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影视文学特点十篇影视文学特点十篇

影视文学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0:47

影视文学特点篇1

关键词:戏剧影视文学;欣赏能力;影视文化

戏剧影视文学是戏剧和影视学相结合的艺术类学科,主要以戏剧、戏曲、电视电影、文化等基础课程,主要培养电影电视、互联网以及相关媒体、影视剧、网络剧等剧本创作、宣传策划、文案写作等方面的人才。当前我国戏剧影视行业快速发展,我国每年电影票房、电视机剧集数量不断增长,我国影视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对促进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工作发挥重要作用。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想要提高戏剧影视文学水平,就必须深入研究戏剧影视文学的发展历史、戏剧影视文学的特点以及戏剧影视文学的欣赏途径,全面提升自身戏剧影视文学水平。

一、戏剧影视文学

戏剧影视文学是影视拍摄或者戏剧舞台表演时使用的一种文学剧本,剧本可以为演员提供一种演绎思路,因此,戏剧影视文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影视剧或者戏剧表演的成功,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种单独文学作品供人欣赏和阅读。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戏剧影视文学具有以下特征:

1.表演性戏剧剧本主要用来指导演员拍摄或者表演的,著名作家果戈里曾经说过:“戏剧只活在舞台上,没有舞台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影视文学剧本同样如此,所以影视具备必须具备表演性,要符合戏剧和影视剧表演的需求。在戏剧文学剧本中,由于演员的表演舞台空间有限,戏剧和影视剧中的人物、故事发展过程、故事发生时间、故事发生的背景都集中在一起,影视剧本在创作的时候,必须做出取舍,在同一场表演中,不能集中太多人物,只需要重点刻画重要人物,让他们在舞台形象更加鲜活和形象1。其次,剧本的内容也不能太多,不能像小说或者叙事诗一样,展现故事多层次的矛盾问题,而是抓住人物之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进行刻画。通过激烈的冲突展现剧本中人物的个性和特点。小说或者电影可以为剧中的人物或者故事提供一个广泛的背景,但是戏剧影视文学剧本为了配合舞台表演需求,往往将不同地区的人物、背景或事件集中到一个或者某几个场景中,不断变化场景,否则不利于演员的即兴表演。

2.冲突性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在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法、题材方大众文艺面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两者有一个共同性就是戏剧冲突。冲突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动戏剧舞台的表演,也是展现演员演技的重要形式。如果在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中,没有冲突性,那么就无法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无法吸引观众。因此,冲突性是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吸引人的关键,它决定了戏剧的发展方向和主旨2。戏剧的灵魂和主线主要依靠戏剧人物的冲突性推动,缺乏冲突的戏剧影视文学是失败的文学作品。比如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一个少年在船只失事后飘荡在太平洋,与一只孟加拉虎在小船上漂流277天最终获救的故事。少年为了生存下去,一直在躲避老虎的追捕,老虎为了生存下去,试图将少年吃下去。在整个电影后期,几乎没有对白,全部使用感知到刺激方式构建原始冲突,如果没有这种冲突,整部电影就无法继续讲述后期的故事,也无法吸引观众继续观看。

3.台词的个性化和动作性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中演员有大量的对白、独白和唱词,台词是塑造戏剧人物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戏剧影视文学作品的人物思想情感的推动、矛盾冲突的展开、故事情节的发展全部需要演员的对白和动作完成。因此,台词在戏剧影视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个演员的基本要求。戏剧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作品的思想内涵都是通过演员的台词和动作表演完成的,台词和动作是戏剧影视文学主要的元素之一。在影视创作过程中,为了让人物台词符合人物性格,往往人物的台词和动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代表了这个人物的性格。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是脂粉堆里的英雄。这个人物聪明能干、工于心计、善于交际。比如林黛玉初到贾府的时候,林黛玉正在和贾母说自己吃药的事情,结果听到有人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经其人,先闻其声,显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地位,在贾府地位最高的人面前她都可以这样放声说话,可见凤姐的交际能力。这些语言体现了凤姐的个人身份和性格特点3。

二、戏剧影视文学的欣赏

1.熟读剧本,了解剧情在阅读戏剧影视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被剧本的故事情节吸引,沉浸做剧本故事情节,心情随着作品的情节变化而不断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影视剧本的魅力。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要熟读剧本,了解剧情,知道剧本创作者的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作者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思想。比如在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时候,首先要了解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欧洲正在发起文艺复兴运动,封建制度逐渐没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为了争夺权力在不断进行斗争,整个社会比较混乱。《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对当时社会最真实的写照4。戏剧情节的发展,往往表现在剧本的组织结构中。多幕剧的结构,以及场和幕中表现出来的,是分析剧本重要的方法之一。只有熟读剧本,才能了解剧本的结构,在分场分幕的时候,才能对故事发生的地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进行了解。一场戏剧有时前面有序幕,最后进入尾声,有的剧本一开始就直接展示了主要矛盾,最后进入高潮。不管戏剧怎么安排,一般都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尾这样的结果展开。

2.抓住戏剧情节发展的主要矛盾戏剧影视文学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都是紧紧围绕矛盾展开的,抓住戏剧的主要矛盾,有助于理解戏剧文学的脉络和整个剧情。比如曹禺先生的戏剧《雷雨》为例,这部戏剧的主要矛盾是周朴园与繁漪之间的矛盾,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周朴园与周萍之间的矛盾,周萍与繁漪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冲突反映了新旧思想、新旧文化的冲突。比如周朴园和繁漪之间的矛盾,两人是老夫少妻,周朴园是封建社会的代表,繁漪接受新式教育,追求自我和自由的爱情,体现了两种思想文化的冲突5。反映了封建色彩浓厚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周家的衰亡是戏剧主要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可以把握整个戏剧的主要矛盾,从而认识作品背后反映的现实社会和中心思想。

3.分析剧本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一部优秀的戏剧影视文学作品,往往塑造几个性格突出人物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戏剧人物的性格,往往体现在戏剧人物的语言方面。所以在分析戏剧影视文学作品的时候,要抓住戏剧影视文学作品人物的个性化语言,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特点,把握戏剧的主要矛盾和思想6。以《雷雨》为例,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个性化的语言十分突出。比如第一幕中描写鲁贵:那奸猾的笑容,猥琐的语言,将一个奴才的嘴脸表现出来。比如描写蘩漪的时候:长长的睫毛下的眼睛中有股愤恨的火燃烧着”,“又有一点野性的同时内心又有一股热情骚动着她失望的心”。表现了蘩漪对周家这个封建大家庭束缚感到烦闷,她试图反抗,所以爱上了继子,但是继子爱上了其他女人,让他由爱生恨,她试图报复,最终导致自己走向了灭亡。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戏剧小说人物的命运,往往在戏剧人物的语言体现出来。通过分析人物语言特色,可以把握戏剧发展脉络。在欣赏剧本的时候,还要注意分析剧本的潜台词,也就是人物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根据台词和剧中的背景,可以让观众会意的间接语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话外音。比如《雷雨》第二幕鲁大海揭露周朴园的发家史的时候,鲁侍萍目睹了周萍打自己的儿子鲁大海。于是,惊疑的问:“你是萍”,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应该是:“你是萍儿”但是话刚出口,她想起曾经答应周朴园不认儿子的要求,所以将“萍”改成了“凭什么打我的儿子?”一字之差,感受到人物情感变化。

影视文学特点篇2

关键词:影视艺术;综合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32-01

影视的诞生与发展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结果,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出现电影、电视这两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就影视的技术性而言,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技术成果,当这些现代科学成果不断地被迅速吸收到影视艺术的制作中,便使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日益丰富,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媒介,经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共同构筑起令人瞩目的影视文化,而影视文化本身涉及到传媒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各种社会科学领域,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综合性文化,因此,影视艺术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应用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此外,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吸收各种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丰富并充实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上。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化、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当这些艺术元素进入影视之后,便被融合改造,形成了影视的新特质,使影视艺术成为了一种可独立的艺术,影视艺术之所以能将其他艺术的精华吸纳到自身的系统中,固然是由于影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种类,它必须向其他早已成熟的艺术样式学习和借鉴经验,更重要的是,影视本身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既是静态艺术,又是动态艺术,既是再现艺术,又是表现艺术,正是影视艺术自身的这种集大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影视艺术必须是一种集体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它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美工、道具、服装、化妆、录音、音响等多种职能部门的艺术创造者集合在一起,在导演的总体构思下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影视艺术还深受文学的影响,电影与电视从文学中汲取并借鉴了许多叙事手法和结构方式,文学融入电影、电视。构成了故事片、电视剧和电影专题片深厚的文学底基。影视艺术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剧本,影视文学剧本在整个影视艺术创作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很作用。继而,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对电影与电视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影视艺术向诗歌学习,产生了抒情性的诗电影,如美国的《金色池塘》,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我国的《黄土地》、《我们的田野》等。影视向散文学习,产生了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电影、电视向小说学习,产生了小说电影和小说电视,如苏联的《战争与和平》,我国的电视连续剧《围城》、《雍正王朝》等。

影视文学特点篇3

   [关键词]影视教育;文化冲突;审美认知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将影视作品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并使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作用,这是高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有利途径。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文化冲突转型的今天,影视文化在高校的传播,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影视界有责任打造优秀的经典影视,教育界有责任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影视文化欣赏能力,并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观来武装自己,也只有如此,才能使当前的影视文化热潮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服务。

   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思想教育层次,则难以面对和解释当前的影视文化热潮,如影视文化中的审美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人本价值的体现与运用,等等,这都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影视教育管理的认识。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一、影视文化教育中的审美认知

   是影视教育管理中的出发点与立足点中国文化历来重视在休闲中体现美的感觉,形成了丰富的生活审美系统。如道家将人休闲时的超脱万物转而视为一种审美心理之态,甚至是一种气质之美,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在丰富多彩、快速旋转的现代休闲文化中,电影电视已经成为我们第一位的生活审美文化形式。甚至可以说,今天的电影电视更多的是因生活休闲而存在,但其作为审美性休闲文化的价值,还没有被教育界所充分认识。作为休闲文化的影视,不仅有欣赏和读解的价值,也是休闲文化中审美创造最好的现代方式,需要我们在休闲教育中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

   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应当具有三种心理结构:认知、伦理和审美。其中,审美的心理建构往往被人忽视。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感知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强调思想性而忽视审美心理结构培养的更是普遍。而现代化的影视审美教育则不然,它通过可视的银幕形象来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引领其自觉观照,多元审视,以优化审美心理结构。这一过程始终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人格大厦的全面构筑。因而,牢牢把握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综合性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之一。可以说,在人类众多的艺术门类中,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等都是早在蒙昧时代或者文明时代初期就已经出现,而影视艺术是综合吸收了各门类艺术在千百年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艺术精华,并对其进行了具有质变意义的改造,使得这些艺术元素进入电影和电视之后相互融合,形成电影和电视自身的新特性,也使得电影和电视最终成为两门崭新的、独立的姐妹艺术,其所隐含的审美特性如逼真性、艺术性都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

   影视是现实生活中最广泛、最深刻、最真切,也是最迅速的反映形式。我们在影视艺术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周围的形形色色,从而获得了对自己及社会的客观的认识和印证。甚至我们可以看到,激情四射的青少年可以毫无羁绊地与作品展开心灵的对话:或对于现实进行检验和沉思,或对于民族渊源及传统的重新估价和真实的反思,或对于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历史审视……视角之广,不一而足。总之,它以立体地、直观地、连续地、生动地反映生活的独特优势,引领着审美主体在没有隔膜的流畅状态中,抒发真情,彰显真知,塑造真我。正是在此意义上,影视审美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甚至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而这正是教育界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影视教育中的文化冲突

   是影视文化管理中必须面对的难点与热点长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实行的是单一的专业教育,导致大学生存在知识空白点和素质盲区。而影视传媒就是创造良好校园环境和优秀文化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但在影视教育中,我们需要注意影视文化的冲突以及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如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注重和谐秩序,不崇尚征服自然,而倾向于顺其自然;重视社会稳定,政治价值优先,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强调对国家和集体的无私奉献精神;肯定上下级的忠诚关系,遵守纪律,官本位,官民一体化,习惯于“人治”,办事讲“关系”,等等,这在中国影视中有突出表现。

   而西方传统文化的图腾是十字架,即锋芒毕露,刚劲有力,是发散型的。中国人古代修长城是为了把自己同外界分开,而不是为了向外界进攻,中国近代的开放也是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进行的。与此相应的是中华文明在海外大范围主动传播的机会较少,对于偶尔传入的异质文化的整合力却非常强;而西方由宗教信仰演化而来的“天赋使命”观,使他们相信西方式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最符合人性的,因而值得在全世界推广,这种基督救世文化传统决定了他们在对外交往中采取咄咄逼人的姿态。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在影视文化教育中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看一看美国的《泰坦尼克号》《2012》《功夫熊猫》《阿凡达》等无不渗透着美国的价值观,而中国的《秋菊打官司》《活着》《非诚勿扰》《让子弹飞》《新少林寺》等所传达的文化价值观也非常令人担心。在此背景下,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文化冲突在影视界的表现日渐突出,并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发生抵触,应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事实上,文化冲突的结果,或相互吸收或融合或替代对方,随之会产生新的文化模式或类型。在此背景下,一是需要在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开放心态。开放心态是不故步自封、不固执僵化、不排斥交流;是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社会和周围的一切;是对自己的专业和周围的世界都怀有强烈的兴趣,喜欢钻研和探索;是热爱创新,不墨守成规;是谦虚,知道自己的不足,能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意见而且非常喜欢和别人交流;只有做到这点,才能使学生在欣赏影视中有着正确的心理状态。二是要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观来武装学生。如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念,为人民服务的本真心态,对民主事业的不懈追求,资本主义影视的阶级实质等,并在影视教育管理中始终贯穿中国国情与普世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占领影视教育管理的制高点。

   三、影视教育中的人本价值

   是影视教育管理中的核心与重点目前,我国的高校影视教育还未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更没有形成体系化的教育模式。目前,西方影视教育中普遍采用的影视制作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及近年来的“核心概念”教学法都比较成熟,在教材编写、教学辅助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而在影视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发展实践基础上,我们还需对影视教育的目标、手段和教学效果评估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如研究我国影视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明确我国影视教育的核心,制定相应的教育大纲和实施手段等,这在目前非常重要。

   在此基础上,影视艺术教育应当体现教学方式生动鲜活、课堂设计凸显实践特色,以人为本并改变“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这应该是当前影视教育管理的核心与重点。而注重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倡多学科的融合交流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老师、同学的互动正是影视教育管理中人本价值的重要体现。而精心设置课堂教学项目,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定项目,如编辑、主持一期节目,完成一个短剧表演等,实现知识的“实践转化”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教学、个性教学,为每个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影视教育因其具有综合性,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可以通过音乐、语言、摄影、服装、民俗多种艺术语言表现某种文化特点。如《可可西里》《红河谷》《尘埃落定》等反映藏区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们在观赏时能明显感受到藏文化的魅力。而在影视教育过程中,通过影视作品的内容、师生活动、教育氛围等体现出来的有关文化的各种信息,多方面提高了人文素养,其特点恰恰在于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需求和保障、人的情感和意志等价值性内容。因此,在影视教育过程中,既体现了文化价值,又获得人文素养的滋养,而其中体现的人本价值更是令人深思。

影视文学特点篇4

【摘要题】学术平台

【关键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建构/教学模式

【正文】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影视教育者去分析“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背后所存在的“疾症”,去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因为,今天的影视教育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个时期中国影视娱乐和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直面今日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教学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现状分析

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在短短的十年之内迅猛发展,影视艺术专业迅速扩容,创办影视专业的院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重点综合性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从影视专业性院校到大多数院校遍地开花。影视艺术专业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香饽饽”。“各级各类学校都借助各种形式介入影视教育的领地,不管原有学校基础如何,特性怎样,都似乎响应时代潮流建设影视专业。”[1]这种格局的出现,与时展的文化潮流、教育管理观念的解放、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这种现象与社会“关联”的背后,有着教育产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功利”性因素驱动。影视艺术专业属应用型学科,进入“门槛”不高、教学设备的投入可大可小、一般基础性师资转型相对较快;同时,开设影视艺术专业生源多、收费高,更多的是迎合办学主体“功利”性的追求和缘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在这种背景下掀起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大潮,必然会出现“经营粗放”、“教学泛化”、“人才档次不高”、“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等弊端。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教学的客观现状,其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规模,但缺师资

现在创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大学与院校,很大一部分是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艺术教育和影视教育的大潮应运而生的。泛概念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兼容跨类的新闻、传播专业一起,使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走上了规模发展的快车道,它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进行着规模化的扩展。许多院校把早期的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系和公共基础部的部分专业和师资与影视相嫁接,创办出广播电视新闻、影视广告、影视美术、影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摄像、动画、播音主持、录音艺术、影视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等多种影视专业。影视艺术专业的规模急剧扩张,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很大一部分在边教边学中由大文科专业转向过来,师资队伍的影视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创作积累相对缺乏,部分师资在影视方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电视理论的学养和电视创作实践方面的积累)不很丰厚,许多教师在影视专业教学中照本宣科、缺乏时代感和系统性的教材,更缺乏影视专业创作的经验,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甚至没有一个接受过影视艺术学历教育或乏有从事过影视创作实践的教学师资。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大量聘用一线的编导和记者作为影视教学专业课的主要师资,虽然这部分师资往往以经验和体会补充了教学的内容,但缺乏电视的系统性理论基础、很难把体会和经验上升到学理层面,同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能给予充分的保证。因此,影视专业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展与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的奇缺,成为当前影视艺术教育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有数量,但缺质量

影视艺术专业旨在培养一批既有学理素养并具有应用技能的创造性人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有别于理工和文科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影视专业招生上理应实行定量控制。然而,不少院校被热流般涌起的影视艺术类生源所驱使,不断推出影视艺术专业、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自身的学科实力、专业技术与设备师资条件,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西南某学院的二级影视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其8个影视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规模之大、专业之齐、学生数量之多,在全国独立学院中绝对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必然带来后续教学培养的整体无序性、培养目的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影视教育的质量。为此,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影视专业学生普遍是影视通识性人才,影视理论研究与影视策划能力不强,影视创作思维与创作技能薄弱,同时也存在知识与能力的“撇脚”。诚如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杨飚所言:“新闻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没有及时跟上快速前进的传媒实践。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不适应传媒的要求。”[2]杨飚虽从新闻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了教学的质量问题,同样也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今影视艺术教学上的质量通病。对影视教育来说,培养一个合格的记者、编导、主持人和制作人才,或是一个媒体策划和影视文化管理者,决不仅是换换课程这么简单;它与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培养理念、课程结构、师资设备等有着相互连动的耦合关系。

共2页:1

论文出处(作者):

(三)有体系,但缺创新

拥有影视艺术专业的院校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在专业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和课程结构等方面都已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各个院校的教学体系在理论上大体一致,都在于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本学科与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本学科与本专业前沿成果与发展动态,具备适应宽口径专业或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或就业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信息处理与社会调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实现上述的人才体系目标。因此,多年以来形成了相对有区分度的两大类影视艺术教学体系,正如曹廷华概括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影视教育围绕着‘通才’和‘专才’两个方面展开了教育,专业院校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技能化教育,综合型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素质化教育,培养的目标更多的是在文学,中文,新闻,戏剧的基础上进行嫁接或者是升华”[2]。诸多院校影视专业的教学培养体系基本上是沿革这两类。所以当“回过头来看,我们培养的影视专业人才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甚至把西师,川大,川师的学生在一起比较,我们的差异性并不大。把成都,重庆,上海,广州,北京的学生相比较,我们之间的特色并不明显。把全国相当的影视传播专业的学生相对比,除了个体的差异比较明显外,整体的差异比较小。我们预想的竞争实力也没有达到所渴望的期待指数。新闻单位对影视传媒的人才似乎是越来越不重视,受到的批评和争议也越来越多”[2]。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年来不少影视艺术教学还是按照借鉴一般教学的惯性进行影视人才的培养,影视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缺乏创新,各院校的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各校应有的特色和“核心产品”,百校一面,十多年不变,压抑了各院校影视艺术教学的创新、桎梏了影视育人教学模式的与时俱变。

(四)有通识,但缺能力(五)有成品,但缺“出口”

近五六年来,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生源火爆,不少高校不断拓展扩张这类专业,正所谓多一个专业就多一个就业机会。但是,招生热门的专业未必就有社会“抢手”和紧俏的就业岗位。在当今的社会里,可供影视艺术毕业生选择的影视艺术工作领域还是比较多的。然而,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影视和媒体专业学生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虽说影视艺术和影视媒体尚属时展的朝阳产业、从业的专业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受目前我国企业体制属性的制约及影视专业就业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工科、文科等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面还比较狭窄,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许多影视艺术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上、游离在各大电视台与社会影视制作公司之间,也有的影视专业毕业生离开了心仪的影视传媒改事其他的职业。影视艺术和传媒专业的成品“出口”瓶颈,直接影响着影视教育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影视教育者必须直面和思考的紧迫现实问题。

二建设思路

我国影视教育和影视专业教学发展所折射的上述问题,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因素又有影视艺术教育本身的问题。对于影视教育者来讲,如何在众多的影视艺术专业的培养格局中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创立影视艺术教学的特色,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和首要探究的课题。创建影视艺术教学新模式,就是要建立一个影视特色鲜明、以特取胜的人才教学体系,围绕特色着力夯实文学和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这一重要基石;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高效转化的教学创新机制;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突出特点、以特取胜

影视艺术专业属于设备、经费投入需要量比较大的专业,而国内许多非影视艺术专业性的高等院校,均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开办影视艺术专业的。因而,在有限投入的“校”情下,更应该强调和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质与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建设、有重点地突破,力求独辟蹊径,出奇制胜。要坚持把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作为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石;要夯实这块基石,就要突出特点、以特取胜,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把特色扎根在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使影视艺术教学体系独树一帜、独步天下。创办影视艺术专业,要兼容艺术院校“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专业化和重点大学“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学理化特征与优点,从各院校的实际出发,体现自身教学的特色和学校的个性,突出特色。只有坚持影视教学的共性和各院校自身影视教学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有可能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的影视院校,争取实现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

(二)师资与学科齐头并进

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机制,是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实施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强盛的师资和学科。当前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上,大多数院校都完成了量的积累、正从量变“拐”向质的提高阶段。质的提高成为下一轮各影视院校教学竞争的核心。影视艺术的师资有四类,其中三类缺一不可:一类是将帅之才,是既能“文”又能“武”的学科带头人,这类人数量不多,但决定着教学与学科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另一类是“文”将才,是头脑型的研究和策划型学者,是影视前沿的理论与影视策划的研究者,是培养学生影视文化学养和学理的骨干师资,是专业的中坚力量,是院系教学水平的基本保证;还有一类是“武”将才,是专业技能的教学骨干、完成教学能力转化和影视作品创作的基本力量。在强化师资和学科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占领影视艺术专业双语教学的“高地”,注意吸收日趋增多的“海归”人才。这是下阶段打造影视师资和学科特色及教学创新的新亮点,也是影视艺术教学接轨国际的本质体现。

(三)全面整合影视教学资源

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影视教学体系是影视艺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要实现学、产、研的一体化,必须全方位地整合影视专业、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教学等资源内容,必须优化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作用,有效引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创作的能动性,从而把教的理论和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影像产品。

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的模式、创建影视艺术教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对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属性的理想理论创新认识上,更要扎根在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创新,就在于造就和培,养创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具有广博文化素质与影视创作能力、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与竞争能力、体现影视与传媒特色及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2]曹廷华,李立.影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兼论西南师范大学育才学院影视学科的发展[eB/oL].

影视文学特点篇5

论文摘要:影视文学批评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高校的教学中还处于思考与探索阶段,在民族院校中更是如此。在借鉴前人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研究的成果、总结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述强化高校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的必要性,并最终探讨提高学生影视文学批评能力的途径,希望通过这样几方面的论述,和同仁们共同探索影视文学批评教学之路。

影视文瑙冷是电影文学与电视文学的合称,是新兴的文学样式。影视文学的历史远不及传统的诗歌、兑肩女文汉戈剧,然而,凭借电影、电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影视文学在一个世纪以来迅玉孟发月是,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至于一上舍弃了影视文学,当代文学便显得残缺不全。但是在高校教育中富有文化含量且影响人终身发展的影视文学批评教学却是一个薄弱点。因此,加强影视文学作品的教学是时展的寰导璧薯,影视欣赏的开展将会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抚岑一个新的生长点。

一、存在的问题

丰目又寸于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而言,影视文学应该说是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人们对影视文学的认识非但不及传统的文学样式,甚至七匕刁互如又寸影视艺术的了解。我们已有数以百计的交日本文学史和对各类传统文学体裁的研究专论,我们也刁尽乏影视艺术史、影飞见哩论甚至影视制作各个环布亏的专论,但说到影视文学作品教学的习究状况,则不免相形见细。当今的影视文学还处在年轻阶毛n,虽然影视文学批评的教学应该是高校中文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但就目前课堂教学现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在鉴赏实践训练课上会发现:学生分不清戏剧艺术与剧本之间的差异、分不清景爹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之间的差异,且在对剧本与藻丝视文学进行鉴赏时不能结合戏剧与影视艺术的特点和要求;在鉴赏交流活动中,学生交流最多的是诗歌和刁、说作品肩交文次戈匕,只有个同学涉及居鉴赏,基本没有涉及影视文学的鉴赏。即便涉及到影视文学,也只是停留在“看”的低层次学生通常会被作品情节的曲折、场面的火爆、人物命运的坎坷等吸引,为之动容和感慨,远未达到对影视文学内涵和意蕴“鉴赏”和“批评”的高度。更为尹龙重的是,在对我校民族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他在7th少观看电视作品,电影则更少,这样扎七鉴赏根本天访戈起。

二、原因的分析

综合分析上述大学生在影视文学鉴赏中存在的问题彦割京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影视文等特比评教学的重要性被忽视。影视文学批评既是一门艺术教育课,又是一门美育课。由于影视艺术的大众化特点和影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寓教于乐的特点,能够通过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待点以及风格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培养和增强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这样的一门课是应该受到重视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就目前堂教学现状来看,影视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未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高度,有时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越图比境地。在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专科阶段没有安排影视文学扎七评课程,本科阶段这门课也只是属于选修课。同时配备的教师也很少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素质,实际授课也很随意。对于严重缺乏影视作品积累的民族学生没能够做适当的引导,而是直接进行王里论讲授,这就如同从未看过《子夜》,去要空空地分析吴孙蒲这一人物形象一样,绝对不会收到好的授效果。其次,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的内容简单化。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看,各校对于影主见文学批评教学内容的设计可谓五花/又门,或者手巴这门设训一为影视基础知果,或者将计‘为影视作品分析课,甚至索性把它设计为影视作品又见摩课。问其故,都说因为缺乏一部比较成熟的教材作为设计程内容的依据。诚然,不拘泥于教材本应是素质教育和创新型教学的-勇原贝,同样一门课程也允许有与众不同的材受形式,但是,凡事总得有个规矩,不拘泥于教材并不等于不要教材,教无定法也并非随心所欲,不然,这些既缺乏目标规定性又缺乏讲授系统性的故法就会给该门课程的教学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联系民族院校在高校教育中的特殊,在影视文学批评课的选材上可以突破教材指定的范例,进行影片分析时侧重选择一些有代表胜的反应民族生活的作品,这样对课程内容的灵活置能够以兴趣带动学习,然而实际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简单化的问题,真正联系学生实际清况的教学探索很少。再次,影视文学教学的方式单调化。目前我们在影视文学批评教学时,方式极类单攀调,基本忽视了影视文学独有的特点,而简单的将影视文学作品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来教授,导致影视文学作品独有的感染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真正打动学生,提升文学审美能力。另一极端做法就是大量运用现代化媒付次影示教学内容,用观看影视作品代替文学作品的解读,用新技术代替对语言的,用图像和声音代替对文字的体认,学生的兴奋点往往只停留在视听尧乡觉上,只满足于声像画面带来的直觉衫习惑,感官的愉悦替代了}胜层面的思考追问,以肤浅的感性内容替代了深度的生活体验,批变万丈了看电影看电主见剧,成了一种休闲交是乐活动。综上,影视文导特比评教学的重要性被忽视、教学内容简单七、教学方式单调化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必要性的探究

1影视文学批评教学是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教育除了加强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居文学样式的教学之外,还需要补充翻社洋血液。而影视文学的教学应该说是最有生命力的,它融合了文学、音乐亲留舀、美术、雕刻等多种艺术形态特点尸手力口上电脑合成等科技手段,无仑是画面的动感、质感还是音响效果,都是相当出色的。影视文学暑本本身来源于文学,和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比如刁、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扦清,散文的意境,都为影视文学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营养。影视文学作品教学是实施语文综合活动的最佳平台。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清的共鸣;它可以让学生发掘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它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诵、表演房论等方式来提高鉴赏水平。在影视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者阶导以提高,审美能力不断得到加强,艺术品位也随之逐步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胜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应该把影视文学作品澳女学方文在文学教育的卫匡璧慈位置。

2.影视文学批评教学是提高民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鉴赏影视文学作品质己指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又寸影视艺术的美学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斤欠赏者本人又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与体验,因而能夕读彭视文学作品的各个层面进行更深人的读解,并在址匕着鳌础上通过欣赏,受到美的感染,在心王里仁得到愉悦。这就说明如果学生对影视作品没有一沪定的感受和积累,则提高审美与鉴赏能力等目标京允无异于一纸空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就成了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原著刁屯和由此改编的影视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鉴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人点。学生下门对原著小说的理解和我们对改编的影视文学作品的讲解可以互为参照,其间的异同可以帮助学生衫成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初步感受与经验素材积累,学生头脑当中会对影视作品的独特之处留下深刻印象,对人物形象的理助释更加彩磷夕火,特别提岁寸影视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使其对影视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在高等民族师范院校中文专业通过影视文学扎七评教学来提高民族学生的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其原因是:现代的中小学生刃见看影视作品已成为他们继学校教育之外最主要的受教途径之一,而观看影视作品对其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初步刃爹成影响重大,所以,他下门的邓昨誉行为必须受到正确的引导。而类似于笔者所从教的学校培育的大学生将来恰好是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们的教育者,即未来的中刁、学语文教师,其清感态度和价值劝职寸中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异绮与难以估量的作用。所以,提高民族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是一项有益于后展的、意义深远的事业。

四、影视文学批评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

通过对民族院校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对他人关于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研究成果的借鉴,归纳出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影视文学批评能力培养的途径,可以简要概括为:观看与解读、扎叶乎与实侧劫大样层层递注、层层深人的环节,下面力口以展开论主。

影视文学特点篇6

关键词:影视翻译;影视翻译语言;特殊性

一、引言

电影电视自其诞生之日便注定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的文化交流方式。欣赏他国他民族影视作品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了解和沟通,这种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和途径。随着近年来外国影视作品的流行和我国对外国影视作品的大量引进,影视作品的翻译也逐渐兴起。与其他形式的翻译相比,影视翻译的历史还很短,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研究也很薄弱。相对于影视作品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影视翻译的研究可以说是十分的不足。

影视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个分支,遵守着文学翻译的一般准则。但它往往受制于影视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影视剧是一门“有声有型,形声结合”的艺术。其中的画面与声音起着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作用。译者在选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再现原片的思想性、艺术性,以保证翻译语言准确生动的同时,还要注意语言长短、节奏、换气、停顿、口型张合、剧中人物的表情、口吻一致等保持一致。这当中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译者对影视翻译语言特点的了解程度。

二、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

1.综合性。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的视听艺术,演员的对白与表演相结合,配以画面、音乐、音响效果等。声画统一的综合性是影视语言最大的特性。对于影视翻译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演员的对白和表演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两者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后者对前者不仅起着辅的作用,也起着制约性的作用。

2.瞬时性。与能够反复阅读的书面文本所不同的是,影视作品都是一次过。影视作品这一特性决定了影视语言的翻译要把握好易懂的原则,译文必须流畅通顺,意义明了。但流畅通顺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观众都能听懂,因为观众的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常识性的东西都容易理解,但对于比较专业的问题,观众可能听的很流畅但不一定真正理解。

3.聆听性。聆听性是配音译制片必须考虑的问题,因为观众主要通过演员的对白跟上剧情的发展,除了让观众听懂,还要让观众听得舒服,这就意味着译者要注意人物的语言能否反映其身份、个性,是否富于情感色彩,能否充分表现人物形象。简言之,译者要把握好人物语言的性格化和感情化的原则。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译者及相关人员才能在翻译、配音的创作过程中做到“对号入座”,观众听其声便能识其人,这在群戏中尤为重要。

4.无注性。文学作品中,对于读者难以理解之处,可以增加脚注或尾注,但影视片的翻译不可能采用加注的手法,只能在不影响影片的宏旨的前提下采取意译、解译、省略等变通的方法。

5.通俗性(大众性)。影视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除了极少数实验性的作品之外,绝大多数电影和电视剧是供人们观赏的,因此影视剧的语言基本符合广大观众的教育水平,要求能一听就懂。要求影视对白通俗易懂,不仅仅由于其瞬时性,更由于影视观众面之广。这就要求影视语言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其对白不能过于典雅,太晦涩。当然,“通俗”并不是“低俗”,也不意味着“平淡”,关键于译者能否将其译得准确而富有活力。

6.简洁性。“简洁性”是指影视作品的翻译在字数受一定的限制。影视作品中,除了写实和记叙的影视作品之外,大多都采用随意的对话方式,其特点是多以片语句、缩略句、省略形式等出现。原语长,译入语太短,给人的感觉是“拖”;原语短,译入语太长,给人的感觉是“赶”。基于影视语言的这些特点,译者在翻译时,有时就必须考虑到语言风格的继承,以目的语让观众充分感受到影片语言的魅力,否则会因译入语的晦涩难懂、矫揉造作影响影片原有的魅力。

7.融合性。语言的“融合性”指的是影视剧中人物的语言、音乐及动态画面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是密切联系、融合在一起的。演员的形体语言,如点头、摇头、手势等也是影视语言的一部分。这是与一般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而且口头语言和形体语言间也不是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口头语言是形体语言的基础,而形体语言对口头语言起着限制与补充作用。

8.角色性。在影视语言中,除少数旁白无角色特性外,大部分的语言都和角色的特点分不开,儿童的语言带有童趣,执法工作者的用词严肃,老者的语速较慢且富有哲理,这些特点都是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发现的,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这一特点译者也要特别留意。

9.文化性。“文化”是指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法律和社会关系等。由此可见,文化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一部影视剧不仅仅是一种影视语言,其更重要的作用是其不同文化的传播功能。如果没有贴切的语言来表达,影视作品终将是苍白无力的。影视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更是其背后文化的传递。

10.口头性。文学作品的语言大多是写在纸上的,读者用眼睛去欣赏,而影视剧的语言主要是通过演员用口说出来的,观众必须用耳朵去听。也就是说,在欣赏一部影视剧时,看画面听语言二行为同时发生。语言与画面同时出现更能体现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便于受众理解影视人物的对白,进而看懂整个影视剧。

11.省略成分多。影视语言的翻译与一般文学作品语言的翻译相比较,其省略成分要多的多。一方面,这是因为影视剧中的人物间交流通常都是面对面对白的形式进行的;另一方面也是受影视翻译语言简洁性的特征所限。正是由于影视剧中人物间的交流是面对面的形式,翻译语言中很多的代词,尤其是人称代词,以及前面已涉及的内容都经常省略。

12.口型化。口型化是要求译文在保证准确、生动、感人的前提下,力图在长短、节奏、换气、停顿乃至口型开合等诸方面达到与剧中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口吻相一致。

13.人物性格化、情感化。人物性格化就是准确把握剧中人物个性,使译文言如其人。情感化则要求译者把自己带入角色,站在剧中人物的立场把握其内心世界,从而领会其言语的确切含义。

三、结语

总之,影视翻译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在影视翻译中,所有翻译技巧的应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语言特殊性的制约。要达到译作与演员高层次的吻合,就必须考虑到剧中人物的身份与文化背景,个性和语言特点以及演员的面部表情等等。由此可见影视翻译语言的特点再现对影视译作的重要性。(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资助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的一部分,项目编号为:Yxm2014018

参考文献:

[1]杜志峰、李瑶、陈刚,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2]麻争旗,影视译制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3]佟晓梅,影视翻译语言的特点及其翻译技巧[J],黄山学院学报,2006年10月第8卷第5期。

[4]毕文成,影视翻译语言的特殊性[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2月第5卷第4期。

[5]张燕,影视翻译语言的融合性[J],电影评介,66。

[6]陈杰平,互联网时代下的影视翻译[J],考试周刊,2010年第34期。

影视文学特点篇7

关键词:影视 大学语文 教学

影视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具魅力的综合艺术,它利用独特的影视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它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诸多领域;它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等艺术精华于一体,是一门最现代化的、最有群众性的、最受青少年欢迎的艺术形式。青年鲁迅就曾因它而弃医从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同时,他还认识到了电影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留下了这样的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

影视因其多元综合的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能力培养。影视作品所具有的画面动感和可剪辑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客观上适应了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需要。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和单纯课堂教学模式,把影视资源有意识地引入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显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审美鉴赏等能力,加深其人文素养。如果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适时引进影视艺术,将会使教学过程获得极大的张力。

那么,究竟该如何利用影视来帮助大学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影视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契合点。

一、运用影视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大学生,青春洋溢,思维活跃,充满活力,情感丰富而细腻,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不满足于单一模式的学习方式,新异的刺激物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视正是以其独有的光、电、声、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运用声、像、景、情并茂的立体式影视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记忆能力。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曾说过:“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影视艺术,正是人体视觉、听觉的延伸,它能活动、立体地再现课文的场景,通过视觉、听觉综合形象,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吸收与课文相关的语文知识,改变“一潭死水”的语文课状况。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前赤壁赋》时,笔者组织学生观看该文的电视散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电视中充满磁性的朗诵声音配上那风景秀丽的赤壁山水画面,学生看得有味,听得入神。播完后,全班鼓掌,认为电视中读得真好听。笔者要求学生学着读,大家十分感兴趣,纷纷憋足了劲跟读。一节课下来,这篇平时要求学生记忆时个个叫苦不迭的文赋,居然班上大半同学能很流利地背诵了下来。毫无疑问,取得这样积极的效果,学生的兴趣是一大关键,而这兴趣又直接来自于所播放的电视散文。在教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笔者改变传统的直接让学生吟诗、品味的教法,而是引入了《春江花月夜》的古筝伴奏曲,再配上一幅幅和诗歌情境配套的影视镜头,用它来创设学习氛围。学生的情绪高涨,课堂情趣横溢。精彩的影视镜头与精美的课文巧妙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而且陶冶了情操,净化了灵魂。这与老师的一味讲解相比,要更加形象生动,更为有血有肉,从而更能使学生有融入其境之感。在教曹操的《蒿里行》时,笔者适时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反映汉末战乱的相关片断,听着片中主人公的低吟,竟有学生流下泪来,这一意境不正是我们语文老师绞尽脑汁想达到的效果吗?

二、运用影视突破教学的难点,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荀子《劝学》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影视便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极为可贵的外物凭借。对一些文学性较强的课文,巧引影视丰富学生感知,补充文字教材无法传递的空白,能突破教学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席方平》这篇课文,由于作品描写的社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古今社会风物人情习俗的不同,学生深感艰涩难懂,加上文章采用的是象征的表现手法,作品内容、人物形象等对仅有十多年阅历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准确把握的,特别是对文学修养不高的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在让学生粗通文字之后,放映介绍明代社会的影视短片,将文言文的学习同影视资料结合,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再比如教《郑伯克段于鄢》时,郑庄公这个人物形象比较复杂,学生难于把握。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笔者就把电视剧《东周列国志》中相关片段搬入了课堂。学生通过对比观看,既了解了郑庄公这个人物,也感受到了宫廷斗争中人性的泯灭。因为此时学生的接受,是在有鲜活的人物形象,有具体的典型环境,有真切可感的意境中进行的,接受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运用影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将影视引入课堂,可以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广泛的实践机会,由于它能利用视、听综合形象将学生引入具体写作意境之中,所以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不少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不会深入地观察生活,更无法准确地把握物象特征,表述的语言呆板、干巴、公式化、概念化,简单说,就是缺乏描写的本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影视作品声像并茂、立体化展现生活画面的特点,让学生观察相关影视镜头,启发学生思考该镜头的特点,诸如人物肖像、言行神态及环境等,之后进行如同绘画写生一样的摹写。比如,选播电视剧《天龙八部》中萧峰和解宋辽两方后插箭自尽的镜头,《三国演义》中周瑜玩蒋干于股掌之间的镜头和《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游春”的镜头等这些人物言行、心理和景物描写的活教材,让学生观赏、讨论、品评。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提高了。议论文的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语言空洞、素材单调、观点与材料相割裂,在议论中很难就论点旁征博引,更不能就事提炼、分析论点。充分利用影视节目可以有效促进这种状况的改变。现在各级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透视”“社会关注”等栏目,或就重大事件进行议论,或就热点问题进行评述。由于栏目中的材料大多来自现实生活,主持人的评论又富有时代气息,学生议论起来自然大有兴趣。如果能把这些好的节目引入学生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议论水平的提高,更为学生提供机会接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语文学习的知识面大为开阔。

转贴于

四、运用影视促进,扩大文学名著的阅读、普及

文学名著作为经受了岁月洗练的黄金,对人们的精神世界所能产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今天的大学生们面对繁重的学业、形形色色的娱乐,离文学名著是越来越远了。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少,读中外名著的就更少了。曾经在所教的两个班做过一项调查,学生117人,完整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仅有三位,读过四本当中的一本的,仅有五人。这个结果是触目惊心的。

如何促进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影视的蓬勃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途径。大学语文课本中涉及的中外名著几乎都已搬上银(荧)幕,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哈姆雷特》……将这些影视作品引进课堂,既可以把课讲得情趣横溢,又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人本的召唤结构》一文中,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期待视野”是交互性的,很多学生往往是因为喜爱某部影视作品并进而化为阅读文学作品的期待,影视成了学生和名著之间的“媒介”。在欣赏影片过程中对于人物或情节的兴趣、疑问,都会成为学生阅读原著的直接动力,而这种阅读无疑比观赏影视更进一步丰厚了学生的精神底蕴。

五、运用影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精神世界

抽象地对学生进行崇高理想、美好情操、坚韧意志、爱国主义的教育,往往容易流于说教。心理学认为,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而感知又是审美的门户。审美,必须有一个对象作为外来刺激,审美主体通过感知并产生某种程度的情绪,才能产生美感。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影视熔诗情画意于一炉,集时间空间于一身,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功能方面,正可以起到外来刺激作用。它以动态的视觉造型为主,但又辅之以声音,以丰富的音响培养人们的和谐感、节奏感,发展听觉感知能力。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使之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更为具体、明确;声音有助于扩大和加深画面的含义,使之更真实、更富有意蕴。画面与声音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地构成一个艺术整体,共同发挥着审美功能。学生这一审美主体通过对影视作品的视听综合感知,以直观的影视镜头作为外来刺激,融入自己的情绪因素,产生听声类形、以目代耳的通感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的鉴赏能力、审美情趣。教师应该选择学生乐意观看和值得观看的影视作品作为教材,优秀影视作品对于人心灵的净化功能将与语文教学实现相通,从而发挥情感交流。当学生在观看《红河谷》时,内心涌动的爱国情感并不是教师的说教可以达到的;当欣赏历届“大专辩论赛”的精彩实况时,学生渴望加强口才来尽情展示自己个人魅力的愿望变得突出和强烈;当收看杂剧《窦娥冤》时,学生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又寄予了厚望;在《巴黎圣母院》里他们学习分辨美与丑;《哈姆雷特》让他们思考人生的本质意义;《老人与海》告诉他们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一组组影视镜头与文字互相映衬,使学生从一个个抽象的文字符号中读出美来,通过直观可感的荧幕形象陶冶性情,构筑美好精神世界。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包含了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以为,作为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应该以广义的“文化”眼光审视大学语文教学,以大文化视角研究大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充满活力的教学创造,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而影视正是实现这种“高度融合”的和谐之境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得当,影视就将会成为激活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殷莉、肖石泉.大学语文[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袁智忠.影视鉴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影视文学特点篇8

[关键词]影视理论;影视教育;影视产业

2009年8月25日至28日,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09年年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年会在影视艺术基本理论研究、新中国60年电影研究、影视技术教学研究、影视创意文化与产业研究、影视教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影视艺术基本理论

宋雁蓉的《后伯格曼时代的瑞典新锐导演》分析了B・维德伯格和J・特罗艾尔这两位导演以及他们代表作品中的声音艺术创作特点,探讨了后伯格曼时代瑞典电影声音艺术创作的表现和趋势。作者指出瑞典新锐电影从不刻意去凸显高科技的威力,以震耳欲聋的声效,达到强烈的感官刺激,而是在关注现实、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刻画人物典型形象的基础上,强调声音的真实感、记录感、空间感,注重细节,强调音乐风格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俞学雷的《新生代电影的美学特质和缺憾》认为在新生代电影中,存在着对社会现代性追求的一种审美反思,新生代导演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的当下生活体认反映在对电影人物的内心观照上,贾樟柯在其电影中反映出了现代性批判的人文维度。范志忠的《论第六代的电影美学内涵与叙事策略》阐述了第六代电影的出现,意味着新中国电影进入多元化的时代,意味着新中国电影的叙事开始从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剥离出来,以一种“寻找”的影像风格和残酷的青春话语,关注普通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叙述着不甘沉沦于商业时代的电影人的想象与关怀。

刘志的《现象学视域中的电影审美价值探微》从现象学视域出发来审视电影的审美价值,其表层审美效果和深层审美效果的差异决定了电影娱乐性内涵的不同。娱乐性电影和电影娱乐性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电影娱乐性中的深层审美效果决定了艺术电影的审美品质。在电影审美经验中呈现出来的审美对象,其深层审美效果具有增强审美主体性、抵制大众审美文化中的负面效应。孙桂荣的《文学电影化与电影批评的文学化》分析了电影要摆脱对文学文本的寄生性,避免生吞活剥文学资源,文学是电影的基础,是从文学叙事性要素对电影的巨大能动作用而言的,电影并不是简单的“影像文学”。电影批语应加强电影意识、本学科的专业意识。杨俊蕾的《真实全景与视觉平等:简论纪实影像中的伦理逻辑》认为有三个伦理上的难题使它举步维艰。首先是拍摄与被拍摄者的关系定位,其次是摄制者自我心理定位,第三则是后期编配过程中的文化立场。在影视人类学中,最敏感的问题就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位置问题。人类学者必须让自己处于和研究对象完全对等的层面上,任何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轻视或者怠慢,都可能给视觉成果留下耻辱的印记。袁智忠的《当前影视创作和传播价值取向媚俗化的伦理反思》联系当前影视创作和传播实际,找出并分析了影视创作和传播价值取向媚俗化的诸种表现,进而对媚俗化的原因作了深入的分析和伦理反思。张智华的《新中国60年的发展与变化》揭示了重点表现伦理、道德与人情,对人性的挖掘比较深刻,充分展示出在各种社会环境中人性的复杂性、多侧面性及其变化性,促使观众审视过去,思考现在与面对未来。与伦理型文化关系非常密切,中国部分导演具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伦理电影传统对他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的变化,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电影类型化发展的道路。

王昕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与电视历史剧创作》提醒我们,在电视历史剧艺术创作中,一定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美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历史精神的有机统一。作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美学观点”,主要是一种现实主义美学原则,要求艺术反映历史生活时,要遵循艺术创造的特殊规律,对于重大历史事件要具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美感,从而形成艺术作品较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综上所述,电视历史剧创作需要艺术家们把握好科学因素的关系,实现科学历史观和人文观、美学观的有机融合。孙书文的《以文艺特有的方式弘扬民族精神》指出,文艺与民族精神的关系问题在中华民族进程中的许多重要时刻被屡屡提及,文艺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培育、弘扬民族精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剧《闯关东》的创作者,把民族精神的历史生成性熔铸到曲折跌宕的情节之中,把民族精神的结构生成性灌注到生动鲜活的人物刻画之中,以文艺特有的方式来弘扬民族精神。

金昌庆的《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类型研究”》从分析“类型”概念及其内涵变化人手,梳理了“类型研究”如何从文学批评发展成为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研究独特方法的过程,彰显大众文化研究与传统文学批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谢建华的《关于中国电影的三个叙事母题》论证了电影叙事母题的流行与变异是文化、政治、大众心理的互相激荡在电影银幕上的投影,也是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之间达成的一种消费默契。近年来,中国电影作品中流行着三个相同的叙事母题:城/乡关系、父/子关系和身/心关系。这三组流行的叙事母题,作为社会结构的某种象征和文化现状的即时演映,不仅铭刻了中国人在某一历史环境中的美学趣味,也遥指掩映其下的文化潜意识。这些叙事母题在电影创作中的流行,必将在特定的时空里主导我们的想象力,其叙事方式和价值倾向将强化或改写我们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认知。我们运用想象所演映、凸显的中国图景,其复杂幽微之处,已经远远超过传统的视野极限。

二、影视创意文化与产业

李建秋和夏光富的《重庆影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析》指出,重庆影视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重庆影视产业创作数量少,投资主体和营销范围比较狭窄,产业链比较薄弱,目前仍然缺乏完善的影视融资体系。加大政府部门对影视产业的支持和政策保障力度,建设多元化的影视基地,影,视产业与新媒体和创意产业进一步结合,加强重庆的影视产业市场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影视剧交易机制,是今后发展影视产业的重要方面。李艳英和赵晓春的《文化视域下的山东省原创动漫创作探究》指出,当前国产动漫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逐渐有了起色,甚至出现了票房超越国外动画大片的现象。但各省市原创动漫发展并不平衡,山东原创动漫亟待突围。突围之路在于要以中国文化尤其是齐鲁文化为创作根基。文章以知名的国产动漫作品为例,探讨它们是如何从中国文化里汲取营养的,进而论述了山东原创动漫在齐鲁文化的怀抱下如何把握自己,理清五种关系才能走出有特色的原创动漫之路。赵晓春和孙云宽的《青岛市影视动漫骨干企业及其主要作品基本情况分析》通过分析青岛市影视动漫骨干企业的业务范围、政策环境、投融资、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情况和骨干企业主要作品的选题模式、制度进度、播映渠道等方面的情况,总结青岛市影视动漫业的市场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特色和不足,为相关政策的完善和企业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侯云峰的《关于云南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考》通过梳理云南影视的历史渊源,分析了云南所具有的产业资源优势和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思路。孙非的《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思路探析》论述了影视动画产业作为新兴的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而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总体上比较滞后,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机制和措施改进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良性、健康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莫琳的《认识文化贴现特性在赢得电影海外市场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拓展国产影片的海外市场对于我们实现树立“文化大国”的战略目标和繁荣我国的电影经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将电影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并获成功,必须认清电影区别于其他经济产品的三大特性,即文化贴现特性、共同消费特性和电影自身具有的外部利益特性,从而理解并能确定电影产品出口数量、价格和流向。其中文化贴现特性对赢得电影产品的海外市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周凯和虞D的《夹缝中的突破与成长――基于中美电视剧比较的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从投资、制作、交易、播出、广告这五个方面对中美电视剧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宏观以及中观层面的比较研究,并针对问题,结合美国电视剧发展情况,提出了创新对策。景虹梅的《跨境合作的华语商业电影之形态特征考辨》分析了跨境合作的华语商业电影在国内外电影市场上赢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业已逐渐成为支撑华语电影市场的顶梁柱。从其字面所标志的三个因素――“华语”、商业电影、“跨境合作”――来剖析其形态特征,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这一引人注目的重要现象获得更加具体、明确的认识和把握,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中洞见其产生的背景原因、创作状态以及潜在问题。

三、影视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影视文学特点篇9

一、高中教学利用影视资源的反思

高中语文、历史、政治、地理、英语等学科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素质拓展中,都较广泛地使用着影视资源。运用影视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情感教育、思想教育、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思想品德修养;辅助教学,扩大教学信息,拓展教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有效学习;强化学生成就动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促进教学手段信息化,提高课堂效率,等等。影视资源设计要注意科学性、目的性、可行性、适度性、整体性等基本原则。在影视资源设计形式上,要注重学校影视资源库建设,注意利用影视资源促进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些认识和研究成果,关注到了高中教育教学利用影视资源的一般教育意义、设计原则和设计形式,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更多停留在对高中教学表层意义的认识上,且主要集中在历史学科,缺乏对优质影视资源教育价值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如果影视资源更多停留在对高中教学表层意义的认识上,且主要集中在历史学科,缺乏对优质影视资源教育价值的深入挖掘和拓展,是很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的。

1.影视资源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很多教师和学者认为,采用影视资料只是为辅助教学,它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设计教学情境、展现教师的多媒体技术水平,是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基本要求。这些认识,显然没有真正把影视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课程资源来看,没有界定影视资料的类别和质量好坏,没有从人文与社会领域来审视影视资源的特殊价值和意义,没有充分把握高中历史、政治学科的特点和人文性、社会性、教育性、思辨性与科学性,也没有考虑多媒体教学的实际效果。毋庸置疑,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质量根本上取决于教学设计。高中教学利用影视资源,不仅可以辅助教学、活化课堂、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潜在价值和广阔前景。特别是历史教学中,利用优质影视资源可以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无可替代的历史情境,让不可复原的历史最大程度上得以重现,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亲近历史,在体验、感悟历史中高效学习、增长智慧、快乐成长。

2.影视资源的选用和空泛化趋势。影视资源题材广泛,包罗万象,且更新速度快。从电影、电视剧来看,资源之繁杂足以使人眼花缭乱、迷失方向。在当今文化产业化、市场化潮流中,部分商家为追求票房、利润和所谓“时尚”,不惜以低俗、媚俗、庸俗的影视作品来吸引观众;不惜将历史庸俗化、娱乐化,来迎合世风、抢占市场。这些作品对正处于青春期、成长期、叛逆期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转型期的高中生来讲,无疑遗毒甚巨。因此,高中教育教学中选用影视资源,教师一定要高度负责、谨慎、有的放矢、精心准备,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精华弃糟粕,选用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时政性、探究性、高清度于一体的优质影视资源为教育教学所用,否则,宁缺勿滥。这样的作品可以是影视片断,也可以是完整版影视,甚至可以是影视海报、精彩花絮或者节目预告。由于所属领域、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不同,高中各科利用影视资源的效果却大相径庭,甚至出现空泛化趋势,从而使部分学生误认为影视资源利用就是看看而已,甚至是自己趁机放松消遣、嬉皮搞笑的时候。这样利用影视资源,显然已经悖其初衷。高中教育教学利用影视资源,一定要有突出的学科特点与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和要求。特别是政治、历史教学,利用影视资源要有利于将课堂变得鲜活、充满智慧与情趣,有利于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人文素养、公民意识、民族民主精神和全球视野。

二、高中政史教学中影视资源的有效利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共同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文字、音像(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影视作品等)、人力资源(教师和学生)、实践活动资源(社区、工厂)、信息化资源,都是基本的课程资源。鉴于学科的特殊性,要达到预期教育目标,高中政史教学利用影视资源必须坚持一些重要原则。

1.科学性。即选用的影视资源应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事实客观、可信,有充分的说服力;知识性、思想性强,有利于传承文明、科学和理性;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个性健康发展。正如培根所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可以使人灵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2.政治性。即所选影视资源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符合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够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鼓舞人,优秀的作品塑造人,崇高的人格激励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3.时效性。即影视资源的选用,一定要紧扣时展和社会热点,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资源新颖且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特别是历史影视资源,可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或周年问题为切入点,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科素质拓展。

4.趣味性。即选用的影视资源应当生动、鲜活、有情趣,符合特定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需要,能够为学生的知识积累、成长经验、兴趣爱好和成就动机所接受、消化。这类作品,政治教学中可以是小品、演讲,也可以是历史影视。历史教学中,则可以是历史文献片、政论文献片、专题片、史诗剧片断,如《故宫》、《六集历史文献片•辛亥革命》、《电影频道•世界历史》、《大国崛起》等。

影视文学特点篇10

【关键词】影视人类学;影视语言;真实

中图分类号:J9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80-01

在视觉传播取代文字传播成为当代社会主要的传播方式后,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传播时期――视听时代。视觉和听觉的双重运用克服了书写的各种局限,具有直观、形象和非线性的特点。图像传播将人类从文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经典文化向大众文化辐射和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图像是人类传播的基础

视觉思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创造文字之前,人类的交流除口头语言之外,最为基础的交流手段非视觉图像莫属,它是文字的起源。随着人类的发展,一部分用于交流的绘画逐渐被加以抽象和简化,最终发展成为文字。

而影视人类学的影视图像传播正是利用人类最为基础的交流手段――“图像”来进行传播,以视觉为基础进行传播,其“直接”和“线性”的记录方式是对身体的解放。

二、影视是人类真实的诉求

约翰・伯格将照相机的发明与同时期兴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联系起来,阐释了照相机发明的重要意义――图像能够记录事实。同样,影视也是如此,摄影的技术特征表明,影视是通过摄像机对拍摄对象所作的客观的、机械的记录。美国学者斯坦利・卡维尔认为:“影视并不是让我们看到和事物相似的东西,而是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身。”[2]就写实特性而言,在影视技术诞生之前的任何信息记录和传播工具,在保证记录与传播真实性方面,都无法与影视相比。

人类学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理论分析,但从情感方面来说也是向人们传达真实的复杂现象。由于文字的“情感性”,这些资料若用文字记载难免会出现失真,也会增加对于历史的理解难度和传播难度。而影视技术改变了口头和纸笔欠精准的记录方式。依托直观而真实的视听觉来记录信息资料,其样式比文字著作更富于感性特质。

三、具象性的影视语言体现抽象性的人类学

与其他社会学科相比,人类学是一门具体性较强的学科,“眼见为实”是其推崇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影视技术具有“现实再现”和“表现再现”的功能,以直观、生动的视听手段,“还原”和“保存”即将消失的“人类文化”,弥补文字的单一和片面。

(一)借助“情景再现”,表达抽象含义。翻阅历史资料,我们会发现,在表达人类社会文化事项时,由于文字的局限性,一些具体的事项往往只能用抽象的文字进行表达,这给往后的研究及传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运用“情景再现”的方式,将抽象事物具象化,不仅能在研究方面加强直观性,更能在传播方面提升效果。

(二)借助组接镜头,表达抽象含义。在影视艺术领域,镜头类型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在人类学片拍摄的过程中,摄像人员借助分镜头对现场人类学信息进行重点判断,加入自己对于现场信息的看法。经过编辑之后,就可以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直观地理解人类学工作者想要被理解的画面。

(三)借助作品结构,表达抽象含义。人类学者用“实地观察”的方法来进行田野调查,他们看到的是整个文化现象,而不是独立的抽象观点,他们用人类学理论解释和分析这些文化现象并加以总结,提炼出学术观点,这本身就是一个从具象论证到抽象论证的过程。

影视语言记录现象,将抽象思维隐藏在具象中,经过影视人类学者的巧妙编排,启发观众对具象的抽象思维,从而完成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任务。

三、影视与人类学的关系不是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从原则上讲,“科学性”与“艺术性”互不相容,而影视人类学却将其完美融合,用艺术的手段研究人类科学。

影视人类学作品的表达富于艺术性,用艺术的语言表达科学的内容,两者并无冲突。并且两者的“表达艺术性”与“内容科学性”应该为正比关系,即影视语言的艺术性越强,其科学性的内容也就越能充分表达。影视人类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分别概括的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特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语言内容和语言表达工具之间的关系。

在影视人类学中,学者把“实地观察”所得的资料都用视听语言记录下来,把它们编辑成一部用人类学理论解释人类文化现象的视听语言作品。这样的影视语言可以真实地表达人类现象,弥补文字语言容易出现偏差和文字撰写缺乏情感等缺陷。人类学片不再单为一种手段,而是与文字语言的人类学著作具有相等的学术地位。

参考文献:

[1]黄凤兰.影视人类学及其作品的意义与功能[J].文化学刊,2007(2).

[2]周兴茂.当前人类学片的选题重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