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农村发展分析十篇农业农村发展分析十篇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5:00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篇1

关键词: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农业要素投入;主成分分析

江苏省作为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苏南、苏中、苏北3大区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苏南地区发展较快,苏中适中,苏北较慢,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都呈现出不均衡。苏北是江苏省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的比重大,在承接苏南和苏中的产业结构的转移过程中,农村环境问题制约着苏北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影响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和要素投入的制约因素,对苏北农村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苏北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关系的理论研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在探究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国内外学者先后提出了较为成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Grossman等[1]基于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对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Copeland等[2]通过建立动态模型证明了库兹涅兹曲线的结论,阐述了经济与环境的发展;秦江波等[3]基于Grossman影响环境因素的机理分析模型,对黑龙江省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彭迪云等[4]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对策思路;张明等[5]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乔广浩等[6]对辽宁省市域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研究;高宏霞等[7]利用面板数据分析法研究了我国各省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丁继红等[8]利用江苏省1985~2006年6类污染指标的年度数据,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苏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业投入要素及环境治理协调关系的研究还鲜有所见,笔者以2004~2013年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要素投入和环境治理的平均数为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苏北农村经济资源配置效率与环境的协同程度,为明确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程度和全面苏北农村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江苏3大区域农村区域产业结构和环境治理的比较分析

1.13大区域农业主要指标比较分析

江苏省3个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环境的治理问题,虽然近年来江苏农村经济中农业、工业及第三产业都有一定发展,三次产业均衡发展型结构模式较为松散地分布在全省,但相对而言,苏北为农业主导型,苏中为工业主导型,苏南为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并重。而在农业结构中,2012年苏北、苏中、苏南农林牧渔及相关服务业的比值分别为53.80∶2.47∶25.90∶13.91∶3.92、47.24∶1.26∶21.48∶24.06∶5.96和50.58∶4.02∶14.60∶22.23∶8.57,说明除普遍进行种植业外,苏北以禽畜养殖为主,苏中水产养殖和禽畜养殖并重,苏南则以水产养殖更为突出。工业结构中,苏北更多的是承接了苏南的产业转移,而苏南则逐步向高价值创造的行业转变。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到污染源及污染物类型的差别。

1.2江苏农村区域环境治理的比较分析

江苏省农村工业迅速发展。从表2可以看出,2005~2013年江苏农村工业GDp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也带来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迅速上升。从总体来看,2005~2013年江苏省农村工业废水与废气排放量呈现上升态势,苏南农村工业废水排放量明显大于苏中与苏北的排放量。从2006年开始,苏南与苏中农村工业废水排放有下降的趋势,而苏北农村工业废水排则有上升的趋势,并且苏北农村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废气排放量增长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的主成分分析

2.1指标介绍与数据采集

按照Diana等[9]聚类分析指标选取的8大原则:“随着时间变化的敏感性、随着空间变化的敏感性、预见性、有效的参照值、测量的可控性、适合数据的变换、数据的综合性,数据收集和使用相对简便”,选取6个指标反映苏北农村经济发展情况:X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X3粮食产量(万t)、X4油料产量(万t)、X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元)、X6恩格尔系数(%);4个直接影响苏北农村环境的要素投入指标:Y1化肥施用量(万t)、Y2农村用电量(亿kw•h)、Y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万hm2)、Y4农业机械总动力(万kw)。数据来源于2004~2014年《江苏统计年鉴》。

2.2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运用数学方法将各个变量的复杂关系进行简化的分析方法。由于该研究选择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所以选择基于相关系数矩阵的主成分分析,一般分为4个步骤:①明确研究问题;②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③依据主成分的提取原则———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应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85%以上选取主成分,利用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作为权数计算综合得分;④结果分析。

2.2.1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主成分分析。根据表3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对苏北农村经济发展各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4。

2.2.2苏北农村要素投入的主成分分析。根据表5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对苏北农业生产要素的各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见表6。

2.2.3苏北农村经济与农业主要要素投入的相关性分析。为了解释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影响环境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关系,根据公式(1)和(2),计算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要素投入的综合得分S1和S2,结果见表7。根据表7得出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关系曲线(图1),2004~2013年苏北农村环境与经济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可知,苏北农村经济发展与要素投入得分大至呈抛物线关系,先下降后上升,存在一个最低点。由图2可知,2004~2013年苏北农村环境与经济发展得分都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得分的增加幅度快于环境质量,说明随着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是相对下降的。

3结论与建议

(1)对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苏北农村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加快,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0.43),其次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42)和农林牧副渔总产值(0.42),表明影响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消费指标,而非生产指标。农民的收入弹性大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弹性,所以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协同发展,需要苏北农村居民改变消费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意识,优化企业绿色营销治理和规范市场秩序,从完善绿色消费机制角度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效率。

(2)对苏北农村生产要素投入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出,化肥的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最大,2006年化肥投入(120.15万t)是平均量的50%左右,该年的农村经济增长量和速度陡然下降。2004~2013年苏北平均每一年的化肥施用量几乎是零增长,说明苏北农业化肥的利用率逐年提高。但是与国外发达的农业国比较化肥利用率较低,平均只有30%~35%。也就是说,每年有72万t左右的化肥份流入苏北地区水体和土壤。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对水体、土壤、大气、生物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江苏省3个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环境的治理问题,苏北为农业主导型,苏中为工业主导型,苏南为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主导型并重。而在农业结构中苏北以禽畜养殖为主,随着苏北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畜禽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大量增加,给苏北农村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畜禽养殖成为苏北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生活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改变苏北农村环境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污染治理行为的经济收益;加强环保教育,强化养殖者对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的认知,提高其治理污染的自觉性;加强环保监督力度,组合使用环境政策工具等。从苏北农村经济与农业主要要素投入的相关性分析看,苏北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生产主要要素的投入速度,说明苏北地区农业要素利用率逐年提高,有望达到农村经济和环境改善的库兹涅兹拐点。

参考文献

[1]GRoSSmanGm,KRUeGeRaB.economicgrowthandtheenvironment[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5,110(2):353-377.

[2]CopeLanDBR,taYLoRmS.trade,growthandtheenvironment[J].Journalofeconomicsliterature,2004,42(1):7-71.

[3]秦江波,于冬梅,孙金梅.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综合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2010,29(2):85-89.

[4]彭迪云,刘彩梅.江西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1,35(6):602-612.

[5]张明,杜雨潇,夏恩君.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3,32(2):29-33.

[6]乔广浩,张永锋.辽宁省市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5):18-21.

[7]高宏霞,杨林,付海东.中国各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与预测:基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1):52-57.

[8]丁继红,年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剖析:以江苏省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10(2):64-79.

[9]LiVeRmanDm,HanSonme,BRownBJ,etal.GlobalSustainabili-ty:towardmeasurement[J].environmentalmanagement,1988,12(2):133-143.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篇2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关系

当前,在金融研究领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备受关注,但是,从相关研究成果看,绝大部分都是从工业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关于农业角度的研究少之又少。农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关系。因此,面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加强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农村金融发展概述

(一)农村金融发展历程。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农村金融处于恢复阶段,并初步建立了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1996年,农村服务性金融体系得到初步完善与发展;第三阶段,从1997年到2005年,农村金融体系进入改革时期,其改革的重点方向是强化对金融风险的预测与控制;第四阶段,从2006开始,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立足于创新,要求在现有金融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与完善,从而建立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

(二)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当前,农村金融正处于改革创新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从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态势看,其发展的水平并不高。目前,农村的大部分贷款集中流向于第二三产业,真正投入到农业发展上的贷款很少,这就致使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从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看,其规模与数量都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金融机制不够完善,其缓慢的发展速度致使农村金融的优势作用无法实现。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其创新性成果推进了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2、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2.1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在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关系前,有必要明确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结果:当前,金融机构在进行农业贷款时,除农副影响值为正以外,对农业以及农民收入总量的影响都为负值,而农村乡镇企业贷款对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响很大,因此,金融机构所进行的农业贷款在农业经济中的影响作用并不大。这就充分说明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滞后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因而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是当前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也只有正确的把握好二者间的关系,才能将农村金融的发展推上崭新的高度。

2.2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前者对后者增长机制的影响上。农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有效的提升了金融系统的效率,从而优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这样就使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得到了提升,进而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金融市场在竞争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金融行业的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金融的功能逐渐丰富化,在此过程中,就会增加自身的吸储能力。而储蓄率的提升就会使储蓄份额不断加大,这就带动了农村投资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的发展也会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资本的流动性变强,进而金融风险得到分散,而储户能够根据自己所需随着在金融机构取得现金,这就使储蓄率下降。利率是影响储蓄率的原因之一,而由于利率是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变化的,所以,储蓄率的升降是非固定性的,但是无论储蓄率升降,都能够充分的证明农村金融的发展影响到了储蓄率,从而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农村金融的发展还通过“转化率”的方式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增长。金融储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金融投资转化,当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时,其投资的转化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金融体系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具体转化过程为:金融体系首先通过吸储的方式,实现成本积累,通过支付信息成本来实现对所吸储蓄的控制,这样实现投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就获得了利润。而在所获得资源中,存在着一部分无法控制的资源,这部分资源无法通过投资的方式进行利润的转化,因而便以存贷差的方式转入金融机构以及证券商。在整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金融的运作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通过成本的降低,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使农村金融走向了市场化的道路,这就为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奠定了基础。

2.3对农村金融结构进行优化。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金融结构不完善的制约,这就需要合理地调整农村金融结构,充分发挥企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具体而言,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融资上,通过贷款和存款两种形式的融资来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资金。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的增长也越来越迅速,仅靠贷款和存款两种形式的融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需要,这就需要调整和优化农村的金融结构,适当地增加融资渠道,打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方式,为农业经济服务。政府要深入考察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优化和调整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基础建设方面,要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打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0-01

前言

当前,在金融研究领域,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备受关注,但是,从相关研究成果看,绝大部分都是从工业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关于农业角度的研究少之又少。农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关系。因此,面对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加强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金融发展概述

(一)农村金融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农村金融处于恢复阶段,并初步建立了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第二阶段,从1994年到1996年,农村服务性金融体系得到初步完善与发展;第三阶段,从1997年到2005年,农村金融体系进入改革时期,其改革的重点方向是强化对金融风险的预测与控制;第四阶段,从2006开始,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立足于创新,要求在现有金融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与完善,从而建立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

(二)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当前,农村金融正处于改革创新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从农村金融发展的总体态势看,其发展的水平并不高。目前,农村的大部分贷款集中流向于第二三产业,真正投入到农业发展上的贷款很少,这就致使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从而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从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看,其规模与数量都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金融机制不够完善,其缓慢的发展速度致使农村金融的优势作用无法实现。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其创新性成果推进了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一)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在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关系前,有必要明确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采用线型回归分析法,从农副业、种植业以及农民收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如图1)[1]。

分析结果:当前,金融机构在进行农业贷款时,除农副影响值为正以外,对农业以及农民收入总量的影响都为负值,而农村乡镇企业贷款对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响很大,因此,金融机构所进行的农业贷款在农业经济中的影响作用并不大。这就充分说明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滞后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因而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是当前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也只有正确的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将农村金融的发展推上崭新的高度。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前者对后者增长机制的影响上。农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有效的提升了金融系统的效率,从而优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这样就使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得到了提升,进而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金融市场在竞争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金融行业的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金融的功能逐渐丰富化,在此过程中,就会增加自身的吸储能力。而储蓄率的提升就会使储蓄份额不断加大,这就带动了农村投资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的发展也会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资本的流动性变强,进而金融风险得到分散,而储户能够根据自己所需随着在金融机构取得现金,这就使储蓄率下降。利率是影响储蓄率的原因之一,而由于利率是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变化的,所以,储蓄率的升降是非固定性的,但是无论储蓄率升降,都能够充分的证明农村金融的发展影响到了储蓄率,从而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农村金融的发展还通过“转化率”的方式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增长。金融储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金融投资转化,当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时,其投资的转化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金融体系自身所具备的功能[2]。具体转化过程为:金融体系首先通过吸储的方式,实现成本积累,通过支付信息成本来实现对所吸储蓄的控制,这样实现投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就获得了利润。而在所获得资源中,存在着一部分无法控制的资源,这部分资源无法通过投资的方式进行利润的转化,因而便以存贷差的方式转入金融机构以及证券商。在整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金融的运作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通过成本的降低,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使农村金融走向了市场化的道路,这就为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奠定了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增长水平,但是,综合当前现有数据分析结果,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尚未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农村乡镇企业贷款是当前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要想充分的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就需要农村金融机构不断的加大贷款的力度,从而才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农业收入,从而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注重与农村乡镇企业实现合作,全力支持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间接的提高自身的贷款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1(36);33-34.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篇4

【关键词】农村通信产业 发展状况 实证分析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通信服务也极不平衡,尤其是广大农村的通信服务水平较低,这必然会制约、阻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鉴于农村通信服务产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提升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有效、合理地发展农村通信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通信服务水平,以此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浙江省为例,首先对农村通信产品的经济属性进行了界定,然后对浙江农村通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通信服务产品的经济属性分析

从经济学特性上分析,通信产品不仅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或平台,通信产品不仅提供通信服务本身,同时还可以提供其他诸如传播知识、提供信息、构建平台、传情达意等公共服务,既能给提供者和消费者带来收益,而且还能使社会或他人受益。世界银行在这方面有过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和通信发展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即使不能说通信产品是纯粹的公共产品,它至少也应是混合产品或者准公共产品。这就决定了推进农村通信发展,实施农村通信普遍服务,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自发的力量,政府在其中要扮演重要的角色,要带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来助推通信发展,努力使通信服务具有更强的可及性、便利性和公平性。

二、浙江通信服务发展状况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通信服务业得到了持续的发展。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据通信等业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通信收入持续增加。

全省电话用户数从1978年的7.88万户增长到2005年的2231.65万户,见图1,年增长率达到23.26%。固定电话普及率从1990年的1.6部/百人增长到1995年的8.5部/百人,到2005年是45.6部/百人,年增长率25.02%,而移动电话普及率从1998年的3.7部/百人增长到2000年的11.8部/百人再增长到2005年的54.8部/百人,年增长率46.97%。

图1浙江省电话用户增长情况

全省2005年末使用互联网用户达到345万户,使用宽带用户达到338万户。邮电业务总量从1978年的6851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8303851万元,见图2,年增长率30.08%。

图2浙江省邮电业务总量增长情况

注:邮电业务总量1978-2000年按1990年的不变价计算,2001年开始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浙江省农村未通电话的行政村个数迅速减少,从1993年的19960个减少到2005年的295个,农村通电话行政村比重从1993年的54.1%增长到2005年的99.1%,见图3。

图3浙江省行政村通电话比重

三、浙江农村通信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浙江通信服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但是,在一些农村尤其是有些山区、海岛地区,通信发展水平仍不尽人意,一些地区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乃至出现倒退。加之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普及和大众消费观念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上述农村地区低收入人群多、人员流动小、信息沟通弱、消费支出能力有限、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不高,导致农村通信需求不足,农村通信消费增长缓慢。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在通信普及程度、网络及通信增值业务应用、通信消费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1、农村通信发展步伐相对缓慢

从电话用户总数增长情况来看,浙江省市话用户数从1978年的42043户增长到2005年的14215278户,同期农话数从1978年的32919户增长到2005年的8101240户,农话总数除2000、2001年超过市话总数外,其余时间一直低于市话总数。

从电话用户年增长率情况来看,浙江省农话用户增长率除了1994年-2000年期间有过高于市话增长外,其余时间均低于市话年增长率,特别是近几年,农话用户增长率出现明显的下降,2005年比2004年仅增长2.99%,远低于同期市话19.64%的增长率。

从电信市场的分布上看,农村固定电话用户数占全部固定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1978-1990年期间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从1978年的46.70%下降到1990年的30.99%,而从1990年――2000年出现上升趋势,从30.99%上升到52.56%,从2000开始又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从52.56%下降到32.06%。

2、城乡之间通信水平差距较大

浙江省城乡之间通信水平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态势。从城乡来看,截至2005年12月底,全省城市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28.4部/百人,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为21.4部/百人,超出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100个百分点。移动电话在城乡的分布差距就更大,绝大部分用户集中在城镇。

3、农村村村通电话仍未完成

浙江省经过多年努力,农村行政村通电话的比重逐年提高,但是离村村通电话还有一定距离。浙江省1993年有19960个行政村未通电话,至2005年全省仍有295个行政村未通电话,未通电话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丽水、台州和温州等一些贫困山区,见图4。从横向比较来看,浙江省农村通电话行政村比重高于全国水平,但是与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等完全实现村村通电话的省份比较,浙江省仍不甚理想。

图4浙江省各地区农村通电话行政比重

4、农村通信需求层次较低

在通信业务的需求内容上城乡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层次差异:在各城市,基础通信业务的普及程度较高,通信业务增长集中在高速、宽带的非话音业务领域;而在小城镇、农村地区,通信应用还处于基础话音业务的普及阶段,业务使用单一,应用层次不高,诸如短信、悦铃、来电显示、语音小秘书等通信增值业务少有问津。

5、农村网络普及明显滞后

由于缺乏浙江省农村网络普及的统计数据,我们这里引用几组全国的数据来大致了解农村网络普及滞后的情况。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17日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05年底,农村网民数量为1931.4万人,是城市网民数量的1/3,仅占农村人口的2.6%;农村网民普及率是城市网民普及率的1/6,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仅相当于世界上网民普及率最低的非洲的网民普及率。

6、农村通信消费水平低,需求弹性大

近年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和通信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有效刺激了社会通信消费的增长。通信消费的增长幅度不仅远远超过社会消费的同期增长幅度,而且通信消费在社会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通信消费已成为人们社会和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村通信消费同样呈现上升的趋势,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通讯消费支出84.98元,仅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63%,至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通讯消费支出已上升到188.74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上升到3.62%,但是与城市相比,目前农村通讯消费水平仍较低,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通信消费支出为349元,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4.97%,至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通信消费支出为798元,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6.51%,由以上数据可知,农户对电话消费的支出仍比较少。

农村通信需求弹性较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每部电话的月话务量与城镇电话相比有很大差距。二是逢年过节时话务量剧增,平常话务量低,零次(没有打出电话)用户比例大。据全国的一项统计,全国长途电话零次户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农村电话用户占有较大的比重。三是不同地区电话来话(接受)与去话(打出)比例差异明显,欠发达农村地区来话数量远大于去话数量。通常,经济发达农村地区电话来话与去话比例基本在1∶1至2∶1之间,经济落后农村地区来话与去话比例一般在3∶1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10∶1。

四、发展浙江农村通信服务产业对策探讨

1、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消费能力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发展农村通信、提升农村通信消费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要继续在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包括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努力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创新等。

2、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制度,实现普遍服务

电信普遍服务是指对任何人都要提供无地域、质量、资费歧视、且能够负担得起的电信服务。在追求企业效益的目标下,电信运营商势必选择经济发达的地区和赢利的电信服务项目开展营销业务。据统计,中国电信每年投入兴建和设备维护的1000亿和500亿资金中,分别有50亿和30亿属于普遍服务范畴。在各企业讲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时候,让谁承担这笔费用,都是不现实、不合理的,必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成立了“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制度”,用于对盈利能力较差的普遍服务机构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中国也应该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尽快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制度,从所有获准经营电信业务企业的营业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电信普遍服务基金。电信普遍服务基金主要应用于对那些在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开展业务的电信企业提供补偿,可以按照成本补偿的原则,对其发生的政策性亏损进行补贴。运用经济杠杆,落实电信普遍服务措施,进一步扩大农村电信消费市场。

3、继续调整和完善监管机制

电信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对市场秩序和企业行为进行监管,从而达到维护市场竞争、促进发展、维护国家权益、保证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目的。我国电信监管机制不能适应电信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应该调整和完善电信监管机制。首先,应使电信监管机构更加独立。其次,电信监管的目标应该是维护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政府监管目标必须从简单的破除垄断、引入竞争转变为按照国际规则和对外承诺维护电信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民族电信服务业的正当利益。第三,监管的重点应该是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可以按照规定的比例自由进入中国电信市场,继续采取严格的市场准入政策,限制的只能是国内的资本,因此,电信监管的重点应转向依法规范电信企业的市场行为,维护电信市场的正常秩序,保证电信市场的公平竞争。

4、提升电信运营商的服务水平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显著,通信消费能力也快速提升。这既为农村电信发展提供了机会,也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了市场创新的要求。电信运营商应该努力挖掘农村电信发展的潜力,实现农村电信服务方式的升级换代。农村通信市场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必须区别对待,实施差异化服务。通信运营企业既要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采取灵活、实用的技术手段,扩大农村电话和宽带互联网接入覆盖范围;又要加强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因地制宜地提供适用的通信服务;还要坚持正确的营销策略,将农村市场开拓与当地信息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通信产品营销体系。要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村通信资费体系。在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通信资费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更符合行业发展要求、尽可能释放通信需求能量的农村通信资费政策,能够进一步刺激农村通信消费,最大限度地发挥通信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注:本文是2006年浙江省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基于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06Z2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国情与电信普遍服务.电信软科学研究,2004。

[2]楚俊国:中国农村通信消费现状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4)。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互联网发展地区差异分析[eB/oL],新浪科技网tech.省略,2006年1月17日。

[4]陈金桥、杨子真:我国农村通信未来发展与展望[eB/oL].省略ii.省略,2002年9月13日。

[5]杜振华:构建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应注意的问题[eB/oL].省略ii.省略/index.htm,2002年9月2日

[6]浙江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6年。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篇5

农村耕地落荒现象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姑出现,近年来,情形更加产重。据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研究所的贺雪峰、刘玉成及王明初等同志对位于江汉平原的沙洋县的调查资转显示,沙洋县每个乡镇,少则百来亩,多则三、五百亩落荒,与其相距不选的京山县瘫门口镇,落荒丰地总1达1.6万亩。四川、福建、安徽、侠西、甘肃、青海等省情况也大致如此。前几年,我国的耕地落荒还主要发生在气侯地理条件相对恶劣的西邵地区,而今连耕作条件十分优越的东部地区、中部平原地区都发生大面积耕地落荒,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农村耕地德荒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如政府前几年到处圈地搞开发区,而后由于种种原因却无厂商、资金来开发;如旧宅基地复耕不及时和坟地大面积占用良田等;但轰主要的原因还是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所造成的。近年,随着对外开波范围的日渐扩大,我国进口依食的关悦降低到了一个较低水平,几种主要旅食产品的进口醉俪逐年增加,使得国外推食大黄涌入我国市场,我国的旅食供求格局迅速由供不应求转变成了供大于求,旅食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四川旅食为例,1997年稻谷价格为1.1一1.2元j公斤,到今年上半年价格已降至0.6一0.7元/公斤,降福接近50%。而农民使用的种子、化肥、农药价格还略有上升。这一降一升,使得本来就获利苦徽的农业生产几乎无利可图。在一些地方,拥有土地使用权对农民不再是一种权利,而成t一种义务、一种负担。在南方省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相当大,而其回报率近年又如此低,使得凡是已有其他固定收入,能免强栩口的农民都不愿再种地,都怨把承包土地文还给集体。而作为集体的生产队却常由于没有人愿意多种地而无法接收。结果是这部分土地要么被直接落荒,要么被数衍了事。

前两类落荒土属于阶段性、政策失误性的落荒,它们通过政府行政命令,通过土地管理部门的严格执法比较容易解决。后一类沙及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如何提高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抹食也是商品,具有商品的一般特征,其价格要受市场供求状况影响,这无可非议。但是,推食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对国计民生都有重要影响。在战争期间,它还是最重要的、最必不可少的战备物资。因此,旅食的生产铭售除了受市场调节外,一定程度上还得受计划调节。在世界上,即使市场经济十分发达的国家也很少有将其推食供给完全依按于外国、依摘于市场的。日本,国土面积狡小,土地资源贫乏,栽种旅食绝无任何优势可言,但日本通过政府补贴,使其推食自给率始终保特在一个较高水平。美国、欧盆各国市场经济都高度发达,但他们从未放松过对本国农牡业的时政扶特和关悦保护,彼此间常为了他国农产品关枕的些徽升降而争吵不休。我国有12亿多人口,任何时候吃饭都是头等大事,任何时侯都不能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抹食是农业的基拙,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在结构调整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推食生产能力,要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严禁乱占耕地”。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要解决耕地落荒问题和阻止农业生产滑坡,必须将计划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通过市场调节农业种植结构,生产适铂对路农产品,通过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提高旅食收的的最低限价,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收益,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体措施为:

(一)、本着“减负就是增收”的思路,尽最大可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二)、坚特现行土地家庭承包制度30年不变,保降农民拥有较长时期的土地使用权,称定农村社会和现有农业生产能力。(三)、在条件其各的地区适当加大土地集中度,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栽种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四)、大力岌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优质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农村就地安!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五)、完善和发展各种层次的农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反映灵敏、徽调迅速的优势,引导农民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种植结构,进免风险的军积和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六)、及早制定措施,对国内农产品市场进行适度保护,以应对加入wto以后国际市场的挑战。总之,只要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村利余劳动力能基本安豆,农民增收有了切实的保降,当前全国较为严峻的土地撂荒及农业生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农村劳动力利余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就一直存在。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比较收益的降低和农业机械的逐步推扩,农村刹余劳动力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按照专家们怡计,我国农村刘余劳动力最小口径为1.2亿,最大口径为2.2亿,几乎占了农村现有劳动力总数的一丰。解放初时,一个农业劳动力平均有耕地12亩,现在下降到一个劳动力平均有可耕种土地2.7亩。如果除去又龙沁、新任、内蒙古子几个地广人稀省区,全国其他地区人均耕地会更少。

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基本国情,扬长进短、走精薪细作道路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必然选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这一雷要,既较好地解决了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又使我国旅食生产在八十年代年年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得以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土地生产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我们的谷物单产甚至高于发达国家中农业大国的旅食单产。但是,猜耕细作的潜力毕竟有限,特别是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面。例如我国生产一叱稻米所投入的劳动为58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的价格为9元人民币。而在美国的稻米生产中,每个工作日的价值为50美元。因此,要使农民们也分享大开发和经济增长的利益,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大幅度降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重,推广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现在我国条件稍好的农村,推广机械化作业,实现规模经管,在资金、技米方面都不成问题,现在最大的降碍就是农村利余劳动力的安主问题。

据专家枯侧,倘若我国农村普遮实行机械化耕种,所熏劳动力仅为现在农村劳动力的10%。我们考虑到我国自然地理条件的复杂性,许多地区可能长期来用半机械化、半手工方式进行耕种。因此按最保宁情形估计,我国实行机械化耕种土地雷转移的人口将占现有农村人口的213,大概在5亿左右。今后几十年,能否完成这几亿农村人口的转移安1工作,是农民能否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能否较快发展的关健。

农村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里途径何在?在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曹给我国农村大蚤刹余劳动力的转移安工带来希望。但从94、95年以后,受市场及其他因紊影响,我国的乡镇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拐、破产,乡镇企业的发展在全国转入低谷,其对农村利余劳动力的吸纳已十分有限。工业化曹经也是解决农村利余劳动力的最有效途径,但是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的工业无论是从产值利悦值,还是从所拥有资产总1看,都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化目标基本实现。今后,我国工业的发展重.点是进行结构调整,而不是进行规模扩张。况且,目前重.点发展的新兴高科技工业对资本和技米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一般劳动.力的雷求很少。因此,工业化对今后解决农村利余劳动力问题作用将十分有限。

现在农村刹余劳动力转移安呈的主要出路在于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的重.点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目前我国大城市无论在人口、规模、分布密度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但我们的小城镇密度还相对较低,特别是西部地区城镇水平十分落后,今后加快小城镇建设还有相当潜力。为此,政府要做好政策引导工作,放宽对农村、城镇人口的户口f民制,让有条件、有称定收入来源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与此同时,国家财政要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适当增加对西部贫困地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改善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争取经过5年到10年的努力,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成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小城镇和农村区城性经济文化中心。发展第三产业与城市化紧密相连。第三产业中的许多行业娜属劳动密集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可以有力推动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岌展又能使这些新转移人口获得德定收入,有利于城市化进程。

我国农村刹余劳动力童大面广,其有效转移安五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其其体工程沙及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受多方制约,不可能单兵独进。为此,我们要根据中央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积机德妥地推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德定的关系,有作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怨准备。

三、农民负担过,问初

在我国,农民可葬是王好的老百性。他们受教育不是很多,但他们叶未来美好社会的到来有着纯朴而坚定的信念。他们在工作止最能吃苦,在物质享受上又很容易知足。他们从不对国家提过多要求,只知用双手和汗水去创过生活、去承担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农民们比谁都更深刻地理解自力更生、任劳任怨的内涵。但是辜实上,近年我国许多地方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耕种土地的负担太重。自89、90年以来,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焦.占、访谈栏目围烧这一问题曹进行多次专题报道。中央政府也三令五中,要把农民过高负担降下来,并下发文件严格规定农民负担不得超过当年家庭收入的5%。农村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设立农民负担公示栏、农民收益监仑卡。这些措施对扼制农民负担加重势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依然普遥存在。经调查,在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负担为150一180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在1600元一2000元之间,计算t来农民负担在7%一12%之间,远超出中央规定。

分析近年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由农民负担的乡镇、村和村民小组干部越来越多。1978年,一个公社的干部编制一般为8一15人,大队+部3一5人,小队干部不脱产,由社员补贴一些工分。到1998年,一个乡镇的预算内编制和需要农民负担的编制干部及财政县乡分灶吃饭后教师负担有100一200人,多的达到400人;村干部一般为20一50人,村民小组干部6一10人,村和村民小组干部全部和部分由农民负担。现仅就乡村两级干部计弄,取乡镇干部吃补贴的轰低人数100人,每人每年报酬为1万元,全国44689个乡镇,一年全国农村乡镇干部的补贴总领为44.7亿元。取每个村有干部20人,每人每年雷补贴4000元,全国近74万个村一年全国村级干部的补贴总额为492亿元。仅此两项,每一农民每年就要负担近59元。农民负担加重的第二原因是乡镇和村的招待费增加。现在乡村干部评比多、检查多、干部下乡多、各方面应酬多。仅以一个乡镇每年招待费40万元计,每个乡村每年招待费石万元计,全国每年乡村两级招待费就为622亿元,每一农民为此要负担68元。这成农民负担过t的第三个原因是过重的费税和摊派。现在乡镇办公电话、手机、轿车等费用,村镇建设、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摊派,结婚、报户口、出外务工千各种收费,屠宰税、农村特产税的扩大化等等,几项加起来枯计有500亿元,每一农民一年为此要负担约55元。

农民负担过重极大地伤害了农民种依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已迫在眉晚。具体措施:1、积机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农村土地种植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益。只有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才能从根本土得到缓解。2、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基层政府也要精减人员,减少地方时政刚性支出,减较农民负担。3、抓紧落实依法治国方针。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令后要逐渐将政府各种行政行为限定在法律许可范围内。4、加快费改悦进程,加强对政府预葬外资金管理,从体制止堵住乱收费、乱摊派漏洞,使降下来的农民负担不再反弹。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篇6

安徽省处于南北方过渡地带,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又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林业大省;安徽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其林业特点兼有亚热带和暖温带特点,基本能够代表我国林业特点;2011年6月国务院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写明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各类开发区在安徽省均有适当比例的分布,与全国各区域分布比例相近,其农村区域发展以及林业情况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特殊的典型性。

2安徽林业和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情况

2.1安徽省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概况

安徽省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地形复杂,平原、低山丘陵相间排列,长江、淮河横贯其中,全省天然得被分割为淮北、江淮和江南三大地形迥异的自然区域。安徽省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29亿元、6391.1亿元、4143.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9年的14.9∶48.7∶36.4调整为14.1∶52.1∶33.8(安徽日报,2011-02-24)。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中部凸起的总体格局,但人口分布却与之相反,呈北多南少格局,城乡、区域之间公共服务及生活水平差距较大,总体发展不够均衡。

2.2安徽农村区域发展现状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常住人口达到339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6.99%。2010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85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013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7%,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m2。2010年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1.64万hm2,粮食产量3080.5万t,连续5年创新高,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和5.64%。

2.3安徽林业现状

(1)生态建设成效显着,林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备。以“十一五”期间为例,全省共完成造林绿化总面积61.04万hm2,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43.2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31.7%,其中:森林面积380.4万hm2;活立木蓄积量21710.12万m3;森林蓄积量18074.85万m3;森林覆盖率27.53%。

(2)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林业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全省2010年完成林业产业产值715.4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5.8%,比上年净增201.8亿元,增长39.3%。其中木材产量458.2万m3;水果产量215.9万t;森林食品产量99487t;木本油料产量25910t;林产工业原料产量12109t,其中,人造板产量达到730万m3,是“十五”末的近3倍。

(3)安徽林业与农村区域发展关系分析。本文选取安徽省17个市1996~2009年的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既存在时间维度又存在空间维度,固需用面板数据模型。使用面板数据不仅可以更好地检测和度量单纯使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无法观测到的影响,同时增加了变量至今的多变性减少了共线性,提高了自由度和有效性。

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yit=β0it+β1itx1it+β2itx2it+…+uit(1)其中:i代不同的横截面,t代表时间。模型假设:对面板数据的估计取决于对截距、斜率和误差项的假定,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截距和斜率都是不变的,斜率不变而截距随时间或个体变化、所有系数均随时间和个体而变化等多种可能,每种情形也越来越复杂。由于本文目的在于考察变量之间的一般性关系,因此可以忽略系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同,假定所有系数都不随时间和个体而变化,即y=β+β1x1+β2x2+…+u(2)在该假定下,可以不考虑空间和时间的混合数据,单纯地将每个城市的14次观测值逐一堆置得到233次观测值,用通常的ols回归进行估计。

结果如下:y=-289522.40+1.04x1+0.15x2+1.50x3+0.75x4(-3.02)(7.75)(6.21)(4.93)(0.61)+146.11x5-65839.06dm+u(3)(8.72)(-2.34)运用常见的准测检查混合回归的结果,发现大部分系数都具有独立的统计显着性,斜率系数也都具有所期望的正负号。而且r2的值相当高,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r2=0.8889f值=301.4793其中:y代表农林牧渔总产值,x1代表林业总产值,x2代表乡村人口,x3代表年末耕地面积,x4代表造林面积,x5代表农民人均纯收入,dm表示地形特征,处于皖北平原地区的取1,皖中丘陵地区取2,皖南山区取3.

实证意义:

(1)林业总产值(x1)、乡村人口(x2)、年末耕地面积(x3)和农民人均纯收入(x5)对被解释变量农林牧渔总产值(y)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上述各个变量的增加都能促进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加。

(2)造林面积(x4)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3)地形特征与农林牧渔总产值显着负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农林牧渔总产值会随着地形由平原到山区逐渐下降。

(4)安徽林业与农村发展相关度。表2相关系数反映了:①林业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发展水平紧密相关;②皖南造林面积对农村经济具有显着的影响,其相关度达到18.7086。鉴于皖南皖西、皖中、皖北在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林业比重和建设情况均有着显着的差异,本文将安徽省分为3个部分分别论述。

3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3.1林业在皖南皖西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柱”地位

皖南皖西山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包括大别山区和黄山、九华山区,由黄山、池州、宣城、六安、安庆5市组成。区域总面积536.9万hm2,林地面积320.1万hm2,占595.64%,森林覆盖率达53.35%,森林蓄积量为1.17亿m3,区域森林资源居安徽省首位,具有山地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性。安徽省南部和西部山区不仅是全省林业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构建生态安徽的重点区和核心区。199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山区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结合山区工作的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加快山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2010年南部和西部山区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7047hm2,其中人工造林7747hm2,占全省荒山荒地造林面积的35%。全区2010年林业产值367.7亿元,占全省林业产值的51.4%;其中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47.8亿元、163.3亿元和56.6亿元,各占全部产值的40.2%、44.4%、15.4%,是区域经济中三大产业产值比例最为协调的地区。发展林业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起到调整、优化和均衡当地的经济结构的作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推手。皖南皖西山区共有5个部级自然保护区、22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共计2737.22km2,属于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的水土保持类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区域,需要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安徽林业在皖南皖西山区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柱”作用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富、因林而美、因林而广”。

3.1.1林业开辟了农民收入的主渠道

采用上述回归模型中的相关系数法,通过计算农林牧渔产值和林业产值的相关系数,得出南部山区林业产值和农林牧渔平均相关度,见表3。据表3可知,上述各市林业与农村农林牧渔产业存在紧密相关度。另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南部、西部山区农民全年人均总收入6276.7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为3453.3元,占全年总收入的55%;其次是工资性收2349.7元,占37.43%;转移性收入404.2元,占6.4%;财产性收入最低,仅为0.9%。改善农民收入结构,让更多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需要加速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经营性收入中,人均林业收入为172.6元,仅次于农业收入(2034元)和牧业收入(445元),为家庭经营性第三大收入来源,是全省林业收入比重和数量最高的地区。然而,相比于农业收入和牧业收入,林业收入仍有不小的差距。

3.1.2林业构造了山区农村的绿色屏障

多年来我国走的是粗放型发展路线,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物质资源的消耗,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仍为存在以巨大的生态破坏为代价的,当前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皖南皖西山区森林覆盖率53.35%,活立木总蓄积量1.16亿m3,森林资源居皖之首。据安徽省环境状况公告显示,2010年安徽省17个市中,黄山、宣城、池州生态环境质量优,生态系统稳定,安庆、六安与其他七市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3.1.3林业促进了农民社会参与意识的新转变

作为南方集体林权改革的重点区,安徽林业也紧密围绕当地实际深入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林地的生产潜力得到挖掘,价值不断提升,林农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全省多数地区相继开展了森林资源流转、林权证抵押、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林权配套改革,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更加显着、外延不断扩展。农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不断提高,逐渐认识到他们自己就是脚下这块土地最真实的主人。在对山区农民社会参与意识的调查中,林改后参加社会事务积极性提高很多的有12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7.3%;略有提高的有186人,占39.3%;没有变化的有165人,降低的为0人。调查数据说明山区农民社会参与意识已经较高,且经过林改后有很大提高,但仍然有不少居民对参与社会事务缺乏主动性,提高居民参与意识,构建良好的政治环境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改进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努力。

3.1.4林业搭建了农村区域发展的大平台

丰富的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平台。皖南皖西山区是油茶、山核桃等木本油料作物及油桐、乌桕、黄连木等工业原料的主要产区;拥有大量的木本中药材资源,是青檀、香榧、蜜枣、桃形李等水果的主要产地;霍山县、广德县、宁国市、黄山区是中国竹子之乡,具有发展竹笋、竹藤、竹家具、等竹产业的天然优势,例如仅广德、泾县两个县竹林资源就达到6.7万hm2,其竹业产值达到12亿元。丰富的地形地貌是发展的自然平台。皖南皖西山区具有丰富的地形地貌,其森林资源居全省之首,本区域最大的特点便是山地多、林木多、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具有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拓展林家游乐项目、山地露营等多种适宜的旅游项目的巨大潜力。先进的环境绿化是发展的基础平台。在对乡镇机关相关人员的调查的30份有效问卷中,对于绿化状况对当地发展活力的影响:8人认为影响巨大,21人认为有一些影响,1人认为没有影响或完全没有影响,并且在对村委会的调查中,相关人员均表示先进的环境绿化对于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具有巨大的基础性作用和推动作用,是大多数项目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3.1.5皖南皖西林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山区林业三大产业产值最为均衡,但仍然是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所占比例达到84.6%,第三产业较弱,仅占15.4%。第二,山区各市发展不协调。南部山区各市农村人口与农林牧渔总产值相关度最高的六安市达到0.76,平均相关度为0.54,最低的宣城只有0.11,差距较大。第三,森林旅游资源利用率低。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共有自然保护区9处,森林公园17处,但充分开发利用的却不多,游客数量参差不齐,是森林旅游资源的浪费。

3.2林业在皖中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撑”地位

安徽林业在皖中农村区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扩、因林而活、因林而丰”。皖中地区位于全省地形升降之间的过渡区,为长江淮河分水岭,地形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包括芜湖、铜陵、马鞍山、巢湖、合肥、滁州等6市。据统计,2010年,皖中生产总值(gdp)达到6409.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84.99亿元,第二产业3732.98亿元,第三产业2191.42亿元,三大产业比例为8:58:34。人均gdp为35874.8元。2010年“皖中丘陵地区”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42万hm2,林业总产值171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23.9%,占地区总产值的2.7%,其中:第一产业68.1亿元,第二产业84.5亿元,第三产业18.4亿元,三大产业占全区林业总产值分别为39.8%,49.4%和10.8%,一二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方兴未艾。针对皖中丘陵地区的作用,林业在区域发展中对农村居民共发放问卷4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92份;对乡镇机关林业相关人员发放问卷30份,收回有效问卷28份。

3.2.1林业拓展了农村增收渠道

这是支撑的点。皖中丘陵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大量的滩涂和丘陵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林业成为当地农民经营的重要载体,林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经营范围的扩大,直接推动了当地农民生产结构的调整,当地农业的生产能力、竞争能力显着提高,现代农业的步伐加快。林业的发展为当地农业因地制宜的发展,为当地农地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也搭建了载体。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中部丘陵地区农民人均全年总收入7377.7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987.3元,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占全部收入的54%;其次为工资性收入2802元,占38%;财产性收入136.5元和转移性收入441.3元,两项仅占总收入的8%。如何让更多农村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是下一步建设的关键目标之一,集体林权改革也只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林业收入仅仅为41.7元,所占比重仅为1%,远低于农业、牧业等产业收入。从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的经济潜力并没有被充分发掘,加强林业建设,提高林农收入,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是皖中地区林业建设的目标和归宿。

3.2.2林业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这是支撑的线。农村发展,活力是关键。皖中地区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区域,社会经济相对发达。林业直接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宜居,宜商,成为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外资发展的重要筹码,投资的溢出效应直接促使本地城乡交流更加频繁,进城务工从商、出城休闲游览成为本地区双向互动的亮丽风景,一大批农家乐、观光园、垂钓池兴起,农村的发展活力增加。

3.2.3林业提振了社会参与信心

这是支撑的源。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采用强制型和诱导型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模式,在加强宣传提高农户的权属意识和参与意愿的同时,让农户通过参与民主决定成为不同权属分配模式的直接选择者,通过林业产权的一系列改革,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热情也逐渐提高。皖中丘陵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于2007年,历时3年,已累计核发(换发)林权证14.76万本,发证面积65万hm2,占应发证面积的98.38%,林权流转面积12.8万hm2,经调查,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林改表示非常认同的有89人,占22.7%;,表示认同的有297人,占75.8%;表示无所谓的有6人,皖中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农民的认同。因此,当前的林权改革是比较科学可行的,但仍需注意的是,有6人认为这项改革是无所谓的,也即改革虽然没有给他们带来损失,却也没有带来利益,因此,林业产权、林业制度仍然存在优化的空间和可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林权改革带来的好处。

3.2.4林业促进了农村区域科学发展

这是支撑的面。皖中地区是安徽经济政治中心所在,是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域及合肥经济圈发展区域,是安徽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所在,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受损较为严重的区域。因此,发展皖中丘陵林业发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加强郊区绿化、建设绿色生态走廊,改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不仅关系着皖中丘陵地区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抓住发展方式转型期快速占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地的重要契机。在对乡镇机关人员的调查中,共有25人,占83%,认为林业对农村区域科学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全面推动农村区域的科学、低碳发展,必须加大林业工程建设力度。

3.2.5皖中林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皖中农林牧渔总产值受农村人口影响较大,其相关度达到0.63,且林业总产值以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等初级产业为支柱,企业大都规模较小,未形成品牌效应,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第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林业一、二产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方兴未艾,仅占林业总产值的11%,达到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仍需努力。第三,林业合作组织和服务中心质量较低。皖中地区已有林业专业合作社203个,林权交易服务中心6个,但参与人数只有4439人,服务覆盖率不高,服务质量还需要提升,宣传力度还需要加强。

3.3林业在皖北平原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保障”地位

安徽林业在皖北平原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保障”地位概括地来说就是“因林而稳、因林而强、因林而续”。皖北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由蚌埠、淮南、阜阳、淮北、宿州、亳州6市组成,总面积38847.58km2,地形以平原为主,开阔平坦,是华北大平原的南缘。2010年皖北地区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6845hm2,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也为促进皖北生态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十二五”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开发区,成网成面的林业保持并改善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这些是粮食生长的基础,是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档木制品需求逐年增长,使得平原速丰林业迅猛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尤其是集体林业经济因此做大做强。林业的可持续性直接保障了当地农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皖北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平原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既是安徽崛起的难点所在,也是安徽崛起的希望所在。加快皖北发展,也是林业系统全力打造“生态强省”的重要途径。皖北平原地区对农村居民共发放问卷400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87份;对乡镇机关人员共发放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5份。

3.3.1林业直接促进和保障了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这是保障的核心。大量研究均已证实,林业在平原地区的直接作用就是涵养水源,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改善气候等功能。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皖北平原,粮食稳产高产是首要任务,也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把其划为重点开发区的内在约束。建成纵横交织、密集成网、繁茂浓荫的平原林网成为粮食生长的重要保障,为当地粮食的稳产高产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3.3.2林业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是保障的目的。林业是有效利用生物资源优势发展农业农村的首要选择。淮北平原地区生物资源丰富:亳州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素有“中华药都”之称;太和香椿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安徽省名特产品;砀山县是砀山酥梨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萧县葡萄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誉满江淮;怀远石榴皮薄核软,一直以来位居全国四大石榴产区之首;颍上是安徽竹子之乡,拥有丰富的竹子品种……充分发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是淮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第一选择。随着林果业和木制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村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增加农民收入。

3.3.3林业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保障的结果。物富民丰源于根基稳固,纵横交织的林业保障和支撑了粮食的持续稳定高产,密集成网的林业带动了当地农民的收入,繁茂浓荫的林业成为当地防灾减灾最有效的生态武器,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有效的生态抓手,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建设最有效的生态平台。

3.3.4皖北林业存在的问题

(1)森林覆盖率低。林业资源总量不足且发展缓慢,全区森林覆盖率仅为22.47%,人均森林面积仅为0.037hm2,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1.134m3,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树种比例不够合理。全区乔木林地中杨树林占有绝对多数,比例达到73%,树种过于单一。

(3)林业产业发展程度较低。2010年皖北平原区林业总产值仅为176.7亿元,占全省林业总产值的24.7%,林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4安徽林业定位与战略创新

4.1安徽林业在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1)为农村区域生态环境缔造了青山绿水,打造了生态家园。这是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皖南皖西林业面积最广、林地质量最高,其降水、气温、生态环境质量的指标也最高;在皖中和皖北地区林业也起到了相当的生态作用。

(2)为农村区域经济提供了比较优势,开辟了增长源泉。这是林业的经济功能。林业产业在各地区均占有较大的比例,并具有较为喜人的发展前景。

(3)为农村区域社会发展搭建了参与平台,疏通了就业渠道。林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村居民的就业,尤其在皖南皖西地区,森林旅游业的发达给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4)为农村区域协调均衡发展链接了合作空间,培育了赶超基点。

(5)为农村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创造了持续动力。

4.2安徽林业战略创新

(1)突出生态建设这一战略核心,着力加强资源保护,带动林业全面转型。这是林业建设必须牢牢抓住的主脉。要坚持重点工程带动,全社会大力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加强资源保护、巩固建设成果。

(2)突出产业升级这一战略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升级是林业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承接产业转移也是林业产业发展题中之义,不可能隔绝于外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承接,主动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的材料供应、原材料产业的重点突破、轻纺产业的一体化加工,高科技产业的生物制造、现代服务业的特色旅游、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基地化建设。

(3)突出林业区域协调发展这一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努力构建全省林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F830.61中图分类号:a

1引言

在电子银行业务已成为金融机构的新业务增长点的大环境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中也将电子银行业务提高到了战略高度。农村信用社作为重要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发挥着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同时也是构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力量,在支持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据了重要核心地位。肥城市农信联社坚持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理念,按照“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各项业务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在省联社和泰安办事处的直接管理下,肥城市农村信用社在原有业务基础相继推出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宝快捷支付(含卡通)、银联互联网支付、银联无卡支付、财付通网上支付等电子支付渠道,并逐步构建起完整的电子银行产品、市场、服务和风险管理体系,满足了广大客户随着信息化日益提高对现代化结算的需求。

2肥城市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的困境

依据肥城市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农村信用社的功能性质及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肥城市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仍面临众多困境,具体表现在:

(1)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主要面向对象是农民。

农民群体普遍习惯于传统的金融产品,对新型的电子银行业务及其产品认可度不高,对其的适应程度比较慢。而且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对新型电子产品的接触比较少,导致电子银行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完整。

电子银行需要的硬件设施比较多,且要求也比较高,如电脑,智能手机,atm等设备。但是在农村地区,这些基础配套设施资源比较匮乏。且商务网络知识和网上银行信息在农村的普及率低下。

(3)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的工作人员的培训链条不顺畅,专业素质不高。

当今社会,电子行业发展迅速,电子银行的产品更新速度比较快,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接受全新的专业培训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但是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致使工作人员不能得到及时的培训。

(4)农村的物流产业落后导致电子银行的使用受到限制。

现在多数农村地区的物流都很落后,快递公司的服务范围几乎触及不到农村地区,农民如果在网上通过电子银行购物,物品却不能及时到达顾客手中,因此使得农民对网上购物存在偏见,不习惯使用电子银行。

3肥城市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Swot分析

根据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开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我们将采用Swot分析模型对肥城市农村信用社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以上内外部环境反馈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我们可以列出Swot分析矩阵。

根据Swot分析矩阵的内外部环境特征,我们可以获得四方面策略应遵循的原则与方向。

(1)So战略――利用优势去抓住机会

1.利用品牌效应积极推广电子银行产品;2.按照客户需求,对电子银行产品提供多种激励;3.优化技术保障体系,加强产品管理;4.根据农业经济创新模式开展多种类型电子银行产品。

(2)wo战略――利用机会去克服劣势

1.按照客户需求,积极发展电子银行客户;2.在技术优势环境下,提高电子银行产品安全性;3.根据社会文化发展倾向,提高用户满意度。

(3)St战略――利用优势避免威胁

1.利用农村信用社服务性质,扩大农户参与能力;2.加强对农户的培训与宣传,通过各种宣传、演示、激励活动促进电子银行产品的用户。

(4)wt战略――将劣势和威胁最小化

1.构建电子银行产品风险管理体系;2.通过多种途径,提高顾客对电子银行产品的满意度。

4肥城市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策略

根据Swot分析的肥城市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方向,应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从而获得了肥城市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开展的相应对策。

(1)采取多种方式,推广电子银行产品及服务

面对具有促进优势的外部环境下,肥城市农村信用社应充分利用有利的地方经济支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吸取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开展的成功经验及管理运行模式,努力推广电子银行产品及服务。目前,我们推出的电子银行业务主要包括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并分别与支付宝、财富通、中国银联等合作推出了网上支付。加强对电子银行产品及服务的推广,是保证了电子银行业务持续发展的基础。

(2)提高技术水平,保障电子银行运行安全

电子银行安全、有效地运行,也是推行电子银行业务与服务的基础。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持的同时,也要谨防网络黑客、钓鱼网站等对系统及客户造成的危害。因此,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是电子银行健康发展的保障。安全是电子银行发展的生命,风险控制能力是电子银行发展的先决条件。肥城市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发展中,应建立健全了电子银行业务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和风险防控体制,定期电子银行风险提示,持续开展了电子银行风险排查工作,增强了全员风险防范意识,并对客户加强了风险教育,有效提升了风险防范的能力。同时,与省联社、市联社联合推行电子银行培训师制度,构建了分层次、全覆盖的长效培训机制,提高全员的业务素质和制度执行能力。

(3)增强内部协调管理,促进电子银行业务顺利开展

电子银行业务是农村信用社运营业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业务开展的重要增长点。因此,在肥城市农村信用社内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形成各个部门相互协调的运营机制。

(4)提高用户对电子银行产品及服务的满意度

规范的客户服务是提高业务发展质量的保证。省联社在济南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为全省农信客户提供统一、规范、标准化的服务,并围绕客户需求提供电话、短信、上门服务等方式进行客户回访,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通过本文进行的客户满意度调查中,针对每一种电子银行产品或服务客户都存在不同感知,尤其对于金融产品的安全性也是客户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杨静,彭颖,汇丰电子银行的发展对国有银行的启示,金融电子化,2007(1)。

[2]刘灿,创新引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中国金融电脑,2007(2)。

[3]吴波宁,美国网络银行发展前景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8(12)。

[4]马青桂,如何衡量电子银行的经营效益,西部论丛,2008(5)。

[5]马春峰,调整经营渠道完善电子银行服务功能,中国金融,2008(1)。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有机农业;栅格分析;战略构建

我国约70%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但是各乡村的旅游资源均衡不一,乡村旅游业也因此受到一定的局限。有机农业旅游近年受到游客的喜爱,其可以作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一极或加分项,在乡村开展有机农业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发展越来越受重视。

一、研究综述

(一)概念界定有机农业是指运用现代技术改进传统种植与养殖方法[1],摒弃运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各种添加剂等物质,规避生产中使用基因工程得出的生物和衍生品。乡村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市场为城镇居民,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等成为游客共同的追求,有机农业能为游客提供更纯净、更天然的有机绿色食品,极大地满足游客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因此,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可以界定为在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某一种或几种有机农业产业形式,具备吸引游客欣赏、游玩、体验和购买的业态旅游产品。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内涵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有机农业产业形式具备生态旅游特质;二是这种产业形式是建立在有机农业基础之上,具备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特征;三是具备旅游吸引物特点,能激发人们旅游的兴趣,提供旅游条件。三要素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环状有机良性持续发展循环体(见图1)。

(二)研究现状乡村旅游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振兴,它与有机农业旅游息息相关,如郭微微提出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相互交叉融合的产物,是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2]。李存霞等提到生态农业旅游,是集乡村体验、农业生态观光、生态农业建设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形式[3]。另外,方培娟通过实地调研提出有机农业与乡村旅游都是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而发展的产业模式,生态条件是其发展壮大的“生命线”[4],满慧对无锡市有机农业的体验式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作了阐述[5]。综上所述,前人学者对于乡村旅游、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有涉及,但缺乏进一步的专项研究与具体发展战略。

二、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必要性

有机农业生产的绿色有机产品,不仅满足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它也能实实在在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一)旅游吸引力价值大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前期的投入多、成本高、产量低,但长期性、循环性的有机生产体系一旦建立,其最终的生产效益往往高于常规的生产,后继的发展潜力也较足。有机农产品的营养价值较高,口感较好,产品对于游客更具有吸引力,其价格往往是常规农业的2-3倍,综合效益明显高于常规农业。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很大一部分为城镇居民,发展乡村特有的有机农业,并融入观赏、种植、采摘、技术讲解等旅游要素,为开展乡村旅游业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的添加剂和调节剂等,虽然农作物的产量有所提高了,但是长期的化学种植方式导致土壤有机物减少、土壤结块化、贫瘠化等现象突出,害虫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农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最后农作物的生长也将越来越困难,产量必将减少。发展有机农业旅游将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生产和销售实现一体,有机农产品所依赖的生产环境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改善,通过建立和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护和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好办法。

三、发展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瓶颈

有机农业虽然已提出多年,但是有机农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多地有机农业旅游更只是零星存在,尚无大规模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缺乏相应配套政策有机农业旅游的实施需要前期的高成本与低回报,每个生产环节和过程都可能存在反复的投入,没有技术支持与政策扶持,农民在经济上承受能力有限,现实的生活使他们缺乏勇气开展有机农业旅游生产。另外,有机农业旅游发展好的农户,因其投入的资金较多,没有相应的奖励与典型经验分享,也使得有机农业旅游发展举步维艰。

(二)缺乏相应的布局与规划有机农业旅游是一个系统,单个别农户建立的有机农业小循环系统,也会由于周边的环境影响,使该小循环系统存在成本成倍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进行统一、合理、有序地布局和规划,实现功能的集中化,布局的合理化,措施的力度化,同时规避有机农业产品的时间寿命,发展初级加工有机产品,让游客摘得开心、吃得放心、带得顺心。

(三)缺乏技术支持与科研投入有机农业旅游是一个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新兴旅游形式,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有限,专业技术缺乏,无相应的技术员点对点进行支持与跟踪,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很难形成一个系统,而系统的缺失导致有机农业旅游将不能持续发展。另外,有机农业旅游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进行技术的更新与系统的优化。(四)缺乏广阔的销售路径产品销售首先为乡村游客,实现现摘、现售、游售一体化,由于有机农业的采摘环节,大部分缺乏基础配套,使游客的可进入性较低;其次,有机农业生产的产品缺乏系统展示,游客难以在现场辨别,造成销售市场比较狭窄的问题出现;最后,有机农业初期加工产品缺乏品牌,建立口碑与品牌效应尚需时日。

四、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发展建议———以漳州为视角

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发展应摒弃以前无序、无规划、无支持的发展路径,依靠栅格分析法实现点、线、面系统性结合,即“明确战略定位,发展一个示范点、带动一条线、形成一个面”的指导思想,带动和发展有机农业旅游产业(见附表1)。通过运用栅格进行分析,找到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关系,我们用“+”表示要素之间有匹配关系,用“-”表示要素之前无法找到契合点。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如下表所示(见表1、2)。本文接下来以漳州为视角,结合漳州的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运用栅格分析法,提出漳州有机农业旅游发展若干战略措施。

(一)So战略1.明确战略定位。漳州位于九龙江入海口冲积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适合农作物生长。漳州之所以被称为“花果之乡”,是由于良好的地理环境,是福建省五大平原中最大的平原,气候温和湿润,物产丰富[6]。在进行产品开发时,应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开发各类产品,目前较受欢迎的有机产品旅游形式为参与体验型,主要有:(1)娱乐体验,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民俗风情、节庆活动、历史文化,在有机农场可以打造多元主题活动,游客可以通过观看各类演出或参与各种娱乐活动使自己在工作中形成的紧张神经得以松弛,让会心的微笑抚慰心灵的种种不快,从而达到愉悦身心、放松自我的目的;(2)教育体验,游客在旅游中见识到的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点,总会以其独特的自然知识或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统、高超的技艺等令人耳目一新,学习自然而然地就融入旅游的全过程当中。有机农场面向核心家庭开展了形形色色的亲子活动;(3)逃避体验,工作的压力、日常生活的烦恼、人际交往的复杂、生活空间的拥挤与喧闹使人们希望能定期到尚未城市化的地方修心养性,忘却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双重压力,寻找生活中摆脱束缚的真实自我,远离都市,与田野、清风为邻,净化心灵;(4)审美体验,美好的事物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游客在感受姿态各异的名山大川、人文建筑的高超艺术之美的同时,就是获得从身体到精神的放松、通畅、忘我感觉的过程。2.树立品牌,多渠道推广。漳州农业曾经是该地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支柱产业,通过明确定位进一步巩固“世界柚乡的平和溪蜜柚”“中国青梅之乡”的诏安县、世界四大名柚———坪山柚、文旦柚故乡的华安县、“中国芦笋之乡”的东山县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同时,漳州又有“东南花都”的美誉,盛产享誉海内外的水仙花、“花中君子”兰花,马口花卉生产基地是“闽南花卉市场”主要举办地,成为福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楷模。另外,集中打造林下荔枝、云霄枇杷、五寨百香果、长泰柑桔、程溪菠萝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在广泛利用网络、杂志、报纸、电视等传播渠道,打响“美丽乡村”有机农业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农民在学好有机农业种植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学习网络销售手段,如淘宝、微信营销等方式,形成全员一体的营销网络,从而使有机农产品产有所卖,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二)wo战略发展一个示范点、带动一条线、形成一个面。漳州市“美丽乡村”为数较多,仅2017-2019年三年时间,正在建立和已经建立的项目,就高达381个,并且漳州市作为全国有名的花果生产和加工大市,在发展有机农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技术支持和政策配套的推动下,借鉴国内外有机农业旅游的成功案例经验,引领有条件的“美丽乡村”开展有机农业旅游,不仅开发有机农业旅游产品,同时也建设完成完善的经营组织、游客接待和采摘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要以镇或乡级别的工程进行扶持建设,依据漳州“美丽乡村”各自的特点,选定具有该村特色的农产品开展有机农业循环产出,技术上的扶持与跟进,保障产品质量,旅游主管部门与专家的设计让有机农业旅游实现观光性、趣味性、体验性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参与性旅游产品,使有机农业旅游成为该村的精品旅游项目。在实现有机农业旅游生产与产出同步性的同时,将剩余的有机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利用生产地免物流费的优势,使游客与售卖方实现共赢,在实现产品销售的同时也打开了市场的口碑效应,使示范点的建设可以起到很好的样板作用。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篇9

关键词:山东邮政;农村业务;发展问题;对策

1.引言

邮政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公民基本通信权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山东邮政自成立以来,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要求,紧跟时展步伐,以改革为契机,将邮政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邮政企业是目前唯一拥有信息流、实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的企业,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上具有独特优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信息交流、物品运递、资金融通的现代综合服务平台[1],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下,山东邮政作为地方公益性企业负有巨大的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在了解山东邮政整体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对邮政农村业务发展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山东邮政近几年取得的成就

山东邮政作为地方的社会公益性企业,企业发展的目标是以办好民生实事、加强社会建设为目的,近两年山东邮政积极推进创新转型,大力实施邮政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将服务三农、服务民生、服务中小企业全面推向深入,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1)邮政互联网转型实现突破式创新。山东邮政积极开展发展机制和产业组织模式创新优化。在省公司建立运营集中管理中心,强化了现场监控、指挥调度、时限管理、业务处理、运行保障、客户服务集中管控,邮政作业管控水平和运营效率明显提升。以普惠商务、普惠金融、普惠生活为主体,探索建立了以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主体,农村电商、社区o2o、共同配送、互联网金融为“四翼”的“一体四翼”运作模式。

(2)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成投产。省公司加大能力投入,对全省邮政自有网点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持续进行改善,目前,共购建营业网点25处;改造城市和农村网点379处;新增信报箱格口8万个,邮政报刊亭达到1110个。同时,建成40000家邮政便民服务站,开展了代办邮政、代收水电费、话费、代售火车和汽车票、飞机票等10余项便民服务,使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全新的邮政综合服务;实施“自邮一族”全面深化与道路交通、高速等行业的战略合作,拓宽业务新领域。

(3)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电子邮政。面对互联网、移动通信、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应用,电子邮政顺应全球信息化大潮应运而生。山东邮政紧随时代潮流,率先发展电子邮政业务,目前,已在全省开展了代办电信、便民服务站、邮政短信、航空机票、自邮一族等业务,通过信息化服务全省经济发展[2]。

3.山东邮政农村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山东邮政农村业务现状

近年来,随着邮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山东邮政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目前农村业务已取得很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3.1.1积极推进“三农”服务站由单一物流配送平台向综合服务平台转变。自2008年开始山东邮政物流公司在全省范围内加快建设“三农”服务中心站。“三农”服务中心站是在原有“三农”服务站服务项目基础上加载其他更多服务种类而形成的。如向广大村民提供娱乐、教育等一系列的服务,使之成为邮政所的品牌塑造阵地和文化服务阵地。

3.1.2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满足农民需求。山东邮政把农业科技服务作为邮政服务的有力支撑点。各地邮政单位联合农业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和农业技术专家不断开展农村现场技术培训讲座、现场示范指导、电话网络咨询于一体的综合。定期病虫害预报、气象预报等信息,开办农业科技知识电话咨询和网络在线咨询服务等。

3.1.3形成连锁经营、科技服务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在起始阶段,山东邮政仅利用内部的农村支局网点代销农资产品和生活用品,规模小、业务经营单一,村级邮政和农民收益不大,随着山东邮政近十年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依托县(市)级邮政局、乡镇级邮政支局、村级邮政所为主体,以县(市)邮政局为监管单位,以乡镇直营店为经营管理中心和纽带,以“三农”服务中心站为农村服务区的连锁经营网络,形成邮政企业受益、农民增收、生产企业受益的“三赢”模式[3]。

3.2山东邮政农村业务存在的问题

3.2.1产品和服务功能单一。目前山东邮政农村业务主要停留在化肥、农药及小量日用品的储存、运输和配送上,不仅配送品种单一,而且相关的包装、再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相关售后服务功能较弱,致使业务经营产品单一、网络松散,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作业过程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

3.2.2信息化水平不高。目前,我省绝大多数邮政“三农”服务站的购、销、存货全部采取纯手工方式进行,和现在各超市普遍采用联网电脑处理购、销、存货相比,信息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另外,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使得“三农”服务站的服务仅仅限于农忙时节,农闲时节基本处于歇业状态[4]。

3.2.3专业人力供给不足和培训机制缺失。山东邮政人才整体素质(特别是在县局和乡镇网点人才队伍)还不能适应邮政发展物流的需要,物流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更是严重不足,受过专业教育、精通邮政业务知识的人在员工总数中的比例偏低,高层次专业营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种人才缺失情况严重影响了山东邮政农村业务的发展。

4.山东邮政农村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4.1加快邮政便民超市建设,扩宽服务范围。

以“深化为民服务”为目标,按照“发挥优势、跨界合作、共助民生”的原则,多方式实施邮政便民服务建设,拓展邮政便民服务渠道。与大型商场企业联合,实行“邮政出场所、商场供货源”的便民超市业务,增加民政公共服务供给,一方面邮政和商场可以收益,另一方,农民可享受便利服务。完善农村基本服务机构,强化民生服务功能,共同助力民生事业发展。

4.2构建信息化桥梁,带动地方走出去

山东邮政可以利用自身四通八达的网络渠道及信息化优势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拓展,增加农村基层网络基点,加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迎合农民的实际需要。邮政信息化服务要融入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提供以地方特色为主的市场营销方式,将地方特色通过网络信息化推广出去。

4.3加强人员培训、建设民生工程

邮政部门应加强对农村邮政人员的培训,转变经营理念,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改革管理措施,采用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并于薪酬挂钩,调动农村邮政人员的积极性。对不同业务实行差异化发展,特色业务抓优势、重点业务抓竞赛,将地方特色业务与重点业务做大、做强[5]。积极融入地方民生工程建设,利用邮政的品牌效应建立集“三农”服务站、助农取款点、便民服务站、村邮站于一体的农村邮政服务渠道,解决农村邮政服务不到位问题。(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饶欣,朱润齐.中国邮政快递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武汉,2014,803,(40):26-27.

[2]李学平.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电子邮政[J].中国邮政,2014,03:25-27.

[3]范小荣.特色发展赋予农村邮政生命力[J].中国邮政,2012,2.

农业农村发展分析篇10

【关键词】农村商业保险发展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1.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2.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

3.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1.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2.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3.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

三、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1.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入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

2.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

3.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首先,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逐步向农村延伸触角,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主体。其次,健全保险协会网络体系,重视发挥保险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督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再次,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议在地市级城市设立保险监管分支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