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十篇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十篇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3:48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篇1

1.1大学生独立个体思想的突出问题

1.1.1个性突出,抗冲击能力不强

当前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社会,个性特征也是大学生的特点,他们表现出独立的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优越的社会条件和个性思想,让他们有一定想摆脱他人依附的强烈愿望,对家长、学校管制、教育等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他们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不拘泥于书本条条框框,敢于用自己的大脑思索问题,敢于创新。然而当代大学生都是温室成长的花朵,社会阅历匮乏,社会现实不断蚕食他们的信心,脆弱的“蛋壳”心态渐渐显露,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矛盾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

1.1.2缺乏责任感

在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上大学生很重视实务,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每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但其中却掺杂着一些拜金、享乐腐朽文化倾向。比如某些大学生为了谋取一份好的工作,不惜降低道德底线,甚至把肉体当作交换的条件;某些热衷于考证,毕业之前各类证书一箩筐。这些折射出大学生一个心态,毕业后不愿入基层,入党动机不纯,功利化倾斜较大。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追求,必然削弱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1.3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当代大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持较高认可态度,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一定能够成功,88.5%的学生认为改革开放正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87.5%的学生比较关注国内外大事。但不可否认,在复杂的、多元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学生,他们对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肤浅的感性认识上,理性理解匮乏,特别是对思想政治课,很大一部分学生持着敷衍之态度。他们拥护和关心改革,但在改革的问题上又凭感情、感觉判断,认识上有偏颇。

1.1.4合作意识不强

社会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为大学生个体意识提供了基础,而且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培养了现代大学生的个性意识。个性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自我目标的实现,但同时又带来另一个缺陷,就是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被削弱。事实证明,凡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学生,集体观念都比较差,特别是学分制的推行和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淡化了学生集体观念,这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1.2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思想的突出问题

1.2.1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严重

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道德冲突,如何保守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普遍不高,如在公德方面,许多大学生选择“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态度;在诚信方面,作弊、抄袭现象屡禁不绝,他们的意图很明确,只要能通过,什么办法都可以使。学风日下显示出大学生急功近利、过于浮躁的心理,也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体现,如果这种思潮一直延续下去,将必然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精神文明产生不利影响。

1.2.2就业难成为教育的一大难题

就业难已是中国很普遍的社会问题,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最需要年轻才俊,但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以及各种社会原因,大学生就业问题,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就业方面,大学生的个性倾向表现为,不愿意到基层或农村就业,缺乏吃苦精神和奉献精神。

1.2.3面对各种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面对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不良人群日益增多。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方面的压力女生大于男生;农村学生就业压力较低,但经济压力明显较大。虽然高校大多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教师专业素质上,都无法满足现实需要,而且学生也不愿意主动接受心理咨询。大学生长期处于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的心理压迫之下,很容易歪曲人格,轻则产生心理疾病,重则通过自残或破坏社会的方式来宣泄情绪,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2.1理顺“全员育人”渠道

首先,要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理论素养,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与学生共同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题材要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其次,加强教育管理。教管合理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人员不要一味说教,甚至是教训,而是通过谆谆教导来化解学生的一些偏激思想,尊重和理解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隐入到管理制度之中。再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后勤部门应加强后勤与学生的交流,对外宣传学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广泛与外界交流后勤改革的成果,树立学校后勤服务新形象。

2.2“以人为本”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

首先,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服务体系。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学能力差的现象,高校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增强学习服务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校可成立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在中心内由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做心得报告,让他成为学生们共同学习的目标,还可以邀请这些同学进行学习演讲,让同学们感觉到榜样就在他们身边。注意发现刻苦学习、勤奋学习的典型,为校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建立服务学生的生活体系。要完善服务配套,解决大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针对学生择业、成才、交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专业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多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能只让少数人参加进来。

2.3培育特色校园文化

一是培育个性突出的校园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以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存在着。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土壤,没有校园文化的存在,它很快就会凋零。刚刚进入校园的学生不了解校园文化背景,也不知道校园特色与贡献,应让他们了解大学是什么样子的,怎样一种文化激励着师生们共同进步。二是提升办学理念,为学校注入生机。办学理念决定了一个高校生发展方向,纵观国内外高校,他们都在办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理念。独特的办学理念是高校文化精神的象征,在高校发展中有不可或缺之作用。

2.4坚持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外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第四,如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的论述来研究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浅析外语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对策》(四川外国语大学学者张庆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研究》(闫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张家政)、《涉外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略》(笔者)、《浅析在外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田雨)、《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杜琳娜),这些文章大体分析了目前中国外语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宏观层面提出一些相应对策路径。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专业课的两种课程教学角度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外语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外语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改进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但这些文章大多没有对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的对策和路径不够全面具体,同时实际操作性不强。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以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外语专业背景下中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部分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在相关研究成果中还是缺乏权威性著作和系统性论述,经验问题研究多于学理性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理论研究多于中微观理论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是简单罗列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泛泛分析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从宏观层面给出相应对策和路径。因此,结合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对其内涵做出准确解读、对其理论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困境及其产生根源做出详尽论述、对其调适路径和对策方法进行合理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秀荣,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注释:

(1)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理论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近年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进行及时整理,避免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克服该问题研究过程及内容的感性化倾向,是相当有必要的。其实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起步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和探讨。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粗略统计,从1989年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中直接指涉文化问题研究的论文有300多篇,专著、博士论文4部,有10多部专著进行了专节研究,这凸显出这一研究问题的现实价值[1]。但是,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热潮,我们更需要热问题冷思考,一方面,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内涵和逻辑结构,另一方面,要对其研究的重点和盲点进行反思,这对于推动这一研究的系统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总体审视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有的学者从文化底蕴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得发展的文化动力[2]。有的学者从文化环境的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就是指围绕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的文化要素的总和。进而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结构、特征、功能和运行等[3]。有的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入整个文化系统进行思考,努力从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大背景观察思想政治教育[4]。有的学者是从文化整合功能视野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发挥文化整合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促使社会文化体系关系和谐、增强和提升社会自身有序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进而讨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功能的路径选择[5]。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系是一个由众多衍生功能组成的复杂结构,精神文化功能是核心功能,物质文化是作用对象、外显、载体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精神文化,发挥文化建设功能的外显和结果,是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物质平台[6]。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引领功能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活动对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建构、塑造和导引的作用、影响、能力及其结果[7]。有的学者甚至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及发挥的作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本质与整体,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它是教育者借助人性通悟而启发受教育者对生活意义追问与反思所形成的精神生产之力;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文化场力对人们的影响而激发出来的意志创造之力[8]。还有的学者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9]、高校网络文化视野[10]等角度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观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看做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内容有所交叉的系统,进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或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定场景中去看文化,或从大文化的特定场景中去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理论内容。这就忽视和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身的内涵和逻辑结构。而本文则试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本身的逻辑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的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领域旨在回答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是什么。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概念为核心构成的一组概念体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性和专属性。要想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首先必须先了解文化的内涵。我国学者占主导地位的观念是将文化视为人类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我国学界的“文化”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广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义的文化观是将文化定义为精神财富;狭义的文化观将文化定义为意识形态。在这里,我只认为最可取的是广义的文化观。广义的文化相对于“自然”而言,“文化”即“人化”,是人活动的成果及其活动的模式。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时,许多学者往往从某一种具体的文化形态进入这一领域,并研究其功能、特征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如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网络文化、文化安全的关系等。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种宏观和表层的研究,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研究形式化和感性化,因此,需要从微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是指: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运作的过程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1)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内容的有形客观存在,其表现为看得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则、原则以及技术层次等。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中最表象的、为人感知的层次。这个层次即通常所讲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第一个层次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精神或价值以及这种精神内涵得以表达的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以及过程。(2)思想政治意识或者观念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这第二个层次是第一个层次的萌芽及其观念化。它承担着双重的任务:一是将社会总体文化精神转换成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一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又表现客观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使客观文化发挥社会功能,即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体系中输入和输出的双重功能。(3)运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叫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手、脚、牙齿及其活动方式,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运转方式。这个层次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中生存的方式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调整的方式。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特点与功能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具体内容,推动本学科领域理论体系的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差异性和流变性。不同个体和社会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异中有同。同样,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流变性也不是毫无连续性的变动着的,而是动中有静,变中有不变,表现为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与其他文化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道德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道德观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具有三大功能:认识功能、创造功能和践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认识、了解、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人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表象的过程,而是能动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以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为前提的,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中才能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创制、完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规范体系等的功能。创造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将社会需要转化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需要,并设计、选择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整方式,而后在社会实践中创制新的规范或者改变旧有的规范,从而达到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目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学者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提出新的调整方法和方案,或者是吸收外域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精华并内化到现有的理论中去,从而达到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再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指导人们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推动其实现的功能。当人们选择某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行为的具体行为方式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及其评价便会参与决策的过程;当人们选择某项目标时,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便会做出相应的评价,从而决定取舍。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代视角之一,是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的统一。学界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能够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更好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这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内容及其逻辑结构的微观把握,它需要在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上,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唯有如此,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学科属性和独特性。

参考文献

[1]周琪.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问题研究的再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9.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7.

[4]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朱志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理论学刊,2007,(11).

[6]王革慧.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J].理论导刊,2007,(5).

[7]刘先进,李经纶.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J].求实,2007,(5).

[8]李焕明.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83-02

在党的十报告中,中共中央再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视,是加快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重要举措。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涵义

人文关怀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其实质是对人之为人的思考,包括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探寻等。对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就是关注大学生的生存需要、肯定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心理疏导是利用科学知识改变人的认知、情绪、行为和态度,达到治愈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目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就是增强与大学生的心灵沟通,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1]“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另一方面,在社会转型、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其心理障碍是必须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吸引力,就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过去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逐步转向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性和实效性,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式的多元化轨道上来。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1.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用统一化、标准化的教学内容,缺乏个性化,难以吸引大学生的兴趣;教学方式简单模式化,填鸭式教学缺乏与大学生的有效互动,往往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忽视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完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教学目标,就要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工作思路与手段,走进大学生的心灵深处,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关注大学生的需求,理解大学生的想法,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2.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肩负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一项重要职责。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大学生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当代的大学生思想独立、思维活跃、关心社会和个体的发展,具有进取和拼搏精神;但与此同时也表现出急功近利、个人主义、自制力不强、耐挫力弱、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亚健康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生活的变化。大学生进入大学的新环境中,许多方面都需要适应。目前高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独立性和自我控制力较弱,大学的自我管理、宿舍人际关系的处理、课余时间的分配、恋爱关系的处理等都会给长时间处于父母呵护下的学子产生诸多思想困惑。近些年高校频发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就是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的表现。

(2)价值取向的冲突。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和组织形式的变化,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体选择意识增强。目前中国社会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社会思潮、多元化价值取向借助飞速发展的信息传播平台冲击和消解着主流价值观,各种消极和腐朽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直接导致许多大学生出现了信仰危机以及价值选择的迷茫。

(3)心理压力的增加。环境的变化、人际交往、情感困惑、价值观取向的冲突必然给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相应反应,再加之竞争日趋激烈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和生存压力也会造成大学生心理上的阴影不断加重。由此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3.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校园环境的和谐是高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的主体是广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课,是培养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及时发现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心理问题,及时地通过引导、调适、教育等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校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和谐氛围,真正实现培养健康人才的和谐校园。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途径

1.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人文关怀意味着要尊重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要改变现状必须充分尊重而不能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有自我表达、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权利,教师和大学生之间是平行而不是垂直关系,双方可以平等探讨和交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为:一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树立尊重学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来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实施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环节。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阐述不同观点,允许学生表达对教师的置疑,不要去责怪和埋怨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做到尊重学生,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二是教师善于与学生交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语言是争取人们灵魂的坚强战士。[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大学生掌握基本政治知识,培养正确的政治意识和判断力,使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和民族发展相一致。传统的灌输方式往往会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之间沟通障碍,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是要加大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用关心体贴的语言来感化和疏导学生,用鲜明生动的语言来开导和说服大学生,真正实现以情感人、以知育情、以意育行。三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大学生是独立完整的社会人,拥有独立人格和自尊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大学生信奉什么,忽视现实中的大学生个体差异,这样只会造成令人反感的政治灌输和道德说教。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2.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求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的本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满足社会需要还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实践证明,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讲空话、套话,一味地把社会需要凌驾于个人需要之上,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还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重视和理解大学生的基本需求。大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例如,刚入校的新生面临着如何适应大学生集体生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等问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大学新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从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入手,用平实、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释道理,这样既能满足大学生的基本需要,还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吸引大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时刻关注大学生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指导,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大学生在面对环境变化、就业压力、人际交往、情感困惑等诸多问题时,对心理支持的需求更加强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方式,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调适、心理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目前,高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从医学角度来调节大学生出现的心理不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引导较少。应该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成为大学生的心理沟通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普遍性的与学生沟通,解决一般性思想问题和轻度心理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建立密切联系,一旦发现具有严重问题和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及时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系并协助其工作。这样可以缓解因拖延心理救助机会而导致心理危机引发的恶性事件,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4.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推进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精神归宿和情感寄托的场所。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可以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的智力、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文化生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育人的第一课堂,要充分发挥其传播中国先进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积极帮助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唱红歌比赛、中国历史知识竞赛、时事政治讲座、大学生社会调查DV大赛等。这些活动既可以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还可以搭建出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的,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目前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科技创新类、志愿者类、理论学习类、实践类和文体类的各种社团活动深受广大同学欢迎。这些活动对增强校园学术气氛、营造学习风气、提高大学生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健康心理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益补充,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功能。

5.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利用高校网络平台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采取大班制教学格局。百余人的课堂要真正做到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走进学生心灵,必须有效拓展课堂以外的空间,其最佳途径就是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大学生群体往往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淡化了大学生在真实交流中对教师身份和权力的抵触情绪,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与教师实现平等沟通。例如,利用校园网络论坛,引导大学生针对某些教学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使用QQ、mSn、微博等新媒体开辟的对话平台,开展网络答疑解惑,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敏锐力与洞察力;利用手机飞信定期向大学生发送时事新闻或重大事件评析的信息等。[3]通过上述做法,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时了解大学生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思想动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和利用网络新技术有助于掌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信息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申维辰.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n].人民日报,2011-10-11.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篇5

当前,在思想观念多变、文化形态多元、价值取向多样的时代环境下,要充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应更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价值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与价值主体的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是解读价值主体的新需求,拓展价值客体的属性,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基础。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范畴,是研究客体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角度来考察价值概念,认为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马克思曾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406马克思的这一观点表明,价值是建立在客体属性和主体需求基础上的产物,客体的属性是价值存在的客观基础,而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则是评价价值大小的最重要尺度。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定位

价值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客观属性对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的满足关系。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能够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是建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属性和大学生需求基础上的产物,课程的属性是价值存在的基础,而是否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以及满足程度则是衡量价值大小的最终尺度。准确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不仅应从已实现的价值功能入手,还应关注其应有而尚未实现的价值功能,把握现实价值和理想价值的辩证统一,以回应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呼唤。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问题,对于建立更为紧密的主客体关系,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功能,增强人们对其价值功能的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按价值主体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可分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本文关注的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个体价值。

(一)政治教化

政治教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和主导价值。学校应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是社会主义学校的政治规定性,也是社会主义大学区别于资本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我国高校普遍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无产阶级政党为巩固政治统治、传播政治理念、灌输意识形态,通过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政治共识的主要途径。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主导的教育内容是政治教育,正是其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才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特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高校其他课程区分开来。今天,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教化功能只能增强,不能削弱,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建设成为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二)知识传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传播政治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为目标,而不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根本目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知识是思想产生的基础,要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塑造人、鼓舞人,就要先用无产阶级的理论知识教育人、武装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着眼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知识性,是对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创新,只有传授系统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才能用先进理论吸引当代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传授人文素质知识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更应广泛汲取文学、历史、哲学等丰富内容,以知识启迪智慧,提高大学生的知识素养,造就知识丰富、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当代青年。同时,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传授提出新的要求,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变过去内容单一、视野狭窄、知识有限的状况,不断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和类别,扩充知识容量。

(三)文化主导

思想政治理论课用主流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影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引导。当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日趋增强,面对错综复杂的文化形势,部分大学生不能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盲目相信各种诽谤诋毁言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感到困惑,对党的领导产生了怀疑。面对这种情况,如果片面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教化价值,忽视文化价值,则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呆板和单一,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沦为空洞的政治说教与道德说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自觉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阵地,更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主导价值,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课堂文化、校园文化,牢固确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在文化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四)道德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引导大学生对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实现认同,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的教育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关系中的价值主体,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是评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大小的根本尺度。目前,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需求也呈现出日益丰富化的特征,包括更加多样化的物质层面的需求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思想道德需求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精神需求。一方面,主体的思想道德需求促使主体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寻求道德需要的满足。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要通过教育过程来满足人的思想道德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措施来实现受教育者的道德认同,教育者首先把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人意识,受教育者予以认可并内化,而后形成道德习惯,并自觉将道德意愿付诸实践。道德认同不仅仅是精神上的道德认可和道德接受,更暗含着主体从行为上对道德规范的趋同和践行,是情感、态度和行为的合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等为基础内容,大力倡导主流道德观念,引导受教育者认同社会主义道德理念,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完善道德人格,具有鲜明的道德认同价值。

二、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特性

长期以来,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被简单等同于普遍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其价值的特殊性被忽视。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应把握理工科院校与其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共性,又应注重自身的个性,结合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充分发挥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以实现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效用的最大化。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提高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目前,我国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实行口径狭窄、内容单一的专业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忽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因其专业类别的特殊性,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是本科生的人文科目和专业理工科目的安排上,存在明显“重理轻文”的倾向。我们应当承认,这种窄口径、专业化的教育模式有益于培养拥有过硬专业技能和较强就业竞争力的应用型理工科专门人才。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这一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工类学生人文素质起点低,人文知识基础薄弱,而理工科高校“重理轻文”的培养模式则使这一情况更为严重。有的学生思维方式单一、知识面狭窄、人文基础薄弱,有的学生专业性的动手能力强而非专业性的实际能力欠缺,社会适应性有待提高。这些现象,造成人才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失衡发展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影响了理工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著名教育家龚育之倡导文理交融,指出:“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当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这就是现代的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结合和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丰富精神生活、拓展文化视野、提升精神境界。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涵盖经济、哲学、历史、伦理、生态等方面,是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过不断拓展资源,丰富载体,与其他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一起,必然能够对理工科大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创造丰富的情感体验,塑造完善的人格精神发挥出独特的价值。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形成理工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

当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盛行,许多理工科院校为提高就业率,培养大批专业型、实用型的职业人才,将注意力集中于专业课程,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实习和专业见习等实践课时的增加,则进一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受到挤压。其结果必然导致一部分理工科学生日益崇尚理性,固守工科思维模式,轻视人文,重视专业知识学习。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437接受教育与其说是获取知识,不如说是进行思维训练,不同的学科门类所培养的思维方式势必存在差别。工科思维模式强调思维的逻辑严密性,文科思维模式强调思维的灵活跳跃开阔。专业学习为思维模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例如,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差别。前者大气磅礴,洋洋洒洒,高谈阔论;后者逻辑严密,脚踏实地,缜密拘谨。

今天,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比以前复杂得多,因此面临的问题也必然复杂得多。在复杂的问题面前,任何单一的思维方式都显得无能为力,所以需要多学科、多模式的思维。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应具备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应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人文素养对理工科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素养将柔化、补缺和扩展理科的思维模式。这就要求理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培养理工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拓展以及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等辩证思维能力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能够帮助养成良好思考习惯、提高科学鉴别能力以及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理工院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肩负着神圣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扩大,同时呈现出多样化、丰富化的鲜明特征,文史类学生与理工科学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首先需要关注大学生的需求尤其是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与差异性。

近年来,我国理工类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日益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因专业设置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有的理工类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尤其是在校园文化软环境的建设方面,科技、体育和娱乐类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而人文、道德、政治交流类的活动少,学生的政治知识匮乏,政治参与度低,政治素养低。事实上,目前理工类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价值关注的缺失,不仅给学生个人带来消极影响,也给校园文化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在理工科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重专业课程和实际技能而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象。这一现象造成学生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到课率低、应付心态明显,教风学风低于其他专业课程,进而影响学校整体校风学风。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领域,是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价值,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到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风学风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风学风对理工院校校风学风的正面促进和整体提升作用。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价值,以文化的沃土滋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无限生机,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形式,营造情趣盎然、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亲和力和渗透力。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价值,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资源,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与其他人文素质类课程一起,提升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素养,营造自由开放、文理交融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理工科人才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党的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篇6

(一)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比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探讨更多的是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国外学者们一直比较看重网络环境所能发挥的作用,首先,曼纽尔?卡斯特(美)在信息三部曲之一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就强调了网络环境对政治宣传的重要性;其次,哈斯?卡姆,e?斯科恩菲尔德斯的《数学式环境下解决问题的模式》认为:“校园网络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涵盖在知识文化与科学技术信息当中,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熏陶。”强调校园网络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的作用以及校园网络的隐性教育作用。

国内对于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非常丰富,有从网络舆论环境、微博微信网络环境、网络载体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等角度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有从网络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制度性、模式转变、管理、机遇挑战等方面的影响;也有对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并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该如何应对困难、进行改革创新、化解挑战等,各方面的学术论文都十分充实。同时,关于这一课题的相关专著的传阅速度也比较快,比较有影响力的有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等,“前者对互联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内容、方法、途径、环境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后者是对全国七十多所高校和三十多家单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总结”,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学者们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相关研究已经相对全面,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与研究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关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研究得以开展的基础,其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恰好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

1.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分类研究。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倾向于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类研究,尤其偏重于宏观角度,他们的研究更关注整个社会上的意识形态网络教育。另一部分与网络环境有关的则是以格尔顿?格莱姆为代表的学者研究网络文化,“着重从文化哲学角度进行理论探讨,批判性较强”。国内的学者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从不同的维度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大致可以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进行概括。从纵向的角度来划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可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微观环境与外部宏观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物质与精神的网络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与消极网络环境等;从?m向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来进行分类,又可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舆论环境等。在近几年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研究则以网络舆论研究和网络文化研究比较集中。如李百玲学者对网络言语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对网络言语失范的具体表现、原因及措施等做了论述。总体而言,现阶段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分类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与详细了。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措施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较少,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研究数量更是不多。但我们可以通过目前一些国内学者对国外学校的考察及研究,来粗略窥视国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上的相关措施。万先英学者在其研究中指出“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学校德育环境的营造并已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将自己国家的政治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校内各项活动中的观念已经确立”,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进行了研究,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这些学者为我们打开了窥视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建设的窗户。

近几年来,国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措施也有一些研究。罗成富学者指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指出政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部分学者提出要“构建良性运作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机制”,“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等。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应属陈万柏主张的“努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构筑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而言,在关于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方面,不同的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研究结果,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挥政府主导性;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内容建设,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三是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及机制;四是充分调动高校主体性,同时发挥多方面的力量;五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

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的机遇与挑战的相关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所面临的机遇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增强了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和教学重点向课外延伸和转移,教育内容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使得环境育人的功能得以强化。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中的挑战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也都有所涉及,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一是西方文化的冲击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加剧;二是高校校园网络管理方面的困境,技术和资源层面的匮乏,“传播层面的监管困境”,网络空间把关人缺位;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的行政监管体制尚待完善;四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篇7

作者简介:李军(1982-),男,四川广元人,硕士,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已有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了解,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特别是综合分析了2001年至2010年发表的有关该论题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势和趋向。研究分析表明:该命题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尚需深入,研究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5-0068-05

当前,高校已日益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突破障碍,开发潜能,自我实现,更是大学生将个人发展同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结合起来的重要纽带。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单薄,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够,职业规划能力差,职业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文拟在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情况,并提出这一研究的走势和趋向。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及理论工作者们一直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简介

目前专门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尚属空白。不少学者对这一课题作过零星的探索,如学校部等编著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涉及到就业与职业理想等[1];曲振国等编著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谈到大学生与社会适应等问题,对职业观念、现代职业精神进行了专章论述[2];刘建新、费毓芳主编的《大学生生涯辅导》中也提道:“高校就业指导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培养学生创业和敬业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3]这些论述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从已公开的学位论文来看,相关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只有3篇,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杨德才副教授指导的赵敏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2007),武汉科技大学张继才教授指导的万杭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2009),河南大学施昌海教授指导的李士营的硕士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2009)。

期刊论文方面,笔者以“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在CnKi上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全部文献进行精确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献47篇。从时间上看,相关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之前,相关论文几乎没有,2003-2008年共有十余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此阶段已逐渐得到重视,但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足够关注;而在2009、2010年,相关文献突增,超过之前期刊论文数量总和,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重视并参与这个课题的研究。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的探讨状况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两者关系的探讨是一大主题。综合文献来看,主要有两类观点。

1.两者之间相互融合,存在内在契合之处

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李士营在硕士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提出,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育人目标同向、育人功效同效、育人内容同质”[4]13-14;任凤彩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中提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契合之处表现在“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和教育内容的互通性”[5]。陈春一、高培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中认为,两者关联性表现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教育内容上的交错性和教育作用上的互补性”[6]。屈善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认为,两者在“对象的一致性、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互通性和作用的互补性”四个方面具有契合点[7]。闫礼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认为,两者的关联性表现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体化和教育导向的社会性”[8]。这些文献实质上都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的基础。

还有学者论述到了两者之间结合的必要性和意义。如万杭硕士学位论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提到,两者之间结合之所以必要,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实施”[9]8-9。关于两者结合的意义,万杭认为,“有助于大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9]11-12。任凤彩认为,两者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是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需要,是实现大学生职业理想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5]。屈善孝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内容、目标、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

关于两者结合的原则,万杭认为,要“遵循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教育的系统化和个性化三个原则”[9]19-20;关于两者结合的对策或途径,万杭提出,要“更新教育主体观念,调动教育客体积极性,更新教育介体,挖掘社会资源,扩展教育环体”[9]20-25。任凤彩提出,“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依托,发挥好理想、信念教育的统领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5]。

2.两者之间互为载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万杭《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两者都是研究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践中可以互为载体”[9]15。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如赵敏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10]13。陈春一、高培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可以“使得学生较好认识自我、较好导向正确的目标、较好开发潜力、较好改善师生关系”[6]。闫礼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的同时,开展思想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8]。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促进作用。黄炳辉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中认为,“职业生涯设计使高校思想教育的目标明晰化,要求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具体化,需要高校思想教育的方法多元化”[11]。无独有偶,张志萍等在《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文中也主要“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改进方式等方面阐述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2]。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当前学术界已经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凸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这已经超越了过去单纯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技术性的工具范畴;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途径和手段,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实效,更具有时代性,更能被广大青年学生接受。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探讨状况

从既有的文献中看,不少学者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有所研究和论述。如赵敏在《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道:“大学生自身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存在价值取向偏颇、自我认识不清、生涯目标模糊、职业素质欠佳的问题”[10]13。李士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提到,大学生自身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淡薄、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充分,实践能力缺乏;高校缺乏完整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体系;缺乏专业和针对性的测评工具;缺乏专业化、职业化、长期稳定的工作队伍[4]20-22。屈善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需求日趋多样,价值观念更加多样化,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同时,大学生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够,职业能力不强,目标定位模糊等问题[7]。任凤彩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中提到,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艰苦奋斗意志淡薄、敬业奉献精神缺乏、诚信缺乏以及社会责任感淡薄等不良现象,这种现象表明,目前我国部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职业精神、职业理念亟待完善和提高[5]。田必琴在《浅议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提道:“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辅导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在理想的云端漂浮,教育效果备受质疑。”[13]

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主要文献有三篇:闫礼芝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和《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中,通过实证调查、SpSS统计分析与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对部分学生自入校即开始实施生涯教育、生涯规划制定、指导督促实施的过程进行跟踪,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吴惠、王雷华在《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证探析》中,也经过数据分析,论述了“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整体认识、职业规划、职业选择期望和职业选择地域”[14]。

从上面论述所见,历经十年萌芽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已经有一定进展,学者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当前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研究既缺乏专门论述,也缺乏个案研究,实证研究也较少;同时,因为研究者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大学生就业等情况不甚了解,对大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探讨状况

当前,理论界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所提出的对策思考也有一些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赵敏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的系统对策主要包括:“一是认为应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毕业阶段前移,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针对新生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毕业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拓宽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体系,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深度思想问题,努力构建新的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和服务体系;三是系统整合,动员全校教职员工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10]iii宁曼荣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功能及其运用初探》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一是认识层面上加大宣传形成共识,二是制度层面上要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三是方法层面要加强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四是实践层面要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15]吴惠、王雷华认为,要正确引导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要做到:“深化对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的认识;关注易受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的学生群体;重视媒体对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的宣传作用;发挥新社会阶层校友的示范作用。”[14]

也有学者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全员化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李士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目标及实施方案进行了阐释;将大学生四年划分为新生阶段、专业学习阶段、毕业阶段,详细论述了每个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案。对于全员化研究,李士营提出:“要加强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要建立新型的职业生涯服务机构;要充分挖掘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作用;要强化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用。”[4]39-45

以上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不少学者都能各抒己见,既有宏观上的总体研究,也有微观视角的具体展开,较好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但这些研究仍然不够,在对策探讨的创新及深入方面,势头不足,还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多元需求;同时,不少学者提出的对策较为宏观笼统,实际可操作的研究相对缺乏。

二、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学术界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展开的这些研究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也深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及规律把握。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然较为薄弱。

(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所出理论成果参差不齐,有些基本问题还需进一步理清。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实施主体、教育策略、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育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不够系统。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别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立性,但其内涵和外延至今尚无明确界定,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的混用,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功能论述等也较为笼统。

(二)研究视野较为狭窄

当前,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论述,主要是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围绕教育要素而展开,存在视角单一、人云亦云等问题。实际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需要借鉴人才学、伦理学等学科理论来充实。比如,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高校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运用文献分析法,更多地停留在一般的描述性、定性的分析研究,定量的实证研究较少。从检索文献来看,仅有闫礼芝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以及吴惠、王雷华的《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证探析》等三篇期刊论文运用了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一)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尚需深入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领域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人才资源开发理论体系中去思考,开发个体潜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基于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系统研究,学术界应进一步加强在历史考察、过程及规律探讨、环境优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二)拓宽该论题的研究领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然存在大量未经触及和深入的领域,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如医学类、师范类、公安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可以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等进行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学校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114.

[2]曲振国,杨文婷,陈子文,等.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4-191.

[3]刘建新,费毓芳.大学生生涯辅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15.

[4]李士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5]任凤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68-70.

[6]陈春一,高培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77-78.

[7]屈善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97-99.

[8]闫礼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62-63.

[9]万杭.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9.

[10]赵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11]黄炳辉.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教育评论,2005(2):33-36.

[12]张志萍,吕建秋,刘智强.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0(8):54-55.

[13]田必琴.浅议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25-26.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其宗旨在于“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达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探明其人文关怀的意义,总结实际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表现及实现的有效途径分析对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务虚向务实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1.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理论研究上的不足

相对于国外人文思想的发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理论的发展存在时间短、内容参差不齐、尚未形成完善体系等等问题。

一是发展时间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溯源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者视为唯一的主体,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性无限夸大,甚至完全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客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具有的积极主动性和主体性地位,这是对人文关怀精神的忽视。

二是内容上良莠不齐。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同时融合了国外的政治、教育思想的人文关怀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因素。在其内容上可以说是兼容并包,同时带来了复杂性,造成了内容上的良莠不齐现象。

三是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工作学在长期实践和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以基础课程、应用课程和创新课程为主的理论体系。其中涉及人文关怀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实践中探索更多的是实际操作层面的人文关怀,缺少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人文关怀的实践操作。

2.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人文关怀的欠缺

(1)主、客体地位不平衡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是组织者和实施者,处于主动和支配地位,客体往往处于受动和服从的地位。在未来多样性的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不应当是相似性和类同性,而应当是个性,应朝着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新形势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必须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的放在受教育者身上,充分重视他们的个性特征。

(2)强调整体性忽视个性。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过分强调“灌输式”的理论说教。心理疏导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平台,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这就需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和良好思想政治工作氛围的营造,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容易失去市场和人群。

二、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实现的有效途径

通过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可从社会环境的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实现路径两个方面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

(一)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实现的环境支撑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并能够反映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如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优化,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非常重要。

1.树立人文关怀的环境观念

在力促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实现的过程中,正确看待环境决定论和环境无用论。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的工作,自然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也是脱离不了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环境观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者人与环境、教育与环境关系的唯物论,承认环境的决定作用;同时更坚持辩证法,强调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

2.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

(1)构建完善的社会机制。首先在经济机制上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争求更大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提供一个稳定而又牢固的经济基础的支持。其次要实现政治体制的成功变革。以服务求生存的政治体制模式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是必要的。最后在文化发展机制上,需要秉承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理念,力争为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提供一个相对宽松、愉悦的文化氛围。此外,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等其他相关社会机制的构建也对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环境的实现起到支持作用。

(2)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内部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内部环境的支持作用的实现,主要在于构建构建融入社会生活的融合机制、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有效交流机制、探索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育人机制、搭建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激励机制等。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运行机制的构建,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方法的有效连接,这对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大有裨益。

(3)明确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主体。在社会环境的营造上,一方面党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发挥主体性作用,另一方面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积极性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施首先是为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客体需求而出现的,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需求是首要因素,所以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是实现人与环境互动关系良好发展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需要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人文关怀理念要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得以贯彻实施,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付诸于实践。

1.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

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具体是指“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坚持从工作对象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既注重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提高,同时又现实的关注作为人民群众个体的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和利益需求,把‘人’的利益和生存状态作为检验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标准。”

2.构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建构、方法构建和机制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从关心人的基本需要、普遍关怀到引导人的终极追求的、终极关怀,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表层往深层推进的过程。

(1)构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不是简单的向客体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唤醒他们的主体性意识,进而创造环境积极培育这种主体意识。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和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客体内化相结合才能达到的。

(2)构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现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不仅仅需要丰富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内容,而且需要力促实现方法的以人为本。一是用心理疏导代替强制灌输;二是坚持精神方式与物质方式统一;三是注重无意识教育与客体自我教育。

(3)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包括构建沟通、疏导、调适机制,和管理机制。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的管理机制是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教育与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按照科学管理的原则,引入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有计划、有组织的展开对客体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一类管理方法和原理。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管理机制,需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的结合,把握好限度,最终实现客体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培养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十六大以来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相继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和工作部署。十七大后,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把科学发展观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贯穿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但同时不容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部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学内容重复泛化,教学方法简单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又掣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使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所以需要对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深入分析,既考虑学生和教师的主观原因,又考虑社会的客观因素,既考虑教学主体与课题,又考虑教学中介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以此态度指导教学改革,才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并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行动。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导,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邓小平曾明确指出:“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和谐、活泼地发展,关键在教师。”所以,要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于培养和建设一支坚信马克思主义,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比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献身思想理论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代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知识创新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品质在于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才能从思想上认识上跟上形势,不断提教学水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发展着的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也必须具有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客观理性的逻辑思维,坚持不懈的追求真理的精神。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根本,他在认识论中再三强调理论必须回到现时中去指导实践,才能发挥其巨大威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才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的。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的过程。这一历史经验表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紧密结合起来,是历史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具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透彻理解,才能把它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尤其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鲜活的教育意义。

按照邓小平的话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理论与实践的难题。这都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方面。因此,能否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揭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理论本质,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只有具备较高的基本素质,才能在大学生普遍关注某一问题的时刻,及时为其做出解答,也才可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在现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大力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人进行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学术研究,鼓励教师大力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由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全能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良性湖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二、完善更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内容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

教材是制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给“教材”下的定义是:“所谓教材,就是一个有目的的情境在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杜威是把教材作为活的知识来把握的。这里的“知识”决非死的、静态的知识、现成的知识,而是活的、动态的、生成的知识。这就是说,能够作为“教材”的知识,应该具有及时更新完善的与时俱进的功能。

但在现时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作为其教学知识的教材却存在诸多不足。如教学内容重复泛化。主要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与中学时的思想教育课程衔接性差、重复多。据统计,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学政治课有近1/4的课程是简单重复,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空洞的政治说教;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和滞后性,教材编写的特点决定了教材总是相对滞后于社会现实,导致了教材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教材和教师口中得不到对现实情况的合理解释,从而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厌倦。

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改革就成了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重要环节和内容。200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这个《意见》最终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格局,即:在高校四年制本科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必修课。并决定举全国之力编写一套代表国内最高水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并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力争于2006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高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统一使用。新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基本经验,充分反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大学生关心的理论问题。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根据教育部要求,又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进行了新一轮的修改和补充,及时把十七大相关精神加入教材,反映了教材编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文化自觉是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核心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学术反思的思想结晶,是继“文明冲突论”后又一重大社会理论突破,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文化转型的时代需要。“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先生在此讲的“自知之明”应该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这里的认知不仅仅局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而且包含对外来民族、外来文化的理解、探寻。以便明白在多元文化交叉融合中,本民族文化处于何境地,较之他族文化,我族文化有何特色,在未来发展中该往何去。这是一种兼深度和广度的认知,不是传统意义上个人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忏悔,而是走向自身文化深处、走向其他文化殿堂并筹划和追求民族文化理想的探索历程。二是认知的升华,即把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也就是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把自身视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把民族文化视为自身生命的组成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主客,合二为一。这样,就把保护传统文化作为自身使命,把认知内化为自身信念和行动指南,在新形势、新环境中自觉地去继承它,保护它,弘扬它,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捍卫它。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自觉,就是要让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自知之明”,即使大学生在认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及其相关知识的同时,把此认知上升为一种自觉行动的理念,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自觉意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念和准则,主动将之付诸实践,从而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

由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取向选择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多数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有些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点。有的大学生把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际,在世界多元文化互相冲突和激荡中,在多重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碰撞与交融下,文化自觉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应有的、正在增强的新型文化观念,对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大学生是传统文化及国家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只有培养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就有科学的思考,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对于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意识。这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的核心。

参考文献:

关于思想政治的论文篇10

学科性质指谓的是一门学科自身固有的特质,是关涉其存在发展的始基性问题,这一问题的基础性决定了理解、观照以及反思学科的根本出发点,成为自身合法性获得与学科意识确立的前提和依据。对学科性质问题的思考包含着三重向度:研究论域、方法论原则和价值立场。就内在性而言,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独特的问题领域和研究对象,规定其关于自身的理解与研究方法的选择,是能够与其他学科区分,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根据。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葆有“学科自觉”与“理论自信”,不断反思和创新学科的思想主题、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建构其理论范式。同其他学科一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始终致力于关于研究领域、客体和对象等问题的深切思考。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建构是否具有合理性,能否揭示人类性的思想道德状况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是学科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特点在于以跨时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研究对象,是世界历史时代关于政治教化与人文养成的地方性知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内蕴着描述性、规范性和反思性三重属性,不仅是一种科学化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方法,而且在深层葆有着德性修养与境界提升的伦理向度。社会成员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能够更好地坚守信仰、规范行为和提升人格,不断求真、向善、尚美,进而实现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和践履。价值立场的问题是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性相关联的,指研究者在实践活动中对目标选择、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等方面的主观取向,制约着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决定了对不同思想观点的评价原则和尺度。当代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境遇,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力量,探索有效的实践方式以实现人与社会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下位学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特性,即“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因此,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同于一般性人文社会科学,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决定其不能采取价值无涉的研究立场,研究主体与客体都要受到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的制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秉持中国式的问题意识与价值关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思想行为的评价原则和价值尺度,运用多种思想方法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入脑入心”、“知行合一”。一门学科选取怎样的方法,取决于它试图回答的问题。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的方式探寻不同国家的德育观念与实践,通达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价值理念,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价值旨归。价值认同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互动过程,只有在比较和对话的意义上,才能获得本民族文化的自我觉解。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异质文化的独特性,承认他者作为思想共和国成员的平等身份,既坚持“各美其美”的文化自信,又不失却“美美与共”的价值理想。由此可见,“‘比较’,并不是一般方法上的比较,它是一种观念,一种国际教育观念;是一种意识,一种全球意识;是一种超越,一种对本国教育的超越。‘比较’也是教育研究者的一种基本立场,一种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基本立场”[2]。

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研究检视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当代解读,不能脱离对其自身思想渊源与观念流变的历史梳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具有何种思想特质与理论品格,其学科内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历史性与时代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如何?纵观近20年来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多重面向的,呈现为“问题意识”统领下的“对象层面”探索、“应用取向”主导下的“功能价值”研究和“主体间性”视域中的“可对话性”机制。在此,基于对国内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文本诠释,概括为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规律趋势说”,强调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葆有一般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张力,旨在综合不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从总体上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成就与趋势。学者们普遍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比较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着力揭示当代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与特殊规律,判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学科”[3]。这种研究取向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对人类德育实践的现象性描述,还有对于未来发展的预测性探索;不仅要弄清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而且要深入探讨这些现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其对我国学科建设带来的可能影响,进而通过多元文化互动丰富并推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二是“经验借鉴说”,凸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价值,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相关学科提供其他国家的比较经验,使这些学科具有全球视野,从而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和方法启示。有学者认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研究世界各国或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各方面,探索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发展路径,从而明确可借鉴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4]。比较研究不只在客观上促成了国外道德理论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它也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目标实现和思想功能发挥的一个必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目的是在比较中拓展视野、发现问题、切准规律、服务现实”[5]。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反映了当今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要求,拓展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准确把握人类思想道德实践的经验规律基础上,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供观念示范和方法参照。三是“视野开拓说”,超越“古今”、“中外”、“我他”等两极对立思维方式,在主体间性的交往实践中,传递价值观念,彼此互动交互理解。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当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既研究世界上不同时期、地域和国度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也探讨在文化多元条件下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之间的“对话”机制。有学者提出,“比较德育是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德育进行比较研究”[6]。全球化的时空压缩效应,能够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来自早发现代性国家思想道德领域的建设经验,成为唤醒中国现代性文化自觉的推动力量。对于那些来自不同文化传统、多元方法论取向的思想观点,以期通过反思性重构而相互学习,为协同合作解决时代性和人类性的意义危机、传统失落、个体疏离以及人际冷漠等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做出建设性贡献。上述关于学科性质的回顾与反思,显明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致思路向,再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脉络,凸显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向,呈现为从“知识引介”到“经验借鉴”再到“时空在场”的研究意识转换,彰显出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与理论自觉,以及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观念与现实关切。学科的规范化发展依赖于学术共同体的协同努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建构应积极转换思维,在视域融合中寻求多元价值理念的深层认同,确立新型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观。

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的当代思考

正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需要深刻反思一样,“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如何推进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同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合法性的论争到对学科性质问题的探求;从对前苏联教育模式的尊崇到当代多元文化样态的共生;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研读到对西方道德理论的阐释,形成了欣欣向荣、成果卓著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化景观。面对古今中外各种形态的思想主张竞相博弈的理论境遇,如何确立文化自觉、理论自信以及思想自我,运用自身的思考与智慧,比较、确证并践履有益于中华民族时展和伟大复兴的理论形态,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进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转换与范式创新。

(一)明晰“实践性建构”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以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生产、传播和践履为内容,追求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为价值旨归的交往实践活动,具有思想启蒙、政治教化和人格培育的精神价值。政治教化与价值传承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研究主题,承担着激发道德自觉,提升精神境界,培养理想人格,维系社会整合的功能。“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使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理论素养,外化为合乎规范的行为方式,提升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实践化和大众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即是一种政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道德实践活动,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辩证统一,体现了目的性诉求与现实性诉求之间的彼此融合。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场域是由多元文化主体交互作用的实践逻辑,是思想情感、道德体验和历史经验的统合。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政治观念、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形塑着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视域融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视域不再是孤立和封闭的,是共识性理解在实践中进行的交流,不仅是历时性的,而且是共时性的。在视域融合中,历史与当下、客体与主体、他者与自我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使对象世界按照共同体的理想重新安排,成为属人的存在方式。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论视域,它的提出传达了一种新的观念,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外部世界的中立知识,而是对人在世生存的价值关怀,是内生于人的整个社会化进程之中的。在工具理性为世界祛魅的后形而上学时代,人类共同遭遇着“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资本逻辑宰制下“物的体系”对人的本真价值的压抑;社会成员的心理与行为的单向度;精神上的自我放逐与自我矮化,以及普遍充斥着的“侈谈理想、拒绝崇高”等成为时代的精神症候。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激励人、凝聚人、鼓舞人,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7]。当代中国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当紧密围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一时代命题,吸收借鉴他者的有益经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载体,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理论诠释与行为示范。依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品格,着力探索不离伦常日用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化生出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日常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二)秉持“思想自我”的研究立场

多元现代性境遇下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免会涉及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社会责任与个体权利、视域融合与学科边界等两难选择。尽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基础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智识倾向中,但是,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体和思想主题却不能彼此代替、相互移植。每个真正的思想主体只能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去反思和解决自身所处时代的真实问题,以民族性的方式实现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类性、世界性和历史性。建设中国特色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问题的特殊性出发,运用中国特有的视角和方法,秉承中国特有的思维传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结论和实践路径”[8]。在这一根本价值立场的主导下,需要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确立研究立场上的“思想自我”,以主体性的价值关切、全球性的理论视野,形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中国范式。此种“思想自我”不是狭隘的民粹观念,而是对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以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信念、信仰和追求的价值属性。“思想自我”的研究立场主要包含以下思想要义:第一,研究的主体性,明确比较研究的根本要旨在于创新当代中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而非某种外国理论在中国的复制与传播;第二,研究的自觉性,主动汲取可借鉴性的域外经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形成的本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观念创新与理论提升,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华文化、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内在融契;第三,研究的针对性,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理论性的研究更是创造性的实践,应当为社会成员确立某种行为规范,为解决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实效性对策。坚守当代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自我”,不仅体现在研究对象选取上更加注重本土问题的考察和分析,同时也要确立起对研究方式本身的理论自觉。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本土化的价值正在于形成了一套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论态度和研究方式,并在研究中力图避免陷入“普世主义”的思想误区。面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存在的各种外国政治学说和道德理论时,应自觉摒弃“价值无涉”的“中立说”和“中体西用”的“独断论”这两种研究路径,客观地审视其深层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动因,历史地理解其提出的时代语境和思想价值,避免研究中的泛意识形态化的教条主义、唯学院化的抽象主义和趋世俗化的功用主义,抱持“建设性”的批判精神,探索和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

(三)确立“类型学”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