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篇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篇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7:22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

一、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是指经济发展效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中心,其高低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表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投入数量、配置效率及其组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方式。如果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说明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经济发展方式为数量型;如果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则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经济发展方式为质量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

——劳动生产率。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受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规模效益、政策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综合性,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劳动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投资产出率。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相应的场所以及与之相关的机器设备等,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活动的起点是从投资开始的。投资产出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投资产出率=当年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产出率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面评价投资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可用来说明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投资产出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这一指标从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科技水平和优化投资结构。

——贷款产出率。经济活动要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经济活动主体所需资金除部分自有资金外,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客观反映这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所谓贷款产出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贷款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贷款产出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银行贷款年平均余额。贷款产出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贷款产出率越高,贷款的使用效益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贷款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耕地产出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耕地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业发展又离不开耕地。因此,应将耕地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耕地产出率是农业总产值与耕地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农业耕地面积。耕地产出率反映的是耕地利用效率,产出率越高,使用效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耕地产出率不仅受耕地质量的影响,还受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将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既注重保护耕地数量,又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并提高其集约利用程度,努力增加单位耕地产出,确保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安全。

二、经济发展的充分性

经济发展的充分性是指经济发展潜能的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潜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现有各种社会与经济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已充分发挥了作用;二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是否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是否使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是否为经济系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各种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性从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角度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了充分性就意味着条件允许下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反映,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础和集中体现。没有速度,潜能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潜能,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

——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把它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史上众多的实例表明,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的持续差异是造成他们之间经济实力变化的根源,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报告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00%。稳定、合理、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度“痴迷”国内生产总值,不顾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高速度。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发展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是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即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当期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GDp增长率。该指标从劳动就业变化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潜能。

——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是指在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期间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质量的产品或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量。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充分性,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衡量。所谓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产量与生产能力的比值,它从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产量/生产能力×100%。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等的协调程度,它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协调的经济关系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而且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工业化的加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质量提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用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

——产业结构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产业结构是指一国经济赖以构成的各种产业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各产业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通常用产业结构比来表示。所谓产业结构比是一定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无效投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比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提高各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

——城市化率。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大力推进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与基础。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化率来衡量,所谓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全部人口。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对外开放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所谓对外开放指数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对外开放指数=(进出口总值×0.4+对外资产负债总额×0.3+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0.3)/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强度等,以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对外的协调性。

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指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机整合的过程。忽视质量的经济发展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付出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的发展,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单纯用其衡量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可用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来衡量。

——资源供求系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采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普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下降。资源对经济支持能力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可以用资源供求系数来表示。资源供求系数是资源可供量与资源需求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资源供求系数=资源可供量/资源需要量。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足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可供量与资源储量、新增资源可开发储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资源进口量等有关;资源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相联系。无论是资源供给还是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以资源供求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供求平衡,提升资源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还与资源消耗量有关,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下降,表明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由于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来反映资源消费状况。所谓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是指每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要消耗多少能源,即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求矛盾。

——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都会破坏环境、增加大气和江河水质污染等,从而产生环境质量成本。环境质量成本可以用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损失来加以衡量,单位产值环境质量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损失)/国内生产总值。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报告期环境质量成本/基期环境质量成本-1。它是反映经济发展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上升,说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反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好。以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对被破坏的环境尽快进行恢复。

五、经济发展的创新性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在这里,技术创新已经不是单纯技术概念,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经济学范畴,涵盖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成为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可以用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专利授予权指数来衡量。

——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财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研究开发活动的全部实际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依据一般规律,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以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使经济在不断创新中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要反映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高技术产业化是其重要形式。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一般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来衡量,它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反映该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进步状况,而且还包含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容,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授权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意在用市场换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外资在中国大量投资建厂,但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专利控制在外商手里,我们使用外国专利要付大量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再快,并不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通常用专利授权指数来表示,所谓专利授权指数是反映专利授权变化的动态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专利授权指数=报告期获授权专利数/基期获授权专利数。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和高质量的。以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如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则会造成高失业率。当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不是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在正常经济发展速度附近窄幅波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越好,经济安全性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高。稳定性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波动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率总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过程是否健康,必须给出其波动的合理区间范围。一般当经济发增长波动率小于±0.5,且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时,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是平稳、过程是健康的;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大于±0.5,或经济系统各主要比例关系处于失调状态时,表明经济发展不够平稳、过程不够健康。经济增长波动率可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除以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年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经济增长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将经济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价格指数波动率。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最终会通过价格波动得以反映。价格波动幅度越大,经济发展稳定性越差、质量越低。价格波动幅度通常用价格指数波动率来衡量,价格指数波动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而价格指数波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波动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所以要用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以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七、经济发展的分享性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即经济发展对于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焦艳玲,1999),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很高,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贫富两极分化,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和不可持续的。因此,居民能否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分享性可用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来衡量,它要求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

——居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始终把保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应把居民收入增长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居民收入增长率是报告期居民收入与基期居民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居民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居民收入/基期居民收入×100%。居民收入增长率可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是因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及收入统计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别反映,才能更具体、更实际地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以居民收入增长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恩格尔系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状况。所谓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在收入水平较低时,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品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恩格尔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收入比。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走向两极分化。居民收入差距除行业、地区差距外,最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可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城乡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能否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受到平等的待遇。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越小,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越好;反之,表明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越差,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八、结束语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2

论文关键词:经济大国经济强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所面临的问题

一个经济强国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优势,而且要在经济发展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正处在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我国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长期依赖国外,许多重要产业和产品的研发、营销、品牌为外国企业控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世界影响、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企业不多,产品合格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尤其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国内接连出现了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药品、食品、日用品等领域出现一些危害人的生命和健康的问题,一些问题产品相继被曝光。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世界经济强国的标准还有很大距离。上述问题既是我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问题。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树立中国创造的良好企业形象,让中国产品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才能真正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飞跃。

中国定位于经济大国而非经济强国的现实依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上几个标志性台阶,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我国人均GDp仍在世界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仍非常突出,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过度偏重第二产业,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消耗,效益和质量不高。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得更加明显。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较大的规模。但是,没有科学的发展,也就没有可持续的能力。

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才是全面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出路。从经济大国转变为经济强国,我们需要一个更高质量的GDp。在应对危机的重要时期,在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准确把握国情国力,加快发展转型步伐,我国经济定能实现全面复苏,迎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并将逐步迈向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5353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按年度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31人民币,1美元:93.62日元),美国GDp总量为14.26万亿美元,中国GDp为4.9万亿美元,日本为5万亿美元左右(见表1)。按购买力平价测算,2009年中国GDp总量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排在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前,与排在前面的美国有较大差距。人均GDp,按汇率计算为3678美元,为世界第100位(见表2)。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实现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是从经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强国。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必然伴随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及时做出的重大调整。

(一)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95年,经济处于又多又快增长阶段,又称为粗放型增长阶段。其标志是在1958年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个总路线把多与快放在好与省的前边,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总量扩张。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当时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之后的三年饥荒,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严重的衰退期。

第二阶段,从1995年到2007年10月,经济处于经济又快又好增长阶段。标志是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既要追求一定的速度,又要强调经济效益。但是全国各地为了提高GDp总量,仍然偏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过分强调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进而导致了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破坏的升级。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发展模式,并不符合我国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要求。

第三阶段,2007年10月以后,中国经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阶段。标志是“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此后的中国经济,才真正走上了良性发展时期。

由此可见,做出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定,是我党及时把握国际经济局势和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正确选择。

(二)中国经济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经济增长方式或者发展方式,是指实现增长或发展的主要途径、方式、手段或模式,两者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总是沿着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的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道路演进的,而社会对其具体发展方式的选择总要受到其本身所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制约。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两个独立的经济范畴。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保障

传统的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所积累的中国GDp总量,只能说明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然而绝对不能称之为经济强国,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阶段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意义重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彻底改善,是促进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重要支撑。仔细区分两者的优劣,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远远优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具体表现为:第一,指导观念不同。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总量的增长为指导,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总量的扩张。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与经济结构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借鉴西方的制度与技术创新、经济结构完善、增进公众福利、可持续发展、社会综合发展等发展观。第二,推进动力不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推动力是引进技术、提高资源投入的数量与利用效率。

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目标取向和实现路径思考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取向是按经济结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公众福利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转变。通过前文分析,文章认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从以下六方面来选择: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重突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瓶颈,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争创部级、省级研发中心。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加强基础产业及设施建设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要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促使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注重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方向发展,注重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大力开发和使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技术,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力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三)实行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二是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坚持并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组织。加快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四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消除制约节能减排的体制性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供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案。

结论

总之,中日两国从经济总量比较,依照2010年全年的平均汇率水平计算,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与中国5.879万亿美元的GDp相比,相差约4050亿美元。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事实上,早在2010年第二季度,采用上半年平均汇率计算,中日两国在第二季度GDp分别为1.337万亿美元及1.288万亿美元,这是自1968年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首次被别国超过。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发展方式转变关键是转变体制机制[R].和讯网,2010(1)

2.宋晓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第七届中国经济改革论坛,2009(10)

3.胡学勤.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差别[J].经济纵横,2008(3)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3

[关键词]GDp科学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淡化了GDp目标,强调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明显提高。这是中国加快发展转型、走科学发展之路的重要信号。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GDp的发展呢?

一、GDp仍是发展的重要指标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它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最佳指标。近30年以来,我国经济以近10%的年均速度增长,自2010年第二季度起,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值得自豪的事,是“全球经济的一座里程碑”。但中国虽然GDp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但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有十几亿人要吃饭,每年有几千万的人口需要解决就业,国内还有数以亿计的群众需要摆脱贫困,必须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必须要把GDp努力提升到一个可观的量级上才行。现在的中国离可以“牺牲GDp”、“不需要GDp”的时代还早着呢。环顾世界,不仅各个新兴经济体都高度重视GDp,即便连当今经济最发达的欧美日各国,也没有完全不管经济增长率、不要GDp数据。可见,不论是国际竞争还是从国内发展来说,GDp仍然是发展的重要指标。

二、我国GDp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GDp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很快,但不可否认,我国的GDp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必须克服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GDp人均很低

从表面看,我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了“世界第二”,但在人均GDp方面却依然位居世界排名一百名之后,排位甚至在一些非洲和拉美国家之后。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当我们能把人均GDp拿出来与别国相比较的时候,才是值得我们真正自信的时候。

2.数据虚胖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GDp的总量及增量的提升一直被当作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志。因此,有的地方官员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向上级虚报数据。这就有了多年来各地方上报的GDp增速和总量相加后远超过中央统计部门公布数值的现象。这说明地方上仍有“”时期在数字上做手脚的习惯。地方上有,难道中央就没有?可见,我国的GDp一定程度上存在数据虚胖的问题。

3.“唯GDp”现象的存在

在实践中,存在着对GDp的盲目推崇和追求。我们的干部考核过于突出了GDp指标的内容,使一些人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增长率是硬道理”、“GDp增长是硬道理”。因此,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一些官员为追求任期内政绩,大搞五花八门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与国民经济高度关联的产业,社科院称我国近20年经济增长主要靠房地产,大约占GDp的6.6%。因此,有人把GDp赋予新义:“搞地皮”(GaoDipi),意指与土地有关的事情。如何堆砌GDp那个数据,不断地创造神话,就是依靠“搞地皮”,搞土地财政。因此,大家一定要认识到“GDp崇拜”的严重弊病和负面后果,要对GDp进行相应的反思和纠正。

4.GDp的质量不高

中国的GDp总量大,说明中国是经济大国,但还不能说是经济强国。就是因为我国的GDp质量不高。这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根本区别。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机器制造业,而我国的机器制造业仍然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科技创新不强,科技含量低。因而GDp的质量就低,GDp的质量低,就不能成为强国,经济总量再大也没用。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就是的典型的例子。鸦片战争时,清朝的GDp是英国的六倍,结果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时,我国的GDp是日本的九倍,却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因为我国的GDp质量不高:清朝的GDp是茶叶、蚕丝、瓷器。而人家是铁甲舰、大炮。而当今美国的GDp只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因为美国的GDp是由太空产业、航空产业、船舶制造、计算机产业、生物科技等高科技构成的,质量高。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GDp依然是棉农纺织品与廉价的小物件。可以说,几万中国打工者在工厂作出十几亿双袜子不如西方国家一个班组工人用一个月造出的一架飞机。所以说,科技决定了一个国家的GDp的质量。GDp的数量很重要,但GDp的质量才是王道。

5.GDp的结构不够优化

首先,中国近20年的经济增长并非靠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来获得,而是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式增长方式来获得的。我国是世界物资源消耗大国,相同单位产出所消耗的物质资源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多的多。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投资、消费、出口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失衡,国内内需仍然不够旺盛。据统计,在中国的GDp构成中,个人消费只占到四成左右。而在日本的GDp构成中,个人消费占近六成。同时,我国外贸出口的依存度也较高。可见,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再次,我国的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过低。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占GDp比重的50%左右。而我国的第二产业又处于低端水平。可见,调整经济结构已成为当务之急。

6.GDp的效益不高

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GDp效益不高的问题。即:高GDp,低收入的现象。这是因为各地总会出现一些缺少效益的“形象工程”、“半拉子工程”、“烂尾工程”、“豆腐渣工程”。这些工程往往在肥了一些贪官后,只给社会留下废品。这些都是无效的GDp。另外,由政府部门主导下的投资扩张,又难免产出缺少销路的产品,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以及一些地方的房地产泡沫,这些都为GDp的增加作出了“贡献”,却不能同步增长社会的有效财富数量,老百姓从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现在应该提出GDp的有效累积这个概念,它增加了两个要素:一个是有效,一个是累积,它的计算方法是当年的GDp总额,减去无效的GDp和消失的GDp。它更能反映出GDp的效益。无效的GDp是指“形象工程”、工业园的闲置等,消失的GDp是指自然灾害把多年的劳动成果毁于一旦以及建了拆的工程等。如果一边是GDp的增加,一边是GDp的消失,或者是GDp在不断增加,但增加的是无效的GDp,那么,再高的GDp发展速度也并不能证明社会的财富在增加。因此,只有保留下来并为人们所需要的GDp才是真正的财富,才产生真正的效益。

三、我国GDp的正确发展路径

怎样克服我国GDp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GDp发展的正确路径是什么呢?

1.继续做大GDp这块“蛋糕”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因此,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科学发展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做大GDp这块“蛋糕”,只有总量增加了,我国的人均GDp的数量才会增加,我国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小康。

2.摆脱对GDp的盲目崇拜

“十二五”规划建议淡化了GDp的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在观念上破除政绩考核和评价标准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的思想。要使政府告别“GDp”崇拜,必须改变干部考核机制。对干部的考核,不光要看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要看当地的社会发展情况。如考核环境、生态,以及该地区人均收入增长是否和GDp增长同步、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得到根本转变等。要以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干部考核的有益补充。“幸福指数”是从国民健康标准、社会福利状况、经济产出水平和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对社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考量。目前,英国等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这一标准。有关部门不妨考虑在适当的时机引入“幸福指数”的概念,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细致的公众幸福感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幸福指数考核及实施体系。

那么,对于“十二五”期间,中国GDp的增速目标到底怎样定位?笔者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增速放在7%~8%之间是比较恰当的。定得过高,必将影响科学发展,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根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已有重庆、黑龙江、广西、贵州等省份提出了GDp总量甚至人均GDp五年翻番的目标。可见,在我国彻底铲除GDp崇拜的难度很大。如果各地对于“十二五”的理解依旧停留在GDp增速翻番的层面,只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不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上下功夫,不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上有实质的举措,那么就难以铲除GDp的崇拜,“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目前,真正需要经受考验的是政府能不能告别“经济增长的急躁症”,下决心解决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而不是单纯追求数据的漂亮。可见,走出“唯GDp”发展的陷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3.提高GDp的质量

针对我国GDp质量不高的问题,应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大科技含量,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并尽快使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促进我国的制造业由大变强,改变中国制造业处于低端水平的现状,提高我国GDp的发展质量。只有GDp的质量提高了,我国才能从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

4.优化GDp结构

针对我国GDp结构不够合理的现状,“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此外,经济增长方式要由主要依靠能源和资源消耗的粗放型方式向主要依靠技术和人才素质提高的集约型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

5.努力提高GDp的效益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4

论文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西部大开发,主成份分析法

中国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西部地区逐渐凸现出各种不和谐的因素,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制约,多层次矛盾渐露,因而需要从深层次来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状态,即分析经济增长质量问题。衡量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成效,主要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在于是否能为西部地区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所以在关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主成份分析法,我们也要从经济增长的本质,即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考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通过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改善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及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最早的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专著是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于1977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目前常用的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方法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单指标评价,由于单一指标所反映的信息量较小,且往往都是从经济效率方面来考察,故单指标评价经济增长质量则显得粗略;二是综合评价,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构建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综合评价;三是增长因素分析,典型的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即利用索洛残差法、隐性变量法或潜在产出法等估算出一定时期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对其中的构成进行分析,从而考察经济增长的质量。国内学者近些年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文献大多都是关于中国整体经济质量的总体研究,如单薇(2003)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持续性、潜力四方面确立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的评价理论,对1995-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陈晓声(2005)和纪淑萍(2006)从多元统计分析的角度提出了对经济增长质量这一多维指标体系评价问题的一点思考,并分别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评价;赵英才,张纯洪,刘海英(2006)在理论基础上将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划分为产出效率、产出消耗、产品质量、经济运行质量和生存环境质量五类,直接采用相对指数法进行评价分析;郭庆旺、贾俊雪(2006)根据索洛残差法、隐性变量法和潜在产出法估算出1979-2004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状况;李俊霖,叶宗裕(2009)运用经过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对1978-2006年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除了关于中国整体经济质量的总体研究文献外,还有关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的文献,但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文献很少论文范文。具体有徐婕,张丽珩(2007)从系统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主要考虑经济增长代价下各地区间相对经济效率和发展平衡性,应用Dea方法来评价2004年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马晓晴(2008)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差异做了研究;毛燕玲、肖教燎等(2008)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中部地区六个省会城市的经济增长质量;王文彬主成份分析法,王雅华(2009)对我国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长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高丙吉(2009)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1978年到2007年30年来居民生活质量、经济增长的竞争能力、经济效益、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水平等指标体系,对甘肃省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

以上学者们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分析都未将焦点聚集在西部,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分析评价很少,因而本文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对2004-2008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做详细分析,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包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

(一)西部大开发从理论上促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始于1986年,在省级行政单位的基础上,中国西部地区包括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积占全国的70%。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审时度势,在党的“十五大”上,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从政策上逐渐使西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先进行数量型经济增长发展西部经济,再逐步使西部经济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升华。由于中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之间经济增长条件的异质性表现得相当突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大相径庭的经济稳态,这种稳态的差异主要由人力资本禀赋的差异、制度或体制发展程度的不同所导致。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创造有利于西部地区以更快的速度实现经济增长的条件,通过改变影响经济稳态的条件达到与东部地区接近的稳态水平进而利用经济增长固有的趋同规律通过趋同最终达到趋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因而西部大开发从理论上促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西部大开发在实践上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西部大开发实施10年来,西部的基础设施和民生不仅有了巨大发展,而且西部的投资、消费和生态也有所好转。这大大增强了西部内生性发展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方便了西部人的生活,而且反过来大大拉动了投资,2000-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9%。民生的改善,使得老百姓的购买力空前提高,消费增长迅猛,年均增长14.9%。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明显,一、二、三次产业比例1999年的23.8:41.0:35.2调整为2008年的15.6:48.1:36.3。其中主成份分析法,宝钢、首钢等百余家中央企业参与建设,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开始入驻西部地区,这些大企业、大集团成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现代服务业方面,旅游业已经成为西部地区越来越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优质棉、牛奶、苹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并在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善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业,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关中--天水、成渝两大经济板块已初现雏形,重点经济区已经成为东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在西部投资的主要落脚点。因而西部大开发在实践上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论文范文。

三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状态描述

(一)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国内外有不少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但明确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比较少。本章依据《以质量看待增长--对新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与反思》一书中对经济增长的界定,认为经济增长质量是经济的数量增长到一定阶段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提高、福利分配改善,国民经济素质与创新能力提高,从而使经济增长能够长期得以持续的状态。经济增长质量一般关注经济增长的结果、前景和持续性,结构的协调性、福利的分享性、增长的稳定性都会对经济增长的质量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描述

改革开放后西部地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不仅大大改变了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而且拓展了全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后劲。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国道主干线西部路段和大型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大大改变了西部地区闭塞落后的面貌,使物流更为通畅,人员出行更为便捷。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工程,使西部的绿色不断延伸,西部生态屏障得以加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西部地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西部地区的就业人口2008年达到两亿人,比2000年增加2229万人。危房改造、饮水安全、送电到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即便是西部地区偏远农村的群众,生活质量也得到一定的提高。西部地区进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2000-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58257亿元主成份分析法,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4624元增加到1.6万元,从相当于各地区平均水平的59.5%提高到63.7%;工业增加值由5946亿元增加到2.4万亿元左右。图3-1和图3-2分别就2004-2008年西部10省、市、自治区的生产总值变化和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变化来描绘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

图3-12004-2008年西部地区各省生产总值

图3-22004-2008年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由表3-1、图3-3可见,第一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由2004年的17.79%下降到2008年的14.37%,平均每年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在2005年略有下降,但从2006年开始第二产业比重又逐渐稳步上升,直至占到46.85%,可见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较大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从2004年开始有上升的趋势,但从2007年开始又逐步下降,2008年西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为38.78%,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而言还是比较有活力的。从二元对比系数来看,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比较稳定,约为0.25,反映了农业与非农业部门的差别比较大。

表3-12004-2008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状态

年份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二元对比系数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17.79

16.35

14.90

14.55

14.37

44.63

42.43

44.85

45.65

46.85

37.58

41.22

40.25

39.79

38.78

0.25

0.24

0.24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5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传统发展观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际经济法论文:发展经济是人类探讨的永恒主题。发展模式是发展观念的具体体现。传统发展观的核心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这种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并把经济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认为只要提高经济增长率,社会财富就会自然增长,经济会自然发展起来。而且认为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似乎是社会进步的惟一标志。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活动,只考虑眼前的功利与实用,不顾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使经济增长的目标建立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基础上,社会两极分化趋势严重,忽视社会公平。显然,这种发展模式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也是个传统概念,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的增长。它侧重于供给的角度,强调量的增长。包括经济总量扩张、速度加快和投入产出效率的提高。

中国原来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经济增长任务就显得特别艰巨。尽管我国经过近6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仍然很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快速增长的经济指标也掩盖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我国经济增长中出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比如,近几年,由于投资与消费增长的不协调,造成大量新增生产能力闲置。再如,某些行业和领域建设过度扩张,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的科技含量低,高消耗产品、粗加工产品、低端产品占主体地位。据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12种重要原材料的物耗水平高出发达国家5~10倍。我国GDp占全球的5%左右,但能源消耗占世界的11%。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

其次,经济增长中大量资源被过度开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据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导致经济发展所需自然资源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由于过度开发使某些重要资源出现了短缺,国外石油、铜、富铁矿、钾等大宗矿产资源进口数量逐年增加,中国耕地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持续减少。这样,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将严重影响工业经济社会发展。据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达8%以上,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按照这样的发展方式,如果还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很难做到经济稳定增长。最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带来利益上的突出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显著增大,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尽管改革开放使我国个人收入总体水平大幅度提高,而且政府近几年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来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不对称状况却未根本改观,相当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不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改善。

二、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它们存在内在统一性,它们都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它们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首先。科学的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得到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上存在内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使广大人民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涉及生产关系的发展;不仅包括经济数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包括社会财富的增长,还包括社会财富分配的公正、合理;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包括社会效益的提高。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反映。其次。科学的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上存在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节约能源资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一切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最后,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上存在内在统一性。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目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设计安排由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发展目标,转变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以发展内涵的全面性为出发点,要求在发展中兼顾整个社会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增长的目标是GDp的增长,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除了GDp的增长之外,还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同样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精神。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原来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一词之差,但寓意深刻,影响深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首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抓住主线,协调发展。

一要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各方面因素,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理解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还有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发展方式是由经济、政治、社会、自然等多个方面因素组合而成的方式,组合方式要比增长方式复杂得多,每个因素都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仅要求注重经济成长的数量与质量,而且也要重视社会成长的数量与质量。它涉及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多重价值目标。这些目标之间相互影响和反馈,使得经济和谐与社会和谐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发展。二要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经济发展的主线,着力解决服务业这个薄弱环节。经济结构决定资源消耗结构、收入结构、人口结构、影响着城市功能、环境质量、生活品质。调整经济结构就真正推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协调发展。调整经济结构重点要突破服务业这一薄弱环节。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增长速度趋缓等矛盾,致使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占的比重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展服务业除了要靠有关的政策环境、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外,最有效的办法是扩大开放。要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的重大作用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各项制度安排由注重经济总量向注重人的发展和经济质量转变。

一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要继续缩小贫富差距,保持和谐的收入公平关系。目前特别要强化对低收入群体再分配政策,低收入群体由于各种原因,仅靠市场机制是难以改善其收入状况的。政府必须通过再分配途径,在政策上给予各种倾斜和优惠,使低收入群体能够通过非市场途径获得一部分收入。同时要提高培育、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力度。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原则和目标,衡量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扩大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分配格局是否逐步实现了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其实质就是不断抑制过大的收入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最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既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又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和谐、持续、健康发展。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6

关键词人的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富民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1)08-0001-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8.001

阿玛蒂亚•森认为,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他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指出“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它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人的商品消费数量,更重要的是在于使人们获得能力,发展就是扩展人们的这种能力”[1]。中国正逐步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快拉大加剧了日益凸显的社会矛盾;繁重的劳动和经济增长成为人们身心健康的一大障碍。关注民生福利的改善,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总书记说道:“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的中国,面临着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从强调GDp的数量型增长逐步迈入注重质量型增长的阶段,倡导共享式增长、包容性增长的基本导向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成为“十二五规划”或者中国经济更为长远发展的核心着力点。

1文献述评

不论是以在索罗、斯旺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还是在以罗默、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中,人都是经济增长中最为活跃也是最为核心的要素。

经济增长的终极目标是使得全人类受惠,增进全人类的福利,促进全人类欲望的满足和身心健康的良性发展。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HDi),以及随后每年的《人类发展报告》,都是以人的发展来直接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高低。1977年由莫里斯(morrism.D)提出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physicalQualityofLifeindex,pQLi),衡量一国人民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也是以从福利和生活质量来衡量经济发展。1996年的《人类发展报告》第一次系统定义并阐述了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的发展是终极目的,经济增长只是手段”(Humandevelopmentistheendeconomicgrowthameans)[2]。

RanisandStewart在“economicGrowthandHumanDevelopment”一文中详细阐述了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他对通过对跨国数据的考察,总结出发展中国家的四种发展类型,第一类是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第二类是人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好的或是坏的人发展的表现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和加强,使得好的愈好,坏的愈坏;第三类是经济增长优于人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第四类是人发展优于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发展,这两类发展模式都不可能持续,第三类很容易进入恶性循环,而第四类却在一些政策的作用下易转变为良性循环,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发展应是居首位的[3]。

同时,“人的发展”问题一直是经济增长质量讨论的核心问题。1996年的《人类发展报告》的概览中已经明确提出了“我们应更加关注结构问题和增长的质量,这可以直接促进人的发展、减少贫困,保护环境,确保长期的发展”。Ravallion认为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着“低质量增长”(lowqualitygrowth),而要消除贫困和促进人的发展,不能仅依赖经济增长,必须要使得大部分国家增长质量达到正常平均水平[4]。世界银行的《增长的质量》提出了评估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其中之一即为人类发展[5]。Barro在研究增长质量,选择的受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收入分配等,都是反映人的发展程度的指标,他认为经济增长总会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增长质量最终落脚在人的生活水平方面[6]。王玉梅、马建新等都认为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之一即为人民生活水平[7,8];彭德芬则认为经济增长质量中应包括三项,而其中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质量都与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9];杨长友认为测评增长质量的第一向度即为人的经济福利[10];李岳平构建的增长质量评价体系同样也包含了“居民生活”这一与人的发展相关的评价指标[11];任保平在分析经济增长质量的伦理原则时指出,经济增长是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增长应服务于人的美好生活,增长的结果必须惠及全体劳动者,增长要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道德准则;另外,经济增长使人的发展条件得到改善,同时增长的终极关怀是人文关怀[12]。

由此可见,基于增长质量提高的视角来评价和反思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的发展状况,为明确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另外,对现存文献梳理,并没有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度量和考察人的发展的状况,所以本文试图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来重新审视探讨中国经济转型和人的发展这一问题。

2人的发展在经济增长质量中的定位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其实质是社会财富的增值过程,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增长质量涉及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主要从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稳定性提高、福利分配改善、生态环境代价低和创新能力提高等诸多方面关于衡量和评价增长的结果。一般来说,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需要建立在经济增长有持续的数量保证的基础上。但这并不代表增长数量的提高能够促进增长质量的改善,过分追求增长速度可能会形成严重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反思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增长的过程,虽然GDp保持高速的增长,但是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增长本身的不均衡导致的矛盾不断增多,且各种层次的矛盾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枚“定时炸弹”,所以谋求中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稳定的增长,途径之一在于摆脱过去的增长模式,将着力点放在增长质量的提高方面。

2.1长期的“唯GDp”观念造成对人的发展的忽视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增长过程中,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用“GDp总量”、“GDp增速”这样的指标来为经济发展“打分”,这种以GDp为中心的增长思想使中国经济发展陷入一个怪圈,不断的强化以物质投资为增长基本驱动力的模式。资本形成率在1980-1990年在35%上下波动,近年来进一步上升到42%左右,高资本形成率是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3]。这种发展模式造成“GDp至上”,忽视了经济增长中的诸多深层次问题,以至于出现一系列不利于“人的发展”中的问题:

(1)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带来最大的问题莫过于各类收入差距以及社会的分化,城市内部、农村内部、城乡之间以及地区间收入不平等性加剧。20世纪80年代早期,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收入分配平衡的国家之一,那是基尼系数不到0.35,到2000年,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上升到大约0.45。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基尼系数从0.24上升到0.36,而城市的从0.18上升到0.33,且中国农村的平均收入只是城市的32%,所有收入分配不平衡现象普遍上升[14]。由此可见过去30年的经济增长所惠及的仅仅是一部分人、少数人,改革的成果也仅仅为少数人、个别人所分享,从而导致弱势群体话语权的缺失使他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机会进一步弱化甚至丧失,加剧社会矛盾,产生难以估计的破坏力量。

(2)人的发展机会不平等成为少数族群发展的桎梏。罗尔斯认为,一个社会所应该具有的伦理选择必须要考虑社会中最不幸的人他们的社会机会。只有机会均等的社会才是公平的社会。就目前中国的现状,由于改革过程中各个方面法律和制度的缺位和不健全,出现了种种不公正待遇和不平等的机会,进而导致了在就业、任职、受教育等等一系列的机会不平等和权利不平等,这极大的影响了弱势群体发展的积极性和可能性,少数群体试图通过努力和奋斗来改变现状的可能性降低。发展机会的不平等,成为这类族群在自身发展方面的桎梏。

(3)以物为本的发展造成人的幸福感下降。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是以物为本的,这种发展造成了人的幸福感下降。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下降到6.60。到了2009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摘自《生命时报: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来源“新华网”,2010年10月18日)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幸福感并未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呈现线性的增长,对于购买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诸多问题的担忧而产生难以化解的压力。同时,诸如食品安全(如三鹿奶粉事件)、饮水污染(如盐城水污染事件)等一系列直接关系人们的自身健康等问题时有发生,让人们无法从心底感受到幸福。

2.2提高增长质量和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人的发展

基于以上的种种矛盾,多年探讨的“转方式”仍是“十二五”的主题,同时,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倡导共享式、包容性增长成为全新时代的一个命题。而这一命题确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导向”。

(1)经济增长要以人的生存发展为导向。经济增长要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最高目标。改变传统的重投资轻消费的发展模式,人应被视为“消费大业的主体”,而非单纯“制造大业的劳力”,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以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为重点的经济结构,将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为突出的位置,把就业增长、失业率控制作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增长质量要关心人的生存条件(包括衣食住行、预期寿命等)、发展条件(包括职业素养、流动机会等)和人心理的满足;新的社会秩序结构、精神文化和生活方式,应倡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导向的绿色消费模式;建立以保障基本权利为根本的社会治理体系,承认、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合法经济权益。

(2)经济增长的结果要人人共享。穆勒说道,“总产量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立法者与慈善家就无需再关心绝对产量的增加与否。此时最重要的事情是分享总产量的人数相对来说应该有所增长”。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有了一定积累的今天,需要采取多种政策让普通民众分享增长的成果。在初次分配领域,利润蚕食工资的状况需要改变,提高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促进分配的公平、均等;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利用最低工资标准、行业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等政策手段,使劳动者的收益与其努力正相关,从而激励全社会的生产性活动;逐步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提高基本社会保障的水平,要有保障劳权的制度安排。

(3)经济增长的终极关怀是人文关怀。增长的最高尺度是人的幸福最大化,质量型增长、共享式增长的终极关怀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自由的追求。经济增长的人文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和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极大的提高人快乐和幸福,政府在制订公共政策要注重建立并维持一个健康、公平和正义的宏观制度安排。

31978-2008年中国人的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注重增长数量与质量双重重要性,质量提高的基本导向是人的发展,所以有必要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对现阶段中国人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和反思。

3.1“人的发展”的综合评价维度

对人的发展能力和程度进行综合测算及评价讨论已久,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就被广泛用于测度和比较各国的相对人类发展水平。人类发展是指人的能力的提升,这里的“能力”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健康长寿的能力,获得文化、技术和分享社会文明的能力;摆脱贫困和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一般采取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综合毛入学率、实际人均GDp四项指标构造HDi。图1是中国1975年-2005年HDi变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近30年中国人的发展水平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

HDi的编制非常简单,易于理解,但也遭到了批判,学术界对其褒贬不一[15-19]。基于这样的事实,本文对中国人的发展程度的测算并不单纯采取HDi来衡量,而是通过对影响人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的分析,构建符合中国实际且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来评价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人的发展状况。

人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和发展,即影响人的发展的内部因素应该是人本身,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素质、人的福利、人的保障、人的迁移。人的发展的综合评价维度包括:

(1)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内核。人的发展核心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或能力成长的过程。人的发展包括三个层次: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力的发挥。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基础,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潜力的发挥是目的。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发挥出人的潜力,也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福利的改善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一方面,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最直接地表现为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由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结构的改变,这就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激励;另一方面,福利分配的平等,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氛围,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人的保障的提升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风险和生活压力不断增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不确定增强,一个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能够充分体现扶危救困的社会保障精神,能够为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弱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并有利于发展他们的生存能力,其核心是以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人的迁移加快为实现人全面发展提供机遇。200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是“跨越障碍:人员流动与发展”,将人的迁移与人类发展全面联系起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移民,许多通过流动获得了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卫生服务和教育机会,同时也为孩子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前景……”[20]。但人的迁移只是人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只有“通过减少人口流动障碍和提高迁移者的待遇”,才可以促进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样也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首先就是人所处的经济环境,一国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的发展;除此之外,环境与人的发展讨论正成为研究热点。2009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主题即为“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论述了气候变化会给贫困饥饿、教育、性别平等、健康、儿童死亡率、就业、可持续生计等关系着人的发展的多个方面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低碳经济[21]。另外,诸多研究也论证了人的发展指数应考虑环境或是可持续发展等因素[22-24]。

3.2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权重的测度

对于多维度的评价需要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来实现。在方法上,一般多采用相对指数法、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本文评价改革开放30年来人的发展状况同样采取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来实现,但主要采取主观性较强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根据上文的分析,本文从人的素质、人的福利、人的保障、人的迁移、经济状况、资源环境六个维度来反映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维度的分析主要借鉴HDi使用的指标;“人的福利”指标选取主要考虑的,一般包括居民所获得的收入与之相关的消费结构,以及住房状况等。“人的保障”维度中,理想的指标是“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但是中国相关数据不完整,只能退而求次选择“财政中社会保障支出”来反映保障状况,另用“财政中科教文卫支出”来反映政府对人力资源形成的支持。在“人的迁移”维度中,由于缺乏中国1978年至今的年度人口迁移数统计和测度,所以采取“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来反映人的迁移状况。反映“经济状况”的指标较多,在此只选取了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指标“人均GDp”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反映“资源环境”的指标选择了“三废”排放量和能源消费量,具体的指标体系以及指标计算方法见表1。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则系统识别为有效,文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据此便可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具体结果见表2。

3.31978-2008年人的发展指数的测度及分析

研究时段为1978-2008年,其中“总死亡率”、“预期寿命”、“6岁以上文盲率”(从1995-2008年数据齐全,以前年份只有1982、1990和1995年的普查数据,1978-1981年的数据以1982年数据代替,1983-1989年数据以1990年数据代替,1991-1994以1995年数据代替)、“人口年龄结构”来自《中国人口与劳动统计年鉴》以及人口普查数据;“人均受教育年限”采用王小鲁等测算的关于人均受教育年限1978-2007年的数据;“基尼系数”主要来源于刘霞辉等人的数据(1978-2006年基尼系数数据来源于《改革时代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迁》一书,2007年和2008年为世界银行数据);另外,“城镇、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城乡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财政中科教文卫、社会保障支出”、“城镇就业、总就业人数”、“工业总产值”、“人均GDp”、“城镇登记失业率”、“‘三废’排放量”、“能源消费总量”均来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国泰君安数据库。

采取如下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正指标:xi=xi-min(xi)max(xi)-min(xi);逆指标:xi=max(xi)-ximax(xi)-min(xi)。其中max(xi)、min(xi)为分别为指标x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人的发展指数和各分项指数计算公式为ii=∑18i=1uixti,其中ui为指标权重,xti为第t年第i指标的无量纲化指标值。具体的测算结果见表3。

1978-2008年中国人的发展指数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说明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人的发展程度和能力是不断提高的。

为进一步分析,采取Hp滤波法来分析人的发展指数和六个分项指数的变动趋势。滤波分析需要先确定平滑参数λ,因为是年度数据,所以取λ=100,图2左图和右图分别是人的发展指数和各分项指数的Hp滤波结果:

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1978-2008年人的发展指数(HD)整体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说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30年间中国人的发展状况还是得到明显的改善的。

但从各分项指数可以看出,经济状况指数(eG)波动较大。说明与人发展相关的宏观经济波动性和不平稳性,特别是过去的“有增长无就业”的发展模式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图中人的素质指数(HQ)的趋势可以得出两点,一方面说明过去30年中国人的基本素质。同时,近些年人力资本积累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该指数的增长趋缓;人的福利指数(Hw)变动一直较为平稳,说明过去经济增长确实使以收入、消费为基本内容人的福利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该指数相比人的素质指数数值较低且一直增长缓慢,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些年令人堪忧的收入分配状况;人的保障指数(Hi)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

前近乎为零,而近些年保障体系和制度不断完善为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同时也清晰的反映出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水平较低,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人的迁移指数(Hm)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相对来说也比较低,这与中国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实际吻合,且人口迁移的整体趋势是不断上升的,这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该指数并没有深层次反映出人口迁移过程中面对诸多不平等的问题。

需要重点分析的是资源环境指数(Re)。资源环境指数呈现急剧下降趋势。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使得环境急剧恶化,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能源危机等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问题恶化,导致普通百姓喝不上健康的水、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时不时个别地方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了威胁中国人未来发展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

4在改善增长质量中提高“人的发展”的政策选择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978-2008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发展能力和程度在不断提高。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传统的发展模式对人的福利、人的保障以及资源环境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制约了中国人未来长期持续的发展。基于此,本文认为在新时期改善增长质量中要促进人的发展,强调经济与人的协调发展。

4.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

传统的投入型经济增长方式在资源约束下是不可持续的,这种增长方式是“为了增长而增长”,并且“以物为本”的思想根深蒂固,此种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和弊端,成为未来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短板。未来中国发展需以提高增长质量为重点,确定“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经济增长指标作为唯一衡量尺度。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在思想意识和发展观念方面进行更新,树立人本思想,明确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终极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空间,同时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的水平范围之内。

4.2建立促进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升的机制和体制

促进人的发展,提高增长质量,需构建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安排,使人能够自由、平等、共同、可持续和和谐地发展。一方面,打破体制或是机制方面对人发展的束缚,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出来,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风气;另一方面,必须从一系列相互支持、补充的体制创新入手,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如促进收入分配体制的创新,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法制体系创新,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财产;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和教育创新体制,促进人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消除人口流动的体制障碍,实现人的自由畅通流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制度建设,也是增长质量提高的核心内容。

4.3确定以“富民”为目标的经济发展道路

无论增长还是改革,都应当考虑能不能给人民带来利

益,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使人民群众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为此,需要确立以“富民”为目标的经济增长道路,谋求人民富裕,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要在收入普遍提高的基础上缩小收入差距;为弱势群体提供特殊的公共服务,帮助他们降低生活成本;增加低收入者培训再教育的机会,使其有一技之长,提高他们自身的竞争能力;实施以充分就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政策,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以“富民”为目标,才能使人民群众得到最大收益、最大的社会福利,才能进一步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好”就是强调增长的质量,好放在前面,是发展观的重大改变,也就是增长质量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

4.4实现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

传统的将自然视为征服对象的发展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致命的。要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质量的提高,需将经济发展、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讲,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模式,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等措施降低生态环境代价,将低碳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天人和谐”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经济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阿玛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amartyaSen.DevelopmentasFreedom[m].Beijing:ChinaRenminUniversitypress,2002.]

[2]UnDp.1996HumanDevelopmentReport[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6.

[3]RanisG,StewartF,Ramireza,FrancesS.economicGrowthandHumanDevelopment[J].worldDevelopment,2000,28(2):197-219.

[4]Ravallionm.GoodandBadGrowth:theHumanDevelopmentReports[J].worldDevelopment,1997,25(5):631-638.

[5]托马斯.增长的质量[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thomasV.theQualityofGrowth[m].Beijing:ChinaFinancial&economicpublishingHouse,2001.]

[6]BarroRJ.QuantityandQualityofeconomicGrowth[R].workingpapersfromCentralBankofChile,2002.

[7]王玉梅,胡宝光.论经济增长质量之内涵[J].市场论坛,2004,(2):24-25.[wangYumei,HuBaoguang.themeaningofQualityofeconomicGrowth[J].marketForum,2004,(2):24-25.]

[8]马建新,申世军.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初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3):18-23.[maJianxin,ShenShijun.thepreliminaryStudyofeconomyGrowthQuality[J].ResearchonFinancialandeconomicissues,2007,(3):18-23.]

[9]彭德芬.经济增长质量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pengDefen.aStudyoneconomicGrowthQuality[m].wuhan:HuazhongnormalUniversitypress,2002.]

[10]杨长友.测评经济增长质量的六大向度[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1):33-35.[YangChangyou.SixDimensionsofevaluatingQualityofeconomicGrowth[J].Fujiantribune:economy&SocialSciencesedition,2000,(1):33-35.]

[11]李岳平.经济增长质量评估体系及实证分析[J].江苏统计,2001,(5):19-22.[LiYueping.evaluationSystemandempiricalanalysisoftheQualityofeconomicGrowth[J].JiangsuStatistics,2001,(5):19-22.]

[12]任保平.以质量看待增长:对新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和反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RenBaoping.GrowthasQuality:evaluationandReflectionofthequalityofChina-seconomicGrowth[m].Beijing:ChinaeconomypublishingHouse,2010.]

[13]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4-16.[wangXiaolu,FanGang,Liupeng.transformationofGrowthpatternandGrowthSustainabilityinChina[J].economicResearchJournal,2009,(1):4-16.]

[14]劳伦•勃兰特,托马斯•罗斯基.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LorenBrandt,thomasGRawski.China-sGreateconomictransformation[m].Shanghai:Shanghaipeople-spublishingHouse,2009.]

[15]SagaraD,najama.theHumanDevelopmentindex:aCriticalReview[J].ecologicaleconomics,1998,25:249-264.

[16]Srinivasantn.HumanDevelopment:anewparadigmorReinventionofthewheel?[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4,84(2):238-243.

[17]KelleyaC.theHumanDevelopmentindex:HandlewithCare[J].populationandDevelopmentReview,1991,17(2):315-324.

[18]noorbakhashF.theHumanDevelopmentindices:Sometechnicalissuesandalternativeindices[J].JournalofinternationalDevelopment,1998,10:589-605.

[19]LuchtersG,menkhoffL.ChaoticSignalsfromHDimeasurement[J].appliedeconomicsLetters,2000,7(4):267-270.

[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9年人类发展报告:跨越障碍――人员流动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UnDp.HumanDevelopmentReport:acrosstheBarriers:peoplemobilityandDevelopment[m].Beijing:ChinaFinancial&economicpublishingHouse,2009.]

[2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国人民大学.2009/2010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R].2010.[UnDp,RenminUniversityofChina.HumanDevelopmentReportChina2009/2010:towardsalowcarboneconomyandsustainablesocietyfuture[R].2010.]

[22]neumayere.theHumanDevelopmentindexandSustainability:aConstructiveproposal[J].ecologicaleconomics,2001,39:101-114.

[23]田辉,孙剑平,朱英明.HSDi:植入环境敏感性因素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J].中国软科学,2007,(10):86-92.[tianHui,SunJianping,ZhuYingming.HDSi:aFrameworkofHumanSustainableDevelopmentindicatorsinvolvingenvironmentFactor[J].ChinaSoftSciencemagazine,2007,(10):86-92.]

[24]田辉,朱必祥,孙剑平.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模型构建的原则与方法[J].学习与探索,2009,(2):164-166.[tianHui,ZhuBixiang,SunJianping.principlesandmethodsofConstructingthemodelofHumanSustainableDevelopmentindex[J].Study&exploration,2009,(2):164-166.]

HumanDevelopmentduring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evaluationandReflection

weiJieRenBaoping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orthwest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27,China)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7

关键词:企业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质量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

所谓的质量经济效益,主要是指其关注质量以及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有效的进行质量管理,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通过对质量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企业最好的质量水平。具体而言是指有效的分析质量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对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作出正确的指导,实现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融合。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确保企业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在另一方面又能够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比较多的经济效益。

2.可以将分析质量和经济效益当作为评价企业质量管理比较有效的手段。具体而言,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否得到提高是判断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当企业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时,则能够说明质量活动是有效的,而没有提高则表示无效。

3.可以通过有效的研究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来增加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其主要是从理论以及数量方面来研究,而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使得相关人员有效的掌握质量同经济,以及质量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迅速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

二、当前国内企业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1.坚持经济改革市场化的主要基调

当前国内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局面,一方面是由于整个国际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则是政府的一些不正当干预措施,这些导致了企业陷入了“松乱紧死”的不良局面,同时由于政府一些部门的不正当干预,从而导致经济泡沫过剩,同时服务提供不足。一些应该开放的市场而没有开放,而一些不应该存在的刺激却又刺激过度,从而导致宏观政策不够宏观,而又增加了经济上的波动,又牵连了市场。因此政府在进行经济干预之后,最终还是需要退出。主要的解决措施是一些高层领导需要有效的解决当前主要依据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思维方式,来指引中国市场转变对投资过度依赖的局面。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从当前来看,国内经济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速度方面而是来自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单纯依据投资来拉动经济,一方面导致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也需要对结构进行调整。针对这种情况,当前国内的经济发展主要动力已经从要素的驱动转变到创新的驱动这一重要时期。将投资的力度以及方向转移到转型,能够有效的释放结构性的矛盾,同时增强科技方面的创新,最终实现质量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增长。

3.提高经济着力点

要想实现企业质量和经济效益统一,可以选择三个方面来切实的落实,首先是绿色与高端这一导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不断的增加投资方面的助力来实现稳定增长,以此来凸显绿色投资的相关倾向。其次是消费方面的导向,第三是市场方面的导向,面对当前企业的所处的阶段与困难境地,国家可以通过采用结构性的减税,以及不断的强化金融服务的实体经济功能等措施,来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负担,以此来实现企业经济增长过程中高质量与高经济效益之间的统一。

4.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国内主要有三个经济开发区,分别为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这三个地区仅占整个国土面积的4%,却生产出占国内经济总体GDp35%的国民生产总值,从而成为国内外认可的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的增长点。然而当前随着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基本国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区域的长远发展。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其次要合理的利用科研优势与高校人才的优势,来实现科教兴国,最终促进企业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有效统一。

三、结束语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经济发展比较快,然而质量和效益比较差,这些都是严重阻碍国内企业进步以及经济长远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解决这种问题的主要方式是不断的突破传统的将产值以及产量作为中心和重点的经济体制,通过不断的深化与改革来实现企业经济增长过程中质量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尹彩霞.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益关系研究[J].工业会计,1998,5(02):31~33.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8

(一)发展现状非国有建筑经济不断崛起国有建筑经济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近几年来,我国的非国有建筑经济不断崛起,例如,集体建筑经济、私营建筑经济,这种建筑经济使劳动者自主合作、自筹资金、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目前,这种非国有建筑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并在容纳劳动就业、完成建筑总产值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建筑业不仅在设计理念方面还是在施工技术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已趋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正在逐年增长,而且年均增长都在30%以上。许多大型建筑企业都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施工技术,为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业规模积极备战。(二)存在问题1.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目前,一些国有建筑企业和私营建筑企业们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利益,在管理上缺乏系统完善的规章制度与管理体制,而即使一些单位制定了,也是着眼点较近,在制度的制定上不能对工程建设做长远的统筹和规划,而有些建筑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实际工作脱节,使规章制度不能真正的落实,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缺少必要的监控与指导,从而影响建筑经济的发展。2.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着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目前一些建筑企业的工业化、信息化水平偏低,技术水平落后,并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能合理利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污染严重。这些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市场主体行为不够规范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施工,他们有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进行虚假招标或恶意压价;有的不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进度任意压缩工期;有的出卖出借资质坐收渔翁之利;有的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因为市场主体行为的不规范,不仅影响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4.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我国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他们不仅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技术水平也不高。而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节约资金与时间,也不对建筑工人进行素质与技术培训,这使一些刚走向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无法应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从而导致工程进展的速度慢、质量差。5.一些民营建筑企业的认识不足目前民营建筑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和国有建筑企业一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但一些民营建筑企业,不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行事,不能准确理解民营建筑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们为了自身利益互相排挤,互相打击,而且有些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缩短工期、减少质量安全生产的投入,使建筑工程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这不仅制约民营建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建筑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加快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和完善建筑市场体系首先要完善建筑业法律法规体系,因为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使相应的建筑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要完善建筑业法律法规体系,尽快修订《建筑法》,完善相关法规,从而明确相关工程承包制度的法律地位,加大对业主行为的规范力度、以规范建筑市场行为、解决市场主体违法行为界定不清和执法效力弱等问题。其次,要提高自然准入壁垒,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具有大量资金和符合标准的企业进入建筑市场,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调整产业结构。再次,要改革企业资质评级方式,建立不同资质等级企业的市场分工制度,以此规范企业市场行为,充分发挥资质管理对建筑企业择优汰劣的作用,从而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高效率。(二)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筑工程要遵循“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建设工程的生命线,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不仅是建设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建筑经济要想发展创新,首先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为此,建筑企业要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例如,完善监管立法体系,进一步完善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完善联合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对工作人员、、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才能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才能推动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三)政府及建筑企业应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为了保证我国建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要加大管理力度,首先要根据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建筑业中长期技术研发与应用规划,为建筑业的技术与科技创新指明方向。其次要通过正确的政策引导、宣传教育来规范建筑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行为的价值取向,推动建筑业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通过技术扩散等相关法规政策,促进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的传播与应用。(四)培养从事建筑业的高素质人才我们知道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筑行业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就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这里所说的高素质人才是指参与整个建筑工程的每一个人,上到企业经理,下到建筑工人,只有打造高素质施工队伍,才能在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经济的产业效益,推动我国建筑经济的发展。基于这一点,政府和建筑企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要不断通过教育、培训、技能训练以及国际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更好地为建筑经济的发展做贡献。(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进入国际市场既是我国建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最佳选择。因此,我国建筑企业首先要加快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紧迫性。其次,要联合商务、外交等相关部门,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此外,要大力发展越南、柬埔寨等亚洲新兴市场和南非、西非地区的市场,争取扩大中东市场覆盖率,而对于欧洲、北美等壁垒较高的地区,可以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积极与国际知名承包商合作,学习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挺进欧美建筑市场做准备。只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才能为我国的建筑经济注入更多的资金。

三、小结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9

关键词:体育经济;制约因素;路径选择

体育经济指与体育生活、体育活动相关联的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活动的总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体育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体育休闲、体育文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也推动着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体育经济不同于体育事业,体育事业注重的主要是社会文明建设以及其社会效益,体育经济指的是获得经济方面的效益,即体育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商业活动的一种。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体育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加之我国经常性举办国内外重大体育活动,这使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难得的历史性机遇[1]。但是,由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历史时间不长,加之经济体制改革还不完全、不彻底,使其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深入分析方方面面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破解,是新形势下我国体育经济科学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体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入了长时期的高速发展期。在这一时期,经济增长速度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但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制造业,体育经济元素虽然与制造业也有很大的交叉性,但与其他工业品相比,体育方面的制造业发展是相对滞后的,它取决于制造业发展的规模与层次,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与体育意识的增强。另外,体育经济总体来讲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当前我国第三产业虽然在规模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方面的种种矛盾开始突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层次低,国际竞争力较弱。因此,国家提出大力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战略要求。

2.产品价格虚高。体育经济科学发展的路径,要求产品的品质要适应消费需求,同时产品的价格也要与消费者的购买愿望和支付能力相适应。而如果供应的价格过高,就会影响到消费愿望,导致无效供给。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由于许多企业对市场定位把握不准,经营理念落后,滞后于形势发展,导致有的产品价格过高,对消费的刺激十分有限。如高尔夫产业,我国的高尔夫经济主体采用的形式主要是俱乐部制,而且收费极高,被称为贵族运动,严重约束了普通大众的参与。在八项规定出台后,高尔夫经济发生了严重的需求萎缩问题,对此情况,如果不在经营定位上进行调整,就会导致大量的资源闲置和浪费。

3.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虽然有了很大规模,但低水平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大部分体育用品生产企业采取贴牌生产、来料加工的模式,自主创新极少,科技含量低,产品差异性不足,导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大而不强,沦为西方品牌的打工者。也正是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许多制造商面临经营困难,许多企业关门倒闭。在体育服务行业,如健身行业,许多健身俱乐部在专业服务水平上无法适应消费需求,经营方式单一,在经营理念、运行模式和服务方式上缺乏创新,使多数俱乐部千人一面。

4.产品品质不高。多年来,我国体育经济一直延续着外延式发展的模式,对内涵发展重视不足,使体育产品与服务水平不足,产品单一,品牌缺乏,竞争力低下等。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某些方面推进得还不彻底,市场监管力度不足,使市场上存在许多伪劣产品。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体育消费上由量的追求逐步转变为对品质的追求,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但供给的升级还相对滞后。如体育竞技与表演产业,虽然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职业足球、篮球、排球等产业成功地撬动了市场,但在经营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运行不科学,机制不完善,经营理念落后,导致表面热闹,对于促进体育经济发展作用有限,有的还出现了大量的假恶丑现象,使我国整体的竞技水平出现了严重的倒退。

5.品牌竞争力弱。品牌是质量与竞争力的体现。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各种业态中有很多本土品牌,是体育经济中的领军人。但是,这些品牌许多定位不清晰,缺乏内涵与特点,在推广方式上也较为单一,国际竞争力不足[2]。众多的品牌在二三线城市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市场,但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意识的转变,国内品牌在市场份额中越来越不占优势。

二、推进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加强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体育经济的供给质量,一方面指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上,提高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指产品与服务也要有社会价值,具体来讲,就是同时满足个性的消费需求与全社会的消费趋势。在此过程中,关键因素是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加强质量管理,指为保证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提高,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科学技术、生产技术等,对产品生产和服务全过程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质量管理,以实现企业质量战略目标和消费需求。在当前形势下,应牢固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大力改革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推动体育经济向内涵式发展转变。要努力提升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化人才,为提升质量提供智力保障。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质量法规的执行力度,打击伪劣产品和服务,营造公平自由的市场环境,形成优者胜劣者汰的科学机制。

2.注重品牌培育。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有利于实现产品推广和市场空间的拓展。从本质上来讲,一个品牌包含了产品的质量信息、服务态度和发展战略,在塑造品牌的过程中,要把质量放到第一位,培养消费信任度、市场认可度。同时,要对品牌进行前瞻性、战略性的定位,提高市场的供给效率。在这一方面,西方品牌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如阿迪达斯旗下有三叶草、neo、Y3等子品牌,不同子品牌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对于不同的子品牌,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设计、制造与营销,形成了一个品牌推广系统,巩固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培育品牌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性,以降低经营成本。在规模化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把产品生产、市场开发与营销等成本进行分摊,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应该看到,我国体育本土品牌在影响力方面与西方品牌还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是多方面的。因此,培育品牌还要努力增加产品服务的科技含量,改进营销策略,打造品牌文化。与此同时也要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创新与保护,从多个方面增强和确定新的市场优势。

3.大力倡导“双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经济新常态下,这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创新创业重要的内容就是改进产品服务供给的质量内涵,并不断创造新的体育消费需求、开展新的产品与服务领域,这有利于大大拓展体育经济发展的空间,丰富体育经济的内容,并优化其产业结构。当前,在经济发展上,我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成本优势不再,在全球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创新创业是体育经济转型发展的契机和突破口。因此,要大力支持创新创业,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投资倾斜、政府引导、搭建平台等方面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增强创新创业的动力与活力。改革体育经济发展体制,建立完善体育经济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引导市场主体开展创新创业。企业也要加大科技研发的力度,努力推出适应发展需求的新型产品与服务提供模式,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创新创业战略目标和方向步骤[3]。

4.抓住体育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正在加快,全面脱贫攻坚正在实施。在此过程中,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得到了很大变化。在此过程中,也是农民城市化、消费能力提升的过程,这为体育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要抓住机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等措施,紧紧围绕人口结构变化,对产品与服务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抓住国家支持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机遇,大力开展产业的升级改造,通过市场化机制,利用好支持政策,扩大融资筹资渠道,开展商业发展新模式,努力提升体育经济的发展层次。

5.壮大体育经济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体育中的占比还较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要通过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等努力壮大体育经济的发展规模。首先,进一步简政放批,简化行政审批环节,降低行政审批成本。通过行政职能转变,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企业也要抓住改革的契机,调整发展思路,通过日益丰富的资金来源渠道,一方面提升生产和服务规模,另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新型体育企业。在当前的形势下,体育产品出口步履艰难。而同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出口则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体育经济的市场主体要深入分析全球经济发展和需求格局,在欧美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大力拓展新的国际市场空间,开发新的增长点。同时,企业也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出来的滞胀问题,其表面原因在于需求萎缩,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供给的结构问题。所以,在稳定和提升生产经营规模的同时,还要努力推动发展转型,实现规模与质量的双提升。

三、结语

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尽管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经济体系中的份额还不足,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发展水平低、产品与服务质量不高、品牌较弱等,这些因素是制约体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体育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以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以创新创业为抓手,为体育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给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引导体育企业转变发展思路,提高品牌和质量意识,通过外延与内涵的同步提升,壮大体育经济规模,提升体育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成云.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体育文化导刊,2013,(4):101-105.

[2]贾桂云.体育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J].学术探索,2012,(3):89-91.

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篇10

一、农村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农村教育的要求

1.从国内外经济的大环境中考察我省农村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础,把加大农村的财政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善农民生活,作为我国经济运行的导向。随着我国农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将更快地走向世界,进一步融合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这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之一,意味着我国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脉搏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东南腹地,是一个农业大省,辖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7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41万人,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3%。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文化、经济氛围,经济必然会承东击西。要认识我省的农村经济,就必须把它放到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那么现在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呢?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均GDp1990年约为3006美元,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在100位左右,刚跨入世界银行划定的温饱型国家行列,属国际范围的贫困地区。而湖南省的经济水平又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属于中间的省份,1990年,全省人均GDp为1106元,经济落后是毋庸置疑的。2005年,我省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跨入全国中等发达省、区的行列,其发展是很快的,但差距也是明显的。2005年,我省GDp达到6473.61亿元,排全国第13位。排名比2004年后退1位。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54.9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604.57亿元,增长1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366元人民币。全省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三项产业结构为19.4:40.2:40.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点一线”地区GDp为4108.31亿元,增长13.2%,比全省快1.6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量的63.5%。“长株潭”三市GDp为2412.6亿元、增长14.0%,比全省快2.4个百分点。大湘西地区GDp为733.66亿元,增长11.4%,比上年快0.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物价涨幅回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3%,涨幅较上年回落2.8个百分点。就业形势较好,年末全省就业劳动力3801.8万人,增长1.5%。湖南在2004年度全国经济普查之前,GDp总量在全国排名12位。普查之后12位的排名并没有变动,但北京GDp总值超过湖南排到了第9位,而原来排在前面的湖北省,以GDp总量低于湖南8个多亿的微弱差距排到了第13位。湖南周边的省份,除广东之外,其余基本发生了位置后移的情况。经过国家统计局审核,2005年湖北省的GDp总量再度以几个亿的优势,超过了湖南,目前湖南在中部六省中,落后于人口大省河南和湖北,排名第三。

2.湖南省农村教育发展侧重点的选择。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湖南的农村教育应该如何适应本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怎样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呢?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农村教育面临的课题之一,当中就有一个农村教育发展侧重点的问题。农村教育发展侧重点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在这种特定农村经济条件下,将农村教育层次的组合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的大小。很显然,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总体教育水平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关系。然而不同的教育层次对不同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是不同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的欠发达国家为了寻求加快本国和本地区自身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教育发展探索,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发展模式。这为我省确定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亚、非、拉欠发达国家在教育的发展上,有的侧重发展初等教育,如韩闰、泰国、肯尼亚、萨尔瓦多等;而有的则侧重于中等及以上教育的发展,如印度、巴基斯坦、加纳、利比里亚等。耐人寻味的是,几十年来在教育发展上侧重于初等教育的国家一般来说经济都获得较高增长,而侧重于中等及以上教育的国家,绝大多数经济增长都是缓慢的。国外的学者经过长期的大量的统计研究得出结论:就经济增长而言,贫困国家和地区得益于小学资格和更大的国际贸易开放度,而中等及以上教育的发展并不刺激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在中等收入的国家和地区中小学和中等及以上教育层次以及经济开放度,都积极地影响经济增长。

目前,湖南还有38个部级、省级贫困县。2005年,我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0%。由此可见,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低是我省的现状,广大的农村地区尚处于贫困和温饱阶段,农业在经济中占主要地位。从另一角度来看,人是生产力中的主导因素,人和生产的其他要素相比,劳动力素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另外,人受教育的层次越高,其流动性就越大,而且这种流动往往是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边远地区流向中心城市。初中以下教育主要影响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集中在县城或县城以上的人口集中区。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过低的状况,很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重点巩固“两基”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才是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湖南只有全面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使科学技术在广大农村得到推广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全省农业方式落后、生产率低的面貌。农民的温饱解决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农业发展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就有了后劲,同时也为高一级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因此,我省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则应低重心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只能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巩固和提高,只能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教育和成人教育。在人才培养结构上,要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

3.农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适应。农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适应就是在办学、投资管理体制、思想观念、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1)扩大各级教育机构的自主权。现在我国正处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农村经济将形成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运行体制。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变革,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村教育体制也必须相应地进行变革。农村、农民、农业等“三农”问题将成为中心议题,而基层教育管理部门缺乏应变能力,学校缺乏自主办学的活力。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并且由此形成一套不断变化的价值规律、竞争机制、公平与效益观念。这些都会对农村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产生影响,并对人才信息反馈、人才供求产生极大的协调作用。这就要求农村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使各级教育机构具有相应的自主权,以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及人才资源的不同规格要求。农村教育的改革,可以采取先易后难、抓大放小的策略。在办学体制上,坚持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鼓励发展多种办学形式,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在管理体制上,以招生为先导,以就业为龙头;在人才培养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对市场经济波动性的适应。国外市场经济的经验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告诉我们,实行市场经济,经济发展就处于一种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客观波动性及周期性。几十年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过度的人为干预,经济的运行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经济发展随政治的指向而波动,呈现出不规律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将按照国情有规律运行,必然会出现规律性的波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农村经济与农村教育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决定社会对农村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供给能力。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社会以及人民群众对农村教育的需求程度,决定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质量,从而对教育教学内容也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促使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市场经济的被动性,影响最大的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因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作用就是通过市场对各类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必然影响到人才培养的配置。市场经济的繁荣与疲软,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波动性。这就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不断适应农村社会、经济的变化,在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上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状况,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上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强办学活力。而农村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不管市场经济如何变化,它主要是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与之适应,而不能随之波动而变化。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我们应当切实把它摆到农村经济社会与整个农村教育发展的基础地位上,必须有人力、财力和物力作保证。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需求与供给是决不能由市场来调节的,而是法定的、强制性的,是儿童平等的权利与义务,也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履行的责任。

二、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是我省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1.湖南农村教育发展很快,但与全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全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全省有2086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其中县镇及以下农村的学校有19744所,约占93%;有717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其中县镇以下农村学生有618万人,约占86%。全省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9.03%、96.67%,年巩固率分别为98.96%、94.75%。

2004年湖南省教育统计报告显示,全省各学历人口分别为:研究生3.91万人,本专科生122.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生97.43万人,普通高中生178.68万人,初中生529.53万人,小学生6493.19万人。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我省研究生排全国第16位,普通专业本科生排全国第15位,成人专本科生排全国第23位,中等职业教育生排全国第13位,普通高中生排全国第17位。各学历人口均排在全国中下位置。我省和全国相比,主要差距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全省各界认识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顾一下德国、日本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日两国可谓一贫如洗,经济已近崩溃,工业、交通、能源、农业等基础设施已是一片废墟,科技人才流落他乡,科技水平一落千丈,还有沉重的战争赔款,差距可谓大矣。然而德、日两国10年以后经济起飞,30年后就已重新跨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两国具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早在19世纪末,德国的小学入学率就高达99%,在20世纪初,日本的小学普及率也达99%,是当时教育普及率最高的两个国家。而我省2005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03%,从这个角度说,我省教育可谓是“百年差距”!战后,日本面对一片废墟,仍将义务教育由6年延长到9年,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到20世纪70年代高中在校生增加了65%,大学在校生增加1.9倍,教育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切经济的、科技的差距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教育上的差距。我们应该认识到我省农村经济、科技的落后只是表象,根本的还是农村教育的落后。因此,我省农村人口素质形势是严峻的,改变这种状况是全省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

2.人力流动性小的特点要求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历史发展到今天,融合已成为世界的大趋势之一,它使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资源的多寡已不构成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因为资源的流动性使资源的短缺可以在市场交换中得到弥补。事实上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已被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超过。如东亚与拉美、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其次,资金也不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机制的健全,集资渠道多样化发展,资金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投资效益而不是投资总额,或者说投资主要受到经济利益的激发,外资尤其如此。另外,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也可以通过转让而获得。人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任何资源、技术、资金都可以在市场的融合中得到弥补,而只有农村人口是无法通过引进来提高质量的,即使有提高也是微乎其微的。

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是人口质量的竞争。农村人口质量是农村人才的基础,也只有在一定的农村人口质量基础上才能发挥人才对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提高农村人口质量只有立足于农村基础教育。要把沉重的农村人口负担转化为农村人力资源优势,只有以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三、提高全省农村教育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大量的农村合格人才,而农村合格人才的培养,又需要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因此,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上,不仅农村教育的规模要有较大发展,而且要把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它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农村教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是通过培养的人来实现的,这样农村教育才能成为劳动再生产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科技发展的手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教育界必须牢固树立一种思想:农村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最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培养大批适应农村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

2.提高办学的效益需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质量意识:农村教育质量是农村教育的生命,是农村教育成败的关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就是农村教育效益的体现,低质量是教育最大的浪费。办学效益就是经费使用效益与社会效益。我省在扩大各级教育培养能力的同时,必须把农村教育的质量与办学效益放到突出的地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