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十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十篇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7:05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沧州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加快沧州市沿海强市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一、沧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沧州市县域经济规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的规模、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以2012年数据为例,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46.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02.4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4.5倍和10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01倍和103倍。第二,工业经济持续壮大。全市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74亿元,比重达到78.5%。全市形成了6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56家,占全市的90.3%。第三,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达到501万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3.25倍,涌现出青县小洋人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1%。第四,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比2001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第五,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或就地从事二三产业,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4元,是2001年的2.57倍。

二、与先进地区相比,沧州市的县域经济还存在的差距

一是经济实力差距大。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位中,江苏江阴、昆山两个县级市生产总值过2000亿元,而我市唯一的全国百强县任丘市生产总值只有300多亿。

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福建晋江市,面积只有600多平方公里,但拥有劲霸、九牧王、七匹狼等一大批知名品牌达50多个。我市县域工业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与发达县存在巨大差距。

三是城镇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沧州市有8个县(市)城镇化率在40%以下,有两个县低于30%,县城功能、服务产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亟待提高。

四是制约发展的资金、人才、科技等问题比较突出。县级投融资平台不健全,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对各类人才的吸纳能力不强,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三、沧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

一是加快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建设。沧州市已有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这些园区是县域工业化的重要平台,要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叫得响的工业聚集区和开发区,发挥其聚集作用。二是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骨干企业。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既要做存量,又要做增量。鼓励企业通过战略重组、强强联合以及技术改造等形式,壮大企业规模,提高发展质量,打造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型优势骨干企业。

(二)大力扶持发展民营经济

一是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政府要制定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用地指标、市场信息、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融资等难题。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做大企业、做强品牌。引导民营企业家瞄准本行业中的标杆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努力做大企业,打响品牌,实现由“草根经济”向“大树经济”转变。三是努力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鼓励致富能人回乡创业,对自主创业人员要在资金、技术、人才、税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三)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兴县之路

一是创新开放思路,丰富招商形式。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南资北移,不断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外来项目落地生根,推动县域经济扩张规模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注重招商质量和实效。着力引进一批立市兴县、对主导产业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同时,要发挥毗邻京津优势,利用京津科研院所多和人才密集的优势,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引资金,积极引进一批产业转移和高科技项目。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

一是加快县城建设。县城建设得好,城区经济繁荣活跃,不仅可以带动就业,促进城区规模扩张,而且可以为县域工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撑,进而拉动全县经济发展,增强对资金、技术、人才、优质产业的吸纳能力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二是抓好一批中心镇建设。要根据城镇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定位,重点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心镇、特色镇、产业镇。三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共享文明、共同发展。

(五)加快发展县域特色产业

一是要注重发挥低成本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必须立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尤其是低成本优势。结合沧州市实际,应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管道装备、食品加工等产业,也正契合了发展低成本优势的要求。二是要提高质量,打造品牌。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产品质量监督,不但要确保产品质量过关,还要争取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要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培育全省甚至全国的“单打冠军”。三是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引领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加强配套协作,形成合理的企业群落和高效的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鹿刚.产业集群形成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

[2]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3]玉海国.河北省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状况分析[D].河北大学,2006.

[4]张元好,尹广娜,刘明.河北省产业集群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院报,2011年(2).

作者简介: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篇2

一、跨入环漩门湾时代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县位于浙东南沿海中部黄金海岸线上,是全国13个海岛县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立足海岛实际,全面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彻底改变了“一农二渔三盐”的传统经济格局,一跃成为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强县,连续八度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2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21.7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48万元(约7500美元),三次产业构成为6.3:66.1:27.6。目前,*县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原以“本岛时代”发展战略重心已严重束缚城市的建设和制约经济的发展,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必须跳出“本岛”发展*。

(一)顺应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需要

根据世界各国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低于30%为初期,即缓慢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高于70%为后期,为稳定发展阶段。20*年,*县城市化水平达到53%,说明已经具备了加速城市化进程的条件,但*县的城市化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20*年,*县的人均GDp约为7500美元,按照钱纳里模型以及世界银行的研究,*县城市化率应该超过60%(见表1、2)。

*

按照《台州市总体规划(20*-2020年)》对城镇规模等级划分,*县将成为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无论是从城市化推进的空间上来看,还是从建设一个中等级规模城市的要求上来看,目前岛内开发已经趋于饱和,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迫切需要跳出本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二)顺应产业发展格局调整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各工业功能区的相继开发建设,特别是漩门二期、三期围垦工程的相继开发和建设,*县的空间发展格局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县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在产业发展上采取的是点轴式,即以76省道为轴,沿线各工业园区和集镇为增长极的发展模式。通过沿线各增长极的极化效应,由各关联产业形成产业链,并拉动资金、劳动力、资源和人才、技术向各增长极点流动,从而形成了包括经济极化、产业极化、生产要素极化、功能极化和空间极化的复合型强劲增长极。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发展模式缺少扩散效应,即生产要素由增长极向周围地区的“倒流”或“外溢”的过程,过渡极化使企业之间过度竞争(争水、争地、争路、争资、争人等)和过度挤压,从而出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非发展轴和增长极地区要素的过度流失,也是形成*县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县应积极依靠政府引导,使增长极趣于分散,从目前的点轴发展模式过渡至点轴带动网络式发展。即在陆域以76省道及其复线为经济、人文发展轴线,新构建的人工网络(包括各镇之间的交通网、电网、市场网、信息网)为载体,形成以环漩门湾为核心的陆域经济网络区,以及以海岸带为自然轴线、大麦屿港区为核心的海洋经济网络区,推进区域平衡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三)区域经济发展面临重大的战略机遇和挑战

*县地处长三角的最南端、温台沿海产业带的接点。这对*县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推动温台沿海产业带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与此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力推动下,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更加速了国际间资本的流动,发达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而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区域之一。此外,“十一五”期间温台经济一体化将形成初步框架,而*县作为温州和台州之间的枢纽与沿海通道,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深水良港大麦屿港,因此*县已被列入温台沿海经济产业带的重点建设区之一。随着乐清湾跨海大桥建设和国家一类口岸大麦屿港口的深度开发,*县将逐步成为温台沿海经济区交通乃至经济的枢纽。然而,当前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是区域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大关,而城市化水平仅为53%,根据钱纳里模型以及世界银行的研究,*县城市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县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区域和城乡发展还不平衡,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大。二是由于工业经济的主导行业仍然是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面临着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巨大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朝阳产业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配件环节,竞争力不强的挑战。三是企业外流严重,面临产业梯度转移的挑战。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有利优势

(一)自然基础

*县是一个海岛县,陆域面积只有378平方公里,且境内多丘陵山地,平原多为滩涂淤积围垦而成。然而,*县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港湾优良。国家一类口岸大麦屿港位于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段,它扼瓯江口外,踞乐清湾东南门户,介于温州、宁波两开放城市之间,与国内基隆、福州、宁波诸港相距都在200海里以内,是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货轮往来南太平洋洲际航道的归接处,太平洋沿岸的重要港口基隆、香港、马尼拉、东京、新加坡和檀香山等,都处在以大麦屿港口为中心的近海扇面上,区位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大麦屿港区岸线呈南北走向,可用海岸线达35公里,深水港区宽4.5公里,可建造1至5万吨级泊位30多个,10万吨以上泊位20多个,进出口航道水深均在11米以上,2万吨级船舶不需候潮即可自由出入,是浙中南和闽北沿海之间惟一可以满足第三代以上集装箱船进出的港口。同时,大麦屿港三面环山,港区内风平浪静,平均浪高不超过1米,是国家航海学会推荐的天然避风锚地之一。早在1977年,交通部和浙江省交通厅进行沿海港址选择时,就肯定了大麦屿建设大型深水良港的优越条件。1984年初,在温州地区港址可行性报告评审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大麦屿港是全国第一流的深水港,建港条件可以与鹿特丹和神户港相媲美,形象地把大麦屿港比喻为浙中南和闽北沿海的“北仑”。

随着大麦屿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趋完善,与港口设施建设相配套的集疏运条件的日益改善。近年来,贯通了通往港区总长2450米的陈屿隧道,建成了台州沿海高速公路连接大麦屿港区宽达33.5米的疏港大道,开通了从大麦屿至温州、洞头、乐清等水陆客货运航线,建成港区堆场8000平方米。随着76省道复线的建成投入使用,黄泥坎第二隧道和陈屿第二隧道的开工建设,以及浙江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尤其是乐清湾跨海大桥的即将兴建,还有甬台温铁路*支线规划建设,这将彻底改善大麦屿港区的集疏运条件。虽然大麦屿港的开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它的资源优势正在变为区位优势和有利条件。特别是随着温台产业规划的实施,大麦屿港正在发挥其越来越大的作用。大麦屿港不仅是*县临港区的工业基地,也是县陆域走向海洋的纽带,还将成为*县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麦屿港的开发建设不仅事关*县自身的发展,而且是涉及到温州同浙中南、浙西地区乃至皖南、赣东、闽北等地区开发经济合作的战略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发大麦屿,建设港口*,不仅是*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契机,也是其融入温台经济区乃至浙皖赣闽经济圈的战略性突破。

(二)人文社会

漩门湾的优势不仅在于群山环抱的优美港湾,还在于其孕育着*人民,具有先发优势和发展潜力。解放塘、人民塘、苔山塘等海塘的筑起,不仅筑起了*人民的生命之堤,也围出了一片片良田。现在又在这片土地上兴办了许多企业,建起了工业功能区。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催生*现代化中等港口城市的形成以及一批集镇的发展。目前,在漩门湾两岸崛起了城关、坎门、楚门、清港、芦浦、干江六个集镇,还有龙溪一个乡。如果我们从构建环漩门湾时代去划分,它的范围可扩展到包括陈屿镇和沙门镇(注:陈屿办事处,既是珠港镇,又是“三位一体”的组成部分;沙门镇是环漩门湾产业带的组成部分)。这一区域是*县的先发地区,人口密度高、产业发达。漩门港口大坝工程使得*岛同大陆紧密相连,为跨漩门湾的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这第一步,也是目前*联系外境的唯一出路。为改善与外县的交通联系,现在两座现代化大桥飞架南北,把漩门湾两岸联系得更紧密,这为构建环漩门湾时代创造了更加有利条件。特别是漩门二期工程和漩门三期工程的实施建设,为*县新增用地10万亩,有效缓解了*十分紧缺的土地资源。所以,这里将是*未来的区域发展主战场,也是*人民的希望所在。

(三)产业协作

*不仅具有港口和海湾的优势和条件,区域内的产业特点也十分明显。*原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也是一个渔业大县。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经济成为主导经济,20*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46.42亿元,占全县经济总量的66.1%。目前环漩门湾沿岸规划建设各类工业功能区9个,规划面积已达6.4万亩,实际可利用面积4.7万亩,已开发面积1.93万亩,到去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97.52亿元,共落户企业1068家,其中竣工投产企业842家,建成厂房面积518万平方米。20*年共实现工业产值368亿元。通过实施开发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战略举措,产业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县形成了汽摩配、阀门水暖、家具、眼镜配件及医疗器械和医疗包装五大主导行业,20*年,产值分别达到223.84亿元、180.50亿元、22.01亿元、7.53亿元和2.73亿元。

*县社会分工协作更加紧密。随着配套生产条件的不断完善,已初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业分工协作产业链,并培植了一批制造业龙头企业,构建了若干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块状经济。如苏泊尔、中捷、博民、凯凌等大中型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引导中小配套企业共同发展,使*县制造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根据《*县工业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至2020年,结合*中等城市的发展形态,*工业发展空间基本形成“两城一廊”格局,即港北工业城、港南工业城、工业长廊,规划面积达到58平方公里(8.7万亩)。在此基础上,《*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环漩门湾产业带,它不是空中楼阁,产业集聚是基础,产业升级是关键。环漩门湾产业带必须有依托。根据各地经验,当前要把建设和发展工业功能区作为重要切入点。目前,*县共有工业功能区9个,乡镇工业小区50余个,但总体发展层次不够高,布局也不够合理,尤其是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拓展延伸还不够,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尚处于较低水平。对此,我们要依托现有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城镇体系和发展格局,围绕促进城乡之间的产业融合、资源和生产要素流动,充分利用漩门二期、三期围垦工程的相继完成和开工建设这一契机,做好整合、扩容和提升的文章,打造新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近期将漩门二期滩涂围垦区以及现有的漩门工业城作为*经济开发区的扩容部分,并规划中长期将漩门三期也作为*经济开发区的扩容部分,最终可形成80平方公里独立的经济开发区。

三、环漩门湾时代*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环漩门湾时代,不仅是地域空间上的一次跨越,更要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以消除构建环漩门湾时代、打造海湾型城市的种种障碍。

(一)适时调整区域行政机构设置,积极消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构建环漩门湾时代,打造海湾型城市,体制机制是保障。目前,无论从行政管理体制,还是从各种保障机制,还远远不能适应构建环漩门湾时代的要求。环漩门湾区域,现设立9个行政镇乡(办事处),建有漩门工业城、滨港工业城、汽摩配工业功能区管委会,成立了漩门二期管理局、漩门湾农业观光园指挥部、漩门三期围垦工程指挥部。由于行政划分上过于分散,管理机构设置上交叉重叠,存在着政出多门、规划缺位、布局混乱等现象。当前要抓紧成立构建环漩门湾时代领导小组,加强规划指导,强化工作协调。根据城市功能定位的总体要求,按照海湾型城市格局和组团式城市发展框架,高品位、高水平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分区规划以及控制性和修建性详规。既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又注重规划的全局性。努力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开发、分步实施。要加强对环漩门湾区域开发建设的工作指导和协调。要树立全面观念,要有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努力消除各镇乡之间、各管委会之间、各指挥部之间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的局面。随着构建环漩门湾时代的积极推进,对该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设置进行调整,把一些管辖区域比较小或行政机关距离较近的镇乡进行合并,对属县级直接管辖的像工业功能区管委会、漩门二期管理局等组织机构,也要进行整合。积极推进改革,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建立“村企”结对机制,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完善城乡统筹的养老、就医保障机制。

(二)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消除环境支撑上的障碍

中共*县委第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将全岛城市化确定为*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总体战略,把*建设成一个“三港一中心”平行式组团城市,并提出全岛城市化战略具体分三部走的战略构想。现阶段,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全面实施城乡规划、交通、供水、电网、环卫、信息等一体化建设,为全岛城市化打下坚实基础。按照上述实现全岛城市化的构想和思路,笔者认为要把交通道路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依托“四纵四连一环一覆盖”的县域规划公路网主要骨架的结构,主抓各集镇之间快速通道的建设,构建内外联系方便、城乡通达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率先在环漩门湾区域形成覆盖城乡公交客运网络,逐步构筑县城—乡镇—行政村的三级公交网,城镇之间形成以县域公路网为框架的公交线路,城镇行政村之间则形成覆盖所有中心村的公交线路。建立城乡公交相互衔接、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道路运输大客运公交网络新机制,努力实现村村通公交的目标。加快推进“一区三线”的建设和整治,逐步使“三线”从连接五大集镇的交通道路发展为城市道路。考虑*乡镇居民的出行和换乘需求,全面规划建设城乡公交换乘枢纽,形成零距离换乘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客运体系。

其次,充分利用空间,合理规划布局,加快商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今后城市发展布局及其功能定位,应充分利用环漩门湾广阔的地理空间,特别要利用漩门二期、三期围垦新增土地资源,加快商贸设施的布点,为新的城市政治文化中心行政配套服务奠定基础。要借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契机,整理置换并逐步减少城区工业用地,加快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努力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现代、管理先进,能为城市居民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主一副多级”商贸服务体系,即形成以港南为县级中心,港北为区域中心,陈屿、干江、沙门等若干个镇级商业中心的商贸流通格局。此外,要加大对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强化要素资源的保障;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积极消除生产要素制约

构建环漩门湾时代,产业发展是基础。当前,*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已跨入工业化社会的中后期,为*县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面临着资源制约加剧、环境日趋恶化、创新动力不强、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漩门二期和漩门三期海涂围垦新增土地资源,抓住漩门工业城和滨港工业城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优化经济空间布局,资源配置,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首先,整合提升工业功能区,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县的工业功能区是作为县域经济增量推动的主阵地,要通过整合、扩容、提升三条路径,提高存量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产出率,强化专业化分工协作,引导特色化发展,切实减少产业趋同、让利竞争现象,不断提升产业效益,全力打造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努力构筑承载能力强、投资密度高、环境污染少、产出效益好的高品位工业功能区,并结合城区拓展和漩门二期、三期开发建设,成为县域经济中远期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后续空间;发挥交通区位条件较好的优势,作为今后*县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形成“六区两城一廊”的产业布局体系,有效突破“低、小、散”的产业格局。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篇3

【关键词】城镇化县域经济衡南县

一、城镇化对衡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化的主要表现为随着国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农村的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的过程,也正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快,城镇的规模也越来越扩大,而靠近城镇的县域,其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衡南县城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不仅处于衡阳区域中心,也是衡阳经济重点发展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既能有效结合,又得以借力大城市经济的辐射。衡南县交通非常发达,水路四级通航,陆路便利,交通网络有着立体而现代化的优势。同时衡南县环境优美,地势平坦,湘江东岸群山环绕,地质条件过硬,非常适合现代化城市建设,无论是工业建设、还是居家生活,旅游休闲,衡南县都具备理想的条件。

县域经济要把县城作为经济建设中心点,乡镇作为纽带,将广大农村作为根据地,将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相结合,使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相交汇,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是特殊的区位和特殊的部门功能决定了县域经济的特殊地位。

发展县域经济应当从自身鲜明的特色着手,但是特色经济并不是县域经济的本质,而是要以紧密结合乡镇的资源禀赋,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抓住机会和地理优势,以优先满足当地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为目标,促进当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基础上,追求不断富裕的一种以民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要实现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是一条有效路径。第一,规模经济是现代化农业产业的主要特点,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证明,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从而使农村的土地加快集约化、规模化。大规模地应用农业机械等先进生产技术,降本增效,是农业有了质和量上的发展。第二,城镇化的发展能使城镇人口增多,会增长城镇对各种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这将大大刺激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三、城镇化能够促使工业化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反过来能够对农业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近些年来,风险投资对现代农业的青睐就是证明,这会使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分别阐述如下:

县域工业化必然要经历城镇化这一阶段,现代化也不能没有工业化,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想要发展,也必须要要靠发展工业化来实现,同时城镇化也在空间上为工业化提供了支持。城镇化的发展,技术、资金、人才、社会服务流入城镇,使得城镇工业企业不断应用新技术、新知识、新设备,向更高级的产业发展,提高其集聚度,同时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城镇化也能够加速转变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首先,城镇化带动消费持续增长,农村人口的五分之一转变为城镇人口,就会增加相应的城镇居民人口,使县域经济总消费提高二成左右。第二、城镇化也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绿化、亮化、美化,为城镇居民营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大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城镇建设的投资实质上是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最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体系更加完善,开拓了人们认识新事物的眼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进步,观念上去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转变,也能更好地促进人们致富之路的早日实现。

城镇化也能加速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理论界一致认为农民致富,必须降低农民的数量。实践证明,既要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流失,又要发展本地经济做贡献,使农民心系家乡,将才干和能力奉献给家乡,实现自身的发家致富,当地就必须为他们开创事业,奋斗拼搏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其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而这个平台和环境的搭建,只有通过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来实现。包括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快速发展,辐射和拉动效应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被提速,繁荣了服务业,为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随着就业渠道的拓宽,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

二、加快衡南城镇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一)优化产业结构

衡南县有着迅速发展的工业,其中建筑建材、冶炼化工、轻纺机电、农副产品加工这四大特色支柱产业有着较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国际市场上也有20余种产品畅销,是湖南省出口创汇大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相关产业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能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衡南县自然资源丰富,用以农促工、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来优化产业结构,能带动县区域的经济快速的发展。利用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建材、化工、电力、生态旅游业等等,将各大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各地域的优势,促进衡南县区域经济发展。

(二)优化地域结构

衡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同时也是全国百个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其中的特色产品有美国落地王鸽、湘黄鸡、奈李等出口到了东南亚和其他地区;花生、油菘、棉、茶叶等知名产品畅销全国。如果能够将工农业、城乡服务业统筹起来,那就能使衡南县的产品得到良性循环发展,进而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衡南县的城镇化建设应当立足于自身特点,面向市场,大力扶持特色经济,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加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型。

(三)优化资本结构

经济的发展,资本对于推动经济系统升级与进步的意义越来越大,并且衡南县又是以农业为主的县域,大部分工业也依赖自然和农业。为此,不管是衡南县政府还是各镇、乡都应积极引进包括银行借贷、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的资本进入衡南县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来,对该县的金融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农业发展银行的各项功能,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对衡南县的资本市场进行开发和发展,积极立法并执行进而保护生产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以做到防范风险,增产保产,增值保值的作用,更好地为衡南县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优化教育结构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促使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因素,而提高劳动者素质又需要大力提高对教育的投入和优化。不管是农业、工业还是旅游业的发展,都需要技术与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衡南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为了消除城市和乡村两级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差距,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形态来提高衡南县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对劳动力技能培训进行加强,为衡南县矿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保障。另外除了重视正规初高中教育之外,政府还应重视有较强专业技能培训的职中和专科,鼓励此类学校的建立和发展,为衡南县矿农业和旅游业的更进一步健康发展培养人才

三、根据自身情况,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衡南县盛产花生、油菘、棉、茶叶名优等产品驰名全国,发展现代农业以及食品加工业的潜力巨大。对于市场订单来单加工的发展,可以采取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在国内外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发展节约资源、提高环保的农业,提高农业经济的获利水平,促进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立足于衡南县的自身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是提升该县自身竞争力,事项资源优化配置,转型升级到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衡南县境内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余种,以量大纯度高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政府应多加重视,投入加大。重视工业的发展,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还提供许多有力便捷的基本设施,扶持重点企业、重点品牌、重点项目的发展。重点打造煤电、建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形成以矿力为优势产业,以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格局。全力促进传统产业现代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集群化,走出产业强县的新路子,科学规划,统一发展力争把衡南县建设成新型工业强县。

其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湘江自西南向北流通全境,并有两大支流蒸水和耒水流经县域大部分乡镇。舂陵河上之欧阳海水库。灌溉县域东境数十万亩粮田,数百条河港小溪及龙溪桥、双板桥、斗山桥三大湖泊,小二型水库及数不清的山平塘,构织成江南水乡。

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涉及面广有需要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撑,要发展好当地旅游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及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人员。但衡南县景区目前大部分人员素质偏低,加上旅游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难以留住人才,所以应多加强人员的素质管理,建立秩序良好的管理体制,加强地域性的民俗文化,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衡南县旅游资源丰富,是秀美古城,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做好规划管理,积极引进投资,做好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秀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排除对发展当地旅游业的阻碍因素。同时积极提倡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将农村的田园景观、自然环境、生态文化等等与当地名胜古迹和秀丽自然风光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等多项需求的旅游服务,该特色旅游业不仅能提高衡南县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同时拉动整个衡南县的服务产业发展。

优化县域结构,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以便县城对周边广大地区起到经济拉动和辐射其他地区的效应;突出当地的特色,强化发展当地的比较优势;重点培育和扶持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强的龙头企业,并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衡南县的区域经济,提高其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整合价值链甚至产业集群的聚集,将衡南县由农业经济主导转变为工业经济主导,要使县域经济以城镇化为中心,城镇化是提升县域经济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宋亚平.“县域经济”到底是什么?[J].江汉论坛,2010(5).

[2]刘国斌,陈治国.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变革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东北亚论坛,2010(2).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篇4

关键字:县域经济;经济差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至2010年底,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1425.4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840元,全国排名第四。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间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最大的昆山市(142185元)是最小的丰县(15414元)的9倍之多,可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江苏省突出的地区差异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二是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研究,三是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描述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作用机制及变化状况。但是“十五”以来,关于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研究不足,而这对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借助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区域单元的划分与指标选取

本文以行政县(含县级市)作为基本研究单元。考虑到江苏省各县的地理位置关系、经济水平状况以及过去的划分惯例,将江苏省50个县(含县级市)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其中苏南有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的14个县;苏中有扬州、南通、泰州的13个县;苏北有徐州、盐城、淮安、宿迁、连云港的23个县。人均GDp可以综合全面的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本文选择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和年平均人口作为基础指标,以2000~2010年为研究时期,相关数据来源于2001~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本文参考以往的研究方法,选择泰尔系数法(tH)和基尼系数法(G)。theil系数是通过把区域经济总差异划分为组内差异(twR)和组间差异(tBR),进而比较不同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和影响,theil系越小,表明区域差异越小;反之,表明区域差异越大。基尼系数是总体上衡量一国或地区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的统计指标。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大;反之说明区域间的差异越小。考虑误差最小原则,本文选择直接计算法,其公式为:G=Δ/2u=■∑■■∑■■|yj-yi|;其中:Δ=∑■■∑■■|yj-yi|/m(m-1)表示基尼平均差;yi、yj表示各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v表示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m表示所计算区域内县的个数。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空间布局变化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按照产业结构对其进行分解,基尼系数变化量分解为三部分: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结构效应;由三次产业集中度变化引起的集中效应;由产业结构变化和集中程度变化共同作用引起的综合效应。

三、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2000年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截止2010年,江苏省50个县份的GDp总量达到21779.9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6.89%,占全省GDp的比重相比2001提高3.49个百分点,达到52.58%。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县域经济差异也逐渐突凸显。根据统计,2010年人均GDp大于10万元的县苏南有4个,苏中和苏北没有;人均GDp在5万元以上的县苏南有13个,苏中3个,苏北没有。可见苏南地区的经济水平明显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间人均GDp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同时,江苏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产值最小且增量最少,第二、三产业产值均有大幅增加,并与第一产业的差距逐渐扩大。

四、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结构分解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结构分解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江苏省的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的theil系数并绘制图1,同时得theil系数贡献率(见表1)。从theil系数的变化趋势来看,江苏省县域经济总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在2001~2005年期间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2006略微缩小,2007年回升至最高值后逐年缩小;区域内部总差异以2008年为转折点,呈现先缓慢增加然后缓慢减小的变化过程。

对于三大区域内部的theil系数,苏南地区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且整体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说明苏南地区各县之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差距,区域经济发展最不平衡,并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苏南地区内部各县的区位以及历史因素造成,像昆山市、张家港市等发展较快,而句容市、金坛市等发展缓慢。苏北地区theil系数在2000~2005年期间整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在三大区域中苏北发展相对最为平衡,主要是由于苏北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导,虽然苏北5市各有独自工业企业,但是没有形成能够带动整个苏北地区发展的增长极,苏北各县经济始终没有拉开差距。苏中地区的theil系数基本较为稳定,“十一五”以来,苏中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扬州、泰州、南通三市经济水平相当,且增长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区域内差异基本保持不变。

根据表1中地区theil系数贡献率来看,2001~2010年期间,地区间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远大于区域内部差异的贡献率,前者的贡献率一直在74%以上,表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差异主要由三大区域间的差异造成。对于区域内部差异;苏南地区贡献率最大,苏北次之,苏中最低,并且呈现增大的趋势。这表明虽然苏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但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北和苏中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是地区内部经济差异较小,发展相对较为平衡。

(二)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产业结构分解

1.县域经济差异的产业构成分解

从表1可以看出,在考察期内总基尼系数在0.422~0.498范围内波动,且在2000~2007年期间基尼系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虽然2007~2010年间呈现下降的态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在考察期内第一产业的基尼系数和贡献率均最小,2001~2006年期间基尼系数略微上升0.011,接着2006~2009年期间基尼系数下降了0.03;第一产业贡献率不足7%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相对集中系数小于1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贡献率和相对集中系数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具有缩小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作用,这主要由于目前江苏省第一产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且产值规模较小,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不大。第二产业基尼系数和贡献率均最大,基尼系数在0.5以上,贡献率在57%以上,且两者均以2005年为转折点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峰值分别为0.561和63.4%,原因在于随着“十一五”期间苏北地区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第二产业取得了较大发展,使苏北地区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此外,第二产业的相对集中系数大于1,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说明相对集中系数对基尼系数虽然有促进作用,但是逐渐减弱。从贡献率和相对集中系数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差距是导致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三产业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上和总基尼系数保持一致,贡献率维持在30%~40%范围内,说明第三产业也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2.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产业效应分解

根据表1可以得出,2002~2007年总基尼系数变化量为正值,2008~2010年总基尼系数变化为负值,说明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自2008年以来逐渐缩小。在三种效应构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综合效应作用很小。集中效应与总基尼系数变化轨迹基本一致,且集中效应的绝对值比结构效应大,说明集中效应是导致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除了2009年为负值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说明结构效应基本上起着扩大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在2005年以前,集中效应具有扩大基尼系数的作用,2006年以来具有缩小基尼系数的作用;以2005年为分界点,集中效应经历了先大于后小于结构效应的变化过程。2005年、2006年、2009年、2010年综合效应为负值,其余年份为正值,但数值均较小,对基尼系数变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在结构效应构成中,第一产业除了2009年外,其余年份一直起着缩小结构效应的作用,但影响不大。第二、三产业对结构效应起主要作用,第二产业除了2009年、2010年为负值具有缩小结构效应的作用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具有扩大县域经济差异的作用;第三产业对结构效应的贡献处于波动状态,且以2005年为界先负后正,对县域经济差异起到先缩小后扩大的作用。2002~2005年和2009~2010年时间段,第二、三产业对结构效应的作用相反;但2006~2008年二者均对结构效应具有促进作用。在2007年以前,第二产业对结构效应的贡献大于第三产业,2007年以后小于第三产业。总体上第二、三产业变化趋势相反,第二产业增加,则第三产业减少;第二产业减少,则第三产业增加。在集中效应构成中,第一产业除2009年为负值外,其余均为正值对集中效应具有促进作用,但第一产业对集中效应作用很小,第二、三产业在2005年前均为正值,促使集中效应扩大化;2006~2008年,第二产业为负,第三产业为正,二者对集中效应作用相反;2009年、2010年,第二、三产业均为负值,具有缩小集中效应作用。

根据基尼系数变化量可得各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贡献率,其中第二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贡献率最大;第一产业对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率在2007年以前为负值,2007年以后为正值;第三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除了2005年、2008年、2010年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值对总基尼系数的变化具有促进作用。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县域经济差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1)从空间结构角度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主要体现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间的差异。苏南地区的差异相对较大且呈现扩大的趋势,苏中和苏北地区对全省经济差异的贡献均较小,但苏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差异对总差异的作用日益减弱。(2)从各分解效应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形成主要是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的共同作用。第二、三产业差异对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贡献最大,其中第二产业分布不均衡是导致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江苏省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均衡发展,重要的是加快苏北地区的发展,促使苏北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苏南地区应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协调各县之间的投资分配;同时依托苏中为跳板,支持苏北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华.路正南.江苏省县域经济及产业结构区域差异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31).

[2]顾万炎,严忠.江苏省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3).

[3]蒲英霞,马荣华等.江苏省区域经济趋同的空间特征与成因[J].现代经济探讨,2005(07).

[4]蒲英霞,葛莹等.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5(06).

[5]蔡芳芳,濮励杰等.基于eSDa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模式解析[J].经济地理,2012(03).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篇5

关键词:苏北;县域经济;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145-02

县域经济作为以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其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是发展苏北地区的主要内容,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但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研究苏北县域经济就是要根据其发展现状来扬长避短,制定科学的发展对策,从而实现苏北县域经济跳跃式发展。

一、苏北县域经济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苏北县域区位优势明显?熏地处黄海之滨,海岸线744公里,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紧靠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处在南下北上、东出西进重要位置,是全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新亚欧大陆桥即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数条高速公路和国道、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机场、盐城机场等骨干通道和基础设施?熏交通十分便利。连云港是江苏省唯一大型海港,也是国家主枢纽港之一和欧亚水陆联运重要结合点,苏北的区域优势十分明显。

2.资源优势

苏北地区拥有矿产、海洋、土地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资源短缺的江苏以及华东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在矿产资源方面,有徐州的煤炭、石膏和石灰石,淮安的岩盐、芒硝和凹凸棒土,以及连云港的水晶、金红石和蛇纹石等都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与利用价值。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苏北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提供了重要条件,苏北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土地资源为苏北发展海洋产业及现代农业提供了基本保证。

(二)劣势分析

1.农业现代化进程滞后

苏北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缺乏大而强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产品附加值低,一些地区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不高,思想落后,创新能力弱。这些都直接导致了现代农业思想推广困难,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充分,经济发展缓慢,地方财政收入较低,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2.工业发展缓慢

苏北县域总体上仍为农业社会,工业规模和比重过小,普遍缺少骨干企业、优势企业,工业的主体以县属中小企业居多,传统工业比重大,工业化进程明显落后,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二产增加值比重低于全省平均和苏南,工业结构尚未进入高加工阶段,附加值较低,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这加大了企业生产配套的成本。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苏北县域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由于县域工业不发达,服务业不兴旺,造成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可能性下降,导致农民增收速度减慢,这就给苏北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3.服务业根基薄弱

苏北服务业基础十分薄弱,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层次和水平都不高。无法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标准来发展。苏北县域城镇布局分散,中心城镇规模偏小的格局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服务业功能缺失,研发、金融、中介等服务业基础薄弱;餐饮、购物、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等服务业消费也严重外流;苏北的房地产业和商贸业,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功能性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信息服务、科技教育、内容产业等新兴服务业培育乏力,功能性产业发展严重软化等,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苏北县域功能的提升。

(三)机遇分析

1.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中国经济已实现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宏观经济政策也日趋稳定,权威机构和专家普遍预计,在2007年,中国经济将延续2006年的高位增长态势,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对于2007年宏观经济运行,国家发改委综合司预测处、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均认为,总体上将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预计,增长率为10%左右,同时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将为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国内供给因素能够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2.省内政策大力倾斜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苏北地区的发展,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在增加苏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扶持苏北产业发展、促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推动苏南苏北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政策的大力倾斜、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支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苏北的经济迅猛的发展。

(四)挑战分析

从苏北县域周边省份的邻近地区来看,苏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山东省为了促进山东南边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了许多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这极大地刺激了发展资金向此类地区流动。对苏北而言,已形成超前和领先的态势,京九铁路开通以后,一些附近区域如安徽、河南等原来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条件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再加上中央政府的中部崛起战略和地方政府的配合,必将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从而对苏北的发展形成了巨大挑战。从省内来说,如果苏北地区没有抓住全省发展的机遇及政策,苏北地区的经济不但不能和苏南的差距缩小,反而会越拉越大,这些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农业产业化战略

苏北县域的农业产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从而联合分散的小农户进入市场,克服了盲目进入市场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和风险;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弱质状况,推动农业走现代化之路,促进了商品生产基地的建立,使得先进技术及时推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农民收入得以增加。因此,应加快推进苏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二)产业集群战略

理论和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方式。苏北应把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群上来,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将大企业的内部分工外部化,集群整体对外相当于一个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大企业,而集群内企业则是平等互助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外部的垄断性与内部的有效竞争并存,使产业集群产生了1+1>2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对苏北发展县域工业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招商引资战略

苏北县域有很好的资源、地缘优势,但资金、技术、人才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仅靠自己的财政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是发展苏北县域的一条重要途径。要把招商引资放到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招商引资的力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苏北地区近几年在招商引资上成果显著,在当前招商引资的机遇很多,竞争也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四)民营企业战略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活力的标志。苏北县域经济是在很低的工业化基础上发展的?熏存在着散、小、弱、重的特点?熏企业集聚度差。苏北要充分利用民间力量把民营经济打造成工业经济的新生力量,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课题。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就缺乏主要动力;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通过大力营造鼓励全民创业的外部环境?熏充分释放民间张力?熏激发县域经济的内生活力?熏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民营化进程?熏是苏北县域发展的现实选择。

(五)科教兴县战略

苏北县域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加大人才培养使用力度,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通过中心城市进一步统筹整合科技教育资源,加大改革的力度,创新体制,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教育的发展要深入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办好高质量的各级各类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各级各类人才,科技发展要加强与科研单位、企业、高校在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推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面发挥骨干和引领作用。

(六)南北区域合作战略

江苏三大区域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差异很大,从全省的整体出发,应重点鼓励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合作,以更大的力度推进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从而加快苏北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不仅注重苏南企业、项目的空间移位,更注重苏南先进管理体制的移植。先发优势在苏南,后发优势在苏北,苏北地区要紧紧抓住苏南资本向苏北转移的大好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南北互动、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要主动依托和服务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篇6

一、我省县域经济的区域特点

(一)处于省会中心经济圈的县域经济特点

省会中心经济圈为我省中部偏西地区,这个“1+6”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另外还包括泰安、莱芜、滨州、淄博、聊城、德州6个城市及下辖的34个县区,交通便利、人口众多,但由于该区域主要以内向型经济为主,导致整个区域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该区域的经济特点主要有:意识第一产业占比较高,有明显的农业经济特点,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点;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以产业结构雷同的、附加值低的工业制造业为主,大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三是经济发展较为保守,缺乏开放性。主要与该区域远离沿海,深处内地有关;四是规模化和工业化发展不足。

(二)处于黄河三角洲经济圈的县域经济特点

作为国家近年重点规划的高效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经济圈主要涵盖了东营、滨州、烟台、淄博、潍坊、德州的全部及部分共19个县区,该区域在全省县域经济中处于中等偏高发展水平,2009年以后,该区域凭藉国家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优势,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迅速,成效较高,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对区域内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生态产业;二是各县区注重特色农业品牌的建设工作,县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托当地资源各有侧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经济;三世由于该区域位于黄河入海口,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位置优越,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对资源的依托性比较强;四是由于该区域生态较为脆弱,所以重点发展节水农业、绿色种植业、现代农业、生态渔业、水产养殖业、休闲渔业,并对于也资源进行深加工,发展具有渔港特点的特色经济。

(三)处于“半岛蓝色”经济圈的县域经济特点

作为我国首个一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发展区,“半岛蓝色”经济圈主要包括我省整体海域和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6市及下辖31个县区。该区域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外向度高,是我省资金、人力、物流、信息最为密集的区域,城镇化进程发展较快,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基础较好。主要特点是:一是信誉经济发展速度始终高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且快于全省平均发展速度;二是由于该区域包括我省所有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产业发展以现在语言为主导,积极发展标准化海产品养殖基地,建设现代渔业发展示范区,综合效益比较高,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较大;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非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比较高,优势明显;四是凭藉发达的海洋交通运输优势,以及靠近日本、韩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区位优势,对外贸易比较发达,且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良好。

(四)处于鲁南经济圈的县域经济发展特点

鲁南经济圈是我省重点发展区域,该区域主要包括枣庄、济宁、菏泽、临沂、日照5市集下辖43个县区,该区域人口众多,但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经济规模较小。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是:一是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比^丰富,由于人口基数大,剩余劳动力较多,因此人力成本较低,县域经济发展的依托程度较高;二是做为我省粮食主产区,该区域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农业性较强,但是却多为基础农业,缺乏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以及特色农业的发展;三是该区域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总体规模较小,GDp以及人均GDp军地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多以传统工业为主,集群化发展不足,没有形成规模也缺乏竞争优势。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我省四大经济圈的县域经济由于在交通运输、经济基础、所占资源、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上各具特色,形成了全省县域经济之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整体发展态势。

二、优化我省县域发展格局,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几条对策

一是挖掘产业优势壮大产业集群。各县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集群发展战略,将现有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对于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区,应重点壮大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建设、化工产品加工等基础产业集群;对于工业化发展水平中等的县区,应重点对传统产业集群进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先进制造业的高档化生产;对于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加快培植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集群,提升科学技术的发展含量,延长工业产业的发展链条。二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首先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效运输体系,加快商贸物流的发展步伐;其次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坚持走低耗能、高产出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应进一步巩固我省农业大省的地域优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应进一步把我省的支柱产业做得更大、把高新技术产业做得更精、把产业链经济做得更长;应进一步加强第三产业的重点地位,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型产业、旅游文化等服务行业。四是优化县域经济的金融环境建设。要努力拓宽投资以及融资渠道,积极发展民营、乡镇企业,为招商引资事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领域;要加快农信社等金融行业的改革步伐,鼓励金融业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指引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县域经济融资打造坚实基础。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篇7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市场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但也面临着许多的新问题,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现与经济方式转变的关键问题。

近年来,县域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标志性变化:一是县域经济不仅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而且经济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传统农业份额明显下降;二是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在县域总人口和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显著下降;三是民营经济和市场的作用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外部环境和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县域经济同市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陷入趋同;县域工业尚未发挥主导作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一、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主要途径,就是调整经济结构。当前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我们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第一、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推进城镇化。

第二、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如交通运输、金融、商贸、信息、会展、社区服务以及文化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扩大短缺服务产品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尽快使服务业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产业。

第三、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

二、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性也越来越明显,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高投入的状况和严重依赖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严重依赖引进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此,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催生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支撑,着力提高原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一、要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体制和环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以加强体系内各要素的互动,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把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拓新市场作为经营的中心环节。努力将主要依赖消耗资源和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的粗放经营模式,转变为以自主创新驱动为主的集约经营模式;将以有形资本为主线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开发人才资源为主的创新管理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县域原始创新的主要力量,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提升其原始创新活力和动力。要以财政参股、补贴、贴息等不同的投资形式投入资金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同时通过提供包括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盈亏相抵、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免税期等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

第二、要构建以技术为中心的集成创新体系,要将企业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以合理的结构形式,有机集合构成互为关联匹配的整体,形成整体大于局部协同效应的集成创新体系,从而造就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为此,要加快主导产业技术集成。充分发挥各类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基地等创新主体在加强高技术自主创新推进技术集成创新中的中坚作用,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相关技术研究,力求实现核心技术的创新与技术集成的重大突破,提高主导产业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开发能力。同时,加快各载体的体制机制创新,消除产业集群间的制度壁垒,推动创新主体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诸如基础性科研、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扶持力度,为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三、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工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9)01-0063-03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自然条件、人口素质构成、资源分布状况、政策倾斜、市场发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显示出不平衡性,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关注经济发展差距尤为显著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间和省域内部,解释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宏观格局和东中西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省际间的经济空间格局和客观存在的省界相接壤的经济低谷区,而对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研究较少。

苏南典型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比较

(一)各地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指标判断

根据2007年江苏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可以得到2006年常、苏、锡、通等15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各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处于1800~18000美元之间,最高的是苏州的昆山市,为141064元,折合约20152美元(按1美元等于7元人民币估算),居江苏省52个县(市)的第1位,最低的南通的如皋市为12701元,约折合1814美元,居江苏省52个县(市)的第32位。昆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2万美元,步入了发达经济阶段后期,张家港、江阴等2县(市)也进入发达经济阶段前期。相比之下,南通市下辖的海安、如东、启东和如皋等4县(市)仅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因此,南通的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苏南地区县域经济,常州的县域经济发展与苏州、无锡存在一定差距。

(二)各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比较

数据显示,除昆山市外资企业数量超过内资企业外,其他各县(市)内资企业在数量上仍占据优势;工业总产值的分布情况也大体相当:在内资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各项指标所占比重很低,民营经济占据重要的地位。

1.企业规模比较分析。就企业规模而言,常、锡、苏、通各县(市)民营工业企业差异明显。根据表3的数据,江阴市和张家港市的各项民营工业企业经济指标远远高于其他县(市),以利润总额为例,江阴市最高为103.77亿元,最低的昆山市该项指标仅为5.43亿元,两者相差19.11倍。无锡和苏州下辖的其他各县(市)民营工业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如吴江市和太仓市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5.91亿元和12.71亿元,低于南通的通州市和海门市。常州的溧阳和金坛两市各项指标处于中游,因此,今后常州应进一步发展县域民营工业企业,并以此为基础缩小常州与无锡、苏州之间的经济差距。

2.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分析。在比较常、锡、苏、通县域民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以户均工业增加值、户均总资产、户均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经济指标为依据展开,具体数值如表4所示。

根据表4的数据,江阴市和张家港市的各项民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也远远高于其他县(市),以户均利润总额为例,江阴市最高为1296万元,最低的如皋市该项指标仅为177万元,两者相差6.32倍。但是无锡和苏州下辖的其他各县(市)民营工业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同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其次。从每百元销售收入所实现的利润额来看,金坛市和通州市的该项指标高于其他县(市),分别为6.96和6.21。吴江市、海安市、如皋市的该项指标较低,分别为3.31、3.20和3.21。就这一指标而言,常、锡、苏、通各县(市)民营工业企业的差异并不明显。

3.常州县域经济发展逐步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的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溧阳和金坛两市的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稳中有升。2000年溧阳和金坛两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为13.53%和10.54%,2006年则上升为13.87%和11.60%。从2000年至2006年,常州县域经济各项指标都稳步增长,其中,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了1.76倍左右,地方财政收入比2000年增加了2.84倍左右,实际利用外资额比2000年增加了2.19倍左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纯收入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1.19倍和0.79倍左右。常州的县域经济处于良好的增长态势,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4.常州县域经济领先于南通,但与苏、锡仍存在差距。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常州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同处一省的苏、锡两市县域经济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与南通相比,常州县域经济的多数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

以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比较,常州县域经济实力与苏州、无锡差距明显。2006年常州2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99.63亿元,接近江阴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常州县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9.82亿元,苏州和无锡的该项指标分别为690.07亿元和704.1亿元,常州县域经济总量与苏州、无锡差距较大。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而言,常州与苏、锡差异依旧明显,但却领先于南通。常州的溧阳与金坛两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52个县(市)排名分别为11和10名,而南通的6个县(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在13至32名之间。

以县域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为衡量指标,常州县域财政实力与苏州、无锡相比也是差距明显。2006年常州2个县(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县均为10.22亿元,而苏州和无锡分别为46.44亿元41.07,常州仅为苏州或无锡的四分之一,县域财力差距十分明显。但与南通相比,常州的县域财政实力强于南通,南通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县均为8.34亿元。

5.常、苏、锡、通的县域民营工业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不同。如前所述,县域民营工业的发展状况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很大,但在不同地区这种影响的表现存在差异。例如苏州的昆山市,外资企业的数量明显超过内资企业,当地的民营工业企业的各县经济指标不但没有表现出优势,个别指标甚至为最低值,因此,民营经济对该县域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大。就常州市的县域民营工业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溧阳和金坛两市的民营工业企业的各项总量指标在常、苏、锡、通15各县(市)中处于中游,但就县域民营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而言,溧阳和金坛两市的民营工业企业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今后常州应进一步发展县域民营工业企业,并以此为基础缩小常州与无锡、苏州之间的经济差距,同时保持相对于南通的优势。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篇9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金融;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173-03

一、县域金融的发展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国的县域金融基本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县域金融体系。然而现在的金融机构尚不健全,如隆安县的县域金融以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共有42个网点,其中农业银行7个,农村信用社15个,邮政储蓄19个,工商银行1个。①此外,县域中还有一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小额贷款公司,也没有担保公司。

(一)当前中国县域金融的特点

中国县域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金融机构的种类不全。以隆安县为例,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四种金融机构,没有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显然,这与蓬勃发展的县域经济对金融支持的需求相比,机构明显偏少;(2)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权残缺。隆安县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作为县一级的支行机构,并不具备贷款的审批权,因此,县域金融中的上述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过程中,其权利是残缺;(3)服务方式简单。隆安县的各类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主要以“存、贷、汇”等传统业务为主,其他业务诸如个人消费信贷、投资理财、支票结算、自动柜员机等在县域范围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可以说,县域金融的服务水平过于简单,缺乏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

(二)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

此外,我们从表1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

1.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支持不足。这主要表现在:(1)信贷规模偏小。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及农村信用社三家金融机构的2011年存款余额为43.24亿,贷款余额仅为22.41亿;(2)支持范围小。据自治区农业银行的统计资料,2011年自治区农业银行对隆安县的建设项目支持范围很小,除了水电站等少数两三个项目之外,其余的如小城镇建设、县城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农业银行均没有支持的项目;(3)资金外流较多,特别是邮政储蓄银行,存款余额为8.9亿,贷款余额仅为0.52亿,新增贷款为0.0028亿。这些邮储资金经过上存人民银行后作为基础货币,虽然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的方式,返回一部分用于支持三农,但规模极其有限,实质上成为县域资金的“抽血机”。

2.农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减弱。近几年来,农业银行对县域经济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1)信贷余额增长的幅度小于存款余额增长的幅度;(2)支持的项目数量也有所下降,以2011年为例,隆安县域金融仅贷款支持两个项目;(3)减少服务网点,特别是县以下的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4)信贷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的管理模式,对县一级的支行根本不予授权授信,保留下来的机构网点所吸纳的资金大部分或全部上存,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一线“储蓄所”。

3.县域金融信贷投入结构不合理。从目前农业银行情况看,信贷投放领域相对比较集中,信贷投入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消费和少数基础建设项目上;信贷方式上比较单一,主要采取抵押贷款和票据贴现两种方式,限制了部分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另外,在放贷上也存在“垒大户”现象,对于一些优质客户,给予较大的授信额度,致使信贷资金过度集中,使县域中小企业借款更加困难。

4.农村信用社融资能力差,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几年来,随着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发放农户小额支农贷款等活动全面推行,特别是实施利率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农村信用社迅速成为了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于隆安县而言,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县域金融体系中的主要力量,2011年的数据表明,无论是存款余额还是贷款余额,在隆安县都是最大的。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资金短缺,包袱沉重,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而来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大,还贷周期长,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不足的原因分析

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原因是多样的和复杂的,但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县域金融系统的原因,二是县域经济主体的原因,三是县域金融支持的环境因素。

(一)县域金融系统的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过于烦琐,与县域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呈现出的急、频、小的特征不适应。但是,县域金融中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权利,特别是贷款权普遍上收至上级行,县级支行贷款权很小。隆安县农行仅有存单质押权、存量客户短期单笔800万元和中期流动资金单笔600万元的贷款权,对新增客户一律需要上级行批准,存单质押贷款也只能贷质押额度的70%~80%。由于基层行贷款权限小,许多贷款需要二级分行甚至一级分行审批,环节多,时间长,因而满足不了县域小微企业的需求。

2.县域金融系统的支持责任与利益激励不对称,导致员工缺乏支持的积极性。目前,各行要求新增贷款“零”风险的状况没有丝毫改变。如农行要求信贷人员对贷款实行“三包”,即“包放、包收、包赔”,并终身负责。在贷款的责任约束下,信贷人员没有100%的把握不会放贷,对风险难以确定的中小及个体民营企业不愿贷款支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现有的信贷管理制度激励县域金融的逆向选择行为。目前,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实行信用评级制度,将信用评级的结果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并设置了较高的贷款标准,只有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企业即一些龙头骨干企业能够获得贷款。而县域经济中,以传统农业、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业为主导,即使一些规模小但效益很好的企业在评级标准面前也难以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从而被挡在贷款门槛之外。从各家商业银行调查了解,虽然口头上重视对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但在实际经营中普遍加强了对大企业、优质客户的争夺,压缩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

4.县域金融中现有的金融产品针对性不强。目前,县域金融机构服务集中于“存、贷、汇”等传统业务,金融产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针对性不强。县域金融机构服务半径也比较狭窄,基本上围绕县域城区业务,难以延伸到乡镇和行政村。

此外,农业生产方式尚需加快转变,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也制约着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出规模效益。

(二)县域经济主体的原因

1.县域企业的整体素质较低,融资能力不足。县域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般资产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低,财务制度不健全,抗市场风险能力弱,总体信用等级低,难以形成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2.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现象严重。县域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还贷意识差的现象。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大量逃废,悬空银行债务,而且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过程中打球,钻政策空子,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难,债权无保证,出现风险即使通过法律手段收贷,也是胜诉容易执行难,贷款收不回,还得增加诉讼费用,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

3.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与县域经济低水平失衡的矛盾。目前县域经济大多是传统封闭式的内向型经济,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工业、农业。无论从企业规模、科技含量还是管理水平上,均处于低水平状态,投入高、回报低,难以实现规模经济,扩大再生产能力不高,吸纳银行贷款的容量小,迫使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将大量闲置资金上存,形成了高储蓄低投资,金融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化配置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形成“经济发展快—经济规模大—容纳资金多—银行贷款多—经济发展快”的良性循环。再加上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大多数资产负债率高,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缺乏优势项目,与金融机构信贷标准有较大差距,出于风险控制和效益考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缺位。

4.抵押担保难仍是制约县域经济主体融资的瓶颈。按照贷款管理的有关规定,企业向银行贷款时,要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而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有效资产少、抵押能力低,特别是村镇中小企业,集体土地和房产都不能抵押,无法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

三、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县域金融机构方面

1.进一步丰富县域金融机构的种类,提供服务网点的覆盖率。贫困县的县域金融机构种类偏少,隆安县目前仅有工商银行(1个网点)、农业银行(7个网点)、邮政储蓄银行(19个网点)、农村信用社(15个网点),既没有小额贷款公司,也没有金融担保公司。这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的多元化需求是不适应的。因此,应当降低门槛,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着重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信用互助组织,并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延伸县域服务网络,把机构设置和产品创新作为突破口,从而丰富县域金融机构的种类和产品,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

2.强化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支持。贫困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农业是弱质产业,受天灾影响较大,而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项目,如农业产业化开发、农业技术推广以及为了改变投资环境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城镇和乡村之间的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硬件”建设等,资金求量大,多半是社会效应高而经济效应低的项目,资金需期限长、回收慢、风险大,商业金融机构不愿意介入。对于这一部分的投入,需要国家对县域金融给予制度上规定,让贫困县中的县域金融对其上述项目给予政策性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要探索建立专门对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政策性机构或者发展一批地方性股份制的金融机构等,进一步丰富为县域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

3.重新构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银行管理体系。首先,要改变目前县域金融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残缺的现象,上级行要适当下放给县级分行一定的贷款权限,摒弃“贷款零风险”的不实际想法,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分担贫困县中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定的政策性风险和市场性风险。其次,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与创造优质信贷资产激励机制相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既要避免道德因素带来的信贷风险,也要避免逆向选择导致的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不够的现象,做到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与创造优质信贷资产激励机制相统一。再次,建立“取之于县域,用之于县域”的储贷激励机制,逐渐改变银行信贷资金上“农转非”和“乡养城”的局面。资金外流是制约贫困县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县域金融应该建立“取之于县域,用之于县域”的储贷激励机制。首先,人民银行应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制定实施向贫困县县域经济有效信贷投入倾斜的货币信贷政策,如下调县支行资金上存利率,激励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及以下机构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针对邮政储蓄银行只吸纳存款不放贷的状况,建立邮政储蓄银行返还机制。数据表明,①邮政储蓄已经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因此,人民银行应该制定相应政策,把县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例通过人民银行全额用于增加对县域金融机构的再贷款,由这些县域金融机构放给县域经济中的中小微企业,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通过上述手段,使从县域农村筹来的资金,要大部分或全部投回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以保证县域资金良性循环。

(二)县域经济主体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县域经济的主要是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构成的。由于历史原因,县域经济中的各种企业往往存在产权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因此,要增强企业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就必须抓住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快企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使县域企业的资本、资产结构得到改善,实现规模、技术、产品升级,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石盛林.县域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J].财贸经济,2011,(4).

[2]刘小龙.中国县域经济论纲[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2).

[3]陈泽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03.

[4]陆珉峰,等.县域金融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探讨[J].华北金融,2011,(10).

[5]李建华.中西部地区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J].台声,2005,(6).

[6]崔建军.西部地区县域金融资金流失问题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0,(1).

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篇10

一、前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影响不言而喻。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的背景下,我国中西部地区面临承接发达国家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挑战,各地区都竞相给出大量优惠政策进行招商引资,其中不乏从发达地区淘汰的污染重、能耗高的企业。这对县域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为了减少对外资的依赖性。县域经济一定要充分发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与地方文化特色,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是以特定的地域空间为载体,以特色要素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经济结构、组织、体制和运行上带有新特点,使优势要素得到放大和扩张,并进而使体现为本区域特色的经济。而与城市经济相比,县域经济发展缺乏竞争优势,必须更多依托自身特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立足地方县情,培育、开发和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二、休宁县域状况分析

(一)区域特色状况

从地域上,休宁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与浙赣两省接壤,是典型皖南山区县城,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盛产木材、茶叶等农作物。县内有着众多茶叶品牌,被誉为“中国有机茶之乡”。此外,休宁县毗邻黄山市区和黄山风景区,环境优美,境内有着名的部级风景名胜区、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齐云山。从历史发展上,休宁历史悠久,建县于东汉建安十三年,有着浓厚的徽州文化底蕴,孕育着“徽州四大古镇之一”的万安古镇。在浓厚的徽文化熏陶下,和便捷的水路交通休宁休宁自宋嘉定十年至清光绪六年共出了19名文武状元,是中国第一状元县。

(二)经济基本状况

休宁县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为41.4亿元。实现人均生产总值为15115元(折合2240美元),低于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382美元,也低于黄山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846元(超过3100美元)。其中,旅游收入、农业收入(不包括林畜渔业)为20.36亿元,占全年生产总值近50%的比重。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0、16.5、15.9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1.7:39.9:38.4。

(三)发展战略

休宁县政府对县城的长期发展制定了一个明确目标——把休宁县打造成宜居宜家的“中国休闲养生之都”。这就要求在走“工业强县”的道路中,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转型中培育和壮大主导地方特色产业。把“绿色休宁”的品牌做强做大。

三、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谋划

县域经济在走特色经济发展路子上,定要把握特色,整合资源,打出自己的亮点,形成适合本地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并不断扩大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对休宁县的地域特色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本县的资源特色主要有——旅游产业、茶竹石雕产业、特色农产品等。

(一)融合新元素,丰富旅游产业

在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景的旅游产业中,融入本地特色。休宁作为全国有名的“状元县”和产茶大县,在发展旅游产业中,积极拓展旅游新线路,更好地融入把茶文化和休宁教育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本地旅游项目,增加旅游收入;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休宁的宣传影响力。

(二)形成特色的茶产业集群

经济学中非常强调规模经济,规模赢得优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集中做大产业规模、增强竞争力,才能赢得竞争优势。这就要求在产业布局上,推动产业的积聚,形成一个功能布局合理、产业积聚明显、经济效益显着的发展态势。而休宁有着近百家茶叶生产销售公司,其中很多是乡镇企业,只有“松萝茶叶”、“新安源有机茶”两家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产业链较宽,并没有真正体现集群效应。

(三)深入发掘传统徽雕文化

石雕和竹雕作为“徽州四雕”之二,而休宁县盛产翠竹,茶园石以及所传承的优秀雕刻工艺。其中,张王楼制造厂主要生产的深浅浮雕笔筒等摆件,竹雕楹联,屏风和竹根雕人物已远销东南亚各国。石雕作为传承“古徽州文化”的载体,在整个黄山境内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享誉甚高,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竹雕和石雕在县内的传承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得到重视。

(四)发扬传统徽教育文化

“全国第一状元县”是一张金字招牌。休宁不仅是在宋代至清代在教育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建国后的现代也是成绩斐然,休宁万安中学便是这声名显赫的功臣。很多学者也对休宁的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和总结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促进教育事业的提升,进一步发扬徽文化。

此外,还有很多乡镇特色产品有待深入开发,如茶油、徽菊、蓝田花猪等。在“工业强县”的规划中,走好绿色、循环、创新之路。首先,要注重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减少对污染大的重化工业的招商引资,培育以十二五规划中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其次,发展好循环经济,鼓励物资回收公司的成立,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再次,努力开发创新型产业,如着名的“农夫山泉”矿泉水的水源就是来自休宁境内的“六股尖”,本地可利用优质水源开发矿泉水产品。

四、县域特色经济政策支持

实现地方特色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的挖掘、开发和完善,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鼓励和支持。

(一)大力支持乡镇特色企业发展,以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民增收。对各乡镇的特色产品开发,积极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服务,引导企业生产,为企业的市场开拓与销售提供平台对接服务,积极宣扬和鼓励借鉴其他县域特色企业的发展思路和先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