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管理的认识十篇公共管理的认识十篇

公共管理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3:07

公共管理的认识篇1

目前,图书馆权利与读者权利讨论得多,“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论及较少。在人民的时代,人们的权利意识高涨,关于读者权利和图书馆权利的探讨十分热烈,而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却被遗忘了,但它确实存在着,贯穿于图书馆读者工作的各个环节。权力,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意志影响和支配他人行为的能力和力量。权力现象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权力关系得以建立的社会生活领域来看,可将权力划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和宗教权力等类型。图书馆公共权力属于社会权力中的一种,它是图书馆基于公共管理而产生的;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是以管理图书馆公共事务,维护读者平等、自由地利用图书馆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权力。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的价值取向是维护读者权利、维护图书馆权利,即这种权力指向危害读者权利与图书馆权利的侵权行为,不是用来对付读者。

2图书馆公共权力的本源及其目的

2.1图书馆公共管理的一切权力来自读者权利和权力都关乎利益。德国学者梅克尔(merkel1836-1896)认为,权利总是由“特定利益”和“法律上之力”两个要素构成。梅克尔的学说深入人心,逐渐取代了德国罗马法学者温特夏德(windscheid1817-1893)的意思说和德国著名学者耶林(Jhering1818-1892)的利益说,成为当今关于权利本质的最有力的学说。引用梅克尔的学说来分析读者权利,我们不难发现读者权利是读者为“特定利益”(获取知识、了解信息、愉悦身心、促进个性发展),所应享有的自由、方便地阅读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料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的“认知自由”)。而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正是读者为了“特定利益”,要求图书馆进行公共管理,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对文献信息资料进行整序,提供便利、快捷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等等而产生的。权力在本质上应当是保护权利,保护“特定利益”,使“法律上之力”得以实现。图书馆公共管理的一切权力来自读者,它的使命应当是读者权利的守护神,绝不是用来限制读者。它与读者权利具有目的一致性。

公众走进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读者,公众的“认知自由”就从读者权利中体现出来。读者权利具有普遍性,如人人享有生存权、劳动权、受教育权一样。作为前人辛苦劳动的结晶,文献信息不是专属于某一个人、某一机构或某一国家的遗产,而是留给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每个人,每个读者都有权分享。当图书馆尊重读者权利,尽最大努力去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时,读者就赋予图书馆一把利剑,用于有效地保护读者权利不受侵犯,这把利剑就是权力。当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形成一种制度,当图书馆与读者团结起来形成一股力量,侵犯读者权利和图书馆权利的行为必将大大减少。在制定法律、平衡各方利益时,还能为读者权利和图书馆权利赢得更大的空间。

2.2保障公众的“认知自由”是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的目的

为什么要强调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因为该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为什么公众的信息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因为这是实现公众“认知自由”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根本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年《公共图书馆宣言》(以下简称《1994年宜言》)从开头就提出:“社会和个人的自由、繁荣与发展是人们的基本价值。”要实现这些基本价值,就要使“每个有文化的公民能够行使其民利,并能在社会上积极发挥作用”。而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对知识、思想、文化及信息的自由的获取”是有效地行使其民利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公共图书馆的地位应置于实现社会和个人的基本价值的高度来认识,与整个社会和全人类的繁荣与发展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而,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不是追求图书馆自身的特权,它的终极目标在于保障公众的“认知自由”。

2.3避免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滥用

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是读者权利的保护神。但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如果不加以制约,又将成为读者权利的最大、最危险的侵害者。由此,我们应当谨慎地行使我们手中的权力,避免出现权力滥用。在现实中,某些图书馆任意压缩读者的学习场所,将馆舍用于出租或经营,直接损害读者权利;或将本来免费供读者借阅的部分文献用于出租;随意将购书经费挪作他用;收取高额的办证费、借阅证押金;假读者培训之名收取培训费、资料费;向借书超期或其他违反图书馆规定的读者收取高额罚款等。这些做法不仅与我国图书馆事业管理的法规相抵触,也违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确定,并极力倡导的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的原则。可见,图书馆权力滥用将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图书馆必须净化服务意识,抛弃狭隘的功利行为,要理解读者、关心读者、爱护读者,对读者坦诚相助,提供优质服务,尊重读者权利,切实保护读者权益。因此,有效制约和规范图书馆权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例如,图书馆在出台涉及读者利益的服务规划、措施时,应当援引“听证制度”,广泛征求读者的意见,确保读者的权利不受侵犯。

3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的内容

3.1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基本保障

图书馆是人类精神产品集中的地方,她为读者提供的是知识,以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公民平等、自由地利用图书馆是每一个公民的当然权利,在接受图书馆服务时应享有自身的人格。读者的风俗习惯应受尊重,这是《宪法》规定的重要内容,公民受教育权是不可剥夺的权利。图书馆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基本保障包括尽一切可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要,保障读者在图书馆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可抗力除外),保护读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受侵犯等内容。这既是图书馆的义务,也是图书馆的权力。当遇到侵犯读者权利的人或事,图书馆有权排除干扰,制止对读者的侵权行为,制止破坏图书馆公共财物的行为,维护图书馆良好的服务秩序。同时,图书馆还要为读者保守秘密,读者的个人信息、阅读记录、复印记录等等,除非得到读者的许可,否则不能公之于众。在为读者获取信息提供基本保障方面,国外图书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走在前面。在日本图书馆界,甚至提出“图书馆拒绝各种检查”,也就是以图书馆公共管理权力对抗行政权力,从而有效地维护读者权利与图书馆权利。《1994年宣言》中单独有一条文提到:“藏书与服务均不受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或宗教审查,也不受商业的压力。”其目的也是为了使读者能够平等地、充分地利用图书馆的藏书和服务。

3.2维护信息公平与信息民主

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意义在于,它的存在使社会中每一个公民具备自由获取知识或信息的权利,它代表的是一种社会用以调节知识或信息分配,以实现社会知识或信息保障的制度。公共图书馆制度能够保障社会成员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保障公民求知的自由与求知的权利,因而从知识、信息的角度维护了社会的公正。《1994年宣言》十分强调“平等”的原则,它在论及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时说:“公共图书馆应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向所有的人提供平等的服务。”其别强调要为“语言上处于少数的人、残疾人、住院病人及在押犯人提供特殊的服务和资料”。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差异的存在,仍有部分社会成员在获取知识或信息方面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他们不但缺乏通过网络自由获取信息的技术能力,也缺乏通过产业化的信息服务机构获取信息的财力。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种信息弱势人群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比例,他们的信息缺乏已成为这种国家民主政治进程的最大障碍。而目前可以为他们提供信息保障的机构制度,仍只有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在弥补“数字鸿沟”、维护信息公平与信息民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并且是无可代替的作用。

3.3自由选择文献信息资源的权力

图书馆拥有决定文献信息资源取舍的权力。任何一个图书馆在收集文献信息资源时都需要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选择。从最终结果上看,选择就是对一部分资料的排除。图书馆对资料的选择,必须是“非审查性选择”,而不能是“审查性排除”,这就是对自由选择文献资源权力的一种限制。“非审查性选择”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国外提供的经验是:不依据作者的思想、宗教、党派等原因排除其著作;不依据图书馆或图书馆员个人的关注和兴趣选择资料;不依据来自个人、组织、团体的压力或干涉排除资料;对图书馆或图书馆员个人的“自我限制”进行限制。对图书馆自由选择文献资源的权力进行限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读者的“认知自由”。

3.4对某些资料信息的提供进行必要限制的权力

图书馆在提供资料信息服务时,一方面要尽其所能地满足读者,另一方面要对某些资料信息的提供进行必要限制。就目前国外形成的规范看,至少有三类资料信息被公认为是图书馆必须限制提供的:一是侵犯人权和个人隐秘的资料;二是被法律判定为出版物的资料;三是捐赠者或委托者拒绝公开的非公开出版的托管资料。尽管国外学者对有关这些资料的判定标准、判定主体等问题有激烈的争论,但在“限制提供”这一点上是没有异议的。同理,图书馆对某些资料信息的提供进行必要限制的权力是没有异议的,只是应当有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判定标准和法定的判定主体及判定程序。

3.5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行为规范的权力

图书馆作为一个大系统,它由书刊采访、编目、典藏、外借、内阅、情报检索、书证制作、统计等若干子系统所构成。为了方便读者的利用,图书馆必须进行有效管理,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造就一种秩序,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采取允许和禁止的明确规范形式,规定读者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和不应该做什么,同时由于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事先告诉读者应该和能够做什么,不应该和不能做什么,对读者的行为起到了指引、统一、评价、预测、教育和惩戒的作用。读者有义务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按期归还馆藏,禁止占有或偷盗;有义务做文明读者。

3.6保护图书馆财产的权力

保护图书馆财产是图书馆的重大职责,基于这种职责,图书馆拥有保护图书馆财产的权力。保护图书馆财产包括爱护图书馆环境,珍惜图书文献和馆内设备,要求读者讲究个人卫生和良好阅读习惯,不损坏桌椅、书架等公物,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要求读者和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操作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要求读者保持文献资料的完整,不毁损、不丢失,按时归还所借文献资料等,并对实施破坏图书馆财产的侵权人进行教育、罚款(罚款及数额应当有法律、法规依据),从而确保图书馆财产的安全。

公共管理的认识篇2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公共政策;应用经济学;城市化;经济发展

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就历史而言,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城市管理职能也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也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

三、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笔者认为,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存在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部分分离。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

在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上,我们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

我们要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用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可罗列以下三点: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

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

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

四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的产业文化观念;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公共管理的认识篇3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定位

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1998年本科专业设置调整后增设的一个新专业,虽然起步晚,但生命力极强。短短十几年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从最初的星星之火迅速发展成今日的燎原之势。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500所本科院校设立该专业,各个院校也纷纷在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具备各自特色的人才培养定位。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这是最为普遍和广泛,也是高度一致的说法。笔者认为,“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可能更为贴切,这种说法有两个重要内涵:一是所培养的人才要能够符合现代化的要求,通俗一点说就是要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二是所培养的人才主要工作和功能应该是服务,为公共事业和利益服务。基于“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的内涵,我们认为,办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固然重要,但也要有统一的思想或者说是普适的定位,在一个普适定位基础上建体系、铸特色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具备通才意识。

笔者早年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习期间,时常会听到同学抱怨说“我们这个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的东西不够专,什么科目都只是学了一点皮毛,结果就是好像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其实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我们的老师了解到同学的这种反应后也一直试图努力在教学中增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以满足同学们的要求。传统的观点认为大学本科专业教学是一种“专才”式教育,注重人才技能的“专才化”培养。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和边缘学科大量出现,这种“专才式”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凸现出来,越来越难以适应高层次的社会需求。笔者认为,大学本科的专业教育尤其是公共管理这一类的专业教育就应该是以“通才式”教育为主,而职业中专、大专等院校以及部分本科院校的部分专业则以“专才式”教育为主要目标。我们的社会需要具备一技之长的专才,更需要博通古今、学贯中西的通才。公共管理是一门横跨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综合型学科,它所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跨学科的综合型人才,即“通才”。当然,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不能保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都是“通才”,但是至少我们应该让学生具备这种通才意识,使其具有日后成为“通才”的可能。作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也出来工作了这么多年,现在回头看看,其实这个专业是很有底蕴的,它的多科性为我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和空间。我们存在的“不专”的印象往往就是由这个多科性而来。但事实上,经历过大学就应该清楚,我们学习应该有所侧重,只凭老师课堂上短短几十分钟的讲解,任何专业你都无法做到“专”,要想“专”,更多的还得靠课余时间,还得靠自己去多泡图书馆。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既然给我们提供了多科性,那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或者职业发展方向,培养自己在具备通才意识的基础之上有选择性地钻研于其中的某一细分学科领域。所以,综合来看,同学们在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过程中的这种“专业性不强”的认识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认识误区,而老师们千方百计设法在教学中增强专业性的做法也是不必要的。这个专业的多科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特点就是既通又专,具备通才意识的专业人士将更符合现代化公共管理服务的要求。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具备大众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虽然招生火爆,但就业情况并不如预期的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同学拿到offer但总是认为还不够好,认为自己应该可以找到更好的,因此错过了一个又一个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还在于学生把自己摆得太高了,总认为自己是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那就应该从事公共管理类的工作,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事业机构等。究其根源,还是精英教育意识在作怪。从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实际上一直在实行精英教育,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精英教育备受推崇。所谓精英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的教育。在现阶段,能够进入本科大学学习的仍旧是少数,仍可以称之为精英。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专业的名称就很容易误导学生,让很多不懂得公共事业管理真正内涵的高中生在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就抱着“学了这个专业以后出来就可以从事公共社会事务管理”(通俗点说就是当官)的想法,招生宣传的过程中,各大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前景方面也大肆渲染,更加剧了学生的这种误解。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期间往往精英意识太甚,一旦步入社会感觉到落差之后就容易迷失,甚至是跌的很惨。这样讲并非否定精英意识。精英意识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必要的,但要适可而止。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向同学们灌输大众理念,将精英意识与大众理念融合:一方面我们要强调这个专业的泛服务性(即公共服务性),让我们的同学对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有一个理性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同学们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同学们客观认知自我,放低身段,以服务公共事务而非管理公共事务为目标。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应该注重非知识性教育。

非知识教育是与知识性教育相对。知识性教育是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非知识性教育也就可以定义为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以外的教育,笔者认为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或者说如何去做?对于大学教育到底是知识性教育更重要还是非知识性教育更重要很难有一个定论,笔者认为要因专业而异。对于那些专业性强、工作环境和内容变化不大或者倾向于理论研究的专业显然是知识性教育更重要;但对于那些专业性不强、工作环境和内容经常发生变化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则是非知识性教育更为重要。公共事业管理就是这样一门综合型的实践性、应用性学科。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晶。公共事业管理作为一门知识体系尚不完善的新兴学科,其知识更新速度显然快不过今天明显加快的社会进步步伐。尤其是伴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公共事业管理服务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在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出现新的问题。这些新的变化新的问题很可能是我们现有知识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后的公共管理与服务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创造和总结、提炼知识去适应这些新的变化,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因此,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应该只是为了专业学习而学习专业,而是要更多地把专业学习看作一个过程,一个通过专业学习培养自己触类旁通的快速接受新知识和发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过程。这就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非知识性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纵观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应该说道路是曲折的,前景是光明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传统行政职能将逐渐弱化,而更多地履行公共事务管理服务职能。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在政府传统行政管理职能弱化的同时,必然要出现更多地社会公共组织来填补政府职能领域的空白或者辅助政府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将成为构建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因此,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十分重要,但不论如何定位,通才意识、大众理念和非知识性教育都将是做好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普适定位。这种普适定位更有助于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国家培养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的朴素愿望。

参考文献:

[1]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03).

[2]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5).

公共管理的认识篇4

abstract:publicsuperintendentwhenimplementationeffectivepublicadministrationassoonasshouldhavedecidesfromawakesability.Fromawakesabilitytobehelpfultothepublicsuperintendentforoneselfacorrectlocalization,ishelpfulinthepublicsuperintendentknewoneselfareengagedinthework,ishelpfultothepublicsuperintendentoccupationalethicslevelenhancement,ishelpfulimplementstheeffectivepublicadministrationinthepublicsuperintendent.

关键词:公共管理者自醒能力

keyword:publicsuperintendentFromawakesability

作者简介:朱进芳,女,1972年生,汉族;工作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自醒能力是一种自我认知能力,就是一个人对自我情绪、情感的体验,对自己行为的动机、目的、过程策略及结果的认知,进而能够对自我进行有效地控制和驾驭的能力。自醒能力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有利于个人的自我完善;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预测能力。公共管理者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共权力,负责运用资源,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公共管理者既有公共的性质,又有管理者的性质,他的一言一行将关系到人民的甚至是国家的利益得失,因此自醒能力对于公共管理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的自我剖析

自醒能力越强,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意识,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特长是什么、适合做什么,正确的认识自己的性格、知识水准、技能程度、智商、情商、思维方式及方法、道德水准等等。只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能扬长避短。很多时候我们都逃避审视自己,模模糊糊地觉得自己好像就是这个样子,也说不出来有什么不对或者优秀的地方,很难对自己进行一次剖析或者总结。这样你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怎能让这个社会来了解你呢。因此自醒能力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了解自己所面对的环境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做什么,你就能做什么的,因为有环境的制约,你必须要考虑周围的环境,他们制约着你所拥有的机会。“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什么是“东风”?其实就是要达到目的的条件。如果你并不具备你所要做的事的条件,而你一定要去做的话,那么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在此,自醒能力就担当起此重任,它会利用其功能对自己周围的一切作出客观的分析,以便找到“我想往那方面努力?我能往那方面努力?我可以往那方面努力?”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最终对自己作出正确的定位。

二、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纯洁公共管理者的需求

公共管理者的自醒能力越强,他就越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和安全需求,然后是被爱和尊重的需求,接下来才是自我实现的需求。[1]当一个人的自醒能力欠缺时,他可能只对眼前的利害得失更为关注,而最终却忽视了更为长远的东西,因此才会出现诸如决策的短期效应,、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等很不正常的现象。当一个人的自醒能力足够强时,他就能够不断地审视自我,觉察出自己的优缺点,最终理解自己需要什么,自己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努力等问题。

作为公共管理者,不论职位高低或功劳大小,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危和利益得失,更多的是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得失。当他的自醒能力足够强的时候,他就不会将自己的眼光仅局限到自我,而会以全心全意为宗旨,把关心人民的疾苦当作自己最大的需求,他就会广泛联系群众,尊重人民的权利,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甘做人民的公仆,认真倾听、搜集、分析、接受、和采纳群众意见,自觉、主动地尽一切努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始终不渝地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同一切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做不调和的斗争,以致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二)公共管理者的自醒能力有利于强化公共管理者人本管理的理念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采用种种手段,充分挖掘自然进程赋予人的各种潜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提高管理绩效。人本管理是一项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复杂系统工程。实现人本管理,包括实施一系列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子系统工程。人本管理的原则有:个性化发展准则、引导性管理准则、环境创设准则、人与组织共同成长准则。

人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大趋势,过去的那种靠强制、压制进行管理的历史已经过去,也是根本行不通的,因为无论何种管理工作都要靠人去实施,不重视被管理者的需要的管理只能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当管理者的自醒能力欠缺时,他就无法正确而深刻地体会到被管理者的行为特征和要求,他就不会顾及被管理者的感受,从而忽视人本管理的理念,而只把管理无效的原因归结到其他方面。反过来,当公共管理者有足够强的自醒能力时,他就能以己推人,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有能力进行有效的人本管理。

(三)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公共管理的性质

自醒能力强的公共管理者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不仅肩负着公共和管理者双重的责任,还担负着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能承担从内心主观上认为应该担负的责任,主要包括忠诚、良心和认同感;还能承担客观责任,包括由制度和职业关系所决定的责仁、为了公众利益所应当和必须负有的制度和社会方面的责任。他的每一个决策和实施的过程都有重大的意义,必须慎之又慎,必须做出科学的的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主观臆测。公共管理者只有具有相当强的自醒能力,才能担此重任。

三、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就是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人们在其工作中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奉公、守法、忠诚、负责、政治坚定、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勤奋敬业、公正行政。自醒能力强的公共管理者通过对自我需求和自己工作性质的正确认识,就能以公共利益为己任。

(一)自醒能力可以使公共管理者秉公办事、勤奋敬业

自醒能力强的公共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公共管理的神圣与崇高。在认识到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后,就会按照公共利益原则和公共理性的要求去处理公共事务。做到一是办事公道,断事公心,不徇私情,不枉国法;二是为人正派,是非分明,不虚美,不险恶,不拉帮结派,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三是光明正大,襟怀坦荡,不歪曲人意、不隐瞒己见,不文过饰非,不搞阴谋诡计;四是在日常工作中竭尽忠诚,兢兢业业,不潦草塞责、无所用心;五是艰苦奋斗、不畏艰险、任劳任怨,视所负职责如生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自醒能力可以使公共管理者遵守法律、清正廉洁

遵守法律本身也是由公共利益原则决定的。遵纪守法是公务人员履行义务的保证,其含义相当广泛。公务人员首先是一位公民,他必须同其他公民一道,遵守而且要模范遵守国家宪法和各项法律,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次,公务人员必须遵守有关公务人员特殊整体的各项法律法规。再次,公务人员必须遵守自己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规范要求。最后,公务人员必须遵守本人所处于的特定职位的具体规范和规则。

自醒能力与公共管理者的清正廉洁有直接的关系。前几年因受贿锒铛入狱而名噪一时的某省级干部的自白颇为典型。他说:“近几年来,我官做大了,便放松自己,不注意提高道德自律能力,没有了坚定的道德观念,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制约很少,即使有也是形式化、表面化、因而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地被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淹没了。”[2]从这短话我们可以看出,自醒能力对公共管理者清正廉洁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因为的自醒能力越强,公共管理者的的自我驾驭能力就越强,他就能经的起各种诱惑,不会置人民大义而不顾,失去自己作为公共管理者的办事原则,真正理解国家公务人员的清廉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高

(一)自醒能力有助于公共管理者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公共管理者的自醒能力越强,他的洞察力就越强,他的预测能力也就越强。他就具有更强的分析思考和决断能力,他能够收集相关资料并据此做出合理的假设和构想从而能从众多行为过程选择中自行决断,能够全面分析问题,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分辨是否每个问题都有深入分析的必要并决定问题的轻重先后,在各种建议自开始时就未受到任何支配的前提下,尽量收集可能的解决方法,估算各种选择的优势和劣势,做出合理的判断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二)自醒能力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者的计划组织能力

公共管理者的自醒能力越强,他就能够对整个组织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作出一个合理的判断,能够对每个组织成员的心理偏好和行为特征进行正确的分析,因此他就能够进行有目标、系统化、前瞻性的协调工作,为自己和别人拟订必要的工作步骤,有计划的运用材料和资源,计算投入和产出,考察技术性可能,时间充足度和背景条件,将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问题考虑在内,注意目前和将来的任何需要,将取得的最佳成果与花费的时间有机的结合,最终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

(三)自醒能力有助于提高公共管理者处理压力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醒能力的公共管理者能够有效的控制自我,能够对自我和事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他就能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保持原有的工作标准,无论面对的是何种艰巨的任务和社会压力,能不懈的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直到找到答案,不浅尝辄止,轻易怀疑原先的结论,能顶住超负荷工作的压力,日间工作时几乎没有过注意力分散或疲倦的迹象,能同时处理多项任务,能迅速承担额外的烦琐工作,加急赶任务时,仍能洞察细节。

(四)自醒能力有助于提升公共管理者的个人形象进而实现有效的公共管理

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管理者的个人魅力在无形中促进公共管理的有效性。个人形象是指通过个人的口头及肢体语言在他心目中确立起来的积极、稳重、可信的印象。自醒能力强的人,就能够自信而不自负,不虚情矫饰,稳重从容,语言表达清晰而有条理,谈吐轻松、流利、,善于运用说服力的肢体语言,保持自然的目光接触,行为举止彬彬有礼,有分寸感,善于避免挑衅,过度反应或敌意行为。因为管理者一旦被被管理者所吸引,那么管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因为被管理者对管理者强烈的认同感。

自醒能力对于有效的公共管理者的其他素质的培养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根据波茨曼和史陶斯曼在《公共管理的战略》中提出的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其中良好的自我评估者的前提就应该具有较强的自行醒能力。另外,有自醒能力的人本身就很有耐心,因为他从来都是在不断地分析思考。

总之,管理是一种可以被我们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关于赢的力量与艺术,公共管理者内心世界的情绪、情感影响其外在的世界。换言之,公共管理者的思想有多远,他所实施的公共管理就会多有效,在你成为公共管理者之前,自醒能力只与你自己有关,在你成为公共管理者之后,自醒能力还与别人有关。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的认识篇5

内容提要:该文提出了公共管理的简明概念;并把公共管理划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在此基础上,阐释了社会性是三大公共管理学科共同内涵。另外,简要阐述了社会性与政治性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有关公共管理学科建设的建议。关键词:共管理;管理学;社会管理论内涵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内涵是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基础和前提。然而,我国关于公共管理问题的讨论与争鸣虽早已开锣,但对其内涵却未有很深入的研究,已有的看法意见不一。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将管见和盘托出,就教于行家、学者。一、公共管理的概念与类型辨析(-)关于公共管理概念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的认识篇6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也更具国际竞争力。为了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这种背景下,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在下属的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及城市管理专业都开设了与专业相应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结合自身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2001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以来,专业英语教学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双语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双语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但是由于公共管理专业本身的综合交叉性、科技论文的文风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等原因,使得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认识误区

在黄淮学院培养方案中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是公共管理类大三学生的专业限选课,36个学时,考核方式为考查,从课程性质来看学校对公共管理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由于学校对专业英语仍然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导致教师对教学目标设置不能准确定位,这也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根本因素。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研究和交流的能力,不仅仅只是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更强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重点突出“专业性、应用性、交际性”。然而由于普通英语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英语挂钩,因此在高校普遍存在着仅仅将专业英语作为普通大学英语延伸的错误认知,很多教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不能准确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英语教学,如侧重对单词词组、语法、文章翻译及结构的讲解,而忽略对专业知识理论的讲解与分析,因而不能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获取公共管理国际前沿学术动态与成果的能力。对学生而言,由于学校及教师对专业英语存在认知偏差,因此在缺乏正确认知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性质及重要性也往往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和普通大学英语是同质的,目的只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并没有认识到学习专业英语的特殊目的。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毕业后用到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机会很少,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英语不如学习考研英语或四六级英语更有意义和价值,再加上是考查课,因此并不认可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价值,也普遍忽视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学习,这也给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2.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专业教师或普通英语教师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由专业教师承担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时,专业教师由于不具有英语教育的背景,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英语语言的障碍,突出表现在运用英语表达及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的不足,因此由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为专业英语的教学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语境,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若由普通英语教师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时,又会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而忽视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侧重于普通英语教学,使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进行专业学术研究和交流能力的教学目标不能顺利实现。因此,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普通英语教师在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疑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阻碍了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导致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多数专业英语教师还不具备根据学生学情及教学实践积累而自主编写专业英语教材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大多数教师选择的仍是已经公开出版的相对成熟的专业英语教材,无疑这些教材将给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但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完全依赖教材的做法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出现相对滞后且缺乏针对性的问题。目前已经出版的关于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材仅有4本,分别由李柱国[2]、顾建光[3]和李丹[3]三位教授编写出版。教材以英文文献的形式阐述和介绍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学习的有关知识,内容主要选自国外公共管理相关的经典教科书、知名学者论著等。但是截至目前最新的教材出版于2013年,教材内容难免滞后于当前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再加上教师自身教学及能力的局限性,如果在组织教学中授课内容不能结合学生学情和需求及时补充有关公共管理最新学术动态与成果,或者公共管理最新热点问题的相关专业知识,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实现通过专业英语学习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教学目标。

4.教学方法与手段僵化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来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的能力,这既是对以往所学专业知识的巩固深化,更是对学生专业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该课程往往在公共管理类高年级学生中开设,黄淮学院统一安排在第6学期。由于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大量专业术语及科技论文晦涩文体的存在使得学生学习难度大大提高,且大三的学生面临考研及就业的压力,对待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这样的考查课往往学习态度浮躁,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对专业英语的教学存在认知偏差再加上教师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僵化的问题。如有些教师在授课中以传统课堂讲授法为主,忽略专业英语的“专业性”而侧重于对单词词组的掌握、文章结构的分析、英文语法的解析及文献的翻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在一些课堂练习中也仅仅注重答案的对错,并不深入讨论分析学术观点,使得专业英语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并无二致。还有的教师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也仅仅局限于课件、黑板这样的传统教学工具,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沉闷而枯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量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课程考核方式应当是结合课程特点,围绕课堂教学,针对学生学情而设计。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不太重视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考核方式的设计,在综合成绩中侧重于结果考核而忽略过程考核,侧重于对专业英语词汇、阅读与翻译的考查而忽视对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查等,例如只采取从外文文献和英文书刊中摘取相应段落让学生做英汉互译的考试方式,这种仅靠一张试卷就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不仅没有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更无法体现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综合学习效果[4]。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在课堂中不能形成很好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无从谈起。

三、提升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认知偏差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根本因素。只有纠正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认知偏差,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是一门综合交叉性较强、语言应用与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既涉及英语科技文体的一般特征和公共管理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又涉及一定的专业内容及信息交流,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秉承“用英语深化专业知识”和“通过专业学英语”二者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公共管理专业学术研究和交流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专业性、应用性、交际性”。同时,教学实践中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目的与价值,认识到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交际性和应用性。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雄厚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学校应为专业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创建有利条件。对专业教师面临的英语语言教学障碍,应当组织开展wSK-petS5之类的英语短期培训,尤其是加强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语言培训,提升专任教师双语教学水平。设立专项培训或进修资金,鼓励教师与国内外高校就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直接交流,及时获取国际公共管理学术前沿成果。对于普通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普通英语教师和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模式,共同承担专业英语教学任务,相互交流学习,以期弥补普通英语教师缺乏公共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缺陷,课堂中使其能够对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优化配置教学内容

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选择对于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若能成功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便可大大提升学习动机及成效。因此,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既不应当局限于教材,也不应随意选取英文文献组成课程内容,更不能将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变成以翻译阅读为重心的课堂。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理论层面上,针对学生学情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应及时补充公共管理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并结合学生需求选取公共管理的核心议题展开专题式的学习,围绕专题、主题,结合听、说、读、写、译在内的各项语言技能,开展综合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实践能力方面,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英文科技论文文体写作、英文演说、一般性会谈交流、求职简介等教学内容,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应用技能。有条件的教师宜根据本校学生学情编写教材,便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4.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公共英语向应用英语的过渡,由语言学习发展为信息交流,更注重语言的专业性、应用型和交际性。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习内容枯燥、沉闷,且实践应用性不强。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应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施“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通过文章背景介绍、快速阅读、深度阅读、翻译精选、课后练习等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读写译的能力。通过teD等优秀英语视频观赏、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情景模拟、英文演说、自我介绍、电影配音等实训课程的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既提高了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及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5.科学设计考评制度

好的考评制度应当能够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大大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考评制度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重点突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专业性、应用型、交际性”。在建构评价体系时,教师应把握以下原则: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进行多维度考评。如可将实训成绩、作业、英文演说等模块作为过程考核内容,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对学生能力进行多维度考查。平时成绩量化考评,惩罚性激励与奖赏性激励相结合。如考勤表现实行惩罚性激励,对旷课、迟到的学生进行扣分,对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同学根据发言表现及时予以适当加分,最终考勤和课堂表现累积形成平时成绩,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能促使学生课下学习。

作者:杨珂单位:黄淮学院

参考文献:

[1]康淑敏.从教学语言运用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8,(6).

[2]王冠群.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

公共管理的认识篇7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和区域内关系的研究提出区域公共管理的一般概念,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一分析。

一、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

理论的发展总是反映现实和服务于现实,而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处于理论滞后现实的阶段。在学界,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锋和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的陈瑞莲教授,两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本着不同的目的对区域公共管理有不同的见解。刘锋教授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中山大学的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的典型代表,也是实质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我国区域行政进行研究的开创者。她在对区域行政深厚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些问题作了述评,认为任何一门学科和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不例外,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提出主要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主义与区域竞争的崛起、经济市场化下的区域政区间竞争加剧以及区域公共问题的大量兴起;而国外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间竞争理论、地区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研究、政府间关系与地方治理研究以及流域治理的实证研究。同时,她也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具有重要意义做了阐释,仅从理论创新角度看,一方面是推动区域科学研究的创新,另一方面,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能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对现代公共管理学学科创新。这些认识是深刻并富有创新意义的,然而,这些认识是在区域行政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公共管理的一个简约性的概括并没有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实质进行分析。毫无疑问,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要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必要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二、区域与区域行政

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又是抽象的观念上的空间概念,但不纯粹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区域。对区域的含义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的;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社会学把区域看作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经济学对区域没有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要对经济区域下一个比较确切的、同时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概括出其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首先,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概念;其次,经济区域必须有相应的公共管理层级以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区域在经济上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地区;第四,任一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划分,常采取两种基本的方法,由此可以把区域分成不同的两种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也叫集聚区域、结节区域、功能区域)。

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是基于其它学科对区域发展已有成果之上的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区域的界定应该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但行政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研究的侧重和偏向,因而我们在吸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必须界定一个适合行政学科研究的区域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把区域定义为“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对我们有很好的启示。区域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更多的是一种载体,体现各种关系和利益。在区域发展的行政学科研究途径中,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从地理学或经济学的研究中受到启发,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本文支持这样的界定,但笔者以为,既然区域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的,而这一定的标准可能是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一个或多个方面,那对区域的理解我们必须突破从地理学或行政区划研究出发的关注角度,从对其范围的关注转向对其内部实质内涵的关注。如果我们将区域内的主体按照较普遍的三分法划分为国家、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的话,可以发现,区域内各主体在不同的利益领域内形成各种交错重叠的复杂关系。区域作为区域发展中行政学科研究途径的基础性的概念,它更实质的东西在于它所蕴涵的多元主体和多领域利益之间复杂的关系,这是由行政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基于对区域的认识,中山大学的两位学者认为区域行政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间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根据这一理解,区域行政的行为主体应该是政府,强调的是政府间(同级政府之间与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政府的协调来达致区域内优质公共服务的提供。这是区域行政的基本内涵,那么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区域行政为什么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

三、区域公共管理

要界定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具有什么样的区别国外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冠以公共管理的研究著述层出不穷,但什么是公共管理,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国有学者在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现代公共管理即是“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在公共管理与传统公共行政的比较分析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的依据,但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便是在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比较中,公共管理的行为主体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其他各种的社会力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政主体;在公共管理的性质方面,公共管理要体现公共性,即指公共管理主体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在行为方式上,公共管理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不可否认,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区域行政走向区域公共管理是有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还有市民社会理论和治理与善治的理论。我国学者在考察我国现代化进程时认为,“要摆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首先必须从认识上实现一种思维的转向,不能像以往的学者那样,把目光的聚焦点只放在政治权威的转型上,因为中国现代化两难的症结真正的和根本的要害,在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没有形成适宜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确切地说,在于社会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治的结构性领域”,为此,他们引进了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并依据中国现代化的现实进行改造,“中国的市民社会乃是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规则,以自愿为前提和以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私域,以及进行参政议政的非官方公域”。#!&%就西方学者已有的共识的观点来看,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私人领域;(2)志愿性社团;(3)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它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自由的、理性的、批判性的讨论构成这一领域的基本特征;(4)社会运动。市民社会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后在全球范围内的再度兴起,与当代世界各国所发生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及对此的理论反思有密切的关系,面对现实,理论家们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地位重新思考。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什么是治理?在关于治理的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认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政的持续的过程。这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的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的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由于治理本身也只是一种实践的科学,毫无疑问也会存在失效的问题,为了完善治理理论,理论家们提出了善治的概念。概括地说,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具有五个基本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分析以上的各种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几个基本的共同点:一是它们都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不仅包括了政府还包括私人领域和市民领域;二是在管理的目标上,更多的突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协调的达成并达致最佳;三是在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上,注重合作,通过协商和调整,在认同的基础上统一行动。

综合对区域和以上理论的认识,本文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与区域行政有本质性区别的概念,可以将其界定为: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内涵:(1)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组织、私域组织和第三部门;(2)目的是解决由经济、政治或社会其它领域构成的复杂的交错性问题,实现最优的共同利益;(3)区域公共管理采用的方式和手段与经济市场领域和政府公共领域的管理不同,不是竞争和压制而是基于平等地位之上的协商和调解;(4)对象是区域内个体和共体之间相互形成的交叉重叠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4(1)

[2]王诤,区域管理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8-61

[3]杨龙,我国的区域发展与区域政治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4)

[4]刘锋,新时期公共管理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5]艾德加·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39

[6]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7]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12,

[8]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公共行政,2003(1)

公共管理的认识篇8

关键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通识教育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调查背景及目的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在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识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完整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自建校以来就以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方式对学生开展通识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该校正着力加强通识教育的开展,并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改革,为了能更好地制定相关改革措施,我们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全面真实地了解该校通识教育开展的现状、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看法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为下一步的通识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2调查内容和范围

本次问卷调查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大二以上(含大二)在校本科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该校通识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识教育概念的普及度、通识教育课程的影响力、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度、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满意度和期望度、该校通识教育师资力量以及对该校通识教育的建议。本次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412份,问卷回收率82.4%,有效率为100%。因该校大一学生未选修过公共选修课,所以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大二学生比例为68.7%,大三比例为29.8%,大三比例为1.5%。其中理工科学生占67%,文科学生占33%,男生比例为71.4%,女生比例为28.6%。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通识教育开设现状

自建校以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就开设了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来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是全校性的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和军事课程等;公共选修课主要是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包含了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因通识教育课程中公共必修课的设置情况与其他高校基本一致,本文主要调查分析该校公共选修课的开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以该校2012-2013学年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为例,共开设54门课程,69个课堂,以每班平均容纳70人计算,每学期约有4800名学生可以选到课程。从已经开设的选修课来看,主要涉及哲学(1门)、文学(10门)、史学(1门)、法学(9门)、文艺学(9门)、军事学(2门)、管理学(6门)、理学(6门)、工学(10门)等9大学科门类。该校公共选修课以“教师申报一专家评审一开课实施”的方式逐步建设和不断完善,课程通常安排在晚上,每周一次课,一次课3个学时,2013级之前的学生在毕业时必须修满6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方可正常毕业。

3.2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2.1学生对通识教育认识不足,概念不清

我们在学生中调查了“你是否了解通识教育?”这一问题,只有3.7%的学生对通识教育非常了解,19.9%的学生比较了解,而55%的学生表示不很了解,甚至有21.4%的学生从没听说过通识教育。大部分学生对通识教育不了解,对其认识不足,所以学校在通识教育的宣传方面还需加强。在对学生解释了何为通识教育之后,我们对“你认为开展通识教育有必要吗?”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其结果是15.3%的学生认为非常必要,70.4%认为有必要,14%的学生觉得无所谓,仅有0.3%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开。如此看来,学生对通识教育普遍都是支持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也是受到学生欢迎的。而且就学生已选修过的公共选修课来看,10.9%的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对他们很有帮助,71.1%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只有3.9%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以上调查结果说明,通识教育不仅是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学生实际需求所在。学生普遍认为通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提升道德修养,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3.2.2公共选修课课程数量少,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低

目前,国内高校一般通过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0%以上,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的通识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分别为32.9%、39%、43.1%、31.4%,28.9%(数据来源见各学校2005~2006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而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通识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1.4%,这一数据说明该校通识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明显偏低。然后从通识教育课程的数量分析,2012-2013学年该校共开设公共选修课54门,这与其他公办院校相比,数量还偏少,如2005年北京大学就已开设300门通选课,浙江大学开设了298门通选课。当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公共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3%,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该比例分别为11.4%、5.8%、8.8%、8.9%、9.2%(数据来源见各学校2005-2006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由此可见,该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在整个学分中所占比例偏低,学生接受的基本是专业教育。

3.2.3公共选修课的修读要求缺乏学科和领域限制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在公共选修课的修读方式上,没有像其他高校一样作相关限制,2013级之前的学生只要修满6个学分的选修课(大概3门课程),就能达到毕业时的学分要求,这导致有些学生选修的课程基本都是属于同一领域的课程,课程内容相近,没有达到通识教育多样化的目的。而对于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的必要性,80%的学生认为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必要,只有7.3%的学生认为没必要,还有12.7%的学生觉得无所谓。所以,学校应该完善选修制度,在学科领域、课程类别等方面做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加强对学生的选课指导,让通识选修课真正发挥其教育多元化的作用。

3.2.4课程设置较随意,缺乏合理的课程模块

从已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来看,该校公选课程开设较随意,课程领域没有进行明确划分,在课程结构上论证不足,课程内容功夫不够,造成“拼盘”的现象。我们在对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12.9%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目前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认为设置合理;70.9%的学生认为设置一般,比较满意;还有16.2%的学生认为设置不合理,有待改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虽然目前已经开设54门选修课,但有些课程内容偏浅,考核要求较低,容易造成通识教育成为“各个领域都有涉及,每门课程都懂一点”的知识教育,课程设置中缺乏完整的课程开设模块,忽略了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将背离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的公共选修课因为缺少合理的课程模块,造成了整体面貌“杂、散、乱”的“拼盘化”课程体系。并且课程的设置也没有照顾到学科间的联系,很少有跨学科的课程,这不利于达到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观国内大部分重点大学,都开设了一些跨学科课程,比如北京大学就开设了如数学与文化、科学与文化、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跨文化交际等跨学科课程。

3.3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

3.3.1与通识教育相关的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不健全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对通识教育非常重视,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上也已经初见规模,但是与通识教育相关的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目前,国内很多重点院校都已经建立了“大平台”课程体系来开展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推行“元培计划”,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南京大学设立“匡亚明学院”,纷纷在低年级实行跨专业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目前虽然已经搭建了以公共必修课课和公共选修课为主要形式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但是该校在通识教育这方面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尚未健全,并未达到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标准。比如学校目前还没有建立真正的通识教育教研室,虽然已经具备了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但后者更专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就会导致通识课程的发展较为滞后,通识教育的宣传缺乏力度,教学管理方面也没有专业课严谨。而且选修课一般都安排在晚上,在课程管理上也存在一定困难,除了学生评教外,没有督导小组和教务部门长期有效的监控,这必然影响教学质量,课程质量好坏与否也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所以,只有建立完善的考核和监管体系,才能促进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3.2通识课程教学缺乏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观念

在对“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公共选修课教师的教学态度”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后,我们发现59.2%的学生认为该校公共选修课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37.3%的学生认为态度一般,只有3.5%的学生认为老师不认真,敷衍应付。这说明大部分公共选修课教师的教学态度都是很认真的,得到了学生的肯定。而有些老师对选修课的教学有所松懈,比如有的教师在做好一份教案后,就一直沿用,没有及时更新课件和教案;有的老师直接将专业课的教案用于选修课的教学,没有考虑到选修课的教学对象,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的老师对选修课不重视,也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考勤和作业都不做严格要求,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另外,通过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通识课程方面采取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可以发现他们采用的一般都是讨论等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方法,而我们的通识教育还停留在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上,鲜少出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的现象。这从对学生的调查结果中也能反映出来,49.8%的学生满意他们已选修过的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法,41.9%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一般,还有8.3%的学生不满意目前的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的认识篇9

关键词:

和谐视角;公共管理者;领导艺术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行为为主的一种管理活动。公共管理需要涉及到公共组织以及公共组织中的工作人员,这样就需要公共管理机构当中的人员掌握公共管理知识。尽管中国在开展公共管理过程当中已经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当中也有一些是失败的经验,因此也客观存在很多问题,当前公共管理行为当中领导者自身的素质不够高,而且对于公共管理所需要的领导方式没有足够的理解。因此在公共管理行为当中容易出现一些人民和公共管理机构之间的冲突,从而导致公共管理行为没有办法真正对社会产生有效推进作用。因此对于公共管理方式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而公共管理并不仅仅是一种机械化的管理行为,更是一种感性的管理艺术,是一种领导方式艺术。领导艺术的探求对于公共管理的发展而言,有着关键的影响,而当前很多公共管理部门对于领导艺术的认知和实践,都缺乏一定成熟的理论认识。因此,对于公共管理的领导艺术在工作实践当中的运用,以及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视角下对公共管理者的领导艺术的探求,具备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和谐视角下公共管理者领导艺术客观问题

首先,当前的公共管理领导者其自身素质相对比较低,特别是在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素质都不够高,心理上的素质也不够健康等。当前公共管理的部分领导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运用辩证的方法去分析并且解决日常管理中的问题,在公共管理机构当中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除此之外,很多领导干部也没有具备比较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在文化基础上面以及知识面上都相对比较窄,没有对现代科学技术有足够的认知,在心理调节上也缺乏敏锐的调节能力以及更为良好的心理觉察能力,意志力上面也不够坚韧。因此领导者的这些素质,也影响到他们的领导艺术和领导能力,这样就无法真正地形成有效的领导力,也无法真正提高自身的领导艺术。很多领导者缺乏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方面的素质,所以在调节公共管理机构内部,以及公共管理机构与其他外部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尚缺乏有效的调节方式。因此,在公共管理机构的内部关系上缺乏和谐调解的有效机制。领导者没有办法掌握公共管理行为中所需要的领导艺术,当前外部社会形势和国际形势相对复杂,公共管理组织也面对着非常多的任务。在客观角度上,需要领导者结合和谐社会构建,掌握公共管理组织所需要的各项艺术,这里面就包括决策方面的艺术授权方面的艺术,以及创新、用人、和谐沟通机制等。但是,由于客观上以及主观上的原因,领导者在公共管理领导艺术上的掌握并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这个问题也影响到这些领导者在领导艺术上的提升,特别是在和谐社会构建基础上的领导艺术提升,会受到这方面的掣肘,从而没有办法让领导艺术和和谐构建互相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

二、公共管理者领导艺术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当前的公共管理领导者对于领导艺术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只有领导者对于领导艺术有足够的重视,才会对领导艺术加以注重,并且进行更深层次的培养和提升。对于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构领导者而言,如何更好地成为一个领导者,如何在和谐视角的条件下,对公共管理领导艺术进行提升,已经决定了领导者自身以及公共管理机构的发展。因此,对于公共管理机构的领导者而言,领导艺术的重要性认知不足,领导艺术对于整个公共管理机构的影响就大打折扣,没有办法发挥出领导艺术对于构建和谐的公共管理机构本身的重要价值。其次,很多公共管理机构的领导者缺乏对人性化和和谐管理的认识。对于人性化的管理,特别是以人为本的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前公共管理机构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而当前时代当中很多公共管理机构的领导者,仍然没有对人性化的管理有着足够的认识,并且不具备相关领导艺术的才能。因此,没有办法真正地让公共管理机构协调自身内部以及与外部之间的矛盾,也就没有办法构建和谐的公共管理机构。很多公共管理机构的领导者,把人性化的管理转变成为一种人情管理,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徇私,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公平管理。这样就没有办法让公共管理行为和和谐构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当前在推进公共管理艺术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很多领导者把领导艺术等同于做好好先生,没有对出现问题的下属进行公平的处置。很多公共管理机构的领导者,也不愿意在日常的管理当中得罪人,这样的管理对于公共管理组织而言是一种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再者,很多公共管理机构的领导者,并不认识到领导艺术当中所包含的关键知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都缺乏领导艺术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与思辨意识。一部分的公共管理机构领导者不懂得管理方面的原则,往往喜欢采用物质上的刺激或者是精神上的勉励,偏重于物质或者精神,这都无助于公共管理组织的良性发展。特别是部分公共管理的领导者,没有形成科学的领导艺术,而且也不懂得如何合理的进行授权,在管理工作上有时做得过细,有些时候则过于粗放,这些都没有办法构建和谐的公共管理机构。最后,公共管理中出现在领导艺术上的缺位,也和整个公共管理客观体制和环境有关系。因为当前中国的公共管理在管理内容上过于广泛,而且面对的管理任务也相对较多,包括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基础设施等等,而且公共管理本身的目的,也并不是紧紧围绕社会的公共需求,所以也给整个公共管理体系和决策上带来更大的难度。这些也都让公共管理领导者在发展自身领导艺术方面,出现了部分的瓶颈,无助于形成和谐的公共管理机制。

三、和谐视角下公共管理领导艺术的基础要素

公共管理者领导艺术本身具备非常独特的特征。首先,领导艺术是具备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公共管理组织中的领导者所面对的公共管理任务以及环境和要素都有所不同,因此,优秀的公共管理组织领导者,其本身具备非常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具体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形成领导艺术。其次是科学性,因为公共管理组织的领导者,其在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尊重客观规律,所以在和谐视角下必须尊重公共管理组织的发展状况。第三是领导艺术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因为领导艺术它是需要公共管理组织领导者围绕自身的发展情况才能确定。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公共管理者的领导艺术是具备灵活性和规律性,需要公共管理者充分分析在和谐视野下的公共管理实践,才能够形成真正适合这个公共管理组织领导艺术。公共管理组织的领导者要因势利导,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领导艺术的调整,才能够让公共管理组织领导工作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而在和谐视角下,公共管理者的领导艺术主要包含以下的基础因素:第一方面,公共管理者的领导用权艺术,这是公共管理者领导艺术当中的核心。公共管理者在运用自身的领导权力的时候,不仅仅要实现公共管理任务,更需要配合联系自身的影响力,促进公共组织的良性发展。公共组织的自身运行非常重要,与公共管理者的领导艺术紧密相关,在实践过程当中公共领导者需要充分研究并思考自己下属组织和机构执行任务能力,从而对自身的管理行为进行调整,并且对于权力和责任从管理层面进行明确,并且同时明确权力和职责的界限最终在管理和领导过程当中有一个度,促进公共组织的稳定以及和谐。因此,公共组织的领

公共管理的认识篇10

(一)三类关系概括

随着新公共管理在理论和实务上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就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典范性程度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1)有学者从范式(para-digm)的高度来理解新公共管理,认为它的出现意味着公共部门管理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代表着未来公共行政与国家治理的方向。休斯指出,“传统的公共行政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上受到质疑,新公共管理的应用意味着在公共部门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范式。”①

(2)相反观点认为,新公共管理是近年来西方政府改革运动的一种理论概括,实质上是传统公共行政学各理论、学派之观点、主张的大组合,不应被冠之以“范式”的称谓。认为新公共管理的贡献,在于为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种视角(dimension)。②

(3)第三种观点采取比较折中的态度,认为新公共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再造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其理论与实务均已展露独特之处,构成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ap-proach)。罗森布鲁姆认为新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与传统管理途径、政治途径以及法律途径并驾齐驱的新研究途径。③这一观点肯定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独特性,但认为它只是一种新的研究“途径”,而尚未发展为一种新的“范式”。

(4)第四种观点认为公共行政学向来处于一种理论纷呈、学派竞秀的格局,根本不存在范式,公共行政学目前还处于学科的“前范式”(preparadigm)阶段。因此,新公共管理是否是公共行政学一个新范式的问题(question)本身就存在着问题(problem),在后一个问题(problem)尚未清楚之前最好不要轻易作答前一个问题(question)。④(5)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范式概念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主张使用其它概念代替范式或干脆不必探讨范式问题。这些范式判断上的竞争,至今未有定论。

上述第四、五种看法虽能跳出各派的争论点,但也远离了问题的核心,放弃了对本质差异的分析,所以笔者不主张这一态度。因为对一个理论体系范式的界分,并不是隔离其不同的理论社群,而是进行一种社群之间的比照、对话和学习;而且,这种观点也没有认识到公共行政学本身就是一门科际整合的学科,公共行政学在不断整合相关学科和学派的新思维和新方法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概念的重新定义和理论体系的创新;虽然范式概念具有不确定性,但可以在基本共识下运用这一术语。如果在考虑公共行政学已经构成一种大范式的前提下,总结各家对新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三类关系判断,即彼此之间形成的是共生、内生还是转生的关系。(1)所谓共生关系,即指新公共管理已经成为公共行政的一个新范式,与传统公共行政并驾齐驱并有取而代之的趋势;(2)所谓内生关系,是指新公共管理虽然有所创新,但并没有摆脱传统公共行政的根本特征,仍然属于传统公共行政范式的阶段;(3)所谓转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辩证的描述,即认为新公共管理虽然尚未构成一种全新的范式,但正向一种新的范式发展和转化。新公共管理是否、能否和应否成为公共行政学的一个新范式,不仅关系到如何继承和批判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成果、如何判断当前公共行政学发展阶段的定位问题,更关系到今后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方向。对于这个问题的进一步的厘定,一般需要从库恩的“范式”词义开始。

(二)范式概念释义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范式(para-digm)和范式转换(paradigmshift)的概念,并作了为学术界所共识的界定。所谓范式,就是一个解决科学问题的具体范例,是一个学科内的科学家一致认同的科学成就,是一套相互关联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的完整体系。⑤范式为科学研究确定了问题范围、研究方法和研究准则。能否拥有范式,是该科学是否成熟的一种标志。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突破现有的范式体系,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并逐步征服大部分的科学家,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olution),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在两个范式之间,存在四个阶段:范式i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ii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指引下积累的知识;异例是指范式i不能解释的新现象;危机是指范式i从根本上受到怀疑;革命是指范式i全面崩溃。

由此,范式概念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它是一个学科主题的基本形象,是一个学科内范围最广的共识单位,具有区分科学社群的作用。一组理论体系之所以成为范式,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征:(1)范式之间的不可共量性(incommensu-rability)。范式界定了特定时期学科研究的主题和范围,不同范式指导下的学科问题与范围应该是不同的,否则就从属于同一个范式。(2)范式内在的一致性。范式是学科范例、理论、方法、规则等组成的复合体,内部要素之间应该是一致的,至少不存在相互冲突。(3)范式的共识性。范式是学科的共识单元,其前提是获得学科内成员的广泛认同。但是,即使按照库恩的范式界定来观察公共行政的演进历史,不同学者还是可以从不同视角作出大相径庭的范式划分结果:(1)陈振明介绍了西方政府管理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出现和正在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传统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⑥

(2)宁骚认为,行政范式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三种转换过程。第一,政治领袖范式,即“强政治、弱行政”的政权建设范式;第二,官僚制范式,即威尔逊—韦伯范式;第三,以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为代表的企业型政府范式。⑦(3)尼古拉斯•亨利使用五个范式发展过程来分析行政理论建构的历程。范式一为政治与行政分立时期(1900~1926年),强调价值中立、效率和经济;范式二为行政原理时期(1927~1937年),强调普遍性的原理(poSDCoRB);范式三为公共行政即政治学时期(1950~1970年),强调公共行政学是政治学的同义词,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与发展行政”为重点;范式四为公共行政即管理学时期(1956~1970年),强调行政就是管理,没有公私之分,在这个时期,管理科学量化研究法及组织行为学迅速兴起;范式五为公共行政即公共行政学时期(1970年以后),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民主行政与公共性。⑧

结合库恩范式概念的局限性,上述情况可能提供了如下启示:第一,确定某一学科(公共行政学)的范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衡量,从而形成不一致的结论,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界分范式之间的根本特征;第二,范式转换之间的连续性与模糊性是存在的,一个新的范式在完全独立化之前可能很难判断它在承继前范式与趋向新范式之间的轻重。也就是说,在范式转换的过程中,在异例、危机与革命阶段,新旧范式的相互关系显然不是更迭式的取代关系,而是转化的辩证关系;第三,范式有“大范式”和“小范式”之分,因此,一种新理论或新模式的出现会引发对于其是否代表一个新范式的争论。第四,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库恩的概念主要用于说明自然科学演化过程中的范式变化现象,而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范式除了有转换的现象外,更多的是范式并存互动的状态,即理论丛林的状态。⑨由此,应该认为,范式是一个既有的最好的判断标准,但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使用库恩的范式概念来审视新公共管理是否构成范式转换是有难度的,问题在于范式工具的本身局限性。所以,在一个新理论(新公共管理)的范式个性完全凸现之前,最好用动态的、对话的方法去考察其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新公共管理范式转生分析

可以认为,新公共管理对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与逻辑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本质性改变,但范式转换的过程正在进行之中,本质的差异和内容的共通并存,两者在理论与实务上的更替和转借并存。这种转生互动关系,一定程度上已经表示了范式转换的趋势。

(一)新公共管理之革命性改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的政府治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二战后,西方各国政府普遍采用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全面干预,导致了以高失业、高通胀和低增长为特征的“滞涨”现象;政府治理陷入合法性危机:政府扩张、机构臃肿、效益低下、政策失效和政府失灵。传统官僚制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传统公共行政学(以及新公共行政学)理论无法解释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实务上的问题如果无法得到妥善的解释和解决,则表明既有理论及其运作产生了时空的不适应性,即异例的产生,因此必须吸纳新的思维和方法。新公共管理扬弃了传统公共行政的官僚制基本信条,采用管理理论(或管理主义)和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提供了一整套不同于前的新思路。而各国政府再造的实践运动进一步使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实验中获得内容上的丰富化和体系上的成熟化。

因此,当传统公共行政常态科学面临危机的时候,新公共管理提供了革命性的回应理论,在各个主要方面都对传统公共行政有所突破:(1)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即在设定政策目标和议题时,特别强调战略管理的作用;(2)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使政策与行政相分离,并为提供服务建立赋予职责的执行单元;(3)改变组织结构,促使官僚组织进一步扁平化,向管理人员授权以实现绩效目标;(4)依据经济、效率和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的成就;(5)使公共组织摆脱被传统公共服务价值所支配的文化,转换为能够与新公共服务模式强调市场和企业价值相调和的文化;(6)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淡化集体主义色彩,采取个体主义途径,包括寻求员工的支持与承诺,以持续地推进变革;(7)试图建立一种具有弹性、回应力和学习精神的公共组织,发展一种把民众视为顾客、消费者和市民的公共服务取向,公共服务不再由专门的供给者支配,而是以回应民众的真正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等等。⑩救济传统公共行政的改革理念和措施,在许多国家具有强烈的整体转换的意向,这使传统公共行政的一些基本原则遭到直接质疑。传统行政律条的式微,表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开始在根本上丧失了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新公共管理的出现是对现实政府困境的一种积极回应和解答,是对以往公共行政学理论及其解释能力的一次严峻挑战。它几乎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及主题、研究方法、学科结构和政府治理方式,成为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新主流。

(二)新公共管理成为新范式之不足

首先,新公共管理是一种尚在发展中的新理论,它在意识形态、方法论基础、政策主张、理论模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遇到了诸多矛盾和难题,因此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其次,新公共管理并没有在理论表述上形成完全一致的共识,并未形成统一成熟的理论框架,理论家的基本主张和理论模式存在分歧,各国政府再造的实践运动及其效果也有所差异。再次,新公共管理缺乏真正的理论创新,提出的新观点更多地来自对前人的继承和综合。格鲁宁分析了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11指出其实际上来源于1900年以后公共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融合了从古典公共行政到新公共行政的多派观点。格鲁宁认为,新公共管理提供的只是一些早已存在但没有一起提出的主张和措施。新公共管理对公共行政学和其它学科的借鉴和继承非常明显,而其自身的创新虽然具备但不够规模,理论体系内部也还缺乏高度一致性。一般来讲,从一个处于危机的范式转移到一个新的范式,主要不是对旧范式进行修改和引申,而是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创建研究领域的过程。

在转变过程中,新旧范式所能解决的问题有一个比较大的交集,但不完全一致,而且两者在解题方式上也应该有明显的差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公共管理的范式正在兴起,但现状表明它尚未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新范式。与此相应,传统公共行政尚未完全过时,新公共管理对传统公共行政形成了一种纠错途径,但还没有构成完全替代关系,传统公共行政范式正在向新公共管理范式转生,两者之间进行着竞争与互动。

新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

虽然目前的新公共管理较多借用或综合各种理论观点以分析解释经验现象,本身的创新不够,缺乏深入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形式上还存在一些碎片式的知识,但新公共管理的生成和发展代表了一种明显的趋向,即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这一趋向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同。

(一)公共管理的途径及其融合

1937年,古立克参与美国联邦政府行政改革的Brownlow委员会,为推动当时的行政革新,将管理主义与公共性目标相结合,使公共管理开始进入萌芽阶段。12因此,一般把公共管理界定为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导向和一般管理的工具导向的结合。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的发展与演变,特别是其研究重心由政策制定向政策执行的转变及其与工商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相互融合,标志着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的形成,并为新公共管理的生成创造了条件。从这一意义上讲,公共管理学的诞生在时间上比公共行政学迟了几十年。公共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因学者研究取向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外貌和内涵。波兹曼认为,尽管研究途径和理念有所差异,但就概念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最基本的研究途径,即政策途径(thepolicyapproach,p途径)和商业途径(theBus-inessapproach,B途径)。131.p途径。20世纪70年代,诸多西方国家的公共政策学院意识到自身研究的局限性:停留于政策制定或规划的研究而忽视政策执行;实际的公共部门很少要求正式的定量分析或重大的政策设计,却对政策执行或政策管理有更多的要求。因此,公共政策学院需要某些与公共行政学相似又区别的研究课题,即把政策执行作为研究的重心,在“执行研究”的热潮中产生了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学。

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学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定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在研究取向上具体表现为:重项目而不重机构;重结果而不重过程;重视管理的绩效;认为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在所有重要方面不相似,而在所有不重要方面相似等。142.B途径。在p途径发展的同时,西方国家的许多商学院将研究范围由企业内部管理延展到外部的社会管理,并受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影响,产生了商业途径下的公共管理模式。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在研究方法上主张采用量化分析法;在研究取向上:重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强调组织设计、人事和预算;更多地以过程为导向;不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实质性差异;偏好、认同并接受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概念工具,并主张将之引入公共部门的管理;重视战略和组织管理等。

公共管理学的B途径和p途径各有所长:前者强调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注重战略管理,关心过程问题,发展一种以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相比照为基础的综合框架;后者重新认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153.n途径的产生。经过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的孕育与发展,公共管理的p途径与B途径逐渐融合,形成了公共管理的新途径(thenewapproach,n途径)。新公共管理从私人管理的方法中汲取营养,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人部门所成功运用的管理方法,并非是私人部门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之中。波兹曼综合了公共管理新途径的特征:(1)既关心战略,又关心过程,并具有外部取向;(2)在强调“硬知识”(管理方法、技术尤其是定量分析技术等)的同时,继续关注“软知识”(管理的政治环境、价值等);(3)给公共管理中的“公共”下更广泛的定义,以便将非营利组织、私人企业的公共方面包含其中等。16台湾学者黄荣护认为,人们为了统一公共管理的p途径和B途径,将其统合为新公共管理。17新公共管理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标志着公共管理学第三途径的产生,而且使公共管理学更加具有学派独立性,成为官僚制行政、民主制行政之外的一个新型学派或思想潮流。因此,在一般意义上,新公共管理的发展标志着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理论范式的兴起。18

(二)从行政到管理的转变

对公共部门的研究,有许多相似的名称,譬如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等,即使是学界的专家,也未必能够清楚地厘清其范畴关系。因此,对公共管理(学)本身词义的理解及其与公共行政(学)的关系,存在不同的意见:(1)将公共管理(学)大致等同于公共行政(学),这是不少学者在不追究两者区别时的一种通用。(2)将公共管理(学)当作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或部分。多数学者持这一态度,但在公共管理(学)占公共行政(学)的比重规模上有不同意见。格雷姆和海斯将公共管理看作公共行政中的技术性领域,认为其关注的是效率、责任、目标实现以及其它的管理和技术问题;19奥特、海德和沙夫里兹把公共管理看作范围稍大的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认为它是一套实用方法的艺术和科学,适用于公共行政的方案设计和组织重组、政策和管理规划,通过预算体制进行资源配置、财政管理、人力资源以及进行项目评估与审计。20(3)将公共管理(学)当作一种与公共行政(学)相竞争的范式,认为两者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休斯认为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基本上说明的是同一件事情,即如何组织政府的各个行政部门;如何处理信息;如何在政策、法律或政府提供的商品、服务方面产生结果。由于行政和管理存在概念方面的差别,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彼此之间有所不同,应把它们看作是两个相互竞争的范式。21(4)

认为公共管理(学)是由传统公共行政(学)进一步扩展而形成的,并逐渐趋为一种涵盖公共行政(学)的新范式。陈振明指出,公共管理学“是由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进一步扩展而形成的”,“传统的行政学定义把行政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上。尽管政府行政机关仍是研究的核心主体,但公共管理学不仅明确地将其它国家机关当作研究对象,而且也把其它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之中。”因此,他提出了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范式变化的趋势。22笔者从设定的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产生的先后关系出发,取同上述第四种观点,即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界说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关系。将第二种看法与这一看法相比,虽然都认为公共管理(学)从属于公共行政(学),但后者揭示了公共管理(学)脱颖而出成为新范式的趋势;将第三种看法与这一看法相比,虽然都反映了公共行政(学)与公共管理(学)之间的范式竞争性,但后者认为,只有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实务的蓬勃发展才促使公共管理(学)趋向成为一个独立的范式。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为现实政府治理改革提供了选择性的新思维,作为公共管理学的新阶段,它不仅是与传统公共行政学、新公共行政学相区别的公共行政的新形式,反映了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新旨趣和新手段,而且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即公共部门管理研究从公共行政(学)转向公共管理(学)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也就是说,从传统公共行政向新公共管理范式转生的趋势,同时也带动了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并覆盖公共行政学而成为新的主导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