[1]孔燕,刘成新,杨磊.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与教育应用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32-34.

[2]郭彩.创新农业专业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的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6):78-80.

[3]赵林英.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项目的服务创新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71.

[4]张玉玮,郭彩,陈建国.农业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6):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