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影视文学知识点十篇影视文学知识点十篇

影视文学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6:40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1

关键词:英文原版影视作品欣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一、影视欣赏的作用与效果

影视作品作为一个文化载体,以声音与图像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生动的信息源,而英文原版影视作品的观赏性及其语言原汁原味的特点,能构建起“学习地道英语”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地在看中听,在听中看。观看英文原版影视作品就是将自己置身于欧美人的语言、思维、习俗、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慢慢浸泡。一部好的英文影视作品涵盖语言学习中的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感情等几大要素,通过观看这些影视作品,学生能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习俗和礼仪、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等,从而培养在实际交流中应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英文原版电影首先具有场景的真实性,取材于国外现实生活的故事情节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英文原版电影具有文化内涵的真实性,通过观赏这些电影,学生可以增加对国外历史和深层次文化知识的了解(庞海才、李芝,2007)。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大到国际,小到个人,都属于跨文化交际范畴。文化的不同内涵引起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给人们的跨文化交际造成障碍,学习了解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对交际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理解与传递。对于语言教学而言,跨文化交际研究必须结合教学的需要从与语言教学有关的方面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与“多元文化”的共存、渗透和互补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语言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内容。语言教学应该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异国文化,提高理解与恰当运用文化知识的能力,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影视欣赏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与文化相互渗透、制约,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学好文化。语言学习的过程不是孤立的(尤其是英语学习),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电影视听教学是语言与文化学习的交融点。只有将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和学习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学生才能达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运用英语原版电影辅助教学模式为实现这一目标起到了推动作用,学生在欣赏英美电影视听材料的同时能加深对目的语国家文化与社会的了解,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语言教学中运用英语原版电影辅助教学的特殊性及优势能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

1.培养文化意识

电影视听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英语听说教学,其优势在于视听材料全部采用英美电影故事片或相关的影像资料。英美电影故事情节具有广泛、多元的特点,电影内容与语言承载了大量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知识的信息,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视听技能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与视听材料相关的语言知识点进行文化“旁白”或“渗透”可以培养学生在语音、词汇、语法、短语的学习中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将语言学习与关注文化、了解文化、记忆文化相结合。同时,电影视听材料的选择为学生开创了一个学习语言、了解文化的多元空间,引导学生关注鉴赏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此外,英美经典电影故事片集人文、艺术与观赏性于一体,内容涉及英美社会生活各领域,有助于学生吸取异国文化营养、了解英语国家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的电影题材、鲜活生动的电影语言能使学生的视听过程成为愉快的精神旅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文化、感受语言魅力,培养文化意识。

2.增强文化敏感性

语言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语言教学。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了解、掌握目的语国家历史、文化与社会,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尤其要关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注意挖掘与发现语言教学中相关的文化现象与文化涵义,指导学生对中外文化进行对照、比较、研究并找出两者间的异同,增强文化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文化敏感性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掌握、通晓语言文化知识,得体、恰当运用语言的基本保证。电影视听教学以综合语言技能培养为基础,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学实施借助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能为学生开辟多元化的学习渠道,引领学生走进电影,“身临其境”、“活学活用”,完成与电影对话的视听旅程。电影的展播与故事情节的深入会引领学生进行视听实践:发现文化、了解文化、欣赏文化。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与语言学习相关的文化内容,在视听教学过程中推荐、介绍、点评、总结视听材料中可能出现的语言文化知识点,指导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材料,巩固本民族文化知识,熟悉、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在视听实践中增强文化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重视文化知识传播

语言教学中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电影视听教学中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能够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在视听学习中吸取文化营养,为在视听实践中自觉地适应中西方文化差异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播文化知识,在视听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把自己所了解或体验过的有关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帮助学生增强在语言环境中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语感。在电影视听教学的精听与泛听训练中教师要给学生机会鉴别语音(英式发音与美式发音),熟悉并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引导学生学习各种经典的语句、对白与话语段落,积累大量常用短语和句型,达到提高英语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因此,重视文化知识传播是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英文原版影视作品欣赏是学生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习俗和礼仪、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包括审美观)的有效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应具备的跨文化意识,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庞海才,李芝.基于网络的英语电影与跨文化学习策略[m].电影评介,2007,(9):59-60.

[2]魏立强.看原版影视剧学纯正英语[m].大学英语,2007,(4):60-61.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2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平台开展“影视摄像”教学

影视摄像是一门以技能应用为主的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并行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讲授影视画面的艺术理论和表现形式,也要亲身示范摄录设备的操作技法,而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二者的融合和互补。

(一)运用ppt演示文稿展示知识架构和图形解析

在ppt演示文稿中,通过画面文字大小以及色彩变化,将课程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强化性的传播。在理论知识教学中,要避免大版面的“堆积式”文字呈现,学生对于ppt演示文稿信息的接收量是有限的。文字信息的呈现量和展示方式需要通过“平面设计、动画制作”等编排,而不是简单的文字资料的堆积。同时,可借助图形图像演示工具,将专业知识信息的抽象概念转换为具象的视觉画面,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运用视频播放器展播摄像机的画面效果

在摄像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业务经验丰富的教师能“轻车熟路”地进行摄像设备的操作,并拍摄出富有美感的画面构图。但由于摄像机设备本身取景器偏小,只够操作者本人观看,使得一旁听课的学生往往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似懂非懂。即使教师在操作设备的同时,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也无法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点背后的画面形象符号,多数学生只能猜想设备操作和画面效果的关联性。而通过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平台,将各类拍摄手法和镜头运用的画面效果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相应理论知识点存有形象化的记忆片段,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并进行实际操作应用。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信号传输系统,“直播式”呈现拍摄画面效果

讲授式课堂教学多是以教师授课为主,教学氛围比较单调。因此,在“摄像机操作”这类技能性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平台辅助教学,演示操作过程。先将摄像机通过视频线连接至投影仪,然后运用多媒体视频信号传输系统,将摄像机的画面信号传送至投影屏幕上,最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摄像机操作方法的现场演示,并引导学生有效操作摄像机,提炼画面构图。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四)运用多台电视机呈现多人拍摄画面的效果对比

在摄像实训过程中,通过视频信号线将摄像机设备与电视机相连接,实现摄像机和电视机画面信号的同步输出,并在同一实训环境中组建多个视频信号同步传输系统,便于开展画面“对比式”教学。在视频信号同步传输平台上,多个学生同时进行“推拉摇移”等拍摄手法的操作,每个学生每一个操作步骤均会呈现于电视机屏幕上。这种直观化的学习环境,促使“结果导向型”学习方式的形成,对学生实际操作过程的缺陷进行及时校正,教学效果良好。同时,组织其他学生参与多台摄像机拍摄效果的讨论。对比不同摄像机的画面效果,从中反思拍摄过程中操作方式的准确性及失误之处,并在现场主动探索问题的原因所在,在竞争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二、基于多媒体的“影视摄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画面的形象化特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吸收。但过多形象化画面的呈现,也会助长师生抽象思维的懒惰性,从而引发一些问题的出现。

(一)文字演绎与形象符号呈现比例失衡

通过ppt演示文本呈现知识点的设计,文字、图片以及视频所占比例是否合适,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有的教师只是将课本知识点照搬到ppt课件上,将课本文字转化成电子书,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优势。也有的教师喜欢在ppt课件上链接大量图片和视频,却不对视频进行有效剪辑压缩,以致在一个较长的视频片段里,与教学相关的内容却很少。有的ppt教学课件呈现的图形图像符号与教学目标并不吻合,教学中往往会失去重点难点,产生偏离主题的现象。

(二)过渡依赖教学资源而引发学生注意力的转移

对传统课堂和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进行对比,可发现一个有趣的视觉现象:传统课堂上学生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教师和课本;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则更多地关注ppt演示文稿,甚至是专注于多媒体投影画面,不关注教师的教学状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若过多地展播视频和图片,学生就会只顾着看视频和图片效果,而如果演示文稿中没有有效融入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学生的思维不是跟着教学内容走,而是围绕着图片视频等视觉符号进行他们自己的跳跃发散思维,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育工作者从传统教学思维向新型教学模式的被动转变

多媒体设备集成的教学平台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助于教师的知识传授和经验示范,但也限制了授课者教学思维和技艺空间的拓展。从准备课件开始,教师的教学思路已经被束缚在ppt演示文稿上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注意力和教学思路似乎也有意无意地随着ppt课件进行翻页式的游走。这种教学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设计与拓展,不自觉地围绕着多媒体投影屏幕上的信息符号展开教学。

三、基于多媒体的“影视摄像”教学策略与执行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方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方式,有优势也有劣势。而“影视摄像”这类应用型极强的技能型课程,必须更多地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通过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巧妙地解决多媒体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

(一)借助多媒体演示工具,有效地把握抽象知识与形象符号的呈现比例

在应用性课程教学中,部分抽象概念的知识点单纯靠教师的讲解与传授,理解起来较为生涩。而借助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形象演绎,加上教师适时地恰当引导,实现抽象知识“画面直播”式的视觉符号形象转变,可以填补抽象知识与具象理解之间的感知鸿沟。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视频图片等形象符号元素的选取与提炼应以充分服务于设定的教学目标为标准。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平台,实现学习知识点的有效迁移

通过多媒体设备信号传输平台,将摄像机的画面效果直观地呈现出来。学生根据展播的画面效果,总结自身操作学习过程中的对错,并现场思考影视艺术理论的实际技能应用。对于摄像技术技能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知识点的迁移和再创造。通过多媒体技术平台的辅助学习,学生能够对相关理论知识点进行画面感知和技术应用。通过现场互动交流学习,激发学生思维上的再创造,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形成有意义的技能学习。

(三)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对抽象知识点的个性化运用

学生面对具象的视觉符号,往往容易单方面无条件地吸收接纳,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画面“眼见即为实”。任何具象的视觉符号背后都有抽象的工作原理,以多媒体辅助设备的直观画面呈现,教师应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不只单纯地观看画面效果,更要思考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的结合,进而促使他们对同一理论知识点进行个性化的思考与运用。如何将泛化、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每个学生的技能,并进行个性化运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网络媒体构建学习共同体

摄像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感知与理解许多直观镜头画面。单纯依靠教师讲授,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在网络技术、移动媒体不断发展的社会媒介环境下,可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组建QQ群、微信群等网络社交互动平台。教师通过这些平台有效地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合作学习和经验交流,探讨拍摄画面的优劣,在师生互动中提高对镜头画面的感知和创造能力。以网络社交平台为载体,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五)运用手机app应用平台,拓展学习成果即时分享渠道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3

[关键词]科教影视;两种文化;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科学的人文价值

世纪之交,和伪科学在中华大地上为非作歹,多行不义。在反对和伪科学的斗争中,科学被政府和公众反复地强调。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已成为时代的呼声。作为科学传播的主体和方式,科教影视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在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对立的背景下,我国的科教影视忽视了人文文化对科学文化的关怀,在作品中排斥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人文内容,使它不仅弱化了自身与国外同一领域的竞争力,而且影响着对公众的科学启蒙,公众无法从科教影视中全面认识科学,反思已成为中国科教影视的必然过程。

一、我国科教影视的困境

90年代以来,在改革的深化进程中,科技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同时,科学分科化趋势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成为必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以视听方式传播科学的科教影视较之以往有所突破,也有所创新。但参照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教影视,相对于科教影视在科学传播中的应有地位,我国科教影视的滞后与肤浅是显而易见的。

1.播出量少,栏目稀缺

调查显示,在美国,1997年每个美国人平均收看电视432小时,其中72小时是科学节目。中国科协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项目负责人李大光通过另一项调查获知,我国公众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分别是:通过报纸、杂志渠道的有56.7%,图书为7.9%,广播11.9%,电视66.1%。就是在这样一个拥有3.5亿台电视机,而且观众对它的依赖性较强的国度里,科学节目占电视播出量的比例,还不到1%。

在电视节目进入栏目化生存的阶段后,节目类型的寿命和制作与栏目的数量和质量息息相关了。1995年,我国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科技之光》在武汉电视台创办,同时武汉台也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地方科技频道。随着“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正式提出,中央电视台才于1997年和1998年相继创办《科技博览》和《走近科学》两大科普栏目,而独立的科技频道在部级电视台中仍是一个空白点。与此同时,各地方台还大量引进美国“探索”和“国家地理杂志”等科技影视频道的节目进行重新包装。但是,真正有中国特色的科教栏目依然寥若晨星。

2.知识量大,精神稀缺

不管是科教电影厂制作的“拷贝”,还是科教电视栏目策划的节目,知识科普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我国的科教影视以青少年或所谓的“科盲”为受传对象,以传授作为物质层面的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视听语言浅化为对科学知识的解读和介绍。考察中央台的两档栏目,《科技博览》被放在黄金时间播出,节目长度为5分钟,它主要是介绍最新的科学发明和科技信息;《走近科学》又分为《科学生活》、《科学关注》、《科学人物》、《科学发现》和《科学论坛》五大板块,除《科学人物》涉及到了科学的人文价值,其他板块依然是偏重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科技信息。与之相对,作为精神层面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我国科教影视中却体现较少。从传统意义上讲,所有科学知识都很重要,但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而且具有更替性。可是和科学相关的许多内容涉及到人文的、精神的东西,它们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忽视了这些内容,观众对科学本质的把握将是片面的。

3.功利宣传泛化,异化现象反思稀缺

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在《用“科学传播”替代“科学普及”》这篇文章中指出:“传统的科学普及把自己规定成一个科学知识的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过程。这个规定还有一个潜台词,就是科学技术都是好的,都是有正面价值的。”①在我国科教影视中,这样的前提预设的确根深蒂固。因而通过科教影视表达的都是科学的“工具理性”,即科学万能。科学的异化现象在科学影视中却遭到排斥。这样的后果便是受众在观看科教片或科教节目后,只能感受到科学控制自然、改造人类社会的力量,产生对科学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相互关系的单向认定,同时他们在现实中目睹的异化现象却不能得到解释,从而导致科学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我国科教影视在创作和策划时,应全面理解科学的技术价值,适当地在节目中传播科学的异化现象,让观众全面审视科学技术。反观西方的科教影视界,他们的认识要深刻得多。在经历了工业社会的熏陶后,面对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他们提出了“回归自然”的口号,因而在科教片中,科学的异化现象得以揭露。除此以外,他们还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科教片中注入了生态伦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反异化理念,使节目有了“人味”,传播效果非常显著。

4.社科类精品多,自然类精品稀缺

科学的外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科教影视也有自然科学题材、社会科学题材和人文科学题材之别。1985年以前的我国科教影视,社科类作品相对较弱,而自然类作品则硕果累累。从1955年至1985年,自然类科教片在国内获奖180余次,国际获奖37次。进入90年代,伴随着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以人类学记录片为代表的社科类题材飞速发展,涌现出《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神鹿啊,神鹿》等人类学纪录片精品,不仅给观众以审美享受,而且为人类学研究和普及提供了宝贵的视听材料。但是,自然科学题材的科教片却走入了低谷,精品难产。直至2000年,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推出《宇宙与人》获金鸡奖最佳科教片奖,才引起了科教影视界的轰动。尽管如此,我国科教影视界存在的题材发展的不平衡性仍未被打破,自然类精品目前仍是被关注的热点。

二、我国科教影视的观念误区

我国科教影视发展之所以困难重重,投入有限,市场运作不善,制作水平不高等因素都还是次要的。发展缓慢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念的误区,即在我国科教影视的创作观念中,严重忽视了科学的人文价值,排斥科学的人文背景。误区的存在实质上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在科教影视创作观念中的投影。对于一个尚处于“前现代”的国家,在现代化的艰苦历程中,两种文化的矛盾似乎成为一种必然。西方已经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因而当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迈向后工业化社会的时候,两种文化的整合在反思中便成为思想潮流。在整合思潮的影响下,西方的科教影视才体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相对来说,两种文化在前现代背景下的中国正重复着西方过去的对立和分裂,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物质层面被绝对化,科学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层面被忽视和否定。如此,我国科教影视在内容上失去了“人性”,呈现出单向度的科学价值取向。当然,两种文化的对立带给我国科教影视很多负面影响,不是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科学观、科普观和科教电影传统等观念形态的异化来实现的。

1.科学观的误区

科教影视的编导或策划人在构思、拍摄和编辑时,创作意识上总是受一定科学观的制约。全面反映科学本质的科学观,必须引导科教影视的制作,既有效地传播科学又给观众以审美享受;片面或错误的科学观,则会误导科教影视的价值观照,最终误导受众。

现阶段由于受实证主义科学和功利主义科学观两种片面的科学观的影响,我国科教影视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忽视科学精神的传播;偏重宣传科学的功利性,忽视科学的异化现象。实证主义科学观强调科学与人文两个世界的截然区分,它强调自然科学是唯一种类的科学,强调认识世界和体验世界的异质性,强调只有自然科学在认识上才是有意义的,而一切人文文化在认识上是无意义的。胡塞尔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总结非常精练,就是“科学观念被实证地简化为纯粹事实的科学。科学的‘危机’表现为科学丧失生活意义。”②既然科学在实证主义科学观中被等价为“事实”,那么作为“事实”的解释形式,科学知识自然成为科学传播的要义,甚至是唯一要义。而科学的人文价值却由于认识和体验的分离在“简化”的过程中被隐去。科教影视作品也因此没有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家、科学美,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只有科学的知识外壳。这类科教影视作品播得越多,居高临下的教化感就越强。

相对于实证主义科学观,功利主义科学观对我国科教影视的观念误导要隐蔽得多。它将科学、人和社会作为统一体来思考,强调科技进步推动社会进步,科学不仅应当服务于人,而且能够服务于人;强调科学是造福人类的唯一手段,不具备终极意义。由于功利主义确立了科学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一致性,肯定了科学在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进步作用,因而吻合了我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宗旨。我国科教影视作品为宣传“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种战略,很容易就迎合了这种观念。在屏幕上,观众看到的只是科学的全能,是科学作为另一种“万能的神”的存在。其实,功利主义隐藏了自身的缺陷。首先它以“科学技术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一致性”在逻辑上偷换了“科学价值(包括技术价值和人文价值)与人的价值的一致性”,消隐了科学的人文价值,所以在我国科教影视作品中,观众只能看到科学技术多么伟大,而科学人文价值的空气相当稀薄。其次,功利主义忽视科学的异化现象,科教影视作品也对此视而不见,从而造成观众的迷茫,上文已作了分析,此处不在重复。

2.科普观的误区

科教影视是科学普及的形式之一,科普观的发展必然影响科教影视的走向。吴国盛教授认为:“1949年以后的科普创作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所以提倡应用性,实用性;第二是服务于意识形态的需要,所以用于论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品不少。屈从于这‘两个服务’的科普作品很难有自己长久的生命力。”③尽管吴教授强调的是文字作品,然而在科教影视领域,这种观念依然存在。1962年第一次全国科教片会议之后,聂荣臻题词道:“科学教育电影是普及生产斗争知识和科学实验成果,宣传唯物主义的一件有利工具,应该努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④只要回顾中国科教影视的历史,就能发现从1949年到1985年,科教影视作品大多是关于农业生产和医疗保健的。可见不管在政策上还是在实践中,“两个服务”的痕迹在我国科教影视领域中是非常明显的。90年代以后,中国的科普观虽然突破了“两个服务”的无形框框,呈现出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可是整体来看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

传统科普观支配下的中国科教影视呈现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科教影视的异质性。在我国是用“意图”来衡量科教片,认为科教片的作用主要是知识传播;在西方是用“效果”来衡量科教片,主张科教片的作用是传播科学精神,唤醒或激起人们对科学的热受。因此,我国的科教影视作品人的内容少,物的内容多;科学精神少,科技知识多;科学审美少,科学认识多。其实世界影视历史上有些经典作品的创作初衷纯粹是个人感悟和审美追求,但在学术上仍有科普价值和科研价值。众所周知,弗拉哈迪摄制的《北方的纳努克》标志着人类学纪录片的诞生,它为研究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习惯和生存状态提供了最直观的资料。埃里克·巴尔诺却认为:“弗拉哈迪从事这项工作,与其说是由于学术上的原因,不如说是出自深远的个人原因,但结果都是一样。”⑤因而我国的科教影视要有质的飞跃,科普观的更新是重要前提。

3.科教电影传统的误区

回顾我国科教影视的历史,电影制片多于电视制作,并形成了自身的传统。在科教电影的传统中,有两点片面认识值得关注,因为它们至今仍存在于科教电影中,并已扩散到科教电视节目。

第一是对“科学内容”的片面认识。在传统观念中,我国科教电影强调科教片必须有严格的科学内容,而科学内容又被简单化为科学知识。至于科学家及其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则被局限于纪录片或故事片的范围。“尽管那些纪录片、故事片触及的题材都和科学有关,但这两个片种都不深挖科学内容,一掠而过只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事迹。科教片则完全不同,主要是讲述科学知识……任何以纪录片或故事片来冒充、顶替科教片的做法都是有害的。”⑥像这样的观念在当时只能是传播科学知识的物质外壳,科学的人文内容被排斥到了其他片种,两种文化在科教电影的传统中尖锐对立。

第二是对科教片艺术性的片面认识。传统的科教电影观虽不完全反对借用一些艺术手法来丰富科教片的艺术表现力,但是“借用”有着严格的题材范围,被限定于地理风光和科学考察两种类型之中。自然类科教片在当时是不允许存在艺术性的。传统观念认为:“科学知识本身就很有趣,很有魅力的,也是充满曲折和斗争的,并不需要游离科学内容硬加什么艺术性。”⑦诚然,矫揉造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于科教片必然弄巧成拙,然而传统观念否定的“艺术性”并非纯然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包括了科学的人文内容。

[page_break]

三、我国科教影视的突破途径

我们不能否认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即使是传播科学精神等人文内容,也要依托科学知识。可现实却是两种文化的对立造成的对科学人文价值的忽略,从观念上抑制了我国科教影视良性循环,作品中的人文内容稀缺。走出困境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在传播内容中注入人文因素,突出科学的人文价值,使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统一于科教影视创作之中。科教影视作品的人文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1.主题——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对于中国科教影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恐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当务之急,更应看作长远战略,将之作为传播内容的重中之重。对于大众,科学曾被理解为物质的知识体系,其实科学也是一个思想体系、精神体系。科教影视要实现铲除和消灭伪科学的社会功能,就必须在传播效果上使受众完成从科学的物质形象认识科学的精神形象认识的转变。因此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必然成为我国科教影视的主题。科学思想除本身具有十分丰厚的哲学意义,而且还强有力地影响着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和人文文化的更新和发展。科教影视的创作群体应着力于用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出丰富的科学思想,揭示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的联系,通过影视手段沟通两种文化。科教影视所传播的科学精神,不仅包括追求逻辑上的自洽和寻求可重复的经验证据这两个学术层面,更应延伸到伦理道德领域,突出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的精神、大胆创新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精神。观众在潜移默化的精神感染下便自然而然领悟到科学的本质意义,激起对科学的热爱。

2.背景——自然与科学的人文环境

1999年8月11日出现千年最后一次日全食,土耳其的三个城镇是全球最佳观测点,观光者和专家从世界各地纷纷赶来,当地居民的生活秩序被打乱,甚至在三座城镇之间发生了矛盾。这是土耳其科教片《影子掠过的时候》的主要情节,这部科教片获得了2000北京国际科教电影电视展评会特别奖。它的成功之处不在于拍摄到了新奇的自然现象,而是揭示了千年最后一次日全食背后的人文景象——土耳其城镇和观光者,使自然现象在人文的大背景中得以展示,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自然的人文背景才能成为连接自然与人的桥梁。

另外,表现科学活动的人文背景也是十分必要的。科学与文化活动一样,也是一项人类的历史活动。它根植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土壤里。它也受时代、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具有时代性、历史性和人文性。离开人、社会、历史和文化这些人文背景来反映科学,是十分肤浅的。科教影视注重从人文背景的角度反映科学,有利于强化科学的社会意义,带给观众更开阔的视域和更深刻的内涵。

3.叙述——科学研究主体的活动

科教影视既要重视科学研究的课题——物质和知识,也要重视科学研究的主体——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科学史的创始人之一美国的萨顿认为:“自然的研究必然是由人研究的。尽管这种研究是客观的,并且科学家们试图使它尽可能的客观,但是它仍然是以人类的经验和价值来观察解释一切的。科学不过是自然界以人为镜的反映。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始终是在研究人。因为我们只能通过人的大脑才能理解自然。”⑧科学研究主体的活动是人文性质的,就其本身而论更是一项高品位的认识活动、精神活动或文化活动,它涵纳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这就给了受众一个机会,通过解读科教影视作品的人文内容达到了解科学的目的。具有人文意味的科教影视作品应该以科研主体的活动为叙述主线,结构全篇。特别是对于传播科学精神,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精神,其自身的抽象性是很难通过画面直观表现的。它的内涵都外化于科学研究主体的活动中。科教影视通过展现科学活动,让观众领悟其中的精神因素,从而激起观众对科学的热情。“国家地理杂志”创作的《开天辟地》可谓是一个范本。这部科教片要告诉观众关于“生物进化”的过程。但它并非以知识传递的形式简单交代这一过程,而是以达尔文出海考察为主线,通过他的野外研究揭示生物进化现象。在达尔文的考察中,观众不仅能了解进化论的一般知识,更能体察到进化论产生的背景以及达尔文个人的精神气质。如此观众便很容易理解达尔文反对特创论的坚毅,从而受到启迪。

4.细节——科学家的情感

科学家在从事科学活动时,除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外在目标,还有特定的价值目标,那就是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于这种思想的、理想境界的追求之中,凝结了科学家的深厚情感。用情趣性细节表现科学家的情感,是科教影视不能忽略的关节点。一部科教影视作品有了情感,才能打动观众,让观众主动地接受科学知识。“探索”频道的《星际探巡》在揭示情感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伽利略”号探测艇进入木星大气层后是否能够在被蒸发前传出数据,牵动着从事这项工作的科学家们的心。《星际探巡》用一位科学家的谈话和他的表情表达了当时复杂的情感。科学家说:“我就像参加最后的审判日。第二天,我不是在天堂就是在地狱。”接着镜头就切换到指挥中心的现场,再现科学家们焦急的等待以及成功后狂喜的情景。情趣性细节的使用立刻便使整部科技片具有了“人”气,令人过目难忘。

除了传播内容要注意观照科学的人文价值,在制作技巧上的创新也使科教影视富于浓烈的人文意义。风格化叙述和真实再现是较为有效的方式。风格化叙述是指解说词叙述的个人色彩鲜明,说话者的语调不像一个教育者,更似一个交流者。另外,人物访谈也不时穿插其中。人物访谈在这里已不再是背景的交代,而是和解说词一样成为推进叙述展开的方式,实质上也是风格化叙述。真实再现是用演员扮演和模拟场景的手段再现历史情景。国外的科教片经常用真实再现追叙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科学活动或某些历史人物创新活动,节目引人入胜,人文意味强烈。

对于当今的中国大众,科学精神比起科学知识似乎更为急迫。因而科教影视必须突破传统的重围,在人文和科学的共同基点上传播科学,走向两种文化的融合。

注释:

①吴国盛:《用“科学传播”替代“科学普及”》,《光明日报――读书周刊》2000年11月2日第2版。

②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形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30页。

③吴国盛:《科普著作点评》,《文汇报》2000年12月30日。

④《科教电影简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30页。

⑤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4

关键词:英美概况;影视具象;符号;文化;解读

一、引言:

英美概况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广泛开设,为广大学生搭建了一个接触、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平台。这门课程包含了较强的文化讯息和较大的信息含量,不仅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教师方面来说,其面临的具体挑战主要表现为:

(一)学生期待值较高。英美概况课程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标识,学生选择这门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期待接触不同的人文知识,了解不同的文化,因而在进行选择时都有预设性期待和不同的侧重点。实际上,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在日程生活中的普遍使用,很多课程中的普及性知识,例如一些历史史实、地理概况、风俗节日、政治经济体制等,学生早已经有所接触和了解。他们更期待教师在课堂上传授未知,引导他们去探索不同领域及文化。如果老师只是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一些普及性知识点上,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作为多元化人文课堂的参与者,除了对文化的认知不同,对课程的内容需求不同,学生还期待不同的授课方式。相对于单渠道式的照本宣科,学生更愿意投入到双向的互动,并期望教师不仅讲授知识,更能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激发其潜能。

(二)知识体系的庞杂性。英美概况的课程内容囊括了英语国家的自然地理概貌、历史、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体系、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通常被称为是“大杂烩”式的课程。因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了自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必须有较强的融汇和统化能力,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要思考运用什么样的线把哪些珠子串起来;要通过对不同知识点的梳理,呈现清晰的脉络,然后将不同的脉络统筹在一个整体框架之下,达到“杂而不乱”。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是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最大程度的接触不同的信息,然后逐渐内化,通过更深层次理解,对不同文化进行解读。

(三)可切入点的多元性。这门课程具有包罗万象的特点,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独立的,都会和其他知识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造成牵一发而动千军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知识切入点的选择上进行认真和细致的审思。如何从繁杂的信息点中选择合适并具有引申性的切入点则成为教师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同时,如何运用有效的切入点,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也是教师应当重视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在具体操作中,教师不能仅止步于知识点的给出,而是要从切入点入手,将不同的信息有阶段的逐步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并最终培养学生具备解读不同文化的能力。

由此可见,承担英美概况课程的教师在面临以上三个挑战时,必须首先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将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堂外去。根据近五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影视具象,作为典型的视觉符号和文化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不仅提高了课程的可操作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称得上是教师手中的一门利器。

二、影视具象符号在教学中引入的可行性:

把影视作为一种表达感情、传播思想的语言工具,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电视和电影已经成为现在这个社会的主流传播媒介,影视语言已经承担了表达思想感情的功能,许多人都能够从影视作品中得到感情和思想上的满足(张辉,2004:56)。同时,影视作品因抛去了语言文字的传达屏障,借助第一信号系统的传达方式,将艺术景象直接诉求于人的视听感官,凭借强大的“直觉性感化力且”把观众带入到一个原生态的虚拟而通真的景象之中,能给予人们提供全真化的生存图象,在直观中规避了语言文字上的心理障碍,最大视效地满足了人们的求真感(刘鸣,2006:63)。作为大众普遍认可的一种文化方式,影视作品通过人物的生动展示,具体故事情节的发展,语言及背景音乐的感染,使观众在视听上获得享受的同时身临其境,能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可,这些特点都为影视和教学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前提条件。

就具象而言,它是再现人类经验和反映人类世界的可视性形象与造型(夏日光,2004:47)。而影视作品的具象,作为承载文化的具体符号,往往是创造者们通过对生活中一些抽象事物的多次接触、融合自身的感受和文化解读,然后根据他们的思维加工,综合了无数单一表象后,塑造并呈现出的具体形象。因而,影视具象往往是动感、立体的,是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缩了不同内容的一种符号。与语言具象符号相比,影视具象所具有的高可视性,在教学中运用,更容易得到学生接受和认可;同时,影视具象本身在被加工和打磨的过程中,又被创造者和承载者赋予了强烈的情感因素和文化色彩,往往更能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其兴趣。影视具象的特性为学生认可、接受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奠定了内在的心理基础,使其被引入课堂成为可能。

就外部条件而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使用为将影视具象引入到英美概况教学中奠定了硬件基础。而互联网、高速搜索引擎和强大的网络能源都为影视材料的获得和选取提供了开放性渠道。当内在、外在条件达成统一时,影视具象在课程中引入的可行性就显而易见了。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中使用影视具象?在使用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本文将以《吸血鬼猎人林肯》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三、影视具象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影视具象在英美概况课堂上的引入,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采用分阶段的方式。每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设立,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也便于其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具象符号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实现教学内容被最大化的吸收和消化。

(一)影视具象的选择。在此阶段,教师应当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分门别类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并找出不同知识内容之间的结点。这样的梳理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从大量的英文影片中,结合教学内容初次筛选影片类型;然后在此基础上,以不同知识间的结点作为衡量标准和切入点进行二次筛选,最终确认具体要使用的影视具象。

1.教学内容梳理及影视资料初次筛选:

当课程内容涉及到美国历史之南北战争时,大多数的学生会觉得没有新意,因为这个部分的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在此情况下,适当的运用影视资料来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不仅可以调整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对美国南北战争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时可以发现,延伸内容会涉及到美国的政体、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宗教等。如果进行追溯,这段历史的渊源可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以及工业革命时期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美国南北战争一直以来都是好莱坞热衷的题材之一,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到现在,可供选择的影片多达上百部。在如此多的影片中,选择适当的影视具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浩淼之中总有它的引领人物。如果我们一定要找一个能代表美国南北战争的人物,“林肯”所承载的历史故事、民族意义、社会价值,无疑使此类影视题材成为最好的选择。

2.切入点的选择及影视具象的确定:

一直以来,林肯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和传奇。作为文化、历史符号的“林肯”,浓缩了代表国家统一、民族平等,勇气、意志和信念等一系列的元素。而“林肯”作为热门的影视具象,也一直受到众多电影公司和导演的青睐。早在1940年前后,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和雷电华公司就不约而同地以林肯为题材,拍摄了《少年林肯》(1939)和《林肯在伊利诺斯州》(1940)。而前者更是因为促成了大导演约翰·福特和“万人迷”亨利·方达的首次合作,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直到今天仍然被影迷们津津乐道(李松睿,2013:58)。时至今日,“林肯热”依然可以让整个电影业为之激动。2012年是另一个“林肯”热浪,好莱坞以“林肯”之名连续拍摄了《林肯大战僵尸》、《吸血鬼猎人:林肯》。而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也不甘落后,执导了历史巨片《林肯传》,并成为2013年争夺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热门影片。那么,在如此多的“林肯”中,哪一个可以在课堂上成为教师的“法宝”,同时也能受到学生的青睐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标准来进行具体具象的选择:

第一,选择有代表性的具象。具象是承载了不同内容的符号,应当有很强的代表性。一个具象符号可能代表的是一个社会阶层或一种社会现象。韩少功曾指出,具象就是事象与物象,不仅是符号之象,更多的时候就是生存之“象”,现象之“象”(伍芙蓉,2009:12)。由此可见,具象所蕴含的内容往往是大于表象符号的,是多义性的集合。因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具象符号,才能在随后的解读中有清晰的方向性和可挖掘的空间。

第二,选择有新意的具象。在进行具象选择时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尽量选择具有创新性的具象符号,要考虑哪类具象更能引起年轻学生的兴趣,也更容易和年轻学生的社团文化接轨。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发现,往往教学中“出其不意”的选择更容易让学生兴奋,对他们所未知的领域,他们反而更愿意主动去投入和尝试。

第三,选择解读性强的具象。影像是一种承载信息的“语言符号”,一方面它具有画面直观性,另一方面,影像符码的复杂性又决定了影像表达的主观性,即影像表意的多义性(谭晓庆,2013:81)。作为影像符码的具象在与不同意符的构成元素结合后,则会传达出更为复杂的意指。对具象的解读,则是对文化的解读,这也是英美概况教学的一个目的。授课中引入影视具象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借助具象符号,更便于学生通过对不同信息的理解和思考,进而对具象内容进行解释和剖析。因而,在进行具象选择时,要考虑到具象所承载的内容是否有较强的可解读性,是否和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吻合。这样,影视具象才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仅就2012年热映的三部“林肯”片中,《吸血鬼猎人:林肯》中的具象“林肯”和“吸血鬼”所带来的各种撞击无疑符合上面三个原则。首先,“林肯”和“吸血鬼”所各自代表的阵营是极具代表性的。其次,该影片中,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通过戏说历史,赋予了“林肯”新的内容。白天,林肯在阳光昏暗的小店里应对顾客,闲时研究法律文书;夜里则手持银斧,做让吸血鬼闻风丧胆的吸血鬼猎人。与以往的艺术形象不同,在该影片中,总统林肯成了身手矫健的“美国式传奇英雄”。这种反传统的设计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吸血鬼猎人:林肯》中的另一个具象符号“吸血鬼”的出现,也与其他此类影片不同。奴隶主、农场主不再是和林肯一样的人,而被幻化为特定的具象“吸血鬼”,而“吸血鬼”的嗜血成性、长生不死、变幻莫测等特点都和宗教文化息息相关,这些也恰好是当代年轻学生感兴趣的文化元素之一。而影片中“林肯”和“吸血鬼”两种具象的冲突,夹杂了“暴力美学”的因素,作为当前影视中比较热门的一种表述手法,同样是年轻学生热衷探讨的文化现象之一。该片中各种新奇的多元文化因素,如“林肯”手中的武器,击杀“吸血鬼”的银子,“吸血鬼”的历史及不同的阵营等,都有极大的可解读空间,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求知欲。

(二)影视具象在课堂上的引入。慎重地选择具象,是为了更好的将课堂内容传递给学生。而具象的引入,必须有前期的知识铺垫。在实际教学中,影视具象不能取代基本的教学内容,只能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所以在引入任何具象之前,要先让学生熟悉和了解与影视具象相关的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

在影视具象“林肯”和“吸血鬼”被引入课堂前,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美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等一系列的相关背景知识,这些知识的铺垫可以帮助学生在接触影视具象时更加直观,同时在对具象符号进行解读时也更加彻底。其次,具象的引入要选对时机。具象的适当引入往往是在教学内容中穿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灵活性。哪些教学内容缺乏新意,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当调整,影视具象无疑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工具。同时,对于比较抽象或者陌生的教学内容,适当的引入影视具象,则便于学生的理解,这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当然,在具象引入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具象内容外,还应当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掌握其对具象解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解读中是否有哪些误区、哪些知识比较欠缺、哪些是学生的兴趣点等等。通过这样的观察,教师才可以积极主动的给学生补充相关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将兴趣延伸到课堂外,然后通过其更进一步与的研究和思考,最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实际上,影视具象在课堂的引入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讲,可以看做是教师观察、了解学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主动参与及良性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

(三)影视具象的解读及知识拓展。

影视具象,作为立体的符号,是多元性的。一个具象在被解读的过程中,因为解读人不同的年龄、性别、阅历、情感经历等,会被解读为无数种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引入某个影视具象时一般都是在预先解读之后完成的,教师的解读在授课过程中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往往有预设性,这样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入影视具象并进行解读时,应适当掌握解读程度,有意识的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对具象只有解释,没有定式,要鼓励学生从具象当中寻找更多不同的元素和文化内容,独立探索和思考,最终形成自己原创性的解读方式。

此外,对影视具象的解读还应当注意知识的拓展。我们看到的视觉具象所隐含的内容及文化往往是深层次的。甚至,一个具象符号当中会隐含着其他的具象符号。以《吸血鬼猎人:林肯》中的“林肯”和“吸血鬼”为例:“林肯”手中的“板斧”也是一种具象符号,那么它象征着什么?为什么是银斧而不是铁斧?通过观看影片,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和圣经故事、基督教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此外,该影片中“吸血鬼”与其他影片中同类型具象有所不同,他们不惧怕阳光,无处不在,可以和人一样在阳光下生活。甚至,这些“吸血鬼”不仅仅是当下的南方奴隶主、庄园主,而早在美国独立战争、奴隶贸易开始之前就业已存在了。这些影视具象,通过动态的变换传递给观众大量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又非常密切。通过对《吸血鬼猎人:林肯》中影视具象的不断解读,所拓展的知识可以涉及到美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历史、西方宗教文化、欧洲史、社会学等各个领域。

当然,影视具象的引用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会因为授课内容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学生理解方向不同等一系列因素,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呈现不同的反映。但是,值得肯定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收获不仅限于书本,而往往会超越书本。通过具象的选择、引入到最终的解读和知识拓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英美概况课程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多元文化,如果单一地强调其语言要求,则背离其初衷。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语言问题,更应当还原这门课程的多元文化本质。影视资料所展示的多元文化,也正是这门课程欲以展示的世界。小小的影视具象,包含巨大的内容,符合了英美概况课程的本质。影视具象的特点和特殊性,也恰好契合了英美概况作为文化课程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中引用影视具象,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解读体系,逐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才真正体现了该门课程的价值。所以,影视具象,只要运用得当,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成为教师手中的利器,来帮助教师打造具有活力的课堂,得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恒姝,吸血鬼与流行电影[J],红豆,2007(Z1):113-120。

[2]雷虎,《吸血鬼猎人林肯》:制度是最厉害的板斧[J],西南航空,2013(2):107-109。

[3]李松睿,偶像的力量:好莱坞电影中的林肯热[J],世界知识,2013(5):58-59。

[4]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林啃,大逆不道《吸血鬼猎人林肯》[J],电影世界,2012(6):100-101。

[6]刘鸣,语象符号的艺术视像之变形与再生—论影视文学艺象的转换生成[J],电影评介,2006(14):63-64。

[7]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

[8]谭晓庆,从符号学角度看影像表意的多义性[J],中国报业,2013(5):81-82。

[9]伍芙蓉,唐桦,符号具象:韩少功《暗示》中的人性结构域重塑工具[J],枣庄学院学报,2009(6):12-14。

[10]夏日光,具象与具象衔接[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5):56-61。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5

电视电影论文2300字(一):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提升初中生物教学的水平和效率,提出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从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入手论证了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电影电视资源;初中生物;应用策略

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兼具科学性、实践性、理论性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生物课的学习并不仅仅是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生物概念,更为重要的是认识和了解我们身边的生物现象,对于生命的形成与生物现象的存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生命和自然充满热爱和敬畏,从而获得一种真正的生物核心素养。目前,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本人将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入手展开一定的论述与分析。

一、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有的理论基础

(一)视觉教学论

1928年,在《图像在教育中的价值》一文中韦伯阐述了视觉教学的重要性,他认为视觉感官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中仅仅使用语言会使同学的兴趣减弱,容易导致言语主义,照相技术的改进使学习者的教材环境得以扩充。而实验教育也已证明,视觉教具使得课程形象化,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二)“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

爱德加·戴尔作为视听教学领域的专家在1946年出版了《视听教学法之理论》,对视听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总结,发展出了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理论体系。他认为在经验之塔中,视听媒体,比语言、视觉符号更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且能够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二、电影电视资源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很多時候学生对生物课堂的认知就是需要大量的记忆,因此大部分学生都缺乏生物学习的兴趣。不得不承认的是,电影电视对于初中生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将电影电视资源引入课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以一种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生物学习当中。而影视作品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生物现象进行精彩的演绎,给学生提供了最大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二)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课堂当中,学生的学习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能够利用的学习资源也就是教材的内容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这极大地降低了生物教学的效率和水平。在课堂当中引入电影电视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生物学习的视野全面打开,学生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生物知识和学科体验,丰富学生进行生物思考的角度。

(三)完善学生的生物知识体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接收的知识都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得到的,而通过观看电影电视资源,学生自身对所学的知识具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生自身作为学习的主体开始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本身的经验世界以及理解和思维的过程内化而形成,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把握电影电视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在初中生物课堂当中引入电影电视资源,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原则。第一,谨慎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作品。并非所有的影视作品都可以随便在初中生物课堂当中应用,在进行影视资源选择时教师一定要谨慎仔细,尽量选择那些既具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向上,又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的影视作品。第二,把握教学重点,不可本末倒置。我们必须明确引入影视资源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绝非是教学目标,切不可舍本逐末,导致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本质作用。第三,注意影视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影视资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才能够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否则教学内容与影视作品完全脱节,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二)利用电影电视资源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导入不太成功的话就会导致学生难以投入到本节内容的学习当中,因此把握好课堂导入的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本人的多次课堂实践证明,利用影视片段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具有十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七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周围的生物世界》时,教师可以选取《海底总动员》中的一个片段进行课程导入,使学生对我们周围的生物产生一个宏观的印象,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激发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这个基础上引入生物学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一定的兴趣。

(三)利用电影电视资源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关于人体的健康的,而教师单调枯燥的讲解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电影电视资源的教育意义则更为直接而深远。例如,在学习《传染病》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的措施,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影片《预防艾滋病》,在影片当中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呈现,使学生对艾滋病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观看影片过后,我们可以开展一个主题班会,使学生共同总结引发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让学生懂得保护自己,并通过适当的言语引导学生尊重和接纳艾滋病患者。

生物是一门重视实践和体验的学科,而电影电视资源恰恰能够带给学生这些东西,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

电视电影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电影电视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本人所在的学校里,虽然学生主要来自周边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基础知识和学习习惯都相对差些,但是由于教育局扶持的“班班通”,每個班也都拥有基本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也能够利用电影电视资源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

那么,如何应用电影电视资源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呢?

一、正确选择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优秀的现代教学科技被发明并运用与不同科目的教学课堂,这其中,多媒体教学科技以其展现形式新颖,使用便捷等特点被运用的尤为广泛。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设备进行生物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即便是在我们这种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的地方,也能够通过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选择一些正确的生物教学的电影电视资源,给学生进行一些直观的生物知识的展示,从而丰富教师生物教学课堂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到基础生物知识的情况下,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人体细胞结构》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告诉学生细胞由什么物质组成,让学生死记硬背学习知识,那么就很可能使学生失去学习生物的兴趣,认为生物的学习只需要背一背知识点就够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前,需要学生选择一些正确的生物教学视频和电影电视资源,比如寻找一些能够形象地表达细胞生长的过程、细胞内含有的物质作用的视频等等,引导学生在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视频观看时,主动地去了解与细胞相关的知识。教师在进行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也许会出现一些思想“开小差”的情况,但是运用电影电视资源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能够通过丰富、生动的视频,把生物知识更加直接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丰富教师生物教学课堂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所学习的生物知识,并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从而带给学生不同的生物学习体验。

二、创设直观生物情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电影、电视资源的种类大多十分丰富,且素材便于获得,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的借助这两种资源素材易的特点,为学生进行课堂运用教学。运用电影电视资源进行生物教学还有一个相当大的优点,就是能够通过丰富的视频展示,给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生物学习情景,给予学生情感丰富的生物学习体验,在这个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物知识,领略生物学科所蕴含的魅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无论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描绘得多么清楚,也远比不上能够观看一场生动直观的生物教学视频,只有生动形象的电影电视资源,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给学生讲授种子萌发这一节的内容时,如果只是用口头描述,让学生去想象植物生命的成长过程,不仅会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也会使学生感受到一种生物学习的枯燥感。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一些相关的电影电视资源,在讲解完种子萌发的知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给学生播放种子播种、吸收营养、萌发、成长的过程,创设一个具体的生物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生物自然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植物生命的奇特魅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领略到生物科学的神奇,更可以使学生在视频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从而巩固学生自身所学习的生物知识,增进学生对生物的理解。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电影电视资源对学生生物学习的重要性,每个教师都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给学生开展一个生动直观的生物课堂。

三、理论实验互相融合,开展趣味生物教学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相关的生物实验,通过生物实验,学生不仅能对课本上一些理论知识进行实际验证,还能通过实验的过程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理解。然而在有的学校,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大多学校存在生物实验设备稀缺、教育设备较为落后的问题,在这类学校中,难以为学生提供每一次生物实验所必需的器材和资源。因此,教师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上为学生搜寻一些相关视频,并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实验要求较为严苛的生物实验教学视频,引导学生把学习的抽象实验理论与视频中的细致操作相结合,互相印证开展趣味生物教学。例如:在教师给学生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时,就可以通过视频进行教学,比如视频播放到了某个关键点,教师就可以暂停一会儿,给学生细致地讲解这个知识点,还可以抽取几个学生上台亲自动手操作显微镜:如果是学生完全无法操作的生物实验,那么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书本知识的学习,在有基础的实验了解后,再和学生一起观看相关的电视资源,通过观看的过程,让学生对这个实验有更清晰的认知,从而弥补了实验设备缺乏的不足。在这一点上,电影电视资源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虽然不能让学生进行真实的生物实验,但至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直观地看到每一个准确的实验步骤,通过电影电视资源教学,让学生能够把书上的理论和视频中的实践想融合,不仅提高了生物实验知识的准确性,更有利于教师开展趣味生物课堂教学。

四、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6

关键词:影视;语文教学;意义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别强调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扩大教学资源。因为影视中也有许多资源能给语文课堂提供一些参考。它的融入不仅可以更好地将影视资料和语文课程结合到一起。把影视带入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加了课堂学习的信息量,达到高效的教学质量。

一、填充教学影视素材,吸引学生兴趣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影视资源的教学选材是非常多的,而语文的教学选材也是多样化的,我们要以选择性为主。深度挖掘教学上的材料,增强对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随着影视带入初中语文课堂中,更便于学生理解和专注课堂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影视资源能更好地给初中语文课堂带来互助的效果,为教好语文课程提供了更好的教学选材。

初中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技术和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人文精神尤为重要。学习的技能和知识可以通过实际实践和学习来获得,而人文精神则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培养来获得。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中的人物和丰富的表达激发学生纯朴善良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精品的影视作品和古典文学是一样的,可以给学生深刻的感染和影响,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好的教学选材,还可以让学生学到课外的一些知识,有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二、由观影体会,增加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兴趣起着主导作用,只要学生对课堂有浓烈的兴趣爱好,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是非常简便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对所学内容的求知欲,还可以达到高效的教学质量。现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都使用传媒介进行学习,学生对于理论文字的知识的兴趣远远不如图像高。针对学生接受的限制,把影视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把死板的课堂知识更直观、更生动地展现出来。影视作品一般都是根据文学进行创作,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对影视作品和原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看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哪个更好一些。这样一来让学生更深刻地去理解所学的文化知识,从而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绪,让学生从常规的语文教学中转入影视融入教学中,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更感兴趣,利于学生更好地去学习语文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让学生从多方面学习,提高听说能力

语文授课的过程中,口语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根本,但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授课中的难点,为了达到高效的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和新闻联播等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可以关注到国家大事。有的学生平翘音分不清,可以通过影视等作品进行锻炼普通话,从而达到流利标准。普通话能够说好就是会说的前提。在很多国外的影视作品中就有一些配音演员进行配音,把一些精彩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模仿。另外,也可以让学生一起观看一些平时比较好看,节目气氛比较活跃的综艺频道。这些节目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也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四、激进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教学中,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可以让学生一起观看影视作品,通过看影视作品,让学生写出观后感,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比如,在观看《智取生辰纲》后,让学生对该影片进行评价,写观后的感想。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写观后影评,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本领,这是提高写作水平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最佳方法。学生也可以对影片的情节、结构等方面进行评写,从而在老师的指导下写成文章。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影视的融入是非常可观的,它具有创新的意念。教师也一定要让这种意识根深蒂固。把影视资源合理地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当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更为注重影视资源,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去探研所学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影视资源带入初中语文授课中,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身的艺术感观,提高语文授课的质量,更好地增进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7

一、引论

在中国,英语是中学一门主要课程,开始学英语时,老师总是强调英语是一种交际的工具。但事实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让学生觉得英语是像语文、数学等科目一样,只是用来应付升学考试的。此外,一般的学校都是大班上课,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引起教师关注,更没有机会多练习英语。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语教学引入影视辅助开始流行,并受到关注。英语不仅是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更是他们走向未来的必备技能。

传统的英语教材内容一般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语言是不断更新的。所以,教师应该在教材外适当补充一些新的内容,让学生在充满热情的同时积极地参与到英语课堂,能和教室里的教师、同学、授课内容有机融合,积极互动。(刘雪梅,2010)电影电视所使用的语言是经过加工而提炼出来的生活语言,既生动又准确。能够为培养学生的交际和听说能力提供最实用、最方便、最跟得上时代的语言素材与实际的语言情景。英文影视可以进一步巩固深化与扩充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增强他们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实现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英文影视在英语课堂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一)语言的可视性

影视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它包括电影和电视艺术。它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多感官刺激的输入氛围,实现了图画、文字、形象的有机结合。用影视辅助教学,学生不仅听见语言,而且可以看着语言在使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英文的理解。影视中有丰富的表情、手势和其他的视觉线索,这些都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和说话者的语气。所有这些超语言特征能够帮助学生看见他们不能听到的东西,这些东西对学生学习英语非常重要。

(二)语言的真实性

影视中的英语是本族语者在生活中说的英语,它具有真实性。“经常看电影可以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龙千红,2003)。影视可以描述它的交际环境,它还能表现出表达言语发生时的语境。

目前的英语教学,学生学习的语言知识大多限于规则体系中,他们接受的是正规的训练。而影视中的语言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随人、随环境的变化其运用也会变化,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灵活运用在影视文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唐洪波,2002)。影视能把真实的语言带给学生,能使学生接触到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的口音、习语。学生在观看原版英文影视时不仅能听到纯正的发音,还可以了解不同年龄、身份的人语音特点。且影视作品提供的是清晰、标准的发音和生活化的语言,甚至还包括在特殊场合下的用语。所以,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三)情境的真实性

杨连瑞(1992)指出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引入或创设各种社会情境理解和掌握语言的意义,从而达到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目的。然而,目前学习英语的条件贫乏,大多数英语教学仍然是以黑板和书本的课堂学习为主,由于学习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很难设置涉外性的真实情景。英语影视具有书本和其他视听材料所没有的特点和优势,他为我们打开了解西方国家文化的窗口。它不仅能提供信息空白、不可预料性、选择的自由、有意义的语境、语言有目的地被使用,具有语言任务的真实性(Barry,1992),而且具有比语言任务更广泛的情境(张晓卉,2004)的真实性。

影视语言与一些课本、语言教学等专门为教学编排的语言材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内容丰富、地道、通俗、最接近生活,它能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说的积极性。作为可视媒体,学生在观看影视的过程中不仅能听到任务的对白,而且能看到背景画面,演员的动作、表情、着装等超语言线索,这样可以更容易、更准确地理解语言和阐释影片(龙千红,2003:48-49)。电影能真实而立体地展现语言的背景和其使用的环境,所以经常观看英语影视,学生就会渐渐地学会在不同情景中使用适当的语言。

(四)文化的真实性

现在的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传授语言知识而忽视导入文化知识。而英语原声影视不仅提供了英语的语词知识、语用知识,而且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英语的民族个性、人文思想和精神气质,从而使学习者把英语的词语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入到深层次的学习直至真正地掌握英语。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8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校教学;学生主体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特征

翻转课堂指的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实践,将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向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借助教师的导学案和微课视频完成新知识的初步学习,明确自己的学习问题,上课时间主要用于学生的交流,来完成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新知识+课后练习的方式,在课堂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尽可能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不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师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青况,调整教学进度,这就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学生不能及时的跟上教师的讲解,出去很多与课堂无关的情况。课程流程的调整,将新知识的学习放在课下,而将新知识的内化放在课堂教学中,这种的方式符合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高校学生具有学习的独立性,大部分知识依靠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学生借助教师的引导完全能够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但是新知识的内化是需要借助同伴的交流的,这个过程放在课堂中,针对自己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这样的教学更加明确,教学方式新颖也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中充满活力,不易产生疲累和乏味。

二、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开放的导学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校影视文化传播教学中,大多通过导学案的作为支撑促进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导学案问题的引导下,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学习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但是,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导学案的设计过于封闭,集中于影视文化传播发展的历史,不同学者的基本观点,基本的理论内容等,学生只需要的机械地阅读课本和查找百度百科就能够完成任务,思维的主动性并没有被调动,这样的导学案其实质是课后作业的提前。导学案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导学案的内容不仅集中在教材,而且集中在与内容有关的资料搜集上,集中在学生生活经验上,形式可以是书面问题、资料搜集、生活调查、现象体验等。例如,教师可以就目前各学者存在的分歧理论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借助中国知网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理论研究的梳理过程,并明确当下的热点是什么,没有研究的问题有哪些,以此促进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深化。

(二)针对重点和难点,制作微课视频

翻转课堂的实施离不开微视频,微视频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质量。这样的视频是根据自己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进行量身制作的,达到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又不至于将知识进行直接传递,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录制技术。很多高校院校在推行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只重视“翻转课堂”理念的传递,却忽视了支撑翻转课堂的微课视频制作。很多教师直接从百度中选取相关的视频或者借用其他教师的视频作为微课资源,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完全理解微课视频的含义,选取的资源娱乐性强而指导性差,另外一些教师在微课视频制作的过程中,不是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而是选择视频资源丰富的内容进行编辑,这都不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在影视文化传播的教学中,教师选定内容来制作视频,形式要多样、录制的内容要针对重点、教师的语言要精简而略带幽默。

(三)建立学生主体课堂,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9

关键词:农业科教片媒介联动传播实效

1972年,美国两位年轻的传播学者麦克姆斯和肖(m・mcCombs&D・Shaw)通过舆论调查和对传播媒介的内容分析,提出“大众传播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某些话题经大众传媒不断宣传和强调后,会对受众产生暗示作用,从而使受众认同这些话题的重要性”①。纵观农业科教影视片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科教片传播实践证明,应用议题设置理论创造连续不断的舆论传播以形成一定的影响,能有效提高影视媒介传播先进科学思想和现代技术知识的效果。

议题设置理论的应用价值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而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最有效媒介就是电影电视,尤其是电视。广大农民在发展生产和建设家园的实践过程中非常渴求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农民致富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桥梁。但是随着媒体的多样化,农民对科技知识的获取是多渠道的,影视媒介传播教育科学知识对农民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农民对知识点的实际需求和影视传播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农民急需的一些科技知识不能马上得到满足;影视媒介传播对农民产生影响有限,或者说影视媒介的传播愿望并没有最大化的得以实现。

影视媒介的传播愿望为什么和农村受众的实际需求产生了距离,问题出在哪里,最近开展的“吉林省农村对农业科教影视需求调查”显示,产生诸如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传播的内容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实际需要相脱离;二是影视媒介播放科教片的时机与农业生产季节不对称;三是影视信号的流动性与不可再现性,给农村受众学习和实践造成困难;四是影视媒介传播的科教片主题和内容比较分散,未能形成一定的议题,对农村受众的影响有限。

根据一个时期国家的“三农”政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针,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关心的新技术推广、新农村建设等热点焦点设置议题,并根据议题组织农业科教片的制作和传播,这种行之有效的做法越来越被农业影视制作者和传播者所认同。就目前来看,影视传播者在认识上已经没有问题,而是实践中尚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讨。笔者认为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是:农业科教影视的议题设置还未形成规模化和常态化;议题设置和“三农”的实际需求还有距离;议题设置的盲目性和不合时宜的情况屡有发生。这就势必造成媒介的愿望与现实相脱离,不但没达到传播的目的,反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科学合理地设置农业科教片议题

媒介怎样设置农业科教影视片的议题才是科学合理的呢?实践证明,科教影视片对农村受众的舆论引导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性工作。相对于城市受众而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与农民生活的特殊性等特点,要求农业科教影视片议题设置要处理好宏观议题设置和微观议题设置的关系。宏观议题设置是指以传播理念和思想为议题,而微观议题设置是以某个先进技术和具体知识为议题,宏观议题设置是“面”,而微观议题设置是“点”。处理好“点”的选择与“面”的传播关系,以“点”带“面”和“面”指导下的“点”的合理设计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比如,当前把低碳农业作为议题设置的“面”,那么在这个“面”的指导下,就要设计若干个与“面”有着密切联系的“点”,如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利用农家肥生产有机水稻、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自然能源的利用等一系列农业科教片的累积播出,以及同一点的不同角度、侧面的科学解释,如肥料和农药的科学使用,可以拍摄若干诸如农家肥使用、生物治理病虫害技术、化肥的科学适量施用、太阳能的利用、沼气开发、循环农业生产技术、再生资源利用等科教片。这些都是对低碳农业这个“面”的议题的最好阐释。而“点”的累积传播,也就实现了“面”的议题设置预期。

按照议题设置理论,电影、电视媒介可以通过设置事关“三农”的特定议题,形成或影响舆论,进而引起农村受众对某一问题重要性的注意,也能改变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接受某个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媒介也实现了理想的传播效果。

真实是农业科教影视片议题设置的生命

农业科教影视片议题的设置必须建立在准确反映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新农村建设客观实际基础之上,选择带有普遍性和指导意义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生活常识等,而且必须是最先进的,是“三农”最需要的。如果影视媒介对设置的议题不加选择,传播一些农民已经掌握的知识,甚至是落伍的思想观念和过时的技术,自然不会引起农村受众的注意,也就达不到传播的目的。

农业科教影视议题设置要真实地反映“三农”的现实,通过突出某一个方面和选择有意义的内容来“构造世界”,引导农村受众共同注意某些方面,而忽略其他一些受众可能会做出不同反应的方面。比如水利建设、低碳农业、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集中一段时间播放这方面的科教片,受众的注意力就像被“聚光灯”笼罩着一样集中而具体感受到议题设置的中心,把农村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一个“点”上或者某个“面”上,对所设置的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效果就好得多。但是,媒介的议题设置如果和客观实际相背离,或者远离客观实际,就会产生错误的舆论,其结果是媒体设置议题的失败,甚至导致不良的社会后果,还会使受众对媒体失去信心,媒体的公信力也将下降。

议题设置对受众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农业科教片在设置议题的时候,要始终以科学的精神和慎重的态度审视议题的真实性,从议题的提出到围绕议题组织农业科教片的制作传播,都要以警觉的目光审视议题的真实性。这个真实性,就是议题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实际需要的一致性。农业科教影视是为“三农”服务的,就要充分考虑农村受众的导向需求,只有符合受众的导向需求,农业科教影视片议题设置效果才能凸显,才能更好地达到为“三农”服务的目的,这样的议题才具有真实性。

议题量的优化与传播时机的把握

影视媒介在同一个时间段内设置多少农业影视传播议题为好呢?应该说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农村受众对外界信息的接受是有限度的,对信息的接受量有自然的选择性,首先对和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比较关注,而不同时期,农村受众的利益也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无疑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自然规律不无关系。此外,农村受众收看电视的时间,也是议题设置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农忙时,农民收看电视的时间比农闲时要少一半以上,而各个地区的差异,也决定农村受众接受农业科教影视片的时间不尽相同。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农业科教影视片的宏观议题日程不能超过三到五个,这样有益于强化一个时期所要向农村受众传播的主要议题,也和社会一个时期的热点、重点相吻合。而在限定的议题中,也有主次、轻重之分,不可能完全均等。假设以水利建设、低碳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权利四个议题为例,水利建设可谓首要,媒介应该给予重点关注。

议题的传播时机主要基于两点:一个是议题的确定和设置,另一个是把握议题传播时间。设置议题和社会大环境相一致,和一个时期国家的工作重点和热点相一致。媒介根据国家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社会的热点,很容易制定和一个宏观的议题。而把握好议题传播的时间,则是媒介要细心考虑的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内地和沿海等地域的差异,决定对电视媒介接受的时间各有不同,亦有相同之处。不论哪个地区,17点至21点是农村受众接受电视媒介的黄金时间。北方农闲时(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上午8点至10点,是农民收看电视的第二黄金时间,其他时间则为收视率低频时段。

受众的接受能力影响着农业科教片议题设置

农村受众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程度也是限制信息接受量的重要因素。据吉林省农村对科教影视需求调查,吉林省农村人口普遍学历为中小学,高中或大专以上的很少。农民对科教知识的认识认知程度在提高,但由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决定了对信息接受能力和接受量的限制。农村受众能够感受到的与其利益相关的议题,例如新的致富技术、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能比较快地产生效果,而与农村受众关系不是很密切、一些不易直接感受到的或者比较抽象的议题,比如乡村政府信息公开、农村城镇化、农民素质提高等,产生效果的时间相对就比较长。那么,就不同媒介来说,电视的传播效果短,而报纸等纸媒产生的效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也是流媒体相对于平面媒体的一个弱势。因此,电视媒介在进行议题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点,根据所设议题的性质,恰当地选择议题设置的时间,就可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现代传播已经不再是媒体的一厢情愿,受众的主动接受并形成双向反馈是当今传播的特点。那么,农业科教影视片要实现传播的最大化,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在议题设置的时候充分考虑农村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因素。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伯通过对受众选择性心理研究发现,受众不论是对媒介的选择性接触,还是面对信息公众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都受同一心理机制的制约。农村受众的心理结构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随着媒体数量的增加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群众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的逐步提高,认知的自主性也在提高,对信息的选择有了很强的自主性。20世纪90年代前,大众媒介传播什么,受众只能接受什么,农村受众几乎没有选择的意识和自主精神。到了21世纪的今天,媒介选择性的增加和农村受众知识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导致选择信息的主动性更强,现今,媒体独家说了算的时代已经过去。电影电视媒介传播的农业科教知识信息,只有农村受众需要,才会得到认同和接受,如果传播的信息和农村受众接受的心理距离过大,和农村受众的利益不相干,哪怕电视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放,也不过是媒介的自言自语,农村受众根本不会买账。因此,要使农业科教影视片议题设置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考虑农村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为“三农”服务的农业科教影视片传播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注释:

①张宁:《试论大众传播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国际新闻界》,1999(5)。

参考文献:

1.逄格炜、李艳英等:《农业影视创作与传播》,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聂艳梅:《议题设置理论在广告传播中的运用》,《中国广告》,1999(4)。

3.张国良、李本乾、李明伟:《中国传媒“议题设置功能”现状分析――我国首次就传媒“议题设置功能”进行抽样调查》,《新闻记者》,2001(6)。

4.刘子刚:《充分发挥议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能》,《中国测绘》,2009(2)。

5.胡凡、张俊瑶:《试论议题设置理论的应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1)。

6.万丽:《中国新闻传媒的议题设置》,《新闻知识》,2006(1)。

7.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影视文学知识点篇10

近年来,英文原声字幕影视受到学生的普遍关注,生动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唯美画面,演员的出色表演,吸引了大批的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观看英文影视。从教学的功能角度分析,英文影视涵盖了大量的信息输入,地道的发音,英文字幕,英美国家特定时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西方人的思维和处事方式,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灌耳音并加以模仿语音提高听说能力,通过画面和故事情节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识,而且屏幕上的字幕可以加深学生对词汇和短语的理解。

二、英文字幕影视可以促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英文字幕影视对于视、听、说的积极作用,基本上已经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认可。学生在观看影片时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运用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不由自主地增加了英语学习应用能力,自然习得英语。

1.真实的语言环境能提供轻松愉快的知识输入。

语言能确切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风俗习惯等。有声影屏让学生接受的同时,创造了一个语言环境,有助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再加上英文电影中有人们交流的场景,交流交际的场景中会有实际生活中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能更好地体现语言的感染力,使语言形象,生动化。教师利用电影创设的“真实”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具有片中“英语思维”的理想的语言氛围。有声电影能更好地涵盖语言教学中语音、语调、节奏、用词、思维和感情等几大要素。情境的直观性使得学生在心理上可以轻松地进入当前语言的最佳联想、认知以及行为状态。

2.多媒体的表现手段可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任何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动机为前提。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有探索的欲望,对没有兴趣的东西会消极对待。针对英语学习其自身特点,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来提高学习的记忆效率,缓解学习过程中的畏难、厌学情绪,帮助学习者提高且保持学习兴趣。根据课堂观察,100%的学生建议欢迎把英语视频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视频画面的直观性,语音纯正性等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能有效地运用其特点进行英语教学。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这样在学习中才能相对轻松地学到知识,英语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英文电影各种题材和语言环境,配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表现,肯定会吸引学生去了解和学习,富有极大的感染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感受情节的同时,耳濡目染,对大量的语言信息输入自然、轻松地领悟。[1]

3.真实影片中的特定历史文化,可以增加学生记忆背景知识。

英文电影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的置身于真实的英语环境中,学生通过英语视频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关系的变迁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的语言环境文化。语言的学习是沟通中西方文化便捷的桥梁。英语视频蕴含了浓郁的文化特色,向观众传递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2]

4.清晰的影视字幕可以促进伴随性词汇习得。

在我国,有一些教师已经进行了一些实验,结果证明:字幕对于学生的词汇习得和记忆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其中,英文字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单词拼写和单词辩识能力,中文字幕更有助于学生对单词含意的掌握和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从视频材料中的字幕上能够主动地学到语法知识。影视材料中的字幕可以帮助学生辨识影视片段中经常出现的词汇,从而对这些词汇能够轻松地记住和运用,学习新的用法[3]。现在英语教师们在课堂上常常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材料的方式教学,其实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对词汇学习产生兴趣,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接受得才会更迅速一些,同时西方语言文化也被学生了解和认知,还能够同时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听力,看得多了解得多,扩大了知识面,学到更多的知识。观看影视材料时肯定会产生伴随性词汇,这些伴随性词汇往往会被教师还有语言学家们忽略掉,这是需要改进的,有专家学者研究证明了字幕可以促进伴随性词汇习得,而且通过观看影视片段可以让低水平组中的无字幕组学习到很多的词汇,扩大了词汇量,增加英语学习能力。,这一事实表明影视材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授外语词汇的载体。[4]影视字幕和书面文章这样的传统的词汇教学工具比起来,更加有趣,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太容易产生倦怠感和排斥性,而且它的突出特点是丰富的视觉效果伴随着词汇,很大程度地增加了接受和消化词汇的机会

5.影视字幕可以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