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十篇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十篇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7:38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篇1

关键词: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信息;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军人要有很强的媒介素养意识和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青年军人是个特殊群体,他们一方面处于大众传媒的包围之中,对各种信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快速接受和反应能力,同时青年军人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期,容易受到错误思潮、消极言论和社会问题的侵蚀和影响,进而产生价值观的偏差。所以在青年军人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探索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充分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才能筑牢思想防线,强化军队“软实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期战略任务的现代化军队。

一、加强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

(一)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功能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置身军营的官兵接触和感知外界社会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大程度上成为官兵建构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响源。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军营生活。然而,媒介文化与军营文化两者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大众传媒中秉承的多元价值理念与我军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相背离,传媒所构筑的奢侈豪华、五彩缤纷的虚拟现实,与军营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诸如此类的现实困境已然提到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面前。因此,以引导和教育广大官兵正确解读传媒信息,合理使用传媒工具为根本目的的传媒素养教育,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二)媒介素养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军队建设转向新战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十分重视信息的对抗与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认,我国目前对卫星电视、越洋广播、互联网络的控制和屏蔽能力还很弱,与西方国家之间亦存在着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实上的西强东弱的局面。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中,西方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日益渗透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媒介,更影响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军人群体。

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全球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二是在青年军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有能力识破某些信息的“温柔外衣”下包藏的祸心,并能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形成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党和国家、军队利益的舆论环境,建设有利于青年军人成长的军营文化氛围和积极向上的信息环境,创新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是巩固青年军人思想防线,激发战斗精神的重要举措。

(三)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同志提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军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高度凝练。但是,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军人的共同精神追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育形成的,也不是通过几次教育就能达到的,而是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达到青年军人群体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规范和引导主体的价值取向,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最终构筑个体的精神境界。

在我军建设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在传播国防知识、树立军队和军人形象、宣传国防政策、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全民国防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文学、影视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时尚,对提升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形象和威望、唤起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中,与军事和军人有关的新闻、专题以及文艺作品仍然受到社会和年轻人的欢迎,军人仍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新军事类节目、军警题材影视作品的热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趋势。中央电视事频道开播以来,深受青年们的喜爱,在军营里、社会上,广大青年人中间,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军事迷”群体。因此说,在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以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给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挑战。同样,也为我们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一代军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四)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当代军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证

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对传媒经验理性认知的需求,是当代人面对日益强大的传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成自身与现实环境以及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因而,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不同于部队针对各种主题或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受教育之后一个知识盲区的填补,一种新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媒介素养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的优化,教育的深入程度决定了教育效果的持续存在和不断延伸。

二、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媒介素养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人必备的素养之一。目前,军人群体中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相关部门和机构对青年军人所处的媒介环境的复杂性和影响力认识不足,进而缺乏进行针对性教育的意识。尽管各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意识到了各种媒介信息对青年官兵的影响,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对少数官兵追星、热衷于到地方网吧上网等行为进行了一定的管理和教育,但这种教育往往是散在的、缺乏整体计划的,并没有意识到是由于官兵的媒介素养不高而导致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因此,这种教育的结果是就事论事,难以使当事人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不良信息的欺骗性和危害性,致使教育的长远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一些院校和研究机构已经开展了此类问题的研究,但是很多研究成果还没有用来指导军队的整体思想建设,理论方面的成果尚未形成对教育工作的规范和指导。

(二)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的上的统一性,近年来,许多单位和部门媒介素养教育被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这项工作也由部队的政治主官来实施。但是,媒介素养包含了传媒知识、能力、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对青年军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既需要教育者具备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高度敏锐的政治觉悟,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方法和机制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在面临着更加着眼于心理打击、精神占领的未来战争需求,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做适当的区分,使两者互有侧重、互为补充。同时,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军事教育训练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力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训教合一的培训机制,使我军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体制更为完善,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三)在教育训练中传媒应用的主动性不足

媒介素质教育,首先要从认识媒介、运用媒介开始,但在军事教育训练中,传媒应用还比较缺乏主动性。在青年军人的生活、工作和训练中,对于传媒信息,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除了阅读、收听、收看重大新闻、政策宣传外,对其他信息基本疏于管理,或简单地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或以“禁”或“堵”的手段阻止信息进入。在媒体技术和手段日趋多样化、社会联系日趋紧密的信息社会里,“禁”和“堵”是不可能、不现实的,需要更加积极有效的科学方法。在信息较量日趋激烈的未来战略博弈中,不仅需要青年官兵对于不良信息具有强大的“免疫力”,更需要具备制作、传播正面、积极的信息意识和能力,在平时训练和未来战争中掌握主动性和信息优势。

三、对青年军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外众多学者的总结和归纳,媒介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

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2 发展关于媒介的思想

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所谓“正确”,意味着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媒介提供的所有信息是一定的媒介传播体制运转的结果,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是为某一个受众特别设置的。一个成熟的受众总能从容地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因为它有一种思想的过滤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可以有效地处理信息,从信息中获得真正的益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思想就没有信息。

3 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

4 学会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

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以帮助与促进自己健康发展。

(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1 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整合、利用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和学习资源。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不一定要设置专署机构,重要的是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并将之结合到军事教育理念中,将具体工作融合到部队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军人的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2 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结构合理、训教一致的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订相应政策,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普及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军事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校毕业生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军校学员的培养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机构在新闻传媒以及心理战、舆论战理论与战法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学积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尽快把这些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建立具有军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开发相关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根据军校学员的思想特点和兴趣,在非新闻类专业教学体系中开设新闻传播学选修课程,把媒介素养作为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来看待,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军人思想建设的重要部分来抓,而不是当作附带或临时性的工作。

3 拓宽培养途径,坚持多渠道、多模式的培养策略

媒介素质教育,是每一名青年官兵思想成长中必需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往往是潜移默化的、需要与部队的其他工作相结合的。在基层部队,特别是战士的文化教育、思想教育中引进媒介素质教育内容,以战士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排演文艺节目、展开智力竞赛和主题讨论、请有关专家和学者作报告等等,结合读书看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活动,组织广大青年官兵学习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参与媒介信息的讨论,引导他们深入了解媒介宣传的实质,学会批判性地分析和接受媒介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敌对宣传的侵蚀,从而增强战斗精神、革命意志和军队的凝聚力。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篇2

关键词: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

引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军人要有很强的媒介素养意识和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一、加强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

1、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直接来自于大量媒介信息的引导,人们对外界环境所作判断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受制于媒介对这个世界反映的客观度和准确度,即使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军营中也不例外。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功能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置身军营的官兵接触和感知外界社会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大程度上成为官兵建构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响源。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军营生活。

2、媒介素养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军队建设转向新战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十分重视信息的对抗与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认,我国目前对卫星电视、越洋广播、互联网络的控制和屏蔽能力还很弱,与西方国家之间亦存在着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实上的西强东弱的局面。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中,西方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日益渗透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媒介,更影响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军人群体。

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全球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二是在青年人、特别是军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有能力识破某些信息的“温柔外衣”下包藏的祸心,并能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

3、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在我军建设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在传播国防知识、树立军队和军人形象、宣传国防政策、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全民国防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文学、影视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时尚,对提升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形象和威望、唤起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中,与军事和军人有关的新闻、专题以及文艺作品仍然受到社会和年轻人的欢迎,军人仍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因此说,在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以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给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挑战,同样,也为我们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一代军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4、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当代军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通过主体对知识、信息的内化,进而改变其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了理想信念的确立,而媒介素养教育则能够确保青年军人在媒介信息海洋中的理性和清醒,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摒弃垃圾信息、抵御敌对信息、传播正义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对传媒经验理性认知的需求,是当代人面对日益强大的传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成自身与现实环境以及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因而,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不同于部队针对各种主题或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受教育之后一个知识盲区的填补,一种新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转贴于

二、对青年军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抑制媒介不良影响的措施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对传媒的管理力度,禁堵不健康内容登堂入室,进入大众传播渠道;二是在受众中间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让更多的受众拥有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媒介素养,成为积极的媒介信息操控者。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整合、利用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和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不一定要设置专署机构,重要的是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并将之结合到军事教育理念中,将具体工作融合到部队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军人的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结构合理、训教一致的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订相应政策,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普及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军事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校毕业生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军校学员的培养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机构在新闻传媒以及心理战、舆论战理论与战法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学积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尽快使这些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建立具有军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开发相关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

(三)优化培养环境,营造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媒介知识普及的基础之上,在院校、部队的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中营造健康、科学的媒介信息环境。利用校园和部队营区网络资源,让基层官兵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和活动中。目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部队官兵的信息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不仅部队的军事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或网络来进行,局域网也给广大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生活和娱乐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变得模糊,浏览信息的人同时也可以信息、参与网上讨论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青年军人正处于日益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能够在各种复杂局面面前保持军人本色、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是新世纪对军人提出的新考验,也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基础。通过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信息真伪、识别正确与错误、有效地利用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是全面提升部队综合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篇3

关键词:青年教师;继续教育;媒介

中图分类号:G720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近年来青年教师比例基本稳定在80%左右,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教学工作的新生力量,其生活状态、发展状态与发展需求势必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高校的未来发展。尽管青年教师的心智、判断力等各方面已趋于成熟,但他们同时又是新媒体的热衷使用者和强烈拥趸者,身处新媒体环境,他们的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水平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青年教师媒介素养现状

(一)对新媒体的认识比较系统,操作相对熟练

高校青年教师对于新媒体特别是网络依赖程度较高,从接触网络的时间和使用时间方面来看,高校青年教师是新媒体忠实的使用者。被调查者中,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每天平均要花费6~8个小时的时间在网络上。高校青年教师绝大多数利用网络作为自己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对其的喜好程度也较高。

青年教师对新媒体的相关知识掌握的较为全面和准确,能基本了解到媒介组织的运作方式、大众传媒的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通过新媒体所获取的信息主要和自身学习、科研、娱乐等有关;高校教师很注重并乐于在业余生活中利用各种媒介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养。新媒体对青年教师的信息获取方式影响最大,其次是思维方式和消费方式,价值观影响相对较小。

但是在对一些青年教师的访谈中发现,青年教师对新媒体的一般功能使用相对熟练,但大多数都不掌握深层次的使用技能,活动方式较为单一、固定,使用层面浅。

(二)对网络信息的判断相对理性,鉴别能力较强

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随时随地的互动传播,信息变得膨胀和泛滥,高雅与低俗共存、有害与无害并举、真假难辨,先进的、主流的、有价值的信息飞了出来,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违背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与习惯以及其它违背社会公德的各类信息也飞了出来,甚至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信息也飞了出来,多元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客观上造成了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渗透。有调查显示,60%以上的教师会对媒介所传播的信息持怀疑态度,甚至还有为数不少的选择根本没有考虑过网络信息的真实性。注册网站或论坛时,视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真实信息,对网络上的虚假、炒作、恶搞等现象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只为缓解生活压力。对网络口水战、互相谩骂和攻击等行为表现出不关心、不关注或者可以理解等态度,大多数青年教师觉得网络道德的底线应以不违法、不违背道德、不伤害他人为宜。这充分说明了大部分高校教师对媒介及媒介传播的信息有质疑,教师们大多能保证清醒的头脑,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有助于他们从纷繁复杂的媒介信息中正确选择和判断信息的价值,而高校教师通过提高自身对媒介的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能力,也可以提高其科研能力。

(三)对网络信息的传播比较广泛,原创能力一般

在教师的学习生活中,媒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获取信息(有关教学和自身生活)、丰富课余生活成为教师接触媒介的主要目的。在多媒体时代,青年教师对微博、微信、QQ、人人网等都有涉猎,并且大多数人每天都会登陆这些应用程序,甚至有人24小时QQ挂线,随时随地自己的生活照片等,修改自己的心情签名,或者登陆好友、学生、同时的空间,浏览他人的生活状态、在朋友圈交流、探讨对近期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交流生活和工作状况,分享自己的心情、感受和体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选择转发、评论、分享网络上现有的段子,而很少有人进行自我创作,转发的目的性也并不强,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转发内容,这些都表明青年教师已经具有立体式、多渠道获取信息、参与信息传播的素养。他们大多能掌握自己的话语权,不被媒介奴役,利用媒介交流传播信息的能力比较强。他们与别人交流最常用的两种方式有QQ和e-mail。2012年以来,微博的使用客户数量增长最快。2013年伊始,微信用户又在突飞猛进。如今的青年教师更愿意向自己的同事或学生公开自己的新媒体联系方式,并与学生使用网络流行语言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和观点。在发表意见时,观点新颖独到,语言犀利时尚,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与喜爱,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建设性的使用大众传播资源,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使用媒介的能力。

当然,上述所说的广泛参与传播还仅限于转发、评论、发表心情等行为,现在愿意拿出时间和精力进行专门的网络信息创作的青年教师还是很少的,这可能与大家的工作压力、生存压力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与潜心创作相比,大多数人更愿意在网络上娱乐以寻求缓解压力。

(四)对不良信息有一定免疫力,安全意识较强

网络的开放、虚拟、互作力强等特征,使得浩瀚的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层面实现从web1.0到web2.0的跨越,信息传播形态则从网络媒体新闻到论坛社区、博客,直至目前火热的微博、SnS,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信息量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彻底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且势必将更加深远地影响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青年教师拥有相对成熟的心智,具有较强的识辨能力、评判能力,有一定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善于总结网络信息的价值,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不良信息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安全意识比较强,不太容易使自身受到侵害。这些从回收的问卷上,被调查者在相关问题的选择上就可以显而易见。

此外,鉴于高校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在调查中还设计了“对于网络抄袭论文的态度”一题,其中大部分都选择了反对但有时会抄和无所谓但会去做这两个选项。可见,高校教师媒介道德意识在知识产权方面略显薄弱。媒介知识产权的保护、软件的版权问题在我们的支持平台中应该得到很好的体现,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网络支持平台,首先网络平台需以身作则,在网络媒介道德这方面把好关,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用户朝着培养正确媒介传播观念的方向发展。

二、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培养已成为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公众的大众教育,而高校青年教师具有与其他“网民”群体不同的诸多特性,在已经拥有一定的媒介素养水平的基础上,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水准有利于形成更全面的、立体的教育模式,促成高效、合理的教育格局。

(一)高度重视,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立场坚定、业务精湛、品德高尚、学风严谨的青年教师队伍,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项既紧迫又重要的战略任务。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引导青年教师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正确处理好虚拟社会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努力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提高青年教师幸福指数。坚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加强统筹,创造条件,努力解决青年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坚持以人为本,在服务与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在事业上多支持,在生活上多关心。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要始终关注青年教师的个人需要和个性发展,并从实际情况入手,始终站在青年教师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心青年教师的事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关心青年教师的生活,做青年教师的“贴心人”。让他们形成一种习惯:遇到困难找学校、找组织解决问题,而不是上网寻求发泄的途径。

帮助青年教师开阔视野,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提高他们对各种政治现象的分析、判断和辨别的能力,提高对网络上各种错误的政治倾向和思潮的警惕性、免疫力,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及言论。进一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断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推进师德教育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积极引导教师自觉践行“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广大教师自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为己任,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二)校内培训,充分发挥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作用

通过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青年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不足,甚至还不了解何为媒介素养教育,或者认为这完全是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师的职责和研究范畴。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以调动本学校新闻传播院系的专业教师成为校内培训的师资力量。在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体制下,直接对高校教师进行大规模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存在诸多困难,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或全校统一组织、或二级学院(单位)分头实施对青年教师进行校内培训。培训过程中,设立有新闻传播院系的高等院校,可以充分发挥本学校新闻传播院系的作用,没有开设新闻院系的学校可以邀请相关院校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到校内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对在校青年教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培训来扩大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通过这种方式推广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以实现大多数教师媒介素养的提升为最终目的。培训内容可以涉及媒介技术、媒介制作设备使用、教学课件制作等诸多方面,并鼓励青年教师主动有意识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方式实践教学,学以致用。目前,这种开展校内培训的方式,是大多数高校普遍采用的,也是当前青年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鼓励自学,将媒介素养教育变成“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

“继续教育”是当今社会的潮流。国际教育发展的主流也在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提倡一个人在一生中根据各个时期的各种学习需求坚持学习。因此,要想真正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媒介素养,还需鼓励教师自学,强调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地位,提倡不拘形式的、无需组织的学习行为方式,完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注重实践,根据当今青年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等特点,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根据自身需求学习和积累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鼓励有意识的参与媒体活动或者利用专业进修等途径逐步培养自我合理使用媒介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媒介资源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青年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科研过程中的自身需求,主动学习和充电,进而影响教师个体知识、态度和教学实践,通过自学提高自身媒介素养。调查发现,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影视片段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总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教师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更好地了解新媒体及其信息对自己的重要性,利用新媒体及其信息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从而使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具有明确的方向。

(四)拓宽渠道,为青年教师创造走上新媒体第一线的机会

媒介素养教育是青年教师适应新媒体时展的需要,拥有良好的媒介素养有助于青年教师对信息的批判选择和有效利用。新媒体时代离不开媒介大环境的传播,教师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重在养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青年教师创造走上新媒体第一线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探索、提高。在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一般都设有官方和民间媒介素养教育组织机构,这些机构在为民众提供媒介素养教育方面也尽到了一定的义务,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我国,当前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力量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吸引社会力量的介入,拓宽渠道,加大媒体和社会机构对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参与力度。

(五)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开设校内媒介素养分享平台

互联网具有多媒体的传播优势,由于有数字化的基础,文字、图片和声音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大大降低了传播成本。互联网发散性强、自由度高等特点,可以传递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网络可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国的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来传播媒介素养知识。已有部分高校创办了相关网站,复旦大学在这方面属于行动较早的高校之一,学校不仅创办了媒介素养网站而且在国内率先成立媒介素养研究小组并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研究。因此,在对高校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利用校内网络将与媒介素养相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手段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本学校特色的多媒体传播平台。

三、结语

总之,新媒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现实而深远,既有物质层面的,又有意识形态层面的,它自身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其在现今传播界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并且影响范围日趋广泛。适应新形势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不仅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已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关系到高校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篇4

现今,如何接触和获得信息已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及时有效地汲取和筛选信息。媒介这把双刃剑正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青少年的身心都还在成长和发展中,身体上和心理上相对成人还不成熟,易受到纷繁外界的影响,在选择和筛选信息及人际交往上都需要学校和社会以及家庭的引导。媒介信息的多样性和便捷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和精神世界,为他们交流思想和开展社交活动提供了平台。但是媒介信息不会自动的筛选,如何从良莠并存的信息中及时有效地筛取有用信息,就需要青少年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青少年自身具备的媒介素养能力不同,使用媒介收到的效果就存在差异。一些调查显示,青少年善于利用媒体获取课堂以外的知识,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促进自身的学习。但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更容易受媒介的消极影响,如部分学生沉迷与网络和电子游戏而耽误学习,造成精神和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产生厌学情绪,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德国学者Gerhardtulodziecki的一项关于德国15至16岁青少年如何看待媒介信息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在评价一则新闻是否可信时,都没有正确的评价标准。在回答“当我在决定一则新闻是否可信时,我主要关注哪些因素”时,大部分学生主要关注以下几点:“其他媒体是否也这则消息;我之前不知道这个消息;这个消息是否符合逻辑;是否有证据如照片等证明这个消息;我相信我的直觉;我的第六感”等,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媒介新闻。这个调查印证了青少年相对不成熟的选择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而正确评价媒体消息的能力却是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以网络和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时代,提高青少年媒介的媒介素养将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高不能只依赖于青少年自身,而应从多方面考虑。德国学者G•tz在他的著作中对影响青少年媒介素养发展的因素作了归纳:一是当代快速发展的媒体世界;二是家长对青少年的教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青少年自身身体结构和心理结构的发展;四是教师的作用。教师作为影响青少年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二、教师媒介素养

按照20世纪90年初美国在媒介教育实践中宽泛的用法,媒介素养可以概括为:接近、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RenéeHobbs,2007)Hobbs认为,这个概念在界定和使用上都很宽泛,导致多种的取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媒介教育者和研究者都可以从自己所熟悉的角度理解什么是接近、分析、评价和传播的能力,并且在讨论中维护自己的立场。德国媒介素养研究鼻祖DieterBaacke也认为,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和信息使用机会的情况下,素养有了新的定义,包含了更广泛的内容。早在1998年,他提出研究媒介素养需要关注的四个因素:媒介评论(medienkritik)、媒介研究(medienkunde)、媒介应用(mediennutzung)和媒介设计(mediengestaltung)。这四个因素为后来学者研究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依据,随后许多学者以他的分类为根据对媒介素养进行补充,具有代表性的是学者tulodzieki,他将媒介素养划分为:有效地选择和使用媒介产品;独立指着和处理媒介文章;理解和评价媒体设计;认识和评价媒体带来的影响以及分析掌握媒介产品制作和传播的条件几个方面。美国媒介著名媒介素养教育专家elizabeththoma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和剖析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即“五个核心概念”和“五个关键问题”。她认为教师在教授学生媒介素养时可通过问题设置逐步导出解读媒介的入口和路径,青少年在寻找问题答案的时候,也就是解剖媒介信息的过程。教师应彻底地理解这五个核心概念,以便更好地制定课堂计划和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解决关于生活和学习中与媒体有关的问题和学习的机会。教师兼具受众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作为受众,教师应能够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作为传者,教师要自觉接受传媒素养教育,强化自身的传媒职业精神。教师是学校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因素,要想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教师的媒介素养的高低是关键。学者肖良生认为,对于教师而言,其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个体媒介素养所指的内容,应从教师作为一般个体和教育者两个方面考虑。教师作为社会个体,应具备基本的媒介知识与能力,以在媒介化社会中合理思辨和有效传播信息,即教师作为受众应具有一般人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教师这一职业,还应包括教师职业本身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还应具备较高的媒介传播以及多样的媒介呈现方式和展示方法的能力,即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使用媒介以及帮助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能力,以更有效地开展和推动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换言之即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媒介素养包括个体素养和职业素养两个部分,其中个体素养由对媒介信息的识别、获取、分析、评估与传播等能力构成;职业素养包括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及帮助学生提升媒介素养的能力等构成。作为教师这一职业,教师个人只具备媒介素养,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的要求。相比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而言,为了适应变革的教学环境和教育模式并利用现有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来促进教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能力更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德国学者tolodziecki提出了教师媒介素养的培养目标:

(1)基本的媒介认识和使用技能。主要包括教师应当能够掌握使用、安装、调试媒体和信息技术等技能;了解媒体和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能够批判性地认识和看待媒体信息和信息技术,并有效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

(2)教学中使用媒介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应当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应该具备传授媒介素养的能力。教师应当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清楚的认识,并能够充分掌握和有效使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

(4)媒介的社会化认知。教师应当能够认知媒介环境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掌握学生的媒体世界如学生的媒体使用状况等并了解媒介和信息技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学生所表现出的行为。

(5)参与学校媒介教育的发展。主要是指积极参与学校媒介素养的研究与实施,能够认知媒介素养对教师个人专业的发展和学校媒介教育实施的影响。在这些媒介素养当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应当属于“教师的媒介使用能力和媒介素养教育能力”两个方面,另外三个方面可以被看作为教师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这几个方面不仅概括了教师媒介素养培训的目标,也描述了教师应当具备的媒介素养。

三、如何促进和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篇5

1.对当前教育改革创新的要求。媒介现已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目共睹。然而,在迎接多媒体网络信息时代到来的同时,应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传统教育,提出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适应时代需求而生的教育改革新思路、新理念。今天如果我们缺乏对媒介作用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对当前世界政治发展进程、经济发展进程、文化特点乃至我们自己,甚至对现行的教育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2.未成年人离不开媒介。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是各家网络和网络商家的目标受众群。2006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止,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2300万。从网民结构上看,网民中18~24岁的青年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8.4%;而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到了14.9%。媒介对未成年人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是巨大的。传统社会里,未成年人的社会学习和教育主要依靠家庭和学校,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社会化的过程则有很大改变,媒体从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家庭和学校,帮助完成这一社会化的过程。现在的孩童多数是在电视机前、电脑前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近年人们对媒体给孩子们造成的不良影响表现出忧心忡忡,公共舆论普遍认为孩子出现的早熟、消费主义、暴力、价值观混乱等不良倾向,媒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研究人员发现,1岁至3岁的儿童电视看得越多,到了7岁时,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越严重。网络媒介对现代文化的塑造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少年因缺乏及时的引导和有效教育,从而患上了“道德缺血症”、“法律痴呆症”和“网络痴迷症”。面对这些顽症,治愈他们的有效方案就是通过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赋权于青少年,使其拥有较好的网络素养。有了较好的网络素养,青少年可具备理解当代文化的能力和解析网络信息的掌控能力;有了网络素养,青少年好似穿上了“防弹衣”。它能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伤害,网络素养赋予广大青少年良好的判断力、思辨力,以及生存于网络时代的技能,从而成为积极的网络使用者。

3.青少年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由于青少年对客观世界和自我心理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分析判断能力,思考上也具有较大的非理性,因而会产生缺乏思考的肤浅行为和过激行为。比如:热衷于追逐新事物,沉湎于网络游戏、叛逆行为,与家长老师对立,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甚至出现性道德滑坡走上犯罪道路。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人思辨能力和积极参与能力为宗旨,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媒介的消费者,青年人面对媒介不仅能具备解释媒体和做出明智的判断的能力,而且能自己动手制作媒介产品,从而成为积极的、能力不俗的社会参与者。

二、关于开展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1.借鉴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实践。加拿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多元文化国家,加拿大各省都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教育计划中。加拿大媒介素养的成功实践对我国有着强烈的教育意义。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一项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力”,即帮助他们区分虚拟与现实、个人与世界的关系,认识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并懂得自我价值不应为媒体所主导。同时,还要增强学生作为媒介消费者的自觉意识。另一项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2.对未成年人要有科学准确的认识。对未成年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对他们有科学准确的认识。要认识到未成年人群体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儿童和青少年的概念具有基础性和未来性,他们身上具有天然的发展性和进步性,所以我们要以发展的视角观察他们的特性、需求和问题。传统的观念对社会总体进行人群划分,一直将未成年人置于社会弱势群置。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青少年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惑、限制、压力和选择,缺乏参与社会的有效途径和经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要赋权于他们,通过他们接触媒体、思考媒体、解读媒介讯息、参与制作媒介产品的实际经验,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潜在能力。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篇6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5-0081-04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党的执政形象建设研究”(GD14YDS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吴阳松(1983-),男,安徽宿松人,博士,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广州青年运动史与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党史党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问题研究。

当今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一个基本环境,是当代青年信息接受和传播的主要平台。新媒体所传播和呈现的信息对当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和嬗变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兴衰和国家前途。”[1]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从新媒体视角探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与当代青年价值观生成的内在关联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主要是指依托现代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当代青年接触和使用的新媒体主要有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的手机等触屏媒体、BBS、QQ、微博、微信、数字杂志、数字电影等。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以其自身快速的传播方式和海量的传播内容吸引着大批受众特别是青年这一群体。2014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手机上网人数首次超越传统的pC使用率,而在这庞大的网民中80后成为主力,30岁以下的网名比例占到573%,40岁以下的网名占到807%,在校青年学生的上网率几乎达到了100%。无独有偶,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告研究院等多家单位联合公关的《2014“媒介・消费”中国青年调研报告》显示,20―30年龄段的社会青年上网率高达90%,微信使用率为823%,微博使用率为711%。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青年群体,已经成为青年群体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的主要渠道,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青年原有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观念模式,其价值观的形成与嬗变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这种影响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新媒体的“交互”传播模式传递和展现的多元价值观,使得当代青年在价值选择上产生茫然。以电视、广播、报纸为载体的传统媒体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通过其“舆论导向功能”“议程设置功能”“把关人功能”等方式向人们传播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人们无需选择也不能选择。“在传统媒体面前人们只有看或者不看的选择权,并没有看什么的选择权。”[2]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颠覆了这一传播格局,较之于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新媒体“交互”传播特征展现的是“人人即媒体,人人即记者”的个人信息时代,人们能够及时地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体发表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和评论,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他人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这些没有经过过滤的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出现,使得各种信息和观点纷繁复杂,对同一件事的看法和评论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对,更有看法和观点挑战传统的价值底线,这些看法、评论和观点所传递的价值观,使得尚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当代青年在价值选择上表现为茫然。

二是新媒体信息传播所呈现的即时性、开放性特点,很容易使当代青年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困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各种新兴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青年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时呈现的即时性、开放性特点,使得新媒体所传递和展现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特征。各种不同的信息充斥网络,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汇集交织,各种传统的、现代的,东方的、西方的,主流的、非主流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扑面而来,其中不乏有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以及各种消极、反动和非健康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甚嚣尘上,这些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对青年价值标准的选择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很容易使他们在价值取向上产生困惑和紊乱。

三是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和左右青年的价值判断,使社会青年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上容易颠覆自我,造成自我价值混乱。青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青年的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增强,社会参与与社会责任感也随之上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未定型,其社会政治态度和认知社会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和左右。一些社会青年是非判断能力不强,辨别信息能力有限,很容易受到新奇、怪异东西的吸引和不良信息的影响,难以对价值客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缺乏判断能力反而很容易出现颠覆自己的价值判断,衍生出“从众”的价值社会心理。由于网络信息的广泛性,青年在互联网上接触了许多主流媒体报道里没有的东西,面对网上眼花缭乱、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很多社会青年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从而认识和判断事物越来越不是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内在逻辑,而是更多地依赖传媒和大众的描述和呈现,把媒体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作为自己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媒体不仅给我们的青年提供海量的信息和知识,而且在传递信息和知识的进程中引导人们做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生成或在重构人们的价值版图,从而表现为颠覆自己的价值观或价值判断从而造成自我价值混乱。

二、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分析

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场新的传播革命。传统媒体环境下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多是自上而下单向度的,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破坏,而新媒体所开创的信息传播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格局,使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和践行变得复杂艰难。

首先,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环境变得更为复杂。与传统媒体传播信息不同,新媒体传播信息有着更为强烈的综合性,“应有尽有”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一个显性特点。相关统计表明,目前通过新媒体等传播的信息中有过半是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主要集中为四个方面:一是暴力色情类,如各种、色情、暴力等低俗信息,各种缺乏监管的成人信息,各种、犯罪、等教唆信息;二是挑战道德底线的各类信息,如散布谣言破坏社会稳定等各色各类不负责的信息,违背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公序良俗的各种封建迷信、信息等;三是各色颓废腐败类的精神污染信息,如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健康的信息以及各色各类不健康的游戏娱乐信息;四是部分西方敌对势力有目的针对性强的意识形态的宣传信息等。这些信息杂糅在一起,兼之新媒体信息传播本身的隐蔽性、广泛性、盈利性和监管不易等特点,为不良信息的滋生传播带来了生存空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培育环境变得更为复杂。

其次,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变得更为困难。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快捷、互动和高效率的沟通在当代青年群体中产生了强烈的文化共振,成为青年群体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与此同时青年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塑造的重要阶段,易于接受新事物,追求新潮、新奇、新颖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对“政治宣传”和“政治说教”普遍不感兴趣甚至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这就直接动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而网络上充斥着的各类各色新奇观点和信息正迎合了其心理特点,与这类信息相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更为“普通”令很多青年“不屑”,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宣传和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总是通过自上而下的一系列宣传、教育等手段展开,本身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这种自上而下的宣传和教育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容易遭遇到互联网的截击,“台上讲的”与“网上说的”不一致,而现实中对这种截击的可控性和监管在新媒体环境下普遍较弱,很多时候教育者和宣传者宣传的内容和材料,在网络上却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论调,给青年群体的思想和价值选择造成疑惑和混乱,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培育变得更为困难。

再次,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的实现面临更多挑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本质上是人类基于信息化技术特别是数字化技术所构建出来的“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比较有本质区别,但正是这种“虚拟社会”使青年群体能够暂时逃离现实,抛开世俗世界的各种偏见和限制,在没有任何约束的前提下可以挑战一切进而达到自我满足。在这种“虚拟社会”中,多数人是以虚假或匿名的身份在网络等新媒体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这种多重角色的相互冲突、虚拟身份与真实身份的相互矛盾,使他们无法将网络中的“虚像”同现实中的“真我”统一起来,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其自身真诚性的缺乏和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减小了交流的可信度,直接影响青年诚信度的提升;同时借助新媒体的各种载体,很多青年人在网上可以与网友甚至陌生人侃侃而谈,能够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智慧和幽默的交际才能,但在网下现实交际中却不善言辞,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在现实中更加沉默寡言,性格更趋内向,严重影响个体社会化进程,这种过分依赖网络的间接交往而疏于现实的直接交往的人际交往方式,直接导致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自我封闭,严重者甚至出现人格分裂,很容易使其出现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降低等,严重弱化了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目标的实现。

三、新媒体视阈下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要善于利用积极因素,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多渠道多途径推进。

首先,要积极完善新媒体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相关制度建设,努力净化现代媒体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相关领导机制。当前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高校相关部门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职责,培养一批既懂新媒体传播技术又懂教育宣传工作的新型领导队伍,使他们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引导者。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相应的系统培育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长期、系统的规划,各级相关部门要强化制度保障,特别是物质保障和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要切实净化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社会环境。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从实际意义上改善其成长环境,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完善现代媒体政策法规建设,加大网络环境治理力度。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要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立法规范,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大力消除媒体的不良信息和不健康的信息,净化网络信息环境,引导青年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环境,改善青年价值取向选择的外部环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网络法制和网络道德观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和道德的规范约束作用,及时了解网上信息和青年的兴趣爱好,通过加强网络管理来加强网上宣传和引导的针对性,同时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通过建立各类防火墙,安装网络信息净化器等措施,突出信息检查和过滤,对网络环境和传播渠进行切实净化和有效监管,为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其次,要强化当代青年的网络观教育,增强青年的媒介素养和媒介辨识能力。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是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第一次提出,是指在人们面对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思辨批判能力的总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尤为重要,是衡量一个人的媒介素养的重要指标。当代青年只有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才能正确有效地认知新媒体,才能具备辨别网络信息是非的能力,才能对不良价值观具有抵抗能力,但当前社会青年的媒介素养现状却不容乐观。大量调查和研究显示当前我国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普遍较弱,绝大多数还处于自发状态,网络媒介知识和运用能力不足,对信息的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处于较弱水平,轻信、偏信甚至盲从网络信息呈现较为普遍现象。[3]提高当代青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强化网络观教育,已经成为培育和践行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和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把提高和培养青年媒介素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青年媒介素养教育和提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配备师资力量,定期开设宣讲相关媒介素养报告以及各种相关知识讲座,普及新媒体相关知识,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媒介辨别、批判能力,强化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律法规观念。

再次,要把青年群体经常登陆的主流网站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培育阵地。青年群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校学生或已毕业的各类学生,人人网、校园网、BBS以及各种论坛是其最主要登陆的网站之一,要切实把其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宣传和培育基地,但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校园网、BBS等网站在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在传递通知等信息方面,校园网做得比较成功,但是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面效果不理想,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加强。”[4]调查显示多数青年学生就其校园网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持有“冷漠”甚至“反感”态度,当被问及“当出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页时的反应”时,只有36%的人会仔细阅读,586%的人都会“草草浏览”或者“关闭网页”,有378%的学生会“选择性浏览”。青年学生对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的冷漠态度值得反思,而受访青年学生之所以对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冷漠态度,因为“说教色彩太浓”占调查人数的513%。[4]把人人网、校园网等网站打造成为培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需要我们结合当代青年的特点,调整宣传内容和革新宣传的方式方法,一方面努力降低网络宣传的“说教色彩”,将显性宣传与隐性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时政新闻的相关剖析和影视舆论资讯的相关解读中,激发和引导青年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另一方面避免单向度传播,建立其在校园网上互动交流机制和相关交流平台,特别是对青年在校园网、高校论坛,BBS等媒体平台上显露的思想困惑及时予以回应,表现的价值观错位要及时予以引导,不断提升互动交流的频次和深度,在潜移默化中使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内化为当代青年的一种自觉行为。

最后,要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培育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方式,对青年群体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及时回应,有效引导。这就要求一方面在青年群体中有意识有目地培育一批媒介素养高、政治素质较强的网络舆论宣传队伍,培育一批在社会青年群体中知名度高有影响力的舆论领袖、网络大V和网络评论员。要特别重视网络舆论领袖、网络大V在引导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根据‘两级传播理论’,信息先从媒体流向舆论领袖,最终传递到一般手中的信息大多融入了舆论领袖的个人观点,成为不同于原始信息的‘二手信息’。与信息源相比,一般受众更容易相信舆论领袖的观点和意见,一般受众根据这些‘二手信息’来判断现实、指导行动。”[5]另一方面要培养一批网络舆情收集员,建立健全网络舆情收集机制,更好地洞悉当代青年群体的思想变化特点,更好地把握当代青年群体的兴趣话题和出现的各类思想困惑,宣传教育工作者等有关人员要通过相关平台及时解答、及时回应,切实提高青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加强和改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1-19.

[2]秦露.互联网时代如何执政[m].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7.

[3]彭少健.2014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R].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高晚欣,邓亮.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青年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2);马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今传媒,2014,(3).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篇7

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电视媒介已经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成为了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一个由信息封闭到信息开放、由认识自我到认识世界的伟大历程。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事件都在电视屏幕中留下了痕迹,市场观念的普及、影视文化的流行、时尚音乐的引爆、共同话题的创造无一不闪现着电视的影子。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电视,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的单调,我们对历史的记忆将会何等的苍白,它所记录的不仅仅是中国时代的变迁,也是国人精神世界的心路历程。

30年后的今天,电视虽然依然拥有着最多数量的受众,但是人们获取媒介信息的渠道却变得越来越多元,我们开始进入到一个由媒介信息构成的宏大超市时代。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也不管我们是否承认,我们生活中的信息商品较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更为丰富,比世界上任何物质性的商品都更为多彩。美国伯克利大学信息管理与系统学院的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出版的图书数量是968735册,广播电台每年制作的节目数量为6550万小时,电视台每年生产的电视节目是4800万小时,目前全世界共有47776家广播电台,21264家电视台,22643家报纸。除此之外,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还为我们提供了约25亿个文档资源的访问。另外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艺术家从1970年的73.7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220万人,音乐家从1970年的10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18.7万人,作家数量则增长了四倍,达到了12.8万人。每天这些艺术家、音乐家和作家都在通过我们的媒介渠道向我们注入更多的信息。

可见,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这是一个信息呈爆炸性增长的新时代。由于信息的急剧增长以及媒介共享导致的信息泛化,信息被传递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地方,而且永无休止。以每年新增的电视节目为例,如果想要全部看一遍的话,至少要用35个世纪才能看完,而且中间还不能有任何的停歇!我们将这个时代称之为“信息饱和”(messagesaturation)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浸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任何想要跟上信息步伐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面对大众传媒越来越具侵略性的传播方式,人类的信息问题已经从最初的获取信息,变成努力跟上信息,到现在又变成要避免信息了。那么,如何才能在信息的海洋里畅游呢?如何才能有效地役用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所奴役呢?

二、第二课堂:青少年的媒体使用

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指出,媒体不是物件,而是环境。“无人能够自绝于媒体,媒体己经超越物件本身,而成为环境,如同阳光、水、空气,是生命生活的要素;媒体更是教育环境,人人透过媒体认识世界,认识人、事、地、物与自己的关系。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媒体对自己的影响,我们与他人都在透过复杂的媒体互动建立社会关系,再将这些社会关系整合成为日常生活的样貌”。半个世纪以来,难以计数的研究结果一再地揭示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小学阶段的孩童,每天平均约有2~3小时花在电视机前面。电视自问世至登堂入室的这50年间,早就成为有史以来人类从摇篮到坟墓之间最亲密的伴侣。终其一生,保守估计,一个活到75岁的人,大约有9年的时间是不舍昼夜地在电视机前面度过的,而其中有一年半的时间是在不停地观看各种各样的电视广告。美国尼尔森的调查显示,在高中毕业前,美国学生总共花11000小时在学校,但却花了20000到25000小时看电视。台湾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台湾国小学生平均一年有1200个小时是在学校度过的,同时则有1000多小时是在电视机前度过的,而国中生则有1200个小时与各种媒体为伍。《中国青年报》2003年9月7日报道:中国80.9%的小学生和81.2%的中学生课余时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电视,而且每天花100分钟看电视的最为普遍。另外,随着网络普及程度的提高,青少年也日渐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主力,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年1月的第23次互联网报告,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19岁以下的青少年所占比重高达35.6%,总数在所有年龄群体中占据第一;而中小学生每周平均上网时间高达9.5个小时,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81分钟,仅次于电视。2003年中小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和2008年中小学生的上网时间之和为181分钟,也就是说我国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天花在主要媒体上的时间为3个多小时,而且今天中小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如果再算上假期看电视和上网时间的话,这个数值将会更为惊人。因此,将媒体称之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一点都不过分,而且就影响力而言,媒体凭借其丰富广博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叙事,对青少年的冲击更是大有超越学校这个第一课堂的趋势。正如《天生买家:商业化童年和新消费文化的危险》一书中所指出的:谁是孩子的主人?商品。谁规划孩子的前途?企业。谁建构童年?广告。……这样说不是答案的全部,但却相当精确地掌握了社会趋势的神韵。当然啦,我们也可以把上述广告词改为更加直截了当:谁是孩子的主人?媒体……谁规划孩子的前途?媒体……谁建构童年?媒体……意思还是一样的,因为围绕在媒体人前人后的,就是商品啦、企业啦、广告啦!

三、媒介素养教育: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到欧洲照亮了欧洲的黑暗世纪,让统治阶层对信息的垄断变得不再可能;现代电子技术的发明,让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和实时化成为可能;互联网的发明,让信息传播的个人化和互动化成为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电子技术对信息传递的革命性作用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跨越国界和自然法则的超媒体社会。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饱和的时代,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变得异常便利与廉价,信息的垄断时代永远被丢在了历史的垃圾堆里。然而,对信息的简单便利获取并不等于个体知识与智慧的增长。纷繁复杂的信息并不总是人间的天使,也可能是潘多拉盒子里面的魔鬼,更多时候则是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伤人无数,尤其是对于对社会缺乏全面认知的青少年而言更是如此。

今天,无论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大众传媒都是社会真实最为重要的建构元素。媒体通过日复一日持续不断的报道,将散落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受众有机地串联起来,塑造出共同的社会认知与情感态度。如果说,这些信息全部都是

真实可靠的话,那么这种肆无忌惮的建构毫无疑问是有益的。然而,媒体的残酷性就在于其内容并不总是反映真实,也不总是客观中立立场的持有者,透过光怪陆离的形式,事实上媒体内容无一不是经过人为的选择、加工、包装等建构而成的,其中包含了大量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企图。作为受众的社会大众更多时候并不是媒体所谓的被服务的对象,而是媒体劝服的对象,或者劝服接受其中的政治、价值观立场,当然更多时候是劝服接受其中的商业信息――作为广告商力图攻陷的目标消费者而存在。正如加拿大媒介素养之父约翰・庞杰特所说:“主流媒介或明或暗地传播着有关道德生活的本性、消费者至上主义(consumerism)、妇女的社会角色、权利认同和绝对爱国主义(unquestioningpatriotism)等问题的意识形态讯息。”

正是因为现代传媒在信息形成过程中存在太多纵的可能,所以对于作为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我们,尤其是对于尚不具备完整世界观但模仿能力却相当强大的未成年人而言,最为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资讯本身,因为资讯的获取并不代表知识或者智慧的增长;而是如何去更好地理解资讯背后的内容,去了解我们关于社会的认知是如何通过大众媒体被赋予意义从而被建构起来的,媒体是如何有目的地选择、组织与传播信息,有时甚至是故意隐瞒与扭曲信息的。在信息时代,这种对于大众传媒内容的使用与评估的能力是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正如文字需要学习一样,对于传媒的认知与使用能力的建立也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或者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每一个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成为一个耳聪目明的信息消费者,对信息具有主动的免疫能力,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更应该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和思辨者,成为具备媒介素养的媒介受众。从这个意义上讲,媒介素养主要指的是媒介受众所应具有的对信息的认知能力、获取能力、解读能力、思辨能力与使用能力,即受众不仅应该具备获取信息、使用信息与传播信息的能力,而且还应该具备主动批判信息、辩证吸收信息的能力。而使大众具备媒介素养的教育过程便被称之为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篇8

关键词:媒介素养;信息技术课;学生主体;教师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青少年学习的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尤其是被人们称之为“第四媒介”的网络,它作为新生媒介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相互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大众媒介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由于学生媒介知识、辨识水平和批判意识缺乏,所以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媒介信息的不良影响。所以,如何提高青少年正确认识媒介的能力,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教育

所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和反应能力。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

国外许多学者非常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教学过程,其中,加拿大的Johnpungent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十大目标:

(1)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

(2)向学生介绍各种媒介的历史发展情况

(3)讨论并辨析媒体的主要用途

(4)辨析各种不同媒体运用的技巧和语言

(5)辨析与媒体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

(6)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媒体的操纵能力

(7)使学生能够对媒体信息进行评述、解译、分析和评估

(8)使学生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9)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对媒体信息加以选择

(10)如有可能,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媒体产品表达自己的观点

要真正实现这十大目标,并非易事,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合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

加拿大传播理论学家mcLuhan认为“媒介即信息”。从字面含义来看,媒介素养应该等同于信息素养。但是,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分别由不同的学者提出。在西方国家,两种素养教育均在学校中独立设课。我国还未在中小学课程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但是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却已展开。我国《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勇于创新、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从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定义来看,媒介素养教育注重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对大众传媒的理解和掌握,解决的是人们被动接受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素养教育更强调与信息处理相关的技能和学习能力,解决的是人们主动迎接信息的问题。虽然两者关注的重点不相同,但是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都关注培养学生获取、管理、评价与应用信息的能力,都注意到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人们的重要性。所以,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反思

1、媒介素养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杜威说过,思想观念是不能传递的,不能像砖头一样传来传去。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价值观和态度。因此,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媒介素养教育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动,引导学生去认识和解读隐藏在媒介文本背后的“潜台词”,以认清其隐含的价值观和态度。前述的几个例子中,都是通过选取新颖、大家感兴趣的媒介话题和材料来调动和增强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分析,认识到图像媒介已成为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理解媒介是如何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理解其传递的信息是“媒介现实”而非“客观现实”。在这些讨论中,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鉴赏能力,培养了批判式思维。

2、教师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教育者们越来越重视媒介素养教育,但是媒介素养教育还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这需要我们普通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教材资源,渗透性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所以在对中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

笔者对南京市鼓楼区11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简单的媒介素养调查,只有2位老师大概了解媒介素养,9位老师对于媒介素养闻所未闻,更别说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有些是需要媒介素养的支撑,如“信息的特征”、“甄别信息的方法”、“图像的设计与加工”、“信息的集成与交流”等。在这些内容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媒介素养,也有利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如果教师自身媒介素养的不足,不仅会影响教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不能客观地向学生反映大众媒体的真相。教师只有具备媒介素养的知识与能力,才能正确地认识媒体,分析媒体,然后使用媒体,最终达到传播信息,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等目标。

3、挖掘媒介素养资源需要教师具有洞察力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与媒介素养相关一些素材要能抓住其本质,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媒体每天都在报道一系列的焦点事件,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可教时刻”,将其贯穿到教学之中,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另外,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和资讯,了解各种最新的新闻和报道,也成为了判断一位公民的媒介素养程度的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胡蕊卿.浅议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J].第二届(2008)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论文

[2]李晓飞,姜波.从Flash教学谈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08,8

[3]王帆,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篇9

【关键词】网络谣言;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我国青少年网民人数持续增长。据cnnic在2012年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和《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32亿,占整体网民的45.1%,同比增长9.0%。12岁以上的青少年网民最集中,占青少年整体网民的92.8%;学生仍然是全体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为30.2%,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青少年网民的44.7%;其次是非学生群体,占到33.5%。可见作为“科技哺育的一代”,青少年群体年龄虽小,但对网络却有着强烈的敏感与好奇。青少年群体积极通过跟帖、投票、搜索和博客等方式,参与到网络新闻活动中来,把网络变为日益重要、最具活力的信息场所。可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网络谣言滋生蔓延,严重扰乱了互联网的正常传播秩序,直接对现实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本文拟对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谣言惑众”现象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提升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方面提出思路。

提升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的紧迫性我国网络“谣言惑众”事件频繁发生,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矛盾在网络集中爆发、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舆论引导滞后以及网民媒介素养欠缺几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网民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主体,人为因素是谣言传播的根本原因,网民媒介素养的培养不容忽视。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和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简言之,是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技术、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3]与西方一些国家及港台等地相比,我国大陆对媒介素养教育关注得较晚,造成不少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未能学会建立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接受模式,青少年网民受自身知识水平和信息判别能力的局限,又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好奇心,更容易轻信谣言,甚至传谣。2011年10月20日,重庆某大学学生皮某传递“针刺”谣言,本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保持警惕,没想到引起许多网友关注并导致社会上不稳定情绪的产生。此类非恶意传播谣言的网民常常追求新鲜有趣,或是为了在社交网站吸引关注,并不明白自己的信息经过网络强力传播后,会引发恶果,甚至直到被拘留还茫然不知,反映出部分青少年网民网络伦理道德的缺失以及法律意识的欠缺。另据2011年10月3日新华网报道《孩子节日偷传”黄图”手机色情wap网站泛滥》的新闻,指出邪教组织和淫秽色情网站正通过手机网络传播不良信息并进行反动宣传,为国家网络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中科院网络信息安全课题组的调查也发现有76个传播淫秽色情等内容的违法网站,每天的独立用户访问量竟然达到1251.4万人次,页面访问量高达6408.5万页。[4]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尚未成型,行为也处于不确定状态之中,网络媒介对于他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确立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江泽民同志曾在2000年6月28日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因此,应当把青少年群体作为信息时代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的重要对象。

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培育路径塑造青少年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和选择依据。网络“谣言惑众”现象纷繁复杂,其背后反映的是网民的价值观问题。从网络谣言的制造来看,造谣可视为人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包含着心灵与世界(社会)间双向话语投射的过程,是造谣者获得心灵和世界(社会)间相互适应的手段之一[5],如果心灵和世界(社会)间存在着失衡,谣言就会产生;从网络谣言的解释来看,青少年由于性别、家庭和文化背景、需要和情感、立场等有差别,在解释网络信息的意义和蕴含时往往依据的是自己久已形成的价值取向,因而不同的网民对同一事件的解释会有所不同,有人还会曲解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最终导致谣言的产生;从网络谣言的传播来看,传播者个人的爱憎和希冀常常存在于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实际上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出他们的价值选择表达。网络的便捷性、隐匿性、开放性和独立性使人们可以匿名信息,价值错位在虚拟空间的表现非常明显,有些青少年在网上随意发表不满言论,未经查实就散布谣言的行为就是典型表现,因而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不仅要有关于谣言的知识性内容,以及识别谣言的方法和技巧,更要有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容。为引导青少年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联系实际向青少年网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从品德教育、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方面深入开展教育,引导青少年意识到作为一名网民,在享受网络传播的快捷便利和网络言论自由的同时,切不可忘记公民责任,应强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公德,自觉规范网络传播行为。

运用传统文化构建网络伦理规范。互联网进入中国的时间比较短,网络道德建设的时间还不长,它的发展需要依托成熟的道德规范。青少年正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成长期,由于年龄、教育程度、经验和认识水平方面的原因,不少青少年并未养成社会规范意识,更不能用它来自觉规范言行。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步形成的,其特征是重视道德自律和自我修养。发掘并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资源,对于培育青少年网民的道德自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借鉴意义:其一,在网络环境中,身份虚拟、资源共享以及平等互动的特点,使得诚信显得尤为重要。而诚信是儒家的重要伦理道德范畴,孔子把“信”与“恭”“宽”“敏”“惠”并列为“五德”。孟子认为“朋友有信”是朋友间交往的基本道德准则。儒家诚信思想有助于建立“言而有信”的网络诚信,帮助青少年履行维护网络信用的义务,面对自己不能准确分析判定的社会现象,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做到既不传谣,又不造谣。其二,面对新鲜、刺激的网络信息的诱惑,青少年容易以娱乐、猎奇的心态浏览信息,或是以随意、宣泄的心态信息。儒家提出“克己复礼为仁”的要求,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语言行动符合礼,这有利于教育青少年在网络所形成的公共舆论场域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时刻告诫自己自尊自重,遵守网络纪律。其三,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的道德境界最受考验。“慎独”作为儒家对人的内心、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修养方法,也有利于青少年个体媒介素养的养成,自觉抵御网络谣言的传播。

 

选择人性化关怀路径。人性化关怀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网民的传播主体意识和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所谓人性化关怀,即认识到人的价值和能力,尊重、关心人,着力创造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开放的网络已成为对青少年产生持久而深远影响的教育手段和环境,强制性、封闭性的教育方式和过于绝对化、权威化的教育内容,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质疑和否定,青少年日益成为道德自主构建的主体性存在。如果简单化地禁止青少年“触网”,反而会增加谣言的神秘性,而且不少青少年网民的反叛心理比较强,对生硬的说教有强烈的排斥心理,所以选择人性化关怀路径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今网络环境下从事教育工作的必然。况且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人的发展应是全面、生动、自由的,在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教育中注入人文关怀内涵,是人的本性的内在需求,是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诉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必然要求。另外,对于青少年网民而言,由于年龄偏小、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对网络谣言正确评判的能力,容易被谣言误导。因而对他们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在教育的价值定位、目标制定、内容设计和方法实施上更应倾注人性化关怀。应理解并尊重他们,适当满足其网络参与的热情,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适当放手,让青少年在网络参与的实践中逐渐提高识别谣言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要及时关注并总结青少年上网的兴趣点,多跟他们谈心沟通,适时耐心细致地对青少年网民进行教育引导。

合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开展青少年网民媒介素养培育作为一项综合性素质教育内容,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三者合力的教育链条,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首先,学校应当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制度化和持续性的特征,能够使教育理念和内容得到较为稳定的贯彻执行。学校应开设专门课程,或是有意识地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以及德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老师要充分掌握网络知识,主动关注网络发展的新趋势和产生的新事物,多多依托网络平台与学生平等地讨论网络谣言,借以传授辨识谣言的知识。还可以外聘谙熟网络媒介传播规律的媒介专业人员,学校与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帮助青少年增强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其次,家庭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据《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11年,中国青少年网民在家里接入互联网的比例为85.8%,在网吧上网的比例下降8.8%至39.3%,家庭已经成为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场所。家长在关注子女学业状况的同时,还要关注其网络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把握其思想动态。要与孩子共同查证及评析网络传言以明辨真伪。最后,社会应配合学校和家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媒介机构应做好“把关人”和“社会守望者”,提高谣言评析、舆论引导的能力,及时过滤清理误导和伤害青少年的谣言。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坚决惩治网络传播违规行为,以政策或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扶持能够为学校和社会大众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机构。通过联合并组织较大的民间社会群体等各方面力量,促进并加强社会协同,形成阻断网络谣言的良性循环局面。

总之,网络“谣言惑众”现象对社会的危害极大,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觑。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浩大且复杂的工程,需要以学校为首的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投入。着眼于青少年内在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着力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养更具自由、独立思想的现代社会公民必不可少的举措,也是净化网络环境,创造和谐社会的重要实施对策。

(本文为南京邮电大学宣传重点研究项目“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网络符号消费的影响及其引导研究”,项目号:xc21100;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舆情危机的预警管理研究”,项目号:2010sjb630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研究项目“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与预警机制研究”,项目号:10yjc870052)

(张耀珍为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叶正刚为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副处长,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理事;唐娟为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博士)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3]杜宝花.增强受众的媒介素养[j].新闻爱好者,2010(8下).

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篇10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一、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引领

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将参与到大众传播的过程中去,极大地丰富信息传播的方式,拓展信息传播的范围,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个人的成长方式,每个人都面临着如何面对媒介现实性的问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是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网络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意识形态上的挑战,必须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引领,努力塑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道德准则,健康的伦理观念。

1、培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形势

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逐渐渗透到每个角落,尤其在信息传播领域,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媒介。互联网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不断塑造着新的媒介环境,在互联网环境下,媒介传播活动更加方便活跃,传媒手段多样化,传播信息多元化的趋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在享受信息时代巨大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复杂的信息内容令人眼花缭乱,作为网络信息的积极接收者和主要使用者的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尤其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建构。在时展的大潮中,既不能躲避,也不能拒绝,而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契机,努力培育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发展能力,在网络世界里有效驾驭信息,用批判的眼光挖掘网络信息背后蕴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最终做出正确选择并采取有效措施。

2、立足国家需求,科学判断,积极推进社会发展

曾强调:“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在全媒体时代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需要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技术,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发展迅猛,却也存在许多问题,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理念集中系统的一种观念表达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之中,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价值取向、标准、尺度和追求的具体化实现。

3、坚定政治立场、积极参与,争做新时代新青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中的特殊群体,肩负着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任。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根精神支柱,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发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关注世情、国情、党情;又要关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美好社会诉求,积极倡导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养成良好的媒介习惯;还要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导向甄别不同的媒介信息,做良性媒介信息的接收者、使用者和传播者。

二、优化媒介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3]优化媒介信息传播的有效载体,必须坚持从主体优化、过程优化、内容优化三个方面着手。

1、优化媒介信息的有效载体,重点在于主体优化

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短缺向信息过剩的转化,在信息爆炸时代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关注媒介信息传播主体的优化。积极开展教育宣传活动,提高从事信息传播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水平,有效发挥媒介把关人的作用,从源头上做好信息获取、筛选和工作,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传播主体的一部分,也影响着校园媒介环境,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倡导学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信息,保证传播信息的进步性、积极性、有效性,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身边的同学,助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2、优化媒介信息的有效载体,关键在于过程优化

美国新闻工作者沃尔特李普曼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并不会决定人们对于某一个事件或者某种意见的看法,但常会通过提供特定的信息和安排与之相关的议题来影响人们对一些事实和意见的看法和观点,包括他们讨论的先后顺序,因此新闻媒介给大众提供的是他们的议程,一般情况下,媒介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大众的关注程度是正比关系。因此在媒介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议程设置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此外新媒体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方式提升了“议程”的被执行力,[4]在线实时的交互传播,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方便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而带有这种观点的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影响大众的选择和行动,媒介信息传播的过程优化有助于对校园主流文化及舆论导向的控制,通过媒介议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议程,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价值认同,行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优化媒介信息的有效载体,核心在于内容优化

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内容,发扬有利于全世界、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杜绝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传播。弘扬主旋律,社会思想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社会发展就有了动力源。把人生理想、政治思想、科学文化、道德品质等融合起来,以品质教育为重点,以社会公德、个人美德、职业道德为切入点,以社会主义价值为突破点,营造符合时代特点的精神价值氛围,让媒介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统一思想、催人奋进的作用。创新媒介信息传播方式,增添时代元素,充实媒介信息内容,改善媒介信息的碎片化趋势,打造完整性强,正确性高,主流价值浓厚、人们喜闻乐见的媒介信息。

三、加强媒介素养培育的协同探索

在素质化教育趋势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大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要在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根本要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需首先在理论层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媒介素养标准,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媒介素养知识传递;其次在实践层面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作用,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全校上下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升,多途径展开媒介素养培育协同模式的探索。

1、媒介素养理论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媒介辨识和批判意识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为人师表就要加强自身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老师要自觉学习媒介素养知识,做到教师和网络一同更新,正确认知和运用媒介,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正能量的媒介信息,在传授网络新技术的同时扩展学生网络视野,自主更新网络知识结构,此外,教师还要运用媒介,如教室中的投影仪、多媒体等设备,让学生认识到媒介的积极作用,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及时为学生解决困惑,让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性、思想性的基础上变得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在理论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媒介批判和辨别意识。

2、媒介素养实践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媒介获取和使用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离不开实践探索。高校要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网络媒介,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在丰富除专业理论课外的“第二课堂”文化实践活动中意义重大。高校应充分整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高校网络文化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网络媒介的实践能力。[6]尤其是校报、广播站、新闻网页、海报、校园橱窗等由大学生自主运作的校园媒体,虽然规模较小,但也是依照媒体技术的要求而建立,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则来运行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操作的良好平台,在参与校园媒介运作的过程中,了解媒介的性质、特点和运作流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创作和的技巧,理性区分媒介现实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区别,进而感知并获得媒体信息的价值以及使用媒体的能力。

3、媒介素养自我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媒介参与和发展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既是媒介信息享用、媒介功能使用的主体,也是媒介环境丰富、媒介系统发展的主体,我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媒介表达,促进媒介生态的良性发展。作为媒介信息享用者,要努力学习媒介素养知识,阅读与媒介素养相关的书目,形成良好的媒介批判和辨别意识,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能力,积极融入媒介实践过程中,掌握获取和使用媒介的技能。作为媒介系统的发展主体,在媒介环境中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贝克汉姆曾说:“媒介即讯息”,意思是说正是媒介技术本身而非媒介所承载的信息与内容对人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正确使用媒介,理性对待媒介信息,作为未来媒介技术的发展者,关注媒介发展的趋势,倡导建设健康的媒介环境,让媒介在传递社会信息、整合社会意见、传承知识遗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构建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机制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兼具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工作,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时应对出现的新挑战,是适应社会进步发展的诉求,构建媒介素养教育的延续性机制是对之前媒介素养教育成果的维护,也是之后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保障和参照。就目前我国媒介领域的发展状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延续机制缺乏,迫切需要从顶层设计、资源集约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1、加强顶层设计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总结当前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宏观把控媒介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建构媒介素养教育结构体系,比如制定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任务,规定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要求、原则,以及运行方式的设计和规划等。让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为教育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为实施过程提供机制保障,为教育成果提供绩效评价,扎实推进媒介素养教育,占据媒介信息舆论导向、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使媒介素养教育产生更开、更广、更深入的影响。尤其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纳入重点,找到更加适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

2、促进资源通融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媒介素养教育要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合理整合。在媒介信息方面,整合资源变各自服务为公共服务,例如信息采集者外出时,可以携带录音笔和相机,为互联网和广播同时提供稿件,保证了稿件内容的一致性。鼓励学者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深入调研,优势互补,扬优去劣,探寻符合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与方法,宣传有效的媒介素养知识;政府加强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建设健康的媒介信息传播平台,同时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场地、教育人员的支持。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基础上,联合多项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开展相应的实操训练等。

3、完善绩效评价是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依据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