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十篇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十篇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0:17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1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lationfeature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in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inchina,putforwardthecoordinatedtheory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bystages,regionsanddegrees,discussedthecoordinatedroad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for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anddifferentareaofchina.

关键词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

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

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2

1 文献回顾

国外情况。1969年Goldsmith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揭示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同步发生的规律[1]。Levine Ross与King Robert对80个国家1960—1989年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验证了金融发展对资本积累、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证实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关系[2]。国际上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及发展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理论研究方面,Hugh t patirck首先提出“供给领先”模式,强调了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3];mark.Drab-enstot和Larry.meeker分析了资本在农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利用社区银行的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级市场[4]。而实证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于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有生产函数、投入要素需求函数、效率缺口函数和线性规划研究方法等。michael t.Belongia和R.alton Cilbert建立了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市场分析模型,并分析了信贷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程度[5];《2002年世界银行的综合研究报告》表明,农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活动方式和雇佣行为,导致了产出增加和贫困减少[6]。

国内情况。国内学者也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微相关等关系。如姚耀军对中国农村1978—2002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影响到农村经济增长,而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无影响[7];许崇正,高希武研究表明了信贷资金对农民增收的支持作用不够[8];温涛、冉光和和熊德平丈在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9];邹擘对湖南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储蓄比率和金融机构信贷比率的提高,对湖南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长期来看是正向的,而且影响作用将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加大[10];袁锐研究结果表明江西农村存款增长对江西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负效应、江西农村贷款增长对江西农民收入增长具有不十分显著的正效应[11]。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关系研究较多。但是,他们所选择的指标主要是农村存款、农民人均收入、农业生产总值,而没有考虑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经营情况、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不能准确判断农业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完善,以求得到更加合理的结果。

2 关联度的计算步骤设Y1,Y2,Y3,……,Ys为系统特征行为数据序列,X1,X2,X3,……,Xm为相关因素序列,Yi(1<i≤s),Xj(1<j≤m)的时间长度相同,即数据个数相同。另设定系统特征行为数据序列Yi为母序列,而将上述m个相关因素序列称为子序列。而关联度就是两个序列关联性大小的度量,在本文中就是农村经济发展子指标与农村金融发展子指标的关联度。其计算步骤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2]:

第一,原始数据变换,包括均值化变换、初值化变换和标准化变换三个子步骤。

第二,计算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经数据变换的母数列记为Y′i,子数列记为X′i,则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为:λij(k)=min+βmaxΔijk+βmax(1)其中,Δijk为Y′i和X′i的绝对差,即Δijk=|Y′i(k)-X′j(k)|;max和min分别表示Δijk的最大值与最小值;β一般情况下可取0.1~0.5。

第三,计算关联度。母序列与子序列之间的关联度以两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之平均值计算,即:λij=1n∑nk=1λij(k)(2)其中,λij为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度,n为比较序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

3 指标设计与数据收集

根据文献回顾的结论,为考察各项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支持情况,准确判断农业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同时考虑资料的可获得性,笔者选取以下四个指标构成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即农林牧渔总产值(Y1)、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Y2)、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Y3)、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Y4);选择以下两个指标作为相关因素行为序列,即农业贷款余额(X1)和财政农林水事务预算支出(X2)。表1为上述指标在1998—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该数据进行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999—2009年历年的《福建统计年鉴(1999—2009)》和《福建年鉴(1999—2009)》。 图1是各变量的趋势图,从图中可以发现,农业贷款余额和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变动的方向和步调较为一致。

4 关联度研究结果

根据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度计算步骤,运用表1的数据将其代入公式(1)、(2)中可得到农业贷款余额和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关联矩阵,结果见表2,全面反映了1998—2008年间福建省农业贷款余额和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密切程度。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按照0<y≤0.35为弱关联、0.35<y≤0.65为中关联、0.65<y≤1.0为强关联的标准。农业贷款余额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具有强关联度;而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具有强关联度;而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属于中关联度。然而,关联度强不等于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因。因此,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三个因果关系。即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

第一,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农业贷款余额的关联度最大,关联度为0.762;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次之,关联度为0.689;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最低,关联度为0.668(详见表2);并根据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这说明农业贷款的增长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有较大的贡献,国家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农业第一产业贷款的优惠政策表现出了较大的实际作用。第二,因为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增长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笔者认为农业贷款可能通过对这两个因素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农林牧渔初级产品的市场销售能力,进而间接的推动了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长。然而,根据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关联度研究结果,关联度分别为0.564和0.652(详见表4)。这表明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有限,可能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有关,2007年福建省农民组织化程度仅为36.44%[13];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对农业初级产品的需求,从而保证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实现经济价值,增加农业经营收入。

第二,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为0.785,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的关联度分别为0.673和0.668(详见表2)。该数据说明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相关关系,但是,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其还不是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因此,虽然政府在农户生产经营补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和气候方面的财政支出,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经济推动力,并使农业生产环境不断优化,但是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并随着农民人均家庭工资性收入的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不断降低,由此弱化了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营收入增长的贡献度。

第三,财政支农资金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关联度仅为0.579(详见表2),说明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扶持政策主要方向是农业产业中的第一产业,或者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比重太小,或者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主要采取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政策进行扶持,从而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影响程度。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3

2004年我市农业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一)落实支农政策,确保粮食增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

关于加强农业和粮食工作的意见和省政府扶持粮食生产的12条措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禁将基本农田用于非农建设。补贴农民,争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7883万元,抓好2个县的粮食直补和2个县的良种补贴,直接补贴到农户资金1286万元;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化肥最终零售价格,真正让利于农民。抓优质良种工程,推广水稻良种83.61万亩,良种率达91.4%;推广杂交玉米良种67.4万亩,良种率达80.2%;推广小麦良种27.6万亩,良种率达71.5%;推广优质透心绿蚕豆4.5万亩。抓传统栽培技术和新技术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秧技术73.9万亩,普及率达80.8%;完成玉米育苗移栽9.7万亩,地膜覆盖栽培9.4万亩;推广旱作立体栽培41.2万亩,农作物专用肥62.3万亩;完成生物多样性优化栽培22万亩,烟后晚秋玉米示范1.93万亩。抓样板工程和科技培训和玉米大小斑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各项政策落实执行到位,切实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稳定了粮食播种面积,达322.5万亩,增2.3万亩,粮食产量达88万吨,增4.29万吨,增长5%。加强优质粮食基地建设,调优品种品质结构,发展粮食加工转化,优质粮食面积比去年扩大14.2万亩,粮深加工实现产值3406.4万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种粮比较效益明显提高。

(二)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省委“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通过编制《XX市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引导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启动了18类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着力建立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带。

烟草、蔗糖、茶叶、蔬菜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新兴产业培植步伐加快。烤烟收购64.62万担,烟农增收7600万元,税收增1671万元;香料烟收购7.1万担,烟农收入2850万元;甘蔗总产可达225万吨,增25万吨;茶叶产量1.25万吨,产值1.5亿元,分别增长9.6%、3.5%;蔬菜32万亩,产量36.5万吨,产值突破4亿元。咖啡豆产量6000吨,产值5400万元,种植亚麻1.83万亩、蚕桑3.53万亩、试种工业用无毒大麻1800亩,山葵、茉莉花和花卉、天然药物产业培植取得进展。

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冬季农业开发项目65.15万亩,实现产量94.2万吨,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32元;新建优质农产品基地15.6万亩;全市已有21家企业的33种产品通过国家和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面积40.66万亩,3户企业分别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

大力调整种养业结构,畜牧业和林业快速发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决定》,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近2亿元,建设优质畜产品优势产区,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畜牧业呈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市完成肉类总产量16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6.1亿元,分别增长10%、16%,农民人均畜牧业增收157元。林业围绕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以核桃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加大对木材加工、林纸和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三大林业支柱产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植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年共完成绿化造林8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12.48亿元,增长13.1%。

(三)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以畜产品、新兴生物资源开发和特色食品加工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市财政安排资金200万元扶持30户市级龙头企业,争取到省级资金275万元扶持10户省级龙头企业,新建了丝麻加工、食品加工及畜产品开发等一批项目。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85户。在云南省率先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办公室,扶持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四)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我市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努力增加支农投入。积极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通过改革产权制度,采取补助、贴息等方式,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全市投入各类支农资金达8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2400万元,增长7.7%;新增农业贷款余额1.47亿元,增长8.7%,确保了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全市完工各类水利工程4502件,新增灌溉面积2.4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0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7平方公里,解决了8.78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建农村沼气池1.6万口,累计建成沼气池4.1万口,每年可节约木材10.25万立方米;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试点初显成效,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力抓好抗灾救灾工作,投入救灾资金1981万元、恢复建设资金5250万元,切实保障了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大扶贫攻坚,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全市投入扶贫开发资金1.98亿元,抓落实安居温饱工程、易地开发、劳务输出、产业结构调整等扶贫开发重点工作措施。实施整村推进工程19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完成了8350人的国债易地开发续建项目和本年度1000人的转移安置任务,使5470户特困农户告别茅草房、杈杈房,住进了安居房,解决了3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市委、市政府成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和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促进会,把劳务输出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5.8万人次,其中有序组织输出4100人,劳务收入2.02亿元,增长5.2%。改善办学条件,救助贫困学生,加强“两基”工作,农村教育事业有新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全面推行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有15297户取得了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光荣证》。推进小康文明新村建设,广泛开展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建成小康文明新村试点214个。

(六)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完成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第一阶段任务,全市农民税费负担减轻4880万元,减负率达58.4%,人均减负22.9元,亩均减负24.4元,达到了“村村减负、户户受益”的目的。深化供销社、粮食流通体制、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完成村级换届选举,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使改革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结合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把学习贯彻《云南省农村工作守则》的着力点放到真抓实干上,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生产经营自,不断改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抓生产的简单做法,走以规划、组织、服务引导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路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农村经济的水平明显提高。

我市2004年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较好形势,是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从总体上看,2004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带有恢复性质:一是粮食虽然增产,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比较效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去年粮食增产主要得益于政策性因素和粮价回升,并非整体生产经营水平的根本提高,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则在相当程度上削减了粮价回升的增收效果。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二是农民收入虽然实现较快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两者收入差距比例为1:5,呈继续扩大的趋势,而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突出。三是农业投入虽然增加,但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不健全。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依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四是农业科技虽然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并没有明显增强。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推广体系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严重制约着我市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五是农村改革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长期影响农业发展的体制并没有消除。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的市场体系,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性环境,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保山这样的农业市来说,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市“三农”工作依然面临严峻考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不利条件和实际困难都还比较多。面对诸多不利条件,我们必须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把问题看得深一些,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把对策想得周全一些,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坚持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坚持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更加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探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不断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2005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机遇及需要抓实的工作:

做好2005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5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和四中全会、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委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主题,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加大“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加快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扶贫开发,拓展农民就业领域,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主要目标:实现粮食总产90万吨;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59.11亿元,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以上,增长5%以上;农业总产值57.3亿元以上,增长5%以上;畜牧业产值17亿元,肉类总产17万吨,分别增长5.6%和8.3%;完成人工造林15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13亿元以上;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12.6亿元,增长10%;力争投入扶贫资金1.6亿元以上,解决2.5万绝对贫困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667元以下)的温饱问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人次,劳务收入3亿元以上;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利水电完成投资9.16亿元,投产装机9.65万千瓦;扶强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有较快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以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

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中央“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我市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市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生产格局、“资源型、趋同化、低度化”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还未根本改变,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城镇化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发展差距拉大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差距大的状况也还未根本改变,我市仍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与全国、全省相比,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还比较薄弱,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也更为艰巨。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中央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增强加快农村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把握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不断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切实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好农村发展的各项工作。市、县区要建立和完善协调制度,对涉及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以及难度较大、久拖不决的问题,要加强调研协调,督促有关部门解决。要建立有约束力和可操作性的工作落实机制,做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部署,年度有目标,措施有保障,结果有奖惩。各级涉农部门要把支持农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强化依法行政,切实搞好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引导服务和宏观指导。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与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落实《XX省农村工作守则》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农村党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农业税减免力度。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扩大良种补贴,并逐步提高补贴水平。要完善各项补贴的具体办法,使政策更加简捷地落到实处,更加及时直接地让农民得到实惠。继续落实完善退耕还林由补粮食改为直接补现金的政策。扩大农业税减免范围,落实好龙陵、施甸、昌宁、腾冲四县从今年起实行免征农业税、隆阳区农业税降至2%的政策。减免农业税后,为保证乡村机构正常运转,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工作。

优化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市、县区新增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及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等项目资金要向“三农”倾斜,对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市级支农资金重点安排解决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和工作。市、县区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要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注意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稳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三)调整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竞争力

坚持以加快特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为突破口,巩固提升粮油基础产业,做大做强烟草产业,着力拓展畜牧、林果、丝麻三大产业,稳步发展蔗糖、茶叶、蔬菜、咖啡、山葵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把保山建成云南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一是巩固提升粮油产业。种植粮食面积325万亩,增长0.77%。其中,水稻90万亩、产量41.2万吨,小麦38万亩、产量8万吨,玉米80万亩、产量28.7万吨。油料面积28万亩、产量3.2万吨,增长3.7%和6.4%。要抓好51万亩优质水稻、20万亩优质油菜、5万亩透心绿蚕豆、“保玉七号”繁育、杂交玉米制种等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努力提高粮油单产。

二是做强做大烟草产业。完成烤烟指令性计划和出口备货收购任务74万担,产值46000万元;种植香料烟5万亩,收购产量10万担,种植生切烟1万亩、马里兰烟5000亩。实现烟农增收9000万元、税收增加2700万元的目标。

三是着力拓展畜牧、林果、丝麻三大产业。畜牧产业,要抓紧落实优势畜产品规划,靠科技、建基地、扶大户、搞示范、调结构,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有条件的地方要通过小额信贷、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发展养殖小区,推进畜牧产业化、现代化进程。林果产业,完成以9万亩泡核桃为重点的经济林果项目建设,发展林下经济作物,巩固发展木材加工、林纸和经济林产品加工三大产业,经济林果产值增长5%以上;丝麻,新植桑园2万亩,面积达5.6万亩,种植亚麻2万亩,发展工业大麻4000亩。

四是稳步发展蔗糖、茶叶、蔬菜、咖啡、山葵等特色优势产业。甘蔗种植面积53万亩,新建2万亩吨糖田,产量230万吨,农业产值3.5亿元,产糖30万吨;茶叶面积35.6万亩、产量1.3万吨,分别增长1.4%、4%,新植名优茶1900亩;蔬菜面积32万亩,产量40万吨、增长9.4%,发展无公害蔬菜20万亩,优质辣椒2万亩;咖啡面积稳定8万亩,力争实现产量1万吨,农业产值6600万元以上;山葵新植3000亩,发展到1万亩;积极发展石斛等中药材及花卉。

市、县区要继续安排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筛选、申报省级扶持项目,加大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力度,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机制,促进龙头企业更多地接纳农民就业、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要引导和支持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切实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要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积极争取外来资金和技术,兴办一批起点高、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从事生物资源产品开发加工的“三资”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四)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

抓好科技进村入户帮扶致富工作。全市计划在三年内组织千名农科人员进百村(企)入万户,培育600个科技示范村,5万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30万户农户,150万人增收致富奔小康行动已经启动。今年的目标是:从农业、林业、水利、畜牧部门中抽调农业科技人员1135人,投入资金1亿元,到300个村(企)进行帮扶,带动3万户农户15万人增收致富。要通过组织实施农林水畜扶贫等项目,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状况,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科技素质。这项行动,是一项综合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坚持政府推动,部门实施,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机制创新,效益挂钩,严格奖惩的原则;要坚持整合资源,整合资金,项目支撑的原则;要坚持与“三农”工作重点紧密结合;要坚持把选拔优秀农科人员到第一线与干部培养任用相结合;要坚持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推进“云岭先锋”工程相结合。要加大宣传力度,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要结合这一行动的开展,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使良种推广面达85%以上。要在玉米大小叶斑病为主的作物病虫害防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上有突破。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特色农业技术研究和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积极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

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执行国家耕地保护和有关基本农田占用“五不准”制度,着力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能力,完成中低产田改造5万亩,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认真组织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抓好3922件各类水利工程,新增灌溉面积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9.56平方公里,解决6.33万人的饮水困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各县区、乡镇要制定本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组织和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兴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并加强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在继续加快施甸县三块石水库、隆阳区明子山水库除险加固和施甸鱼洞水库、昌宁大城水库等续建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深入做好龙陵808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的准备工作,隆阳红岩水库、腾冲甘露寺水库、龙陵三岔河水库、芒宽中型灌区、腾冲牧区水利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加强11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前期准备。实施好对农民购买节水设备进行补助的试点。

着力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抓好营林造林和林业管护工作,完成人工造林任务,继续争取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快退耕还林核权发证工作进度,做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各项准备工作;新建13000口沼气池、太阳能、改造烤烟烤炉、发展小水电带燃料项目,节约能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培植非木质资源、森林生态旅游、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开发利用,全面推进保山生态建设步伐。

(六)加强城乡统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积蓄以城带乡的力量。科学制定规划,以现有的城镇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把发展小城镇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实施政策带动、产业带动、信息带动、市场带动,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形成城乡互动的格局,实现以城带乡,协调发展。建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资源系统,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城乡统一互动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网络齐全、功能完备、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加强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引导,改善外部环境,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提高集聚效应,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繁荣小城镇经济,夯实以工促农的物质基础。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扩大劳务输出、引导和帮助农民就业。实施“阳光工程”、“百万民工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及其他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的优势,抓好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增强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建立健全市县乡劳务市场与就业中介组织网络,通过调整结构推动、龙头企业牵动、加快城镇建设拉动、完善保障鼓动、发展非公经济启动、选派干部带动等形式,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争年内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次,有序输出劳动力1.5万人以上。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完善政策,通过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金融信贷服务水平等措施,扶持集体经济发展,鼓励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多渠道、多种模式发展的新路子。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今年起要在各县区每年重点扶持10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各县区要做好其规划。

突出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贯彻省政府在文山召开的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不断加大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步推进解决温饱和巩固温饱工作。做好100个以特困村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整村推进开发试点工作。各地要以村为单位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做到最贫困的农民先扶持,最贫困的村先集中力量扶持,先难后易,分期分批解决贫困问题。把落实全省“兴边富民”会议精神、落实三年规划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以强化培训为切入点,努力促进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以扶持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努力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以解决贫困群众的急需困难为切入点,抓好7000户贫困户茅草房改造工程;以创新扶贫机制为切入点,巩固和扩大小额信贷扶贫、农户小额信贷和农户联保贷款,从多方面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抓好国债易地开发续建和1500人的易地扶贫安置。有效地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形成合力,推进扶贫开发,全年解决2.5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以“十星级文明户”为主的各类创建活动,在农村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社会治安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重视禁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七)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支持和保护农业

抓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第二步工作。按照“两取消、三改革”的要求,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在转变职能、优化结构和健全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优化学校布局,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县乡财政体制,确保乡镇政权正常运行;重视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逐步化解乡村债务。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和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好隆阳区农村合作银行组建和其他四县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县域内的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采取贴息、补助、税收等措施,发挥国家和财政农业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对中小型水利设施、农产品流通市场设施、县乡道路等建设实行“谁投资、谁受益”,明确产权,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继续推进县区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4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从到农业合作化、化阶段。全市老解放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6月,中共南通地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新解放区工作方案。至1951年1月,新区全面开展,于年底结束。全市没收、征收土地总面积的45%,270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300多万亩土地以及耕畜、家具、房屋、粮食等。封建土地制度在南通被彻底摧毁。后,南通农村按照中央“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普遍发展农业生产互助组,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至1952年4月,全市已建立固定性互助组8699个,临时性互助组20327个。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6年3月,全市农业合作化基本结束。据统计,共有合作社3812个,入社农户达总农户的95.91%。其中高级社3641个、初级社171个,入社农户分别占总农户的95.16%、0.75%。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市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八成;粮食总产跨过了100万吨大关,达到111万吨,比1949年增长31.3%;棉花、油料总产分别是1949年的6.2倍、1.6倍。1958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问题的决议》,南通全市部署化运动。10月7日,全市实现化,共建立238个政社合一的,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9.5%。起初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后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一阶段,农业经济以单一的种植业为主,辅之畜禽鱼等称之为副业的养殖业,而种植业又以纯粮纯棉为主。一些公社和生产大队开始兴办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企业,谓之社队企业。由于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体制,管理方式以“出工一窝蜂,分配一拉平”为特征,严重束缚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相当多的农民衣单被薄,腹内苦饥。

第二阶段,1979年~1984年,废除体制,确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阶段。这一阶段是改革农村旧的经济体制,形成新时期农村经济制度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全市农村首先在生产队内部,建立起若干个常年相对固定的作业组,实行联产到组的责任制。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全市普遍推行了联产到劳生产责任制。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1982年秋播到1983年春,全市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之成为南通农业经营的主体形式。1983年下半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全市全面废除农村建制,并以其行政区为基础,建立了262个乡人民政府和31个镇人民政府。与此同时,取消生产大队,建立了4798个行政村和村民委员会。1984年,按中央统一部署,全市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十五年不变和发放土地使用证工作。在农村第一步改革阶段,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象火山爆发一样喷射出来,长期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第三阶段,1985年~1991年,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结构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开始探索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对农产品购销体制进行改革。取消了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油等少数重要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的国家计划合同定购的新政策,并逐步放开肉、禽、蛋、奶、鱼、菜、果等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实行随行就市。我市为适应这一改革,迈出了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路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提高主粮自给率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特种农产品种植,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1年产值达115.9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30.39%,并以工建农、补农。当年,农村三次产业之比由1978年的81.1:14.5:4.4调整为22.9:68.8:8.3,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进步。全市绝大多数行政村都恢复了村经济合作社、农工商公司(实业公司)等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原有村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巩固完善,并逐步从种植业向林牧副渔业拓展,从农业向工商建运服等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延伸。全市农村经济登上了新的台阶。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5

新农村建设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前,县委、县政府专门对这一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全县农村工作,表彰先进,研究部署2007年全县农村工作暨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创新观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我县农村工作新局面。刚才,x县长宣读了2006年度全县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对34个先进单位及15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x同志就2006年全县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力主攻两区,推进三大建设,三年确保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赶超发展目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是近几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的又一质的飞跃。回顾去年的农村工作,主要有三大新的亮点:一是粮食生产创新高。全县粮食总产22.1万吨,增加5000多吨,增长8.7%,连续三年稳定增产。二是农村面貌换新颜。去年,全县共投入资金3006万元,对62个试点自然村进行了整治建设,整修村内主干道29公里,入户路32公里,改水受益户2228户,改厕受益户1000多户,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试点村基本上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的目标。三是干群关系新改善。由于支农政策力度大,农民得到实惠多,仅“四取消、四补贴”政策的落实,全县农民就人均受益349.5元,加上广大基层干部把较多的精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为民服务上来,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去年,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农民负担重、政策落实不好而引发的上访事件。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各级领导干部的真抓实干是密不可分,特别是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和广大乡村基层干部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辛勤的汗水。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刚才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农村一线的广大基层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我县农村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多数产业规模偏小、发展较慢,经过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紧抓不放的烤烟、蚕桑、蘑菇等产业,仍处于产业发展初期,规模和效益还有待提升。二是农产品加工环节薄弱。目前我县多数农产品仍是以原料形式走向市场,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尤其缺乏省级龙头企业。三是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由于流通组织发育不健全,致使生产与市场缺乏有效对接,严重阻碍了农产品流通,我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比较低。四是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不高。尽管近几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民职业培训,但培训面还不广,培训效果不高,能够熟练掌握种养技术和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不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的来看,我县农村工作困难较多、压力较大,但机遇不少、前景看好,正处于一个有利于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当前,我县农村工作具备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央和省委连续出台了四个“一号文件”,不断强化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推进农业大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政策保障。“四个倾斜、三个高于、两个重点转向、两个主要用于、一个加大”等投入政策的落实,涵盖了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等多个领域,其含金量之高、推动力之大、操作性之强、受益面之广,这是前所未有的。二是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进农业大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赶超发展,着力实施“六大战略”,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经济基础更加夯实,发展环境更加优越,特别是随着抚八线、龙潭水库、中小企业创业园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竣工和抚吉高速公路的即将实施,必将有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三是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为推进农业大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已形成了一批农业主导产业。如烤烟、蚕桑、蘑菇、木竹等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0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9家,有5个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我县还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市唯一的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基地)创建单位。这些都是我县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更是我们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希望所在。为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对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利用好有利条件,抢抓发展机遇,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不断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省委孟书记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今年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任务,并着力推进五大产业发展,把粮食产业做成优势产业,把畜牧业做成强势产业,把水产业做成特色产业,把园艺产业做成创汇产业,把农业产业化经营做成龙头产业”。我们要紧紧围绕“五大产业”的要求,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突出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以新发展带来新变化,全面推动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当前,要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大家知道,我县农业与先进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产业化经营上,最大的软肋在“龙头”企业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抓住了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就抓住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牛鼻子和突破口。要按照政府引“大”引“强”、农民靠“大”靠“强”、结构调“优”调“强”的思路,着力实施“个十百工程”,即培植1个销售收入2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建立10个“一村一品”示范点,培育100个种、养、加、贸为一体的示范大户,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紧实施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建设。

1、着力发展高效特色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举全县之力继续推进五大主导产业基础建设,加速农业板块经济的形成。一是做优烤烟产业。着力抓好戴坊、山砀、湖溪等12个乡(镇、场)为主烤烟基地建设,今年全县发展烤烟1.5万亩,烟叶收购量确保完成4万担以上,力争用2-3年的时间进入全国烤烟生产重点县行列。二是做大蚕桑产业。着力抓好以广信茧丝为龙头,进一步扩大湖坪、招携等7个乡镇为主的蚕桑生产规模,今年新增蚕桑面积3000亩,蚕桑总面积达1.2万亩。三是做强蘑菇产业。以牛田、万崇、大马头等5个乡(镇、场)为主发展蘑菇产业,进一步开拓市场,打造品牌,确保新增蘑菇面积4万平方米,总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以上。四是做活毛竹产业。以现有木竹加工企业为依托,以谷岗、招携、金竹等3个乡(镇)为主,积极发展木竹产业,力争毛竹面积达28万亩,总立竹量达4500万根。五是做实蔬菜产业。以增田、牛田、公溪、鳌溪等4个乡(镇)为主,发展商品蔬菜8万亩。

2、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接受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的有效载体,是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最佳平台,是建设现代农业最集中的体现。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规模小、实力弱、带动能力低,难于发挥“牛鼻子”作用。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做大做强。为此,要突出重点,选择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成为龙头老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需要强调的是,必须特别注重培植加工型龙头企业。x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产品丰富,产量也高,但加工能力低。目前全县加工的农产品不及总量的10%,多数农产品仍然是以原料的形式出售,市场风险大、效益低,农民致富不了。所以,必须在农产品加工上下功夫,从资金、税费、技术、信贷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来扶持壮大加工型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抓好1个省级龙头企业和4个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工作。

3、创新创优农业品牌。发展现代农业,着力点要实施品牌战略。从长远看,没有标识的农产品在市场上很难立足。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越来越会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我县大米、竹笋、蘑菇等5个产品具有无污染、无公害、健康营养和天然绿色特征,已获得国家无公害产品认证。应该说,我们打造一批具有x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有基础、有优势。但目前这些品牌的优势还没有发挥出来,其原因主要还是品牌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生产技术落后,加之生产总量小,没有规模效应。为此,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用工业理念指导农业、发展农业,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发展现代农业的精力和重心放在提高农业品牌效应上,真正使我县农产品在全市、全省有几个叫得响的知名品牌。

(二)围绕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现代农业,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集中力量,进一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提高农业“三化”水平。

一要着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从我县水利现状看,绝大部分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投入不足,加上年久失修,不少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基本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据统计,全县拥有小(一)、(二)型以上水库132座,其中病险水库就有28座。受此影响,目前全县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24.3万亩,占农田总面积的73%,还有近30%的农田是“望天丘”,所以说,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现代农业一个基本要求是排灌设施完善,灌溉方式科学合理。提高农业水利化水平,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首先把小(二)型以上水利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要搞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确保年内使全部病险水库达到规定标准;第三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完善农田灌溉设施,切实做到排灌畅通、旱涝保收。

二要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急需加强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县机械作业的耕地面积48万亩(含复种指数),不及总面积的64%。要认真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购置和使用农机具的积极性;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加强先进农机具的示范推广,提高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要努力发展高效、实用、价廉的设施农业装备,积极培育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要结合农业生产特点,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提高农机跨区作业水平,努力实现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0%以上。

三要着力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现代农业也是信息农业。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生产经营者通过畅通的信息平台,能够及时扑抓到市场信息,调整好生产方式,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大大减少了市场风险。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切实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实施“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工程和“千村百镇”信息化新农村示范工程,构建延伸到县乡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有关部门要抓紧建立乡镇及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建设,解决农业信息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要引导农民办好电子信箱,实施“三零”工程,让农民获得信息“零”成本、与农民接触“零”距离、开展防灾预报“零”耽搁。

(三)以整治村容村貌为切入点,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新实效。去年,全县62个省级试点村,通过一年的整治,成效显著,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今年,我们要在总结去年的经验基础上,推广典型,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规范试点内容,以推进现代农业为核心,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以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住整洁房”五件实事为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努力完成今年全县99个建设点的任务。

1、要实施“一村一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内容。只有农民富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才会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极大地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县湖溪乡尧门村,形成了以种植烤烟为主的“一村一品”,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扩展到周边的9个行政村300多户农户,成为我县最大烤烟生产基地之一。只有产业基础坚实了,农民腰包鼓起来了,才能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各地在培植“一村一品”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对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新产业、新产品;对已形成产业优势的地方,要进一步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交通便利的地方以及城郊地区,要大力发展商贸、加工业;对旅游景区、景点,要打好红色、绿色、古色“三色”牌,发展旅游产业。2007年全县所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都要培育1-2个主导产品。

2、要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村镇建设有序进行。现在许多农村面貌依旧、而且杂乱无章,其主要原因就是村镇建设缺乏规划。我们建设新村镇,不是拆旧房建新房、拆旧村建新村,而是要立足村镇实际,严格按照村镇规划,有序引导农民群众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因此,要把制定村镇建设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严肃性,坚决杜绝新的乱拆乱建行为。要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注意保护耕地,杜绝在基本农田批地建房。要落实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落实管理责任制,制定村规民约,建立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3、要加大整治力度,高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已经开展了村庄整治的自然村,要全部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新的建设点要以“三清”为先导,以“三改”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引导农民全面进行村镇整治。在整治中,要强化新村绿化,要结合发展新产业选择1-2个主体树种,推行一村一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有特色的绿色家园。要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力争每年建设一批文化新村和旅游新村的建设点,努力使全县的新农村建设朝着绿色、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领导,转变作风,不断把“三农”工作提高到新的更高水平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种美好的时代福音,这也必然给我们的发展观念、领导方法、工作部署等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承担好这一历史重任,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领导,根本在落实。

(一)要形成齐抓“三农”工作的合力。农业是安天下、稳人心的战略产业,我们不能因为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变小而放松农业;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因为农村发展任务艰巨而避开农村;农民是现代农业的建设者和成果享受者,不能因为农民人多、地少、分散、收入消费水平低而忽视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不能放松的,始终是我们重中之重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抓好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各方面任务的落实。要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意识,对事关农村发展的大事,要连抓几年,绝不能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政府各部门尤其是农口及涉农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尽快细化工作任务,抓紧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进一步明确责任,抓好工作落实,为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要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本领。面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自觉承担起改革稳定的重任,做好操作手。要增强科学决策能力,注重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科学判断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寻求制定正确决策的有效途径。要增强加快发展的能力,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摒弃“等、靠、要”思想,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突破,敢于负责,抢抓机遇,不断加快发展步伐。要增强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敢于挺身而出,亲临一线,服务农民,及时解决和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营造安定和谐的农村发展环境。要增强工作落实能力,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敢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确保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6

去年以来,农业部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总体思路,以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为目标,以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为引领,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制度创新、技术渗透,将农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相连,一体运作,推进产业业态更加丰富、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农业功能更加拓展、产业链价值更加延伸,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

积极推动国办意见的贯彻落实

2015年,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组织专家深入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专题研究,梳理现状问题,提出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国办意见出台。2015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印发后,农业部迅速行动,印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任务分工的通知》(农办加〔2016〕3号),对涉及农业部职能的任务进行了分工布置。尤其对牵头的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功能拓展、新型业态、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龙头企业、行业协会、订单农业、股份合作、企业社会责任、风险防范、服务平台等12项任务,制定了2016年具体工作计划,细化了工作措施,明确了预期成果和时间进度。同时,配合有关部委推动其他8项任务落实。

编制农村产业融合“十三五”发展规划

按照副总理批示要求,农业部启动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合理、科学、有序地优化主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结构布局。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及起草小组,围绕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理论、面临形势、国际趋势、发展路径、主体及机制、思路目标与指标体系、结构布局、重点任务及主攻方向、保障措施等方面开展了专题研究。目前,规划正在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适时。

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

农业部与有关部委联合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和示范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农业部等七部门联合实施农村产业融合“百县千乡万村”试点工程。联合印发了《关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方案的通知》(发改农经〔2016〕833号),支持每个省建设不超过5个试点示范县、50个试点乡、500个试点村,优先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最美休闲乡村等。农业部会同财政部继续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2016年,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12亿元,在部分省开展试点。重点支持能够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先导区、建设休闲农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展产业扶贫等。创建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农业部认定了2015年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313个,两年累计创建加工示范单位716个,带动了合作社延长产业链价值链,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向中国农业银行推荐了448个基础条件扎实、市场前景良好的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和403个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为企业和合作社争取信贷支持。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7

陈文光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年月日

这次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去年农业和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工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这次会议,省委常委会对会议的召开作了专门研究,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对会议文件进行了认真讨论。在今天的会上,学忠书记、中伟省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估价成绩,正确把握形势

去年,是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十分显著的一年。省委、省政府坚持“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农村工作总体思路,采取一系列政策性措施,战胜多种自然灾害和禽流感疫情,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良好态势。全省粮食增产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以上,增收绝对额创了历史新高。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全年有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万低收入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既是政策调动、市场拉动、产业化带动、科技促动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更是各级各部门工作推动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狠抓惠农政策措施到位,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省上出台了对个民族县停征农牧业税、增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严格土地管理等政策措施。确定在至月不召开大型会议,全面开展农村政策督查活动。省、市、县抽调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向农民宣讲中央号文件精神,督促检查各项政策落实情况。粮食直补资金及时兑现,农业税减免政策落实到户,失地无业农民绝大多数得到妥善安置,新增投入对农田水利“户办工程”和农民工培训给予了补贴。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对调动和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着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围绕培育龙头企业,重新评审认定了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财政投入亿多元资金扶持企业发展。召开了龙头企业经验交流会,对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法人代表进行了专题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的农户年人均增收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元。围绕发展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连续三次致信市(州)党政主要负责人,对专合组织的发展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开展了农村专合经济组织培训工作。召开了农村专合经济组织经验交流会,推广成功的典型。围绕搞活农产品营销,延伸开通了跨区域的“绿色通道”。

第三,坚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一是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各地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集中力量抓了一批重点地区和产粮大县,建设了一批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把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五良”配套(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灌),促进了实用技术在大面积上的应用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带动效应。小麦、玉米、红苕等作物单产水平创历史新高。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经济”,生猪产业的外向型比重不断提高。全年生猪出栏突破万头,外销占到了,出口量和货值增幅全国第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水产品产量达万吨、产值亿元,增长。三是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全省优质品种推广率达以上。仅粮食系统发展的优质、专用粮油就达万亩。果品、蔬菜、茶叶、中药材等优质农产品总量大幅度增加,一些地方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带。四是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在新形势下焕发出生机活力。全省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农村城镇化水平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达到。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进展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条件。加强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机制、新举措,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所提高。全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新建乡村机耕道公里,机耕面积万亩。建设基本农田万亩,新增有效灌面万亩,新增节水灌面万亩,整治病险水库座,整修民族地区小微型电站座千瓦。解决了万人和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继续搞好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全年共完成森林管护亿亩,营造天保工程公益林万亩,退耕还林万亩,退耕还草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新增沼气综合利用农户万户,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第四,启动“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劳务开发再上台阶。省上安排培训资金万元,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并联动实施“劳务扶贫工程”、“阳光培训工程”。全年培训农民工万人次,落实劳务协作洽淡会的订单协议,扩大了输出规模。加强以劳动仲裁、司法援助为主的民工维权服务体系建设。全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万人;劳务收入达到亿元,增加亿元。

第五,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按照中央要求,认真落实农村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推进农村税费配套改革。探索改革乡镇机构,调减“两工”负担,严格落实“公示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继续深化供销社改革,加强和提高了服务农村的能力。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制定了全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为今年全面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改革试点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救助试点。清理整顿报刊,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切实减轻了基层和农民负担。

总的来看,去年我省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近几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践,省委、省政府对发展四川农业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统一,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更加坚定不移,推进“三农”工作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由于支农惠农政策及时到位,农民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农村干群关系得到明显的改善。实践表明,省委、省政府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是及时的、有力的、有效的。

在农村经济发展出现良好势头的情况下,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当前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还是低层次、低水平上的较快增长,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与东部省区的差距仍然较大,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农民继续增收难度较大。宏观调控的综合效应在今年会进一步显现,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逐步回落,将直接影响农民务工收入的增加。价格拉动收入增长的作用会明显减弱。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依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财政和信贷投入持续增长,需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办法。四是长期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没有消除。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五是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压力很大。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是农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客观反映,有的是多年积累的结果,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

遵照省委、省政府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综合考虑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元以上,粮食增产万吨以上。做好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总体思路,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三个转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确保粮食安全。着力于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进一步加大,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措施进一步落实,有效经验进一步推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全面建小康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必须在培育带动主体、创新运行机制、延伸产业链条等环节上下大力气,实现重点突破。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在提升龙头企业的产品档次、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带动能力等方面再上台阶;在扶持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较强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品牌知名度高、区域经济带动作用突出的大型龙头企业。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发挥职能作用,找准着力方位,积极为龙头企业在原料供给、市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务;在政策扶持和舆论宣传上予以大力支持。探索财政支农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将扶持资金主要用于财政贴息,以发挥更大效应;改进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服务,切实解决龙头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多样化的利益联结形式,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后续效益。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一次全省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树立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支持农民的理念,加大扶持力度,从政策、舆论等方面营造良好氛围。坚持“三民”、“四自”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搞好技术和销售服务的同时,开展多领域、多方式的联合与合作,扩展服务领域,在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中起好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培训,帮助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利益联结和风险防范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鼓励支持发展农产品销售。积极培育营销大户、经纪人、行业协会等多元流通主体,壮大农产品营销队伍。继续延伸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强跨地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扩展农产品市场半径。整顿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稳定。加强“四川农经网”信息网络建设,整合信息资源,为发展农村经济搭建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平台。年内举办一次优质农产品博览会,并组织县乡干部参观学习,促进我省农产品上台阶、上档次。

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这些年我省已经迈出了较大步伐,要在坚持市场导向、龙头企业带动的前提下,坚定不移继续推进。

要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努力做到播种面积有所扩大,品质结构继续调优,单产水平继续提高,总产量稳步增加。认真实施“川粮优化”工程,建设一批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继续实施“”增粮工程、“三百”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搞好科技培训与示范,实行“五良”配套,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继续对各级政府实行粮食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建立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确保粮食安全。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把畜牧业的发展作为结构调整的骨干产业来抓。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治工作,保证提供优质安全的畜产品。积极推进畜牧业由数量向质量、由自给自足向扩大外销、由分户生产向适度规模、基地化方向转变,加快畜禽品种改良步伐,优化畜牧业结构,提高优质畜产品总量。今年生猪、肉牛、肉羊、禽兔的良种面要提高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提高到。我省水产业潜力巨大,要稳定水库、优化池塘,拓展湖泊、开发江河,大力发展稻鱼轮作,积极发展水产生态养殖,提高水面利用率和水产业效益。要依托龙头企业,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群和产业带,不断壮大特色农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整合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具有四川特色的知名品牌,提高我省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搞活农村服务业。

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虽然乡镇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它与“三农”天然的内在联系没有变,对县域经济不可替代的支持和带动作用没有变。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农民创业和就业,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我们要适应新形势,采取新措施,引导乡镇企业搞好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帮助乡镇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搞好安全生产,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提高集约效应,使乡镇企业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

要积极抓好农村劳务开发。继续实施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把培训与就业结合起来,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做到定向培训,定向输出。把培训与打造劳务品牌结合起来,逐步打造一批具有四川特色的劳务品牌。把培训与务工地再培训和外派劳务培训结合起来,扩展培训网络。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以省、市(州)投入为主导,县(市、区)投入为重点,建立长效的政府公共培训投入体制;以农民工投入为主体,企业投入为补充,政府投入为补贴,建立技能培训的市场运行机制。实现培训万人次的目标。年内召开劳务培训成果交流比赛大会。不断拓展国内外劳务市场,进一步加大劳务组织化、集团化输出力度。认真做好近几年几次劳务洽谈会协议、订单的追踪衔接落实工作,巩固和扩大成果。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我省农民工维权救助快速反应机制,坚决纠正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增强维权救助效率。把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城乡统筹,着力推进“三个转变”,着眼于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民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各项政策。

认真贯彻落实发展农业的惠农政策。要认真落实全面停征农业税的政策。同时要研究停征农业税后乡镇工作面临的新变化、新任务,并妥善处理好农业税历年尾欠等相关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补贴政策。适度增加并严格执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确保公示到户、落实到人。抓好良种补贴和先进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试点工作。

完善土地承包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尊重和保障农民特别是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减少和防止土地承包纠纷。完善土地流转办法。允许和鼓励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权的流转,依法保护、妥善协调土地承包方和受让方的权益,坚决杜绝违背农民意愿、用行政手段推行土地转包和租赁经营的做法。鼓励业主以农户土地入股或安置农民就业等多种形式从事农业开发。进一步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严肃性,严格控制征地规模,搞好征地补偿,妥善安置就业。对失地农民要按国家政策规定实行公开补偿,合理安置失地农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税费配套改革。乡镇机构改革要按照有利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减少行政运行成本,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认真规划,精心组织,积极稳妥地进行。要调整合并乡镇机构,优化乡镇布局,精减机构和人员。深化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公益性职能要加强,经营性职能面向市场放开搞活,要实行综合办站,规×××级部门延伸、派驻乡镇机构。乡镇机构改革要与调整优化村社布局,精减村社干部结合。在转变政府职能、由县级财政统筹预算收支的基础上,县上合理确定乡级组织的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乡级组织不得通过自收自支,自设机构、自聘人员;改革乡级组织用人制度,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妥善安置分流落聘人员,真正使乡级组织改革做到既“消肿”又“高效”。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需要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今年取消农村劳动力的“两工”负担后,各地不能以任何借口要农民再承担“两工”义务。“一事一议”必须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只能用于村内公益设施建设,不能新增农民负担。实行“一事一议”的地方,每年每个劳动力筹劳不超过个工,其中筹资部分不超过元。巩固清理整顿报刊成果,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基层征订相关报刊。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农行政性收费。合理确定水费收取标准,强化管理。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坚持公示制度。加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检查,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要坚决纠正,情节严重的予以严肃处理。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坚持粮食购销放开的市场化改革,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转换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经营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仓储设施建设,优化粮食储备布局。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开展公平竞争。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

切实搞好农村信用社改革。理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明晰产权关系,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转换经营机制,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各地农村信用社要切实搞好增资扩股,调整产权结构,扩大股本规模,广泛吸收城乡居民、企业法人等入股,逐步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改革期间的风险防范和处置,加强资金运用的监测管理。进一步创新金融支农服务方式,加大龙头企业担保、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力度,积极解决农村专业大户、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适当放宽农户小额信贷的抵押、担保等政策。逐步增加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重。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试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组建互助性保险组织,救助农村弱势群体,并在税费、保费补贴上给予优惠。

促进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社区援助、国家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尤其要重视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村纯农户的社会保险。总结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经验,做好预防保健,特别是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搞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

三、加强能力建设,构建支撑体系

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农村发展良好势头,必须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也必须夯实能力建设这个基础。当前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努力构建保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

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积极拓展支农资金渠道。努力增加财政预算内支农资金,使我省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今年,省财政新增支农支出预算万元。市、县财政也要增加支农投入。依法加大农业部门基金和预算外支农资金的筹集力度,扩大农业发展基金的筹集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农业土地开发的比例提高到。要整合现有农业专项资金。建立由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财政支农投入议事制度”。积极探索对农业项目和农业资金进行整合的办法措施,集中财力确保重点项目投入。加强对农业投入的绩效评估与监控,及时、全面掌握全省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动态和使用效果。要创新农业投入机制。探索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的方式,通过有限的政府投入,激活民间资金,实现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的转变。要严格区分随意增加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界限,发扬农民自力更生的好传统,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探索改革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产权形式,实现多渠道投入建设和经营,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社会力量、农民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工程”常抓不懈,积极探索创新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推行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增大民间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不断增强其对农业的“支撑力”。

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积极性,进一步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使农田水利建设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要严格土地管理,保护好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切实做到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进一步搞好中低产田土改造,实施好“沃土工程”。要集中力量抓好大中型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确保通水能力。加快病险水库整治,抓紧实施产粮大县和中小型水库万亩以下渠系配套等项目,搞好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力争实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万亩。继续推广户办工程经验,走政府补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受益农民自主创业、自愿投工投劳相结合的路子。因地制宜地开展雨水集蓄、河渠整治、牧区水利、小流域治理、改水改厕和秸秆气化等各种小型设施建设。逐步构建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大农村道路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出行条件最差、贫困落后乡村的道路。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大力鼓励和提倡企业赞助、个人捐赠等方式参与农村道路建设。正确使用以工代赈资金,加强资金和项目监管,努力提高投资效益。全年完成乡村机耕道路新建公里、硬化公里的任务。

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加强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发治理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坡,提高森林和植被覆盖率,控制土地荒漠化。逐步改变传统农业和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有效利用水资源。积极推广有机肥、复合肥和作物专用肥,进一步改良土壤。减少化肥进入水体总量,加强对禽畜养殖污染的无害化处理,防止农村河网的富营养化。减少废地膜对土壤、水环境的影响。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维护群众健康。加强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及生态示范区建设,提高农村整体环境质量。加快农民新村和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加快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据小城镇的战略发展规划,统筹电力、道路、通信、供排水设施和环保设施等的建设和管理。坚决制止不符合城镇规划设计的建设项目,严格按规划布局要求实施。

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建设和实施农业标准化体系。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把推广标准化技术作为新时期农技推广的重要内容。在农产品的种养生产环节严格按标准化组织生产,把好农业投入品管理、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质量控制和市场关,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不断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数量和市场份额。二是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供销社要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发挥资产、人才、网络优势,组织农产品营销大军,创新市场营销体制,推进助农增收。支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加强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逐步以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经营方式改造农村传统的集贸市场。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农资价格监控机制,防止生产和流通环节随意抬高价格。三是建立规范统一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通过不同通信渠道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推广应用能力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专家协会农户”等农村科技服务的多种模式,加速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完善农业科技体系,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新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以农业科技园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为主要载体,加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地方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各类科技示范活动,加快实施星火富民和粮食丰产两大科技工程。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良种繁育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选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研制开发的支持力度。

四、改进领导方式,狠抓工作落实

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大好局面。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处于重要的转变时期,农村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实现今年的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hjt总书记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加强“三农”的决心不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松懈。下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精力,更加扎实地做好工作,不断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强化督查落实,提高政策效能。农村政策是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增效的重要保障。今年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清楚,政策措施已经明确,下一步,关键是要抓好督查落实。要重点督查该落实的不落实、违反政策规定增加农民负担等影响党委、政府形象的行为,一经查实,要给予严肃追究,对存在的问题要限期整改。要把督查落实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沉下去、摸实情,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反映最基层的情况。探索建立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信息披露等制度,扩大群众知情权,增加管理透明度,使群众的意见和诉求能及时反馈。要把督查落实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督查中要正视矛盾和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找准主要症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要完善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把督查和考核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继续将“三农”工作纳入省政府目标管理,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奖惩。

坚持重点突破,实施分类指导。要着力抓好丘陵地区尤其是百万人口以上丘陵大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年内召开一次丘陵地区发展经验交流会,大力推广示范、试点经验,推动丘陵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要加快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草场、林地、水能、光热资源丰富等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培育骨干项目,注重围绕畜产品、反季节蔬菜水果、花卉等优势产品,发展特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增加收入为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增加扶贫开发投入,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下大力气抓好扶贫“五项工程”,提高扶贫开发效益。抓好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在川定点扶贫的服务工作。全年解决万人口的温饱问题,改善万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要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给予特定的地位、特殊的优惠政策和特别的财力进行支持。

推广典型经验,促进全局发展。要善于发现典型,树立示范样板,总结推广经验,以点带面促发展。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各地勇于探索,创造了许多值得推广、借鉴的经验。×××、×××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丘陵地区经济发展迈出可喜的步伐;×××创新经营机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创造了“托牛所”、股份制奶牛养殖场等富有活力、深受农民欢迎的好形式;×××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探索新路子、新机制,“户办工程”建设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希望各地认真总结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以产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更大的社会效应。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8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省今年和“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具体工作部署,庆才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这里,我从总的方面,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十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产量跃上5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农民收入打破多年徘徊局面,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坚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坚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一免三补”、乡镇机构、县乡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义务教育体制、农村信用社、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扩权强县工作稳步推进,县域经济呈现较强上升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努力巩固和发展好势头。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看到,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很大,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够快,县乡公共财力较弱,社会事业建设欠账较多。这些问题,反映了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与全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全面进步的任务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进入了工业化中期这一发展阶段。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近1*亿元,人均1.2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hjt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任务已经历史性地摆在面前。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这些新理念、新举措,为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持。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必然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人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在农业、在农村。近些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有些方面还在加剧。必须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有效地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拉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紧迫的任务、最重要的方面和最薄弱的环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检‘验标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全省发展的重要基础。我省提出更快更好发展,对农业来说,就是要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实现新突破,农民收入实现新提高。我省既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农业大省。只有按工业化思维把农业搞上去,才能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只有加快建设新农村,才能尽快实现全面小康。我省总量不大,不仅是工业和城市经济不大,也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大。20*年,全省一产业增加值560亿元,而辽宁超过了800亿元,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都超过了1000亿元。可见,调整优化结构,扩大经济总量,农业农村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如果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推动农卡寸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催化农村社会加速转型,加快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由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方向转变。实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的过程。我省是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省实现经济腾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性作用。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题。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大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力度,积极、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具体工作中,要全面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今年开好头起好步,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较大突破。

1、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登上新台阶。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脱离了这个中心,农村其它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从根本上偏离了方向。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尽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快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实力。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各项政策,积极谋划和新上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把规模做大,把产品做精,把品牌做响,不断巩固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大力发展畜牧业、园艺特产业,认真组织实施粮变肉、粮变奶工程,深入挖掘和开发特产资源,逐步提高畜牧业和园艺特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以上,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7*以上,县域二、三产业力争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8*。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结构调整、科技推广、组织创新、完善调控等综合措施,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稳定农民收入来源。要积极拓宽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关键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提高组织化程度,搞好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的规模和质量。逐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坚持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逐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务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3、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切实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农村工作会明确提出今年要实行“三个高于”的支农政策,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我省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加大对农业“多予”的力度。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适时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力度,提高使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推动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研究探索放活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发展生产、搞活经营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4、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活力和动力。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要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努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建立充满活力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从制度上解决对农村投入不足的问题。深化县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设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服务型、法制型基层政府。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造条件促进农村信用社尽快发展成农村合作银行,支持农业发展银行转变职能,争取更多的政策性投入,探索和创新农村金融组织,活跃金融市场,逐步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5、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省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就业在县域,农民大部分收入来自县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县域,核心是提高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提高县乡财政的支撑实力。要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加快发展县域工业。重点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以项目建没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形陂产业规横。要加强规划和指导,完善扶持政策,加快建设进度.推动县域二、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人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扩权强县政策措施,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从我省看,广大农村人口除了部分向大中城市转移外,主要的是就近向县域内城镇转移。要把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县城、重点镇的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6、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既要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探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和培训,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吸引和造就一批县乡村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研究制定促进城市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城乡各类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智力支持和保障怍用。从农民最直接、最现实和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乡村公路、电网、新能源、自来水、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村镇改造和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化管理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三、切实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领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面广,难度很大,任务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省里将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特别是县一级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重大问题,缜密研究,超前思考,精心谋划,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牢牢把握主动权。要建立工作责任制,细化目标,落实任务。要加强督促检查,制定科学的目标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工怍任务、主攻方向和政策惜施,科学指导新农村建没。要加强宣传工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及具体措施,及时总结推介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社会各方面的建设热情。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抓好试点示范,坚决防止出现强求一律、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等问题,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要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工作部门的事情,而且是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而且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智慧,切实形成政府推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根据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工作指导,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局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制定规划、开展建设、落实项目时,广泛征求农民意见,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受益。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发展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形成广泛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去组织和落实。必须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的核心作用。要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央部署,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下功夫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着力增强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本领,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用先进性教育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好地组织活动、团结党员、凝聚群众。要加强乡村班子建设,完善农村干部选拔管理机制,选好农村发展的领路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要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要真正关心、真情爱护基层干部,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多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049-03

贵州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关系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也是关系贵州省及至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贵州省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吸纳和推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因素。本文分析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状

(一)贵州省工业化发展现状

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财政税收的重要源泉。工业化是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提高、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它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自1950年起,虽然贵州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业持续增长,实现了全省经济总量的扩张。

2011年贵州省人均GDp为16413元,按照中国购买力平价1美元等于3.45元人民币,折合人均GDp为4547.39美元,剔除1982—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55%,贵州省2011年人均GDp为1280.95美元。根据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多国模型进行判定,贵州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其他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发展阶段。例如,石培新(2011)分析认为,与全国相比,从总体水平衡量,2009年贵州工业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落后六至十二年[1]。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我省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极弱及工业总量太小等[2]。

(二)贵州省城镇化现状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和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等向城镇性质转变的过程。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贵州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化发展步伐有所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逐步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步伐加快。以2012年《贵州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测算,2007—2011年贵州省的城镇化率为分别为29.25%、30.7%、32.1%、33.81%和34.96%。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城镇化率从30%提高到70%的阶段,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但贵州省2010年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低15个百分点[3]。其主要原因在于:贵州城市数量少,规模等级低,城镇化容纳空间小;工业基础薄弱,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小,不利于城镇化发展;贵州是一个传统农业省份,城镇化率低等。

(三)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结构也逐步得到了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逐步形成了特色优质农产品区域化发展格局,农产品市场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效[4]。作者等(2012)[5]运用标准值测算方法,选择参考杨万江、徐明星《农业现代化测评》的研究成果[6],选用当中的相关指标,对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2000—2011年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总评分为23.39、23.10、24.21、25.61、26.67、29.34、31.46、34.29、37.72、40.77、43.15和46.78,其得分均低于50分。根据杨万江等的研究结果,当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总得分低于30分时,属于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而当其总得分为30~50分时,则是属于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由此判断,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其发展水平还不高,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导致其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条件基础差,农业发展投入不足,农业经济结构不高和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低等。

二、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贵州省是典型的农业省份。2011年全省4238.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551.18万人,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为83.79%。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使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粗略地以年末农业户藉人口减去年末乡村常住人口来估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量,估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从2000年的285.75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294.94万人。从转移增长率上看,“十一五”期间,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618.35万人,2010年为1210.17万人,年增长率为18.28%。“十五”期间,2001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为267.94,2005年为383.22,年增长率为9.36%,“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几乎是“十五”期间的转移率的2倍。“十一五”期间与“十五”期间相比,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加速趋势。

三、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性

从理论上分析,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总体作用下,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增加趋势。但是,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分别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是如何的呢?因此,作者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将通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贵州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与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广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定义,即包括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和已经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贵州省的实情是流动的农村人口远远大于已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因此,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基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定义,当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以当期的年末户籍农业人口减去当期年末常住人口进行计算。当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当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占当期年末户籍农业人口的百分比,记为自变量Y。工业化是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7],也是经济结构变化的过程,因此,将这一过程用工业对GDp的贡献份额进行反映,记为自变量X1,代表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以城市化率来进行衡量,记为自变量X2。将采用作者等(2012)利用杨万江等开发的测评体系所计算得出的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分结果作为衡量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记为自变量X3。所有数据均来自历年《贵州统计年鉴》。直接数据和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二)结论与分析

1.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工业化率之间线性关系假设不成立。其一元线性回归及相关系数为:Y=-1.794791X1+89.24738,t值分别为-0.685377和0.868570,R2=0.044867。说明贵州省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不是很大。主要原因可能是贵州是农业大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工业化水平一直都不是很高。这说明贵州省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为进城农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小,工业化的发展对本省劳动力的吸引作用不是很大。相反,其他工业化程度发达的省份吸纳了绝大多数贵州省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

2.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为:Y=2.736325X2-57.19513,t值分别为15.87994和11.84835,R2=0.961857,F值等于252.1725,Dw值为1.3083。方程系数和统计值都通过了检验,说明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贵州省城镇化的进程是相互关联的。当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提高2.736325百分点。许多文献研究表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由于户籍制度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使得城市化进程小于工业化进程,只有很少部分农村人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进入城镇。从上页表1的数据也可以看出,贵州的城镇化水平小于工业化水平。但是,城镇化却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因此,贵州城镇化的发展更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率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也是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1.268475X3-21.69581,t值分别为25.14132和13.07935,R2=0.984426,F=632.0862,Dw=1.455178。当农村现代化得分值每增加1分,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将提高1.268475百分点,说明贵州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有着很明显的推动作用。

四、政策建议

根据所得出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重视城镇化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吸纳作用。贵州省城镇化建设与全国水平相比较还较低,仍属于乡村型社会。城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差异。根据贵州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大力推进小城镇的发展。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中,以农业为侧重点,实施非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从农村和城市两个方面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加强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合理设计,充分发挥城镇化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劳动力转移、市场需求和城乡产业分工带动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贵州农业现代化水平。

2.进一步提高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水平,推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现代农业是产业化的农业、规模化的农业。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州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劳动力加快转移的背景下,要科学规划,发展符合贵州资源条件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动农业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针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的趋势及贵州城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要充分发挥贵州的农业资源优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在构建高效、低耗、具有较强竞争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同时,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在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入。

3.贵州省在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同时,注重相关政策的配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实现省内就地转移。贵州省正在实施的工业强省战略,在促进二产上带一产、下促三产的同时,特别是在促进一产的产业化和带动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作用,为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参考文献:

[1]石培新.从贵州工业化现状看“工业强省”的必要性[n].贵州日报,2011-06-08.

[2]徐筑燕.工业强省战略知识读本[m].贵州:贵州出版集团公司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77.

[3]李兵.贵州城镇化率低全国15%[n].中国经济时报,2011-06-08.

[4]王永平,金莲,刘良灿,等.贵州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与模式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3):144-148.

[5]葛菁华,董景奎,胡勇,等.贵州省农业现代化测评与综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3).

农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农业产业现状对策

在乡镇工作了16年,深切感受到各级党政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工作力度,并亲身参与了马龙县马鸣乡农业产业的建设,真切体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喜悦。结合该乡农业产业建设情况,将我个人的粗浅思考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马鸣乡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马鸣乡隶属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位于马龙县西南部,全乡国土总面积23900公顷,辖马鸣等7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47个村民小组。该乡发展农业生产的资源禀赋良好,平均海拔在1997米左右,气温14℃,降雨量926毫米,集中在7~9月份。2012年末,全乡有人口3667户13911人,其中农业人口13074人,森林覆盖率78.44%,常用耕地面积1246公顷。

(一)粮食等传统农业巩固壮大

该乡坚持面向市场调结构,突出特色扩产业,依靠科技推进产业发展,进一步巩固壮大粮食和烤烟等传统产业。2012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13052万元、10936万元和5806元,较2008年增长110%、175%和136%;实现粮食总产量992.2万千克,农民人均粮食占有量达759千克,比2008年的546公斤增长39%。

(二)高原特色蔬菜基地渐成气候

该乡把蔬菜产业列入“十二五”发展战略,积极调整种植结构,按照“公司加基地带大户联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外引内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合理布局蔬菜产业,实施“企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农户为基础、基地为保障、科技为依托”的产业化发展战略。先后投资12000万元建成了850公顷高标准高稳产农田,安装节水喷(滴)灌等农业设施,建成180公顷高原特色外销型山地蔬菜种植基地。引进云南馨沃绿园种植有限公司及云南晨农农业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按照“统一用种、统一用肥、统一防治、统一检测、统一技术指导”全过程规范化生产西兰花、生菜、荚豆等时鲜畅销蔬菜,产品出口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管理。2013年9月,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等省级领导班子和各州市党政负责人到该乡视察指导“双高”基地,给予高度评价。

(三)盘强作活云岭牛、黑山羊畜牧品牌

该乡充分发挥丰富的森林和草场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形成以云岭肉牛为主导产业和黑山羊、梅花鹿、野猪为特色产业的畜牧业产业化格局。2012年,肉牛、猪、羊、禽分别出栏5512头、39008头、20036只和95117羽,增速达22%、13.6%、14.8%和11.6%,发展农户规模养殖户1599户,其中,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小区5个,100头以上规模养羊户616户。畜牧业招商引资惊人,引进云南双友牧业公司入驻草山饲养云岭雪花肉牛,计划投资20亿元,建成年出栏10万头,存栏5万头大型龙头企业。引进红石农业科技公司、盛通投资有限公司,发展黑山羊、梅花鹿、野猪等特色品种养殖。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乡牧业产值达5623万元,增速8.7%,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1.1%,畜牧业使农民人均增收3860元。

二、马鸣乡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发展的比例不协调

各产业之间及部门内部生产项目之间未能配套协调发展,综合效益差,农村产业结构未能做到产业部门之间和产业内部对资源利用的优化组合,互相促进,难以实现农村中的农、林、牧、渔、工、商、运、建、服务等各个产业全面发展,共同提高。

(二)农民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

农民致富欲望不足,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思想较为严重,极不适应结构调整要求。农民的科技文化、思想素质、劳动意识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产业化发展要求极度不适应。目前,在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是较年轻的、有知识的、会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务工去,剩下来在家务农的这部分人,一般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差。

(三)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不相适应

部分村级干部思想意识和能力不强,工作方法与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村工作新情况、新形势极度不适应,思农村发展规划、想农村富裕措施、带群众走富裕路、促先进帮后进的思想意识淡薄,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停留在“结构调整就是少种粮食多种经作”的思想上。

(四)结构调整中科技含量和水平不高

主要受资金、信息、科技、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科技含量都较低,农业结构调整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实施农业综合规划没有紧密地结合起来,农业结构调整仍表现为就结构调结构,没有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区位资源、人文资源优势以及前期农业规划、区划研究成果。

三、加快马鸣乡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坚持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一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逐渐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并存的实际,着力推进水源、饮水、防洪、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建设。要以近两年的特大旱灾和洪灾为警示,抓住政策支持机遇,重点解决小型水库和小坝塘除险加固问题,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水利设施和人畜饮水项目,全面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二是加强基本烟(农)田建设,持续抓好2.25万亩基本烟(农)田建设、土地整理项目、中低产田改造,力争实现人均有一亩高产稳产农田,筑牢产业发展基础。三是继续发展沼气能源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结合“绿满马龙”行动,坚持沼气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四是加强道路畅通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在进一步提高县乡道路质量上下功夫,着力构建农村交通骨干网,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提高通达水平。在村容村貌整治上硬化了各村委会街心水泥路、美化了村庄、亮化了房屋、清理了“三堆”,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二)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因此,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速度,就必须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一方面要整合好农村教育资源,加强技术培训。针对农民普遍缺乏科技意识的现状,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积极协调、配合县农业、畜牧等有关部门,抓好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培训内容要实用,语言要通俗,让农民方便轻松的学到科学种植、养殖的技术,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产业现代化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法制讲座、村务政务公开等活动,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培养农民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使广大农民的文化、政治、法制、民主意识不断提高,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

(三)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发展速度

按照马龙县委“一产做特、二产做优、三产做强”和经济“进位争先”的总体要求,通过“引进企业、建设基地、打造中心”的示范作用。更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年均增长4%以上。努力构建畜牧养殖园区,充分利用马鸣万亩草山常绿草地面积广、畜群存栏数量大等优势,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要求,以云南双友牧业和红石农业科技等大型养殖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努力推进小区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山地牧业养殖园区建设,扶持50户百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力争建成全省乃至全国较大规模的标准化山地牧业养殖园区,从而实现由“畜牧大乡”向“畜牧强乡”的跨越。着力打造优质烤烟种植基地,在全面完成县确定的收购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烟叶结构,提高烟叶质量,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烤烟收入增倍。坚持走“扶龙头、建基地、联农户与冷链物流深加工相结合”的路子,加快高原特色外销型山地蔬菜基地建设,鼓励农户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充分发挥马鸣“双高”蔬菜种植基地的带动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外销型山地蔬菜等特色产业生产规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与市场,生产与销售的有效对接。加强产业项目建设,以引进广州福喜农业科技公司建设万吨蔬菜种植、冷藏、深加工基地为依托,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品牌附加值,带动农户千家种植万人增收。

(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创立农产品品牌效益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吸收力和竞争力。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它取决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农产品就是商品的观念,从市场理念出发,抢占市场份额,要开辟未充分开发的市场,要创造新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要坚决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农业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等“七大体系”,着眼于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着力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动植物重大疫病和虫害防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能力。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优势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拓展绿色食品生产开发规模,塑造“绿色经济”的形象。要加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建立一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扩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逐步实现绿色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以及肉蛋产品、土特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

总之,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才能确保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建鳞,郭洪兴,杨兴跃等.《马龙年鉴》,2012年.