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十篇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十篇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6:43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篇1

【关键词】课程评价

《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因此,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作用,协调各种评价手段的关系,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下面谈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类。即时评价是对学生的表现立即给予评价,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时评价能充分发扬民主教学创设自由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在教学中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要相互配合使用,使用即时评价来对学生以予及时的鼓励,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差异,实行延时性评价,应让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之后,逐步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中的评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也要把评价权下放,提倡学生自己给自己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们,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自主参与的自评与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主体价值。也可以让家长参加评价,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当以“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体,因为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最能够适应课程标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要求,这正好符合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我们应当从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的目标出发,从不同方面、分时段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查。从学生个体而言,可以建立个人成长记录档案,这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看到自己的优点,感到成功的愉悦,从而树立自信心,从而走向成功;从学生群体而言,可以建立班级学生整体成长记录档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看到同伴的优点,激发其上进心,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现代心理学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都有获得别人赞扬的愿望,每个人的先天智力是有差别的,人们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能够获得与别人一样的发展,因而不可能用统一的量化方法来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他们既有个性,也有共性。美国哈佛大学原校长埃利奥特说:“真正的教育目的是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固定的标准,是人的身心和精神充分发展的天敌”。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多功能性和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在保护和‘启发’小学生的人性潜能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不可能用具体的数据来衡量,因而无法用量化的方法来评价,但是可以把它描述出来,给出一个“质性”的鉴定并且记入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里。它能够真实地反映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而不具有选拔性和甄别性,因而有利于实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民基本素质的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也在于此。

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境的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等特征,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口头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的那些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教师在进行的口头评价时一定要从正确的评价理念出发,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形成注重过程,关注发展为中心的新的评价体系。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缺少组成部分。但是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因此,口头评价要书面评价相结合,才能更大地发挥其作用。

书面评价也是教育教学中评价的一种方式。它以书面形式的正规性更能引起学生对它的关注与期盼,因而它以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特点而日益成为师生交流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业本中的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颗鲜红的“五角星”,一个简单的“优秀、真棒、进步”,都是让学生激励好长时间,更不要说一句句充满鼓励性语言的评价了。例如,今天的作业突然有了进步,我就会在本子上写上这么几句话:今天你的作业做得真棒,相信以后的你做作业都会这么棒;作业除了要做得快还要做得好,你同意我的说法吗?这样一来,我相信我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学生的作业会有所提高的。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以生为本

一、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概念的界说

评价普遍存在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之中,是人类对于自身活动自觉性与反思性的体现。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发挥教学评价的调节作用,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学习方法,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课堂教学评价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最为常见的评价手段之一,通常表现为教师使用言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即时评价。积极有效的课堂评价语既能从智力方面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作出诊断又能从非智力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产生积极影响。由于小学生心智水平较低,心理机制发展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的使用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小学语文教师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课堂评价语急需相应的操作性强的理论研究作指导。

二、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笔者发现关于教学评价研究的资料纷繁复杂、数量很多,但针对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而关于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语的文献资料更是凤毛麟角。此外,根据观察本校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的使用情况,以及平时听课、评课活动过程中教师对评价语不够重视的现状,笔者有意搜集相关资料,重视现实教学中课堂教学案例的收集,积极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评价语,以优化课堂教学,推进高效课堂的实施。

三、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的存在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搜集到的有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的真实案例和语料记录,将评价语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言语选取上的随意性通常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评价语的概念缺乏理性的把握,在对课堂教学评价语的具体操作中具有感性化的随意性。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评价语的预设环节通常被忽略,教师评价语的使用在课堂上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从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值方面考量,在课堂上教师通常会把激励性、肯定性、积极性的评价语给优秀学生,把打压性、批评性、消极性的评价语给学困生和学习习惯不好、课堂纪律差的学生。看似平常的课堂评价语对于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小学生而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评价效果上的无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切的评价语既能对学生学习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作出准确、及时的诊断,又能对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推动作用。反之,不恰当的课堂评价语不仅不能发挥其诊断功能,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类课堂评价语不仅无效,甚至会造成负面效应。那么,这是否表明教师只能采用积极、正面的评价语,只有肯定、激励的评价语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从本人教学实践来看,讨好型的师生关系并不能从根本上推进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一味让步会让学生丧失敬畏感。所以课堂教学评价语的有效、无效、负效并不取决于所选言语表述上感情色彩的褒贬性,而定性于评价对象这一受体所接收到的评价效果。

(三)语言表述上的模糊性

课堂评价语应简洁、明了,让学生便于理解与接受。小学阶段的课堂评价语应根据学生高、中、低学段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来设计,如低学段小学生在评价语选用方面应以鼓励性语言为主以减缓学生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心理,同时,也能为养成教育提供帮助。如果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评价时仅仅习惯性地使用“你真棒”、“不错”、“好”,或是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直接忽视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那么久而久之这样的评价语只会流于形式而无实际意义。

(四)知识取向上的片面性

尽管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学评价也在进行相应的改革,但在具体的教学评价实施上教学成绩仍然是重要的参考标准。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随新课改潮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提高成绩还是硬道理。随之,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任务还是双基目标。重视知识性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表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语上就是教师对于学生偏离知识性标准的答案会粗暴地打断或是忽视评价,从而挫伤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然而,这种知识取向的单一化的评价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的存在着。

(五)评价标准上的随意性

由于很多的小学采取的是大循环或小循环教学模式,通常小循环是一班学生由同一组教师来教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换另外一组教师,大循环模式是由一组教师将学生从一年级教至六年级,中途无特殊情况不再更换老师。在大循环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对于学生过于熟悉以致渐渐模糊了学生不同学段的学习特点,导致教师缺乏对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明确认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对评价语在选择使用方面并没有依据学生低、中、高学段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水平有的放矢地选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语,从而表现出评价标准选取上的随机性与任意性。

四、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的改进措施

(一)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

1.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教学过程是实践过程,教育教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对教学活动有着指导、规范作用。一线教师要不断关注教改新动向,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不断更进自己的教学理念,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生命成长、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些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更加关照学生的生命存在。所以教师在选择课堂评价语方面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故步自封,牢牢捍卫自己的教师权威。

2.教师要加强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评价语的编排上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既保护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高、中、低不同学段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性的选取评价语。从笔者教学实践经验得出小学低学段学生应多以激励性的语言作为评价语,因为低学段学生心理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肯定性的评价言语能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规范、优化自己的行为。反之,否定性的评价语会挫伤学生心理,以至产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怀疑,甚至产生畏难、厌学情绪;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内向型与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应采用截然不同的评价语。一般情况下,内向型性格多采用激励性的肯定性语言,外向型性格的学生应适当地采用批判性评价语以帮助其忠实学习。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重视过程性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既要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要注重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要强化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甄别功能,要借助评价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低学段语文教学中评价某学生“坐得端、读得准、写得快”,该学生会以此作为自己的学习准则,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其他学生会以该学生为榜样,为争取得到老师表扬性的评价语而不断加强对自己行为习惯的要求;在小学语文高学段教学中教师应多从毅力、意志、动机等方面有意识地使用积极评价语以帮助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三)教师要采用多元化评价维度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从学习程度、性格特点、年龄特点等方面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关注共性与个性特征。让课堂评价语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还应听取来源于课堂的出自学生的评价语,既包含自评,又包含他评,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生本课堂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四)将评价语作为教学预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课前,教师要做充分的准备,将平常教学中常常忽略的课堂评价语作为备课过程中教学预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用科学的、理性的、规范的评价语推进高效课堂,点染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从根本上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语的重视。结语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评价语既能对学生的知识性学习结果起到诊断作用,又能从非智力因素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选取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知识掌握水平的评价标准,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生命成长,让课堂评价语在为推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发挥作用的前提下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篇3

摘要:强调素质教育以来,教师教学评价也逐步向开放性发展。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是汉语的字词句,还需要通过语文课堂,提高语言感知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对于如此繁重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应是多形式、多方面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单一,在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下,仍只重视教学的结果,却不重视教学过程,因此有必要引导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从结果为导向发展为过程导向;从教师教学评价导向的高度理解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并从方法论上研究如何引导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过程导向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48-02

一、前言

过去教师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学效果上,但现今的教学评价还应关注教学过程。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中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自信表达、自由思考、多元化学习等。所以教师教学评价导向应从结果向过程发展,但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教师教学评价理念较为守旧,学校及家长只是用孩子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导致一些有想法的教师不敢尝试新型的上课形式,给教师及学生造成重大的教学负担及学习负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进步。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评价内容单一

新的课程标准中虽然指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引导学生发展,因而评价教师的教学情况也应从这几方面进行评价。但在现实情况中,人们在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时仍过于重视结果,因而在评价教师上主要的考察点是知识与能力,对于教师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却考察不足。

(二)教师教学评价主体单一

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主体应是学生,但在现实情况下,评价教师教学的主体却是学校与家长,这造成直接接触教学的学生却不能参与评价,这种本末倒置的评价方式,造成教育一味地迎合学校及家长的教学要求,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学习需求。不能有效地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与学校、家长合谋对学生施加压力,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能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效引导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教师教学方式应是多样的,但现今的教师教学评价方式主要以成绩论英雄,在教师教学评价上主要结合学生的学生成绩进行绩效、职称的评价。但教学评价方式应融入多样化的形式,用一些新颖的方式去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将一切评价量化、格式化,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不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而言,教师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改进教师的教学,有效地指导教师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改进教学,因此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应结合多样化的形式进行评价,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结果导向过渡到过程导向的必要性

(一)结果导向,学生片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中以结果为导向是一种普遍的情况,但近年来城市教育的发展,使得教育理念也有所改观,学校及家长都鼓励教师用多元化的方式带领学生多元化发展。但农村教育一直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如果抛开农村教育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将视角放到教学质量上可以发现,一些即使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在走出农村,走进大学及社会时,在待人接物上很容易出现不自信、被动、畏惧的情况,这虽然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但学校教育是否能完全摆脱关系?是否应该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二)过程导向,学生教师共同进步

要避免结果导向,那什么是过程导向?过程导向表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多样化的活动,避免单调的学习,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教师教学评价的引导下,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会形成较好的学习观念,从多方面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师也会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敢于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会轻易否定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过程导向方法分析

(一)宣传过程导向,理解新理念

引导教师教学评价过程导向中,首先应宣传过程导向,让学校、教师、家长理解过程导向,在评价中融入过程导向。基于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尤其是农村地区,家长普遍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就是学拼音,写字词,如果孩子能掌握拼音、单词、句子,熟读课文就是教学的成功。而在一些城市中,学校、教师、家长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已经有所改观,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自主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认识字词上更强调学生的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升教师自我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融入过程导向,最主要的在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因为只有提升教师自我素养,学校、家长、学生才能从过程导向目标中评价教师的教学。否则没有过程导向教学,何来过程导向教师教学评价?因此提升教师自我素养既是目的也是结果,在引导教师教学评价过程导向中,教师自己应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素养,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得到多方面的提升。例如,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教学情况,教师应有意识地从课堂设计、作业设计、学生学习评价上融入过程导向教学。可以在班上开展“小小发明家”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图画的形式画出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并在课堂上让学生介绍自己所要发明的东西,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结合不同的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三)尝试新形式,融入新评价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还应尝试新形式,融入新评价。这意味着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形式与标准,而是将学生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因此,半学期可以开展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敢于评价教师的教学。当然小学生的思想不尽成熟但确是真诚实在的,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最棒的老师,作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的导向研究,主要探讨的是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师教学评价。因为汉语作为母语,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果只是将其看成语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很难活学活用,将语文融入到生活中。但融入过程导向的教师教学评价,使过程重于结果,教学导向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城乡教学水平不均衡的情况下,更应倡导农村小学融入过程导向的教师教学评价,让过程导向评价引导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翠萍.让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评价引领学生成长[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4):92.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多元化;多样化;艺术化

评价是对客观事物的状态与价值的判断,而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反思以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成效,部分教师只是将评价的目的简单认为是甄别与选拔,评价内容往往局限于成绩,而忽视了其改进激励与促进发展的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尝试用正确、科学的评价方法来引导学生,使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因此我们应摒弃“以考定学生”的传统观念,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单一的评价逐步向多元化转变,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1)学生自评,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如在教学《小桥流水人家》时,我请男女生代表来朗读课文,读后让他们自己来评价一下在朗读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在评价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明了应抓住“潺潺、婀娜、柔软”等词语,从字里行间中充分感受乡村的那份恬静和怡然,领悟到语言所创设的丰富意境。自我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认真的反思,有利于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

(2)学生互评。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有利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也让学生在与同学的比较中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3)充分利用家长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问卷调查、家校联系卡、访谈、电话等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评价用语应以鼓励肯定为主,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应以希望的形式提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我充分利用学校的校讯通业务,时时用短信与家长进行沟通。如:尊敬的家长:您的孩子最近进步很大,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有时他独到的见解,也让我和同学们刮目相看。希望我们能够多联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这一条条的短信,拉近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三、评价语言艺术化

曾记得一个“方苹果”的故事:一群美国小朋友按照老师的要求画苹果,大家画的都是圆形,唯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个方苹果。老师问他“为什么”,回答是:家里的苹果都是圆的,每次都从桌上滚下来,总要去捡。如果是方的,就不会滚到地上了。对此,按照绝大多数的中国教师的传统思维方式,多会视为无稽之谈,甚至加以斥责。而这位美国教师的回答却令人称道:“也许以后会长出方苹果,让我们为他那充满丰富想象的方苹果而鼓掌。”

从这个教学案例中不难看出,教师的评价用语注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而我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运用亲切、激励而幽默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尝试失败了,可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有的学生不喜欢朗读课文,就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去开导他……通过这些充满激励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在自信中走向成功。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摒弃单一的评价标准,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开放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全面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欢乐,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

参考文献:

[1](英)埃玛·佩卡德,萨利·布朗,等.给小学教师的500条建议[m].易连云,等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评价;人文关怀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时代的一种人文关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其教学中尤其要体现人文关怀,这是其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必须以是否充分贯彻人文关怀为评价的出发点,要有效地运用各种评价手段,对语文课堂教学发挥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的作用,为学生学习语文创设富有诗意的和谐的人文环境。

新课程倡导对语文采取综合性学习的办法,它的实质就是要回归语文学科的素质本位。在这种综合性的教学中,学习知识已不再仅仅是认知范畴的事,而且还是涉及到人的情感、人格等心理特征的事情。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及存在价值。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而且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价值和尊严,切实关心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为学生面对困难浇注勇气和信心,为他们的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他们的个性特征持包容态度,对他们的苦恼抱以理解并善于倾听,同时善待他们的缺点,不对他们的不足给以简单而粗暴的否定。以上这些,都是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活动中对教师的先行要求。以此为基础,我们的课堂评价要体现人文关怀,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要充分注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无论是常态思维,还是剑走偏锋,抑或是故意捣蛋,都是他们一定的主体性的反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充分关注所有学生的全面提高和发展,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评价活动中获得有效的激励,并且获得进步的动力,得到应有的帮助,切实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这要求语文教师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做到对学生的每一表现都有或肯定的或支持的或建议的行为反应。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学中应多鼓励他们做一个敢读、爱说的人。在课堂上,基础薄弱的学生经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参与学习的基础学力,一定程度上有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结论: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我在教学中积极实践了这一点。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评价时要重点激励他们向更大的困难挑战,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心和探索欲,而一向优秀的学生最容易处于这种状态。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不断激励他们创新出新,适当给他们新的难题,让他们知难,然后能进。我曾教学《古井》一文,我首先让学生谈谈阅读文章后的感受。有一个学生说,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让他体会到人们对古井和井水的喜爱之情。话音才落,一位男同学就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赞成。既然人们喜爱井水,珍惜井水,又为什么路面总是‘湿漉漉的’呢?从‘湿漉漉’这个词分明可以看出,人们并不珍惜水,而且浪费了较多的水。”此言一出,全班同学顿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他的身上,都觉得他问得有理。我肯定了他独特的想法:“没错,如果说人们珍惜水,那为什么路面总是‘湿漉漉’的?作者的描写是不是自相矛盾了?”一石惊飞千万鸟,全班立时活跃起来,他们的思维又一次高速运转起来。我立即引导他们再次深入读书,最后总结出:作者写挑水的时间是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挑水的人是“络绎不绝”,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挑水人,难免路面总是湿漉漉的。可以看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强调这口古井的无私奉献,进而表达他对古井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当然要是能做到路面不“湿漉漉的”,珍惜每一滴水那是最好的。这个事例中,学生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是十分值得肯定的,这正是他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课堂评价要体现人文关怀,可以有多种进行方式。一般而言有如下几种:

1、幽默法。幽默是一种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它既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又能使人在笑声中获得智慧的启迪,进而发挥意味隽永的审美效应。所以,进行课堂评价时,也注意选择使用幽默谐趣的语言。某次课堂上,我让一名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默写七绝一首。这学生倒不含糊,很快写了满满一黑板,其字高大,引人发笑。他看着刚出炉“书法作品”,一时很有忘形之色。片刻之后,我对全班同学说道:“他写的全对了,请给以掌声。”待掌声停后,我接着说:“不过,‘字高字大’(自高自大)我们就不能认同了!”全班学生哄然大笑。我又说:“当然了,你实际上并不是自高自大的那种人,因此,我要把表扬再次送给你!”这名同学兴奋地回到了座位上。此后,他不再将字“高大”。

2、形象法。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是最富感染力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力求让语言生动形象起来,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评价时,恰如其分地应用拟人、夸张、比喻、排比、对偶等等修辞技巧,使语言具有形象美感,则评价的效果会更佳。我在执教《五彩池》一文时,先让男女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我评价道:“男同学声音响亮、齐整、热烈而又奔放;女同学声音柔美、甜蜜、圆润而绵绵动人。男同学读得妙,让人想到五彩池边上的男导游,有轩昂的气宇;女同学读得好,让人想到五彩池边上的女导游,婷婷袅袅。男同学声音一出,就让我犹如身处藏龙山,眼前一片寥阔悠远……”我话未说完,一片掌声就响起来了。接下来,我引导着学生接着我前面的描写继续发挥,他们一时兴趣浓厚,一堂课便诗情画意起来。

以上两种方法,只是我成功实践过的方法。事实上,还有不少方法可以借鉴,限于篇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仅以如上内容抛砖引玉。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07-01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情况进行鉴定的基础上,推进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的提升。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的起步时期,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其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掌握正确的阅读与理解方法,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乃至全科学习能力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要保障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优质高效,必须重视发挥教学评价的杠杆作用,建立一个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评价体系。

一、重视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卷面得分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新课标则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更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在学生学习效果考核中所占的比重”的观点。在此观点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形成性评价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应当以课堂教学效果、学科素养积累和学生作业情况作为重点,同步重视,不可偏废。因此,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着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和学习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一方面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字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提高概括能力,领悟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在此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当坚持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讲读分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谓多元化,是指在教学评价的标准制定上,既要关注学生字词等语文基础知识的记忆,又要关心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把握,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谓多层次,是指在阅读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学习效果的考核标准的制定上,应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认知能力。所谓多角度,是指语文阅读教学不是独立进行的,往往与写作、口语对话、朗读等项目同步进行,因而在形成性评价的评价内容上,教师应当设立全面的评价指标,既要保证课堂阅读所要求掌握的内容,又应强化以往教学评价中容易忽视的口语、写作、课外阅读、实践等内容。又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中对话内容较多,这对于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培养意义重大,因此,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应当在口语能力培养、对话情感感知方面有所侧重,通过形成性评价标准的使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改变传统评价形式,加强评价的开放性和层次性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仅以试卷的卷面成绩作为考评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指标。但是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一视同仁”的评价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关注学生个性与特色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封闭的考试评价方式,代之以多样性的、开放的评价。教学《开国大典》一课,在专业基础认知层面上,语言文字的掌握,阅读技巧的养成是重点,而在情感认知层面,表现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的领袖风采是重点,而对于这两方面重点的讲授,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认知能力有所侧重,而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也应当坚持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对于小学生来讲,有的理性思维较强,善于记忆字词句方面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对于情感方面的认知尚且不能达到全面的境地,有的学生感性思维较强,能够较好地感悟课文的对话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但对于字词句的掌握不甚牢固,因此,在制定本课的评价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理解领悟能力,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过程注意区分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始终将评价目的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高度上,切记在评价过程中搞“一刀切”,片面的追求卷面分数。

三、重视合作学习效果评价,及时组织教学反思

新课标着重提到了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是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不能达到的,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有高度的重视。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组织起有效的合作学习,例如,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中选出两名学生分别饰读小苗和大树,在阅读中将自己感觉合适的朗读语气和情感表达出来,其他的学生就前两名学生的饰读情况进行讨论,从中提炼出自己认为合理的作者情感,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分别向教师陈述本组的学习效果,最后由老师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既要对每个小组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又要对整个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汇总,最后还应向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结构梳理,这种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授课方式,能够使学生真正的读懂课文、领会课文、牢记课文。课时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阅读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学生能否熟读这篇课文,而是能否从本课出发,了解相关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够举一反三,真正掌握语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学反思工作也是评价本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总之,阅读教学评价应当始终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关键指向。其目的不仅仅是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了解自身的语文学习状况和实际阅读能力,并帮助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乃至全科学习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方向,真正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作用,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霞.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

[2]梁巧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1(72).

[3]乔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激发与体验[J].天津教育.2009(05).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评价;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因此,在教学中,适时、正确地运用评价手段,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有效评价,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注意有效的激励,使评价落到实处

所谓激励,指的是通过刺激,激发个体心理动力,使这一心理动力水平在某一时间里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教师运用激励的方法,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刺激,激活内在的推动力量。笔者认为,有效的激励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者要注重情感投入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真正的发自内心,即用简短、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

2.灵活运用评价语言

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灵活的运用评价语言,这样的评价是根据特定的教学进程随机引发的,不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而且能使评价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内容要实事求是

能激发内驱力的评价,不仅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该实事求是的评价,也就是说,激励要以事实说话。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真实情况,在班级中所处的位置等多方面的材料,并艺术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有效的激励。

二、评价须因人而异,注重针对性

(1)注意纵向差异。评价应根据所评对象选择合适的语言,高年级语言丰富优美,而低年级语言则简洁明确。有位教师多年站在高年级段语文讲台上,首次与低年级学生零距离接触。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你的领悟力真强”“真看不出来,你平时深藏不露啊,还有谁敢与他一决高下”等语句,学生听后一片茫然。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低、词汇量少、社会经验浅,对教师所说的“领悟”“深藏不露”“一决高下”等词根本无法理解,自然听得一头雾水。这样雾里看花似的评价,几乎没有什么成效可言,而一句简单的“你真棒”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因此,“因人施评”很重要。

(2)关注横向差别。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在教学中,我们更要关注个体,淡化学生的横向比较,提倡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建构不定势评价心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如一次上课,我请学生读课文,一个平时成绩中下、寡言少语的男生举手了,我惊喜莫名,立即点了他的名。这个男生可能由于紧张,读得断断续续,但比起以前他还是有进步的,于是我也请大家评一评。可是学生们对他的努力似乎并不买账。后来,我发现这个男生这堂课一直低着头。于是,在临近下课时,我又一次叫到了他,请他再来读读课文。他的声音依然很小,情感也不是那么充沛,但他没有读错一个字。我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微笑着说:“你真行,可以看出你听得多么专心,读得多么认真。如果你能把你的朗读技巧通过你自信大胆的声音表达出来,你就是我们班上的朗读能手了”看到他涨红了脸兴奋地坐下去的时候,我的心也充满了欢欣。

三、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长进步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更应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发挥积极性评价的真正作用,即促进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即可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相互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同学进一步的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事实证明,来自同伴之间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美国著名教育工作者海伦在教育后进生效果不佳时,想了一条“妙计”,她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海伦再把每个学生的优点集中起来,抄在一张张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学生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这张并不起眼的小卡片,让优秀学生的优点更加突出,使他们更加自信,同时也使那些有这样或那样缺点的后进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增加了自信。海伦的学生中有位叫迈克的青年军人──这个当年因上课捣蛋而被老师用胶带封住嘴巴的学生,后来还把这张卡片带到了越南战场上。他阵亡后,人们从他的衣袋里发现了那张因折叠、磨损而破旧的、有的地方还被粘贴过的卡片,那就是由同学们评述而由老师亲手抄写的迈克最好品行的卡片。

四、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共同活动,所以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因此,评价的方法要多样化。

(1)教师的评价。课堂上教师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快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战胜学习上的困难,支持学生敢于创新,宽容学生的错误理解,解决学生的困苦,善待学生的缺点。这样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导向功能。

(2)学生间的互相评价。现在的学生有思想、有意识、有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们的想法以及对问题的认识是不同于我们成年人的。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3)学生的自我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应该落实到学生学习的主体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作用。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自己反省自己。语文课堂学生的自我评价能让学生一反思一下自己的课堂表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自我总结的过程。

总之,课堂评价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它总是伴随着教学的始终,贯穿整个课堂。如果教师能有效地运用各种课堂评价的方法,不仅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在评价中全面发展、享受成长,而且也将会使小学语文课堂百花齐放,绚烂夺目,充满生命的涌动!

参考文献:

[1]于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剖析与反思[J].宁夏教育.2006(02)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篇8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特别是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评价有很多局限性,本人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以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结合多年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本课题研究,提出评价策略,并列举实际教学中的实例,以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口头评价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口头评价;发展;激励

一、提出问题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评价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对生、生对生、生对师的即兴的、即时地即的言语评价,以起到激励、导向的作用,以促进学生发展。

(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对口头评价的作用重视不够,反馈不及时;

2.存在随意性,针对性不强,无指导意义;

3.口头评价主体单向性,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4.口头评价不全面,回避客观存在的问题;

5.口头评价不深入,夸大学生的优点。

(三)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评价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口头评价又是小学语文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一)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更可贵的是加德纳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坏之差。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教师应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二)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

因此,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建构学习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三、口头评价的策略

(一)避免“位差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

师生之间的“位差效应”是造成学生发言不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的原因之一。“位差效应”是指: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与下位心理。具有上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高的层次而有某种优越感,具有下位心理的人因处在比别人低的层次而有某种自卑感。如何尽力避免“位差效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呢?

1.淡化心理定势

在评价学生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隐私权和选择权,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合理的辩解。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针对个性进行选择

不同水平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位差是不一致,因而在课堂口头评价时,教师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讲究激励和表扬的策略和方式,并且用不同的激励和表扬语言,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评价。我班学生小凡刚入学时性格十分内向,上课也不发言。在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加入了他们小组的学习,发现他的知识面十分宽广,当即给予表扬“小凡真像个小博士”,并鼓励他在全班进行交流。从那以后,她经常在班上发言,精彩的发言常常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她越来越自信,性格也越来越开朗,更喜欢读课外书了,她写的文章经常在报纸上发表。

3.化解表达差异

小学语文课堂口头评价中,教师要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评价,借助微笑的表情,传递出师爱的微妙信息,打消他们的紧张情绪,使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心声。在课堂上,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语言:××真有礼貌,同学发言时,他不打断别人的谈话……这既赞扬了那些课堂习惯好的孩子,又深深地激起了那些学习后进的孩子模仿的愿望。

(二)把握激励时机

课堂口头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

1.瞬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也学习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例如,告诉他:你真会动脑筋、你的进步很大;或是对他点头赞许——用激励性的语言、行动迅速地充分肯定成绩和进步。

2.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所谓延缓性评价,就是指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准确时,老师会说:“请你接着往下说好吗?”“请你再想想,把事情说得更清楚一些好吗?

(三)多角度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并且要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时,都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常汝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

[3]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世界人民球教育展望,2001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是为评判学生的优劣,对学生进行分等鉴定。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启发、改进、创造的功能,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注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直接影响教师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多样化。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改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

认知领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是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能力。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动力性因素,也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非认知领域评价内容有:识字与写字、阅读的态度,写作兴趣,与人合作态度,文明礼仪素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2.评价标准多样性。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与依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受教育评价选拔淘汰目的的影响,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差异被抹煞,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优化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2.1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为基础,为他们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到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他们改进,实行延迟评价,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2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我们要尊重差异,并采取分层评价的策略,有助于每一层次的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

2.3多用开放式的问题测评学生。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在测评题目上不要拘泥于知识的记忆,应该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对某个问题发表独到见解,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3.评价方式多元化。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执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如何使老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评价方式去努力:

3.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课堂中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分层测试题中注重针对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与知识的记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等方面进行考察。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篇10

一、三“关注”

1.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有些教师在教学口头评价中,一味迎合学生爱受表扬的心理,任何回答都是“真棒”“真不错”等肯定鼓励的语言,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量。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提升,反而会让学生形成歪曲的价值观。请看一位教师指导学生感受《草船借箭》一课中人物形象的教学片断:

师:我们学了《草船借箭》一课,谁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

生:我很佩服诸葛亮,他精通天文地理,知人善用,顾全大局,神机妙算。

师:你体会得很好,回答得真棒!

生:我很喜欢鲁肃,因为他忠厚老实,诚实守信。

师:你说得也不错。还有谁说说周瑜呢?

(学生纷纷说周瑜妒贤忌能,心胸狭窄。老师似乎对于这个“一致”的答案,不很满意。)

师:(继续启发)大家都说的一样,能不能说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

(一生抓耳挠腮,突然一阵狂喜,得意地举起了小手。)

生:我认为周瑜很有才干,很有谋略。

(众生一脸惊诧。)

师:(眼睛闪着兴奋的光)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他能借公事之名,让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一个人自然而然地钻进“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圈套中,而且还叫做箭的工匠故意拖延时间,不备齐造箭材料,叫鲁肃打探情况。如果不是遇到诸葛亮这么绝世聪明的人,他的计策一定是天衣无缝,堪称完美。

师:你体会得很深刻,很有创意,我们表扬他。

(众生一片茫然)

新课程理念是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体验与多元解读,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多元解读并不都是正确妥当的,作为教师应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使学生自主构建正确的文本意义与价值观。上例,最后一位学生的回答显然是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这样的评价,反而会把学生误入歧途。

2.关注“过程与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应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会学习策略,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记得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有些教师在教学口头评价中,只注重知识不重视过程与方法,学生学到的仅仅是知识,如何为终身学习奠基呢?一位教师在教学综合性学习《现代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时,课上叫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仅有几位学生汇报了资料,教师“真棒”“真聪明”“好孩子”的夸奖声不断,以激发更多学生去收集资料。而其余学生一阵愕然。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去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这堂课本应注意过程的引导和方法的学习,而教师却把它上成了一堂科技知识普及课,课堂教学目标如何达成?

3.关注“知识与能力”

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不只是对过去“双基”的复制,而是一种全新的升级和丰富。一些教师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遍地开花、似是而非、不着边际的答案,一味表扬肯定,评价也闪烁其词,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准确,能力无法提高。请看一位教师在教学《桥》这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从老汉把小伙子揪出队伍排到最后说明了什么?

生:老汉一心为他个着想。

师:很好。

生:老汉有爱心。

师:也有道理。

生:老汉纪律严明。

师:是呀。

这位教师的这段模糊的口头评价毫无意义,对重点知识闪烁其词。这个举动究竟说明了老汉什么精神,应该给学生最确切的一个答案。用准确的词来表达,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与提升语文能力的重要抓手。老汉揪出的是自己的儿子,揪儿子树典正纪,正是一种以身作则的精神,这应该让学生清楚的知道。

二、三“注重”

1.注重“文学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口头评价,应根据学科特点,用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进行评价,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接收文学的熏陶。笔者认为,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口头评价的语言宜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使评价的内容更形象,意境更深远。

2.注重“激励性”

每个小学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获得称赞。激励性的课堂教学口头评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我在上《草原》一课时,请班上发言机会很少的同学小航朗读课文。刚开始,他站起来好久,一言不发,紧锁着眉头,涨红着脸,不住地喘着粗气。我向他投去鼓励的眼神,面带微笑,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发言。渐渐地,他那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完了这段课文。听了这段朗读,让我很意外,没想到他能把课文读得这么好。我表扬道:“你读得真的很棒,让我仿佛看到了那辽阔的碧绿的大草原,听到了迎接队伍临近的马蹄声,闻到了那浓浓的奶茶的清香。我们大家希望能经常聆听到你这如百灵鸟般美妙的声音!”从此,课堂上又多了一双勇敢的小手,小航语文学习成绩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