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篇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1:38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篇1

低碳的基本概念:除了简单的环境、气候变化问题,还有资源问题。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碳能源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从气候变化这个方面提出来的,我国在1994年了《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首先提出了节能减排,然后是循环经济,最后才是最近热起来的低碳经济。

为什么是低碳经济呢?这涉及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是以矿产资源为基本原材料,经过规模化的生产加工方式,生产出工业化的产品。利用工业化产品的时候也有一个副产品,就是它对环境造成污染,引起气候变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的。

现在,煤炭、石油、天然气这样一些能源在总的工业化结构里占到87%。工业化生产把地球地层中几亿年所囤积的碳加工生产转化成大气中的碳,对气候形成很大的影响,这种方式获取资源是不可持续的,在反思中我们才意识到要走可持续的低碳经济道路。

1998年,当时联合国的资源署在中国搞了一次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导者培训班。这个培训班从政策的选择、能力建设、公众意识、行动四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了深入阐述,很好地吻合了今天我们提到低碳经济概念。

政策的选择,要求我们必须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能力建设,要求我们在人才的储备和技术准备上做足功夫;公众意识,体现普通民众的参与非常重要;行动,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一旦中国企业家自觉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他们的工业发展行为中,能够结合绿色的技术或者投资方向,我相信中国一定能走向低碳经济的方向。

我们现在的形势是非常紧迫,有几个数据可以说明。2007年我国排放二氧化碳达到54.3亿吨,居全球第二;2007年,我国每建一平方米的房屋要释放出0.8吨二氧化碳,每生产一度电要释放一公斤的二氧化碳,每燃烧一升汽油要释放出2.2公斤二氧化碳。从数据上就反映出我们国家的消费处于高碳消费的阶段,非常紧迫。

工业化以后,我们把整个产业方式、生活方式变化了。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经济?按照美国的灾害模拟,如果现在地球平均气温再上升两度的话,会出现南北极的冰川崩塌,海平面上升7米,纽约、东京、曼谷,包括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不会再存在了。温度再上升6度的话,人类就不会再存在了,只能生活在水里了。

另外,《京都协议》2012年将到期,2012年应该是一个分水岭,全世界,包括中国,在这个时点必然有一个选择。

中国政府领导现在已经开始正视到碳排放量的问题,每次与欧美国家元首会见,都把这个问题当作最大的问题来谈,包括前段时间与美国新总统奥巴马的会谈,三次谈及这个问题。前段开了国务院会议。专门提出要发展绿色经济,扩大内需,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生产、交通体系,这是国家要大力发展的信号。

无论是从全球气候极限点、还是全球发展格局、各国高层的认识和判断、还是从中国经济未来走向来分析,低碳经济都是必然要面对的。

现在中国为什么碳排放这么严重?就是制造业独大,这不光是为中国人提品,而且是在为全世界提品,在这个时候,也就变成了污染在中国,消费在国外,碳就集中在中国排放了,这个模式的转变就变得很迫切。如果非要这样,碳的排放就是背负的负担,而环境又没有足够大的空间来消化。经济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如果是以内需为主,就以内需的结构来考虑,碳排放量肯定会下来。

低碳经济为什么现在能够提出来,而且我们能够接受?说明低碳经济现在已经有一些基础,一是清洁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这些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些基础,核能的技术现在也应该是安全的模式,已经成熟,这些新的能源结构正在替代原来以火电为主的模式。

一是我们要进行自主的低碳技术开发。

二是作为低碳技术,是有益于全人类的,是带有公益性的。为了人类的利益,应该要求与发达国家建立一种技术的分享机制,既保护技术发明人的利益和知识产权,同时也让这些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如果人类社会在这方面有一个共识,把低碳的技术大量普及,整个低碳经济的推进就会加速。

三是规则。低碳如果仅仅是一种观念,是少部分精英的行为或习惯作用是有限的。规则要考虑经济行为外部性,你在做你的经济行为时所产生的对其他人的损害,这要通过一定的规则计算出来。如果有一个机制,比如一个附加税的形式,在社会全面推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贡献给专门的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引进、推广和碳吸收补偿,中国社会就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准碳税,就可以加速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加速技术的提升和改进。

四是文化。布莱尔的中国低碳之行。布莱尔从英国前首相位置退下来后就致力于低碳经济的游说,而且影响到了很多人,包括中国的一些企业,这成了他的使命。如果低碳形成一种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交往方式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对人类的未来产生长久的影响。文化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法国是消费文化,也就是浪费文化,你让它一下子转过来不行,不像日本,一开始就是短缺,是一个危机型的社会。中国是一个安逸性的社会,包括政府发展经济模式,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是长期形成的。

我们现在是世界工厂,耗费我们的资源,也部分地利用世界的资源,生产的东西拿到国外销售,但环境污染受损害最大还是我们生产国。资源分可耗竭性资源和非耗竭性资源,可耗竭性资源又分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从理论说,应尽量多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恒定性的资源,尽量减少或避免利用枯竭性的资源。

实现这一原则的核心在于制定合理的经济发展利益机制,有了这样一个机制,各国经济发展才可能有一个自我约束。

美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目前是独领,在大量进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一定要引领世界的新的经济浪潮。在交通领域,美国现在在做氢动力技术的研发,日本确定了电动力汽车的世界标准,中国也要做这个准备,否则将来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成本就将会越来越高。

我们现在提的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提法已经很多了,但我们需要抓住一个关键点,这就是机制。

现在低碳经济在中国对多数人来讲仍然是一个扫盲的过程。低碳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代表人类发展的方向,考虑到了环境,资源,是唯一可行的持续发展模式。

从未来发展看,对环境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特定的机制。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节能减排的一些指标化的要求。二是对污染物排放的碳排放交易机制,这个机制目前正在完善过程中。交易机制最大的好处是通过合理的付费和购买排放指标,用经济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产业发展本应承担一定的成本,这个机制一旦形成,对目前中国还在发展中的产业来讲都会找到一个合理的生存点。三是政府补贴。利用财政的力量、公众资金的力量来引导发展方向。

要让低碳经济在我们国内真正的生根发芽,需要结合我们的实际,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协调起来。这就需要考虑建立低碳实验区,在此基础上把低碳真正地深入到中国实际中。

现在欧盟已经有限额的贸易体系了,我们现在才开始考虑筹建体系。英国是中介机构在世界上领先,德国已经把全部的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彻底准备好了.日本则是建一个二氧化碳排放量文易的制度。从这些角度看.无忙从哪方面讲我们都相当落后了。我们现在无论准备好还是没有准备好,这场仗必须打,我们要更多地了解游戏规则,抓住机会,更多地参与。

我们需要寻找这么一些机制,让整个经济更加有序。在这个意义上,国家需要统筹,对于一个地区,也需要对地区建立分立机制,让地区有积极性,推动经济的发展,用市场机制来化解各自为政的状态。像浙江、江苏这些小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都需要通过经济的布局和产业提升走向低碳经济。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篇2

abstract:Chinaisacountrywithseverewatershortage.themainproblemsofthewaterresourcesmanagementarewaterpollution,lowefficiencyofwaterusing,waterwasteandbehindthemanagementlevel.Developedcountrieshasaccumulatedsomeexperienceinwaterresourcesmanagement,whichisworthlearningandreference.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ofeconomicandsocial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governmentputforwardsomewaterresourcesmanagementstrategies,suchascontrollingthewaterconsumption,optimizingtheallocationofwaterresources,constructionofwater-savingsociety,improvingtheefficiencyofwaterusing,curbingwaterpollution,wastewaterreusing,acceleratinginstitutionalinnovationandsoon.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策略;节水型社会;可持续发展

Keywords:waterresources;managementstrategy;water-savingsociety;sustainabl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17-01

0引言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广义的水资源包括海洋、冰川、河流、地下水等水体;狭义的水资源指广义水资源中可以逐年恢复更新的淡水,在工程上,水资源仅指狭义水资源中可被人类开采利用的淡水及用于冷却的海水。目前,世界上每年有5万多亿m3水体被污染,预计到2025年,将有28-33亿人面临淡水不足[1]。中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2010年,我国将“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定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管理现状

1.1水资源的特点①人均淡水资源匮乏。我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23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②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降水量大多集中在汛期。③用水量大、利用率低。2009年,全国用水量达5000多亿m3;但有效利用率只有16%,吨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左右。④水污染严重。我国属污染型(有机污染为主)缺水,2009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已达589.2亿t,多数污水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约80%的水域受到污染。

1.2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①体制上的弊端。我国水资源管理目前处于分散状态,未建立以经济手段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力布局和水资源不匹配的问题长期存在。②供水短缺与用水浪费并存。我国人均供水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全国669个城市中有400个面临缺水,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约5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国家重视新水源的开发,但忽视了节水方针的贯彻[2]。③缺乏创新意识。水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的整体创新进展缓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3]。

1.3国际水资源管理经验①美国。美国对水资源实行由州、部落和市政当局负责的分散管理体制[4]。水资源管理策略为:开发新一代水资源监测技术、开发并推广可提高供水稳定性的技术、研发水资源利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加强对水生态系统服务及用水需求的了解、改善水文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等。②英国。英国实行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央对水资源按流域统一管理与水务私有化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家环境署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水法、执行环境标准、发放取水和排污许可证、实行水权分配、污水排放和河流水质控制等[5]。③日本。日本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多龙治水、协同管理”,注重水资源的长远规划,并通过法律使其成为国家意志[6]。开发先进的节水、治污技术,重视中水、雨水的回用,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用水量。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2.1控制用水总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规划体系,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需水管理为核心,抓好全国、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节约。落实水量分配和取水总量控制,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满足重点缺水地区的用水需求,切实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资源调度工作。

2.2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社会强化节水考核管理,制定用水定额标准。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组织开展先进的节水技术科研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积极推广技术成熟、节水减排效果显著的工业节水技术及居民生活节水器具产品。建设节水文化,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

2.3改革体制、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主要有水资源开采利用的市场化、提高公众参与度等措施。在水资源管理中,居民有权了解水资源的相关信息并参与到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继续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促进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2.4治污在先、保护水生态划定水源保护范围,强化执法管理。加大水污染防治的科研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逐步实现废水集中处理。此外,治污不单指污水,也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畜禽粪便等,避免污染物进水,对水资源进行源头保护。

2.5重视雨洪利用和污水回用储存降水和洪水,简单处理后综合利用,如景观水、消防用水、冷却水等。将城镇污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纳滤、反渗透),出水可用于绿化、道路喷洒、冲厕、洗车。此外,还要加强地下水储备[7]。

2.6开展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研究工作加强水资源质与量变化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监测,为水资源管理建立信息平台。加强需水管理的科学研究,在综合研究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

3结论

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强化水资源管理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在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应大胆借鉴和参考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②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创新体制、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是提高我国水资源管理水平的基本措施。

参考文献:

[1]Kavehmadani.Gametheoryandwaterresources[J].JournalofHydrology,2009,1:1-14.

[2]王庆永.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8:6-7.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篇3

一、了解编制我县“十一五”规划的宏观背景

从本届中央政府开始,规划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强调。因此,经国务院批准,自“十一五”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改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从“计划”这个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词语,改为“规划”这一具有明显调控意味的表述,凸现地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体现了国家从以往偏重于发展经济,转而向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经济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

二、认真回顾“十五”*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目前现状

作为__市重要功能板块的*县,“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以__市高新西区的建设为重点,以建成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生态环境优美、城乡统筹发展的__西部新中心、率先实现小康为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人均GDp已达到2240美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这为“十一五”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五”期间,全县经济发展总量持续增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西部“百强县”前十位,连续进入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20__年—20__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预计20__年增长14.5,GDp的总量可达101.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7,预计20__年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20__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6.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7亿元。20__年食品饮料、机械制造、印务包装等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19.8亿元,较上年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__年预计增长28。20__年—20__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0.9∶59.2∶29.9。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增加。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00元,年均增长11.6,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10元,20__—20__年年均增加278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41亿元,20__—20__年年均增长16.3。今年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农民人均增收410元。

尽管我们有相当的发展基础和水平,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我县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产业调整压力较大、城镇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周边区(市)县竞争加剧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县经济进一步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编制“十一五”规划,加强对各类不协调、不全面、不均衡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和制定,加强宏观预测和应对措施的研究和制定,为实现县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切实的工作指导和良好的实施保障。

三、编制我县“十一五”规划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明确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编制我县的“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用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来进行规划。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编制我县“十一五”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全面总结“十五”经验,制定好“十一五”规划,是确保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要对照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委的要求,思路目标上进一步调整,发展重点上进一步明确,抓紧编制出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县实际的科学规划,从而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全面落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要求,使我县的“十一五”规划成为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规划。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构建有特色有品味的城市新区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编制规划的指导思想,贯穿于规划理念、规划体系、

规划内容和规划方法的各个方面,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是要全面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使我县“十一五”规划成为强化“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以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

三是全面落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使我县“十一五”规划成为培育壮大产业支撑、提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规划。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当前,产业支撑不强是制约我县经济增长特别是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这当中最突出的题就是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把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深入研究我县走创新发展道路的具体措施,加快实施“科技强县”和“品牌效应”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四是全面落实深化体制机制、提高开放水平的要求,使我县“十一五”规划成为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的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县破除改革发展体制机制的任务相当繁重,扩大开放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加快推进城乡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全面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积极推动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改革,加强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五是全面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使我县“十一五”规划成为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节约资源是基本国策。我们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六是全面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使我县“十一五”规划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居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的规划。我们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必须把建设“和谐*县”摆在重要位置加以研究和部署,充分考虑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切实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特别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下大力气解决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问题。

四、创新规划内容,构建特色城市功能片区

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通过实施工业化、城市化战略,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特色城市功能片区,是“十一五”期间全县奋斗的主要任务。

(一)“十一五”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的思考。

根据我县县情和在__市规划中的地位,在深入分析了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我认为我县在“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体奋斗目标,以实现传统城郊型经济向现代都市型经济、传统城市郊县向现代化都市功能区的两个转变为战略取向,以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实施为主线,以开放和创新为动力,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通过推进工业化、城市化、服务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生态化和社会文明建设,到20__年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城乡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功能完善的特色城市功能片区。

1、总体目标

到20__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3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6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力争成为西部县域经济前5强,把*县建成经济发达、城乡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有特色有品位的城市功能片区。

2、经济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__年达到175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达15以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9∶55∶36。

3、人民生活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400元。到20__年,恩格尔系数加权平均值达到35,其中,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3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达到40。

(二)“十一五”我县部分领域发展重点的初步考虑。

根据我县所处的区位、自然资源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我县在__市规划中的发展定位,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城乡经济社会相融、“三个文明”共同进步的要求,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原则,以城市片区为龙头,安德、友爱两个重点镇为支撑,唐昌、三道堰、花园三个特色镇为重点其余6个镇为纽带,重组产业资源,形成“一区一园四带”的产业布局,并以“一城一区一园四带”的空间发展格局带动发展。[图略]

1、一城:城市发展片区。城市发展片区包含*筒、红光、犀浦,这是“十一五”期间我县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一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即“__现代工业港”,紧邻__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和__出口加工区西区,规划占地10平方公里。

3、一园:高校片区配套经济园。“高校片区配套经济园”主要包括犀浦镇、团结镇和红光镇的相关区域,区域内聚集了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__学院、__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等10多所高等院校所组成的高校集中发展区域。

4、“四带”:

(1)工贸产业聚集带:工贸产业集聚带以317线国道为轴线和依托,以犀浦、红光、*筒、安德等工贸产业聚集镇为主主要组成部分。

(2)古蜀文化旅游产业带:古蜀文化旅游产业带是以规划面积为3.6平方公里的望丛古蜀文化产业园为核心,由商周遗址、扬雄墓、子云亭、望丛祠、杜鹃城遗址、*筒井等38项古蜀文化遗址所组成,位于县城西南至东北方向。

(3)现代农业产业带:现代农业产业带沿红东路、*花路布局,沿线包括唐元镇、古城镇、三道堰镇、新民场镇、安德镇、友爱镇和花园镇。

(4)滨河休闲旅游产业带:滨河休闲旅游产业带位于沙西线沿线,途径安靖、团结、三道堰、古城、唐元、唐昌等各镇。

在“十一五”规划中,工业:要夯实工业发展基础,继续加强我县的工业集中发展区(__现代工业港)建设,壮大工业实力。农业:要按照土地向业主集中原则,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建设:要以建设重点镇为重点,逐步建立产业定位合理、功能特色突出的区域城镇体系,提升区域城市化水平。服务业:要充分挖掘县域特色,大力发展现代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环境保护:要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对外开放:扩大开放领域,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性。社会事业:坚持社会事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适应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篇4

【关键词】绿色金融;模式;对策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上升,环保问题也层出不穷,中国已经是受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在各大城市相继出现,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环境污染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只是环保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全民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可以将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定义

绿色金融,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概念,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目前关于绿色金融的内涵,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一是《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2000年)的解释,将绿色金融称之为“环境金融”或“可持续融资”,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其基本内涵是,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指金融业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和贷款方式上,将绿色产业作为一项重点扶持项目,从信贷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相关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促进环境资源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以此来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运营策略。四是将绿色金融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中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手段,如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等。

三、我国绿色金融主要产品

1.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金融杠杆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化,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期构建新的金融体系和新的金融工具。一般是银行利用利率等优惠条件,来支持有环保效益的贷款项目,其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例如房屋贷款、汽车贷款、项目融资和设备租赁等。

2.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又叫生态保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一项基本手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般是指保险公司对水、土地或空气等污染受害者进行赔偿的保险。对某些行业采取强制性的购买绿色保险措施,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发生意外污染时,为其提供及时的赔偿;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对环境风险的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3.绿色债券

绿色债券主要是一些国际金融组织和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绿色债券,以其绿色题材、期限短(平均期限约5-6年)、较低的利率等优势吸引了一定的投资者。国际上已发行绿色债券的机构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英国绿色投资银行以及韩国进出口银行等。

4.绿色风险投资

绿色风险投资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市场的资源节约型企业和环境友好型导向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目前较大规模的国际绿色投资,主导方基本是国际知名金融集团,其主要投资领域一般是再生能源、水和清洁技术设备。近年来,我国投资于清洁能源的项目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低,绿色产业项目回报率偏低;国内市场化程度低,基础配套不全;投资者和消费者没有良好的认知及社会责任感。

四、我国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完善

绿色金融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产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具体的指导目录,造成金融企业难以制定具体的实施标准等问题。面对存在的这些漏洞,需要国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政策,并培养绿色金融相关的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有效地实施绿色金融政策。

2.信息沟通存在瓶颈

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绿色金融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我国环保检查制度还不够健全,某些地方环保部门的信息针对性不强,加之相当一部分金融工作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等原因,造成了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严重的瓶颈。为此,需要加强环保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及时沟通,加大相关从业工作人员环保知识的培训力度,做到信息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此外,对于环保部和金融部门,要统筹协调管理,并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健全管理机制和工作机构。

3.市场环境尚未成熟

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难以实行强制性的绿色保险机制。2013年1月,环保部和中国保监会联合发文,指导15个试点省份在涉重金属、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首次提出了“强制”概念,但现阶段仍处于“指导意见”,并无法律效力。目前在我国实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只有少数城市的某些企业,因此,绿色金融市场仍需加大宣传和推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文中分别对于绿色金融环保的定义、绿色金融环保的主要产品都做了简要的介绍,并且就绿色金融环保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希望能够给予大家一些启发。并且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在阅读此文之后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以便于个人和行业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篇5

关键词:东、中、西部;差距与可持续发展;别国经验;高度重视

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从此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才使我们更加关注地区经济利益行为的协调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问题,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性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改革开放之后日益突出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一、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划分

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是出于两个目的,一是国家为了便于对全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区域性规划。这在国家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时就这样做了。二是理论界为了便于探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按三大地区来考察分析有关地区经济发展协调平衡问题。

东部地区: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地区: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广西。我们西安在西部地区,陕、甘、宁又都是属于西部地区,有必要了解一下西部的概况: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71.4%,人口3.64亿,占全国28.6%,上世纪GDp占全国17.1%,人均GDp仅为东部地区的40%。经济份额较低,全国最穷的省级单位都在西部。西部的特征:地广人稀,经济落后,达到温饱,小康不足,资源丰富,前途无量,有待开发,再创辉煌。

二、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差距

1.经济状况不平衡。由于区位、交通、工业、物质基础等方面原因,造成三个地区的差距,东部发达,中部较发达,西部不发达的不平衡状况。统计资料表明,从1984~1994年,东部GDp占全国的份额为58.4%,中部占27.2%,西部占14.4%。1998年与1995年相比,东部地区占GDp的份额由62.59%降为59.55%,仍然相当大,中部地区由23.76%上升为26.15%,西部地区由13.65%上升14.30%。

2.人口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居民的文化程度上东部高,中部次之,西部底。在受教育程度上,教育经费,人均卫生经费也呈现上述趋势。而1997年,男性公民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的比重,东部为8.27%,中部为7.71%,西部为13.12%。

3.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差距。根据中国科学院199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统计报告称,按东、中、西排列指数比生存支持为1.45:1.23:1;发展支持为1.8:1.25:1;环境支持为1.10:1.06:1;社会支持为1.63:1.52:1;智力支持为1.25:1.16:1;总体能力为1.39:1.22:1。在这些指数中,数量越大表明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毫无疑问,东部强,西部弱,差距大的是发展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这反映三大地区的差距中深层次的差距比浅层面上更为严重。

三、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东部地区。这一地区是经济技术最发达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好,理所当然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这一地区虽然矿产资源相对较少,但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况且又毗邻港澳台,地处沿海不仅交通便捷,而且靠近韩国、日本、新加坡这些较发达的国家,是最有活力的环太平洋经济圈的一侧,与境外联系密切,信息灵通,物流通达。要根据这些特点调整好产业结构,例如多发展劳动、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东部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41%,而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2%。因地制宜利用好这些条件良好的耕地发展现代农业、创汇农业以及使农业向海洋迈进,都是十分重要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应贯彻保护环境和低碳经济原则。

2.中部地区。这一地区位于我国的腹地。这一地区有一定的工业和交通的基础,更有国家进行能源,资源开发的许多重点建设。在全国工业布局“东靠西移“的运动中,自然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增强整个国民经济实力,支援西部大开发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中部崛起的战略中,以中部地区为主,连接西部近中部地带,共同形成与能源基地和重工业企业配套的产业群落,是全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鉴于中部是连结东、西部的战略地位,交通的经济作用很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陆路交通。中部地区在工业技术转移、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也可以起到承东启西的作用。在农业方面,这里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大部分,是我国的粮仓。河南的粮食产量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小麦占全国产量的四分之一。这些对我国粮食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较好,前途无量。

3.西部地区。这一地区有其自身的特点,自然环境、工业基础以及社会基础等方面较差。因此,要充分认识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大力发展可替代外部输入的加工制造品;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更多的资源产品;开发经营长江、黄河上游的水电;扩大西部地区农牧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省会、首府机电、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在西部地区广袤的国土上,一方面有丰裕的水、土等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也有自然资源稀缺薄弱的一面。针对这些特点,从半干旱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各业。注意发展边境贸易和边疆经济。

1999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快速发展,在全国的经济社会地位也日益显现,形势越来越好。

四、别国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我们考察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世界上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国家,都有一个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美国和日本地区协调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

1.美国。南北战争后,美国版图只是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后来逐步向西扩张,发展成现在的面积。在中、西部的开发中,美国实行了许多优惠的政策,例如免税、贷款等等,使得中、西得以快速发展。当然,美国在中西部开发中,特别开矿业发展中,也出现了环境污染等问题。美国地理位置好的一面是西部也是海洋,而我国西部地形复杂,多为高原、戈壁、高山、草原。

2.日本。日本是个岛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北海道条件差,较为寒冷,因此开发较晚,但因为有工业

基础和经济实力,如今开发得不错。北海道已成为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基地,发展态势不错。

3.俄罗斯。俄罗斯今天的面积仍为世界第一。前苏联曾经有过开发西伯利亚的打算,但除了搞一点核基地之外,其他未曾有什么作为。至今西伯利亚,特别是远东地区的西伯利亚有待开发。按照俄罗斯现在的经济、政治状况,恐怕很难提到日程上来。

4.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面积也较大,他们也有个中部开发和西部发展问题。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也主要在沿海和东部,因为人口少,所以落后地区的开发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解决不了。加拿大也有类似的情况。

上述情况表明,在解决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上,世界上有的国家走在我国的前列,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们的教训,值得我们吸取、不能再出现。还有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尚未提到日程上来。我国处在世界各国解决地区协调发展的大队伍中间,前有领跑者、后有追兵,只要利用好这一机遇,一定会把我国西部开发建设好。

五、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1.的论述。1956年写下了《论十大关系》、文中论述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以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十个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并强调解决好这些关系至关重要。

2.邓小平“两个大局”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2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的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又说:“反过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他设想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时,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以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别问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思想。

3.关于西部大开发的论述。1999年6月9日和6月17日同志在西安发表了两次讲话。他说:“不失时机地研究西部大开发问题,要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时机已经成熟,要大开发,就是要搞大动作、大思路、要有大手笔。他强调:没有西部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国的繁荣昌盛;没有西部的社会稳定,就没有中国的稳定;没有西部的全面振兴,就没有中国的振兴;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4.专家学者论述。一些专家教授、学者和党政干部也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体会到生产力应当合理布局,从而达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5.党和国家重要文献。1999年之后,中央领导人以及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及全国人大的会议都谈到西部大开发问题,并作出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诸多决定,使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由战略决策到转入从中央到地方的实践、实施阶段。

6.宏观的战略方针的制定。除了有关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相关决定外,“十一五”规划,特别是十二规划中,对解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第五篇,第十八章中专门写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强调:“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应当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纲要这一章下面分了五节。第一节,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铁路、公路、水运网络,建设一批水利骨干工程和重点水利枢纽,加快推进油气管道和主要输电通道及联网工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继续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挥资源优势,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在资源富集地区布局一批资源开发及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战略资源接续地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支持汶川等灾区发展。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以上内容,对推进新的一轮西部大开发,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值得着重指出的是: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对上述的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都进行过多次探讨。说明我们的研究工作,贴近实际,意义重大。

纲要在第二节写的是,“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第三节,“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第四节,“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第五节,“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总之,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勾画出一个美好的蓝图。我们应当为实现这个蓝图而努力。(以上引文见《人民时报》2011年3月17日)

7.政府在实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管理、督促、检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毫无疑问市场、市场机制对资源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但是要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还必须由政府干预和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并进行管理、督促和检查。

(1)政府干预的领域。①通过建立健全适合市场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利用各种经济杠杆作用,形成一整套宏观区域政策,诱导生产要素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调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更多、更好、更有效地投入到生产发展中去。②运用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税收、地价、城市规划、投资优惠等措施,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国内外资本投向欠发达地区。③按照合理组织地域分工和地区优势的原则,积极引导和促使资源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和配置,以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工体系。

(2)制定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以缩小其差别。①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缩小地区差别的发展规划政策。②制定有利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例如发展新兴产业、新能源的优惠政策。③针对已经出现的城市规模过大、重复立项建设的巨大浪费,采取必要的经济发展控制政策。特别是对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要能从政策上卡住、卡紧,决不开绿灯。④制定缩小地区差别的倾斜政策。例如产业转移的倾斜政策、基础设施的倾斜政策、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引进人才的倾斜政策等。

(3)加强管理,协调实施。当政策制定出来之后,政府就要千方百计落实这些政策,加强管理,协调各方面关系,发挥督促、检查作用,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①协调东、中、西部的利益原则,要求利益和效益兼顾,要求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原则。②资源合理配置原则,既考虑效益又考虑合理,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发展。③生态和环境保护原则,特别是水源地的保护和补偿要落到实处。④地理关联中的地区经济利益统筹兼顾原则等。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篇6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长并上升的现象。通常是以一国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少比、年龄中位数等综合指标使用来衡量该国或地区是否进入人口老龄化及老龄化的程度。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到2005年末,南明区户籍总人口518152人中,60岁及以上人口70864人,占全区总人口比例的13.68%,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南明区人口年龄结构已进人老年化社会。而2009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68262人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365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5.55%。2005年到2009年,南明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1.87个百分点,每年平均以近0.5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点

1.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

表1南明区2005--2009年老龄人口发展趋势

年份

人口总数

老年人总数

其中

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百分比(%)

60-69岁

70-79岁

80-89岁

90-99岁

100岁及以上

2005

518152

70864

41066

22983

6084

718

13

13.68

2006

539052

76811

43782

25921

6388

707

13

14.25

2007

553285

79363

43999

27645

6949

759

11

14.34

2008

555510

83127

45645

29025

7702

746

9

14.96

2009

568262

88365

46884

31785

8779

901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研究

一、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是政府、企业和公众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管理手段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证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推动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经济价值的增长、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所以,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不仅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创新内容,如生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和装备创新、原材料创新、生产组织与结构创新等创新内容和途径,还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创新,如提高可耗竭资源利用率方面的创新;维护可更新资源的更新方式和途径方面的创新;开发可替代资源;污染控制;通过技术开发,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向高效化、清洁化转变手段的创新;使社会不断追求卓越的一切技术手段的创新,等等。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的技术创新,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动态平衡。只讲经济效益,忽视新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和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那是一种短期行为,最终会阻碍社会的持续发展,从而使得技术的发展走向歧途;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强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整个社会创新的萎缩,社会发展就会失去其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最终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无法实现。通过市场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的结合,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思想贯彻、融汇到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维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适当的张力,达到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所要达到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还应该是具有适用性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生命在于实现新技术的应用并获取相应的效益,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具有地域性的,一项新技术的应用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必须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达到技术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基本要求

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纳入技术创新目标体系,并非不重视技术创新的经济功能,而是把单纯追求市场价值转向追求包括经济增长、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效益。即追求经济效益最佳、生态效益最好、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最优的四大效益的有机统一,它较之传统技术创新目标更加完善,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这说明技术创新作用发挥更加全面,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在实践中也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经济生态效益。经济生态效益包括经济数量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函盖了经济增长方式、产品消费方式、经济结构、产品分配不断优化,以及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等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效益有机统一;同时也要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产品消费合理、财富分配公平以及人的生活质量提高。

其次是资源生态效益。技术创新是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整个社会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的物质前提,因此,谋求资源生态效率,增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技术创新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断提高物质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天然物质资源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

再次是集群生态效益。技术创新集群主要缘于外在的诸如市场需求推动、创新技术扩散,以及企业竞争驱动等因素的激励所生成,它彰显了经济生活中的竞争意识,但缺乏可持续性与协调性。实现技术创新集群生态效益,要求不断提高其生态集群化程度。生态集群与单纯经济领域中技术创新的聚集不同,它不单一地依赖市场激励所生成,其关键的生成机制在于技术创新彼此之间的相互激励。这种内在的激励机制如同自然界的生态激励机制促进自然生态可持续协调发展一样,也能大大增强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与协调性,使技术创新系统的时空性质呈现新的特征,这不仅有利于技术创新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了技术创新集群的步伐,而且也拓展了技术创新规模,扩大了主体选择技术创新的范围,有利于发挥主体自身创新优势。因此,注重探寻技术创新内在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创新的生态集群化程度,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降低了人们参与技术创新的门槛。

最后是社会生态效益。技术创新原本是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由于人是社会的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必定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而传统的技术创新却忽略了这一点,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则在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时候,同样关注人与人的矛盾,即社会生态问题,使社会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注重提高人口素质,使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五是人的生态化。人的生态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它要求人的个性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精神世界的充实;另一方面,社会生态的建立,自然生态的优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最优的环境,因此,人的生态化是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的“天人合一”。

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遵循的基本原则

1.多目标发展原则

多目标发展原则是指技术创新以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为目标。经济效益是指在技术创新的实施过程中资源消耗的极小化和产出价值的最大化;生态效益要求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社会效益要求技术创新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进步,有利于建立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合理关系;人的生存与发展效益要求创新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良好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建立,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多目标发展原则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基本原则,也是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区别于传统技术创新的根本标

2.协调发展原则

协调发展是指经济增长同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协调发展。在自然生态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协调。在人文生态中,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人类个体的物质与精神互促、科学与人文的同尊、功利与道德的统一;在社会经济生态中,社会进步与稳定相应,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相当,发展的规模与效益相适。协调发展原则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核心原则,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

3.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化技术创新谋求的发展都是可持续的发展,即经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即在自然规律的作用下,通过技术创新,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实施更加清洁的生产技术,创造接近零排放工艺、建立低能耗、无污染的技术系统来实现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营造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健康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福利、劳动就业、收入分配人口调控等方面的公正和和谐有序的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生态化。

4.以人为本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转向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人的生态化。人的生态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它强调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注重人性、人的需要和满足,人的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发挥,并注重人的发展赖以进行的自然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条件的创造。即人与生存的环境同步发展。它是自然生态平衡协调、社会生态和谐有序真正的“天人合一”。经济的稳定增长,物质财富的积累是人的生态化的物质前提,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为人的生态化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条件,而自然、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又只有通过人的生态化才能真正实现。所以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根本原则。

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功能

1.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促进功能

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经济、社会和自然各子系统的全面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促进功能建构应能保证这种发展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促进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促进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促进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增长,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创造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的、包括社会和生态在内的广义经济价值,并以此作为整个经济系统活动的目标。另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使传统产业在自然承载力的基础上逐步更新。

第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保证自然系统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不仅不能污染和破坏自然,而且必须维持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并使二者协调一致。具体来讲,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发展应控制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可更新范围之内,应在低耗、少投入上下功夫;二是所带来的发展不能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承载能力,应在少污染甚至是零排放、可更新的方向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上,尽量采用可更新的资源,并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具有资源投入少、能源消耗低、污染程度轻等特征。

第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作用结果是直接面向人类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以及不断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促进人类社会关系逐步走向和谐、公平,能够不断地提高全人类的素质和道德风尚,最终使整个社会结构优化,使人们追求卓越。

2.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协调功能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不仅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各子系统的发展,还应能协调好各子系统间的关系。只有了协调,才能使经济、社会和自然各子系统的发展关系趋于和谐,从而更好地发展。这种和谐的关系从根本上可保证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实现可持续的互动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协调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协调经济增长与自然系统的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协调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自然系统在不超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为经济系统提供发展的资源,尽量减少经济系统的产出废弃物对自然系统的污染和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改变单纯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由粗放式、资源型经济向生态化、知识型经济转换。促进经济子系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以减轻对自然系统的压力。

第二,协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在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间建立桥梁,在提供满足人类各种需求的同时,使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向绿色化转变,促使人的进化沿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同时,又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适宜的物质条件和生态空间。这两方面都内在地要求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该支持这种协调。这种协调广义上讲包括与人口政策、环保制度与国际合作等相关的一切技术创新方面的活动。

第三,协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

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和谐关系体现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观,即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不是“物”,而是“人”,是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系统为社会系统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消费品,而社会系统则为经济系统提供公平、和谐、有效的保障和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应能促进二者和谐关系的加强,保障社会系统对经济系统的支撑作用,同时又能促进经济增长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的功能应能促使经济、社会和自然之间形成一种互补互进的超循环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是关键手段、自然系统的持续是基础,经济系统的持续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是目的。只有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在发展中实现了协同,才能更好地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董景荣周洪力:技术创新内涵的理论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7(7)

[2]FReemanC.theeconomicsofindustrialinnovation(2thed.)[m].themitpress,1982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998

[4]manSFieLDe.industrialresearchandtechnologicalinvovation[m].newYork;wwnorton,1968

[5]孙晓宁李军训田伟:对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m].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3)

[6]陈彬:可持续发展与技术创新生态化[m].科技成果纵横,2005(6)

[7]远德玉李兆友夏保华:企业创新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8]彭福扬等: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篇8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定义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起源于人们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是否可以永续性取得,财富是否可无限地增长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得到重大关注。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世界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导致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学者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dubos)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概念。1987年,以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概念得到与会者的共识与承认。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点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国际社会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类有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权利,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生活;第二,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第三,为了今世和后代的利益,环境必须成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的发展不应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环境与发展同样重要。

我国国务院也在1994年3月25日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核心内容概括如下:一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展科学技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发展教育,改善卫生和健康状况,改善社会福利制度,消除贫困等,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从以上的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几种内涵:

(1)公平性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但在现实中,人类需求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公平因素,这种公平广义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给全体人民以机会去追求较好生活,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首先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重要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当代人在创造与追求自己的发展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机会和后代人的机会平等,在满足自身需要时,不应该损害下代人的利益。

(2)持续性

这里所谓的持续性因素是指在发展时不应该损害支持全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能超越自然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世界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都是共同的,同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系统性

从我国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中,强调经济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求维护代际公平,实现永续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一种发展战略,其必然要具备系统性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只有经济增长才能体现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可持续发展强调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其不但重视增长数量,还要求提高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使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从而,发展时必须要保护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3)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正如可持续发展内涵所揭示的,其要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并创造出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3、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简言之,可持续具备以下3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之间不可分离。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达不到实现全球环境的美化。生态持续是持续、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符合系统的持续、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简单的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人类发展的需要,而是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以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只顾发展不顾环境,而是尽力使发展与环境协调,防止、减少并治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持续不断的,不是会在有朝一日被限制或中断的发展,它既能满足当今的需要,又不致危及人类未来的发展。

二、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经济法是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价值也具有指导作用。此外,经济法产生的目的也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密切联系。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调整,它是以国家为主导推行的,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制形式,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发展模式的调整必然必须借助经济法功能和调整机制。从而,二者结合是发展的必然。

(一)产生背景和目的的相同性②

经济法是20世纪出现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是20世纪中外法制史上最突出的成就之一。当日趋激烈的竞争导致自由竞争的秩序被扭曲,需要对竞争秩序进行规制;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高度的社会协调;市场自发调节的缺陷逐渐暴露,需要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时,国家因素介入经济活动,经济法即应运而生。它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介入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法是现代法,它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危机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危机应对法。现代社会的各种危机,如当前的金融危机、人口危机、就业危机、贫困危机、环境危机等,有共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正是这些根源造成发展的障碍和不可持续,在面对此种危机时,人们就需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模式反思后的产物,是对传统模式的变革。

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和定性虽然一直存在争论,但就其使命而言,中外早已形成共识,即国家(政府)依法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消除由市场经济自发性所带来的负效应,引导整体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运行。③这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和权利,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和包容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几种不同目标取向。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使命的一致性,使它们可以天然地融合在一起。

(二)价值理念和价值取相向的相融性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存在共通性。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和效益。可持续发展也要求维护和实现全人类的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虽然具有更高的层次,但在理念本质和价值取向上仍与经济法具有相融性。经济法中体现了公平的价值理念,利用市场规制法排除市场中的垄断?限制竞争或不正当竞争现象,在垄断者与弱小企业间实现了机会公平,同时凭借社会保障法?利用税收杠杆,通过国家的干预,实现结果的公平。可持续发展同样追求公平的理念,所不同的是更强调代际公平,要求当代人在进行满足自己需求的消费和活动时,也对后代人的需求承担起历史的和道义上的责任,维护代际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的永续发展。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也是历史的必然。④

(三)范围内容的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许多方面。经济法的内容范围,如宏观调控法的制定与实施、市场秩序及规则、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等都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既有宏观的社会整体要求,又注重保护微观个体利益,并求得整体均衡与和谐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构建相对稳定的秩序环境。⑤

三、经济法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之后,法学界就预测到其对法学研究和建设将带来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从立法到司法,从理论到实践等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研究成果大多见于环境资源法、法理学等领域,经济法学界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⑥

1、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价值的探究

顾功耘主编的《经济法教程》(2002年)认为,效益是一切经济生产活动的最高价值目标,所以,经济法基于其固有的目的与使命,把效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目标也就变得合乎逻辑了。但是仅以效益定义经济法的价值显然过于笼统,无法与其他法律部门所追求的效益区分开来。经济法关注的效益是更高层次的宏观上的效益,即"社会整体效益"。但是这还不够,我们可需要发展,从而将其表述为"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其更体现出现代经济法的动态化效应,也更能体现和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因为它不仅追求效益的简单循环实现,而且追求效益的不断复合增生。"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提法的引入的主要意义在于顺理成章地导出"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实际上涵盖了"发展"与"效益"的提法。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和平衡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几种不同目标取向,因此,经济法的价值可以最终表述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整体效益",这一提法至少包含以下三层含义:体现了市场个体之间的协调;体现了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协调;体现部门、地区经济结构与资源宏观配置的合理化。

2、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探究

杨紫煊在《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与《经济法纲要》的制定》一文提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遵循客观规律协调本国经济运行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率优先、兼公平的原则;坚持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兼顾各方经济利益的原则;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兼顾当前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将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在经济法之中的观点。

陈乃新在《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刍议》一文中也主张这一观点,并认为是指人们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的基础上追求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科技相互协调永续发展,追求当展公平与代际发展公平相统一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3、关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体系的探究

李昌麒和鲁篱的《中国经济法现代化的若干思考》一文提出,中国现代化的经济法体系主要应当由以下几部分构建:市场主体规制法;市场秩序规制法;宏观经济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法律制度;社会分配法律制度。之所以将宏观调控法与可持续发展法合并构成二级法,理由有二:一是基于生态失衡已成为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联合国已将之纳入《21世纪议程》的重要事项,因而国家必须对此予以关注和干预;二是考虑到文明不断进步与生态恶化构成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必须依赖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法律措施才能予以解决,因此,将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合并构成二级经济法,其主旨在于树立宏观经济调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

应该来说,经济法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是极其有限的,还需对其进一步完善,是经济法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融合,从而促进我国发展。

注释:

①齐建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考辨析》,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87-88页。

②李挚萍:《论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01-102页。

③程信和、李挚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和制度创新》,载《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第68页。

④胡宁、董世华:《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变革与创新》,载《财经界》(下半月刊)2006年3月,第21页。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篇9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源于人们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是否可以永续性取得,财富是否可无限地增长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人们对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的忧虑。其在20世纪50至70年代得到重大关注。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世界轰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作者描绘了一幅由于农药污染所导致的可怕景象,惊呼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从而在世界范围本文由收集整理内引发了人类对发展观念的争论。10年后,两位著名学者者巴巴拉·沃德(barbaraward)和雷内·杜博斯(renedubos)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即可持续发展的境地。同年,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概念。1987年,以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她任主席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取得共识。我国有的学者对这一定义作了如下补充: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可持续有3个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之间不可分离。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立追求生态持续达不到实现全球环境的美化。生态持续是持续、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符合系统的持续、稳定以及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简单地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人类发展的需要,而是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的潜在能力,以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不是只顾发展不顾环境,而是尽力使发展与环境协调,防止、减少并治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使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持续不断的,不是会在有朝一日被限制或中断的发展,它既能满足当今的需要,又不致危及人类未来的发展。

三、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具有内在的、天然的联系。经济法是调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保障,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法的价值也具有指导作用。此外,经济法产生的目的也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的天然密切联系。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的战略,是国家总体战略的调整,它是以国家为主导推行的,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制形式,国家发展战略及其发展模式的调整必然必须借助经济法功能和调整机制。从而,二者结合是发展的必然。

(一)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具有相似性

虽然调整经济的法律规范早已存在,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却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自发调节的弊端所导致的总体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逐渐加剧,国家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应运而生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几乎是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被提出的。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如土地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人们在寻找解决现代社会各种危机和问题的途径时选择和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反思的产物,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经济法是人们对传统法律制度的缺陷进行补救的产物,是对传统法律思想和观念的变革。[1]二者产生的时代背景是相似的。

(二)二者的价值取向具有相似性

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公平、和谐与可持续等价值,反对只顾个人利益、眼前利益。要求它强调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张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经济法注重社会整体效益,追求国民经济运行的持续性和安全性。实现社会的正义与公平,保持经济自由和经济秩序的统一与和谐,维护国民经济运行的良性、持续的发展秩序,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经济主体和公民个人正常的经济活动,既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法立法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而这些价值体现的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者在价值取向上是相通的。

(三)范围内容的一致性

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发展等社会生活领域的许多方面。经济法的内容范围,如宏观调控法的制定与实施、市场秩序及规则、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配置等都与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既有宏观的社会整体要求,又注重保护微观个体利益,并求得整体均衡与和谐发展,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构建相对稳定的秩序环境。[2]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在产生背景、价值目标和内容范围方面存在诸多相似点。在实践中二者也相互促进。一方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法的重要指导原则,促使经济法价值的升华,使经济法更有生命力;另一方面,经济法通过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两大亚体系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二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续、稳定发展。

四、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之历程

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我国经济法始终坚持的基本方向。人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一切发展都将失去其必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人是社会系统的核心,因此,任何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的实施都不能离开人的积极参与,只有人才是发展的主体和发展的动力之渊源,一项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涉及到的人的因素。[5]现代化理论家阿列克斯·英格尔斯曾说过:“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6]这种发展理念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是完全吻合的。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共同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二者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这是人类社会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所以,发展必须尊重和保持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在发展过程中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努力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不仅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还能为后代人的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和可能性,这既对维持人类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7]也正是我国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更是今后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方向。

五、可持续发展则在我国经济法中的应用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经济法立法的影响

1.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经济法立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就须重新审视和评估现行经济立法,查明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立法有哪些遗漏或不明确之处;有哪些不配套或冲突之处。

2.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经济法律体系更为完善,更具现实适用性。在宏观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完善和发展了我国自然资源与税收法律“自然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不可能实现。”[8]同时,环境问题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严重的环境破坏与污染仍然存在,那么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一句空话而已,反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步入良性轨道。所以,要走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就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微观方面,可持续发展原则丰富了市场规制法平理念的内涵,促进了市场规制法的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理念是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代际公平,它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核心所在。但是,现行的经济法的公平观念仅是当代人的公平,这是不利于人类的普遍持续性发展的,这就要求经济法对导致代内不公平与代际不公平的制度与立法因素进行重新处理;对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进行合理配置。与此同时,还须进行一些超前性技术开发和研究,从而最终促进代际代内公平的统一。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意义

一国的国民经济总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而存在的,其根本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整体的经济发展,即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中国,这一目标集中表现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国民经济的整体系统是由各个区域经济所构成的,是各个区域经济间的有机联系。可以从地区的差异性出发,对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各不同区域经济之间进行研究,得出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特色,从而为国家经济整体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1)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因素。人口与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美好。适度的人口总量、优良的人口素质和合理的人口结构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前进步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适龄劳动人口,适度的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可以充分满足这种要求。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看,中国众多的人口为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农业劳动力、熟练产业工人,以及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人才、科学技术人才、文化艺术人才,为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极大贡献。

(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推动着人类发展。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四种主要资源,互为关联。人类科学合理的经济行为,有利于资源相互间的促动和良性发展。人类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将引起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若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即使耗费巨大的人力、技术和资金资源去拯救,也难以在短时期内恢复,不仅发展受阻,而且生存也将受到威胁。

(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因素。环境问题与人口、经济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急剧增长,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加上资本缺乏和技术落后,因而不得不以拓展生存空间的粗放方式来维持国计民生,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推动其经济增长。这种巨大的社会成本既是这些国家社会经济技术落后的结果,同时又是其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原因。

(4)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柱。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导致了产业技术革命,加速了社会发展进程,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今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日益依存于科技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所造成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人类才能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即实现可持续发展。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振兴科技是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因素。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理论一直忽视对传统的非经济因素的分析,这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理论“危机”产生的一大根源。随着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兴起和繁荣,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将传统的“非经济”因素(如文化、传统及制度等)纳入经济发展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中。一些经济学家走得更远,他们认为制度安排的不同是造成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甚至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制度因素对维持一国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由于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复杂、层次多变,子系统之间既有相互作用,又有相互间的输入和输出。某些层次、某些元素及某些子系统的改变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由优到劣或由劣到优的变化。因此,要在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出那些最灵敏的、便于度量且内涵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对于区域复合系统这样的复杂巨系统而言,不可能用少数几个指标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和变化,需要用多个指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发展状况。在设置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时,除了要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规范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并且有一定的科学内涵,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区域复合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发展潜力。

(2)动态性原则。区域复合系统运行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衡量只有通过动态指标来描述,才能够对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长期的动态评价。因此,应尽可能选择能够量化又能描述系统运行的动态变化值的指标。

(3)协调性原则。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各方面相互协调发展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发展,它是在代际、代内公平、区域内外公平、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与提高前提下的充分协调。这种协调既要求人与人、人与地的协调,也要求物质、能量、信息的有序流通和交换。

(4)相对独立性原则。描述区域复合系统发展状况的指标往往存在指标间信息的重叠,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从而增加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代表性原则。在完备性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力求简洁,尽量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

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根据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考虑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的因素,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六大子系统。它们分别是社会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经济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科技和教育子系统。衡量可持续发展是由多指标综合评价而定。

(1)社会子系统。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子系统的质量是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和科教协调发展的关键,合理的政治制度和分配机制、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历史文化以及稳定的社会环境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人口子系统。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人口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当人口数量超过区域承载力时,就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会减轻压力。因此,加强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只有经济快速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才能解决贫困问题,才能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4)资源子系统。这里的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能源、其他矿产、森林、水、草地、海洋和野生动植物。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基础,没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源存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5)环境子系统。优美适宜的生态环境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而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则会制约人类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环境质量的好坏是可持续发展与否的主要标志。

(6)科技和教育子系统。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不断进步可以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压力。发展经济,关键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教育的发展是根本大计。

五、结论

通过对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素的研究,可得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各个不同影响因素协调一致,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评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时,应以系统的观点,来分析各不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同地区应从地区特色出发,考虑地区特点,充分比较与其他地区存在的差异性,根据提供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地看待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便能够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现科,武玺,魏百钧,等.短板――应如何提升[J].经济论坛,2005,(16):4-7.

[2]肖金成,刘勇.“十五”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布局构想[J].财经界,2005,(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