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发展经济的原则十篇发展经济的原则十篇

发展经济的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2:07

发展经济的原则篇1

近几年来,人类不断加强对社会改造的力度,同时不断加大力度征服自然界,这就导致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产生的越来越剧烈的矛盾,不断遭到破坏的自然资源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岌岌可危。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目的就在于调节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国际经济法作为调节国际经济关系而存在的法律一定会受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影响。

一、国际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方面存在着一致性

当前在很多国家都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用来对本国的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进行指导,可持续发展原则指的是在不对子孙后代的需求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可以对当代人的生产需求进行满足。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沦来说,发展的平等性、发展的共同性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其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国际经济法指的是对国际间的各种经济关心进行调节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称,各国之间所拥有的国际贸易关系主要是靠国际经济法进行调整,国际关系存在着比较复杂的一面,不断加快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使得国际经济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关联性以及密切,国际经济法在对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秩序性的原则,必须在有序的环境中纳入国际经济规范并使其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国际经济法的秩序性恰好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律体现。除此之外,一定要遵照公平的原则进行国际间的交往,一定要将保证国际间和平交往,保证国际的稳态增长以及保证国际和谐作为基本前提,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中,国际经济法就是用来保障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国际经济法在对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就是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以,两者具有一致的内涵。

二、国际经济法受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影响

(一)国际经济法的立法以及完善或受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影响

对于国际经济法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对立法所产生的影响就是对国际经济法产生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影响。将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是以往立法的出发点,原来的立法重视的是怎样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当前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的是国际经济法在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围绕可持续发展来将立法的任务以及目标进行确定,对立法内容进行更新,对基本制度加以健全,架构出新的立法体系,同时相应的修改、调整以及补充现行的法律法规。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会进一步弱化经济主权原则

当今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格局导致世界的情况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类开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发展并且对发展的认识做出了更加深刻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作用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将会限制经济主权的原则。原因在于经济主权原则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自主权进行强调的,然而现代经济做出的要求是各国应该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一个国家的行动以及政策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相应的影响。在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下,每个国家都应该坚持着眼于人类的整体利益,不能对其所具有的经济主权进行无限制的行使。需要建立并健全国际裁判机构以及强制性的规范措施,才能够有效地执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国际裁判机构的基础条件就是每个国家能够出让部分的主权,只有这样,国际裁判机构刁一能表现出更高的执行力和效力。所以在国际经济法中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利于经济主权原则在己受限的基础上继续被弱化。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能够保护知识产权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发达国家就一定要将更多的帮助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支持产权领域中会产生下大的影响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所掌握的是高端的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这种高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在目前这种发展阶段当中,在知识产权的规定下,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这些高端的技术必须要付出下大的代价,这就导致那些技术紧缺同时经济情况又不太好的国家而言,在这种经济产权的规定下只能对高端的技术望而却步。在国际经济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后,一定要考虑,在涉及转让技术这一问题的时候,发达国家重点应该考虑的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应该适当地降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整体利益的情况下,应该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到更大的突破,对于一些能够帮助人类整体获得发展的,能够循环利用资源的以及能够改善环境的技术,应该考虑到人类整体的发展,适当放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这些高端技术能够更好地作用于人类的发展。

发展经济的原则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发展;贫困山区

一、贫困山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共性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国土面积的69%;位于山区的县(市)占全国两千多个县(市)的56%;全国约有1/3的人口、40%的耕地及绝大部分森林分布在这里。

山区县(市)多为“老、少、边、穷、库”区,又是我国主要的“生态源”。长期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集中投放在仅占国土面积1/3的平原和盆地上,而对山区经济建设重视不够。其结果是既加剧了山区的相对贫困和落后,同时产生了三个相当尖锐的矛盾:全国资源的相对贫乏和山区资源的相对丰富的矛盾;经济发展所需的巨大市场与山区有限的支付能力的矛盾;山区贫困落后的现状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总目标相悖的矛盾。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平衡,平原中已形成相对饱和的人口压力,解决这三个矛盾的根本途径只能是通过开发山区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迫切需要,将其转化为商品优势,进而使山区尽快地富裕起来。

贫困山区受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影响,山区经济发展大都具有如下特点:

(一)山大人稀。以湖北省为例,全省共有64个山区县(市),国土面积14.7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82.2%以上,人口3932.4万(2002年数据),占全省总人口的67.8%。国土面积比与人口比极不协调,且这种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二)经济基础薄弱。2001年湖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山区县(市)5405元,比全省的平均水平7813元少2048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山区县(市)288元,全省均值为546元。一、二、三次产业比重极不合理,一产业明显偏高,大都在45%左右,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特别是二产业大都在20%左右,全湖北省产业比依次为:l4.6:49.9:35.5。

(三)投入长期不足。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率低,人均投资少。以宣恩县为例,投资率仅15.6%,比湖北省均值低18.6个百分点,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只有428元,比全省少1795元。另一方面,信贷资金投入规模小,供求矛盾突出,信贷资金供求比宣恩县仅为1:2.38,全省为1:1.13,资金供求矛盾十分突出。(4)城镇化率低2002年,湖北省城镇化率为34.3%,山区县(市)为20.6%,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15.3%,宣恩县为12.7%。

总之,山区县(市)大多数的基本状况是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素质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仍然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之中。尽管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历史等原因,山区经济开发将是一个艰巨、复杂、长期的历史过程,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因而只有正确把握山区经济的共性,才有利于探索其经济发展的原则和对策,从而指导山区快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早日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构想。

二、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特色发展的原则

特色就是财富,特色就是生产力,特色就是竞争力。贫困山区县(市)只有立足发展特色经济,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也只有以特色抢占市场制高点,才能占尽先机,加快发展。发展特色经济,就要根据县情,按照“不求其全,但求其特”的要求,将地方发展个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围绕特色创优势,围绕绿色创品牌,围绕品牌抢市场。

(二)突出重点发展的原则

一个县(市)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基础设施是否改善,有无骨干企业、主导产业。因而,突出重点发展是山区县(市)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必须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对经济增长拉动力最强的标志性工程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

(三)创新机制发展的原则

机制创新,是发展经济的必要保证和助推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墨守陈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心改革,就不可能有发展。特别是山区县(市),本身经济基础薄弱,信息相对闭塞,观念比较落后,发展的困难较平原发达地区大得多。因而创新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也自然而然成为山区县(市)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四)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

山区县(市)要迎头赶上发达地区,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发展意识,而这种超前发展应该适度,适度超前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制约山区县(市)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上。就是要超常规地加快城镇网、路网、电网、通讯信息网和广播电视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坚持立足长远,走“育才、引才、用才、留才”相结合的道路。

三、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依托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

项目是投资的主要载体,是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扩大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促进县域经济优化升级的关键,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目就是资金,项目就是发展。一个地方每增加1元重点项目投资,可拉动GDp增长1.223元。加快项目建设,是贫困山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最现实、最有效的举措。

(二)推进民营化加快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的原则篇3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个经常被提起的根本性问题,不仅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重要标准,更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真假共产党人的试金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也是所有共产党人必须永远牢记和始终遵循的基本原则。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因此,只有真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幸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力的科学举措,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并早日实现共同富裕,才算是真正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那些一味追求经济高增长速度的所谓“政绩”、不关心人民冷暖甚至侵害群众权益、不正视甚至漠视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言行,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正确发展轨道,必须坚决加以摒弃。

同志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就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明确表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以来,率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2012年12月底,他到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再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15年6月18日,他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又特别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重要使命这样的高度强调要实现共同富裕,是对全党、全国人民的又一次庄重宣示,凸显出人民的位置之重要。

强调:“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永远高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真正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共享”这一新发展理念第一次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就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和拥护。共享发展,既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为共享发展不仅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和共同愿望,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也是最得人心和最让人民满意的号召。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还强调,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因为只有真正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入贯彻落实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这一重要原则和要求,真正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始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才能不让一个人掉队,才能使改革真正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才能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才能真正实现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纠正盲信、迷信市场等错误做法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这些论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中的确有领导干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不强,甚至盲信、迷信市场,使其领导的经济工作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社会主义的中国能不能搞好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这是多年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的问题。早在1991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最后一次访华时,得知中国也在搞市场经济,就曾断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实行资本主义,实行私有化。多年来,不仅在国外,在中国国内也有不少人坚持认为,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要么是社会主义制度扼杀市场活力,要么是市场经济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直到今天,国内外还有一些人坚持认为,经过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中国,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尤其是随着环境污染加重、假冒伪劣产品泛滥、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以及信仰迷失、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如何克服这些市场经济固有的弊端,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好这些多年来积累、遗留下来的难题,就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真正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前进方向。

对于这个问题,早就意识到了。早在2003年10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与浙江省委党校部分学员座谈时就强调指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早抓事半功倍,晚抓事倍功半,越晚越被动。那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发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2005年8月,他又在《浙江日报》上撰文强调: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懂得机会成本,善于选择,学会扬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2014年7月,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特别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自觉认识和更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真正让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而绝不能让社会主义被市场经济所绑架。

为更好地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当前我们应该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发展以来的经验教训、成败得失,尤其是深入总结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犯过的错误、所走过的弯路、所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要对环境污染问题、假冒伪劣产品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产能过剩问题以及信仰迷失、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及其根源有清醒、深刻的认识。科学阐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将市场经济关进社会主义制度和法治的笼子里,使其既能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又能解决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和弊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轨道继续前进。

三、切实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警惕新自由主义误导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央一直在强调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在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误导下,还是有人力主降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声音也丝毫没有减弱。有的人故意制造“国进民退”等谣言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立起来;还有人造谣攻击国有企业是体制怪胎;更有人打着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旗号,企图把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变成又一轮私有化契机。

多次强调,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中央、国务院2015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并提出对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并特别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2016年3月4日,他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强调,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指出,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这些论述,为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准则。

有的人不仅把我国坚持的两个“毫不动摇”曲解为一个“毫不动摇”,而且把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曲解为新自由主义的里根经济学“中国版本”,甚至恶意把“僵尸企业”的帽子戴在国有企业头上,企图借机将其私有化。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实际上,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推行的供给侧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以“供给学派”理论为核心的“里根经济学”本质上是大力推行绝对自由化、全面市场化、彻底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

如何进一步切实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好两个“毫不动摇”,尤其是要真正确保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2015年7月,在吉林调研时不仅强调“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而且要求“要坚持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并提出了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在今年7月4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加强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些重要论述,不但明确了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而且有针性地纠正了一些人的错误认识。应该看到,有的人恶意把“僵尸企业”的帽子戴在国有企业头上不仅是要污名化国有企业,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个旗号下做坏、做空国有企业并将其私有化,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有的人甚至故意把一些优秀的国有企业弄成亏损的“僵尸企业”,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应以相关论述为指导,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四、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属性,坚持正确理论创新方向

在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他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这不仅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所在,而且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本色。在今年“七一”讲话中,他又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他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并强调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2015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这些论述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既是提醒也是警示,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属性,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真正坚持正确前进方向,避免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要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最重要的是要全面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更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最近一段时间,多次就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重要部署,针对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多年来存在的片面性,他强调西方经济学中忽视政治经济学的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进一步更好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不仅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出现颠覆性错误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深入剖析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发展经济的原则篇4

关键词:基本原则经济法理论体系

一般而言,一个部门法的基本原则都是明确表示在法典之中的,但是源于经济法没有制定法典,因此对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还始终以学理的形式存在,并且这些关于基本原则的学理研究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确定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理论体系建立完善的重要标志,如果缺乏统一的原则认识,既不利于发经济法具体条款的颁布和实施,同时也不利于经济法基础理论建设的完善。由此,明确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无论在立法还是实践中都有其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概述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指始终贯穿经济法立法和实践中的基本准则和指导思想,是经济法法律规范的基础和核心,同是也是经济法精神价值的主观反映。经济法基本原则体现的是经济法的本质和宗旨所在,而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认为经济法就是国家和社会市场,将所有的经济资源合理分配,以营造出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为目的,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这体现的是经济法最基本的本质所在,同时包含了经济法最基本的三个原则,也就是: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原则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要能够始终贯穿整个经济法理论体系,在每个经济法的法域中都可以适用,而在不同的法域中,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的侧重也都有不同。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的目的在于防止社会经济的两极分化,侧重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从而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原则中的主体中包括国家,因此也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适度干预,既体现了责任和权力之间的统一,同时也反映了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公平的原则。而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平衡和谐,不仅是这一基本原则的关键词,同时也要贯穿经济法的始终,这一原则突出反映出对市场规制的一种要求,也包含了某些学者所提出的维护公平竞争和平衡协调原则。无论是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还是营造和谐社会经济环境原则,都是为了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这一原则的前提和保证,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法发展的最终目的,同是也是经济法本质的体现。

二、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

1、合理分配经济资源原则

如何评价分配经济资源的合理性,在历史上有不同的认知。早期的封建社会,认为将社会资源按照社会地位的不同来实现经济资源的不同分配是最为合理的,这是当时社会发展程度的必然认识。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以后,经济资源的分配的提出标准则是按照各自的资本来分配,从考虑社会地位到考虑个人所拥有的资本,这种对于经济资源分配合理性的标准无疑是个极大的进步,但是按资本分配也存在相应的弊端。按资本分配一方面会带来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产生较为激烈的社会矛盾,同时也会带来频繁的经济危机,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至于空想社会主义中按需分配的理论构想,由于完全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因此根本无法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得以实现。

2、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将国家职能划分为维护阶级统治职能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维护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职能中的首要职能。当前,在国际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背景下,在国内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国家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则显得更加突出。各国在实施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时大都将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这里提到的环境既包括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个问题在上层建筑的层次中已经被纳入到环境保护法之中),也包括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而我国某些地方一级的政府和部门、行业的管理者显然对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的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某些部门、行业长期垄断,损害了普通百姓的消费权益,阻碍了该行业通过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法则来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平衡和谐的经济环境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基本要求,是我国要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基本要求,更是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3、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联合国的会议报告上,目的就在于维护现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反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史上的又一次的理论升华,不仅突出了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发展,并且也体现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将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法的理论相结合是历史的必然。经济法理论认为法不只是巩固保护已有的权益,它也要开辟未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而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确立,是经济法价值取向实现的需要。所以,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原则和经济法理论充分结合起来,作为经济法基本原则之一,不仅是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是经济法理论发展的实践要求。

综上所述,经济法三大基本原则的确定,是从对经济法理论的宗旨和本质中分析得出的,从不同的侧重点上都体现出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和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立法精神。经济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所想要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和谐发展,体现的是经济秩序和民主的统一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守文: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北京大学学报.2003,(2).

发展经济的原则篇5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基本原则社会整体利益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释义

“原则”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rincipium,译为“起源、基础、准则,”按汉语的词义是指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所下定义:所谓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本真理或准则,一种构成其他规则的基础或根源的总括性原理或准则”。

张文显教授认为,法律原则是体现发的根本价值的法律原则,它是整个法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法律体系的神经中枢;周作翔教授认为,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指一定范围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精神、指导思想,是具有综合性、本源性和稳定性的根本准则;周旺生教授认为,法律原则,就是体现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取向的原则,是法的原则体系的上位阶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一切经济法规中,体现经济法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始终起指导、规范、引导作用的总括性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诸多经济法原则中更具根本性的经济法原则,它最为充分地展现着经济法主要价值并最为集中地承载着经济法的核心理念,它是经济法规则制定和实施的基准,是经济法体系内具有最强普适性的原则,是经济立法的基础,是执行经济法律法规,进行经济管理、处理经济关系的依据,对经济立法、司法和经济法学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是连接经济法宗旨与经济法具体规范的桥梁和纽带,所有的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律行为都以它为基础展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有很大作用,是经济法理论研究中重要的一环。

二、我国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现状和确立标准

(一)我国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观点我国经济法学已有20余年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我国经济法的研究也欣欣向荣,我国的经济法理论研究也不断走向深入,但是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却是各成一家,没有定论。而一个学科基本原则的确立对于促进本学科的繁荣发展有重大作用,比如,民法确立了“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原则,刑法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行政法确立了“实体性和程序性方面的”原则,而经济法作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法之一,却没有统一的基本原则,确实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王保树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1)经济上的公平与公正原则;(2)违法行为法定原则;(3)经济管理权限和程序法定原则。”

第二,潘静成和刘文华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平衡协调原则;(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3)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

第三,漆多俊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原则为:“注重社会总体利益,兼顾社会各方经济利益公平。”

第四,李昌麒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资源优化配置原则;(2)国家适度干预原则;(3)社会本位原则;(4)经济民主原则;(5)经济公平原则;(6)经济效益原则;(7)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五,张守文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调制法定原则;(2)调制适度原则;(3)调制绩效原则。”

第六,程宝山教授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社会本位原则;(2)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二)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经济法所特有的原则,体现了经济法的最高价值和基本精神。笔者认为确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如下标准:

1.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经济法基本原则能够统领整个经济法,是经济法基本精神、基本价值的高度抽象,是价值观念和法律规则的汇合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法规总是带有滞后性,因此可以弥补经济法律法规的不足,解决经济法法规法发展滞后的问题。

2.是经济法所特有的原则,体现了经济法质的特定。不同社会关系的特质决定了调整该社会关系的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特有的。经济法基本原则必须是经法所特有的,像“违法行为法定原则”、“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可以认为是所有法律部门都应具备的原则,不应认为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还有一些学者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着更多是我们处理社会问题的立场、原则,也不应认为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经济法是社会法,它是在社会化条件下,国家基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而对经济进行干预、协调、参与等进行规范和保障的法。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根本准则,以维护、实现、发展好是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体现出经济法社会本位法的本质特征。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具有高度抽象性、是经济法所特有的基本原则,体现出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以上三点是判断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有力标准。

三、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原则17、18世纪以保障个人自然权利为本位的古典自然法哲学思潮向重视社会利益为特征的社会本位法哲学思潮的转变,社会本位法哲学思潮盛行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作为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产生于该时期——即近代市场经济和现代多元社会。在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市场主体对自身利益的无限制追求和对他人、社会利益的漠视导致产生垄断,由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导致市场失败,经济运行需要国家对市场进行积极的调节和控制,从而形成了集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于一体的混合经济体制,这种特定的经济结构迫切需要既尊重市场调节,又体现国家干预。

“我们考虑任何一个法律部门,它在确定自己的调整对象的时候,都应当有一个基本出发点,或者说本位思想,正是这种本位思想构成了一个法律部门区别另一个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志。”经济法正是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社会整体利益所追求的是一个个社会的实体,是建立在个体利益基础之上的社会整体利益。所谓社会整体利益,是一个社会之中全部合法利益的有机统一。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体相加,而是谋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并通过对不同利益的对比特别倾向于对弱者的保护,以形式上的不平等来达到实质上的平等;通过对当前发展的合理调节与限制,保存和创造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使得个体利益能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个体长远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法在对经济关系的调整中立足于社会整体,强调人的理性,认为在个人理性的指导下,整个人类社会最终会形成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经济法的理念是站在社会本位的高度追求对国家、社会、个人的平衡下调发展,在任何情况下都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中国经济法天然以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己任,其从产生之日起,就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为其使命。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根本原则,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其他基本法律原则是为社会整体利益原则服务的,同时社会社会整体利益原则也是消除其他各种原则之间冲突的最终落脚点和归宿。保障社会主要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最本质体现、最基础内容。

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原则的确立,是由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价值决定的,明确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共利益,为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的实施起到根本的指导作用。

(二)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是指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强调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相互不能取代。笔者认为,“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不同于“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并重”表明同样重视,同等看待,缺一不可,其强调不分主次,彼此之间不能取代:“兼顾”指的是同时照顾(两方面以上),描述的是有所选择地对另一种、另一些事物或情况加以关注,其更多地体现的是主观意识。显而易见,“并重”比“兼顾”更能突出重要性。

坚持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是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指导方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要以效率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效率决定公平,效率的水平决定公平的程度,没有效率,充其量只是低水平的公平;另一方面,效率又来源于公平,没有公平就难以有效率,难以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一定要把公平与效率统一并重地看。在当今社会,我们只有把“蛋糕”尽可能地做大,并且把“蛋糕”公平合理的分配,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安心、放心和舒心。

市场经济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率,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国家加强经济立法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确立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率,而且在实现经济效率的同时不会以牺牲一定的公平为代价,是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提高社会整体经济利益。

确立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有助于政府和市场积极的发挥作用。公平更多的要政府主导,效率要市场主导,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是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一个折射,政府和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只有市场之手和国家之手协调并用时,才能使经济协调发展。对于市场能调节、能调节好的,应交由市场自行调节:在市场失灵的情形和领域下,则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旨在提高效率,政府重在促进公平,确立公平与效率并重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市场和政府的定位更加科学,发挥的作用更加合理。

发展经济的原则篇6

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平等互利

 

一、引言

任何一个法律部门都应有其基本原则,没有基本原则的法律不可能作为法律存在。国际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理应有其基本原则存在。但在国际经济法学界,国际经济法具体包括哪些基本原则,则是众说纷纭。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主张:一、.国家对天然财富与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经济合作以谋求发展原则及公平互利原则;二、经济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全球合作原则以及有约必守原则;三、国家主权和对其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国际合作原则及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本文认为上述学者均从一定的角度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进行了较好的分析和说明,但也存在一些缺陷或不足之处。有的把具体原则当做基本原则,有的把国际公法领域的基本原则拿来当做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的对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不够全面等等。

为了进一步探讨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以更好地指导国际经济法向前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提出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各学术前辈。

二、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原则”一词来自拉丁语的“principium”,有“开始、起源、基础、原则、原理、要素”等含义。在英语中,“原则”一词的对应词是“principle”,它具有如下含义:“(1)法律的诸多规则或学说的根本真理或学说,是法律的其他规则或学说的基础和来源;(2)确定的行为规则、程序或法律判决,明晰的原理或前提,除非有更明晰的前提,不能对之证明或反驳,它们构成一个整体或整体的构成部分的实质,从属于一门科学的理论部分”。在汉语中,“原则”中的“原”字是“源”的古字,有“根本、推求、察究、原来、起初”之意。“则”是规则之意。“原则”的现代意义是指观察、处理问题的准绳。通过以上几种语言的语义分析可以看出,“原则”有其他规则的来源、依据或基础之意。这样,“原则”的核心语意应是根本准则。

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指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的指导性的法律原则。本文认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三大原则: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和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原则。

三、国家经济主权原则

所谓国家经济主权原则,指的是每个国家对本国的全部财富、自然资源以及全部经济活动,都享有并且可以自由行使完整的、永久的主权,其中包括占有、使用和处置的权利。经济主权原则是国家主权在经济领域中的体现,构成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国对本国内部以及本国涉外的一切经济事务,享有完全、充分的独立自主权利,不受任何外来干涉。这是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总体现。据此,各国有权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经济制度,并按确立和发展这种经济制度的需要,一方面独立自主地制定各种内国的和涉外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另一方面,独立自主地对外缔结或参加各类国际经济条约,开展对外经贸往来,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压制和威胁。

(二)各国对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

各国境内的自然资源是该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永久主权宣言》明确规定:“承认各国享有根据本国国家利益自由处置本国自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并且尊重各国的经济独立。”“建立和加强各国对本国自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不可剥夺的主权,能够增进各国的经济独立。”基于这一原则,《永久主权宣言》特别强调:“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发而实行的国际合作,不论其方式是公私投资、交换货物、交换劳务、技术援助,或是交换科学情报,都应以促进这些国家的独立发展为目的,并且应以尊重这些国家对本国自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主权为基础。”

(三)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

《宣言》和《宪章》一再强调:东道国对于本国境内的一切经济活动享有完整的永久主权,并且突出地强调对境内外国资本和跨国公司的管理监督权。基于此,外国企业或公司在东道国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遵守东道国的法律和政策,一切有违该国法律和政策的活动必须被禁止。这种规则的理论基础或理论依据在于国家的属地管辖权。

(四)各国有权对境内的外国资产进行征收或国有化

对于境内的外国资产,各东道国只有在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时才能对其进行征收或国有化。因为它来自于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东道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征收外国资产,否则对外国资产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外国投资主体在东道国的投资,从而最终影响东道国本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东道国在本国公共利益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对外国资产进行国有化或征收,只是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东道国必须给予充分及时的补偿。

上述是对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内容的阐述,从中可以看出经济主权在一个国家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中国学术期刊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主权原则是平等互利原则和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原则的基础和核心。

四、平等互利原则

所谓平等互利原则法学论文,指的是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富贫,在国际人格上一律平等。任何国家在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关系中不容许要求任何特权,不容许要求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能以损害对方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要求,更不能以牺牲或榨取对方为目的,只能以互利为基础。实践表明,国家之间的关系只能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互利,也只有真正实行互利才能贯彻平等原则。

在国际经济领域,平等互利原则不能只从商业意义上理解,例如,在特定国际经济交往中双方获利,而应视为与主权、独立和经济自决等密切相关。

这里之所以提到平等互利原则而不是公平互利原则,那是因为本文认为平等之中就已经包含了公平。没有公平就谈不上平等。公平互利是平等互利中的应有之意,理应包含其中。因此对于坚持公平互利原则的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认为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的观点更合适。

五、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原则

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原则,指的是国际经济法主体在全球经济领域中应展开最广泛的合作,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经济已经渗透都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人类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一不与一体化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需要社会进一步加强合作才能实现这美好愿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哲学领域中的真理。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其物质基础在于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开展全球经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此举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昌盛和人类社会的和平稳定。

对于全球合作原则或国际合作原则的提法,本文认为不妥。全球或国际合作的范围比全球经济合作的范围要广得多,例如,全球合作包括政治、文化、军事、经济等的合作。因此全球合作或国际合作原则范围太广不能适用于国际经济法领域,本文认为只有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原则更能适用于国际经济法这一独特的法律部门。

对于有约必守原则能否成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本文持否定态度。有约必守原则是国际公法领域中的一项古老的原则,如果把此原则拿来当成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话,就会出现矛盾。因为之所以是基本原则,指的是在某学科领域中起指导性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因此某一基本原则只会属于某一学科,不会存在某一基本原则同时适用于两门或更多学科中。基于此,本文认为有约必守原则是国际公法中的基本原则,而不能成为国际经济法领域中的基本原则。

六、结语

国际经济法的上述基本原则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其中国家经济主权原则是基础,平等互利原则和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原则是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内在要求。平等互利原则强调作为单个的国际经济法主体间的平等,而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原则则着重于所有国际经济法主体在全球经济领域中的合作。二者各有其侧重。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和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原则这三大原则共同构成了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贵国:《理一分殊——诌议国际经济法》,载《国际经济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2]王传丽:《国际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2页。

[3]陈安:《国际经济法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0—151页。

[4]张晓东:《国际经济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7页。

参考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编。

[6]参见《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宣言》第一部分,第6条。

发展经济的原则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法基本原则关系

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后,包括法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讨日趋深入。就经济法领域而言,许多经济法学者将研究目标转向了经济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问题上,但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的研究还未深入展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深入研究两者关系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有助于将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推动经济法学的发展。因此,笔者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国际形势、应对来自国际环境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1]

二、我国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基本原则构成的理论分歧

在我国经济法学界,学者们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构成存在着很大分歧。国家干预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有资源优化配置、国家适度干预、社会本位、经济民主、经济公平、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七大原则。[2]国家调节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有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两大原则。[3]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经济法论认为有平衡协调、维护公平竞争和责权利效相统一三大原则。[4]而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更提出了有经济法主体利益协调和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法定两项新的原则。[5]

以上论述各有其合理之处,但有的不是法的原则,有的不是经济法特有的原则,有的只是具体原则而非基本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本质和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是用来指导经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以及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是对整个经济法内容高度的抽象和概括。这表明经济法基本原则需要反映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适度干预的本质属性,需要具备明确的导向性,以及大体体现和适应经济法体系中所有法律和法规的本质要求。所以,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为: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经济民主和经济法治原则、社会本位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

经济法的最基本原则应该是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和兼顾各方经济利益,即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全部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归宿,同时也是国家加强经济立法所要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目标。无论是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保障法,还是社会分配调控法都要把促进和保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摆在首位。经济法追求的公平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社会总体公平要求绝大多数个体和团体间必须公平。目前,影响经济公平的因素很多,如行政干预、权力经济、分配不公、价格体制不健全、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等,要克服这些因素,就需要把实现经济公平作为重要原则。[6]

(二)经济民主和经济法治原则

“经济民主”是作为经济高度集中的对立物而存在的。经济民主不仅与国家行政权、国家所有权、企业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劳动者的民主参与权以及获得物质利益的权利紧密相关,同时,这些权利本身就是经济民主实现的法律形式。经济法治即国家干预本国经济运行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即经济法的主体、经济法主体的行为、经济法主体行为的后果都要以法律的规定为基准。现在,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战略。而经济是国家的命脉,是发展的重中之重,更应加强依法治理,用法来规范经济领域活动者的行为,维护国家经济秩序。鉴于经济法治的重要性,经济法治原则应该成为经济法的重要原则。

(三)社会本位原则

社会本位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的本位思想。社会公共利益满足程度是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市场的运行和社会分配行为紧密联系的。经济法把社会本位作为调整原则表明,经济法在对产业调节、固定资产投资、货币发行、产品质量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系进行调整时,要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与此同时,任何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行为时,都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否则,也是对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背离。[7]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一项要求经济发展的公平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相统一,个体与整体、当代与后世的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经济法基本准则,它反映了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促进生态、人力和产业的持续发展的经济法理念和价值取向。作为社会本位法,经济法必须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价值理念融合到自身的价值范畴之中,做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鉴于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这样可使经济法在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时,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应有的高度,从而有意识地通过相应的健全、完备的经济法律、法规加以遏制。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就要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而这又是经济法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经济法强调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正顺应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保障。效益与公平的最佳结合点便是和谐,单纯的追求效益或公平都不是经济法的追求目标,和谐才是经济法所追求的主导价值。[8]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之间的关系,使它们达到最佳结合点即和谐。效益和公平之间存在矛盾,社会调节的结果会使收益者的实际收入减少从而有可能影响他们的积极性,而带来某些效益的损失。但两者也相互促进,机会均等、贡献和收获对称必将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效益的提高,效益的提高必然带来财富的增加,又有助于经济公平进一步实现。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同时兼顾各方经济利益。目前我国还存在着诸如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城乡收入差距、贫富两极分化等种种有失公平的现象。在今后一个时期,都需要经济法在经济效益和经济公平原则指导下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和谐。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经济民主和经济法治原则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首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经济民主打破了信息不对称,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的利益侵害,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增强企业的向心力,使企业真正拥有作为法人应有的权利,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实现公平与效益的统一,促进效益的提高。经济民主协调了国家、经营者、劳动者的关系,平衡了三方的经济利益,使经济法主体的权、责、利、义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只有把经济民主原则落到实处,才能形成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而这正是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我国,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社会事务,能够有效治理国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依法治国反映在经济领域即国家干预本国经济运行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加强市场监管,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以及改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防止或消除经济中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都需要经济法发挥其作用。坚持贯彻经济法治原则,全面加强经济法的立法、守法、执法、司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9]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本位原则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解以人为本理念必须与更高层次的执政理念联系起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经济法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最高准则,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必须对社会负责,亦即都必须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负责,在对社会共同尽责的基础上处理好和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经济法的社会本位,要求在经济法学研究和经济管理、经济活动、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中,时时处处以社会利益和平衡协调为先,竭力促进私人与私人、私人与国家的合作,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并按社会化之内在要求,促进公有制及其经济关系和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不难看出,社会本位原则可以说是以人为本的进一步落实,而其处处体现出的“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对社会共同尽责”等字眼,更是与和谐社会理论中的“以人为本”、“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精神不谋而合。[10]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体现和追求的正是人与自然、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更是人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观以社会为本位,涵盖了经济、人口、环境、科技、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则必须在经济法的完善中处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经济、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须和谐同步发展;在关注社会整体利益与长远发展的需要的同时协调和平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冲突;平衡各地区、各行业协调发展的要求,从宏观上实现社会的和谐和平衡发展。经济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之一均有如下体现:在生态持续发展方面,环境保护法等部门法律的制定实施均以促进生态持续发展为己任;在人力持续发展方面,劳动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产业持续发展方面,产业结构调节法建立整体产业结构规划制度,促进经济的协调及持续的发展。[11]

[参考文献]

[1][9]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6][7]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漆多俊.经济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10]杨紫煊.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J].中国经济法网,2005.12.

发展经济的原则篇8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灵魂,是经济法体系得以建构的依据。具体指的是经济法律、法规中所蕴含的对经济法立法、司法、执法、守法起到根本性指导作用的思想准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适用价值。这一点在经济法学界早已达成共识。然而,对于经济法的原则具体是什么,以及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结构,学界尚未有统一观点,学者们各持己见。本文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主要依据在于经济法有什么样的价值,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经济法的价值二者密切相连,相互决定。经济法能够给这个社会带来何种益处,以及人们对经济法寄寓了怎样的厚望,希望经济法解决人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什么问题,决定了经济法的价值,而经济法的价值又决定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显然,合理妥善解决经济法的目的、方向问题是经济法的价值所在,该价值又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其次,只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得以确立,才能保障经济法价值的顺利实现,经济法基本原则是其价值的具体化。只有建立完善的经济法规范系统,且严格贯彻经济法基本原则,才能实现人们对经济法寄寓的厚望,即经济法的基本价值。由此可见,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

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下基本问题:首先,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应体现经济法作为法的特征,而不能超越法的范畴以其他学科的原则作为经济法的原则。经济发展原则以及政治经济学原则并不是法的更远,更不可能是经济法的原则,在确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时候应时刻注意这一点,不能将不同学科的原则混淆。其次,经济法和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一样都是部门法,部门法的划分在于他们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因而各有特色。因此,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体现经济法的特色,而非经济法和其他部门法所应共同遵循的法的基本原则,也不能将其他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嫁接”给经济法。再次,经济法基本原则应是知道整部经济法的思想准备,它的针对性体现为整部经济法,而非经济法中的某个部分。也就是说,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贯穿整部经济法,具有全面性,而非狭隘的。最后、经济法是法,要与作为调整人们内心世界的道德区分开,切忌将我们熟知的道德准则作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两项,其一为“本文由收集整理国家协调经济运行”,其二为“保护社会整体利益”。

一、我国经济法制建设坚持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一)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经济法基本原则之一为:国家协调经济运行,正是因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方可保证经济有条不紊的发展,即使遇到突发事件,最终也会风平浪静。在贯彻执行“国家协调运行”这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国家不能随意的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必须有据可依,而这个依据便是国家的法律。也就是说,国家对经济的协调必须建立在法有明文规定的基础上,国家不可在法无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否则我国法律将被架空,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二,资源配置最主要的形式是市场的自我调节,市场自发的进行调节是资源配置的最主要的力量,国家只是在市场自发调节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而对经济进行协调的,因此,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不可凌驾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第三,正是由于市场利益分配机制能够调动市场经济主体的创造性、积极性,所以市场的自发调节是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因此,国家在对市场经济进行协调时不能对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进行打压,一旦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遭遇打压,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便不能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后果不堪设想。

在市场调节失灵的情况下,国家将会伸出一只无形的手对市场经济进行协调。然而,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主要途径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权力的行使。然而,我国有那么多行政区划,每个行政区划又分为不同的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往往本着为本行政区划谋利益的私心,很难做到公平公正。与此同时,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时,都是按照早已制定好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而市场经济瞬息万变,因此,行政效率低下在所难免,更有行政机关的行政工作人员滥用行政权。由此可见,国家的宏观调控也是存在种种弊端的。鉴于此,必须对“国家”这只手进行适当的限制,才能使得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无法发挥自我调节的情况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坚持经济法基本原则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严格遵循经济法基本原则,严格限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权,从大局出发,维护社会各阶层利益,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二)最大限度的平衡各方利益,保障国民经济

现代市场经济中多种经济主体并存,每一种经济主体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经济利益,且每一中经济主体在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同时都以最大化为终极目标,这也是人之常情。在市场经济中,这些主体之间是平等的,且按照平等、公平、自愿等原则进行市场交易活动。民法和商法这两部部门法为市场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制定了相应的原则,以确保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出现,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已采用各种手段打破了资源之间的平等分配,原本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已不再平等。垄断、倾销、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屡禁不止。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而原本为调整市场经济在民商法中设定的权利义务原则、平等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显得苍白无力,违约侵权等也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当一方或者双方人数众多且范围不明确的时候,或者当解决纠纷成本过高的时候,民商法的保护功能就显得更加微不足道。而经济法的出现便能很好的克服私法保护力度不足的缺点,坚持和贯彻经济法“保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原则,要求国家从保护社会各阶层经济利益,保障社会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建立一套与民商法齐驱但又不同于民商法的保护机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双重调节。实现市场各主体的实质公平,尤其注意对市场主体中相对弱小者的保护。由此可见,坚持经济法基本原则对于我国可持续道路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二、如何在经济建设中坚持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一)对经济管理主体进行创新

对经济管理主体进行创新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在设置经济管理主体是进行创新;第二,对经济管理主体的调控手段进行创新;第三,对经济管理主体的问责机制进行创新。下面将具体进行介绍。

国家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国家相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且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不同行政区划的行政机关不得相互干预。然而,行政人员在对经济进行管理时具有很大的职业习惯性,也有很多弊端,这些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也有所涉及。本文建议在贯彻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同时,应设置一批不同于传统的行政管理主体,以维护市场经济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本文建议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建立跨越不同行政区划的经济管理行政机关,培养高素质行政管理人员,加强不同行政区划的沟通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同时,同一行政区划的不同级政府之间应加强沟通,同时,下级政府在服从上级政府的同时,也应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根据符合自己管理地区的地点,制定适合自己地区发展的政策,在设置上也不一定要完全与上级政府部门职能部门吻合。且政府各部分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应注意调控手段的创新,该严惩严惩,该鼓励鼓励,各种手段综合运用,以期达到最好的调控效果。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专门成立监管部门,对政府的不适当行为及时给予指导与批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不滥用行政执法权,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发展经济的原则篇9

(一)李昌麒教授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阐述

1.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特征

经济法基本原则是指规定于或者寓意于经济法律、法规之中,对经济立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和经济守法具有指导意义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准则。其特征有如下四个方面:

(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反映经济法的本质属性;(2)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具备的准则性或者导向性;(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必须大体体现和适应经济法体系中所有法律、法规的本质要求;(4)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所表明的是一种法律精神或法律价值。

2.李昌麒教授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构成的阐述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1)资源优化配置原则;(2)国家适度干预原则;(3)社会本位原则;(4)经济民主原则;(5)经济公平原则;(6)经济效益原则;(7)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经济公平原则与经济效益原则轻重之争

经济法学界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问题多有争议,李昌麒教授的观点较为客观和全面,本人持基本赞同的态度。但对其中经济公平原则与经济效益原则的观点阐述略显简略,本人认为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有值得探讨之处。本文着重关注经济公平原则与经济效益原则孰为轻重展开论述,试图说明经济公平原则的上位次序,以表明经济法作为社会本位法对促进经济公平的特别作用,同时期待社会公平的进一步完善和实现。

二、国内外公平与效益关系的理论主张

(一)国外关于效益与公平关系的理论主张

1.效益优先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西方主要代表人物有哈耶克、弗里德曼及科斯等。他们主张效益、市场竞争和自由相联系;效益本身就意味着公平;反对通过政府干预来纠正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所形成的收入分配不公。他们认为用干预的方式实现公平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2.公平优先论。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庇古、罗尔斯、罗伯逊、勒纳等。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公平是一种天赋权利,它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和标价;不公平损害工作热情,降低效益;平均分配是一种最优分配;公平左右着效益。他们认为,从政治上说,国家干预不必然是对个人“自由”的侵犯。经济上的公平原则强调经济竞争过程平等、竞争规则对所有人同等有效、所有人的劳动都有同等的价值。

3.公平与效益兼顾论。持这种观点的有凯恩斯、萨缪尔逊、布坎南、阿瑟·奥肯等,其中典型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他认为,效益与公平存在互替关系,二者之间应当达成妥协。效益与公平是互替的,不能偏废,应该二者兼顾。

(二)我国对公平与效益关系的认识发展

1.改革开放前,过度注重了公平,忽视了效益的提高。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发展政策的制定强调平衡布局,缩小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这一时期注重公平是首位的,追求绝对的公平却带来了效益的损失,使国民经济发展在全国总量指标的速度和效益上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改革开放初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路导向,使这一阶段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上“冲突论”处于主导地位。认为公平与效益是两个截然对立的价值体系,追求效益必然牺牲公平,或者追求公平必然牺牲效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虽有学者提出了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但实际上政府的着力点放到效益上,公平问题基本上是兼而不顾,导致不同群体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3.改革开放步入90年代以后,贫富差距扩大,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国家及时调整了效益与公平关系,提出了“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这一时期,在公平与效益的关系上,存在“两种优先论”。一种是公平优先论,认为只有将公平放在优先的地位,才能真正体现社会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和关爱,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第二种是效益优先论,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人们的生活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水涨船高,才会有财力去帮助社会弱者。

4.进入新世纪,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经济政策等各方面工作做新的整合成为必然。这期间推出了一批富有时代意义的高水平成果。包括“完全一致论”、“重新组合论”以及“逐步并重论”等等,经济学家与法学经济法公平原则一马当先的必然要求。

(三)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对公平与效益关系的重新定位

我们的国家及广大学者已经开始重新审视公平与效益的

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路,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这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效益优先、兼顾公平”这个提法与我们正在强调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相悖的。现在公平与效益的关系应重新定位,“注重公平,促进效益”的表述就前进了一大步,比较适应现阶段我国发展的现状。

再进一步,我们可以考虑换一个提法,把公平作为发展目标,公平和公正问题能不能成为发展的尺度?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最高的价值标准就是公平与公正。发展要求消除限制以人为中心发展和实现公正与公平目标的所有障碍。

三、从经济法的精神角度审视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益原则之轻重

经济法由于其社会本位法之性质,其以整个社会为关注点,以宏观调控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家干预为本质特征,以政策性为其调整方法特色,因此可以说经济法的精神在于“和谐”。具体而论,包括经济法本位观之和谐、竞争观之和谐、分配观之和谐、发展观之和谐以及形式观之和谐。

经济法精神的使命,就在于使国家与市场这一对社会范畴达致一种相安、相谐的状态亦即和谐的状态。这也正说明了无论何时,无论处于何种阶段,我们的发展都不能只注重公平或效益其中之一,尤其在人们对物质需求极度追求和崇拜的现代社会,必须通过制度、机制或者法律来调整人们的行为,谋求并实现社会公平,达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目的。因此,对于经济法来说,经济公平原则较经济效益原则就更为重要。

四、从经济法的社会本质角度审视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益原则之轻重

经济法的社会本质———调整当代社会阶层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要求将有限的经济利益和稀缺的经济资源优先分配给主导经济发展进程的社会阶层。所谓主导经济发展进程的社会阶层在不同时期,其社会构成是有变化的。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再次详细探讨公平与经济效益的问题,这是指导我国经济行为倾向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准则。

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益的通说是:“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本文认为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这八个字意义重大,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实际需要,也符合中国当时“要共富必先富”的发展策略。但是“时移则事易”,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现在我国所要解决的则是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问题。因为能否有效防止和顺利解决“贫富两极严重分化”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前途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大问题。有鉴于此,现在如果还仅仅把“公平”问题放在兼顾的位置上,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因此公平与效益关系最终定位为:效益是目标,公平是保障。就目前中国的社会阶层而言,公平的地位更加突出,已不能仅仅再置于改革初期的兼顾地位,应该将公平提升至与效益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因为“较往必须过正”。那么对于调整二者关系有重要作用的经济法来说,其经济公平原则比经济效益原则显然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展经济的原则篇10

[关键词]法的原则;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社会本位

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其对经济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运作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学者们对此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至今仍众说纷纭,故而颇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

一、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既是经济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法理学的研究范畴,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法的原则这一概念的外延之一。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认识离不开对法的原则的研究。法的原则是法的要素之一,是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规则。张文显教授指出原则的特点是不预先设定任何确定的、具体的事实状态,没有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更没有确定的法律后果,它指导和协调全部社会关系或某一领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1]。刘作翔教授认为,法律原则是指一定范围的法律规范体系的基本精神、指导思想,是具有综合性、本源性和稳定性的根本准则。根据原则的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法律原则可以划分为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根据内容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程度可以划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其中基本原则体现法律更为一般的精神,是所有法律部门或许多法律部门需要共同遵循的基本准则[2]。法律原则的作用体现在它是国家政策要求和法律的具体规则和制度之间的中介,缓和立法中的价值冲突;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原则指导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填补法律空白,规范和引导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统摄经济法这一法律部门的法律原则,在这一法律部门内部应该具有最高的普遍性、概括性,体现经济法的本质属性,是整个经济法的指导原则。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学术界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李昌麒定义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规定于或者寓意于经济法律之中的、对经济立法、经济守法、经济司法和经济法学研究具有指导和适用价值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规则。”史际春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宗旨的具体体现,是经济法的规范和法律文件所应贯彻的指导性准则。”漆多俊定义为:“经济法调整原则一般是指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即经济法作为部门法其所有的法律规范及从其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都必须贯彻的原则。”法律的基本原则是法律在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体现的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反映了它所涵盖的各部门法或子部门法的共同要求。因此,笔者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定义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理论研究和经济法治实践有的最基本的精神本质和价值追求,是经济法理论研究和经济法治实践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二、现有经济法基本原则理论及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不断发展,对经济法学基本原则进行研究的学者日多,观点层出不穷,蔚为大观。有学者进行统计国内关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较有影响的学说就有三十余种。综合分析国内学者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揭示,目前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一原则说”,该说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即维护社会总体效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3]。2“.二原则说”,该说认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二,一是计划原则,二是反垄断原则[4]。3“.三原则说”,依该说,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以及责、权、利相统一原则[5]。4“.七原则说”按照该说,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七个原则,即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国家适度干预原则、社会本位原则、经济民主原则、经济公平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6]。

综观上述诸说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表述及论证,笔者以为,大都存在程度不一的缺失,这主要反映于:

1.将非法律的原则表述为一种法律原则,如资源优化配置原则。资源优化配置是指资源在生产和再生产各个环节上最有效的流动和利用,其并未反映权利义务运作之要求或特点,严格来说将之作为一项经济学原则更加适合。2.将法律的一般性原则表述为经济法所特有的原则,如责权利相统一原则。依史际春、邓峰先生的观点,“责权利相统一原则主要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主导之经济活动主体所附的权利(力)、利益、义务和职责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等现象存在”。但是,责权利相统一原则固然是经济法应当确立的一项准则,但其并未反映或体现经济法之特质,而是各法律部门都有体现,并且该法律原则亦并非法所独有,兼可为行政管理和经济运行的原则。3.将经济法部门法的原则错位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如邱本先生的“计划原则”或“反垄断原则”。虽然经济法基本原则取决于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认知,但即使就邱本先生所主张的经济法体系包括计划法和反垄断法两部分的观点来看,计划原则与反垄断原则也仅仅是经济法部门法之原则,而无法涵盖经济法之全部和整体。4.将经济法价值作为经济法原则。经济法价值与经济法基本原则是迥然有别的,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价值的集中体现,但并不是经济法价值本身。但经济民主、经济公平、经济效益等原则,笔者以为,更应视将其为经济法价值范畴,作为经济法基本原则,则难以契合作为原则本身的内质和要求。5.将经济法的调整方法为经济法原则,如史际春、邓峰先生所主张的“平衡协调原则”。在他们看来“平衡协调原则是指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从其表述中,不难看出平衡协调原则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所使用的方法或手段。而法的一般意义上,法律原本就是利益之调节器,正如博登海默所指出的那样,“法律的主要作用之一乃是调整和调和种种相互冲突的利益,无论是个人利益还是社会利益”[7]。耶林也同样指出,“法律的目标是在个人原则与社会原则之间形成一种平衡”[8]。因而,平衡协调各种关系和利益,不仅经济法使然,其他部门法亦同样如此。其二,平衡协调就其本质而言,作为一项调整方法更为允恰。

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确立的前提和标准

我国经济法学界对于经济法基本原则内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已经认识到经济法基本原则问题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一个基本范畴,应加以研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该问题的研究还仅处于表面化阶段。由于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独立地位、精神实质等问题至今还没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从而导致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不够深入,甚至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及确定标准都存在模糊的认识。以至许多学者依据各自对于经济法调整对象和经济法本质特征的认识,建立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定标准,导致学界对于这一问题争论不止。

笔者认为,经济法的基本问题是经济法学研究问题系统中的子系统,与经济法学其他理论的研究息息相关。特别是关于经济法的研究对象、本质特征、价值取向的研究对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最终确立至关重要。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相对于经济法规则来说具有更高的普遍性、稳定性和抽象性。它体现了经济法的一般规律,统摄整个部门法。因此,要想准确的界定经济法的基本原则需要以下几个前提:1.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虽然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研究自经济法学研究兴起即以开始,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缩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对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一直没有取得长足进展。直到近期,随着社会进步和相关立法进程的加快,对于调整对象的研究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未达成普遍共识。唯有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研究取得突破,在学界形成通说,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才有根基。2.经济法体系相对稳定。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立法任务繁重。经济法作为调整经济运行的重要部门法正处在扩张发展时期,新的立法不断出现,一方面扩展了经济法学的研究视域,另一方面也为确定经济法学研究范围带来了一定困难。对于新兴边缘领域是否作为经济法研究对象存在的争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界定。基本原则自身稳定性和高度概括性之间的紧张关系要求对于基本原则的概括必须以经济法部门相对成熟稳定为基础。

在此前提上,应当首先确定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界定标准,使学界之论争具有相对固定框架,以利于理论的构建成长。笔者认为,依据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内涵与特性当有以下界定标准:

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统摄整个经济法律部门,这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普遍性要求。

2.经济法基本原则应当涵盖经济法的基本内容,体现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高度概括和抽象。超级秘书网

3.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体现经济法的核心价值。

4.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当体现我国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综合以上考虑,笔者认为现阶段可以提出确定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标准,同时确定经济法原则群,此原则群应当符合法律原则的基本要求但较基本原则要就较低,且具备更强的灵活性以指导目前的经济法律运行,待经济法律部门发展成熟并相对稳定时,总结经济法学长期研究的经验,借鉴国外研究的成果进而总结界定我国经济法基本原则。若非如此,非但目前研究难以达至合理结论,且浪费大量时间物力,是我国经济法其他问题研究受到掣肘,影响经济法学的长期发展,甚至影响经济立法和国家经济运行,实乃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方法和前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57.

[2]刘作翔.法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7.

[3]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4]邱本.经济法的基本原则[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5,(4):22-28.

[5]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