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有机农业市场规模十篇有机农业市场规模十篇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6:04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篇1

(一)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目前我国的农地制度在产权安排上的缺陷导致农民无法用自己的土地财产来换取进入城市的生存资料,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抵押、担保的权能,但由于受到法律限制,土地的融资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农地产权“比例化共同所有”正是基于以上背景提出,其原意是指将农地的所有权按一定的比例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形成以农民个人为载体的多元化农地法人产权。但由于受到我国农地政策的限制,农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因此,农地产权“比例化共同所有”是指农地的承包经营权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集体和农户之间进行分配,实现集体和农户对农地的“共同所有”。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则是指将“比例化共同所有”的农地进行市场化流转,集体按照其所分配的产权比例获得的流转收益主要用于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农民按照其比例获得的流转收益全部转化为农民个人的财产性收入。

(二)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是指为了促进某一产业或某一地区的快速发展,金融业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对金融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并在资金供给、金融服务等方面对支持对象进行主动的、有计划的和全方位的扶持。为了保证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顺利进行,在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下,金融机构通过市场直接配置资源,在保证自身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农地流转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从而实现金融业和农地流转的协调发展。

(三)农地流转与金融支持的关系1.农地流转与农村金融的发展相辅相成。农地流转与农村金融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流转规模、流转绩效与金融支持和资金配置效率是密切相关的。资金的获取和流动速度直接影响着农地的流转,进而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农地流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增加了对农村信贷、保险、投资、期货、票据等现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推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2.金融支持是实现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的前提条件。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过程,是将农地进行商品化和资本化的过程,是将产权性质的农地向可增值的金融资产的转化。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农地实现资产功能转化的前提和保障。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决定了农地流转效率的高低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进而决定了农地财产功能的实现程度。金融机构的发达程度影响着资金流动的顺畅程度,进而影响着土地流转的速度和效率。3.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动力。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是将农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农户从事规模农业和非农产业经营的“本钱”,使之进入资本市场,进而演化为辅的金融工具。因此,农地是农村金融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绩效的提高,进而推动了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随着转入农地的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对生产性资金需求也进一步扩大,促进了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增加;其次,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增加了农地流转的灵活性和产权的实现机制,使得金融机构的债权保障程度得到提高,刺激了农村金融主体的资金供给动机。

二、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原则

(一)不得违反国家的“三不得”原则国家政策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集体所有的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的承包权益。因此,在开展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金融支持政策时也要坚持“三不得”的原则,对于一些从事商业性开发活动、改变土地所有性质、改变土地用途、非法强占农民土地、严重损坏农民权益的流转行为不予以金融支持。

(二)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因此,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金融支持必须以保证农地顺利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为前提,以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目的。

(三)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的原则开展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金融创新活动,首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化运作为基础,通过市场实现对土地和金融两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以国家的政策扶持为支撑,国家通过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提供资金支持。

(四)以优先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为原则对于进行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的失地农民,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农地流转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金融机构在支持农地流转的同时要优先支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成立失地农民土地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并对其进行专项管理,从而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

三、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金融支持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金融支持的组织体系有效的组织体系是农业经营主体和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中介,是保证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高效运作的核心。1.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由于农业天生的弱质性和低收益性,决定了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合作金融机构成为农业金融的主体。从组织体系建设上,国家对农地市场化流转的金融支持可以采取渐进性原则:第一阶段主要是依托现有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稳步开展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业务。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转换和信贷业务创新,充分发挥其对土地流转进行资金支持的政策调节作用;第二阶段,当农地流转达到一定规模后,成立专门的农地金融机构,全面推行中长期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业务。2.继续发展农村合作社的农地金融业务。农村合作社在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着资金外流、业务创新不足、支农力度不够等问题,仍不能满足农地大规模市场化流转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应加快对农村合作社的业务创新和体制改革。在农村信用社内部成立“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中心”,负责农地抵押贷款业务,满足农户规模化经营的贷款需求,以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深入基层、网点众多和信息成本低的优势。3.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业务。由于商业性金融机构坚持“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原则,使其不适合开展过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但商业银行具有的资源优势和资金实力对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商业性金融机构可建立农地流转项目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对满足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开发设计;同时重点发挥农业银行在农地流转资金支持方面的主导作用。4.壮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力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该类机构以立足农村、服务三农为目标,能够满足农村各种经济主体在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同时由于新型金融机构在贷款程序、贷款项目、贷款期限和额度上都符合农户的现实需求,因此市场前景较好。但该类金融组织同样面临着较高的市场风险,且组织管理上不够规范,因此对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的金融支持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根据帕特里克的“需求追随型模式理论”,农地市场化流转使得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领域不断扩展,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数量和需求种类也将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种类少、质量差、效率低,根本不能满足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过程中经营主体对多元化金融产品的需求。因此,必须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为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创造载体和运行条件。1.建立土地规模化公积金。土地规模化公积金是模仿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提出来的一种土地金融制度。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借鉴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基础上,在由计划体制主导向以市场体制主导的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自主原发的住房金融制度创新。土地规模化公积金是指在农地比例化市场流转后,从集体获得的流转收益中提取出来的用于农地规模化经营的那部分资金。将农地流转出去的农民可用此公积金重新买地或用公积金贷款买地,类似于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这样既发挥了土地的融资功能,解决了规模化经营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又保障了农民长远的利益。通过规模化公积金这种既有强制性又有互的长期储蓄制度可以实现土地作为金融资本向生产性资本转化,比直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土地规模化公积金具有以下的特点:(1)土地规模化公积金是一种强制性的失地农民储蓄计划,要靠政府的强力来推动,需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集中分配功能。(2)土地规模化公积金是一种分阶段实施、不断完善的土地融资制度。(3)在土地规模化公积金的归集与缴存方面要处理好强制性缴存的合法性、资金的管理成本与使用效率等方面的问题。(4)在土地规模化公积金的使用与投资环节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金闲置严重,合理利用其增值收益,尽可能增加失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2.扩大农地抵押贷款的范围。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是指农民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从而获得自身经营所需的资金并履行按时足额偿还借款的义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新赋予农民对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农民因此可以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在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时,农民将自己所拥有的那部分农地承包经营权拿来抵押,如果出现了经营风险,无法按时还款,农民用自己的抵押物赔偿一部分,集体赔偿一部分、国家再赔偿一部分,最后还可以由银行的坏账准备金覆盖一部分。这种风险共担赔偿机制既保证农民没有完全失去土地,又能将银行的风险降到最低,增强了农户和金融机构开展农地抵押贷款的意愿。

(三)农地市场化流转的保险体系要保证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顺利进行,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当农地实行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后,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弱质性,导致经营风险加大。因此,农地市场化流转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从农户角度看,农户的收入有限,购买能力低下导致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不强;从保险公司看,经营农业保险的风险较高,经营存在不稳定性,且提供的保险种类少、市场发展空间有限;从国家层面看,国家的保险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对保险机构的规范性监管。因此,为了保证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顺利进行,应设立专门针对农地流转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和再保险机构,为流出农地的农户提供失业风险保障、再就业风险保障;为流入农地的经营主体提供专业的经营风险保障;为农地流转保险人提供业务风险保障。

(四)政府支撑体系的完善1.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最大风险在于农民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将面临的失地、失业、失保障等一系列风险。因此,一种成功的农地流转模式必须考虑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这也是开展农地流转的前提。在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后,建立专门的土地保障金,用于失地农民的综合社会保障建设。土地保障金主要来源于集体依据其所分配的产权比例而取得的部分流转收益,并由集体负责管理和发放。土地社会保障金既能保障流转农地农民当前的生产、生活,又能解决他们的长远生计,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从而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2.农地评估体系。要保证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土地评估系统,建立各级土地拍卖、交易和仲裁机构,培养一批专业的评估人员和中介机构,保证土地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健全完善土地评估体系有助于保证土地评估工作的公平性、公开性,提高农地流转的效率,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3.完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首先,要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等指标选择合适的市场流转模式。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要发挥市场信息收集、咨询和公布以及配置农地资源等政策引导作用。再次,农地产权流转市场的建立应包括土地供需机制、农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等。4.完善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系统。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必须有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首先是资金的扶持。政府需要向负责农地流转的农地金融机构直接注入资金或者提供贴息贷款,保证农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是机构扶持。由各级政府扶持建立农地流转金融机构,鼓励各类金融组织开展满足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资金需求的金融业务。

四、结论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篇2

从1994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初步建成以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相互并存的组织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也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成长,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阶段,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暴露出诸多现实性问题。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低质现状已严重制约着本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垄断严重;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不足;农村信贷资源萎缩;农村金融市场价格被扭曲;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农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逐渐向商业化和集约化改革,实行在农村地区撤并机构、减少网点的措施。农户和农村经济发展与信用社的服务手段及方式不相适应;小额信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贷款,但显著减少了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而且由于农户小额信贷的交易成本较高,贷款额度较低,贷款利率封顶等情况,信用社发放小额信贷的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大部分亏损,其无能力向农户提供贷款,我国人民银行所发放的支农再贷款相当于杯水车薪,广大农户还是只能够寄希望于民间借贷。政府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由于不良贷款率居高、无法真正到户等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扶贫帮困的美好初衷。农村正规金融市场贷款难问题在制约农村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

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路径取决于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选择。成长模式的选择要依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来做出理性决定。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

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简称内生成长模式,是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凭借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内生演化而来的一种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在刘易斯古典模型中,欠发达国家的农业部门仅仅能够维持生计,并不能够充分发挥资本形成能力,需要依靠工业部门来形成其自身的资本以及实现现代化。但刘易斯却忽视了农业和工业两部门间资源的流动对整体的资本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而是将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二者独立,这不仅低估了农业部门金融市场的内生成长能力,而且高估了工业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以及资本形成的能力。农业部门是能够自己内生农村金融市场的,即使在我国“以农养工”的阶段中,农村仍然存在着大量民间金融。基于市场中金融需求的诱导角度来看,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又称需求诱导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当农村企业和农户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强烈时,有经营实力的农村经济体为追求利益,就会自发地组建各种形式的金融组织,满足人们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金融需求的诱导,就会自发形成民间金融组织。政府不会在这一成长模式中做出明显的金融干预,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必要法律制度,以维持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秩序。当农村金融市场选择市场主导型成长模式时,农村的经济主体就会占有较大的农业收入份额,因为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是由下而上逐步形成的。当农村企业和农户的收入水平相当,并且能够自主支配由此产生的储蓄份额时,才能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的内生成长基础。市场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依靠的是市场,能够有效实现主导农村金融资源的横向配置。然而,这种形式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会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速度缓慢。农业的自身储蓄能力和资本形成能力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产业属性而不健全,即便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内生成长机制得到满足,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农村金融需求是无法依靠内生的农村金融市场供给来满足的,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非正规金融机构所发放的高利贷盛行,农村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二)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

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简称外生成长模式,是在农村经济体外部凭借政府的强制力量人为地植入到农村经济体内的一种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这种成长模式基于对外部金融模式的移植,几乎不需要农村经济主体和农村金融主体做出贡献。农村经济体系在政府金融因素刺激条件下,依然缺乏金融市场成长因素的积累,为回应政府外部金融刺激,只能够强行启动,表现出一种效率低下、有量无质的弱质量性增长。在此成长方式下,政府部门采取由上而下的模式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及运行机制。即在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中,政府部门先强制介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过程中,后组建农村金融机构,从而在农村经济中布局。然而,农户和农村企业自行组建的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在这一过程中被视为非法组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和打压,导致其交易转入“地下”。这种方式与“以农养工”的工业化战略思想相适应,与后进国家工业化战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成长模式中,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体系的规划与运作是依据政府的效用偏好而完成的,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结构,因而这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经济的现实状况。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又是一种供给主导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政府是通过事先的金融供给,以诱导和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而此种情形下,金融需求的市场化程度十分低下,大多是满足政府指令性的生产和消费。在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量性扩张。农业金融资产规模量的扩张取决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政策走向,若政府采取重视的态度和积极政策,规模扩张是有可能的,若政府采取歧视农业的态度和消极政策,规模难以扩张,质的提高更无从谈起。在此种方式下,农业经济各主体间不能够通过真正的金融手段来调剂余缺,农业金融主体的参与和努力程度十分低;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行为由于政府的集中承担收益和风险而缺乏利益激励与风险激励,这无疑会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即使此时有金融资产的增加,也难以完善市场、优化结构,如果此时选择依赖行政力量来予以维系,金融风险将逐渐积累。

(三)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混合型成长模式

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都存在相应的缺陷,政府主导型成长模式较市场主导型所存在的缺陷更为突出。市场内生型为主、政府引导相结合机制的混合型成长模式是最佳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特别是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农村金融市场应该从外生为主导的成长模式向内生为主导的成长模式转变。农村金融市场在成长过程中应努力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保护、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金融资源中的配置职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效率的提高也应该依靠市场机制力量,使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低质状态得以改善,还应该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弥补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政府介入的理由如下:一是在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部门的利润率远低于工业部门的利润率。因为在这时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农业部门一定会在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资本净流出。二是在市场条件之下,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来实现农业增收是不可能的,因为农业是一个弱质经济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就导致农业部门对外部资金缺少了吸引力。三是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产品属性,需要政府的介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在提供农户融资场所和发展农村金融的同时,还增进了农村的社会福利,因此政府应该在农村金融市场内生成长中给予适度的政策鼓励,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府不仅要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保护农村金融市场安全的方式介入,而且要出资建立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实现对农业的政策性诱导和扶持,增强对贫困农户的扶贫救济,满足公共产品融资以及农村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混合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依据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过程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市场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农村金融市场在市场机制导向下成长,政府介入的目的是通过制定税收减免、补贴、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政策以保护和放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且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弥补市场机制失灵。因而,农村金融市场成长在市场导向型混合成长模式中应以内生和需求引导为主、政府外在供给和引导为辅。此模式往往常见于市场经济体制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政府的干预较少。

2.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市场和政府机制在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中并存,而政府机制所起到的作用较市场机制要大。政府不仅要组建并运营政策性金融机构,来向贫困农户提供政策扶持性信贷,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村合作金融,从而实现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目标。政府应该注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配置金融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此过程中如果政府直接的干预力度较大,则会损害市场机制,从而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内生成长机制无法顺利建成,因此,此种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应该以外生为主、内生为辅。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将逐渐取代政府导向型混合成长模式。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往往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或农业重视度和重要性较高的国家中常见。

总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若要加快从政府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就需要政府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内生机制和制度环境,并通过改善工农贸易条件来创造城市金融要素向农村领域延伸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要利用有效的措施来组织农村金融资源的大量外流,增加农村金融资源净流入,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高质量成长。

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选择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初期阶段,基于以上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的分析,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最佳选择。在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的建立中应达到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一)产权关系明确化

产权是通过社会强制实施的权利,体现社会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工具,如法规条例、法律法令、社会公德、社会习惯以及决定政策,社会强制力是产权实施的必要条件。明确的产权关系既可以使产权关系的制度成本有所下降,还可以使社会经济的交易成本降低,并且农村金融资源的边际效益也会相应提高。当产权关系清晰时,凡影响产权交易双方的损益关系的经济信息,必然会改变金融资源配置状况,因而金融资源的动态调整是非常及时迅速的,及时迅速的金融资源动态调整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在明确产权界定的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具有非常清楚的损益关系,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会更为科学化、合理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会达到最优化。如果没有明确产权关系,市场交易后的结果不能够被金融资源的所有者判断,金融资源的流动性会随着下降,难以纠正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现象,这将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改善出现阻碍。

(二)政府边界合理化

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的建立要求合理地界定政府行为的边界,包括政府的干预领域和市场定价的边界。基于国际经验和经典理论研究,政府的干预领域应该局限在市场失灵领域和自然垄断领域,因而,政府的决策行为必须采取法制手段来进行规范,从而避免微观农村金融市场被政府部门过度干预,其别要注意对价格体系的过度干预,不合理的价格干预易产生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不足,这样农村金融市场便会长期陷入短缺状态。政府部门也存在失灵状况,仅依赖政府干预去实现农村金融市场长期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过度依赖政府干预不能够有效的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会让农村市场陷入危险境地。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篇3

关键字:机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十二五”期间,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农村经济,结合各地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照科学统筹的原则进行规划,能够有效地加快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具体看,加快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创新四大机制。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需要统筹规划,连片发展,这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土地流转和规划问题。而“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政策对农村土地现状的限制同土地规模经营存在客观上的矛盾和冲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搞好协调工作,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按照法定、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通过转包、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适度规模经营。只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更好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和致富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把农民和土地捆绑在一起,不利于农民离土发展,从事养殖业和二、三产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影响增收致富。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分工分业,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加快新农村建设,让农民真正富起来。以聊城市为例,鼓励农民按照自己的种植要求,在进行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努力扩大聊城市蔬菜、畜牧、水产、林果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促进农业产业化适度规模经营。回眸“十一五”,聊城市通过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十一五”规划的预期,农民的生活水平获得大幅提高。2009年,聊城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80万人,在外务工人员110万人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39元,比2008年增长8.4%;人均总支出5193元,较2008年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63平方米,较2008年增加0.90平方米。期待“十二五”期末,全国各地农村土地流转顺畅,农业生产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获得大幅提高。

创新规划机制,强化品牌农业经营意识找准优势,立足长远,不断扩大规模,形成特色和品牌农业是调整规划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一个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土地、水源、交通和农民的种植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农业产业结构又必须随着市场需求,科技进步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以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为动力,以农民的认识水平和对新技术的掌握为基础。调整中要找准自己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要考虑当地农民的接受能力,不能盲目的贪大求洋,避免造成品种“水土不服”,产品销售不畅。调整、振兴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是壮大规模的过程,也是农民逐步认识,积累经验和资金,掌握新的种植技术,形成特色农业,进行品牌农业经营的过程。“十一五”期间,以公路为主体的交通系统的不断得到完善,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要利用好这一优势,不断完善规划。以聊城市为例,在蔬菜生产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聊城市“半小时都市圈”的优势,发展主干公路沿线路域产业,在现有规模基础上,改善和创新种植、保鲜等技术,积极开发优质产品,扩大农产品的销路,向大中城市高端超市进军;在畜牧生产方面,加快养殖场升级改造,引进规范化支农技术;在林果生产方面,加快防护林、经济建设,鼓励花卉、观赏苗木等高效作物种植,扩大现有的名优果林基地规模。此外,可以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以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契机,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高创意、高品位、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工企业,把农业资源特别是土特产开发成旅游商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创新调整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发挥好政府的指导作用、政策支持作用,优化发展环境,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为产业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利用现有扶持政策,积极创新扶持方式,提高扶持农业效率。首先,创新政策决策机制。确定几大重点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在重点扶持项目的确定方式上,实行集体决策、部门配合和资金整合的新机制。在扶持资金安排上,可以结合我国各地方的的具体实际,采取集中资金,向重点项目、主导产业连续投入的方法,深入推进确保取得成效。其次,创新合作引导机制。强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功能,增强农业抵抗风险能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较好的满足了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需要,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组织化平台,并取得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规模效益。政府作为招商引资的主体,在农业项目的招商上,积极主动承担起桥梁作用,切实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农业向农村流动,吸引银行资金、城市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产业化。再次,创新科技兴农机制。推广适用科技,提高农业生产力。科技兴农是培育新型市场竞争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内在要求,“十二五”期间,继续发挥政府的协调组织功能,加快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优化科技网络建设,实施“素质工程”。结合经济开发项目,进行一事一训、一技一训、一人一技,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二是组织科技下乡,加强科技对调整结构的介入。根据农时农活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提供科技服务。三是强化农民市场意识,培养农民的现代农业思想。通过科技培训及举办新技术新品种博览会等,让先进的农业技术、优良品种、农资、农业机械直接与广大群众见面,开阔群众视野,提高农民创新的积极性。

创新交易机制,降低农民交易风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振兴,还需要主义降低农民交易的风险,创新交易机制。农业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市场的交易频率,扩大了商品市场交易范围,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全国统一、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形成。众所周知,资本追求较高的回报,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同样也要求较高的收益和价值体现,在这一市场内在机制驱动之下,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交易机制刺激了劳动力长期跨区域流动。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极大地活跃了产品交易,吸纳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也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机制,使其延伸到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减少了市场的交易成本,降低了农民的交易风险,减轻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一种市场秩序和规范。市场机制在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发挥和运用,职业中介、培训机构等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市场主体不断完善,使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逐步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同时,我国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与监管不断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趋于稳定并秩序化。农业产业化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使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从可能转变为现实,农业生产的布局优化增进了农业生产效益,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布局合理调整和优化下的转移,对作为剩余劳动力的农户来说,是需要的;对农业和整个社会来说,是安全的。当农业生产在合理规模状态下运营时,农业劳动力转移才是健康、有效的。合理的农业生产规模,能够使农业生产广度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深度深一步开掘。这种状况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呈现出市场对农业资源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因此,农业产业化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发展规模农业,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从而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总之,要解决好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结合我国各地的实际,因地制宜,规范土地流转制度的同时,强化农民的品牌经营意识,提高产业化经营的水平,将农民的市场化经营风险降到最低。当前,我国加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为全面贯彻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民增收,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机制,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傅崇兰.小城镇论.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2]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中国农村经济,2002

[3]武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和特点.中国农村研究网,2006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篇4

[关键词]广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作者简介]袁珈玲,广西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10-0069-0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09年中央1号文件又一次提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内涵

(一)市场的定义

1 市场既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也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这种交换关系是指买卖双方、买方与买方、卖方与卖方、买卖双方各自与中间商、中间商与中间商之间,商品在流通领域中进行交换时发生的关系。一般定义上的市场,主要是指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产权市场。产品市场是指可供人们消费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要素市场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逐渐在市场上交易所需要的金融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产权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具有以下基本功能:信息聚集功能、价格发掘功能、制度规范功能和中介服务功能。产权的市场价格只有在充分发育的健全的产权市场上才能形成,产权市场的出现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而且为产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提供一个规范化的交易场所。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统称为商品市场。“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而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和“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而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都是对市场的一种认识。要素市场的发展除了要以有效的产权制度为基础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契约、法律制度为支撑。要素市场对契约、法律制度的要求比商品市场的要求更高,总之,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产权市场,其发育过程都离不开中介服务,中介服务是市场建立和高效运转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既有有形的交易场所,也有无形的信息资本流等,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规范的过程,也经历了从原始初级、从初级到高级、从建立到健全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市场的作用不断显现,市场机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逐步成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经济运行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土地市场在用市场手段优化配置国有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土地流转的交易关系总和构成了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而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是土地产权交易活动的基础条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市场规律配置土地资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涵义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也有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之说,所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指由政府投资建立正规的土地交易大厅,健全交易体系,通过农村信息员采集农民土地流转信息,汇总到交易系统后统一地、交易和签订合同,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公开、快捷轨道,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是政府对土地承包管理职能的延伸,以指导服务为宗旨,不向流转农户收取任何管理费用。它要为流转双方当事人提供信息、政策咨询、价格协商、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无形市场是指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而不是一般商品的所有权交易,它不需要建设像商品交易市场那样必需的物流场所,绝大多数发生在当地农户之间的小规模就近流转,不一定需要集中到市场交易,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对农地流转市场的交易主体、交易方式和交易行为都有严格的法律政策规定。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是土地流转进入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轨道的重要标志。按照市场的发展规律,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条件的可以建立有固定交易场所的有形市场;没有条件的,可以从构建比较完善的交易规则人手,也可以通过开展广泛的服务。为流转市场的建立创造条件。科学理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涵义,有助于我们利用好两个市场,推进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规范化运行。

(三)土地承包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特殊的交易市场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用益物权,它具有独立性、排他性、移转性、可分性等物权的一般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农村土地承包法还明确界定土地的终极所有权为农村集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发包,单个农户只有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流转。显然,农地流转不是一般商品的所有权交易。而是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商品交易是随着双方交易成功而终结,而农地流转关系的建立不仅不是双方关系的终结,而是开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权利义务和利益关系。换句话说,土地承包方可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独立享有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干涉或者妨害承包方依法享有和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转包权、租赁权、转让权、互换权、入股权等各种权能组成的一个权利集合,它可以依法在市场上自由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特殊的交易市场,这个特殊的交易市场决定了它既不能按照商品市场的模式建立分级、分层次的交易市场,也不能按照一般产权市场的模式建立固定的交易场所,而应从实际出发,以承包农户为流转主体,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交易对象,依据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用途管制、严格管理、流转顺畅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二、广西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必要性

(一)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利

于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土地细分到一家一户,将利益与责任捆绑在相应的土地上落实到具体农户,由农户承包,它使农户对生产具有了较大的自主性和可控性,对自己所承包的土地上劳作承担后果。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其利用的好坏是农村经济能否获得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现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户在承包地上的经营规模太小,使得劳动生产效率不高。尽管《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了土地流转的法律原则,确立了出租、转包、转让等几种土地流转方式,形成了主要依靠政府组织和农民自发流转的形式。但因缺乏有效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机制,承包到户的土地难以自由流转。或在流转过程中有许多阻碍的因素。影响了土地效益的发挥。如一方面人均可耕地少。另一方面土地撂荒的现象时有发生;或是一方面农村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土地流转,另一方面有技术、懂经营的个体农民或农业企业找不到连片的土地承包经营,这些矛盾的存在,是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土地流转的制度性缺陷所导致的结果,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将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农民自主地根据市场情况做出扩大或缩小土地经营规模的决策,这是一种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市场化运作机制,农民不但可以自主转出土地,而且还能保持土地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尝试成立不同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或是中介服务组织,实践证明此类服务组织可以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促进农民承包土地的自由流转和资源优化配置,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有鉴于此,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正是在维护家庭承包责任制这一基本农地制度不作根本性变动、保障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按照现代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四化”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一方面,实行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设施农业,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实现土地资源统一配置、集中管理和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通过承包经营权的有偿转让,能够使种田能手或农业企业得到一定规模的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可以实现土地资源与资本和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化,则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最迫切的就是减少农民,降低农业的就业比重,不断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改造农业的微观基础,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目前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小规模经营,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要找到一条既保持农户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又有利于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的路子。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通过流转方式、流转规模、经营内容、服务机制的创新,找到土地和农民最大利益的结合点,赋予了农民更大的土地处置权;有效地促进了土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了土地开发利用的效率,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体制和机制保证;同时也促进非农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加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这些流转后的土地经营者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三)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利于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组织,建立流转档案,规范流转行为,完善流转的中介服务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和纠纷调处机制,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建设的内容之一,它可以促进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确保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力,使政府不能随意地干预农户的经营行为,弱化行政权力,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切实保障了农民权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形市场,可以使农民看得见两大好处:一是土地流转费用通过公开竟价产生,比原来农民私下流转时高出许多倍,有效保障了土地流出农民的利益,进而加速土地流转;二是通过土地规范有序流转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创业就业,我们知道,在农村土地调整中,农民权益时常受到侵害,根本原因是农民的土地产权虽然趋于完善但还不明晰,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制度创新。为保障农民不因为土地调整和流转而受到利益上的损害,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是顺应农民的期盼。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地方政府需要加强的是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对于符合产业化要求进行的土地流转,有条件的村组要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要让农民知道,土地流转是实现双赢的制度选择,当然,土地流转并不是要否定家庭承包制,而是对这一基本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制度创新,主动权仍掌握在农民手里,农民居于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引导农民了解土地流转中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签订合理的流转期限,采取依托优势合作经营等科学的流转方式,才能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三、广西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可行性

(一)农地流转的实践催生着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农村中就有一些土地承包经营农户因各种原因而自发的流转土地,随着农户间流转的发生,农户不通过任何流转中介服务组织而直接与受让方达成流转。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广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卓有成效。农业部门统计,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由2003年的8.51万公顷提高到2008年末的16.21万公顷,占全区农户承包土地面积7.37%,涉及农户83.99万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9.295。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对推动农业经营机制创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致富渠道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从总体上说,目前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是一种低层次的无形市场,缺乏中介服务,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尚未形成,同时,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较大风险,缺乏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在土地流转前,缺乏对种植大户和企业业主农业经营能力的资格审查和评估的市场准入机制,在土地流转后,缺乏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流转业主一旦经营上出现失误,无法履约,又给参与流转的农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造成损失后,风险又转嫁到由农民和政府承担。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必要性、紧迫

性,积极推进广西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建设,成立一批规范化的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搭建土地流转服务中介交易平台,使农村土地流转进入有序、公开、快捷的轨道。

(二)全国各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践为广西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累了可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我国四川省成都市、河南省沁阳市、山东省滕州市和广东省都在大胆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通过建立有形市场、搭建交易平台、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和流转机制等多项举措,在服务体系、有形市场、信息平台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规范健康发展。如成都市探索市县三级联网开展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沁阳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首开“公开拍卖”农地承包权,山东膘州土地流转在交易大厅有序进行,广东于2009年4月1日起在全省统一推广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等。而山东省滕州市的做法已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主要做法如下: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健全土地流转服务网络,规范土地流转运作机制,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目前,全市已累计流转土地面积达1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4%,流转后的土地平均每亩增收810元,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潜力,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

被誉为“成都温江模式”的成都市温江区农地流转模式是我国农地流转的成功典范。他们的做法:第一步是将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首先对全区集体土地进行确权登记,然后核发相关的确权证书,即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即宅基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集体林地使用权证》等“四证”。然后成立成都市农村产权流转担保有限公司,第二步,实行“三保障双放弃”的做法,“三保障”是指农民变成市民需要的三个保障条件,一是能够在城市的二、三产业就业;二是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住宅,家属能够在城市居住;三是能够享受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双放弃”是指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在城区集中安排居住,并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成都温江模式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仅促进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而且确立了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模式,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这些经验值得广西借鉴。

四、广西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基本思路

1 总体思路

目前,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处于初步发育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与不规范的地方。加上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尚未建立,无形市场还不成熟,需要转出土地和需要承租土地之间缺乏信息联系,自发流转主要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信息传播渠道的不通畅,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进而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规模和效益。因此,建立健全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就是要实现土地流转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变,由自发到规范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求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并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辅以政府调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和管理体系。但这并不表明现阶段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可以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转。完全由市场机制来配置土地资源。而是通过引入市场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可能完全市场化,国内外的经验已得到印证。

广西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要依托有形市场、立足无形市场、发展无形市场。走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平台相结合以及无形市场主导型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道路。这个市场是在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以市场机制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调节土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经济,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尚不完善,单纯依靠市场手段不能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也不能兼顾效率与公平。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又促使政府不能随意干预农户的经营行为,保障农民权益,从而改变当前土地利用低效混乱的情况,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2 具体思路

广西如何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笔者认为,这个市场可包括如下内容:

其一,建立健全合理的价格机制,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价格是市场的灵魂,价值取向和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化流转要求价格机制在其中发挥作用,通过土地价格的调节作用实现流转市场的供需平衡,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首先是要看价格形成机制是否合理。以往的农村土地流转由于没有建立价格定期公布机制,各地流转的价格不一定正确反映土地需求,造成土地流转价格的随意性,应通过价格信号,自发地调节土地产权由低效率拥有者向高效率拥有者流动,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承包地的流转价格。要运用土地评等定级成果,结合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搞好土地流转价格的收集和,积极促成土地成片流转,其次是看交易是否公平,交易机制是否健全,交易形式是否规范。再次要看是否存在行政权力干涉。广西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主要有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五种形式,但以租赁和转包形式居多。据农业部门统计,2008年广西土地流转租赁面积为8.92万公顷,占55.02%,涉及农户46.93万户;转包4.36万公顷,占26.89%;转让面积0.73万公顷,占4.5%;入股0.44万公顷,占2.7%;其他方式1.75万公顷,占10.8%。互换、转包、转让、租赁等形式属于初级形式的市场化流转形式,这种类型的土地承包主体流转土地使用权的目的是既腾出劳力从事非农产业,又可以从土地承包权中直接获取收益,有交易竞争机制,是农户之间的较长期行为。虽然双方之间以追求较大利益为前提,形成价值补偿,但土地缺乏价格形成机制,没有完成资本转化。而股份制则属于市场化流转形式,这种类型的土地承包主体流转土地使用权的目的完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价格形成机制、交易竞争机制等市场运行机制在土地流转中充分发挥作用,农户既可得到土地的直接收益,而且可以得到土地作为资本的增值收入,完成资本转化。这种形式重建了农用土地的产权关系,形成了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及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目前广西农地流转中入股的形式所占比重小,不到1%。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现有的土地配置资源模式中,重要的是建

立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价格机制,在对土地合理评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完善土地流转的价格形成机制,为此,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各类土地中介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服务、引导功能,运用土地评等定级成果,结合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制定包括土地区位差异、基础设施条件等因素在内的基准价格,为土地市场流转双方的公平交易提供科学依据;搞好土地流转价格的收集和,促使土地使用权在不同主体之间自由流动,实现农地资源优化配置。

其二,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建立中介服务组织是充分发挥土地的资源优势。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中介服务机构是成熟市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除了包括土地评估机构外,还包括为农用地转租、转包、出让、转让、委托经营等提供服务的中间组织,目前广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中介机制正处于缺位状态,流转信息的取得主要依靠邻居、亲戚、朋友及农村干部的信息交流,获取信息的难度大,成本高,迫切需要建立土地流转市场的信息、咨询、预测和评估等中介服务系统。收集土地流转信息,拟定土地流转指导价格,协调土地资源的配置,协助办理土地流转手续。具体来讲这个中介服务组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中介服务:土地投资经营公司、土地评估事务所、土地银行或土地融资公司、土地保险公司、土地信托服务中心及其委托机构等。通过建立这样一些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体系与服务网络,为土地流转的供求双方提供交易信息。从而实现土地流转从分散性自发流转向有序化、市场化、组织化流转的转变,为土地的规模经营提供快速、高效的土地流转与聚集机制。

此外,还要不断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的运行机制,包括农地谈判机制、管理机制、约束机制、纠纷调处机制、农地收益分配机制的建设。如加强农民在谈判中的议价能力,这样才能保护农民的合理权益。农地约束机制包括法规制约、规划制约、登记制约和税收制约;农地收益分配机制包括应当使农地流转的收益在交易当事人之间合理分配,保护各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二)对策建议

1 加强领导,配备班子,先行试点,确保土地流转规范化运行

根据各地成功经验,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广西首先要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在全区铺开。要将试点工作作为推进广西农村改革发展重要内容,纳入“三农”工作重点。农业部门要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抓落实。各级领导要深入试点乡镇召开试点工作专题推进会和工作现场会。各级农村土地承包主管部门和农经部门加强指导服务,帮助乡镇制定实施方案,确保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2 搭建交易服务平台,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其一,抓好有形市场的建设。土地流转的实质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它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集体所有的性质,流转是双方自愿的行为。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做的就是建设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使流转受让方和承包方利用这个平台来洽谈签订合同,从而达到指导土地有序流转,最后形成规模经营的目的。这个有形市场应具备土地流转信息、指导土地流转价格、制定土地流转合同文本、主持土地流转竞标、鉴证土地流转合同等五大职能,为此,一方面要通过有形市场的建设,搭建土地流转服务中介交易平台,统一设立信息联络、政策咨询与价格评估、流转受理和合同登记备案三个服务窗口及一个纠纷调解室,统一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则、流转原则、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工作人员守则等管理制度,并上墙公示,实行公开、透明管理和服务。通过设立土地交易平台,加强管理与服务,使农地使用权流转尽早走上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还应建立跨乡镇甚至跨县(区、市)的土地流转有形市场,使土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其二,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的作用之一,就是为供求双方牵线搭桥。促进双方的流转交易,改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不规范、供求双方信息不通畅的局面。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的成立,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走向规范化,结束土地流转中出现纠纷没有仲裁机构的历史。其主要职能是。充分利用中心的信息平台和组织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对农村土地承包有关法律和政策的咨询,让农民学会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指导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鉴证、备案工作;调解流转双方的纠纷,在维护农民利益的同时,为企业大户的正常经营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为此,要建立健全市、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同时,要发展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探索开展土地信托、价值评估、抵押融资等社会化服务。

(三)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其一。要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体,规范流转行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目标就是要全力打造一个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信息化、服务化、市场化平台。为此,必须明确流转主体的核心,依法明确和充分尊重保障承包农户的流转主体地位。规范流转行为的重点是要求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和“三个不得”等法律政策规定进行,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妨碍自主流转。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篇5

1.1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一些具有较高管理水平和技术的农业生产者集中使用土地资源从事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过去平均土地分配原则,以家庭作坊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需求。那些善于生产和经营的种地农户无法很好的施展自己的才能,而那些不善于生产经营的农民群众长期占据着土地资源,导致了土地资源没有实现很好的资源配置。未来农村经济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适度发展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生产价值,最终促进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1.2有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后,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群众可以从土地流转中得到一笔收益,同时那些离开土地的农民群众可以在非农业产业或者第三产业从事劳动和工作,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一些获得较高收入的务工农民群众,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将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扩大农业再生产范围。

1.3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土地适度流转可以很好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经营分散,技术落后,土地纠纷和土地撂荒等问题,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更是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灌溉和统一收货等农业生产,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实行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显著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1.4有利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适度的农业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能够更好的推广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最近几年,在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过程中,一批批先进的农业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显著提升。拥有一定规模的农业生产户、家庭农场、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可以率先开发和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从事专业化的生产,从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规模化经营风险较高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势必会涉及到众多资金、人力和物力资源配置,这对于已经习惯了从事小家庭生产的广大农民群众来说,在思想和心理上是一个难以跨越鸿沟。市场是十分残酷的,在市场经营过程中,农民群众由于缺少对市场需求的供需把握,很多农民群众投入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中的资金难以收回,从而严重影响到农民群众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积极性。巨大的市场风险成为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制约因素。如果仅仅依靠国家现有的政策支持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规模化经营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

2.2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配套机制不完善

发展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是一种打破传统小农思想和经营模式的创造行为,而要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就需要我们不断对相应的配套机制进行完善。但是在具体的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实践过程中,乡镇和村集体难以有效的进行配合形成健全的组织、班子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实现。在很多地区成立了为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领导组织,实质是形同虚设,责任不明晰,很难真正结合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实际制定科学而恰当的政策,此外,与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相配套的金融、人力、交通等各方面的机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常常是一个领导一个做法,农村土地流转不顺畅,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流于形式,很难实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2.3农村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首先,农民群众对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观念认识存在不足,很多农民群众将土地流转和失地两个概念混淆。在很多农民群众的思想中都认为土地流转即意味着失去土地,因此,虽然自己耕种在土地上少得收益,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其次,最近几年,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群众对土地的依赖性逐渐加强,在有些地区即便是不种植粮食,也会得到粮食补贴,这也是影响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一个主要因素。再加上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大多数农民群众将土地作为自己生存立命的主要生产资料,对土地流转存在很大顾虑,这也称为制约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主要因素。

2.4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难度较大

要想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首先应该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最终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过程中,地方农业龙头企业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很多地区农业龙头企业自身经营规模较小,产品多为初级加工品,这就进一步阻碍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此外就是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发展不稳定。订单农业生产面向的广大农民群众,但是由于受到市场环境的因素的影响,履约率很低,市场价格高,农民将农产品卖给其他人,严重损害到地方农业企业参与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积极性。还有面对市场和气侯的不稳定因素,规模经营既有规模效益,也有规模风险。

3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对策分析

3.1多项政策向着农业规模化经济倾斜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存在较大的风险,并且见效缓慢,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进程,为此,为了更好规避市场风险,政府部门要发挥好自身的职能作用,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除了继续享受国家政策补贴之外,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农业保险,并给予一定的保险费用补贴和免费投保倾向,从而更好地降低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多重市场风险。此外,对涉及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农田、水利、公路等基本建设设施的规划、立项和投资要优先解决。有好的产业项目要优先立项,并在技术上给以支持,以提高规模化经营管理水平,使产品上档次、创品牌、出效益。

3.2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动农机化发现

首先,以提高吸引力和凝聚力为抓手,促使农机合作社充分吸纳当地资源。通过专业指导和帮扶,逐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靠其自身发展效益增强,在区域范围内面向农机手、农民推介农机专业合作社,让全县有机械的农机手、有维修技术的维修工人、有资金的农户、有土地的农民等聚集到各农机专业合作社,让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当地机械、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资源的“聚合地”;其次,以适应市场化发展需求为抓手,推动农机合作社之间资源整合。通过鼓励和支持各农机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资源互补,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单一的农田作业功能,向着农田作业、机械维修、土地流转、经营农业项目等多种功能发展来拓宽服务能力,有效拉长服务时间,提高合作社收入,增强农机合作社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运行质量;最后,以提升科技含量和作业规模为抓手,推动农机合作社实施流转土地。加强对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其信息化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科技含量,积极抢抓中央1号文件给农机合作社带来的发展机遇,在逐步提升其科技含量和作业规模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模式,鼓励、帮助和扶持其大面积流转农村土地,促进农村土地走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之路,以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机化和现代农业的大发展。

3.3规范土地规模化经营

首先,解放思想,积极宣传,正确引导,宣传土地流转的政策、意义,通过印发小册子、设咨询台、媒体造势等手段广泛宣传,提高群众对土地流转实质性的认识,及时加以引导,使许多农民对土地流转有了兴趣和意愿;其次,健全机构,提供优质服务。针对土地流转范围小,土地流转信息不畅情况,搭建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立土地流转台帐,从事供求信息的收集、地价评估、政策咨询、合同管理、纠纷调解等服务工作,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多元化,使土地经营权以转让、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多方式进行流转,农民可以跨组、跨村流转土地,并积极鼓励外来资金通过收购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开发,从而使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最后,依靠科技,培植大户,规模经营。针对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努力把农民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充分利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这个平台,举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讲座,推介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先进的各种农用机具,推广优良作物新品种,倡导节能环保的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作者:徐进红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街道农村经济服务站

参考文献:

[1]陈良,张云.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探析—以苏北为例[J].农村经济,2009(03).

[2]吴宗平.太湖县土地规模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12).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篇6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1、土地规模经营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如何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统一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发展农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千家万户的小生产,由于经营的限制,产品数量少而单一,决定了他们既没有足够的热情去关注市场、究市场,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有效地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土地规模经营,必然带来单位农户生产产品数量的增加,这就增强了农户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利益的驱动下,经营者必须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土地产出,提高产品质量,必然千方百计寻找效益可观的产品销售出路,以足够的热情和精力去关注市场,研究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这对于把农民推向市场,加速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土地规模经营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农业特别是和种植业比较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又一突出制约因素。解决这个问题,要靠国家政策的调节,但更重要更现实的是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土地的规模经营是农业集约经营的基础。一般来说,小规模经营由于带来的收入甚少,经营者增加物质技术投入的积极性较低;而较大规模的经营,商品生产的程度较高,带来的收入更多,经营者有更高的积极性增加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我国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不可能完全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发展集约经营,用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办法增加农产品总量是切实可行的途径。显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集约经营、转变农业增长式的重要手段。

3、土地规模经营是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的重要举措。实现农村劳力大量转移,促进二、三产业发展,大幅度提高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目前“家家分地、户户种田”的经营格局,迫使众多的劳动力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不仅限制了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制约了二、三产业的发展,阻碍了整个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力度不断加大,劳动力的自然流动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不断拓宽,向城市、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越来越多,这就对土地规模经营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客观要求。

二、提高和加快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利用。促进农村和谐不断发展

1、建立政策扶持和服务机制。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农地流转的政策咨询,贯彻落实农地流转政策,指导流转双方签订农地流转合同,办理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证,调处农地流转纠纷,对农地流转合同的登记、变更等情况按政策进行处理和备案。搭建信息平台,帮助经营业主找基地,做规划,提供农民流转和产业发展的信息。大力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使农村流转进入市场,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建立农地流转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掌握村组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搜集统计农地流转的供需和市场价格等信息资料;及时向乡镇农地流转中心提供农地流转动态情况,使农户和有意投资农业的经营者能及时、准确获取可靠信息,提高农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

2、加强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土地纠纷仲裁调解体系。一是建立开放、竞争、公平、有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着力培育区、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土地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的媒介和桥梁作用。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纠纷调处网络。依法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纠纷机构,合理配备人财物资源,确保土地纠纷调处和仲裁机构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土地流转调处机构的作用,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三是抓好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信息网络建设,建立流转土地信息库,为土地流转搭建畅通的交易信息平台。四是加强土地流转档案的监管。建立土地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办理申请、登记、备案等相关手续,落实专人负责土地流转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对每块土地进行“身份”管理,防止土地在流转过程中遗漏、流失,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发展。

3、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基层干部和老百姓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同样是农村土地流转最基础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直接制约土地流转的推进。同时要把推进土地流转与促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用农业产业化的规划去引导土地流转,打破村与村、乡与乡的界限,跨地域发展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引导土地规模经营业主互相联手,形成最大化的规模效应,打造跨县跨市的农业经济优势板块,提高农业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加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研究,制定支持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需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一是出台财政补贴政策激励土地流转。二是从银行贷款、财政扶持、项目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登记等方面支持土地流转。金融部门可以开展对土地规模经营业主的贷款业务,满足农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发展需求,财政部门应该增加对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业主的转移支付;农业和发改委等部门对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做得好的地方,应该从项目上给予必要支持。三是解决部分经营主体临时设施用地需求。对特殊经营主体在较长流转期限内按比例给予一定的临时建设用地审批政策,使经营主体安心经营。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篇7

一、特色产业规模化,在固基增收上求突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紧密对接,始终是困扰各级政府的一个难题。从现实看,在农产品大流通格局形成的同时,各地鲜活农产品的卖难现象时有发生,一直难以走出“量增价跌、量减价涨”的怪圈。从经济运行看,要满足市场需求,就必须有成批量的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长期稳定供应,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下,农产品能否形成批量、形成规模就成为首要问题,有规模才有市场,也才有效益。

首先,特色产业规模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要求。__地处自治区山川过渡带,大部分又处于中部干旱贫困带,长期以来,由于“户户都种田,家家小而全”的土地经营格局,分散经营难以实现生产要素的集成应用,抗灾保产增收能力弱,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打破当前农业“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园区,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其次,特色产业规模化,是满足企业快速膨胀的原料需求,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近年来,我市龙头企业加速膨胀扩张,对原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如果仍按传统经验和固有模式发展原料生产,不仅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且直接影响到财政增收和市域经济发展,现实的选择就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20__年,市委、政府根据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特色布局,正式提出了建设“农业十大基地”的战略构想,就是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建设100万亩优质粮食基地,50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基地,50万头奶牛产业基地,50万头肉牛产业基地,600万只滩羊产业基地,50万亩高酸苹果产业基地,50万亩红枣产业基地,50万亩葡萄产业基地,100万亩人工甘草产业基地,200万亩人工饲草产业基地,将使全市特色产业从“一盘散沙”到“一县一品”,从“自发扎堆”到“自觉集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

第三,特色产业规模化,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紧迫任务。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农民收入稳定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常态增长,根本原因是传统农业已无法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大空间,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建立起促农增收的专效机制。

因此,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特色产业规模化,就没有布局的区域化、农业的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也就没有市场和效益,一句话,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不仅体现在区域上,更在经营上。就我市而言,切实可行的有两条路径,一是将千家万户的农户组织起来,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走经营小规模,产业大群体,最终达到区域大规模的路子;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培育种养大户、建设标准化园区,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路子。总之,通过特色产业规模化,进一步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坚实基础。

二、生产全程标准化,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乎社会和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吃的放心、用的安心,让出口产品享有良好信誉”。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抓住了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指明了农业生产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总量的70%以上为鲜活农产品,而农产品又是食品的主要原料和组成部分。随着生物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洗涤剂、消毒剂等的普及和应用,涉及到食品质量安全的产业链越来越长。杜绝食品质量安全隐患,源头控制主要在农产品领域,而标准化生产对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乃至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下步工作中,一是抓住__市政府与自治区入出境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备忘录的机遇,加强合作,在学习贯彻国家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宁夏实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充实人员机构,逐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行政执法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全方位管理工作服务体系,为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提供保障。三是以“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为手段,以标准化种、养园区建设为抓手,建立起完整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到消费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严把“入口”关,加强农药、兽药及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管理;严把生产关,加强“三品”生产技术规程培训、指导、实施;严把“出口”关,强化蔬菜基地抽检、市场

销售摊点速测,开展其它农产品检测。开展市场准入,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三、农业经营产业化,在产业优化升级上求突破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高德博格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它通常是指从供应投入品,如种子、肥料及机械等,到食品加工者和零售商的一个由一系列公司和社会团体所组成的有序链条。从几十年在欧美及我国各地的实践看,农业产业化内涵着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要求。这几“化”又是互相有机地联系着的,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农业产业化都不能成功。因此,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要用大农业、大经济、大系统的观点去认识、去指导。

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下步应突出三点:

一是在区域特色上下功夫,全力建设农业十大基地。立足我市资源和区位优势,挖掘内在潜力,按照产业规划,引导“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向“一县(或数县)一业”发展,培育具有本土优势的主导产业。按照政府引导,多模式推进的方式,以建设规范化、高标准示范园区为抓手,建设一批千头牛、万只羊、万亩设施瓜菜、万亩林果等重点农业种养示范园区,组装配套农业适用技术,全力建设好优质粮食、奶牛、设施农业等十大农业产业基地,打造区域特色明显、产业聚集度高的优势产业区,形成产业选择与区域资源相协调,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在创新、服务上下功夫,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产业化的主体和核心是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必须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而现实是龙头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管理者素质及管理水平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现实的选择是创新,要在管理机制上创新,建立起现代企业新机制,管理人员尽快职业化;要在产品加工技术上创新,形成“自主创新、自有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实现由单纯加工制造向自主创造转变,延长产业链条;要在产业化运行机制上创新,形成权责相当、风险与利益匹配的运行机制。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政府要在政策、法制、信用等环境建设各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服务。

三是在协调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中,政府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搞好协调,从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两方面对各市场主题的行为加以指导和规范,形成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定合约、利益联动、风险分担、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稳定发展。

四、农产品品牌化,在提升市场竞争力上求突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农产品质量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品牌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就是形象和生命力,品牌就是实力和潜力,品牌就是新的生产力。因此,开发系列化品牌农产品,发展品牌农业,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用品牌占领市场制高点,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我市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现实来看,我市农业推行品牌生产的条件和时机已经具备。一是清真品牌优势明显。我市是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达50.1%,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具有“四个中国号”及“回族之乡”的美誉,做大做强清真品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明显的资源优势。二是发展绿色品牌的优势。我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经济发育滞后,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低,农田特别是山区很少施用化肥和农药,这些都是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的有利因素。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的实施,“三品”认证得到快速发展,到20__年底,全市共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9宗,面积达50万亩,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82个,绿色食品认证19个。近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推行了iso9000质量认证,部分还推行了iso14000和haccp等认证体系。三是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优势。我市地处自治区山川过渡带,自然环境多样,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具有发展地理标农产品的优势。继盐池滩羊、盐池甘草、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之后,__涝河桥清真羊肉、青铜峡瘦肉型猪、盐池滩鸡、盐池甜瓜等一批农产品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定。因此,我市要立足资源优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

一是要形成共识。品牌的基础是质量,质量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控制管理作保证。因此,农业品牌的培育,不仅是企业的经济行为,更是农户、企业、政府等多方面联合的经济行动。为此,要在全社会形成推进农业品牌战略的共识,形成良好的氛围,共推品牌农业发展。

二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支持。要制定规划,推行农业品牌战略,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激发和调动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发展品牌农业的积极性。

三是以标准化生产,助推品牌农业发展。组织制定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加快品牌农业发展步伐。以农业企业牵头组成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品牌农业发展的载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升农业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生产主体组织化,在建设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上求突破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步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农业面临着经营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不高的严峻挑战。我们常说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之所以弱,是我们没有按照合作经济的原则把农民组织起来,农民的组织程度太低,分散的农户没有成为市场主体,在日趋激烈的生产竞争中无法摆脱弱势的地位。因为市场经济是按照自己的内在逻辑进行利益分配的,是根据各方的实力大小来分配各自的利润份额。分散为上亿的小农户独自与势力强大的企业或中间商博弈,能获得多少利益也就不言而喻了。

近年来,我市以农民自主、自愿成立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快速发展,到今年6月底,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86个,其中以种植业为主的110个,占38.1%,以养殖业为主的105个,占36.7%,以农机服务业为主的22个,占7.7%,其它49个,占17.1%。组织成员44585户,带动农户8万多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改善农民的弱势地位,为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首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提供了走向合作与联合的最佳组织形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的工商

业资本,农民要想提高竞争力,获得平等的市场地位,就必须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联合起来,能够使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衔接,解决农户与其它市场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能够使其成员产生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地位和优势,是分散的千家万户统一起来面对大市场的最好选择。其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体制创新,它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情况,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把农民组织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共同从事产、加、销等经营活动,从而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既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篇8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塑造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而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塑造出有利于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突破“小而全”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内在激勋、进行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指出,家庭经营要向采取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因此,必须在小规模经营农户基础上,塑造出现代化微观经营主体。笔者认为,从我国实际出发.必须在逻辑上继起、时间和空间上并存的3个层面上塑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现代化微观经营主体。

一 大力发展企业化经营农户

小规模农户在我国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中占绝大比重,没有这些小规模农户的企业化,我国农业企业化无从谈起。但在短时期内把2.45亿小规模农户改造为企业组织并实现农户组织形式企业化绝无可能,而推行农户经营行为的企业化却具有较大可能性。通过推行农户经营行为企业化,使传统经营农户转化为企业化经营农户。

我国的实践表明,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在农户现有生产要素规模和水平基础上将小规模农户纳入到大规模生产经营体系中来。使农户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进行专业化、商品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因而是培育企业化经营农户的有效途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完善和规范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推行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实现农户和市场的有效对接,而小规模农户自身难以完全实现这种对接,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中介组织,形成以中介组织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中,探索出了“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市场+农民合作社+农户”、“零售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市场+农业科研院所+农户”、“市场+农民科技协会或研究会”、“市场+政府技术服务部门+农户”等多种组织形式,其中,真正能实现农户和市场对接的,是“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市场+农民合作社+农户”、“零售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等形式。因此,应重点推行“市场+龙头企业+农户”,“市场+农民合作社+农户”、“零售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农户”等产业化组织形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以加快提升农户的企业化经营水平-二是要在产业化各个主体之间建立起科学的联结形式。要以契约关系和参股关系为主要方式在公司和农户之间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组织连接形式和利益分配机制,凡具备条件的应鼓励通过参股方式,建立起紧密型“公司+农户”经营组织,并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政府有关部门应在税收、信贷、进出口等方面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给予引导与扶持。

二 大力发展农业准企业

所谓农业准企业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企业经营行为和组织特征的农业微观经营组织。主要包括:①农业大户。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村“能人”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生产要素积累和集中,形成农业生产、加工、购销以及涉农服务等的具有一定规模和经营能力的农户;②农户联合经营和合作经营组织。前者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通过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分离,实行多个农户共同作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涉农服务的经营联合体。后者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入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涉农服务的经营联合体,③紧密型“公司+农户”组织。这种紧密型经营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企业的组织和行为特征,属于准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④农民合作社。在国外尤其发达国家,一般把农民合作社界定为企业范畴,如美国农业部农村商业和合作社发展中心给合作社下的定义是:合作社是一种用户所有、用户控制和用户受益的公司型企业。从我国实践来看,大多数合作社规模不大,组织形式不规范,功能不健全,因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企业性质的经济组织。

大力发展农业准企业.除了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紧密型“公司+农户”经营组织外,还要大力发展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以及农民合作社等。

首先,大力发展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并促进其进一步创新。(1)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通过登记注册,使其具备法人资格,在享受一般农业企业优惠政策基础上,给其更优惠的政策,(2)通过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引导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扩大经营规模,引入现代生产要素;(3)有关部门应在市场信息收集、市场进入和开拓、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农业大户、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提供服务,(4)要引导农业大户打破血缘关系,形成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的内部组织方式,改进经营管理方式,发展成家庭农场或农业公司。要引导农户联合和合作经营组织通过合伙制、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等形式,进行规范化改造,发展成联户型家庭农场或农业公司。

其次,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并加以规范。(1)加强政策扶持,多种形式发展合作社。要突破地域界限,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社。政府部门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并在技术和信息提供、人才培养、合作社间合作等方面为其提供服务;(2)引导合作社建立健全内部机制。要建立明晰的产权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4)促进有条件的合作社进行联合。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促进一些内部组织与管理比较规范、功能比较完善、规模比较大的合作社走联合的道路。

三 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企业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篇9

关键词:新疆;农业产业化;模式

作者简介:刘康华(1965―),女,河南遂平人,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政金融。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7-0072-04

近几年,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经营水平,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2008年末。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6883家,带动农民增收9.68亿元,累计带动农户251万户,基地种植面积达到180.3万公顷。全区农业产业化国家、自治区、地(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已达429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3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4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37个,会员人数近4.6万人,农村经纪人5806人,专业大户近3.13万人。新疆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自治区级重点企业为骨干,其它中介组织、专业市场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框架,虽然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很快,但从整体上看,还处在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要达到较高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采用有效的组织模式。

一、新疆主要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类型及特点

新疆各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因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也不平衡,产业化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主导产业带动型等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新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

以龙头企业为主,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形成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组织。龙头企业外连国内外市场,下连农户生产经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该类型一般是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

这种组织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龙头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的联结方式是合同契约。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签订产销合同,规定签约双方的责权利,企业对基地和农户具有明确的扶持政策,提供全过程服务,设立产品最低保护价并保证优先收购,农户按合同规定定时定量向企业交售优质产品,由龙头企业加工。出售制成品。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从本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出发,建设合适的生产基地,实现市场与资源的有效对接,从而节约交易费用。新疆一些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库尔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屯河股份有限公司、新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普遍采用这种模式。

(二)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

即在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跨户、跨村、跨乡镇、跨市区,甚至跨国界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以组织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的服务为纽带,联系、团结广大农民群众建立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利益共同体,该类型一般是以“专业合作社+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合作组织都是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群众性、专业性、互利性、自治性和民主性的特点。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它便于农民保护自身的利益,易于被农民接受。如呼图壁县成立北戈壁棉花专业合作社、阿克苏地区新和县木纳格葡萄合作社、新疆霍城县清水镇城西葡萄专业协会,

(三)市场带动型

以专业批发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纽带,借助合同或其它配套服务体系与广大农户形成稳定的上下游关系,实施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带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该类型一般是以“专业市场+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

这种组织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农户直接沟通,以合同形式或联合体形式,将农户纳入市场体系,从而做到一个市场带动一个支柱产业,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形成一个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带。专业市场作为经济实体,可以引导所在地区的农户以及市场辐射作用所覆盖地区的农户,按照市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及时提供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农产品。同时,专业市场提供市场信息、农用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场所,做好生产技术服务等。这种组织形式以(专业)批发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拓宽了商品流通渠道。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产业优势。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极大限度地克服了农产品不易保存的缺点。比如精河县建设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吐鲁番市干鲜果品批发市场、乌鲁木齐北园春果品批发市场,米泉县蔬菜批发市场和鄯善县连木沁镇葡萄交易市场等。

(四)中介组织带动型

根据市场需求,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在某一产品的经济再生产全过程各个环节上,实行跨区域联合经营,逐步建成以占领国内外市场为目的,企业竞争力强,经营规模大,生产要素大跨度优化组合,生产、加工、销售相联结的一体化企业集团。该类型主要是以“中介组织+企业十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中介组织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一种松散型合作组织。中介组织通过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合作开发,利用其在信息、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优势,为农民的产、供、销提供各种服务。中介组织是农民自己联合、民主管理、团结互助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组织了解农民的需求,代表农民的利益。对农民有直接的带动作用,深受农民信任,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种模式对企业来说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保证原料供应稳定。对农户来说,可以通过中介组织与企业对话,维护自身利益。这种类型的中介组织主要是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等。如鄯善县哈密瓜协会、博乐市养鸡协会、奇台县养猪协会等。

(五)主导产业带动型

主导产业带动型模式就是根据当地资源优势,选择市场前景好和经济效益好的产品重点开发,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加销一体经营,该类型主要是以“主导产业+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从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名优特产品人手,实施区域布局,合理规划,连片开发,建设农产品基地,通过的服务,走一体化之路,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数乡一业、数村一品的区域性、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业群、产业链,形成县域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生产和规模化经营通过“主导产业+农户”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很大的连带效应。通过振兴某一主

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新疆资源优势明显的条件下,这种模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如新疆博州精河县枸杞产业、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大枣、库尔勒的香梨等。

二、新疆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疆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还不够健全,不够稳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

新疆大部分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多数只是一种产品买卖关系,利益关系还没有理顺,利益纠纷时有发生,订单履约率低,合同执行难、违约追究难的情况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当市场价格高于双方契约中事先规定价格时,一些农户常把农产品转售给市场,造成违约;反之,在市场价格低于契约价格时,龙头企业则会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对农户进行价格打压,甚至违约弃约,分散农户力量单薄,无力用法律手段与企业抗衡。相反,企业直接面对小规模分散经营的众多农户力不从心,分散量大的农户违约,龙头企业因追究违约成本巨大而不得不放弃。这种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纠纷,既损害了农户利益,也影响了企业利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二)合作组织发展不规范,市场竞争力不强

专业合作组织是一种农民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组织。目前,新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受资金、制度、运作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多数合作组织都存在着规模较小、功能弱、服务差,实力不强、运作不规范、运行质量较差、不够稳定等问题,对会员的服务仅停留在技术指导、生产资料供应、签订定单等一些低层次的服务上,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另外,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是不太理想,仍然难以以独立的经济实体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加之新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农民素质不高,尤其是农村市场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从而导致农民在产品销售、合同签订以及贷款等诸多方面困难依然重重。农民的合法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专业市场建设相对滞后,发展程度不高

发挥专业市场的带动力,辐射带动分散经营的农户走进大市场,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从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中看,大部分的批发市场还停留在为经营者提供店铺、大棚或露天交易场所的现象,普遍缺乏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储藏、物流配送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同时,专业批发市场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具有自发性、不稳定性,完全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调节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农户依据市场自发调节生产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农产品加工者、营销者与农户(生产者)之间的联结关系是相当松散的,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利益联结机制。他们之间没有成文的合同约束,互相之间交换活动完全是靠市场联结起来的,相互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也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从相互之间的等价交换中,得到各自的利益。目前,这种组织形式在“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方面有待发育或完善。

(四)中介组织发展不足,对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弱

尽管中介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与内地发达省区相比,仍然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慢、带动功能弱等问题。由于农民力量单薄,文化素质较低。组织起来的经营实体规模小,缺少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制度,运作和管理不是很规范。很多中介组织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还不完善。同时。政府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忽视农民是推动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中介组织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也影响了中介组织的发展。另外,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缺少明确的法律保障。新疆对如何发展中介组织只见于有少量的政策文件,法制建设不完善,立法问题没有解决,使中介组织的经营、发展缺少法律依据。

(五)主导产业优势未能充分开发利用

新疆农产品资源丰富。名优特产品众多。但主导产业优势并不明显,一些得天独厚的特色优势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主导产业没有真正发挥出优势,重点不突出。新疆大多数主导产业还处于原料出售或初级产品加工阶段,致使农业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不高,农产品的高附加值流失严重。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不高,科技支撑力弱。有的地区虽然形成了优势产品,在市场和经济效益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在技术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其在规模上则处于劣势。有些主导产业在规模和生产技术上占绝对优势,但其市场需求优势不明显。经济效益也不是很好。

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疆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思考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就现阶段和未来一定时期内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疆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的重要一环,企业与农民互惠互利是产业联结的基础,妥善调节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则是农业产业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构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分散的农户与企业连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紧密共同体,推进产供销一体化,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在签订产销合同时。企业与农户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自愿签约,自觉履约。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签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运行规则、违约罚则;特别在签订价格合同时,遵循自愿签约、平等交易、自觉履约等原则,充分体现出合同的民主与平等。同时,要订立违约条款,依法制约双方的行为。切实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方面。要经过司法公正,强调合同的法律效率和约束力,使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龙头企业与农户,都获取与效益相对应的经济利益。取得双赢成果。

(二)规范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针对合作组织普遍存在的管理和运作不规范、功能发挥不尽人意等问题,通过建立和完善合作组织规章制度、利益机制等具体内容。使其机构运作、收益分配等有章可循。建立和健全合作经济组织内部制度和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利益分配关系,完善合作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合作主体的经营行为。提高合作主体的经营素质,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从而提升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效率。使合作组织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全方位服务,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政府对合作组织的发展应予以扶持和帮助,为农民创建和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持合作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合作组织实施优惠的经济政策。如各种税收和信贷优惠、补贴等。以此来支持合作组织的发展。

(三)抓好专业批发市场建设

通过加强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及信息服务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批发市场: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在产品集中生产区和交通枢纽地区,兴办和扩建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重视培育大型现代化批发市场。另外。政府在弥补专业批发市场缺陷、降低交易风险方面的外在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随着交易量和交易品种的扩大,政府应该及时建立完善、系统的农业信息体系,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促进规范化交易。另一方面,合同收购价高于市场价格时,政府应该对专业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来弥补农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以保证交易顺利进行。稳定批发市场和广大农户间的契约关系。

(四)健全和完善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

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中介组织,中介组织是联结大市场和小生产的纽带,它的发展有助于中介组织带动型模式的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发展。一是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种形式的行业协会、专业协会。已有协会要适应新的要求,进行合理调整和改组、改造。把转变政府职能同加强行业协会、专业协会自身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在产业服务、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加强中介组织自身建设,完善内部运营机制、组织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提高中介组织的紧密度。切实保障农户的合法利益。三是政府应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立法。明确其法律地位,并在政策上予以引导和支持,尽快提高中介组织的数量和质量。

(五)积极引导、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带动型模式的关键是根据当地资源优势,选择市场前景好和经济效益高的产品重点开发。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业链、产业群,形成拳头产品和区域性主导产业。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农产品资源丰富,便于形成主导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具有形成主导产业的优势。在这种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一是进一步巩固提高传统产业,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系列。二是筛选一批有资源基础、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优势产品,重点培育,加快发展。逐步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此外,还要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对那些眼下虽未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但有明显开发优势的潜在产业,进行重点培育。

四、结论

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新疆农村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不能搞“一刀切”的发展模式,应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多元发展。伴随着新疆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除以上几种类型外,还会不断探索出适合新疆经济发展的其它类型。

参考文献:

[1]周谭静.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1996,(10).

[2]毋俊芝、任永玲、高晋平.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叨.山西农业科学。2001,(02).

[3]向荣.批发市场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现状及变革方向叨.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0).

有机农业市场规模篇10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增收;实效性;对策分析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

2.特征。龙头企业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必须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或流通企业或批发市场;二是必须具有较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三是建立了真正的一体化经营机制和利益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农民可以得到合理的利益。

二、牡丹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具有一定带动能力、规模以上龙头企业98户,其中部级2户,省级15户,市级81户,总产值或销售额52.5亿元,利税3.86亿元,同比增长10%和6%,有15.5万户农民融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农民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达420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6%。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一是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偏低,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二是龙头企业原材料缺口较大,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三是龙头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四是龙头企业发展环境不宽松。

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方式

1.企业+农户,“企业+农户”型,即以企业为主,围绕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产销一体化经营组织。从农业的长远发展来看,这是比较理想的合作经济模式,但也是出现问题较多的合作经济模式,因为农户在合作经济中往往会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有效地预防企业损害农户权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一旦出现问题,经常会对农户形成致命的打击。现在有人提出改造“农户+公司模式”,我认为改造这种模式的合理方法,应该是先把农户组织起来,成为“组织化农户+公司模式”。

2.企业+基地+农户,主要有三种方式:①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建立基地,雇用农户在基地从事生产;②企业租地建基地,雇用农户在基地从事生产;③企业租用农户土地建基地,吸收农户以土地、劳动力、产品、资金等要素入股,再承包给出租农户或大户经营。农户从这三种方式中可获得劳动报酬、土地租金、股金和承包费等收入。

3.企业+中介组织+农户――中介组织联动型模式,中介组织: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社、技术协会、销售协会以及农民合作社(无经济实体),以中介组织为纽带,组织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使众多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较大规模的经营群体,实现规模效益,是对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改进,在发达和欠发到地区都较为普遍。

4.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合作社一体化型模式,在合作社发展壮大后成立企业实体来销售、加工合作社内部成员(和外部成员)生产的农产品,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产、加、销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它对合作社的投资能力要求很高,目前主要存在于东部和沿海地区。

四、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实效性对策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程中政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把转变领导方式放在突出位置,要做到“八个引导”。

1.引导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在主导产业的培育上,要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同时要避免一哄而起、盲目上马和盲目扩大规模;要指导群众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使大宗产品上档次,特色产品上规模。

2.引导龙头企业的健康成长。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的培育必须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真正起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头羊”作用。政府应帮助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新机制,充分利用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的成果,以低成本或重组形成新型的农业市场主体,不断增强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

3.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愿合作、利益同享、风险分担、共同发展”的取向,从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两方面对其市场主体的行为加以指导,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引导合作经济组织的自发形成。合作社按产业化经营要求组织生产,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在不动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愿、互利、民主、服务的原则,鼓励农民参与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5.引导农业科技变革与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应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能取得经济回报的推广项目,要逐步交由企业承担。政府应着重于体系建设、法规执行、信息、扶持和规范企业等,鼓励社会力量从事技术推广。

6.引导金融系统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应当鼓励商业银行按照“效益优先、因地制宜、规模经营、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和掌握足够的产业政策信息的基础上,选准选好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杠杆支点。

7.引导市场体系的加速建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网络,建立健全流通服务体系,形成一个以批发大市场为主框架、以各级综合农贸市场为支持、以各地自建商贸城为网络、以农民产销组织为补充的四大市场流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