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十篇影视和文学的关系十篇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29:21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篇1

【关键词】外国文学改编经典文本影视狂欢课堂教学

外国文学名著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优秀文化的积淀,是文学中的精华,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在多彩的视听享受的影响下,学生的文本阅读积极性不高,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外国文学的特殊性质,它不仅比其他学科更需要影视资源来填补中外文化差异的鸿沟,影视教学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外国文学教学课堂的积极性,而一些和外国文学相关的影视改编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我们可以借影视资源引导学生的兴趣,但一定要明确指出二者的不同,最终讲授要回归到文本,提倡文学性阅读。因此,名著影视对于传统的文学讲授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是也决不可简单地照搬,甚至替代。

一、名著影视的骤然兴起与经典文本的逐渐失落

经典文本的失落源自1895年电影的诞生,在那以后短短的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影视狂欢时代华丽的到来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在全新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下,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

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要比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的原因。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型、享受型的社会转化,外国文学名著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所遮蔽,神圣的文学被忽略,许多的经典名著被冷落。

名著的命运从侧面反映了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了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二、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异同

名著影视是诸多艺术的混合体,经典文本作为名著影视存在的前提,可以称之为名著影视的母体。名著影视以其强烈的视觉表达效果取得了较于文学的真实感,而今经典文本的短处可能就是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理由所在,即文学的媒介――文字。

名著影视与经典文本的审美意象的构成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达到的审美效果也不尽相同。经典文本是一种语言艺术,其审美意象就是靠语言媒介来创造的,其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和未定型性;名著影视是一种可视艺术,其审美意象是通过声音、图像来构成的,其审美意象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经典文本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创造性的审美愉悦,而名著影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审美想象,既表现了美,但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美。

三、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关系

1.根据教学的需要,正确筛选影视资源,观摩完整的原著影视。面对大量的名著影视,其中必定是良莠不齐,我们应选取与教学需要相关的且与原著精神风貌一致的影视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外国文学课程本身有综合性、异源异质性强的特点,使得作品中出现的特定历史、宏伟的战争场面、充满神话色彩的图景、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以及宗教的主题等仅凭想象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其中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观看名著影视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文本的意境与思想,也能促进学生重新阅读文学原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蕴。

2.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要各有侧重。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以坚持经典文本为主、以名著影视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中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无从了解,听课味同嚼蜡,毫无效率可言。在教学中引入名著影视作为辅助手段,展示那些精彩的或是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阅读原著,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3.名著影视与原作对照,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教师要立足于经典文本,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精彩的电影或片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对比的方法提出一些灵活有趣的或悬念性的思考题,促使学生对经典文本的回归。通过阅读原著和电影对照,然后组织课堂发言、讨论分析、随堂作业等形式,促进学生活跃思想、热烈讨论,从中学习到知识。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篇2

盛世危言:电视电影八年和面对的严峻挑战面对如此风光的电视电影,我愿发一盛世危言。我以为,电视电影将面对巨大的挑战。一面是多媒体的强势挤压,那就是网络电影和新媒体电影、流媒体电影,将抢占电视电影的生存发展空间。我预计不出5年,这些多媒体电影将铺天盖地。另一面是大银幕电影经过市场历练和自身调试之后,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将与电视电影争夺观众争夺生存天地。预应这些巨大的挑战和挤压,我们再反思电视电影的今天,它的不足和软肋,更使我们的忧患意识有了现实性。我们有精品力作,但是没有形成强势,我们有比较丰富的样式和风格,但是没有形成风格群落,没有形成成熟的类型化的艺术格局。由此看来,一个话题的确立就显得十分必要:那就是应该寻找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

应战预案:可持续发展之美学主张对挑战的应战,从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理论上清醒,实践上方能主动。寻找并确立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当务之急。电视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看来应该包含着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第二,强化品牌意识;第三,科学编辑系统;第四,扩大文学后援;第五,整合资源配置。

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美学主张首先体现在题材层面上。表现什么生活,彰显什么人物,是文化立场的印证。我们选什么,怎样选择,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国情决定的。科学发展观的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都在一点上重复,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命运,关注百姓的生活,这被提到了执政第一要务的高度。基于这样一点,在电视电影的题材层面上,我们应该做到在各种题材中,以现实题材为主;在现实题材中,以平民题材为主;我们要书写百姓、书写大众、书写草根。今天应该重提人民性的话题,人民性确实被淡忘已久了。现在的作品礼赞白领的太多了,那是一种贵族化倾向。我们不应以中产阶级自居、自傲,应多一些平民情怀。不应抱着一种贵族和精英的姿态居高临下,俯视平民俯视众生。我们应坚守为大众的方向和立场。

在题旨层面,要清醒我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我们既可以说置身于主流文化的环境,也可以说置身于世俗文化的环境,更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种泛娱乐化时代的环境。打开电视,我们有主流作品,有主流文化,有主流话语,但是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万民选秀,助民狂欢,天天过年,这类综艺节目形成收视狂潮。而剧类作品,则是世俗风情大行其道。我们不反对世俗情怀,我们正视公众有享受快乐的权利,但有学者称,人民也有格调低下的权利,我却质疑。美国传媒大王默多克说过一句话“我们的趣味降低一点点,读者就会蜂拥而至”,这句话有片面的真理性。关键是降低的度,降低多了为恶俗,降低少了为媚俗,降低多少为准确,这是至关重要的。考察剧类作品,我们发现其中虽有英雄形象,虽张扬英雄主义,但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市民情绪。可谓英雄退位小市民登场。小市民的世俗欲望,小市民的世俗情感,小市民的世俗性格,在电视剧类作品中成为时尚。重欲望,轻责任;重自己,轻他人,成为私人化写作的主要内容,而私人化书写又被时尚评论家奉为上佳境界。小市民情怀不等于平民情怀,平民情怀则为百姓情怀。

有鉴于此,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可否应有这样几个方面: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既要为民解压找乐,更要为民代言请命。题材层面重提人民性,在题旨层面上要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我们可以用快乐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欢愉;用人文关怀给观众带来心灵慰藉;但,更应反映平民大众的愿望和理想,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为民写作,为民立言,才是上佳境界。为什么《天狗》被视为艺术珍品,因为我们珍视《天狗》的思想力量,反过来,我们考察电视电影,我们缺少《天狗》的思想锋芒。同样,我们珍视电视电影《村官过大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这部作品从村官过大年切入,既带出当下农村一片祥和喜庆气氛,又带出剧中雪乡村村长和他的农民在市场经济拼搏中的困顿。这个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尖锐的当下性。此剧不走歌舞升平路线,而走表现农民如何学会在市场中打拼、学会办大农业的现实主义路线。电视电影也应该擦拭锋芒亮出刀锋,批判社会种种伪善和不公。我们需要英雄情怀和英雄气概,以此来构筑民主与法制。所以,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应该把平民情怀和英雄情怀并举,人文关怀与主流意识关怀并举,精英化与人民性并举,娱乐化与郑重性并举。既有主流化又有多样化。

在样式层面上,我认为应提倡个性化与类型化并举,系列组合与单篇力作并举。我们要有样式群落和风格群落。我们已有《法官老张轶事》系列,有《名将》系列、《陆小凤》系列,也有《水浒人物》系列,确保电视电影收视的强势。同时我们也需要像《飞》、《小火车》、《天籁》、《城市上空的鸟》和《雪狼》这样一些充满前卫意识、探索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以丰富我们的风格和样式。

我们倚重表达层面,是因为我们尊重艺术本质和艺术规律。止于题材好题旨好,而轻艺术表达,这是题材决定论。过往的教训太沉重,不可遗忘。对于文化市场而言,不管何种题材的作品,好看是硬道理;其余皆为妄言。先被吸引后被教化,这是规律。我们注重艺术表达,就该注重艺术手段。当下电影电视在艺术表现上构成对文本最大杀伤力的是虚假,伪真实,伪生活,伪情感。在艺术上打假,我们就该在表达层面上尊重生活,追求生活质感显得尤为重要。不要把作品中的生活打磨得太光滑,必须追求生活实感和质感。要有矛盾冲突的时代质量,不应沉迷于杯水风波和脂粉气息。既不要矫饰生活,也不要伪造生活。电视电影创作者,不能因其小而轻视它。我以为,沙龙写作是当前创作中一种文化瘟疫,单凭想象写不出生活实感。我们既要现实主义表达,也要另类表达。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表达,何种叙事策略,关键点是我们要审美,不要审丑,要真实,不要矫饰;要反映生活本质,不要满足于罗列生活现象。一些表现无聊男女的无聊作品应该杜绝,不要表现无聊人生、无聊情趣。有一些年轻人的作品,习惯于审丑,以审丑来张扬艺术个性。在张扬个性的时候,过多地欣赏自己,或者把“愤青”的东西融入到作品当中,明明北京有很多好的东西,偏拍厕所等私密的东西,拍上海也拍一些负面的东西,以为这就是美。有嗜丑嗜脏之好,有嗜恶嗜俗之好,这是伪现实主义,是猥琐的自然主义。目前创作当中确实有一些自然主义的倾向值得警醒。我们要追求人性的复杂和人性的深度,但是不要人性的卑琐,不要把审丑当做艺术理想。我们要追求崇高的艺术理想。

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牵引和推进力量在众多媒体作品争夺电子媒体播映空间与时间的态势下,要保持电视电影的强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品牌牵引,不断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编辑系统;扩大文学后援;整合电影频道的资源配置;形成巨大的推进力量和推动机制。

要强化电视电影的品牌意识。品牌效应和公信力是它的艺术品质和思想品质的恒定保证和不断提升。为什么一提主旋律作品,作者便赧然不敢承认其为“主旋律”。谈“主旋律”作品则理不直气不壮,何以然?因为主旋律作品公信力下降。这是创作者自身造成的,不是观众酿成的。

我们强调品牌意识就是为了提升电视电影的公信力。品牌效应是有标志性的,它有次第出现的作为代言、作为标志的作品,我们要用力打造构成品牌的作品,无论是系列作品也好,还是单篇佳作也好。品牌要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坚守质量才能创造品牌,不坚守质量品牌是空话。

科学编辑系统,这里的“科学”是动名词。我们公认电影文学是电视电影的龙头,是第一生产力。而这第一生产力的第一,龙头的龙头,便是编辑曾被尊为仅次于上帝的人,因为他给别人铺红地毯,助别人成名而隐身幕后。电视电影对编辑应给予深深的礼赞。电影文学编辑新时期以来活跃于各电影厂的文学部,如今,电影频道的文学编辑为硕果仅存者,成为文化遗址。如果检视电视电影走到今天,八年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成为文化气象,首功应该归功于电影频道的编辑系统。

强调科学编辑系统,是使编辑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在编辑系统中,首先应该强化策划,变被动为主动,不要等米下锅、守株待兔,来一个《天籁》有一个《天籁》,来一个《飞》有一个《飞》,来一个《中国桥》有一个《中国桥》,将策划转化为文学创意,转化为创意项目,形成总体布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观众的需求,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还要根据总体艺术格局的需求,选择策划项目,然后邀请编剧创作。策划意识是科学编辑系统的第一要务。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已有很大影响,吸引一大批创作者和制作人参与其间。这是因为投产的作品能确保投资人的回收,并有不菲的利润空间。拍电视电影渐呈趋之若鹜之势,然而,相当一些中小文化公司却视为畏途,他们觉得立项太难,时间太长。我们可否科学规范编辑系统,规范一审工作日多长时间,二审多长时间,三审多长时间,科学规范工作日,而且要公示化。每一道创作程序既保质量又定时限。质量是前提。运营透明化,程序合理化。

扩大文学后援。强化扩大文学后援,是为了强化电视电影的第一生产力。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部门是组织者,文学后援是实践者。后援越多越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越大。无论是科学编辑系统还是扩大文学后援,都是为了强化文学力量,强化电视电影的启动平台。扩大文学后援的第一点,积极借用当代文学成果,寻找当代文学名篇佳作,团结大批有实力有生活有才情的中青年作家。关注他们的作品,关注他们的创作动势,以丰饶电视电影的文学沃土。

基于此,建议电影频道签约一批剧作家。给编剧提供深入生活的便利和经费,从生活中发现和确立创作项目;给编剧提供观摩优秀影片的机会;适度提高稿酬标准。既注重团结知名作者,也注重培养新锐作者。

整合资源配置。电影频道可否调动各种传媒手段,形成媒介强势,力推名篇佳作,使之成为电视电影品牌的文化代言。应该革新电视电影的播出方式。电视电影的播出应栏目化,以此强化类型意识。如推出喜剧系列,悲情系列,青春系列,言情系列,史诗系列,都市系列,乡土系列,武打系列,关东系列,海派系列,西部系列,岭南系列,等等,将类型规模化,将风格规模化,将样式也规模化,强势出场。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篇3

【关键词】广编;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96-02

课程对于学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戴伯韬在课程和教学方法中,提出“学校课程不仅把各科教学内容和进程变成整个便于教学的体系,而且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一个蓝图,所以它是很重要的”。[1]

一、广播电视编导课程体系现状

首先我们简单梳理一下国内外广播电视专业课程设置的大概情形。国外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传媒类院系的一部分。其课程设置通常重视实践教学、采取分板块设置的模式。例如美国纽约大学的课程设置主要是分板块设置:剧本创作板块、后期剪辑板块、摄影摄像板块、表演板块等。其它国家的应用型课程特色突出。国内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起步较晚,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课程设置面比较宽泛,主要包括新闻实务系列,新闻拍摄编辑系列,以及传媒市场研究方面。大陆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主要是艺术类院校,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的专门艺术院校以培养精英的艺术人才为目标,这和地方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因而地方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是不能完全照搬的。湖北省之外的其它省份,江苏、浙江等省的地方高校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相对较早,但主要集中于南京、苏州、杭州等发达城市。

总体而言,大陆的广播电视编导及相关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可概括为两种代表性模式:其一,以理工科院校为主,强化摄、录等实践环节的重要性,电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表演等方面的实践课程相对突出。其二,以文科院校为主,强调文学等基本功底的重要性,课程设置中人文学科的比例较重,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湖北省内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集中在黄冈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等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开设时间较短,本专业课程建设上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模糊,不能把人才培养和当地的需求相结合,出现为招生而开设本专业的情况。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有的地方高校因师资短缺,大量借用文学、新闻传播等学科的教学资源,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偏重于理论,实践性不强;有的地方高校则偏重实践教学,侧重职业技能培养,忽视基础课程教学和编导思维的训练。第三,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缺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权威教材较少,整体上良莠不齐,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

二、湖北文理学院编导专业课程培养目标改革

随着艺术门类的升级,隶属戏剧影视学一级学科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依然有持续增温的趋势。但我国高等教育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问题突出,集中表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足。很多地方高校并非专门的艺术院校,在新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同时,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依然有很大的不足,最大的问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不明确直接造成了专业课程缺乏针对性和体系性。课程体系建设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基础,关系着教学运行和人才培养的成败,是由理论到实践的重要环节,因此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迫在眉睫。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与积淀深厚的人文社科相比,它虽然有相对年轻、学养不足的特点,但是同样在时代性、实践性等诸多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和极强的吸引力。作为地方高校,湖北文理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然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

湖北文理学院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隶属于文学院,文学院是湖北省重点学科,这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是在当前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形势下,以突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核心应用能力为核心。文学院统筹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编导四个专业,形成主辅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顺应了当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湖北文理学院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

如何进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如何培养地方应用型的广编人才?我们认为,广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湖北文理学院广编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在各级广播电视系统和文化传媒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编剧、编辑制作、艺术摄影和媒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广编专业的培养规格。“本专业要求学生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1.知识结构:具备较全面的人文知识握新闻学、传播学等基本知识;系统掌握广播电视编导基础知识和工作流程所需的技术。2.能力结构:具备较强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制作、演播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3.素养结构: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基本的科学素质,以及扎实的专业素养。”

遵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体系改革遵循以下思路:

(一)深厚的人文基础。为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深厚的人文基础,本专业设置了四个专业的平台课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和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知识。以此奠定雄厚的人文基础,以弥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

(二)以能力为核心,根据专业核心能力确定相关课程。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按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流程和核心能力培养安排专业核心课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有:鉴赏能力、编导能力、策划能力、演播能力等。围绕专业流程和相关能力,开设相关课程。例如围绕鉴赏能力,开设影像语言、影视精品赏析课程;围绕创作能力,开展广播电视写作课程,围绕制作能力,开设摄影基础、电视摄像等课程;围绕演播能力,开设电影导演基础、广播电视导播等课程;围绕策划能力,开设电视节目策划课程。

(三)以广播电视编导人才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行业需求,主要是电视台、传媒公司等。根据行业需求和地方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规格,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

四、专业核心能力和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

广播电视编导能力结构主要包含:较强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策划、制作、演播的能力;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专业课程设置对应相关专业能力,具体能力和课程的对应关系有:

(一)鉴赏能力。以下课程支撑本专业的鉴赏能力:戏剧鉴赏、中外电影史、影视精品分析、文学文本解读。这些课程以文学、戏剧鉴赏为基础,培养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策划能力。支撑策划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影视导演基础、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广告创意与策划。前三个是专业策划能力,后两门是基础和延伸。

(三)创作能力。支撑创作能力的相关课程有:基础写作、广播电视写作、剧本创作、纪录片创作、微电影创作说明。广播电视写作是写作基本知识的总讲。剧本创作主要是对影视文艺作品中的剧本写作能力的培养;纪录片创作主要是对纪录片这一重点内容创作能力的培养。

(四)制作能力。摄影基础、电视摄像、广播电视编辑与制作、电视灯光与照明、电视音乐音响。摄影基础和电视摄像是培养电视摄制能力;广播电视编辑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后期剪辑能力;电视灯光与照明是电视制作中的照明设备的运用能力;电视音乐音响是从录音的角度对电视制作技术中的声音能力的要求。

(五)演播能力。演播能力的相关支撑课程有:节目主持、影视表演基础、广播电视导播等。节目主持是对电视编导中学生的主持、表演能力的培养;影视表演基础培养学生镜头前的表演能力;广播电视导播培养学生对现场直播、录播等内容方面的导播能力。

(六)综合实践能力。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微电影创作、记录片创作、电视广告创意与制作。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是电视相关内容整体上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微电影创作是锻炼学生新媒体电影、微电影的创作的综合创作能力;纪录片创作是培养学生纪录片的创作和制作能力。电视广播创意与制作,是培养学生电视广播的创意与制作能力。

五、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的校企合作

“教育主要是为了传承人类的文化遗产,所以,它更注意课程的社会主体要求。”[2]大学本科教育所重视的,不仅仅是个体发展的需求,更是为了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所以加强学生的社会应用意识,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

本次课程体系改革的特点在于校际联合培养平台建设的搭建:

(一)配合广播电视学专业,申请到省级实习实训基地。襄阳广播电视台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成为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省级平台。

(二)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签订对口支持或合作培养协议或合作计划,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素养。

(三)与襄阳王氏集团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双方在合作办学方面达成一致,签订了合同,预期投入五百万。这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非常好的资金支持,学校实验实施、师资培训等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在编导专业迅速发展的当下,我们通过不断的改革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体系,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不断开拓新的校内外合作领域,从而使湖北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更加完善并具特色。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编.课程和教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

[2]孙莱祥主编.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

作者简介: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篇4

寻求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来源自3edu教育网

摘要:中国电视电影走过了八年。八年间拍摄的影片已达900部。数字煌煌,成就煌煌,电视电影已蔚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电视电影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年轻的编剧、年轻的导演,推出了一部又一部属于自己的标志性作品。打开电视看电影,已成为亿万观众的收视习惯。电视电影适时地产生了自己的艺术宣言和艺术纲领,柳城先生的《电视电影三字经》即是集大成者。这一切,标志着中国的电视电影走向成熟,走向绚烂。

盛世危言:电视电影八年和面对的严峻挑战面对如此风光的电视电影,我愿发一盛世危言。我以为,电视电影将面对巨大的挑战。一面是多媒体的强势挤压,那就是网络电影和新媒体电影、流媒体电影,将抢占电视电影的生存发展空间。我预计不出5年,这些多媒体电影将铺天盖地。另一面是大银幕电影经过市场历练和自身调试之后,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将与电视电影争夺观众争夺生存天地。预应这些巨大的挑战和挤压,我们再反思电视电影的今天,它的不足和软肋,更使我们的忧患意识有了现实性。我们有精品力作,但是没有形成强势,我们有比较丰富的样式和风格,但是没有形成风格群落,没有形成成熟的类型化的艺术格局。由此看来,一个话题的确立就显得十分必要:那就是应该寻找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

应战预案:可持续发展之美学主张对挑战的应战,从来是文化发展的动力。理论上清醒,实践上方能主动。寻找并确立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是当务之急。电视电影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我看来应该包含着以下几个内容: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第二,强化品牌意识;第三,科学编辑系统;第四,扩大文学后援;第五,整合资源配置。

第一,鲜明美学主张。美学主张首先体现在题材层面上。表现什么生活,彰显什么人物,是文化立场的印证。我们选什么,怎样选择,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和中国国情决定的。科学发展观的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布局,都在一点上重复,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百姓命运,关注百姓的生活,这被提到了执政第一要务的高度。基于这样一点,在电视电影的题材层面上,我们应该做到在各种题材中,以现实题材为主;在现实题材中,以平民题材为主;我们要书写百姓、书写大众、书写草根。今天应该重提人民性的话题,人民性确实被淡忘已久了。现在的作品礼赞白领的太多了,那是一种贵族化倾向。我们不应以中产阶级自居、自傲,应多一些平民情怀。不应抱着一种贵族和精英的姿态居高临下,俯视平民俯视众生。我们应坚守为大众的方向和立场。

在题旨层面,要清醒我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环境。我们既可以说置身于主流文化的环境,也可以说置身于世俗文化的环境,更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种泛娱乐化时代的环境。打开电视,我们有主流作品,有主流文化,有主流话语,但是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万民选秀,助民狂欢,天天过年,这类综艺节目形成收视狂潮。而剧类作品,则是世俗风情大行其道。我们不反对世俗情怀,我们正视公众有享受快乐的权利,但有学者称,人民也有格调低下的权利,我却质疑。美国传媒大王默多克说过一句话“我们的趣味降低一点点,读者就会蜂拥而至”,这句话有片面的真理性。关键是降低的度,降低多了为恶俗,降低少了为媚俗,降低多少为准确,这是至关重要的。考察剧类作品,我们发现其中虽有英雄形象,虽张扬英雄主义,但没有形成强势;形成强势的是市民情绪。可谓英雄退位小市民登场。小市民的世俗欲望,小市民的世俗情感,小市民的世俗性格,在电视剧类作品中成为时尚。重欲望,轻责任;重自己,轻他人,成为私人化写作的主要内容,而私人化书写又被时尚评论家奉为上佳境界。小市民情怀不等于平民情怀,平民情怀则为百姓情怀。

有鉴于此,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可否应有这样几个方面: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既要为民解压找乐,更要为民代言请命。题材层面重提人民性,在题旨层面上要关注民生、关注民情。我们可以用快乐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欢愉;用人文关怀给观众带来心灵慰藉;但,更应反映平民大众的愿望和理想,关注他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为民写作,为民立言,才是上佳境界。为什么《天狗》被视为艺术珍品,因为我们珍视《天狗》的思想力量,反过来,我们考察电视电影,我们缺少《天狗》的思想锋芒。同样,我们珍视电视电影《村官过大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

这部作品从村官过大年切入,既带出当下农村一片祥和喜庆气氛,又带出剧中雪乡村村长和他的农民在市场经济拼搏中的困顿。这个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和尖锐的当下性。此剧不走歌舞升平路线,而走表现农民如何学会在市场中打拼、学会办大农业的现实主义路线。电视电影也应该擦拭锋芒亮出刀锋,批判社会种种伪善和不公。我们需要英雄情怀和英雄气概,以此来构筑民主与法制。所以,我们在题旨层面上应该把平民情怀和英雄情怀并举,人文关怀与主流意识关怀并举,精英化与人民性并举,娱乐化与郑重性并举。既有主流化又有多样化。

在样式层面上,我认为应提倡个性化与类型化并举,系列组合与单篇力作并举。我们要有样式群落和风格群落。我们已有《法官老张轶事》系列,有《名将》系列、《陆小凤》系列,也有《水浒人物》系列,确保电视电影收视的强势。同时我们也需要像《飞》、《小火车》、《天籁》、《城市上空的鸟》和《雪狼》这样一些充满前卫意识、探索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和艺术个性的作品,以丰富我们的风格和样式。

我们倚重表达层面,是因为我们尊重艺术本质和艺术规律。止于题材好题旨好,而轻艺术表达,这是题材决定论。过往的教训太沉重,不可遗忘。对于文化市场而言,不管何种题材的作品,好看是硬道理;其余皆为妄言。先被吸引后被教化,这是规律。我们注重艺术表达,就该注重艺术手段。

当下电影电视在艺术表现上构成对文本最大杀伤力的是虚假,伪真实,伪生活,伪情感。在艺术上打假,我们就该在表达层面上尊重生活,追求生活质感显得尤为重要。不要把作品中的生活打磨得太光滑,必须追求生活实感和质感。要有矛盾冲突的时代质量,不应沉迷于杯水风波和脂粉气息。既不要矫饰生活,也不要伪造生活。电视电影创作者,不能因其小而轻视它。我以为,沙龙写作是当前创作中一种文化瘟疫,单凭想象写不出生活实感。我们既要现实主义表达,也要另类表达。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表达,何种叙事策略,关键点是我们要审美,不要审丑,要真实,不要矫饰;要反映生活本质,不要满足于罗列生活现象。一些表现无聊男女的无聊作品应该杜绝,不要表现无聊人生、无聊情趣。有一些年轻人的作品,习惯于审丑,以审丑来张扬艺术个性。在张扬个性的时候,过多地欣赏自己,或者把“愤青”的东西融入到作品当中,明明北京有很多好的东西,偏拍厕所等私密的东西,拍上海也拍一些负面的东西,以为这就是美。有嗜丑嗜脏之好,有嗜恶嗜俗之好,这是伪现实主义,是猥琐的自然主义。目前创作当中确实有一些自然主义的倾向值得警醒。我们要追求人性的复杂和人性的深度,但是不要人性的卑琐,不要把审丑当做艺术理想。我们要追求崇高的艺术理想。

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牵引和推进力量在众多媒体作品争夺电子媒体播映空间与时间的态势下,要保持电视电影的强势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品牌牵引,不断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编辑系统;扩大文学后援;整合电影频道的资源配置;形成巨大的推进力量和推动机制。

要强化电视电影的品牌意识。品牌效应和公信力是它的艺术品质和思想品质的恒定保证和不断提升。为什么一提主旋律作品,作者便赧然不敢承认其为“主旋律”。谈“主旋律”作品则理不直气不壮,何以然?因为主旋律作品公信力下降。这是创作者自身造成的,不是观众酿成的。

我们强调品牌意识就是为了提升电视电影的公信力。品牌效应是有标志性的,它有次第出现的作为代言、作为标志的作品,我们要用力打造构成品牌的作品,无论是系列作品也好,还是单篇佳作也好。品牌要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坚守质量才能创造品牌,不坚守质量品牌是空话。

科学编辑系统,这里的“科学”是动名词。我们公认电影文学是电视电影的龙头,是第一生产力。而这第一生产力的第一,龙头的龙头,便是编辑。编辑曾被尊为仅次于上帝的人,因为他给别人铺红地毯,助别人成名而隐身幕后。电视电影对编辑应给予深深的礼赞。电影文学编辑新时期以来活跃于各电影厂的文学部,如今,电影频道的文学编辑为硕果仅存者,成为文化遗址。如果检视电视电影走到今天,八年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成为文化气象,首功应该归功于电影频道的编辑系统。

强调科学编辑系统,是使编辑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在编辑系统中,首先应该强化策划,变被动为主动,不要等米下锅、守株待兔,来一个《天籁》有一个《天籁》,来一个《飞》有一个《飞》,来一个《中国桥》有一个《中国桥》,将策划转化为文学创意,转化为创意项目,形成总体布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观众的需求,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还要根据总体艺术格局的需求,选择策划项目,然后邀请编剧创作。策划意识是科学编辑系统的第一要务。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已有很大影响,吸引一大批创作者和制作人参与其间。这是因为投产的作品能确保投资人的回收,并有不菲的利润空间。拍电视电影渐呈趋之若鹜之势,然而,相当一些中小文化公司却视为畏途,他们觉得立项太难,时间太长。我们可否科学规范编辑系统,规范一审工作日多长时间,二审多长时间,三审多长时间,科学规范工作日,而且要公示化。每一道创作程序既保质量又定时限。质量是前提。运营透明化,程序合理化。

扩大文学后援。强化扩大文学后援,是为了强化电视电影的第一生产力。电影频道的电视电影部门是组织者,文学后援是实践者。后援越多越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越大。无论是科学编辑系统还是扩大文学后援,都是为了强化文学力量,强化电视电影的启动平台。扩大文学后援的第一点,积极借用当代文学成果,寻找当代文学名篇佳作,团结大批有实力有生活有才情的中青年作家。关注他们的作品,关注他们的创作动势,以丰饶电视电影的文学沃土。

基于此,建议电影频道签约一批剧作家。给编剧提供深入生活的便利和经费,从生活中发现和确立创作项目;给编剧提供观摩优秀影片的机会;适度提高稿酬标准。既注重团结知名作者,也注重培养新锐作者。

整合资源配置。电影频道可否调动各种传媒手段,形成媒介强势,力推名篇佳作,使之成为电视电影品牌的文化代言。应该革新电视电影的播出方式。电视电影的播出应栏目化,以此强化类型意识。如推出喜剧系列,悲情系列,青春系列,言情系列,史诗系列,都市系列,乡土系列,武打系列,关东系列,海派系列,西部系列,岭南系列,等等,将类型规模化,将风格规模化,将样式也规模化,强势出场。

电影频道节目中应该把播出格局与影院放映一体化,纳入自己的战略布局当中,以此来带动全国其他的电视电影,推进中国数字电影的整体进程。

电视电影越过了八年。第一个八年,电视电影蔚成文化现象,下一个八年,期盼电视电影能够蔚成文化奇观。我对电视电影的前景寻求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寻求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电视包装与电视节目产业化后现代主义及其相关音乐电视栏目纪录片的特性探析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篇5

关键词:小学;影视教育;必要性;可行性;操作性;

作者简介:潘国美(1977-),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影视文化和电影史。

影视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集文学、戏剧、音乐、摄影等表现形式于一体,其视听化的表现手段更贴近人类的现实生活,极大地丰富了人类认知社会、了解自然的方式,成为重要的文化审美对象。当下,观赏影视不仅是大众的休闲娱乐方式,也是人们获得对生活的基本认知、形成价值判断的重要途径。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影视凭借自身先天的经济性、娱乐性、艺术性、文化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预示了影视产业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促使影视自身成为社会文化结构和信息传播途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鉴于影视在各个群体中,尤其在青少年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发挥的价值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基本的影视素养对青少年群体来说尤为重要,当下进行小学影视教育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教育体系和观念的发展完善以及现代技术的发展,小学影视教育具备了现实操作性。

一小学影视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它受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思想等社会结构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呈现出极其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影视教育的发展

从教育自身的发展历史看,自19世纪末期电影进入大众视野之后,艺术家们就在实践方面不停探索,从技术设备、拍摄手法到承载内容、故事的讲述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电影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部分。同时,理论家们也在艺术理论领域为电影争取到了“艺术”的身份,使之成为与其他人类传统艺术形式并列的艺术样式。在影视实践与理论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法国电影学者开始在大学中进行电影教育,由此,电影教育开始成为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很快关于电影的教育及其研究就在世界各地兴起。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身即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成立,标志着新中国专业电影教育的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影视专业的高等教育建设已趋完备,完善了学士、硕士、博士的高等教育体系;其专业设置学校也从专业院校发展到综合院校、师范院校,呈现出普及性和多向性的特点。

同时,影视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内容而成为高等教育的关注对象,许多高校开设有影视鉴赏与评论类的院级、校级公选课,以这种形式进行非专业的影视知识普及。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影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8号文件的新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新增艺术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第13个学科门类,其下设五个一级学科,即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原设于“文学门类”下的“艺术学”告别文学门类,正式升级为新的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艺术学门类”。“戏剧与影视学”作为“艺术学”下的一级学科出现,不仅意味着包括影视艺术在内的艺术学实践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广,在提升国家和社会的软硬实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也意味着从学理层面来看,影视艺术在教育体系中发展的限制少了,其发展的空间也必将会像其他十二大学科门类一样开阔。

(二)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

首先,从影视的发展现状来看,影视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现象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影视票房年年攀升的数字显示了影视消费在国人生活中的价值和影响力。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影视票房收入217.69亿元[1],至2015年,我国影视票房首次突破400亿大关,2016年中国影视票房高达457.12亿元[2]。事实上,影视产业带来的经济价值并不只体现在票房方面,其版权、周边衍生品等带来的经济价值更为可观。

影视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对影视产品的消费也已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并日益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院影视、网络影视、电视影视、手机影视等各种播放终端正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许多地区,带着孩子去影院观影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方式;同时在青少年群体中,观影也成为同龄人娱乐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影视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流行文化形式之一,在大众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视听手段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也对小学生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其日常行为、认知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无一不受影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中对影视故事的游戏化再现,对影片中人物的角色扮演,对明星言谈举止和生活趣味的崇拜与模仿等。这些都是青少年成长期间身份定位和人格、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在极大程度上参与并建构了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其次,在当下的小学教育中影视承担的是教师之外的保姆角色、娱乐调剂角色、课堂教学手段的补充角色,而非作为一项文化的、艺术的、审美的、技术的、经济的形式对学生施以影响,缺乏真正将影视作为学习对象的教育意识,因此影视很难完全发挥其在知识获取、价值观念形成和情感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价值。这既不利于对影视艺术的正确认识,也不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全面素养。

再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备基本的媒介素养是个体整体素养的重要部分。作为文化传媒形式,影视能够在培养小学生的基本媒介素养和文化素养过程中发挥作用。

总之,从影视的发展现状和其在大众生活中的意义、影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以及影视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来看,将影视教育纳入小学教育体系已十分必要。

二小学影视教育现状

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影视教育尚未纳入小学教育体系,在教师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学习观念中,影视教育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重要性。

(一)实践现状

在实践层面上,小学影视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种形式是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下发文件,各教学单位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教育影片,影视作为正常学校教育之外的思想教育补充形式存在。第二种形式体现在使用手段方面,当前小学教育的实施者往往停留在把影视当作课间娱乐孩子的手段,或者作为点缀课堂、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教师对小学影视教育缺乏合理的认知,部分受调查的教师认为,目前影视内容会偶尔作为教育辅助手段出现在课堂上,但是它们作为传统课堂教育的补充手段往往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并不提倡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第三种情况是在课间休息时,影视作为调剂因素出现,充当临时“保姆”,这是为实现管理的安全与方便,把小学生固定在座椅上的手段。

(二)理论现状

从理论角度看,有关影视教育进入小学课堂的理论研究很少,当前的影视教育研究侧重于中学和大学的影视教育。如侧重中学影视教育的论文《中学影视教学作品探究》《论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利用和整合》《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影视教育》《中学开设影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这些研究从学科教育的角度、思想品德培养的角度,对影视教育进行观察。对高校中的影视教育关注占比重最大,如论文《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影视教育的立体架构》《“好莱坞影视理论模式”在广播电视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普通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功能研究》《国外影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借鉴》《综合大学影视专业建设研讨》《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影视教育》《以信息革命为背景的视听媒介———对21世纪高校影视教育的思考》等,这些研究或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或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侧重从理论层面论述影视的教化功能。而极少的关于在小学推行影视教育的研究也都停留在关注其思想教化价值的层面上。另外,有些理论文章将“中小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忽略了中学生与小学生不同的生理特点与认知阶段,缺乏针对性。

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影视作为一种日常性的艺术与休闲娱乐方式,与人们的生活贴合度越来越高。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小学影视教育的建设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从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来看,对小学生进行影视教育的探索已是大势所趋。

(三)教育者的认识现状

在当前青少年教育中,对影视的教育尚处于起步或空白阶段。在教师认识层面,尚未把影视的教育功能纳入到传统的教育体系中。从认识层面看,教师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影视作为娱乐工具的层面上。部分小学教师认为,影视作品只是娱乐手段,完全可以在放学后由家长带领观看,无需进入学校教育范围。另有部分教师认为,影视片段作为小学教育的手段之一,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限制地使用,以提高课堂教育的效果,增加生动性和趣味性,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题组随机发放了23份调查问卷,在回收的19份有效问卷中,有9位教师认为,影视在课堂上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可以有限制地加以使用,持此观点的人数占有效问卷的47.3%。另有4位被调查者认为影视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内容,没有必要进入小学教育领域,持该观点的人数占21%。影视在小学教育中的探索问题,应该进一步引起小学教育者的充分关注。

总体来看,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对影视教育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小学影视教育并不应局限在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提高传统教学内容的层面上,或者只是一种管理孩子的娱乐手段;而是应当把影视教育作为小学教学内容本身进行探索研究并加以实施。当下小学影视教育的现状表明,小学影视教育建设十分必要,其不但能拓展小学课堂教学的路径,也能为实现小学素质教育体系创新提供参照。

三小学影视教育的可行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以技术为依托的媒介文化正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小学生对影视表达手段的理解尚处于自发状态———即感性地察知影视的技术方式、情感体验和审美诉求、价值表达、信息传递,这种“自发的影视接受”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小学生关注到的往往只是内容的娱乐性和刺激性,如果没有适宜的引导,不但影视作品的价值被低估,还会对小学生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这种现状也对小学影视教育提出了现实要求。从影视的特点、影视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目前小学影视教育实践来看,当下进行小学影视教育已经具备实践的可操作性。

小学影视教育的现状要求对小学生进行影视教育,从影视表达与制作等角度给予学生相关知识的普及,也即专业的通俗化,这也符合当前影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如影视作品制作门槛的降低,甚至是无门槛;播放平台的无门槛;接受方式的无门槛等,都为小学影视教育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一)视听手段的魅力

影视形象化的视听语言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这一艺术形式也符合小学生认知、体验社会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影视既是娱乐形式、传媒手段,也是艺术文化形式,同时还是经济和技术产物,其多样化、立体性的特征能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为小学生的课业学习、社会体验、审美感知提供素材。当下部分小学生在校期间所接触的影视放映活动基本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目的,在较长的休息时段内使小学生在固定的范围内活动,发挥的是影视的娱乐性功能,这表明影视进入小学教育有其可能性。事实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影视也可以在传统课业学习中使用,它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教育的手段,同时还可以是教育内容本身。

(二)寓教于乐的教育理想

影视作为小学教育内容能够真正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想。尽管在历史上,教育理念多次发生变化,但“寓教于乐”教育理想依然是教育探索中的难题。借助影视多样化的属性,可以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的真切性,在声画的流动中完成对世界的感受和认识,把小学生的成长经验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在提高学生学业的同时,也能使其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快乐。小学影视教育既能丰富小学教学的内容与授课形式,活跃学习氛围,为教育提供新的教学实践方式;还能把“乐中学、学中乐”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推广,为教育形式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三)优化课程结构

小学影视教育是实施小学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创新体现,是随着时展进行课程结构优化的表征。“素质教育”理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进入教育领域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它所提倡的“注重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并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3]的理念,是教育界为之奋斗的目标。影视从内容展示到作品制作,其间所牵涉的各个层面,正是能够全面引导并培养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活材料。把影视教育纳入小学教育系统正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素质教育建设的丰富和发展。随着影视艺术学科的升级,其发展空间得到更大的拓展,和其他传统的艺术门类一样,影视教育也应当成为学生的艺术修养之一,并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但当前对低龄人群尤其是小学生的影视教育尚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新中国成立至今,影视教育逐渐在大学普及,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专业,其过程非常迅速。尤其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当下,影视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将影视教育纳入小学教育体系中,是对现有学科门类规划的现实响应,也是为高端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的实践行动。同时,影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培养了大批的影视教育人才,也为小学影视教育提供了师资保证。因此从影视教育本身的系统来看,影视教育已经具备了纳入小学教育体系的条件,它是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扩展。

(四)教育探索

现在已经出现了对小学影视教育的实践探索,尽管为数不多,但仍为小学影视教育的可能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的小学开设了选修课《影视欣赏》,深受小学生喜爱。此外,部分教育机构在小学影视教育方面的尝试也为小学影视教育开辟了实践的新路子。2012年4月举办的“北京青少年公益影视节”,围绕“展电影、评电影”、“送电影、讲电影”、“演电影、拍电影”三大主题活动,开展了流动公益放映、青少年题材影片的展映和评选、首届全国中学生原创影片大赛、暑期优秀国产影片展映、第二届“演电影、拍电影”夏令营等影视文化活动[4],对青少年影视知识的理解和普及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评电影”“讲电影”“拍电影”的环节,打破了影视在青少年认知观念中的神秘性;也为影视进一步走进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做出了有益尝试。

在专业理论层面,专家学者也逐渐关注到影视教育从小学抓起的问题。2014年11月由北京电影学院、电影与文化软实力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历史·观念·新标杆———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众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问题,并围绕这一议题提交了许多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论文,同时与会者也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的影视教育需从孩子抓起,在青少年中普及影视知识已成为当务之急。而上述活动的开展则已表明,在影视专业领域,相关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也释放了对此重视的信号。

现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都表明,小学影视教育既有理论之可行性,也有实践之可行性。总之,在新的技术和观念条件下,进行小学影视教育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条件。

四小学影视教育的操作性

从当前影视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出,教师队伍的思想意识和实践层面双双处于认识不足状态;从学生接触影视作品的角度来看,学生正日益受到影视文化越来越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却处于盲目状态。因此现在很有必要将影视作为教育对象本身纳入小学教育体系,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专业引导,改变以往“放任型”“自发式”的影视接受形式。将影视作为文化艺术载体、审美体验对象、经济技术产物介绍给小学生,并将之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生命成长体验结合起来,进行符合其年龄段的教育。对小学影视教育来说,可从以下几点出发来建构其实践操作。

(一)整体素养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认知世界和感知世界的起步阶段,其认知的主要方式直观具体;在这一阶段,个体求知欲旺盛,对社会与自然界充满了好奇感;同时这一阶段也是个体心智发展过程极易受到外界影响的阶段。因此借助影视教育帮助其养成正确的观念、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审美能力尤为重要。

(1)求真

影视教育是促进小学生“求真”的重要力量。影视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借助影视作品引导小学生坚持科学信念和探究社会与自然的奥秘应该是小学影视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现有各个版本的“小学生必看影视目录”在客观效果上就是试图把影视纳入教育内容的一个努力方向。如果能把小学生的影视教育纳入校内教育的知识体系,教师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进行恰当的解读或引导,将会推助小学生从小树立“求真”的信念,更全面地认识社会和自然。英国广播公司(BBC)摄制的《冰冻地球》《昆虫帝国》《撒哈拉大沙漠》等系列纪录片,几乎都可以作为自然科学方面的影像教材,其对客观世界生动的展示很适合小学生接受知识的直观形象化的要求。另外剧情类型的影片也可以为小学生了解世界提供合适的范本,比如《头脑大作战》就是一部能够帮助小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发生和处理的作品:借用形象化的影像人物和少年期待的故事情节,把人类情绪的心理学知识传达给观影者,引导小学生进行科学的情绪管理。

(2)向善

影视教育也是促使小学生“向善”的催化剂。影视作为信息与情感的传递方式,会对小学生的品格培养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小学阶段是个体价值观念形成、品德意志养成的重要时期,同时该阶段个体价值观念和品德意志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还在于对所见对象的模仿,因此借助影视教育顺势引导小学生对情感意志的培养就尤显可贵。电影《导盲犬小Q》可以引导小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美好的情感、对人生生老病死规律的理解、对生命终极走向的理性面对;《夏洛蒂的网》则可以引导小学生理解朋友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意义;《疯狂动物城》能够让小学生直观感受到乐观的心态与坚定不移的信念在个体成长中的价值;《小鞋子》则把亲情和爱的信念用日常生活的形式注入小学生的心灵。

因此把优秀的影视作品引入小学学校教育体系,能对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养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3)赏美

影视教育也是提升小学生“赏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影视作为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形式,其中包含的各类艺术元素如音乐、舞蹈、视觉构图等均可作为小学生艺术感受力培养的重要对象。影视多重属性的特点也能较好地匹配素质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的目标。《放牛班的春天》《想飞的钢琴少年》不仅讲述了能让小学生感同身受的故事,更是体验音乐魅力的优秀范本。动画片《花木兰》在讲述传统故事时呈现出的明丽色彩与活泼画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用色彩和光线表达情感和思想。总之,优秀的影片能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

对影视作品中体现的价值观念进行正面引导,促发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全面培养其艺术感受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是影视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所在。用影视教育提升小学生“求真”“向善”“赏美”的能力,是符合小学生成长特点的教育形式,也是对影视内容的有效使用。从影视的呈现意义方面考虑小学影视教育的实践性,就要求在内容选择上关注影视作品的侧重点,在同类作品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对影视所传达的价值观念、文化意识、艺术体验等层面进行深入的教育规划和设计。

(二)制作方式

除了关注影视内容本身的教育意义之外,影视制作方式也应是小学影视教育的内容之一。

从制作角度来看,影视不仅是文化艺术思想的外化,还是技术制作和商业操作的产品。影视对现实的复制能力以及逼真的造梦功能,对小学生的影响尤其深刻。小学生对现实世界与影像世界之间的区别分辨甚弱,通过对影视作为产业和技术作品等常识的了解,可以使小学生正确区分现实与影像世界,培养其对影视作品制作的认知。另外,随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视领域的“明星制造”以更为产业化的形式融合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小学影视教育过程中,用简单易行的方式把影视专业知识通俗化,对影视作品制作、宣传、上映过程的去神秘化,能引导小学生在接受和追捧明星偶像时采用适宜的方式和态度,利于其思想成长。在当下的传媒信息时代,大众尤其需要提高媒介素养,而借助影视教育让小学生培养其媒介素养也是小学影视教育的重要意义。

影视既是文化艺术的载体,还是技术和经济的产物,影视教育可以使小学生从感性角度把社会现实和艺术作品两者进行关联,从而更好地感受艺术与现实之间互相融合的关系,而不是把二者割裂开来各自理解。因此应该把对影视制作过程的一般了解纳入小学影视教育体系。

(三)搭建实践平台

搭建实践平台,让小学生参与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把影视教育与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此处的“影视”是一个广义概念,指用各种影音记录手段完成的一段作品,是普通个体思想的呈现载体。从社会角度看,当前影视制作入门门槛变低,用普通的工具如手机、手持DV等就可进行简单的拍摄和制作;影视作品的传播途径变广,尤其是网络平台上的社交媒体为大部分作品的传播提供了可能。对小学生的影视教育而言,小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短片自制,只要完成一定的影音材料的制作,并将之作为个人思想呈现的形式即可,引导学生学会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呈现一定的内容主题,表达情感思想。

因此结合当地教育的软件与硬件设施,探讨小学影视教育教学的课堂体系与模式,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把影视教育与小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是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四)课程设置

从课程设置方式来看,目前可以使用灵活机动的课程设置方式来实现小学影视教育。一是可以将影视教育融汇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中;二是以选修课的形式或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影视教育;三是以假期实践或假期作业的形式进行;四是通过通识教育的形式或讲座的形式等。通过这些方式,普及影视文化艺术和影视制作的基本常识,使学生能够感性地体验作品的形式呈现与内容表达之间的关系,提高其影视修养和传媒素养。

(五)教材编撰

在一定实践教育的基础上,编撰适合小学影视教育的教材。影视教育进入小学教育系统,需要一定的教学纲要加以指导和完善,小学影视教材就不可避免地提上了日程。小学影视教材的主要内容需包括:其一,目的和指导思想。在小学影视教育中给予学生最基本的影视文化和审美文化的体验与理解。其二,教学内容方面需包括信息传输、文化感受、审美体验、基本技术理解、影视产品基本运作规程等板块。其三,教学方式的设置要灵活机动。

(六)防止“过度娱乐”

小学影视教育中需要正确处理“过度娱乐”的问题。在当前的大众认知和大部分教学领域中,影视作品主要被当作娱乐手段,因此在小学影视教育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过度娱乐”的问题。一是需要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观念中树立正确的影视教育观念:小学影视教育是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当前的经济产业和技术形式对文化与价值观构成的影响。二是不能仅把影视作品当作娱乐对象,使学生在满足视听愉悦后即结束教育过程,而是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分析。三是对影视教学内容应严肃对待,将之当作重要的教学内容。

总体来看,小学影视教育具体内容的设置是一个系统的体系,从影视作品内容的感受与理解,到基本制作过程的了解,再到动手实践制作,这三大环节构成了小学影视教育的内容系统,同时也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规划、教育体系设置的系统。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篇6

影视文学在三年制成人教育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是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一样,当作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来规划和安排的。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介绍影视文学基本理论知识、中外影视史上主要艺术思潮与艺术运动,分析鉴赏各个阶段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等。使学生对影视文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在掌握影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对影视文学的鉴赏能力,使学员能够进行比较专业的影视文学批评和影视评论文章的写作,进而让学员深刻理解作为影视艺术之构成部分的文学剧本,更好地理解文学,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因为影视文学事实上是一个纷繁复杂、内涵丰富的大范畴。作为该课程的主讲教师,教学工作中往往需要面对着许多实际问题和障碍。美国著名学者弗兰克•托马苏洛指出了影视课程可能采取的5种途径和角度,即“美学文本角度、技术角度、产业经济角度、社会文化角度、史学角度”。[2]弗兰克的划分基本涉及涵盖了电影学的方方面面,但受课时、讲授者本人研究兴趣等因素的限制,教学中要兼及这5种途径和角度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我们结合开设成人教育影视文学课程的特点,制定了该课程的讲授途径和视角,即以技术演进角度为基础,以社会/文化角度、美学/文本角度切入为主导,也力所能及兼顾产业/经济角度、史学角度等。

二、让合适、优良的教科书成为独立思考的基础和“跳板”

良好的教材是讲授任何一门课都必须具备的条件。伴随着我国影视教育的逐渐普及,各式各样的影视教科书大量涌现,仅以影视文学为例,其教材版本已多达60余种。面对众多的教材,选择教材的标准应符合课程的基本教学定位和目标,应针对院系专业、学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应尽量做到“以教材为主线,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而对于影视文学的阐释却会随着社会文化浪潮的嬗变而不断地迅速调整和变化,针对相对固定的教材,可适量地增加一些新的观点,让学生发现一些新的问题,鼓励和启发学生跳出教材,甚至质疑教材。如对中国上世纪30年代的商业电影阐释,有的教材简略地将其介绍阐释为“庸俗的小市民电影”。针对这一观点的保守和偏执,可以放映一些20世纪30年代商业电影的具体片目,适当补充有关背景资料———上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大都市上海商业繁盛发展的状况,让学员思考和讨论“电影与观众、商业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这也许可以较好地突破和超越相对稳定的教材固有阐释。美国著名电影教育专家罗伯特•卡尔菲曾指出:“教材必须能够促进思考,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真正的理解,教学才能摆脱老套模式。被动地阅读一些陈述内容不会产生深刻且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只有从几个层面深入教材内容:从事例入手,同时对事例提出疑问,探求更深广的内涵,将新的信息与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掌握真正的概念和技巧。”[3]

三、精选观摩影片,从“讲授作品”到“研讨文本”,双向互动

影视文学教学中,首先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材料的选择,即在浩如烟海的中外影视作品中进行鉴别、遴选。学生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到影片的遍览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将电影史上的“珍珠”挑选出来,即精心选择观摩影片,再用富有逻辑的知识体系把它们作为一些互有关联的“珠子”串起来,呈献给学生。在这里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首先充当的是“把关人”的角色。[4]23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观看。有教育专家指出:“在这个传媒操纵的时代,我们急需掌握评判的能力以抵制各种各样媒体强大的攻势,我们最不该做的就是向学生灌输从书上生搬硬套的想法。明智的做法是:不折不扣地理解,敏锐地探察盲点和隐藏的细节,最后还需要批判、疑问、质疑……我们必须停止讲授作品,而要开始研究文本。”[2]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强调作品的年代,这就意味着必须重视和关注文本不同层面、角度的释意。学员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会有多种多样的反应和感受。教师这时不应采用教科书上的一家之言束缚学生,而应让学员展开对影片的讨论,启发和鼓励学员把自己独特、鲜活的感受尽可能自由地表达出来。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对文本的重视和探讨是富有意义和卓有成效的。每次观摩完一部影片,教师都要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员不是跟着教科书“鹦鹉学舌”,而是各抒己见,真正实现了以“我心、我思”读电影。优秀的影视作品会在讨论中从僵硬的阐释嬗变为鲜活的思想和启迪。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三项工作。第一,精选影视欣赏节目。按照电影/电视、国际/国内、大片/低成本电影、艺术片/商业片、历史片/现代剧等标准,选择涵盖面广、代表性强的影视作品组成一个欣赏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影视欣赏节目库,储备世界上著名的影视节目约1000部(集)。第二,深研模式。认真分析好莱坞电影类型片生产模式,以2课时100分钟为一个完整的时间段限,按照时间分布、情节设置、高潮设置的不同要求,将影视文学课设置为12个片段。各片段之间纵向深入,不同片段间横向展开。浅中深三个层面结合,即将浅显的背景知识介绍、影视节目观看与中层的学生讨论、影视信息传播与深层的学术研究、理论分析三个层面结合在一起。6大手段相互结合,即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像、解说等6大手段融合在一起。首尾两端衔接好,即上课有导入语、下课有提示语,中间有时间显示,把握好教学节奏。采取总分总三大结构,即映前介绍,映后问答,答后评说。3次重复5个环节,即每2次课放映3次节目,每次都有背景介绍、图片欣赏、片段观看、我问你答、教师总评5个环节。第三,持续完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将教学模式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力求整体完备与细节完美的有机结合。建构类型片似的影视文学教学模式,既在理论上可行,又在实践中可以操作。从可行性上讲,类型片与教学模式是异曲同工的。类型就是历史规定性的积淀。类型片是随着电影的大量生产以及对观众的意见反馈整理后,总结出的受观众喜爱的十几种有着固定模式的影片,并且每一种类型都有其成功的范例可以学习。这种电影的创作模式,对电视节目的编排和电视品牌栏目的发展都有相当的启迪作用。同样,类型片对于影视文学教学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四、以教师为主导,横向拓展、纵向训练,全面提升学员的影视艺术鉴赏评论能力

建构一种不同于传统被动、单向的课堂关系,对学生的独立、自主思维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是启发式教学应有之义。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专家的精深理解与学生常识理解之间提供沟通、印证和碰撞的机会,让学生参考专家观点自我思考,直至摆脱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使学识和见解不断增长。初涉影视专业的学生大都具备敏锐的感受力、独特的思考力,但系统的知识构成、宽广的学术视野以及深刻的洞见却是他们所缺少的。针对这一实际,课题组成员在课程规划上,以影视文学为中心,又相应地增设了相关拓展课程。比如中外电影史论、港台电影简评等课程,一方面在作品作者方面进行扩展与补充,另一方面在理论、评论等角度加以强化和深化。教学中相关时代的文化艺术思潮是把握和理解一部影视作品的基础和前提,是积极、多元讨论的触媒。之后则是专业的鉴赏品味、品评讨论水准的点“睛”环节,即相对理论化的概括和提升。我们在面授教学中,以老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少量课堂交流和讨论。自学阶段,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引路人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者,鼓励学员开拓更多的个人兴趣点和研究方向,发挥学生阅读原著、课外自学的积极主动性,由学员自己去探索、充实和归纳具体研究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是针对一个学术问题的深入探讨与交流。这个阶段学员们应该具有一种更加积极、更加介入的状态,探讨的话题更多的是学员们大量课下阅读、观摩品味、独立思考和质疑所带来的。

五、注重课堂与课外、学习与练习、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促进

影视专业教育与传统基础学科的最大不同是它的实践操作性,这就要求学员必须既动脑又动手。教师遵循预习、学习、复习连续互动的模式,在课堂上讲解和阐述基础知识点,给学生布置预习和复习作业,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作最后的理论归纳和总结,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有限时间中获得的知识可以得到拓展和深化,对于提高学员的独立思考能力大有裨益。此外,需要特别关注和努力探索的是,要积极鼓励学员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影视剧本,创作、拍摄DV短片等创作实践活动。活动中学员自然会把平时学到的知识、领悟到的体会运用于自己的创作和动手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和障碍,学员会积极地反观影视作品,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收获和创新会更多。他们自发成立了影视创作小组,在业余时间创作、拍摄作品和DV短片,动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是课堂与课外、学习与练习、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的结合及互动促发。让学员积累较好的影视理论学养,又不断提升学员的创作与动手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学习、反思、创作的良性循环。以上是我们对学员培养的最终目标。

六、目前影视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篇7

影视艺术职业教育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异军突起。据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已有约600多所高校相继设立了相关学科或相关课程,影视艺术已迅速成长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当前中国的影视艺术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红火,招生规模一路飙升。但量的迅速膨胀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教学泛化、师资困难及人才档次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盲目扩招所带来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与此不同,作为影视与旅游交叉产物的影视旅游产业,在国家积极倡导发展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大背景下,日益成为旅游业中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是未来吸引影视人才的重要领域,为解决影视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在目前的影视旅游中,影视与旅游产业要素互动机制尚未建立,存在着以影视带旅游,通过影视为旅游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可喜景象;同时也存在着以旅游促影视,通过旅游反哺影视步履维艰的现状,更谈不上通过影视与旅游的相互渗透,最终形成双赢关系。这些不仅不利于充分挖掘影视旅游业的发展潜力,也是对影视业最大的不公,难以调动影视资源要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影视与旅游的共赢发展。

基于此,本文从横店影视城影视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办学方针、院系设置、教学思路、管理体制及就业方针的相关解析,重点探讨如何从产学研的角度完善旅游与影视的合作,提高合作效能,为实现旅游与影视的共同发展,推动影视及旅游领域包括就业在内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最终为实现影视旅游的和谐发展提供思路。

一、背景介绍

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位处浙中黄金旅游线上,因其独特的历史场景及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底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区。横店影视城在影视、旅游界颇具影响,是我国影视旅游发展的典范,目前在国内拍摄场景最多、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诞生了《汉武大帝》《英雄》等几百部优秀影视剧。横店影视城共有包括秦王宫、屏岩洞府、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等在内的主题公园。除了这些可以用于外景拍摄的主题公园,横店影视城还建起了国防科技园、横店集团展览馆等文化教育馆园以及度假村等休闲娱乐场所。

横店影视城是我国影视拍摄基地和影视旅游经营单位中的一朵奇葩,横店影视集团自1996年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旅游休闲、旅游开发、酒店服务、影视管理服务几大业务。在对影视城的资源特色、优势劣势分析之后,经营者提出了“影视为表、旅游为里、文化为魂”的经营理念,利用影视宣传企业,使影视、旅游、文化三位一体,互相融合。可以说,横店影视城依托得天独厚的影视资源,联动相关的旅游资源要素,使旅游业按照影视旅游的发展模式实现了飞跃,影视产业为横店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种背景下,横店影视城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主动与浙江传媒学院、金华职院等高校合作,创办了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重点培养影视表演、影视技术及制作,以及旅游管理等应用型人才。学院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力争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对接,在现有50多个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教学需要,按照工学交替、项目制作、“2+1”等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开展实训教学、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坚实的保障。

二、存在问题

(一)影视旅游产品亟需升级

与我国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一样,影视旅游产品的低层次开发已严重影响了游客参与的积极性。现代游客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活动形式,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影视旅游作为一种融入了影视元素的全新主题化旅游活动,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这一需求。可以说,满足人们多层次的现实需求、提升产品的层次,是旅游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影视旅游是影视嫁接到旅游上的产物,在这种旅游形式中,演员及摄影外景地、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等影视资源要素对于游客的吸引程度远超其他旅游资源要素。但是,影视旅游决不能、仅停留在拍摄地和主题公园的观赏层面上,影视作品中涉及的与旅游相关的事件、文化等要素,都有巨大的旅游商机,影视旅游应认清发展方向,尽可能在延伸并拓宽影视旅游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努力。

(二)职业技术教育就业问题突出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在完成初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门教育,它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的联系,既是培养各类实用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养的基本途径,又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十分明确,即为受教育者谋生而从事或可能从事的职业服务。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迅速扩展的职业需求与学生现阶段掌握的知识技能结构不一致,毕业生的从业观念教育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在学习时间、课程编排、专业设置、管理方式及教育方法等方面与现实需求脱节,毕业生在培训的深度和适应性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从大的形势上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基本饱和,职业教育在就业问题上的弊端也随之显露出来,即职业技术教育普遍采取的过早职业化教育,毕业生知识面狭窄,基本能力和素养不高,从而导致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日益综合化的市场需要。

(三)影视、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职业技术教育影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生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毕业生的改行,即用非所学,学不能用。另外,即使毕业生继续从事与本专业的相关工作,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职业技术学院的影视专业毕业生更多的从事着前期或后期的服务工作,难以真正进入行业的核心领域。这中间固然有择业观念不断广泛化多样化及个人发展机遇的原因,但也或多或少的看出经历了三年影视专业教育的高职学生在核心能力具备和发展深度上都有着不小的问题。

与此类似,职业技术教育旅游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的问题也十分突出,首先是行业人员不断流失。毕业生在踏入旅游行业后,基本上都是从事行业最为基本和底层的服务工作,随着对行业及就业市场的了解,毕业生在从事了一段旅游行业的工作后纷纷跳槽、转行,从而导致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不断流失,致使旅游企业的用人成本居高不下,这与日益高涨的旅游行业的用人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四)影视旅游业特殊的用人需求

我国目前的影视旅游仍然按照传统旅游的发展模式,在创新和文化含量上都有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影视旅游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更多的从影视旅游与其他旅游业态的不同上着手,发展具有影视特色的特殊旅游业。具体到影视旅游的从业人员。影视旅游的用人需求决不能停留在旅游业从业人员基本的能力要求上,而需要具有跨行业驾驭能力、多业务水平的综合人才。因此,为实现影视旅游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需要突出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及后备人才的精心培养,使相关从业人员既能掌握旅游业从业的基本素质,又具备一定的影视方面的相关技能和知识,从而为推动影视旅游的特色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解决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这需要我们目前拥有影视和旅游专业的职业技术院校必须在办学方针、院系设置、教学思路、管理体制及就业方针方面有所改变。

三、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关于影视与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及影视旅游在发展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应从产学研的角度着眼,在职业技术教育中,通过影视与旅游的互动实现资源要素的重组,使影视和旅游形成互相渗透、互惠互利的关系,使两者无论在教育领域还是产业领域都能合理嫁接,从而产生巨大的效能,进而达到影视与旅游“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产学研是现代社会的新型教育模式,即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的教育形式。因此,只有通过产学研相互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包括就业在内的一系列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最终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为了解决影视与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及影视旅游在发展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尝试从产学研的角度对影视与旅游加以整合,从而在产业上形成特色定位的影视旅游产业,在教育上形成注重综合人才培养的职业院校,在产品开发上研发一批新颖的影视旅游产品。

(一)影视旅游产业:特色定位

我国目前的影视旅游发展内容雷同,方式单一,尚未脱离传统大众旅游的窠臼,这严重影响了影视旅游的未来发展。为摆脱这一状况,在条件成熟的地区,除影视作品内容带来的联动之外,经营者还应从影视业的宏观角度考量,从另一个角度定位影视旅游的内容空间。以横店影视城为例,在继续开发影视作品内容的旅游产品外,还应对整个横店的影视旅游进行包装定位,摆脱以前的大众发展模式,重点突出行业发展中的影视定位,对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行全面的影视化包装,例如,可以成立专门的影星酒店、影视旅行社、影视交通工具及影视景区,还可以举办诸如化妆集会、穿越游行等具有表演性质的旅游活动,从而形成横店影视旅游独一无二的影视特色定位。

实现这种特色定位的前提就是要有大量熟悉影视及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遵循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同时,完成影视的特色定位,在这样的定位下,影视旅游的发展不仅需要旅游专业的学生,同时也为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舞台。

(二)职业技术教育:综合培养

影视特色定位的影视旅游产业需要大量既掌握旅游从业基本素质,又具备一定影视方面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应成为包括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在内的相关院校未来培养人才的方向。

作为横店影视旅游业人才重要输出地的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应开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及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与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首先,在教学方针上应注重扩大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综合的社会科学文化基础的培养工作。在目前知识综合化的时代,只有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底蕴、知识面宽阔的基础上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夯实学生的社会科学文化基础,完成基本素养的全面化。

其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应复合化。前面讲过,影视特色定位的影视旅游产业需要大量既掌握旅游从业基本素质,又具备一定影视方面相关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现实的需求是最好的推动力,它需要在教学及人才培养中有意识地加强影视与旅游专业的互动交流,促使这两个专业学生的专业文化水平和技能的融合与提高,实现学科能力的复合化。

最后,影视与旅游专业应充分与业界互动。横店影视旅游的定位和迅速发展,给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岗位,学校应引导综合培养的影视与旅游专业的学生加强与业界联系,增强与业界的相互沟通,了解业界的需求和发展中的困惑,从而更快地提高自身的能力素养,促成核心竞争力的实用化。

(三)影视旅游产品:全面创新

目前我国已有的影视旅游项目在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较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一种创新的思维来进行产品开发。如针对游客希望体验影视剧拍摄过程的心理需要,提高旅游产品的游客参与度,然而横店影视城的影视旅游产品基本上以静态为主,游客只能被动接受,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有必要在影视城内策划拍摄一些短剧,开发一些能让群众充当主角的影视片段表演节目,让影视专业的学生作为导演和助演,指导和引导游客做主角参与拍摄,然后及时制成光盘,并用来销售;在各大景区定期展演相关历史文化剧,使“死”的人文历史真正“活”起来,让游客感受活灵活现的历史;对表演中使用的道具、场景及相关的摄影、化妆、服装及表演知识做适当的专业讲解,提高游客的兴趣和知识等。通过旅游产品的全面创新吸引大批的影视及旅游专业的毕业生,使横店影视产业集聚效应增强,实现影视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篇8

[关键词]偶像剧;叙事研究;新十年

作为叙事模式化而备受部分专家诟病的偶像剧,从21世纪初算起,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2001年首部偶像剧《流星花园》播出后创下当年最高收视率并风靡东南亚,掀开偶像剧热潮的序幕。从此,偶像剧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2002起,每年均有20部左右的偶像剧登陆荧屏,产量之丰可见一斑。且每年均有一两部偶像剧伴随着高收视率而成为两岸青少年或粉丝群讨论的热点。在论述过程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如日本、韩国偶像剧),所出现的“偶像剧”均指台湾偶像剧。偶像剧作为海峡两岸青少年和粉丝群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之一,诞生十年尚无系统的研究总结。丰厚的台湾偶像剧创作实践和不断形成的观赏热潮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的理论研究。电视剧作为当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传播形式,有着不断建构当下文化现实的突出作用。偶像剧叙事对形成当代青少年的情感价值与道德价值取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力图以叙事为切入点,遵循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十年来台湾偶像剧做一全面探索。

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电视剧叙事研究和偶像剧研究,以下就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述。

电视剧叙事研究

叙事学在发展中发生了一些变化,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虚构性的叙事作品,非虚构性的叙事作品进入叙事学的研究视域,如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①电视剧也属于这一范畴。

电视剧叙事研究主要分为叙事学研究、叙事类型研究两方面。电视剧叙事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专著论文均有一定系统性。研究专著有《电视虚构叙事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围绕电视剧叙事的核心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影视剧作的叙事艺术》(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关注影视剧的叙事特质,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情节、冲突等方面,对影视剧创作进行了叙事学的理论总结。《电视剧叙事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在多学科比较中确立电视剧叙事的艺术特质,从而建构起电视剧叙事理论体系。《电视叙事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关注电视叙事学符号的构成,电视叙事学的声音、画面、声画关系,是对电视叙事的总括性研究。《电视剧叙事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分别从叙事模式、情节、样式、技巧、人物认同等方面,对电视剧创作及其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叙事学的技术分析和理论总结。《电视剧叙事情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主要从情节角度入手,对电视剧进行研究。《电视剧叙事话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则从叙述空间、叙述中的“时空结”造型和人物塑型等层面形式美学角度上考察电视剧叙事话语的深层规律。

电视剧叙事类型研究在国外已有一定的成果,如劳拉・斯・蒙福德的《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就具体地论述了肥皂剧的叙事特点及其性别意义。国内的研究还远没有开展起来,对于各种类型剧的批评琳琅满目,但是系统的科学的研究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和构成的著作较少,如《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关注1990年以来我国各类电视剧创作的特征和发展趋向。《电视剧艺术类型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围绕电视剧类型的形成原因、各种类型电视剧的发展概况及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关注于具体类型剧的研究专著仅有《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05月)。相对而言,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研究尚处于一个拓荒期。一方面,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研究是与整个电视剧研究状况相适应,即总体并不令人乐观。②在国外学界,实际上是把电视节目的类型化与电视媒介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关于这一方面的重要文献,包括贾森・米特尔的《电视类型理论的文化研究》、布莱恩・罗斯的《电视类型研究》以及莫里・福曼的《电视类型出现之前的电视流行音乐的个案》③等。米特尔反复强调的是要把类型分析放置到一个更为广泛的文化语境中。

当前电视剧叙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结合叙事研究具体电视剧的论文和专著大都拘泥于内部形式分析而略显单薄;另一方面,在宏观理论层面上探讨的专著和论文,又容易缺乏微观研究,且存在概念体系上以及各种理论之间的众声喧哗、各自为政。研究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和构成的著作很少,主要限于家庭剧和历史剧等研究,其他类型的研究尤其是偶像剧的研究呈现空白状态。

偶像剧研究

(一)中国内地研究

中国内地研究人员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目前尚无专著,只有论文。如2002年《我看〈流星花园〉――兼议青春偶像剧的价值取向》,关注偶像剧的价值取向;2003年《浅析台湾新一代偶像剧的市场化走向》,认为台湾偶像剧成功的市场化运作,值得大陆的偶像剧制作者们去关注去研究;2007年《台湾偶像剧的本土化实践》,探讨台湾偶像剧扎根本土的策略与努力;2010年《2009海峡两岸暑期偶像剧比较研究》,比较海峡两岸暑期偶像剧的异同;《台湾偶像剧中的青春镜像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影响》,侧重偶像剧的影响研究。

中国内地研究者对各国和地区偶像剧的研究论文比较多,截至2010年底共计217篇(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尤其对韩国、日本偶像剧的研究不少,已经出了一些硕、博论文。博士论文如《1980年后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暨南大学,2006);《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韩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四川大学,2007)。偶像剧研究论文偏重于概述式探讨。

中国内地对电视剧的研究已较成熟,专著不少。其中,对日韩偶像剧的研究有一定基础,表现为论文多专著少。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无专著且论文较少,呈现出研究状态的空白化,其湾偶像剧叙事方面的研究最少,而市场分析与价值影响的研究偏多。价值影响的研究倾向于极性思维,在偶像剧影响的判断上,一些选项或观念过于二元和对立。这种选项在字面上明显造成一项是可取(积极、向上、健康),另一项则暗示(消极、腐蚀、有毒)。赞成后者的论文明显较多。④2009、2010两年,对台湾偶像剧研究的论文有增多之势。现象描述和规范性研究居多,但理论分析及其深度不够,所以解释力不足,对偶像剧创作实践指导作用不强。和偶像剧日益掀起高潮的制作播出相比,研究明显滞后。

(二)台湾研究

台湾关于日、韩剧的研究相当多,范围也相当广,对于台湾偶像剧的研究也在渐渐发展当中。如以消费、认同的角度来检视日本偶像剧对于台湾年轻人的影响;以文化认同的方向来检视韩剧对于阅听人的影响,诸如爱情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等的影响;以流行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日本偶像剧的文本等。

而关于台湾本土偶像剧研究所涵盖的面向比较局限。台湾地区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只有硕士论文,尚无博士论文和专著。台湾地区的研究论文多忽视电视文本的分析,有三种取向,一是针对制作与播出生态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如徐玉青(2006)《台湾电视连续剧评估准则之研究――从编剧及制作人角度分析》,台湾铭传大学传播管理研究所硕士毕业论文;再如张正芬(2008)《话题营销在偶像剧营销之应用――以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为例》,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二是对收视观众的接收与影响进行收视影响分析,如连丽雅(2008)《国小高年级学童偶像剧收视经验之研究》世新大学公共关系与广告系硕士论文。这类研究论文均是透过接受者的书写与口语陈述,作为诠释实践的来源,研究重心在于阅听众本身,而不是偶像剧文本。⑤这一种分析取向走着类似于人类学研究的路径,细致地梳理和研究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对偶像剧的收视及其相关影响,虽然研究重心不在偶像剧文本,但对偶像剧文本的再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三是对偶像剧的形式或内容进行分析。第三类取向的论文非常少。著名的有赵庭辉教授的《电视偶像剧〈熏衣草〉:爱情神话的建构与再现》,(台湾中华传播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电视偶像剧〈吐司男之吻〉:写实主义的建构与再现》,(台湾《传播与管理研究》第五卷第一期);《偶像剧〈流星花园〉的文本分析:青少年次文化的建构与再现》,(台湾《艺术学报》,第78期)。台湾地区对电视剧研究的专著较少。对传统电视剧的研究,“绝大多数电视剧研究者的基本立场,事实上受到实证主义(positivism)与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的影响,相当强调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功能。”⑥如果去系统查看台湾的大学图书馆馆藏和台湾各网络书店,均无法看到有偶像剧研究的专业书籍(娱乐八卦书籍不少)。台湾地区关于偶像剧的研究大多倾向于经济学与收视影响分析,缺乏电视文本分析,故而台湾地区的研究状态呈半边倒趋势。台湾地区价值影响的研究倾向于理性思维,在偶像剧影响的判断上,一些选项或观念不再二元和对立。这与内地研究形成反比。

综上,海峡两岸的偶像剧叙事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偶像剧的创作实践。其中,台湾方面倾向于对各个年龄层观众进行非常细微的梳理(如精确到某地的大、中、小学的某年级),偏重于探讨观众对偶像剧文本的接受和影响等内容。内地研究偏向于偶像剧文本的市场分析与价值影响且对价值影响的判断上倾向于否定或对立。目前国内外对偶像剧的研究尚属于起步期或空白期,因此,加强相关研究有弥补理论空白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符号学美学》,张裕禾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②曲春景、朱影编:《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③上述三篇文献参见《世界电影》,2005年第2期。

④《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刊登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青春偶像剧研究的文章,大多集中于对偶像剧的表现形态及表现内容的分析及价值批判,批判其情节虚假及疏离现实的层面。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篇9

[关键词]影视作品;生态;心态;批判;回归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美术学院校级项目“基于湖北美术学院新型网络娱乐化学习模式视觉艺术平台的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2010)。

人类步入21世纪,在急速推进的数字媒介扩张及迅猛发展的全球化等合力的交织作用下,伴随着传统中国艰难曲折的文化跋涉,中国文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景观,特别是人文研究领域介入生态问题尤为明显。长期以来,传统影视界极少关涉于此,而由其引发的对于影视作品相关问题的思考也极具前沿性和热点性。由此可以说,对于生态问题的介入性、反思性、批判性是新世纪以来,生态美学在影视作品发展建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的一种愈加明晰的思想和学术品格。正是这类影视作品开启了一种新时想的、审美的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

一、生态的批判

近年随着生态美学研究在文艺方面的深入,国内的影视工作者开始倡导,生态批评的核心在强调作品研究应该设法使读者重新回到与自然的“接触”中,从而改变过去主宰影视作品研究的人本主义和科技主义的批评立场。这才引发了影视作品与自然、自然与人、人与社会的诗意关系加以深层的全面反思,由对自然生态的关注走向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领域的精神审视。

(一)中心的倾覆:“人本主义”

在海德格尔看来,重整破碎的自然与重建衰败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因为“动物与人一样,都应当有生命的尊严,不应被辱没”①。一大批具有良知的影视创作者,以影视为形式武器,激烈抨击传统的人本思想,在视听语言的体系下,对于残暴践踏自然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在传统的影视中,不乏《老人与海》之类宣扬“人类中心主义”作品,以此确证人类克服自然、征服世界、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来看,人类有必要进行深刻反思。长期以来,人类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美化自然并改造之。在与自然的争斗中,最终迫使“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但对于地球资源的无尽占有与破坏带来的后果却从不加思考。中国传统审美的“花自飘零水自流”最高境界瞬间被击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理想也成为幻影。

不可否认,现代化进程使得科技迅速发展,物质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这极大催生了人类战天斗地的野心,进而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意识的形成。人欲的不可控、人性的感性化、人道的沦丧,使得全人类陷入到“集体无意识”状态,导致思考能力的丧失。其实,人原本是动物,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在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都有神圣的价值,人,只是大地的守护者,世界万物不存在尊卑主客之分。事实上,《后天》等影视大作已经全面思考这些问题。同时,破坏绿色生态导致的危险也在现实中轮番上演,印度海啸、全球“非典”等,作为影视创作者,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必须看到人与自然只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绿色生态精神正是要撕裂他们之间的主客对立局面,对“人本”进行批判与反思。

(二)文明的偏颇:“科技主义”

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高度发展,人类征服世界与自然的欲望一发不可收拾。人类能力的急剧膨胀,人类正是以科技为手段,企图干预和控制自然,这种危险的观念曾经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视为“英雄的行为”。事实上,这种不以为然,反以为傲的思维持续了很多年,直到生态美学观念日趋成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在影视作品自身体系完成建构中,技术变得越来越令人瞩目,电影“科技工业化”进程愈加明晰,奇观场面和炫丽的宏大布局不断推出,如《指环王》《神鬼奇航》等。同时,影视作品反映的主题,在科学技术运用展示上,急功近利的倾向性和机械论科学技术观,不断干扰着我们的思维和视线。

海德格尔曾把目光对准现代社会中“技术的本质”,技术不仅仅是人类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技术还体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真实存在着的一种“关系法则”。由此可见,影视作品无限地宣扬与使用技术,势必打破人类与自然原本的和谐,在强大的技术力量统治下,社会的精神生活与情感生活将变得贫乏,并最终导致人的覆灭。影视作为视听的艺术,“色”可扰目,“音”亦可扰心,其创作本身对技术也有很强的依赖性,生态美学观正是试图把人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意识中,将人的感性适应性升华到精神生态的审美范畴,克制技术的生态异化。

二、心态的回归

现代社会中的情感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不断升级。面对强大的社会现实,人类开始“逃避”。当时代一日千里飞速向前发展时,影视作品中,要么想象逃亡远古,要么退回简朴,或倾心田园牧野。以往,传统界定一直把主张回归自然、逃离现实的行为贬斥为“消极浪漫主义”,那是因为我们毫无察觉而又坚定不移地站在工业社会的立场上说话。时至今日,

地球的生态危机逼迫影视创造者必须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近几年,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影视作品开始走上对“生态梦想”的下意识的“回归之路”。

(一)人本心态:“回归”?倒退?

有关人在自然中的地位的哲学原则和人对待自然的基本伦理准则。影视作品中,是否需要彻底否定人类中心主义?还是在坚持以人的利益为核心同时兼顾自然万物的利益?首先,我们必须认同“回归”绝不是要“倒退”到远古的时代,而是要寻回长久被人遗忘的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人尽管和其他在者有所不同,但只是自然的守护者。可见,“回归”实际上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发掘人的生存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纠正人在天地间被错置的位置。当然,对于这类影视作品,悠然南山,散淡平和的格调,显现出的“回归”,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一次自我超越,是向着人性丰富与崇高维度的无言阐释。创作者内心的悠悠赤子情怀跃然画面,《麋鹿王》这类作品中,彰显的就是在那个最初的原点上,生长、繁息、创造、憧憬与祈盼的和风,构筑的天地人神和谐共处景象。《伴你高飞》可谓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影视佳作。作品旨在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成见,把关怀、尊重向人以外的世界扩展,突出强调了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一体。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命题于强调人应当栖居于天地,而不是凌驾于天地自然之上或对峙于天地自然之外。如今,在人与自然严重割裂对立的时代,只有建立这种思维,才有可能填平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鸿沟,抚慰人与自然之间的创伤,开创新时代的和谐与均衡。

在影视作品所展现的人与自然审美关系中,自然不应是被征服和索取的对象。只有消解主客二元对立,唤起世界的本真存在,抑制人的自我膨胀,作品的主题才符合生态美学之存在。在作品中,我们只有将自然显现为有生命的、与人息息相关的个体来思考,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影视作品在救治自身同时也将救治世界,创作者在完善作品娱乐性的同时也将完善自身。对于影视作品召唤的生态“回归”,绝不是人类梦想的倒退,而是人类站在现有的原点上换位前。而“回归”只是寻回这个长久以来被人遗忘的存在。

(二)科技偏颇:乐观?悲观?

当时代越来越趋向于物质、实用、功利的时候,科技将给人类带来无限的困惑。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兴盛,现代化的推进,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富裕,都市的繁荣,人口激增。正是由于科技的发达,使得影视杰作也极大丰富。近年如《黑客帝国》《神鬼奇航》《指环王3》等一大批科技下的产物。一种新的电影美学――“虚拟”美学也随之诞生,非线性的剪辑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时空的自由性。个体随意性观影方式使受众沉浸式“入片状态”,加强了幻觉体验,改善了人的存在感。

同时,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无限使用,科技主题的极度宣扬,导致人类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精神文化的衰落,情感生活的贫乏,个人创造性的枯竭。《阿凡达》这类影片的命题思考,正是对“技术的本质”的反思。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作者对于技术无限发展的深深忧虑,充分揭示科技发展对生态的灾难性的破坏,并对我们的创作中科技如何走上真正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负责道路思考。

影视艺术在这场事关地球命运、人类前途、历史进程的乐观与悲观情绪交织中,如何呈现自己,如何发挥作用呢?当科技作为人类丰富物质的手段时,它是人类文明的推手;当科技如果变得毫无所限,超出必要的规定,干预自然本身存在,势必破坏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我们在倡导“绿色生态”绝不是排斥科技动力,科技是人类伟大的创造,科学本身也并无价值取向,只是科学作为技术运用在人导向下产生了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只有在“大道”②的指引下,才可以实现平衡的生态价值观。况且,人类的发展当然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但绝不能只是单方面承认文化的存在而忽略自然的价值,以损害自然价值为代价实现文化理想,否则,不单是自然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社会生态、审美生态的全面沦丧。

三、结语

生态绿色美学旨在对人类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进行研讨,它与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命运息息相关。诸多影视作品虽然倡导人生价值取向的无限开放,然而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其作品价值,人于其中,幸福才得以保障,可见生态美的关照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勃勃生机和推动力。在视听体验为方式的影视作品中,虽然倡导消解“人类中心主义”,但绝不是要生成极左的“生态中心主义”,而是为了构筑一种富有诗意的生态美学观,使人与自然能够平和相处于地球这个美好的家园。同时,只是期望科学与技术在“大道”的指引下,回归到科技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的高度统一。

注释:

①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②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参考文献]

[1]党圣元,刘瑞弘.生态批判与生态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王立,沈传河,岳庆云.生态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齐骥.动漫游戏文化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33-45.

[4]李简媛.阿凡达式美学:科技包装与神话原型内核的缝合[J].电影文学,2011(01).

影视和文学的关系篇10

关键词:技术;艺术;影视教育

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影视中随处洋溢着技术的芳香。技术的改良,使影视这一以视听感观为主要卖点的产品,一次又一次地得以模糊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纵观艺术史,一般而言,在某一媒体兴起的初期,首先吸引观众的是其新奇的技术,随后才是其中所蕴含的内容。技术,这一再让第七艺术焕发迷人光彩的手段,也由此催发了“数字美学”这个新的美学概念。技术与艺术的交相辉映催生了如《泰坦尼克号》《阿凡达》《黑客帝国》等一系列的影视佳作。“因为技术,所以艺术。”“艺术因技术而重生”等数字时代影视美学新提法层出不穷。但掩卷而思,在当下的影视教育中,由于对技术与艺术新关系认识存在着些许滞后和不足,高校培养出的相当一部分影视人才,只能跟在国外大片之后亦步亦趋,一路追赶,鲜少打造出令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由是,艺术与技术如何待之,值得审慎观之。

一、以技术为外缘的影视教育立足点

在当下,影视作品作为文学作品的诞生和扩展,正逐渐形成新的以技术为支撑的艺术体系。在电影电视史上,每一次技术的改进与革新,都将艺术的表现力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以好莱坞为大旗的影业体系中,强调技术层面的“高概念”电影正步入观众的视野。这些追求指向明确、高纯度剧情概括、推崇“视觉溢出”的高概念电影无疑是数字美学的忠实拥趸。它们强调追求大胆、唯美的美学风格,从布光、构图到整体色调配比,从场景选择到服装道具设计,无不经过专门部门的层层精心选择配置和设计。在这一系列技术把关下,视听感观的冲击力急剧增强。这些技术手段主要通过视听体验的夸张和心理的放大来提高对观众的视听冲击力,在某种程度上增强故事的叙述张力的同时,也获得了某种叙事目的之外的效果,即“视觉溢出”。这种或恢弘、或奇特的视觉效果,为观众带来叙事之外的额外的“大开眼界”的体验。如果单纯从影视“梦工厂”的作用出发的话,这种技术层面上的“视觉溢出”无疑正满足了观众在屏幕前一睹幻想中幻象的观影欲望。如近几年炙手可热的3D电影,票房可观的深层原因,不是因为其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力(因为单论故事,2D电影甚至技高一筹),而是因为那些逼真的声色体验和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所带来的感官震感。在这样一个消费经济的时代,快速膨胀的信息传递和高密度生活,使观众在要求好故事的同时,也更看重消费的“物有所值”,由是,技术打造的饕餮盛宴便成为有效吸引受众的强有力砝码。数字艺术时代的文化艺术观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影视艺术逐渐依附于技术的提高,影视艺术的推广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渗透程度。

在推崇艺术仰赖技术的同时,也有学者将之批评为“眼球艺术”而大加奚落。事实上,技术与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并不是相互割裂的矛盾体。反之,它们正是可以被塑造成一对可遇强更强的相互攀升体。如果冷静观察就会发现,技术的完善画面功能并不与故事叙述和人物塑造相矛盾。亚里斯多德曾这样叙述,“奇观”是展示情节演进的一种方式。一个场景无论多么“壮观”,终究是一个叙述性的事件,它可以推进人物的目标,改变他们的知情状况。当代著名学者、美国肯德州立大学电影学教授穆雷・史密斯则指出,“情节是通过奇观来推进的,一般来讲,这些景观和其他构成故事元素的场面一样,也被‘叙述化’了”。技术开拓了探索屏幕新的表达方式的可能,而新的审美体验在观众那里则更能激起其强烈的“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进而引发观影狂潮。而这也正是不断扩大技术层面投入、以票房和口碑为最终目标的影视作品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数字时代的探索中,影视教育对于技术与艺术的新关系的认识往往对创新型、复合型影视创作人才的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培养模式中,有相当大部分的影视教育仍受传统培养定位的影响,其课程延展仍然遵循着“技术依附于艺术”的观点展开。其实,技术与艺术在影视作品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双面体,共同繁衍着影视作品的繁荣。S0nY公司在华的高清学院,在其培训相关学员的时候,已经有“因为技术所以艺术”的思路。有着“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影视艺术学院等国外的高校,也开始致力于艺术课程中的技术层面培养。由此及彼,反观国内,技术对于艺术的推动作用这一理念,更应渗透到高校影视教育体系中,推进我国影视复合型人才的成长。

二、以艺术为内核的影视教育出发点

数字美学作为一种艺术美学观点被业界提出已有一段时间,其确立与否也在进一步的探讨之中。在笔者看来,数字美学的提出,正是确立了艺术在技术的支撑下焕发出更夺目的光彩的影视进化过程。在《真实的谎言:知觉现实主义、数码影像与电影理论》一文中,美国电影理论家斯蒂芬・普林斯认为:“感知真实的影像对应于经验,这样的影像展示出一种诱因的成套的等级制度,将光线、色彩、纹理、运动和声音的展示都以观众对于日常生活中同种现象的理解相符的方式组织起来。于是在电影影像和观众中制定了一种关联性,并且它能够涵盖不真实的影像以及那些指涉真实的影像。”由此观之,在用技术堆砌成的影像必然要求以艺术为内核。因为运用技术的终极追求总是使之趋向某种程度的真实。只有拥有了艺术内核,技术才能有的放矢,扩散开去。立足于艺术的影视教育出发点,在故事的讲述方式、人物的性格确立、精神向度等方面必然提出更深刻的追求。不可否认,在强烈的视听体验、炫目的视觉冲击之下,观众更容易对其作品产生第一认同。但如果高强度、压迫式的视听奇观之后,没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支撑,该作品就如无根之浮萍,使技术特效成为作品主题阐释和意义指向的干扰因素,无法令观众引发更深刻指认的第二认同,由此,缺乏艺术内核的影视作品只能在一片片海中销声匿迹。

影视作品是一种横亘了时空藩篱,将各种视听审美元素囊括其间的综合艺术。尽管带有强烈的商业属性,但仍然是扛着“视听艺术”的大旗,以“艺术”作为其最佳卖点。在国外技术汹涌发展,全球影视业一体化的进程中,影视传媒业的国际化策略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技术的形式元素运用精巧化、高频度化的包装之下,影视作品的主题开掘、题材取舍、故事张力、人物形象等一系列的艺术层面上的挖掘,更显弥足珍贵。以艺术追求为内核的影视作品,因为有了技术的张扬而更具某种民族文化的塑造力和穿透力,在国内外的影视市场中,更有其独特的人文魅力,更得以用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强势的欧美电影分庭抗礼。

影视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高科技运用领域,在艺术的审美探索中最具前沿性的开拓性质。英国现代数学家加里曼曾这样指出:科学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取决于合理思维的结果,它更是对美追求的结果。有学者指出,在我国的影视教育中,存在着“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的冲突。二者往往独立于两个不同的培养体系,分工明确,互不越界。其实,正是这样泾渭分明的培养裂痕,不利于影视教育复合人才的培养,不能有效地缝合我国相当大部分作品跟在国外佳作后面亦步亦趋的尴尬局面。面对新一轮的数字时代,以艺术为核心阐发出“数字美学”的合理因素,充实、发展影视的核心艺术观,技术的掌握运用以实现艺术的高端品味为追求,使之成为现代影视传媒业的一个重要的参考坐标系,是当代影视教育中所应阐述宣扬的观点。

三、内外兼修,强势启迪

尽管对于“技术是第一位又抑或艺术是第一位”这一观点的探讨在影视教育领域中仍未有定论。但回望一路而来的影视发展轨迹,随着受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视听感观的满足标准也不断提升,由此催发一项又一项技术的革新与引用。但一项新技术的运用初期,往往伴随着技术炫耀的奇观影像繁荣现象,然而,这种重形式而轻内涵的畸形发展并未使影视发展止步于此。一方面,单纯的视听轰炸加速观众的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大军中,艺术工作者也逐渐自觉地追求利用技术加强艺术、塑造空间、深化内涵的更高造诣。从有声电影的产生到彩色影视作品的出现,技术炫技之后往往归于沉静,取而代之的是更沉潜的艺术态度和更深刻的艺术追求。只有当影视技术从单纯制造“奇观”走向为剧情内容和传情表意融会贯通之时,技术之美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展为艺术之美。在技术与艺术的交相辉映中,影视作品才得以不断触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