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十篇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十篇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2:02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农村体育;历史回顾;研究前瞻

1对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历史回顾

从“农村体育”研究的历史来看:在《全国中文体育期刊篇名目录》的“中国体育”、“群众体育活动”等栏目,以及从1994年后的中国期刊网中,共查寻了自1950年以来的、篇名与农村体育相关的论文。搜索结果如下:

纵览这些文献,有着明显的社会时代气息。可粗略划分为几个阶段。

1.1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整个社会的高潮;农村体育的研究也呈现突起景况。但这些文献,旨在对中国的农村体育,进行发动和宣传方面。如吉嘉的《农村中是否需要开展体育运动》,以农村劳动与体育锻炼的等同误解为出发点,对农村开展体育运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严格来说,只是有了关注,而缺少研究性。

1.2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农村体育的文献,在60、70年代几乎找不到相关论文。如《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1959年开办,60年代中期就停了,一直到1978年才恢复。到70年代末的少数几篇,还是停留于锻炼指导方面,如郭力,苏品的《在农村怎样锻炼身体》。

1.320世纪80年代到了80年代,才有了关注农村体育现状的文献。如张咏勇的《农村体育1949―1957年》,阮立本《喜看现在,展望未来:农村体育调查报告》,廖亮飞《对农村青年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进入90年代后,研究视野有了更进一步的开拓。如林文同,李习友的《试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着眼于宏观的论述,有王爱丰的《江苏省农民体育活动项目价值取向的研究》着眼于农民体育态度的研究;也有周海军的《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其对策初探》,从认识结构和实践结构的现实角度探求指导策略。到了新世纪,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200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由此使得2003年的研究数量上有了较大的增长。

2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内容

2.1农村体育实践问题研究农村体育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调查研究方面,调查主题多数是各地域的农民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其中包括农民对体育的需求、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及体育的意识等。具体有:

2.1.1农村体育人口及分布特征如倪东业等的调查表明: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大大低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的平均水平。从城乡体育人口结构对比来看,《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的调查表明,我国城镇中有51.23%的人口在1996年参加过体育活动,农村人口参加过体育活动者仅占28.97%,而农村人口远高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1%。农村居民中体育参与者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城镇人口,且随年龄增长,差距不断加大。

2.1.2农民对体育时间和物质的投入韩鲁安、李荣国等的调查发现:93.7%的农民认为劳动和家务占据了整日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既无时间也无精力,对体育的物质投入少。谭小勇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市城郊农村体育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城郊农民余暇时间长,但体育参与的情况不容乐观。发展体育离不开经济基础,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尚不富裕,经济条件普遍滞后使农民的体育文化需求尚处较低层次。

2.1.3农民对体育的意识和价值取向韩鲁安等的调查发现:40%的农民认为体质强壮无须体育锻炼。他们对体育的功能评价为:选欣赏价值的占到56.7%,健身价值只为16.4%,教育价值为14.7%m。多数农民把调节精神、身体娱乐作为主要的价值选择。马柏湘的调查则发现农民对体育缺乏兴趣和了解。曹奔等对西北边远地区农村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发现:农村在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上,仍存在着较大偏差:21.8%和33.3%的农民认为生产劳动“能”或“也许能”代替体育锻炼。多数研究认为:农民的体育观念倾向保守性,表现在对体育的功能、价值认识上较为肤浅或保守。“一天劳动、不用运动”的观点尚有较大的“市场”。

2.1.4锻炼时间的选择及参与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数研究的结果表明农民参与锻炼人数最多的季节是冬季等“农闲季节”,春季和秋季锻炼的人较少。活动时间呈现不稳定性。因为农民的余暇时间受劳动性质、劳作方式特殊性的影响而无一定的规律。农忙时几乎无闲暇而言,而农闲时整天都可以支配。所以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也很难固定不变。就活动组织形式而言,农村体育参与者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绝大部分属于自发的、非组织化的。

2.1.5锻炼场所、活动内容及方法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比较分散,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仍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从群众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法看,散步和慢跑是首先的活动方式,选择如此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方式,是与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和场所设施有关。如谷崎、王震的调查中,对陕西省农民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场所选择上,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大多选择在“自家庭院”和“公路街道边的空地”以及“天然场地”。78%的农民选择了“散步、慢跑、跳绳”。

2.1.6农村体育的组织结构和重视程度多数研究认为农村体育组织管理工作薄弱,投入不足,人员缺乏。如姜健对我国农村群众体育问题的研究中,认为农村群众体育工作机构不健全。黄忠兴的研究认为:农村体育干部少,专门人才缺乏,组织领导体制也存在问题。

2.2农村体育理论问题研究

2.2.1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有研究都认为小城镇应该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如周建军等的研究认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逐步改变我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村体育格局,加速乡镇体育的建设和发展,是我们选择的合适发展模式。吕树庭,裴立新则通过文献资料研究,阐述了以小城镇为重点推进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依据。陈宁在认真总结农村体育工作经验基础上,确立农村体育发展的新机制,应在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和运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2.2.2文献综述陈彬的“我国农村体育基本理论研究现状”,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重点。曾理,徐玖平等对“农民体育”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农民体育的思路。姜健对中外农村体育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反思。认为农村群众体育的研究要能为相关体育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服务,为农村群体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2.2.3农村体育的理性反思如裴立新就当前理性认识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和怎样构建,才能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的全民健身体系的问题,进行了思考。王

朝群则分析了城、乡在体育资源配置、体育人口、享有体育服务、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认为农民体育仍然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难题与瓶颈。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体育更应受到关注。

2.2.4农村体育与其他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许毓成探讨了在当今农村中,宗族组织的一些活动有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而马柏湘则认为利用民俗风情和地域特点是开发和挖掘农村体育潜力的基础。荆永根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体育条件、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等对农村体育的影响。陈梦周等则对农村体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3中国“农村体育”研究的特点及其研究成果

1)中国“农村体育”研究的特点:一是问题意识较强,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并随政策导向而波动;二是多采用社会学问卷调查方法,将农村体育状况指标化、数量化而更具客观性;三是调查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也较高,具有相互借鉴性、可比性;但分散而短暂的涉猎也造成研究的随机性、表浅性。

2)经过不懈的探索,应该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也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表现为:一是对农村体育现实状况有了更客观的了解,二是确定了下一步的战略发展走向。

对于现状的了解,有了更多的指标化、数量化的认识:如农村体育在活动主体上,主要存在农民体育意识不成熟;在环境及条件方面,表现为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缺乏体育人才,群众体育投入不足,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在管理方面,存在农村群众体育工作机构不健全,农村体育科研落后的问题;在活动状况方面,表现为活动时间、项目、方法均偏少等。虽然各地有着不同的特色,但呈现出大体的一致性,揭示了我国农村体育的现实状况。

对于发展走向,认为小城镇体育应该作为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由此也引起了体育管理部门的重视。但关涉到发展战略问题的这项单一的论断,还应该经受不断的批判性的反思。

4“农村体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农村体育研究不受重视,科研落后于实践迄今为止国内体育科研所专门从事农村体育的研究人员很少,大多数只是偶尔涉猎一两次。而对如此复杂的农村问题,没有长期的积累和深入研究,是难以有所收获的。

4.2,表面研究偏多,深层研究较少对农村体育研究往往满足于照搬社会调查模式或者想当然地联系社会环境,缺乏对农村体育产生、发展、变化的机制的细致分析,缺乏对农村体育与地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的深入研究。

4.3研究对象不全面从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对县、镇、郊区农民体育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涉及的研究对象中既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也包括县城、乡镇、城市郊区中以农业生产为辅,更有着其他收入的农民,这两类农民在生活方式、观念意识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而我国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纯农民又占了整个农村人口的大多数,对这些人口的体育研究应该更能代表我国农村体育状况。

4.4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体育问题。农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巨大系统,而不仅是一个地域空间概念。它包括乡、镇。在人口的聚集度、经济活动、文化教育、社会组织、社会生活或公共设施方面,集镇与周围的乡村是相区别的。因此任何宏观的“农村体育”研究很难阐明其各自的发生发展规律。因此需更动态的、以及细微的进行划分与研究。

4.5研究方法单一目前我国体育界已开始重视对农村体育的研究,但由于在总体上缺乏方法论的指导,科研工作大多处于一种自发的、分散性的问卷调查式的研究,论文实用价值受到影响。

5“农村体育”研究的前瞻

5.1减少低层次重复研究,开拓新领域今后的研究应该力求开拓新课题,关注新领域。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2

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的生产方式,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要在农村建立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入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和在农村中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加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基础,农民是关键。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健身,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体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农村体育的整体状态和趋势不容乐观,农村体育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难点和盲区。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廊坊农村70个体育锻炼点的情况进行实际调查与分析。共发放居民问卷700份,体育锻炼点问卷70份,其中居民有效问卷682份,有效率为97.4%,体育锻炼点有效问卷为70份,有效率为100%。

3现状及其分析

3.1廊坊农村农民对有关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

通过廊坊农村农民对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认识程度的调查表明,广大农民对体育法规认识水平及了解程度普遍偏低,仅有3.1%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很了解;有28.7%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略知情,而有68.2%的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毫无所知。以上问题说明,廊坊农村农民对体育法律法规了解缺乏,农村体育管理法制化程度不高,宣传体育法规政策方面力度不够,加强对体育政策法规具体内容的贯彻落实及宣传教育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要部分。

3.2廊坊农村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通过调查,廊坊农村农民认为增进健康的主要方式依次是:增加营养,保证睡眠,改掉不良习惯和体育锻炼。

3.3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情况

3.3.1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项目状况

项目秧歌武术气功交谊舞羽毛球篮球混合项目数量201697666百分比28.5%22.9%12.8%10%8.6%8.6%8.6%从表1中可以看出,廊坊农村的体育锻炼点内容选择比较单一,其中民族传统项目占的比重较大,主要是由于传统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简单,容易开展。而羽毛球、篮球项目主要的人群是青壮年。廊坊农村的体育锻炼点中气功练习点较多,因为廊坊是我国推广保健气功的试点,所以气功活动点不仅发展规范,而且发展的速度也较快。

3.3.2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场所现状

活动的场所村委会的活动场地村头巷尾麦场空地树林河边其他数量25181764百分比35.7%25.7%24.3%8.6%5.7%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迅速提高,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增大,对体育需求不断的增长,以农村现有的条件看,正规场地设施很少,农村人的体育活动场主要是有村委会提供的平坦的空地。并有很多农村把活动场所扩展到了村头巷尾、麦场空地等地方。这与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体育资金匮乏、场地设施稀少造成的。

3.3.3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锻炼时间状况

通过调查廊坊农村有70%的体育锻炼点在晚上活动;有58.6%的体育活动点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到2小时之间;有75.7%的锻炼点受季节的影响。这非常符合农村的生活习惯。一般在早晨农民都会去田间劳作,而且在春播秋收的季节由于农活劳累,多数锻炼点由于没有人员参与而暂时停止。

3.3.4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经费情况

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村委会支持,占48.3%,有86.7%的锻炼点经费缺乏。由此可以看出,廊坊农村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锻炼点的资金投入与扶持少,大部分还处于一种由村委会自由组织与发展的状态。经济条件是影响廊坊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本符合我国的国情。

3.4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的社会指导员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廊坊农村体育锻炼点几乎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在70个体育锻炼点中,共有通过正式培训和考试的社会体育指导员7人,且均为3级。

这与廊坊市城市社区体育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体水平差距很大,说明廊坊市的体育管理部门没在技术上对农村体育的扶持,必将会影响到廊坊农村体育科学、快速的发展。

4建议

4.1政府部门应发挥其政策导向的作用,尽快完善农村体育组织建设,落实健全农村体育法规、制度建设与宣传,全面提高农村体育组织的组织化、社会化。

4.2适当增加农村群众体育事业经费,积极引导和加强农村体育消费意识培养;逐步引进体育产业化运作方式,摸索建立体育创收自给的渠道。

4.3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注重业务培训,建立常设培训系统,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提高农村体育活动质量。并进一步加强与周边不同单位的合作,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王凯珍,任海,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17(5):6—10.

[3]胡国雄,王牡娣.我国农村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2

[4]冯健.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

河北省廊坊市科联项目:《廊坊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3

一、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的主要问题

我国在农村教育投资方面虽有所改善,但仍存在问题。欲找出其主要问题,首先应对中日农村教育投资现状有宏观了解,其次通过其对比找到不足。

(一)中日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现状

1.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现状

通过对2002--2004年相关数据资料统计整理可得,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近几年来虽有所改善,但仍呈现教育投资效率低下的局面,且此局面呈长期无法扭转的趋势。总体来说,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1)农村人均教育投资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且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如表l所示,2001--2003年,我国农村人均教育投资分别相当于城市人均教育投资的44.98%、45.80%和45.85%。考虑到城市人均教育投资的基数远远超过农村,城乡间的教育投资实际上越拉越大。

(2)农村人均教育投资占其收入比例超过城市,且此比例呈增长趋势。如表l所示,2001--2003年农村人均教育投资占收入的比例分别比城市高1.9%、2.54%和2.92%,这说明实际上考虑到人均收入的因素,农村人均在教育投资上的负担超过城市,且此差距越拉越大。

(3)农村教育投资主要来源于乡镇级财政,以省市级财政为来源的教育投资较少。以义务教育为例,如表2所示,从乡镇级政府得到的农村教育投资占总数的78%,而其余财政来源的总和仅占22%。

(4)东西中部农村教育投资结构不均。西部农村教育投资对国家财政资助依赖性较强,易出现入不敷出局面。如表3所示,由各地区教育投资经费分配至城乡相关比例推算,西部教育投资较我国东部中部而言,教育经费中的66.73%来源于国家财政资助,比东部高6.42个226百分点;同时,仅有4.04%来源于其它社会资助,与东部7.21%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而根据教育投资经费分配至城乡的固定比额推算,西部的农村教育投资较东部中部相比,也应呈现此差距。若西部农村教育投资收不到预期效果,则会增加国家财政资助的负担。

2.日本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现状

通过相关资料统计整理,日本农村教育投资效率虽存在不少缺点,但仍能较快推动日本农业的发展,其主要呈现以下三点特征:

(1)农村教育主要财政来源为中央、地方和学校法人等;并且日本的农业学校教育体系较为完备。日本的农业学校教育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中等专业学校、农业专门学校、大学和大学院(研究生院)四级。其中,中等专业学校的财政来源为自费;农业专门学校的财政主要来源为地方财政;大学与大学院(研究生院)的财政主要来源为中央和学校法人,以学校法人筹资为主渠道。

(2)农村学校数量呈下降趋势,且出现大量合并的现象。据相关资料显示,1991年在日本农村,499人以下的小学数量占小学总数的68%,且近年来此数目有逐年发展的趋势。

(3)农村教育管理与社会继续教育相结合,财政资助与表彰制度相结合。日本在农业教育方面,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继续教育,都较重视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为了使农业高中的学科设置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课程进行了多次调整,新增了生产技术、信息管理、生物技术等学科。在财政方面,文部省对各地区的培养自营农接班人的农业高中学校进行了特别资助,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设立了各种表彰制度与其相结合,其中包括对国内外农业留学者的经费补助,授予“青年农业士”、“模范农户”等各种制度。

(二)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中日教育投资效率现状的对比,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在战后至今,在农村教育投资方面进行了适应生产力发展各阶段的改革,从中央至地方,从公共至个人,都对其农村教育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且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农业教育体系。而与之相比,我国的农村教育投资效率总体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存在以下五点主要问题:农村人均教育投资虽逐年增加,但农民人均教育负担加重,农村人均素质仍得不到明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财政来源于乡镇级政府,中央财政的投入与日本相比差距较大,乡镇政府教育资金负担日益明显;未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农业学校教育体系,特别是民办学校,即以学校法入筹资为主要渠道的大专或大学,立足于农业教育的院校数量微乎其微;与日本相同,农村学校数量下降,且教学质量不高;学校教育与社会继续教育的衔接不够紧密,导致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与浪费问题的严重化。

二、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教育投资效率模型的建立和仿真

教育具有长期性和连贯性的特点,其中长期性是指被教育者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教育周期(小学为6年,初、高中均为3年,大学为4年,职业教育为2年左右)才能使自身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产生更多的人力资本;连贯性,指的是被教育者在接受一个周期的教育过程中,所受到的培养往往是前后关联的,只有整个周期完成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成果,一旦半途而废,则收获将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在每个教育周期内,教育投资的收益只有在周期的末期才会显著提高,而在初期却增长不明显。这说明收益与投资的关系在相同周期内呈现出增长率越来越快的非线性。此外,对比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曲线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教育周期比普通高中教育周期更短,需要的投资更少,虽然其总体收益不如高中教育,但在相同投资的条件下,其期望收益超过了普通高中教育。综合以上对教育投资一收益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两点结论:农村被教育者本身的文化程度与教育弹性有关;不同的农村教育投资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弹性不同。

(二)农村教育投资效率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教育体系、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的原因

以目前农村被教育者文化程度来看(对象为在家待业择业的中青年农民),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6.3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8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52%,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40%,低于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25%,可见我国农村被教育者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针对这些对象,城市的普通教育一升学教育一高等教育体系不适合农村,然而农村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遵循此路线,并且有逐渐舍弃自身职业教育、偏向升学教育的趋势。正因为教育体系、教育结构和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合农村现有的生源状况,导致农村教育投资效率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另外,农村人均教育投资虽呈增长趋势,但仍收不到预期效益,即现今农民收入较低、大量失业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受教育的积极性。农民受教育积极性的降低,将导致农村教育投资收益无法实现利用的最大值化,农民无法依靠自己的收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使得农村教育投资再次依赖国家财政支出,导致农村教育投资的恶性循环。

2.教育投资具有非线性和延时性的原因

由于不同的教育投资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弹性不同,可知教育具有一定的非线性,即教育的力度性。这意味着力度不大的教育改革,无法打破农村教育投资效率较低的局面,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益。另一方面,教育具有一定的延时性,即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种种加大农村教育投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等农村教育改革措施在短期内收效甚微,需要长时间才可收到预期效益。以上两方面说明,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的提高,需要长期性和大力度的体制改革和资金投入,个人、企业、乡镇级政府并不具备此大刀阔斧的改革能力和财政能力,农村教育投资效率的提高迫切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指导。此外,从资金投入方面来看,企业及个人,特别是面对西部农村人力资源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需长期投入资金的状况,基于其利润效益考虑,更难以资助其教育项目的建设。因此,在企业个人针对农村教育投资较少、国家资助较少的情况下,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状况中。农村教育投资主要依赖于乡镇级政府是不合理的。

三、解决我国农村教育投资效率问题的对策

根据庞维国先生提出的教育内外部条件论,即教育供给要与教育需求平衡、教育需要各方监督的理论,从宏观即外部条件和微观即内部条件两方面提出以下对策。

(一)从宏观上,即外部条件来说

1.在协调城乡教育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大力推进农村教育体系改革,提高农村教育体系的效率。

2.设立农村教育税,发行农村教育国债,完善农村教育贷款制度,促进农村教育资金的回笼与再利用。

3.加强各方监督,确保政府农村教育资金和其余渠道的农村教育资金的投入与落实。

(二)从微观上,即内部条件来说

1.结合我国农村生源的实际情况,实施农村教育新课程改革

根据罗伯特•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即人力资本可划分为专业化人力资本和社会一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期直接作用的是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原理。我国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效率的提高,必须走将闲置的农村人力资源转变为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道路,根据以上路线实施农村教育新课程改革。此改革应从教育结构、教育层次和教育内容三方面进行。

(1)教育结构方面。将普通升学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采取多元化的教育结构。

(2)教育层次方面。在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并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3)教育内容方面。由于我国的青少年教育已日趋完善,所以在此提出的教育内容的面向对象主要为农村的成人群体。教育内容应以兼备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当地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为准则,以汲取知识与增强实践能力为理念,以农村职业教育学校、成人教育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为形式。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社区体育;现状;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31-0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中国有近9亿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73%,虽然农民体育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但农民体育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同社会的期望值还相差甚远。在农村经济建设全面推进,农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民体育更要加快发展步伐,发挥其独有的魅力,在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促进农民经济建设、传播先进文化理念、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民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一、农村社区体育及发展现状

“农村社区体育”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就目前状况而言,我们对“农村社区体育”的界定是:居民以自然行政村落为主要体育健身范围的区域社会,是村落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自发的或偶有组织进行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带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与民间色彩。农村乡镇体育作为农村生活的基础内容和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群众体育意识和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没有农民的强身健体,就没有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提高农民体质与健康水平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全民健身工程倡导的今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这项工程还没有完全深入地开展开来。通过调查,部分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普遍存在以下几大特点:(1)农村居民休闲时间、生活状况、健身观念行为。闲暇时间是体育锻炼形成的必要条件。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和文化发展有较大差距,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闲暇时间、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他们为生活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精神生活的享受。但居民健身锻炼的需求意识较高,已经认识到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多数居民认为有必要开展体育活动。(2)农村乡镇社区体育的组织。部分乡镇领导在群众体育锻炼的发展中没有起主导作用,没有把全民健身工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中,对社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跟不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少人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仍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真正采取积极措施的不多或甚少。体育设施的配套工程还不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还有的乡镇或社区没有商业性的体育健身或休闲活动场所。(3)农村学校体育需要关怀。农村学校体育本可以承担起推动农村群众体育活动、增加体育人口的功能,但是,各种原因制约着学校的发展,也削弱了学校在促进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方面的功能。体育经费、体育场地、体育师资严重不足是农村学校目前面临的窘境。村级小学几乎没有像样的体育场地,乡镇级中学体育器材严重不足,体育师范生毕业不愿去农村,众多民办学校连教师的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更不要说保证场地器材了。另外,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活动中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体育健身指导员为居民提供相关的服务,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农村社区体育的顺利开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社区体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既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并推广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这就决定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对此,党和国家一贯高度重视,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村生活作为安邦定国的大事来抓。中国农村的进步、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提出的21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是指从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娱乐、享受各方面发展的需要,让农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升高,农村卫生、文化设施比较完备,农民享有较好的卫生保健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村居民真正过上食必常美、衣必常丽、居必常乐、身心常健的太平生活。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同志进一步指出:“没有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三、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农村乡镇社区体育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快乐幸福生活。农村人是中国居民中的中流砥柱,其身心健美快乐幸福的生活与健康长寿,又直接关系到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稳定和繁荣昌盛,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中国农村乡镇社区体育,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影响。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提高包括健康素质在内的国民整体素质。没有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化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做好群众体育工作,培养和造就体魄强健的高素质劳动者及全面发展的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首先,体育属于文化范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是居民喜闻乐见、休闲为主的社会活动,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健康文化;体育活动中讲求平等、互助、公正等行为规范,具有高尚的文化品位,丰富健康的体育活动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另外,体育活动作为生活活动内容的一个部分,使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对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积极的促进。

3.社区体育为居民提供了社交机会和场合,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络,建立了友谊,增进了团结,改善了社区人际关系,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使人与人之间形成轻松愉快、平等自由、团结友爱的局面。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给人们造成了较大的压力,需要通过某些活动来加以解除,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对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消除紧张跑,转换心情,带来无情乐趣都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现代独门、独户、独子的生活方式,使邻里关系变得淡薄,而社区体育为居民提供了社交机会和场合,同时体育活动轻松愉快,平等自由,尤其适合社交活动。通过社区体育活动,加深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使社区体育活动形成团结友爱的局面,对改善社区人际关心有积极的作用。

4.综上所述,农村社区体育作为群众体育的一种新的活动模式,正在成为大众健身娱乐的重要基地,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对农村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会产生良好的效应,无疑对促进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作为农村体育重要组成部分和两个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乡镇体育,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农村社区体育,促进乡镇居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是推动中国全民健身计划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员全体人民和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对于中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徐午,等.社会性别分析:贫困与农村发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邓壁娟.论新形势下中国社区体育的地位和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02,(3).

[4]顾渊彦,等.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

[5]李卫平,等.山东群众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1.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5

论文摘要: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探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原则和内容,对全面评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基础教育质量

一、探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必要性

(一)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是由政府保障机制、制度约束机制、质量监测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等要素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监控指标则是这一管理系统中的制度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设计和制定出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作用,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和持续监控,确保基础教育教育活动朝着预期的质量目标方向有序运行。可以说,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实效,不断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如何判断和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态和实施效果,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向、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能力、课程改革的效果与城市基础教育课程的差距以及农村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等等,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质量反馈信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有利于全面评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科学调控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促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提升。

(三)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缺陷的需要。目前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致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建构的研究基础薄弱,进而导致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客观评价,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如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建构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窄化或模糊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的内涵界定,单一性、表面性、随意性和封闭性成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突出问题。

只有从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出发,以科学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设计和制定出全面、可行、开放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与原则

(一)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既要考虑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又要考虑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标研制技术。

1.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政策依据。教育政策法规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立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规定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直接依据。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国家教育目的为指导,依据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按照《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从而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公平公正性。"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所强调的多元、过程、开放和发展的理念作为一种思路和方法,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重要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必须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必须用“智能展示”的评价方法,即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二是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即评价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三是它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价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如用情景化评价。

3.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客观依据。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必须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当前农村教育基础改革的新要求、新举措。如体现基础教育内在规定性和农民及其子女现实需求的农村基础教育目标,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以农村文化为取向,反映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的校本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情况,以农村特独特的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用具制作运用及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情况,农村学生的发展状态及水平,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

4.教育指标研制理论。借鉴和运用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方法依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和制定的取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表达方式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支撑。就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而言,是采用纵向展开方式还是横向展开方式,应以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实际,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原则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还必须贯彻和运用以下基本原则:

1.增值性。增值是指自身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变化和提高的幅度。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不能用“一把尺子”作为质量监控指标去统一衡量所有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要关注农村学校的现状、条件和水平以及在原有基础上质量提升的实际表现,突出质量监控指标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灵活运用多把尺子。也就是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既要考虑以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统一性指标,更要考虑不同农村地区、不同学校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的质量增幅度,实现一把尺子和多把尺子的有机结合。

2.过程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应重视农村学校办学、管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状态和水平,如学校服务农村社会职能发挥情况、学校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落实情况,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情况,各个教学要素和环节的质量水平,基于农村学生学习实际的学习方式转变,等等,将农村基础教育过程纳入到质量监控体系之中,从而消除以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窄化现象,确立过程性质量监控与预先性质量监控、终结性质量监控一体化的全面质量监控指标。

3.改进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质提升、学校科学发展和农村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突出质量监控指标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应把制约和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全局性因素作为质量监控指标的主要内容,如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完善状况,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状况,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质量检测机构的运行状况,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成为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调节器”。"

三、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内容

基于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理解和国内外教育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根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与制定的依据和原则,我们认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由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特色性指标等三个维度和办学条件、办学目标和理念、师资队伍、生源质量与学生素质、课程与教学、教学管理、经费保障等七个观测点构成的全方位、动态化监控和持续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

(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基础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运行状况和已有教育资源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关注的是农村中小学基本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标、学校教育教学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广大农民对子女就学是否满意。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发展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发展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优化和质量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充分利用等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指向的是农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是否均衡有效、学校教育教学运行过程和质量是否持续改进、广大农民对学校及其教育质量是否满意。从具体观测点来讲,办学条件要符合或高于国家和省上关于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特别是中小学理科实验教学仪器和艺术、劳动技术、体育卫生保健等教学器材配备齐全,图书馆(室)藏书满足师生学习和教学需要;学校办学目标科学,定位准确,有中长远发展规划,学校办学理念先进,以师生发展为本,符合基础教育规律和农村中小学生成长规律;教师熟悉农村基础教育特点,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加大,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品德修养、知识技能、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心素质不断提高;深化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开发体现农村社会和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建立以发展性为取向的学生、教师和学校评价体系;探索和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构建和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管理科学高效;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切实保障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服务;教育需求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025-04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落实科教兴农方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关键,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农村教育成为农村现代化的突破点。”只有切实了解农村生存发展和教育现状,从农民的实际教育需求出发,通过政府调控与市场发展共同促进农村教育体系改革,从而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发展。

一、农村教育的需求现状与特征

(一)农村教育的需求现状

1.总体教育需求。根据我国农业统计年鉴中的数据,2008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的文化状况中识字较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凭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1%、25.3%、52.8%、11.4%、2.7%、1.7%,小学、初中文凭所占人数比重较大,我国农业从业者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数约为800万,农民技术培训的在校人数仅为6209.6万,不到乡村人口的10%。在国务院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人数占20%,接受过初等、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人数分别占3.4%、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教育培训的人数高达76.4%。几乎全部的农村留守劳动力和高达70%的农民工希望继续接受教育,以提高致富能力和社会地位,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教育需求总体前景广阔。从农村发展实际来看,大部分农民需要留在土地上务农,不能适应从“农业人口”到“非农业人口”这种身份符号的变革。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小城镇建设的推广,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和收入渠道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个农村正处于战略的转型时期,社会分层的持续发展,农民的现代教育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层次化发展趋势。

2.实用技术需求。在农村留守劳动力中,非农收入达到农村留守劳动力收入的一半以上,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餐饮宾馆服务业、个体工商业、信息服务业等产业大大活跃农村经济市场。农村留守劳动力中的精英阶层多数是通过发展非农产业实现致富渠道,农村留守劳动力对这些产业领域的知识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强。非农产业对群体的技术技能要求较高,并力争“精准细”,农村留守劳动力经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身发展技能。针对不同专业的技术技能培训,比如种植与养殖、法律知识、医疗卫生等培训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但由于职业的影响特征因素,从事农业的农民对养殖、种植方面的技术培训需求最为强烈,其次才是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非农业农民对其他方面的培训(如打工技能培训、法律知识培训)需求也要比其他职业农民高,对于农民工来说,外出打工所需的专业技能培训需求放在首位。

3.经营管理知识与市场信息需求。初期的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农村留守劳动力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生产不出优质的农产品,也不是优质服务的不足,最大的困惑在于缺乏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认知,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销售和管理方面的能力不足。对市场前景预测和价格波动的分析判断能力也是影响农民发展收益的关键因素。因此,他们对市场发展潜力、经营策略和管理能力等的需求也是十分强烈的,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劳动力中的“精英”阶层,经营管理策略的教育培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电视讲座、实践经验等途径获得。农民经营组织化是国家农业发达、农民进步的标志性特征,现阶段存在农村教育培训缺乏有效组织性的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农民的良好组织性可以克服“小规模、分散化”家庭经营的弊端,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户与市场的沟通衔接,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对市场经济信息的有效分析,实现农民利益的组织化表达。市场信息是影响农民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了解市场走势、预测经济效益等方面能有效地提高农民收益,减少其生产活动的盲目性。近几年,各地区频繁报道菜价暴跌、滞销的问题,而居民“菜篮子”问题并未明显减轻,追求高价盲目扩大种植面积,造成的供需失衡,根源在于农民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无法合理应对市场经济波动。

4.文化卫生知识需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缓慢,农村居民文化的娱乐生活以看电视、打麻将方式为主,只有少数农村家庭以读书、上网作为文化娱乐。农村电影、戏剧、杂技等传统文化生活已经基本停办,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主要包括科学常识、计算机操作等现代信息化知识。家庭收入中的医药花费作为农村家庭三大主要支出之一。导致农村家庭对医疗卫生方面的知识十分需求,比如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农村群体可以通过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患病几率,一方面减少消费支出,另一方面减少家庭因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沉闷心情,从而增加生活幸福感。

5.就业培训需求。近几年,我国农村就业率达到年均65.8%,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刺激下逐年增长。根据一份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总流动人口规模约1.8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是主要群体。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另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一半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正规形式的技能培训,庞大的农民工缺乏受教育的经历,预示着我国农民工培训教育的巨大空白,除了农民工群体,其他农民群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教育培训需求,如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需求农技培训、失地农民需求岗位培训、机械化务农的农民需求新技术培训等。

(二)教育需求的特征分析

1.目的性特征。教育需求可以改变农民落后的经济状况,是教育需求最直接的动力。据统计,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3.32:1,近几年,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开展,乡土中国已经划分成三个世界,人均年收入相差12倍。农村群体迫切希望改变自身社会地位,并千方百计探寻发家致富的道路,除了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社会机制的各种变革,也期望通过本身的努力学习,改变落后的经济情况。通过学习知识技能,参加教育培训,才能实现增产增收,提高发家致富的实力,处于社会下层的农民通过接受教育,可以提高文化素质并掌握操作技术进而增加收入、改变生存现状。所以,大部分农民群体在内心深处需求政府或社会机构提供免费的教育培训。另外,也有许多家庭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把脱贫致富的任务转嫁到下一代,认为教育是培养子女走出农村、实现身份转变的唯一途径。

2.多样化特征。由于农民文化基础、兴趣爱好、经济状况的差异,导致个体教育需求的差异性。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体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的变化,也必然导致农民教育需求呈现多样性、多层次。从大专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正规教育到培训班、技能操作、师徒制等非正规教育的开展,教育时间和周期也不尽相同。教育需求可以改变农民的社会地位,这种明显的诉求是教育需求的内在动力。多数农民群体认为,自身缺乏政治话语权,社会地位较低,是被社会孤立和排斥的弱势群体,尤其是那些有过外出打工经历的农民,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差距使他们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发展。但他们渴望取得他人尊重和社会认可,希望自身与城市群体一样享有广泛平等的权利,比如教育、政治、就业、社会公共服务方面,这些诉求随着民主意识的不断加强而日趋明确。因此,通过教育培训弥补文化水平和知识技能上的缺失,获得必要的机会和资源,可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增强对岗位的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3.功利性特征。多数农村弱势群体有强烈的“求富”心态,由于长期、持续的小农经济影响,农民更关注于高收益、低投入、见效快的职业技术教育,因为文化基础的限制,一般选择养殖、经济作物栽培、土木建筑、园艺等风险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受教育的动机和出发点不只为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更是为拥有职业竞争条件,获得较理想的收入,从而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教育需求可以提升自我价值,是教育需求的潜在动力。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经济条件、客观环境的改善及价值观念变化,部分农民自我发展意识提高,日渐显现在就业的选择上,农民工已不满足于枯燥、单调的生产线工作,也不只满足于靠薪资解决生存问题。而是需求高品质的生活,渴望关怀和爱、得到尊重,获得不断教育培训的机会。这种需求隐藏在农村弱势群体的内心深处,是一种潜意识的教育需求,是潜在的动力。

另外,农村教育培训组织化程度低,对知识、素质的传授造成一定的影响,关于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学习的途径等方面,缺少选择的能力,较为盲目。比如,近几年的养殖业收入丰厚,许多农民“跟风”学习养殖技术的现象,表明农民盲目参加学习的特征明显。

二、农村教育需求与教育服务的现实矛盾

(一)农村教育服务现状

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存在资源匮乏、体系不完善、经费投资收益不合理等现象。在教育教学资源上,部分可用资源的闲置和浪费,配置的不合理的现象比比皆是。教育服务体系不完善,行政部门主导的模式缺乏一定的现实基础,使教育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在经费方面,存在投入不足、效益偏低的现象,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另外,农村教育的单一应试倾向较为严重,学生升学人数少,原因在于多数学生认为升学无望或学不到务农所需的技能,产生了厌学情绪,导致许多中小学生弃学或辍学。农村教育服务体系的上述问题,影响农村人口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才逐渐减少,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减弱,影响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另外,特别是针对成人的教育方面,农村教学形式单调乏味,很难达到农村成人教育的预期目标。

(二)农村生活贫困与知识匮乏的恶性循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2010年我国贫困经费标准比2008年、2009年提高了25%,因此,贫困人口总数相应地增长,另外,还应考虑自然灾害的严重损失、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十年我国扶贫开发任务艰巨,返贫压力仍然较大。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对贫困的定义,认为贫困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指收入的缺乏。贫困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指传统的收入贫困,即收入水平极其低下,不能维持基本生活;一类指人类贫困,指缺乏基本的人类能力,如不识字、较短的预期寿命、母婴健康水平低下、可预防性疾病的危害等;一类是知识贫困,不仅指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还包括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或途径的匮乏。上述三类贫困类型之间并不相互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农村继续教育培训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腾飞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贫困人口能力的缺乏,知识能力则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知识能力的进步是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知识能力低下也是导致农村人口收入贫困的深层原因,其本身也是一类极其严重的贫困。对农村贫困的分析从表层特征因素转向深层原因时,就不得不关注农村的知识贫困,因此,新农村脱贫工作在于国家通过短期的增收手段和成果唤起农村人口的脱贫意识,并提供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途径,使农村人口获得增加收入的机会和能力。我国多数农村仍然处于农业经济形态,要使农村摆脱贫困,必须促使其经济形态发生转变,唯一渠道是重塑农村教育,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源竞争。然而,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目标的应试性、城市性、离农性等特征,并没有赋予农民在农村的谋生手段,改变农村面貌,农业沦为弱势产业,农村沦为妇女老幼看守的家园,农村劳动力无奈地离开家园,沦为农村与城市的“边缘人”,农民的生活贫困与知识匮乏在教育链接下形成恶性循环。只有依靠社会、政府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加强农民的生存技能,才能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促进物质、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

(三)农村教育需求与教育服务的现实对立矛盾

1.教育需求多样性与教育服务单一性矛盾。农村迫切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与农村教育服务结构的单调性、目标应试性、资源限制性之间存在对立矛盾。农村教育供给不充分,供求错位现象严重,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被忽视,导致教育需求与服务结构的失衡。

2.需求正规教育与教育资源现状的矛盾。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发展建设对人口素质、人力资本要求标准的不断提升,农民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教育质量的优劣需求也越来越清晰具体。在主观上需求良好教育培训的同时,实际上却找不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优质教学资源,经济实用的培训项目发展态势也不乐观,多数学习者对目前教育培训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等资源的建设情况不满意。

3.农村群体贫困性与教育机构功利性的矛盾。农村大部分群体经济收入低下,生活贫困,无力支付较高的教育费用。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化的教育机构却因农村弱势群体教育利润的空间有限,不愿在农村地区开发教育培训项目,进而使农村弱势群体失去应有的教育培训机会。

4.教育需求与服务生活需求的“疏离性”矛盾。现行的农村教育体制忽视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教学模式、内容、方法与农村经济现状、农民群体学习目标联系不紧密,农民教育主要需求是符合自身条件、及时有效对生活发挥实效作用的教育培训。陶行知曾经说道:“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

目前,我国低素质劳动力人口多数在农村地区,形成了庞大剩余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将长期存在。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阻碍了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变。农村群体受教育水平偏低是我国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人力资源竞争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所要面对人力竞争的基本态势。然而,经过现行的农村教育所筛选进入城市的群体,因不适应城市发展等因素多数又回到农村,数量供给充裕的农村劳动力大军往往又伴随着低素质。这种脱离真实农村环境的“离农教育”,不仅制约了农村弱势群体发家致富的进程,而且严重影响农村教育投资收益的均衡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培养。

三、有效开展农村教育服务的可行性对策

开展农村教育培训服务目标在于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发展中国家一般面临着二元结构,二元结构是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标志,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改变二结构,实现一元结构。我国农村既存在刘易斯的就业转换论所揭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又存在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论所揭示的农业中使用大量传统、落后的生产要素。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开展,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促进他们的竞争能力,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教育明显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即教育是促进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另外,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供求、失业与空位现状的信息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他们的隐性成本。

(一)改革农村教育体系

加大农村教育体系改革力度,合理定位农村教育功能,科学地确立农村教育目标,真正把农村教育重点放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为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速度,在普及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完善农村教育体系,逐渐建立农村学习社区和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制度成为关键。形成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基础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为支撑,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村教育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同时,政府可以将农民的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不断增加对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培训机构、单位、个人共同承担教育投入的新格局。

(二)创新农村教育内容

目前的农村成人教育内容多以传统型农业技术为主,多年来教学内容没有大的突破,缺乏新意。因此,农村教育应改善教育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教育需求。同时,还应注重对农村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农民能够及时准确、科学地把握国家农业政策的变更、新品种的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加速学习高科技实用技术,提高农业产量,比如,在职业教育中增加农业知识、农事操作的教学;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开设“果树栽培与嫁接”、“淡水养鱼”、“蔬菜种植”等实用课程。

(三)完善农村教育方式

农村教育培训的开展应关注定向、输出、创业、委托等形式的课程培训,使教育培训内容适应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并对接受培训的农民实行跟踪问效调查,对比其工作能力的变化,听取反馈意见,逐渐形成开放、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方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河南省郏县的农村教育培训方式非常值得借鉴,早在2004年该县就开始实施“富脑工程”,提出“要富口袋,先富脑子”的模式,工程实施以来,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138期,培训人员18万人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推动了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新型农村的教育培训可以依托中央、省、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资源优势,完善县级广播电视大学的远程教育体系,优化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输送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坚持就地招生、就地培养、就地使用的原则,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办学体制,积极有效地开展非学历教育,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培训制度的跨越式发展。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7

该课题组的20余位专家及500多名调查员,于两年时间内先后在北京、山东、河南、浙江、新疆、内蒙古、湖北、广东七省(区)一市发放调查问卷近万份,并以乡镇及乡村的完全中学、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小学和乡村教学点五类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方法获取了大量数据,尤其是关于我国乡村小学和村教学点的有关研究数据和结果,填补了国内同类研究的空白。

农村学校体育在发展

调查显示,在各类农村学校中,体育课正常开课率,完全中学和中心小学可达到87%左右,初级中学和乡村小学达到82%左右。尤为可喜的是村小及村教学点的体育开课率已达到77%左右。这说明各地教育部门在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方面给予了实质上的重视。在“两操”方面,农村学校开展早操率达61%以上,其中完全中学达72%,村教学点达56.1%;开展课间操率近70%,其中完全中学达80%以上,村教学点为54.2%。在课余训练方面,研究结果表明,80%的农村学校参训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好或与不参训学生无差异,说明体育活动对学生文化课学习有促进作用,也表明大多数农村学校比较重视参训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已形成农村课余训练的良好势头。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近些年来通过培养和培训,专职体育教师已达61.8%。体育教师的学历和合格达标率也比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一批青年体育教师的充实,为农村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向前发展并存的,是令人焦虑的问题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学校中完全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为44.3%,其中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29%左右。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行大纲严重脱离农村学校实际。在依教案教学方面,中心小学以上为80%,村小和教学点仅为50%左右。这表明农村学校体育的随意性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在制约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其次为缺乏器材。学校类型越基层,缺乏教师和器材的阳性率越高。例如,完全中学缺乏体育教师阳性率为10.11%,村教学点为26.67%。另外,对体育课无要求,挤占体育课时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说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取决于社会对体育的观念和态度。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率较低(仅为55%),带来的后果是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的要求难以落实。近年来,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缺额数字仍然较大,职称和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尚不足7%,中、初级职称和无职称教师占93%以上;中老年教师不足20%,40岁以下教师占80%以上。这一结果提示,今后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将是一项巨大工程。调查还表明,近三年体育教师减员比重约为11.15%,相当于每年减员近4%。在教师减员的因素中,非自然减员比例过大,内地省份约为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69%。体育教师转业流向,主要是公安、税务部门和从商或回家务农。其主要原因是地位低下、工作劳苦而酬劳低等。在体育器材方面,调查学校的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村小和村教学点仅为34%。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体育的位置没有摆正、缺少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

建议与参考对策

为实现下世纪初叶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目标,专家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

不断完善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教育部门主管,体育部门配合管理,“教体结合、优势互补”,建立自上而下的网络性体育教研组织。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的法规建设,编写符合农村实际的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重新修订“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

physicaleducationforLeft-BehindChildreninRuralHenanprovince

YaoYuan

(XuchangCollege,XuchangHenan461000)

【abstract】thisarticle,adoptingthemethodsofdocumentreviewing,questionnairesurvey,interview,mathematicalstatisticsandlogicalanalysis,investigatesandresearchesintothecurrentsituationofphysicaleducationforleft-behindchildreninHenanprovince.itisrevealedthatthephysicaleducationforleft-behindchildrenisbeingignored,andthatphysicaleducationforthosechildrenshouldfollowthepatternofintegratinglocalschool,familyandthecommunity.

【Keywords】ruralareainHenan;left-behindchildren;physicaleducation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1〕。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是改革开放政策得以继续深化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的结果。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的热点,因为它既关乎一代人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城乡经济发展、和谐社会构建乃至国家未来前途。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问题、思想政治、犯罪、家庭教育缺失、社会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抚养问题、成长问题等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而健全的人格必须内发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等四育。

2007年4月29日起,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的抓手作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指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人口超过100万〔3〕,他们的体育教育面临什么样的状况,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农村小学(指乡镇行政管理的乡村小学)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见表1),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96.09%的教师没有考虑过留守儿童的问题,只有3.35%的教师考虑过留守儿童的问题,但所有教师均没有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有针对性地对待这一特殊群体。说明留守儿童在接受体育教育时是一个被忽视的群体,也反映出在农村小学内部,体育课、体育教师不被重视,体育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现状(结果如表2所示)

(1)体育课程实际开课率

调查的农村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为82.84%,低于全国城乡学校体育课平均开课率87.20%〔4〕的水平,在开设有体育课的学校中,仍存在体育课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的情况,反映了体育课程在农村小学处于不受重视的状态。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实施与体育课教学现状

自2001年9月《标准》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实验以来,广大体育教师以饱满的精神和高昂的热情投入到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之中。然而调查结果表明,仍有7.26%的体育教师不知道什么是《标准》,没有一所学校全部实行《标准》,在完全没有实行的34所学校中,100%的教师认为学校根本不具备实施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行《标准》与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实际不符。与此同时,在被调查的537名体育教师中,有27%的教师制定了学年教学工作计划,78.64%的教师使用教案教学,100%的体育教师无单元教学计划。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正常开课率、体育课被占用情况、《标准》实施率及使用教案上课率,无论从数量方面还是从规范化方面,都表明体育教育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均处于明显落后的状态。

3.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状况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两操”、班级体育活动、运动队训练等〔5〕。调查中的农村小学有48.04%能够坚持早操,51.47%能够坚持课间操,但仍有25.98%的小学无早操和课间操;27.94%的小学能够组织课后体育活动,15.67%的小学拥有本校的课余体育训练队;36.27%的小学不知道“阳光体育运动”何时启动,43.06%的学生没有听说过“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口号。课外体育活动的严重不足是农村小学体育教育被忽视的又一明显表现。

4.学校体育师资状况

由于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调查显示的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师与学生比例为1∶802,教师与班级比例为1∶8,绝大部分学校只有个别专职体育教师,更多的是兼职体育教师,而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城镇小学和农村中心小学每6个教学班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而针对各级学校学生人数与体育教师人数问题又作了如下规定:“中学每300名学生应配备专职体育教师1名,小学每400名学生配备专职体育教师1名”〔6〕。而我省农村学校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则远远超出《意见》的规定,这一现象的出现恰恰证明了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的严重不足,不得不全依靠增加班级人数完成以自然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工作。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体育课程的随意教学状态。

5.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现状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中学人均活动面积将达到3.27m2,小学人均活动面积达到2.7m2〔7〕。而我省农村学校调查结果显示为人均1.26m2,低于国家规定,并且38.24%的学校没有规范化、标准化的运动场地。场地器材的匮乏是农村小学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硬件条件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农村小学中的实施,至于全国优质课模式及教材,以及推广大课间活动等,只能适合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绝大多数的城镇小学,而不合乎农村学校的教学实际。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教育现状

1.家庭人员结构限制了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

家庭体育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以家庭居室及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居室条件与成员的爱好和兴趣,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与方法,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8〕。家庭体育是建立在以夫妻为主体的家庭成员之间、以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基础的各种活动,而留守家庭中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外出打工造成了留守家庭人员结构的不完整,还有农村留守家庭经济贫困使得其家庭体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调查的317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50.79%的家庭属于只有父母一方在家(以父亲外出打工,母亲留守在家居多)的单亲型留守家庭,45.11%属于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隔代型留守家庭,这两种类型占调查对象的绝大部分。家庭成员的结构直接限制了体育活动的开展。

2.经济贫困导致无暇进行家庭体育活动

经济生活的贫困造成了家庭体育消费的缩减和体育需求的降低。调查发现,有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简单体育器材的家庭仅占16.72%,但也很少安排体育活动。留守家庭的家长普遍表示,没有精力考虑这些问题,更没有资金购买孩子们喜爱的体育用品,再说每天忙于农活和家务已劳累不已,没有心思参加体育活动。

3.体育意识淡薄是影响家庭体育活动的内在因素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因此,家庭体育除了表现为有形的体育消费外,还表现为体育价值观等方面。在这一层面上,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以及体育意识的强弱更能够反映家庭体育发展状况。有研究表明,目前有40.2%的农民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有32.7%的人认同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有3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影响生产劳动〔9〕,农村居民对体育的认识不足、意识薄弱是制约家庭体育发展的内在因素。而家庭体育消费及其水平是衡量家庭体育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留守家庭闲暇时间少、经济贫困以及对于体育的认识不足的现状,是制约农村留守家庭体育水平的根本原因。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忽视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导致学校体育教育缺失。

(2)农村小学体育课开课率达82.84%,这一比率与全国城乡学校平均开课率87.20%相比偏低,仍存在体育课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的情况;《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于主观及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真正在农村小学中实施。

(3)留守家庭成员结构、经济贫困问题以及体育意识淡薄直接影响了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建议

(1)关注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问题,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培养身心俱健的儿童。

(2)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应重视农村学校的实际状况和鲜明特点,编写适合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实际的教材,创建适合农村小学的(下转第28页)(上接第21页)体育教学模式。

(3)深化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合理流动,让留守儿童可以随父母一起进入城市生活,以解决留守家庭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体育问题。

(4)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应走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体育发展模式,使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能有效地提高家庭成员体育意识;通过社区体育弥补家庭体育环境的不足,这些都有助于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

(5)本研究由于条件所限,存在研究对象较少、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等问题,并且尚未对社区的体育功能进行研究,今后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争取为河南省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问题提供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对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乐.谁来关心全国两千万农村“留守儿童”?〔eB/oL〕.〔2007-09-27〕..

〔2〕〔3〕全国妇联调查: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eB/oL〕.〔2008-02-27〕..

〔4〕周君华,原丽英,解毅飞.中国东西部农村学校体育现状比较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4):4-6.

〔5〕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1986-02-27〕..

〔7〕项乔荣.培养自锻习惯: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相结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育信息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基础教育,而小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的教育质量。虽然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历经10多年的探索欲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从总体发展进程与普及程度上来看,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需要引起各方的关注。

一、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重要性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尽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家喻户晓,但目前学术界仍缺乏对教育信息化内涵较为系统的界定。西方学者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定义较为形象、具体,比如“itineducation”(教育中的信息技术)、e-education(电子化教育)、onlineeducation(在线教育)和network-basededucation(基于网络的教育)等等。而国内学者更加侧重于技术应用于资源开发的行动、过程和目的的内涵。可以说,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整合国内学者对其涵义的界定,本文界定如下: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内,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学习和教育管理,通过全方位运用,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育模式和促进教育持续发展的过程。

(二)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小学教育面广量大。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农村学校占总数的90%以上,而农村中小学生占总数的80%。他们的受教育水平、受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对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有影响,还关系到我国小学教育的整体状况。农村小学教育经过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三个阶段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些成绩是肯定的。农村小学一改以前的落后,有了良好的开端,逐步向现代化教育的方向发展。一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将小学教育信息化作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手段和重要措施。改善农村小学教育软环境,加快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障,是新时期的新的要求,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二、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分析

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信息化经过近20年的推进,正处于关键转型期,深刻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是至关重要的,从本文对其涵义的界定,教育信息化实际上包括“技术”和“教育”两方面的内涵[1]。因此,从以上两个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发展,基于农村小学教育的现实发展,深入分析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中存在的困境,以便最大化地利用技术资源,深度革新农村小学教学管理。

(一)信息化环境建设与观念认识问题错位

自2000年以来,政府为重点支持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发展信息化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已经投入大量物力、人力和财力。据2004年的统计,政府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投入已达22.74亿元,建成2万多个教学光盘播放点,4.08万个卫星接收点,7000多个计算机房,覆盖西部地区25%左右,中部21%左右的农村中小学[2]。然而,目前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的意义、作用和本质的认识仍存在诸多忽视和误解。虽然在教学中较多地运用了信息技术,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未得到任何改变,究其原因在于,农村小学教师还并未认清教育信息化的深刻内涵,将教育信息化简单地等同于实现计算机化或网络化,并未完全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旨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信息化沟通机制和丰富资源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且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3]。

(二)资源整合及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不高

教育教学资源是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挥网络基础设施优势的重要条件。截止目前,我国已经开发了一批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和教学课件等先进资源,但是从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来说,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仍存在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资源整合问题,目前的一些教学软件,功能单一,各学科之间不能互相结合,存在资源互不兼容的现象。其二基础设施和资源重建轻用,应用效率低下。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的低效,既源于信息化理想需求与农村应试教育现实的冲突,也源于现行教育信息化推行模式与农村小学现实认识的矛盾。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博客,moodle(学习管理系统)、电子书、移动设备、无线网络等信息化软环境工具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农村整体发展较城市比较落后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内容与农村教学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而造成资源的可用性不强,应用效率比较低。

(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滞后,培训质、量堪忧

推进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与提升是关键所在。尽管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数量增多,但是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严重,新生力量不足[4]。同时,农村小学面临信息技术师资严重不足的尴尬局面,据统计,全国中小学共有专兼职计算机教师7万名左右,教师数量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由于待遇差、职称评定受限制等原因,任课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有的还是其他学科改行的[3]。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教育信息化内容存在城市倾向,信息技术代表现代生活、现代文明,具有明显的城市优越性的价值取向。并且信息化教育内容也存在许多农村教育主体不熟悉的内容,如网页、博客、冲浪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采用,如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等对于长期处于封闭的农村小学,他们是全新事物。因此,开展以教师信息素养为核心的师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对策探究

(一)构建农村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提高教育信息化的软实力

依据美国课程学家泰勒的观点,教育目标的确立应该依据三个因素:社会、学生和课程。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应基于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差异及农村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差异性而设定。细化信息技术目标在城镇之间实现,给农村学校以适度“宽容”。采用因地制宜的多样化推进模式,从而提升教育信息化的软实力。推行的模式大致可采用,硬件资源先到位,然后教师培训普及信息知识和技能,最后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不断整合软件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二)建立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提高信息化应用效率

虽然现实情况中,不少农村小学告诉校园网建设多年,但网上没有教学资源,并未实现信息化管理,有的学校软件资源不兼容,操作困难,造成现代教育信息体系存在闲置不用、应用层次不深等现象。有些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仅是观摩课教室,典型的“面子工程”,有领导来时才使用。因此,为了规避这种形式主义,提高教育信息化的绩效水平,减少资源浪费,需要构建教育信息化评价与监督机制,从而避免了建设与应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信息化资源的应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农村教师培训形式化、低水平等现状,教师培训的目标和内容应有所改革。培训目标上,更加注重实际运用,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资源整合,从而优化教学结果,提高教学质量。培训内容上,切合农村教育的实际状况,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培训重点,从以往技术培训转向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主的方面,更加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提升整个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四)重视教育信息化教改课题的研究

农村教育信息化有效推进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要消解信息化与应试教育的悖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现应用信息技术创建具有创新人才的新颖教学模式的目标,从而促进“教与学”方式产生根本性转变。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以农村教育为背景的信息化教改课题研究,并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农村教育的实践,加快整个小学教育的现代步伐。

四、小结

综上所述,从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出发,面对我国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需要从全局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走出困境,提高整个小学教育的教学水平,夯实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基础,推动整个农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青.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70~73

[2]曾水兵.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有效性:问题、归因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5):56~59.

[3]郑利霞.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8):69~72.

[4]白玉霞.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8):54~55.

国内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篇10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育水准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当务之急。本文只是就普及教育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期引起重视与讨论。

一、现状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2000年全国小学553622所,其中城市32145所,县镇81184所,农村440284所,分别占5.81%,14.66%,79.53%;小学在校生数130132548人,其中城市18166507人,县镇26928904人,农村85037183人,分别占13.96%,20.69%,65.35%。初中学校62704所,其中城市14473所,县镇20852所,农村41942所,分别占18.73%,26.99%,54.28%;在校生61676458人,其中城市10346351人,县镇17045443人,农村34284664人,分别占16.78%,27.64%,55.59%。如果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

农村普及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后,全国分三片地区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全国有2410多个县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85%,扣除城市人口,农村普及九

年义务教育地区的覆盖人口也达到54%左右。普及教育对农村社会起了动员作用,重教兴教蔚然成风,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许多地方农村学校的校舍确实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之一,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并对普及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保证与推动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在这种体制下,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教师工资由县乡政府和农民交纳的农村教育费负担;学校建设和设施由农民集资;学校公用经费向学生收取杂费。过去提倡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农民说实际上是“人民教育农民办”,县级以上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承担了城市的教育投入,而农村教育经费则主要落到了县级以下政府和农民身上。

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据90年代中期的统计,全国只有40%左右的小学和50%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由此推断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在有些城市投入上亿、甚至数亿元建设所谓“标致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的同时,乡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城市有的学校建设超标准的健身房、温水游泳池等高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买不起必需的书本,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当然,这些现实是现阶段城乡差距的反映,但是教育体制和政策在缓和还是加剧这种差距上是有重要作用的。我们这里讨论的重点也就是这方面的现实问题。

二、困难

财政体制的调整影响农村教育的体制基础,县乡政府财力难以承担原先分担的财政责任。20世纪80年代中期确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政府负责的体制时,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财政包干、分灶吃饭,扩大地方政府的财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从80年代初的40:60,变为90年代初的22:78。地方政府财力的增强为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1998年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改变为52:48,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日渐困难,而教育成本由于教师工资和教材等材料价格的上升而提高,许多地区单靠县乡财政已经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的全部经费,贫困地区有的县乡全部财政收入还不够发放教师工资(例如甘肃省榆中县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7410万元,而财政支出13900万元);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权放到乡级政府后,由于乡财政中的大部分是教师工资,容易被挪用,这样就连续出现了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2000年曾达到180亿元,有的地区拖欠达半年以上,农村教育面临着经费短缺的严重困难。

农村正在全面进行的税费改革,势将给现有的农村教育投资格局以重大的冲击。农村税费改革将取消各种收费,改为只收一种农业税,这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和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在税费改革中将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大部分教育集资,大幅度减少农村教育经费,全国农村教育费附加1996年240亿方,1997年269亿元,2000年151.97亿元,地方教育费附加25.94亿元,农村教育集资34.2亿元(1999年)。在农村地区,教育费附加是补充教师工资不足部分的经费来源,而农村教育集资则是改善校舍和办学条件的主要经费来源。由于税费改革造成的经费缺口,只靠地方财政是难以完全填补的。仅以已经全面推行税费改革的江苏省为例,根据去年的调查材料看,该省2001年财政增加20亿元转移支付,用于苏北地区税费改革造成的缺额,其中10.6亿元用于教育,其结果是保证了苏北地区教师国标工资(现有教师工资构成中,大约60%左右是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而40%左右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各种补贴)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这部分工资不再拖欠。由于苏北地区原先地方补贴约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未发,现在矛盾不太突出,但长远来看这部分工资来源没有落实;而苏中地区现在国标和地方补贴都发,这次没有省财政的转移支付,地方财政只能支付国标工资,地方补贴并未落实,教师实际收入减少,反响强烈。据省财政厅估计如要解决地方补贴省级财政还要增加20亿的转移支付。即使这样,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和设备添置仍然没有经费来源。江苏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力充裕,其困难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中央财政的大幅度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可能会造成农村教育的严重困境。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已流出高中高级教师61人,有的部级骨干教师在参加部级培训时,就给沿海大城市挖走。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了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

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放缓,缺乏推动和支持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80年代联产承包和90年代农产品提价的政策调整中,曾有两次明显的提高,1978-1990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1倍但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乡镇企业的调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农业劳动力过剩等原因,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1991~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1倍,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甚微,有的地区和有的年份甚至下降,个别的还有入不敷出、种地赔本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农村教育的经济基础。而农村教育水平低,脱离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实际,相当部分学生厌学;学校收费提高,超出部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高等学校收费过高,使贫困家庭失去继续学习的希望。这些因素造成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非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造成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农村教育落后,难以发挥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影响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优秀的人才很少留在农村任教,现有的教育也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突出表现在初中辍学率大幅提高,一般县在10%以上,有的县高达30%~50%,如任其发展,“普九”成果有可能得而复失,农村教育的基础将会因此而动摇。

今后若干年,农村教育面临着危房改造、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中入学高峰、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四重叠加的校舍建设高峰,短期内需要大量基本建设投资,如不统筹规划,合理调节教育资源,将很难应对如此巨大的基建投资。

三、对策讨论

(一)调整并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

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2000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明确了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对于改变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学校经费难以保证的状况,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形成体制实现的制度模式,从全国范围而言,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投资法规。作为过渡性措施,首先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后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成本的额度,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为此,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的生均成本,并按不同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确定各级政府分担比例,作为制定投资法规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教育经常性经费的按时足额拨付,农村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困难

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财政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完善势必要经历一段发展过程,而目前农村教育的经费短缺不可能等新体制完善之后才解决,这就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主要包括: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乡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投资作用;在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的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财力不能充分满足教育需求的阶段,继续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例如义务教育适当收取杂费、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单项教育集资等。当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也是增加教育投入,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途径。这里就增加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主要是贫困地区教育投入问题提些建议。2000年国务院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中央财政增加农村教师工资转移每年50亿元,危房改造两年30亿元,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五年50亿元,还有其他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是历史上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对缓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难产生了明显的作用。但是,财税体制改革和农村教育发展所带来的经费缺口,仍然没有充分解决,仅以“普九”期间的举债而言,全国不完全测算约500亿元,近几年将要相继进行的大规模校舍建设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近期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经费仍然难以保证,需要采取特殊的办法缓解困难,是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第一要务”,把农村发展摆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下决心压缩行政性开支(1991~1998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增加3倍,而政府行政性支出增加4倍)和生产性建设中的决策成本浪费(例如有的生产性项目投资决策错误浪费达数十亿元之巨,据调查新疆某油田盲目决策建设石化厂,投资达24亿元,建成至今未能投产,每年还要支付一大笔维持费,把这样的经费用于解决教育经费困难对国家和人民会产生多大的功德),因此,完善国家预算审核程序和投资决策程序,就有可能把一部分经费用于教育主要是农村教育,把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的水平提高到基本弥补税费改革后的缺口;另一方面在近几年内把国债的一部分用于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近期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的困难,现在许多地方政府用国债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有些“标致性工程”标准过高,经济效益并不高,不必要地加大城乡差距,如果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大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更大的作用。因此,在现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内进行适当的调整,有可能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而这方面所需的投入比之大型工程项目和城市标致性工程的投入要少得多,它所产生的作用和效益则是长久和深远的。

(三)中央与省级政府采取一些特殊政策,解决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燃眉之急

中央政府在“十五”期间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将极大地推进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但是,因为它面对三片地区(包括少数两片地区)的相当数量的乡镇和学校,可能产生的效果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产生普及教育的整体性效果。根据笔者在一些地区调查的情况,有的地方行政部门领导建议能否从贫困地区开始首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实施步骤上,例如可以在云南这样的办学非常分散的多山省区(小学办学点两万多个),由国家在乡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生免交杂费、书本费以及住宿费和伙食费,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保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初步实现小康的政府财政而言,适当向贫困地区实行倾斜是有可能做到的,而对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全面推进现代化的事业则是千秋功业。

(四)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逐步缩小城乡知识差距

城乡知识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现在的问题是首先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跨地区的城乡差距有待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而现在需要努力的首先是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据一些成功的地区的经验,现在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既要有适当的超前性,更应有现实的可效仿性,即公平的竞争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只集中在个别学校,人为地制造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就现阶段而言,政府的重点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地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对于那些条件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让他们增强自我造血的功能。其次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师定期轮换的制度,可以先从年青教师做起,即规定城市年青教师要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能晋升职务或职称;还可以规定高中等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要先到农村学校任教。与此相适应,应实行在一个城市和县域范围内城乡教师工资标准统一(包括地方补贴),以便于城乡教师流动,有条件的地方(如江苏省江阴市)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提高工资待遇,并计入退休工资之内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农村教师素质低下的状况,为提高农村教育的总体水平提供基本的条件。此外,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发达地区的学校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任职,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对农村学校、同时对城市学校都会有帮助。

在城乡学校、教师以及东中部与西部的交流方面,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而且从现代化的进程而言,应该看作是现代教育与现代文明的传播过程,因为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现代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建设,更需要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传播与实施,因此,人员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可以在团中央现在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基础上,扩大其范围,适当提高其服务期的待遇,让各类高校的毕业研究生到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服务1~2年,除了从事教育工作外,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培训教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因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

(五)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创新

处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农村正在和将会发生历史性的巨变,农村教育也必将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过程。如果说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教育传统与教育经验基本上是适应小农经济基础与社会环境的话,那么,当我国农村正在进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新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会发生激剧的变化,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机构和体系都将需要有调整和变革,尤其需要有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创新。这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与时代使命,需要几代人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坚持不懈的探索。以下就几个实际问题提出一些想法,供研究讨论。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协调发展,要从新世纪的实际出发,探索不同地区的新思路、新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尤其是“公司加农户”“贸工农”以及各种专业经营、规模经营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农村教育将扩展其内涵,不仅要增加农业生产与农业教育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走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还需要适应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培养和培训制造业和服务业需要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并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提供多种教育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各种教育机构应该逐步成为当地社区文化传播和科技扩散中心,带动地区现代化的发展。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也将赋予农村教育新的任务与要求,集中体现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势必会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回答。在当前,尤其是对农村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不仅要统筹规划乡村中小学的布点集中、新校舍建设与危房改造,而且还要规划未来新城镇建设中的学校布局,使学校建设与社区建设相协调,也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而从更长远的角度,农村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素质与规格上要着眼于造就一代具有现代精神的新农民,即促进人的现代化,为改变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现代化协调发展准备人力资源。

教育信息化在推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包括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最好能通过政府拨款、城市支援、银行贷款和社会捐助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逐步增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且不断探索与丰富适合农村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把重点放到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接受现代文明,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扩展视野,促进人的现代化,进而推进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鉴2000[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教育部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0[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