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十篇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十篇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5:51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篇1

中医原创思维定义存在的问题

界定中医原创思维,是一项相当棘手和难度很大的工作。除了要概括其定义,还必须改变长期因循的理论定势,需要沟通众多自我生发的孤立观点,区分几个外延不甚清晰的基本概念。

1理论定势的偏向需要纠正

理论定势偏向其一,中医原创思维是哲学命题,认定思维活动只是单纯的认识活动。此等认识的结论,大都缘于中医学同哲学的思维功能基本一致,认为思维活动只是认识万物和宇宙自身。尽管认知功能是思维活动的主要功能之一,但是思维的功能还有指导实践和规范行为、梳理层次结构与构建实践规则,创造价值与进行评价的功能。国医大师陆广莘先生曾说,中医学不仅体现了认识论上的知识论,更是实践论。换句话说,中医原创思维,不是为了认识而去认识,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解决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其二,中医原创思维与中国其他传统学科思维具有共同性,通过对中国传统农学、天学、物候等学科的思维进行解析,能够从外部间接了解中医原创思维。笔者认为,从思维发生的认知基础与基本特征,如天道自然、天人相应等认识的逻辑起点来看,这一思路并无不当。但基础和特征并非思维本身,中医学与其他学科的根本界限不应忽视。中医学是以人体生命现象及其调控法则为对象,要认识的是生命的机制与原理,要解决的是辨证论治的实际问题,故中医原创思维与其他学科思维大相径庭。

2见仁见智的理论认识需要通约

通约,是数学上的一个术语。科学哲学在表述属性或本质相同的两种事物关系时,常常称之为“可通约”。关于中医原创思维的定义,当代不少学者都有论及。如王琦[2]认为:“中医原创思维是‘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的整体思维模式”。刘天君[3]提出“具象思维是中医学基本的思维形式”。王永炎[4]主张原创思维具有“特有”、“与众不同”、“创造性”3个属性,“科学与人文交融”、“天人相应、调心与调身并重”两大特点。刘长林[5]曾指出,中医原创思维应以象思维为主导;“象”作为思维单元,是中国思想文化,包括中医学在内的思维方式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比较各家观点,突出共性,体现个性。研究者应当反思:为何上述研究的对象均有“象”的因素?各类研究之间有何联系,有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如果这些结论的孤立情况难以打破,无法体现中医原创思维的全面内涵,设法找出的共同的结构、共同的要素怎么能涵盖中医原创思维的全部活动而形成统一的定义?

3模糊的理论概念需要澄清

思维、思维方法、思维方式、思维模式,这几个理论概念常常干扰我们对中医原创思维的准确把握。对方法、方式、模式的定义,不同的学者认识差异很大。在中医原创思维研究中,三者是否能够剥离开来单独加以研究?比如,辨证论治是方法,还是方式,抑或是模式?只有明确了中医原创思维这个上位概念的定义,才能对上述的若干概念加以澄清。

中医原创思维定义的基本要求

厘清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就是如何加以定义并确立规则。笔者认为,中医原创思维的定义,需要满足以下4个方面的要求。

1充分展现中国原创文化底蕴

刘长林[6]曾说,中国原创的思维方式,其认识论基础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与“以时为正”。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中,侧重于时间维度,并基于此来统摄空间,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对于自然整体生命状态的本质描述。中医原创思维的认识对象,是生命过程中的现象与运动、原理与规律,调整的是生命不断生成演化的动力与状态,应充分体现中国原创的文化内涵。

2充分容纳中医学术史上的原生意识活动

所谓原生,就是在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自然而然生成,不加任何外界干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根据个人的临床实践,不断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丰富与完善。这一过程就是中医原创思维的生发过程。在当前,必须从学术发展的时间维度,来思考中医原创思维的界定问题。同时,在共时条件下,对中医原创思维进行深刻描述。

3充分发掘中医原创思维的普遍特征

对于中医学思维活动的特征,必须从面向临床实践的视角加以总结和归纳。有文字记载的中医学思维,大约出现在公元5000年之前的黄帝时代。直到公元100年左右的汉和帝时代,才对中医学原创思维的4种模式进行总结,也就是医经、经方、神仙与房中4个流派特征。如《汉书•艺文志》载:“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发掘中医原创思维的普遍特征,是界定其涵义的基本要求。

4充分考虑中医原创思维的创造特性

鲜活的中医原创思维,更加充分地体现在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与规范过程中。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每一次思维活动的革新,都会带来中医理论与实践的进步。从临床处方论治视角来看,每一次面对病患都是思维创造的开始。因此,对于中医原创思维的总结及其对临床指导与规范作用、临床层面创新意识活动程序的描述,以及临床疗效的评价等方面,也应在中医原创思维定义中得到体现。

中医原创思维的结构性要素及定义的表述

中医原创思维,同其他思维活动一样,都具备符号—语言、秩序—规律、程序—规则3个最主要的结构性要素。

1符号—语言要素

思维活动是自始至终在符号或语言媒介中运作的思维活动。无论符号表述一种意象涵义还是抽象涵义,其总是作为一种指代流动于思维过程当中。中医原创思维关注的是一种称之为“象”的符号,涵括了物象的自然整体、不加切割的全部信息。“象”是中医原创思维的思维活动单元。“象”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主客相融“感”的结果。中医学大多数的思维活动,都是以“象”为媒介发生的。如自然之象有天象、气象、阴阳五行之象等,人体之象有脉象、舌象,以及证候之象等。由于“象”本身蕴含的信息非常丰富,以至于“大一”和“小一”均难以超越其表征的范围。“象”又是作为意识活动主体的人,以及外界环境信息两相交融的综合反映。因此中医原创思维是在认识与调整人体生命状态时,将人体信息表征“象”化,并在实践中具体加以传递、交流和运用的意识活动。

2秩序—规律要素

思维活动本身就是从混沌或无序中发现或建构秩序的意识活动。中医原创思维是一种认识活动,是以人类生命运动、现象的秩序与规律为解释中心的意识活动,是指导临床实践并促使临床行为与诊疗技术规范化与有序化的意识活动,也是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促使价值模式和尺度标准化和有序化的意识活动。客观地说,中医原创思维决定了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的层次与结构,后者反映了前者的认知历史过程。中医原创思维也决定了中医临床实践的价值取向,后者反映了前者的秩序与规律。

3程序—规则要素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篇2

 

这些命题的提出,都离不开当前语境下中医学发展的需要,看似高妙空玄,实则很接地气。提出这些命题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如何正确理解中医,在西方文化占据主流地位的现代社会已经变得十分不易。相对于另外 4 个命题,中医原创思维更具有基础性,一旦研究到位,不仅有助于合理说明其他命题的内涵,而且还可以发挥消除存在已久的中医异化与分化的积极作用。从字面而言,中医原创思维的说法较为宽泛模糊、学理性较弱,为方便系统深入探讨,本文采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提法,这样可以提高命题的刚性,增强论证的强度。由于命题本身复杂,需要首先明确如下 3 个问题,以作为全面研究的基石。

 

1 何谓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首先需要对“中医”、“原创”、“思维”和“模式”做出符合命题本意的说明,不可望文生义地随意发挥。这里所说的中医,其主体是狭义的,是在汉文化背景下生成、发展、演化而来的医学知识体系,不包括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回医学等广义中医学范畴的民族医学,因为不同医学体系的文化背景与实践环境有所不同,若不加区分,势必造成新的混乱。

 

原创也有 2 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基于医者个体实践的,不同于传统,也有异于同时代其他医者的个性化创造; 另一种则是基于中医传统整体的、不同于其他医学体系的差异化创造,后一种理解符合命题本意。思维在此处的含义不是局限于严格意义的概念、判断、推理范围内的形式逻辑,而是综合性的认识过程,更接近于“认识论”和“认知”。模式不是对一种或一类具体中医学认知方法的说明,而是对中医学知识积累中带有共性的普适规范的概括。

 

在上述 4 个概念中,最重要且争论最多的是模式,共有 3 种代表性意见: 一种认为中医不存在模式,只有灵活机动、因时随势的各种方法,充其量可以说是方法体系; 另一种主张模式在中医学中存在多种形式,是一系列类似武术套路的程式,属于技术范畴; 第 3 种观点认为中医学尽管个性化色彩较为明显,看起来缺少一个共同的标准化基础,但实则形散神不散,共同的基础其实是存在的。如同风筝在天空中看似随意飞舞,但有一条线始终掌握在操控者手中,只是这条线是柔性的,不是一条刚性的铁丝罢了。

 

笔者倾向于第 3 种意见,也曾经思索过为何中医学的标准是柔性的,而非西医那样的刚性标准。与中医放风筝模式相比,西医的模式可以看做牵引式航空模型,它有两个特点,其一牵引线是铁丝,其二它靠自身动力,不受环境中风的影响。显然,尽管风筝与航模的运动形式不同,但两者间的共性是存在的,一方面都是飞行器,另一方面都受人操控。两者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风筝的动力由环境风力提供,故受环境影响较大,而航模动力则由自带的发动机提供,受环境风力影响较小。所以结论是,两者本性相同,都是由人操控的飞行器,但类型不同,一种是环境动力型,另一种是自身动力型,故技术标准不同,前者是柔性棉线,后者则是刚性铁丝。

 

中西医也可如此类比,功能相同,类型不同,差异的根源在于中医建立在自然主义文化基础之上,而西医则建立在技术主义文化基础之上。

 

可见,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共性规范,不是个性表现。中医的存在形式有两个,一个是文献知识,一个是职业实践。如果没有共同的标准,这些文献将无法组织成为体系,供人们学习与传承; 如果缺少公认的规范,中医也无法以职业形态存在于现代社会,得到患者的信任与选择。因此,问题不是中医有无模式,而是存在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中医自身成长在自然主义传统文化环境中,模式意识不强,经验、多元倾向明显,因此没有强烈的标准与规范需求。

 

在以西医为主导的技术主义文化氛围中,标准与规范成为不可缺少的东西。如同道教遇到佛教后,为适应社会需求,将自己也规范为相似模式一样,这是一种面对强势文明的自我发现与调整的行为,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但要注意在形式上可以借鉴,在内容上不可异化,否则道教也就成了佛教。冯友兰用“新瓶装旧酒”对这种文化更新活动做出了适当的方法论说明,既生动又准确。中医可以按照这样的原则说明自己的模式,并要意识到这种说明是必要的,是对发展中医有利的,不要觉得委屈,也不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异化。

 

2 为什么要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百年来,在西学东渐之风的强劲冲击下,中国文化整体衰落了。尤其是其中的自然国学部分更是损失惨重,到目前为止,曾经独领世界学术风骚数千年的天学、地学、农学、工学、算学、兵学等学科成体系地被西方科学替换,惟有中医学一支仅存。但在西方近代还原论科学的大环境中,整体论的中医学处境艰难,不断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形形色色的不合理质疑,或者不断边缘化到民间领地,或者在体制内被迫异化以适应狭义的还原论科学规范。久而久之,不仅中医学的学术和实践功力弱化,而且渐渐迷失自我,失去明确的方向和学科的立身之本。通过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揭示,重新找到自己的文化之根,是中医学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之务。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否存在的问题,关系到对中医学知识的属性定位,而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特征说明,则涉及对中医学知识类型的定性。如果认定存在一个中医原创思维模式,那么就可以合乎逻辑地认为中医学是有理论体系框架与方法论支撑的、高质量的知识系统,而非没有内在联系的、难以传承的经验性知识碎片。而进一步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特征说明,则可以凸显中医学知识的独特性,强调其主体性,在弱势情况下有效捍卫自己的合理性、合法性与创造性,从而增强行业内的信心和公众的信任,有力地推动中医学的学术建设与社会健康服务。

 

一个直接的重要结果,就是对长期以来纠缠不休的中医科学性问题给出清晰的回答,即中医学是探索生命活动机制与疾病防治规律的科学,虽然与西医的还原论模式不同,但依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与还原论科学等价的整体论科学类型。两者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适用范围有差异,应该互补、而非互斥。

 

中医学有其整体论模式的自身发展规律,不可以用还原论模式改造,那样势必导致毁灭性后果。中医学自身的规律集中体现在它独特的、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为基础的方法论上,而其中的核心便是原创思维模式。中医学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完善自我,现代化是必要的,但不能在方法上将中医学的临床诊疗与病理学命题建立在西医以细胞、分子、线性关系为标志的还原论生理学基础之上,那将导致全面的异化。而应在系统、信息、非线性这些与传统中医学理论通约的复杂性科学的相互作用中,找到中医学在现代大科学环境中的恰当位置。这样不仅可以强有力地促进中医学自身的发展,摆脱被动、孤立的处境,而且能够推动新的广义科学观的建立与深化,可能发挥引领科学新一轮变革的积极作用。

 

3 如何研究中医原创思维模式

 

从这里开始涉及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的角度及核心问题,总体而言,宜在医学、哲学、史学 3 个角度展开讨论。医学角度的核心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中西医的思维模式有何不同? 另一个是为什么中医界认识问题的个性化倾向如此明显,以致难以找到普适规范的基础? 哲学角度的核心问题也有两个: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在中国哲学中如何体现? 以及如何理解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一般形式? 史学角度的核心问题还是两个: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在历史上是稳定存在的,还是动态变化的? 在西方医学传统中有否类似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相应形态,如果有,它与中医学的关系如何?

 

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会自然而然地找到适当的研究方法,因为方法不是僵死的,而是伴随问题而生的。可以不夸张地说,问题是一切研究工作的灵魂与原动力。

 

比较中西医的思维模式,需要确定相同的时间截面,这里所说的中西医是当下并存于世的两个医学体系,而非过去的两者。概括而言,西医的思维模式是还原论,中医则是整体论。还原论的观念基础是“天人两分”,观察视角为“实体本体”,研究对象为“局部结构”,分析方法是“主客相分”; 而整体论的观念基础则是“天人合一”,观察视角为“关系本体”,研究对象为“整体信息”,分析方法是“主客合一”。与还原论模式相配合的文字组织体系是形式逻辑,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基本特点是清晰、抽象、线性、刚性与排中; 而与整体论模式相配合的文字组织体系是辩证逻辑,也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环节,基本特点是模糊、意象、非线性、柔性与守中。正是因为整体论模式的辩证逻辑特点,采用此模式的中医学个性化色彩明显,规范性基础不强。

 

这里导致非均一性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环境,一个是心理。西医知识的起点,近代以来以实验室为主,作为研究对象的细胞系和实验动物可通过近交系培育实现均一化,但中医学知识的起点则是临床人体,无法均一化,因此个性化诊疗无可避免。个体性最突出的便是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具体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最终中医的特长所在也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与环境动力的医疗作用了。

 

认识到这一点,便可以在现代社会的文化与技术环境中建立适合中医的规范,其要点是 “弹性”,即刚性(共性) 要素一半,柔性(个体) 要素一半。既不像西医那样过度排除个性化因素的刚性“铅球”规范,也避免传统中医过度强调个性化因素的柔性“面团”规范,建立一个既能体现现代社会的普适规范要求,也能保留传统中医个体化诊疗优势的弹性“皮球”规范。皮球的优势便是兼备了铅球的常态固形,以及面团的动态变形的双重特性。

 

有学者主张在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中务必区分中医与中国哲学,其实这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在传统的学问中,哲学与科学是无法分割的,而在现代科学环境中,像思维模式这样的方法论问题,往往属于科学哲学范畴,更是不能分开。因此,要找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只能到中国哲学中去。认识论是一个既复杂又简单的问题,如同人的两只手,或者是左撇子,或者是右撇子。那么纷繁的人类认识活动,说到底基本类型也不外乎“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这两个。

 

中国哲学中这两型均有,但后者是主流类型。西方哲学中也有这两型,与中国哲学相反,主流类型是前者。天人合一便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在中国哲学中的体现,也是其自身的逻辑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可以引申出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一般形式,包括视角、对象、方法三个要素。目前已经形成分别从中国哲学和中医学角度提出的两个对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一般形式表述,即刘长林的“以时为正”、“道法自然”和“立象尽意”,以及王琦的“形神一体”、“气为一元”和“取象运数”。两者之间的对应点在于时空关系中的“重时”与形神关系中的“重神”,本体论中的“自然”与“气”,认识论中的“意”与“数”。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提法虽新,但其存在却已十分久远,至少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成型。模式的本质是方法论,它是知识积累过程中的组织者,正是由于它的存在,中医学知识才会不断地自组织,在历史长河中适时强化其理论内核,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在演化中逐渐完善。除了中医学知识体系内部的自组织机制,还有两种外部力量时刻影响着它的发展进程,一个是人类学因素,另一个是社会学因素。

 

人类学因素带有根本性、源头性特征,社会学因素则带有过程性、即时性属性。可见,人类学因素相对稳定,与常说的“道”接近,和文化精神相通; 而社会学因素则时时变动,与通常意义的“术”吻合,和技术形态一致。由此可见,更多反映观念与民族气质的中医原创思维模式在内涵上是相对稳定的,但其外在表现则会因时随势发生对自身有利的嬗变。西医的历史相对于中医较为复杂,它包含了除印度医学和中国医学之外的几乎所有世界上主要的医学体系,如埃及医学、美索不达米亚医学、希腊罗马医学、阿拉伯医学等,这些医学体系的类型呈多样性,既有整体论也有还原论,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才渐渐凸显了以还原论为基本模式的近代西医学风貌。就是在现代,受生物学中实验生物学与进化生物学两个传统的影响,医学领域依然存在还原论的实验传统以及整体论的观察传统之别。其中实验传统为主流,但伴随转化医学理念的兴起,两个传统之间的融合已经开始。可见,整体论科学非中医学所独有,在西方古已有之,今天也依然存在。至于它是否受到中医学的影响,则是一个难于简单回答的问题。

 

近代以前,通过阿拉伯医学的少量间接影响是有的,直接影响则缺少证据。近代之后可以明确地说几乎没有对西医主流产生什么影响,但对一些非主流医者则有一些点滴影响。较大的影响始于 1972 年尼克松访华带来的针灸热,之后中医学以替代医学与补充医学的身份持续对西医影响至今,且渐渐深入。较为合理的说法是,中西医均有整体论与还原论两种类型,但中医以整体论为主流,西医以还原论为主流,两个医学体系独立发展,相互影响不大,两者的整体论类型表现形式也各有其自身文化与技术特点。

 

参考文献:

 

[1] 邢玉瑞. 中医思维方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孙关龙,宋正海. 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自然国学[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

 

[4] 潘永祥.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5] 刘长林. 中国象科学观[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篇3

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认识,因此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而科学是可重复的客观规律,因此哲学包括科学。在主观哲学中,一种是站在特定角度,可验证的主观真理(如果论述所处角度,就成为科学);另一种是从未验证,却认为是对的,包括宗教和迷信。中医是一种哲学,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模式基础之上具有其独特的中医药理论思维方式的医学体系。中医学作为一种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的建构医学体系,其形式必然表现出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主旨,其核心是阴阳和五行,其中尤以阴阳为所有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一种古代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发展变化的认知体系,其自身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精气,以精气为介导的宇宙是一个万物相通的有机整体;作为宇宙万物之一的人类,其构成亦离不开精气;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之中而又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其自身的运动形式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原动力。《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认为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源。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认知体系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髓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源。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中物质是世界的根本观点与精气学说的物质观颇为相似。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范畴是气,其普遍的范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两汉时期兴起的“元气一元论(又称“元气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认识论。

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因此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是中医学精气生命论和整体观的雏形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阐释人体内精与气的本质、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系统理论。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关于精或气是宇宙万物本源的认识,影响到中医学中便形成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本原,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皆由精化成形,人体的各种机能皆由气机推动和调控产生运动变化的理论。中医学的精气学说融入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将其作为一种思维范式构建其中,与其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洽,兴起了中医学独特的精气生命认知理论。但是古代哲学精气学说认为,精气的概念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类的各个层面,自然、社会、人类及其道德精神获得统一的物质基础是精气;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精气,精气充塞宇宙中各个万物形体之间,具有信息交融的媒介作用,使天、地、人之间产生感应。这些深邃的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拔升了中医学的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认知观,形成了阐述人体自身完整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阐释阴阳的定义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以此阐述宇宙形体物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体系,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亦是古人探索宇宙本源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一种辨证观念,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范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学说认为世界的整体是物质性的,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世界本身形体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通过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的发展研宄及思维模式和方法论的初探,以此来解释宇宙自然和生命本体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的指导,促使中医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思维范式,普遍用来解释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及病态生命的原因和变化过程,从而更好地诊断和防治疾病,使之成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学说在疾病防治的认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法于阴阳”,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养生防病;根据病症的阴阳偏盛、偏衰情况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者,补其不足。然后再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立法方药,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阴平阳秘,从而达到驱除病邪、恢复正气的目的。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系统论,和阴阳学说一样,注重于事物的矛盾作用和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形式,从事物的结构元素关系及其运动变化形式,探索和阐释宇宙物质形体间的运动及动态平衡。五行一词,首见于《尚书》。《尚书·周书·洪范》曰:“稣埂洪水。泪陈其五行。”文辞对五行的特质从哲学角度作了高度的抽象概括,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墙。”其中的五行,不单单只是金、木、水、火、土五种具体物质元素,而是从中抽象上升为哲学的理性范畴。五行学说是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定义、特质、生克制化乘侮规律,以此来阐释宇宙界万物形体间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属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唯物论和辨证法范畴。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构成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推动了自然界万物形体现象的发展变化。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来阐释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和精神情志等诸多功能活动,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达成与自然环境相联系,营造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凭借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运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最终达到诊断和防治疾病的指导作用。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范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础上,中医学继承和创新的运用医学理论来阐明人类生命活动和外界环境的关系,解释了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防治规律,从多方面措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和提高生产劳动能力等,形成了中医学独树一帜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中医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都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整体研究、擅长思维哲学、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总之,中医学是兴起于中国古代的一门比较系统的医学学科,在探索人体生命运动规律时,把中国古代较为先进的哲学理论和医学理论有机地熔铸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拔升至哲学形态。中医学以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运用综合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密切交融的特点。

4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几点反思

中医哲学基础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从《内经》时代以来没有大的变化。古代较为深邃的哲学思想指导使中医理论大放异彩,也使中医滞涩不前。如何在新时代里与时俱进,勤奋、严谨地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医学时代命题。

4.1中医五行学说要实事求是,不应吹毛求疵 为了反击废除五行论,近代学者对五行哲学思想进行了新的研究,如从数理思想、非线性动力学、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方面论证五行思想的合理性。但是必须看到,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更多的是起到方法论的意义,它在构建五脏关系的研究上功不可没,对指导临床用药亦有积极作用,但其毕竟只是一种研究五脏关系的方法模式,实际上五脏关系远比五行生克论复杂得多。按数学规律,五脏可发生的两两关系有10种,二脏相关关系有10种,四脏相关关系有5种,因此拘泥于五行生克理论不利于拓展脏腑病机学的理论发展。近人有提出“五脏系统相关”说者,值得参考。

4.2系统论之下亟待完善中医五行学说 系统论是当代最时髦的哲学话题,五行学说有系统论的雏形,但还不是完整的系统论,只能说是整体论。中医具有系统整体性思维特点,这一点对比西方还原论有很大的优势,但也有局限。中医有彻底的整体论,但在局部和细节问题上常陷入僵局,这是“司外揣内”思维的结果,也是过于偏重整体论的结果。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郎非认为:为了理解一个整体或系统,不仅需要了解其各个部分,而且同样要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生命是稳态的开放系统。不了解局部,就无法构建完整意义上的系统联系,因此中医理论还需在人体内部细节上多作完善,发现新的联系方式。

4.3中医学理论要在古代哲学基础上进行继承为前提、创新为契机的思想突破 首先,说到中医理论的突破,必须正视中医理论体系的传承误区。中医具有注重整体联系、模糊思维的特点,摒弃烦琐的求证过程,直接抓住主要矛盾,但是习医者感悟具体病机、治疗原理的解释造成了本真化的缺失。中医重功能不重实体,在认识人体内部细节上要借鉴解剖学的成果。在认识人体方面中医有必要进一步格物致知,完善中医理论体系。其次,中医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亟待完善的象数思维体系。因此应适当借鉴实证研宄、实验研究,以阴阳、五行、精气学说为核心,建立以藏象为基础的象数医学模式,充分运用中医的意象思维来构建数理之上的直觉品质,使中医学在古代哲学高屋建瓴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日日为新。再次,拓宽五行思想的延展性,拓展更广泛的认识论、方法论,加以系统论为借鉴指导,适当借鉴西方还原论的某些方法。但是中医在以分析思维为模式的五脏整体论方向走的道路与西医以结构思维模式的还原论是南辕北辙,完全等价势必水火难容,最终也会殆尽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总之,中医理论的产生、发展是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的,其中儒、释、道三教的哲学理论对于中医理论的影响深远,并伴随着三家哲学思想内涵的不断发展而齐头并进。中医思维哲学和为医之道的知识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如浩瀚星河,可能与人类认知的绝大部分不可割裂,它们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研究挖掘。运用现有的理论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显性化,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初步尝试表现医家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轨迹,相信随着后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更新成熟,在中医学古代哲学基础的研宄领域会得到更丰硕的成果。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篇4

【关键词】生殖节律;中医妇科;传统中医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25-02

1传统中医研究方法

1.1哲学思维是传统中医研究方法的前提和基石

哲学思维方法提供了适用于一切科学研究中最普遍的方法学原则。它概括的程度比其它任何科学方法概括的程度更高,因而,它指导着其它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并为一切科学方法规定了必须遵循的普遍原则。同时,它又不断地从新产生的科学知识中汲取营养,充实和发展自己的体系。传统的中医研究方法就是属于这一层次的方法学。

例如,古代医家在哲学思维的指导下,以阴阳为纲、五行为纬来划分物质世界并研究他们的变化规律,从而形成了中医学的经典理论──阴阳五行学说。再把这一规律具体地运用到人,来判断人体状态正常与否,这就是辨证论治。辨证的核心是阴阳,论治的关键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营卫。思而不辨不行,辨而不治更不行。因此阴阳五行学说是辨证论治的灵魂。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就是说,万物都是阴阳所构成。人,也不例外。天地有变,人必随之,这就是天人合一的中医学宏观辨证论治体系的直接源头。治病求本,实为求人生之阴阳,而非“疾病之本原”。

1.2直观观察和类比演绎是传统中医研究方法的科学方法论

中医理论的思维方法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独特的思维方法──取类比象、司外揣内、宏观推导等。从中医研究人体具有整体性和过程性这两个特性来看,这样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虽然这种思维方法指导下所得出的结论有时具有臆测性、模糊性、笼统性和经验性等缺点,但它仍是一种有效的辨治方法。它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至今运用最多的一种科学方法论。

1.3临床实践是传统中医研究方法的天然实验室

传统中医研究的实验室就是中医临床,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的临床而独自发展,临床实践是中医学发展的基本要素。其次,中医学治病的对象是整体的人,人体在生理病理状态下多呈繁多复杂性,非实验动物所能比拟或代替;又因其病因复杂,体质有异,尽管同一种疾病,也不可能应用同一种方法;加之医家思辨角度不同,可供施用的药物又有数千种之多,因而中医学治病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不可重复性,这就决定了中医的评价体系──其疗效不能完全以实验来说明其理论的现代生理学基础和形态学基础。

2中医生殖节律理论的形成离不开传统中医研究方法

2.1月经节律理论与调周法的形成

近半个世纪来,中医妇科学专家运用传统中医研究方法,用阴阳五行的整体观思想从宏观上对经血、受孕过程进行了剖析,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与实践,提出了女性的月经周期、生殖生育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天,即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正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论月水》中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信、月水、月经。”明确指出了月经与宇宙间月亮的圆缺、自然界海潮的涨落相适应,并形成一定的规律性,即月经的圆运动周期性。

2.2心肾子宫轴与任督循环圈理论的形成

正由于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转化与自然界的太极阴阳消长转化节律是一致的,才形成了女性生殖节律所表现的圆运动生物钟规律。著名中医妇科学专家夏桂成教授认为月经周期之所以呈现圆运动生物钟规律,与心肾子宫生殖轴、任督循环圈的活动是分不开的。

心肾子宫轴与任督循环圈的理论观点,乃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运用类比演绎推理等传统中医研究方法,总结而成。临床治疗上,只有纠正偏盛偏衰的阴阳不平衡状态,才能维持心肾子宫轴及任督循环圈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正常的月经节律与生殖节律。这一理论必须贯穿整个调周法的始终。

2.3生殖节律中数律学说的形成

阴阳五行概念来源于天干奇偶十数。阴阳是天体间的空间运动时间节律变化的象征,五行是阴阳的变量,它由五个“阳”干配伍五个“阴”干,变量为木火土金水五大序列的“子阴阳”,古代医家运用取类比象的逻辑方法,把宇宙万物纳入五大类,再把人体内环境的一切组织都纳入“五脏”,此乃《内经》中五行学说妙用之源。

例如对于月经病的防治重点,量少者可在发病前按原有的奇数律3周、5周或7周进行服药防治;量多者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原则在发病前3月、5月、7月调治,注意节令、气候地理的突变,进行服药防治。再如按照3数律进行推导,在女性生殖发育过程中,将女性一生分为童幼期、中壮年期、更年绝经期进行疾病预防,童幼时期从少阴肾进行调治,以助长发育,防治疾病;中壮年时期从厥阴肝调治,既能防病,又可增强体质;更年绝经期从脾胃调治,既可抗衰老,又可防疾病。

3中医妇科生殖节律理论运用于临床及研究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中医妇科生殖节律理论是在哲学思维的指导下,运用中医的传统研究方法推导而成,它的提出是在新形势下运用中医的传统研究方法对中医妇科学理论发展的一次有益而成功的探索,其中仍有许多地方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但其发展仍然离不开中医传统研究方法。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篇5

现在社会中,学习中医成为了一种热潮,中医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接受中医的人在增多,热爱中医学习的人不断递增,但中医学术并没有因为人数的增多而提高。中医治病靠的是临证思维取胜,药物、针推手法、熏蒸浸泡、刮痧拔罐等手段则是抽象思维和理论演绎的载体。中医教学不仅仅是基本理论和知识及其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训练人的思维模式。自觉地按照中医传统文化处事为人,练就中医人的思维,才能把抽象的理念变为临床的疗效和发展中医的硬道理。中医的学习,讲究悟性,悟性的来源则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学好中医就应从传统入手,不断思考,才能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所在。

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尤其与其中的精气、阴阳、五行更为密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相应,阴阳平衡,这些学术思想直接影响着中医的思维。从《黄帝内经》开始便强调整体观念,也正是由此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仅渗透和表现于中医学,还直接参与其有关概念、范畴乃至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医理论的许多概念和原理,如“天人相应”、“气化万物”、“阴阳五行”、“辨证施治”、“以外以揣内”、“防患未然”、“防微杜渐”“、稳态调节”等都是古代哲学的直接应用。一百多年以来,随着西方医学逐渐昌明于世界,埃及、印度、阿拉伯等国的传统医学都相继衰落,唯独中国医药学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在继续向前发展。成废之中顽强立于世界自然科学之林的中国医药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顽强的生命力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铸就。

2注重中医基础的学习

现在社会无疑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大家更希望能找到的学习捷径,因此,一系列关于中医书籍便应运而生。大家从这些书里面接触到中医,认识到中医的实用性,同时也使得大家对学习中医变得急功近利。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学生变得浮躁,不能深入地学习和思考中医的哲学思想,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成为了以后中医学习的很大障碍。学好中医,思维方法是关键。中医的思维源于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周易八卦形成了中医独特的整体思想和辨证论治的特点。思考整体,理解人体的整体性,理解人与环境的统一,才能用各种不同的手段去调整人体的平衡。学习中医应该从这些基础开始,学习精气、阴阳、五行。理解阴阳的内容,五行的制化,精气的内涵。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去认识人体的生理功能,解释疾病的原理。运用精气来理解人与自然的统一,人身与自然一气相通。这些基础就如营养丰富的土壤,为后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在中西医比较中领悟中医思维的优势,促进中医学习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篇6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非医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05-02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中医药院校新兴专业应运而生,如我校陆续开设了公共管理、医院管理、法学、医学英语等非医学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毕业后的工作大多数都与医疗相关,这就要求该类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学知识背景[1]。因此,在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都开设了一些概论类中医课程,使该类专业学生在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中医学知识。《中医学基础概论》为我校针对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整合而成,分上下两部。该课程建设的目标,即通过合理精选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等,为非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结构较为完整、合理的中医学知识框架,使其能够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对中医学基础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以后工作有所裨益。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课程的具体化[2]。目前所使用的《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的内容组合而成,编制时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删除了一些重复的部分,但四门课程基本还保留原课程的基本框架结构。但由于篇幅所限,很多篇章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缩写,使得该教材成了四门基础课的缩写版,这就造成了该门课程知识点繁多,内容庞杂,几乎涵盖了四门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数有限,讲课时教师不能缩减授课内容,对于很多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无时间深入展开。对于学生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既要理解和掌握大量生疏拗口的术语,又要了解或掌握各种中医理论的内涵、特点、功能等,加之老师没有时间就一些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到困难吃力,并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根据非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结合非医专业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更为适合的教学大纲和修订特色教材,成为非医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该课程开设已近十年,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的思索,对该课程在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探索性建议。

一、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也是贯穿应用中医理论、诊法、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思维方法,体现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基础概论》包含的中医学最重要的四门基础课程,也正是理、法、方、药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建议打破原有四门课程的界限,将所有知识点重新整合,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注重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得整本教材的内容沿着一条主线贯穿下来,显现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具体讲,可在总论中重点介绍中医学的特色,以及中医临证的特殊思维方法,然后按照: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学说,法――中医的特色诊法和辩证论治方法,方――体现治法的经典方剂,药――构成方剂的常用药物,组织归纳全书内容。在编写过程中要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与主线关联度不大的内容该删除的就删除,该简单介绍就简单,对于一些核心的理论与知识点,尽量详尽介绍,但也要考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论述要通俗易懂,不要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加强不同课程知识点的融合,体现整体优势

在确定整本教材主线的情况下,我们要反复琢磨教材内容,对涉及的四门基础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和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对具体知识点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合理比例,将相邻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糅合在一起。中医学理论自成一体,其各部分内容常相互佐证或互释,在论述某一基本理论时往往要涉及后面章节的内容,甚至是中药学、方剂学或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例如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则会涉及藏象、诊断、治则、药物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为多章节知识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但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印证关系,也为内容的整合设置了难度。因此,我们在融合相关教学内容时,应该打破以前的章节框架结构,重新梳理整合各知识点内容,每个知识点只保留核心内容,而其他相关的或外延性的内容,分散到其他相关章节。如上面提到的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可以从阴阳五行学说中删除,而在藏象、诊断、治则等章节编写中,体现该学说对各部分的指导作用。如此整合不仅可以避免各章节之间内容的重复,简化教学内容,而且加强了相关章节之间的联系,显示了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也使教学实施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三、把握中医学的精髓,凸显中医学思维方式

中医学是祖国的传统医学,至今仍以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独立于世界传统医学之林。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较多地运用哲学思辩,甚至直接借用哲学原理阐述医学现象。因此作为中医学概论课程,不仅仅在于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的思维方式,自觉运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看待生命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和把握中医学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精髓。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中要彰显中医学的学术特征,在不同章节内容设计时,注意渗透中医“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辩证论治”等基本观点,注重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引用,使得全书显示出浓郁的中医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受到独特的中医文化、中医思维等熏陶,最终能够感悟中医,喜欢中医。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非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教材编写和教案制定上进行探索和改革,从非医学专业的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中医学独特的思维逻辑关系,精练浓缩中医学基础知识,优化知识框架结构,编写一本高度融合的、专门针对非医学专业的综合性中医教材,将有利于非医学专业学生获得良好的中医学背景知识,对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篇7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即哲学基础问题,是近代以来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对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西化式的疏解,所以,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因此,应当认为这些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自在的哲学反思的结果,因为任何文化形式的历史和逻辑的过程只能形成于其文化母体的自在性,而不可能是以任何外来文化所可能进行的解释。西方当代的分析哲学和解释学表明,因为西方文化的内在结构所限定,以其自在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对文本所进行的解释困难重重,并且认为不可能达到本来的意义,所以,其西方文化自在的文字和语言本身所进行的解释都不具备其文本意义,既然如此,何以能用西方的哲学和形式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进行解释呢?真不理解当代中国学界何以能以西体西用的方法论进行中国文化的研究,并自以为是的认为是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律”。当以其中国哲学自在的形式与这些“基本规律”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中西文化是绝然不同的形式,而且就思维方式的基本性而言,中西文化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简单的类比和实现思维方式的统一⑴。哲学思维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只能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中国文化的形式只能是自在的中国哲学思维的结果。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只能在其文化母体中寻求。那么,中医学的哲学究竟是什么形式的?于中国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形成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显然,在这一研究进路中,将构成对中国哲学及文化的反思。

我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的认识论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反思,发现在中国的知识形式中,《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最成熟的知识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是也。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要把《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的形式,而这也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首要的工作。我对《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形式的工作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易经》之“卦”的研究中作出的,并以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进行了对中国哲学的概括⑵,形而中论的哲学思维方式表明,时空对应的认识论原理、对应和中的方法论原理、中和统一的时空本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对中医学能否反映出这三个基本规律是哲学反思的重要工作。

因此,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抽象出一般的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与中国哲学原理的整合是这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易经》的统一,所以历代中医学者对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都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例如,有清一代名医章虚谷说:“诗、书、春秋,论世间事迹,褒君子,贬小人,以明治乱之所由,原非论阴阳之理者。《易》象表阴阳进退消长之理,儒者用喻世事治乱事之道。……故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辞》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概医明大道之一截,易明大道之全体,医书岂真与易书比哉?医经与易经,体同而用异,拙集屡申其义矣。即将先天后天打作两橛,遂有一橛截全体之见,而不识其体用所在也。圣人韦编读易,不闻读医,假年学易,不闻学医,盖以此也。圣人为治世之大道,不为治病之小道,故言某未达不敢当。然道之用有大小,而其体一也。其所系之重,犹先于大道,何故?盖有性命而后有道德功业。保性命者,医道也。其理与《易经》同出阴阳太极之源,故体同而用异也。”(《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易理》)显然,章虚谷对《易经》和医经的哲学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由于哲学形式的外化是当代哲学的研究任务,因此,和所有对医易相通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古代学者一样,这一研究是以《易经》自在的哲学思维的外化形式阐释中医学的哲学思维的。转贴于

我们已经把中国哲学暨《易经》中的哲学模式以形而中论的原理进行概括和反思,由于在中医学中主要体现出医学的目的和方法论的统一──“保性命者,医道也”,所以,对应和中是中医学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论。以对应和中的规律进行对中医学的反思,其表明,在这一方法论的作用下产生的中医学哲学的主要规律是: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下面对这三大规律进行具体的论述。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本规律

就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而言,对应和中者,人对应天地而和于中者也。因此,于道、器论之,人是形而中之存在。而人体中之中者,以藏象论之,脾胃也,以五行论之,中土也。以三焦论之,中焦也。而和于中者,人体健康之象也,而离偏于中者,疾病之所出矣!辨证施治者何以谓之?辨证者,由症对应于阴阳、五行、三焦者也;施治者,和于中者也;和者,由治而达者;中者,阴阳、五行、三焦之中者也;和也者,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者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岁十二节,皆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于主体性而言,阴阳对应和于中者也,阴阳对应者,时空对应之机也,人的形而中者也。所以,于人而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和者,动静之机。”(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六味地黄丸集注》)“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以上的论述在基本的意义上阐明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所以,如果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之中·十、内经主治备要》)从而使之阴阳对应成为哲学本体论的依据,那么,我认为“阴阳和中之谓医”。阴阳和中者,医之大用也。“气血之根皆在下,培养在中,发用在上。”(郑寿全:《医理真传·卷三·问病人干咳周身痒者何故》)。“培养在中”者,“黄中通理”者是也。“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牙于肝,培养于脾,积贮于胸中为大气,以斡旋全身。”(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卷·治气学郁滞肢体疼痛方·培脾舒肝汤》)“培养在中”“培养于脾”,中之用也。所以,“凡人中气充足,则署邪不能相犯;署气入侵,皆气虚招之也。”(陈士铎《辨证录·卷八·内伤门》)。所以,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者,阴阳、五行与三焦辩证而使之和于中者也。和于中者,后天而言,和于脾胃者也,先天而言,和于肾者也,和于脾胃者,血之用也,和于肾者也,气之用也。所以,后天而言,“人以胃气为本。”(李杲《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对中土的认识,历代医家都有深刻的认识:“脾为土脏,主乎运水,全身水道,赖脾为通调。”(吴克潜:《大众医药·第二十四章·卫生门·健康要览》),“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灵枢经·玉版第六十》),“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沈金鳌《妇科玉尺·卷五·崩漏》),“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危。”(李杲《脾胃论·卷下·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胃受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矣。”(王纶:《明医杂著·卷一·枳术丸论》)。以哲学思维论中土者,以章虚谷为要,他说:“土本先天太极之廓,为后天万物之母,故通贯四气而主于中也……夫太极为。五行之廓者,生物之道也;土为太极之廓者,成物之道也。以五行该有形,则太极为五行之廓矣。以有形该无形,则土为太极之廓矣。理气有回环,故生成有顺逆耳。……良以阴阳虽判而太极之体即具阴阳之中,四象虽分而太极之体即具四象之内。所以加土称五行者,以表土中即太极之体所在也。是故五行相生循环无间者,以太极浑然之气流行乎中也。浑然之气无形而土居四象之中,通贯四气以显太极之用,故其成物则土为太极之廓而浑然之气即寓于中矣。”(章虚谷:《医门棒喝·太极五行发挥》)。

关于中医学的哲学基本规律,以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的概括,使之辨证施治成之所为也,是为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规律也。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是以《周易》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因此,医易相通者,哲学思维的统一性也。

三、中医学的发展方向

由上可知,医易相通是在哲学思维中的统一,因此,作为中医学的文化形式而言,其本质性与中国文化的形式及本质性是统一的。所以,中医学在当展方向的问题,宏观而言,其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是统一的,微观而言,是由中医学的自在的规律所决定的,而且与当代的哲学思维密切相关。

在西医学已经于当代越来越显现出其固有的不足和缺欠的同时,伴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出现,中国医学的优异之处同时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对其进行的哲学反思表明,从问题的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言,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因为从目前西方文化的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医学方面,其更主要的问题是在西方文化的哲学方面。应当认为,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劣是在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形成的,这些优劣还要在以后的医学和文化的进步中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显然已注意到中医学的优势,但是,除了中医学的医疗实践上的优势以外,笔者认为,中医学的优势表现在哲学思维上,中医学的成就是中国哲学思维所造成的。因此,正是在中国文化及哲学的统一下所生成的中医学本体论,使中医学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人类医学继续发展的相当重要的参照系。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文化和哲学以来所造成的思维定势和对中国哲学的判定的失误,以至于造成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形成思维方式上的误导,影响了中医学的正确发展。因此,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的工作,也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的哲学思维的不同,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从固有的中国文化形式中重视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即中国哲学是以怎样的本体和本体论进行哲学思辩的。尽管西方的形式化的哲学思维造就了西方文化,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例如,对“道”范畴的研究,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从道教医学大家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学术性质的观点能够得到中医学本体论问题的相关启示。他认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损;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研究,始可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百家,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须探微,若能具而学之,则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由时空对应的本体论和阴阳对应和中的中国哲学可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周易·系辞》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述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医学本身即是关于“道”的学问,只有把握了“道”的哲学思辩,才能具体把握中医学,但由于自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并没有象西方哲学那样从西方文化中形成形式化的哲学,因此,“道”就不可能在形式化的思维中把握,而只能在存在的整体性上把握,因此,一个有贡献的中医学者,必须象孙思邈所论述的那样,非达到群书博览,涉猎百科而得“道”莫属。因此,举凡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的体认的得“道”者,从而使其“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而在完成对中国的文化外化为哲学之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将以自为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学的研究,中国哲学的自为的形式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的正本清源和本质性的进步。⑶

由于西方文化从近代开始的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滥觞,在当代完成对中国哲学“道”本体论的发掘,以建构中国哲学的独立形式,尽管无论对中医学或中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的中国哲学的研究的状况而言,却显的任重而道远。因此,就中医学界而言,应当重点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使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本体统一,这将是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中医学应在“道”本体论的思辩形式中,完成对人的生命的本质性的认识,在确立可操作的形式中,使人类的生存达到其应达到的境地。

以本文所论证的中医哲学的基本规律表明,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历史和逻辑均表明,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应当认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社会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注释

⑴关于中西哲学的统一性问题,是建立人类哲学的必然性工作,但这只能是在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哲学基础之后才能完成的工作,任何外在的以形式化的努力并以此形式上的归类的方法,不但违背了形式逻辑的乖诘囊孕问交呐Σ⒁源诵问缴系墓槔嗟姆椒?不但违背了形式逻辑的购捅咎迓劢姓苎急绲摹>芪鞣降男问交恼苎嘉炀土宋鞣轿幕?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例如,对“道”范畴的研究,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从道教医学大家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学术性质的观点能够得到中医学本体论问题的相关启示。他认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损;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研究,始可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百家,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须探微,若能具而学之,则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由时空对应的本体论和阴阳对应和中的中国哲学可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周易·系辞》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述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医学本身即是关于“道”的学问,只有把握了“道”的哲学思辩,才能具体把握中医学,但由于自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并没有象西方哲学那样从西方文化中形成形式化的哲学,因此,“道”就不可能在形式化的思维中把握,而只能在存在的整体性上把握,因此,一个有贡献的中医学者,必须象孙思邈所论述的那样,非达到群书博览,涉猎百科而得“道”莫属。因此,举凡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的体认的得“道”者,从而使其“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而在完成对中国的文化外化为哲学之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将以自为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学的研究,中国哲学的自为的形式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的正本清源和本质性的进步。⑶

由于西方文化从近代开始的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滥觞,在当代完成对中国哲学“道”本体论的发掘,以建构中国哲学的独立形式,尽管无论对中医学或中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的中国哲学的研究的状况而言,却显的任重而道远。因此,就中医学界而言,应当重点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使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本体统一,这将是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中医学应在“道”本体论的思辩形式中,完成对人的生命的本质性的认识,在确立可操作的形式中,使人类的生存达到其应达到的境地。

以本文所论证的中医哲学的基本规律表明,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历史和逻辑均表明,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应当认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社会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注释

⑴关于中西哲学的统一性问题,是建立人类哲学的必然性工作,但这只能是在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哲学基础之后才能完成的工作,任何外在的以形式化的努力并以此形式上的归类的方法,不但ケ沉诵问铰呒墓媛桑ㄐ问郊安问降穆呒肼呒安呒男问绞峭骋坏模?而且不可能从形式到逻辑进行不同文化形式的整合,正如英语和汉语不可能实现在形式到逻辑的统一一样。人类文化的统一首先要求哲学的统一。笔者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文化形式和哲学思维只有在完成时空的形式和方式的还原以后,才有可能完成,这是笔者的“时空统一论”哲学体系所力图完成的工作。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篇8

关键词:中医意象思维;中医现代化;意象;认知心理学;认知路径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6-0020-03

1基于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中医意象思维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学形成了不同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其中,中医意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直觉性与变易恒动性的特点,最为深刻地遗传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基因。中医意象思维主要体现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之中,运用取象比类,分析人的生理病理功能结构,建立“藏象”学说;对疾病的认识上,将各种病症表现归结为“证象”,建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所谓“藏象”、“脉象”、“证象”等,其本质就是“意象”[1]。

取象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最具本质特征的认知天地间事物规律的途径,《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这种“观物取象”的观点,奠定了中医意象思维理论的基本原则。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医意象思维的理论基本上是这一观物取象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尤其是面对中医被西医全盘取代的观点,中医思维方式尤其是中医意象思维的精髓含意亟待深入探究。

随着世界整体医学观和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世界新技术成就、医学社会学、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等会在未来的医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医要现代化,必须时刻注意把相关域外学科纳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并能做到较好的融合[2]。

目前,对于中医意象思维的研究刚刚起步,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入手,既借助认知心理科学的研究范畴去解释中医意象思维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使人们更易于了解中医意象思维,同时,也能鉴别出基于西方哲学建立起来的现代认知心理科学的不足之处,最后指明中医意象思维应该建立自己独特的东方认知心理学路径,因此,探索中医意象思维的认知心理路径,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

2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范畴

认知心理学泛指对意识现象及人类高级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它尤其重视对思维策略等人类复杂认知活动的研究。其涉及一系列心理过程―从感觉到知觉、图象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形成、思维、表象、语言、情感以及心理发展过程。抽象分析法是认知心理学独特的和主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将人脑与电脑进行[HJ3.2mm]类比,认为人脑是处理信息的加工器。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里,意象被明确定义为一种“形象思维创造与描述环节的基本思维形式”,此定义确认了意象“是由表象概括而成的理性形象,是事物的表象与主体对深层之理解的辩证统一”[3]。简单说,意象就是有意义的形象,其包括了意和象两方面因素。

事实上,意象这一术语在国外是由美国的“e•庞德于1912年创造的”,他提出了“意象是一瞬间思想和情感的复合体”,“从而使其意象有别于一般所说的形象[4]。

Sternberg在其《认知心理学》第2版中指出:“应用心理学家观察设计工程师、生物化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其他学科科学家及工程师使用意象(imagery)来思考不同的结构和进程,以及在其领域内解决问题。发现不是任何人都能流畅地创造和操作意象。研究表明一些人在实验室使用仪器时更善于创造意象”[5]。

苏联学者B•p•伊林娜与a•a•诺维克夫在《科学直觉的世界里》一书中提到,遗觉的直觉以意象模型为背景,在先前已有的概念基础上建立新的直观形象的过程。这种科学直觉的不同形式是按其内容来划分的,表明思维过程中感性和理性不同的交互作用方式[6]。

关于意象最早被人注意的问题是它和知觉的关系。而对这个问题的最朴素的看法就是益二,认为意象乃知觉的翻版,认为二者的区别仅在于明晰度。铁钦纳的学生拍凯(C•w•perky)于1910年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检查,证明当知觉刺激物的强度微弱到临界于阂限时,被试会把微弱的知觉误认为意象[7]。

3中医意象思维独特的认知心理路径

中医意象思维是中医最根本的思维策略,属认知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中医意象思维中的象,指的是在天地人三才为一体,内部各事物间相互联系、不断变化并相互作用的大生命观下,与生命病症相关的、经过抽象化了的象,是“藏象”、“脉象”、“证象”,比如在藏象中,《素问•五脏生成论》提出了“五脏之象,可以类推”的原则,而《素问•金匮真言论》则从直观经验入手,按照功能行为的相同或相似归为同类的原则,将自然界和人体分为五类,然后发掘出蕴涵于“象”中的深层的藏象理论。首先,以五行之象类推五脏的功能作用。如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决,肾象水而润下。其次,以五行之象类推五脏外合体窍、通于天气的理论,将人体脏腑、器官、生理部位和情志活动与外界的声音、颜色、季节、气候、方位、味道等分门别类地归属在一起。

而中医意象思维的意,是抓住了一元论中天人合一的本质,融会贯通地去理解一个病象或证象,此中的“意”不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所谈到的意象中散落在人们头脑中的想象与意义,而是基于系统整体观,通过直觉感悟生命与病症征象的精微内隐的思维动态和心理活动过程,其中包含心理与意识的因素,更包含着下意识的成分。比如南朝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云:“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得言也。”在此,东汉名医郭玉所用的“意”是能过息心涤虑,细细体察感受病家的藏象,脉象和证象,专志于诊病。当代中医学家裘沛然先生也曾解释说:“医者意也,就是用意以求理,理有未当,则意有未惬,医理难穷,则意有加”[8]。

在中医的临床实践中,达到“慧然独悟”的状态,实际运用更多的是偏向于“意念”、“心悟”的“意解心知”的思维方式,《素问•八正神明论》曰:“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个俱视独见,视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而明代名医谢肇渊认为:“脉之候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五杂俎》),在于医者凝神静虑,体悟精微,以意为解并与神相通的辨识,通过直觉完成[9]。

4突破现代认知心理学范畴的中医意象思维

科学的进步与知觉和意象的转换紧密相连,科学的历史也正是知觉和意象理论的历史[10]。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为保留中医的传统文化精髓,不应该拒绝西方科学化,更不能与西方科学与西方哲学思维严重冲突与对立,而是要不断与西方科学中的认知心理论――思维哲学相结合,才能真正显明中医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中医意象思维方式的深奥内涵。

现代认知心理学超越了片面而机械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承认人的意识,重视认识过程的研究,尤其是高级思维策略的研究。然而,现代认知心理学在理论和方法上还存在着严重局限和不足。例如,把计算机与人脑进行类比,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器,而人的心理、意识要受自然界、社会实践活动及内部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方面计算机如何能灵活精确地模拟?这是一种有严重缺陷的基本方法论,不能从整体上揭示思维本质。

西方先哲亚里斯多德[11]提出:“显然,记忆和想象属于心灵的一部分。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的东西。”中医意象思维把天地人三才观作一个整体并且其中的关系不停地变化,把整个世界的本质被称为“道”,再采用被抽象了意义的“象”去取象比类,在“坐忘”、“心斋”的直觉思维中去体悟大道,与道会意,因此,中医意象思维的“意”与“象”,不是针对具体某个事物的形象与意义的具有整体性、直觉性、变易恒动性的特征,包含并突破了感觉到知觉、图象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形成、表象、语言、情感等认知心理学的范畴,是医家以四诊了解患者的证象开始,将心境、物境与道相互交融,使心灵处于无所束缚的状态下,让下意识直接拥抱客体,融化于客体,获得对道的感知,这种状态只能用直觉,不可分割,一旦引入理性,运用判断和推理,就意味着分析和割裂,因为,认识与意向统一于主体的实践,心理活动是人们实践活动的“枢纽部分”和“主观活动部分”[12]。

中医意象思维是基于先人总结的范畴与医学理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理论等,进行取象比类,以象尽意,立意言象,其背景为整个宇宙的所有信息,理论基础是前人已确定的理论,正如梁启超先生进行的“一个早熟的婴儿”的比喻,中医意象思维理论一开始,就采取了宏大的宇宙观为背景与基础。对中医意象的认知模式和规律进行实证研究,挖掘其深刻内涵,是中医现代化进程中保持中医拥有鲜活生命力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是认知心理学视域下重要而崭新的课题,二者必会相互促进融合,对东西方思维哲学的交融、对世界临床医学与心理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通过中医临床观察分析,进行系统科学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如能找到最适用、最简捷、最方便的临床辨治方法,找到最直接体现人体病变意象的临床思维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而且在现实社会环境下对于养生、防病均具有重要价值[13]。

参考文献:

[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导论[J].医古文知识,2004,(3):6~8.

[2]刘亮.“现代中医”――中医现代化的实现者[J].医学与哲学,2007,28(10),61.

[3]田运.思维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629.

[4]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53~1554.

[5]SternbergRJ.Cognitivepsychology[m].thomsonBusinessinformation,1998:217.

[6]周义澄.科学创造与直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8~119.

[7]e•B•titehener.atext一Bookofpsyehology[m].1924:198.

[8]裘沛然.壶天散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9.

[9]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25.

[10]李醒民.创造性科学思维中的意象[J].哲学动态,1988,(2):38~42.

[11]亚里斯多德.《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0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196.

[12]潘菽.心理学简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4.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篇9

关健词:《黄帝内经》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R1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36-01

《内经》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首,记载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为学习中医理论及临床技术的必修课程。其文字古雅,义理深奥,内容博大,给学习者带来一定困难,也给教学带来一些困扰。做为一个授课经验尚浅的老师,如何上好这门课,笔者也在逐渐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课程定位

《内经》是中医古典文献中最早的一部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古代关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经验。凡是中医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初,《中医基础理论》及《古代医学史》等相关课程就对其有所介绍。学生在学习了部分基础课、临床课后才开设这门课程,是本科阶段的后期提高课程。因此,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内经》的学术价值。《内经》的学术思想、思维方式、诊治原则及方法,几千年来始终指导着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作为经典的医学著作,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该书和《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之所以说其是理论提高课,是因为该书有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时代烙印。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提高中医理论水平,掌握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书中内容涉及哲学、社会、人文、天文等方面的知识,是多学科研究的典范,对于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医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2加强学生自学能力

由于课时所限,《内经》的原文在本课程教学中有大量删减,有些教材也打乱原文的次序,内容取舍和理论解释方面也各有偏重,由此以来,原文传达的部分学术思想及理论观点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受到局限,妨碍了学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从单纯的中医学知识的灌输,转向中医学方法的培训,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只讲授重点内容,然而单靠课堂讲授是有限的。因此,授课过程中除了串解、阐释、启发、总结外,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树立记诵之风,提高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

对于某些经文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去查询相关文献甚至是临床资料,加深理解和运用。比如对原文“诸痛疡疮,皆属于心”的理解,教师除了阐释其含义外,可以让学生从安神、泻热等角度去查询疡疮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应用。

此外,教师可挑选《内经》原文,写出课下学习要求,介绍相关参考书籍,布置思考题,以及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讲解汇报的方式进行检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仅局限于所学教材,可以通过网络、参考书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拓宽学习视野。

3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内经》条文晦涩难懂,部分内容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都有所涉及。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学效果较差。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教学的效果和学习中医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采用传统和现代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内容、不同阶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避免或减少传统教学方法的枯燥单调的缺点,使得课程内容更为直观,新颖生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或者总结发言等方式,甚至可以节选部分教材或内经原文的内容,以学生授课教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用所学到的内经理论进行解释,拓宽思路,认真思考,前后联系,提高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让学生联系原文和中医理论知识,理解“脾主时”和“脾不主时”、“肾治于里”和“肾为之主外”的内涵;并可配合后世医家对其理论的发展,解决临证中的疑惑说明经典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体现其临床指导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重视启发学生中医思维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密不可分,尤其是哲学思想的渗透对《内经》理论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内经》理论观念的文化背景,引导和培养学生用中医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明确中医学发展的认识规律,掌握《内经》理论的思想内涵,理解中医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表述方式,才能充分发挥中医经典教学所承载的导航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医学术的特色及优势,真正掌握中医学防病治病的基本机理。只有建立中医的思维方法,运用它去观察、思考、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内经》的理论,才能做的好继承和发展中医,并在临床上运用自如,做到举一反三。

中医理论的深厚之处就是天人相应的自然规律。培养中医思维,应该成为中医教育的生命线。要养成这种思维习惯,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注重自然规律,引导学生接触传统文化,开展专题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中医文化素养。

要想教好内经,教师本人也要不断学习和进步,其内容还需进一步挖掘、发扬光大。学好这门课,足可以让我们受用终身。

参考文献

[1]王庆其.内经选读[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中医学基本思维原理篇10

以往的中医教学以知识化、实证化的方式解释中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实质上是一种与现代科学相比附的教学模式。它缩小了中医的丰富内涵,也抹杀了中医的内在精神。由此导致学生对中医的基本概念如阴阳、五行等缺乏一种深刻的把握,导致中医知识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因而教学效果不佳[1]。改变这一局面要借鉴现象学的基本观点,训练学生现象主义的思维方式,以现象学的路径来认识疾病和人体。

1现象学现象学是认识世界的一条重要路径。

1.1现象学概述现象学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所创立的一个哲学流派。它重视主体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认为科学知识是内在于人心的,人们需要仔细地揣摩和体察。它主张通过“现象学还原”和“本质直观”等方式来深刻把握科学知识的深层内涵。现象学是西方哲学继本体论、认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取向——即从人的内在意识体验的角度来探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它重视人类认识活动中的主体之维,是源远流长的唯心主义哲学在面临科学主义压力下而出现的一种新形态。

现象学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很大相似之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重视整体性、体验性,倾向于超越名言、表象以及符号,长于运用隐喻、象征和模型等特点是与现象学很接近的。如果说在西方是形式逻辑的传统压倒现象学的传统,那么在我国古代则是现象学的传统凌驾于形式逻辑的传统之上。只有人们运用现象学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才会真正理解中国学术的内在精神,如仅以形式逻辑的方式来治国学就可能将国学的内在精神抹杀。中医是我们的国粹,应借鉴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并将之应用于中医教学,以便将这一国粹发扬光大。

1.2现象学的特点现象学的特点主要有三:第一,重视自识和反思。现象学主张人类在认识世界时要发挥自己的主体精神,对现象进行本质直观。第二,现象学还原需要“悬置”,即将一切附着在现象之上的名言系统、先入之见统统去掉。在现象学看来,正是这些外在的假设影响了人们对某一现象进行直观把握。经过悬置和还原后,人们才能最终认识到某一问题的实质。第三,在本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现象学寻求建立一门“严格科学的哲学”。这种哲学是联结其他各门具体科学的纽带,是学科综合的基础。

1.3现象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条路径之一人类认识世界主要有两种路径,除形式逻辑外,现象学的方法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现象学的最大贡献正在于它首先是一种方法和思维方式。它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正在于它的方法论意义。现象学诞生后,在其影响下出现了许多新学科,如现象学心理学、现象学美学等。不过,现象学这样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古已有之。例如在宗教体验中就有大量通过现象学而认识世界的例子。哲学上的现象学只不过是对人类这一认识世界方式的系统化和哲学化。现象学的路径与形式逻辑的路径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五:第一,前者是高度个人化的,后者是社会性的。第二,前者认识真理的时间相对较短。前者在人的一生中就能完成,后者却需要几代人甚至是无限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第三,方法不一样。前者需要澄心静虑,以便进行现象学还原和本质直观;后者需要逻辑推理和语言的建构。第四,所产生的知识形态不一样。前者产生图画式的知识形态,后者产生定理、名言式的知识形态。第五,产生的社会效果不一样。前者是个人化的,因而就不容易传播,且容易被人误解;后者以逻辑和语言的方式进行传播,要相对容易一些,但人们还是需要现象学还原,才能最终把握其精神实质。

2中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中医教学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现象学思维的训练,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中医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学生只能知其表面意思,不能理解其精神实质,因而也就不能触类旁通,以一知十。这必然导致其临床能力的低下,在诊疗实践中不能完全贯彻中医的思维方式。

2.1基本概念的解释模糊不清如对阴阳、五行等基础性概念的解释只是以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而忽视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现象学的把握。这必然使学生最终不能理解这一理论,并且形成刻板思维,出现机械套用的状况。又如,在中医中有一种自然主义的情结,主张与自然和光同尘。如果在概念解释时不能通过现象学的还原,使学生真正理解“自然”的本质,学生就只能单向地接受这一理论,并机械地将之应用到实践中。这在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今天将导致非常恶劣的后果。

2.2与现代科学相比附在中医的教学和科研中,进行中西比较是值得提倡的,但不能走向比附。比附的最大不足在于它忽视了对象各自的特色,缺乏从总体上着眼的宏观思维。因而比附总是缺乏鲜明的立场,对问题的解决无益。正如哲学家张汝伦所说“比附的特点便是不顾整个系统及个体在此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脱离整个语境,只顾求同”[1]。实际上,进行中西医比附的人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中医的真谛,也不清楚西医的内在精神。如在中药学的教学中,往往将某种药材的化学成分与其药理摆出来,以增加“说服力”,其实这样做恰恰是在自毁中医的根基。因为中药学的理论基础绝不是化学或西方的药理学,而是以实践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人们现象学还原而建构出的五味说等理论。

2.3实证的方法缩小了中医的内涵当前在中医教学中有一不良倾向:即不但以实证的方式来研究中医,还以实证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中医思维。实际上,实证绝不仅是逻辑上的合理性、事实上的雄辩性。实证还应包括主体的“亲证”。这种“亲证”正是现象学或现象主义的理论根基。中医除可实证的部分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思想系统,其中蕴涵着当代西方医学尚不能完全解释的内容。这是先人们在临床诊疗和艰苦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医与西医相比,其最大的优势不在于治疗效果的稳定而是这样一套类似哲学的医学观点。它将预示着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将对人们的疾病起到有益的预防作用。

2.4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不足这是中医过分强调与现代医学接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中医的特色正在于它的思辨性非常强。如果说西医只有在实验室中才能进步,那么中医就只有在思辨者的心中才能获得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不足、不肯在思辨上下工夫将导致中医的内在精神逐渐沦落,最后被西医排挤出医学的殿堂。

3现象学对中医教学的启示

3.1应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当前学生的思维训练严重不足。学生们整天忙于做实验,而无暇顾及理论的沉思和自我反省。中医是一种自然疗法,而自然疗法是一种整体性的疗法。因而就需要学生具备心理学、社会学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但要使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加强思维训练,以逐一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最后使学生明白生命的真谛,确立自己的立场。

3.2教师要善用启发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对的是填鸭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只能使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对于那些记忆力好、善于反思的同学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延长了他们发现真理的时间。而对于一些记忆力差、不善于反思的同学来说,则可能因为所学的知识不能深契他们的身心,但又因记忆力差很快就忘记了,因而就根本起不到教育作用。中医教学要大力发扬启发式教学,不忿不启、不悱不发。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强化学习动机。不过,启发式教学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中医的真谛,还能深刻体察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脉搏。用现象学的术语讲,即需要进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去。

3.3注意学生悟性的培养悟性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鲜明特点。与形式逻辑思维相比,它具有整体性、模糊性的特点。在中医教学中,我们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悟性思维,使学生能超越中医学表面的名言系统,把握中医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