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十篇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十篇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9:10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篇1

1畜禽规模养殖概况

资阳市是以生猪为主导、山羊为特色的畜牧生产大市,畜禽养殖主体呈现以大中型养殖场为代表的集约化、标准化养殖,以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为代表的专业化适度规模养殖和以散养农户为代表的粗放式养殖并存的格局。

2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现状

全市畜禽粪污常年产生量约470万吨。9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均配套有粪污前端处理设施,50%的规模养殖场初步实现了种养结合就地利用,并建成了现代种养循环园区17个,面积2万余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初步形成了以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1就地利用主要是种养结合的园区采取该模式,实行干粪直接还田,沼气用作能源,沼液用于作物追肥。该模式中,种植和养殖为同一主体的效果较好,不同主体的效果次之,协议消纳的效果较差,上下游间几乎无利益联结。

2.2异地利用主要是针对大中型养殖场产生的、自身不能充分利用的干粪,种植业主采取远距离运输用于高效种植,少数实现了商品化。有些养殖场把干粪收集装袋,以每袋5元的价格销售给果蔬种植大户,将资源转化为效益。该模式运输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2.3林下养殖主要是利用林下资源开展肉禽养殖,采取禽-粪-草-禽的立体生态养殖方式,实现粪肥“零排放”。该模式投资小、成本低,养殖效益非常显著。

3粪污循环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长期以来,种植业和养殖业规划未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高效种植与生态养殖有机结合,种养严重脱节,未将种养循环园区作为现代农业规划重点。畜禽粪污尤其是沼液,处于种植业想用却用不上,养殖业想排无处排的窘境,导致种植业化肥过度施用、农产品品质不优、经济效益不高,养殖业治污成本高企、面源污染犹存、循环利用不畅。同时,养殖业选址布局随意性大,养殖业主重场内的生产性投入、轻环保成本性投入,治污设施不配套,循环利用不充分,场内是亮点、场外是污点。加之,养殖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未突出自身优势,着眼市场,走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路子,以低水平同质化方式生产。

3.2政策项目支持力度不够规模养殖粪肥收集、处理环保设施投资占建场投资三成以上,田间利用所需的土地整理、机电提灌、沼液储存、排灌管网、道路渠系投资巨大,单靠种养企业自身投入无力承担。加之,种养分属不同主体,相互间无利益联结,养殖场建设,种植户受益,存在建而不管、有而不用的现象,既影响养殖业的积极性,又制约种植业的发展。目前,国家对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支持项目有限。资阳市区域化、专业化粪肥加工和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

3.3人才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和规范标准,而资阳市循环园区建设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模式制度创新不够,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而现阶段资阳市循环农业的专业技术和人才较为缺乏。全市区域化、专业化粪肥加工和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的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尚未形成,至今全市未建成一家生物有机肥厂和废弃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

4促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4.1规划先行、种养协调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修订完善《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做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种养业规划相融合,与成都都市农业相对接。合理布局优势特色种养业,按照场区微循环、园区内循环、区域大循环的理念,科学规划适度规模养殖、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和专业化有机肥生产。把建设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作为重中之重,围绕生态养殖布局高效种植,围绕高效种植布局生态养殖。加快发展集废弃动物无害化处理于一体的区域性现代生物质产业,大力培育跨区域性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种养结合、农牧互动、循环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带、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加大对乐至县创建部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的规划指导与服务,在特色产业发展、循环园区建设、生物质产业培育、制度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4.2创新模式、促进循环在深入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的同时,不断探索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新模式,配套完善生态循环利用相关设施。

4.2.1对治污设施不配套、循环利用不充分的园区,实行种养结合、就地利用,打造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完善前端的雨污分流、干湿分离,中端的干粪堆放、沼液处理以及后端的沼液提灌、田间排灌等设施设备。

4.2.2对治污能力不足、消纳土地不够、不能循环利用的大中型养殖场和专业大户,围绕资阳市百万亩柠檬、蜜柑、蔬菜等优势产区,实行二次转运、就近利用,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养殖场配套沼液暂存和处理等设施,种植基地建设田间储存、施用道路和肥水输送等设施,鼓励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

4.2.3对利用畜粪、秸秆、废弃动物等农业废弃物,建设区域性、专业化的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构建农业区域大循环的发展格局,要落实用地指标,重点支持原料收集、转运、加工、包装等成套设施设备。探索创新“谁使用谁建设、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谁付费”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建立种养业上下游之间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4.3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市、县(区)政府每年要从农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循环园区建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重点支持粪肥收集、处理、利用、转运、加工等环节。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政策支持、有效监管的机制,采取“政府补一点、种植方出一点、养殖方付一点”的方式,通过招标,向社会购买服务,重点支持服务组织购置沼液转运设备和补贴运输费用。招引和支持有实力、有资质、有技术、有市场的大型企业投资建设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废弃动物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区域化、专业化的生物有机肥厂,制定有机肥生产和使用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项目用地、废弃物收储,在企业用电和税收方面予以优惠,同时对种植基地施用有机肥予以补助,并探索用秸秆换肥料、畜粪资源参股的新路子。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思路;广西上思县

建设生态农业是促进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其自身不但与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相符合,还能够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现阶段,上思县已经被列为我国国内建设生态农业的示范县,这为上思县区域生态经济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机遇。为了促进该县生态农业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上思县的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具体如下。

1上思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上思县位于广西南部,被外界称作天然的氧都。该县工管辖4个镇、4个乡,总面积为2816km2,耕地面积高达5.87万hm2,其中有3.26万hm2种植甘蔗,种植作物品种非常的单一,且每年都使用大量的农药及化肥,致使上思县面临着严重水土流失以及生态破坏等众多问题。所以,当务之急应该制定一套合理的农业发展方案,以促进上思县农业持续发展。

2上思县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2.1没有建立先进的农机基础设施

很多蔗区都不存在灌溉设施,有的蔗区虽然建立了干渠网络,但却没有支渠通向各个田间地头,且干渠的利用率也非常低,因此甘蔗种植效益一直都得不到提高。加之农户本身没有较高的水利化程度、不具备先进的农业设施以及较大的高产农田建设比例、较高的耕地产出率以及质量。同时,甘蔗的实际生产未实现机械化,依旧应用人工进行施肥、除草及种植与喷药,且应用机械收获甘蔗还在试验的阶段。此外,由于上思县在基础设施方面不能抵御较强的台风及干旱等众多自然灾害的能力,所以这些问题的真实都阻碍上思县生态农业的发展脚步[1]。

2.2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大型企业不但少且还不是非常强

就上思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投资方面不具备良好的投入渠道,投入和需求间存在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市及县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投入较为有限。再加上这些年农药以及肥料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使甘蔗种植成本逐渐升高,农民负担越来越重。而在上思县范围内,只有上上糖与昌菱公司具有较大的规模,其余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且还没有充足的生产资金及先进设备和技术人才的支持,因而只能生产一些初级产品[2]。同时,很多企业都未与农业产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并且与农户间一直是买卖关系。所以,企业便没有较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没有充足的精力应对市场竞争,慢慢地就被市场所淘汰了。

2.3调整农业结构较慢

2015年上思县农林牧渔业之中,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65.83%,比2013年下降了1.36%,笔者对上思县近3a的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查,详细变化趋势见表2。由此可知,农业结构的实际调整速度相对较为缓慢。长久以来,广大农民一直都应用传统的模式进行种植与养殖,且还没有充分应用当地的特有资源,依旧使用单家独户以及分散式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3]。农业生产主要把农户分散经营作为主体,且规模不大,节约化程度也非常低,致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以及科学技术难以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进而促使农产品单价和效益得不到明显提升,生产能力无法提高,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益。

2.4农民没有较强的生态农业生产意识

上思县生态农业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因此还未向广大农户宣传生态农业的发展政策保障、法律法规与科技支持等众多体系,且投入机制以及市场机制也没有完全建成,生态农业对于农业增效以及经济增长也没有较大的贡献。所以,社会对其未加重视,导致农业生产者不能树立起节约生产及安全生产与清洁生产的意识。再加上农业人口大多数都是50~60岁的人,且他们还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以及较强的专业技能,极容易被传统观念所约束,不能顺利进行生态农业生产。

2.5农业产业化化相对较低

现阶段,上思县的农业生产模式依然在使用较为传统且粗放型的模式进行生态经营以及管理。其实际专业化与标准化水平都相对较为低下,市场占有率不足,缺少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型企业对其进行带动。现阶段上思县中还不具备能够具有良好竞争力农业加工企业,农业产品等加工产值长时间得不到上升,在农产品深加工方面还存在严重的欠缺,使上思县大部分农产品都是以原料的形式进行交易。再加之农业合作社会社水平相对低下、资金链支撑不足、农民自身组织化欠缺、生产加工技术严重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会使农民和市场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联系不贴切,进而使生态农业连接机制较为不完善,不能将产业有效的转化成经济优势。

3发展思路

3.1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对沼气、发电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农机具研究和开发,并将其纳入农业发展规划之中,农业技术研发人员还必须重点研究生态农业的实际应用技术。同时,将提高资源的具体应用效率作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核心,将节水、节种及节肥与节地作为发展重点,向广大种植户推广节约型播种、耕作、施药、施肥、沼气利用、养殖、灌溉和废弃物利用等众多技术的应用与实际示范[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服务以及培训工作,定期组织开展生态农业技术发展的服务、推广、信息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保障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之上获得更高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

3.2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

大力支持由发展产业带动高技术含量及生态效益明显与强动力的生态农业发展企业。倡导各大企业应用工程与生物等众多高新技术,开发、加工农产品、有机废弃物与农副产品等,扩大其加工规模,增加生产总值,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建立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依托的企业,使生态农业可以持续发展。应用先进的环保以及节能技术,提倡节能、绿色生产,把以前污染后期处理生产模式转变为生产全过程的严格控制,真正做到“零”排放生产[5]。同时,政府应用大力支持生产基地的建立,从产品的生产源头进行有效控制,打造绿色、无公害、有机与具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既“三品一标”产品,进而促进产业带动力得到提升。

3.3建立生态农业的激励机制

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以及体制环境建立,应用政策来带动生态农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要对生态农业技术的具体开发以及示范与应用加强重视,倡导农民购买能够进行施肥与秸秆还田等先进机械,并给予他们一定资金补贴,引导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制定贷款制度,以使各大企业和农户能够获得充足的贷款资金来发展生态农业。针对那些需要建立大规模生态农业发展基地的企业,必须给予他们充足的资金补贴或者投资,同时对于一些节能产品还需要制定相应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以使上思县生态农业可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3.4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发展

集中全县所有的力量,应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以及方法,对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知识进行全面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农业发展氛围,一一解决广大人民在农业方法方面存在的众多认识问题。把生态农业的发展企业以及生态示范农户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有机载体,丰富生态农业的宣传内容,扩大众多典型影响的范围,让广大人民可以实实在在的看到生态农业给他们带来各项收益,真正积极主动的沿着明确的生产方向进行农业生产[6]。对于生态农业的教育宣传应该重点向农户介绍以下内容:处理畜禽的粪便及农药空瓶与塑料薄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知识与方法;指导广大农户对垃圾、沼液及秸秆和粪便进行再利用,并把它们当作成农田肥料,进而促进生态农业稳定发展。

3.5建立健全的市场以及土地经营制度

一直以来,规模经营的问题都为阻碍上思县生态农业发展主要因素之一。循环经济为规模性的经济,如果没有相应的规模,那么就不会获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根据依法、自愿及有偿的原则和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倡导一些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经济能人、大型企业及农民合作社与工商企业等众多的经济主体,应用转租、转让、转包和互换等方式来流转农村的土地,促进土地快速集中。最主要的就是应该对村上的干部进行培养,使他们成为林场主或者是农场主,并通过集中示范,全体农户参与的方式,形成“由一户带动全村,由一村带动众多村,再由多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产基地”的新生态农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根据“共同承担风险,一同分享利益”的发展原则,建立农户与大型企业的利益关系,使农业市场的实际经营水平得以快速提升。

4结语

上思县生态农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应该重点开设典型的培育模式,并从种植、养殖等单向产业向多业组合的生态农业方向上发展,最终促使整体朝着生态农业方向不断发展。

作者:黄志勇单位:广西上思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

[1]王欧,张灿强.国际生态农业与有机农业发展政策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3(1):48-52.

[2]季凯文,彭柳林.地形地貌多样型地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析——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4):125-128.

[3]黎振强,杨新荣.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4(12):104-110.

[4]李倩玮,张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广东省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5(28):338-340,343.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篇3

全县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

1.1以农业种植、加工为主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

2011年全县完成总播种面积2.7万hm2(含复种),其中:粮食作物0.77万hm2,经济作物1.86万hm2,耕地种草及其他0.77万hm2。蔬菜、番茄、草畜、制种、棉花、酿酒葡萄6大主导产业基地面积达1.91万hm2,占总播种面积的70.5%。农民从6大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5%以上。把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和着力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着力点,积极发展无公害食品。形成了年加工葡萄酒0.5万t、面粉10万t、玉米种子6.5万t、草产品20万t、番茄酱3.1万t、籽棉0.6万t、蔬菜0.3万t的无公害生产能力。全县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45家,发展农产品加工个体户99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1个,建成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形成加工能力100.25万t,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了49.7%。通过采取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措施,使农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县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15万hm2,标准化生产面积2.44万hm2。其中设施农业面积达0.15万hm2,以精细、安全、无公害为目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积极申请注册涉农商标19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产品1个,认证无公害基地3个。

1.2以林业生产为主的生态环境模式

以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和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五大工程。全县完成退耕还林0.367万hm2,完成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4.65万hm2,封滩育林(草)3.166万hm2,治理沙漠3.367万hm2,治沙造林0.107万hm2,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绿洲向沙区推进5~10km。实施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工程,使湿地保护面积达1.7万hm2,为大批候鸟提供了栖息、停歇、迁徙的理想场所。

1.3以畜牧饲养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畜牧业是全县农业中的重要产业。2011年全县畜牧业产值2.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1%,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1546元,占人均总纯收入的23.8%。近年来,县上加大扶持力度,采取财政贴息、发放贷款等额等措施,支持发展养殖业,走粮(草)—畜(禽)—沼—果(菜)循环发展的路子。

1.4以沼气建设为主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

高台县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沼气建设投资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三位一体(沼气池+猪圈+厕所)”生态模式10560个;沼气用户已达1.1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25%。如:黑泉乡定平村郭光寿的温室辣椒今年长势好,光使用沼渣、沼液这一项就比别人的温室少投入300多元的化肥钱,收入比别人的温室整整多1000元,病虫害也比往年明显减少。如今,象郭光寿这样集“养殖—沼气—粮”、“养殖—沼气—果”、“养殖—沼气—菜”等生态经营模式的农户在高台农村越来越普遍。这种集能源、生态、养殖、种植为一体的生态家园建设模式,把沼气建设与环境整治、村镇规划、污水治理、生态村、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厨、改厕、改圈、改水、改院等结合起来,与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使农民群众走出了一条家居清洁、庭院经济高效、农业生产无公害的生态发展之路。

1.5以秸秆利用为主的环保增收模式

通过秸秆还田、氨化后作为牛羊的饲料、食用菌种植等模式的利用,解决了农民以往“一烧了之”的做法,过去麦收、秋收后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秸秆的综合利用明显地提高了农户的收入。

1.6以休闲、旅游为主的观光农业模式

高台县着力打造“红色胜地、文物古迹、湖泊水面、生态观光”四大旅游品牌。依托312国道,开展绿色通道建设,栽植红柳、松柏、枣树苗等苗木,形成了大通道、多树种绿色屏障;依托祁连葡萄酒业公司开发“三园观光”区,建成啤酒花生产基地133.3hm2,酿酒葡萄基地485hm2,形成集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庄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台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建设水平还不高,规模不大。当前制约全县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是高台县生态农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在理论上没有形成自己明显的技术体系,在实践上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有多元化的技术和相关的政策支持。二是现阶段农民的素质相对较低,大部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三是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短,不够紧密。由于市场、价格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农户和企业利益“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循环连接机制。四是农业结构调整不平衡,特色优势不明显,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卖难”问题仍然存在。五是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够强。尽管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近40家,但是,大部分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缺乏市场竞争力。六是污染生态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干部群众仍然存在“重发展、轻保护,重经济、轻生态”的错误认识,化肥、农药、农膜使用超标,家禽、家畜散养、放养破坏植被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

3高台县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

3.1强化组织,完善机制

生态农业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建立统一协调、分工管理的运行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体系,落实生态农业建设的各项规划。

3.2加强宣传,增强意识

尽管《农业法》对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原则性的规定,但还需要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认知水平,自觉提高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意识。

3.3创新思路,完善模式

进一步借鉴县内外发展生态农业的先进理论与模式,总结和完善本县发展生态农业的现有模式,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农业循环、生态安全的新模式。

3.4加大投入,持续增长

要依据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以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投入机制。

3.5抓好典型,带动全县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点上求突破,在面上求发展,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当前,特别要注意支持生态农业示范区试点建设,使其成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样板,为全县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经验。

3.6多措并举,三效统一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篇4

一、浉河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一)浉河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浉河区是信阳市的主城区、老城区,也是信阳市经济、文化、交通、商贸和金融中心。全区现辖8个乡镇、8个办事处、1个物流产业集聚区,面积1512km2,总人口66.35万人。浉河区拥有“山、河、湖、城、园、林”得天独厚的生态大格局,森林覆盖率达到65%,山林面积11万hm2,耕地面积1.8万hm2。浉河区农业既有明显的城郊都市农业的特点,又有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既有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普遍应用和大量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的愿望,又有大量城市人口需要消费生态农产品的需求。近年来,浉河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理念,着力打造以围绕南湾湖的“一湖碧水、十美乡村、百里茶廊、千峰竞秀、万顷林海”的绿色产业带,围绕市区“菜篮子”供应建立近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逐步改造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努力构建浉河区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截至2014年底,浉河区成功跻身国家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试点示范区。信阳市在制定浉河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时,提出了生态立区、创新突破、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共建共享”二十字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全区上下的广泛认同,成为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浉河区生态农业大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浉河区生态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1.采用生态种植及配套技术,打造信阳毛尖生态品牌发展模式。浉河区沿南湾湖6个乡镇,不断强化生态有机茶园建设和管理,打造沿南湾湖百里生态茶廊品牌。一是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茶园周边生态环境保护,作好茶园缓冲带和路、渠、林、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二是通过在茶园中科学放养蚯蚓,合理间作果树、蔬菜、绿肥等,建立人工复合茶园生态系统。三是根据不同地形地貌,科学推广茶林间作、茶果间作、茶菜(花、药)套作、猪—沼—茶复合等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模式,营造宜茶小气候。四是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维护茶园生态系统平衡。2.整合资源,打造生态大农业发展环境模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浉河区立足半城半乡的实际,从城区和乡村两个方向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增长、生态发展、大美崛起,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全区相继深入开展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乡村清洁工程”,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一是对南湾水库周边的谭家河、柳林、十三里桥等乡镇内排放不达标的生猪养殖场进行关闭取缔,在董家河、浉河港、谭家河等乡镇建设人工湿地工程,做到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置。二是全面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村17个,浉河区由此成功进入国家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试点示范区。三是加强传统农业转型,形成十三里桥的草莓、樱桃生产基地,东双河镇、游河乡、吴家店镇、双井办事处的蔬菜生产基地,现已建成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家,正在审批的6家,已建成通过认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3家。四是传统大众农作物水稻生产,通过集成推广水稻两段栽培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与传统水稻栽培技术相比,年减少碳酸氢铵用量1700t,减少农药用量3t,实现了水稻生产化肥农药零增长。3.利用自然区位优势打造生态园发展模式。浉河区以茶叶、蔬菜、瓜果、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为依托,高标准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初具成效,已建成运营的有11家,如以柳林乡龙嘴村桃花寨生态示范园为代表、以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旅游观光为主导经营的示范园区;以东双河镇响山农业生态园为代表、以葡萄、蓝莓、猕猴桃等采摘体验和餐饮服务、垂钓为主导经营的示范园区;以出山店生态茶果庄园为代表的集生态农业种植示范、生态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业休闲观光园等。另外,双井凤鸣湖生态林业观光园、十三里桥绿岛国际农业生态园等一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生态园区的建设衬托着美丽茶乡魅力四射。4.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家庭农场发展模式。在发展家庭农场的过程中,浉河区审时度势,营造培育家庭农场的良好环境,强调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生产,注重农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和确权办证效率。目前,全区土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都在50%以上,3.33hm2以上面积经营的业主(包含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有9162户,承包经营面积8.26万hm2(含耕地、林地、茶园)。全区发展家庭农场42家,流转土地0.24万hm2,配备大型农机72台,小型农机239台,带动农户近千户。5.以南湾湖为中心的生态观光发展模式。近年来,浉河区紧紧抓住信阳市实施“旅游立市”战略,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全区抓住被批准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招引、催生了一批生态旅游项目,如茶乡风情游、城郊休闲度假游、红色革命圣地游、环湖自驾游日渐升温,浉河区的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浉河区沿湖山水美如画,茶香四处罄肺腑,在多方的共同参与下,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农业生态示范园区、生态茶庄园,农家乐山庄已成为主题特色明显的乡村休闲生态旅游品牌。

(三)浉河区生态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1.浉河区农业生态大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浉河区通过国家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试点示范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农业环境保护与建设从单一转向系统,从局部推进转向整体推进,从注重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对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如在治理沿南湾湖畜禽养殖污染方面累计投入2500多万元,关闭取缔养殖场531家,拆除猪舍面积27.7万m2。在南湾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董家河、浉河港、谭家河等乡镇建设人工湿地工程初见成效。全区全面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应用,实行秸秆禁烧,实行生态水利的科学规划,加大投资力度,仅2016—2017年,浉河区完成农建投资2.7亿元,通过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改善了浉河区农业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条件。这些水利项目在满足灌溉和粮食稳产增收的同时,又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生态水利、景观水利等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2.促进了浉河区生态农业水平的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提升了浉河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通过生态茶廊建设,催生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带动了茶经济的发展,如文新茶叶有限公司入选全国茶行业百强企业,“龙潭”牌信阳红在2011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成为指定用茶,提升了信阳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区现有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入选市级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带动了茶产业生态化建设、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步伐,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3.增加了社会资本投向农业的信心。农业生态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浉河区通过打造良好的农业生态投资环境,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如出山店生态茶果庄园通过几年的努力投资上千万元,一个新型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已初具规模,出山店生态茶果庄园的巨大投资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又吸引了政府和社会的投资。浉河区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总投资1400万元,一座经吴家店新镇区跨越游河公路桥的一条长4km、宽7m的通向园区高等级乡村公路已修建完成,一批有经济实力的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园区发展,纷纷前来洽谈合作开发。4.激发了农村活力,促进了社会和谐。浉河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相关部门全力支持配合。浉河区发改委、财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茶办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不同渠道大力扶持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开发建设,增强了浉河区农村发展活力。同时,生态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田水利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改善居民家居环境、修建老年公寓等,实现城乡同步协调发展。

二、浉河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干部群众对生态农业认识不足

生态农业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对于这一名词,尽管社会知晓面很广,但调查发现,大多只是望文生义,真正能够理解和把握其实质和内涵的并不多。许多人只是停留在生产安全环保的农产品和休闲观光农业层面上,在思想和行动上仍然沿袭老经验、老做法,没有从传统农业的圈子中解脱出来。主要表现为一些家庭农场及合作社重产值、重产量而轻产品质量和生态保护,重经济效益而轻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自身循环模式不科学而不愿意加大投入进行改进。究其原因,主要是宣传培训不到位、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一些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受眼前生态建设投入和收益比不匹配的影响,资金投入量受限制,没有科学的中长期规划,生态农业可学可比的典型少。

(二)生态园区建设缺乏横向联合形成拳头产品

目前,浉河区各乡镇都建有1个以上初具规模的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农家乐山庄遍地开花。但农业生态园区建设比较分散,各自为政,建设项目仅限于园区之内,点上精品与面上配套开发没有较好融合,园区和园区之间,园区和生产基地之间横向联合形成拳头产品的不多。多数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和对园区以外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较低。近郊生态农业发展要顺应城乡居民回归自然的生活趋向,将休闲农业、文化农业、景观农业等纳入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统筹规划,完善路、渠配套,将示范园区变成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三)生态农业发展层次不高

浉河区生态农业虽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整体运作能力及管理水平不高,众多企业表现出半农半商的境况,农业产业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狭窄,市场信息不对称,多数生产者仍以销售初级农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空间小。一些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自生循环模式还不够科学,农业生产化肥零增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技术应用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还较多。究其原因:一是行业缺乏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这也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阶段性因素;二是行业培养的人才较少,而在人才结构上多为生产技术类,经营管理类人才更少,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农业行业的发展。

(四)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社会资本进入农业行业后,没有全面了解农业生产发展规律,一些企业只看到生态农业发展有利的政策和生态高效的一面,没有看到农业生产受气候条件、自然条件、人力和技术条件等带来的后续生产经营中的风险。由于这些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往往和专业技术人员脱钩,只有在出现问题造成损失时才会想到找专业技术人员请教,没有将整个生产过程按科学规划程序操作,一旦遇到关键技术问题,束手无策,往往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人员受现有体制的约束及推广经费的不足,导致农业科技人员长期形成“灭火式”的工作方法,没有将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企业较好地融合发展。

(五)生态农业发展保障措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制度多以行政性规范和管理引导为主,尚未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包括管理制度和经济激励措施在内的生态农业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等保障机制,以致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缺乏应用生态农业技术的积极性,不能对土地、水源等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因而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浉河区沿南湾湖水域污染源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许多和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的重大举措都是以政府行政行为方式推动的。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企业只有依靠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在合理配置、科学经营上下功夫,政府从政策法规、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大力支持、多管齐下,才能营造一个企业、农民、居民共同认可、多方积极、自愿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良好发展环境。

三、加快推进浉河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近年来,浉河区通过国家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试点示范区建设及围绕南湾湖绿色产业带和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及农产品品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也逐步建立。面对浉河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生态农业建设的质量,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区政府、乡镇政府要根据生态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提高浉河区生态农业发展定位,提高干部群众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进浉河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列入乡镇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在政策激励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资金投入,扩大浉河区公益林的保护面积,加大对化肥农药零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农业新技术项目的资金支持,对农业废弃物收集处理、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园区提升改造等企业和组织给予融资便利、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

(二)科学制定生态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浉河区实际的生态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实施计划。一是要重点保护和改善浉河区农业生态环境条件,对南湾湖周边乡镇、沿出山店水库周边乡镇的水资源保护,对信阳市近郊乡镇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园区等进行中长期统筹规划。二是要优化农产品质量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三是要解决浉河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消除潜在的不利因素。在实施过程中要厘清城市发展和生态农业发展的关系,让生态农业建设成为浉河区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要加强对现有农业生态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和联合重组,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浪费,及时处理、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加强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要做到生态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的有机融合,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与条件的同时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满足城市需要。

(三)健全生态农业发展机制

对浉河区茶产业、农业生态园区、生态种养发展、生态旅游发展、南湾湖水资源保护、大气环境治理、土壤修复与改善、美丽乡村等有关生态农业建设工程进行统筹部署。要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生态园区的理念,加强对现有农业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升级改造,更加注重农业生态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创新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投资融资新模式。建议区政府、乡镇政府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建立生态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为推进高效生态农业提供财政支持。同时,要建立区级生态农业人才库,疏通农企对接渠道,让更多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服务于企业生态农业发展,并完善生态农业人才发展机制。建立区级农业生态园区考核机制,扶持和优化各类农业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此外,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法律保障机制,探索建立生态农业补偿机制、政府推动机制等共同促进浉河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三农”

一、生态农业旅游概念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以利用内涵为主题而开发出的主要包括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等内容,具有极大参与性的一种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旅游有着狭义和广义上的两层内涵。其中仅用来满足游客观光需求的农业行为属于狭义上的;而广义上的生态农业旅游涵盖了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业自然景观以及农村人文文化资源的范畴,通过以旅游为载体的内涵式规划、设计与构建,把农业建设、高效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科学布局,让广大消费者充分领略现代生态农业旅游及生态农业文化的独特情趣与魅力。

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生态农业旅游以观光、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包括观赏、美食、购物、亲身务农体验、乡土文化交流等;二是生态农业旅游与传统旅游业相结合,开发传统旅游景点周边的生态农业区域,使其成为景点的一部分;三是观光性农业分布多数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地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

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在遇到新机遇的同时,由于开发者和消费者是通过外在干扰的手段进行开发和经营,因此,一旦生态旅游管理不当或者干扰程度超出农业系统本身所能承载的阈值,则会对生态农业系统本身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农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其自身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文章从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出发,总结当前中国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前景。

1.开发者对生态农业旅游认识模糊

目前,我国许多开发者对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相当模糊,有的乡村旅游开发者和政府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认识不够,他们仅仅从效益观入手,盲目花大本钱改造硬件设施,大规模改造自然农业系统设施和环境,过于粉饰农村房屋,添置娱乐设施等。这不仅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使原有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更会让广大追求原生主义的消费者失望,本质上扭曲了乡村生态农业旅游的内涵。而有的地方仅仅把生态旅游作为独特的亮点参与市场竞争,而不考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这种模式只是为了让广大消费者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本质上却让乡土文化与生态环境貌合神离,忽略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深层次含义,效果得不偿失。

2.特色不明显,产品过于单一

生态农业旅游有着其本质上的独特性,其“农趣”“农味”、乡土气息就使得它区别于其他旅游产业。但目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多集中在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上,如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中心等,许多地方都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产品雷同,过于单一,品位不高,并没有形成特色系列旅游产品,导致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有的甚至落入了“春季看花,秋季摘果”的套数。由于地方特色不明显,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系统,开发的种类、广度、深度都不够,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明显。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政府政策却制定不到位,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或缺乏执行力;同时,缺少相关的质量评价标准、卫生许可、从业资格认证等制度法规出台来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导致生态农业旅游开发项目上的盲目性发展和低水平发展,生态环境得不到切实保护。而生态农业旅游的微观管理方面,由于大多数开发者都是私营民间资本,因此在行业竞争、标准划定、科学布局、有效管理等出现混乱局面,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4.负面影响日益严重

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原本闭塞的乡村迎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及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质量伴随着正在涌入的游客以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而日益下降。游客随意丢弃废弃物,自身经营者造成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在旅游区的河面、路边、田间随处可见,严重破坏了农村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的正常生活环境。缺乏合理规划建设、娱乐场所、游客随意破坏旅游地植被和采摘农产品,都是破坏生态农业旅游环境的罪魁祸首。在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严重,主要表现在:乡土文化可能被游客带来的文化所同化;传统文化可能会被裸地商品化、舞台化;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也会遭受破坏,这些都将会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进程。

三、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可以缓解多方面的压力,对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协调城乡经济健康循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生态农业旅游起步晚、底子薄,但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引导“三农”问题,且我国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广阔。

1.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薄弱环节。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党执政兴国的首要任务。传统粗放型道路显然已不再适应现代“三农”问题的发展,而是要有效利用资源,加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农业旅游以其与自然贴近、低耗能、低污染的特点,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旅游产业。从大多数成功经验看来,生态旅游和农业资源的结合,效果显著,由于生态农业旅游一般位于城市近郊且交通便利的地方,该类区域在发展中引导消费者由城市到郊区,同时消费也会倾向这些地区,使农民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非农业产值就会上升,生态农业旅游带来的副业和农产品也会一起协同发展。

2.利用丰富的资源

我国地域辽阔,地貌多姿,气候多样,物种繁多,各地区生态环境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形成了景观各异的生态农业空间。从南到北,有热带雨林、江南水乡、中原大地和北国风光;从西到东有西部高原、中部盆地和东部海滩。我国农业文化源远流长,产生了十分丰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文明和文化,如传统的牛拉犁、水推磨、石舂米等,不论对外国人还是国内消费者都颇具吸引力。此外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乡土文化、特色美食以及古老建筑等都以独特风格吸引着广大消费者。

3.优化农产品市场

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成本低;另外,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建设周期短,能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其中就包括农业生产值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本身优于传统农业。比如,产品在采摘、观赏、销售等旅游活动中就直接销售给消费者,此过程中就免除了运输、加工、上市等成本,同时其价格本身也会高于市场价股,为农民朋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项低成本生态农业和高消费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物,发展前景巨大,只要广大开发者和参与者能深刻挖掘其本身的独特内涵,分析需求,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根据自身区域特色开发建设,就能在旅游业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熊丽辉.长沙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2]张攀攀.福建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篇6

1.1推广减量节本增效技术

1.1.1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个重要环节,全区农技人员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指导与宣传培训、田间试验和示范推广等工作,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因盲目过量施肥所造成的肥料资源浪费、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2014年全区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3.19万亩,推广各种配方肥1.18万吨,施用面积39.12万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项目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区平均亩增产粮食57.27公斤,增幅5.0%,亩增收90.98元,亩节省肥料1.73公斤,亩节本6.9元。总增产47643.49吨,总节本增收8142.94万元,节省化肥1441.72吨。

1.1.2开展低产田改造工程

围绕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这条主线,以粮油生产为主要扶持对象,重点解决因田间设施不全、土壤贫瘠、地力障碍等因素造成的低产欠收甚至抛荒弃耕的集中连片中低产田。同时合理制定生产区规划、交通运输网规划、水利规划和大田规划等,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仅2014年,全区就改造中低产田6000亩,推进了全区农田整体生产水平的提升。

1.1.3实施统防统治技术

由杭州广通植保防治服务专业合作社组织发起的水稻统防统治工作,能够抓准病虫防治期,对症下药,适时统一防治,取得良好的成效。统防统治极大地提高了农药利用率,保障农药使用安全,有效解决病害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获得农民一致好评。2014年,萧山区被列为浙江省开展整建制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试点单位,实施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面积9.52万亩。据农业部门调查统计,统防统治区农田用药量比农户自防区下降6.69%,成本降低25.8%,粮食增产15.28%。目前该项技术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受益农民不断增加。

1.2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2.1推进养殖场排泄物治理

一是实施禁限养政策,控制畜禽禁养区域,规范养殖场户,引导畜牧业走集约化、规范化、清洁化生产道路。2014年,全区共关停898家生猪养殖场(户),削减生猪存栏80.7万头,拆除猪场面积96万平方米,复垦率达99%。关停养禽户112户,拆除面积9.1万平方米。目前畜禽禁限养工作在继续推进。二是开展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通过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自动投喂系统等技术和设施,减少污染物。病死动物采用无害化处理,粪便发酵制成有机肥等,全面消纳利用畜禽污染物,建成4家畜禽排泄物治理综合处理中心。

1.2.2实施水产养殖污水循环利用

近年来,水产养殖规模和密度逐年加大,加上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使用,水产养殖排放水体存在诸多污染因子。为促使水产养殖水实现达标排放,萧山区积极探索利用生物制剂和生态沟等技术手段处理养殖用水,目前规模水产养殖企业的养殖水全部实现达标排放,有的实现了养殖水循环利用即零排放目标。2014年萧山区还开展水产养殖塘生态化改造6130亩,降低了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1.2.3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萧山区率先创新工作思路,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打破固有方式,在大江东10万亩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内,建成了江东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该中心包括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沼液收集配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等,成为全省唯一的四中心为一体的处理中心,处理农业废弃物的能力及各项技术指标均为全省领先。目前,该中心已作为全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典型模式进行推广。

1.2.4开展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利用

一方面,运用各类媒体开展宣传,在提高农民对使用新能源意识的同时,积极组织培训农村新能源建设及使用方面的人才,使推广使用农村新能源落到实处。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目前,萧山区已广泛应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生态垃圾房、沼气等清洁能源设施,全区应用农村新能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3探索推广生态种养模式

1.3.1种养结合模式

重点推广“农牧结合循环型”生态养殖模式,推广利用山地(园地)养鸡、稻鸭共育、猪—沼—果(稻、菜)等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倡导自然、生态、绿色的养殖方式。其中尤以沼气利用为最,以沼气为纽带,将传统的单一种植和高效饲养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农业生产中做到能量多级利用,物质良性循环,达到了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环保的目标。

1.3.2水产生态养殖模式

一是开展水产混养、套养。萧山区是浙江省南美白对虾主产区,推广虾鳖套养模式面积最大,南美白对虾生活在水体中层,中华鳖生活在水体下层,这种套养模式有效利用了水产养殖空间,提高了水体利用率。鳖能吃掉虾吃剩的饵料和病死虾及虾的脱落物,防止多余的杂质导致水质变坏,既节省了饲料,又改善了水体环境,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同时提升了虾和鳖的质量。二是实施“稻鱼轮作”、“稻鱼共育”、“稻鳖共育”等模式。据杭州粮油专业合作社实施的100亩“稻鱼共育”示范结果表明“,稻鱼共育”模式稳定了粮食面积,减少了污染,平均每亩增加纯收益4900元。

1.4开展森林萧山建设

1.4.1加快平原绿化

2011年以来,萧山区积极开展绿化造林、村庄绿化等工作,全力推进平原绿化建设。根据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平原绿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萧政发[2011]70号),全区“十二五”期间要新增平原绿化面积6万亩,林木覆盖率增加3.3%,达到18%。2011~2014年已完成平原绿化54560亩,平原林木覆盖率已增加3%,达到17.7%。若剔除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全区林木覆盖率实际已达到18%。2015年,计划绿化面积4900亩,一季度已完成绿化造林面积1200亩。平原绿化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区已创建省、区级“森林村庄”93个,省级“森林城镇”6个,初步展现出“村在绿中、林路相伴、水绿交融”的村庄绿化风貌。2015年计划再创建森林村庄15个、省级森林城镇2个。

1.4.2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萧山区十分重视重点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封、造、补、管结合,乔、灌、草结合,以天然更新为主,同时辅以人工更新,逐渐把生态公益林建设成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全区有200084亩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持了较高的森林郁闭度,有效提升了全区的生态环境水平。

2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

2.1生态循环理念缺乏

广大农民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存在着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倾向。相关部门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宣传引导力度不够,这些观念的缺失导致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

2.2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资金实力有限,一时难以筹措到足够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资金。加之生态循环农业投入大、运行成本高、见效慢,种养者不愿投入。虽然市、县财政近年来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比之实际需求仍有较大的距离。

2.3农技力量薄弱

生态农业是一全新的业态,但目前这方面的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一是镇街农技人员队伍老龄化,后续农技力量也较薄弱,一些生态循环农业已有的技术得不到很好的推广应用。二是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研究和探索不够,一些生态农业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三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执行者———农民,大多文化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很好地实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各项技术措施。

2.4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低

由于目前农业生产仍以千家万户经营为主,农户环保意识不强,农业废弃物回收相对比较麻烦。加上缺乏专门的回收机构,致使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3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3.1提高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认识

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认知度,提高农民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认识,增强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

3.2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投入

生态循环农业系全社会系统工程,因此,一要制定有利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对其发展的投入。政府应安排生态农业专项资金,有计划地开展生态建设规划、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的补助。二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积极引导鼓励民间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拓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渠道。三是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支持,制定优惠的支持生态循环农业信贷政策,增加对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保险险种和覆盖面,以解决农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需求和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3加大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支撑

一是要围绕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全过程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引进、创新,加快生态循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和转化率,提高生态循环农业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排泄物治理、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置、秸秆还田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促使生态农业良性有序发展。三是要继续实践和探索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要继续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工程,推广立体养殖、生态种植,“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生产模式。通过示范点的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效应,推动全区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要积极探索应用生物食物链和能量转化规律,扩大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空间,达到物质良性循环、资源节约的目标。还要立足于萧山区实际,依托现有的农、林、山、水资源,积极发展创意农业,打造文化型、旅游型、生态景观型、品牌型农业。开发养生林业、民宿经济,打造湿地公园、休闲公园,发展阳台、屋顶农业。

3.4建立完善生态循环农业考核制度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中国特色;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S18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本文中,笔者所言的农业生产经济系统,既包含了农业生态系统,同时也包含了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二者是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方面,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是相互矛盾的。我们在农业生产中为了经济效益往往会损坏生态环境效益,而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又常常导致农业经济效益的降低。如我国华中一些地区,就曾因为只看重农业经济效益而毁坏了农业发展赖以的农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农业生态好了,能提高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农业经济发展好了,也能更好的保护农业生态。综合现实状况以及依据不同地区区域特点,我国应该进行多元化格局的农业生产,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达到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的统一。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所学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的模式和战术做了深入研究,以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发展。

一、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1980-1990年间,农业生态经济开始得到广泛传播并被广泛的运用到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中去,农业生态经济受到了极大重视,各地都集中力量要为农业生产发展打造一个和谐的农业生态环境。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正确的认识到我国在农业生产中经常收到生态环境的干扰破坏,可能也会破坏到生态。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形的等多方面原因,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耕地面积却相对有限,但是我国的人口数却是全球第一。以仅仅约占全球7%的耕地去养活占世界人口的20%的人口,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我们不可能想已经拥有高科技含量、高生产力的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一样,一味追求保护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也必须重视农业经济效益。只有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区域特点,选择正确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将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生态效益有机结合、有机统一,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农业生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

农业生态经济以何种模式发展更具优势?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不能仅仅居于庙堂之上,只研究理论知识,更重的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中国已经有了一些这样的实践探索,而且有较为成功的成果产生。通过实践总结农业生态经济理论,有以相关理论促进以后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目前已有的农业生态经济模式主要有:

1.渐进式发展模式

渐进式发展模式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的。我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世界人口数最多的国家,占全球人口的20%。而与此同时,我国的耕地面积却是十分有限的,仅仅约占全球的7%。人均耕地面积少带来的问题,是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这与欧美等许多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一现实决定了我国农业生态经济仍有很L的路要走。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这一现实,不过分冒进,渐进式发展。

2.多元化发展模式

多元化模式是要求在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我国各地的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多方向的发展适合当地,具有自己特色的农业生态经济,在农业上打造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氛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在学习国外的农业生态经济先进经验、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要选择适合我国的,并依据现实情况加以改造,使其真正与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相融合。不同地区,分类引导,发展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农业经济,不能一概而论。

三、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战术思考

不同的地区,现实的自然资源和生产力一定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统筹区域内农业自然资源和生产力实际状况,统一规划,做到整个区域内要均衡发展。当然,区域局部也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存在局部不均衡。以局部非均衡促进全局均衡,以某一时段的不均衡促进全过程的均衡,多层次多方面的灵活发展。从宏观上看,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空间上、时间上都允许不均衡,但是要合理分配,控制好尺度,是整体均衡,是整体效益大于部分效益之和。从中观上看,要将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和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二者要相互适应。从微观上看,在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实践探索过程中,要能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加以解决。

将非均衡发展应用到农业生态经济中,将其作为重要战术之一,主要是为了从整体上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做到从整体上将农业生态效益和农业经济效益实现统一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整农业结构,不在像我国传统的农业单一模式一样,我们要将不同的农业种类相结合,将农林牧渔结合到一起,构成一个循环系统,既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潜力,将农业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同时也能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

四、结语

由上综述,我们要正视中国目前农业生态经济的现状,不能盲目的、过分的和发达国家比较,这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近的必经历程。中国农业生态经济要对其模式加以实践和理论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符合国情的农业生态经济道路。希望本文的一些观点可以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进步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肖新成,谢德体,倪九派等.面源污染减排增汇措施下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三峡库区忠县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1):111-119.

[2]李月金.多重理论视角下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思路探析――基于辽宁省建平县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实践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6(3):34-35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湖北鄂州

近年来,鄂州遵循“彰显特色、绿色有机、生态高效”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粮食、油料、水产、畜禽、林果等支柱产业。重点建设“一区三线四园”,着力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控制面源污染,净化农村环境。鄂州农业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为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选择了43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基地、企业、种养殖大户、合作社进行了调查,实地了解鄂州生态农业产的发展现状,分析生产单位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提出了鄂州市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路和对策。

1鄂州生态农业对气象服务需求

通过对21家主要从事种植业、15家主要从事水产业和6家主要从事畜牧业的单位开展调查,分析鄂州生态农业对气象服务需求。1.1调查对象普遍对灾害性天气预报的需求高灾害性天气无论是对大田种植还是生态设施农业都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对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不仅会对农作物或牲畜造成危害,而且会破坏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增大经济损失[1],梁子湖区一大棚种植大户反映2011年8月1日晚梁子湖区涂镇遭遇雷电大风及冰雹袭击,农业设施受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水产养殖户反映突发的强降水会带来鱼塘漫灌、堤垮鱼逃。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灾害性天气来势猛、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都希望灾害性天气预报要更加准确,如大棚种植户希望大风最好提前3h报出,便于提早采取防范措施。1.2调查对象对中长期天气预报的期望比较高90%以上的调查对象在灌溉前要收看天气预报,93%的种植户根据天气预报有没有大风或者下雨决定是否喷洒农药或施用肥料。75.8%调查对象甚至希望得到较长时期的天气趋势预报,以便确定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87.2%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天气预报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1.3调查对象要求进一步畅通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虽然气象部门开展“直通式服务”,开通了基地、企业、种养殖大户经营管理者的手机气象短信业务,但是大多数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通过电视,他们要求能及时收到气象短信。

2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

2.1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评价依托省级业务,针对本地生态农业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与评价。围绕鄂州水网发达的丘陵地形特点做好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精细化评价,参与和指导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根据气象条件划分适宜、不适宜种养区,使鄂州生态农业规划更趋合理性。2.2建立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研究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与气象要素的关联[3],建立包含作物生长发育气象条件指标、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作物生长关键期定性预测指标、作物产量定性预测指标、诱发特色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体系,明确各种指标的适用条件和时空范围[2]。2.3建立和健全生态农业基地气象观测网在现有的区域自动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调整和充实农业气象观测站点布局,增加观测作物和观测项目,逐步建立分层次、分区域的农业气象观测网,不断满足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针对生态农业种植基地需要,建设土壤墒情、水肥监测、病虫害发生状况等观测站。针对水产养殖基地,建设立体水温、溶氧量、浊度、电导率等观测站。针对设施农业,建设小气候、生长状况、土壤状况、光合测定等观测站点[1]。2.4建立生态农业气象预报系统,提供多元化、精细化服务制定针对不同服务类型、不同对象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周年方案,建立不同服务产品的制作流程,建立水产、畜禽养殖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建立设施棚室内气象要素分时段预报系统;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通过不同预报系统的建设,形成具有地方性、针对性、集成化的生态农业预报服务平台。2.5建设生态农业气象信息传播网络完善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网、为农气象信息专用网站。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介以及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传播手段,让服务产品在最短时间内送达用户,实现气象服务向生态农业生产单位全覆盖。建立和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调查,及时了解种养殖生产状况、灾害损失情况、气象信息服务质量、服务效果以及新的服务需求等[2]。2.6建立与相关部门关系紧密的协作机制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合会商机制。在重大生产环节、特殊气候条件突发气象灾害期间、重大病虫疫情时期,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商。建立与相关部门的联合研究机制,根据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联合研究,为鄂州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有关生态农业气象服务的课题研究,巩固和发展生态农业专家联盟,不断解决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中的新问题[3-4]。2.7积极参与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各类经营组织,在气象服务过程充分发挥其“二传手”的作用,不断拓宽服务渠道。积极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开展良种种苗繁育、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业过程中使用好气象服务信息。

3参考文献

[1]娄伟平,诸晓明,周锁铨,等.绍兴市农业生态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2):182-186.

[2]王春乙,张雪芬,孙忠富,等.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业气象研究[J].气象学报,2007,65(5):815-824.

[3]张秀荷,杨茂林.气象保障服务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6):134-135.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县域生态环境时间空间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279-01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是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鉴于区域内各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不均质,本研究从全国农业生态环境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影响进行一个南北,东西的划分,结合县域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等因素进行全方位评价。

1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概述

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组成的庞大复杂的多因素系统,为了评价其质量高低,首先必须遵循一定原则筛选建立一套满足研究需要并符合研究区实际状况的科学评价体系[2]。对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一个动态评价就要从时间,空间上进行立体分析。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位于北纬4°-55°,东经73°-135°,东西、南北在气温、降雨量、农业生产上差距较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在各地也呈现不同的现象,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生态环境质量也略有不同,导致农业生态出现土地荒芜,水土流失,水资源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2县域农业生态环境时间变化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随着时间的迁移呈现由好变坏再到变好的一个过程。

第一,由好变坏的一个过程。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人们生活在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中,还没有使用大量的化肥,人们也没有过度的砍伐树木,大自然的生物循环链还没有断裂,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随之也相对很好。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东南部地区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滥伐森林,无节制的抽取地下水,向县城周边地区排放有害物质,城市人口的不断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断降低,西北地区县城地区的人们开始往沿海大城市迁移,导致农业产地的荒芜,东南地区的县域城市为了增加产量,无节制的使用高化学含量的化肥,致使水土流失,土壤不断贫瘠。

第二,由坏变好的一个过程。当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环境变得尤为异常时,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到了生态环境,西北部地区土地的荒凉,东南部地区土地的不断贫瘠都让我们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的严重性。

3县域农业生态环境空间变化

中国的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主要由水资源、气候、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水资源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气候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农作物的种类与产量,经济状况决定了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所以在研究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时候可以根据以上三点在空间上进行评价。

第一,水资源和气候的分布情况。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是人均和地均拥有量缺极少,同时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均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的含沙量较大;此外中国共有五大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三类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热带季风气候仅分布于台湾海南岛一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我国的西北。

第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在近十年来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仅体现在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差距,还体现在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中国经济发展状况在整体布局上就呈现一种自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弱的一种趋势。经济条件较好的东南地区能在县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上投入更多的资金,请到更好的专家来因地制宜,去保护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而相对与经济较差的西北部地区在县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上没有足够的能力去保护,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关注到农业生态环境这个问题。

4结语

目前国内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针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自然资源在内的多种农业生态系统,经济发展仍是中国的头等任务[3],国内的指标体系也多为经济,社会效益等指标,弱化了生态环境的指标。

通过以上动态评价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县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农业自然环境状况是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由于受到水资源分布情况,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限制,而且短时间内又无法显著改变。县域农业生态环境应当看做是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导致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同的状况。

针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全国各个地区应该因地制宜提出不同的整治措施,相对于西北地区可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既可以防止风沙的入侵又能保持土壤水分不被流失,对于水资源较多的东南部地区可以进行多样化农作物种植,科学的进行施肥,既保证了土壤的质量又提高的土地的利用率。针对于水资源相对缺乏且经济有相对落后的地区,中央应当提出整改措施,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来帮助这些地区改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从.环境评价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25-232.

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篇10

1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15年间,生态子系统协调度呈现出倒“V”字形的变化趋势。1995—2003年,该子系统协调度基本表现为逐年升高的趋势,协调度等级也由极度失调状态逐步发展为中度失调、弱度失调,直到2003年发生质的飞跃变为弱度协调;但2004—2009年,该子系统协调度由前一阶段的逐年升高的发展态势变为持续降低的态势,其协调等级也由弱度协调经低度失调下滑到中度失调再到极度失调状态。1995—2003年系统协调度上升主要是由于造林面积及粮食单产的功效系数大幅度提高;2003—2009年间造林面积及粮食单产的功效系数虽然保持了上升的态势,但播种面积、化肥用量、灌溉比例及农药用量的功效系数都大幅度下降,导致整个子系统的协调度急剧降低。从生态子系统各指标的功效系数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农业经济系统存在如下生态问题:一是耕地资源日益紧缺,人均耕地面积自1995年以来持续下降,下降幅度达到11.11%。二是农田化肥投入量的快速增加,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极大的农田面源性污染压力。虽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化肥用量离全国平均水平的上限426kg/hm2还有一定距离,但由于本区长期采用落后的施用方式导致化肥使用效率不高,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鉴于此,建议本区域内化肥的使用应该着眼于在现有施用量基础上改进施用方式,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农田水利设施基础相对薄弱,农田有效灌溉比例下降。1995—2009年间,灌溉比例功效系数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体现出本区域农田灌溉比例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数据表明,自治区农田灌溉比例由1995年的79.4%下降到2009年的66.27%,年均下降率为1.3%,其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系统面临资源逐渐短缺和生态安全性日益降低的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随之降低。

2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15年间,经济子系统协调度由1995年的-1.2099增加到2009年的0.8114,表现为阶梯式上升态势;与此同时,协调等级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协调等级由1级跃升至9级,由极度失调变为高度协调状态,反映出在研究时段内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1995—1999年经济子系统协调等级为极度失调状态,除乡村劳动力、农村恩格尔系数和人均支出/人均收入功效系数稍高以外,其余指标的功效系数都小于0.20,其中人均GDp、农机动力、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功效系数甚至都小于0.10,处于较低水平。2000—2003年间,该子系统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村非农收入比例和人均支出/人均收入3个指标功效系数的快速增长使得协调等级由前一阶段的极度失调发展为低度失调。2004—2009年,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由0.6025波动上升到0.8114,协调等级也由低度协调波动发展到高度协调。其间,各指标的功效系数除农村非农收入比例的功效系数持续降低外,其余各指标的功效系数基本是持续升高的,其中乡村劳动力、人均GDp、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农机动力及农业产值5个指标的功效系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从经济子系统协调度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经济子系统具有下述特征:一是农村经济和农牧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95—2009年间,人均GDp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快速持续增长,人均GDp由1995年的2358元增加到2009年的15295元,其功效系数也由0.0018增加到0.9883,增加了0.9865,年均增长速率高达3647.0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878元增加到2009年的3532元,其功效系数由0.0033增加到0.9869,增加了0.9836,年均增长速率也高达1987.08%。二是农牧民收入渠道有效拓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一定成效。如表3所示,农村非农收入比例由1995年的0.05%增加到2009年0.17%,即农牧民的收入来源中农业所占比重由95%逐步下降到83%,其功效系数也由0.0031波动升高至0.6963,以年均14.91倍的速率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期间农牧民的收入渠道有所增加,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有了一定成效,农村二、三产业有一定的发展。综上所述,研究时段内特别是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农牧民收入渠道增加,收入快速稳定增长,农村经济结构有一定的改善,农村经济已经具备良好的、和谐的发展态势。

3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由表4可见,1995—2009年15年间,社会子系统协调度及协调等级都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度由最初的-0.3980升高到0.4766,协调等级由1级波动发展为5级,协调状态相应地由研究初期的极度失调状态波动变动为2009年的弱度失调状态。1995—2002年该子系统的协调度表现为上升趋势,2003年是社会系统失调与协调的转折点,协调等级发生了本质转变,由失调状态转为协调状态。2003—2008年该子系统的协调度虽有小幅度的波动,但协调等级均维持在弱度协调状态,2009年协调等级下降为弱度失调。从社会子系统不同指标功效系数的动态变化来看,该子系统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农产品人均占有量持续增加。除人均粮食占有量表现为波动下降趋势外,人均肉类、奶类均表现为持续增加的态势,其中人均肉类和奶类占有量迅猛增加,人均肉类占有量以年均6.00%的增幅从1995年的46.74kg快速增加到2009年的88kg,而奶类人均占有量也以年均2%的增长幅度从1995年的73.42kg波动增加到2009年的101.47kg;人均水果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功效系数变化不大。上述变化趋势说明自治区政府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畜牧业有了较大较好的发展。与此同时,畜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本区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经济系统正向以农促牧、以牧促农、农牧复合协调发展方向转变。二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明显。从千人拥有床位数、人均农村耗电量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的功效系数来看,1995年以来,农村无论是医疗保障程度还是住房条件都有了长足发展,农村耗电量也逐年上升,说明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明显的改善,农村公共产品量逐年上升。

4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动态变化及分析1995—2009年,农业经济系统协调度基本表现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协调等级由1995年的极度不协调变为2008年的弱度协调,2009年又降低为弱度失调,其中2003年是系统由不协调转为协调的转折点。从不同的时间段来看,1995—2000年农业经济系统协调度持续升高,主要由于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大幅度提高,生态子系统协调度虽也波动增加,但其贡献率小于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2001年生态子系统协调度有所增加,但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协调度均比上年降低,使得整个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比2000年低。2002年后尽管生态子系统协调度持续降低,但在其余2个子系统协调度波动上升的影响下,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度仍然表现为波动上升的趋势,协调度等级也相应提高。

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