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自媒体时代的困惑十篇自媒体时代的困惑十篇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3:19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篇1

>>对《新闻记者》新闻打假的感想和建议语文教学的困惑和反思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困惑和反思新时代下地理教学的困惑和反思小学语文课改中的困惑和反思关于中职英语教学的困惑和反思浅谈初中新任物理教师的困惑和反思对哈特承认规则的反思辨析反思新课改的教育困惑历史教育困惑的反思关于“严打假新闻 宽容错新闻”的思考八年新闻打假,留下五大困惑素食者的困惑外企在华打假的策略和经验解析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对“辟谷”的困惑市场中知假买假者的打假优势从王海打假试析消费者的界定一位药品打假者的维权之路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③本人认为“假”无非是“虚假”的简称,因此“假新闻”与“虚假新闻”的内涵完全一致

④从约定俗成的语言内涵看,“假”无非是“虚假”的简称,“失实”的内涵应包括完全捏造的“造假”――引者注

⑤参见唐远清:《任何时候都应追寻新闻的真实――对汶川地震后“母爱短信”报道的反思》,《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篇2

可在前不久,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一些年轻的媒体同人说,他们先前在兰考采写有关焦裕禄的报道时,却完全找不到我所说的那种泪流满面的感觉。朋友说,年轻的媒体同人深感困惑。面对这样的疑问,我告诉朋友,年轻同人有此困惑,说明他们开始了思考,说明他们开始寻找问题的根源和答案,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但是,今天我要说,困惑中的年轻的媒体同人,你可知道,你为什么不能泪流满面?那是因为你我不仅仅是成长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生活,而是因为你我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伊始,国门洞开,西风渐进,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开始侵入我们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心。

客观地说,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但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来衡量一切事物,并将之作为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那这个人势必就会走入病态,而这种病态的人构成的社会,势必也是一个病态的社会。

留心我们的日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在不少地方都可以发现。拿现在的孩子来说,不少孩子都显得非常的“独”,这不仅反映在不跟他人分享食物、玩具这些小细节上,更重要的是不少孩子的思维模式,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只从自我的角度出发。

于是,这种从孩提时代养成的习惯,便左右了我们许多人,使我们许多人都是有意、无意地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而那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舍己为人”的美德,年轻的一代便同其渐行渐远。

于是,不忿自己被人酒后粗言秽语辱骂,“90后”湖北籍女子魏某红找人教训“仇家”,致使对方被刀捅成重伤;因为不满家里对自己管教得严,周口市18岁的高中生花钱雇人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和姐姐;在昆山一家企业打工的崔某,仅仅因为合租女孩不愿借钱给自己,他就痛下狠手,结束了一个年轻女孩的生命……诸如此类,我不敢妄断是不是能影响到我的年轻媒体同人的价值观,但这至少说明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使我们的社会价值体系出现了扭曲。

而我为什么会泪流满面?

那是因为,当我每每读到“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时,焦裕禄那种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画面就会出现在我的面前,我都会深深地被其中的精神所打动,我都会沉浸在固有的价值体系中。而正是这“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为了中国的经济建设、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前赴后继,这样的价值体系曾经构成了我们社会的主流标准。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学习;困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身,在上高中前我对化学学习有特别的期待,但上了高中后,我发现实际跟我的期待有很大差距,我真不知是我自己的问题,还是别的原因,诸多困惑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拿出来跟大家探讨,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1高中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观念陈旧,讲练脱节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我们期待着教师的教学从根本上有所改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秉承新理念,继续旧行动”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是有些化学教师已经熟悉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也按照传统教案的框架进行,在独立备课时忽略新课标和学情的分析,导致化学课程的教学仍然在传统的框框中徘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讲练严重脱节,教师在课堂中滔滔不绝地讲,而把学生巩固知识的希望寄托在了课后练习上,无法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效果并不理想。

教师的教练脱节直接导致我们学生的学练脱节,在我们的练习中经常出现教师讲课内容中根本没有的东西。练习过多是常态。

1.2课堂探究形式化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最明显的变化应该是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探究课堂,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我非常喜欢这种课堂模式。但由于部分教师过度追求课堂教学的氛围,迎合新课标的要求,在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时“换汤不换药”,脱离教学实际,导致探究课堂形式化。比如有的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目的是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让每一名学生有动手动脑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不均,小组成员多是前后桌、邻桌,小组与小组间成员的情况差异较大,有的出于巧合,小组内全是化学能力较好的学生,或者全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导致在合作学习时,学习过程不顺畅或者小组间的学习进程差异较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理想效果不存在,出现假繁荣的现象,最后结果是有的小组大获全胜,而有的小组则是草草收兵。更为普遍的现象是,为了节约时间,教师刚宣布开始探究没多久,多数同学还没有问题的答案,教师就要求各小组展示,有时干脆直接给出答案。出现假探究现象。

我们兴致勃勃,很想一展身手,深入探究一番的似火热情就这么被浇灭了。

1.3实验学习的效果不理想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实验最能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学科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化学学习中实验学习这一块与我的期望值相差较远,学习效果也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太少,致使我直到今天依然不能独立完成相对较复杂的实验,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多方面都达不到自己满意的能力水平,自己学得不好,主要原因在自己,但也可能与教师不够重视实验有关。受到现行评价条件的制约,教师未正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出现了部分教师以演示实验代替探究实验、以“讲”实验替代“做”实验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高考的命题思想未转变,仍注重知识及其系统性的考察,忽视了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考核,导致实验教学被忽略。

其次,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应用到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未知世界,应用所学探究未知是我的理想,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很多方面还是启蒙阶段,要想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用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谈何容易,但我依然迫切希望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我的实验探究梦想。

1.4面对多媒体的困惑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知识容量大、生动形象的优点,课堂上老师使用多媒体,可以再现场景,展示变化动态,动画变化过程,从而增强直观效果,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多媒体可以代替部分演示实验和板书。但是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必须多动脑的同时必须多动手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完全利用多媒体来代替实验和板书。

目前,有些化学教师为了在枯燥的课堂知识中吸引学生的眼球,抛弃了粉笔和课堂实验,把知识的讲解和实验的演示都放在了多媒体上,学生的兴趣被新颖、漂亮的多媒体吸引,最终喧宾夺主,违背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初衷。例如,教师在讲完过氧化钠性质后,放了一段视频:棉花团中有过氧化钠用玻璃管吹气,棉花团燃烧……。我很想自己操作一番,但教师只是简要分析后,便很快进入下一话题了。多媒体演示实验,虽然看得清楚,画面也精彩,但让我们失去了动手操作,接触实物的机会,我们总觉得印象不深,一段时间后就忘记了。更何况象物质的气味,温度的变化,通过视频,无法感知。

2消除高中化学学习困惑的策略

2.1超前学习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由于采用了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课堂容量大,信息传递快,如果课前准备不充分,很难跟上教师课堂上的快节奏。因此我充分利用假期等时间,做好超前学习,每次上课前一天又对老师要讲的内容做好充分预习,上课时严格区分教师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非重点,课堂上我非常关注难点,把精力尽可能集中在难点上,这样学下来效果还可以。

2.2建家庭实验室

为了学习的需要,在老师的指导和直接参与下,我建起了家庭实验室,父母支持,实验条件还好,能完成很多实验。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我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成绩也提高不少。

2.3组建家庭高中化学学习视频、课件系统

通过网络等信息渠道,我搜集了大量化学学习视频、课件资料,利用课余时间超前学习,遇到问题我就拿出来跟同学、老师讨论,重点章节,疑难点,我反复观看学习。学期中,我在正式听老师讲课之前,许多内容,我都已经学过好几遍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学不可代替课堂学习,由于现场效应,教师的教学经验等因素,课堂学习是难以为其他学习方式代替的。

在课堂学习之余,通过网络广泛交流,有时也会有较大收获。

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新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我迷茫困惑过,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的感觉只一个,那就是什么事情只要你积极去做,去思考,去探究,就一定能想出办法克服困难,消除困惑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篇4

(一)困惑一:接力棒该交接么?———教育者的变化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是前两年集中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工厂、企业实习,或者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在工厂、企业学习技能。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一般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相关行政人员等。部分思政课教师的困惑是学生一旦走出学校,到了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不是该完全发生变化,由企业或者工厂的培训机构承担,由实习指导教师承担,这个接力棒可以交接么?甚至有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政课一般在新生中开设,大一结束了,课程也就结束了,后面学生顶岗实习和思政课教师完全没关系。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到底是由企业还是由学校承担,思政课老师是不是可以撒手不管。殊不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培训时往往注重技能的培训,指导往往注重业务的指导,企业更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更注重的是员工可以为企业带来哪些收益,可能导致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双不管”,学校不管,企业不管。

(二)困惑二:学生还是上班族?———受教育者的变化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不再是单纯地过着“三点一线”生活的学生,他们的身份变成了“准员工”,有些学生可能已经把自己当成上班族。在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除此之外参加一些活动,结交一些朋友,等等,相对来说是单纯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之后,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会像员工一样关注自己的业绩,会和别人竞争,会加班、考核、受到奖惩,他们也要学会和同事、上司等不同对象相处,有些刚刚到企业的学生因为不适应相对复杂的人际交往,不能承受相对繁重的业务工作,出现了精神压力,甚至有了心理问题。此时,怎样定位学生的角色,怎样根据角色的变化调整教育的方法和内容,成了一些教师的困惑。

(三)困惑三:教什么,怎么教?———教育介体的变化教育介体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传统的学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主要涉及道德和法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内容。工学结合模式下是不是要有所变化,怎么变化?有些思政课教师困惑了,还有一些老师有这样的疑问,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政教学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调整教学内容,还是每个专业都一样,流水线式地教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传统学院式模式下,思政教育一般以课堂集中教育为主,老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便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工学结合模式下,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思政课教师怎样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成了一些教师犯难的问题。一些教师提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原有的班级建制被打乱,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工厂和不同的车间,该怎样集中进行教学活动成了问题和挑战。(四)困惑四:环境改变我们?还是我们改变环境?———教育环体的变化教育环体,即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既作用于教育者(施教主体),又作用于教育对象(受教主体),共同制约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反过来它又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认识、利用和改造,成为人们(主体)共同面对的客体[3]。学院式教育模式下,学生身处单纯的校园,接受校园文化熏陶,经过优化的校园环境,一草一木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要处在校园、企业和社会等多种环境中,有些学生初别校园,甚至会觉得到了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没有了校园的温馨、宁静,却多了冷漠和残酷的竞争。出了校园,开始真正接触社会,复杂多样的企业文化、思想观念、社会思潮、交往理念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观念、行为特征产生深远的影响。环境的变化给思政教育带来了难度。

二、路在脚下: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该采取的对策

(一)转变思政教育观念,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按照教学计划在大一开设,有些思政课教师课程结束了,便不再和学生联系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某一阶段通过某些课程就能完全达到效果的,区别于其他专业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是长期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平时教学中,下课了、放学了,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学生在学习、生活、感情上遇到问题时,思政课教师应该认真聆听他们的倾诉,为他们答疑解惑,做他们的人生导师。思政课教师应该在第一节课时就将自己的各种联系方式告诉学生,延伸课堂。如果学生去企业实习实训了,思政课教师就应该帮助他们解决在企业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通常,人们认为一个好的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其实,一个好的思政课教师也应该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二)更新思政教育内容,突出职业教育,注重与专业结合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采用的教材是全国通用的,从重点院校到专科高职,一本书通用,这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在转化过程中除了基本的内容之外,必须突出职业教育。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为生产一线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高技能是专业课承担的培养任务,高素质则是思政课必须承担的培养任务,学生除了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之外,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品格;要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工作后能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使学生树立能到基层到一线去的吃苦耐劳精神;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不放弃。

(三)借用新媒体,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

新媒体指的是相对于传统的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之外的新出现的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90后”的大学生成长于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运用和影响普遍而深远,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有些学生甚至认为“一手机,一世界”,在这样的新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应该运用诸如微博、QQ、电子邮件等方式和学生加强交流。新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超时空性使空间无障碍,无论原来的学生分散在天南海北实习实训,均可以通过如QQ群,微博等方式取得联系;新媒体的及时性为思政教育的素材积累提供了便利,偏于师生针对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和观点,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在企业遇到问题便于企业管理者或者学生干部第一时间传达给教师;新媒体的互动性有利于“工学结合”中学生和老师的全面沟通,互动性打破了单项灌输问题,可以互动交流,更重要的是一些平台的交流还可以让受教育者互助解决思想问题;新媒体的匿名性有助于学生心理、情感问题的解决,学生的一些问题是涉及隐私的,新媒体时代可以让心理咨询不再面对面,相比传统的方式学生更能毫无顾忌,这也便于问题的解决;新媒体的超文本性,也就是多媒体性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较之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冲击力更大,能强化教学效果。总之,思政课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新的媒体手段,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加强与辅导员、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篇5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的特点

目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多集中于新闻生产中。第一,全国“两会”、内蒙古“两会”等重大活动中的全媒体报道实践,积极尝试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实现多媒体采集、多渠道和多媒体互动。第二,日常电视节目中的新媒体使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几档民生新闻节目《都市全接触》《新闻天天看》《百姓热线》《雷阵语》共拥有微博和微信“粉丝”100多万,可以让受众实时了解新闻节目的内容以及策划的各项活动,同时还作为热线平台为节目收集新闻线索。《百姓热线》《雷阵语》微博和微信更是成为内蒙古地区民众维权、求助的重要通道,很多信息源于新媒体并生产为电视节目,实现新媒体平台和传统电视节目的互通互动,借助节目品牌影响力举办的公益、读书、相亲、老歌等线上线下活动在本地也反响热烈。除了新闻生产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借力外,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的总体特点可以用“简单粗放、浅层融合”来形容。融合动力:政策压力,个人激情。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从2009年建设电视网开始至中央出台《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前,媒体融合是停滞不前的。苏云龙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也提到《意见》出台前的状态基本是各个频道或栏目组单打独斗,《意见》出台后开始媒体融合工作,适逢合并成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及搬迁新址,有想法但缺乏整体规划,现在新媒体建设更多依赖于个人或团队局部热情,整体性动作还未真正开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岳楠将这种现象描述为“项目制”,组织派一个新媒体任务给某个人,这个人将对此项目跟随到底。融合方向:倒逼机制,从下而上。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与国内大部分传统媒体自上而下推动媒体融合不同,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推动力来自于新媒体中心、各频道和节目的微博和微信自下而上的影响和突破,形成倒逼机制,进而促进自身新媒体平台获得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四、五批“十个全覆盖”期间,新媒体中心编辑跟随观摩团随走随发,微博图文直播发稿近400篇,阅读量达到130万人次,形成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引发管理层开始重视微博的建设。融合状态:自由散漫,野蛮生长。倒逼机制导致每个频道或节目都会搭建微博和微信平台,各自为战,水平参差不齐。新媒体中心有建设“新媒体矩阵”的规划,但在两台合并缺乏整体设计的过渡时期,管理层默认这种自由散漫、野蛮生长的新媒体发展方式,以形成全台微博和微信轰炸式效应,优胜劣汰会有一些项目脱颖而出。况且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员,各频道和节目组则需要更多的自由空间,目前新媒体中心为各节目新媒体平台提供基本的实践指导和运营培训。可见,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在体制、技术、经营等方面的融合探索还未见突破,深层次内容融合需伴随技术升级、体制变革等因素进一步实践摸索。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媒体融合的困惑与阻力媒介生态学告诉我们要将媒体的发展置身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当中予以关注和解读。当前媒体融合中传统媒体面临体制、观念、资金等方面的束缚,身处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面临的形势会更加严峻一些。

体制困惑:求变不如求稳。目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处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之下,带有强烈的行政化色彩,管理层的观念、视野、前瞻性等往往脱离市场,对新媒体领域无意识、不敏感和危机意识差,顶层设计缺乏统一性的局面。加之区域市场中的优势媒体地位,缺乏主动变革的动力和勇气,在少数民族地区稳定高于一切背景下,逐步形成与其求变不如求稳的普遍心态,维持现状成为最为现实的发展抉择。设立的新媒体中心,其人事、财务、激励机制等都参照全台标准统一管理和分配,使内容、运营、技术受到很大的制约。

观念困惑:宣传意识甚于服务意识。在传统管理思维导向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媒体发展排序为传统媒体第一位,新媒体第二位,新媒体更多是配合传统媒体开展业务活动,宣传意识甚于服务意识,官方微信公众号“爱播”的“粉丝”数仅有2000多个,但其仍需配合传统母体及政府组织宣传报道大型主题活动。岳楠也坦言,他们现在更像是母体的服务机构,缺乏独立性操作空间。人才困惑:融合队伍建设难。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媒体运营人员都来自于传统媒体,或专职或兼职。缺乏系统架构、云计算、大数据、编程编码、产品运营和整合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也缺乏灵动人才引进机制,事业单位招考制很难找到合适的新媒体人才。在激励措施方面,新媒体中心人员拿台里的平均工资和平均绩效,官本位的体制也让很多有志青年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新成立的新媒体中心编辑部主要做内容,技术主要靠“外包”,正在建设的“云端内蒙古”app的技术归属于苏州一家互联网公司。技术外包有助于降低融合成本,迅速搭建新媒体平台,但同时也会“受制于人”,技术升级或淘汰直接影响内容传播的稳定性。资金困惑: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媒体融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互联网公司依靠风险投资、股权转让,甚至上市融资的渠道来解决资金缺口,但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传统媒体而言,大多都是通过自生方式和自我循环来解决资金问题。根据黎斌在《电视融合变革》中对40家传统媒体和35家新媒体资金来源的调查显示,我国传统媒体融资渠道单一,传统媒体的创新资金92.5%是由自身筹集,只有约15%来自于银行贷款。新媒体则拥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自有资金占68%,国外风投占45%,国内风投占22%,股市筹资占14%。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发展相对落后,底子薄,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新媒体发展事业中来。据新媒体中心预算显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未来“五网、五端、三微”产品矩阵在业务拓展、产品迭代、新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资金缺口至少在5000万元以上。资源困惑:核心资源转化难。《人民日报》在“媒体融合一周年观察”系列评论中提出当前媒体融合待破解的困惑之一是“新瓶旧酒两张皮”,提出传统媒体有了新平台,内容却跟不上,究其原因,其一在于缺乏“酿新酒能力”,其二在于缺乏新媒体思维。笔者认为出现“新瓶旧酒两张皮”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媒体引以为豪的内容、品牌、公信力等媒体核心资源在新媒体时代失灵了,从某种程度上讲,自身优势发挥不出来甚至成为短板和限制性因素,现有资源无法顺畅对接并延伸至新媒体平台。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Swot分析法主要对媒体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概括和总结,以分析组织的优劣势及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帮助我们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如表)。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优势在于内容资源和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需找寻内容转化和品牌延伸的合适方法。劣势在于体制、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笔者根据当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几点近期可以操作或参考的建议。

内容转化:开放UGC、进行商业合作和开展线下活动。新媒体时代“传者中心”让位于“受众中心”,内容生产要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受众需求,是否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即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这成为内容资源转化的重中之重。可以尝试UGC和pGC融合,UGC指用户新闻生产,pGC指专业新闻生产,前者更懂得用户需求,后者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更有保证。鼓励广播电视节目特别是新闻类节目设置网络评论、网民声音等板块,平时设立新媒体互动平台,在重大活动中“众包新闻”,采集多方信息,加强议题设置,并引入数据新闻、交互式新闻等方法丰富新闻生产。在自身网络广播电视台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也应积极与其他传媒机构合作转型为内容供应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出售版权可获得一定收入,甚至会产生流量和广告分成。网络视频类网站也需要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提供更多关于内蒙古的资讯以细分媒体消费市场。可惜的是,目前在视频网站上搜索不到几档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同时多搞一些线下活动,提升收视人群凝聚力。现有部分频道和节目线下活动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如新闻栏目进社区、各类公益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可将这些经验和模式在全台进行推广,借助新媒体平台形成线上与线下互动以聚合不同群体。

体制优化:市场化运作和项目制改革。体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在现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模式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体制变革当下只能做一些局部调整。一是成立新媒体公司。传统媒体应将新媒体当成市场化公司来对待,而不能当成一个新增加的传统业务部门。笔者建议将现在的新媒体中心进行公司化改革,遵循市场规律实现企业化运营,并建立市场化的激励制度,使其能局部摆脱体制羁绊,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二是实施项目制或内部孵化器。在成立新媒体公司的基础上,将新媒体运营权继续下放,以“项目制”或“内部孵化器”形式向全台所有人员开放,每个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扶持创意团队,激发创业激情,挖掘新媒体人才,加速全台媒体转型和人员转型。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篇6

对于近年来着力打造水墨板块的艺术市场而言,似乎嗅到了于疲软的市场中切分水墨这一块具有崭新盈利点的“大蛋糕”的诱人香味;对于频频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政府部门来说,似乎看到“走出去”这一宏伟战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从事实验性水墨创作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和为之摇旗呐喊的专家学者眼里,这应该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利好消息,因为,连大都会这样世界著名的博物馆都开始关注“中国水墨”,而且是水墨的“当代”形态,有什么理由不欢欣鼓舞呢?参展的一位艺术家甚至激动地说,“他们对水墨的理解更深沉!”,言下之意,西方人比中国人更懂水墨,大有觅得知音之感。

有意思的是,另有一种铺天盖地的批评声音:初言西方人根本不懂中国水墨,进一步说这完全是西方国家新的文化阴谋,要夺取中国画在新世纪的文化话语权,更要当心水墨成为当代艺术之后又一次的西方资本侵袭持反对意见者多是在画院与美协系统从事中国画创作的艺术家。在他们眼里,此次展览既有装置,也有行为,还有影像,其它如版画、雕塑、图片等也纷纷登场,但“水墨”到底在哪里呢?

站在各自的立场,两种声音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说,自20世纪以来,围绕“水墨”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纠结缠绕的问题链,问题链背后则是古代、当下以及中国、西方同时性并置的庞大语境,水墨问题存在于这些不同文化语境的挤压“之间”,同时伴随着不同群体的身份、立场而左右冲突、摇摆未定。笔者的困惑在于,“水墨”到底意味着什么?西方到底是怎样看待中国水墨的呢?在如此强烈而对立的两种态度中我们需要反思什么呢?

水墨:媒材、画种还是观念?

且让我们从“水墨”这一概念谈起。从字面来看,“水墨”就是水与墨两种可视且显然存在的物质,作为传统中国绘画的基本媒介和视觉显现,它是自足且不成为问题的。然而,当其作为传统中国绘画画种提炼性表达的核心要素,不仅有了“油彩”这一物质媒材层面的对应物,而且造成了“水墨画”这一策略性概念的提出,与“油画”相比对,成为画种概念,并于上世纪80年代普遍使用。从当时的文化语境来看,新一轮的西方艺术观念以及各种艺术实践方式大量涌入,而传统中国画自20世纪初便由于西方文化的挤压及中国社会现实的要求而逐渐褪去其自适的超越性特质,挣脱、反叛以及吸收、变革成为其推进的必然道路,最终在“穷途末路”中不断摆脱自身的文化枷锁,追求作为一种画种的最大表达。

可以说,从媒材到画种,“水墨”这一概念看似抽取出了传统中国绘画的媒材本质,获得了与“油彩”相应的物质存在感和视觉的客观性,却剥离了自属的艺术创作思维、文化身份特性、审美心理机制等非视觉的可贵品质,以及主客相融的艺术功能和创作特质(即传统文化中的“由技进道”和“知行合一”),在媒材的独立性和实验性之中似乎蕴含着“水墨”的无限可能性。但悖论由此产生,一方面,“一旦选择了水墨的媒材,实际上就选择了与传统的关系”(易英《实验水墨的困境》),因为任何媒材的选用都有其背后复杂的文化动因,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整一的文化系统;而另一方面,不断进行的物质性抽离是为了突破系统、自由开放,其背后隐藏的乃是显而易见的西方“前卫艺术”观念,“前卫”与“后卫”(此处意指长期被视为落后的传统中国绘画)相互拉扯,“一系列的问题就出现了。最有争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何为水墨?水墨有无底线?何为水墨的底线?第二,水墨为何?是为服务于水墨艺术本身?还是服务于前卫观念?”(张法《水墨画会成为中国美术的文化象征吗?》)

其实,追溯以“水墨”物质属性为主要特质的“水墨画”概念之前的称谓,可以看到,其直接承续着“文人画”和20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国画”、“新国画”、“彩墨画”等概念,前者在封闭而自足的文化体系中保持着独立完整性,而20世纪以来的画学称谓之变其基本前提都是由于“他者”的介入而引发的自我调适。这些概念多少都带有强烈的民族国家文化保护的自我意识,在中西文化的初次接触中,处于劣势的中国以民族国家的界域来标明自我的文化艺术特质,正如有学者指出,“现实主义是民族国家的预言”,概念下的实质是西方写实艺术手法和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现实主义诉求巧妙结缘。在不知不觉中,便落入了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性”、“全球化”的理论框架中。虽然,“水墨”以实验的姿态完全反叛了“中国画”概念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模式和对写实手法的摈弃,而且也在对“文人画”资源的有限借鉴中实现了超越,以“水墨”名义展开的各种艺术实验看似完成了“从形式的表现走向理性精神,追求‘元观念’的阐发”,但殊不知这种实验与超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自身媒材的遗弃,走向追求所谓的观念表达。“‘水墨’仅成为一个外壳,观念、材料、行为、装置等都可以作为表现理性的精神手段。这也便是底线的危机。”(易英《实验水墨的困境》)

“水墨”非“水墨画”——他者的眼光

回到艺术实践的层面,当“水墨”以一种当代的姿态登场,其外化表现形式便不断延展,如果我们将媒材特性界定于“水墨画”范畴,无论是“表现水墨”、“抽象水墨”等,都还在水与墨的互动关系的媒材表现形式之内,但正如上文所述,“当一种媒材没有了其本质主义的属性限制,它的意义便产生于其作品所设定的上下文之间”,即文化语境的观念形态。于是,“观念水墨”在当下层出不穷,媒材得以大大地解放,决非“水墨画”所囿,可谓无所不用,无所不能。而背后显然潜藏着西方观者“凝视”的眼光。

从这一角度而言,大都会博物馆所举办的水墨展体现出强烈的他者观照,而且是从他者文化逻辑出发的视觉聚焦。也许,通过几段西方学者的描述,我们可以一窥“他者”的基本立场与态度,“我们看别人的文化,不是为了发现他们,而是我们自己有多么奇怪,多么地不能再继续对自己想当然。”(德国教授Kudielka)“所以在传统的西方美术市场中,中国的水墨画看起来就会显得无聊,既不够实验也不够前卫。以上确实是西方大众对中国水墨画的一些看法。”(何慕文语)何慕文还特别说到,中国当代水墨、书法在西方还是很少人了解,但它应当成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显然,他者的凝视并非是对于所观对象的真正关切,而是以为我所用为出发点,而且眼光中充溢着自设的“当代”、“前卫”等视角。

作为大都会水墨展的主要策划者,何慕文最初选择了“一些和传统媒介(墨和纸),形式(卷轴和册页)以及技术(毛笔)密切相关的作品”,继而发现这些既不当代,也不前卫,于是“采用了非传统东方媒介(油画、摄影、录像等)以及呈现方式(抽象、装置、表演艺术等)的作品”,以此来“呈现中国艺术家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从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公然地或含蓄地与中国艺术传统基本准则互相映照的作品”。按照这一策展思路,“水墨”在此变为了噱头或引子,“水墨画”显然并不重要,而潜存其后的观念形态的古今相应才是其最为看重的,但问题在于,这些作品背后的观念源于何处?

试从展览结构来看,“文字”、“新风景”、“抽象”以及“画笔外的艺术”四个板块确实颇有新意,体现出西方人治学的态度:即用手术刀般的方式做切片式的分解处理,在处理视觉体验时强调对抗性张力等。如“文字”部分立意甚好,但选择作品多是以矛盾对立和反叛的方式来完成(当然有其创作历史语境的问题),未曾考虑到中国艺术如何从文字取象,又如何在“二元合构”中共建;“新风景”亦是如此,有着视觉的奇观或民族志的想象,却忽视了中国人与自然之间所形成的共生同气的关系;“抽象”是西方艺术形而上表达和精神性追求的极致方式,但对于水墨而言,脱开原有语意,从象中抽离之后,则显得不伦不类,支离破碎;“画笔外的艺术”显然更与“水墨”无关,没有了媒材的限制,在创作动机、过程、行为等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在某些方面反合于传统文化的意味。

简而言之,此展中的“水墨”概念绝非“水墨画”,已是一个基本独立于传统中国绘画文化语境之外,并被抽离为媒材和观念自适的自由表达方式,从大多数作品的创作思维来看,多为观念在先,以观念带动媒材,而这一观念又与传统文化精神或思维甚少关联。其中虽不乏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却难说为“水墨画”。因此,将其称之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水墨观念及其表现”可能更为恰当,虽然主办者再三强调展览并没有放在现当代艺术部,而是由亚洲部来策划。

“惑”与“不惑”——镜鉴中的自我重塑

一个展览引发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声音,本是平常之事,也是好事,我们很难说两种声音孰对孰错,但显然,持赞誉者多自诩当代,追随于西方视野观照下的理论逻辑,更多将“水墨”视为内在观念的自由表达方式,并期冀获得所谓的国际展示平台与承认;而批评者多植根传统,带有明显的文化保护甚至保守主义倾向,将“水墨”框廓于画种范畴,对他者的观照基本漠视或甚至带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两种声音如此强烈地对立,而在实践层面以及展示方式、市场划分等相关艺术系统方面都呈现出这样的差异。

难道,符合当代性就一定意味着否定传统的延续,延续传统就一定排斥他者的眼光么?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一方面太习惯于“一路向西”中自卑地依靠“他者的想象”来发现自己,另一方面又耽于“小国寡民”中盲目自信且“自娱自乐”,终使自己裹足不前,而背后都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在作祟。这不由让人回想到85年前围绕“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展开的“二徐”之争,两人之“惑”于写实主义和现代艺术的孰优孰劣,最终也未有定论,而两种艺术路向始终并行不悖,只是在现实语境的直接干涉下呈现出此隐彼显的交替发展轨迹。时至今日,水墨的困惑显然更大,已远远超出单纯的风格取向的差异之争,在看似围绕媒材、画种、观念的争论中暗含着中西、古今以及当代、现实和传统等等问题。当面对“水墨”这一具有传统文化精神象征的艺术形式时,“他者的眼光”无法回避,而自我的重塑更为重要,正如有学者认为“水墨画完全有自己的理由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不同,它应该有自己的当代诉求,这是由水墨画自身的轨迹决定的。我提出水墨画‘必须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我的意思是当代水墨画要与其传统有上下文关系),这样就必须要有与‘前卫’不同的历史解读角度和批评的切入点”(蒋奇谷《与埃尔金斯关于水墨画的对话》)。“水墨画”可以实现自我的当代转化,在这种转化中,作为观念的“水墨”可以作为镜鉴,而“水墨”的观念化是否也应该反思如何从具有丰富文化内蕴的“水墨画”传统中有所汲取呢?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篇7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数学;困惑;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要求,为学生提供了新型的接受渠道.由于数学学科的性质,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能力,而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不易理解一些过于抽象复杂的数学原理,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展示文字和图片内容,还可以播放声音和视频文件,有利于将数学中抽象、深奥、枯燥的知识通过直观和想象的材料表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当前多媒体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片面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新型教学方式的特点,所以吸引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为跟上社会发展步伐,现代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选择运用多媒体技术,其中也出现了盲目使用的问题.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片面追求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导致与学生缺乏课堂上必要的沟通和感情上的交流,只是一味将所教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没有进行必要的解释说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疑惑,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表面上给人感觉节省了时间,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接受了新的知识,实则学生接受到的只是一些固定的数字符号,缺少对知识更深一层的了解.更有甚者,学生只将注意力集中到多媒体设备上,而忽视了数学知识的学习,造成本末倒置的结果.数学教学中盲目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2.不能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合理的运用好多媒体技术,也是当下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教师不能只关注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学习一定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将自己的专业数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有效展现出来.但在目前看来,多数教师缺乏这一方面的基本能力,如直接从网上下载其他教师的网络课件,稍加修改便进行使用,内容变动较少,也不符合本班的实际教学情况.此外,一些教师还不能灵活使用视频、音频等各种插入性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也因此减少;或者不熟悉所运用的技术,导致课上出现临机处理的情况,原有的教学计划被打乱,本想利用多媒体技术节约时间,不料却适得其反;还有一些教师夸大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没有将其视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进行应用,希望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面的展示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自己则仅仅扮演一个操作多媒体技术人员的角色,这样更加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法

1.调整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极大地解放出来.使教师减轻了备课、板书的辛苦,然而长期的教学经验显示备课和板书并不能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退出历史舞台,其仍有可利用价值,而且通过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通过板书将课程内容的轮廓展现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大概的学习内容框架,而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较为琐细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学习到数学知识.教师要注重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不能顾此失彼,从而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

2.把握教学进度

多媒体技术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可以将大量的课程内容融入到一节课里,教师只要适时点击播放就可以将学习内容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加快教学速度,但教师不能片面追求教学速度,忽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调节好教学进度,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新知识的内容.

3.明确教学主体

多媒体技术在广泛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教学的主体.其片面以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而错误地将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主体,造成了教学主体的偏离.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小结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合理运用其为现代教学服务.教师应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用创造性的新型思维来看待新型教学方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淑荣.浅析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2).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篇8

(一)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破除对Cai教学认识的若干误区。当然,有一些顽固的认为Cai教学不过是电脑代替黑板、粉笔的教学,这样的观点当然不值一驳。但是,还有一些经常运用现代媒体教学的老师也会有的困惑,却不得不予以厘清。

困惑一、现代媒体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理由是现代媒体由于制作的成本比较高(这里指的是时间成本),而且必须在课前准备好,不能根据学生的发展及时调整课件的播放顺序、不能及时增减课件内容,不能显现老师没有预计到的、但学生新发现的有价值的创新样式等等。

对策:

现代媒体不是限制了创造思维的发展,而是为创造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这以创造思维的发展平台是人类历史上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平台,并且它还在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着。诚然,我们现在不能在几十秒钟几分钟内根据学生发展制作出满意的课件,我们也无从抓住学生的突发灵感,并且立即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但是,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收集相关的课件资料,以便用的时候随时都有;也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随时凋取所需资源。这是解决突发情况的必要准备,此其一。另外,作为教师,在备课和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创造思维发展可能达到的领域,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此其二。

然而,上面所讲的两个准备都是被动的准备;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应该主动。现代媒体能够展示几乎小学数学里所有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是现代媒体的巨大优势之一;现代媒体能够提供百倍于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声音信息,将这些信息有机的组合,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组合是创新的捷径”。所以,积件的形式准备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转变教育观念的要求。

困惑二、现代媒体束缚了教师主导性的发挥。

理由与误区一恰恰相反,这种观点认为现代媒体束缚了教师而不是学生。这种观点认为现代媒体代替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导,教师的亲和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都成了电脑机器的部分零件。不是由人来控制机器,而是由机器(电脑)来操纵人(教师和学生)了。

对策:

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做到运用现代媒体象运用手臂、运用粉笔那样自如。一旦能够自如的运用现代媒体(至少包括电脑和网络),教师就等于多长了一条灵巧的手,多了一张讲解自如的嘴。

另外,运用媒体,不是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亲近机会,而是大大的增加了这种机会。——有了网络,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几乎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教师和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交流,而不局限于教室这一狭小的空间,不局限于上课这一点可怜的时间。现在,简单的电子邮件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困惑三、现代媒体限制了学生空间思维、语言形成等的发展。

理由是现代媒体(特别是前几年开发的平面视觉效果的课件)大都是平面的,即使是三维的画面也是虚拟的,不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而且,每一个知识的细节都由课件展示出来,学生就会产生懒惰情绪,依赖于电脑进行想象,以至于离开电脑就无法展开想象思维。另外,一方面,电脑大大的增加了视觉刺激的时间;另一方面,语言刺激,特别是学生自己开口读的机会就会相应的大大减少,从而不利于学生语言,特别是规范数学语言的形成。

对策:

空间想象能力要通过大量的表象感知才能逐步培养,传统教学手段往往不能形象的展示很多知识(特别是几何知识)的形成过程,而电脑却完全可以。比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运用电脑能够将圆平均分成的分数达到肉眼所能看到的最多份数。至于语言的形成,更可以利用电脑的声音、动画等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既是给学生的示范,也可以充当“带读”的功能。

综上所述,现代媒体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教师应该找到现代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努力用创造教育的思想把握现代媒体在小学数学中的融合。

(二)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整合现代教育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准确把握、巧妙利用二者的融会点,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一、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数学的误区之一是只求结果忽视过程;创新教育要求最大限度的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只有明了知识的形成、结构、链接方式,学生才能运用这些方式去创造新的成果。

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就运用了现代媒体,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利用解霸制作了圆柱的展开过程。学生看到,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然后慢慢的展开,最后在屏幕上展示的是圆柱的两个底面(圆)、一个侧面(长方形)。

但是,我没有停留在这一层次,而是继续问:“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圆柱的侧面还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可以想象到还可能是正方形。然后又继续在电脑上显示:只要圆柱的高与地面周长相等,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正方形。然后继续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还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答还可能是平行四边形。电脑显示:斜着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之后就是平行四边形。还有学生提到,如果允许剪两刀的话,可能是什么形状。

在教学《球的简单认识》时,我也运用电脑,将球的各个部分、球的不同切面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理解球心、半径、球面、通过球心的切面等。

这样,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造思维得到了同时的发展。

二、演示数的无穷魅力。

创造源于对所从事的活动深沉的爱。只有将数学的美、数学的魅力充分展示给学生看,学生才不会将数学视为畏途,从而创造出在成人看来哪怕是幼稚的可笑的“新”。

比如,在学完比例之后,我让学生思考:具有六个约数的最小的两位数是(12);它有哪些约数?(1、2、3、4、6、12);这些约数可以组成比例吗?

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发现可以组成比例。

我又问:“只能组成一个比例吗?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学生经过讨论之后,找到了很多个比例。我将他们说的比例及时输到电脑屏幕上。最后,形成了这样的排列:

1:2=3:61:2=6:12…(共九个)

2:1=6:32:1=12:6

6:2=3:112:2=6:1

3:1=6:26:1=12:2

…(共八个)…(共八个)

由于这六个数可以组成九个“原始”比例(不允许重复数字,如1:2=2:4就不算),每个“原始”比例可以组成八个不同的比例,所以,一共可以组成72个不同的比例。

这样的梳理,排列清晰、整齐美观,让学生充分看到了数字、数学的美,同时,也接触了初步的排列组合。思维有序、方向发散,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必由之路。

三、演示数与形的结合。

我们的现行教材是将数(代数)与形(几何图形)分开教学的;而实际上数与形的结合是今后数学学习(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数与形的结合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运用现代媒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媒体与小学数学整合的最佳交汇点之一。

在学完正比例、反比例之后,我让学生找:在学过的几何图形公式里有哪些能组成正比例,哪些能够组成反比例?

我在电脑上展示了以前学过的几何图形,并且引导学生回忆;学生一边说正反比例,我就一边在电脑上输入,很快就梳理清楚了:

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里面的正反比例很容易找到。可喜的是,我的学生还找到了:

1)在正三角形里面,边长与周长成正比例;在三角形里面,底一定,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2)在长方体里面,高一定,底面积与体积成正比例;长方体的底面周长一定,侧面积与高成正比例;

3)在圆里面,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组成一个正比例、一个反比例)……等等。

在学完了圆柱、圆锥之后,我又一次用电脑演示、重温了前面的正反比例,让学生找出了公式当中可能形成的正反比例。

利用现代媒体将数的知识与形的知识结合起来,发展学生思维,是媒体运用到数学教学的独特优势。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篇9

所谓“普世价值”,顾名思义就是这种价值观念具有普世性、永恒性,适用于所有的人,适用于任何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只有变化是永恒存在的。因此,这种绝对化、理想化的“普世价值”是虚伪的、荒谬的。自由、民主、人权确实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创造的文明成果。但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由、民主、人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也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模式。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邪恶进攻正直心灵,总戴着某些诡辩的面具,还时常披着道德的外衣。”美国是鼓吹“普世价值”的大师,可他入侵数千万印第安人的田园,持续300年贩卖黑奴,直到今天仍然在全世界发动战争西方推行“普世价值”决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冠冕堂皇。

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暗战无处不在。不管是“白蚁战术”“知更鸟行动”,还是“棱镜计划”,一举一动,都有清晰明确的战略图谋和策略布局,目的都是要瓦解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的信赖。

他们着眼未来投棋布子,针对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年搞“介入疗法”,精心打造所谓“意见领袖”“青年导师”,制造舆情热点,从交往、消费、娱乐、生活方式入手,不动声色但长期持久地对青年一代进行“洗脑”“惑心”。

在这个较量无声、冷战无形的新战场面前,坚守信仰的高地,巩固思想的防线,捍卫精神的家园,是不亚于打赢一场真正战争的时代大考。

所以,“争夺战”中我们一定要赢。要把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着力学习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青年,帮助青年理解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运用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思想武器。

网络时代也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传播者。面对这一新动向和新要求,必须遵循信息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掌握网上斗争主动权,打好网上斗争主动仗,不断提高青年自我辨别、自我防护的能力。要制定重大舆情应对方案,及时帮助青年了解事实本来面目、事件来龙去脉,增强青年“抵抗力”“免疫力”。在及时解答青年思想困惑上也要下功夫,针对青年的思想困惑、心理疑虑,及时廓清思想迷雾,澄清模糊认识,确保青年在纷繁复杂的风云变幻中不迷航、不偏向,始终站稳正确立场。这样,才能打一个漂亮的“阻击”战。

自媒体时代的困惑篇10

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给高中政治课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新课改的热情。伴随着新教材、新课标的一系列培训和通过新课程的展示课、观摩课,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几年来,我们政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着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教学理念上,如淡化知识的简单传授,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的理念;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注重启发感悟,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注重能力开发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反对死记硬背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反对教师中心说的理念等。这些理念渐渐为教师接受并在教学中体现。在教学方式上,由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更多地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活跃局面,教师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课堂主宰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旁观者,教学手段日趋多样,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在评价方式上,改变了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行为,特别关注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表现,这种评价方式的变化成为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对新课改的困惑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我们为改革的成果自豪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不少教师在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这些困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新教材要实现三维目标统一的要求上。

新旧课程最大区别在于课程目标从单维向多维转变。旧课程特点是强调不同学科间相互独立,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强调本学科自成一体。新课程的特点是新课程内容更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综合性,教材内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实现了“知识与技能”单维目标向三维目标的转变。进入新课改后的一段时间内,教师的感觉就是“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被弱化。教学中,为了留给学生探究过程的时间,为了留些培养情感、发展学生价值观的时间,与传统教学相比就挤压了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时间,冲淡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易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而重视“知识与技能”又会减少探究合作的时间,很难突出“过程与方法”,弱化了活动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事实上“三维目标”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如何设计适当的学生活动,达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2.在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关系上。

有人认为,如果高考不改革、新课程理念将无法落实,新课程改革将无法取得成功。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强调“从生活逻辑到知识逻辑”,“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而高考却要考查的是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而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力度很小或很难考查。而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还有许多弊端。如“高考升学率成为政府与社会评价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指标”,“学生的高考成绩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尺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可能一个潜心于新课程改革,不断探索的教师,不如一个踏踏实实搞应试教育的教师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样,我们的教学仿佛陷入两难的境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很可能会弱化“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并进而影响高考,而片面追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显然又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3.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上。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政治课教学,给政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它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现实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有的教师存在认识的偏差,似乎教学中不使用多媒体手段,就不符合新课程要求,有的教师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便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出现无多媒体上不成优秀课的倾向;有的教师为了引入课题,费尽心思,或拍来录像或制作动画;还有的教师醉心于自己的课件中,成了放映员,整堂课师生都被计算机牵着鼻子走;更有的教师整堂课一字板书都没有。像这样使用多媒体的课堂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整合政治课教学,走出误区,仍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研究、探讨。

4.在探究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

一般说来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探究式和接受式。新课程倡导的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施中,有的教师为了突出课改,过于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探究,由过去“一切都管”变为“一切不管”;课堂上不讲授,完全是学生的活动,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有的课堂,学生来来往往,有讲有唱,气氛热烈喧闹;有的课堂,学生探究活动完全是走过场,刻意单纯地追求活动的次数和学生参加的人数,为活动而活动。我们在探究学习的观摩教学中,多次看到师生活动、生生活动,非常“精彩”的课堂表现,但最后发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可能是“致命的缺失”。如何达到探究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需要我们在以后教学中认真地思考。

三、推进新课改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