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美丽乡村发展分析十篇美丽乡村发展分析十篇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1:39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篇1

>>江浙沪地区的内聚旅游流分析融入江浙沪发展民营经济江浙沪养老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及对策论网络营销在江浙沪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对比发展江浙沪部分医院眼科专家门诊江浙沪利用外资状况比较分析江浙沪涉外护理人才需求分析江浙沪游资积极抢筹金马股份浅析江浙沪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江浙沪FDi与入境商务旅游关系研究江浙沪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江浙沪两省一市银行结算账户及资金往来分析江浙沪应对中南海重农新策江浙沪地区FDi与城市化关系初探江浙沪先行先试省际客运公交化岳阳市承接江浙沪地区产业转移行业选择实证研究“法国最美丽村庄”的评选启示江浙沪区域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协方差分析公共服务:江浙的启示美丽的村庄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作者不详.江苏省实施“六清六建”工程[eB/oL].(2014-03-05).

[3]严祖斌,程咏梅.推进“三点合一”建设美丽乡村[J].江苏农业经济,2014(2):55-56.

[4]于佳欣,王政.浙江首个美丽乡村建设“标准”[eB/oL].(2014-04-03).

[6]安吉县农办.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eB/oL].(2008-07-05)http:///default.php?mod=sysarticle&do=detail&tid=10459&siteids=103148.

[7]卢连明.中洪村围绕“村美人和”创建美丽乡村[eB/oL].(2014-04-10)http:///fwllm/qgxxlb/sh/201404/t20140410_3846701.htm.

[8]作者不详.提高生态乡村、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水平[eB/oL].(2014-07-17)http:///dzrb/content/20140717/articel04002mt.htm.

[9]作者不详.山东省确定首批8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eB/oL].(2013-09-28)http:///shandong/yuanchuang/2013/0928/1683530.shtml.

[10]王长亮,张照军.群众是创建美丽乡村的主体――山东省蓬莱市刘家沟镇董家村创建美丽乡村工作的启示[J].农村工作通讯,2014(11):59-60.

[11]张艳玲.浙江10年投入1200亿建设美丽乡村村庄整治率达89%[eB/oL].(2013-05-27)http://.cn/txt/2013-05/27/content_28947090.htm

[12]作者不详.美丽乡村[eB/oL].[2015-04-07.]http:///link?url=Vi5-boF1g3hxd3i37X-UCazbprdoQlt9D0hJclemnawHYpQ3F-oiqkmCUBttUdXXk4tu_cFCnVSiiexCX9l7CK.

[13]张晓燕.加快旅游农业开发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关于江宁湖熟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13(11):44-46.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篇2

>>国内乡村旅游运营模式的探索美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模式探索美丽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探索论乡土社会视阈下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构建浅析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智慧旅游理念下的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分析精准扶贫视角下美丽乡村发展路径探索新型社区理念下的乡村社区转型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思考乡村旅游的发展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乡村旅游川西高原牧民定居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民俗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构建可良性运转的乡村治理模式探论“4+2”模式,邓州乡村的探索之路美丽乡村环境治理的全椒模式探索环境美学视野下的美丽乡村及其价值构建乡村景观园林的构建植入体验营销理念发展乡村旅游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pahlRe.whoseCity?andFurtheressaysonUrbanSociety[m].Baltimore:penguinBooks,1975.

[3]全伟.城市经营概念及其内涵刍议[J].经济师,2006(10):92-93.

[4]林竹.城市运营与城市经营的理论与实践辨析[J].规划师,2014(09):116-121.

[5]刘文俭.城市经营概论[J].现代城市研究,2001(05):1-3.

[6]许保利.城市运营商: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要承担者[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02):31-32.

[7]王志纲.经营城市离不开城市运营商[J].领导决策信息,2002(29):21.

[8].

[9]周蝉鸣.基于“乡村经营”理念的城乡统筹规划探索――以四川省开江县城乡统筹规划为例[J].室内设计,2012(02):42-48.

[10]王丽娟,顾益康,胡豹.以“乡村经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J].浙江经济,2013(13):44-45.

[11]吴理财.政府主导还是农民自治?――对当前乡村“经营”的基本看法[J].学习月刊,2004(06):14-15.

[12]王威.乡村经营性治理的创新模式研究――浙西北昌硕县的个案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13]周蝉鸣.西南地区城乡统筹“乡村经营”规划研究――以黔中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开江县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2.

[14]http:///20160528/n451801881.shtml.

[15]董亚珍,闻海燕.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个案研究――滕头村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纵横,2009(11):67-70.

[16]王瑗.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城市化进程研究――以成都三圣花乡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12):1-4.

[17]把多勋,徐金海.基于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研究――以江西婺源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08):867-869.

[18]卢杨.乡村旅游运营机制中外比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9):38-39.

[19]张冬梅,杜永磊.“产业为基运营为王”乡村旅游发展的纵深探讨[n].中国旅游报,2016-08-02(a01).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篇3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6-0351-02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提出:以点带面,强化整体推进,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从“美好”到“美丽”打造乡村建设升级版,到2018年底,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这就为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皖北平原地区,要建成人居环境良好的美丽乡村,林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基础性产业,更是重要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经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发展林业

一段时间以来,在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中,有些地方只注重房屋、道路、路灯及地下管网等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林业在建设中的作用,造成林业资源匮乏,森林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没有充分发挥林业建设、绿化环境在人居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还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人们对林业在新农村建设或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林业能够起到含蓄水源、调节气候、减少粉尘的作用,同时林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展林业,是形成适宜居住环境的重要措施[1]。

1.2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展林业

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接近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自然为人类造福的主要途径就是发展林业。因此,森林生态是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物景象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社会经济,更进一步影响了人民生活习俗及生活习惯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林业及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视林业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多样性,促进良好习惯和风俗的形成。没有林业发展,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1.3美丽乡村居民收入需要发展林业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发展林业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是发展景观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打好基础。二是发展经济林。提供木材等林业副产品[2],让种植户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三是发展果树林。提供水果,开展林业养殖等项目。通过林业发展增添体验新时期农民生活的良好场所,充分发挥前来观光、旅游的作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求。不仅让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而且还促进城乡交融和和谐发展。

2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

2.1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林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林业要求规划先行,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绝对不能生搬硬套,把其他地区的规划拿来不假思索应用,这是错误的行为。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分为改善生活环境、调整农业结构、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和满足市场需求等几类。规划要反映社会需求,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3-4]、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当地民意而进行规划决策。

2.2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统筹兼顾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重视当地的自然等情况和具备的发展前景,同时整合当地资源,理顺林业在不同的依存关系所处的地位而进行的科学统筹规划。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发展林业,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到利用和保护的统一。

2.3美丽乡村建设林业的发展要有政策引领和财政保证

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林包括改观村容村貌的景观林、保护生态环境林和用材林等,这几种生态林是为公益事业而建成的。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林业规划及林种苗木应有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承担。目前,发展林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很好,要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林业规划建设中去。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财政保证的多元化机制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2.4美丽乡村建设林业的发展要有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作支撑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林业生产离不开居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科学的规划要变成美丽的乡村离不开居民。要引导和帮助居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不适宜的生活方式,确立尊重生态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林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林业与自我发展、自我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居民的整体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传授有关农林专业知识,培养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其发展林业、管理林业、保护林业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林业的发展完全符合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参考文献

[1]宋晓英.林业在青海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47.

[2]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浅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96.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篇4

美丽乡村是深化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建设美丽乡村要求在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好蓝图。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断地深化和升级。针对新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需要亟待解决理论和实践上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全面理解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该《丛书》以论文论著、专家讲坛、实地考察、建设活动等形式,从政策篇、理论篇、实践篇、方法与技术篇、境外篇等方面对美丽乡村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这套丛书在乡村建设工作者以及其他读者群中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与认可。本文基于美丽乡村的建设现状,结合《丛书》中几本代表性著作进行分析,探讨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在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引起社会各届的高度关注。尤其近几年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的新农村建设,打造出了一批诸如浙江的高家堂村、广西的红岩村、安徽的宏村、河南的郝堂村等为代表的建设试点,在探索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美丽乡村这一建设任务,最早是在浙江省的安吉县提出并实施的。早在2008年,该县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经过认真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十年时间开展以“美丽乡村”为总抓手的新农村建设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全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勾勒出了“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雏形,被誉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行者”。2010年10月,浙江省委将安吉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上升到一项省级发展战略,专门研究并制订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近几年,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目前,贵州、广西、安徽、福建、海南等地根据自身的地域优势,也在探索本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2013年2月,农业部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这是农业部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同年7月,财政部启动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该工程各级财政投入资金约30亿元,在130个县、1146个行政村实施首批推进工程。2015年,在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中,中央及各级地方财政共投入资金110亿元,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形成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美丽乡村在取得实效的同时,对于其建设工作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有些部门思想不统一、部门协调难度大、重建设轻规划、市场机制发挥不够、农民参与度不高等。这需要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积极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路径,使美丽乡村建设永续发展。

二、《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的出版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中国环境出版社与农业部科教司合作策划出版了《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丛书》由农业部科教司唐珂任总主编,成立了编委会。该套丛书包括《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方法和技术》《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美丽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等图书,分类系统地阐述了美丽乡村创建的要求、原则、方法、目标和建设模式,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创建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客观、科学的总结,是新农村建设领域的权威性著作,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丛书》的出版对扩大“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调动人民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尤其是对乡村建设的启示、引领与示范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美丽乡村建设系列丛书》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1.传播建设理念,增强当地农民参与的意识。美丽乡村建设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农民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旨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计划,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不同类型和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更是深入人心。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互联网、电视、广播等传媒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美丽中国乡村行》《美丽乡村快乐行》等电视节目的开办,全面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和文化资源,带动了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了农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丛书》作为传统媒介,它的出版能够更加系统、规范、持续地传播建设发展理念,共享建设的方法和技术。

2.借鉴他山之石,探索发展之路。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认真分析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发展经验,对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丛书》之《美丽乡村――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的“实践篇”中,来自于不同省份的专家学者探讨了本地区的做法与经验,体现出了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来的成功案例。如浙江省从先发性优势到内涵升级建设,广西省的“清洁乡村”适用技术引领生态乡村建设,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贵州省的农业示范园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等等。这些案例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有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在《丛书》之《美丽乡村国际经验及其启示》中,介绍了北美、西欧、东亚、澳洲与南美等国外的乡村建设案例。在最后一章,该书从国外美丽乡村的建设模式、乡村经济类型、小城镇建设实践、农业科技推广、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培养“会思考的农民”“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农民职业化”培训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国外乡村建设的成果,旨在从丰富多样的乡村建设模式中,提出具有共通性的建设思路和经验,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篇5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参与;城乡统筹;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7-0067-09

本次调查由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委托开展;得到了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430)的资助,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的一项成果。调查问卷由袁方成副教授设计。本次问卷调查得到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农村综合改革部门的大力支持。调查问卷在博士生周纯义指导下,采取epidata软件,由华中师范大学2012级、2013级地方政府学硕士生录入。特此一并致谢!

一、调查的缘起及基本情况

早在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立足县情,提出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后,“美丽乡村”建设升级为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近年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排头兵。如今,安徽、广东、江苏、贵州、广西等省区也在积极探索本地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但在许多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并自上而下推动的,它是否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期待和要求呢?对于基层干部、群众而言,他们又是如何认识“美丽乡村”建设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是什么?

为了了解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看法和要求,课题组在2013年暑期跟随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小组办公室领导到浙江省安吉县、永嘉县和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等地调研时委托当地农村综合改革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79份,其中,安吉县样本数为167份(占44.18%),永嘉县样本数为45份(占11.90%),高淳区样本数为166份(占43.92%)。

表1是这次被访者的基本情况。被访对象涉及乡村干部、农民、农村事业单位职工等不同职业群体;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3.5岁,以中青年为主(21~50岁之间的占72.87%);家庭平均年收入79072.37元,人均年收入24926.04元,但收入结构总体趋向分散,人均年收入不足1万元和超过4万元的分别占14.16%和11.50%,因此本次调查的数据反映了基层干部、群众不同阶层的需求、态度和观点。

本报告主要以这次问卷调查数据为依据,在对基层干部群众态度、需求和“美丽乡村”建设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农村卫生环境

从调查来看,在一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县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较好治理,但部分农民囿于既有的生活习惯,并没有按照要求处理生活垃圾,仍然存在随意弃置生活垃圾的现象。与之相比较,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治理较差,而乡村工业污染情况尤其严重,成为当前农村卫生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一)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一定处理

这次问卷调查的三个县区较早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其农村卫生环境得到较好治理,被访者对本村的卫生环境状况评价较高,3/4的人表示满意。不过,也有21.66%的人评价一般,3.74%的人不满意。①

这些调查的村庄,绝大多数都对生活垃圾进行了处理。其中,不少村庄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垃圾清理。对被访者所在村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选择“设有垃圾处理池”一项的被访者有55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4.75%;选择“设有垃圾收集箱”一项的被访者有21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8.45%;选择“有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清理”一项的被访者有249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6.76%;选择“其他”一项的被访者有2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43%;选择“没有对垃圾进行处理”一项的被访者有32人,占被访者总数的8.58%。

被访者家庭的生活垃圾也进行了一定的处理。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农民因为仍然延续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并未对自家的生活垃圾进行任何处置。例如,10.16%的被访者是将自家的生活垃圾随手扔到路边、沟道里或门外空地上。①6.37%的被访者将自家生活污水泼到院子里,更有26.60%的被访者只是将它排到室外,未作任何处理。②

(二)农业生产性废弃物有待进一步治理

尽管这些地方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一定治理,但是农业生产性废弃物的处理仍然不尽如人意,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譬如,使用过的农用薄膜,29.44%的人将它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未作特别处理;还有8.51%的人将其直接丢弃在田地里,5.05%的人从田地取出后随意弃置。③

又例如,相当多的秸秆(稻秆)只做简单处理甚至未做任何处理。27.85%的人将秸秆烂在田里做肥料,15.65%的人在田里焚烧秸秆,5.84%的人随意弃置秸秆。④这些随意弃置的秸秆,不但影响农村卫生环境,而且极容易引致火灾,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而焚烧的秸秆,则直接污染空气,成为近年一些地方频遭雾霾的“元凶”。此外,还有5.85%的被访者承认,将自家饲养的禽畜粪便随意弃置。⑤

对于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11.44%的被访者认为,它使人畜饮用水受到了影响,但还能使用;高达13.56%的被访者认为,它使人畜饮用水变质,不能使用。⑥

从这次调查来看,农业生产形成的废弃物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三个“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县区尚且如此,我国其他农村地区的情况想必更加不容乐观。

(三)乡村工业污染应该加强治理

相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乡村工业污染的危害更大。而且,调查显示,乡村工业污染并未得到有效治理。在有乡村工业的村庄里,只有30.24%的被访者表示,本村的工业废弃物经过了严格处理;13.29%的被访者表示,这些乡村工业废弃物没有经过任何处理;37.12%的被访者表示,这些工业废弃物虽然经过了简单处理但仍有污染。此外,还有19.35%的被访者不清楚情况。

三、村庄文化生活

调查数据表明,被访者的日常文化娱乐活动包括看电视、看书或看报、玩电脑、玩手机、听广播或听音乐、跳舞等健身活动、看戏或看电影、打牌或下棋、打球等体育运动、KtV唱歌、参加祷告、礼拜等宗教仪式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被访者做的最多的是看电视(占59.32%),其次只有14.41%的人看书、看报,仅有5.51%的人去KtV,4.66%的人做祷告或礼拜,3.81%的人玩手机、玩电脑,2.97%的人跳舞等健身活动。说明人们日常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单一,而且,基本上是一种私性文娱活动①,当前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尤其匮乏。

调查的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情况。从调查来看,只有38.61%的被访者表明本村经常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26.94%的被访者反映本村很少开展公共文化活动,24.72%的被访者表示只在某些节日开展公共文化活动,9.72%的人说本村从未开展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与当前农村的文化设施匮乏不无关系。从调查来看,59.60%的被访者反映本村有文化广场,另外将近一半的人反映本村有社区图书室、运动场、户外健身设施等(参见表2)。不过,人们去得最多的地方主要是文化广场(占比42.54%)(同时,文化广场和公园也是被访者最希望政府建设的②)。此外,仅有13.60%的人光顾运动场,9.65%的人去社区图书室(参见图2)。这表明,目前农村的文化设施不仅少,而且仅有的文化设施使用效率也非常低。它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局限于卫生环境的整治,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对于是否有必要保护本村的特色文化,高达83.65%的被访者认为有必要,只有6.27%的被访者认为没必要,还有10.08%的被访者认为无所谓。当然,人们之所以赞成保护本村特色文化,其目的是不同的。有不少人认为,保护本村特色文化,有利于乡村经营项目的开发,把保护特色文化视为乡村经营的一种手段;也有部分人认为,保存本村的特色文化,有利于人们加强对村庄共同体的认同,提升家园意识。

从调查来看,在安吉、永嘉和高淳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当地政府对本地乡村历史遗迹遗存均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一半左右的被访者认为,当地政府对本地的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采取了保护措施,对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也进行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还有部分地方建设了民俗文化公园。①在这些地方,它们被当地政府纳入“美丽乡村”建设之中统一规划、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四、美丽乡村建设

从调查来看,71.93%的被访者反映本村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另外,也有11.76%的被访者明确表示本村没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还有16.31%的被访者不清楚情况。对于已经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大多给予了积极评价。73.17%的人表示满意(其中39.35%的人非常满意,33.82%的人比较满意),22.75%的人认为一般,仅4.08%的人不满意(其中,2.33%的人不太满意,1.75%的人很不满意)。

依据被访者的需求排序,在当前,他们希望“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应注重生态经济建设,其次依序是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②。也就是说,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人们所注重的依然是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改善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他们的首位要求。

同时,被访者又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具示范意义的是“生态旅游”(占比36.89%)和“环境保护”(占比35.45%)。仅有11.53%的人认为是“特色产业”,16.14%的人认为是“居家环境”。这在某种程度上跟当地所选择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其宣传有关。从我们的实地调查来看,许多地方的“美丽乡村”建设也主要是在生态旅游上做文章。很显然,“美丽乡村”建设并不局限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其根本目的不是为城里人提供休闲娱乐之地,而是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那么,结合本地实际,如何发展本村经济呢?60.86%的被访者选择扩大本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48.26%的人选择发展“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还有45%的人认为应该促进本村规模生产经营,建立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特色品牌。③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72.39%的被访者赞成对本村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理,68.36%的人赞成改厕并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60.32%的人赞同对本村企业、农家乐、农户污水、烟尘等排放物进行治理,55.11%的人同意建立健全环卫保洁制度,配备专门的环卫保洁人员,42.9%的人认为应该加强森林环境保护与加大绿化面积。(另有1.88%的人选择“其他”选项,在问卷中,改善本村生态环境的措施这一问题设置为多选)。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75.80%的被访者同意完善本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67.37%的人赞成整治本村水利设施、加固山体和改造危旧房,52.66%的人建议重新规划村内房屋布局、统一美化村庄建筑外观,51.99%的人同意引导本村人口集中居住、推进中心村建设,38.20%的人对规范村内宣传与广告牌设置持赞同意见(有5.57%的被访者选择“其他”一项)。

在保护本村文化方面,67.73%的被访者建议引导村民向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变,62.67%的人赞同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培训活动,59.47%的人希望保留本村的历史遗存并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保护,59.07%的人同意对村民开展“民主法治村”、“平安乡镇”等活动,提高人们的民主法治观念,此外还有接近一半的人主张发展文体教育事业、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所占比例为48.53),有6.67%的受访者选择“其他”一项。

调查表明,75.07%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符合村民的利益,超过一半的人(所占比例为54.25%)认为建设的项目没有超出现有的村庄能力范围。另外,36.16%的人表示村民可以自愿决定建设项目,32.05%的人经过了村民商议,26.58%的人允许在可接受范围内分摊资金和劳动力,但仅有13.97%的人表示项目建成后经过村民商议进行管理。这说明,一些地方比较重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民主决策,却相对轻视对建成项目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进行管理。

从调查了解到,被访者认为推进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应加强财政支持、提高村民参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发动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加强后续日常管理。如被访者中有282人选择政府财政投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占被访者总数的75.00%;受访者中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依赖于村民参与程度、组织领导方式、宣传动员力度、社会资金参与、科学技术支持、后期日常管理以及绩效奖励与奖惩激励的各有214人、209人、177人、173人、154人、142人、66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56.91%、55.59%、47.07%、46.01%、40.96%、37.77%、17.55%。另有66人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保障一题选择“其他”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2.33%。

从调查来看,目前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上级政府补助(占79.48%)、村集体组织投入(占66.49%)、部门项目资金(占56.21%)。①因此,如何积极引导社会、企业加大投入,是“美丽乡村”建设亟待探索解决的一项课题。

60.78%的被访者赞同政府补助、部门帮扶、社会捐赠、企业赞助、乡村自筹和农民筹资筹劳相结合的筹资方式。不过,也有26.61%的人依赖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投入。对“以村民分摊为主”、“以社会捐赠和企业赞助为主”、“以村集体组织自筹为主”、“不需要村民出资出劳就行”以及“其他”方式持赞同意见的被访者人数相对来说较少,各有8人、11人、2人、23人、1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2.24%、3.08%、0.56%、6.44%、0.28%。

五、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新事物,从调查了解到,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不符合“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倡导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但是,不可否认目前仍然有相当一些农民因为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随意弃置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废弃物现象随处可见。这在传统的小农社会里或许不会产生问题,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农民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基本上是生物性的,可以自然地溶解、分解,甚至成为农业生产的自然肥料,成为再生性资源。但是,在一个日益开放的工业化社会里,农民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塑料等化工产品以及大规模耕作,使得农业生产废弃物和生活垃圾不可降解或者不能尽快分解还原,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尤其是在一些农房聚集的地方或新建的农村社区里,由于人口的高度集中,如果这些生活垃圾和生产性废弃物不能及时得到处理,环境卫生问题会更加严重。

2.乡村社会个体化阻碍“美丽乡村”建设。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乡村社会日渐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农民公共意识大大衰落。农民不但从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全能主义国家中相脱离,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从地方性共同体、家族、家庭乃至亲密关系中解脱出来,把日常性生产和生活关系转变为即时易关系。这些从旧有社会性关联中脱离出来的个体,他们行为关照的对象由传统村落社区、社会主义集体、家族乃至家庭转变为个体自身。他们对村落社区的认同越来越淡漠,跟集体几乎没有任何利益联系,“为自己而活”是其信条,除此以外别无价值信仰。人们主要关注自身利益,却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1]。

从这次问卷调查来看,这种个体化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文化生活个体化。农民的文化生活不但单调,而且基本上是一种私性文娱活动,村庄的公共文化生活日益衰落。其实,农民文化生活个体化只是当前乡村社会个体化的一个侧面而已;二是乡村卫生环境治理呈现“差序格局”。一般地,农民比较重视自家的生活卫生,却不顾及自家门院之外的卫生环境。对于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乡村工业废弃物的治理依次变弱,呈现出“差序格局”。在一个日渐个体化的社会里,“公地悲剧”越发突出;三是农民难合作。如今,农民越来越难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村庄公共建设,即便像“美丽乡村”建设这样关涉农民利益的事情,许多农民也只是一味地仰赖政府的投入和外力支持。四是农民公共意识淡漠,对村庄公共事务、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日益冷漠。

3.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调查了解到,在许多地方,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是由地方政府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的。譬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财政投入,建立部门协同、层级联动机制,将它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体系等传统行政动员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没有积极地去探索如何激发乡村社会内部动力和活力,通过农民群众的有效参与,建立“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机制;没有积极地去探索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引导社会性力量的必要参与,形成多元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新格局。

尤其是,政府主导有余、农民参与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以致部分农民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养成“等靠要”思想。这就难免会出现“美丽乡村”建设“上热下冷”、“外热内冷”的现象,甚至出现“干部热情高,农民冷眼瞧,农民不满意,干部不落好”的情况,其主要症结就在于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4.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单一。在许多地方,“美丽乡村”建设目前仅仅局限于农村卫生环境治理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涵缺乏深刻认识。而且,还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重经济、轻文化”、“重硬件、轻软件”、“重外观、轻内涵”以及“重基础建设、轻制度创新”等现象。“美丽乡村”建设不等于村庄整治,更不等于乡村旅游开发,也不简单是改善乡村公共服务,而是乡村社会“人”、“文”、“地”、“产”、“景”的综合性建设,是建设美好乡村的系统工程。卫生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发展固然重要,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同样重要;不仅要让乡村美观、让农民富裕,还要增强农民对乡村的认同感、归属感,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还要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着力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上积极探索,真正融入到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5.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从调查来看,绝大部分受访者都赞同保护本村的特色文化,而且在安吉、永嘉和高淳这些“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示范区,当地政府对本地乡村历史遗迹遗存均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是,毫无讳言一些地方“美丽乡村”建设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首先是由于认识的误导所致。对于什么是“美丽乡村”,有不少人片面地以城市人的眼光、思维去想象、设计所谓的“田园风光”,或者简单地以所谓的“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甚至以“消费主义”的“美学”去曲解乃至剪裁“美丽乡村”。以致一些人认为,所谓的“美丽乡村”建设就是把农村建成欧陆风情小镇。其实质,乃是将文化问题简化成美学问题,即“装饰和美化问题”,而不是从人们如何使用生活环境并与之发生关系的人类学角度去考虑[2]。之所以产生诸如此类的误解,最根本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尊重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尊重农村特色、尊重农耕文明。

六、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1.重建乡村公共生活,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一个真正的美丽乡村,应是农民所向往的幸福家园。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农民从乡村社会旧有的社会关联中解脱出来,乡村公共生活日益衰落,人们的集体观念和公共意识随之消解,这些个体化的农民只注重个体的利益,而不再关心集体的或公共的利益,它势必影响乃至破坏“美丽乡村”建设。显然,这种个体化的乡村不是人们所期待、所向往的。因此,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乡村公共生活的重建,大力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重建乡村公共生活,除了要建设乡村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开展公共活动以外,还要建立公共参与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乡村公共事务、公共建设中来。

2.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建构群众民主参与机制。村庄不仅是农民的居住地,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园,农民才是“美丽乡村”的主人。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单靠外力输入是不可能持久的,关键在于要激活“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发展活力,最根本的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在本地的农民提升幸福指数。评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是增进农民民生福祉,让农民真正享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经营,自始至终都要建立农民民主参与机制,从而保障政府规划建设的“美丽乡村”和农民心目中想要的“美丽乡村”相统一,而不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更不能沦为显现政绩的形象工程。通过一定的群众参与机制,切实让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真正拥有“美丽乡村”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共建与共享“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3]。

3.积极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机制。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鼓励吸引工商资本、银行信贷、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大,不能靠政府用重金打造“盆景”,不能靠财政资金大包大揽,否则不可持续,也无法复制推广。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结对帮扶、捐资捐助和智力支持等多种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部门投入整合、集体经济补充、社会捐赠赞助”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项目(譬如乡村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实施,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交由企业或市场去运作,形成长效运行机制。村庄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运行,也须积极发挥村民自治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社会组织,探索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社会民主治理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4.尊重乡村特色,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无论是聚集发展型、旧村改造型还是景区园区带动型、古村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都要注意尊重农民意愿、尊重乡村本地特色,切不可简单地用同质化的建设标准裁剪、改造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命力在于乡村特色的保存、彰显和弘扬。

5.不断提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向前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在抓好村庄整治、乡村外形美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提升“内涵”美。“美丽乡村”建设要“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也要以硬件建设为引导,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体制创新、乡村治理机制改革等软环境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凭借“美丽乡村”的内涵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活力与生命力,供给“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6.坚持城乡统筹,把“美丽乡村”建设跟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与城镇化相脱节,也要城乡统筹,实现以乡村推动城镇建设、以城镇带动乡村发展的联动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抓手,又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统一纳入到“美丽中国”建设大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

[1]吴理财等.公共性的消解与重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237-240.

[2]Colinmercer?穴1999?雪?熏Culturalpolicy?押researchandthegovernmentimperative[m]inD.BoswellandJ.evans?穴eds?雪?熏Representingthenation?押aReader.London?押Routledge?熏398.

[3]吴理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4,(1).

①此次问卷调查将被访者自家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设置为多选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中选择“扔到路边、沟道里或家门外空地”一项的有3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0.16%;选择“扔到田地里”一项的有3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8.99%;选择“扔到垃圾池(桶),自己处理”一项的有6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7.99%;选择“卖给收废品”一项的有9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5.93%;选择“扔到垃圾池(桶),并有专人收集清运”一项的有27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71.88%;选择其他方式的有1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3.7%。

②此次问卷调查将被访者自家生活污水的处理方式设置为多选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被访者选择“泼到院子里”一项的有2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6.37%;选择“浇到田地里”一项的有19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05%;选择“通过排水沟排到屋外”一项的有100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6.60%;选择“下水道收集后排到村外”一项的有5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15.47%;选择“排入自家挖的污水下渗池”一项的有78人,占被访者总数的20.74%;选择“下水道收集后并统一净化”一项的有19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1.73%;选择“将污水集中,喂养家畜”一项的有21人,占被访者总数的5.59%;选择“其他方式”一项的有14人,占被访者总数的3.73%。

③将被访者家里使用过的废弃农用薄膜的处理方式设置为多选题。其中被访者中选择“直接丢在使用过的田地里”一项的有3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8.51%;选择“从田地里取出后随意弃置”一项的有19人,占被访者综述的5.05%;选择“交给薄膜收集站统一处理”一项的有6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16.49%;选择“混同生活垃圾扔进垃圾箱”一项的有111人,占被访者综述的29.44%;选择“卖给收废品的”一项的有79人,占被访者综述的20.95%;选择“其他方式”一项的有22人,占被访者综述的5.84%;选择“家里不用薄膜”一项的有141人,占被访者综述的37.50%;

④对被访者家里收割后的秸秆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中将其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除文中所示外,选择“交给秸秆收集站”、“发酵秸秆产生沼气”、“使用秸秆烧饭”、“其他处理方式”以及“家里没有秸秆”的各有30人、30人、61人、20人、153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7.96%、7.96%、16.18%、5.31%、40.69%。

⑤对被访者家里的禽畜饲养点(场)废弃物的处理方式的调查(问卷中将其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选择“加工禽畜粪便生产有机肥料”一项的被访者有5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3.56%,选择“建立禽畜粪便收集站”一项的被访者有34人,占受访者总数的9.04%,选择“发酵禽畜粪便制造沼气”一项的被访者有38人,占受访者总数的10.11%,选择“将禽畜粪便堆积作农田肥料”一项的被访者有101人,占受访者总数的26.86%,选择“随意弃置禽畜粪便”一项的被访者有22人,占受访者总数的5.85%,选择“其他处理方式”一项的被访者有28人,占受访者总数的7.45%,选择“家里没有禽畜饲养点(场)”一项的被访者有179人,占受访者总数的47.61%。

⑥针对被访者家里因使用农药造成的影响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除文中所示外,选择“使用规范、保护得当,对人畜没有危害”、“使用的是无害农药”、“没有使用农药”选项的各有113人、89人、157人,分别占被访者总数的30.05%、23.67%、41.76%。

①为了便于描述当前农村文化活动,笔者将它划分为“公共文化活动”和“私性文化活动”两种类型。前者一般是指超出家庭以上的单位(如村庄、社区、政府或民间组织)组织的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活动,如庙会、歌舞会、民俗表演等活动;后者主要是以个人或家庭私性活动场域为单位而进行的文化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文化需求,不能给其他更多人提供文化享受的文化活动,如看电视、上网等。请参阅吴理财、夏国锋:《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2007年第2期《中国农村观察》。

②59.2%的被访者最希望政府在本村建设文化广场或公园。

①针对受访者所在乡村历史遗迹遗存的保护情况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为多选题)结果显示:有194人选择“保存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例如祠堂、牌坊、古桥、古塔、革命旧址等)”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2.72%;有218人选择“保存古树名木”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9.24%;有148人选择“保存当地民俗文化(如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礼仪、宗教等)”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40.22%;有73人选择“建设民俗文化公园”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19.84%;有28人选择“其他”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7.61%;有28人选择“没有采取措施”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7.61%;有19人选择“不清楚”一项,占被访者总数的5.18%。

②问卷要求被访者对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几项“美丽乡村”建设内容进行排序。为此,将排序第一、二、三名分别赋值3、2和1,经过计算,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人居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的排序分值分别是2.52、1.86、1.24和0.37。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篇6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05-03

一、引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构想,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在中央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为了缓解都市生活压力,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农村生态旅游就成为很多游客周末休闲乃至长假旅游的首选。农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消费者前来观赏、品尝、购物、度假、游乐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不但能有效地拓展农业的功能,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桐柏县地处千里淮河之源,生态环境优美,矿产资源丰富,发展优质特色农村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

二、美丽乡村背景下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桐柏县围绕“产业发展生活美、美丽宜居生态美、地域特色内涵美、乡风文明民风美、管理民主和谐美”建设目标,全县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60%以上的村完成了环境整治任务,一批房前屋后花园化、村内道路林阴化、村庄周围田园化的美丽乡村脱颖而出,激活了农村经济,加快了富民强县步伐。全县共确定一般村164个,中心村43个,特色自然村68个,桐柏县布局了东、中、西三条美丽农村生态旅游精品环线。东线以“红叶游”为主题,融合观花、赏兰等元素;中线以“佛道文化”为主题,融合观赏古树、休闲养生等元素;西线以“淮源文化”为主题,融合品山野茶、摘红桃黄梨等元素。目前,全县共发展农家乐300余家,旅游接待宾馆150余家,程湾老韩家生态园被市评为“四星级农家宾馆”,农村生态旅游从业人员近5000人。

三、美丽乡村背景下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交通条件优越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豫鄂交界处,东邻信阳,南界湖北省随州、枣阳两市,西接唐河县,北邻泌阳、确山二县,全境东西长76.1km,南北宽49.3km,全县总面积1941km2。县域总人口46.8万人,县境内共有16个镇。桐柏区位优越,素有“宛东咽喉、信西屏障”之称,宁西铁路、312国道横穿东西,焦桐高速纵贯南北,是东引西进的重要交通枢纽。

2.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桐柏自然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物种繁多,是华中地区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盛产木瓜、香菇、板栗、茶叶等农副产品,有桐桔梗、丹参、金银花等地道中药材千余种,“桐桔梗”“桐柏玉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野生大豆、野生茶园也是桐柏独特的资源,已建立了优质杂交水稻、兰花、食用菌等商品基地,天然碱、金、银等矿藏丰富,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森林覆盖率达51.5%,被誉为“天然氧吧”。

3.旅游资源环境独特

桐柏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深厚。桐柏是淮河之源,也是革命老区,还是文化的发源地,文化、淮源文化、佛道文化与桐柏秀丽的自然风光相互融合,构成了自然、人文景观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农村生态旅游圣地。桐柏是中原旅游胜地,主要景观有桃花洞、水帘洞等118处。桐柏佛教学院,是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桐柏是革命老区,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根据地。随着电视连续剧《桐柏英雄》的热播,桐柏县淳朴的民风民俗得到了展示。

(二)劣势

1.规划不合理,层次不深

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整体的战略规划。由于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规划和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项目规模不大、随意性改造或无度开发利用现象突出,经营管理不规范,基本是乡镇企业或农民自主开发、缺乏整体认识与市场分析,相邻行业之间的协作性不强,规划滞后、开发层次不深,很难形成功能互补和群体优势,也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特色不明显,模式雷同

桐柏县农业资源类型多样、地域性明显,有利于各地开发不同特色的农村生态旅游项目,但由于同一区域内农村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的模式雷同,带有盲目性和模仿性,缺乏对乡村文化内涵和民俗的挖掘,基础设施简陋,对文化休闲项目和参与性健身项目开发不够,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缺乏活力和竞争力。农村生态旅游功能较为单一,大多以垂钓、、采摘等内容为主,赛马、捕捞等活动让游客参与的农事活动开发不够。

3.专业人才缺乏,管理不周

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虽然整体发展较快,但经营主体的接待条件相对较差,服务水平跟不上去,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某些农业园的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忽略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以及公共设施、服务设施、环保设施、安全设施的规范,缺乏管理、服务、营销“三位一体”的智慧旅游体系。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企业打工,缺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带头人。

(三)机遇

1.良好的外部环境

农村生态旅游源于农业,建在农村,惠及农民,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连结,彰显强劲活力。桐柏县立足自身资源,加大扶持力度,为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台湾、北京等农村生态旅游发达地方的各项政策举措,为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带薪休假制度的完善和法定假日的调整优化,为农村生态旅游提供了客源保障。

2.县域经济建设的推动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建设为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在县域经济发展推动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寻找区域传统农业和特色。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从观光的单一功能向休闲体验和教育融合发展,黄岗镇在发展农家乐的过程中,以万顷红叶为依托;回龙乡根据红色资源优势和红军文化,成为党员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淮源镇固庙村农家建起度假村,以常年租房的方式,成为城市工薪阶层的休闲乐园。

3.“假日经济”带来机遇

随着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出游率也逐步提高,“假日经济”带来的效益也越来越明显。在当今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崇尚于亲近自然、回归田园的生活。随着许多大中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严重、带薪休假的兴起,“回归自然”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城市旅游者的喜爱,人们愿意来到美丽的乡村体验生活,化解压力,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为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四)威胁

1.省内周边地区的竞争

近年来,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竞争压力增大,信阳市、确山等地充分认识到农村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纷纷加大对农村生态旅游的投入和开发,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各地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出现争夺资源、客源现象,干扰了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的正常发展。比如信阳鸡公山风景名胜区、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等这些景点太突出有特色,而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大多是各成一派,资源配置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利用。

2.省外周边地区的竞争

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临湖北襄阳市,襄阳市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并且有的已经形成品牌,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襄阳主要旅游景点古隆中风景名胜区、凤凰温泉、五山镇堰河农村生态旅游区、薤山旅游度假区、水镜庄风景区等,这些景点难免会对桐柏县以及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竞争和威胁。

3.自身存在的风险

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来自自身潜在风险的威胁,这些潜在的风险存在于产业、政府、企业等各个层面。产业方面,农村生态旅游和传统农业之间的冲突,农村原生态文化的破坏;政府方面,各个地方政府之间关于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冲突;企业方面,企业利益、理念和政府导向之间的冲突。如果无规划地盲目展开,缺乏品牌效益,不利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农村生态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

四、桐柏县农村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政府引导,加大优惠政策支持

桐柏县应出台多种农村生态旅游方面的优惠政策,把农村生态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农村生态旅游在财政、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补助,不仅要增加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比例,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扶持方式,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用。鼓励引导不同经营主体的企业和个人,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农村生态旅游建设,还应深入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和优惠政策的支持,把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二)提高营销管理水平,规范人才队伍

桐柏发展农村生态旅游需要涉及到管理、规划、营销、文化等众多领域,需要依靠科学,高标准地进行组织化规划和管理,将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为“吃、住、行、娱、购、游”为一体的活动,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积极引进人才,搞好从业者的技能和素质培训,提高农村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规范人才队伍是关键,就必须加强对本土农村生态旅游人才的培训,增加农民的收入,激发农户参与农村生态旅游建设的积极性。

(三)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园区的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旅游发展中,应防止破坏性开发,保护生态景观,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园区环境保护,采取得力措施,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才可以吸引更多的游人。建立垃圾处理站及污水处理设施等,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村收集、镇(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模式,健全完善农村卫生保洁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关于县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n].新浪南阳.

[2]王中雨.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03).

[3]刘志强.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南阳市桐柏县为例[J].河南农业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篇7

关键词: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美丽乡村建设;地位;发展策略

中国分类号:X71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5.02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的加大,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且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居环境建设整体还是比较落后,不少地方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各类有机废弃物,由于处置不当,不断侵占着土地,破坏着农村环境,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并因此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农业有机废弃物通过合理地资源化利用,不但可以变废为宝,为人类创造财富,而且还能有效解决其处置不当引起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措施,是一项利国利民、意义久远的重要工作。

1农业有机废弃物分类及废弃物资源化

1.1农业有机废弃物分类

农业有机废弃物(agriculturewastes)俗称农业有机垃圾,主要有秸秆、落果等第一类生产性废弃物,畜禽粪便、畜栏垫料等第二类生产性废弃物,农产品加工、贮存形成的酒糟、菇渣等第三类生产性废弃物及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人粪尿和生活垃圾等第四类生产性废弃物[2]。根据有机废弃物的形态,可将其分为固态废弃物、液态废弃物和气态废弃物[3](图1),其中最主要的是固态废弃物。

1.2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

目前,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主要途径有肥料化、能源化、材料化、基质化、饲料化和生态化。肥料化利用是我国应用最多的途径,主要有直接还田、发酵还田和加工生产复合肥等,其中直接还田最为普遍,如秸秆机械化深耕还田、覆盖还田等;能源化利用主要有发酵产生沼气、纤维素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生物质热解液化制备燃料油等;材料化利用主要有生产纸板、建材、活性炭、保温材料等;基质化利用主要有通过发酵生产园艺作物有机基质、食用菌培养料、蚯蚓养殖料等;饲料化利用主要有通过青贮、氨化处理植物纤维类作饲料,通过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加工业下脚料作饲料等;生态化利用是指将农业有机废弃物作为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多重循环和多次转化利用,达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整体效益的方法[3],生态化是我国急需大量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

2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分析

2.1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2005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4]。2008年初,安吉县率先开展了“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努力打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为标准的现代化新农村样板,构建了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安吉模式”。

南京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美丽中国”建设的号召,市政府于2013年5月5日了《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创业富民生活美、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乡村”(图2)的指标,确定了5年内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具体目标及十大建设工程内容[5]。市委书记杨卫泽强调,要坚持走大都市带动新农村的一体化发展之路,走符合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走发挥优势、凸显特色的差异化之路,以保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序推进[6]。

2.2美丽乡村建设中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重要性分析

2.2.1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必然要求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有机废弃物处置工作十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许多地方的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养殖场随意排污情况十分普遍,作物秸秆丢弃和焚烧现象屡禁不止,这些恶劣现象造成农村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障碍。而通过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如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秸秆栽培食用菌、生活垃圾发酵沼气等方法,可以将各类农业有机废弃物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彻底改变当前脏、乱、差的旧面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最终形成绿树成荫、水清流畅、空气优良的宜居村社。

2.2.2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是农业生产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反省,它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目标,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方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是在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约束条件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大力开展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工作,使废弃物资源物尽其用,可以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高效设施、休闲旅游等农业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最终达到农业现代化指标。

2.2.3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是农民生活不断富裕的必然要求有学者明确提出农业有机废弃物为“第四产业”的概念[7],其涉及新能源、环保、节能等多个产业,是符合发展低碳生产、集约型社会理念的新兴产业。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可以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内容,为农民增收拓展渠道,从而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民生活富裕起来,而物质生活的富裕可以保障精神生活的富有,保障农民生活向健康文明良性发展,为创建平安村、文明村等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策略

3.1总体发展战略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关系到简单层面的资源再利用和保护环境安全,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它还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紧密相关。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总体发展战略思路是按循环经济理论,以人为本,由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开始,逐级发展到循环农业,循环社会的“三环”递升发展[8](图3)。第一“环”是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发展模式;第二“环”是生产-生活-生态-生命(人)“四位一体”的农村发展模式;第三“环”是在前两个循环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循环社会特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小康社会。

3.2主要发展思路

3.2.1紧扣农业循环经济,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我国当前的循环农业还存在着脱节的问题,造成现有农田有机物投入缺少。农田有机质的缺乏严重制约着耕地生产力,因此农田有机质投入是我国农业增产、增汇、增效的根本需求,农业生产急需有机物质循环投入来扭转对化肥的高度依赖[9]。因此,农业有机废弃物首先应该全面开展肥料化利用工作,但肥料化利用不应局限在简单的发酵后直接还田,应全面推广各种循环模式,深度利用资源,并且要特别注意加强后续管理工作,确保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益的发挥。比如结合美好乡村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科学的整体规划,利用人口密集的村庄和畜禽养殖场等处所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建立中大型沼气池重点项目,形成秸秆+人畜粪便―沼肥―农业生产、秸秆―食用菌―沼肥―农业生产等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步伐。

3.2.2找准产业发展方向,注重效益分配平衡农业有机废弃物产生于一、二、三产业,但不依附于任何产业[10]。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应该以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上升到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中的产业地位才能与之相适应。但产业发展中,一定要注重效益的分配问题,一般从政府层面来分析,产业发展往往较看重的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比重,而普通百姓则更看重经济效益的产生。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发展不能只顾当前利益,顾此失彼,急功近利,而是必须从长远的发展效益考虑,从三大效益的平衡分配考虑,有方向有目标地发展,以确保这一新兴产业健康成长。

3.3发展保障措施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应当持续在科研力量投入、扶持资金增加、农民意识提升、政府政策落实等方面加强保障(图4),并长期坚持,使其资源化利用途径得到实现,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3.3.1科研力量投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经过多年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很多还不成熟,有一些仍处在理论可行性论证方面,无法与农村实际情况相吻合,与地方经济承载实力相适应[11]。因此科研技术的开发必须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以关键技术为突破口,通过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创新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技术工艺进行推广应用,才能让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取得全面发展。

3.3.2扶持资金增加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工作,在财政上也给予了很大的扶持,但要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除了政府在资金扶持上的持续加力,还需尽快完成各种资源利用技术产业化,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促进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从而更好地推动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3.3.3农民意识提升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农民本身的知识水平还普遍较低,多年传承的小农意识加上长期的生活习惯,让很多人的思想还无法上升到环境保护的高度,政府应加强督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个媒体积极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意识,让他们清晰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12],自觉积极加入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工作中。

3.3.4政府政策落实人类文明源自农业和农村,但农业和农村在社会生活中却被大大弱化[13],现阶段我国的农业还是一个弱质产业,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大力支持。明确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发展的方向是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并以此制定完善的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而政策的有效执行才是其成败的关键。恩格斯说过,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行动纲领。只有将政策落到实处,并坚决贯彻执行,才能保证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否则,再严密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参考文献:

[1]骆敏,李伟娟,沈琴.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1-12.

[2]孙振钧,袁振宏,张夫道,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资源战略研究报告[R].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战略研究,2004.

[3]彭靖.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2):794-798.

[4]严建国.水利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及开发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9):1-4.

[5]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eB/oL].[2013-08-10].

[6]杨卫泽.全面落实统筹为要方针打造独具魅力的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eB/oL].(2012-02-28)[2013-08-10]http:///2012/0228/95793.shtml.

[7]孙振钧,孙永明.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农村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8(1):6-13.

[8]孙永明,李国学,张夫道,等.中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现状与发展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8):169-173.

[9]潘根兴,林振衡,李恋卿,等.试论我国农业和农村有机废弃物生物质碳产业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1):75-82.

[10]李伟伟,刘荣章,李建华.农业循环经济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策略[J].台湾农业探索,2006(2):36-39.

[11]丁爱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及策略分析――以江苏省句容市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2):271-273.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篇8

一、张马村基本情况

张马村位于有上海市"后花园"美称的青浦区西南面,是江南古镇朱家角南大门,呈现江南水乡特色,水陆两路交通便捷,陆路距G50高速5公里,沈太路贯穿全村。村东南面与松江区交界,西靠上海太阳岛国际俱乐部,北与李庄村接壤。

张马村从2009年10月开始新农村建设,至今已达到两个全面完成和三个百分百,即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全面完成、村庄改造全面完成、农村污水纳管率100﹪、农田棚舍整治率100%以及土地流转率100%.

张马村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体目标,按照"物品堆放整齐美、卫生清洁环境美、花木茂盛绿化美、身心健康生活美"的四美要求,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坚持统筹规划,因村制宜搞创建,根据条件搞整治,抢抓机遇,创新破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实效。

二、工作措施

在上级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村两委的全力部署下,在全村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张马村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进展比较顺利。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成效

为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朱家角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第一副组长、各条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成立了由张马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村级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例会制度,每周二在张马村美丽乡村建设指挥部召开项目推进会,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开展讨论、分析、解决,使每一项工作都能按工作计划开展,确保各个项目顺利完成。

(二)加强宣传发动,争取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主动

(三)制定建设规划,提高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品位

1、做美村庄,制定建设规划。

委托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上海分院对张马村美丽乡村进行整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生产高效、生活宜居为目标,以发展生态农业、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旅游农业为中心任务,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依托千年古镇朱家角镇的历史底蕴及张马村现有的"三园一岛"发展和正在规划的湿地公园为旅游产业,将张马村建成"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2、做强产业,制定发展规划。

朱家角镇将"美丽乡村"下定义不单单是一个村,而是一个片区。将朱枫公路以东,沈砖公路以南作为朱家角镇农业大有可为之处,传统农作物的高科技种植、农机配备的引入、家庭农场的培育以及美丽乡村的建设都将在这里体现,最终达到农民富的目的。张马村作为一个试点先行建设。

做强产业,做好项目,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目标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推动创建工作。张马村形成了"三园一岛",即上海太阳岛国际俱乐部、寻梦园香草农场、泖塔农情园、浦江蓝莓园等企业入驻,以上海太阳岛为依托、沈太路为轴线的观光、旅游新型农业产业链。现今,张马村培育了22个家庭农场,在农民+家庭农产+合作社的基础模式上加上有一定资金、懂营销的财团,带领整个家庭农场走向更高层次。

最近在区政府的关心下,已经恰谈成功的上海市郊区第一家开放式农村生态公园正在具体规划中,此项目集蓝莓庄园、水上森林、湿地公园、鸟类栖息地等项目为一体。这个项目的的落地将是推动张马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实现农民富的重要载体。

三、建设内容

(一)明确建设项目,突出创建工作重点

(二)齐心协力抓进度,确保项目顺利进展

经过各部门几个月的通力合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大多数项目已完成,有些正在推进中:

①泖塔圩区生态堤防:土方工程目前已完成。

②七彩长廊工程:沈太路两侧(张马村村部——寻梦园入口)地块由原来的荒草堆变成如今的树林,目前已完成填土、乔木种植工作,灌木及地被植物的种植基本完成,选用多种开花灌木搭配色彩鲜艳的草花及地被进行点缀,使七彩长廊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欣赏效果。

③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总共2个项目,坟浜圩区小农水利已经开工,其余圩区耕地农田设施建设2015年1月份开工。

④生态河道治理工程:14条河全部启动。

⑤环境卫生设施工程:目前有机垃圾回收站选址工作已完成,正在设计具体方案。

⑥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月潭江桥梁12月启动改建;张马村江桥梁即将启动;其余6顶桥路在设计过程中。

⑧庭院经济:既可观赏、又可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莫家村农户家已基本完成绿篱及果树的种植。

⑩泖塔圩区生态林:野生保护和生态庄园正在规划中。

其他项目:薰衣草生产基地与中国樱桃生产基地项目未启动。

四、规划目标

张马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通过创建美丽乡村,使生态得到进一步改善,村庄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张马村的规划定位中重要的一点是发展农业旅游,通过不断的、持续的对农业旅游项目的布局和营建,最后完成从农业旅游到旅游农业的华丽转身。美丽乡村建设也自然水到渠成。

五、碰到的困难与问题

(一)项目审批时间长与加快项目推进间存在一定矛盾

1、农田水利、生态河道等项目需要种植大量绿化,绿化种植有着很强的气候要求,错过了最佳种植季节,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进度。

2、原计划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张马村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目前的审批进度,项目在年底完成很困难。

(二)部门沟通与协作需要增强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篇9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传承;研究;现状

一、乡村文化内涵

一谈到文化,首先会想到文化的涵义,因为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词汇,它包含的范很广,当提及美丽乡村文化时,美丽乡村的文化又有那些呢?接下来本文会解释乡村文化的涵义。

其实,乡村之所以称为乡村,不仅因为与城市相比,乡村具有独特的居住形态,更在于具有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乡村是产生先进文化的土壤,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谈到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文化都是在乡村中,那里淳朴的村民一直遵从宗族的遗留下来的训,保持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融合,挖掘文化特色、寻求文化融合点、彰显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文化对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内涵,使群众建设美的环境、拥有美的心灵,共享美的生活,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市场文化。

1.文化传承对旅游文化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从世界旅游业趋势来看,乡村旅游比例不断上升。就美国举例,至2030年美国乡村旅游业所创造的GDp将占全国的50%,因为城市去乡村旅游的人数将达到90%,除了乡村旅游业的效益以外,还推动了三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乡村旅游业文化除了包括农、林、牧、渔业以外还包括农耕文化、森林文化、垂钓文化、休闲文化等。

2.文化传承对饮食文化的意义

注重饮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时尚。不少人从过去的温饱阶段、讲求色味香阶段,向保健阶段迈进。而乡村所提供的土鸡、土菜等有机产品对身体是有益的。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多样化,但也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既有健康食品也有对人们身体有害的食品,有害食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的污染,又有饲料添加剂添加过量的问题。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都是环境比较优美的地方,水果蔬菜都是不打农药的,生物都是放养的,所以做出来的饭菜非常可口,这些条件都为发展饮食文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文化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意义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那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展现会让人们回忆起岁月的沧桑,让人们深入其中细细体会美丽乡村的美好,还可以让年轻人接受到传统的教育,内心有不忘本心的意识。民俗文化的保留不仅有入乡随俗的意识,还可以融入农村的文化,感受乡村的气息。

4.文化传承对于市场文化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提高,美丽乡村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日趋紧密,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市场经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所以在美丽乡村中人们可以利用旅游业来发展市场经济,可以收取一定的住宿费。也可以利用饮食来发展经济,在饮食中可以收取一定的餐费,建设一些文化馆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水果采摘园等等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带来的市场经济,对村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每件事物都会有其两面性,美丽乡村建设同样也是有利有弊,接下来谈一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问题有以下:

1.物质文化遭到破坏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会出现与自然景观,空间肌理等相冲突的时候,虽然会努力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或多或少会影响农村的原貌,有些地方由于保护重视程度低,片面一村貌整治或者经济发展为目标,大拆大建,严重影响对历史风貌的原样和文化价值,而且建起的楼房与原建筑或者旁边古老建筑出现不协调的场景。

2.农耕文化渐行渐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已经渐渐淡出农业生产生活,农业用具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只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知道传统的农耕用具和耕作方法。许多原来随处可见的民风民俗也渐行渐远。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去保护这些古老文化防止流失而不是用现代化取代。

3.民俗风情经历变迁

乡村中的传统民俗风情文化异常丰富,风土习俗众多。但是近几年来一些民间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中的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乡村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本邻里间和睦的关系,乡里间的节庆活动都渐渐消远,大部分非物质类民俗在民间实际生活中正在被逐步抛弃。

四、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文化传承内容比较狭隘,文化传承选择的渠道较少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单个的建筑保护占主要的方法,这样比较单一,政府支持较少,没有具体的科学的文化传承渠道

2.传承方式缺乏探索性

在文化传承方式中,主要把眼光集中在了古城古镇以及物质遗产上忽略了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要集中在环境的改造,村貌的整治这些外观而忽略了内在,没有真正理解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实际上这样只是注重外观忽略内在是对文化毁坏,对村貌进行整治很多会毁坏一些古建筑,这种历史文化资源是无法修复的。

3.传承路径没有得到规划的保障

在文化传承中使得一些路径没有得到确切落实,由于对于文化传承的认识不够方法失当等问题加上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乡村文化传承路径也不顺畅,虽然总体规划中会提到但是没有具体的做法和实施,缺少是实际性指导乡村文化保护和管理也不到位,需要通过规划来完成规划体制,使文化传承的管理与规划更好的融化。

4.资金投入不够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资金渠道单一、社会参与不足、资金整合难度较大等原因,致使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缓慢,进展程度并不明显。

5.管理者和农村社区居民ο绱逦幕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自古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小乡村里,使农民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同时,受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发展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重经济而轻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轻视文化建设。而且,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主要是依据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的数量,对于成效缺少回访。

五、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对策分析

1.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生命力所在,只有将文化植入乡村旅游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竞争力才会更有魅力,美丽乡村的建设才是可持续的。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支撑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乡村旅游生命力所在,让乡村旅游散发着古老的文化气息和时代文明风采,把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把文化传承发在乡村旅游这个“活态”而自然的整体环境中。

2.文明创建,提升素质

发挥宣传、妇联、团委、老干部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加大试点村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开展多项文化娱乐活动、竞赛,请村民当评委,加大参与度。加强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所。加大古村落开发保护力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3.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地方遗产名录

目前对于文化的保护主要表现在实物的保护,或者对已经列入文化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对本土乡村文化所蕴含的风俗人情、礼仪习惯和信仰等方面的保护还是存在盲区,鼓励各类的文化进行申报,建立相应法律,进行法律保护。

4.加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制约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是美丽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认为,市、县(区)、乡镇二级政府应提高对美丽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努力争取专项经费,用好经费;乡村管理人员可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赞助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拉动文化消费的双赢。

5.培养、引进多方面专业人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强化乡村文化服务

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扶持。通过大学生村官热,录取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美丽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中,带来工作新气象;鼓励文化能人积极参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培训文艺精英,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等的奖励;还可以开展社区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边建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11(10).

[2]刘秀英.农村建设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9).

[3]张军.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综述[J].今日浙江,2010(21).

美丽乡村发展分析篇10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模式

据统计,农村人口占全国比重较大,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但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应运而生,相应的也出现了一些迫在眉睫的问题,例如,乡村建设质量与速度发展步不协调、目标不明确、管理规划不完善等问题在农村中浮现,阻碍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长[1]。从国家战略性角度思考,国内外学术界对美丽乡村建设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及发展模式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问题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美丽乡村的概念内涵

乡村是集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多方面因素汇集的一个整体,是人类从古至今经过发展形成的产物。从广义上来说,乡村是一个地域范围,将乡村的特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可称之为乡村地域,主要是以农耕为主、具有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和乡村生活方式的历史古镇也属于乡村领域。“美丽乡村”建设是“十一五”期间为新农村建设加速发展而提出的,可提升新农村建设质量。党的十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这成为“美丽乡村”的最高目标,其深层内涵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美丽乡村”中所强调的“美丽”,可归纳为乡村的环境优美、经济富美、景色秀美、民风淳美[2]。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体现在生态、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一个表现,它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概念,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结合的,在促进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建立一个对农村居民有利的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农民生产方式和农村消费模式等而努力,是一项以提升农民幸福指数为目的的建设。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丽乡村建设在政策解读和执行方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过程。在政策执行中会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最终的执行是否能够顺利,是否达到期望的目标,均取决于是否得到大众的支持与赞成。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政策执行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一些村庄对建设的政策方面理解的不够全面,从而找不到可实施的方案,使美丽乡村建设进度缓慢,影响其发展。

(二)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群体,其文化层次的高低对乡村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决定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成败。但是我国乡村建设的文化培育还是有些欠缺,应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乡村文化娱乐胜过,对乡村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统筹城市与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走现代农业之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点,因为乡村居民的收入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

(四)民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近些年来,民主管理意识在乡村中长久发展,但是在某些时间点、某些方面,在村务管理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像基层组织职能发挥不够全面从而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导致村民产生误解和猜测。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应扩大基础设施的服务范围、领域和对象来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水平、成果转化水平,要积极指引企业、科研单位、甚至个人参与到科技创新中,不断激发群众创新能力[3]。可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将松散的农户团结起来,提升村民抵抗风险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乡村形成一个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一个比较全面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还要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建设美丽乡村应有的内容。实现村民自制目标,因地制宜,不断尝试制度创新,同时将现有规章制度、监督检查执行到位。可选择个别乡镇来尝试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到村到户,通过奖惩手段引导、调动、激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

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

“产业发展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江苏省永联村。永联村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耕地资源贫乏,曾经被称为“江苏最穷最小村庄”。永联村为解决全村村民的温饱问题,搞集体经济,经过多种尝试,敏锐地抓住轧钢这个行业,实现了永联村经济上跨越式的发展。“生态保护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浙江省高家堂村。该村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山区村。努力打造以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为特色的乡村,该村依靠丰富的竹林资源建设生态型高效毛竹林现代园,规模化养殖竹林鸡,成立竹笋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农业,使本村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文化传承型模式”以代表的是河南省平乐村。该村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依靠着“洛阳牡丹甲天下”这一文化背景,以牡丹画为龙头产业,形成书画展览、书画装裱、书画培训、牡丹观赏等一条龙服务体系,不仅提高了农民收人,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休闲旅游型模式”以代表的是贵州省的纳灰村,该村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是贵州地区主要的产粮区。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传统种植业、养殖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形成了集特色农业、特色花卉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区。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提升了公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也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整治型模式”以代表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红岩村。该地区典型的山区地貌,早期非常贫困。红岩村坚持走“养殖-沼气-种植”农业循环发展之路,积极发展“富裕生态家园”之路,同时开展沿路、沿河、沿线、沿景区的连片环境整治,加强污染治理。红岩村以科技农业生产为龙头,逐步拓展了集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型模式的范本。

五、结论

总结纵观多年来国内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学者们对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开展了有价值的研究,较为全面的分析了不同地域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策和发展模式并揭示了各乡村模式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探讨了中国乡村建设的道路模式,为推进中国乡村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但目前乡村建设的研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美丽乡村建设研究重视的多是地域的个性差异,而对其形成问题的理论研究较少;二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多局限于乡村发展某一方面的内容或特征,而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研究;三是对乡村建设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环境资源、旅游文化方面,较少揭示乡村建设中其他影响因素。今后,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应加强对美丽乡村内在发展规律的认识,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性研究,从而提高美丽乡村研究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指引作用。(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参考文献:

[1]何东升.新型城镇化视域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15,06: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