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统计学标准化十篇统计学标准化十篇

统计学标准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6:25

统计学标准化篇1

该文提出设计含有评价指标权重设置、评价项目内容、权重指标设置、评价实施、评价结果优化与统计等功能,基于pHp+mySql的在线教学评价系统,可满足各类职业院校广泛的教学评价体系需求,使评价结果更趋向于公平与客观。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评价;标准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107-03

1研究背景和意义

教师教学评价是职业院校的教师考核工作的重要参考。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已成为所有职业院校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各职业院校均部署了信息化管理平台,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已成为广泛需求。

但在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因素影响这评价的合理性,具体如下:

1)评价者的不同的心理因素或主观尺度造成的评价差异

在职业院校中,部分班级或者学生会对管理严格的老师故意恶意评价,即使采用排除最高分、最低分的方法来剔除可能造成差异的数据,也不能有效的减少因此个别评价者主观评价而造成的误差。

2)不同专业知识领域造成的评价差异

公共基础类课程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性较强,学生较容易接受。所以,往往公共基础类课程教师的评价得分比专业核心课程老师分数要低,但其实不能说明公共基础课教师水平较低,只是专业知识领域差异造成而已。

3)不同评价项目,不同评价群体的结果是没有可加性的

职业院校通常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师考核和教学评价制度,确定了评价内容、项目指标和权重。为保证评价结果更全面,教学评价参与人员涉及学生、专家、i导、教师本人等,最终将评价得分按权重比例进行相加处理。但从统计学角度,只有在各评价项目数据平均值与标准差均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简单加权相加的评价结果是不科学的。

2标准分计算原理

1)标准分计算公式

标准分是指原始分与其平均值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

2)t分数

便于理解与记录,标准分是需要线性变换成t分数。t分数通过t=KZ+C求得,其中K、C可自定义的常数,可以根据记录需要调整,如按总分是100,则可取K=13,C=59,使得t取值保持在21~99分之间。

3)加权求和

3基于标准分教学评价结果的优化

以某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为例。

3.1评价指标和权重

该学校拥有多个专业系,而每个系又划分若干个教研组,每位任课老师或兼课老师都分配到教研组,以便展开教研活动。而学校采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让各专业自主设定教学实施计划。该学校制定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规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评价、教师教研组互评、教研组长评、系主任评等四个部分组成,该四部分评价所占权重分别是a%、B%、C%、D%。

3.2评价等次的确定

教学评价评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级别。每学期统计的教师评价综合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名,优秀比例为10%,良好比例为40%,60分以下评定为不合格。

3.3基于标准分优化的计算过程

1)学生评价的标准分计算

计算每班对各任课老师评价分的平均分和方差,再按标准分计算方法(公式1)计算每位老师在该班级的标准分Zc。如果教师多个班级任课,则该教师的标准分计算是由任教所有班级评价所得标准分的平均计算所得。

2)教师组内互评的标准分计算

教师组内互评时,教师评价得分Zg由所有组内教师对其评价的标准分(公式1)求平均计算所得。

3)系主任、组长等(或第三方评价)评价标准分计算

计算各位教师的系主任、教研组长评分时,应以评分者为个体,先计算每位系主任、教研组长对其所评价教师评分的平均分和方差,再计算评分者所评的标准分Zm、Zl(公式1)。

4)教师综合得分

5)校准分转化成百分制分数

由于标准分是浮点小数,不便于识别和记录。考虑通过线性变换分段处理,转换成0~100的百分制数。转换前,必须先确定优、良与及格比例。

假设评价标准分排名前20%的教师是优秀,末位2位老师是不及格。考虑便于记录,80分以上记为优秀,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即C=59)。若参与被评价教师有200人,有40名老师可以评为优秀。首先,找到第40位教师综合所得标准分,记为Zex;第197名教师标准分为Zpa;然后,计算及格到优秀之间,没递增一个教师排名,相当于增加的百分制分数K’=(80-C)/(Zex-(Zpa))。最后,将每位教师综合标准分Zi代入t分数线形变换公式得t=(Z-(Zpa))*K’+C,求得每位教师评价的百分制分数,而且,还可保持教学评价综合得分的合理排序。

4在线教学评价系统的实现

4.1系统模块设计

教学评价系统模块设计分为用户管理、评价设置、评价实施、结果查询四个部分,方便评价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登录平成在线评价。具体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

4.2评价实施流程

系统管理员登录系统在评价实施前,输入学生、教师、课程和课表等基础信息,确定教学评价项目级别、内容、指标和权重。待教学评价全部完成,由系统管理员优化处理程序,计算价综合得分。待统计完成,参与评价者可以登录进入系统查询评价结果。

4.3系统的网络运行环境

系统课运行于院校的oa办公服务器上,评价者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完成评估评分和查询工作,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官方首页通过外互联网络进行单点门户登录。

5系统功能实现与程序设计

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是基于thinkphp开发,系统mVC框架如图2。

1)用户管理模块:用户划分四种角色权限: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领导(专家)。

2)评价设置模块:实施教师教学评价工作前,系统管理员可通过页面录入或者excel文件格导入的方法完成数据的初始化的配置,包括录入教师、学生、课程等基本信息。

3)评价指标模块:系统管理员可在系统内设置两级项目评价内容,并根据院校的考核要求合理分配项目权重,设置后由系统生成本学期的在线教学评价问卷。

4)评价实施模块:待评价指设置完成标参加评价人员可登录系统录入评价得分,

5)评价统计模块:

5总结与展望

采用标准分优化的教学评价得分,有利于获取更客观教师教学评价结果。根据优良率和及格率的现实比例需求,将标准分进行分段定位、线性变换处理,使评价得分更便于记录与理解。本系统设适用于通用网络环境和操作系统平台,易安装,易维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教师教学评价本是一门系统工程,如何设置合理的评价考核内容,如何合理分配权重指标,更有效地帮助职业院校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方法,仍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的教学评价数据,努力通过的数据挖掘或者变异系数法等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寻求更客观的指标设置与合理的赋权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卫,袁卫.对360度反馈评价系统偏差的矫正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4):76-79.

[2]傅登继.基于标准分的技工院校网上教w测评的新尝试[J].职业,2012(27):65-65.

[3]刘子龙,张卓.基于标准分的学生评教结果的优化处理[J].现代教育管理,2010(8):52-54.

[4]王彭德,李国虹.标准分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1):27-29.

[5]严灿勋,刘慧敏.标准分在评定考试成绩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10(5):91-92.

统计学标准化篇2

[关键词]天然气组分;装置负荷;化肥;产量;信息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5-0053-03

1概述

天然气组分变动和装置负荷变动是影响化肥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但是长期以来生产管理人员无法得到影响程度量化的准确衡量指标。本文以日产2500吨尿素装置为研究对象,探讨通过统计分析和化学反应公式计算的方法得出准确的衡量指标,并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供财务、生产及管理部门使用。

2总体实现思路

为得到天然气组分变动和装置负荷变动对尿素产量影响程度的量化准确指标,拟通过meS信息系统,结合DCS的现场数据和手工录入数据,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得出具体指标,并生成相关报表,供相关人员查询使用。

影响装置产量的因素复杂多样,如果系统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将无法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计算,因而假设在装置其他因素稳定的情况下,选择天然气组分、系统负荷的变动作为重要因素,计算对装置产量的影响。

3装置负荷变动的影响

装置负荷变动影响产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负荷变动影响产量=系统当前负荷与标准负荷之间的差/标准负荷×标准日产量

标准日产量=年计划/年有效生产天数

标准日负荷=标准日产量/设计日产量×设计负荷

其中,年计划和有效生产天数由现场相关人员手工输入信息系统。

4天然气组分变动的影响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通过跟踪甲烷成分(或者总碳)的变化来测算天然气组分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4.1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的方法是考核装置在一段较长的稳定运行时间里,相同的装置负荷,不同的天然气组分情况下装置的产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而得到天然气组分变化对装置产量影响的权重。通过这个权重,系统可以计算每天或每小时由于天然气组分变化对产量产生的影响。

由于影响装置的因素总是在变动中,取某个单一时间的数据难免有失偏颇,而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较长时间的数据分析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天然气组分变化和装置产量之间的关系。

4.2化学公式计算

化学公式计算是根据反应方程式,通过计算碳摩尔流量从而得到组分变化对产量的影响值。化学公式计算结果作为一种理论计算值,在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准确地得到产量变化值,因而也将这种计算方法在系统中实现,与统计分析的数据进行对比参照。

已知因素包括设计产量、设计质量负荷、设计摩尔流量及以下公式:

公式a:计算氨产量=设计产量×计算碳流量/设计摩尔流量

公式B:碳流量=质量负荷/分子量×总碳

根据公式a,可以推导出组分引起的产量变动计算公式为:

组分引起产量变动=设计产量×计算碳流量变动/设计摩尔流量

根据公式B,可以得出碳流量变动计算公式为:

碳流量变动=质量负荷×(总碳/分子量-标准总碳/标准分子量)

其中,总碳/分子量即含碳量就是天然气成分变动影响的因素。

由于同时参考公式a和公式B,因而我们可以得到设计时标准成分的含碳量为:

标准总碳/标准分子量=设计摩尔流量/设计质量负荷

综上所述,最终的计算公式为:

组分引起产量变动=设计产量×质量负荷×(总碳/分子量-设计摩尔流量/设计质量负荷)/设计摩尔流量

统计学标准化篇3

关键词:会计报表;标准化;会计信息质量

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就是企业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会计问题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会计问题进行预测,然后制定和各种条款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活动。企业在运行中实行会计标准化能保证企业会计活动的有序性,对于企业会计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企业会计标准化是随着企业主客观环境的变动而不断改进的。

一、现代会计标准化内容

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内容就是会计通过各活动为人员提供一些有效的经济信息。具体来说,会计标准化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标准化的会计概念。就是对会计的职能、性质、工作程序等学术名词进行了统一,建立了统一的标准。第二,标准化的会计方法。指的是对会计工作中的各种分析和核算方法进行了统一,例如,财务清点方法。第三,标准化的会计报表,就是对会计报表的内容、形式以及附表、说明等内容都进行了格式的统一,对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报送范围进行了统一的划分和明确。第四,标准化的会计凭证。指的是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会计凭证的规格和内容等做了统一的设置和规定。第五,标准化的会计账户。对会计工作对象进行划分,分别按照不同的类别给予一个简单的名称,也就是明确了会计科目,对会计记录的结构等做了统一设置。第六,标准化的会计档案。对于在会计工作中产生的各种会计报表、会计文件、会计凭证等按照一些的分类要求进行分类保管,这种标准化会计档案管理是与企业会计的发展相一致的。

二、企业实施会计标准的意义

1、建立会计活动的最佳秩序

企业实施会计标准使人们在进行会计活动的时候使用同一的标准,这样不仅能促进不同企业会计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而且能让会计工作者享受会计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会计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保障作用,使企业会计要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共享,从而促进最佳会计秩序的建立。

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对于企业来说,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不仅能反映出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而且能对企业正确的发展决策产生影响。实施会计标准能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准确的衡量,从而保证高质量的企业会计信息,只有高水平的标准才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3、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企业实施会计标准化,尤其按照既定的标准进行,可以保证形成的会计数据之间的相容性比较高,不同的会计就可以使用相同的劳动成果,避免了重复计算,减少了人力物力的使用,对劳动成果形成重复利用。同时实施会计标准化能以相关的标准约束企业会计人员,从而提高的业务能力,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4、实现对会计活动的科学化管理

会计标准化是当前企业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对于实现企业会计科学化管理有很大的作用。会计标准化能为企业提供会计工作目标和依据,对企业会计工作经验不断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完善。另外企业会计标准化还能对会计工作职责、工作程序等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最终实现企业会计科学化管理。

三、企业会计标准化管理原则

1、前瞻性原则

因为企业的运行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企业会计标准化管理中要遵行前瞻性原则,在制定会计标准、执行会计标准的是不仅要根据当前企业会计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多样化问题,而且随着社会形势以及企业内部情况的变动,会计标准化要具有超前性,制定的标准要对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管理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减少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损失。

2、时机性原则

企业会计标准化是企业在长期的额会计工作中总结出来经验,但是企业会计标准化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一些会计项目的实施如果没有把握好时机,那么不仅不能对会计活动产生有利的影响,而且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企业在会计标准化中要把握实际,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实施合适的会计标准化项目,同时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要进行修订,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标准化目标的实现,促进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

3、全过程原则

企业会计标准化是对企业会计活动全过程的管理和约束,所以企业在实施会计标准化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各项会计标准的建立,同时也要对会计标准化执行、监督、检查以及评价等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实现企业中会计标准化的全过程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会计活动的顺利进行,并且保证会计标准化真正发挥出其作用。

4、高效性原则

企业实施会计标准能为企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企业往往在会计活动中不断加入一些新的会计概念和工作环节,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新的会计标准的加入不仅不能帮助企业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还能增加了企业会计工作量。所以企业在实施会计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高效性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对会计标准化对象数量和类型进行删减,尤其是对一些重复的环节要淘汰,减少企业会计工作量,实现企业会计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5、一致性原则

企业会计标准化中的内容是非常复杂的,整个会计标准化体系是有很多单项会计标准组成的,一旦单项标准与整个会计标准化体系不协调,那么会计标准体系的实际效果就会大大降低。所以企业要坚持一致性原则,保证企业单项会计标准能与整个会计标准体系相一致,维护整个体系的稳定性。

结论:

总之,企业实施会计标准化能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在实施会计标准化的时候存在的问题也是相对比较多的,企业要保证会计标准化真正发挥实效就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一定的原则,提高会计活动的科学性,从而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汪皆斌企业会计标准化刍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0(05)

[2]高方露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探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统计学标准化篇4

一、信息化建设成为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载体

近年来,内部审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进一步提高审计监督和审计管理工作的水平,促进审计理念和观念、审计体制和机制、审计手段和方法的革命,加快实现审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

借鉴国内外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通过建立标准化制度体系和制度信息化系统,追求和实践管理的“合理化”,推进“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电脑化”。首先通过制度信息化建设,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制度管理;其次通过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标准化制度模板;最后通过信息化建设将制度的关键流程和主要控制点通过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标准化手段植入信息系统之中,实现制度的标准化、信息化.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通过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协同,做到规范审计作业,有效提高审汁业务效率、管理水平,防范审计风险。

要做到信息化建设与审计制度化、标准化的协同必须审慎的做好制度和信息系统两个方面的梳理工作。

首先推进内部审计制度化建设。长远规划内部审计工作,探讨和提炼现代内部审计理念和工作实践经验,制定系统的、切合实践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保障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准,为进一步改善内部审计环境、规范内部审汁工作良好的提供制度保证。

其次制定统一“制度数字化”的业务流程和编码规则的规范。寻找管理制度与信息系统的结合点,分解制度要索,设置标准化字段录入信息系统。梳理现行制度,统一设计制度表单,把制度的实施对象、解决问题、推行步骤、评价标准等要素逐项分解纳入表单,分类分级编号,实现电算化。

最后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对规章制度进行优化、修订,规范制度运行。通过梳理工作清晰地发现制度建设落后于审计实践的现象。制度建设的完善是标准化建设的前提,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会促进制度建设的完善提高。

二、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标准化的表现和作用

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化,是指通过制度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文书标准化、模板标准化、审计方法标准化、权限管理标准化等手段规范审汁计划、审计作业、项目管理、信息披露和成果应用等,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监督服务、增加企业价值职能,起到建设性作用。

制度规范的标准化要求将制度各要素经过分解植入到审计管理系统,规范审计人员的业务行为: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要求分析各类审计项目类型,制定适合的审计项目业务流程,并固化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用以规范审计过程,防范漏审风险;审计文本、模板的标准化要求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制定不同的模板,将其生命周期中涉及到的文本,如审计通知书、审计底稿、审计报告等根据审计规范形成标准化文档固化在管理系统中,示范审计过程中各文档的形成;审计方法的标准化要求通过审计作业流程的标准化和审计文本的标准化,把以个人审计经验为基础的审计行为提炼凝结成标准的审计方法,做到审计经验共享、审计过程固化、取证模型明确、审理思路清晰,保证审计行为、审计过程的可复制性;审计成果应用的标准化是指求通过标准化建设,借助计算机技术增强审计成果分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透过表现现象发现潜在的普遍性的、趋势性的问题。

三、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标准化的内外部环境

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到集成应用阶段,对标准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统筹发挥审计主体作用、整合审计客体资源,理顺审计查证业务流程,规范审计管理工作秩序、规范审计文书模板,纳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标准化实施,实现e化管理。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建设要求标准规范的外部环境。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建设依赖于财务等领域的电算化水平,审计数据采集工作要求有统一标准的业务数据源。

中国石化审计信息化建设本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要求审计对象如财务成本核算、采购、销售、工程管理等应用系统的实现方式、载体的一致性。辅助查证系统、aiS等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的成功开发建设与应用分别得益于中国石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中国石化eRp系统的统一模板化开发建设,保证了数据源的标准化。

实践中一方面要求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开发统一设计需求,分析不同企业业务信息化建设差异,甄别个性与共性,在实现理念上“逐步提高、抽象”,保证辅助审计系统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通过辅助审计系统的推广及深化应用,发现企业业务系统中与推广模板冲突的领域,督促其修正,最终达到信息系统应用的规范化、统一化。

(二)审计集成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建设要求标准规范的内部运作模式。

对决策层要求:以审计计划管理和审计项目管理为核心,强化审计信息分析,为管理层制定审计计划、选择审计对象、调整审计重点提供决策支持。

对管理层要求:规范审计业务、固化审计流程、防范审计风险,帮助审计人员实现审计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从而提升管理水平。

对操作层要求:标准化审计文书模板,自动化审计业务流程,提升审计业务质量,提高审计人员的协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并实现跨系统、跨部门的协同。

在标准化方面,集中体现有如下要求:

1 计划合理化。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要求,建立审计计划编制、上报、下发、调整等的有效支撑平台,强化审计计划分析,达到对审计项目的科学管理和指导,为管理层制定选择审计对象、调整审计重点提供决策支持。

2 流程标准化。标准化审计业务流程,实现审计方案、底稿、报告、决定、统计报表等环节的在线集成;掌握项目动态;实现对审计项目全流程、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促进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3 文书模板化。制定标准化的模板体系,主要审计文书均设计统一标准化模板。按需要进行添加和修改生成定稿,减少手工录入工作量和错弊发生。

4 依据规范化。建立标准的审计法规制度库、审计

问题性质字典,实现问题性质与引用法规条款的自动关联,使问题定性准确,引用法规条款便捷、恰当,提高审计业务和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 数据集成化。建立标准数据接口,实现个业务环节数据的自然流动,支持审计成果的分析利用和报表统计。

四、审计信息化建设实践中需要标准化的内容

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文档的标准化以及方法的标准化。文本的标准化指审计工作各个环节的中间产品、交付件,体现的是结果;方法的标准化指审计技术应用的标准化,规范审计作业行为,要求审计行为的可复制性。

1 为将管理控制嵌入信息系统和便于授权管理,审计项目流程需要标准化。

一类是标准流程。要求涵盖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包括确定组长和主审、审前调查方案、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审计项目归档等,适用于常规审计项目。

另一类是非标准流程。根据审计项目具体情况自主选定标准环节中的若干个进行组合应用。

2 审计资源集中统一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归集审计业务涉及到的审计主体、客体多方面的信息,包括审计人员信息、组织机构信息、被审计单位信息、备审投资项目信息等。

3 创建文档模板,统一接口,实现信息智能关联。梳理、形成审计标准文本模板库并规范各种审计文档的常用内容。文档模板包括:审计计划、审前调查方案、审计方案、审计通知书、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函、审理意见书、审计项目评分明细表、审计决定书、审计问题移交函、审理督导通知书、审计项目档案资料清单等。

4 标准化业务字典、知识库等。用于审计实务中方规范录人全局信息关键值或对知识库进行全文检索。

法律法规制度库:按照制度名称、时间、单位、法规级别、法规类别等维护,根据使用频率高低进行标识,智能化辅助法律条文的选用。

业务字典:用于模块间数据传递和标准化信息口径。主要包括:项目分类字典、立项依据字典、问题性质字典、问题认定依据字典、评价内容字典、整改处理字典、单位字典、学历字典、专业字典、职称字典等。

标准项目案例库:审计手段先进、方法科学、效果突出的审计项目,在审计项目管理过程中转入项目案例库,以期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标准化发展。

统计学标准化篇5

【关键词】高校会计信息化现状思考

一、引言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会计只有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提高其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职能,提升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财政部2009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我国会计工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整体信息化水平,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1.以会计学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

2.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全面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重组会计流程,实现人、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等有机结合,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

3.会计信息资源高度共享,能更好地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4.会计信息收集、提供、处理、比较多元化。通过信息接口,可以收集来自单位内外的各类相关信息;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任一会计期间多种形式的会计信息,运用复杂的数字模型进行财务分析、预测、比较和决策。

5.实时采集和处理会计信息。不论内部数据,还是外部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并进行相应的分类、汇总、计算、分析,实时主动的反映单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二)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关于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很多学者和会计实务工作者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基于其以上特征,可以将其概括为:依据会计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高校的会计业务流程与会计处理流程进行整合,形成高度契合的会计信息系统,实时反映单位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时准确地向校内外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系列过程的总称。

三、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初步实现了制单、记账及报表生成的“会计电算化”,将广大会计人员从烦琐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但不能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它距离会计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不能全面地涵盖会计信息化实质和内容,最多只能说是处于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

一旦单位建立了计算机处理账务的系统,开始利用电子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出具报表,我们即可认为该单位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立足于财务报告的规范生成,强调的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规范化,即按照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操作。

会计信息化系统是将会计与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组成的新型系统,它较会计电算化为更高层次的系统,是一个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运用综合知识与技术处理信息的系统,更多强调的是会计输出结果的增值性,侧重的是单位内外信息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二)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部门已经建成了自己的财务局域网络,包括预算管理系统、账务处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系统等,有的学校还开通了网上查询、网上预约报账、网上缴费等功能,使校园网内的用户可以通过身份验证后查询自己的相关信息和办理业务,方便教职员工的工资查询,学生的学费缴纳和奖助学金发放等,可以说会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距离真正的实现高校会计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必须依靠行业协商一致的标准才能降低信息交换的成本并提高效率。只有在统一标准下产生的会计信息,才有可能被更快捷地采集、汇总和运用,才具有更高的可比性,提高信息的共享性和利用率,帮助信息使用者作出准确的判断。

我国的会计软件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软件数量众多,但标准不统一、平台各异、软件之间没有统一接口,进行数据通讯和转换等缺乏统一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建设和应用的发展,软件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其次,校内各部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各自为政,缺乏通用接口。信息不能共享利用,需要数据利用只能通过纸质文件或电子文档进行传递,相同的信息需要不同部门的重复输入,造成资源的利用率极低,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信息出错的概率,限制了会计信息化系统功能的发挥。

(三)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目前高校的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对外不能和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税务、银行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对内不能与校内其他部门和师生进行及时沟通,不能与非财务信息及时交流共享。高校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的管理信息系统相互独立,一方面,不能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优势,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无法满足管理部门和校内各部门对相关财务信息的需求。这与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

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与校内外其他管理系统的整合,建立财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彼此共享信息资源。

(四)区域和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均存在着极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因此,形成了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区域和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短期内不可能全面实现。要实现会计全面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宏大工程,需要大量人、财、物的投入。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平衡导致和加剧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技术应用的不平衡。从区域来讲,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会计信息化水平普遍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行政隶属关系来讲,部委高校会计信息化水平高于一般地方院校,公办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一般高于民办高校。

四、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一)树立正确的会计信息化理念

理念决定发展,会计信息化理念对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引作用。

会计信息化理念是:以会计目标为基础,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将服务、管理、决策融为一体,向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而有用的会计信息。可靠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要内容真实、资料可靠、数字准确,能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无误的决策。有用必须满足三个方面:一是能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并实施各项经济政策提供有用信息;二是能为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提供有用信息;三是为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信息。

(二)着力构建高校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会计信息化标准是指,为在会计信息化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关于会计信息化活动或活动结果的规则、导则和特征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它是对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是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活动的结果。会计信息化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构成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2011年,全国会计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会信标委”)成立,其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制定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化标准。要求会信标委应于2012年拿出中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然后制定各项具体标准,稳步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全面而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由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当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造成目前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要么照搬国外模式,要么依据需求自行建设,难免会多走弯路和造成巨大浪费。

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前提,高校人才云集,所执行的高校会计制度较企业会计制度而言相对简单,且具有良好的会计信息化基础,可以率先开展高校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标准化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实现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管理系统的无缝衔接

目前高校的会计信息系统大多局限于财务部门,与校内各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实现共享或共享不充分,难以发挥协同管理作用。

首先,完成财务系统与自身各业务子系统的缝衔衔接。比如:账务系统与预算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学生收费管理系统、财务信息查询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公积金管理系统等的有效衔接,这样不仅会减少数据输入的出错率,同时也会大幅度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信息的加工和分析上来。

其次,部门协作,共同建设,实现与人事、教务、学生、资产、后勤等管理部门系统之间直接的数据传递。建立通用接口,实现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提升会计信息资源的价值和效率。

再次,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网上预约报账,即采用网上提交报销单据、自助生成打印报销单、自动生成报销凭证、现场提交报销内容、完成报销业务的工作流程,实现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积极拓展“银校互联”平台的建设,实现无现金报账、电子转账等基于网上银行支付业务的开展,使资金结算更加便捷、安全,资金的监控更加有效。

(四)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

人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培养和选拔一支既精通会计,又熟悉技术,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1.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化在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对会计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财务数字信息较传统手工会计资料更容易被篡改或泄密,其舞弊的隐蔽性也更大,因此会计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较高的道德水平。

2.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会计业务素质、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库及编程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大多数会计人员往往除了熟悉财务软件、计算机操作外,对其他的业务技能掌握甚少;大多数计算机专业人员又对会计知识比较缺乏,不能很好的解决和处理运行会计软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现有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和满足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需要。

3.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也有一定的要求。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利用网络收集、处理、存储到传输使用数据的整体。需要熟练地掌握信息处理技术分析会计信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欠缺,就可能造成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影响整个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总之,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主导,学者、高校的通力合作方可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周南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1(06):8-16.

[2]刘嘉永.关于新时期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研究[J].现代商业,2013(07):213-214.

统计学标准化篇6

关键词:未来标准化;关键技术

一、未来标准化发展需求

标准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出现,并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而勃发。当今,标准化已经成为了国际贸易的交流平台、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新技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发展,我国标准化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国家、行业、地方、企业等现存的各级标准已基本覆盖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标准化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已经成为了产业治理的重要手段。标准水平持续提升,平均制定周期缩短至3年以内,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标准化工作还存在着不适应、跟不上等问题,这对标准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标准化管理的系统性有待提高

过去我国标准化工作注重于标准体系建设与标准制定。但随着标准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标准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标准化业务范围发生了变化,从标准体系建设与标准制定扩展了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标准化工作体系建设、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等诸多内容,而这些体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以下统称为“标准化体系”)。对我国而言,上述标准化体系中的各个子体系之间尚未有机衔接、形成合力,因此需要尽快梳理并构建起科学合理的标准化体系结构,使得各个子体系之间能够有效衔接、协同发展、深度融合,最终实现对标准化体系的科学管理。

2.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改善

当前我国所要制定的各级标准都不是个别标准杂乱无章的堆积和叠加,而是要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系统。因此,能否有效发挥标准的作用,达到标准化的目标,不但要考察单个标准的功能,而且更要考察标准体系的功能和能力。我国标准制定人员在研究和起草标准草案时,一般能注意标准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协调,但缺乏与相关标准主动进行协调的意识,往往只顾本标准,“闭门造车”。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标准制定过程中标准之间的协调力度,提高标准之间的配套性与协调性,发挥标准的系统效能。

3.标准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我国制定的大部分标准是“后补型”标准,即一项技术在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后,才开始制定标准,因此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有大量成熟的经验与数据,从而使得标准制定的重心放在了会议协调和专家讨论环节。但是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制定“前导型”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即超前识别和响应新技术领域的标准化需求,与技术研发同步开展标准制定工作,以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可以预见,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前导型”标准制定,但这些标准的技术内容往往没有经过生产实践的检验,标准技术内容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可行性难以保障,这就需要加强标准验证工作,以确保标准内容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4.标准化与信息化有待进一步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产业(尤其是传统工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但相关标准制定、实施的手段和工具尚未实现数字化,一方面,标准制定各活动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无法进一步提升标准编制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我国标准的表现形式仍是传统文本形式,不能实现对于标准中数据内容的检索、提取、加工、利用,也无法实现对于标准信息的离散化[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使用标准,往往只涉及标准某一部分内容,并且需要嵌入式使用,达到“使用即标准”的要求。由此,引发标准化学界对标准内容结构化与离散化的研究,提出了标准离散化的概念。]表述、传递、处理、存储、执行和集成,导致标准技术内容不能直接应用于产品研制的数字化环境,亦不能够被产品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仿真试验、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等各个环节嵌入使用,给标准高效实施带来困难。因此,需要建设标准制定与实施的数字化手段和工具,提升我国军工标准化工作与服务水平。

基于未来标准化发展需要,笔者在此提出标准化体系设计技术、标准溯源技术、标准验证技术,以及标准数据集成与应用技术等四项关键技术。通过加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将进一步夯实标准化发展技术基础,提高标准化管理、工作与服务水平。本文将在下面章节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二、标准化体系设计技术

标准化体系设计技术是指运用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基于标准化工作需求而设计提出标准化体系结构的用途、范围、框架、模型与定义的方法、流程与工具。该技术能够提出一套将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应用到标准化体系设计的系统性思路,主要解决标准化体系中标准体系、标准化制度体系、标准化工作体系、标准化管理体系、标准化服务体系等相关体系之间的协同、融合、有序发展的问题。

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起源于1987年约翰・扎克曼提出的“企业体系结构扎克曼框架”,后来被有关部门和单位采用后,进一步发展出各具特点的体系结构框架模型。体系结构设计方法是当前较流行的复杂系统解决方案。实践证明,针对复杂系统的管理在追求有效发挥内部要素系统效能时,利用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可以获得巨大信息优势和利益优势。目前,国内外对体系结构框架的研究,主要以美国国防部开发的“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和美国联邦政府提出的“联邦企业体系结构框架(FeaF)”为代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相关科技文献详细了解体系结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目前,标准化学界还没有引入、应用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的相关实例。

结合标准化实际情况,标准化体系结构设计技术主要包含标准化体系结构建模框架设计技术、标准化体系结构建模方法和标准化体系结构建模工具等三方面内容。

1.标准化体系结构框架设计技术

标准化体系结构框架设计技术是指依据标准化管理需求,设计提出标准化体系结构框架及规范化表达形式的方法。该技术是开展标准化体系结构设计的前提条件,主要研究构建标准化体系结构框架的规则和指南,制定进行体系结构建模时需要使用的统一术语和定义等,确保对体系结构的理解、比较和集成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标准化体系结构建模方法

标准化体系结构建模方法是指依据标准化体系结构框架,在研究分析标准化体系中各子体系内部事项,事项之间关联关系以及标准全寿命周期的基础上,设计提出标准化体系结构的方法。标准化体系结构建模方法大体可以分以事项为中心和以标准为中心两种方式。以事项为中心的方式关注于标准化体系中各事项的表现形式及协调方式,注重事项之间的数据交换;以标准为中心的方式则更加关注于标准在标准化体系中全寿命周期的情况,注重标准在标准化体系中产生与流转情况。

3.标准化体系结构建模工具

标准化体系结构建模工具是指用于支持标准化体系结构框架设计和标准化体系结构建模方法应用的工具。该工具能够为开发、维护和管理体系结构提供软件支撑环境。

三、标准溯源技术

标准溯源技术是指对标准的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指标来源,以及标准之间指标传递和分解进行追溯的技术。标准溯源技术是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有利于解决标准编制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分歧。例如面对标准能不能编制、如何编制等问题,还有标准编制中技术要素如何剪裁、共性技术指标如何提出、验证和规定等问题,而利用标准溯源技术能够从技术层面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标准制定过程中技术内容的协商一致,有效提高标准质量水平。

在标准规范溯源技术方面,我国尚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目前,仅有部分军工院所在承担和参与各型号标准化工作中,初步开展了型号标准规范溯源技术研究。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标准溯源技术主要包括标准内容技术方案的追溯方法、标准技术参数与指标的追溯方法,以及标准之间技术指标传递和分解的追溯方法等三方面内容。

1.标准内容技术方案的追溯方法

标准内容技术方案的追溯方法是指通过对标准内容涉及的科技文献、专利及相关技术文件等资料进行分析,合理界定标准内容技术方案的来源、依据和限制条件的方法。通过对标准内容技术方案进行追溯,能够有效指导标准制定工作,确保标准内容的层次与结构的科学性。

2.标准技术参数与指标的追溯方法

标准技术参数与指标的追溯方法是指通过对上位标准、平行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文件等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标准技术参数与指标的来源、依据和限制条件的方法。通过对技术参数与指标进行追溯,能够有效指导标准制定工作,确保标准技术参数与指标的合理性。

3.标准之间技术指标传递和分解的追溯方法

标准之间技术指标传递和分解的追溯方法是指通过对相关标准及技术文件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标准之间技术指标传递和分解的范围、依据和限制条件的方法。通过对标准之间技术指标传递和分解进行追溯,能够有效指导标准制修订工作,进一步提升标准之间的协调性与配套性。

四、标准验证技术

标准验证技术是指在标准制定(尤其是标准制定与技术研发同步开展)过程中,为了保证标准技术要素与技术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而对标准技术要素和技术指标进行试验验证的方式方法。

国外由于是以自愿性标准为主,标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为保证自己的标准不被市场淘汰,大多数都积极进行标准指标验证。如波音在D2-1643《partStandardSystempoliciesandprocedure》中明确提出了研制标准的概念,明确了研制标准的研制和使用过程,研制标准中需要开展全面的验证工作,保证标准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在经过充分验证和一定的试用期后,才能作为正式标准使用。此外,国外政府部门也十分重视通用基础标准的验证工作。例如,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设置了建筑与消防实验室、化学科学技术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重点开展相关专业领域内的通用基础标准验证工作。而我国尚未出台国家层面的专门法规文件对标准验证工作进行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标准验证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针对当前“前导型”标准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应大力加强标准验证工作,确保相关标准的技术参数与技术标准的科学合理性。

综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验证实践经验,标准验证技术主要包括标准验证方式界定与分类、标准验证对象界定与分类、标准验证试验方法等三方面内容。

1.标准验证方式界定与分类

标准验证方式界定与分类是指标准验证过程中,依据标准制定目的,对标准验证工作模式进行界定与分类的过程。根据标准验证实践经验,当前标准验证方式主要包括创新性验证、移植性验证与比较性验证等。其中,创新性验证方式主要用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时的验证工作;移植性验证方式主要用于国际标准转化时的验证工作;比较性验证方式主要用于利用标准来统一多种技术时开展的验证工作。

2.标准验证对象界定与分类

标准验证对象界定与分类是指在确定标准验证方式的前提下,对标准中需要验证的技术要素进行界定与分类的过程。根据标准验证实践经验,当前标准验证对象主要包括方法、数据、流程、模型、软件、组分和图像等。

3.标准验证的试验方法

标准验证的试验方法是指根据界定的标准验证对象,选择并开展相应的验证试验工作的过程。根据标准验证实践经验,当前标准验证的试验方法主要包括实物试验、仿真试验、模拟试验、实地检查等。

五、标准数据集成与应用技术

标准数据集成与应用技术是指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标准形式数字化、流程信息化和使用智能化的方法。

当前,国内外均积极探索在标准化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方法。在标准制定方面,国际上如iSo、ieC、itU,国外如美国的anSi、英国的BSi,以及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均依托互联网建立了标准化工作平台,实现了标准制定的异地协同工作。在标准载体形式方面,ieC于2001年11月首次了数据库形式的国际标准《ieC60617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围绕数据库形式标准,ieC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网络运行的标准申请、确认、批准、程序和工作模式。通过数据库形式标准可对新标准项目建议随时评估、确认,随时,可对不适合新技术要求的内容随时取消,实行动态管理,实现标准内容及时更新。在标准化衍生品方面,国内外标准化组织已经在标准制定与实施工具方面开展了积极成效,研发了标准编制模板、标准资源数据库、标准使用电子手册等多个种类的软件产品。

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标准数据集成与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型式标准设计技术、标准信息集成技术和标准衍生品研制技术等三方面内容。

1.数据库型式标准设计技术

数据库型式标准设计技术是指通过设计和运用元数据或模型描述,将标准以数据库形式,以实现标准的在线更改和使用的方法、流程和工具。主要包括标准元数据设计技术、模型描述设计技术等。

2.标准信息集成技术

标准信息集成技术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对标准内容进行结构化与离散化处理,并基于网络实现标准信息采集、存储、分发、调用、维护的方法、流程和工具,包括标准结构化处理技术、标准化管理技术、标准智能检索技术、标准数据挖掘技术等。

3.标准衍生品研制技术

标准衍生品研制技术是指运用软件或数据库技术,结合企业研发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实现标准自动和智能实施的综合方法、流程和工具,包括标准数据库技术、标准规则库技术、标准模板化技术等。

六、结语

标准化事业发展是一个宏大命题,涉及技术、管理、资金、人员、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本文仅从关键技术角度入手,基于未来标准化发展需求,提出了标准化体系设计、标准溯源、标准验证,以及标准数据集成与应用等技术,以期为相关科研人员开展标准化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廖龙灵等.体系结构设计技术及应用[J].电讯技术,2014(4).

[2]姜军等.体系结构方法本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0(3).

统计学标准化篇7

taFe学院与国内职业院校的课程涵义有所不同,taFe学院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指的是在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下,以行业组织制定的“财务金融服务培训包(FnS10FinancialServicestrainingpackage)”中的会计行业能力标准和会计三级、四级证书为依据,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多个能力单元的组合。澳大利亚会计电算化课程模块共包括三个能力单元:FnSaCC406a—建立和操作会计信息系统(setupandoperateacomputerizedaccountingsystem),FnSBKG405a—建立与维护工资管理系统(establishandmaintainapayrollsystem)和FnSoRG301a—固定资产管理(administerfixedassetregis-ter)。不同能力单元具有相同的能力标准格式,主要包括能力单元代码、单元名称、单元描述、单元运用、能力要素及相应的行为标准、所需的技能、知识和评估指南等内容。会计电算化课程模块也可叫做mYoB,因为该模块的三个单元都需要用到同一财务软件——mYoB软件。国内职业院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是指一门具体的课程。两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差别:

1教学内容

taFe学院课程教学内容是根据行业制定的全国统一的能力标准来确定的。建立和操作会计信息系统能力单元,主要涉及公司账套的建立、初始设置、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银行对账、各种账表的打印输出以及对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等内容。建立与维护工资管理系统能力单元,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建立工资管理系统、准备工资记录簿、年假、长假及病假等的工资核算、工资入账处理和相应报告的打印与输出等。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单元包括固定资产卡片的建立、固定资产折旧等内容。国内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内容视各院校使用的财务软件版本不同,稍有差异,但大体都包括建账、基础设置与初始化、账务处理、出纳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报表管理等内容。两者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财务软件主要功能模块展开的,基本上无差别。只不过作为taFe学院课程设置依据的能力标准是由行业制定,并由全国行业协会负责每三年修订一次,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而国内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内容是由各院校自己确定,无统一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另外由于经费的限制,学校教学版软件的更新不可能与企业版软件升级同步,容易造成知识脱节。

2教材taFe

学院会计电算化课程选用的教材首先是对mYoB软件的介绍,接着就是分功能模块进行的详细讲解。与国内会计电算化教材相比,它省掉了繁琐的理论解说,直奔课程的核心——技能培训。

3教学方法taFe

学院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求学生使用mYoB软件,广泛采用问答启发、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展示竞赛和任务作业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实际的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软件。国内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还是以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信息单向流动的传统讲授方法为主,讲授过程中会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任务作业等教学方法。

4考核方式

能力本位是taFe体系的主要特色,其培养目标在于学生经过培训后能够达到行业的能力标准,所以对学生的评估不仅仅着眼于知识的考评,更注重实践考核,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taFe考核分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部分,对理论的考核要求比较松,对实践能力的考核比较严格,一般为现场实际操作,评估者根据其速度、操作中的应变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考核通过者可获得相应的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国内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考核主要是实践操作,但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有些学校采用平时学习情况与期末实训大作业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有些学校也会与软件公司合作,如通过参加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考试方式来进行考核,通过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全国信息化工程师证书(nCie证书)。但是由于nCie证书并不是职业资格证书,社会认可度不高,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二对中国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启示

统计学标准化篇8

会计是经济的晴雨表,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促使会计改革发展。会计控制作为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也需与时俱进。在国外,二十世纪初,R.H.蒙哥马利(1912)在《审计――理论与实践》书中提出了“内部牵制”理论;五十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949)首次阐述了“内部控制”的概念,该协会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1958)了《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重新修订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两类――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并明确了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中非常重要的控制方式;六、七十年代,很多数学家、工程师与会计学家从内部控制、信息控制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使得会计保护控制延伸到指导控制;八十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促进了企业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使人们开展了管理时空的秩序研究,探讨组织及所有权与会计控制关系等,逐步将会计控制延伸到经济效益控制,加拿大会计学家霍华德・阿米塔奇(1984)提出财务会计的重点已经集中在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上。美国的哈默教授(1990)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BpR)的思想,卡普兰等人提出了核心流程再设计(CpR)的概念。美国管理咨询专家汤姆・科普兰(1998)提出了分层实施价值链管理。美国会计学家霍兰德(1999)指出会计人员应参与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正如aiCpa主席罗伯特・梅德尼克(1988)所说,信息技术能否有效运用关系到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可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取得了丰硕成果。著名会计学家杨纪琬、阎达五教授(1980)提出了“会计管理活动论”,从会计“监督观”提升到了“控制论”;杨时展、郭道扬教授作为会计控制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先后撰写了多部相关著作;杨周南教授率先开展了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研究;汤云为、陆建桥(1997)提出要构建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会计模式;傅元略(1997)提出建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阎达五教授(2003)首先提出“价值链会计”理论;阎达五、张瑞君(2003)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会计实时控制的理论框架;李光凤认为,应该建立事件驱动型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实时信息处理流程;孔冬梅认为,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借鉴ReaL会计、事项会计,构建业务集成、实时控制的会计信息系统。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以下简称配套指引),共同构建了中国的萨班斯体系,标志着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与国际发展潮流保持了协调。然而,基本规范与配套指引并没有对信息环境下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活动进行明文规定。CoBit(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的诞生,为企业目标和信息化治理目标之间搭建了桥梁,并成为最权威、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标准。信息化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固然要遵循基本规范和CoBit的要求,但也有其个性展示的一面,本文拟将探讨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实时控制,构建会计实时控制的框架体系。

二、会计实时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

会计实时控制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财会人员利用三量(货币量、实物量、劳务量)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24小时动态跟踪、实时比对和分析,从而指导、约束、促进经营活动,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服务。作为一种新的会计控制理论与方法,会计实时控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严谨的框架体系,包括:会计实时控制的it环境、会计流程再造、会计实时控制机理、会计实时控制方法、会计实时控制模式、会计实时控制的风险管理等部分,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控制机理和控制方法两个方面深入探讨it环境下如何实现会计实时控制,使会计实时控制真正成为优化企业价值链的管理工具。

(一)会计实时控制机理分析具体而言:(1)会计实时控制的物理模型。会计实时控制系统至少应该包括it环境、受控对象、探测器、分析器、执行器等基本要素。it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受控对象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探测器是收集企业经营活动信息的设备,包括采购、销售、应付、应收、总账等功能模块。分析器的主要功能是:将实际经营信息与标准信息或控制准则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经营活动进行自动控制,包括刚性控制和柔性控制。执行器是一个人机结合系统,是指业务人员在授权范围内,依法实施柔性控制。上述各要素构成了一个人机结合的闭合环路。(2)控制准则与控制标准的设计。商品化管理软件(如eRp、mRpii)包含了会计实时控制的基本要素,内置了业内大众化的控制准则。然而,每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商品化软件中不可能具备全部企业的个性化控制标准或准则。这就需要财会人员分析和总结出本企业实时控制的标准和准则,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实时控制方法,并将其嵌入软件系统中。控制标准是衡量控制效果的准绳。将实际数据与控制标准作实时比较,发挥会计调控经营活动的作用。按照层次不同,控制标准可分为战略层、管理层、业务层控制标准。通常将管理层和业务层控制标准作为信息化实时控制的标准。控制准则是可以嵌入信息系统并支持自动控制的结构化规则。所以,结构化规则有可能转化为控制准则,并由系统自动控制。无论多么复杂的结构化控制准则,均可运用判定表、盒图、问题分析图、流程图、Hiop图、pDL、结构化语言等工具表达。以下将以结构化语言为例,介绍结构化控制准则的设计思路。财会人员常用三种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简单分支结构、多分支结构)、循环结构(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及其组合与嵌套设计各种结构化控制准则。例如银行对账处理事件用结构化语言描述为:

do

{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为基准,对比对账单中的条目;//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中每条非真记

//录需要与对账单中的所有非真记

//录进行对比

if(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条目==对账单条目)

相应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条目设为“真”;

else

{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当前记录设为“假”的借方记录;

对此记录求和,存于变量Sum1D;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当前记录设为“假”的贷方记录;

对此记录求和,存于变量Sum1C;

}

}while(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指针非文件尾)

Sum1D写入余额调节表的“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的金额栏中;

Sum1C写入余额调节表的“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的金额栏中;

do

{

扫描对账单条目;

if(条目为非真即空值的借方记录)

对此项求和,存于变量Sum2D;

if(条目为非真即空值的贷方记录)

对此项求和,存于变量Sum2C;

}while(对账单指针非文件尾)

Sum2D写入余额调节表“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的金额栏中;

Sum2C写入余额调节表“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的金额栏中;

d=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调节后的余额;

c=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调节前的余额;//将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导入余额调节表中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调节前余额”的金额栏中

d=c+Sum2C-Sum2D;

将d写入余额调节表的“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调节后余额”的金额栏中。

f=对账单调节后的余额;

e=银行对账单调节前的余额;//将银行对账单余额导入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调节前余额”

//的金额栏中

f=e+Sum1D-Sum1C;

将f写入余额调节表的“对账单调节后余额”的金额栏中。

基于结构化语言描述的控制准则越多,可供融入信息化环境的控制准则就越丰富,系统就能更多地实施刚性控制。

财会人员将制定的控制标准和准则存放在数据库(控制标准库和控制准则库)中,并随着经济管理环境、控制方法的变化,及时调整控制准则和控制标准。控制程序模块从控制标准库和控制准则库中动态、实时地提取所需信息,从经营活动数据库中捕获数据,按照设置的控制方法与方式进行比对分析和控制。信息化环境下,无论经营事件何时何地发生,都可被探测器实时收集,连同控制标准和准则存放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供企业每个有权限的用户共享;分析器、执行器可以延伸到任何经营活动的现场,实现异地实时控制。

(二)会计实时控制方法设计信息化环境下,财会人员根据控制标准和准则及其与业务流程有机组合可以设计基于传统会计控制措施和先进会计控制措施的实时控制方法。

传统的内部控制措施包括会计系统控制、授权审批、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等,如何将其嵌入管理信息系统,是会计实时控制方法设计的重要环节。下文将从会计基本数据处理规则、业务处理规则、授权审批三个方面介绍会计实时控制方法的设计。会计数据处理规则包括:会计恒等式、试算平衡、记账规则、财务报表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制单与审核职能分离等。这些通用规则已经嵌入信息化环境中,使过去由财务人员完成的控制工作转化为系统自动实时控制。业务处理规则是指导和控制经营活动按正确的轨道运行的规范。若某项经营活动符合业务处理规则,就可进入下一个环节;否则,系统将自动制止,并给出拒绝的原因。如:基于运输合同的实时控制等。财会人员可以将业务处理规则转化为控制准则,并保存到信息化环境中。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的权限范围、责任和审批程序,主要包括:权限控制和审批流控制。权限控制是指用户必须在规定权限范围内处理业务,不能越权操作,例如:凭证审核权控制、结账权控制、担保权控制、采购权控制、系统管理与维护权控制等。信息化环境下,许多权限控制是在系统开发、初始化或日常维护中设置,系统依照进行实时、自动控制。审批流控制是指业务发生后,依次经过各个部门审批人的审核批准,才可以继续下一环节,如:借款流程控制、财务报销流程控制、请购流程控制等。财会人员可以将审批流与控制准则和标准嵌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

除了基于传统会计控制措施的会计实时控制方法之外,预算控制、标准成本控制、责任会计控制、作业成本控制等一系列新的会计控制方法也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和完善会计实时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1)预算实时控制。传统预算控制存在两个主要的弊端:一是难做出合理的预算方案。预算编制是一个参与部门多、范围广、跨学科的复杂系统工程,许多预算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关系,由于手工作业,导致预算编制工作常常是在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估算和推演的过程。二是很难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由于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无法实时获得经营业务数据,更不能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预算标准的实时跟踪与控制,以致于预算控制只是事后核算与监督,无法发挥事先控制与事中控制的作用。预算实时控制弥补了传统预算控制的不足,将现代信息技术嵌入预算管理的制定、运行、分析、控制、评价等整个环节。通过预算控制准则和控制标准的编制、控制方式与方法的设置并融入到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自动实现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分析,并进行实时控制。以作业为基础的预算实时控制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其主要过程如下:设置预算单位与项目,财会人员依据企业管理需要设置各层次的预算单位(从作业、工序直到整个企业)和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项目),将责任落实到进行作业的部门和个人,做到精细化预算管理;确定预算标准,财会人员与业务人员协作,运用零基预算法确定预算标准、细化预算项目和内容,设置工作和预算内容的映射关系,使系统能实时在线反映和调控工作计划的进展情况;设定系统控制规则,控制规则主要有两部分:自动审批和人工审批的区分标准、自动审批的依据。自动审批包括项目管理、金额管理和数量管理三个主要模式;实时反馈,系统对于不能自动控制的特殊事件,要实时通知财会人员进行控制,财会人员要及时回应;修改完善预算报告,系统自动生成的预算分析报告比较粗浅,需要财会人员与业务人员深入分析,以便后续的预算或经营过程做出合理的调整。(2)标准成本实时控制。在手工方式下,成本分摊计算不够准确,成本控制效果差,使得传统标准成本控制就象“聋子的耳朵”。信息化环境下,标准成本控制是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将作业视为基本的核算对象和成本控制单位,这样可以获得实时、准确的成本数据,达到良好的成本控制效果。其主要过程如下:设置成本计算规则,财会人员确定产品成本项目及其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如滚动累加法),并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则;建立标准成本体系,制定标准成本可以采用经验估计法、技术计算法、统计分析法等不同的方法,通常可达到的标准成本较为可行,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一是在明确责任和方便核算的前提下,科学划分作业中心和成本中心,二是设计成本与费用指标,并将其分解到各工序和各时间段;实时监控,系统按事先设置的成本标准限制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实时显示节约或超支,以便于财会人员对系统进行在线调整;成本分析与考评,财会部门要按期组织各部门召开成本分析例会,通过成本分析和考核,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以后降低成本提供新思路。(3)责任会计实时控制。在传统责任会计下,班组和部门作为单位的成本中心,不能满足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另外,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仍是处于手工阶段,使企业信息输出迟缓,难以发挥责任会计及时反馈与控制的作用。而信息化环境下的责任会计控制系统则是面向业务流程的过程控制,把生产和业务系统与责任控制集成到一个平台,将企业的总体目标分解转化为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各责任中心贯彻落实企业的计划和目标。其主要过程如下:首先,在系统中设置利润中心、成本中心、作业中心,建立新的责任成本制度。其次,制定责任考核标准,包括:财务、时间、效率和质量等指标。第三,对于各责任中心之间相互提供劳务、材料和产品的,应按确定的内部结算价格进行交易,以便准确考评各责任中心的业绩。第四,设计好系统报告输出的规则,使考核数据即时可得。最后,运用时间、质量、效率等多种指标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对各责任中心做到实时信息输出,以便对经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责任会计预算的完成情况对各责任中心进行必要的奖惩。在信息化环境下,只有将先进的结构化控制方法、业务流程融入管理信息系统中,系统才能够实现实时控制,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阎达五、张瑞君:《会计控制新论――会计实时控制研究》,《会计研究》2003年第4期。

[2]张瑞君、邹立、封雪:《从价值链管理的视角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会计研究》2004年第12期。

统计学标准化篇9

关键词:统计管理企业改进方法工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C32文献标识码:a

1专业管理的目标

1.1企业发展对专业管理的要求

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是供电企业矢志不移的发展目标。综合统计是反映公司各专业管理业绩和运行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真实客观、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是公司做出科学经营决策的基础;内容完整及时、分析有深度、建议措施可行的统计分析报告对公司经营决策又起到指导性作用。这就要求供电企业不断加强综合统计管理,完善统计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规范管理标准,强化过程控制,积极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1.2目标描述

通过综合统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各项统计指标数据的提取、审核、汇总与上报管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唯一性和完整性;不断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深化、细化统计分析内容,全面、真实反映公司各项专业管理工作状况和发展规律,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专业管理的范围

综合统计管理范围广泛,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及专业,内容涵盖企业基本情况、安全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营销管理、节能管理、优质服务、科技进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精神文明、两率管理、电网建设和电源情况等14个专业。按统计周期划分则包括月度统计、季度统计和年度统计。

1.4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根据综合统计管理专业要求,设置以下过程控制指标及目标值:

序号指标名称目标值指标说明

1指标数据准确率100%指标数据准确反映专业指标完成情况或管理状况

2指标完整率100%报送统计指标符合上级要求或满足专业管理要求

3指标数据上报及时率100%报送统计指标数据或统计分析符合时限要求

4指标数据回退项次0次报送统计指标数据发生错误需要回退修正项次数

5统计分析报告质量优统计指标数据分析准确;对于突变、弱势指标,原因分析到位;建议改进措施合理,可操作性强

2专业管理的工作流程

2.1完成统计工作的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以公司经理、党委书记为组长,经营副经理、生产副经理、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综合统计专工为成员的综合统计管理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以经营副经理为组长,发展策划部主任和综合统计专工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兼职统计员为成员的综合统计管理工作小组。发展策划部是综合统计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设综合统计专工一名;各相关部门是综合统计管理工作的配合部门,分别设兼职统计员一名。

综合统计管理组织机构图:

组织机构中各层次职责如下:

2.1.1综合统计管理领导小组:是公司综合统计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全面协调公司综合统计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国家、上级有关统计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审批公司有关统计管理制度、办法与考核等。

2.2.2综合统计管理工作小组:是公司综合统计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负责综合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审定公司有关统计管理制度、办法;审定综合统计管理工作的绩效评价意见。

2.2.3发展策划部:是公司综合统计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综合统计管理的日常工作。组织编制公司综合统计管理制度、办法等;组织综合统计管理的指标分配、数据填报、数据审核、数据上报等工作;负责加强对统计专业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2.2.4各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公司有关统计管理制度、办法,负责组织开展各部门统计管理工作。组织部门内部统计指标数据的填报、数据审核、数据上报等工作;负责加强部门内统计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对于综合统计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层层负责,分级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综合统计管理流程的高效畅通和数据统计分析的高质量完成。

效益分析

公司建立健全综合统计管理制度,适时调整综合统计管理网络体系,严格综合统计管理流程的管理,促进了专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了各类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唯一性和完整性。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和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反映了公司安全、生产、经营、营销等各专业管理状况,切实发挥统计工作的“监测器”和“晴雨表”作用,对于及时发现公司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纠正和预防,保证公司效益的最大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4持续改进

4.1对公司发展的改进方法

根据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发展要求,深入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工作,积极开展统计管理的对标学习,不断完善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推动公司健康、协调和快速发展。

4.2对专业管理目标的改进方法

与时俱进地提高综合统计工作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部门灵活运用统计数据进行研究问题和指导工作的能力,敏锐发现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分析,为公司重大决策提供真实可靠依据,促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4.3对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法

积极吸取先进的管理新经验、新做法,进一步探索完善综合统计管理的新方法、新观念,实施全过程管理,完善指标体系,不断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4.4对标杆数据的修订

本着“动态对标、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原则,确立标杆对象,学习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提高统计分析质量,更大发挥综合统计管理工作的作用。

4.5对工作流程的改进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简约、合理、高效、实用”的原则,不断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总结,查找不合理的环节和因素,进行优化、改进和提高,逐步实现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接口,实现资源共享,保证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及时性、唯一性。

统计学标准化篇10

【关键词】网络资源开放式考试系统试题库

学分制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实行学分制是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

随着当前校园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网上办公、网上课程等校园网的应用正逐步深入。我校从2003年秋季招收的学生开始就试行了学分制改革,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为了更好地执行和完善“学分制”中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校园网上创建开放式考试系统,并实施网上开放式考试,这是推进校园网应用、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一、“开放式考试系统”的组成

“开放式考试系统”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命题系统、阅卷系统、测试系统、监控系统,下面介绍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特点:

首先,教师利用“命题系统”,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生成考试或练习的试题库。本试题库中不仅包含试题,还包含试题的标准答案、评分细则。完成的试题库为“测试系统”提供题目,同时为“阅卷系统”提供标准答案、评分细则。然后,“测试系统”为考生提供练习、考试的环境,根据试题库的内容要求进行考试或练习。“测试系统”的整个工作过程中,受到“监控系统”的控制。第一,在开始考试前要对回收数据的服务器进行配置。第二,考试过程中“监控系统”和“测试系统”协同工作,完成上机测试工作。第三,考试结束后,“监

控系统”要将考试结果保存起来,为阅卷系统提供数据。

二、标准化考试试题库

标准化考试是依据现代考试理论,借助现代统计法和网络技术,严格按科学程序命题和实施考试,有效地控制各种误差,具有统一标准的考试。这种考试要求命题科学化,管理手段规范化、现代化、制度化。由于试题编制标准化,使用试题难易程度相对稳定,再加之评分、计分的标准化,增加了考生之间成绩的可比性,保证了考生成绩的真实性。

标准化考试试题库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是非题等。标准化考试的形式通常是考生填涂答题卡,式后由机器统一扫描阅卷。此种方式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存在填涂不规范、漏涂、错涂等现象,导致成绩有误。

随着微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在校园网上设置试题库并开设网上考试,特别是标准化试题的考试已不存在任何技术障碍,而只是一个管理问题而已,这种网上考试,它不仅提高了考试效率,而且创造了一种无纸化考试的新模式。

三、标准化试题库的创建与维护

在校园网上开展标准化试题的考试对试题库的创建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显然,数据库技术是最好的选择。考试数据库主要分为试题库与答题库及辅助管理三大部分,前两部分又分为单选库、多选库及判断库三块。每一道题目以记录的形式存贮到数据库系统中,记录的结构就单项选择题而言包括题目编号、问题内容、标准答案、分值、命题标记等字段内容。

题库的增加、删除等维护工作交由软件系统来辅助完成。题库文件被置于服务器中,教师身份被软件系统确认后,可以在校园网内、外任意一台计算机上随时进行题库维护及命题工作;学生也可以通过internet和校园局域进行选题和答题。

四、考试电脑化、网络化的基本要求

1.硬件方面,要求配备文件服务器一台,教师机一台,考生用机若干(人手一台),局域网连通,服务器要连接宽带直接上网。

2.软件方面,windowsnt4.o或novell4.0以上。windows98/2000,题库管理与开考系统一套,包括四个模块:题库维护模块、命题设置与开考模块、学员考试模块及成绩管理模块。

3.管理方面,服务器及网络必须维持开通状态,以便于教师对题库的日常维护。开考时,考生的姓名及考号是由考生自己录入的,为防代考,监考人员必须检查软件画面上的考生编号与姓名是否真实。试毕应及时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五、应用实例

例1.在CaD考证测试中的应用CaD的考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操作题,另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题。后者为标准化试题,这一部分的测试已往采用纸面方式,2000年下半年,在我校考点,采用该试题库管理与考试系统先后三次对近200名同学测试,效果良好。其操作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教师登录;

(2)教师进行试题库维护与命题;

(3)系统设置;

(4)考生登录并开考(学生版);

(5)考毕,考试成绩立即反馈到学生机与教师机的画面上。

例2.在省计算机中级考试基础知识考前训练中的应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基础知识选题主要是计算机基本知识,题型有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填空题及操作题。本系统收集了多次考试的题目,让学员进行考前集训,测试自我掌握情况,训练中,学员可以随时参考标准答案。

六、结束语

开放式标准化考试试题库一词并不鲜见,但真正用电脑进行题库管理,并直接服务于考试的并不多,而通过电脑网络实现网络化、无纸化考试的更是难寻。上述题库管理与考试系统经推广可以直接应用于英语等其它科目。从软件技术的角度看,上述软件系统的开发并不难,本文旨在推动试题库的创建,以及推广普及计算机网络与软件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1]张量,詹国华.开放式、智能化计算机考核阅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37(1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