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十篇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十篇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5:51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1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利与弊

       一、新媒体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的益处 

       1.强大的搜索功能。“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为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有这样一个例子,某人忘记空调遥控器放在哪里了,百般寻找无果之下,上网查找答案。果然在一条搜索“在空调上面”的提示下灵光一现,找到了遥控器。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的包罗万象,它就像一个浓缩社会百态的全知家,无所不通。层出不穷的各种网站为不同的受众提供了他们所需的资源,时事政治、财经报道、读书教育、八卦娱乐、星座占卜等等。只需轻轻一点,答案立刻揭晓。

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与精力,提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的效率。

       2.快捷的交流平台。古时人类依靠鸿雁传书来交流情感,获取信息,时效性差,代价高。现代人借助手机与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取得联系,时效性强,但费用高昂,而且手机诞生初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网络视频解决了这一难题,依靠一根细细的光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对方进行视频聊天。方便快捷、省时省钱。手机生产商在看到这一巨大商机后,适时地将qq、msn、飞信等通讯软件引入手机设置,同时研发了3g手机,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3.时尚的购物选择。网络购物成为近年来的一个时髦词汇,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能够自由上街购物的时间日益减少。网上购物应运而生,而且颇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免去了上街购物的繁琐程序,节约了大量时间,何乐而不为?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弊端

       1.摧残青少年的斗志。2004年12月27日,十三岁的少年张萧艺从因网络游戏成瘾,不能自拔痛苦万分,从二十四层高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幼小的生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毒害之深。腐蚀他们的心智,摧残他们的斗志,引他们走向黑暗的深渊。同样,手机在为青少年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在课堂、公交车上,甚至厕所内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手机不离身。对手机的过分依赖造成了部分青少年情感冷漠、自闭,焦虑,使不少青少年成为“手机综合征”的受害者。

       2.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制止力差,好奇心强,易受外界新鲜事物诱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的这

些特点,在网络、手机上传播色情、淫秽信息,极易诱导青少年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无法抹去的污点,也使受害者的身心俱损。与此同时,部分青少年无法甄辨网络中人的身份,易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蒙骗,进行网恋,甚至与网友见面约会,或被坑蒙拐骗,或被强暴失贞,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3.造成青少年攀比的不良风气。2009年,某少年卖肾买ipad2,今年九月网上又爆出一名90后女孩愿用初夜换取一部iphone4的消息。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对青少年攀比风气的批判与思考。现在很多青少年都是家中的独子,被家长娇宠溺爱,有求必应,滋长了他们的拜金思想与攀比风气。甚至打肿脸充胖子,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扭曲了他们的原本纯真的心理,一味追求金钱,满足欲望。

       新媒体作为时代进步的产物,有其巨大的优势。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也不例外。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弊端更为显著。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张国良.新媒体与社会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2

(一)要树立主动有为的理念

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对高校和大学生都提出了义务和责任要求,特别是面对基于weB2.0的网络新媒体,高校和大学生都应当重新审视新媒体环境对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机遇和挑战。诚信作为伦理道德的基础,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历来被中华民族所重视。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大学生的诚信影响着民族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的养成需要高校及时更新理念,主动利用新媒体所提供的技术手段不断强化教育,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立德树人。教育研究表明,诚信观点的形成、变化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其中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环境育人”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新媒体环境下的诚信环境既是一种人文道德环境,也是一种科技伦理环境,不是大自然天生赋予的,而是人类经过实践不断创造的成果,它既包括如园林建筑、器具设施、智能芯片等物质成果,又包括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社会关系等非物质成果。马克思(Karlmarx)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很显然,这里的社会关系包括人的诚信教育环境。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真理性描述很值得当代大学生细细品味、认真思考。新媒体环境下,人的社会关系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发展。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有良好的诚信环境,这里所要讨论的新媒体环境下的诚信环境也是相对于大学生而言的、以大学生为主体、并对大学生诚信产生影响的依托新媒体的外在场域或氛围。高校作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主要实施主体,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化的强大功能,并积极占领新媒体运用和影响的主导权,主动集聚优势力量研究新媒体的发展态势和相关技术特征,同时紧贴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信息化需求层次,开发或合作组建新媒体应用的新阵地。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如果高校不能很好运用或主动引导,就会使一些消极、反动、、腐朽的网络不良行为或诈骗、诽谤、造谣等网络犯罪行为有机可乘,猖狂发展。所以,高校要明确对新媒体的引导、支持和发展态度,要从某种程度上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大范围的主动有为,不只完善相关的组织领导体系,而且要与相关的新媒体应用商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新媒体的正向辐射效应营造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氛围和机制环境,使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贴合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要树立网络交互的理念

现代新媒体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实时的网络交互性,如QQ群、微博、微信、飞信群、人人网等都具有双向交互的特点,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环境,就要充分发挥和运用网络交互的强大功能,使新媒体服务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建构主义认为,人们的知识和素养是通过合作学习和意义建构形成的,因而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合作、交流、互动、体验、生成式学习,使学习的可持续性和趣味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就是一个可持续的互动交流过程,需要高校和大学生主体都确立智能网络互动的理念,紧抓新媒体提供的互动机遇和环境,全面扩充和发展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实时互动交流合作,丰富和深化交互式体验,构建多向沟通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形成协作分享的学习新模式。首先,要深入理解基于新媒体的网络交互理念,明晰新媒体环境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互动关系。新媒体环境与诚信教育联系紧密、不可分割。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方面,诚信教育的成效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墨子曾经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大学生诚信教育离不开周围新媒体环境的促动和影响,新媒体环境发挥辐射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接受诚信教育,有助于他们借助新媒体网络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另一方面,良好新媒体环境的形成需要依靠诚信教育,是诚信教育的成果体现。当然,诚信教育环境不像山河湖泊这种大自然天然形成的地理环境,而是人们创造的成果,需要后天持续不断的营造。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道德品质,而大多数学生诚信品质的存在则形成了高校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其次,要深入理解网络互动的双向或多向沟通特性,最大限度发挥影像、声音、视频等网络要素的重要功效。

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有较好的宣传辐射功能,但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很多信息需要即时传递,时间就是效率,有了效率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成功。进一步讲,传统媒体的信息流在最初状态基本呈单向态势,受众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不对称状态;而新媒体从一开始信息流就呈现多向互动的状态,而且具有实时反馈的特性,充分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信息互动交流的迫切需求。新媒体既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网络支撑,又是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网络互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通过规范完善基于新媒体的相关网络技术,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主体网络互动的便捷性、畅通性,使网络互动成为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一种基本依托,成为大学生之间人际交往、心灵沟通的一种常态。

(三)要树立绿色协同的理念

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更是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和学生家庭协同配合、系统构建。要营造风清气正、健康文明的新媒体环境,诚实守信是基本条件。良好的诚实守信氛围和机制环境不是单片分散的思想和行动所能形成的,而是需要凝心聚力、共同行动。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诚信教育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诚信教育环境的演变,现在的诚信教育环境现状对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过程带来阻碍和不良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呈现出新的特点,这对实现新媒体环境下诚信教育环境的绿色协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基于诚信的公平、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削弱了绿色协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形成基础。由于受市场经济趋利性和功利化的影响,一些社会上的人唯利是图,道德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不诚信的风气,并通过新媒体网络长期传播和渗透营私舞弊、投机豪取等不良习气和恶劣行径。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起步较晚,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远远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市场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观念盛行,诸如以次充好、掺假制假、欺诈行骗、不讲信用等现象不断发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必然受到这些网络不良风气和观念的影响,这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减弱了高校诚信教育的效果。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基于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辐射功能尚未凸显,影响了绿色协同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实施效果。由于受到社会中功利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开始功利化,过于追求实际利益,把挣钱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甚至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倾向,贪图享受,追逐财富,把作为道德之基的诚信抛之脑后,更不用说运用新媒体增强自己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能力了。这使得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形成从一开始就遭遇了众多阻碍。例如,由于利益的驱动,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不诚信现象在社会上时有发生并通过新媒体进行扩散;大学生的各种诚信缺失行为开始屡屡出现,如利用新媒体工具实施考试作弊、论文抄袭或学术腐败,这使得大学生诚信教育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建设所遭遇的市场自发负面效应以及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腐蚀,高校应当构建基于新媒体互动的绿色协同诚信教育传导机制,从组织领导、实施机制、效果反馈等各个方面联合统筹社会、政府和学生家庭等各方面力量,形成规范、有序、协调、统一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综合机制和传导体系。

二、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优化

新媒体的出现既是社会信息化的客观趋势,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和互动性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民主和平等的价值观,在当代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新媒体传播中的一些不道德、不良因素正一步步地腐蚀着高校的诚信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为此,高校必须借助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在传统诚信教育方式的基础上优化信息化时代下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具体对策,为实现诚信、友善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以共青团系统为牵引,提升正向辐射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高校共青团在青年学生的诚信教育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应抓住青年学生的新媒体应用心态和趋势,大力推广诸如以公共短信平台大范围发送的《青年手机报》,基于实名认证的人人网社交平台以及共青团官方微博、QQ群、飞信群等新媒体宣传引导、互动交流新渠道,让诚信清风成为一种校园时尚,成为广大青年乐于接受、勤于践行的道德信条。首先,高校要在共青团系统中重视新媒体宣传引导工作,选派专职人员组成新媒体诚信引导调研和实践团队,统筹指导全校基于新媒体的诚信教育环境建设。信息化说到底是要靠人来推动的,所以专职的团干部如果能够敏锐洞悉当代青年的网络使用心态,及时收集、反馈、回应青年对涉及诚信问题的各类热点事件的关注和期盼,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就能够落在实处,就能够真正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道德准则。同时,高校共青团工作要与学生工作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协作,充分利用新媒体载体来扩充主流文化在广大青年学生群体中的深层次传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青年文化传播的阵地,积极培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实和强化新媒体的互动学习和服务功能,用实惠举措渗透诚信教育的理念和行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①如果青年学生感受到了新媒体带给他们的便捷服务,体会到了新媒体能够解决他们的学习心理困惑,就会增强对新媒体的认同和接受感,进而自觉地践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的相关要求。目前就高校的实际情况分析,广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体学习的过程中,面临收集资料花费时间长、网络学习资源分散、学习互动方式单一等具体问题和现实困惑。因而,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整合基于新媒体技术的网络精品资源、网络开放课程,将其及时上传到新媒体互动社区,同时引导组建新媒体网络互动学习讨论组、交流专栏等,鼓励和加强广大青年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互动式学习、分享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全面提升新媒体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效能,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各方面需求。

(二)以标准化考场建设为契机,构建校园诚信环境和制度体系

基于信息实时监控的标准化考试是考场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趋势和根本要求,是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重要保障。考试作弊是高校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严肃问题,直接影响到高校学风、校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考试作弊的本质是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素养不够,高校要协同配合和全面推进标准化考场建设,以此营造诚信教育的威慑力,推动诚信教育的科学化建设,形成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的长效制度和保障机制。首先,高校要为标准化考场建设提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一般而言,标准化考场需要配备能够实时监控的通讯器材和摄像系统,这些设备具有360度的全方位监测录像功能,灵敏度高,整套系统需要长期维护,因而除了地方教育财政专项支持外,各高校要对此项支出进行必要的预算决算,确保标准化考场硬件和软件环境的高质量运行。对新修建的校舍,各高校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的贯彻要求和实施标准,及时配备安装标准化考场设施,从制度根源上消除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意图,使打算作弊的人从客观上不能作弊,进一步打牢学生不敢作弊、不想作弊的思想基础,推动诚信考试氛围的形成。

目前,江苏高校尽管按照要求建立了很多标准化考场,但每次大型考试总是有很多高校(考点)出现严重作弊的事件,究其原因,标准化考场的应用管理不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标准化设备因维护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实现其功能,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和监督作用,对诚信教育环境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这需要高校加强重视,积极贯彻相关要求,竭力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其次,高校要以标准化考场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创新诚信制度体系。高校要积极贯彻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考试考场标准化建设要求,并以此为突破口,实施基于校园一卡通的一系列信息化、标准化服务方案,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之风关进制度的笼子,构建清正廉洁、务实求真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目前,部分高校把考场标准化监控与进入考场实名制即时刷卡连接起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考试信息管理一体化。高校要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就要把一卡通服务和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抓手,全面推进一卡通信息化集约功能,把一卡通使用记录纳入大学生信用评价体系,用实名实时的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创新完善诚信制度体系,让诚信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常态。

(三)依托新媒体,选树典型,提升大学生传媒素养和良好形象

大学生是引领社会潮流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的大学生更应展示优良的素质和富有生机活力的自我形象。高校要通过相关政策扶持新媒体应用,积极创造新媒体应用的现实环境,为大学生提升传媒素养和塑造自我形象提供持久的硬件、软件和文化环境支持,进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构建提供组织基础和信息化支撑。首先,高校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网络诚信意识和网络道德素养。在西方西化宣传攻势和市场经济利益化机制影响下,大多数青年学生对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能够保持理性、客观的分析态度,然而少部分大学生没能经受住利益诱惑或者听信谣传而受到不良诱导,在新媒体网络上、传播与事实大相径庭的不实消息,甚至通过网络诽谤、污蔑他人,影响了校园健康、诚信、文明环境的构建,给社会发展和稳定带来了不和谐因素。“虚拟的网络社会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空间,同时也为大学生以虚拟的面目、虚假的信息进行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大学生诚信操守受到挑战。”高校要成立新闻或信息化中心,专门负责新媒体网络信息安全,明晰其职责,强化其舆论监测、引导功能。

大学生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特殊群体,其在新媒体网络上的信息或传递的信号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影响社会舆论导向。高校要积极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法律意识,运用新媒体互动式教学解读典型案例,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国家法律对网络虚假信息的最新惩戒措施或规定,提升他们在新媒体应用过程中的网络道德素养。其次,高校要通过选树典型,鼓励、引导和支持大学生通过新媒体互动平台展示良好的自我形象,传递诚信正能量。高校要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诚信、自强典型学生(团队)的宣传学习活动。目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凝聚下,广大青年求真务实、争先创优、奋力拼搏,涌现出了大批具有感召力的先进典型(个人或团队)。同时,高校要注意发掘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这类学生一般觉悟较高,话语体系独特,且在学生群体中享有较高的威信,甚至能够一呼百应。高校要主动提供合适的新媒体环境让这些“意见领袖”发声发言(如让其主导微博、SnS等),把代表正面、主流声音的政策信息及时渗透到普通学生群体中,这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接受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和良好的示范功能。

(四)主导构建多方沟通机制和征信协作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不是高校单方面的努力所能达成的,需要一个包括新媒体应用商、社会征信机构、地方政府和学生家庭等在内的多方联动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诚信是社会的道德底线,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环境构建对新媒体的可持续应用和发展,对营造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具有奠基的作用。首先,高校要抓住关键期(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就业前教育阶段等)开展诚信教育合作沟通,完善基于新媒体环境的诚信教育政策体系。如大一学生入学报到期间,大部分学生家长都会随同到校,高校就应当抓住这个短暂时机组织相关老师(院系领导、辅导员、学业导师或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见面会,及时通告大学生涉及诚信的重大事项及其相关经验教训(如考试作弊、就业违约、助学贷款还款拖欠等失信现象和行为),并向学生家长进一步明确学校对学生诚信教育的相关举措和诚信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大意义,取得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与家长建立QQ群、飞信群或人人网等长期沟通交流平台,共同努力,确保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再如,很多高校与中国移动、电信等新媒体应用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或网络平台把诚信道德教育的相关讯息给每个学生,大大增强了诚信网络教育的覆盖面和效果。高校要把这些涉及诚信教育的联合沟通机制政策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定期接受有针对性的诚信道德教育,提升自身的诚信道德水平。

其次,高校要与银行、信用中介组织(公司)初步建立可供实时查询和录入的大学生诚信评价互动协作平台。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对普通高校而言,培养德艺双馨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最重要的职能和使命,因而高校要针对诚信道德现状启动大学生诚信评价的顶层设计,及时与地方政府、银行、社会征信机构沟通协作,完善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学生征信评价多方合作方案,初步实现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网络实时查录功能。完备的大学生征信评价体系能够彰显诚信的现实价值和社会功能,引导大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实践和道德评价;能够强化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监督省察,营造“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和谐校园氛围,推动构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对于失信行为,大学生征信评价相关组织和高校应该及时提醒、警示相关当事人,对于严重失信或多次失信行为,要加大新媒体的公开曝光力度,利用新媒体舆论导向,使失信行为人付出巨大的代价。

三、总结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3

“微传播正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微交往、微文化正在推动社会结构变革和文化发展。”随着互联网在我国不断普及和手机网民的持续增加,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依托网络和手机、电脑等终端发展起来的微平台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微平台的蓬勃发展契合了当今人们在社会交往日益疏离的环境中沟通交流的需要,已然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要讨论的微平台是以微信、微博、微课等为代表的,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载体,以微小性、互动性、便捷性为特点的网络交流平台的总称。从用户规模上来看,“截至2014年底,微信的用户规模已超过6亿人,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15年9月,微博月活跃人数已达到2.12亿,较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48%;日活跃用户达到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30%。”,而且“17-33岁青年群体构成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用户,占全部移动用户的83%”,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90后”作为当下青少年重要且独特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微平台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对于新媒体的接受度与依赖度以及新媒体对他们所产生的影响作用都超过以往任何一代人”。

微平台视域中“90后”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的意义

首先,进行微平台视域中“90后”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的研究是数字化时代的现实需要。微平台是信息科技与媒体的紧密结合,伴随着3G时代的全面来临,微博、微信等微平台走进“90后”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微平台构建的虚拟空间已成为除了物理空间之外的“90后”青少年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

其次,加强微平台环境下“90后”青少年引领工作的研究是应对微平台对道德教育挑战与机遇的迫切需要。“90后”青少年一般是指出生于1990-1999年间的青少年,他们社会阅历尚浅,容易受到不良思想侵蚀。微平台用户群中“90后”众多,他们对微平台的使用率高、依赖性强。现实社会对微平台各类信息和观点制约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导致“90后”青少年对同一事物的判断结果不尽相同,思想出现分化。就是在这个多元、分化的过程中很多不良思想和肤浅判断趁虚而入,影响“90后”青少年对事物的判断,对他们的心理和心智等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在长期被动接受各类观点的情况下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微平台给“90后”青少年道德教育既带来了严峻挑战,但想办法运用微平台的影响力对于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性也是一次机遇。

最后,加强微平台环境下“90后”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的研究是丰富和深化青少年思想引领研究的现实需要。伴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微平台”的迅猛发展,“微平台”对“90后”青少年思想道德产生了双重影响,对传统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微平台”视域中“90”后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提出了新要求。现阶段该研究还不深入,没有从根本上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所以研究本课题是现阶段的现实需要。

“微平台”视域中“90”后青少年思想引领的现状分析

“90”后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中微平台的优势

“微平台”作为“90后”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双向互动用户体验良好。不管是微平台中的个人用户,还是公司、政府等非个人用户都能够借助微平台实现双向互动。作为“90后”青少年来说,好友前一秒的动态后一秒就能够看到,可以即时进行评论、点赞等操作进行互动,对非个人用的信息“90后”青少年可以进行转发、点赞、评论等互动。微平台在提升“90后”青少年使用体验方面也不遗余力,不断更新版本实现更多互动功能。以微信为例,从微信1.0版本能够发送文字和图像进行互动到微信6.0版本已经实现了多人会话、多人视频、社交视频等互动功能,这些功能的人性化设计提高了“90后”青少年群体对微平台的使用粘性。

二是获取信息和即时通讯的速度快。获取信息的速度快是指每天发生在全世界的各种大事小情、各类新闻、好友的状态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他们通过微平台这个渠道更多的靠近社会、贴近社会、体验社会;即时通讯的速度快是指“90后”青少年能够通过微平台与平台好友进行即时沟通,即使远隔千里也能马上联系到友人。

三是借助平台畅所欲言表达自我。“90后”青少年可以在微平台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情、观点和看法,他人还可以对其进行评论、点赞等操作进行互动,这极大的满足了他们表达自己声音的需求。四是平台界面设计更人性化。操作界面设计直观方便、使用简单,符合“90后”的使用习惯,即使是第一次使用微平台的人也能在稍作摸索后就能顺畅操作。四是微平台的发展促进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转化以及自媒体的发展,各类媒体的观点更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微信为例,每个普通人都可以以个人或者公司名义申请公众号进行信息。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结果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580万个,日均增长数由2013年的8000个上升至15000个”。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4

【关键词】学生上网利弊看法

一、学生上网的益处

1.使学生有尖锐的独立性、自主性,极具个性的网络时代通常拥有强烈的独立性及自主性。因为在网络时代,人们并非是被动式的资讯接收者。网络的互动性,将促使学生由以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向自主自动性学习发展。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社群也会迫使学生试图建立自我认同用扮演社会角色,这有助于他们在其他社会情境中确认本身的人格。

2.情绪及智力的开放。网络的松散性与无疆域性,都将引得学生在网络上暴露自己,使他们在自已的网页上或BBS中或CHat中将自己的心中最深处的想法说出来。这一方面会有助于学生在网络中交流思想,发泄情绪,施展他们的智力。

3.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使教育中心由老师向学生转变。新的媒体学习,让学习的中心由传授者转至个人本身。更进一步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和娱乐因此产生交集。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并不意味着教师变得无足轻重。实际上恰恰相反。老师以学习活动协助者的身分出现,而不是指导型的传播者,老师充分让学生自行建立自己的知识,是学生的资源的顾问但不是学生问题的解答者。教师将肩负起引导学生从众多的信息中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并促进学生的综合内化,建立学生自己的学习构架。

4.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园地。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老师进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5.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佳来源。

二、学生上网居然有许多好处,但还带来许多弊端

1.上网成瘾不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互联网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但是网络的过度使用也给青少年的身体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其对网络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他们因为缺乏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过度的网络游戏会阻碍少年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得其左前脑正常发育和早中期的智力开发受到遏制,同时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视力。

2.网络犯罪的低龄化。青少年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比较薄弱的群体。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

3.心理问题日渐突出。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

三、为了克服学生上网带来的弊端,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2.要开展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防腐”能力。当前,将青少年与网络隔绝不可能也不明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形成青少年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远离不健康网站,并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5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青少年;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60-0044-02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形态,展现了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形式,它不仅停留于虚拟网络世界,还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颇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在使用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青少年群体继续添加了一些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多的新兴网络流行语被再次编造出来,如此网络流行语日渐丰富,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网络流行用语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积极作用

随着互联网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用语以其幽默诙谐、简介明了且独具创意的特性,成为青少年广为追捧的对象。同时,网络流行语在青少年培养媒介素养方面,也将受到较大的影响。

首先,在青少年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用语丰富了交流语言,成为了网民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形式。创造和使用网络用语最多的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本身具有较好的创造能力,充满了探索精神,赋予了网络用语强大的生命力。这些五彩缤纷的词汇和用语,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促进了汉语的进一步发展。青少年在自身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过程中,使用比汉语更加简洁直白的流行用语,也从某种程度上丰富了青少年的交流语言;其次,当前,诸多的青少年都十分的喜欢“宅”,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现实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而“宅”又更进一步增加了使用网络用语的机会,现实里的人际沟通不比网络上的简介明了、表现透彻,一些不善于表达的个体便倾向于选择使用网络用语。双方的距离在沟通中使用一两句网络用语便能瞬间拉近,比如起源于淘宝的“亲……”,立刻让沟通双方没有了隔阂感。青少年偏好于使用网络用语还因为这些词汇比较符合自身的审美,在人际沟通和信息传播中能很好的彰显自身的个性,青少年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最后,基于虚拟的网络平台和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种种束缚,诸多例如“土豪”“酱紫”等富有趣味性的网络词汇被创造出来,这些网上风靡的词汇,富含了网名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网民们根据谐音、英文单词或者汉语拼音字母的缩写,创造出了一些简单明了的词汇。随着网络用语的进一步发展,如“给力”“蛮拼的”纷纷登上了《人民日报》等核心的大众媒体上,成为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网络流行语,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和意味,对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可以有效促进其包容性媒介素养的提升。

2网络流行用语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不利影响

尽管网络用语有一些正面积极的作用,但是,其源于网络属于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具有互斥性。在松散的网络环境下,网络流行语更新换代快,有很多不属于正能量,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的过程中,其本身的局限性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弱化了青少年对传统语言的使用

语言最大的魅力体现在其严谨性上,任何语言在表达与调理结构上均存在非常严谨的规范,我国的网络用语主要源自于汉语,然而,并非所有的网络用语均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汉字、数字与外文字母符号的糅合使用,使网络流行语与传统汉语区别愈来愈大,有的甚至让人匪夷所思。这就不利于青少年对传统语言文化的继承,并将对青少年的三观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喜当爹”,根据传统语言文学的意思是恭喜人当了父亲,而网络上却是带有讽刺和调侃的意味。类似的流行用语不胜枚举,它们破坏了汉语的严谨性,还将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产生不利的影响。人际传播中语言规范,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在频繁的使用这些网络用语的环境下极有可能弱化。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的关键阶段,并未形成系统的语言规范,各种语言习惯也尚未稳定,若是长期使用这些网络用语,将会存在大量的错别字、语法错误等,会对青少年的写作、表述能力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2.2增加了不健康语言的分量

网络环境中的语言污染和语言暴力因各种主观与客观的因素而存在,这些讽刺性、恶趣味调侃性的用语,携带了大量的不健康信息。受到这一环境的影响,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必定受到不利的影响。不健康的语言环境,不仅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在人际传播中增加不良语言的使用频率,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还会弱化,导致其出现浮躁、跟风,盲从的心理,显然这是不利于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的。

2.3造成了青少年与社会其他群体的沟通障碍

青少年在人际沟通中,因思维、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别而存在着明显的距离感,便是通常所说的“代沟”。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更加深了这一沟通障碍,比如青少年通常会使用“出柜”“查水表”“打酱油”等网络流行用语。而这些在成年人的思维里是无法认同的。这些网络词汇不仅不利于社会其他群里了解青少年的真实想法,更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无法得到足够理解的青少年,认为社会其他群体缺乏新鲜感和活力,并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排斥感。这很容易导致沟通双方的语言鸿沟,隔阂感增强。

3网络流行语环境下青少年提升媒介素养的对策

尽管网络流行用语给青少年带来的利弊各有其说,但若能取其所长,取其所优,通过各种相应的对策加以指导,便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使消极的影响尽可能的得到规避。

3.1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著名教育家理查德・斯皮内洛曾经说过:“在网络空间至关重要的是传承人类繁荣的基础,即卓越的人类的善和道德价值。”网络空间的终极管理者,不是工程师的代码,而是人类的道德价值。楷模通过网络主体可以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利用榜样的力量亦可以促进树立,在网络世界,青少年亦可以接受到科学的,积极健康的信息,而社会其他群体,也当学会取舍,勇于质疑,共同促进青少年能力的提升。在强化网络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正确的道德选择需要促使青少年做出,其他网络群体的利益与感受能够考虑到。青少年内心渴望自由表达的欲望在遏制时,可以理性的鉴定与法律法规相关的信息和社会基本道德伦理,准确而又客观地鉴别出信息中的内涵,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3.2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文化

积极、愉悦的网络大环境需要政府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尤其是聊天软件和论坛社区等网络平台。政府需致力于构建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给广大网民创造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将网络文化规范化。及时屏蔽低俗、非法的内容,制定针对源代码的筛选、处理措施。借助源代码对出现的不良信息进行处理将会高效迅捷。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出版物、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的动态监管。

3.3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网络流行语基于网络产生,盛行于网络,其使用环境十分特殊,能够被大众采纳的那一部分,可以纳入现代语言体系。比如“蛮拼的”便是一个十分成功的案例。积极营造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文化氛围,有利于造就网民健全的人格。网民若具备了健全性格及高雅审美观,必定有利于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当前,网络上恶搞成风,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青少年评判与鉴别能力的培养,请家长协助监督青少年的日常上网行为,确保青少年能够在网络世界树立正确的行为和道德意识。“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传统语言文化的丰富,又不利于传统语言的继承与发扬,尤其是针对青少年,应客观对待,因势利导,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媒介素养。

4结论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形态,展现了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形式,它不仅停留于虚拟网络世界,还渗透到了现实生活中,颇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尽管网络流行用语给青少年带来的利弊各有其说,但若能取其所长,取其所优,通过各种相应的对策加以指导,便能够有效促进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尽可能的规避消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蕾.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生态的建设与治理[J].都市文化研究,2015(2).

[2]朱琳.“传播仪式观”视域下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10).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6

基金项目:本文是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SZYB12003);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718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姚崇,男,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讲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姜开元,男,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席海莎,女,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集中并融合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等多项技术的新媒体也有了迅速的发展,对广泛的民众和社会各群体产生了影响。而受其影响最为深刻的群体为社会群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青年大学生群体。本文总结了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趋利避害,帮助青年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想行为;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53-03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数字技术发展而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新媒体,以其便捷的交流渠道、多样的交流形式和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渗透力成为当今社会的传播利器,而它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划分界限十分清晰明朗:传统媒体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新媒体为互联网、移动网络、iptV等数字媒体等。而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可以说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新媒体是基于数字多媒体技术,以互动传输为特点,向公众提供信息的媒体形式。

青年大学生群体因受教育水平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同时他们渴望表达自身观点,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因此这一群体无疑是受新媒体影响最大的群体[1]。而我们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网络电视关注中不难发现,对青年大学生影响最大的新媒体有两者,其一是日渐风靡的微博(microBlog),其二则是依托3G手机为载体的移动通信技术。

“微博”比博客更为简便,也更为时尚,而它比传统的网络工具更具优势:超强的时效性(发送和收取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随时完成)、广泛的覆盖面、丰富的内容和生动双向的互动性[2]。而且微博的操作方式也有极大的革新,它的交流方式也不像博客一样有比较完整的格式和思想,发微博时无需刻意组织语言,也不用丰富修饰的词汇来表达情绪,只需要只言片语式的“语录体”就能表达丰富的个人感受。不论是在街头巷尾或是在居室之中,不论是心情舒畅或是心情苦闷,都可以通过短短的140字来表达,引起共鸣。这种迅速、便捷、可以引起共鸣的传播形式与生活节奏较快,追求生活新奇时尚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一拍即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2010年,苹果手机传入中国,“瞬间”引起了极大反响,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3G网络手机迅速在中国生根发芽,在极短的时间里冲击了已占据国人几十年通信方式的2G网络手机,并且有极大的增长趋势。不得不说,3G网络手机的成功是有原因的,上网速度迅速,资讯新闻全面,应用软件丰富及通信方式革新等不用过多赘述,也因此,它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广泛青睐,“手机党”成为了新兴的群体。

细观二者,我们不难发现相似之处。其一,二者都是在2010年前后产生或是说真正引起国人注意;其二,二者都以前所未见的速度传播适用,这种速度是新媒体之前任何一种传统媒体都无法做到的。而正因二者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分析出以这二者为代表的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

1.新媒体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学习渠道。利用新媒体各种技术和工具,学习可以变革更加方便快捷。传统的教学方式因为其死板僵硬的“一元化”一直遭到社会各界的诟病,而其受到诟病的最大原因是无法实现双向互动,即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无法与学生想学到的和兴趣所在的方面相一致。而新媒体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首先,上网速度的加快和学习资料的丰富便于学生的查阅,任何人可以较为轻松地从网络上找到学习资料;其次,网络课程的风靡将学习的主动权传递到学生的手里,教师,学生乃至任何人都可以是传播的中心,也可以是传播的受众[3]。大学生可以依据爱好和兴趣进行选择,既方便又快捷。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一些出色的手机应用软件使得学习变得更富有趣味性。这里以“有道词典”和“百词斩”这两个应用为例,有道词典的手机版不仅有相对于传统汉英词典更迅速的查询速度,而且还有英文游戏、每日美文等多种趣味功能;而百词斩颠覆了我们对传统记单词的方式,通过拼读与搞笑图片的结合,让使用者在看与听的结合中更快的学习英语单词。这两者都借助了新媒体这一载体,为使用者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了使用者的学习兴趣。

2.新媒体为青年大学生广泛了解社会提供了便利。在大学期间,青年大学生的身心迅速发展,对于外界社会也更加充满好奇,对于正处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学生来说,新媒体提供了一个比家庭和学校更为广阔的空间,他们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更多的了解社会,实现自身的社会化过程[4]。在3G手机时代到来之前,大多数的青年大学生不会专门抽出时间去关注社会信息,国际资讯,因为不仅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便捷的方式,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视野,阻止了青年大学生眼光的拓展。

但是在新媒体出现后,在许多大型门户网站(如腾讯,新浪,搜狐等)的推动下,新闻资讯的获取不再费时费力,甚至很多时候,你没有主动获取新闻资讯的意愿,而这些资讯还会推送到你眼前。这样方便快捷,潜移默化的方式就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视野,使其知识面更加开阔,有助于青年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形成和个人素质的提高[5]。

3.新媒体拓宽了青年大学生交往的空间。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讯息、图片、音频和视频的传输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基于这一发展而产生的多种交流平台也为青年大学生的交往带来了便利,以微信(wechat)为代表的聊天交互应用的产生与普及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正是这两个原因,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与平台,使得交友变得更加便利,朋友圈的扩大也使得寻找兴趣相近的朋友更加方便。总的来说,新媒体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交往方式,而这种全新的交往方式,无疑是更快捷的,更方便的。

4.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的创造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换言之,青年大学生的创造性能够很好地在新媒体之上得到发挥和认可。英国学者曾提出过“沉默的螺旋”理论[6],即占支配地位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在传播过程中会越来越强大,而反对方的声音则会越来越小。长此以往,得到支持和肯定的观点必然是主流的、大众化的观点,个人提出的,具有相对创新性的观点无法的到认可,不仅无助于多元思想的融会和交锋,也无助于个人创新能力的培养。90后的青年大学生,无疑是最富有想象力和创新力的群体,而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发挥和施展在新媒体出现后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我们的创新点可以很轻易地上传到微博之上,引起关注,获得肯定和鼓励。不得不说,新媒体为个人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机会和空间,避免了沉默导致的思想湮没。

二、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

1.新媒体易导致青年大学生消费主义观念和攀比心理。一方面,新媒体的到来也同时带来了快餐消费,导致了青年大学生的消费主义观念,即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把这些当作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价值。以往传统的消费方式被快餐消费所取代,导致了花费上升,开销无度以往简单朴素为未来美好生活而进行的消费,转而变成空想消费,无目的消费,在手指一动间完成,失去了消费本来的意义。另一方面,以3G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工具也在诱导着青年大学生不健康消费和引发攀比心理,流量的需求变大,转而变成手机月租变高,花销变大;品牌、型号多样的智能机也让青年大学生们变得越来越“不智能”,引发攀比行为。加之3G手机更新换代速度之快,在更大程度上加重了其经济负担和恶性攀比心理。

2.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了冲击。青年大学生虽说已经开始步入社会,开始有自我决断能力,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心智并未成熟,对于事件的观点仍存在不足,不能很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一些信息和消息。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极大地充斥着青年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由于这一群体好奇心极强,以及自我监控能力较弱,所以互联网上以色情、拜金、暴力、反动为内容的灰色信息极大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如果长期接受这种负面信息,会对身心产生极大的危害,滋长不良情绪,包括对现实的失望,追求享乐与刺激,崇尚权利与金钱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青年大学生正常的价值观,不仅会对大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还会弱化其社会责任,贻害无穷。

3.新媒体误导了青年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样,新媒体对青年大学生道德素质产生的影响会传递到现实行为。新媒体所传播的一些负面信息,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色情文化、暴力文化将导致青年大学生品质畸形、人格扭曲,致使道德和法律意识淡化,从而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又由于青年大学生多远离家庭,受家庭的管束较少,大学的管理相对高中又较为宽松,这也为青年大学生的误入歧途提供了环境。自控能力较差,不良信息的包围充斥,不健康的思想品质,宽松缺乏规范的环境必然会导致恶劣事件的发生。

4.新媒体的出现诞生了特有的“宅”文化以及“手机依赖症”[7]。以前听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多数人会嗤之以鼻,但如今,这句俗语却成为了可能。身居斗室,可以借助新媒体了解到几乎任何自己想要了解到的消息和讯息,越来越多的选择了“宅”;“手机依赖症”则是对手机过分依赖,一旦离开手机,便会产生空虚、紧张甚至恐慌的心理状态。不用过多赘述,这两种现象危害极大,其一,这使得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单一化,一般来说,获取只是的方式不仅仅是阅读已有材料和别人的见解,真正的知识是要在亲身实践和思考后才能得到的,新媒体的出现“帮助”我们跨越了实践这道坎,带给我们现成的知识,然而这种知识的个体适应性差,不能对自我生活工作学习产生应有的指导作用,还在更大程度上弱化了青年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造就了大多数“知识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其二,对于新媒体的过分依赖,导致了青年大学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不愿与人交往,有时甚至心理上对手机与电脑的强烈以来延伸到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冷漠,导致人格的自我异化。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不假,但我们更应当知道,社会生活终究是基于p2p,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不是p2pC,人机之间的交流,新媒体所带来的“弊病文化”削弱了人际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产生和飞速发展虽然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诸多有利的影响,但哲学强调,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消极方便也是不能避讳的。正因如此,我们应当研究应对方法,趋利避害,放大优点,缩小缺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应对策略

1.新媒体不能为很多所接受的原因就在于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侵蚀。因此首当其冲的应当是这个问题,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扬汤止沸也不是根本办法,要真正切中弊病,釜底抽薪还得从三方面解决。第一,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和规范,这一条是政府的责任,对于一些具有危害性的信息,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敏感字符限制发送”这一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更重要的是加大对海量信息的分析力度,使得那些真正具有潜在威胁的信息从源头消失;第二,学校需要加强引导,青年大学生远离家庭,如果说高中偏重于学习,那么大学应当偏重于成人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使其逐步的成为文明上网,合理上网,安全上网和道德上网的网民;第三,青年大学生自身同样要加强自律,只有在面对那些良莠不齐的信息时,自己有足够的甄别能力和克制力,才能抵制危害,所以青年大学生应当努力做到,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做不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

2.继续完善发展新媒体的积极因素。诸如新媒体的富有选择性的学习,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更加广阔更加全面的学习,虽然相对来说具有优越性,但毕竟发展时间较短,需要整合规范,在这里,就可以借鉴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成功经验,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社会各种要素协同作用,应对挑战。同时虽然在不断诟病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当在丰富整合完善提升新媒体教育的过程中,敢于打破陈规陋俗,更加以人为本,敢于破除传统教育“一元化”的神话,向“多元化”发展、全方位发展,打破传统教育“传话式”的灌输,向因材施教,授之以需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可以相结合,传统教学的教师队伍可以借助新媒体掌握最新最近的时代动向,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内心动向,从而变机械的灌输教育为主动满足青少年不同层次需求的全新教学方法。

3.新媒体所产生的全新的交往方式需要改善,避免新媒体所带来的不良文化的蔓延传播。新媒体环境下的交往方式为什么会受到青年大学生的追捧喜爱,原因就是,这些交往方式所具有的特点与青年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特点有契合点。不可否认,传统的交往方式使得许多人深受其害,而他们却能在新媒体下的交往方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嵌入优良文化,加大宣传力度,使新媒体的使用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正确的网络文化以及现实文化接纳和认可[8]。我们需要将新媒体下的交往方式和传统交往方式的优点相融合,来达成一种既能被广大青年大学生认可接受喜爱,又能避免新媒体所带来的不良文化侵袭的现有格局,当然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考文献:

1聂静虹.构建新媒体环境下和谐的师生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3(6).

2龚涛.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0(11).

3侯宏虹.博客在高等教育中应用的优势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

4王秋思.浅议信息时代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J].新闻界,2009(6).

5陈志.网络与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困境[n].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3)

6陈耀.李远煦.微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教育评论,2012(5).

7郭秀荣.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宅”现象解析[J].青年现象,2012(5).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7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道德审视

当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引发了整个社会的新传播革命。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工具,新媒体将广播电视、电话、电脑、手机以及报刊杂志等传播媒介融为一体,给人们以空前的信息接触与传播机会,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具有强烈的整合力和扩张力。青年历来是新技术的尝试先驱。在高校,年轻学子们运用新媒体获得信息、拓展视野,查找资料、研究课题,网上购物、获得娱乐,等等。这些用途的确为年轻学子的学习和业余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充实,并与一向开放多元的校园文化相结合,体现出信息时代新一代人的精神特质。

但是,学生在新媒体的接触与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很多涉及道德层面。说到底,新媒体文化还是大众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娱乐性、商业性和消费性的特征。尼尔•波兹曼认为:当代媒体最为主要的特点,或者说是唯一的特点,就是娱乐,娱乐主宰一切。在完全以“娱乐”为价值标尺的信息环境中,品德的高下、文明的肃穆乃至人格的完美,仅仅取决于“化妆术”的或高或低。①在以消费为主导的商业模式下,媒体信息的视觉感观化、文本的肤浅化、全球化的同质性等等,常常给当代大学生以错误的价值观导向、生活方式示范和周围环境认知,以至于形成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人格特征。②比如:攀比消费、大学同居等现象并不少见,类似于“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口号在学校里并不鲜见,有些学校甚至出现了堕胎广告。在教室课堂上,大学生迟到时可以大摇大摆地从前门进来,旷课逃课现象比比皆是,职业教育上课时更是吵闹声此起彼伏,几乎听不见老师在说什么,上课根本无法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最简单的问题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考场上,用手机作弊是近年来学生作弊的新特点,而很多作弊学生被发现后毫无羞耻之意,却有寻求刺激的满足感,认为这是大学里应该体验的感受。这些问题的出现,泛滥的新媒体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大学应有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高校在构筑青年学子道德体系方面义不容辞。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媒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个人道德与修养,培养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应是当前高校着力改善的重点环节。

二、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媒介素养概念发端于上世纪30年代的西方。美国媒介素养研究的专门机构对媒介素养作了这样的定义:“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用这种能力来解除、分析和评价大众媒介中所传递的诸多复杂信息。媒介素养着重于帮助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成为对媒介信息更谨慎更理性的消费者,从而在有关健康、购物和价值判断上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同时也帮助人们成为媒介有创新性的生产者,从而更有效地传递他们的所思、所想和优势”。③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副教授在她的《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一文中指出“:媒体(介)素养是传统素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延伸,它包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了现在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外,还有批判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当然还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

综合中西方学界对媒介素养的理解,可以发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要纠正媒介对公众认知社会现实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偏差,防止公众陷入媒介误导的“信息环境”之中,并培养公众参与和利用大众媒介的民主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见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即:警惕大众传媒作为新强权的不合理社会控制,保障社会民主。这是基于现代性社会的道德判断,是民主意识的体现。结合我们谈的高校道德文化建设,媒介素养教育本身非常符合大学一直倡导的“开放多元”的民主精神,在伦理道德层面与高校道德文化建设是相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蕴含道德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道德文化建设具有效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向学生介绍媒介生产与运作知识,让学生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媒介素养教育核心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媒介讯息内容;②对媒介再现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辨;③反思受众的接受行为;④分析媒介组织结构;⑤强化媒介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意识。④要让学生了解媒介的分类与媒介特质,认清不同媒介的运作体制与方式特点,清楚媒介运作的外部政治、经济和社会动力与约束力,明了新媒体的技术特性以及发展方向等等。通过向学生介绍媒介及其运作,逐渐消除学生对媒介及其运作的神秘感,从而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

2.培养学生的媒介信息辨别力,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结合社会现实解读媒介信息。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学者大卫•帕金翰教授指出:媒体(介)素养一词应解释为使用与诠释媒体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与能力;他进一步指出,媒体素养并非只是一种功能性的素养,还必须是具有社会性、批判性的能力。这其中的批判性则需要在一定的价值观之下进行,是对某种具体媒体的分析性理解。对于高校学生来讲,开放、多元、批判、宽容、人文关怀是媒介素养中应有的道德原则,在这样的视野之下,对媒介信息的解读才有真正的意义。⑤

3.培养正确的传播观念。新媒体具有个人化、互动性、便捷化、易操作、功能复合化等特点,每个人都可以传播信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信息传播者应有的素质。现在,色情、暴力、诈骗、恶搞等各类不健康甚至违法的信息充斥着网络与手机等新媒体。许多在校学生也参与到这些事情之中。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学生可以有意识地规避网络上的诸多陷阱,明确什么信息可以传播,强调自制和个人修养,达到绿色上网,净化校园风气。

4.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构建新媒体时代的校园道德。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健康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方式,蕴含着新的生活理念和伦理道德。媒介素养教育倡导民主与开放,反对媒介沉迷与滥用。在新媒介环境下,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学习与沟通、个性化地安排时间、领略新的娱乐样态,但绝不是沉迷游戏、彻夜网游、以牺牲个人健康和他人正常生活为代价满足一时的“瘾”或“癖”,因为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作为学生,最为重要的是学习,课堂上的秩序必须遵守。所以,上课时师生均不应当发短信、打接电话,手机应当关机或调为震动状态。至于个别学生整节课用手机上网的,更应当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以形成健康的班风、校风。对于考试中的手机作弊,更要严肃考纪考风,平日教育,出现作弊绝不姑息,坚决杜绝歪风邪气。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策略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普适性话题,但各校具体情况不同,采用的策略自然也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些认识和做法是基本的,具有共性,需要形成共识。

1.强调高校工作者引导下的媒介素养培养。媒介素养教育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以来,发展时间并不长,相关的研究与实践还没有完全铺开。复旦大学创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网站,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为本科生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中国传媒大学开设媒介素养硕士研究生方向。但整体看起来,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观念远远落后于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这就更加凸显了当前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教师应是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引领者。作为成年人,教师具有比青少年更为成熟稳重的心智,并且更清楚不良媒介接触会产生什么后果。但许多高职工作者对于新媒体技术和媒体内容知之甚少,甚至还会有人对媒体信息完全处于无知的状态。当前高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使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新媒介及其内容充分熟悉,跟上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发展。此外广大教师可以多向学生请教,形成文化反哺,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新媒体技术和发展趋势,还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道德原则和对媒介的认识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达到学生思想中,让学生在一个清晰的道德判断之下分辨媒体信息,在利用新媒体时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2.充分重视校园传播平台与队伍建设。校园媒体是培养校园文化的基地。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报纸、刊物、宣传栏、校园网络等一系列平台,通过传播健康的信息资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接触习惯,提高学生解读媒介信息、赏析媒介文化的能力,建立健康的传播观念。同时,在这个强调媒体互动的年代,校园传播平台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制作、传播信息、发表观点的舞台,让学生自由展示,与学校乃至社会良性沟通。这需要高校建立一支过硬的传播队伍,而队伍的组成最好以学生自身为主,在校方的适度参与和引领下来开展工作。

3.倡导绿色课堂,重塑以学习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学生应以学习为本,这句本应亘古不变的话在当前高校里似乎也遭到了质疑。社会上的浮躁气氛对高校有很大影响,很多学生学习不努力,得过且过,“学习无用论”有一定的市场。在这种心态下,很多学生沉迷网络,连上课时手中的手机也处在上网状态,造成了很坏的学风。面对这种情况,学校除了应该加强思想教育、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等之外,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重建新课堂道德的角度来进行德行教育。

徐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无手机课堂”实验研究组在2010年5月搞了一系列课堂上“远离手机”的实验很具有代表性,实验的效果也是令人欣慰的:一位同学说,“自实行无手机课堂以来,我发现得到的远比放弃的多,手机也不是必不可少,不是繁忙才配备手机,而是手机带来了忙碌,不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忙碌,却是碌碌无为消磨时间的消遣。抛开手机,在课堂上让同学们拥有现实的世界,拥有一片思想自由的天空,我赞同!”更有的同学直言:“拿起它更加空虚,丢了它反而活的精彩。”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8

【关键词】青年;新媒体;水电企业;利用;团青工作

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等特点,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水电企业的特殊工作性质,水电企业青年员工对新媒体的依赖性更加强烈,新媒体正以迅猛之势向我们全面袭来,已经成为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对共青团工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逃避只会导致共青团工作在新媒体领域失去主动权,逐步被边缘化。关键在于深入探讨新媒体对青年员工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新媒体对于共青团工作的利弊,探究如何利用新媒体这把“双刃剑”,做好新形势下水电企业团青工作。

一、水电企业青年员工对新媒体的需求

企业青年员工是企业中最具活力、创新力和开拓能力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从电脑、网络到智能手机,见证了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新媒体的最大受众群体,在工作、生活、学习上都养成了高度依赖新媒体的行为习惯,而新媒体又根据人们的需求快速创新发展,二者之间互相促进,成为密不可分的信息消费共同体。

水电“与山为邻、与水为伴”的地理特点决定了水电建设者从事的是艰苦行业,水电职工常年奋斗在深山峡谷,远离喧闹的城市和温暖的家庭,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相对城市生活人群,他们生活范围狭小、对外信息不畅通、与外界交流少。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青年员工,一方面对社会充满好奇,喜欢追求新兴事物,另一方面还没有自己独立的家庭生活,暂时没有来自家庭、子女的生活和情感需求和生活压力,进一步助推了水电企业青年员工形成通过新媒体了解认知社会、获取外界最新资讯、丰富业余生活的行为习惯,成为新媒体的忠实“粉丝”,而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依赖性。

二、利用新媒体做好团青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工作的服务主体是青年员工,而青年员工是新媒体的最大受众群体,二者相互渗透、影响,新媒体几乎成为青年员工的“必需品”。从积极的角度分析,新媒体的宣传平台具有受众范围广、宣传效果好、互动性强、信息传递速度快等明显优于传统媒体的优势,深受广大青年员工的欢迎,是一块必争的宣传阵地;从消极的角度分析,新媒体只是一种宣传平台,不具有唯一性,未必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它对青年员工的长期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必须争夺“它”的根本原因在于降低可预见的负面影响,而不是等到影响形成了再去改变。

三、利用新媒体做好水电企业团青工作的思考

在水电企业新媒体的战场上,我们要趋利避害,利用新媒体做好团青工作。新媒体作为一种传递介质和数字、网络科技的应用,本身是中性的,它的利弊性表现在不同的受众,在不同的使用途径、方式、习惯和场合下产生的不同作用和影响。我们应该正视新媒体给团青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合理利用它的优势,尽量避免它给青年员工造成的不良影响,助推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利用新媒体优势,占领舆论主动权。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媒介本身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问题的习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于水电企业共青团工作而言,新媒体就像刚刚炼制的“宝剑”,要想发挥它的最大能量,就一定要了解它的特性,利用它的优势。

1.占领舆论的主动权。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做人的工作,人的重点在哪儿,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现在大部分青年员工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新媒体,那么新媒体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新闻宣传工作具有时效性,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认识往往取决于“第一信息”,简单地说,受众往往愿意接受事件主体的第一信息,如果新闻主体没有对事件做出及时报道,往往更多其他的声音就会涌入受众的思想。所以,共青团宣传工作要抓住新媒体受众广的特性,站在舆论的制高点,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利用新媒体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例如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信息,建立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等,满足青年员工通过新媒体获取的信息的需求,更加有效地开展团青工作。

2.加强舆论正面引导。在做好新闻宣传报道的同时,在新媒体中以宣传“正能量”为主旋律,加强正面引导。第一,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加强典型宣传。只有健康、积极、文明向上的文化才能让新媒体健康发展,传递出更多正能量,引导青年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第二,选编工作要慎之又慎,新媒体的互动性强、社会影响力大,在选编工作中应抱着谨慎小心的态度,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注重审查,避免出现新闻失实、跟风炒作的现象。第三,改变宣传语态,打赢受众战,针对新媒体受众改变传统的宣传语态,在报道上遵循受众心理与需求,在新媒体平台上多使用符合新媒体的语言。

3.让青年员工成为新媒体的主力军。新媒体的交互性极大地满足了受众个性化信息的需求,同时受众将信息传递给其他身边的朋友和陌生的网友,这种看似分散的信息,往往比强制信息更具穿透力和公信力,更有甚者,甚至将其作为“口碑传播”的代名词。那么如何建立共青团工作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口碑”呢?首先是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深度,开设不同板块的交流通道,如兴趣小组、技术论坛等,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特征,让青年员工参与到新媒体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一方面减少平台建设成本,丰富平台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心理学“自我参照效应”――可以理解为无论面对什么,人只有在牵涉到自己时才会将其铭记于心的现象,扩大青年员工参与新媒体宣传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共青团宣传工作的“口碑”,进一步促进新媒体发挥服务团青工作的最大效能。

4.传统媒体、新媒体相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是对立的、不是你有我无的选择。它们的特点和传播方式不同,受众的接受程度和使用习惯不同。要让传统媒体、新媒体相互融合,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互补劣势,服务共青团工作。例如我们在开展“捡拾垃圾保护母亲河”、关爱敬老院等活动时,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坚持电站内网、手机短信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同时,运用青年员工乐于接受的微信活动消息,在活动中实时在微信上活动进展,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由于电视的特殊受众面,对活动在西双版纳州的宣传起到了较好效果,同时电视视频在网络、微信等平台的转载又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

(二)挤占时间和精力,影响青年员工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在外界客观因素和内在追求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但人的主观意愿对某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围绕新媒体对青年员工的行为习惯造成的影响,进行强制性的阻挠或干扰,只是借助外力,通过强制挤占青年员工的时间和精力的方法,让部分自制力较差的青年员工,认识到问题、意识到改变行为习惯的可能性,是否作出实际的改变,仍取决于青年员工的思想认识和主观意愿。

1.开展文体活动。开展歌唱、演讲、、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搭建青年员工展示自己的平台,一定程度上控制青年员工对新媒体的依赖性,帮助青年员工发现业余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加强青年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青年队伍的凝聚力,对青年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帮助。

2.开展读书活动。读书活动是公司党工团各级组织长期坚持开展的活动,读书活动的形式多样,有推荐书籍、讨论感受的,有强制阅读时间的,也不乏像景洪电站党委开展的“三个一”读书活动,通过撰写读书心得的方式,强制员工阅读特定书籍。无论哪种形式,读书活动都能够让员工获取精神食粮,更重要的是培养职工的阅读习惯,减弱新媒体带来的“浅阅读”影响,同时加大新媒体在宣传工作中的应用,鼓励员工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二者相辅相成助推青年员工成长成才。

3.加强与社会的交流沟通。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对于外部的世界非常了解,但是实际上,我们脑子中的外部世界的印象,绝大多数是媒体给你塑造的。特别是水电行业的特殊性,减少了青年员工接触真实世界的机会,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形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要创造机会,加强青年员工与外部的接触。如公司团委每年开展的团干部培训、团员青年调研等,加强了兄弟单位的交流沟通,让青年员工更加明晰自身发展定位;不同范围的联谊活动、交流活动为青年员工提供了交友平台;公司各基层团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新农村・青春行活动,培养青年员工的奉献意识,增强企业认同感。

(三)全方位多举措,发挥企业文化引领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是企业开拓创新、不断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是凝聚企业职工之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宝贵无形资产。要不断加强澜沧江公司三色水文化培育体系建设,融合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思想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以企业文化、中国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汉子听写大赛”为载体的道德讲堂等活动,特别是公司举办的微电影大赛,让青年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的传播、宣传中,让澜沧江文化理念融入青年员工的工作、生活,形成行动自觉,用无形文化影响有形行为。

(四)加大培训力度,缓解员工“本领恐慌”感。“本领恐慌”是一切恐慌中最根本、最可怕的恐慌。对于企业而言,如果出现了“本领恐慌”的势头,企业的发展可能进入低谷;而对于员工个人而言,心存“本领恐慌”感,可能是对自身的不自信,也可能是一种谦虚,适度的“本领恐慌”感,能够让青年员工怀着谦虚、好学的心态,在工作中更加扎实地学习专业技能。2014年,景洪电厂全年共开展了60次培训,培训人数达769人,人均培训小时数70小时,培训工作取得了实效。“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面对新形势下青年员工的不同需求,要在传统的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专题讲座、外出实地学习等方式的基础上,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不同批次的培训,以缓解青年员工的“本领恐慌”感。

(五)关心职工身体健康,探索解决职工心理健康新途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仅是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同时也对员工稳定、企业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关心关爱职工的身体健康方面公司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做法,注重对生病职工的关心关爱,每年组织开展职工体检,通过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互助等切实解决生病职工的经济困难。但在职工心理健康方面,我们的方式较为单一,如通过日常的聊天、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青年员工的思想动态等方式,已经不能解决在亚健康比例不断上升的新形势下,日趋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员工的团青组织,要密切关注青年员工的心理健康,除了加大对青年员工的关心关爱,让青年员工参加到更多的集体活动中,也可以请专业人员讲解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心理健康微信平台等方式,积极探索解决青年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就是要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方法,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运用,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想尽办法减少新媒体对青年员工行为、思想的不良影响。目前,水电企业中新媒体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愿意“打头阵”“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要勇于正视新媒体对青年员工的影响和改变,占领这个舆论战场的主动权,创造共青团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新篇章。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9

关键词:上网;网络化学习;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51-001

Cisco公司的Ceo约翰·钱伯斯先生说,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互联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现在的学生与网络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了。据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上网问卷调查,约有86%的人上网玩游戏,5%的人上网聊天,4%的人上网关注影视偶像动态或其它娱乐,5%的人上网查找学习资料。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不成熟,意志力较差,对各类诱惑缺乏免疫力、生活阅历肤浅、缺乏美丑善恶的判断力等特征,因此,青少年上网的时候,很容易沉溺其中,由此引发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这让不少的家长操碎了心,不少老师无比的困惑,众多媒体、专家以及各类社会人士对此忧虑万分。为此学生家长、教师谈网色变,严禁学生上网。

一、教师及家长对网络的认识有待改变

对事物的看法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一分为二、辩证地看。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家长、教师应辩证地看待学生上网。为了让孩子学习网络知识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无疑是饮鸩止渴,但因网络带来的一定的弊端而抵制网络或杜绝网络又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应兴其利,去其弊,让网络成为我们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

现在好多中学都开设着信息技术教育这门课,成长在这个超媒体时代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乃至于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网络学习有三大特征:一是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二是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三是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

二、网络化学习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者的特征

1.当学生面对计算机时,他所产生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将要用它来学习了,我必须自己干了。这实际上是促使学生确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青少年处在一个自尊心极强又相对封闭自己的阶段。网络学习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学生面对老师,所以学习者可以克服在人群面前的羞涩心理,可以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必担心错误而遭受嘲笑。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2.网络背景下的学习体现了真正的因材施教。

3.学生学习不受入学年龄的限制,并且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4.网络环境对学生来说是时空的解放,宽松的学习氛围更可以使学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可以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启发、协作交流,学会交流与合作。

5.网络背景下学生学习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不迷信教师,能批判性地学习。

6.网络背景下的学习是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活动,学生在获取不同的学习资源时可进行比较,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益于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7.学生学习动机呈多样性,学习压力因素各异;而在网络背景下的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8.有益于实现教育的民主化。鉴于以上分析,网络对孩子的吸引就不仅仅是游戏了,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一下孩子上网就是玩游戏的观念、网络就意味着等同于玩游戏的片面狭隘的思想。

三、促进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和管理方式的改革,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配合努力

1.拓展当今学生受教育的空间,制定和规范使用网络的制度。学校可以免费开放网络教室,如电子阅览室,定期向学生免费开放,利用网络信息让大学生了解网络并传递正确的正面的信息。学校要加强学生使用网络的建设,引导学生正确上网。网络只有将有用的一面为青少年所用,将不利于他们成长的负面消除,才能体现出被青少年利用的优越性。

2.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让学生不仅能和本校学生交流,也能和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的学生进行交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正确学习的新渠道,满足学生交流,沟通,理解的需要。学校在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时,还可以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寓网络教育一体,充分利用他们对新事物好奇的特点,进而加强正确使用网络的教育。

3.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强调网络的利弊。在新生刚入校时就抢占这一阵地,用正确积极的思想对待学生的网络问题,并且可以开放班级群,用以传递信息和进行交流,学校还可以成立使用网络的监督队伍,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采用不登记姓名的形式互相了解彼此使用网络的情况,一旦老师发现有问题,老师可以采取不公开形式,采取单独谈心教育,积极地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4.社会要动用力量,积极建设一批能给广大学生使用的“绿色网络”。在浏览器的设置上,可以更加注重学生关心的问题、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使用的基础上,越来越觉得网络的好处并少接触网络的消极方面。

5.家长和老师要与学生加强沟通,共同参与上网。在学校里,老师在课堂上除了理论上的引导外,还要及时地观察他们上网的情况,悉心地引导教育他们正确对待网络,要让他们认识到,哪些信息是有健康的,那些信息是不利于自己成长的。在网络游戏中,老师也要积极地开展教育,一旦发现学生有不沉迷网络游戏的倾向,就应该及时引导,以便及时改正过来。

6.学生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学校还要教育学生自己本身应该坚决抵制不良信息的入侵,自己构筑心灵的“长城”,多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积极发展业余爱好,不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

我们相信,只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规范青少年学生使用网络的这一问题上,就能找出更多的办法来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还需要家长、社会、老师共同监督教育,经常交流,长抓不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才能让网络对青少年的健康成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篇10

社会热点

我们从媒体可知,学生玩游戏出现种种不良现象,甚至引发种种社会问题,如湖北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贵州一名21岁男子因网游账号被盗杀人,庭审称不后悔;四川合江一名20岁的青年,在网吧玩网络游戏后,回家将熟睡中的父亲砍成重伤等。

信息技术教育≠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技术的课程,但是除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外,也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三者是平衡发展的,缺一不可。本节课除了传授博客交流、熟练搜索信息外,在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课堂现状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表面上看兴趣盎然,但不少学生一到机房就痴迷游戏,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置之不理。低中高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玩网游的现象。

基于以上对社会现象、课程教育现象和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的团队选择了这节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的信息技术课。本节课有三难:一难,没有作品生成;二难,思辨能力要求高;三难,对师生要求高。

教材分析

该教学内容选自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五课《博客上的交流》。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搜索网上信息》、《网络与生活》、《QQ空间》等内容,这些已知内容为本课时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并作简单整理;能够使用博客发表日志和评论;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关于网络游戏引发分歧,进行辩论,博客发表观点,制作倡议书,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通过开展辩论活动,明辨网游是非;通过博客交流,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发表观点;通过制作倡议书,形成绿色健康网游的共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搜索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能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了解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体会信息技术的作用,感受信息技术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利用博客发表日志和发表评论。

难点:通过网络搜索信息;辩论时的语言组织和表述;博客发表日志和发表评论。

教学媒体

(1)平台开发环境:apache、pHp、mysql。

(2)平台开发技术:pHp脚本、HtmL代码、Javascript脚本。

(3)系统核心模块:倡议书、评一评。

(4)应用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自主开发的学习平台。

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线索包括:技术线: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方法线:提出观点—搜集资料—辩论思考—提出建议;德育线:道德情感—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意志。

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有玩网游的经历。那到底好还是不好呢?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对网游存在争议,引入本课主题。)

师:今天咱们一起探究网游是是非非。我们先来看段视频,看看别人怎么说?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视频导入,提出网游的利弊,明确本课时探究的问题。

环节二:思辨结合,探究问题

提出辩论

师:网络游戏争议不断,有的人爱它,爱到天昏地暗,因为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有的人恨它,恨之入骨,因为他毒害青少年;事实,不说不明;道理,不辩不清。今天咱们以辩论的形式来了解网络游戏的利与弊。

师:赞成正方观点的同学举举手。赞成反方观点的同学举举手。咱们现场分组,交换位置,赞同正方观点的同学坐在老师右边,赞同反方观点的同学坐在老师左边。

正反双方势均力敌,小声讨论。

设计意图:提出辩论主题,并根据正反方观点进行分组,为辩论做好准备。

任务一:搜索信息

师:为了使辩论更有效,我们通过网络搜素信息。

教师出示ppt,说明搜索操作步骤。

学生搜集基本观点、相关的事例、数据等能够说服别人的资料,来证明自己和反驳对方的观点。

设计意图:搜索相关事例、数据信息,对网游利、弊有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感受,为辩论顺利开展做准备。

任务二:辩论

师:我们一起看看辩论要求。(出示ppt)

(①辩论时间5分钟;②双方可轮流发言,也可连续辩驳对方;③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说服对方的一方胜;④辩论结束后,评出辩论赛“优秀辩手”。)

师:辩论现在开始,首先由正方发言。

生1:我认为网络游戏利大于弊,因为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话音未落)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网游弊大于利,难道你没有看到多少沉迷网游的学生,荒废学业?

正反双方就网游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激烈辩论。

师:我们的辩论告一段落,在辩论过程中,同学们非常踊跃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胜负难料,咱们听听双方辩论总结。

正反双方各抒己见,总结网游利弊。

设计意图:思辨结合,通过语言碰撞,制造情感冲突,深入探究网游利弊关系,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网络游戏利与弊。

环节三:制作倡议书,解决问题

任务三:博客交流

师:时间有限,很多同学们还没有来得及表达自己的观点,今天老师提供一个网络交流的平台,创建了我们的班级博客。咱们利用博客来交流。同学们先浏览课本21页,第五课,博客上的交流。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学习如何登录博客、发表日志及评论。

师:打开自学网站。我们通过博客发表日志及评论。

学生登录博客,对网游是非发表观点及评论。

设计意图:提供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自学网站学习博客,并发表日志、评论,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网游的利与弊。

任务四:制作倡议书

师:网络游戏有利,也有弊,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去弊存利。关键在于把握度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共同来制作一份倡议书。

学生进入自学网站,制作倡议书。

设计意图:基于辩论、博客交流,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倡导学生提高辨别网游是非的能力,绿色网游。

环节四: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网络是非引起的争议,一步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我们形成了共识,制作了一份倡议书。

学生参照评价表,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知识回馈并总结。

依据教学环节的构思设计,提供本课时教学网站,并分为五个模块。

首页:通过动画的形式,形象地让学生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

网游利弊:提供网络游戏利弊的观点。

博客交流:提供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自学网站学习博客,并发表日志、评论,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进程中,进一步探究网游的利与弊。

倡议书:提供平台,学生形成健康网游的共识,在倡议书中发表可行建议。

评一评:通过学习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知识回馈并总结。

教学反思

综观整个教学设计,始终贯穿一条现实性、活动性、思考性与趣味性的主线,力图体现教与学的统一,主体与主导的统一,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三维目标的统一。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几方面的特点。

(1)本节课有别于传统信息技术课,整节课围绕网游是非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辩论、博客交流、制作倡议书,让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教育。

(2)笔者前期调查了解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爱玩网游,危害不知;甄别信息,能力薄弱;语言组织,有待加强;思辨能力,逻辑不清。以此确定本课时的三维目标。

(3)本课的板书是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思维的碰撞、共同构建课堂的结晶,并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层次分明,架构清晰,重点突出。

(4)本课围绕三条教学线索进行教学,技术线(知识与技能),方法线(过程与方法),德育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三个环节:提出问题,激发思考;探究问题,辨析利弊;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本课教学内容跨度大,上完这节课后,笔者做了一些思考,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辩论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部分学生欲言又止,可结合班会课,进一步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